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经济对文化的影响集锦9篇

时间:2023-11-15 10:09:33

经济对文化的影响

经济对文化的影响范文1

关键词:文化产业投入产出广东省经济增长

文化产业,最初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之中。它是一种特殊文化和经济形态,不同国家从不同角度看文化产业有不同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产业定义如下:文化产业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从文化产品的工业标准化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角度进行界定。

现今对文化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很多,本文尝试通过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实证研究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提出建议。

1 数据处理说明

以广东省2002年和2007年投入产出表的相关数据为资料来源,根据我国现行《文化及其相关产业分类》的文化产业标准,将投入产出表中各部门分成农业、工业、服务业和文化业等四个部门,其中文化产业包括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业、电线、电缆、光缆及电工器材制造业、家用电力和非电力器具制造业、通信设备制造业、雷达及广播设备制造业、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旅游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业、专业技术服务业、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文化艺术业和娱乐业。

2 广东省文化产业对广东经济的影响

分析广东文化产业对广东经济的影响和贡献,一是看该产业创造的经济总量及其变化情况;二是看该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和贡献。

从总量上来看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广东的一个重要产业门类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统计,2002年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1550.97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的117%。2007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4319.7亿元,占全省 GDP 的比重为14.0%,2002—2007 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35.7%,高于全省 GDP 同期年均增长率。

文化产业对经济的影响和贡献主要表现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存在较强关联性。依据投入产出理论中产业关联的定量关系得广东2007年和2002年各产业部门的关联系数如表1。

可看出:文化产业的前向关联系数虽然比较小,但其后向关联系数却非常大。这表明,在广东省,文化产业对其他产业部门的影响主要以带动为主,而推动作用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也是我们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消费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由投入产出理论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数量关系式得2007年和2002年各产业部门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如表2。

可见:一方面,文化产业的感应度系数比较小,文化产业相对而言比较稳定,不易因其他产业部门变化受到波及作用;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影响力系数较大,达1.2489,即增加文化品制造业一单位,最终需求将带动全社会增加12489单位的产出,说明文化产业通过产业间波及效应影响其他部门较明显,文化产业变化一单位会相应引起其他各相关部门产生成倍的数量变化。充分说明文化产业对广东国民经济有较大影响,加大对此行业的投资,将促进国民经济更快速发展。

从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根据投入产出相关理论,最终需求是影响生产的主要因素,决定总产出,最终需求结构直接决定总产出结构,总产出结构进而又会影响经济增加值,即GDP。故可算得四产业部门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如表3:

可看出:文化产业消费对广东省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农业、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差距就比较小。而分析其感应度和影响力系数可知,其对广东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要小于国民经济对其拉动作用。故应充分发挥文化产业拉动作用,以促进经济快速平稳增长。

3 政策建议及注意问题

本文通过广东省2007年和2002年4部门投入产出表,对广东省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关系进行分析发现,文化产业主导作用正逐步凸显。且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大,对推动整个社会国民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现提出建议,以期对广东经济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1)发展文化消费促进经济发展文化消费是文化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由上述对广东省的实证分析表明,文化消费对GDP的贡献不容忽视,它会带动相关产业部门发展,进而带动下一环节产业部门的发展,如此波及不断,推动经济成倍增长。而提升文化消费,要有新的思路和举措,要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并以创新为驱动引发社会需求,带动文化内需增长。

(2)增加社会投资促进经济发展文化带动作用只是文化作为一种消费行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而文化作为一项投资活动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才应是文化产业的主要功能。因此,可运用资本市场运作手段,有效吸引社会资金进入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的融资意识和引资能力。通过改革文化产业投资体制,建立多渠道有效筹资机制。从而吸纳社会资金,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充足资金支持,推动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最终带来经济成倍增长。

(3)重视文化产业推动作用,结合其他产业发展经济由表3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相比而言,文化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比它对其他产业的推动作用要明显很多。这说明还未完全发挥文化促进经济增长的潜能,因此,我们应努力将文化发展与实践结合起来,调整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有效利用文化产业与工业制造业互动,充分结合信息网络技术,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新方向。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的支撑作用,促使文化产业飞跃发展。

文化本意在于使人全面发展,人失去了其本性就与机器无异。故我们在评价文化产业发展所取得成果时不应一味强调文化对经济发展贡献多少,还应考虑文化对社会安定团结的贡献、对人们精神生活的作用等,这样才更加完整、全面。

参考文献

[1]王玉潜,袁建文,李华.投入产出分析的理论与方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89108.

[2]刘易斯著,梁小民译.经济增长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6.

[3]埃德蒙菲尔普斯.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的挑战[J].中国流通经济,2009,(3):46.

[4]廖碧波.消费文化与经济增长[J].南华大学学报,2001,(4):1517.

经济对文化的影响范文2

[论文摘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在研究会计理论与方法的过程中,日益重视社会环境对会计模式所带来的影响。会计环境是会计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是会计所处特定发展阶段的客观条件。本文主要讨论会计文化环境和经济环境对会计模式的影响。

会计模式是指在一定社会环境下会计活动的各种要素按照一定逻辑进行综合描述,反映各种要素基本特征及其内在联系与结构形式的有机整体,其组成要素包括会计目标、会计规范、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等。会计环境是会计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是会计所处特定发展阶段的客观条件。会计环境是指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环境中同会计相关的部分,包括会计主体的其他职能活动、外部相关利益集团及其活动、经济发展水平和状况、有关法规制度、社会文化等因素。本文主要讨论会计文化环境和经济环境对会计模式的影响。

一、文化因素对会计模式的影响

所谓会计文化环境是指对会计模式形成与发展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的各种文化因素总和,包括思想观念、价值趋向、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及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由于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并积累的,体现一个国家或民族精神特征的财富,因而由各种文化因素组成的文化环境,在不同的社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文化环境的这种差异,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各国会计模式的形成和发展。

西方国家在对会计理论的研究中,探讨了文化对会计的决定作用,即文化决定论的观点,其中比较著名的是以荷兰学者霍夫斯特德的价值倾向文化取向理论为基础进行的研究,他根据一项对52个国家和地区的IBM员工的问卷调查,用统计方法归纳出4个用以区别民族文化特征的社会价值层面(Aview of Social Value):(1)利己主义相对于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versus Collectivism)。这是指社会成员之间保持结合的程度。(2)大跨度的权力结构相对于小跨度的权力结构(Wide2rangedpower structure versus narr-ow2rangedpower structure)。这是指社会成员所接受的机构或组织中权力分配的程度。(3)强避免不确定性取向相对于弱避免取向(The strong desire of uricert-ainty avoidance versus Thew-eak desire of uncertainty av-oidance)。这是指社会的成员对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能够容忍的程度。(4)阳刚相对于阴柔(Masculinity versus Feminini2ty)。这是指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是从社会中两性的作用划分来考察的。

由文化特征因素组成的文化环境所决定的会计模式有这样一些表现:利己主义的文化决定了一个社会中会计职业界比较发达,自制程度较高,政府对会计准则制定和会计实务管理等事务介入较少,同时会计侧重于维护私人投资者的利益,会计规范的灵活性大,技术方法的发展更新较快,强调实质重于形式;相反,集体主义的文化决定了一个社会中政府的统一会计规则比较完善和有很高的权威性,实务中较少需要职业判断,会计职业界相对较弱。强不确定性避免取向的文化决定了这样的社会中一般表现出较强的保守主义倾向和保密倾向,而弱不确定性避免取向的文化决定了在这样的社会中表现出较弱的保守主义倾向和保密倾向。小跨度的权力结构取向的文化通常造就一种通过“公认”的途径规范会计实务的模式,而大跨度的权力结构取向的文化往往选择统一的会计制度。阳性取向的文化对会计的影响是会计计量倾向于公正性和财务揭示倾向于公开性,会计法规制度统一性强,强制性大,持续时间长。不过会计实务是受文化取向的多个方面共同影响的,不仅是某个因素单方面起作用。

二、经济环境对会计模式的影响

从生成方式看,任何一种会计模式的产生都不是凭空而起的,都是另一种会计模式变换的结果。会计模式的变换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从无组织到有组织;另一种自始至终都是有组织的过程。前者是在经济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会计模式老化以后,功能减弱,会计活动陷入紊乱时,新的会计模式取而代之。如原苏联、东欧国家当前会计模式的生成,后者则是对原有会计模式有组织的调整,往往发生在会计模式同经济环境部分不相适应的情况,如我国当前会计模式的转变。

