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集锦9篇

时间:2023-10-11 10:17:39

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

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范文1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理论创新;实践创新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思想是“三论一体”的有机整体,科学地回答了城乡关系如何发展,城乡关系为何发展,以及如何推动城乡关系深入发展等重要问题。一是城乡关系发展的趋势论,主要展现城乡关系由“城乡同一―城乡对立―城乡融合”的发展路径,揭示城乡融合实现的必然性;二是城乡关系演进的动力论,主要揭示生产力、社会分工等在推动城乡关系发展中的作用;三是城乡融合实现的方法论,主要探讨城乡融合实现的基本条件,提出实现城乡融合的策略和措施。[1]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我国城乡建设与发展实践,在实践中推动了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创新发展;同时,又坚持运用创新发展的理论指导新实践、化解新矛盾、解决新问题,促使我国城乡发展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此,我们党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条件下城乡关系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探索如何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不断推动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一)理论创新

城乡融合是共产主义条件下城乡关系的特征,实现城乡融合必然是一个漫长而渐进的发展过程。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城乡关系都渐进地向前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和规律。社会主义条件下,城乡关系的如何发展?呈现出怎样的特征?有什么规律可以遵循?围绕这个问题,我们党一直努力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探寻答案,在回答的过程中推动了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理论创新。

1.深化对城乡矛盾非对抗性的认识

早在1937年,就在《矛盾论》中阐述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城乡矛盾的非对抗性。他指出:“经济上城市和乡村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面(那里资产阶级统治的城市残酷地掠夺乡村),在中国的统治区域里面(那里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买办大资产阶级所统治的城市极野蛮地掠夺乡村),那是极其对抗的矛盾。但在社会主义国家里面,在我们的革命根据地里面,这种对抗的矛盾就变为非对抗的矛盾,而当到达共产主义社会的时候,这种矛盾就会消灭。”列宁也曾指出:“对抗和矛盾断然不同。在社会主义下,对抗消灭了,矛盾存在着。”换而言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已经不存在尖锐的城乡对立,但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矛盾仍以城乡不同分工、城乡要素配置、城乡发展差距、城乡面貌差别等形式而存在。正是这种非对抗性的城乡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主义条件下城乡关系不断向着健康、协调、和谐的方向发展。

2.深化对城乡关系发展内涵的认识

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我们党不断深化对城乡关系发展内涵的认识。建国初期,主要侧重于以城市和工业为重心推动城乡建设,从政治、经济等领域推动城乡关系发展;改革开放之初,主要以农村改革为起点,在深化城乡改革中不断推进城乡关系发展;进入新世纪,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深化了对城乡关系发展内涵的认识;党的十以来,关于“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和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系列战略举措,进一步拓展了对城乡关系的认识视角,丰富了城乡关系的发展内涵。

3.深化对城乡关系发展目标的认识

从社会主义的本质出发,解放和发展城乡生产力,消除城乡差别和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城乡居民的共同富裕,就是社会主义城乡关系发展的根本目标。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城乡关系发展会有不同的具体目标,但这些都是由根本目标所决定,并最终朝着根本目标的方向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可见,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就是当前解放和发展城乡生产力、消除城乡差别和两极分化的现实目标;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就是当前推动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的现实目标。

4.深化对城乡改革的重要作用的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改革在促进工农、城乡发展上的重要作用,在城乡发展改革上做出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促进了城乡建设和城乡关系发展。邓小平指出:“城乡改革的基本政策,一定要长期保持稳定。当然,随着实践的发展,该完善的完善,该修补的修补,但总的要坚定不移。即使没有新的主意也可以,就是不要变,不要使人们感到政策变了。有了这一条,中国就大有希望。”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改革深入了城乡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不断改变着城乡关系的发展面貌。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明确为改革的重要内容,将“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作为城乡改革的重要举措。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城乡改革必将在城乡关系发展中产生更加深入的影响和作用,不断开创城乡关系发展的新局面。

5.深化对工农城乡互动关系的认识

在推动城乡发展的实践中,我们党不断深化对工业化进程中工农城乡关系的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2015年4月,在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当前,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具备了支撑城乡发展一体化物质技术条件,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正是基于这些认识,我们党果断采取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战略方针,着力推进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体制机制建设,逐步推动了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的动态平衡、协同发展。

(二)实践创新

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城乡关系,要通过什么途径、采取什么方法,这些需要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实践中去探索,需要用实践来回答,更需要用实践来检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通过推进手工业和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推动农业生产“集体化”、促进重工业和轻工业共同发展等一系列举措,不断改变着城市和农村落后的面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又通过推行家庭联产承办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等一系列改革举措,推动着城乡关系发生深刻的历史变化。新世纪以来,我们党根据新的发展形势,深入推进了城乡发展领域的改革与实践:一是贯彻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取消了农业税并实施农业补贴政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全面部署了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并在重庆、成都等地开展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实践经验;三是以解决“三农”问题为重点,在“四化同步”中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不断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努力探索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方法与途径,深入推动了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实践创新。

1.大力发展和壮大乡镇企业

在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下,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手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通过财政支持、政策倾斜和立法保障,大力推进了乡镇企业发展。经过30余年的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经济和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农民转移就业的主渠道,成为城乡经济市场化改革和以工哺农的先导力量。可以说,通过推进乡镇企业发展,成功探索了一条社会主义农村工业化道路。

2.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这一要求,我们党推出了废止农业税、发放种粮补贴、改革农村土地政策、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政策制度,采取了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强化对农民的技能培训、引进农业技术人才等一系列举措,不断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逐步走出一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子。

3.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践始于20世纪90年代。从浦东等地改革试点,到新型城镇化作为国家战略全面推进,从推进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配套改革,到逐步形成系统化战略思路和战略举措,我国新型城镇化走过了从大胆探索到逐步成熟的过程。2014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达到7.49亿人,城镇化率达到54.77%;城市数量达到658个,建制镇数量超过20000个。城市水、电、路、气、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人均住宅、公园绿地面积大幅增加。通过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了城乡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有效地探索和形成了一条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4.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

我国城市和农村长期以来分割发展,形成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为改变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均衡发展,我们党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并推进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体制机制建设。一是建立健全对“三农”的投入机制,改革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逐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房产权改革,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让农村居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二是将城市和农村作为整体看待,推动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劳动力市场、金融保险市场体制建设,促进城乡要素的合理配置,努力消除劳动力就业壁垒,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三是逐步推进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推进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体制建设。通过推进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体制机制建设,有效促进了“三农”发展,推动了农民增收,缩小了城乡差距,增强了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互动和联系,对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参考文献

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范文2

一、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为主线,以新民居和城镇化建设为载体,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努力建立并不断完善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生产要素有序流动的体制机制和制度,推进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二)发展目标。城镇化水平有新提升,农村经济有新发展,农民生活有新改善,农村社会事业有新进步,农村文明程度有新提高,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新进展。到2015年,全市城镇化率提高到56%,人均gdp达到5万元以上,农村非农就业劳动力比重达60%左右,城乡差距得到明显缩小。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城乡实现比较充分就业,社会保险实现城乡全覆盖,城乡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实现基本均衡,城乡居民生活条件基本实现同质化。全市选择抚宁、北戴河作为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县区,并分两个层次推进城乡一体化,到2015年,三区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到2020年,四县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

