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通信设备行业发展集锦9篇

时间:2023-11-14 10:25:36

通信设备行业发展

通信设备行业发展范文1

自从加入WTO后,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规模越来越大,使得管理工作不断复杂,仅仅凭借个人的经验管理企业已不能适应企业管理的发展与需要,本文将从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实际管理情况分析通信设备制造业供应管理的优化。

一、通信设备制造业

制造业是指经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后成为了新的产品,不论是动力机械制造,还是手工制做,也不论产品是批发销售,还是零售,均视为制造,通信设备中的各种制成品零部件的生产就是制造。通讯设备包括无线产品、网络产品、终端产品三大产品系列,但在通信设备制造工地,把主要部件组装成线路、网络设备等组装活动,均列为通讯设备制造活动,从事这个活动的行业就是通信设备制造行业。

二、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特点

1市场需求复杂。通信设备市场需求一般可分为电信级需求和企业级需求。相比企业级需求而言,电信级需求更大更强,此外,由电信运营商带来的网络设备需求更加稳定。一般大中型通信设备制造业均在不同程度上参与电信级市场的竞争,从而导致企业所面对的市场需求较为复杂。

2能充分利用工作人员优势。网络设备往往以整机机型作为研发目标,但生产任务一般分制造任务和装配调试任务两种。制造任务以半成品为对象,制造完成后将进行装配调试,对确实没有问题的入库管理。当客户实际订单来到后,由装配调试任务的工作人员对半成品进行组装成成品。这样做的好处不但使技术积累的优势得以充分的利用,而且客户订单下达后能够迅速交付成品。

三、通信设备制造业目前管理中存在问题

1成本计算不准确。在我国通信设备成品一般采用人工成本核算,而人工核算只能计算产品成本,无法计算零部件成本。成本费用分摊很粗,无法准确进行数据处理,使得成本计算存在相当大的误差。人工一般不进行标准成本的计算,也很少进行成本分析,因此所生产产品价格昂贵,根本无法与世界同类产品形成竞争机制。

2管理工具落后。大部分企业仍处于手工分散管理,有的企业虽建立了全厂的计算机网络,但应用仍是分散的,没有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的优化配置。现代化管理的新思想、新方法很少应用到这些企业当中。因此提高管理工具的性能成了摆在通信设备制造企业面前的首要任务。

3通信设备制造业应变能力差。今天的世界是一个多级世界,市场瞬息万变,需求多样化。按订单装配、制造、设计、定制,品种规格繁多,生产、采购异常复杂。这是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管理,只有动态快速地响应客户需求,才能适应千变万化市场和客户定制化的要求。

四、通信设备制造业管理优化的建议

1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要真诚合作。在通信设备供应链中,不但要求各企业之间的联系紧密,而且需要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紧密联系。供应链管理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开发和分享市场机会。随着合作形式从收集信息到制定决策的不断提高,合作程度与信息共享程度不断增加,所产生的经济价值也会增加。据调查,企业之间进行了合作,就会使销售收入稳步上升,供货时间大大缩短,原材料成本大大降低。

2通信设备制造业要实行信息化。由于通信设备制造业专业行业多,经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企业实施信息化的基础条件也不相同,解决的问题也不一样。因此,通信设备制造业实施信息化必须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确定信息化的范围、内容、进度。推进通信设备制造业信息化工作应该坚持:经济市场引领、分类分别引导的方针,遵循互利互惠的原则。

3建立有效的集成信息共享系统。在一般的认识中,供应链各环节中流转的主要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控制流等的概念。这些“流”的存在,大都离不开一个高效集成的信息和数据共享系统。在大中型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选择MRP系统成为世界主流,但相对于中国更加无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和企业更加脆弱的抗风险能力,其适应性不可乐观,所以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应利用企业自身的力量建设辅助的外部信息系统,才能较为理想的达到预期目的。

五、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前景

通信设备行业发展范文2

随着3G时代的来临,原有的行业格局将被打破,行业的发展也将进入在新的时期,新的阶段。东海证券分析师姚军等认为在3G时代,行业的发展将会呈现全业务运营,网络技术升级进程将加速以及增值业务蓬勃发展等三个特点和趋势。

全业务运营成趋势

本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的破裂将对互联网过度乐观的海外电信运营业拖入了泥潭,世界电信的破产,运营商资本支出的迅速下滑导致设备商财务状况的恶化,海外电信行业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行业经历了五年多的重组和整合,与此同时,新业务的发展并未因此而止步,移动互联网、IPTV等业务取得突破性发展,在新业务带动下,2006年行业开始回暖,孕育着新的增长机会。

全业务运营是近期电信行业最重要的趋势和行业发展的驱动力。所谓的全业务运营就是指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允许用户从固定或移动终端通过任何合适的接入点,使用同一业务。有资深业内人士指出,全业务运营是市场迫切的需求,用户更关注的是运营商能够提供的服务,他们总是希望运营商能把各种分散的业务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提供一体化的服务。全业务运营将会加速三网融合以及固线和无线融合的进程。

近几年海外电信业的重组除了前期由于互联网泡沫破裂所致外,后期重组更多是运营商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及新业务要求而主导的重组,比如AT&T20多年前在反垄断的旗帜下被一分为八后,经过多次整合,继去年收购南方贝尔后,这八家公司又重新融合在一起,成为美国最大的全业务电信运营商,其运营范围涵盖市话、长话、无线、互联网乃至有线电视捆绑服务。

姚军表示,中国电信业顺应市场的需求、顺应行业发展的要求,通过新一轮重组,形成三家全业务运营商,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全业务电信运营商,为电信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及海外市场拓展奠定了基础。

网络技术升级加速

近两年电信固定资产投资出现明显增长,主要投资领域为宽带及移动网络的扩容,电信重组完成后,将发放3张3G牌照,未来3G牌照发放方案有较大的可能是:中国移动-TD-SCDMA,中国联通-WCDMA,中国电信-CDMA2000,移动通信网络的技术升级进程将加速。自电信重组方案公布后,TD-SCDMA试商用进程开始明显加速,第二期终端招标正在进行,设备招标也将很快开展。

增值业务蓬勃发展

重组为运营商的新业务提供了基础,在竞争加剧及增长处于低水平的形势下,运营商有更多的动力、压力和空间进行业务创新,全业务运营及增值业务将得到大力推广,将带动相关服务提供商的快速增长。目前,移动增值业务、IPTV有明显的加速迹象。

新趋势推动行业投资高潮

随着3G重组即将完成,3G发牌也指日可待,那么3G建设也将很快铺天盖地的展开,因此有人预言我国新一轮电信设备投资的高潮将很快到来。基于对运营商3G投资支出以及市场竞争策略的判断,张兵分别对于运营商的在TD一SCDMA,WCDMA和CDMA的支出作了具体的分析和预测。