从变换方向看,无论何种变换,均受到各种社会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从历史上看,各种社会经济变换方向的影响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会计模式的变换主要受到本国经济环境的引导而生成新的会计模式,如英国和美国的会计,法国和德国的会计,荷兰的会计。这些国家的会计主要是在本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起来的并为本国服务的,具有一定的超然性,其经济环境内部的矛盾运动具有独立性,受他国经济环境的影响不大。另一种是会计模式的变换受到因输入外来经济环境而带来的本国经济环境的变化的引导,从而生成新的会计模式,因而这种新的会计模式则类似于输入国的会计模式。如英国的会计模式随着对被殖民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侵略而影响着其被殖民国。如南非,肯尼亚,马来西亚等。当然,随着本国经济环境与输入国经济环境的背离,从而也可能导致会计模式与输入国会计模式的分道扬镳。如日本的会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深受美国的影响,但又不完全是美国式的会计。日本的商法最初是借鉴德国商法而建立起来的,现在日本既以商法为基础,又考虑税法的要求,还制定会计准则。总之,影响会计模式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是关键性因素,又对会计发展起着决定性影响。其他各因素均不同程度地受经济因素的制约。

经济环境不仅对一国的会计模式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还深刻影响着会计模式的内容。会计模式的具体内容包括会计管理体制、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实施、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会计监督体系以及其他与会计管理活动有关的各个方面。下面将阐述经济环境对会计模式的具体内容的影响。

1.会计管理体制与经济环境。目前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无一例外地运用一定的方式对会计活动进行干预、干涉和控制,即各国实际上都存在着会计管理体制。一国的经济体制决定一国会计管理体制类型,经济体制强调政府干预,则 采取的是集中与立法型会计管理体制,经济体制不强调政府干预,则采取的是自我管理型会计管理体制。在前一种管理体制下,制定会计规范大多是政府部门,而后一种体制下,制定会计规范的则主要是民间会计职业团体。

2.会计准则与经济环境。会计准则作为会计规范的一种形式,在各国会计中均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然而,会计准则的产生是经济环境变化的结果,会计准则的存在、发展则需要与既定的经济环境相适应。为了更深刻地认识会计准则,应当对会计准则与经济环境的相互联系进行深入的研究。

3.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与经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实质是在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之间配置会计信息的一个政策问题,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分为公开制度、核准制度、混合制度,由于各国的证券市场发达与否,以及筹集资金的方式渠道不同,导致了各种不同的信息披露模式。会计信息披露的范围包括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注释、补充信息及其他会计信息等。日本和法国对会计信息披露是十分详细和具体的,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很多。这是在两国经济体制下,政府力量的表现。相反,美国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规定则比较笼统,但在事务中,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很多,证券交易所对信息披露的要求也十分严格。这体现了美国经济中政府力量较小。会计信息披露的时间要求和披露的频率的不同,反映了各国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重视不同,同时也表现了其各国对吸收外资的政策不同,无疑,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是与证券市场,与市场经济联系在一起的,在既定的经济环境下,建立和完善本国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不仅要考虑到本国证券发展的阶段以及投资者的心态,也应考虑到本国的经济体制等诸多经济因素。

4.注册会计师制度与经济环境。英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注册会计师制度的发达,归功于其社会经济的发达。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说,是高度民主发达的注册会计师制度带来了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显然,注册会计师制度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天然的联系。

随着当今国际间经济领域交流合作的日益频繁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全球贸易迅速发展,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大大增强,国际会计合作程度更为紧密,而经济对会计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1]李孝林.中外会计史比较研究[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

[2]王开田.会计行为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3]俞元鹉.德国会计环境与会计模式[Z].财务与会计导刊,2001.

[4]劳秦汉.文化环境、会计人、会计实务与理论[J].会计研究,2001,(1).

经济对文化的影响范文3

关键词:海洋文化;海洋经济;影响

中图分类号:F4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0-0128-02

引言

作为海洋大国,中国的经济发展与海洋开发关系愈加紧密,海洋经济产值在国家GDP中的比重逐年上升,从2001年占国内GDP总值的3.4%到2007年的10.11%,海洋产业总产值上升了17 695.2亿元[1],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中国很多省市把海洋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海洋文化作为推动海洋开发的隐性力量,为海洋开发提供智力和精神支持,在海洋开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海洋文化对海洋开发的领域,方法和内容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对海洋文化与海洋开发的关系进行探讨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一、海洋文化与海洋经济的内涵

(一)海洋文化的内涵

对海洋文化的定义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倾向于从广义角度定义海洋文化,即认为海洋文化是人类在对海洋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对海洋文化的定义具有多样性,不同的学者定义的海洋文化是不同的。(3)强调海洋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巨大差别性,海洋文化具有一系列其他文化形式不具有的本质特征。综合以上几点特征,本文认为海洋文化是人类在长期对海洋认识利用基础上,通过海洋实践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包括海洋制度,海洋意识,海洋观念等众多分支。具体表现在沿海居民的行为方式,性格特征,以及一系列与海洋文化相关的艺术,饮食,习俗等众多领域。

(二)海洋经济的内涵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陆地的资源逐渐枯竭,而且开发陆地资源造成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伴随着人类对海洋认识的加深,海洋科技的发展,海洋的经济开发受到重视,海洋经济成为了人们开发和利用海洋的重要领域,国外虽然对海洋经济开展了一系列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是至今为止,国外并没有明确的提出海洋经济的概念[2]。中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了海洋经济概念,并在各级发展报告上频繁使用。最早界定海洋经济概念的是中国的学者杨金森[3],他指出海洋经济是以海洋为活动场所和以海洋资源为开发对象的各种经济活动的总和。从经济内容来看,海洋经济包括渔业、种植业、工业、运输业、旅游业等,是一个多门类的经济领域[4];从活动场所看,它包括海岸带、近海和远洋,包括水面、水中和海底,范围极为广泛;从管理体制看,有中央的许多部门,也有地方各级行政单位和经济组织,还有一部分国际联合和协作活动机构;从生产关系看,有国营企业,集体企业,还有不少个体生产者。这些部门和产业,都以海洋为统一的活动场所,既有独立性,又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继杨金森以后权锡鉴、柳时融等学者又对海洋经济进行了定义,近二十年来,学术界一直在对海洋经济的定义进行探讨,但是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总结学术界对海洋经济的定义。

二、中国海洋文化的特点及海洋经济的现状

(一)中国海洋文化的特点

1.海洋文化地域性明显。中国国土面积大,海岸线长,海域面积广阔,沿海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具有很大差异,由此中国的海洋文化表现出很大的地域性特征。中国北方的大陆文化发达,对中国北方的海洋文化亦产生了较大影响,从而形成了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相结合形成的包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在内的北方环渤海海洋文化区域,由于靠近大陆文明发达的中原地区,自元代以来更有卫戍京畿的作用,这一文化区域具有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双重特征。以百越文化为代表的南方海洋文化由于远离大陆文化发达的中原地区,民间的海洋活动较北方频繁,其海洋文化更多的显示出海洋文化自身的特点。

2.海洋文化类型多样。作为一个海洋大国,中国海洋文化具有多种类型。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深受齐鲁文化影响又独具自身特色的环渤海海洋文化区,以吴越文化为基础的长三角海洋文化区,和以潮汕地区文化为基础的闽粤海洋文化区。这些文化区域具有不同的特点,其中环渤海文化区和长三角文化区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的中心,其海洋文化在具有海洋文化一般特征的同时,又具有大陆文化的一系列特征,表现在海洋文化上就是大气包容,中西文化并存。而闽粤海洋文化由于远离大陆文明中心,所以较少受到大陆文化的影响,其海洋文化更多地表现出富于海洋冒险精神,勇于探索海洋等方面。

3.海洋文化影响广泛。海洋文化对一个海洋国家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涉及到海洋城市的景观建设,饮食习惯,价值取向等方面。中国海洋文化历史悠久,海洋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是全方面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海洋文化理解的加深,海洋文化受到重视,海洋文化中开放包容,不断进取的独特气质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海洋文化以及海洋经济的重视程度大幅提高,把开发利用海洋作为一项重要政策,随着海洋开发的深入,海洋文化的影响会更加广泛。

(二)中国海洋经济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海洋经济发展迅速,2007年中国海洋生产总值24 929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11%。其中,海洋产业增加值14 844亿元,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10 085亿元。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1 274亿元,海洋第二产业增加值11 503亿元,海洋第三产业增加值12 152亿元。全国亿吨级港口增至14个,港口货物吞吐量与集装箱吞吐量继续位居世界首位,其中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二。海洋油气勘探取得新突破,中石油在冀东南堡新发现10亿吨大油田,中海油在渤海湾、北部湾等海域新发现10个油气田。全国海洋船舶业造船完工量突破1 800万载重吨,新接订单超过7 000万载重吨,同比分别增长25%、70%,其中新接订单超过韩国,居世界第一位。

三、中国海洋文化对海洋经济的影响

第一,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海洋文化的支撑。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强调文化价值对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他认为任何发展目标与发展环境都与文化环境息息相关:“企图把共同的经济目标同他们的文化环境分开,最终会以失败而告终,尽管有最为巧妙的智力技巧。如果脱离了它的文化基础,任何一个经济概念都不能得到彻底的思考。”[6]人们开发利用海洋的历史,也就是海洋文化的创造历史,始终离不开海洋文化经济中的人文特性。缺乏文化基础的经济发展并不能长远。

