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工业经济走势集锦9篇

时间:2023-10-19 10:11:34

工业经济走势

工业经济走势范文1

 

一、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总体特点

 

1、生产保持较快增长。1—3月,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738亿元,增长21.6%。从规模看,一季度增加值同比增加434亿元,各月均净增百亿元以上,3月份达到677亿元的新高,比历史最高月份多出45亿元。从增速看,当月增速均在20%以上,延续了金融危以来快于全国的态势,1—2月全省快于全国7.6个百分点,仅次于海南(34.6%)、西藏(32.6%)、四川(22.2%),居全国第四位、中部六省首位。

 

2、产销衔接继续改善。1—3月,全省工业品产销率97.8%,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完成产值5467亿元,增长37.1%;完成销售产值5345亿元,增长38.3%。其中内销占销售产值的95.9%,增长38.5%,一直是拉动增长主导力量。在产业转移加快和大项目出力拉动下,出口呈现较快增长态势,完成出口交货值220.5亿元,增长34.5%,高出全国15个百分点左右。

 

3、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轻重工业结构看,1—3月轻、重工业分别增长23.5%、20.8%,轻工业增速连续5年快于重工业,轻重工业分别占全省工业的30.2%、69.8%。从制造业内部结构看,以装备制造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和满足需求的终端消费品工业比重上升,原材料工业、消费品工业、装备工业占制造业的比重由“十五”末的32.8:31.7:35.5调整为一季度的30.5:32.3:37.2。高新技术产业增长25.6%,增幅高出全省工业4个百分点。

 

4、多数市州增长较快。17个市州工业增速均达到两位数以上,11个增速超过20%。襄阳、宜昌引领全省工业发展,分别增长27.9%、27.6%,增速居全省前两位,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6.8%;恩施、黄冈、鄂州增速超过26%;咸宁、黄石、孝感、荆门、随州增速在23.7%左右;武汉、十堰受汽车等产业高位回落影响,增速分别放缓至16.5%、17.5%。

 

5、效益水平稳步提高。1—2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66.1点,同比提高23.6点,实现营业收入3253亿元,增长40.3%,利润167.5亿元,增长54.5%,增幅分别高出全国9.3个、10.2个百分点。汽车、食品、钢铁、建材行业利润分别增长23.5%、63.5%、65.7%、255%,实现税金207.4亿元,增长25.1%。工业销售利润率达到5.1%,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

 

6、工业用电需求较旺。一季度全省发电425.6亿千瓦时,增长16.6%,水、火电分别增长24.5%、10.6%。全社会用电量340.3亿千瓦时,增长12.7%,其中工业用电量236亿千瓦时,增长13.1%,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9.4%,对增长贡献率为71.5%。月均用电量超过1亿千瓦时的9个制造业中,8个用电保持增长,建材、钢铁、汽车等行业增幅达到两位数。煤电保障力度加大,一季度外购电量15.9亿千瓦时,相当于购进电煤80万吨,有效弥补省内电力缺口;全省电煤调、耗量分别为1059、1025万吨,同比分别增加92.5、91.5万吨。4月13日,全省统调电厂存煤165万吨。

 

二、主要工业行业运行情况

 

39大类行业中,38个保持增长,23个增长20%以上。主要行业在去年整体快速回升的基础上,食品、建材、机械行业延续快速增长势头,汽车、石化行业增速高位回落,电子信息、钢铁、纺织行业保持较快增长。

 

1、汽车产量稳步扩大。一季度汽车产量47.7万辆,同比增加10万辆,增长28.1%,其中轿车、载货车、客车、SUV(越野车)产量分别增长7.2%、32.4%、86.6%、36.6%。当月汽车产量20.4万辆,比去年最高月份多7000辆。1—3月生产改装汽车4万辆,增长68%;发动机2682万千瓦,增长33%。行业完成增加值269.1亿元,在同期增长125%的基础上,增长21.6%。

 

2、食品行业高位运行。受益于旺盛需求拉动和产品价格上涨,行业延续近几年的快速增长趋势,实现增加值191亿元,增长29.6%,对增长拉动贡献率为14.1%。加工程度较高的食品制造、饮料制造业分别增长33.6%、29.7%,快于农副食品加工业5个和1.6个百分点。植物油、软饮料、大米、白酒产量分别增长104%、75%、25%、37%。

 

3、石化行业平稳增长。石化行业完成增加值191.5亿元,增长11.9%。其中化工行业125亿元,增长17.7%;石油加工业43.5亿元,增长2.5%。荆门石化3月份检修,全省原油加工量229万吨,下降5.6%,原油产量23万吨,增长5.6%。化肥价格稳中有升,3月份磷酸一铵2690元/吨,同比上涨290元/吨;复合肥2590元/吨,同比上涨340元/吨。化肥产量210.7万吨,增长17.7%,较好保障了农业生产需要。

 

4、机械行业比重提升。受益于市场需求旺盛、升级换代加快、政策扶持力度加大,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仪器仪表及办公用机械制造等4个子行业分别增长28.9%、43.7%、27.5%、5.3%,合计完成增加值172.8亿元,增长31.8%,占全省工业比重由2005年的8.1%提高到9.9%。

 

5、钢铁产品量价齐升。企业抢抓市场需求旺盛、产品价格上涨的有利时机扩大生产,铁、钢、材产量分别为582、647、793万吨,增长12%、16%、25%;行业完成增加值142.5亿元,增长18.2%。武钢3月末钢材出厂价5170元/吨,比同期、上年末上涨510元/吨、360元/吨,生产钢材413万吨,增长15%。三峡全通冷轧薄板和镀层板产量75.6万吨,增长3.2倍。

 

6、电子信息产业较快增长。由于多普达停产、波导停产,全省手机产量74.6万台,同比下降53%,但在新项目和大企业出力拉动下,行业仍保持较快增长,实现增加值79.4亿元,增长23.6%。全省显示器产量449万台,增长38%;光缆产量145.8万芯千米,增长11%。天马微电子、华工科技、邮科院、富士康产值分别增长296%、107%、56%、43%。

 

7、纺织行业增速放缓。在原材料价格及用工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下,行业生产经营成本急剧上升,由前几年快速增长转向平稳增长,完成增加值99.3亿元,增速由同期的25.3%放缓至15.3%。纺织业、服装业、化纤业分别增长14.2%、18.8%、9.6%。纱、布、服装产量分别增长17.2%、41%、6.1%。

 

8、建材延续快速增长态势。受益水利建设、基础设施等工程拉动,市场需求扩大,产品价格提升。鄂东水泥(32.5级)价格350元/吨,同比上涨90元/吨。行业实现增加值83.2亿元,增长30.4%;全省水泥产量1694万吨,增长22.3%;瓷质砖、混凝土产量分别增长58%、96%。

 

9、烟草产品结构改善。中高档卷烟比重不断提升,一、二、三类烟占产量比重较同期分别上升8.36%、3.47%和4.8%。全省卷烟产量85万箱,增长3.6%,实现增加值98.6亿元,增长25.7%。

 

10、医药行业增速有所回落。全省中成药产量5.5万吨,增长1倍;由于部分企业停产、出口增速放缓,化学药品产量同比下降12%。全行业完成增加值33.7亿元,增长10.7%,同比放缓20个百分点。

 

三、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增速有所回落。1—3月,全省工业增速在去年同期高基数上回落8.7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部分领头行业增速高位回落。汽车行业经过连续两年“井喷”式增长,逐渐转向平稳增长,一季度生产增速同比回落63个百分点,对全省工业增长贡献率由同期的28%下滑至15.5%,影响全省工业增速5.5个百分点。此外,受油价飙涨、生产成本上升、统计口径调整等因素影响,纺织、电子、石化等行业增速也出现一定回落,部分行业内部出现分化苗头。

 

2、成本上升较快。一是多数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一季度,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7.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3.7%。由于我省大量原材料需要从外省调入,价格“剪刀差”达到6.2个百分点,高出全国3.5个百分点。二是用工成本提高。工业企业普遍反映用工成本在去年上涨20%的基础上,今年又上涨15%左右。三是利率、汇率上升。去年10月份以来央行4次上调贷款利率,企业融资成本增加,1—2月利息支出34.6亿元,增长11%。去年6月二次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4%。由于成本上升较快,工业企业亏损增加。1—2月全省工业企业亏损面扩大至13.4%,亏损额同比上升16.7%。

 

3、要素约束趋紧。一是资金紧张。一季度全省新增贷款586亿元,同比少增218亿元,中长期贷款占新增贷款的94.5%,工业企业短期贷款有减无增。原材料、应收账款及产品库存扩大,1—2月“两项资金”增长28.3%,其中产成品资金增长36%,加剧了流动资金紧张矛盾。二是煤电趋紧。随着电力需求快速增长,全省电煤库存持续下降,而近期河南为省内保供控制电煤出省,山西、陕西因运力紧张供鄂电煤减少,湖南、江西等省3月底开始拉闸限电,组煤保电压力较大。三是用工短缺。工业企业普遍反映用工存在缺口,汉川市纺织企业、武汉光谷电子、荆门李宁工业园均有数以千计缺口,用工短缺成为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满负荷生产的重要原因。

 

4、工业投资不足。“十一五”全省工业累计完成投资1.19万亿元,少于河南(2.49万亿元)、安徽(1.53万亿元)、江西(1.34万亿元),2010年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39.4%,低于全国1.46个百分点,在中部居于末位,江西、河南分别为63.7%、54.2%,安徽、湖南、山西分别为48.1%、44.4%、43.1%。一季度全省工业投资增长36.5%,增速同比回落2.8个百分点。今年全省37个新增产值过10亿元的增长点基本都是续建项目,尤其是新建重大项目不多,增长主要依靠产能发挥,工业保持快速发展和赶超的后劲略显不足,在全国和中部保位进位的压力增大。

 

四、工业经济走势评析

 