在TD一SCDMA支出上面,2007年中国移动集团在北京等6个城市建设TD网络,建设部署1.4万个基站,涉及8个城市,总投资142亿元。2008年中国移动计划在30个城市建设TD一SCDMA网络。以中国联通在建设CDMA网络时约900亿资本开支以及中国移动股份公司2008年高达1272亿的常规资本开支对照,我们预测2008一2010年期间,中国移动集团对TD一SCDMA的资本支出将超过1千亿人民币,网络整体容量将超过1.5亿用户。

在WCDMA支出上面,联通拥有的GSM网络将升级为WCDMA制式网络,预计WCDMA未来三年的总资本支出为850亿元,其中系统设备支出为425亿元。

在CDMA支出上面,预计中国电信在CDMA网络的覆盖投资及升级投资上未来3年至少为550亿元,其中设备投资275亿元。

为了谋求竞争优势,对于新联通以及新电信,张兵认为其投资额最高峰极有可能在2008年下半年及2009年上半年出现。而对于中国移动,其预计TD一SCDMA投资将是随着技术的成熟度,以及用户增长,逐步加码的。

因此,张兵估计2008到2010年新的三家综合性运营商以及移动集团整体投资额的增长率为18.8%、5.8%、0.9%,预计整体投资增长的最高峰在2008年。

受益3G建设,行业走向繁荣

受益于3G建设电信投资规模逐渐扩大,我国电信行业将进入黄金发展期。通过与历史数据比较,可以发现我国电信投资额在2001年达到绝对额的高峰,自2002年开始回落,截至2007年的电信投资额依旧没有超过2001年的高点,而同期运营商的用户数以及收入利润规模都有了明显增长,为新一轮投资的启动蓄势。在行业景气度提升的过程中,在众多电信子行业中,电信设备制造业,光纤光缆子行业,以及为电信运营商提供通信测试、网络优化等服务行业将获得非常好的机遇。

设备制造业发展机遇面临

对于3G建设中的机遇,东海证券分析师姚军等认为国内系统设备商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内通信系统设备商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不断发展壮大:产品由起初单一的交换机到目前覆盖通信设备的所有领域;市场份额由起初侵蚀海外设备商的地盘到目前已成为交换机、光通信设备领域的主导供应商以及移动通信设备和数据设备的主要供应商;市场范围由国内延伸到海外,开始成为主流市场的重要供应商;技术实力由集成商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TD-SCDMA)及参与者(其他领域)。

目前,中国GSM设备市场格局是:以爱立信、诺基亚为代表的外资占有绝对优势,但国内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本土企业市场份额上升明显。数据显示,2007年,中移动GSM设备爱立信份额最大,华为为22.2%(06年9.3%),诺西紧跟其后,中兴为5.2%(06年1%)。2007年中国联通GSM设备市场爱立信份额最大,中兴通讯的份额12.2%(06年7.6%)。在CDMA设备市场,爱立信于今年关闭其CDMA总部,按照联通内部协议,其设备由中兴进行替换,计上爱立信部分,中兴市场份额最大达到31%。TDS-CDMA设备市场由国内设备商主导,中兴、大唐移动、鼎桥和普天分割了市场,中兴(46.8%)、大唐移动(36.7%)、鼎桥(13.8%)和普天(2.7%)。

而2007年中国光通信设备市场达到90亿元,排名前三位的设备商分别为华为(53.5%)、中兴(23.30%)、烽火通信(16.8%)。数据通信市场,2007年中兴在中国电信DSLAM设备的市场份额达到40%。由此可见,我国的设备厂商已经在技术和市场分额上不输于外资。

在,谈到海外市场发展时,姚军支出海外电信运营市场经过互联网泡沫破裂的洗礼,在重组及新业务的带动下,2006年开始回暖,相应设备市场亦开始有所回升。国内设备商从03年开始进入海外市场,中国设备商的加入,加上部分海外设备商仍然未能从互联网泡沫破裂带来冲击的阴影中走出来,海外通信设备市场重新洗牌,中国通信设备商海外市场份额迅速提高,已经跻身成为海外市场的主要设备供应商,在部分领域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领先地位,海外市场已成为中国通信设备商重要收入来源,2007年华为72%的销售、中兴通讯58%的收入来自国际市场。

面对3G建设的巨额投资机会,国内的厂商除了技术和市场份额上不输于外资外,还拥有本土优势,因此,必将在未来3G建设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

光纤光缆子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期

不仅仅是设备商受益,世纪证券分析师蒋传宁认为,在3G建设中光纤光缆子行业也会因为3G建设迎来快速发展期。

蒋传宁指出,全球光纤光缆需求从2005年开始复苏,2006年需求量8979万芯公里,同比增长27%。2005年以来,国内光纤光缆行业景气持续复苏。据赛迪顾问统计数据,2005年国内光纤产量为1900万芯公里,2006年产量为2900万芯公里,2007年产量规模为约3600万芯公里,年复合增长率37.6%。由于受到一下三个主要驱动因素推动,蒋传宁预计未来3年国内光纤光缆需求年增长率约为15%:首先,随着光纤价格趋降而铜价格大幅上升,光缆对传统铜质电缆不断替代。其次,FTTx的加速推进。随着FTTx价格不断下降,日本、韩国、美国光纤用户普及率不断提升。中国电信、中国网通2008年也开始加大了FTTx发展,2008年第一季度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南方很多省份FTTx新建数目都达到几万线规模,业内权威人士预计,今年FTTx全国整体建设规模会达到300万线左右,明显高于2007年的30万户。第三,随着2008年内3G牌照发放,3G投资即将启动,基站光纤需求大幅增加。从长期来看,未来随着3G用户的发展,骨干网瓶颈也会逐步显现,其扩容升级带动需求增长。

通过与国际的比较,蒋传宁指出借助3G建设,国内光纤光缆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从国际上来看,亚太地区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光纤市场,光纤需求量占世界需求量超过40%。而中国是亚太地区最大的光纤光缆市场,在全球光纤光缆行业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数据显示,2007年国内光纤光缆占全球总产销量约1/3,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国内五个主要光纤生产企业长飞、烽火、富通、亨通、中天07年的产销量突破2700万芯公里,其中至少有三家厂商进入全球光纤、光缆产销量世界前十位。

不过,蒋传宁也指出了,在光纤光缆产业链上还有一些薄弱环节亟待加强。例如,光纤测试设备,我国大多还都依赖进口;还有光纤拉丝所需的光纤预制棒大部分也需进口等等。

3G服务子行业,竞争优势突出

除此之外,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在3G时代,一些在细分服务行业拥有核心竞争优势的公司也将从3G建设的蛋糕中分一杯羹。就拿通信测试子行业来说,全球通信测试与测量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1%(IDC预测),2007年要达到60.4亿美元,2008年将增长至67亿美元。国内通信网络建设在过去侧重于设备投资,偏轻于软件和管理投入,使得在测试与测量方面的投入存在滞后,因此国内通信测试与测量市场的复合增长率快于全球市场,而3G应用将带来通信测试与测量市场短期快速增长。