第二,海洋文化可以解决海洋经济中的问题。中国海洋经济相对于中国的总体经济规模所占比重偏小,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海洋经济产值每年增长率都超过10%,2007年海洋总产值达到24 929亿元,但是中国海洋产业还是存在一系列问题,海洋产业发展粗放,第一、二、三产业不协调,第二产业规模相对偏大,第三产业规模相对偏小。在开发海洋上,则存在过度开发海洋资源,海洋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第三,海洋文化会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海洋文化的本质特征是开拓进取,富于冒险精神。它存在于沿海地区人民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面向海洋,开发海洋,已经成为中国沿海地区的共识。1978年以来,沿海省份的GDP增长速度,固定资产投资额都排在全国省份的前列,这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了海洋文化对海洋经济的带动作用,海洋文化为海洋经济提供了精神动力,智力支持。

第四,海洋文化对海洋旅游业的重要作用。中国海洋文化历史悠久,海洋文化景观丰富,为中国成功的发展海洋旅游业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2001年沿海地区接待外国入境旅游人数占全国总人数的43%[7],海洋旅游业已经成为中国海洋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海洋文化与海洋经济结合过程中的问题及建议

第一,海洋文化观念落后。在中国开发海洋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注重环境保护,对海洋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的现象,导致海洋中物种急剧减少,海洋环境受到严重污染。海洋意识的缺乏和海洋法规不健全是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之一。因此必须加强保护海洋意识的宣传,强化对海洋开发的管理与监督,制定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有关法律法规。

第二,在海洋经济开发过程中存在破坏海洋文化的现象。近年来,中国的海洋旅游业发展迅速,成为了中国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许多滨海旅游城市把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投入巨资开发旅游文化景观,打造旅游文化产品。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破坏既有海洋文化景观的同时新建新景观的现象,破坏了海洋文化景观的历史性,降低了其在海洋旅游方面的价值。

第三,人才短缺制约海洋文化与海洋经济发展。中国的海洋事业正在高速发展,但是中国却缺乏一支能够适应中国海洋事业高速发展的海洋人才专业队伍,中国的海洋科技队伍规模小,海洋经济从业者的文化素质不高。中国已经认识到海洋文化和海洋经济的重要性,而对海洋事业的开发和利用是以人才为基础的,因此,我们应该建立良好的海洋人才培养体系。目前中国仅有青岛和湛江两所专业性的海洋大学[8],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有计划的建立几所专业性的海洋院校以提高海洋人才的素质,加速海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中国海洋年鉴编纂委员会.2007中国海洋年鉴[K].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

[2]孙智宇.中国海洋经济研究的回顾与展望[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7:5.

[3]张莉.海洋经济概念界:一个综述[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8,(1):23-26.

[4]?wtp=tt.

[5]曲金良.发展海洋事业与加强海洋文化研究[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1997,(1):1-2.

[6]陈智勇.海南海洋文化及其与海南海洋产业发展关系的几点思考[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1):23-27.

经济对文化的影响范文4

关键词:文化资本;MRW模型;面板数据;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0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3)04-0012-05

一、引言

资本投入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直是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回顾经济增长理论的历史,发现资本投入要素是不断丰富和演变的。以Solow[1]为代表的学者最先提出新古典增长理论,解释经济增长的源泉,标志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诞生;随后,以Romer [2]等为代表提出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将技术进步内生化,进一步发展了经济增长理论;Mankiw、Romer和Weil(MRW)[3]在Solow的基础上引入人力资本作为投入要素,构造了扩展的外生经济增长模型,更好地解释了不同国家之间的收入水平差异;此后,Ishise等[4]等学者在MRW基础上进行扩展,分别引入健康资本、R&D资本等作为经济增长投入要素,MRW模型逐渐成为经济增长实证分析的基本范式。

国内学者在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前期研究中,主要采用柯布-道格拉斯(C-D)函数模型,将物质资本和劳动力作为投入要素,如Chow和Lin[5]等;随着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学者们逐渐意识到人力资本的重要性,由此衍生到将教育投资、健康投资等作为不同角度的人力资本,引入经济增长模型,如郑久平等[6]等;部分学者也试图采用MRW模型解释我国经济增长,杨建芳[7]、严成[8]等学者在包含人力资本的MRW模型框架下,研究了各资本要素投入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黄苹[9]则采用MRW模型研究了自主创新和技术模仿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上述文献研究了各类资本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但是都忽略了文化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Bourdieu[10]首次提出文化资本的概念,将其定义为文化传承与积累而形成的经济资本,其客观表现形式为文化产品;Throsby [11]将文化资本的概念引入经济分析当中,认为文化资本是一种财富形式的价值积累,这种积累会引起物品和服务的不断流动,并形成同时具有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商品,从理论上论述了文化资本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之间的关系。近年来,学者们普遍认识到文化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袁晓婷和陈春花[12]等研究了文化资本的存在形态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王云和龙志和[13]从产业价值链的角度分析了文化资本的特征及经营模式。已有文献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文化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但未有文献将文化资本纳入内生经济增长的范畴。实际上,文化资本的积累与经济增长存在着内生的相互促进作用,文化资本的积累将促进经济的增长,反过来,持续的经济增长将拉动对文化产业的投资。

本文将文化资本作为重要投入要素引入经济增长模型,扩展MRW分析框架,研究稳态经济增长下,人均产出水平与资本要素之间的关系。同时,实证分析加入文化资本的C-D函数模型,比较各资本要素在稳态经济和实际经济运行下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差异。

二、我国省级文化资本测算

文化资本同时具有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双重属性。文化资本的经济价值主要取决于其内含的无形文化内容,其物质载体的经济价值基本可以忽略。因此,文化资本的测算可采用无形资本的测算方法。Corrado、Hulten和Sichel[14~15]提出了测算无形资本投资与存量的方法,被称为CHS模式[16~17]。

从资本的角度看,文化资本是文化价值积累形成的财富,是可测量、可交易和可积累的资产,体现为创意、品牌和版权等无形资产形式。界定为文化资本的文化产品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该产品的生产必须具有原创文化艺术和创意的意图,并体现在最终产品中;第二,该产品必须具有版权或特许权,满足可交易的市场条件;第三,该产品必须满足资本化的条件,能够在生产过程中重复使用,使用期超过一年。

根据上述判别准则以及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特点,本文将文化资本分为创意资本、品牌资本和版权资本三种类型。其中,创意资本指建筑和工业设计投资积累形成的无形资本;品牌资本指企业在品牌推广方面的广告投入积累形成的无形资本;版权资本指娱乐、文学或艺术原创类投资形成的无形资本。据此构建我国文化资本估算指标体系(表1)。表1中国文化资本估算指标体系

指标

资本类型存量指标定义投资额估算指标备注创意资本建筑和工业设计投资之价值积累建筑设计投入额我国工业设计投入规模太小,与建筑设计投入不成比例,因此忽略不计品牌资本企业品牌推广投资之价值积累企业品牌广告推广投入版权资本版权产品研发生产投资之价值积累A.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及服务投入

B.电影生产及服务投入

C.文化艺术创作及服务投入

D.图书出版投入

E.图书馆和档案馆服务活动

F.音像制品投入新闻、游戏类广播电视节目、报纸和杂志等文化产品不计入根据表1,本文分别估算我国各省区2004~2009年创意资本、品牌资本和版权资本的投资额及存量,加总得到我国各省区文化资本存量(以2004年为基年,CPI指数平减)。数据源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现代广告》等年鉴及期刊。

创意资本存量估算方面。以建筑设计投入作为创意资本投资额,从统计资料得到我国各省区2004~2009年建筑业增加值,参照全国建筑设计收入占建筑业增加值114%的比例,估算得到各省区建筑设计收入数据。进一步,参照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的研究,设定建筑设计服务收入的6443%为创意投入,折算得到我国各省区历年的创意资本投资额。

对于基年创意资本存量的估算,参考Harberger[19],测算公式如下:

K0=I0/(δ0+g0) (2)

式中,K0和I0分别为基年资本存量和资本投资额,δ0为基年的综合折旧率,g0为基年前后某个时期的平均资本增长率。本文假定产出增长率与资本增长率相等,利用2004年前十年的平均实际GDP增长率(945%)代替资本增长率g0;参照Corrado等[15],设定创意资本的综合折旧率为20%,由式(1)和式(2)得到我国各省区历年创意资本存量。

品牌资本存量估算方面。将企业的品牌建设视为投资,借鉴Landes等[20]研究,以媒体广告收入之60%作为企业品牌广告投入额。设定品牌资本综合折旧率为60%,由式(1)和式(2)得到我国各省区历年的创意资本存量。