1、总量规模放大效应增强。2010年全省产值过千亿元行业增至9个,汽车、石化、食品、机械等4个行业占全省比重达到或超过10%,钢铁、电子信息、纺织、建材、电力等5个行业比重在6%以上,构筑起工业规模快速扩张的多点支撑局面。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由2006、2007年的2303亿元、2823亿元,增至2008—2010年的3842、4742、6136,占GDP比重由30.2%上升到38.8%。今年3月单月规模又创出历史新高,呈现不断放大特点。按照世界发达国家工业比重在超过50%以上才出现拐点的经验值来看,全省工业总量快速放大的趋势还会进一步强化。

 

2、较快增长稳定性增强。金融危机一度打乱了我省工业快速上升运行轨迹,2009年2月跌至最低点,以后增速持续回升至2010年2月最高点,今年随着同期基数不断走高,在国家宏观调控等多重因素作用下趋缓,二季度可能出现全年的相对低点。这仅是短周期运行趋势,从长周期看,我省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加速特征没有改变,不仅速度较快,而且平稳性增强。2006—2010年,增速一直在20%以上,分别为20%、23.6%、21.6%、20.1%、23.6%,增速高于全国3.4—9.1个百分点,增速波动率低于全国(全国工业增速为11%~18.5%区间)。今年一季度延续这一走势,而且波动区间更小,高位趋稳特征基本确立。

 

3、区域发展均衡性增强。经过近几年发展,全省工业基本形成了三个1/3的局面,武汉与宜昌、襄阳、黄石、十堰四市及其他12市州之比,由2005年的37.1:32.9:30调整为31.3:34.6:34.1,反映区域发展均衡性的变差系数也由1.42缩小至1.2,前5市集中度也由70%降低至65.9%。武汉城市圈工业继续居主导地位,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区占全省工业比重由2005年38.5%上升至42%。前几年规模较小的市州发展提速,今年两个副中心城市引领发展作用突出。同时,县域工业经济竞相发展、争先进位,发展速度持续快于全省,将会进一步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4、结构优化效应增强。全省轻工业连续5年快于重工业,比重由27%提高至今年一季度的30.2%,既是发挥湖北粮、棉、油、水产品等资源比较优势,对过去发展不足的“补课”,也是国内市场份额扩大和消费升级的正常反映,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回归。装备制造业比重提升,则反映了全省工业高度化进程中由重化向高加工度化、技术密集化阶段转型升级的新特点,契合全省能源资源、要素禀赋特点,机械、电子信息等有望继汽车、食品等行业之后,成为“十二五”工业增长中的引领性产业。

 

5、规模报酬递增效应增强。随着工业规模不断壮大,投入与产出的经济性进一步提高,“十一五”工业资产扩大了2.3倍,增加值、利润分别扩大3.1倍、3.6倍;百元资产的产出收入由68.7元提高到103.4元;单位资产利税率由9.25%提高到11%;全员产值劳动生产率由2006年39万元提高到2010年78万元。这一态势在今年得以延续,利润增速大幅高于资产、收入的增幅。在规模报酬递增的同时,也应看到生产成本进入了快速上升通道,高成本时代正在来临,需要把质量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强化管理中提升质量效益水平,在创新中提升竞争力,在结构调整中寻找市场空间,在转变增长方式中谋求新的跨越。

工业经济走势范文2

关键词:哈大齐工业走廊; SWOT分析 ;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1-0069-03

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竞争力的关键是产业的竞争优势,而产业竞争优势来源于彼此相关的产业集群。从实践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落后地区,产业集群都成为其获得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手段和途径。2000年以来,我国先后启动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这些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借国家提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契机,黑龙江省适时提出了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的设想。2005年6月,国务院确定了“哈大齐工业走廊”的经济发展思路。

一、 哈大齐工业走廊的发展现状

“哈大齐工业走廊”是指绥满铁路沿线,301国道两侧,绵延300公里,由哈尔滨、肇东、安达、大庆和齐齐哈尔市这些城市构成的点轴经济带。 “哈大齐”工业走廊的规划建设是黑龙江省着眼于为地方经济的长远发展而构筑的区域性平台,其在实质上就是以哈尔滨、大庆、绥化和齐齐哈尔四个城市为基础的黑龙江省产业集群和组团式城市群的构建。

哈尔滨市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较为先进的技术装备,以及电站成套设备、飞机、燃气轮机、汽车等高加工度产品的自主研发能力,具有成为哈大齐工业走廊产业集聚核心的实力。大庆是中国最大的石油、石化基地。石油、石化工业稳步发展,炼油、化工、化纤、化肥等大型石化工业基地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具备成为哈大齐工业走廊以现代石油化工为主导的重要增长极的实力和潜力。齐齐哈尔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商贸中心,是国家最早兴建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其重型装备制造业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8年,哈尔滨、大庆、绥化和齐齐哈尔四个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为6288.5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75.7%,这四个城市的地方财政收入更是占全省财政收入的八成。

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优势,打造产业集聚区和招商引资平台,实现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经济整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关系到黑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哈大齐工业走廊”是黑龙江省重要的产业集群和城市集群,是黑龙江省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核心区和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先行区,也必将被打造发展成为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二、对哈大齐工业走廊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是一种分析组织活动战略地位的重要方法,它可以为制定提升组织经济活动竞争力的战略提供一个比较清晰、全面、系统的判断和直接的思路。SWOT分析实际上是将对组织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

尽管哈大齐工业走廊在经济总量、基础设施、环境等方面与“珠三角”、“长三角”等城市群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但其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具有加快发展的后发优势:一是有丰富的土地资源,能源供应充足。哈大齐工业走廊土地资源丰富,有大量的重度盐碱地等未利用土地可供开发建设,地价成本低,电力供应富裕,电价较低。二是具有无可比拟的人才优势。 “哈大齐”三市集中了全省众多的科研力量和人才资源,现有普通高校40所,占全省的72.7%,有位居全省前列的科技人才实力。三是有重点倾斜的政策优势。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国家对粮食主产区扶持政策力度的加大,以及省政府出台的《关于支持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的若干政策》,为哈大齐工业走廊的建设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四是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在300余公里的距离内,有三座大、中城市,两个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哈大齐工业走廊装备、石化、食品和医药等产业具有优势,且基础比较完备,将成为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的“战略高地”。五是交通便利。“哈大齐”工业走廊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铁路、公路密集,共同构成了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形成了二小时城市经济带。

虽然哈大齐工业走廊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但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些优势。辩证法告诉我们,优势和劣势都是相对的,即在一定的条件下,优势很可能就转变成劣势。哈大齐工业走廊虽然具备着区位、交通、土地和人才等几方面的优势,但由于受历史的、自然的因素和现有体制机制的影响,也面临着一些方面的制约:一是经济整体素质不高,产业集聚程度较低,区域配套协作能力弱,核心技术欠缺,战略型企业家不多,区域竞争力优势尚未形成,整体经济合作的水平不高。二是启动区基础设施还很薄弱,地理上处于闭流区,污水排放的环境容量低。三是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能力弱,中心城市的现代物流、投融资服务、科技中介、管理咨询等生产型服务业发育不足,先进要素聚集功能不强。四是受行政体制局限,尚未建立资源一体化配置机制,地方政府各自为政,造成了市场分割、经济恶性竞争、产业雷同、城际软硬件设施街接乏力等问题。五是北方冬季寒冷的气候的不利因素,冬季取暖以及建筑成本都比南方高出许多。

哈大齐工业走廊的机遇主要体现在:一是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国家对粮食主产区扶持政策力度的加大,为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二是我国产业结构进入快速调整时期,重化工业产品市场空间巨大,哈大齐工业走廊内适应国内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且具有比较优势的装备、石化、食品和医药等产业面临难得的市场机遇。三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机遇。俄罗斯经济走上增长轨道,与我国经贸科技合作力度加大;以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新材料为先导的新技术革命加速发展,为哈大齐工业走廊以高新技术为引领,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高技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目前,哈大齐工业走廊存在的威胁主要在于:一是从规模和性质分析,哈大齐工业走廊只是一个区域性的产业集群,很难成为全国性的产业集群和经济带。二是金融环境差,企业缺乏支撑经济长期发展的后续资金。三是黑龙江省是全国的商品粮基地,为了保证粮食安全的需要,有时需要牺牲工业经济发展。

三、加快哈大齐工业走廊发展的对策建议

在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中,“哈大齐”工业走廊将要发挥“心脏”和“发动机”的作用,为走廊沿线区域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产业、交通、科技和人才优势创造难得的机遇,对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打造区域内各具特色又相互关联的产业群也搭建了一个有效的平台,成为辐射带动中西部广大农村和中小城市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

1.要明晰哈大齐工业走廊的发展思路

通过SWOT分析,明确了哈大齐走廊的产业地位,使我们能够正确分析哈大齐工业走廊面临的优势和劣势,从而进一步明晰哈大齐工业走廊的发展思路。抓住国家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是哈大齐工业走廊的历史机遇,以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对内对外开放,整合区域内资源,处理好走廊内外关系,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突出前瞻性和产业关联度,推进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发展,促进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化和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建成新型工业化走廊。要明确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的总体思路和战略定位,确定近期及启动区开发建设的范围和产业发展的主导方向,集中力量抓核心示范区和重点园区。

2.要统一规划,分区建设

确定哈大齐工业走廊,不应再各自为政、自我发展,而是要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统一进行产业布局规划,发挥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三座大中城市的集聚功能和辐射作用,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把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肇东、安达等三市两县的城市工业群集合成一个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整体,以新建工业园区放大提高原有工业基础,形成新的工业走廊,是其战略地位的根本所在。

在园区建设上,实施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统分结合、市场化运作。由政府统筹规划,入区项目由企业自主决策,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开发建设。对外打一个品牌,统一组织推介,联合招商引资,分板块开发建设,提高招商的层次和效果。

3.要合理确定区域产业布局

合理的区域分工是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经济整合的动力源,每个区域应找准自己的位置,进行合理的区域分工,因地制宜地选择最为合适的主导产业;要优先建设核心产业区和重点项目,对项目集中摆布,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扩张,使先期产业带动后期产业,主导产业带动相关产业,上游产品带动下游产品,逐步形成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产业发展格局。

