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城乡供水一体化调研集锦9篇

时间:2023-10-17 09:37:23

城乡供水一体化调研

城乡供水一体化调研范文1

关键词:城乡;体育;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9)05-0056-04

Abstract:Uses literature methods andSo on material investigation andStudy, questionnaireSurvey andStatistical analysis, take the Zhujiang Delta as the concrete investigation case, in the whole conducts the research to our country city and countrysideSports development's presentSituation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 The result indicated: Our country city and countrysideSports infrastructure, the organization instruct, aspect differences andSo onSense of participation to be remarkable; Causes the difference the reason to exist in aspects andSo on history, economy,Society and management. Proposed that the establishment with realizes the city and countryside publicSports toServe reduction disparities andSo on multiplication managementSystem which the even equalization goal adapts, coordinated developmentSuggestion.

Key words: city and countryside;Sports;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基本实现了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性改变。但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由于忽视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理念,中国农民阶层在社会地位上始终处在不利的位置,这集中表现为城乡居民享受公共服务的不均,社会区域发展的不协调。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区域间协调发展是实施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手段和方式,可以显著解决我国城乡差距过大的问题,同时改善农民阶层的地位。2007年党的十七大就提出,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可以说,公共服务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又一重大改革任务,是“十一五”时期改革的攻坚战。作为公共服务内容之一的公共体育,城乡居民都应有均等的享受权利。然而,在我国公共财政积极推进的转型时期,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计划经济惯性等原因,政府并未能很好履行其应有的公共职责,公共体育服务呈现城乡、地区供给不均、发展不协调现象,公共体育服务发展体制无法实现均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当前,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城乡体育协调发展问题,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应用价值。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文章从珠江三角洲具体调查入手,以我国城乡体育发展现状、影响其发展的内外界因素及城乡体育发展的策略规划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调研

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广州体育学院图书馆、惠州市图书馆和惠州学院图书馆等途径,搜集阅读、整理有关城乡体育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方面的相关资料,从而为本文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1.2.2 专家访谈法

通过对北京体育大学、温州大学、广州体育学院和惠州学院的体育学、社会学专家的咨询和访谈,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研究思路和探索目标。

1.2.3问卷调查法

1.问卷内容依据研究需要而设计,采用专家评判法对问卷进行“很有效”、“有效”、“一般”的检验。将问卷呈给13位体育学教授及相关专家对问卷进行了评价。其评价结果如表1。

2.问卷调查于2009年3月―4月开始,共发放问卷1225份,收回问卷1193份,其中有效问卷1175份,有效率为98%。从表2和表3所示,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结构和学历层次分布科学合理。在收回的有效问卷中,城区665人、乡村510人。

3. 根据调查规划和设计,于2009年4月份对各市、县、区、乡镇主管体育工作的领导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30份,收回117份,回收率90%,有效100%,并对访谈笔录进行了整理。

1.2.4 数理统计法

通过运用spss13.0、EXCEL等办公软件对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对文章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现实依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城市与乡村的地域界定

在我国,“城市”和“乡村”是两个相对的地域性概念。“城市”是指“人口集中,居民以农业人口为主,工商业、运输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农村”则是指“农业人口居住的地方[1]。”

《国家统计局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暂行规定》对“城乡”作了以下界定:“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中,经本规定划定的区域。城区包括:街道办事处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城市公共设施,居民设施等连接到的其他居民委员会地域和村民委员会地域。镇区是指在城区以外的镇河其他区域中,给本规定划定的区域。镇区包括:镇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镇的公共设施,居住设施等连接到的村民委员会地域;常住人口在3000人以上独立的工矿区、开发区、科技单位、大专院校、农场、林场等特殊区域。乡村是指本规定划定的城镇以外的其它地域[2]。”

2.2 城乡体育发展差异对比分析

2.2.1 城乡居民经济收入差异对比分析

经济是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作为社会事业组成部分的体育事业,其发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我国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不仅仅反映在两区域间具有的GDP绝对量上,而且在城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方面,呈现扩大趋势(表4)。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在建国初期实施优先发展工业战略,通过农业哺育工业,价格“剪刀差”来保证工业化的实现。但是这种重工轻农、重城轻乡及城乡二元化的战略造成了农业和农民利益的大量流失,农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具体到对体育事业的影响:竞技运动成绩、参与欲望、设施建设、服务水平等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由于经济发展的失衡,造成了城乡体育事业发展的不协调。

2.2.2 城乡居民年均体育消费支出差异对比分析

体育消费是指消费者在体育健身方面的个人消费支出是现代消费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3]。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乡村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与发展,解放和发展了乡村社会生产力,为乡村体育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是,经济方式转型、文化变迁及传统生产方式与意识形态的影响,给经济滞后的广大乡村农民体育的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因素,抑制了个体体育的消费,使得城市与乡村居民的体育消费差距呈扩大趋势(表5),这种不平衡、不协调性,究其原因主要有:其一,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不协调制约着乡村体育消费的发展;其二,传统生活方式的羁绊,消费意识的淡薄,乡村居民还没有从健康的角度审视体育消费文化的真正内涵。其三,广大乡村居民体育认识的滞后是阻碍体育消费的绊脚石。其四,是政府对城乡直接或间接的经费投入的不均等,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对乡村居民体育消费行为有着重要影响。

2.2.3 城乡居民对体育设施需求满意度的对比分析

体育场地设施是城乡体育的发展基础,也是影响居民体育兴趣的主要原因[7]。表6的调查反映出居民的体育设施需求与社会供给程度的状况。从结果来看,城区居民的满意度与乡村居民的满意程度差异显著。

从体育场馆资源的分布情况来看,我国现有近70万个各类体育场馆,其中占国土面积的16.5%和人口的39%左右的城市,占全部体育场馆的比重为79.8%,而占国土面积83.5%并拥有61%左右人口的广大农村地区却只有20.2%的体育场馆资源(2002年《中国社会体育调查结果报告》)。政府投入的城市偏好造成了乡村体育场馆设施的明显滞后,影响了城乡间体育的协调发展。

2.2.4 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对比分析

体育健身意识是指人们在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对体育健身及其重要性的认可,以及由此产生的理想观念、心理活动的总和[4]。社会研究表明:现今城市社会与农村社会在生产和生活方式、人口密度、人口同质性、职业、社会分化、社会流动、组织、环境、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等有差异。生产方式是文化赖以存在的基础和前提,城乡社会生产方式的不同是决定城乡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人们所谓的“现代城市文化――传统乡村文化”是当今城乡文化差异的基本反映,这种文化差异首先反映在意识观念上。社会学研究结果表明,相对城市社会,农村文化具有较为封闭性的特点,农村居民囿于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人们参与社会文化活动的意识和观念与城市有较大差别。表7的调查结果来自于居民就表7的4种提法,按“同意”的进行多项选择,最后统计得出结果,从结果中发现,城区与乡村在体育健身认识上存在较大差距,乡村居民对体育健身的认识仍然模糊,观念认识滞后,这与乡村居民的教育程度、乡村经济状况、乡村体育文化氛围和宣传有关,也与政府和社会为城区和乡村提供的体育信息服务的水平有关。

2.2.5 城乡居民获取体育健身指导的途径调查分析

体育健身指导是居民的基本体育需求之一,也是衡量体育公共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内容。从表8结果看:通过咨询朋友、同事来获取满足的差别不大;而通过网络图书、协会组织、专家社会体育指导员等途径来获得指导的差异显著,两者差值达30%。说明城区和乡村体育服务水平、氛围、环境、体育组织、网络建设、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发展不均衡不协调,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2.2.6 城乡年均组织体育活动次数比较分析

体育活动是体育的本质所在,是公共体育服务的核心[6]。推动某一区域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活动是不可缺少的核心载体。结果表明(表9),城乡居民参与体育权利和机会有差异,城乡居民享受的体育服务权利与机会差异显著,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从宏观上讲,城乡居民享受体育服务的平等性长期受到严格结构体制的深刻影响和制约。农村居民受到户籍制度的严格控制,被长期束缚在土地上,隔离于城市之外,自然很难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体育服务待遇[9]。从微观上讲,城乡居委会虽然都是开展城乡基层群众体育活动的操作单元,然而它们在管理职能和活动经费上有着较大差异,影响着城乡居民实现平等体育权利与机会。综合来看,体育活动的开展与其环境、经济、文化氛围、财政来源等关系密切,政府应在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上保持均衡的同时,还应注意乡村体育环境、氛围的培育与发展,以及乡村经济水平的提升。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城乡体育协调发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内部各因子之间,内部和外部之间必须保持相互促进的关系才有利于我国体育事业协调、持续、稳定的发展。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但其体育事业发展并不平衡,城乡资金投入及发展差异显著,主要表现在:一是城区和乡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直接影响着居民的体育消费欲望和需求。二是政府对于公共体育服务支出的相对偏好,“重城市、轻农村”的资源配置理念,造成了城区和乡村体育设施、体育组织、体育指导、体育信息等发展不协调,不均衡。三是城乡分割的自治管理体制,城乡体育一体化缺乏政策支持等。现阶段,我国整体上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时期,城乡体育差异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是不相符的。