版权资本存量估算方面。借鉴CHS模式,将我国版权产业细分为广播电视节目版权、电影生产及服务、文化艺术、图书馆服务活动、图书出版和音像制品销售6个行业,按其产出指标测算出我国版权产业投资额。设定版权资本综合折旧率为20%,由式(1)和式(2)得到我国各省区历年版权资本存量。

将我国各省区创意资本、品牌资本和版权资本存量三项数据加总,得到我国各省区2004~2009年文化资本存量面板数据篇幅所限,本文未列出测算数据。 。

三、MRW模型分析框架

本文在Mankiw等[3]的基础上,同时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纳入模型分析,扩展MRW模型。假定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结合,形成有效人力资本,共同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设定经济产出模型如下:

Y=Kα(AH)βC1-α-β (3)

其中,Y为经济总产出,K,H,C分别代表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A代表外生技术进步。α,β为对应投入要素的弹性系数,且0

式中,ΔK和ΔC分别代表物质资本和文化资本的增量;sk和sc分别表示经济总产出中用于固定资产和文化资产投资的比例;δk和δc分别为物质资本和文化资本的折旧率。已有研究大多假定资本要素折旧率相等[8],这与我国实际经济情况不符。显而易见,不同类型资本要素的折旧率存在较大差异,无形资本(文化资本)的折旧率要远远高于有形资本(物质资本)。因此,本文假定物质资本和文化资本折旧率不同。

令k=KAL,c=CAL分别表示人均有效劳动的物质资本和文化资本,则人均有效劳动产出水平y=YAL=kαdβc1-α-β。

四、文化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本文实证研究首先考虑稳态经济增长下各资本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模型为式(15)。数据处理上,本文采用2004~2009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由于文化资本相关数据搜集上的困难,本文仅使用2004~2009年的面板数据。 。实际产出以2004年为基年,采用GDP平减指数折算得到;平均受教育年限数据由式(5)计算得到,其中,劳动力和受教育相关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外生技术进步速度参考杨建芳等[7],假定技术进步增长率为0018;物质资本折旧率参考张军等[22]的计算,设定建筑、设备和其他类型资本品的折旧率分别为69%、149%和121%,但张军等设定历年各省区的三类资本品比重不变,得到历年各省的物质资本折旧率为0096。但这种设定与我国固定资本投资的实际情况不符。本文基于各省区2004~2009年的三类资本品的投资额,得到各类资本品的比重,再根据各类资本品的折旧率加权求和得到历年分省的物质资本折旧率数据,更为符合现实情况;文化资本折旧率根据创意资本、品牌资本和版权资本的资本折旧率,按照各自的比重加权求和得到;总产出用于物质资本投入比重(sk)测算上,杨建芳等[7]等直接采用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例表示物质资本投资比例,但显然忽略了物质资本的折旧,使得测算数据存在误差。本文基于式(7)和式(8),结合历年的固定资本和文化资本投资数据,分别计算得到历年的物质资本和文化资本占GDP的比例。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考虑无个体效应(Pool模型)、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并通过F检验和Hausman检验进行模型设定与选择,Eviews 60实证结果如表2。表2基于MRW模型的文化资本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变量无个体效应固定效应随机效应系数T值系数T值系数T值β10.2471.5590.647***21.0180.545***7.250β20.675**2.5030.994***18.5860.529**2.450常数项10.311***13.3434.639***28.3795.987***8.648调整R20.1550.9860.378残差平方和35.631.1872.030个体效应检验―147.93***3013.02***注:1. **和***分别表示在5%和1%的水平下显著;2. 个体效应检验采用F检验,检验结果均远远大于1%显著性水平的临界值

由表2,固定效应模型各系数估计值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且调整R2和残差平方和也明显优于其他模型。结合个体效应检验和Hausman检验结论可知,固定效应模型更适合模型(15)的实证研究。

根据固定效应模型的系数估计值,可得到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245、0379和0376。这表明,当我国区域经济达到稳态增长时,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的积累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每增加1%,将分别推动GDP增长0379%和0376%,而固定资本投入及物质资本积累的影响力相对较弱。

进一步,根据式(7)和式(8),判断我国区域经济是否达到稳态增长。表3为2004~2009年各省区人均有效物质资本(k)和文化资本(c)的年均增长率。表32004~2009年各地区人均有效物质资本和文化资本年均增长率

地区k增长率c增长率地区k增长率c增长率地区k增长率c增长率北京9.5%11.2%安徽16.7%6.8%四川18.4%9.9%天津17.0%13.3%福建16.6%8.6%贵州16.9%14.2%河北16.7%6.4%江西21.0%7.4%云南14.0%8.0%山西22.5%8.6%山东20.4%7.6%28.0%2.7%内蒙古36.5%10.9%河南22.9%9.1%陕西21.4%19.1%辽宁21.4%7.1%湖北19.9%11.1%甘肃20.9%7.9%吉林28.1%10.4%湖南17.9%8.00%青海18.5%8.5%黑龙江13.5%7.0%广东12.7%5.1%宁夏20.8%7.5%上海10.5%9.9%广西21.7%7.9%新疆13.5%5.7%江苏16.3%5.8%海南8.6%8.5%平均18.7%8.5%浙江17.6%3.2%重庆19.6%7.0%由表3,目前我国区域物质资本和文化资本的积累均未达到稳定状态,人均有效物质资本和文化资本存量仍处于不断积累过程中,且物质资本的积累速度显著快于文化资本,表明我国现阶段处于物质资本推动型经济增长模式。

接下来,基于模型(3),不施加稳态条件限制,考察现实经济运行中各资本投入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比较现实经济运行与稳态经济增长下各投入要素弹性系数的差异。实证分析中的文化资本存量采用前文测算数据,物质资本存量同样采用永续盘存法测算,将张军等测算的省级物质资本存量折算为2004年价,作为基年物质资本存量,并采用固定资本投资价格指数由于缺乏固定资产价格指数统计数据,通过与其他省份拟合,本文采用宁夏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代替。 将当年价固定资本形成额折算为2004年价格,各资本折旧率和劳动力等数据与前文设定一致。考虑Pool、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分别记为PC、HC和CC,Eviews 60估计结果如表4。

由表4,固定效应模型各系数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且调整R2和残差平方和也优于其他模型。结合个体效应检验和Hausman检验的结论可知,固定效应模型更适合模型(3)的实证研究。

从表4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结果来看,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质资本的积累,其弹性系数高达0517;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也起到较为显著的推动作用,其弹性系数为0295;而文化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有限,仅为0187。结合稳态经济增长情形下的各资本投入要素的弹性系数可知,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过多依赖固定资本投资与积累,粗放式模式在推动经济增长中起主导作用;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还未体现出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优势,尤其是文化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被大大低估,现有资本弹性为0187,离稳态经济增长状态下的0376还有较大差距。随着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不断累积,我国经济逐渐步入稳态增长阶段,物质资本推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必将得到调整,物质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将大大减弱,而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的作用将得到进一步显现,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五、结论

文化资本的积累与经济增长存在着内生的相互促进作用,但已有文献均未将文化资本作为重要的投入要素纳入内生经济增长分析框架。本文首次系统地测算了省级文化资本存量,并将文化资本纳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拓展了MRW模型分析框架,更全面地分析了稳态经济增长状态下各资本要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性。

本文测算了我国2004~2009年31个省份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基于包含文化资本的MRW分析框架,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比较实际经济增长和稳态经济增长下,各资本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稳态人均有效劳动产出与物质资本和文化资本的投入比重、弹性系数以及受教育水平正相关,而与劳动力增长率、外生技术进步和各资本折旧率负相关。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是固定资产投资和物质资本的积累,而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的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有限;但在稳态经济增长情形下,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而物质资本的推动作用将大大减弱。可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各资本投入要素的积累,我国经济将逐步进入稳态增长阶段,粗放的物质资本推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将得到调整,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将在经济增长中发挥更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加大教育资源和文化资产的投资,形成有效的资本积累,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力,是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模式有效调整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Solow R. 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56, (106): 531-555.

[2]Romer P.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6, (94): 1002-1037.

[3]Mankiw N, Romer D, Weil D. A Contribution to the Empirical of Economic Growth [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2, (107): 407-437.

[4]Ishise H, Sawada Y. Aggregate Returns to Social Capital: Estimates Based on the Augmented Solow Model [J]. 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2009, (31): 376-393.

[5]Chow G, Lin A. Accounting for Economic Growth i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A Comparative Analysis [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002, (30): 507-530.

[6]郑久平,冉光和. 资本有机构成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J].2011,25(5):96-98.

[7]杨建芳, 龚六堂, 张庆华. 人力资本形成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 管理世界, 2006, (5):10-18.

[8]严成. 资本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拓展的MRW框架的分析[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 (6):3-20.

[9]黄苹. 自主创新、技术模仿与地区经济增长研究[J].软科学,2008,22(8):87-90.

[10]Bourdieu P. The Forms of Capital [A]. J G Richardson. Handbook of Theory of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M]. New York:Greenwood, 1985.241-258.