二、主要任务

(一)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构建城镇体系框架。按照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秦皇岛的目标,着眼于环渤海地区、京津冀城镇群区域发展,科学编制《秦皇岛市城乡一体化建设总体规划(20xx年-2020年)》、《秦皇岛市域城镇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和《县区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20xx年-2020年)》。合理确定城镇空间布局,实施中心城区“西移北进”主体战略,带动西部滨海地区和内陆地带卫星城镇发展,。以新民居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农村中心镇、中心村建设,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基础设施建设向中心村集中。按照 “一次整体规划、分期推进建设、逐步完善功能”及村内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街院净化、“一建四改”的要求,确保到2015年有25%以上的村完成新民居建设任务,逐步实现农村居住和生活条件与城市接轨。到2015年,全市建成20个中心镇,300个中心村,30个产业园区(年销售额超百亿元的10个,超50亿元的20个)、100个乡村休闲旅游农业观光点。

(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推进产业聚集。从构建城乡一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入手,建立健全城乡产业协调发展新机制,促进城乡产业合理布局、三次产业有机融合、城乡经济要素有序流动和城乡产业有效对接,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按照 “一个中心、三个基地”的产业定位,充分依托中心城区对县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进程,强力推进产业聚集区建设。

按照旅游立市战略,以休闲旅游市场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农业旅游资源为基础,以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民增收为出发点,积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构建融现代农业和现代旅游为一体的城乡旅游产业体系。

(三)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转向农村,按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的原则,加快城镇水、电、路、气、讯和污水及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努力实现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聚集区和小城镇建设相协调、相配套,不断增强城镇的吸引力和承载力。加快推进津秦客运专线、承秦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加快县域公路交通网络建设,形成国省干线与乡村道路相互交织的四通八达、布局合理、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构建我市半小时经济圈。加快四县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适时谋划中水回用和垃圾处理项目。加紧谋划建设向各县工业园区输油、输气管道项目,为用油、用气企业落户创造条件。加快推进抚宁360万千瓦、卢龙240万千瓦电厂项目前期工作,推进昌黎风力发电厂项目前期工作。加大对市域内中小河道综合治理力度,实施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人饮安全、“三北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提高防洪抗灾能力和农民健康水平,构筑市域绿色生态保障体系。

到2015年,实现市、县区高速公路联网和城乡客运一体化或公交化,实现所有乡镇通柏油路,宽带网覆盖率、电话普及率达100%,城市水网、气网延伸到三区所有行政村,四县有条件的行政村全部通自来水或实现集中供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2.98%,其中,50%的城镇及村庄绿化率达30%以上。加强城乡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垃圾场(站)建设,形成户集、村收、乡运、县处理的城乡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理体系。

(四)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与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 事业发展,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取消中小学择校费用,推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建立义务教育阶段新教师补充机制、城乡教师交流机制,城乡中小学校结对率达到100%。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推动城乡基本医疗全覆盖,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落实乡村医生从事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经费,为农村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向农民提供安全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促进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立完善乡、村两级计划生育服务体系,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完善和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开展城乡文明生态创建活动,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搞好县区图书馆、文化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基层服务员建设和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提升城乡文化的渗透力、融合力和创新力,使城乡人民共享文化建设成果。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以科技和信息服务为重点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五)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与社会保障。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覆盖全市的就业服务网络,加强农村就业培训、指导和服务,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每年组织农民就业技能培训3万人次,新增转移就业3万人。同时,大力拓展农村内部就业空间,促进农民充分就业,近郊区要大力发展以设施农业为重点的现代农业和旅游休闲农业,促进一、三产业融合,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中远郊区要以优势农产品的规模生产、加工和物流业为重点,挖掘农村多领域就业空间,促进农民向现代农业产业工人转变和加快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机制。积极推进农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逐步扩大范围,力争到2015年实现全覆盖。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乡村覆盖率要达100%,农民参合率达95%以上。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健全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联动机制,巩固和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镇“三无”人员的集中供养水平,积极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加强困难救助和就业帮扶,发展慈善事业。

(六)统筹城乡社会管理。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政府管理体系,打破城乡分割、部门分治的管理体制,建设服务型政府,促进政府服务向基层和农村覆盖,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经济社会发展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制定秦皇岛市乡镇、村庄行政区划整合办法,促进村庄综合整治和中心镇、中心村建设。创新农村管理和服务模式,探索建立农村公益服务员制度,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和村民中心建设,提高基层管理和服务能力,完善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结合乡村区划改革实际,以建立联村党组织、建设联村村委会等方式,推进村级组织设置改革。推广在农村社区、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的做法,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大组织领导力度。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尽其责的全市统筹城乡发展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市、县区成立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县区委农工委,由农工委负责日常组织、指导工作,并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城乡一体化政策和措施。各县区要根据统筹城乡发展目标、任务要求,研究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的实施方案,并将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指标分年度规划、量化;市直相关部门要根据全市目标任务要求,研究制定支持措施。市委、市政府将组织有关专家对各县区的方案和市直相关部门的措施进行审查论证,并予以批复。各县区、市直各相关部门根据批复意见,制定年度工作安排,全面组织实施。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市、县(区)要分别整合资源,加大城乡发展的统筹力度,推进经济要素向农村投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产业发展和支持重点向农村延伸。国土部门要认真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新民居建设周转用地、村庄土地整治和土地置换政策,将其收益用于村庄建设和提高村民社会保障水平。财政部门要从体制和政策上研究措施,加大财政资金整合力度,调整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资金投向、投量,重点解决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带有战略性、全局性的问题。发展改革部门要在主导产业和重大项目规划布局上向县、乡倾斜,会同交通、广电、电力、通信等部门对县、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优先予以安排。规划部门要认真组织编制《秦皇岛市城乡总体规划》,并加强对《县区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编制与新民居建设规划的指导。建设部门要加强对城镇体系建设和农村新民居建设的规划设计、建设监管与服务。环保部门要认真研究制定农村环境整治的具体措施并指导基层组织实施。农业、林业、水务、交通、教育、卫生、民政、文化、体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旅游、公安、金融等部门要结合各自的职能,研究制定具体政策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

(三)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要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营造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环境。要调整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信贷投放结构,保证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大幅度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在不低于土地出让平均纯收益15%用于农业(国发【20xx】8号)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大幅度增加对贫困地区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从20xx年起,市、县区财政每年按上年财政收入的1%安排统筹城乡发展专项资金,市级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各县完善基础设施、公益服务项目建设和统筹城乡试点及工作经费支出;县区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及工作经费支出;各级财政要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确保在农村立项的水、电、路、气、通信、文体、教育、卫生、绿化、环保等公共基础设施、公益事业项目投入的70%投向中心镇、中心村建设,低于此投向和投量比例的,各级财政不得拨付资金;城市维护建设税新增部分主要用于乡村建设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全面落实农业补贴政策,确保国家支农惠农强农的各项资金及时足额落实到位。加大对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组建市、县(区)两级现代农业发展投资公司、小城镇建设投资公司,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投融资平台。要广泛运用市场机制,引导战略投资者、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服务事业建设。