3.2 建议

3.2.1调整城乡制度格局

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城乡一元结构,从制度上逐步消除工农“剪刀差”,城乡体育的“二元化”,切实加强农村经济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形成城市反哺乡村的新格局。

3.2.2 构建与实现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目标相适应的管理体制

政府部门推动体育发展依靠的主要是其自身的行政力量,政府体育工作重点转移到为全体人民提供均等化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方向。一要真正重视城乡间的差异,加快乡村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逐步改善农村基层体育设施严重欠缺的现象。二要有针对性地提高农村基层体育服务能力,加强体育健身宣传,建立和完善乡村各类体育组织,切实提高基层体育组织的咨询,指导能力,及时调整乡村人们的生活行为,以及价值观念,引导他们形成自觉的经常锻炼习惯,从而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三要健全和不断完善体育服务组织网络,加快体育服务科技进步,保障乡村居民咨询、诉求等信息路径的畅通,科学合理的满足人们全面发展的体育需求,推动城乡体育的协调发展。

3.2.3 健全和完善多元化的体育管理体制,建立城乡体育协调发展的制度保障

从目前的现实来看,由于城区和乡村经济,文化发展的差异、不平衡,农村体育与城市体育在管理体制方面应有所不同,农村体育依靠政府管理体制,进行经济倾斜扶持;城市体育需要社会管理体制,国家给予政策保障。一方面农村体育因为体育基础,体育文化传统,体育资源经济水平等劣势,体育组织松散甚至没有,必须建立一定的体育行政管理组织。政府管理应是主导力量,在政府管理中,经济方法应是主要管理方法,加大对农村体育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城市体育紧跟经济、社会的发展,已基本形成一定规模,社会管理体制已经形成,社会组织成为市民体育的主要力量。政府应由“办”转向“管”,提供一定的政策服务,保证体育正常发展。

3.2.4 弘扬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

加强既有民族地域特色又具有时代先进性的农村体育的挖掘和引导,传承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这样既适合农村经济相对落后的实际情况,又能丰富城市市民的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暂行规定[Z].广东省统计信息网:htt://gdstats.省略/63k.

[2] 吴建逊,郭子坚.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居民休闲体育消费现状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70-73.

[3] 于军等.从农村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下山东省农村体育发展战略[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22-26.

[4] 王才兴.构建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J].体育科研,2008(2):1-13.

[5] 肖林鹏等.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概念开发及其结构探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6):472-475.

[6] 王才兴.构建完善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J].体育科研,2008(2):1-13.

[7] 曹可强.完善上海市体育服务均等化及其财政政策选择[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2):32-36.

城乡供水一体化调研范文2

关键词:城乡统筹城市主体土建论文地区经济

城乡统筹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城乡发展的支撑体系,要突出以基础设施为先导的方针,加强对城乡基础设施规划的重视和研究,共建共享城乡基础设施,使其真正发挥对城乡空间优化的促进与引导作用,为一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有利支撑和保障。

一、兖州市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现状问题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区域协调

城乡化的发展使得较多发达地区在空间上已经呈现出连绵化趋势。但是,各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仍坚持各行政界限内自成体系,各自发展,缺乏协调统一,并表现出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

兖州市作为全国百强县之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均GDP已达到中等发达水平。经济较好的大安镇与新兖镇从城市建设上来看,已与市区完全衔接,但基础设施的供给由各镇自行配给,且不成系统。两镇无论工业用水、生活用水都没有统一的供水系统,采用大量的自备井,滥采现象严重,据不完全统计,超采量已达167.5万立方米/年;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缺乏,大部分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境内主要河流泗河、府河、蓼沟河、府河等,均严重污染,属劣Ⅴ类水质;集中供热、热源建设滞后,存在大量小型燃煤锅炉房,10吨/小时及以下小型锅炉台数占锅炉总数的90%,绝大部分以散煤为燃料,能效低,环境污染严重。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下

长期以来,我国城镇体系发展中“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较为明显,大多数的规划都将城市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忽视农村发展建设,各级政府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也主要集中在城市,这就造成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下的局面。兖州市农村的基础设施基本都是自建自用,缺乏系统的建设与管理,仍处于较初级阶段。农户用水采用自打井或者简易供水站,污水采用渗井或散排,取暖基本为自建小锅炉,垃圾随处堆放,这些现状不仅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生态环境,而且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不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兖州市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状况沿袭了南方城镇发展的老路,城镇用地的无序扩展导致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与混乱,这也是内地城乡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三、城乡统筹基础设施规划的原则

1、区域性原则

城乡统筹的基础设施规划要从城乡区域的整体考虑,缩小城乡基础设施的差距为目标,突破传统规划的视角,打破各行政界限内自成体系的模式,注重区域范围的城乡统筹、全面覆盖,构建城乡共建共享的基础设施模式。

2、协调性原则

城市规划里的基础设施主要任务是整合协调各类设施规划,并对影响区域发展的大型基础设施提出协调措施与建议。传统总体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基础设施规划部分虽然面面俱到,但多数是将各专项规划“纳入”其中。因此,城乡统筹的基础设施规划应从整体的发展方向,协调区域化的统筹规划,避免重复建设、恶性竞争,同时要注重减少城乡之间差距。

3、适宜性原则

城乡统筹的发展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基础设施建设亦是如此,且农村较城市有自身的特点,不能将城市的建设方式直接用于农村。因此,城乡统筹的基础设施规划应结合城乡现状、立足长远,既适于城市、农村各自特点的建设方式,同时保证远期规划的战略性与近期规划的可实施性,以适应城乡发展不同阶段的要求。

四、城乡统筹的基础设施规划

兖州市城乡总体规划中引入和城乡居民点体系规划,在空间层次划分及空间组织模式上转变了以往的方法,将市域城乡空间规划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市域,第二个层面是空间发展片区,第三个层面是群落。群落包括中心城区、镇区和村庄群落(农村社区)三种空间组织单元。其中村庄群落定义为“在一定自然和社会条件作用下,空间上结合较为紧密,经济社会方面关系较密切的多个村庄,群落内的村庄以松散而有机的方式彼此服务和联系。”

通过该居民点体系规划,有效地聚集了散落的农村人口,有利于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本次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也基于该体系,满足各层次生产生活需求。

五、区域性供水系统

第一,供水模式的转变。目前对城乡统筹背景下的供水系统的研究中,提出区域性供水模式,该模式有两种,即区域性供水集中管理的模式和区域性集中供水的模式。区域性供水集中管理的模式侧重于管理系统,是对所辖区域的供水及其配套服务企业实行统一管理,但管网系统不一定连成一体,即水源和管网都可能是分散的。该系统不受行政区划的限制,浓缩了一定数量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为整个区域服务,从而有利于供水系统管理水平的提高和效能的发挥。区域性集中供水的模式不仅管理集中,供水也形成一体。该模式是水源相对集中、管网连成一片的供水系统,较多地实行长距离输配水,是把一个区域内的若干净水厂及其配套企业联合成一体,统一开发和分配水资源,不仅为中心城市供水,还同时向周边城镇及广大农村集居点供水,供水面积小至数十平方千米,大至数千平方千米。这种模式比原分散的、独自的、小规模的供水系统,提高了系统的专业性、合理性、可靠性与经济性。

第二,兖州市城乡供水系统规划。根据余杭、山东、山西等地城乡供水系统建设的经验总结,兖州市结合当地地势平坦的实际情况,应采用区域性供水模式,近期以区域性供水集中管理为主,远期逐步形成区域性集中供水系统。

中心城区:将扩建的两座现状水厂与规划新建的两座水厂供水联网,形成中心城区集中供水系统,由兖州市自来水公司管理,加强各水厂的联通性,保证质与量的安全性。

镇区与村庄群落:规划在镇区或中心群落村庄内建设集中供水厂,由各水厂直接向镇区及中心群落村庄供水,周边村庄群落及村庄建设供水站,由供水站供水,各水厂建设管网至就近供水站,各水厂之间由供水主干网连成环状,最终形成“水厂—供水站—用户”两级供水的网状结构,形成乡镇集中供水系统,由兖州市农村供水管理部门统一管理。

远期随着城乡的统筹发展,中心城区供水系统逐步与乡镇供水系统联网,并建设统一的管理系统,最终建成覆盖全市域的区域性集中供水系统。

六、集中、分散相结合的排水系统

第一,排水系统的发展。近些年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适合小规模污水处理的设施有了较快的发展,这为分散的污水处理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目前在城镇应用较多的小型简易污水处理设施主要有传统化粪池、沼气发酵池、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等,基本特点是结构简单,费用低廉,易于管理,实施方便。在以往城市建设中,老城区排水体制大多采用的雨污合流制,随着污染的严重,老城区逐步改为雨污分流制,城市新区、小城镇一般实行雨污分流制,而农村地区基本没有排水系统。随着城市扩张并逐步与周边村庄毗邻,可将周边村庄污水排放纳入新区、小城镇统一规划,打破行政区划的界定,集中处理,促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节省周边村庄的污水处理成本。对于不宜排入周边污水厂的村庄,可分散的设置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单独处理。