[11]Throsby D. Cultural Capital [J]. 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 1999, (23):3-12.

[12]袁晓婷, 陈春花.文化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表现形式和影响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6,(24):98-102.

[13]王云, 龙志和. 产业价值链视角下的文化资本特征与经营模式[J]. 经济地理, 2009, (12):2028-2033.

[14]Corrado C, Hulten C, Sichel D. Measuring Capital and Technology: An Expanded Framework [A]. Corrado C, Haltiwanger J, Sichel D. Measuring Capital in the New Econom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5.11-45.

[15]Corrado C, Hulten C, Sichel D. Intangible Capital and Economic Growth [J].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 2009, 55(3):661-685.

[16]Ark B, Hao J X, Corrado C. Measuring Intangible Capital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Economic Growth in Europe [J]. EIB papers, 2009, 14(1):64-93.

[17]Fukao K, Miyagawa T, Mukai K, elt. Intangible Investment in Japan: Measurement and Contribution to Economic Growth [J].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 2009, 55(3):717-736.

[19]Harberger A C. Perspectives on Capital and Technology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A].Artis M J, Nobay A R. Contemporary Economic Analysis[C]. London: Croom Helm,1978.15-40.

[20]Landes E M, Rosenfield A M. The Durability of Advertising Revisited [J].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1994, 42(3):263-269.

[21]彭中文,吴朝霞.人力资本与R&D溢出的实证分析[J]. 软科学, 2006,(4):6-8.

经济对文化的影响范文5

关键词:海洋文化 海洋经济 影响

海洋文化在文化领域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而且海洋产业的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在不断的上升。中国的一些沿海地区甚至将还海洋文化产业作为了支柱性产业。在地球上,70%是海洋,剩下的30%才是陆地,所以海洋是地球的宝藏,人们要正确的利用和发挥它的价值。

一、什么叫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是指由海洋所产生的文化,也是指人们利用海洋而创造出来的精神活动。比如海洋旅行、海洋民俗产品买卖、海洋考古等,都属于海洋文化的范畴。中国靠近海的地方有江苏、浙江、上海、台湾等地,而这些地方都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早在09年,江浙沪三地就成为了世界第十一大的经济体,而在同年,三个地方的海洋经济总产值差不多超过了9000多亿元。由此可见海洋文化在海洋经济中的重要性。

二、海洋文化和海洋经济的现状

海洋文化不但在中国文化中占着极大的比重,海洋文化所产生的海洋经济总值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尤为明显,随着海洋文化的大力提倡,和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海洋文化,早在2005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对国民经济贡献率就达到了10%,海洋经济成了沿海地区的区域发展支柱。

海洋旅游业成了支撑海洋经济的一部分,中国的海洋旅游有特色、有个性,吸引了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外国来的旅客。早在2000年,中国沿海地区接待境外旅客已经占到全国旅游景点接待旅客的40%左右,中国的海洋旅游大大的提高和促进了海洋经济的发展。

三、海洋文化对海洋经济的影响

海洋文化和海洋经济是相互作用并且相互影响的,海洋文化能促进海洋经济的大力发展。海洋文化具有一定的人文性,它还能带动其它海洋产业的发展。比如,海洋旅行一直很吸引人们,因此每年有大批的人来到沿海地区旅游,海洋旅游在中国旅游中所占的比重在逐年增加。而旅游的同时又是少不了吃、喝、玩、乐、住、行的,因此当地的餐饮业、酒店业、零售业、运输业、交通业、娱乐业等产业也因此而被带动了起来,这是一个连锁反应。海洋文化业也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也就是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和产业。不管是餐饮业还是娱乐业,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海洋旅游业的兴起,给很多人提供了就业的机会。

另外,海洋文化业也是离不开海洋经济的,因为人的海洋价值决定了人们的行为,所以人们走向海洋、利用海洋、开发海洋、保护海洋。如果没有经济价值的产生,人们就不会进行这些行为。海洋文化是海洋经济的内生因素,而海洋经济又是海洋文化的出发点,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大力推行海洋文化,发展海洋文化,有助于发展海洋经济、提升社会效益和沿海地区的综合竞争力。

四、开发海洋文化而出现的问题

(1)对海洋的保护不够全面,很多人到海边去旅行的时候没有注重环保问题,垃圾的随意乱扔和资源的过多开采,让生态环境的污染变得严重,海洋的资源越来越少,甚至一些宝贵资源面临枯竭的问题。

(2)缺乏高端人才,人才的匮乏严重的制约了海洋文化的发展,尤其是一些高技术的人才。所以国家需要培养一些专业的海洋人才,因为从目前的从事海洋业的人员结构来看,这些从业者普遍素质不高、专业能力不强。国家应该在全国的一些高校开设此专业,加速这类人才的大力培养。

(3)从事第一、二产业的人员比重下降,由于旅游业的兴起带动了餐饮业、娱乐业以及相关的产业,这让第三产业的从事者在不断的增加,因为行业的需要而变得炙手可热。而第一、二产业的从事者比重却逐渐下降。

(4)对海洋的认识不够全面,一部分领导者没有重视海洋文化每年为海洋经济所做的贡献,更没有体会到海洋发展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所以导致了一些小地方的海洋经济没有得到发展。领导应该切实改变自己的陈旧观念,并且加强海洋文化的开发。

五、如何让海洋文化促进海洋经济发展

(1)完善海洋旅游的政策和规定,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切实防止污染的现象发生,定期对海洋污染情况进行检测,并向当地有关部门征收海洋污染税。

(2)大力推行海洋文化品牌,很多地方没有意识到海洋旅游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就没有把海洋利用起来,更没有建立海洋旅游的有关政策,这就需要当地有关部门大力推行海洋旅游,并且重视海洋文化品牌的效益。

(3)开展海洋文化节,吸引大批的游客来观光和旅游,利用当地的民俗和特色海边美食来办海洋文化节。比如,闽海烤鱼节、海南椰子节、打渔节等等,将传统历史和现代文化结合起来,抓住旅游市场的脉搏,就能够带动一定的经济效益。

六、总结与体会

我国的海洋文化也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如今步入了新的时代,我国的海洋文化更需要与科技和结合起来。先进的海洋文化不仅代表了我国对外开放的优良传统,也展示了人们在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杰出成果,海洋业的大力推广,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海洋经济与海洋文化关系探讨――兼论我国海洋文化产业发展[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32-35

[2]戎霞,丁智才.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现代海洋文化建设[J].广西社会科学,2012(6):162-165

经济对文化的影响范文6

【关键词】区域文化;区域经济;影响;作用

一、区域文化的形成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871年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即“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合整体”。哈耶克认为“文化乃是一种由习得的行为规则构成的传统,这种规则可能起始于人类所拥有的不同的环境情势下知道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能力”。虽然人们对文化有各种各样的定义,但普遍认识到文化是由物质、制度、行为和精神等多个层面构成的一个完整体系,文化的内容不仅包括生产、生活用具和其他物质产品,而且也包括最基本的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宗教、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方式、风俗习惯等。

在同一个国家内部,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因素及历史发展进程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并进而形成整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各地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不断演变,各个文化群体流派的交流碰撞的深度、广度、频度的不同,以及各地长期以来独特的不对称的文化心理积淀,都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不同区域内人们各有千秋而又相对稳定的传统习俗、风土人情、性格特色和心理特征,也创造了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文化成果。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某些地理区域出现了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质,其居民的语言、、艺术形式、生活习惯、道德观念及心理、性格、行为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区域文化就这样产生了。区域文化是区域内形成的思想意识的总和,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映了一个地区特定的人文历史境遇,也构成了这个地区基本的人文特色,与其他区域的文化相区别。

二、文化与经济的基本关系

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历史发展趋势。文化与经济的基本关系表现在经济的决定性作用和文化的巨大反作用。经济发展决定文化发展。经济的决定性作用表现在:

(一)经济发展为文化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文化的发展需要较多的投入,无论是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供给,还是文化人才的培养,都需要资本的投入。

(二)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对文化发展起支撑作用

文化的发展以社会文化消费需求的存在和增长为前提,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靠文化消费需求的刺激和拉动来实现,而文化消费需求的形成和增长又以一定的居民收入水平为支撑。

(三)经济发展过程决定着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发展思路不同,对文化发展的投入不同,文化发展的规模和集约化程度就不同,文化的服务能力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必然不同。