在三家移动运营商的竞争格局下,移动网络的建设将会重新提速,这将促使增加运营商在移动领域的投入。运营商将会更加注重服务,强调提升网络质量,同时注意节约成本。上述两方面的因素将导致对通信测试产品需求的大量增加。如果3G应用加快,也会大幅度提升对于通信测试和测量产品的需求。

通信设备行业发展范文3

关键词:通信设备制造业 企业管理 通信设备 供应链

管理活动是时展的产物。然而,管理活动真正形成为理论,却是在工业企业产生之后,工业企业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管理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逐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这就是一种优化。

自从加入WTO后,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规模越来越大,使得管理工作不断复杂,仅仅凭借个人的经验管理企业已不能适应企业管理的发展与需要,本文将从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实际管理情况分析通信设备制造业供应管理的优化。

一、通信设备制造业

制造业是指经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后成为了新的产品,不论是动力机械制造,还是手工制做,也不论产品是批发销售,还是零售,均视为制造,通信设备中的各种制成品零部件的生产就是制造。通讯设备包括无线产品、网络产品、终端产品三大产品系列,但在通信设备制造工地,把主要部件组装成线路、网络设备等组装活动,均列为通讯设备制造活动,从事这个活动的行业就是通信设备制造行业。

二、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特点

1 市场需求复杂。通信设备市场需求一般可分为电信级需求和企业级需求。相比企业级需求而言,电信级需求更大更强,此外,由电信运营商带来的网络设备需求更加稳定。一般大中型通信设备制造业均在不同程度上参与电信级市场的竞争,从而导致企业所面对的市场需求较为复杂。

2 能充分利用工作人员优势。网络设备往往以整机机型作为研发目标,但生产任务一般分制造任务和装配调试任务两种。制造任务以半成品为对象,制造完成后将进行装配调试,对确实没有问题的入库管理。当客户实际订单来到后,由装配调试任务的工作人员对半成品进行组装成成品。这样做的好处不但使技术积累的优势得以充分的利用,而且客户订单下达后能够迅速交付成品。

三、通信设备制造业目前管理中存在问题

1 成本计算不准确。在我国通信设备成品一般采用人工成本核算,而人工核算只能计算产品成本,无法计算零部件成本。成本费用分摊很粗,无法准确进行数据处理,使得成本计算存在相当大的误差。人工一般不进行标准成本的计算,也很少进行成本分析,因此所生产产品价格昂贵,根本无法与世界同类产品形成竞争机制。

2 管理工具落后。大部分企业仍处于手工分散管理,有的企业虽建立了全厂的计算机网络,但应用仍是分散的,没有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的优化配置。现代化管理的新思想、新方法很少应用到这些企业当中。因此提高管理工具的性能成了摆在通信设备制造企业面前的首要任务。

3 通信设备制造业应变能力差。今天的世界是一个多级世界,市场瞬息万变,需求多样化。按订单装配、制造、设计、定制,品种规格繁多,生产、采购异常复杂。这是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管理,只有动态快速地响应客户需求,才能适应千变万化市场和客户定制化的要求。

四、通信设备制造业管理优化的建议

1 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要真诚合作。在通信设备供应链中,不但要求各企业之间的联系紧密,而且需要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紧密联系。供应链管理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开发和分享市场机会。随着合作形式从收集信息到制定决策的不断提高,合作程度与信息共享程度不断增加,所产生的经济价值也会增加。据调查,企业之间进行了合作,就会使销售收入稳步上升,供货时间大大缩短,原材料成本大大降低。

2 通信设备制造业要实行信息化。由于通信设备制造业专业行业多,经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企业实施信息化的基础条件也不相同,解决的问题也不一样。因此,通信设备制造业实施信息化必须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确定信息化的范围、内容、进度。推进通信设备制造业信息化工作应该坚持:经济市场引领、分类分别引导的方针,遵循互利互惠的原则。

3 建立有效的集成信息共享系统。在一般的认识中,供应链各环节中流转的主要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控制流等的概念。这些“流”的存在,大都离不开一个高效集成的信息和数据共享系统。在大中型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选择MRP系统成为世界主流,但相对于中国更加无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和企业更加脆弱的抗风险能力,其适应性不可乐观,所以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应利用企业自身的力量建设辅助的外部信息系统,才能较为理想的达到预期目的。

五、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前景

通信设备行业发展范文4

关键词:通信设备制造业企业管理通信设备供应链

管理活动是时展的产物。然而,管理活动真正形成为理论,却是在工业企业产生之后,工业企业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管理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逐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这就是一种优化。

自从加入WTO后,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规模越来越大,使得管理工作不断复杂,仅仅凭借个人的经验管理企业已不能适应企业管理的发展与需要,本文将从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实际管理情况分析通信设备制造业供应管理的优化。

一、通信设备制造业

制造业是指经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后成为了新的产品,不论是动力机械制造,还是手工制做,也不论产品是批发销售,还是零售,均视为制造,通信设备中的各种制成品零部件的生产就是制造。通讯设备包括无线产品、网络产品、终端产品三大产品系列,但在通信设备制造工地,把主要部件组装成线路、网络设备等组装活动,均列为通讯设备制造活动,从事这个活动的行业就是通信设备制造行业。

二、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特点

1市场需求复杂。通信设备市场需求一般可分为电信级需求和企业级需求。相比企业级需求而言,电信级需求更大更强,此外,由电信运营商带来的网络设备需求更加稳定。一般大中型通信设备制造业均在不同程度上参与电信级市场的竞争,从而导致企业所面对的市场需求较为复杂。

2能充分利用工作人员优势。网络设备往往以整机机型作为研发目标,但生产任务一般分制造任务和装配调试任务两种。制造任务以半成品为对象,制造完成后将进行装配调试,对确实没有问题的入库管理。当客户实际订单来到后,由装配调试任务的工作人员对半成品进行组装成成品。这样做的好处不但使技术积累的优势得以充分的利用,而且客户订单下达后能够迅速交付成品。

三、通信设备制造业目前管理中存在问题

1成本计算不准确。在我国通信设备成品一般采用人工成本核算,而人工核算只能计算产品成本,无法计算零部件成本。成本费用分摊很粗,无法准确进行数据处理,使得成本计算存在相当大的误差。人工一般不进行标准成本的计算,也很少进行成本分析,因此所生产产品价格昂贵,根本无法与世界同类产品形成竞争机制。

2管理工具落后。大部分企业仍处于手工分散管理,有的企业虽建立了全厂的计算机网络,但应用仍是分散的,没有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的优化配置。现代化管理的新思想、新方法很少应用到这些企业当中。因此提高管理工具的性能成了摆在通信设备制造企业面前的首要任务。

3通信设备制造业应变能力差。今天的世界是一个多级世界,市场瞬息万变,需求多样化。按订单装配、制造、设计、定制,品种规格繁多,生产、采购异常复杂。这是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管理,只有动态快速地响应客户需求,才能适应千变万化市场和客户定制化的要求。