(四)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围绕统筹推进“三个集中”(推进工业集中发展、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和集中居住、稳步推进土地适度集中规模经营),促进“三化联动”(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政府职能向规范化服务型政府转变、社会资源向社会资本转变、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从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三农”问题入手,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要深入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深化市、县区政府部门管理体制改革,大力简化和规范行政审批,全面推行并联审批和集中服务,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管理体制。要大力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实行按居住地登记户口,促进人口的集聚和合理、有序流动,凡已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具有合法固定住所和稳定生活来源的人员及与其共同生活的配偶、父母、子女,自愿在城区落户的,均准予落户。构建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及就业培训、就业优惠政策、就业援助、就业工作责任体制。大力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快实现城乡保险制度全覆盖。积极推进城乡学校、医院用人和分配制度改革,推进城乡教师、医务人员合理流动。要围绕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农村产权制度,全面开展农村集体土地和房屋确权工作,落实农民对土地和房屋的财产权;创新耕地保护和村庄土地整治机制,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探索建立农村产权流转制度,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出租、作价入股等市场流转形式,流转的集体建设用地不得用于房地产开发或“小产权房”建设。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未利用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用途。要深化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农村多元化投入机制。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构建党领导下充满活力的群众自治机制。

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范文3

我国作为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农业大国,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已经对此作出了重要部署。县域涵盖“三农”,联结城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阵地;县域经济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区域经济,其实力和活力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近年来,浙江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

一、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浙江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重要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坚持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使广大农民群众成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主力军,实现了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和小城镇的蓬勃发展,为农民创业就业、发展市场经济提供了大舞台。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推动了县城和中心镇的发展,促进了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和农民分工分业,形成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工农联动、城乡互动的新机制,增强了城镇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和对农村发展的带动作用。生机勃勃、快速发展的县域经济是浙江发展的一大亮点。在浙江经济总量中,县域经济占了2/3。在全国综合百强县中,浙江省占了近1/3。

千百万农民率先闯市场,为县域经济提供了不竭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发展快、变化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改革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解决好“三农”问题上,坚持富民为先、富民为本,以县域为主战场,积极探索富民强县的新路子。20多年来,浙江鼓励千百万农民率先闯市场,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农村经济市场化和农民就业市场化推动了县域经济市场化水平的提高;放手发展乡镇企业、民营经济和小城镇,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推动了县域工业化和城市化;坚持不脱离农业抓工业化,不脱离“三农”抓城市化,把小康建设的着力点放在“三农”上,走出了一条城乡经济相互促进和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新路子。农村经济的崛起和农民的致富,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也就是说,浙江县域经济是以农村工业化为主导、以农村城镇化为依托、以农民为主力军发展壮大起来的。

发展特色块状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全面繁荣。多年来,浙江坚持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依托,以特色支柱产业为支撑,以乡镇企业为主体,把乡镇企业、专业市场、工业园区和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鼓励农民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特色块状经济,形成以工业化支撑城镇化、城镇化提升工业化的发展格局。同时,充分发挥县域经济实力强和带动农村发展能力强的优势,着力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共促的新机制,有效地推动了农村非农化的进程,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创业门路和就业机会,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目前,全省已形成了400多个年产值超10亿元的块状经济,县域经济占全省经济总量的70%;农民就业创业和就地转移的渠道扩大,全省非农劳动力达到63%;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连续16年居全国各省区第一位;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全省每年都有近百万农村人口到城镇落户,城市化率达到53%。

县域经济发展壮大,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和农民素质全面提高。随着县域经济实力的增强,我们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致力于改变农村社会事业这条“短腿”,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具体做法是:把“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与万里清水河道、万里绿色通道、千万亩标准农田、千万农民饮水、农村康庄道路等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紧密结合起来,整合各方力量,整体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村改水、改厕、改路、改线、改厨,全面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教育、文化、科技、体育等设施建设,实施“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率先建立城乡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涵盖农民工的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孤寡老人有人供养和贫困农户子女免费入学制度,全面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阶段,县域经济成为促进“两个趋向”转换、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从近几年浙江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来看,凡是县域经济实力强的地方,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就比较快,县域和中心镇规模不断扩大,大量的农民在城镇安居乐业,实现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这充分表明,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经济基础,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是以工促农的主体力量,县城和中心镇是以城带乡的主要载体。

二、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加快推进县域经济转型

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阶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实现现代化的要求,通过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发展“三农”,改造“三农”,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让广大农民也能享受现代城市文明,过上更加殷实的小康生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要推动农民分工分业分化,把更多的农民转移到二三产业,让更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安居乐业,又要把传统农业改造成为现代农业,把传统村落改造成为农村新社区。

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不断提升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水平,推动县域经济从以乡村为依托、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传统县域经济,向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依托、以非农经济为主导、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县域经济转变,不断增强二三产业对农业、城镇对农村的带动力。主要思路是:

围绕一条主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这一主线,深化城乡配套改革,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机制,积极主动地推动“两个趋向”的转变,实现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和城乡共同进步。

突出两大重点。一手抓建设新城镇,一手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让城镇成为务工经商农民创业就业的新平台,让新农村成为广大农民安居乐业的新家园。这样,既可以避免农村人口过度集中到大城市的过度城市化倾向,又能有效地推动城市化进程和城乡共同繁荣。新城镇建设,要坚持以工业化、城镇化为主导,把县域和中心镇做大,把特色块状经济做强,集聚产业,集聚人口,提升产业结构,提升城镇品位。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主攻方向,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以村庄整治和农村建设为抓手,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以农民培训教育为重点,推进农民素质建设。

构建三大关系。要调整城乡关系,改变城乡分割分治的体制和机制,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平等公平的城乡关系;充分发挥城镇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构建互动互促的城乡关系;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共富的城乡关系。

促进四个集中。要优化城乡生产力和人口布局,实现功能分区,坚定不移地提升工业园区和功能区建设水平,促进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坚定不移地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促进人口向县城或中心镇集中;坚定不移地加快中心村建设,促进农民居住向农村新社区集中;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的规模经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促进农地经营向农业大户集中。

三、推进县域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全新的任务和开创性的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必须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配套实施,整体推进。

深化农业经营体制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现代产业体系。要同步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走“优农业、强工业、兴三产”的集约发展路子,推动县域经济实现新飞跃,不断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以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重点,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主攻方向,进一步推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推动城镇工商企业投资农业,创新农作制度,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立体农业、循环农业、休闲农业、有机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农产品标准化和农民组织化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科技贡献率和土地产出率,加快建立贸工农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进一步放宽领域、改进服务、加强管理,引导民营经济加快制度、技术和管理创新,促进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培育优势产业和品牌产品,提升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区域块状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建立特色化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依托县域和中心镇,大力发展覆盖城乡的生产型服务业和生活型服务业,鼓励民营经济投资第三产业,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深化就业与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就业体系。要打破城乡分割的就业制度和户籍制度,取消一切限制农民进城的歧视性政策,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和户籍制度,扩大农民就业渠道。坚持就地城镇化和就地就业为主的方针,充分发挥区域块状经济对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巨大作用、县域与中心镇吸纳农村人口门槛低的优势,把工业园区与城镇新区建设结合起来,把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结合起来,增强区域块状经济和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促进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和安居乐业。以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率为重点,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和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就业体制、就业服务体系和劳动就业政策,实现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采取“政府买单、市场运作”的方法,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引导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农村居民劳动就业者能享有城镇居民劳动就业者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加快推进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

深化城乡投资建设体制改革,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体系。要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公益事业纳入公共财政,鼓励各种主体参与农村建设,加大对农村建设投入的力度。以村庄整治和农村新社区建设为抓手,以提高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重点,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促进县域内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共建,通过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搞好城乡对接,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进程,让更多的农村居民也能分享现代化的文明成果。搞好县域城镇规划建设与村庄布局规划建设的衔接,按照促进农民就地城镇化和“农民城镇农民建”的思路,加快县城和中心镇的建设,增强城镇的集聚和辐射功能。结合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工业园区的扩容,把城中村、园中村整理改造成为城镇新社区,引导城郊村、园边村的农民向城镇居住区集中。以中心村建设为载体,促进小型村、自然村合并和空心村撤除。加强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安排城乡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推进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