第二,兖州市城乡排水系统规划。在兖州市城乡总体规划中,结合居民点体系规划,因地制宜的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加快兖州市治污工程建设。

中心城区:采用雨污分流制。工业废水由企业自行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管网,与生活污水统一由规划新建及扩建的两座污水厂集中处理,同时加强再生水的处理回用,可将再生水回用于低质工业用水、浇洒绿地、道路,补充景观河道用水等,以缓解地下水超采严重的局面。

镇区与村庄群落:采用雨污分流制。镇区建设小型污水处理厂,处理镇区及周边较近村庄的污水;距离中心城区较近的村庄群落可纳入中心城区统一处理;其他村庄群落可因地制宜地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及湿地系统集中处理。镇区及村庄群落雨水可以建设雨水管网或采用造价较低的明渠排放;一般村庄沿地面自然排放,可缓建雨水排放系统。

七、多元化能源供应系统

第一,能源结构的发展趋势。近年来,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越来越重视可再生能源对未来能源供应的重要作用,采取立法和各种政策措施支持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在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占主要地位的是生物质能,其次是太阳能。我国在《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逐步提高优质清洁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力争到2010年使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0%,到2020年达到15%。北京已开始研究制定《可再生能源法》地方实施细则以及鼓励发展风能、生物质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专项政策措施。

第二,兖州市城乡能源系统规划。即满足供应又保护环境的能源供应系统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有利保障,随国内外能源结构的调整,兖州市坚持能源开发与节约并举的发展策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强化节能措施,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创建电力、焦炉煤气、天然气、煤炭及可再生能源的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确保能源供应安全。同时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用能条件。中心城区发展以电力、煤炭、天然气为主,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为辅的能源系统。

镇区与村庄群落:除电力、煤炭、液化石油气等传统能源外,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太阳能与改良的生物质能。太阳能可用于供暖、供应热水。生物质能有沼气和生物质成型燃料,沼气利用逐步发展大中型沼气池,依托养殖场等建设镇区级、村庄群落级大中型沼气池,集中供应村民生活或进行发电;生物质成型燃料直接用于家庭炊事、取暖、小型热水锅炉。同时要推广节能炉灶、太阳房、房屋节能改造等技术。

八、建立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

城乡统筹的基础设施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村发展的重视。规划的实施需要各级政府制定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并建立区域性的协调机制、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制度,从根本上改变各自为政的发展限制。另外引入市场化管理体制,城乡统筹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多方筹集资金,可按照国家、集体、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多层次、多渠道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可尝试性的吸引外资,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把城乡统筹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向社会。

《城乡规划法》中明确提出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将具有密切联系的市、镇、乡和村庄纳入统一的规划,实施统一规划前提下的管理,加强市、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地区延伸,保证一定空间距离范围内的城市、镇、乡和村庄在资源调配、生活供应、设施共享等方面能够实现相互依存、紧密联系、避免各自为政、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城乡统筹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

参考文献:

1.王鹏.城乡统筹背景下乡村规划的空间层次与GIS方法[J].2008年城市规划论文集.

2.赵洪宾,周建华.新型供水模式探讨[J].哈尔滨工业大学,2003,35(11):1354-1356.

3.何维华,钟泽斌.区域性供水模式的研究[J].给水排水,1998,24(4):11-14.

4.赵燕菁.理论与实践——城乡一体化规划若干问题[J].城市规划,2001,25(1):23-29.

5.张霞.基于国内外城乡统筹发展模式比较的几点思考[J].湖北经济学学院学报,2007,3(4):51-52.

城乡供水一体化调研范文3

关键词:城乡规划水资源承载力科学配置

1.引言

大量资料证明,在干旱、半干旱以及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山区,水资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人口持续增长、城镇化进程加快、工业化蓬勃发展等对水资源需求急剧增加,水资源问题日益成为各个地区特别是落后的西部地区如贵州等省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瓶颈。因此需要对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必要的科学评价,充分考虑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认真分析所涉及的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系统及空间、时间上的特点,用系统工程和多目标的分析方法综合考虑经济发展、城乡建设、人口增长、水资源状况等。在城乡统筹规划的前提下,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加强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协调及科学配置,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效益,进而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在城乡规划的情况下,合理配置水资源,保障供水的安全性,对于提高人群众生活质量,减少污水排放,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都有着积极作用。

当前,对于不同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的调查评价及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第一,研究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在对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综合利用,使计划用水与定额用水保持一致,进而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第二,研究统筹城乡水资源的措施。对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制定和水权分配制度的建立,实现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还要加大对统筹城乡水资源配置和建设节水型社会资金投入的力度。第三,研究具体城市供水规划。例如对区域水资源条件的分析、供水现状以及突出问题的分析、还有对供需是否平衡的调查、编制供水水源规划以及供水管网规划等编制城市供水规划的研究。

2.充分认识统筹城乡发展与合理配置水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统筹城乡规划发展的条件下,对水资源的科学配置十分重要和急迫。但是目前仍存在认识不到位、责任模糊、措施不合理、政策不完备、投入未落实、协调不够等问题。这种状况的持续会严重影响城乡建设和资源的合理配置,使节水与生态保护工作难以同步进行。从而使目前的建设处于高耗水、高污染的严重状态,使城乡的发展建立在以环境的污染为代价的基础上,最终将对其发展产生严重的阻力。因此,加强对统筹城乡发展与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充分认识已迫在眉睫,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所以,现阶段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3. 加强统筹城乡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3.1 按照水资源综合规划指导,切实建立水权分配制度。

通过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来实现对节水型社会管理体制的完善。使流域水资源与区域水事务的管理统一。并通过对用水权交易市场规则的制定,并建立用水权交易市场,同时,实行用水权有偿转让,从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并对水资源向节水、高效领域进行配置进行引导,使节水型社会建设得到高级阶段的发展,以满足建立循环经济对水资源节约和保护的要求。

3.2 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

借鉴其他在水资源分配置用上取得的优秀经验,实现统筹城乡水资源的配置,建设节水型社会,水权、水市场理论是其基础,注重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和公众参与对节水型社会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的影响。控充分发挥政府在水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中的宏观调控作用就是政府调的主要内容。通过规划的制定,建章的立制,形成制度保障。从而实现城乡水务建设的一体化管理。

3.3. 创新发展模式。

通过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对节水型社会的建设,要求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使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同时,在城乡规划的前提下,要求技术含量的不断拓展,对产业比例进行合理调整,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对城乡规划建设中的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并对低耗水、低污染和高效益产业的发展进行鼓励和支持,并不断采取果断措施对技术落后、水耗高、经济效益低、污染重的产品和产业进行淘汰。依靠科技的力量,使各项节水技术得到推广,并对节水技术研究加以重视,进而不断提高工业企业节水水平,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对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进行节水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实行积极支持政策,并对城市污水回用技术中新工艺和新设备等方面的科技攻关予以加强。组织企业开展水平衡测试活动,挖掘各大企业节水的潜力,并加强企业用水管理和指导,以促进节水水平的提高。在城乡规划过程中,新建和改建的项目要坚持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的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投入使用。并在生活用水中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和设施。

4. 基于水资源的承载能力,需未雨稠缪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加强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水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可持续发展中也有着不可替代地位。因此,加快水资源的城乡协调、部门统筹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已迫在眉睫。

4.1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

由于城市与农村用水结构的差异性,城市与农村的用水量有很大的差别。城乡规划以及建设中对于用水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要对城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功能进行合理确定,以便促进城乡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的合理性,保证城乡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及保护方面进行互补,进而实现水资源在城乡间 统筹利用。第一,保证城乡用水的公平性,保证农业用水。以政策机制来对城市用水、农业用水加以规范,防止农业用水受到城市用水的挤压,确保农田灌溉用水以及其他用水的正常。第二,加大对“村村通安全卫生饮水”建设工程的力度,保证农村饮用水的安全,对城市以及周边的供水设施加强建设,确保饮水安全,进而推动城市供水范围的扩大。

4.2部门统筹。

在城乡统筹过程中,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第一,要打破原有的条块分隔状态,加强城市内部用水的横向联系,打破原有的行业用水界限。第二,对水资源利用率的提高,采用综合模式,对废水进行处理、中水利用等措施来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第三,对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的统筹发展以及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以满足生产生活用水的需求,对植被的建设、水土的保持以及湿地恢复分配足额的水量。

4.3保持区域平衡。

在区域上对水资源的利用进行调整,实现水资源的优化利用。对于权威、高效、协调的水资源管理体制的建立,是实现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规划、协调、管理,减少资源统筹利用障碍的必要举措。走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实现水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时要顺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把满足基本的生活用水需求放在首位,其次要兼顾生态用水与工农业用水,并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使整体效益得到最大发挥。

4.4兼顾地表及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例如贵州处于两江上游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生态脆弱,石漠化趋势加剧,需加强综合利用与保护治理,增强自我水资源的调蓄能力,从而保障城乡建设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海锋等.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J]. 水利水电技术 2011,(10) .