四、通信设备制造业管理优化的建议

1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要真诚合作。在通信设备供应链中,不但要求各企业之间的联系紧密,而且需要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紧密联系。供应链管理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开发和分享市场机会。随着合作形式从收集信息到制定决策的不断提高,合作程度与信息共享程度不断增加,所产生的经济价值也会增加。据调查,企业之间进行了合作,就会使销售收入稳步上升,供货时间大大缩短,原材料成本大大降低。

2通信设备制造业要实行信息化。由于通信设备制造业专业行业多,经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企业实施信息化的基础条件也不相同,解决的问题也不一样。因此,通信设备制造业实施信息化必须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确定信息化的范围、内容、进度。推进通信设备制造业信息化工作应该坚持:经济市场引领、分类分别引导的方针,遵循互利互惠的原则。

3建立有效的集成信息共享系统。在一般的认识中,供应链各环节中流转的主要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控制流等的概念。这些“流”的存在,大都离不开一个高效集成的信息和数据共享系统。在大中型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选择MRP系统成为世界主流,但相对于中国更加无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和企业更加脆弱的抗风险能力,其适应性不可乐观,所以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应利用企业自身的力量建设辅助的外部信息系统,才能较为理想的达到预期目的。

五、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前景

通信设备行业发展范文5

【关键词】 光纤通信 PDH SDH 重要通信通道

一、概述

为提高电力企业通信传输的可靠性、安全性,确保电力调度、继电保护、安全稳定控制装置、电网调度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等信息传输通道安全稳定运行,减少人身及设备事故,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有效发挥现代光纤通信传输网的潜力。

二、PDH光纤通信网存在的不足

目前传统的由PDH传输体制组建的传输网,在实际应用中最大传输容量只能达到140M。从多年现场设备维护经验来看,PDH传输体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1)复用方式复杂。从高速信号中分/插出低速信号要一级一级的进行,例如在将34Mbit/s的信号中分/插出2Mbit/s信号过程中,通过二级解复用设备才能完成,使用了大量的“背靠背”设备。一个34Mbit/s信号可复用进16个2Mbit/s信号,若在此处仅仅从34Mbit/s信号中上下一个2Mbit/s信号,也需要全套的二级复用和解复用设备,这样不仅增加了设备的体积、成本、功耗,还增加了设备的复杂性,使传输性能劣化,降低了设备的可靠性。(2)不利于运行维护。PDH信号的帧结构里用于运行维护工作(OAM)的开销字节不多,为完成不同的线路监控功能,各厂家设备在信息码后加上不同的冗余码,导致不同厂家同一速率等级的光接口码型和速率也不一样,致使不同厂家的设备无法实现横向兼容,在同一传输线路两端必须采用同一厂家的设备,这对完成传输网的分层管理、性能监控、业务的实时调度、传输带宽的控制、告警的分析定位是很不利的。(3)没有统一的网管接口。由于没有统一的网管接口,这就使你买一套某厂家的设备,就需买一套该厂家的网管系统,不利于形成统一的通信管理网。(4)限制通信网的发展。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电力系统现有业务量的增多,其容量已经满足不了电力企业会议电视、自动化、电量远传、水情信息、MIS系统等信息传输的需求,已限制了二次系统保护信号等信息传输业务的发展。

由此看出在通信网向大容量、标准化发展的今天,PDH的传输体制已经愈来愈成为现代通信网发展的瓶颈,制约了传输网向更高的速率发展。因此我们提出采用国际上先进的传输体制─SDH,它具有PDH体制所无可比拟的优点,它是不同于PDH体制的全新的一代传输体制,与PDH相比在技术体制上进行了根本的变革。

三、电力企业光纤通信网的发展历程

光纤通信迅猛发展,光纤应用不仅限制在电力调度,交换机中继电路、电量远传电路、MIS系统、会议电视系统等陆续开通,通信传输电路的质量、速率和可靠性明显提高,同时电力载波和微波线路大部分已不再使用,只是个别线路作为备用。随着光纤通信的发展,光纤通信技术被广泛应用,对光纤通信的速率、容量等要求越来越高,宽带业务的出现,特别是对通信网络的管理要求的提高,原有的PDH系统已不能满足这些需要。SDH光通信技术的出现,完全弥补了PDH系统的诸多缺陷

四、光纤通信网设计原则和解决方案

光纤通信传输网的总体设计主要遵循高可靠性、安全实用性、合理有效利用资源的原则。

传统的PDH设备常用的保护,一般是点到点之间的倒换,其工作原理是当工作通道传输中断或性能劣化到一定程度后,系统倒换设备将主信号自动转至备用光纤系统传输,从而使接收端仍能接收到正常信号,而感觉不到网络已出故障。这种保护方式恢复时间很快,对光端设备本身故障保护十分有效,但对光缆被切断时(该故障率远远高于设备故障率),上述保护就无能为力了。SDH系统设备保护是将光纤传输网络组成环形,当通信站某一方向光缆被切断时,该通信站SDH设备会在极短时间内将所有业务信号自动倒换到另一方向的设备上运行,在备用光盘的基础上完全弥补了PDH设备的不足,实现了系统安全、可靠运行。SDH数字交叉连接设备是SDH网的重要网络单元,是进行传输网管理、保护、恢复以及自动交叉分配支路信号的重要手段。数字交叉连接设备的使用,省去了全套背靠背复用设备,对于经过本站而无需下线的信号,只需在设备内部交叉完成,只有在本站下线的信号才进行配线,使设备变得简单、灵活、经济。同时减少了信号传输损耗,提高了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通信设备行业发展范文6

关键词:行业标准;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我国民用航空事业的飞速发展,民航业的快速发展和安全运行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撑,其中机场的快速建设对机场通信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质和量双方面的要求。机场通信设备是机场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设备的维护与校验是技术密集型岗位。民航局《民用航空电信人员执照管理规则》与《民用航空电信人员执照管理办法》作为行业标准为民航通信从业人员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对设备维护人员的专业技术要求不断提高,因此人才培养的方式需要不断进行改革,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而目前大部分机场设备不能随意调试,对设备的维护与操作是通过经验和案例的方式内部交流,没有形成对机场通信技术课程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形成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与培训课程体系;而行业本科院校更关注于机场通信系统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研究新技术的理论与实现,对通信设备的维护与操作的培训与人才培养关注不多,目前没有针对民航通信人才的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

1 人才培养模式

机场通信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要确保其内容符合和满足行业标准与职业工作岗位的需求,做到行业标准入体系、职业标准入课程。关键是建立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可调控可选择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管理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基于行业标准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就是将行业标准纳入到机场通信人才培养的各环节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对机场通信设备维护岗位胜任力的适切性。机场通信设备主要包括仪表着陆系统、测距机、甚高频全向信标和其他配套的通信设备,都是机场通信技术专业重要的工程实践性强、基于行业标准必备的技术领域。岗位要求的职业技能是对这些设备的维护技能,这就需要依托行业标准、根据职业需求、改革课程内容,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参照近期中国民航人才培养目标计划、执照考试和职业需求,根据机场通信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选择常用的机场通信设备形成不同设备的维护课程,并按照国内常用的机场通信设备型号分别开设多门设备课程,在校学生和机场在职通信人员可以根据情况选修或选择培训具体的设备课程,提升设备维护的能力。