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范文4

目前,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正在县级展开。我们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认为,做到统筹城乡发展,是县域内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党的文件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是在20__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到20__年9月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正式形成;党的十七大又进一步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层次有不同的要求。作为一个县域,既有城市又有农村,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就切中了“发展”这个第一要义,坚持了“统筹兼顾”这一根本方法,也体现了“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和“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一基本要求,从而在县域内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基于这一认识,我们从__城实际出发,用统筹的理念谋划指导发展,坚持以机制体制创新为主线,以农村社区建设为切入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保证,多措并举,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一)统筹发展城乡经济,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统筹发展城乡经济是县域内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中心任务。__城市主要通过三条途径推进城乡经济统筹发展。一是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建设,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工业农业融合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既属于工业,又属于农业,是联结工业与传统农业的桥梁和载体。近年来,__城发挥龙头企业建设起步早、基础好的优势,采取政策扶持、领导包靠、加强考核等措施,促使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集群发展。全市现已发展起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20家,其中部级重点龙头企业3家、省级3家,带动全市90%以上的农户进入产业化经营链条,90%的农产品实现就地加工转化,农民收入的75%来自于农业产业化经营。二是支持引导城区企业向农村转移延伸,实现城乡经济互动发展。城区企业向农村延伸,既有利于拓宽企业发展空间,又给农村带去资金、技术、先进的理念,就地吸纳转移农村劳动力,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近年来,__城共有100多家有条件的城区企业将生产链条向农村转移延伸,带动镇村发展起规模以上企业500多家,有20多万名农民在家门口变成了产业工人。三是完善城乡服务业网络,助推城乡经济一体化。在城区,着力做大做强骨干商流企业;在乡镇(街道),重点发展特色物流园区和农村专业市场;在农村社区,依托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这一平台,鼓励城区商流骨干企业在社区中心村建立社区便民超市、农资超市等连锁店700多家,既拓展了农村市场,拉动了农村消费,又促进了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二)深化农村社区化服务与建设,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县域科学发展,现阶段最迫切需要破解的矛盾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二元结构。为解决农村公共服务缺乏问题,20__年以来,__城在全市农村全面开展了“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科学定位、贴近基层、服务农民”的农村社区化服务与建设。把地域相邻的几个村庄规划为一个社区,在社区内选择一个交通便利、班子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村庄,作为社区中心村;在社区中心村设立社区服务中心,服务半径一般掌握在2公里,涵盖5个村、1500户左右,为农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生产和市场化便民服务等“一揽子”服务。到20__年6月份,全市规划建设的208个农村社区及社区服务中心全部建成运行,有效整合政府公共服务资源,基本实现了县域内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了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机制。

(三)强化乡镇(街道)功能,发挥乡镇(街道)在促进县域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作用。乡镇(街道)是连接县城与农村的关键节点,它的自主发展能力决定着城乡一体化进程。__城市从20__年开始提出创新发展镇域经济,通过乡镇(街道)撤并适度扩大乡镇规模,制定出台了对乡镇扩权、放权的办法,将市里的59项审批管理权限下放到乡镇,原来由市直部门垂直管理的乡镇基层站所干部放到乡镇管理;调整市乡财政体制,将乡镇(街道)属以下的税收全部留归乡镇(街道);大力发展13处乡镇(街道)特色产业园区和中小企业创业服务基地,20__年,乡镇(街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数、产值、利税占全市工业总量的比重分别达到了75%、60%和65%。

(四)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基础设施的城乡一体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条件。__城市坚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向农村倾斜,加快路、电、水、气、热等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建设。目前,全市油路通村率、自来水村庄普及率均达到100%;启动天然气长输管线建设工程,规划建设8处乡镇热源,促进了城乡供气供热一体化;推进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实现了数字网络城乡全覆盖;建设了2处城区污水处理厂、5处乡镇污水处理厂和6处乡镇输污管线,启动城乡垃圾集中处理工程,加大城乡造林绿化力度,基本实现了城乡生态建设一体化。

(五)统筹城乡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推进城乡文化及精神文明建设一体化。推动城乡文化共同发展繁荣、提升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__城市近年来累计投资10亿多元,建起以市级公共文化设施为龙头,乡镇综合文化站为骨干,农村社区农家书屋、文体活动广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基础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实施中心城区带乡镇(街道)驻地、乡镇(街道)驻地带社区中心村、社区中心村带周边村的城乡精神文明“三带联创”工程;深入开展农村社区文明中心村创建活动,在农村找到了推进城乡文明一体化的支点;加快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建设了恐龙谷地质公园等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着力打造恐龙文化、名人文化两大文化品牌,提升了__城的知

名度,增强了文化竞争力。 (六)建立城乡就业互动平台,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就业是民生之本,让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__城在这方面着力推进“三个一体化”,即市人力资源市场、乡镇(街道)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中心、农村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窗口三级就业服务机构一体化,以三级就业服务机构为平台的城乡就业信息一体化,以__工商职业学院和__城高级技校为龙头、以农村职业学校和社区远程教育培训中心为主阵地、以民办职业培训学校补充的城乡就业培训网络一体化,为城乡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平等就业机会,全面提高城乡劳动力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七)统筹城乡社会管理,推进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打破城乡界限,积极推动公安、司法调解、安监、计生、城管等领域的管理服务由城市向农村延伸,实行社会事务管理的下沉,构建起市、镇、社区 “三位一体”的城乡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实现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城乡全覆盖、社会矛盾纠纷城乡联合调处、安全生产城乡联手监管、人口计生管理城乡协调推进、城乡环境管理市镇联合执法,全面提升了城乡社会管理水平。

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范文5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意义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3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加快推进。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特别是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机构没有根本消除,工农关系不协调、城乡关系失衡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制约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城乡发展差距呈扩大趋势。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格局。只有广大农民的生活不断得到改善,农民各项权益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发展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只有尽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状况,发展才能真正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因此,推进城乡一体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和重大任务。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在发展的基础上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当前,农村安定和谐局面面临许多压力,存在不少不稳定因素。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加大,农民养老等社会保障不健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和政权建设需要加强,一些农民权益受到侵犯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因素。只要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从法律、制度、政策上努力营造社会公平正义的环境,从收入分配、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采取措施,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切实保障农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使广大农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使广大农村安定有序、充满活力。因此,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村民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为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创造了良好条件。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展不平衡,差距主要在农村。农业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较低,农民增收难度大,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城乡面貌反差较大。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步伐的明显加快,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失的速度也在加快,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更加突出。这些矛盾和问题,有的是长期历史发展中积累下来的,有的是在现实发展中形成的,而且互相交织,解决起来难度较大。因此,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国家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必须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才能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科学依据和基本要求

(一)科学依据。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提出,有其科学的理论依据、现实背景和深厚的实践基础。

一是理论依据。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他说:“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在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再次强调:“我国现在总体上已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总书记提出的“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是深入考察各国工农城乡关系发展史后对工业化发展普遍规律做出的科学总结,是深入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阶段的基本特征后做出的科学判断,也是总结我国过去几十年工业化的经验和教训后做出的科学论断,这为我国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