[2] 徐红霞. 论《水资源保护法》的立法[J]. 法制与社会, 2011,(22) .

[3] 夏骋翔. 城镇自来水市场产权重建与管理[J]. 科学经济社会, 2010,(02) .

[4] 詹红丽,欧阳晓红,张树军,罗陶露.萍乡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及效果预估[J]. 水利经济. 2007(05)

城乡供水一体化调研范文4

[关键词]城乡统筹;城镇化建设;金融服务;农村经济

[中图分类号]F8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9-0171-02

我国城乡统筹的提出主要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城乡统筹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农业、文化、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各个环节中都离不开金融服务与支撑,可以说城乡统筹发展的金融支撑,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农村生活水平,缩小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促进了城市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实现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本文主要对城乡统筹发展中金融服务问题进行研究[1]。

1城乡统筹发展中金融服务的重点内容

1.1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在城乡统筹发展中金融服务明确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有效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促进农业生产与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动城乡统筹建设的发展。一方面,加大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重点扶持农村“绿色、生态”经济,加大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进而推动农村经济的标准化、机械化、品牌化、集约化发展。另一方面,大力支持农业企业的发展。国家鼓励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等各种农业产业化基地的发展,通过农业企业的发展,带动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促进农村生态农业与绿色农业的发展。此外,国家还应鼓励农民向非农产业转化,支持农村个体经济产业的发展[2]。

1.2加大农村城镇化建设力度

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城镇化建设,而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又离不开农村建设的发展。加大农村城镇化建设力度,为农村城镇化发展提供有效的物质保障。目前,我国实行粗放式经济产业结构,为了能够促进金融服务获得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金融机构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将金融服务与国家发展政策相结合,以促进城镇化建设为重点。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以产业为基础,项目为依托,重点规划建筑符合国家政策的城乡产业基地,有效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产业的生态化与集约化发展,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3]。

2目前城乡统筹发展中金融服务存在的问题

2.1城乡统筹发展中金融服务体系分散

目前,大多数金融机构主要服务对象是城市中具有一定社会地位、赢利水平较高、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大型企业与集团,而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只有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机构无论是在规模还是在金融服务能力上都远远不如城市金融机构,且农村信贷权力有一定的限制条件,因此,仅依靠农村金融机构是无法满足农村信贷需求的,更不用说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金融服务与支撑了。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金融机构要打破传统金融服务限制,政府应鼓励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城市金融机构可以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金融服务支持,使农村金融机构能够满足城乡统筹发展的需求。除此之外,城乡统筹在打破常规金融服务体系之后,农村金融机构可以对服务对象与限制条件进行有效地优化与调整,改善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对象单一的局面,而国家关于金融领域的政策可以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基础,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完善[4]。

2.2城乡统筹发展中金融机构着力不均衡

金融机构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追求利益,因此,大多数金融机构服务对象都是城市中稳定发展的企业,金融资金也流向了城市,一方面,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城市经济发展占用大部分资金,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出现资金供给不足的现象,加大了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加大了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差距,加上城乡统筹发展中金融服务偏向于城市企业,导致城市与农村金融机构着力不均衡,不利于城乡统筹的进一步发展。

2.3城乡统筹发展中金融服务制度不健全

金融服务主要包括货币服务与资本服务,一个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应充分发挥出金融资源的分配能力,为经济的发展提高资金支持。然而目前我国金融领域,由于市场化程度不高,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金融货币与资本市场服务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管理机制,致使金融服务效率较低,金融市场竞争杂乱无章,大大降低了金融资源的分配效率,降低了金融机构融资效率,也无法发挥出金融服务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限制城乡统筹的进一步发展[5]。

3有效完善城乡统筹发展中金融服务的对策建议3.1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

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农村金融机构要贯彻国家农村经济发展相关政策,大力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国家政策的农业经济发展服务,针对农村经济发展开展专门的金融服务,满足城乡统筹发展中金融服务的需求,为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品发展等各个方面提供资金保障。此外,农村金融机构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要进行不断的改革与优化,转变传统经营理念,提高金融产品创新意识,同时也应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与结构优化,有效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6]。

3.2完善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金融服务体系

目前,我国城市金融服务与农村金融服务有着很大的区别:城市金融服务体系较为完善,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却十分不健全,有些贫困地区还没有提供金融服务。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金融机构,要加强农村金融服务较弱的环节,扩大城乡统筹金融服务范围,同时,还应加强贫困地区城乡统筹金融服务能力,促进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此外,城市金融机构应扩大金融服务范围,提高金融服务能力,根据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与形势,转变金融服务方向,使城市金融服务产品能够满足城乡统筹发展的需求,进而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中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7]。

3.3强化政府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协调机制

城乡统筹发展中不仅需要金融服务的支撑,还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可以说,城乡统筹是以政府为主导、金融服务为辅的一种发展模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城乡统筹发展步伐,同时城乡统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为了有效改善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求政府在支持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正确引导金融机构资金的合理分配,充分发挥出金融服务对城乡统筹发展的积极作用。因此,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离不开金融服务的支撑与政府部门的正确引导,强化政府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协调机制,使国家政策与金融服务更好地发挥出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4建立风险控制和防范机制

建立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金融风险控制与防范机制,其目的是为了有效降低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的金融风险管理。风险控制与防范机制的建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的贷款补偿机制的确定,应由国家为主体,加强农业的财政补贴与支持,例如机械补助、土地补助等,引导金融资金向农村流动;②担保机制的建立,也是由国家带头,吸收社会其他金融机构,建立农业贷款担保机构,将金融资金流动方向转向农村;③农业贷款保险机制的建立,保险公司应扩大服务范围,加大对农业贷款的保险业务,减小农业贷款的风险性,提高农业贷款效率[8]。

4结论

城乡统筹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范围较广,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减小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差异。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金融服务的大力支持,推动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一方面,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另一方面,有利于推动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进而推进我国城乡经济制度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荣,刘淼,王晓雨.城乡统筹发展中农村金融主体统筹问题的研究[J].西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118-124.

[2]田昆,叶绿音,王晓丽.关于城乡统筹发展中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考[J].华东财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8):110-120.

[3]王全达,周雳,李正同.城乡统筹发展中金融服务问题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2(9):102-103.

[4]杨学昌,丁氏红,宋萌萌.嘉兴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金融创新研究[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21-122.

[5]苑隆寅,黄晓虎,李宇宣.山西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服务问题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131-132.

[6]王羽强,李泓震,张焕英.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视阈下的统筹城乡发展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2013(15):122-123.

城乡供水一体化调研范文5

给水工程规划要从注重城市规划转变为注重城乡整体规划。《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已经全面由注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转变为注重城乡整体规划、建设、管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年—2020年)》明确要求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强化城乡基础设施连接,推动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城乡联网、共建共享;给水工程规划研究和服务的范围要涵盖工业和农业,生活、生产和生态,城市、乡镇和村庄,广大的城乡居民点和广阔的生态涵养、保育区,要矫正舍农村保城市、舍农业保工业、舍生态保生产、舍质保量的传统路径,牢固树立与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城乡给水均好性的一体化发展理念,探索给水工程规划在城乡整体发展和水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下的生活、生产、生态协调用水的科学路径。

2给水工程规划的区域视野

给水工程规划要有破除行政管理边界的区域视野。2013年岁末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把城市群作为我国城镇化宏观布局的主体形态,《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年—2020年)》更明确要求,破除行政壁垒,建立城市群管理协调模式,建立城市群成本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给水工程作为城市群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阶段就要有破除行政管理边界的区域视野,以城市群为主要平台,统筹安排水源、预测水量、布局设施和污水资源化的优化配置,特别是在城镇密集区(含各类园区)、城镇联绵区、城镇一体化建设区更具备经济可行性和水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必要性。

3给水工程规划的水资源流域统筹

给水工程规划必须严格落实水资源的流域统筹管理制度。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各项活动需要在流域内实行统一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用。给水工程规划中确定水源取水时,应按照需水管理的理念,根据流域水资源的自然循环规律和水资源的总量,以整个流域的经济、社会和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平衡为要求,合理确定规划服务对象的取水量,不能以满足规划服务对象的用水需求为己任,更不能以满足城市用水需求为唯一目的。而是按照区域水资源调度应当服从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的原则,自觉地、主动地从全流域的利益、从流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开发、利用规划服务区域内的水资源。既不允许顾此失彼,更不允许以邻为壑,需要统筹兼顾各行政区域、各部门之间的用水需求,保证流域生态系统的优化平衡,全面考虑流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充分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和综合效益。