机场通信人才培养主要包括了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和培训与选课体系的建设与应用的创新,其中最核心的是三大类设备的课程建设与应用、培训资源的建立,包括仪表着陆系统、测距机和甚高频全向信标,课程建设需要依托行业标准,围绕教学实践开展研究,研究与实践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2 课程体系建设

根据行业标准,民航通信设备需要工作人员掌握设备的日常维护、板卡与软件设置、故障排除和飞行校验等内容;学生需要掌握设备的配置与维护,使学生在完整的工作过程中培养应对岗位情境的分析和知识、能力、素质分析,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构建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课程项目为主体、与工作岗位要求零距离的教学方法”,符合行业标准与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课程的内容选择新型的机场在用的通信设备,特别是机场在用和常用的通信设备型号,充分利用学校完善的实验室设备资源,做好课程内容全面,技术实践性强;探索建立新的选课体系和培训模式,一门课程的学生可以选择学习同类型不同型号的机场通信设备课程,不同批次的在职培训选择不同的设备类型进行培训,理论与实际结合,强调提升在真实设备上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和学员的实践能力。最后在教学和培训中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着手,以掌握知识和技能为根本、以工作方向为培养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强调把完整的工作过程及其操作要求作为课程内容,让学生和学员在具体设备维护与操作过程中开发创新思维,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的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在机场通信人才培养的课程建设中,可以分为一门通信系统基础课程、六门通信设备配置与维护课程和一门设备实训课程:无线电通信系统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为后续的设备操作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通信设备配置与维护课程主要包括常用通信设备的配置与维护等技能操作,这些课程是整个课程改革的重心和关键,每套设备都需要根据实验室的设备资源,分为针对硬件系统的板卡功能、操作与配置、常见故障分析等,针对软件系统的系统配置、飞行校验中的参数设置、日志维护配置等,针对系统的典型案例分析,电磁环境保护等内容。

图2

3 结束语

本文通过分析民航业通信领域对机场通信专业人才特别是属地化机场的通信人才的需求情况,以及分析国内外机场通信专业领域新技术与发展趋势对高职院校学生和民航通信在职人员提出的新要求;分析我国行业院校和空管培训部门对机场通信人才培养的现状,特别是属地化机场的人才培养现状,并对国内外机场通信人才培养进行比较研究,借鉴成功经验;在具体改革上,抓住三个重要环节:人才培养方案编写、课程体系建设、网络课程与微课程建设、组织培训和实践教学,用事实来检验人才培养创新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依据行业标准的职业活动导向,职业技术为载体,制订课程标准,进行课程开发,编写教材,为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提供了思路,为机场通信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依据和保障。

参考文献:

[1]肖坤.论协同创新引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J].高教探索,2014.

[2]张雁平.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产业驱动及优化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

[3]葛金辉.地方高师院校实践性应用型课程体系构建的理性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3.

[4]张宇轩.民航通信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信息通信,2014.

通信设备行业发展范文7

为了促进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好地发展,需要将自身的设备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特别是对能源企业来说,技术创新和信息化平台建设是企业更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手段,企业机电设备信息化管理工作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对机电系统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创建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机电系统;信息化管理平台;平台创建;能源企业;技术创新;机电设备管理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我国各个企业也在不断进行机电设备信息化建设,社会发展中,信息化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特别是企业的机器设备创新发展中,企业思维社会创造更多利润的群体。对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不仅对促进企业适应现代化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能使企业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更好的发挥自身的作用,促进企业适应现代化社会,加强自身的信息化建设,时展下,推动企业能够有效地提升机电设备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水平,需要企业和社会各方面都更加重视。

1机电设备管理现状

首先,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传统的机电设备管理已经无法适应高新技术引领的企业发展方向,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机电设备传统化管理会使得企业的财政资金控制中的数据不实,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大多数企业都会由于对企业机器设备维护的数据资料记录不详细和保存不当使得企业机电设备的评估中的数据不清晰,导致企业对自身资产的评估失实;其次,企业的机电装置在设置的过程中控制的覆盖面不够完全,对一些企业而言,机电装置的控制管理和技术创新往往只关注当前装置的具体情况,而对装置所涉及的其他方面的关注不足,其中更重要的问题是他们不能对机电装备的记录情况和机电设备投入使用后的数据进行比较明确的对比分析和相应的研究,这就会导致机电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具体情况了解并不清晰;最后,企业对机电设备等固定资产的管理不够完善,对企业的资产账目更新比较落后。在生产企业中,固定资产核对过后的相关数据能够反映出来的不仅是企业的真正实力和资产状况,同时也反映出企业所使用的机械设备的具体使用情况,当前许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企业机电设备的使用不重视设备维护和管理,不仅会对企业的账目更新具有一定负面影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账目更新结果的可信度。

2信息化技术在机电系统管理中的体现

2.1信息化技术应用的技术保障

企业在机电系统管理的过程中,促进企业能够积极地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企业的发展中,对企业机电系统管理提供新的方式和发展平台,不仅能够对企业生产中机电设备利用的成本以及维修时间成本有效降低,同时还能促进企业的管理成本不断降低,对企业机电设备的信息化管理还能有效加强企业设备的利用率,提高企业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充分加强企业节能减排的力度,对国家关注的绿色发展相适应。信息化技术主要是将一台计算机的设备运用切分成多台计算机对设备运用进行管理,同时将这些计算机进行机电管理设备不断优化的一项技术。

2.2信息化技术应用的组织保障

通过对我国当前企业的机电系统管理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大多数的情况都表明,企业机电系统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运用的不到位,其中最重要也是最明显的原因就在于企业管理经费支撑的不足,同时还有一些情况表明企业管理人员对机电系统的组织管理力度不够。综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而言,在企业机电设备管理控制发展过程中,管理人员总是具有领导功能,企业管理人员发挥着自身的主导作用,同时表明企业在管理人员分配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综合管理素质在机电设备管理中的作用比较明显和逐渐重要。而在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只有加强企业的组织管理保障机制的完善和发展,高度重视企业的人员组织作用,同时在机电设备的管理中注重对先进的管理设备的引进,加强企业现代化管理工具的使用,才能不断推动机电设备的管理水平更加完善,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3搭建机电系统管理信息化平台