二是现实背景。推进城乡一体化,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总体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城乡差距非但没有缩小,而且正在逐步拉大。造成我国城乡差距持续拉大的最直接原因是,长期以来政府运用政策和制度手段,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将资本从农业转向工业;间接的原因是,在国家人为政策性干预下,城乡居民在税负、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没有享受同等的国民待遇,尤其是始于1958年的以城乡分割为特点的户籍制度,不仅在身份上强化了城乡的先天差别,造成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权益保障和发展机会的不平等,而且加剧了城乡结构的失衡,使城乡差别制度化。

三是实践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快速推进,我国总体上到了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从工业生产看,我国已成为世界工业生产大国,主要工业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从产业结构看,工业生产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从进出口贸易看,我国已成为进出口贸易大国,具有庞大的外汇储备;从国家财政收入看,我国财政收入已超过5万亿元,主要来源于工业和为工业服务的流通业。这表明,我国已经从一个农业 大国转变为工业大国,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能力。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农业占gdp的比重低于15%、城市化率超过40%、农村劳动力就业占总就业比例低于30%时,就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我国20__年人均gdp为2456美元、农业产值比例为11.7%、城市化率为44.9%、农业就业比例为44%,除了统计上的农村就业指标有所差距外,其他指标都符合上述标准。因此,我国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条件正日渐具备,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一体化发展阶段。

(二)基本要求。城乡一体化有着深刻的内涵。在现阶段,它要求统一城乡规划,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和政策,加强城乡间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促进城乡间生产要素流动,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使农村与城市一样共享现代文明,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为此,需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

一是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这是实现资源合理配、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前提。过去长期受城乡二元结构和体制制约,重视城市发展规划、忽视乡村发展规划,而且城市发展规划与乡村发展规划相互脱节。因此,统筹城乡规划,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制度,合理安排区域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等空间布局。这样,不仅可以优化资源配置,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等资源,而且可以使城乡发展相互衔接、相互促进。

二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这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环节。要统筹规划和整体推进城乡产业发展,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合理流动。按照一、二、三产业互动、城乡经济融合的原则,促进城乡各产业有机联系、协调发展。

三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这是改善农村面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着力点。要着眼于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切实将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着重改变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和公共服务不足的状况,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四是统筹城乡劳动就业。这是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条件。我国城乡劳动力资源丰富,是促进经济长期持续较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但同时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将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因此,必须把扩大城乡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坚持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多渠道扩大城乡就业。

五是统筹城乡社会管理。这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基础。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等发生深刻变化,城乡融合趋势加快、人口流动加速。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增加了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要大力推荐社会管理创新,改变城乡分割、条块分割的管理方式,着力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关系、提高效能,逐步形成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的体制,形成城市工作和农村工作对接、良性互动的新格局。

三、当前迎江区城乡发展主要差距

近年来,我区坚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出发,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来准确定位、明确任务,围绕“城乡统筹”认准方向、增强动力,以内涵的深化、外延的拓展,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但城乡发展失衡、差距日趋扩大依然是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之一。目前城乡差距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

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20__年全区农民纯收入比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7236元,两者比为1:3.7,收入差距比20__年扩大了0.4个百分点。同时,由于农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工业化水平低,农民外出务工受到文化和技能的局限,致使农民增收空间非常有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拉大。

二是城乡基础设施差距。由于长期以来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__市农村多数地区交通、能源、农田、水利等生产生活条件比较滞后,现有农田水利工程大多严重老化,农业机械化水平低;生活设施方面,虽然公路基本实现了村村通,但40%左右的行政村主干道仍然是沙石路面;

50%的行政村没有集中供水设施。

三是城乡劳动就业差距。从我区来看,城镇登记失业率均控制在4%以内,而农村劳动人口的失业率无法计算得出,抛开进城务工的劳动力不算,留在农村的劳动力的利用率大概在50%左右。目前,在我区老城区,就业平台、就业培训、就业服务和就业政策等比较完善,而农村劳动就业体系不健全。城市失业人员在社保补贴、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等方面享受的再就业扶持优惠政策,农村失业人员享受不到。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四是城乡社会事业差距。全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公共事业的资源大部分集中在城市。在教育方面,城区9所学校布局集中,规模大,综合实力强,基本办学条件要明显优于乡镇中、小学的学校。由于多方面原因,城乡教师基本素质差异比较明显。特别是在农村依然存在忽视子女教育问题。我区新洲乡留守儿童达40%,这已成为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在医疗卫生方面,公共卫生和防疫保健体系不健全,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目前已达到15所,而 标准化村卫生仅有6家。在农村文化方面,文化建设硬件设施不够,缺场地、缺人才,绝大多乡镇文化站功能不全。在社会保障方面,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等尚未全面实施。城镇人员可以参加城镇居民医保,农村劳动者只能参加新农合;城镇户口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而农村户口的灵活就业人员除被征地农民外不能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这些都制约了城乡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

四、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目标思路和政策举措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改革为动力,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按照“统筹规划、融合产业、优势互补、一体化发展”的原则,初步建立城乡教育、医疗、文化合理布局、均衡配置的公共服务体系,城乡有效衔接、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和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及社会保障体系。形成以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为重点的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一)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针对目前城乡基础设施差异大、功能布局不合理、设施共享性差等突出问题,切实把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实现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用。一要加快城乡公路网络建设。科学合理地搞好城乡公路网规划和调整,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加快通往示范乡镇、示范村和未通水泥(油)路的村的公路建设,以及通往经济路、出口路、旅游路的公路建设。通过政府投入、集资入股、公路经营权拍卖等多种形式,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交通事业,力争到“十一五”末乡镇开通公交车,80%以上行政村和学校有公交车停靠点。二要加强城乡公用设施建设。搞好统一布局规划,加快城镇供排水、供气、公交等公用设施建设,完善城镇服务功能。鼓励城市公用设施向有条件的农村延伸。加大农村通讯设施的投入,降低通讯费用,保障城乡信息畅通。三要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加强宅基地规划和管理,节约村庄建设用地,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力争3年内完成对乡村的规划编制,实现5年内整体推进的目标。加大以改水、改圈、改厨、改厕以及垃圾集中处理、污水处理等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整治力度,量力而行,务求实效,切实改善农村卫生环境状况。

(二)加快发展覆盖城乡的社会事业。一要均衡发展教育事业。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着力调整农村教育布局和结构,加强新老城区教育资源布点工作,争取3年内初见规模、5年内能见成效。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完善以区政府管理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建立以区级职业中学为龙头,乡(镇)化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各种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骨干,向村组延伸辐射的区、乡(镇)、村三级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保障机制。二要大力发展卫生事业。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建立有效的农民健康保障制度。整合城乡卫生资源,搞好区域卫生规划,确保每个建制乡(镇)有一所政府兴办的标准化卫生院,建立以中心卫生院为核心的乡村卫生服务网络。建成规范化的村卫生所(室)并实现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合理布局村卫生站,加强卫生站的房屋和基本诊疗设施建设。深化农村卫生医疗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卫生医疗事业发展和管理的新模式、新机制,鼓励城市卫生医疗机构拓展农村医疗市场,促进农村卫生医疗事业健康发展。三要加强文化建设。加快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扩大城区先进文化向农村的辐射。加快完成区级文化馆、图书馆的达标改造,实现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室。广泛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地开展适合农村特点的大众体育活动。