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先进的、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能推动经济的发展,而落后的、与时代经济不相符的文化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反作用体现在:(1)文化建设通过对反映社会群体利益、愿望和意志的理想信念、价值标准、道德风尚、行为规范等的确立,有利于形成适应经济发展的先进文化理念和文化环境,支配人的行为,调节社会关系,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发起经济主体巨大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产生创造力,推动经济迅速发展。(2)文化建设通过对制度建构的指导,实现社会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优化,以此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体制的建立及运行需要文化的指导和保证,需要通过文化增强凝聚力,需要通过经济主体在价值观念上对制度有内在的认同。(3)文化建设通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市场经济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使经济、社会充满各种矛盾,经济发展缺乏人文关怀。解决这些社会病症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强文化建设,通过文化的作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追求更高尚的生活意义,使人不仅在物质生活上,而且在知识、道德、审美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区域文化认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文化认同指个人与个人及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对共同文化内涵的确认,是特定民族、国家、区域范围内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心理状态,它是一种可以将一个共同体中不同个人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文化认同通过很多方面体现出来,如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建筑、服饰等浅层次的方面体现出来,也可以通过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深层次的方面体现出来。

文化认同是区域内经济合作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对于跨越行政区域的更广泛层次的区域合作,文化认同更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区域经济合作需要两方面的基础:一是经济基础,即区域市场体系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城市体系与区域分工;二是政治与文化基础,即基于行政的区域整合或基于共同文化特征的区域性认同;这两方面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缺一不可。区域经济合作与文化认同密切相关,没有文化认同的黏结,区域经济合作也就难以整合。文化认同有助于降低风险成本、磨合成本和加强区域凝聚力,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

四、区域文化特色形成区域特色经济

区域经济发展决定区域文化的发展,为区域文化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决定着区域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和特质及发展水平的高低。与此同时,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反作用,会推动或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文化渗透进特定区域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形成区域特色经济。特色经济以分工理论和优势理论为基础,以区域为空间载体,通常包含了特色资源、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特色技术和特色经济区域之内容。区域经济具有整体性、关联性、相对独立性和空间差异性,差异显出优势,优势形成特色。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区域经济即特色经济。

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形成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模式。地域特色文化渗透进区域经济中,立足于资源优势等,可形成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三个最有特色最有影响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即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江模式。不同的区域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资源,深厚的文化资源的积淀可转变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资本,增强区域竞争力。许多地方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展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来招商引资,文化主动为经贸服务,带动经济起飞。不同的区域文化形成有特色的区域产业。文化作为产业在经济过程中直接运作,创造经济效益。区域文化资源还可形成特色旅游产业,提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与品牌。

五、科学运用文化杠杆发展区域经济

经济和文化是区域社会发展的双翼,文化的滞后会使经济发展缺乏后劲,经济的落后又会限制文化的深度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文化建设必须结合起来,让文化融入经济、服务经济、促进经济发展。在运用文化杠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协调一致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文化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是每个区域发展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因此要坚持两者发展并重,以达到文化带经济,经济促文化,二者协调发展。特别是落后地区,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更要制定文化发展战略,以使该地区的人们从精神层面上跳出传统文化保守、排外、安于现状的固定模式,实现文化意义上的“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过渡,从而保证地区经济迈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加强区域文化建设

从价值观念、能力水平、道德品质、精神状态、思维方式等方面塑造主体形象,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进程。高层次的、含有多元文化的环境建设能够提高区域的品味和亲和力,高素质的、有文化底蕴的人才能够增强区域的吸引力和发展潜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可以提升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所以,加强区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通过社会经济生活文化含量的提高,能提高人们的素质,提高生产力水平和消费力水平,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加强区域文化建设,激励民风民气,树立信心,改变观念,开拓进取,在提高人们文化素质的同时,解决社会发展中经济自身不可能解决的诸如精神需求、观念转换、民族团结、人才素质、文化复兴等种种社会问题。同时要加强区域新闻传播、文娱体育、科学教育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人们对现代文化的接触范围,加快区域文化的发展,发挥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三)大力培育、传播与弘扬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构成社会凝聚力以及提升文化品位和区域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因此,要把人文精神的培育同区域文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积极塑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全新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人文精神,并将其内化成人们的信念,引导人们的经济观念和经济行为,外化为经济政策、法律,规范经济运行和经济秩序,以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为此,在区域文化建设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做到商业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的协调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强化人文精神在人的各个阶段的培育,力争把人文精神的培育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之中。 参考文献

[1]赵红英.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因子研究——以五金文化与永康发展为个案[j].价格月刊,2000,(3).

[2]於凡,欧向军.区域文化资源与江苏省南北经济发展差异[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3).

[3]王兰.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浅析[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2).

[4]高彦彦,杨德才.区域经济增长的文化分析——温州文化与温州经济的崛起[j].温州大学学报,2006,(2).

经济对文化的影响范文7

1、经济发展与中西文化之碰撞

中国当时的文人以谋国家富强,主张全盘西化的人绝不在少数,这与民族文化“内向的”“包容的”“中庸的”特征的似乎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人们焦急迫切的希望国家摆脱积贫积弱的心情,导致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英国哲学家罗素在其文章《中国问题》中专列了“中西文明比较”的一章,他的看法却似乎给人们带来了一些清新的气息。在他的那篇文章中哀叹欧洲文明病人膏育的同时,肯定了中国文明的某些光明面,寄希望于这些中国文明的优点能够得到保存,有助于拯救欧洲文明,并盼望中西文明的优点能够结合起来以创造未来的健康的新文明。但是罗素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仍旧是停留在道听途说的水平,况且他偏爱老子的清静无为而厌恶孔子的儒家学说,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总体估价并不高。他还明确主张中国的传统文化亟须变革,可见远非崇信“东方文化救世”者流。在此充分说明了东西文化的交流冲突是很自然的,也是在同一件事情之上,看法很是不同,有时甚至是意见相左也不得而知。人类历史的发展是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个国家间文化的交流和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的过程,这个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因为有不同,才会有创造的动力,才会有更深刻的意识的出现。对于文化来说,它不仅是个人的产物更是社会的产物,是推动人类历史前进巨大的力量。文化是社会的产物,它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值得注意的是知识分子作为文化传播的主体,是先觉的人,在文化转型和变迁中担任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维新时期,著名思想家郑观应在与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也指出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的必要性。他在《南游日记》中写道:“余平日历查西人立国之本,体用兼备。育才于书院,议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练兵、制器械、铁路、电线等事,此其用。中国遗其体而效其用,所以事多杆格,难臻富强。”这些都反映了近代知识分子群的近代化文化行为。新式的知识分子,逐渐形成了分离于中国古老学科的新的价值系统,其知识结构也不再是以儒道学为中心的“学而优则士”的模式了,这是一个文化层的形成与创造的过程,一个为新文化事业,投身于新的目标而成长起来的新式的知识分子的群体。这些可以算是追求解放的历史,是摧毁政治抨击愚昧主义的历史,也是对明主和新文化的诉求。

2、总结

这些观念批判是突进式的,对当时的中国文化有重大实际的作用。先进的知识分子他们首先区分了政治,经济,民权的问题,将在社会问题中的经济问题归为其中最重要的原因,“经济生活是所有各种社会生活的基础”,强调经济基础的问题,当然此时的论述都比较简单,并没用深入到大众实际生活中,相对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次:启发了中国人民去思考明主的观念,对于国内的明主文化思想的启蒙发展有巨大的作用,是现代政治理念建立的一个基础。第三:他们的呼吁,是从古典文化想现代变迁的催化剂,属于不容忽视的助力之一。中国面对装备工业文明的西方经济与文化,积贫积弱的弊端暴露无疑,在这种情形之下,先进文化的碰撞,自强变革的尝试取得过不同程度的实绩。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特定传统条件的产物。由于不同的情境,不同的条件,不同的人,它被传播和接受的程度产生的效果也不相同。然而任何学说一旦被教条化,程式化便会产生偏颇的缺憾。我们今日观史,就是希望在经济和文化的新角度,吸收东西方文化的精髓谋求二者的协调与互补,更加合理运用成败,创造性的发展未来。

作者:沈莉 单位: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

经济对文化的影响范文8

关键词:文化环境;经济环境;会计模式

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人们在研究会计理论与方法的过程中,日益重视社会环境对会计模式所带来的影响。本文主要讨论会计文化环境和经济环境对会计模式的影响。

一、文化因素对会计模式的影响

所谓会计文化环境,是指对会计模式形成与发展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的各种文化因素总和,包括思想观念、价值趋向、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及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由于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创造、积累的,体现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精神财富。因此,由各种文化因素组成的文化环境,在不同的社会表现出出明显的差异。文化环境的这种差异,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各国会计模式的形成和发展。