3.1构建信息化平台,健全企业内部监督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在当前复杂的发展环境,企业的发展也具有很多无法预料以及难以防控的风险。为了促进企业能够健康发展,更好的应对市场竞争的局面,需要企业为防范各种可能发生的风险及时做好预防准备,企业同时应该及时健全企业内部控制监督平台。对于能源企业的发展来说,能够建立内部监督机制是对我国加强能源资源合理利用以及促进能源资源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在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中,不仅需要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以及领导部门对企业内部的监督管理,同时也需要更加及时快速地监督企业内部变化的机制,对企业的内部管理部门进行信息化建设是对企业监督部门不断完善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企业在公司内部成立内控部门,构建信息化平台,根据平台建设的优势,不断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监督的力度。由于公司对所有部门内部控制难度较大,一些公司还具有一些分公司,对这些公司的日常管理并不及时,对年终总结也需要人员上报,而这些复杂的传达过程会造成信息的不对称,同时也会由于信息传达的误差造成企业的利益受到损害,这就要求企业和各个分公司之间建立机电设备信息化交流平台,机电设备信息化平台的建立可以对企业日常的机电设备的管理情况进行有效进度,在监督的过程中及时对企业管理进行调整,不仅可以促进企业信息传递的精确化,同时也可以促进企业对管理人员工作量的降低、减少人员成本。

3.2政府引导企业信息化平台建设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在财政资金和政策法规等方面对企业发展给予了重要的支撑,政府在引导企业构建信息化平台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对企业机电系统信息化平台的初期建设进行有效保护和发展,同时帮助企业机电系统信息化平台能够顺利完善和发展,政府需要帮助企业对机电设备信息化平台建设中所面临的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的公益性以及市场开放性之间的矛盾进行有效解决,在政府的关注下和支持下,企业在机电设备信息化平台建设中可以有效运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同时也可以体现为企业提供廉价服务的特点以及自我进步的特色。同时在政府政策和财政资金的支撑下,企业要逐步提升自身对企业机电设备信息化平台的认识程度,不断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积极应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需求调研结果,完善企业发展平台的方案制订,积极使用企业机电系统信息化平台为企业机电设备使用情况提供各种合理范围内服务,促进企业信息化平台在政府政策支持和控制下合理有效发展。

3.3构建信息化平台企业资产透明化

在企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机电设备的管理同样也在企业资产管理的范围内,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对企业资产管理包含对企业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以及核对情况,企业的发展为防范企业财务中的风险,需要对企业固定资产所涉及的资金管理的力度有效加强。多数企业在机电设备信息化平台的过程中,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已经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在企业资产的全面预算框架下,对纳入收支两条线企业管理资金具体收支计划,以及关于设备等固定资产和企业流动资产的管理逐渐开始利用企业信息化平台,还包括具体的机电设备信息化平台进行具体管理。公司总部管理部门作为机电设备的管理总部门,将机电设备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统一管理,对机电设备的资产管理需要进行同一的账户开设,同时将账户开设的具体情况进行信息化平台展示,将机电设备的具体收支情况公布在信息化平台,加强企业内部的资金使用监督和资金引进监督。企业在对机电系统的具体管理中,通过机电设备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有效运作和具体实施,使企业的机电设备方面相关资金在一定的流程中不断循环使用,逐渐杜绝资金的外部循环,实现对企业内部资产的统一控制和集中管理,加强对企业内部的资产进行有效监督,通过企业特定的信息化平台对资产的调度进行有效管理,逐渐减少企业员工对企业资产管理的干扰程度,促进企业资产的合理高效运转。

4信息化技术在机电设备信息化平台中的应用

4.1对机电系统的控制流程加强规范

当前社会互联网技术的渗透越来越明显,对于企业的发展也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同时相对先进的机电设备而言,企业对这些机电系统中设备的控制重点主要是机电设备管理的再加强过程,即如何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企业对机电系统的控制管理中,企业在进行机电设备的管理过程中,在对机电系统的控制流程有效完善和控制的同时,还需要在不断优化的过程中对机电设备装置的控制环节逐渐简化。另外,在企业对机电系统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企业系统管理业务流程进一步优化,要求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对机电系统的控制能力进一步提升和完善,促使能源企业在引入先进机电设备时能够同时对其科学控制方式加以掌握和创新,提升机电设备的利用效率。当前,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中,多数企业都已经具备一定的设备管理信息化技术,同时在机电设备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由于资金投入的扩大化,促进设备的性能更加优化,使用效率更高,在机电系统的管理中企业使用信息化技术能使企业对机电设备的具体控制更加精细,控制的流程具有一定规范性,就会使企业机电设备的管理更加规范和有效,因此企业在进行机电系统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机电系统的相关运行要求以及企业的流转关系进行深入了解,同时对企业机电系统信息化发展的管控方式也需要规范,促进企业机电系统管理基本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在管理要求逐渐提高的情况下,我国各个企业逐渐引进和普及信息化管理技术,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同时根据机电设备的具体控制策略要求和设备使用中的相关规范作为企业机电设备信息化平台构建的依据,逐渐将信息化技术引入对企业的机电设备管理中,促使企业机电系统的管理更加高效和及时,能够将机电设备的具体情况时刻展示在平台中,信息化的分析数据结果和研究,促进企业对机电设备的检修和管理工作更加方便。我国企业在机电设备信息化管理的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不断促进能源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使得信息化管理更加系统化和整体化。目前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运行,主要目的是使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运用到企业机电设备的实际运行管理中,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和完善,逐步对企业机电系统的信息化管理能力起到提升作用,企业在对机电设备的管理中逐渐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逐渐分析企业机电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和机电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根据分析的数据结果为今后企业机电设备的使用提供更加有效的经验,提升企业机电设备利用的效率,合理使用延长企业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企业机械设备的购入成本。此外,信息化技术在企业机电设备使用中的具体应用,对企业工作人员的具体采购和工作形式具有一定的影响,在员工采购的过程中已经可以根据机电设备的信息化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制定合理的采购方案,使得采购更加便利化。在企业机电设备的管理中,促进企业信息化平台管理力度加强,有效使管理人员更加直观管理机电设备,对其使用情况及时掌握和资料更新,而企业的设备采购人员就可以根据信息化平台所展示的数据作为机电设备采购的具体依据,促使采购人员结合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进行设备采购。同时设备管理人员还可以对设备的异常使用情况及时维修。因此,加强企业机电设备信息化平台建设,不但可以促进机电设备管理人员能够更加及时有效地观察机电设备的使用情况,同时也能够推动企业机电设备的管理更加便利,促进企业发展。

4.2促进机电设备管理更便捷

在我国科技发展进步的环境下,我国企业机电设备的管理方式有了很大的变革,也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同时企业在机电使用的信息获取方面的速度有了很大提升,不断促进今后企业对机电设备的维修工作更加方便,企业的设备管理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具体实施,能够使企业领导对企业机电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更加清晰的了解,企业对机电设备管控部门的设置和关注能够对企业机电设备的实际情况深入了解,经过对机电设备的具体了解和应用,有效对企业机电设备的购买情况以及维护工作进行必要分配。同时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企业机电设备管理中,能更加全面准确地对企业机电设备的购进和维修等方面的信息及时具体的反映,并将这些数据进行总结和规范化整理,对这些数据情况进行必要的档案数据记录。最后,企业机电设备管理进行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不仅能够使得数据有记录的具体电子平台,同时也更方便数据更新换代,加强信息化平台对企业机电设备使用情况的数据反映和记录,促进企业固定资产账目核算更加明晰,方便企业账目的具体核对,企业机电设备的相关使用信息记录的准确度随之提升。加强信息化平台构建,节约企业机电设备购买的选择时间及维修成本,为企业工作人员的具体作业提供便利,有效节约企业机电设备运作的人力成本,加强企业对先进机电设备的应用,促进企业现代化发展。

5结语

促进企业机电系统信息化管理是应对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企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适应市场竞争就需要对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在企业机电系统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中,不仅需要加强企业管理现代化,同时也要对管理信息化技术加以引进和学习,逐渐促进高素质管理人员的培养,促进企业创新发展,企业加强自身创新和发展才能更好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张爱辉.基于SOA的省级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设计与应用[D].吉林大学,2013.