4给水工程规划对空间布局的约束

4.1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约束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是现阶段对水资源的认知水平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支撑下,以保障水资源流域、水生态系统安全和水文循环不被破坏为基本要求,按照流域多元化利益格局优化平衡后统一规划确定的总控制目标,通过节水和优化配置后,规划服务区域从水资源的最大取水量和向水环境的最大排污量等控制指标,所能承载的具有较高品质的社会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的能力。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将对城镇产业结构、产业规模、人口规模和城镇功能定位产生正相关的影响,对用地规划的空间布局产生约束,而且将随着水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具有双重利害性。水资源承载力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末在我国北方地区率先得到应用,90年代后期开始得到较深入的研究,并在城市规划实践中逐步获得重视,其中,2011年,北京市提出“因水制宜、量水而行”,将水资源承载量作为支撑城市发展和人口规模的重要决定性因素。

4.2涉及饮用水水源的禁建、限建区约束2006年,建设部公布了新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新《办法》规定城市总体规划和中心城市规划中都要明确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2010年,住建部公布了《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要求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明确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并按照保护资源、生态环境和优化省域城乡空间布局的要求,将空间开发管制要求、实现空间管制的措施、重要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作为规划的强制性内容。给水工程规划从流域、区域、城市三个层级的需要,以满足保护、防治和水生态指标提升,保障饮用水水质安全和水生态系统格局的连续性、完整性和安全性为基本原则,将科学判别和划定的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下水源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纳入禁止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对城市和区域对建设用地的选择进行干预,对用地规划的空间布局进行约束。

4.3城市蓝线、黄线约束城市黄线,是指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包括取水工程设施(取水点、取水构筑物及一级泵站)和水处理工程设施(污水资源化回用)等城市供水设施。城市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包括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大型市政通道控制带等城市给水工程相关内容。城市规划在划定城市蓝线、黄线时须统筹考虑城市供水系统和水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协调性、安全性和功能性,并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有机更新之需留足发展用地。蓝线、黄线的范围可扩大至区域或流域,将长输管线及附属配套构筑物纳入。

5给水工程规划的其他实践

给水工程规划要结合规划目标的具体情况给定节水的目标、节水路径和实施办法,以贯彻节水优先的理念;给水工程规划要研究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要求下,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的内在变化规律,为开源提供科学依据;给水工程规划在进行量的研究的同时,必须重视水质标准的提高和水质的安全保障措施;给水工程规划要落实智慧水城市、智慧水城乡、智慧水生态的建设,以先进工程技术的应用为支撑,全面促进水生态文明的建设。

6结语

城乡供水一体化调研范文6

一、认清发展形势,为城乡统筹发展扫清思想障碍

城乡统筹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万州率先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同时也积淀了一些社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相对突出,特别是农村不少地方还存在群众吃水难、用电难、行路难、基层政权运转难等问题,由于历史的、传统的、环境的多方面的原因,使城乡之间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有扩大的趋势。通过改革发展方式和管理体制,努力缩小城乡差别,将乡村发展统一纳入国家发展的战略框架已势在必行。万州是重庆市“大城市带大农村”的一个缩影,172万总人口中农村人口占70%以上,3457平方公里的地域面积农村占了98%以上。直辖建区以来,万州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综合经济实力逐渐增强,城乡面貌总体上发生了改变,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社会事业长足进步。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区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综合经济实力、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相对滞后,特别是农村整体形势不容乐观,交通条件差、水利设施陈旧,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缓慢,社会保障政策、保障制度缺失,城乡间、工农间、市民农民间差别明显,从2006年万州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3.5:1,农村绝对贫困人口达3.6万人这些情况可以看出我区农业弱质、农村落后、农民弱势的城乡二元结构并未根本上改变,也决定了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首先在农村。不解决这些基本问题,城乡统筹发展就难以顺利推进,统筹兼顾就难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成为一句空话。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谋求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处理城乡矛盾的最好决策。建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不断缩小城乡差距,是构建和谐万州、和谐库区的必然要求,是建成城乡统筹发展的重庆第二大城市、率先在渝东北片区实现小康社会的坚实基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发挥全区人民的聪明才智,万州区各级人大理当责无旁贷,全区各级人大和人大工作者应牢固树立中心意识、大局意识和改革意识,充分认识到城乡统筹发展这一历史任务的艰巨性,坚持与区委一个调,与全区工作一盘棋,与“一府两院”一台戏的工作思路,当城乡统筹发展的参与者,献策者,谋划者,克服“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思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城乡统筹发展这条主线上来,树立必胜的信念和勇往直前的勇气。

二、创新监督理念,为城乡统筹发展营造宽松环境

城乡统筹发展,是组织者、实施者大胆改革、探索试验的过程,制定的政策、作出的决定、建立的措施等必然要发生制度碰撞,甚至是法律层面的碰撞,需要人大及其常委会解放思想,树立全新监督理念,处理好监督与支持的关系。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并存的特殊区情,决定了万州区城乡统筹发展、改变二元结构的难点是解决好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而土地流转、户籍、就业、社会保障和教育、卫生等制度障碍,是造成我区城乡人为分隔、发展脱节的重要制约因素,只有通过改革,破除这些不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做法和政策,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才有根本保证。但这必然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传统体制的影响,涉及各阶层的利益调整,问题非常复杂,这就需要区人大主动为区委、区政府分忧解难,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创新举措用好决定权,大胆决定、谨慎决策,让人大作出的决定决议既有利于我区城乡统筹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施行,又确保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制度体系不越法律的“红线”。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是“试着干”、“摸着干”的探索完善过程,难免会出现失误甚至是犯点错误,区人大作为监督机关,就要积极想办法、出主意,把监督工作的着眼点放到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上来,用支持的理念考虑监督、部署监督、开展监督,帮助减少失误。要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出台的城乡统筹发展政策、措施和区人大作出的决议决定,围绕我区城乡统筹发展的奋斗目标、主要任务,特别是农民工问题、土地经营权流转、产业发展、转变政府职能、户籍等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组织开好常委会议,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搞好执法检查、专题视察等,确保各项改革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区人大要在区委的领导下,围绕城乡统筹发展这条主线,正确处理监督与支持的关系,使人大履行职责的过程成为攻坚克难,推进改革的过程,要充分理解,真心支持,高度关注,鼓励和支持区政府在国家宪法和法律法规范围内大胆探索、敢闯敢试,积极探索建立城乡统筹发展的长效机制。区人大要主动参与和支持改革试验,多出主意,少出难题,发现问题,及时交流,主动沟通,多提建设性建议和意见,在履职中做到支持不干预,既不失职,又不越权,努力找准人大工作与城乡统筹发展的结合点,共同推动改革试验工作取得成效。

三、搞好调查研究,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重庆第二大城市,围绕城乡统筹发展献计献策,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化解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人大应发挥自身优势,搞好调查研究。城乡统筹发展是一场事关万州长远和全局的重大战役,区委、区政府是城乡统筹发展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人大机关应当好推动者,发挥人大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优势作用,切实搞好调查研究。首先是要围绕全区工作大局开展调查研究。万州区人大机关要利用机关干部工作经历和阅历相对丰富,工作相对超脱的客观现实,发挥人大干部对法律法规比较熟悉的优势,及早安排好调研的相关课题,组织常委会委员和部分人大代表参与调研,认真分析影响城乡统筹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找准我区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中应该改革什么,改革的突破口在哪里,如何实施改革等问题,努力探索实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最佳途径,并及时对照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相关问题的研究,为区委、区政府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其次是要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开展调查研究,尤其要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困难群众,更好地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万州大量的富余劳力外出导致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土地抛荒等一系列现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义务教育、就业再就业以及社会保障等问题是我区城乡统筹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人大开展的调查研究就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所急、所想、所盼的问题入手,抓住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带有普遍性、全局性、事关稳定和发展的突出问题展开调查研究,通过有目的、有重点、有计划的深入部门、企业、镇乡、街道和村社,对基层和群众普遍关注、群众反映集中的、敏感的、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调研,了解群众的真实愿望,倾听群众的诉求,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化解矛盾,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各项工作。再就是要围绕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难点开展调查研究。万州的区情决定了城乡统筹发展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农民工转变为城镇居民,仍受制于土地产权、户籍、就业、社会保障和教育、卫生等制度障碍,解决不好农民工这个难点问题,解决不了土地经营权流转这个瓶颈制约,制度创新和建立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就是“纸上谈兵”,就不可能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人大要通过对这些专项问题的调查,为区委、区政府的决策提供详实参考依据,促进我区尽快制定符合实际的科学的有利于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有利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利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支持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有利于加快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让改革和发展的政策措施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促使农民工真正从农村走向城市。

城乡供水一体化调研范文7

关键词:长沙市望城区;撤县设区;城镇化;城乡一体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5-0129-02

1 城镇化引领是实现望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实途径

1.1城乡一体化

继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想之后,十七大又强调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为农业大省,湖南一直把城乡一体化建设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来抓,特别是近年来十分注重统筹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统筹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有效促进了工业和农业共同发展、城市和农村共同繁荣。