由文化特征因素组成的文化环境所决定的会计模式的表现:利己主义的文化决定了一个社会中会计职业界比较发达,自制程度较高,政府对会计准则制定和会计实务管理等事务介入较少,同时,会计侧重于维护私人投资者的利益,会计规范的灵活性大,技术方法的发展更新较快,强调实质重于形式;相反,集体主义的文化决定了一个社会中政府的统一会计规则比较完善和有很高的权威性,实务中较少需要职业判断,会计职业界相对较弱。强不确定性避免取向的文化决定了这样的社会中一般表现出较强的保守主义倾向和保密倾向,而弱不确定性避免取向的文化决定了在这样的社会中表现出较弱的保守主义倾向和保密倾向,如一个社会中有较强的避免不确定性愿望,那么,这个社会中的人们对待未来事件的不确定性处理就比较谨慎,对利润的计量比较保守。WWw.133229.cOm小跨度的权力结构取向的文化通常造就一种通过“公认”途径规范会计实务的模式,而大跨度的权力结构取向文化往往选择统一的会计制度。阳性取向的文化对会计的影响是会计计量倾向于公正性和财务揭示倾向于公开性,会计法规制度统一性强,强制性大,持续时间长。不过会计实务是受文化取向的多个方面共同影响的,是某因素单方起作用的。

阿潘和雷德伯格认为对会计实务有决定性影响作用的文化因素:

(1)人们的保守主义倾向;

(2)人们对保密的态度;

(3)人们对商业活动的态度;

(4)人们对会计职业界的态度。

格雷研究了一种将文化的各种取向与对会计有影响作用的四方联系在一起的会计亚文化(accountingsub-culture)模式,即会计信息提供者对会计实务所持有的观点深受文化的影响,并将直接影响会计实务。

根据霍夫斯特德和格雷的研究,佩雷勒和马修斯提出了假设与推论。

(1)一个社会中利己主义倾向较大,不确定避免倾向较弱,其会计文化中表现的职业化倾向就较大(或统一性较小),保密倾向小,保守倾向也就小。

(2)一个社会中利己主义倾向较小,不确定避免倾向较强,其会计文化表现出的职业化倾向就较小(或统一性较大),保密倾向大,保守倾向也就大。

当前,我国文化特征大致可概括为集体主义、权距较大、对不确定性的避免及阳刚性,对我国会计模式的影响表现为:

(1)在会计规范体系中,会计人员普遍认同国家统一制定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由政府对会计工作实施统一管理;

(2)稳健性,这主要体现在股份制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中,如各种备抵项目的确认,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的应用及对收入确认的严格规定等;

(3)在会计信息披露上,由于企业和会计人员对真实会计信息可能引起的风险感到不安,在心理上对公开会计信息较为抵触,会计信息透明度不高;

(4)传统上,财产归国家所有,个人风险较小,在会计事项的处理上对有关费用和损失的处理不很积极,对不利事项很少作出估计,力求提高帐面利润水平。从实际影响看,阳刚性与我国会计模式相关性不大。

二、经济环境对会计模式的影响影响

会计模式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是关键,深刻影响着会计模式的内容。会计模式的内容包括:会计管理体制、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实施、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会计监督体系及其他与会计管理活动有关的方面。

(一)会计管理体制与经济环境

一国的经济体制决定一国会计管理体制类型,经济体制强调政府干预,采取的是集中与立法型会计管理体制,经济体制不强调政府干预,采取的是自我管理型会计管理体制。在前一种管理体制下,制定会计规范大多是政府部门,后一种体制下,制定会计规范的则主要是民间会计职业团体。

(二)会计准则与经济环境

会计准则作为会计规范的一种形式,在各国会计中均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然而,会计准则的产生是经济环境变化的结果,会计准则的存在、发展则需要与既定的经济环境相适应。为了更深刻地认识会计准则,应对会计准则与经济环境的相互联系进行深入研究。随着股份公司的发展,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相互分离,公司投资者越来越多,投资者种类也越来越多样化,真实公允的财务报表成为需要,随之也产生了会计准则的需要。20世纪30年代初爆发的经济危机导致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主义思潮出台,摧生了会计准则,会计理论的发展又会计准则的产生和完善提供了可能。

(三)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与经济环境

会计信息披露的实质是在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间配置会计信息的一个政策问题,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分为公开、核准和混合制度。由于各国证券市场的发达与否、筹集资金的方式渠道不同,导致了各种不同的信息披露模式。会计信息披露范围包括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注释、补充信息及其他会计信息等。日本和法国对会计信息披露是十分具体的,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很多。这是在两国经济体制下政府力量的表现。相反,美国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规定则比较笼统,但在事务中,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很多,证券交易所对信息披露的要求也十分严格,体现了美国经济中政府力量较小。会计信息披露的时间要求和披露的频率不同,反映了各国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重视不同,同时也表现了各国对吸收外资的政策不同,无疑,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是与证券市场,市场经济联系在一起的。在既定的经济环境下,建立和完善本国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不仅要考虑本国证券发展的阶段及投资者的心态,也应考虑到本国经济体制等诸多因素。

经济对文化的影响范文9

关键词:文化产业 集聚 虚拟变量 经济增长

引言

自2009年国务院实施《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到今,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已经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随着政府关于文化体制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体制变化不断深入,我国文化产业增值在近年来大幅度增长,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已经高达11052亿元,占同期GDP的2.75%,而2008年至2010年间,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年均增长高达24.2%。全国文化产业增长速度平均超过20%。2011年,中共中央在“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提出,在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基础上,加强对外宣传文化交流,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力(摘自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隽琪同志在2011第八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上的主题演讲)。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第一次提出了“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的发展。”在随后的十六大、十七大、十中,明确提出了“建设文化产业为我国支柱性产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各个地区也纷纷开始文化产业扶植政策,形成了新的一轮产业竞争格局。

由于文化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文化与经济结合才能形成文化产业,两者统一在文化产业的生产过程及文化产品中,至今,国际上对文化产业的定义至今尚无统一定论,依据不同国家地区的法律法规,文化产业囊括的产业范围也不同。根据UNSECO(UNSECO,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成立于1946年,总部设在法国巴黎)对文化产业的定义: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在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我国涉及文化产业的行业主要包括:新闻出版业、电影产业、电视产业、广播产业、动漫游戏产业、网络新媒体产业、广告产业、艺术品经营产业、演出产业、会展产业、文化旅游产业、以及教育、体育产业等13个方面(参考2011年度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国际文化产业发展规律表明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增长,文化物质的需求与消费也同步增长,我国当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了3700美元,部分地区已经超过5000美元,这样的经济基础推动了我国文化事业与产业的迅速发展,地区之间有关文化产业经济数值也明显拉大了差距。

袁海(2010)曾通过证实研究经济地理和产业政策对文化产业集聚具有显著影响。王洁(2007)曾运用区位基尼系数和行业集中率CRn指标对我国文化产业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发现文化产业在我国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证实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着地区性差异。在全国各地政府都在加大文化产业政策振兴力度的背景下,我国不同地区之间是否存在文化投资地区差异性,目前尚未有具体结论,本文结合文化产业发展的要素特征,测算并分析辽宁、河南、江苏、陕西、广东、湖南六个省份,2005-2010年有关文化产业增值与国民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从而为我国不同地区的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与发展提供政策理论依据。

文献综述

从“十二五”规划开始,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的转型一个重要的支点就是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通过区域功能的规划,提高国土空间利用效率。而正是这样全国各地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新型产业集聚区的纷纷创建,目的既是为了引领地区经济发展,也是为了争取新的投资空间。“十二五”规划使得全国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成效明显,截止2010年,各个地区的文化产业园区已经创造了700亿元的产值,并且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有很多地方只是热衷于给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挂牌”,而忽视了其发展应有的建设条件、产业内涵以及资源禀赋问题。这也是本文所探索分析的一个问题。

国外最先对文化产业价值进行研究的是法兰克福学派代表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在1947年出版的《启蒙的辩证法》里提出的一个“文化工业”的概念,揭开了经济与文化的关系。随后,日本学者日下公人、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都对文化产业的外部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进行了系统地分析,证实了文化产业也存在规模效益与需求偏好效应。Schulze(1999)提出具有复制性的艺术品产业是可以通过投资达到规模经济效益,并强调了这些产品消费具有“上瘾效应”(“理性上瘾”理论最先由Stigler&Becker于1977年提出,它说明了艺术品消费水平的高低是受消费者对其上瘾性的边际效用影响的,跟其过去的消费偏好倾向有关),文化消费具有重叠偏好的倾向。Barro(1956)提出空间发展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以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并通过关联效应和乘数效应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Gurmar Myradal(1957)使用“回波”和“扩散”概念,说明经济发达地区对其他落后地区的双重作用和影响,形成“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论。Krugman、Fujita和Venables(1990)开创的新经济地理学,把空间因素纳入到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中,证实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某种规律与途径。

国内学者朱英明(2003)构建了区域经济增长的概念性模型,据此分析了产业集聚的区域效应。吴林海(2003)则集中分析了投资对集聚效应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集聚效应在各地区的差异和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罗勇(2007)通过实证检验对我国的制造业进行了分析,得出产业集聚不但带来了经济增长,也扩大了区域经济差距的结论。国内学者雷宏振,刘立云(2012)指出,我国文化产业集聚驱动因素分为“原发型”与“嵌入型”,并通过ISM模型证明文化产业的集聚有很强的产业关联与波及效应,对整体经济有强大的拉动作用,特别是内部文化制造业所起作用显著。冷传明(2012)指出区域文化对不同地区的产业集聚发展有着关键性影响作用,优化文化是区域产业集聚健康发展的新动力。