[2]郑孟龙.《机电系统信息化管理平台》系统在山西省高速公路机电管理中的应用[J].山西交通科技,2010,(4).

[3]惠丰机电选择QMAX建立质量管理信息化系统平台[J].中国质量,2009,(3).

[4]张文.建筑暖通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8.

[5]谢红安.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成本管理信息化研究[D].重庆大学,2007.

通信设备行业发展范文8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农业;机械;问题;应对

尽管我国是农业大国,但是我国人口的数量却与耕地面积不成正比,当前以及未来的农业发展局势都不容乐观。农业的发展过程必须要科学,现代农业基本实现机械化,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又为现代农业以及农业机械创造了很好的条件。而且农业机械在不断的改进,在改进的过程中,更需要使用电子信息技术。我国的农业正向现代化以及机械化迈进,但是与发达国家还是有差距,尤其是在机械上,更要加大对电子信息技术的研究,使机械化的程度提高。

1 电子信息技术相关介绍

所谓电子信息技术就是指探究信息的来源、收集、转化和信息的传播、对信息的实践运用等方面,所要经过的途径一般都是计算机网络和一些软硬件设施,这种技术现在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不同程度上也得到了改变,这种技术的使用不单单是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在农业方面也是大有作为,例如把电子信息技术运用到农业机械中去,一方面可以加强土地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农业生的产量,这对我国农业发展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飞跃。在农业机械设备中加入电子信息技术的元素,对农业机械化技术来说作用是巨大的。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化中的运用体现了其智能化的特点,让每个系统之间都相互联系起来,让其中的"精细农业"得到更好的研究和开发。现在,在农业机械装备中电子信息技术的创新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五点:第一加强了机械作业的科技性;第二是节省了资源还保护环境;第三是强化过程的精准度;第四是改善劳动者的工作环境;第五是利用卫星定位来进行农业操作。

2 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 电子信息技术应用重视程度不够

现在人们对电子信息有一定的了解。而且也在农业机械中应用了这种技术,但是应用的范围比较小,一般只是气象以及网站的建设中,并没有充分的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农业也需要机械设备,而且对于设备有不同的需求,但是一些使用机械设备多的农业,对电子信息的重视并不高,而且应用的也较少,这都源于人们的不重视。只有人们对于信息技术了解了,才能在农业机械中使用这种技术。

2.2 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投入不足

众所周知,电子信息技术属于高新技术,因此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机械化,需要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但是,从目前来看,我国在农业机械中电子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各项投资还远远不足,这直接影响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与推广。

2.3 技术研究与实际应用严重脱节

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中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相比,我国农业机械中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技术与应用水平都存在较大差距。技术更新慢、信息化水平低、实用性不强等缺点,制约着我国农业机械化进一步开展。咎其原因,主要是技术研究与实际应用严重脱节。

3 我国农业机械中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对策探讨

3.1 加强农业机械中的通信技术

农业中使用最多的工具就是拖拉机,而现在的拖拉机也越来越智能化,此外其他的工具也要如此。用于农业中的工具都要统一的设计,这样才能让这些设备的标准相同。机械设备中的智能端是不同的,因此在安装的时候,要清楚具体的情况。在连接其他设备的时候,一般都是使用光纤的方式。任何设备中的零件在连接总线的时候,都要有接口同时要保证接口准确。只有在接口准确的前提下,才能让接口中的数据实现畅通,而且可以进行交换。在设备接收信息的时候,可以按照指令去完成工作。而这一传播的过程,使机械与电脑的联系更紧密。这有利于机械与信息之间的交流。

3.2 农业机械中电子设施的技术支持

现在所有使用的设备都在按照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尤其是体积较大的设备,这类的设备通常都会安装电子产品,这就意味着设备可以通过智能端独立的去处理一些信息,然后根据农业环境,设计处理方式。这些电子产品的接口规格与标准的接口相同。国外的农业机械,也都安装了电子设备,这样可以让机械进行操作或者是监控。而且设备中的零件,能够自己去处理信息,并且可以控制整个单元,然后在利用信息技术,将指令传到设备身上,使其能够进行农业生产。设备内部的信息技术一直与外部联系,在处理信息的时候,可以自主的判断问题而且能够自动更新。

3.3 加强机械和人之间的技术交流

农业机械的工作的时候,需要人在一旁指导,而且人一直在监控着机械的工作状态。过去的机械设备驾驶室里有仪表盘,但是现在更多的是电子监控。仪表盘在显示信息的时候,通常用数字化来实现,而现在信息的显示更多的是通过智能终端。因为科技在发展,受这种发展形势影响,人与机械之间的关系更亲近,交流也增多。在操作智能终端的时候,采用的方式是虚拟的,而且在调整的时候,也是依靠技术来调整。由于人们操作设备的方式不同,因此调整的方式也不相同,在调整的时候,可以按照不同需求,根据设备的有关信息进行调整。这样可以让设备在操作的时候有较高的效率。

3.4 对于机械进行调整和管理

发达国家对机械设备传递信息的时候,主要是采用无线信息技术的方式,通过信息传递方式让农业管理更方便。所有设备中的数据都被输入进中心电脑中,然后通过这个中心电脑,知道所有设备的操作情况,并且通过分析设备中的数据,对机械设备的运行进行调整。在保证能够有效管理农业设备的时候,需要有管理系统,而这个系统要有专业的计算机知识,而且能够对一些情况做出做合理的判断,从而保证机械设备的能够适用于农业生产。通过无线技术可以有效的设备继续管理,而且人们也可以通过无线设备找到问题,并且快速的解决,人们可以利用这些数据实现对设备以及农业生产的管理,从而保证农业在生产的时候,保持高效。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与进步,为我国加快农业技术变革、更好地应对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各种挑战提供了有利条件。尽管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应用方面取得一定的进步,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有很多问题严重阻碍着我国现代农业科技的进步以及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为此,深入研究农业机械中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创新农业机械中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是今后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以及课题。

参考文献

[1]李敏.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3,4:84.