4.要完善工业走廊建设的各项保障措施

哈大齐工业走廊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一步完善各项保障措施。(1)要加强组织领导。需要成立专门的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总结推广经验等项工作。同时,还需要省直各部门的支持,需要建立由有关市和省直有关单位参加的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研究解决哈大齐工业走廊资源一体化配置及建设中的有关问题。(2)要统一制定优惠政策。统一制订哈大齐工业走廊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统一标准,防止工业走廊内的不同园区非正常的引资竞争。(3)要营造工业走廊优良的发展环境。要进一步落实创建优良经济发展环境方面的政策和规定,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4)要改革完善用地审批。在国家规定允许的范围内,适度下放规划范围内项目用地审批权限,简化用地审批手续,促使企业尽快落地建设。(5)要统一组织,共同招商。要积极面向国际国内招商引资,打出哈大齐工业走廊的新品牌,大力推介工业走廊的优惠政策与合作项目。(6)要拓宽融资渠道,为工业走廊建设提供财力支持。抓住机遇,吸引国际、国内投资,特别是要加大国债资金的支持力度,完善工业走廊的基础设施建设。(7)要开发人力资源,为工业走廊的建设提供智力支持。要进一步加强与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实行产、学、研、企、政一体化,加快创新体系建设,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支撑。(8)要扩大媒体宣传,塑造工业走廊整体形象。有计划、分阶段组织哈大齐工业走廊系列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的优势、优惠政策、合作项目以及取得的建设成就,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于工业走廊。充分利用冬投会、哈洽会、上海友好合作等平台,搞好专题招商。

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建成后的哈大齐工业走廊,必将成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以黑龙江省传统优势产业为主体、以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为补充的新型工业经济园区。

参考文献:

[1] 黑龙江省委.关于制定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2005.

[2] 惠宁.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效应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工业经济走势范文3

关键词: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管理;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8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128-01

一、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面对的发展形势

1.过去几十年积累的经验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先后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欧洲五十多个国家提供贷款援助,并派遣了大批技术人员分赴有关国家实施工程项目。1976年以前,在国外从事经济合作,基本上限于对外提供经济技术援助一种方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对外开放政策指引下,到84年底已有国家批准的54家公司在国外从事国际工程承包及劳务合作业务。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公司已经开始贷款投标拿项目。开展国际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是一种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国际经济合作活动,有利于促进有关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冲破现存不平等的国际经济关系,为此国家有关领导指出:这种合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要作为一个事业来做。

对外承包工程是我国对外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是贯彻对外开放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发展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要求对外承包企业要善于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打开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学会组织国内建设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两套本领,为国家创造财富。对建筑行业来说,发展对外工程承包可以大大拓展企业生存发展空间,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一优势。研究过去经验,是挖掘潜力,控制成本,进行风险管理的可靠方法,所以在产业发展中有必要认真研究过往历史资料,找出最适合本企业发展的路径。

2.国家“走出去”战略对工程承包企业的要求

“走出去”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达到更高水平的需要,是新时代背景下主动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的需要。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政府及时提出“走出去”发展战略,推动企业“走出去”发展。国办[2000]32号文指出:承包商“走出去”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资质和实力,要求主管部门“加强对企业的资质管理,并针对企业的实力和水平,实行分类指导和分级管理。”“对有实力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在融资、项目信息、市场准入、外事审批等方面提供便利和支持,鼓励承揽技术含量高、能带动国产设备材料、技术和劳务出口的总承包工程项目,尽快培育一批具有相当规模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承包工程企业。”对外承包企业只有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做好准备,具备了相应条件才能真正走出去,完成国家交给的任务,实现企业经济目标。

二、我国对外承包企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事业机遇与挑战并存。据相关机构研究,从2005年到2020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高速机遇期,也是对外承包工程巩固提高现有市场和业务的同时,向高端市场和高端业务发展的高速机遇期。面对这样的形势,专家建议对外承包企业应采取的基本措施是:实施发展策略和战略模式选择并举。

1.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使中国企业面临外资企业的激烈竞争,同时,中国企业的海外市场发展空间也急剧扩大。中国的建筑业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得到空前的进步,在整个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对外承包工程成为中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支柱。企业“走出去”发展的最高目标是成为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跨国公司,这是一个逐步提高国际化水平的过程。我国的建筑企业集团面对这个全球化的经济环境,在制定走出去发展战略规划时要设定国际化水平目标。企业的国际化水平是用跨国化指数来评价。据联合国国际投资和跨国公司委员会确定的跨国化指数方法[跨国化指数=(国外资产,总资产+国外销售额/总销售额+国外雇员数,总雇员数)/3×100%],即跨国化指数越高,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就会越高。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组织每年对全球跨国企业进行的跨国化指数排序指出:现阶段中国大企业还处在国际化经营的初期,所以中国企业应该根据国情和自身情况确定国际化目标。

2.当企业具有“走出去”的需求和基本条件时,在构思走出去发展战略过程中,“走出去”不仅作为企业总体发展战略一个组成部分考虑,同时还要参考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企业所在区域发展战略、相关企业发展战略、拟投资国发展战略和竞争对手发展战略。特殊的国情,使中国企业,尤其是国企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对国家具有高度责任感,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不是要放弃国内市场,将企业搬到国外去,中国企业的重心仍在国内,通过海外发展支持国内发展,通常跨国化指数不会超过50%,其总部和关键环节仍将留在国内。企业走出去,要解决单一的国内发展战略所不能解决的重大问题,通过与国内发展战略协同来支持企业总体战略目标实现。

三、中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发展趋势展望

国际服务贸易的标准化对工程承包商的资质要求和对服务的质量标准要求,将成为市场准人的新的技术壁垒。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建筑业市场扩大开放。投资和贸易自由化使资本、技术、货物和包括劳动力在内的服务等各种生产要素呈现跨国界流动趋势,工程和建筑服务作为WTO服务贸易的重要行业得到促进和发展,特别是世贸组织《政府采购协议》的生效,成为工程和建筑服务自由化的催化剂,各缔约方政府项目市场更加开放。对世界各国都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也必然影响着国际工程承包,因此,了解和研究经济全球化的现状及表现特征,深刻理解和把握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动向及特点,选择正确的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主编.国际工程承包实用手册[M].中国铁道出版社.

工业经济走势范文4

整体上看,当前经济发展呈现“筑底趋稳”的基本态势,但这种态势仍不稳定、经济下行压力依存,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如产能过剩、企业效益下滑等等,未见明显缓解。同时,又出现了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就业形势波动、出口回落等苗头,要引起密切关注。为促进经济走势趋稳基础形成和巩固,宏观调控仍需要将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一、市场运行基本特点

(一)流通规模继续保持适度增长,增幅略有回落

据初步统计核算,1—7月份,全社会实现生产资料销售总额28.4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同比增长11.4%,增速较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我国社会物流总额为98.3万亿元,同比增长9.8%,增幅较上半年回落0.2个百分点。两个主要指标走势,延续上月缓中趋稳基本特点,但趋稳态势仍不稳固。

(二)市场价格延续下跌走势,跌幅收窄

从制造业购进价格指数来看,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带动,该指数自4月份以来持续回落,7月份已回落到41.0%,是2009年1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但同时也应看到,购进价格指数回落幅度呈逐月收窄之势,本月环比回落0.2个百分点,降幅较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

从市场来看,受部分产品产能过剩和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7月份,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延续5月份以来的下行走势,但跌幅较6月明显收窄。当月环比下降1.9%,降幅较6月收窄0.6个百分点;1—7月份,生产资料市场综合平均价格同比下降4.4%,比年初略微上涨0.3%。

从监测的大类品种看,除黑色金属、原煤、建材三类生产资料降幅有所扩大外,其它大类生产资料价格或降幅收窄或实现环比回升,其中,有色金属、成品油和机电设备降幅收窄,化工产品、汽车呈现环比回升。

(三)经济仍处于筑底过程,但结构优化

整体上看,我国经济仍处在筑底过程之中,但经济结构表现出持续向好转变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中小企业活力增强,微观经济基础逐步转好。小型企业PMI继上月上升2个百分点以后,本月又上升0.9个百分点,达到48.1%。中型企业PMI为50.2%,比上月回升0.2个百分点。中小企业回升,表明前期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效果逐渐显现,同时也预示着后期经济趋稳甚或回升的基础更加坚实。

二是经济结构继续向好转变。制造业PMI数据表明,从结构上来看,基础原材料行业下降,但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基础原材料行业,PMI指数明显低于全国制造业平均水平;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保持高位平稳,持续多月保持在55%左右;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呈明显上升态势。

二、下半年走势基本预测

从下半年走势看,既面临有利条件,也具有不确定性因素。整体上看,我国经济处于筑底企稳、稳中向好的发展过程。

从有利条件看:

一是宏观调控进一步将稳增长放在重要位置。7月31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上半年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下半年经济工作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以发展实体经济为坚实基础,以加快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统筹当前与长远,更加注重拓宽增长空间,更加注重提高增长质量,更加注重共享发展成果。预计下半年视形势变化,仍会出台一些稳增长的政策措施,加之上半年已出台的措施逐步发挥效应,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趋稳态势形成和巩固。

二是通胀压力缓解,为宏观调控政策预调微调留出了空间。从市场来看,生产资料价格下降,生活消费品价格涨势显著回落。生产资料价格连续3个月下降,目前整体价位处在相对较低水平。1—7月份,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4.4%。生活消费品价格涨势明显减缓。今年3月份以来,CPI涨幅逐月回落,7月份回落到1.8%。1—7月份,CPI涨势缩小到3.1%,在国家宏观调控预期目标之内。从外部来看,输入型通胀压力明显缓解。海关总署的统计资料显示,上半年,生产资料进口价格较去年同期下降0.8%,较今年年初下降3.4%。从后期走势看,价格上涨动力不足。7月份,制造业PMI购进价格指数、非制造业中间投入价格指数与收费价格指数均在50%以下,显示后期价格上涨动力不足。

工业经济走势范文5

关键词:成渝经济区;绵阳;产业选择;产业转移;产业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33-0006-03