2009年11月,长沙市委第十一届十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长沙市委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工作纲要》。《纲要》指出,按照主城区――都市圈――城郊带分类指导,努力实现空间形态上城乡有别、社会形态上城乡一体。中心区大力推进新型城市化。带动先导区、望城县城、长沙县城等都市圈融入中心区,鼓励浏阳市区、宁乡县城发展成为功能配套、环境优美的中等城市。

2011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望城县,设立长沙市望城区,望城原有职能、体制和区划不改,实行“城乡一体”的管理体制,享有县级管理权限。省长徐守盛亲自为望城区授牌,并强调:望城县改区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一块肥沃的“试验田”,要统筹推进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基础性工作,最终实现城乡互补融合发展。

1.2城镇化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城镇化现象,实际上是由于生产力发展所导致的一系列社会经济现象的组合。本文认为城镇化的涵义为:农村人口向城市、城镇积聚和转移;农业用地向城镇用地转化;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上升;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居住水平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的改善;城市文化和价值观念成为社会文化的主体,并在农村地区不断扩散和推广。

1.3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出发点是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从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动态过程看,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要求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大历史任务的协调推进。促进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互动的。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加速城镇化进程的历史阶段,城镇化必然深刻的影响城乡关系的变革。

近年来大部分地区城乡发展差距都有扩大的趋势,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就必须加快城镇化步伐。同时,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别很大,并已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繁荣农村经济,就必须推进城镇化,缩小城乡差别。所以说,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新时期提高我国农村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就业率,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和农民增收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统筹城乡发展、提高我国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水平,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根本措施。

长沙市委、市政府提出“十二五”时期“沿江建设、跨江发展”的战略思路,大力推动长沙发展由“五一大道时代”走向“湘江时代”。凭借撤县改区的历史机遇,“十二五”时期无疑是望城实现弯道超车的黄金时期。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将是望城新一轮的发展任务。当前望城的城镇化率为43.8%,中共望城区委第一次党代会提出至2015年城镇化率达55%以上的目标,城镇化将成为望城发展的首要任务。综合上述分析,本文认为在撤县设区背景下,望城应该走城镇化引领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

2 目前望城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望城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先后进入全省三强、中部十强和全国百强。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2.1规划指导性不强,管理水平待提高

近年来,望城的城乡规划事业发展迅速,规划基础不断夯实,规划覆盖率大幅提升,但与城市国际化的发展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是法定规划体系不完善。近年望城的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村庄规划各层次规划编制数量较多,但通过法定程序批准实施的较少,且对上位规划的服从以及各规划之间的协调衔接不够,尚未形成完善的法定规划体系,缺乏规划战略指导意义。二是规划编制水平和质量不高。望城城镇建设发展迅速,管理部门为弥补过去规划基础薄弱的问题,密集组织编制各类规划,片面追求规划的全覆盖而忽略了规划编制中的基础调研、方案审查工作,规划缺乏更新更高的理念,质量不高,前瞻性不够,导致操作性和指导意义不强,规划调整现象繁多,影响规划权威性。三是城镇建设的规划管理力度不强。在具体实施城镇开发建设过程中,缺乏城市建设的精品,规划对建筑立面、建筑色彩、建筑造型、沿街风貌的控制还有待加强。

2.2功能层次不明显、发展定位不清晰

一是缺乏宏观性。比较重视单一城镇的发展,而忽视城镇体系的宏观布局,缺少从整体上对各乡镇功能层次和发展定位的研究。二是缺乏协调性。各乡镇之间的联动不够,仍处于各自独立发展的阶段,尚未建立协调互补的发展机制。三是缺乏独特性。城镇建设往往不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甚至一味好高鹜远,盲目追求“高、大、全”,导致城镇建设“千镇一面”,缺乏特色。四是缺乏精细化管理。在精细化管理方面与先进地区差距不小。城镇管理观念落后,重建设、轻管理,重形式、轻内涵,建设项目决策草率,缺乏科学性、前瞻性,“拆了建、建了拆”现象比较普遍。一些地方片面追求城镇规模,忽视功能的完善和品位的提高。

2.3基础设施不完善,承载功能不强

城镇基础设施是城镇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具有物质载体的城镇基础结构系统。尽管经过我们过去的努力,望城城市建设有一定突破,但与长沙其他市五区相比,我们的城镇化进程严重滞后,特别是在基础设施、要素供应、公共服务等方面,尚未与市区完全融合。由于地方财力薄弱,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总量仍然不足,建设资金的供需矛盾仍十分突出,无法满足城镇建设提速提质的资金需要。城镇功能还不完善,在居住、求学、就业、医疗、交通、旅游、休闲等方面的基础设施还不能满足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城市的绿化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处理率和清洁能源使用方面与发达地区差距很大。

2.4产业支撑不强,发展后劲不足

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因素有很多,产业结构的演进是其基本动力之一。合理的产业结构,能够有效吸纳劳动力就业,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进而推进城镇化的发展。望城目前处在城镇化发展的中期阶段,2010年城镇化率为 43.8%,三次产业结构比为8.5:70:21.5。由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望城产业结构不平衡,第二产业的产值与第三产业的产值相差较大,第三产业比例偏低。尽管望城经开区、铜官循环工业基地等工业园区发展迅速,但我们仍未形成有效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产业聚集效应尚未显现。现代商贸业、服务业、物流业等第三产业发展较慢,对经济总量的贡献还不够多,发展后劲不足。

3 新一轮城镇化的对策和建议

3.1高起点规划为龙头

按照城市国际化的发展目标,在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宁可“穷建设”也要“富规划”。一是加强城镇体系规划研究。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编制统一协调的城镇体系规划,突出系统性和科学性,在布局上确定好城镇的地位、性质、功能。二是提升规划理念。在城乡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以进取的姿态接轨区域发展,以积极的实践统筹城乡发展,同时以本土的视角弘扬望城特色。注重融入都市区过程中城镇空间形态研究,深入挖掘望城自有的文化内涵,充分保护和利用山水自然禀赋,倡导“有机规划”理论、“田园城市”理论和“反规划”理论,创新规划编制新方法和新理念,进一步提高望城规划质量和水平。三是加强规划管理。要创新规划管理方法,提高规划精细化管理水平,强化对城市重要区域、城镇重要节点、城市交通干道两厢的建筑风貌控制和管理,建立科学的规划评判体系,切实提高规划的专业技术水准,塑造符合城乡发展特征的建设精品。

3.2片区式管理为手段

3.2.1杭州市余杭区组团机制体制改革实例

城镇化过程中,各乡镇为加快经济发展,往往会无论自身是否适合发展工业也硬着头皮上项目,导致了布局分散、集聚度低以及“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问题,配套设施项目也存在一定区域内重复投入、浪费资源的问题。杭州市余杭区的组团机制体制改革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按照杭州市“一主、三副、六组团”规划空间布局,余杭区有“一副、三组团”的建设任务,即临平副城、余杭组团、瓶窑组团、良渚组团。余杭区按照城市化引领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来发展,通过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成立了组团党工委和管委会,改革财政管理体制、考核机制和相关工作的运作机制,对组团机制体制进行改革,让“组团”从概念落地实体,形成区委、政府――组团――乡镇(街道)的管理体制,改变以往‘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模式,实现产业分区集聚,实现各功能区特色发展,促进各组团内部的有序开发和组团之间的协调发展,不断推进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

3.2.2片区式管理模式探索

借鉴杭州市余杭区组团机制体制改革实例,本文认为望城可以探索片区式管理模式。即将望城划分为“一组团、四片区”。一组团是指高星组团,包括星城镇、黄金镇和高塘岭镇;四片区分别是大众垸片区(新康乡、格塘镇、乔口镇、靖港镇)、白乌片区(白箬铺镇、乌山镇)、丁桥片区(丁字镇、桥驿镇)和铜官片区(茶亭镇、铜官镇、东城镇)。由区委常委兼任各片区负责人,初期片区管委会以协调片区内规划、国土、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事务为主,然后逐步过渡对片区事务进行统筹管理,区委、政府根据片区功能定位确定片区发展目标和任务,片区再根据各自范围内乡镇发展特色来进行统筹安排和目标任务分解。片区管理模式能促进各片区的良性发展,符合国内外学者对都市区(圈)演化过程的分析研究,使望城能借助长沙市都市区空间结构重组的机遇,将自身培育为都市区的副中心,强化都市区与成长区城镇发展的互动机制,建设好副中心与专业化特色城镇。一是拓展资金筹措渠道。由区政府在先年年底组织国土、规划、征拆、工务、发改等部门和各产业园区对第二年的土地储备、土地出让、征地拆迁和重点工程铺排工作进行集体研究和统筹安排,让土地批回一宗,征拆完成一宗,配套完善一宗,熟地出让一宗,提高土地熟地出让率和土地经济价值;要整合和做大做强融资平台,利用城建投、水利投、交建投等融资平台,既参与土地一级开发,又涉足二级市场和工程建设,成为政府融资的重要渠道;要拓展战略合作,通过战略合作,来缓解近期建设资金压力,尽快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加快打造城市亮点。二是改革乡镇考核办法,完善片区及乡镇考核机制。在继续执行现有乡镇考核体系的基础上,适时引入片区考核机制。“一区四组团”乡镇考核得分由单独考核得分和片区考核得分两部分组成,各占一定的权重。片区考核主要包括规划实施情况、项目建设情况、资金运营情况等,由各片区管委会对区域内的乡镇进行考核,区绩效考核领导小组审核。三是优化片区内派出机构设置,逐步实现“放权发展”。以“权利下放、重心下移”为原则,加快规划、建设、国土、公安、财税、工商等部门的片区机构建设,优化区直机关派出机构设置,实现“放权发展”。对派出机构实行双重管理,即具体业务由区直部门垂直管理,工作考核由片区管委会负责。