理论模型

(一)我国文化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模型

Allen(2004)采用2001年美国48个州的横截面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显示出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消费结构升级,拉动了经济的增长。Wynne(2002)在研究英国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状况时,强调了文化产业集群对英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引擎带动作用。针对于产业的效益,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以规模报酬递增、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为假设前提,在D-S(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模型)垄断竞争模型基础上,认为某一产业的经济增长与其空间和地域的集聚有关,政策措施和地理分割会使产业的空间集聚多样化。

Michael Porter最早提出了推进产业竞争力提升的一系列指标,包括生产要素,即产业主要需求的资源丰富程度,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等等;需求条件,即产业对应市场结构的吸收能力,体现为消费者收入水平、贸易指数、消费指数等;相关辅助产业,即产业对应的上下游发展状况,也特指技术的传递效应;企业策略、结构以及组织管理模式。基于这一“钻石模型”,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文化产业的集聚也遵守这一定律。假设it为地区的文化产业集聚度,根据理论综述,能够影响地区文化产业集聚程度的影响因素包括:地区的开放自由度Oit,鼓励政策的实施Pit,文化产品的消费力Tit等等,如式(1)所示:

(1)

其中,i,t 分别表示截面维度和实践维度。

消费者对于来自不同地区的文化产品也会存在不同的偏好,假设i地区的消费者对j地区生产的文化产品存在某种关联,则它们之间的函数为j(δijt),如式(2)所示:

(2)

Kihhe(1982)认为文化产业发展在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方面具有外部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要远大于对GDP的贡献率。 同时结合Anne-Celia对文化产业对国家经济发展影响力的总结,本文提出的地区经济发展驱动因素计量模型如式(3)所示:

(3)

将式(1)、式(2)带入式(3),得log函数关系式:

α,β,γ分别为待估系数,μit表示不可观测的效应,εit表示随机误差项。

本文要判断我国南北两个地区对文化产业的投资大小对地区经济增长贡献度的差别,因此在研究中,模型最后设定虚拟变量Dummyit,i表示每个地区代表,分析i地区时,其观测值为1,其他地区为0。在计量经济模型中引入虚拟变量可以描述和测量定性因素的影响,也可以正确反映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提高模型的精度。

(二)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的样本数据均来自于2005-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中国文化产业年鉴》,《中国第三产业年鉴》,国研网统计数据库,选择辽宁、河南、湖南、陕西、江苏、广东六个省份以及北京、上海两个直辖市作为测量对象。

地区i的经济发展水平Yit,即经济总量值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来表示。一般区域开放度的指标习惯用贸易数值来表示,即某地区每个时期阶段调出或调入的各种货物和服务的价值与地区GDP的比率,但是由于各个地区统计方式不同,又具有较长的滞后期,因此我们用克鲁格曼所提出的新经济地理学来作为开放度测量依据,Oit表示各个省会城市距离港口的地理距离。各地区对文化产业振兴的政策非常多,但是能够真正体现出对文化产业有所促进作用的还是要看文化产业带动的社会经济效益,例如就业数量,产值等,Pit采取地区i的文化产业增值额。δijt的影响因子应该包括i地区的文化产业集聚度it,人文发展指数ηit,人均年收入λit等。人力资本Hit,每个地区十万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人数比例。

检验结果

本文运用Stata10.0软件进行模型估计。面板数据模型的回归检测包括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一般用Hausman检验来确定。模型(1)、(2)、(3)的Hausman统计值分别为0.97,8.74,79.67(Prob>Chi2值分别为0.6157,0.9751,0.000,证实模型(1),(2)在10%水平上接受原假设,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模型(3)在1%水平上拒绝原假设,采用固定效应模型)。

本文首先对文化产业相关因素进行实证测量,根据Hausman检验结果不显著,表明模型显著存在随机效应。模型(1)中除了经济地理位置因素不随时间而变化,其他变量均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产生变化,因此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估计无法完全测量出变量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和Hausman检验结论一致。模型(2)中第一个变量产业集聚度中包括经济地理因素,因此也需要采用随机效应模型估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综合模型(1)和模型(2)的结果可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地方政府的鼓励政策措施对文化产业集聚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影响,各地居民对文化产品及服务的消费指数(居民消费指数,对一个固定的消费品篮子价格的衡量,我国2011年的居民消费指数构成分别为:食品 31.79%,居住17.22%,交通通讯 9.95%,文化娱乐教育 13.75%7)虽然不显著,但是呈负关联。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发现,河南、湖南两个地区的文化产业居民消费指数较高,均值都在100以上,北京、上海较低,均值都在98左右。证实文化产业的物价水平高对文化产业集聚是存在一定副作用,不利于长远的地区经济增长。

第二,各个省份的文化产业集聚度和人均收入水平对本地的文化产业吸引力都有着显著水平超过1%的正影响,人文发展指数也有着5%显著水平影响力。

第三,各个地区的在校大学生数目也能够促进地区文化产业的经济增长水平,在校大学生数目增长1%,其地区的经济实力也可以增长1.56%。整体看来,模型(1)和模型(2)的R方值都在95%以上,拟合度很高。

对模型(3)进行固定效应估计结果,R2值为0.9897,且F统计量显著,表明模型整体有效并可解释因变量99%的变化。其中消费者对来自不同地区的文化产业偏好性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检验,而产业集聚度和人力资本的结果并不显著,考虑到地区偏好性中包括了地区产业集聚度,为了避免出现多重共线性,对变量进行逐步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表2的结果表明,地区的文化产业集聚度、消费者对地区文化的偏好度,以及人力资本高低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产业集聚度提高1%,地区国民生产总值也会提高0.97%,地区的文化消费水平也会促进经济增长。

在模型(3)上添加虚拟变量后,进行固定效应模型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中,R2=0.9761, R2 within =

0.8072,between 0.7508(本文选择北京,辽宁,河南,陕西作为代表地区,选择上海,江苏,湖南,广东作为代表地区)。

从表3中可以,通过对t值显著性的判断,可看出我国南北地区的文化产业成长都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各个地区的国民经济增长率,但是根据β值的大小可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北方地区的文化产业集聚度虽然较高,但是对经济增长并无实质性的影响力,t值为负值,说明对文化产业过多的投入反而不利于整体地区的经济平衡性发展,而北方地区的人文发展以及收入水平的提高目前对地区的经济发展并无具体的促进作用,可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人力资本的投入对文化产业,以及地区经济未来的发展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南方地区相对比北方地区开放早,接受外部文化影响多,因此各类因素对文化产业以及地区经济的贡献率则不同,产业集聚度的β系数值达1.61,表示文化产业的集聚度增长1%,地区经济会增长1.61%,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以及人文发展指数提高1%,地区经济增长1.83%,人力资本发挥的作用要大于其对北方地区的影响力。

结论与启示

根据上述分析结构,可以看出相对于工业,农业,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与测量更加复杂,根据奥尔定律,经济增长率对某一产业的就业会有拉动作用,有利于形成集聚现象,因此,文化产业的集聚是拉升某一地区就业率,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有力方式,也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组合、互补与合作的影响。通过本文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出文化产业的集聚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一定影响力,除此之外,当地人均消费水平的高低以及高等教育的普及度都会推动文化产业和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地区之间的要素影响力是具有差异化的,要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政策。

针对本文研究结论,提出几点启示:

第一, 合理规划文化产业在社会总体规划当中的位置,要对地区文化产业规划进行科学的论证,避免盲目跟风而带来的资源浪费以及恶性竞争。第二,完善体制,打破条块分割,提高管理效率。每个地区应该找好其定位,注重实施个性化、差异化策略,深入挖掘当地独特的文化资源,突出区域和行业,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实现错位发展。第三,发展相关设施,特色娱乐的建设,带动周边消费,不能过度依靠文化资源本身。实现区域集聚化发展,文化资源禀赋类似的地区可以共同融资,扩大市场化,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后,要推动配套金融服务市场的建设。加宽融资型信托拓展文化企业融资渠道,加快文化产业主题投资基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雷宏振,邵鹏,潘龙梅. 我国文化产业集聚度测算及其分布特征研究[J]. 经济经纬,2012(1)

2.李文秀.美国服务业集聚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8(1)

3.袁海.中国省域文化产业集聚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10(3)

4.王婧.中国文化产业经济贡献的影响因素[J].统计与决策,2008(3)

5.李永刚.文化如何成为经济学研究的对象[J].经济学家,2012(2)

6.Anne-Celia Disdier, Thierry Mayer&Silivo.Bilateral Trade of Cultural Goods, Jouranl of Economic Integration,2006

7.Anderson, J, E. van Wincoop. Gravity with Gravitas: a Solution to the Border Puzzl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3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