一、概述

“成渝经济区”是成渝及其辐射的广阔经济地带,在西部大开发中占据重要地位。加快融入成渝经济区,特别是以产业为先导加快融入成渝经济区,不仅是成渝经济区内各城市借势发展的有效路径,而且是成渝经济区整合发展的内在要求。

作为成渝经济中的仅次于成都和重庆的第三大城市,绵阳不仅在成渝经济区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而且是支撑成渝经济区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力量。2009年绵阳实现GDP820.2亿元,增长14.4%,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56.7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75.6亿元,增长2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87.8亿元,增长12.4%。其在电子信息、辐照加工、计算机软件等产业发展上势头强劲,纳米技术、超微粉碎技术及制品、热缩技术及制品、环保工程、超硬材料、机电一体化、油脂精细化工、生物制药、基因工程、绝缘材料、汽车零部件、水泥、不锈钢材等产品竞争力较强。

随着交通条件不断完善,绵阳的区位优势会逐步放大,这为绵阳更好地参与区域合作与分工创造了条件。在未来发展中,绵阳如何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抓住成渝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对接成渝产业,加强与成渝经济区其他城市的产业合作,关键在于融入成渝经济区中正确的发展定位和产业抉择,这不仅是绵阳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当前加强与成渝合作、实现互补共赢最紧迫的事情。

二、成、渝、绵产业比较分析

(一)三次产业结构比较

从三次产业结构看,2009年绵阳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9.1:45.8:35.1,成都为5.9:44.4:49.6,重庆为9.3:52.8:37.9,其中绵、成、渝三个城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例分别为:1:0.31:0.49,1:0.97:1.15,1:1.41:1.08。

绵阳第一产业所占比例高于成都13.2个百分点,高于重庆9.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和成都相当,但与重庆差距较大,第三产业比重与重庆相当,但与成都差距较大。

整体而言,成都产业结构呈现出“三二一”的特征,绵阳和重庆产业结构呈现出“二三一”的特征,尽管绵阳和重庆的产业结构特征相似,但是绵阳第一产业所占的比例较大。因此,绵阳与成渝的产业结构尚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传统优势产业比较

成都的传统优势产业为电子通讯产品制造业、医药工业、食品饮料及烟草业、机械工业、石油化学工业和建材冶金工业。2008年成都电子通讯产品制造业、医药工业、食品饮料及烟草业、机械工业、石油化学工业和建材冶金工业六大重点行业完成增加值993.5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77.7%。居于前四位产业增加值占所占比重,分别是电子信息21.3%、汽车机械16.9%、食品烟草13.8%、石油化工7.9%;

重庆市传统优势产业则主要以汽车、摩托车、电子信息、医药、工程机械、仪器仪表、电气设备、商贸、物流等为重点。2008年,重庆市九区前四位的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分别是汽摩制造32.2%、材料工业16.4%、装备制造15.2%、石油化工6.3%。

绵阳工业经过建市20多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以食品、冶金机械、汽车及零部件、材料和化工等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工业体系,为绵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008年,全市产值过亿元企业达到99户,共实现工业总产值561.9亿元。全年六大重点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84亿元,其中:生物医药及食品工业增长21.2%、电子信息工业增长16.5%、建材工业增长12.2%、汽车及零部件工业增长8.3%。

(三)新兴产业的比较

在加快发展传统产业的同时,成都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数字新媒体、电子商务、创意、健康、教育培训等作为新兴产业发展的目标,计划到2015年新兴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0%以上。

重庆市则主要把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精密仪器制造、创意等作为了产业发展取向。

就绵阳而言,在大力发展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积极培育和发展国防科技工业、核技术应用、航空航天和光机电一体化产品制造等潜力产业,努力形成绵阳工业新的增长点。

三、绵阳融入成渝经济区产业选择的基本原则

融入成渝经济区,主动接受成渝两大经济中心的辐射和带动,绵阳市产业发展应走错位发展、配套发展、借势发展、借脑发展之路。

(一)错位发展

从现实情况看,成都和重庆所拥有的政策和资源优势是绵阳不可比拟的,成都是四川省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重庆则是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为避免与成渝两大经济中心直接的产业竞争,绵阳应实施产业错位发展的战略,即坚持差异化发展,走错位发展之路,避免与成渝产业发展的直接竞争。

走错位发展之路,首先要求绵阳明确区域发展定位,完善区域整体规划,形成层级合理、功能清晰、分工协作的区域整体发展格局。作为成渝经济区中的重要次级经济中心,绵阳必须要清楚地看到自身所能扮演的角色,自觉当好、演好龙头的配角,主动接受其辐射并形成反辐射。

走错位发展之路,绵阳还应注重与成渝两大经济中心的协作。走错位发展,不是完全和成渝逆向发展,相反需要和成渝建立多方面的协作关系,积极的承接成渝产业转移。从工业化进程上看,成都已处于工业化成熟期阶段,而绵阳仅尚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阶段,随着成渝两大经济中心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相关产业必然向工业化水平较低的区域转移,这对绵阳来说是难得的机遇,应主动抢先接轨重庆、成都,承接产业转移,调整配置好自身产业链,发挥绵阳传统产业比较优势,吸引成渝中心城市调整出的产业向绵阳转移。

走错位发展之路,绵阳还要注重与德阳、内江、资阳等城市的错位和协作。从当前传统支柱产业看,绵阳和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既有相似之处,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在各地政策环境不相上下的条件下,绵阳要突出同质化城市的竞争重围,需要立足自身,在产业定位中注重与这些城市的错位

发展。

(二)配套发展

配套发展即要求绵阳在对接成渝产业过程中,甘当配角,立足自身产业实际,加强与成渝产业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加速与成渝配套项目的建设,提高本地配套能力,努力降低生产成本。

实施配套发展战略,要求绵阳主动调整产业发展结构和产品生产结构,开展全面合作,主动搞好生产协作配套,形成“相互补充、功能配套、体系完善”的产业链。

坚持配套发展,需要充分认识绵阳和成渝在产业发展上的特点、互补性,立足自身实际,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吸引重庆、成都化工、机械产业把部分零部件、初级产品加工基地建在绵阳。

就具体产业而言,绵阳当前正大力发展的电子产业、机械配套产业就应当积极地融入两大城市,借助成都作为重要的电子研发基地和重庆作为重要的汽车基地的优势,甘当配角,为其两大产业配套。

就配套的重点看,主要配套成渝内不配套的产品、配套成渝的薄弱产品、配套成渝产能不够的产品。

(三)借势发展

借势发展,就要学会借势,要借区域经济发展之势。要求在经济发展中要放眼大区域,在制定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时,要与自己所处的区域经济战略和目标相协调。

借势发展,要在政策上、资金上、项目上、市场上、人才上借区域经济的势、沾区域经济的光,来推动和促进绵阳经济的发展。也就是说,绵阳经济的发展,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新形势,主动找准定位,以开放的胆略、开放的视野、开放的气魄、开放的姿态,甘当发达地区的发展“配角”,发展配套产业和“配角”经济,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进行资源配置,以获取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只有科学谋划,借成渝之势,沾成渝市场、产业和基础设施之光,实现对接,主动接轨发展,才是出路。

借势发展,应在本身已具备一定基础的优势产业上做文章。电子信息、化工、食品等是绵阳经济发展上的支柱产业,应把眼光放眼成渝合作,借成渝产业发展之势,进一步做大做强这些优势产业。

借势发展,要有载体、有基础、有条件,特别要加强环境建设。未来,绵阳应加强载体和平台建设,为借势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四)借脑发展

借脑发展,要不断加强与科研院(所)之间的交流和联系。聘请相关技术专家来企业培训技术人员,提高企业的科研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快产品的研发、生产、推广速度,培育企业的持续性发展能力。加强与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重点大学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支持企业开展以委托开发、人才培养、联合攻关和建立联合研发中心等为主要内涵的多层次、多领域的产学研合作。

借脑发展,要积极利用项目带动引才。建立院地、校地人才、资金、技术、项目有效对接机制,推进项目与人才的良性互动。实施“走出去”战略,带领人才工作者、企业经营管理者、学术科研人员等带着项目走出去,通过走访名校、拜访名师,主动与全国知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交流、合作。采取项目融资、项目技术成果交易等多种方式,促进产、学、研的有效结合,促进人才与项目的融合。要围绕“项目引人才,人才促项目”这一主题,积极采取措施,开设“绿色通道”,多方面、多渠道开展人才招聘活动,引进高层次人才。

借脑发展,要充分发挥人才服务中心及“人才网”等载体作用,吸引人才和智力资源来绵服务;可聘请留学归国人员、博士后作为引才使者,开展拔尖人才与中青年“一带一”活动,构建企业与高校毕业生实现“面对面”人才供需交流的平台,吸引大批人才来绵阳创业。

参考文献

[1] 杜肯堂,戴士根.区域经济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孙继琼.成渝经济区城市体系规模结构实证[J].经济地理,2006,26(6).

[3] 方一平.成渝带产业结构及其优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11(52).

[4] 刘世庆.第5极:超越中心之争 共谋区域发展――川渝合作与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思考之二[J]. 中国城市经济,2004,(7).

工业经济走势范文6

一、广东、浙江推进经济国际化的经验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浙江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方针,不争论,重实干,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条件,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其别值得我省借鉴的有这么几条:

1、抓住国际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推进生产国际化。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充分发挥毗邻港澳、华侨众多的优势,依靠外向型经济带动,开展“三来一补”,发展发达国家地区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速工业化进程。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广东进一步把握好跨国公司在全球资源配置的新趋势,开始提高对外引资、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发展档次更高、规模更大的加工产业,使加工贸易逐步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金密集型转变;从简单加工向深加工转变;从受托加工向自营加工、自主开发转变。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已初步建成了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纺织服装等多种行业的国际性加工制造基地。到1999年底,广东的外商投资企业已接近6万家,外贸进出口总额超过1500亿美元,累计利用外资超过1000亿美元,均居全国首位。经济外向度的提高,不仅使广东引进了大量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在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分工中,提升了自己的产业结构,密切了与世界经济的联系。

2、依靠推进“两个创新”,不断增强开放型经济的实力和活力。体制创新是两省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共同特色。多年来,广东、浙江两省放手发展“三资”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不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各自形成了开放经济优势和私营经济优势。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资经济占到整个经济比重的80%,浙江温州等地的个体、私营经济成份也达到一半以上。特别是近年来,两省的混合经济迅速兴起,这种经济集多种所有制之长,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这种体制、机制优势,使两省经济充满活力,更容易实现与国际市场、国际经济的接轨。

与此同时,广东、浙江两省加大了技术创新力度。近年来,广东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很快,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连年增长。1999年,广东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113.8亿美元,占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值的48%。目前广东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出口基地,鉴于这个优势,美国朗讯科技公司准备与广东联合建立以广州为中心的光子产业带,即“广东光谷”,一旦这个项目成功,将要产生的经济科技能量真是难以估计!