3.3城镇建设为着力点

进一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城镇建设档次,完善住宅、道路、给排水、电力、电信、供热、燃气、环境卫生、园林绿化、防灾体系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强化商业、医疗的配套发展。一是加快基础设施与都市区的融合对接。应强烈要求省、市加大投资强度,进一步扩大各项战略合作,加快对外交通、过境交通、轨道交通、骨干路网的建设,拉开城市发展空间骨架,尽快形成综合交通体系。如:城际铁路、城市轻轨、枫林西路(三期)、黄桥大道跨江东段、先导区联络线、芙蓉北大道、西线大道(南北向,经大众垸达益阳市)、过江通道等。二是城市的供水、供电、供气、供热、排水、通信、垃圾处理、道路交通等公共设施的建设标准要有超前性和扩展性,要按照远期城镇规模和人口负担来规划建设,避免只顾眼前利益的重复修建,紧迫需要解决的是旧房改造和城市垃圾污水处理等问题。三是围绕全面小康目标提高建房标准,合理规划建设城镇公共绿地、草地、体育运动场地、休闲娱乐广场等公用场所,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四是要重点搞好城市及城乡结合部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有效扩展城市空间来缓解当前及未来城市中心用地紧张的矛盾,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

城乡供水一体化调研范文8

关键词:水资源情势;供需平衡;节水优先;应急备用水源

连城县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地处闽江、汀江和九龙江流域源头,源短流急,地表水开发利用难度大,开发程度低,地下水较丰富。现状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全县具备灌溉供水的水库31座,仅有一座中型龙潭水库具有供水功能,骨干蓄水工程偏少,调蓄天然径流能力不高,城区及乡镇供水水源主要以地下水源为主,供水保障能力偏低。《连城县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实施方案(试行)》(连政综〔2015〕240号)明确提出要加强地下水涵养和保护,将地下水作为战略储备和应急备用水源,逐步取消以地下水作为城镇集中供水饮用水源,地下水源的逐步取消,将会使的连城县供水形势更加严峻。因此,迫切需要研究连城县水资源情势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科学利用水资源保障连城县人水和谐。

1连城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连城县总面积2595km2,水资源分区为闽江、汀江、九龙江三大水系,流域面积50km2以上的河流有21条,其中100km2以上的河流有10条,200km2以上的河流有6条。闽江沙溪水系境内流域面积为1220km2,占全县总面积的47%;汀江水系境内流域面积为1004.85km2,占全县总面积的38.7%;九龙江水系境内流域面积为371.11km2,占全县总面积的14.3%。全县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780mm,多年平均径流深980mm,多年平均水资源量达25.3亿m3,人均水资源7290m3,是全省人均水资源的2.3倍,属水资源丰富地区。全县具备供水和灌溉任务的水库31座,总库容约0.45亿m3。其中:中型水库1座为龙潭水库,控制集雨面积33.5km2,总库容1028万m3;小(1)型水库11座,控制流域面积149km2,总库容2934万m3;小(2)型水库19座,控制流域面积200km2,总库容542万m3。现状年供用水量约2.49亿m3,多年平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仅为9.84%,水资源开发利用尚有较大潜力。95%供水设施的供水量约1.86亿m3,缺水0.63亿m3,存在工程性缺水。

2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全县水资源量较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衡

连城县降水充沛,年平均水资源量达25.3亿m3,水资源丰富,人均水资源量7290m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水资源在时空上分布不均,汛期4~10月来水约占全年的75%,枯水季11~3月仅占25%,汛期大量水资源难以有效利用;同时水资源年际间变化大,丰水年是枯水年的4倍以上;地区分布不均,东部乡镇水资源丰富,但人口较少经济相对落后,西部莲峰、朋口、庙前等乡镇人口密集约占全县的50%,经济较发达地区生产总值均超过20亿元,用水需求大,相对缺水。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布局不相适应。

2.2城镇缺水问题凸显,现状调控径流的能力偏弱

城镇规模和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骨干蓄水工程少,中小型水库工程分散在连城县各个乡镇山区,调蓄天然径流能力不高,供水能力增长速度滞后用水需求,城镇缺水问题日益显现,初步分析年平均缺水0.63亿m3。

2.3现状供水水源过于依赖地下水

目前,连城是福建省唯一以地下水供水为主要水源的县城,开采井24眼,规模化取水井19处,主要用于城镇生活和农业用水,少部分用于养殖;嘉坡水厂是县城供水的主要水厂,其水源来自于地下水抽水;此外曲溪、北团、隔川等乡镇均依靠地下机井抽水,零星水井约50眼,全县年取水量1200万m3。近年来由于水源点地下水位下降,水源附近形成漏洞,地面呈现不同程度沉降,供水保障面临挑战。

2.4水环境变化趋势不容乐观

随着工业和城镇化的发展,点源和面源污染排放量不断增加,使得水环境状况日趋恶化,水源水质受到一定威胁,由此频发水安全示警。

2.5现状用水效率不高

连城县为农业山区县,用水方式比较粗放,用水效率不高,2019年连城县人均综合用水量1011m3。大户农业存在灌溉设施老化、配套不完善等问题,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0.55,农田亩均灌溉用水量614m3,灌溉定额偏高。工业用水重复率还处较低水平,万元GDP用水量96.2m3,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56.5m3;高于龙岩市平均水平47.8m3,高于全省平均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8m3,高于东南区平均水平53m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8.4m3,工业也是处于较低用水水平。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176L/d,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147L/d,城镇供水管网漏损率在18%左右,部分镇区和农村地区漏失率更高,水资源没有得到高效利用。

2.6水资源管理力度有待于加强

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影响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

3水资源供需态势

根据《连城县城区总体规划(2010-2030)》和《连城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有关规划,连城县规划构筑“一心一体两翼四大板块”城市空间,即以城市绿心为核心,莲中综合服务区为主体,城东启动旅游经济开发区,城西高标准建设西城新区及工业园区。2030年文亨镇、揭乐乡、林坊镇和隔川乡撤并至城区。分析预测规划水平年2025年和2035年,连城县总人口将达到32万人和42万人,国民经济产值将分别达到458亿元和1074亿元。经分析预测,至2025年,连城县P=95%保证率下总需水量为2.58亿m3,其中非农业需水量0.81亿m3,农业需水量1.76亿m3;至2035年,连城县P=95%保证率下总需水量为2.60亿m3,其中非农业需水量0.95亿m3,农业需水量1.65亿m3。各片区农业需水量随着节水进步而有所下降,而城镇非农业需水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增加。通过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得知,现状供水水源工况下,现状年2019年、规划水平年2025年和2035年,连城县农业缺水分别为5139万m3、4031万m3和3138万m3,缺水率分别达到28.04%、23.52%、19.51%;非农业缺水分别为1738万m3、2442万m3和3755万m3,缺水率分别达到23.2%、30.03%、39.74%。现状基准年就出现缺水,未来规划水平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需水的增长,缺水率不断提高。

4解决未来水资源供需矛盾的主要对策研究

为建设完善连城县节约高效、空间均衡的水资源配置体系,科学利用优质水资源,保障连城县人水和谐目标的实现,主要对策如下:

4.1节水优先,高效利用水资源

连城县为社会经济相对落后的山区,目前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仅0.55,相对较低,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56.5m3,相对较高,供水管网漏损率也偏高,节水潜力较大。节水型社会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当前,连城县经济社会将进入以转型促发展的新阶段,对节水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国家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制定了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节水优先,高效利用水资源,抑制不合理用水增长,节水减污,才能实现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控制目标,实现以最小的水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以最严格的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倒逼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以最高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污水排放,以最优的水资源配置保障生态环境用水。连城县2020年和2030年用水总量控制目标分别为2.99亿m3和3.1亿m3,农田灌溉有效利用系数分别为0.60和0.62,满足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要求。