[2]赵文慧.新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3,4:23.

通信设备行业发展范文9

【关键词】光通信;产业发展;发展现状;方向

中图分类号:E963文献标识码: A

光通信就是以光波为载波的通信。增加光路带宽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提高光纤的单信道传输速率;二是增加单光纤中传输的波长数,即波分复用技术(WDM)事实上,光通信设备只适合在最后几公里的距离用。

一、光通信产业发展趋势

1.1光通信演进趋势

1.1.1向超大容量WDM系统演进

采用波分复用系统可以充分利用光纤的巨大带宽资源、节约光纤和再生器;并降低传输成本、便于引入宽带新业务,从而实现光联网。

1.1.2向超高速光通信系统演进

超高速光通信商用系统已实现10G应用,正在突破100G、400G,已赶超同期微电子技术的集成度增加速度。高速系统的出现不仅增加了业务传输容量,而且也为各种各样的新业务,特别是宽带业务和多媒体业务提供了实现的可能。

1.1.3向全光通信网络演进

实现全光联网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超大容量光网络、实现网络扩展性,满足网络的节点数和业务量的不断增长、实现网络可重构性和透明性,允许互联任何系统和不同制式的信号以及实现快速网络恢复。全光通信网比传统的电信网具有更大的通信容量,具备以往通信网和现行光通信系统所不具备的优点。因此,全光通信网代表了未来光网络的发展方向,是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的最高阶段。目前,全光网络的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但它已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从发展趋势上看,形成一个真正的、以WDM技术与光交换技术为主的光网络层,建立纯粹的全光网络,消除电光瓶颈已成为未来光通信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未来信息网络的核心,也是通信技术发展的更高理想。

1.2光通信产业发展趋势

1.2.1光通信产业主体集中度日趋提升

从宏观上看,光纤通信产业主要包含运营商、光通信设备、光纤光缆以及光器件几部分;光纤(光导纤维的简写,是一种利用光在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中的全反射原理而达成的光传导工具。)其中光通信设备(包括光传输设备和光接入设备即FTTx)占据光通信产业总投资的主体。光通信系统主要由电信运营商部署,以满足其在固定网络、移动网络通信方面的需求。目前光通信设备业已经很集中,国内的大部分市场份额为华为、中兴及烽火占有;光纤光缆产业的集中度也在提升,烽火、长飞等几大厂商的产能规模扩张较快,市场地位较高,形成了一定的行业壁垒;而光器件行业也正在经历行业集中度提高的过程。

在光通信产业链条上,电信运营商最接近消费者,且集中程度最高,处于最强势地位,其次为通信系统设备厂商。目前中兴、华为等本土设备厂商抓住国内3G建设及国外传统设备商受经济疲软波及的机遇,不断提升全球市场份额,这进一步提高了设备商的市场集中度。而光电子器件行业处于最上游,且集中度不高,处于弱势地位,定价权较弱。

1.2.2运营商加大向光传输设备商的投资力度

而从国际经验来看,除少数国家外,无论各国国家宽带战略如何表述、政府投入多少资金,最终承担宽带网络建设的还是电信运营商。在当前“宽带中国”战略背景下,三大运营商也都基本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计划,传输网建设方面都有较大幅度增长(主要包括100G/40GOTN、40GDWDM、PTN/IPRAN等),显示出未来建设的重点向宽带与传输网建设倾斜的趋势。预计2013年光传输设备将成为增长最快的光通信领域,并且在2014年仍维持高增长态势。

1.2.3光纤预制棒自给不足,光缆市场产能过剩

近几年3G发展、FTTH建设和“三网融合”的稳步实施,对光纤网络的覆盖和稳定性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导致光纤光缆的产能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自2009年至今,中国已连续4年成为世界最大的光纤光缆消费市场,并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光纤光缆制造业。目前光纤光缆产业已经进入产业链竞争的高级形态,由于下游需求旺盛、上游原料供给偏紧的现状,各大光纤光缆厂商正纷纷向上游扩张,以期形成“光棒-光纤-光缆”自有产业链。

光纤预制棒位于光纤业上游环节,由于其制造技术含量高、生产难度大,有极高的技术和资金门槛,在整个产业链中处于最关键的环节,在定价方面亦具有绝对的主导权。但遗憾的是,国内光棒的合格率、生产成本、拉丝效率仍然要逊于国际企业,不少企业光棒的生产成本甚至要高于进口价格。虽然在多模及特种光纤预制棒方面有能力自产自足,但是在目前广泛使用的单模光纤预制棒生产方面,生产效率、成本控制和制造工艺等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有明显差距,生产能力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国外行业巨头长期的技术垄断,令国内光纤光缆厂商只能徘徊在产业链利润最底端。处于下游的光缆业进入门槛较低,加之近几年大型线缆企业纷纷增加产能,导致光缆市场供给大于需求;在巨大的产能下,市场需求的下降有可能导致价格不合理的竞争,这将引起产品质量下滑,从而陷入恶性循环。因此,开发光纤应用新领域并开拓国际市场将是国内光缆厂商的未来发展思路。

二、光通信发展现状与发展方向

2.1光传输设备厂商借助区位优势,积极拓展国内市场

一些光设备企业可充分发挥在城市光网项目上的技术优势,凭借先行先试的丰富经验,在立足以及相关设备的生产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加工工艺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并以成功为榜样辐射中西部地区的光网铺设,扩大国内市场。

2.2光纤厂商发力光纤预制棒产品研发,跨区域寻求产业深度合作

随着全国各地“光纤城市”计划的纷纷出台,光纤市场的热度将持续升高,从而拉动了光纤需求量。如前文所述,光纤预制棒作为光纤领域的核心技术,仍然是国内众多厂商的“瓶颈”,制约着中国光纤产业发展。鉴于近年来国内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光纤厂商若想实现技术赶超,就需要合理利用有限资源,避免重复投资、资源浪费。因此,针对这种状况,光纤厂商可在消化引进的光纤预制棒技术的基础上,加强与国内主要预制棒生产商(如中天、烽火、富通等)间的合作,通过区域合作实现利益共享,提高工艺水平,争取在“十二五”期末实现预制棒自给以及装备国产化。

三、光通信产业前景展望

光通信领域产品种类多,产业链长,具有很强的产业带动效应。作为全球光通信器件市场及产品输出大国,中国拥有广阔的光通信市场、完整的产业链及大量的专业人才,目前,国外主要光通信器件企业纷纷将主要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全球光器件产业也逐渐向中国聚集。在看到国内光通信产业链成熟及完备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光纤制造的关键光纤预制棒、光芯片及光通信的高端传感器等产品我们还在完全或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国外技术,这严重阻碍了我国光通信全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本报记者 刘晶. 光通信:100G开启新时代[N]. 中国电子报,2013-09-24011.

[2]刘丽丽,郑渭颖,刘国锋. 浅谈几种不同的光通信传输网络技术[J]. 中国新通信,2013,18: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