(三)着力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深化就业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求职和失业登记制度,建立和完善城乡平等、统一的劳动就业管理体制。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管理制度,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健全农民职业培训教育制度,整合城乡各种职业培训教育资源,结合“阳光工程”培训,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教育,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到“十一五”末,力争农村劳动力培训率达到80%,其中土地被征占农村劳动力培训率达到100%;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比例达到80%以上。要突出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重点解决好土地被征占农民的就业问题,给予他们享受下岗职工的同等就业待遇,鼓励他们自主择业、另谋生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接轨,让农民享受和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加快建立以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扩大覆盖面,将灵活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以及城中村和城郊转户农民逐步纳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女职工生育保险体系。认真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到“十一五”末,初步建立城乡居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贫有所保”的社会保障体系。

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范文6

1、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指出,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经过三十二年的改革发展,我们福建省综合经济实力跨越新台阶,目前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关键时期,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乡支持农村的基础和实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过程中,必须准确把握我省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作为一个整体,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规划,在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上取得重大突破,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形成发展优先、城乡融合、工农协调、成果共享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2、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业和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城乡发展仍然很不平衡,农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力落后、农村社会事业滞后的状况仍很突出,持续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长效机制远未建立起来。特别是,随着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加快推进,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失的速度加快,城乡发展差距呈拉大趋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重要的任务无疑在农村;加快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全面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省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全省全面小康就无从谈起。只有统筹城乡改革发展,从体制机制上构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才能不断强化现代农业基础,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进农村全面进步,也才能确保我省提前3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3、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途径。构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关键是要调整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全面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制度体系。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过程中,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在城乡体制改革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一系列体制机制。这是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途径。

二、推进福建城乡一体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亟待建立。如前所述,福建目前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在这一阶段,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需要下更大决心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统筹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机制。尤其在规范转移支付、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加强政府支农资金管理等方面需要扎实推进;一些涉及统筹城乡发展的深层次改革,如推进大中城市户籍制度改革,建立覆盖城乡的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形成促进农村土地依法流转的机制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到一些地方乡镇财政与事权不对称,缺乏调控权力,乡镇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一些地方农村基层组织尤其是村级集体组织收入来源减少,支出增加,经济综合实力有所下降,调节功能有所减弱,导致农村基层干部工作难度加大。所有这些问题,显然都不是农村、农民单独就能解决的,它需要体制机制制度的调整和合理安排。

2、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投融资体系和财政支农政策机制安排不科学、不完善。由财政资金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企业参与、社会各界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投融资体制尚未建立。由于单个农户贷款规模小、手续麻烦,造成农村金融成本大、风险高,使得金融机构都把投资重点转入城市,农村资金被城市和工业抽走,农村金融融通渠道不通畅,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壮大。同时,由于农业、农村是弱质产业和弱质区域,迫切需要财政资金的支持和倾斜在国内外都已是共识。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省财政支农资金的制度安排上存在严重缺陷――缺乏一个稳定的增长机制。我省财政支农资金占当年农业总产值的2%-3%,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重长期在一位数内徘徊。按照相同的口径,发达国家的支持水平普遍在30%-50%,巴基斯坦、泰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在10%-20%。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执行层次――县乡两级政府的财政保障不足,经常发生资金挪用、挤占等现象,使强农惠农政策、资金、技术和新的制度安排等反哺供给常常难以到达反哺需求层。尤其在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方面,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配套税收政策和一些实质性政策仍然比较缺乏;同时各级财政资金还存在配合不够的问题,从而难以形成反哺“三农”合力。

3、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农村基础比较薄弱,特别是水利、交通、电力、通信条件较差,农村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医疗等公共事业的发展还相对滞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刚刚起步,在政府财政的支出中,用于农村社会救济的比例偏低,农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投入不足,无论是覆盖面还是保障水平,都与城市存在较大差距。近几年虽然各地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但在扩大覆盖范围、保证补贴资金的稳定投入、形成与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接轨目前有较大难度。在公共卫生方面,全省医疗机构和专业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卫生机构设备差、技术力量薄弱、村社医疗站点建设滞后,农民看病远、就医难的问题突出,计划免疫、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无法正常开展,某些已经得到控制的地方病、传染病的发病率出现了反弹,一些农村地区职业病和环境污染所致疾病明显上升,对农民健康造成新的威胁。在社会文化生活方面,农村文化生活比较贫乏,真正反映农民生活、农民喜闻乐见的精神产品比较短缺,一些封建落后的文化现象还有一定抬头。

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自1985年以来,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大大快于农民人均纯收入,收入水平由733元增加到2008年的17961元,增长了23.5倍,年均递增14.9%;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仅由396元增加到6196元,增长14.6倍,年均递增12.7%,比前者低2.2个百分点。由此,导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从1.85:1扩大到2.90:1。根据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研究,经济成长和总收入差异之间存在着一种“先加剧后改善”的倒U型库兹涅茨曲线联系。从我省发展趋势看,城乡居民间收入差距在短期内难以消除,将沿着一条“扩大-稳定-缩小”的轨迹运行。为了缩短消除城乡居民收入和发展差距,加大相关政策的干预和调控尤显必要。

三、加快推进福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径

1、科学制定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一是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管理新体制,理顺规划职能,打破现行的部门和行业各自规划、自成一体、缺乏衔接的规划体制。二是以编制市县域总体规划为重点,进一步调整完善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一体的供排水、公交、生态建设与保护等专项规划,规范建设项目规划选址,合理安排市县域范围内城镇建设、生态保护、农田保护、农村社区和公共设施的空间布局。三是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推动城市联盟,促进城际协作,逐步形成以区域中心城市为骨干、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四是坚持把园区发展与小城镇规划结合起来,制定重点镇、重点园区、重点产业发展规划,促进项目和产业向园区集中、农村人口向重点镇(村)集中,推动小城镇成为连接城市和农村的重要节点。

2、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制。一是以增强基层财政能力为重点,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应着眼于解决城乡财政分配的公平性和县乡财政困难两个根本问题,切实体现财权和事权的匹配,以事权定财权、以责任定财权,增强乡镇政府履行职责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适度扩大县域发展自,增加对县乡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促进财力与事权相匹配。二是优化公共财政投向。加快建立健全统一、规范、透明的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能力,确保公共财政阳光普照广大农村。集中财力优先安排农民最急需、受益面广、公共性强的农村公共品和服务,确保各级财政新增加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政府征用土地收益用于农村的比例要有明显提高,确保用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发展和农民生活环境改善等方面的投入不断增长。

3、合理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一是完善城乡产业布局,积极推进特色农业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开发、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整合优化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大力推进城乡工业开发区、工业园区集聚,努力构建产业联动、就业转移、人才交流新机制。二是强化工业在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中主导作用。着力建设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综合配套能力,辐射和带动县域产业发展。重点扶持一批重点产业、特色产业集中区建设,形成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县、乡(镇)工业发展格局。三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品牌农业,鼓励发展生态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的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加快建设一批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区,加快形成贸工农一体化发展的产业体系。四是加快发展城乡一体的现代服务业。依托区域中心城市、产业集聚区、货物集散地、交通枢纽和港口资源,完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和物流技术标准化体系,建设区域物流节点城市和一批现代物流园区、大中型综合性现代物流中心,建设省际边界粮食、农产品、建材等专业物流园区。以滨海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和文化旅游为重点,进一步整合城乡旅游资源,打造滨海蓝色生态、山地绿色生态两大旅游带,构筑闽东北、闽西南、闽西北三大旅游协作区。