浙江省在技术创新上,重点立足于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他们依靠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不仅加快了纺织丝绸、轻工食品等传统产业的改造,而且促进了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如绍兴的500多家纺织、印染企业有一半通过合资,引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无梭织机近2万台,开发生产出各种新型高档面料,在实现进口替代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国际市场。

3、加快实现城市功能国际化,发挥中心城市对开放型经济的龙头带动作用。广东、浙江两省的城市化发展突出两个重点:

一是以现代化空港、海港为主枢纽,以高速公路、铁路和集装箱远洋运输为主骨架,构建城市综合立体交通体系;

二是以金融、商贸、旅游、信息等产业为主体,完善城市现代服务功能体系。不断增强的城市国际化功能,使中心城市对外辐射、带动效应日趋显著,成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1999年广州、深圳的GDP加起来达3500亿元,占到广东全省的40%;浙江杭州、温州、宁波、台州的经济总量也占全省总量的一大半。在以广州为中心的方圆200公里范围内,建成了一条电子信息产业带和多种工业门类制造基地,深圳特区形成了海陆空全方位的口岸体系,成为全国重要的物流枢纽及全球第15大集装箱港口。城市功能的国际化,加速了区域经济合作。以广州、深圳为龙头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的杭、嘉、湖经济金三角和甬、温、台沿海经济区,成为招商引资的热土,具有无比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积极探索实施“走出去”开放战略,开辟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领域。广东、浙江两省在“走出去”方面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在实践中也摸索出一些比较有效的立足点和实现途径:

一是大公司、大集团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跟踪世界先进技术。目前广东有30多家企业在发达国家设立了研发中心,其中影响比较大的如“科龙”在日本、“康佳”在美国硅谷设立了研发中心。

二是优势企业在境外投资办厂,开展带料加工贸易业务。如广东“格力”在巴西、“TCL”在俄罗斯、浙江“维科”在泰国开办了分厂,输出技术、设备和管理人员,生产效益和市场前景都很好。

三是在境外兴建市场、商城,把省内产品带出去。这是浙江人发挥创造市场本领走出去的一大特色。规模比较大的是“雅戈尔”在巴西、非洲贝宁分别建了宁波国际商城,省内有78家轻工企业在那里设摊销售,1999年仅维科集团一家在贝宁的销售额就达4000万元左右。尝到甜头的“雅戈尔”准备再投资4亿元,在中东和墨西哥各建1座大型商城。浙江还针对私营企业产权明晰、机制灵活、无需政府监管的特点,采取优惠奖励政策,让有优势的私营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

三、借鉴广东、浙江经验,加快推进我省经济国际化的几点建议

我们江苏省的开放型经济经过多年发展,总体实力较强,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对比兄弟省份的经验,我省的工作还存在不少差距。我们必须虚心学习别人的经验,认真研究解决自身发展中存在的矛盾问题。结合这次考察,我们感到今后推进我省经济国际化,必须眼光看长远些,措施更扎实些,具体有这么几点建议:

1、把握宏观经济发展大趋势,科学制定经济国际化战略规划。今后5—10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将更加明显,新科技革命的浪潮层出不穷,跨国公司争夺世界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网络经济的迅速兴起,也将在经贸领域发生重大变革。特别是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会面临更加开放的环境,机遇与挑战并存。我省制定经济国际化的“十五”规划,要尽可能考虑这些背景和趋势,以更加开放、动态的思维研究应对策略。在制定“十五”规划前,除了要做好省内、国内情况的调查研究外,还要有针对性地研究香港、澳门、台湾以及其他周边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知已知彼,才能进一步加强经贸合作,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国际竞争力。

2、进一步解放思想,突出两个创新,争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对外开放步子快不快,主要取决于思想解放不解放。解放思想落实在开放型经济中,就是要看能不能在两个创新上寻求突破,这是推进我省经济国际化的根本动力。我省开放型经济的基础较好,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改善,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特别是技术力量、人才资源有比较优势。我省与广东、浙江比,主要的差距还在体制、机制上。体制、机制单一、老化,经济发展就缺乏活力和后劲,而不解决体制、机制问题,技术创新就无从谈起。我们只有结合自己的有利条件,充分汲取广东、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加快发展外资经济、私营经济和混合经济成份,才能进一步挖掘、释放发展潜力,使开放型经济发展实现新的飞跃。

3、在做好对外开放“引进来”工作同时,不失时机地实施“走出去”战略。我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到目前的水平,已经具备了走出去的时机和条件。根据广东和浙江的经验,结合我省实际,选择“走出去”的途径主要有:一是选择技术成熟、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企业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办厂,开展境外带料加工贸易,抢占更多的国际市场;二是鼓励有实力的大企业到发达国家建立研发中心,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培育我们自己的跨国公司;三是发挥我省建筑、化工设计建设等方面的行业优势,大力拓展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业务;四是有重点地在境外兴办市场并利用浙江在国外的大型商城,带动省内产品出口;五是组织几个经贸小组,分别常驻美洲、非洲、欧洲等地区,专门了解当地的市场信息,熟悉他们的法律制度和投资、经贸规则程序等,为省内企业走出去提供咨询等服务。

在走出去战略上,还要进一步开阔思路,为企业走出去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一是政府不要包办干预,而要让企业成为走出去的主体;

二是对走出去企业不设限制,除了国有企业,其他所有制性质企业都可以走出去;

三是对企业商务活动的出境审批要简化,外商到我们这里可以做到早至夕返,而我们出国从申请到批准起码要一个星期,人走出去都这么难,企业产品怎么出得去?这个问题一定要抓紧解决。

4、激活资本功能,加快建立完善风险投资机制。随着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资本市场也将越来越开放。资本的本能特点是敢冒风险,不断追逐更高的价值。推进经济国际化,需要我们进一步认识并发挥资本的功能,营造合理流动的资本市场环境。首先是政府要做好资本市场的组织者,我省可借鉴广东的做法,以财政投入为基础,引导吸收社会资本参加,组建“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服务公司”,为企业的研究开发和流动资金提供贷款担保。其次,各种商业银行、投资公司要树立风险投资意识,主动跟踪、选择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如果不培养风险经营的本领,等外资银行来把这些“利源”拿去了,我们的银行就更加被动了。再次,优势企业要不断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资本经营的能力。除了可以争取在国内上市,还可以到境外上市或收购别人的上市公司。这是我们企业扩大规模、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一条捷径。

5、加快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构筑江苏经济国际化的人才高地。推进经济国际化,没有国际化的人才是不行的。我省的人才资源比较丰富,但是近几年来也流失了不少。广东、浙江的有一些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许多高级管理人才技术人才都是从江苏跳槽过去的。经济、科技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现在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制定经济国际化的人才战略,至少在三个方面要有所突破:

一是加快培养建立自己的核心人才队伍。加入世贸组织后,除了技术创新人才,国际贸易、法律、管理以及资本经营等方面的人才需求量会更大,我们要有充分的人才储备。

工业经济走势范文7

“走出去”战略是在行将跨入新世纪之际,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全面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客观需要,及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深化和加强,实施“走出去”战略正是顺应并融入经济全球化大趋势和加入WTO的新形势,进一步扩大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深刻领会和认真实施“走出去”战略,对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拓展21世纪经济发展的回旋空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实现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对深化我国与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加强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创造更有利的国际环境;对带动商品和服务出口,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吸收境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从国际上策略性地弥补和获得我国短缺资源,更有效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对培训和锻炼人才,促进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发展壮大,打造中国式跨国公司和著名品牌,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深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合作与竞争;以及对维护我国“经济安全”,充分利用最近二十年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实现我国在世界的“和平崛起”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落实“五个统筹”的新的科学发展观,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实施“走出去”战略已经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和我国经济建设的大政方针之―。二十多年来,基于国情和实际需要,我国的对外开放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以“引进来”为主。随着国内外大气候的变化,“走出去”,大力开拓海外市场逐步具备了必要性和可能性。正如十六大报告所指出的,“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这就是“走出去”战略的具体要求和方向所在。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要求我们坚持“引过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引进来”与“走出去”是我们对外开放方针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偏重于发展哪一方面,都不能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只有二者有机结合,双管齐下,才能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才能实实在在地“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我们要服务和服从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积极探索“引进来”与“走出去”有机结合的具体方式,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把对外开放提高到新水平。既要毫不松懈地做好“引进来”的各项工作,进一步吸引外商投资,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现代化管理经验和专门人才,不断为“走出去”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也要适应新时期“引进来”的要求,选准“走出去”的方向和重点,提高“走出去”的质量和水平,促进更好地“引进来”。飞速发展的国际国内形势也为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宝贵的机遇。我们应当合理运用世贸组织机制,创造更有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积极引导和推动企业在“走出去”方面取得较大突破,加快建立我国经济发展所需的国际市场支撑和稳定、多元、可靠的资源供给保障,巩固和发展我国对外关系,创建良好的国际环境,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产业转移,努力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掌握主动,为国民经济开辟新的发展空间,争取在世界经济结构的深刻调整中趋利避害,增创新优势,赢得历史性发展,为实现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在境外举办独资或合资企业是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最早形式。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业务的发展,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具体形式日益多种多样,如到境外开发资源,跨国企业并购,对外投资办厂,境外加工装配,通过资本运作掌握生产、研发与销售,企业整体海外上市或部分上市,到境外发行企业债券,在境外从事基础设施建设等等。实施“走出去”战略,正在成为培育和壮大中国式跨国公司的途径。许多企业切身感到,不在国际市场经受风浪,就不可能真正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走出去”的实践也表明,“走出去”虽有风险,但机遇大于风险,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前景广阔,大有可为。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已扩展到亚洲、南美、北美、非洲、大洋洲和欧洲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行业涉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租赁、商务服务业,制造业,农林牧渔业等。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已由最初的货币投资、实物投资向跨国并购等方式扩展,并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取入股及股权置换等方式对外投资。我国企业到境外收购销售网络、许可证、技术专利、建立研发中心和工业园区的做法也日益增多。对外承包工程业务遍及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型项目和总承包项目增多,技术含量提高,一批国内高科技企业通过在省外设立公司,加紧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对外直接投资地区和行业分布日趋广泛,境外资源开发取得积极进展,境外加工贸易业务发展较快,经营主体队伍迅速壮大,大型企业作用明显增强,经营方式日趋多样,经营层次逐步提高。对外劳务合作克服多种困难继续增长,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了全方位的显著成果,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不断增强。2003年,有43家中国企业进入世界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行列,8家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工程咨询设计商200强。我国已经跻身于世界对外承包工程十强。