4.2加强调度,科学调配水资源

加强调度,科学调配水资源,统筹各地区不同性质用水户对水资源的需求,确定用户供水优先次序为:①优先满足社会发展对基本生活用水的需求;②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生态健康、环境安全的要求,保障河道最小生态基流和城市生态环境用水量;③保障工业、建筑业以及第三产业用水需求;④满足农林牧渔业用水需求。合理配置不同水源,优先利用本流域地表水,地下水加强涵养作为应急备用;优先利用蓄水工程,增强骨干型蓄水工程的调控作用,提高抵御供水风险能力;鼓励再生水利用,提高水资源保护综合效益;尊重历史和现状,兼顾发展需求,协调本地与相关区域用水需求;兼顾用水公平与效率,保障区域用水基本公平,经济和生态用水均衡;在总量调控目标下兼顾市场机制,在满足公平原则下体现高效益用户优先用水,充分发挥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导向作用。

4.3蓄丰补枯,提高径流调控能力

连城县现状径流调控能力约1.8%,处于一个比较低的径流调控水平,规划连城县进一步提高径流调控水平,未来在充分发挥境内蕉坑水库、后洋水库、八军坑水库等现有水库供水潜力的基础上,建设一批具备一定调蓄能力的蓄水工程,如福地水库、永丰水库等骨干蓄水工程,径流调控能力分别达到3.83%和4.35%,提高区域供水安全保障,实现水资源的供需平衡。

4.险防范,建设应急备用水源

应急备用水源建设是解决供水风险的重要手段,为提高连城县未来供水安全保障,需要加快连城县城区等重要区域应急备用水源建设。根据《连城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10-2030)》,连城县将规划为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海峡西岸客家文化特色的风景旅游城市,成长中的闽西工业基地之一,具有潜力的闽粤赣三省贸易和交通流通中心。2030年,文亨镇、揭乐乡、林坊镇和隔川乡撤并至城区。规划中心城区及周边乡镇连片供水,莲峰镇、林坊镇、文亨镇、隔川乡、揭乐乡以及塘前乡形成一个供水区。目前区域主要以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应急备用供水能力较为薄弱。本次连城县按“先满足生活用水,其次是副食品生产用水,再是重点工业用水”的供水顺序合理安排应急备用水量。规划中心城区及周边乡镇连片供水区现状供水能力5.2万t/d,分析预测2030年达到13万t/d,本次考虑按13万t/d的供水规模进行应急备用。应急备用供水规模建议值为常规城市制水总能力的20%~40%,本次取30%,则应急备用供水规模日最高负荷为3.9万t/d,考虑日变化系数1.3,则应急备用供水规模日平均供水负荷为3.0万t/d。参考福建省内外发生各类正常供水的破坏时限以及已有的应急备用水源应急天数,拟定应急备用供水天数15天,考虑15%的沿程输水损失后,则应急备用供水量为52万m3。连城县近期已经引蕉坑水库水源供嘉坡水厂,改变嘉坡水厂地下水供水水源状况,规划龙潭水库功能调整增加应急备用水源功能,同时将罗坊乡邱赖鲜水塘地下水源也作为应急备用供水水源。

4.5加强保护,实施水源地达标建设

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技术的手段,严格水资源管理,加强水源地保护,实施水源地达标建设,划定水源地保护区,抓好水源地水量计量和水质监测工作,积极采取对策措施,防治水污染,涵养好水源,加大入河排污和水源保护区水土保持的监督管理力度和违法查处力度,建立完善的供水安全监测网络。

5小结

城乡供水一体化调研范文9

中图分类号:[F299.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正文:

2013年4月初,吐鲁番地委、行署召开全地区新型城镇化调研工作会议,会上传达了《印发〈关于赴基层开展大调研活动的方案〉的通知》(吐地党办电【2013】29号)文件精神。大力加快我县新型城镇化工作,开展城乡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供排水配套设施建设,抓好备用水源和水质监测,确保供水安全。加快供气、供热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鄯善县城镇化发展现状、工作开展情况

(一)基本情况

1、矿产能源及资源环境:鄯善县地处亚洲腹地,全年降水稀少,气候极其干旱,春夏季多大风和风沙天气,属于典型的大陆性荒漠气候。鄯善县素有天然聚宝盆之美称,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县域已探明六大煤田,其中沙尔湖煤田为世界级整装煤田,已被纳入国家、自治区“西煤东运”(358)勘查矿区;吐哈油田原油地质储量达15.75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达3650亿方;煤、铁、黄金、铜、钾盐、花岗岩、钠硝石等矿产资源储量大,钠硝石(折纯硝酸钠)储量居世界第一。目前,鄯善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3.5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总量为2.2亿立方米,可利用量为1.88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为1.7亿立方米。

2、县域人口规模:截止2012年底鄯善县域总人口为23.46万人,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区(维吾尔族占总人口的67.24%,汉族占总人口的27.67%),农业人口15.81万人,非农业人口7.14万人,城区人口为8.2万人,城镇化率为44.75%。鄯善县下辖5乡5镇1场,建成区总面积3475.74公顷,建成区人口共计11.8万人。

3、城乡规划编制、管理及实施: 2012年编制了《鄯善县县城总体规划(2012-2030)》及5个专题研究报告;完成了《石化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2030)》、三镇、五乡、45个行政村(占全县行政村的70%)的规划编制工作,共计58个规划编制项目。2013年计划完成鄯善县县城给水、排水、燃气、供热、绿地系统5个专项规划以及县城建成区5平方公里控制性详规、鲁克沁镇1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今年计划完成全县剩余20个行政村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中,严格执行规划审批程序,坚决按照规划审批分级审批的制度,杜绝随意更改规划的建设行为。2012年依法查处规划违法案件100件,拆除30多件,面积5880平方米。

4、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在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特色风貌保护利用方面,我县鲁克沁镇和吐峪沟乡麻扎村是部级历史文化名镇和名村,2003年编制完成了《鄯善县鲁克沁镇保护规划》和《鄯善县吐峪沟乡麻扎村保护规划》。近年来,以保持原有风貌为原则,以修旧如故为指导,对年代久远的危旧建筑进行了维修加固,实施了麻扎村保护区内道路、给水、照明等建设项目;实施了鲁克沁镇木卡姆传承中心工程、保护区内四条街巷立面改造项目、景观门等建设项目。鲁克沁镇历史文化名镇文物保护街景立面改造实施方案获得了“2012年度中国民族建筑创新奖”。

(二)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情况

1、城市道路:我县城区有主干道4条、次干道27条,道路总长162.7公里(其中城区巷道30公里,乡村道路76公里),总面积167.3万平方米。

2、城镇供、排水:截止2012年底,我县拥有制水厂3座,加压泵站1个,200立方米水塔3座,500立方米和1000立方米高位清水池各1座,供水管线长213公里,年供水能力584万吨,共有用水户2.56万户8.7万人,城市用水普及率达98.75%。我县拥有污水处理厂1座,氧化塘3座(规模125万立方米),沉淀池2座(库容量9万立方米),排水管线长88公里,污水处理率58.08%。

3、城市燃气:我县已建成天然气管线93.42公里,用户1.1万余户。年天然气销售约3359万立方米,燃气普及率81.95%。4、城市供热:我县城区拥有5个供热站,采用连片采暖供热形式,集中供热能力(热水)94兆瓦,供热管道长度68.2公里,供暖面积75.34万平方米。

5、城市环境卫生:我县拥有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1座,日处理能力约91吨,建筑处理场1座,城区内共有公共厕所16座、环卫车辆9辆、垃圾箱194个、垃圾桶236个、果皮箱250个。

6、城市人防建设:我县于2012年8月开工建设木卡姆人防工程,全长713米,宽18米,总建筑面积15600平方米,预计今年6月可投入使用。

7、城市绿化:我县建成区面积13.26平方公里,绿化面积463公顷(其中,公园绿地面积达84.62公倾),绿化覆盖面积达495公顷,绿地率34.92%,绿化覆盖率37.33%,人均公园绿地13.61平方米,主次干道绿化普及率达99%。

(三)城镇住房建设情况

1、保障性住房现状

近年来,鄯善县委、政府按照地委提出的“宜居”战略,把人民群众“住有所居”作为工作目标,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构建完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逐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截止2012年底,我县已建成廉租房共1294套,建筑面积7.28万平方米,完成投资9292万元;建设集资统建住房50栋2796套,建筑面积35.9万平方米;建设公共租赁住房1390套,建筑面积约5.52万平方米,完成投资7174万元;改造县城棚户区300户,改造面积2.76万平方米,完成投资2614万元。改造国有工矿棚户区100套(火车站镇),改造面积2.16万平方米,投资5100万元;新建安置房100套,建筑面积8700平方米,计划投资1388.22万元,完成投资750万元。目前,县域内还有棚户区总建筑面积约32.74万平方米(其中,城市棚户区约22.74万平方米,工矿企业棚户区约10.04万平方米)。

2、“十二五”保障性住房规划

为贯彻我县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发展目标,促进我县住房建设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我县2010年编制了《鄯善县“十二五”住房保障规划(2011-2015)》和《鄯善县2010-2014年棚户区改造专项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