4、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化配套改革。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关键是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结构。一是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放宽城镇准入条件,凡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和生活来源的农村居民及其随同居住的直系亲属,准予其在城镇落户,逐步取消农业和非农业的户口性质划分,按实际居住地登记为“居民户口”,实行一元化的户口登记制度。加快与户籍制度相关的配套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居民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合理的政策限制,建立城乡统一、户籍联网的新型管理制度。二是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化改革,探索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工业用地市场,允许农村集体土地跨过土地一级市场直接进入二级市场实现流转和经营,缓解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供给约束。积极探索以集体建设用地入股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和独资、合伙等企业,使广大农民能直接分享工业化利益。三是创新农村金融制度,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加快农信社试点改革的步伐,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市场定位,使之真正成为支持“三农”发展的主力军。建立农村中小企业担保体系,鼓励设立农村信用担保机构,支持小额信贷机构发展。适当降低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探索建立农村存款保险机制,保障农户存款与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5、切实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推动城乡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共同发展,促进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把提高九年义务教育重点放在农村,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优化农村义务教育布局结构,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改革试点。二是加强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加强未达标老区、经济欠发达县的县医院、县中医院、妇幼保健院改扩建,继续推进每年百所乡镇卫生院改造提升工程,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三是完善城乡基层文化体育设施。继续实施每年百所乡镇综合文化站改造建设工程和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重点加强社区文化中心、行政村文化室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工程,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重点推进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丰富城乡居民生活。

6、建立统筹城乡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打造功能完善、平等竞争、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城乡劳动力资源调查和信息共享制度,形成省、市、县(区)、乡镇、村互联互通的劳务信息体系。改革劳动和就业管理体制,健全就业援助体系,统筹抓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完善农民工子女城镇就学制度,确保农民工子女依法接受义务教育和中等教育。完善农民工聚居区医疗设施和服务体系,保障农民工按居住地享有国家规定的免费公共卫生服务。二是加大农村社会保障投入力度,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积极探索以个人账户为核心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全城乡医疗救助体系。探索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性住房制度,加快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步伐,努力改善城乡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居住条件。

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范文7

加快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作出的战略决策,也是省委省政府为推动龙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作出的重大部署。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城乡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实现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才能让农民和城镇居民都享受到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应有之义,只有加快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才能不断增强产业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努力形成以小城镇建设带动新农村建设、促进现代化大农业健康发展的新局面。城乡一体化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只有加快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才能打破城乡分割、对立的局面,使城乡人口、技术、资本、土地等要素相互融合,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的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是增进民生福祉的迫切需要,只有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建设两个轮子同步驱动、协调发展,才能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才能有效缩小城乡贫富悬殊差距,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近年来,我们着眼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和城镇化建设试点工程,使城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城镇化进程大大加快,有力促进了龙江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我们通过推进农垦、森工小城镇建设和实施“百镇建设”试点工程,一座座现代化小城镇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建成一批工业重镇、商贸大镇、边贸强镇、旅游名镇,全省城镇化率达到56.5%。我们组织一些地方整村推进,着力加强省级重点示范村建设,促进新农村建设由试点先行向全面推进转变,使农村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农民生活大大提高。我们着眼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积极探索场镇共建和城镇化建设有效途径,双峰农场与裴德镇、鹤山农场与双山镇场镇共建试点和沿乌苏里江四县(市)城镇化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加快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作出的战略决策,也是省委省政府为推动龙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作出的重大部署。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城乡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实现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才能让农民和城镇居民都享受到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应有之义,只有加快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才能不断增强产业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努力形成以小城镇建设带动新农村建设、促进现代化大农业健康发展的新局面。城乡一体化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只有加快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才能打破城乡分割、对立的局面,使城乡人口、技术、资本、土地等要素相互融合,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的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是增进民生福祉的迫切需要,只有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建设两个轮子同步驱动、协调发展,才能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才能有效缩小城乡贫富悬殊差距,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既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也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我省的城镇化仍然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新农村建设仍属于起步阶段。不论城镇化建设,还是新农村建设,都需要加快建设进程。要抓好规划设计。加强县(市、区)村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构建大中城市、小城镇和新农村统筹协调发展的龙江现代化城镇体系。明确功能定位,走符合实际的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之路。搞好区域布局,科学合理摆布生产区、生活区及预留区。强化产业支撑,打造一批农牧型、工矿型、商贸型、旅游型的小城镇和新农村。突出文化品位,注重挖掘、保护、展现龙江文化和民族特色。注意建筑风格,设计出一些生态宜居、美观适用、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建筑样式。房屋内部设计也要尊重群众意愿,符合生活习惯,方便生产劳动。要加快建设进度。一定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施工时间,确保高质量、高标准如期完成建设任务。抓好开工建设,所有项目都要倒排工期、设置施工节点,各有关部门要协调解决影响开工的各种问题。严格落实责任,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工作责任机制,确保每项工作分工明确、配合密切,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优化服务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办事环节,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加强督导检查,掌握工作进度,及时解决问题。要完善配套设施。按照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一体服务的原则,加快县乡道路、通村路及田间道路建设改造,加快推进小城镇电力、通讯、燃气和供水、排水、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电网改造、信息通讯设施建设,加快城乡教育、医疗、文化、休闲娱乐等公益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要创新体制机制。探索打破城乡二元、区域界限、行政分割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增强城乡发展活力。拓宽投资渠道,建立以政府政策扶持和政府投入为导向、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深化合作共建,实现事业共用、产业互融、市场共兴。积极进行“扩权强镇”试点,努力增强镇域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积极进行农村户籍制度改革,努力消除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障碍。加快完善土地经营管理制度,推动实现大机械作业、科学化管理和规模化经营。健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城乡居民在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绿化美化、村容村貌整治等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范文8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建设;统筹协调;实践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的国家之一。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有很多,但是要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建设的一体化是不可回避的问题。近年来,寿光市紧紧围绕建设“城乡一体均衡寿光”,坚持建设精品化、管理高效化、城乡一体化的原则,统筹推进城乡建设管理,走出了一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一、寿光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现有模式

(一)以全域规划引领城乡一体化建设

寿光市首先在规划理念上进行了创新,把规划布局一体化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龙头。在城乡规划中,寿光市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突破城市抓城市、农村抓农村的传统做法,把全市作为一个整体,着眼于城乡经济、社会、自然和人的协调发展,实行城乡发展统一规划和管理,先后编制完善了城乡发展战略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等城乡一体发展的各项规划,把市域内每一块土地都纳入规划范畴,全市14处镇街道和975个行政村的新一轮规划及村镇居民点规划已全部编制完成,实现了城乡规划的全覆盖。

(二)中心城市、小城镇、农村社区三位一体建设

以中心城市为龙头,带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为此,寿光市按照“一河两片、跨河发展”的思路,科学布局城市空间,加速城市向东、向南扩张,初步形成了“东西并起、跨河而立”的现代化中等城市发展格局。打破“小地块规划、小区域建设”的传统模式,按照成片规划、组团开发的思路,根据城市功能定位,科学布局了弥河新区、城南片区等七大片区,把每一个片区作为整体,实行统一规划、拆迁、开发,实现了由填空式建设向集约式开发的转变。

以小城镇为纽带,以点带面驱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搞好小城镇建设不仅可以与中心城市建设形成良性互动,还可以增强对农村人口的吸纳力和集聚力。近年来,寿光按照小城市的发展定位,加快小城镇提升步伐,提高建设档次,努力实现“中心城市带动,群星环绕发展”。同时,创新小城镇建设融资机制,引导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把新增财力主要用于农村,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

以农村社区为主体,全面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推进农村社区,推动迁村并点,可节约农村土地资源、改善居住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和突破口。寿光市按照统一规划、群众自愿、因地制宜、同步配套的原则,采取土地挂钩、城中村改造、村企共建三种模式,稳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促进土地集约利用、集中居住,加快实现农民市民化、生活现代化。