眼下企业“走出去”的热情很高,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正当其时,但在具体实施进程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障碍。从企业自身来讲,我国企业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在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国际竞争能力还不够强;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缺乏、外汇调度困难的问题,难以进行规模投资;有些企业比较短视,盲目地“走出去”,造成不好的效果和影响;企业决策机制和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复合型跨国经营人才等。从外部环境来讲,支持和保障企业“走出去”的政策措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国目前尚无规范的对外投资法律,有的支持政策还没完全落实到位;国内审批环节多、周期长,“走出去”的信息服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企业难以及时获取国际市场信息;与投资相关的涉外中介机构的作用还有待强化等。今后一段时间内,“走出去”将主要解决“怎么走”和如何“走得稳”、“走得好”、“走出新路”和“走出成效”等问题。我们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企业为主体”,同时着力于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方便企业“走出去”;充实和完善财政金融等促进措施,支持企业“走出去”;加强监管,规范秩序,增强“走出去”的效益;加强对外工作,营造“走出去”的良好环境;完善信息和政策服务,引导企业选准市场和项目。

加入WTO后,中国的经济发展更全面地融入世界经济的洪流之中,中国的改革开放亦将步入一个崭新阶段。虽然在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充满艰辛与挑战,但对国际经济合作行业而言,也可以说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宝贵机遇。“走出去”发展战略虽然是一个宏观的概念,但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事业的各个领域确都属于“走出去”的范畴,换言之,“走出去”,就是要大力推进我们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为外经企业开辟一个在全球范围内大显身手、大展宏图的广阔舞台。因此,外经企业及从业人员应当对“走出去”战略有充分的认识,切实把“走出去”作为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而且责无旁贷地走在前面,在国际经济合作的大市场中与各路强手一比高低。

虽然我国的外经企业已经“走出去”二十多年,然而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更是任重而道远。中央最近提出“经济安全”和“和平崛起”的新思路,这同样值得外经企业深入思考。自然资源是各国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面对地球资源有限和我国资源短缺的严酷现实,如何通过境外直接投资、境外资源开发、境外加工贸易、境外研发中心以及承包工程的实物支付等“走出去”的多种形式,获得境外资源,这是外经企业面临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在国家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实施“走出去”战略与缓解国内资源短缺相结合的前提下,企业就应当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通过大力“走出去”,以对外投资开拓国际市场,为拓展经济发展空间、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弥补国内资源短缺服务,企业也在这个过程中完成自身的壮大和发展。

尽管“走出去”发展战略相配套的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完善,但我们的企业不能“等、靠、要”。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一大批外经公司创建起来,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走向了国际市场,外经公司实现第一次创业;那么,当前加快实施中央“走出去”发展战略,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继续发挥尖兵作用,就是时代赋予我们外经公司第二次创业的宝贵机会。外经公司发展至今,不论规模大小都积累了一定的国际合作经验,在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在“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比国内其他企业早走出去二十多年,应该走得更好、更有成效。我热切希望外经公司能够乘上“走出去”战略大力实施的东风,发挥自己业务网点密集、信息渠道广泛、项目洽谈和实施管理经验丰富的优势,争当“走出去”的排头兵,在国际市场上冲锋陷阵,再创辉煌!

回顾改革开放25年来我国外经事业的发展,可以概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到80年代末,是起步阶段,或者叫做打基础阶段。当时,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境外投资等项业务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应运而生。1979年6月,国务院首次批准成立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土木工程总公司、中国道路桥梁工程总公司和中国港湾工程总公司,标志着一项前所未有的新兴事业开始起步;80年代,国家又先后批准组建了十多家中央有关部委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以及数十家省市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授权开展国际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业务。在没有国家财政拨款和补贴,仅仅依靠政策指引和支持的情况下,这些企业凭借自己并不强大的实力,勇敢地走出国门,投身国际市场,首先在中东等国际承包工程市场上打开了局面,树立了信誉,营造了良好的影响,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一步步做大做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第二阶段即90年代,是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业务的发展阶段。由于上述中央和各省市的国际经济合作公司几乎都是在原有从事我国对外经济援助或者主管援外业务的政府职能部门基础上组建的,而且每个省市和部门只设一家作为对外开展业务的窗口,政府授予这些公司的对外经营权实际上是一种专营特权,带有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同时,它们几乎均非实体型企业,缺少专门人才和施工队伍,不能独立实施项目,即使拿到项目也只能转交实体企业去经营和管理,也因此被业内人士普遍称作是“窗口”型企业。不可否认,“窗口”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条件下曾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其先天不足也是较为突出的:窗口公司由于自身的局限,在开拓国际市场和承揽、实施国际承包工程项目时,离不开对实体企业的依托,必然地导致了国际承包工程项目履约人与实施人在履约责任和项目实施管理上的脱节和分离。这种脱节和分离,对内屡屡造成窗口公司和实施企业之间的矛盾,责任不清,相互扯皮,管理失控;对外则造成承诺和决策不能得到切实的兑现和贯彻,甚至发生项目履约和实施的重大失误和经济损失。更为重要的是,窗口公司和实体企业目标各异、利益相左,使企业失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利于人才的培养、经验的积累和企业信誉的树立,这种体制的弊端妨碍了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成为自主经营的主体,从而难以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承包商。

根据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原外经贸部于1990年在昆明召开了外经公司总经理会议,提出了“窗口型向窗口与实体相结合型转变”的号召。向外经公司提出这种要求,并不是要外经公司都建立自己庞大的施工队伍,拥有自己的大批施工机具,而是指外经公司要真正拥有从投标报价到项目管理一整套懂经营会管理的专业人员,直接参与项目从投标到管理直至完工的全过程,完全掌握项目的经营管理主动权。此后14年来的发展,不少外经公司深有体会:那时抓住时机加强了自身建设,走上“自营”道路的,如今都获益匪浅。相形之下,那些徘徊在“窗口”状态固步自封,不进行体制和观念转变的公司,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愈益陷入困境,甚至被市场淘汰。

1991年,原外经贸部又在上海召开了外经公司总经理会议,提出了外经公司要实现“国际化、集团化、多元化、实业化”的发展目标,树立“大经贸”思想,提倡“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外经外贸协同发展。其中,多元化既包括了市场的多元化,也包括经营业务的多元化,这对外经公司业务的发展有着更具体也更长远的指导意义。正是在开创多元化的过程中,外经贸部赋予一些外经公司外贸经营权。有的公司在很短时间内年出口额就达到1亿美元以上,这是当时有的专业外贸公司也没有达到的水平。在广交会上,外经公司组织了自己的展团,业务发展进入了新的领域,取得了开拓国际市场的新业绩。

1992年,原外经贸部又在北京召开了关于外经公司转换经营机制座谈会,针对外经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的问题,提出加快企业体制改革,快速形成有竞争力的规模,是政府有关部门和外经企业面临的一项紧迫的任务。在这方面,外经企业要做的工作很多,如通过股份制改造,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转换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国内外上市融资的方式,筹集资金;分散经营风险,提高核心竞争力。此外,要以多种形式与科研机构、专业院校联合,与生产、设备、施工等实体单位联合,在项目设计、咨询与施工等方面共同开发市场,提高企业的综合经营能力和经营要素的合理配置水平等等。

在对国际市场需求和外经企业发展状况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国家主管部门进行了放开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经营权的尝试,将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经营权赋予一些有实力的实体企业。实践证明这是很有必要的,是具有前瞻性的决策。一方面,这一做法肯定了外经公司作为我国最早走出去的开路先锋为夯实我国对外经济合作事业的基础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又把外经公司从计划经济的轨道上引到了市场竞争机制的条件下。外经公司的不足主要在于开创时间不长,起点低,技术力量薄弱,专业人才较少,资金与施工能力不足,难以独立承担项目,整体实力相对较弱,体制上亦存在弊端与障碍;但是,窗口公司又具有诸多人无我有的优势,比如它有多年经营建立起来的全球业务网点,信息渠道广,客户关系多,有一批懂外经业务的人才队伍,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了自己的信誉,在多年发展中直接积淀了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这都是今后长期稳定发展不可缺少的巨大而宝贵的无形资产。而实体公司在专项技术、有形资产和专业人才上具备优势,在项目实施上比较得心应手,但因其涉足海外业务时间短,信息渠道、客户关系、海外经营管理经验相对不足,对外融资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困难,因而对其海外业务的开展有着一定的制约。作为实施“走出去”战略经营的主体,“窗口”型外经公司和实体企业各具优势,也各有不足,但不论窗口公司还是实体企业在外经业务中都充分发挥了各自的积极作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对外经济合作的发展实践表明,实体企业直接加入到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队伍中不仅是大势所趋,而且正是他们的加入,构成了外经公司与实体企业两支基本骨干队伍共同推进外经事业飞速发展的喜人局面。

第三阶段,从2000年至今,是实施“走出去”战略、“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腾飞阶段。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为了更好地贯彻中央“走出去”的方针,我国的外经业务管理体制亦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对外经营权的授予转为向实体企业倾斜,从而使大批实体企业走出国门,进入国际经济合作领域。目前,全国范围内,被授予对外经营权的企业已有2000余家,其中实体企业占绝大多数。它们之中的一些佼佼者凭借较强的综合实力,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和工程技术能力,已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上崭露头角,并显示了越来越强的活力和生机。同时,资源开发、加工装配等境外投资项目也是由于有了国内一些有实力企业的积极参与才能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历史的回顾说明,对外经济合作事业是顺应时代潮流而诞生,伴随着国内外形势发展而发展的,是不断改革不断调整的新的事业。事业每前进一步,都会有旧的观念、旧的机制、旧的方法被摒弃、被革除、被打破。外经企业也只有在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才能求得发展。二十多年来,外经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就是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的过程。发展离不开改革,改革是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当前,我们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当务之急仍是改革。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跟上形势的发展步伐。

党中央、国务院有关“走出去”的多次指示都明确指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主体是“有比较优势的企业”,也就是说,提高企业竞争力是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关键。25年来一直以“走出去”为己任的外经企业,在“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应当格外珍视并充分发挥自己在其他各类企业中的“比较优势”,进而发展成为“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在进一步提升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等项业务的规模与水平的基础上,还要实践境外直接投资、境外资源开发、境外加工装配等多种“走出去”形式,继续成为“走出去”队伍中的先锋队和主力军。而要达到时代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新使命,别无他路,只有改革创新。

当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已成为检验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而外经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更是企业自身能否加快实施“定出去”战略的关键。25年来,外经公司已历经改“窗口”为“与实体相结合”、改“中介”为“自营”等转换经营机制的改革过程,面对新世纪竞争更加激烈的国际市场,“欲求生存必须继续改革,只有创新才能不断发展”已成为广大外经企业的共识。改革的目的是提高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推进企业发展,更好地“走出去”。为此,外经公司在改革的方向上首当其冲的是要建立具备较强融资能力、较高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的经营机制。改革先改制,经营机制是决定企业方向的关键。外经公司和实体企业多年来一直是推动我国外经产业发展的两支基本队伍,现今,这两支骨干队伍都必须全方位地推进改制与创新。

首先,要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切实进行体制创新,建立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经营结构和运营机制。具备现代企业的运营机制是公司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按照国家“十五”发展计划的要求,国有大中型企业要基本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责权统一、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要通过有效的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从公司的结构模式上看,公司必须是经营管理型的。公司依靠其广泛的信息网络、可靠的融资渠道和高素质的经营管理队伍驰聘于国际市场,而非一定要拥有属于自己的庞大的施工队伍。

企业经营结构的改革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目前国际大企业的模式都是结构层次少的扁平形。这种模式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中间层次和环节,责权利直接到位,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相形之下,我国企业大多为金字塔型,企业结构重叠,冗员甚多,分工不明,责权不清,管理混乱。作为与国际市场、国际企业和国际惯例都如此近距离接触的外经企业,应当而且必须在经营管理方面认真学习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的先进管理经验,在企业内部管理中至少应当做到责权明晰,层次分明,人尽其职,关系顺畅,快捷高效。

其次,是要优化资产结构,开辟资本市场,寻求新的直接融资工具,提高融资能力,通过有效的资本运营获得超常发展。资金问题一直是制约外经公司发展的瓶颈。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协助,同时企业也要广开思路,眼睛不能只盯住国内。如何在国际市场上融资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一旦这个难关能突破,外经公司的发展就能如虎添翼。外经公司要学会充分利用国际资金融通渠道的各种形式,包括民间渠道、半官方渠道、官方渠道,通过外商银行或国际金融机构,利用国际资金实施“走出去”,实现“以外偿外”。总之,要充分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本,加快实施“走出去”。当然,通过国内金融体制的改革,完善我国的出口信贷体系,也会更好地为“走出去”服务。企业上市是资本公众化、调动和使用社会资金的最有效、快捷的手段。外经公司也应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上市获得市场充裕资金的支持。

要提高企业融资能力,还必须从观念上重新认识企业和银行的关系,企业与银行的合作应与时俱进。企业应与金融机构、保险机构建立起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市场伙伴关系。在开发项目过程中,除了资金的借贷外,项目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分析、效益评估、融资方案的确定、风险的规避以及项目资金的管理等,都需要企业与金融机构共同完成。在海外工程承包过程中,金融机构还要起到一个桥梁和沟通的作用,帮助国内企业与国际金融机构联接和沟通,这样可以通过国际金融的加入,扩大企业的融资渠道,从而提高对项目策划的成功率。

当然,资本运营风险性很大,有的外经公司在资本运营中也吃过苦头。资本运营是高层次的企业运营活动,既给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大力提高人才素质,牢牢树立以人为本、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人才,是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保证。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要在行业内、企业内真正兴起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风气。企业的发展靠实力,而实力的最终体现就是人才。企业没有人才,一切都将是空谈。特别是加入WTO之后,外国公司大批进入中国市场,对人才的争夺是非常激烈的,外经公司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企业应建立有效的用人机制,把实践作为衡量和选拔人才的根本依据,看品德、看能力、看业绩,搞好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制定合理的分配制度,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第四,是通过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特别是兼并、重组,谋求市场竞争的整体优势和综合优势。当前,国际兼并浪潮风起云涌,外经公司可通过重组、兼并、并购、上市等有效资本运营,获得自身发展。国家已经出台了关于打破地区和行业封锁,进行兼并、重组的有关政策。通过兼并、联合与资产置换,跨地区、跨行业组建大型外经集团,将有效获得竞争能力的再生。外经公司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和国际市场的要求,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就必须进行企业重组、兼并、并购、上市等有效的资本运营方式,获得自身的发展。在具体做法上,可选择我国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以其优势企业为龙头,鼓励组建综合性的大型企业集团,把对外投资、工程承包、设备和技术的进出口、劳务出口等融为一体。牵头企业可以是设计咨询公司、外经公司,也可以是实体公司。但企业的重组不能搞“拉郎配”,一定要按照“自愿、经济”的原则来进行。

在对外承包工程中最先走出国门的建筑企业大部分是国有企业,实力较强,是一批能打硬仗的铁军。但目前在“走出去”过程中,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市场,也会遇到一些力不从心的难题,亟需加强与外经贸大企业的合作。外经公司有巨大的无形资产,实体企业有较为雄厚的实力和走向国际国际市场的迫切要求,二者通过资产重组,机制创新,可使双方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外经公司用无形资产置换了有形资产,扩大了规模,增强了竞争力;实体公司用企业的资本换取了外经公司广阔的国际市场、信息渠道等宝贵的无形资产,走出了国门。

工业经济走势范文8

关键词:洛阳市新型工业化

abstract:luoyang is the country “15” the time construct with proper priority city,is one of national heavy industry bases,the industry is popular then hundred industry is popular,luoyang must walk the new industrialization path,must embark from the reality,makes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base with all one?s strength,develops the high technology and new technology industry vigorously,cultivates the big enterprise group positively,the promotion state?owned enterprise reform,the development county territory economy and modern service industry,realizes luoyang economy second soaring.

keywords:luoyang new industrialization

洛阳是一个传统的重工业城市,工业化进程起步较早,在新形势下,洛阳市深刻理解,正确实践十六大关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洛阳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洛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势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1.1洛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势。

1.1.1工业基础雄厚。“一五”时期,国家156个重点建设项目有7个安排在洛阳。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洛阳轴承厂、洛阳矿山机器厂、洛阳铜加工厂、河南柴油机厂、洛阳水泥厂、洛阳热电厂的先后投产使洛阳国民经济迅速完成了从农业和手工业城市向新兴工业城市的飞跃,奠定了工业在全市国民经济和洛阳在全国工业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实现了洛阳经济的第一次腾飞。

1.1.2科技实力雄厚。洛阳拥有黎明化工研究院、014中心、洛阳石化工程公司等十几个部署骨干科研院所及一批省属和企业科研院所,部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8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技术中心2个,具有较强的科研开发能力和生产装备基础,加之河南科技大学等驻洛的大专院校聚集了一批高素质人才,储备了一批科研技术成果,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产业工人,为洛阳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可靠技术保障。

1.1.3具有比较明显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低廉劳动力成本优势和政策优势。国内外产业和资本的梯度转移为洛阳加快工业化进程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产业结构升级的加快,许多沿海企业将生产基地转移到内地,作为地处中原,承东启西的洛阳,在发挥区位优势,引进外部资金、项目与人才方面提供了便利。

1.1.4拥有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难得的历史机遇。2002年初,河南省政府做出建设洛阳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决策:依托洛阳现有工业基础、科研实力和资源优势,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重点提升机械装备、冶金、建材、石化等地方优势产业和发展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精心培育“洛阳制造”品牌,把洛阳建设成为在全省甚至全国范围内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并在项目、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给与倾斜,为洛阳市工业发展带来良好契机。

1.1.5具有发展经济的良好氛围。近年来洛阳市积极推进“工业强市”战略,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不断调整,国有企业改制取得阶段性成果,从而使工业经济保持持续高速增长,企业效益逐年改善,产业优势进一步增强。借党的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之风,依托省委、省政府建设洛阳先进制造业基地,振兴洛阳工业的战略决策,依靠自身特有的实力,洛阳定能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

1.2洛阳工业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1.2.1重工业比重过大。洛阳工业经济发展中重工业化特征十分突出,在工业结构上严重偏向重工化工业。工业经济中现代新兴产业的比重较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能力有限,使先导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激发效应发挥受限。

1.2.2产品结构老化,高新技术产品成长缓慢。主要反映在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传统产品所占比重过大,高附加值的高技术产品比重过小。据调查,全市的主要产品中,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产品约占7%,国内先进水平的产品占25%左右,约30%以上的产品为70年代以前的水平,其中目前畅销产品仅占31%。高新技术产品成长缓慢,与全市科研单位、科技人才集中,以及工业经济的总体规模极不相称。