(三)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城乡道路一体化。在抓好城区道路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城区道路向镇村延伸,对城镇的主要通道改造升级,建立起以城区为中心、覆盖周边900平方公里的“15分钟生活圈”。

供水、热力燃气一体化。为了解决农村的饮水安全问题,寿光市实施了“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城市供水覆盖率达到100%,农村供水覆盖率达71%。科学编制了热力燃气专项规划,组织实施了城东、城北、城南热源厂建设、晨鸣热电厂低温循环水改造及供热管网“汽改水”工程,积极推进中石油泰青威管线寿光支线及“村村通”天然气工程,全面推进热力、燃气向镇村延伸,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为93%,城市管道燃气普及率为68%。

污水处理一体化。加快城乡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共建成污水处理厂13个,其中城市污水处理厂4个,乡镇污水处理厂9个。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6%,初步建成了遍布城乡的污水处理体系。

二、寿光市城乡一体化建设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城乡一体化规划水平不高

实现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首先要以规划为统领。目前,部分镇缺乏小城镇控制性详规和迁村并点规划,许多小城镇的重要地段和建筑物规划设计与总体规划设计不协调,迁村并点形成的中心村、中心社区在选址、基础设施等方面缺乏规划设计,还有部分镇对就地翻建和新建房屋没有适当控制。缺乏人文理念,不关注自身发展特色,“千村一面”的现象突出。

(二) 科学合理的投资机制尚未形成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由政府投资占主导,民间资本和国外资本直接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比例低。相对单一的投融资主体使得融资困难,资金短缺。小城镇建设的投融资机制虽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但总体来说,还没有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来筹措小城镇建设资金。

(三) “城乡建设用地挂钩试点”政策难以有效落实

在推进中心村、中心社区建设过程中,由于执行的“挂钩试点”指标有限且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单纯依靠开发商垫资或村民预付款的方式很难满足楼房建设的资金需求,致使有些工程开工难,进展缓慢,基础设施配套不到位,影响了迁村并点的积极性。

(四) 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不够均衡

政府对乡镇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相对较少,城乡在设施共享以及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公共服务共享上,仍然有差异。特别是公益性基础设施普遍规模小、标准低,部分镇区人口规模偏小,资源配置未能有效发挥,对周围地区的辐射性不强。资源配置不均衡,影响一体化建设的进程。

(五) 城乡建设用地紧张

由于国家实行从严从紧的建设用地供应政策。用地指标过紧,导致土地供需的矛盾已日益显现,可使用的用地指标与实际用地需求缺口较大,有许多较好的项目不能及时建设。

三、寿光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可行模式的建议

(一)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

制订覆盖全市城乡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按照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修订完善中心城区、小城镇和农村社区总体规划,启动镇域产业空间布局、防汛排涝、城市消防和交通等各类专项规划。有序推进城乡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规划编制,注重各规划间的衔接,建立科学合理的规划体系。加快新型城镇化空间发展,构建由主城区向外辐射,重点镇、卫星镇布局合理、有机衔接、功能完善的区域化空间结构。

(二)建立功能完善的小城镇体系

小城镇是统筹城乡的节点,是接受中心城市辐射发展的载体。完善小城镇功能配套,壮大经济实力,增强发展活力。加快小城镇道路、电力、生态等基础设施配套,推进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突出抓好小城镇违法建筑拆除、垃圾集中清运、日常卫生保洁和植树绿化,创造整洁有序的环境。同时,积极开展强镇扩权工作,赋予小城镇充分的发展和管理权,把规划建设、投资管理、公共事业、资源利用、财税工商等管理权限全部下放到镇级,赋予小城镇与完成任务相匹配的权限和资源。

(三)建立布局合理的农村社区体系

农村社区是城镇服务体系的延伸,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应积极探索和推进农村社区化服务与建设,为政府公共服务向农村、向基层延伸搭建起高效平台。要坚持以农民为本,从老百姓的根本利益和需求出发,逐步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同时,要积极推进以社区为依托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把农村社区建设与土地整理、旧村改造结合起来,借助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吸引农民向社区中心村和镇区聚集,改变空间布局,逐步减少行政村、自然村,促进以社区为居住中心的形态发展,把社区建设成为有吸引力的农民集中居住区,形成新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让农民群众充分享受便捷的服务和更舒适的生活。

参考文献:

[1]洪运.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土地市场,2008(07).

[2]王香兰.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负面影响的对策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2).

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范文9

一、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意义

(一)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当前,农村安定和谐面临许多压力,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加大,农民养老等社会保障不健全等。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村民生,抓住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问题的关键。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从法律、制度、政策上努力营造社会公平正义的环境,从收入分配、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采取措施,切实保障农民的权益,使广大农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二)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要进展,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社会建设全面展开,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奠定了扎实基础。但应看到,城乡发展很不平衡,农业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较低,农民增收的难度很大。近年来,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的流失也在加快,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更加突出。这些矛盾和问题解决起来难度较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重要的任务在农村;加快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只有统筹城乡改革发展,从制度上构筑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才能不断强化农业基础,促进农村全面进步。

二、加快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一)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在维护城乡居民根本利益上求突破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最终目的是在于缩小城乡差距,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因此,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兼顾好各方的利益要求。在这中间,尤其要着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同时在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精神文化生活。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力求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共同建设美好家园。农村改革是中共中央明确指明的方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我们必须牢牢把握这一工作重点,以科学的理念、实际的行动,切实推进城乡的统筹发展,早日完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理念配套改革试点”的任务。

(二)统筹兼顾,应尽快制定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建设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用发展的眼光通盘考虑,要用科学务实的态度周密谋划。在区域范围内要进行生产要素和资源要素有效配置,促进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工作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城乡布局,因地制宜地完善各项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乡镇的基础设施、公共建筑、公用事业以及与中心地区间的道路交通、信息网络等,使城乡居民的交往更加频繁,城乡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交流、相互协作日益加强,使现代城市文明成为城乡居民共同的准则。

(三)深化改革,加快体制机制的转型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在于突破二元结构,根本的出路在于改革。改革是动力,是我们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牢牢把握的根本措施。要在更深层次、更大范围进行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营造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新优势。要通过深化改革,统筹城乡经济增长、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企业发展和统筹城乡要素配置,统一城乡规划,使农村和城市的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大致同步的状态,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和城乡各类企业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实现劳动力、资金、土地、技术等要素在城乡之间的优化配置。在统筹城乡社会发展上,要通过深化改革,统筹城乡人口发展、统筹城乡科教文化发展、统筹城乡福利保障、统筹城乡资源环境保护,逐步实现城乡按照统一的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按照城乡统一的教育培训制度提高全民的素质,按照统一的规划发展城乡的科学研究和教育文化事业,按照城乡衔接、公平统一的要求建立起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按照基本相同的标准和协调一致的步骤来实施城乡资源环境保护。

(四)进一步完善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和保障措施

当前,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推进城乡一体化,政策引导是关键。要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尽快制订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关政策。要围绕增进农民利益和保障农民权益这个新时期“三农问题”的核心,积极推进农村改革:一要积极推进户籍制度及其配套改革。全面梳理依附在户籍之上的城乡不平等待遇,要从社会保障、子女就学、计划生育等配套改革入手,制订更直接、更有效的政策措施,进一步降低农民进城镇安居就业的风险和成本,促进农村人口有序自由流动。二要积极探索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积极探索新型土地征用补偿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