1.2.3所有制结构不完善,表现在国有及国有控股一股独大,经济发展缺乏生机。我市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国有传统工业,国有经济在第二产业中占绝对份额,这使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与完善步履维艰,非国有经济成份在工业化建设领域占比重较小,影响了工业经济中“鲶鱼效应”的生产。

1.2.4新型产业发展缓慢。主要表现在“支撑”和“增长点”不多,整体增长相对乏力,大量传统优势产品、主导产品跟不上市场需求的变化,逐渐丧失了以往的优势地位;新兴产业发育缓慢,难以带动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自我积累发展能力较弱,技术更新改造水平不高,设备构成老化严重,目前,我市大中型企业设备新度系数在0.55左右,其中部分大中型企业的设备新度系数在0.4左右,工业化发展后劲明显不足。

2.洛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对策

2.1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促进洛阳工业经济发展。

2.1.1增强机遇意识,加快洛阳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步伐。要充分利用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中提出建设洛阳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中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有利时机,不争论,不徘徊,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理清大思路,积极向上争取政策,享受国家对老工业基地的待遇,尽快组织有影响力的大项目,加快实施步伐。

2.1.2以重点项目为切入点,加大工业投入力度。我市是以重工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大力实施项目牵动战略,是我市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客观需要,是顺利实施二次创业,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所在。

2.1.3实施名牌战略,加速产品结构的优化。要重点扶持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质量的名牌拳头产品发展,集中抓好拖拉机、轴承、有色金属加工材料、电解铝、摩托车、矿山机械、耐火材料、春都食品、白马纱布、程控交换机等一批重点名优产品的开发改造,提高名牌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2.1.4制定和落实好先进制造业基地相关政策,加大政策力度,奖励和支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首先切实加强对先进制造业基地工作的领导,保证政策落到实处;其次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落实国家在财政、投资、信贷、税收等方面的鼓励政策;第三要加快制定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规划和政策,加强对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的协调与指导。

2.1.5洛阳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要同时推动全市做大做强新兴产业。我市在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同时,要推动做大做强新兴产业,建立完善火电、铝工业、石化工业基地,形成规模经济效益。

2.2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培育洛阳工业新经济增长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振兴洛阳工业的重要一翼,依托科技优势,在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努力培育、壮大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努力培育洛阳工业新经济生长点。今后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时,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2.2.1抓好两个环节——知识转化技术和技术转化为产业。一是组织、协调我市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制定科研计划,设立研发基金,定性、定量的研发成果,同时聘请国内外科研部门、专家、学者研发新产品,或购买其知识产权,促进知识转化为技术成果;二是技术产业化,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分散风险,使技术尽快产业化。

2.2.2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政策力度,鼓励、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府要加快制定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协调与指导,充分发挥洛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洛阳先进制造业基地示范园区的环境配套优势,在新建项目的征用土地、城市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给予减资和优惠,通过重点支持培育,促进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2.2.3大力扶持发展新型高新技术园区。加快发展新型高新技术园区,是被发达地区已证明是实施新型工业化的有效途径。新型高新技术工业园作用一是发展新兴工业产业;二是为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提供配套。

2.3培育和发展大企业集团,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洛阳工业素以大企业集团集中而闻名,近年来,通过技术引进和改造,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生产能力逐年扩大,产品质量登上了一个新台阶。一拖、洛轴、中信重机、洛玻等四大企业集团,已成为国内相关行业的支柱,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今后,可依靠现有的大企业集团优势,实施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加速大型骨干企业的公司化、集团化改组改造。要以产品为龙头,以资产为纽带,组建一批处于全国行业排头兵的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以大型企业集团为核心,加快全市工业的改组与联合。

2.4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促进国有企业改革。洛阳是一个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城市,国有企业改革对洛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使国有企业重新焕发生机和潜力,洛阳市正在进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一是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存量的重点困难企业;二是积极引导,实现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三是建立市场化融资机制,疏通资金来源。

2.5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洛阳是一个区域性的工业中心城市。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看,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对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持。因此新型工业化过程中,把农村经济做大、做强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以农民的脱贫、脱困为重点,科学规划城镇体系,加强小城镇及卫星城市的建设,提高城市的辐射效应和产业的积聚效应。

综上所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部署。发展不可逆转,挑战难以避免,机遇瞬间即逝,落后赶超更难。面对新一轮改革浪潮,洛阳市必须以强烈的机遇意识、发展意识把握历史机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洛阳工业的第二次腾飞。

参考文献

工业经济走势范文9

[关键词]一带一路 工程总承包 跨国管理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3-0298-01

引言

目前,世界经济形势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进入经济新常态;国内项目的不足,导致更多的各类企业争先恐后地“走出去”;而“一带一路”总体构想的提出,亚洲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机构亚投行、丝路基金的筹建和设立,孟中印缅和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中非关系、中拉关系的不断加强都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承揽工程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政策、市场及行业变化分析

国际方面,今年世界经济形势整体仍处于后危机时代的动荡调整期,主要发达经济体局部实现温和复苏,但持续增长动力不足,总体复苏疲弱态势难有明显改观;美国经济复苏渐趋稳固,将继续领先于其他发达经济体,同时,美联储货币政策逐步回归常态、国会中期选举后两党政治斗争加剧等对经济影响具有不确定性。欧元经济复苏乏力,投资出现持续下滑,失业居高不下,通缩加大,可能陷入长期低迷、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还面临着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地缘政治冲突加剧、货币贬值、资本外流等多重压力。俄罗斯经济受地缘冲突、西方制裁、能源危机、货币崩溃等拖累,前景堪忧。亚洲和非洲部门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保持较快增长,但也面临结构调整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多变等不利因素影响。在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增长3.8%,而世界银行预测为3.4%,联合国预测仅为3.1%。发展中经济体虽整体增速有所下滑,但基础设施投资仍保持增长,未来国际市场潜力仍然很大,将继续带动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业务的发展。中国政府将同更多的国家签订双边合作协定,开展对外承包工程的宏观环境得到改善,对于以往多年难以开拓的市场将会在政府合作框架下得以集群式、成批量开发。

国内方面,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国内经济发展总体保持平稳,但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速度变化、结构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改革、调整为企业发展释放出新的空间。中央提出的“三个支撑”(“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和“四大板块”(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区域发展新格局将为企业带来新机遇;国家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开放制造业,推广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经验以及推动优势产业走出去,互联互通,将为企业参与国际化经营注入新活力。

同时,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未来改革发展做出全局性规划。中央明确提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政策方向,未来将扩大对外投资,允许自担风险到海外自由承揽工程和劳务合作项目,这必将促使更多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同时促进了产业分工体系的深化。当前,欧美日等国的大型承包商在技术专利、融资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占有明显优势,在技术和资本密集型项目上形成垄断。同时,发展中国家承包商不断进入国际市场,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国际承包工程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使得国际承包工程的产业分工体系进一步深化。在此基础上,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之间、中外承包商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将会得到加强。

从行业来看,国际工程承包业务类型呈现多样化趋势,以公私合作投资、私营资本投资为代表的投资模式逐渐兴起。这类有私人投资成分的项目对合同条款和合同履约的要求非常严苛,回旋商量余地很小,要求承包商具备更高的专业化能力,熟练掌握技术标准,加强成本、工期控制。此外,目前海外市场需要带资(投资)承包的项目逐渐增多,国内政府部门及银行、信保等金融机构也非常鼓励有实力的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积极参与有潜力的海外投资项目,并给予一定的政策及金融支持。

(二)企业面临的问题

外部风险:从近几年来看,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所面临的政治风险、社会风险和自然风险日益加大。美国经济发展持续保持领先地位,但总体上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乏力,新兴经济体增长放缓,这对国际贸易的发展、尤其是出口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政治方面,受美国制裁的国家业务不能继续再做;伊拉克、也门等国政局不稳,随时受到战争威胁。社会方面,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喀麦隆等国恐怖组织活动泛滥;中国企业员工在世界各地从事项目建设被抢劫、被绑架甚至被杀害的事件屡有发生。自然风险方面,2014年3月份从几内亚开始爆发的埃博拉病毒,在西非各地迅速蔓延,已造成1000余人死亡。已签约项目生效、执行和员工人身安全都受到重大影响。

内部风险:施工风险方面,随着中国企业业务领域的扩张和项目规模的扩大,派往境外项目现场的人员数量庞大,安全管理困难重重,由于各种事故、事件、疾病伤亡人数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行业竞争,新参与的企业缺乏海外项目执行经验,对市场不了解、行业规则不熟悉,赶着上马、急于求成,从而轻易陷入合同陷阱,成为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工程在海外市场往往前期开拓力度大,但后期跨国管理却跟不上,突出表现为市场意识强烈,风险意识淡薄。中铁建在沙特轻轨项目上亏损41.53亿元、中海外波兰高速公路项目折戟、利比亚、伊拉克万人大撤离都是中国企业付出的惨痛教训。同时,中国企业之间还存在恶意压价、低价竞争等现象,使行业利润越来越薄。

(三)应对措施

相对于其他国家工程建设的稳扎稳打,中国海外工程走的是一条超常规发展的道路,中国有自己的优势,但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要在既有基础上取得新的超越,中国工程企业就需要加强研究,从教训中挖掘经验,探索如何经济、社会和政治效益相得益彰。

首先,要从思想上扭转过来。想“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首先应该确保自己学会了如何与外国公司谈判和签合同这第一课,否则就不要出去。”此外,经济学家王志乐特意提到了“合规风险”,他认为,一个企业在国内习惯了“潜规则”,但如果到外面还按“潜规则”思维行事,“这是我们准备出海的企业需要特别注意的,否则就很危险。”

其次,要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领导层要避免思维惯性和行为惰性,增强变革意识,要有新思路、新举措;要认清市场经济规律、企业发展规律;要深入研究新形势、审时度势;企业本身要根据形势发展适时转型升级,避免业务模式落后,项目融资渠道单一,业务链核心控制力不强,核心技术话语权不足,发展方式粗放,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增长点不多等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