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工商管理的性质集锦9篇

时间:2023-11-16 10:40:20

工商管理的性质

工商管理的性质范文1

[关键词] 商场 人本原理 管理 控制

一、引言

在组织管理中,管理者主要是通过运用管理策略对组织的人、财、物等多种资源和要素进行管理。其中,人是最具有能动作用的要素,财和物都必须要通过人去进行管理,即管理归根结底就是对人及其行为的管理。

21世纪的竞争,在一定层面上就是人才的竞争。因而,如何尊重人、爱护人、发展人,在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每个现代商场管理者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而现实生活中,很多的商场管理者没有能够充分认识到人本原理的重要性,在管理实践中自然就产生了许多的问题难以解决,这直接影响到现代商场的管理效益和管理目标的实现。本文将对人本管理的实质、人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为现代商场管理者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

二、人本管理的实质

19世纪末以来,随着管理科学的长足发展,先后出现了关于人性假设的诸多理论: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出现了以泰勒为代表人物的“经济人”的人性假设理论;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以梅奥为代表人物的“社会人”的人性假设。不论哪种理论都围绕着人的利益和需求展开,都是通过满足人的需求来提高人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人的效率以最终达到提高组织效率的目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先对人本原理的实质进行认识。

按照《管理学》的理论:“以人为本”是指对管理对象――人所进行的比较高层次的一种管理方式,是指在企业管理的一切活动中,始终把人放在核心位置,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充分调动所有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获得最大的效益。“强调一个自我学习、自我激励的企业环境”,这是以人为本的内涵。“以人为本”在管理上一种软管理,它注重对人的管理,注重宽松和谐的气氛,注重灵活的领导方式。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就是要在管理中体现出“尊重人、关心人、沟通人、培养人、重视人和激励人”。结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我认为“以人为本”原理在现代商场管理中的运用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关心人

关心人是“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具体体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成员日益表现出趋利性的特点,人们的思想认识与其合理利益满足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能否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将直接影响到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这就要求管理者高度重视员工的物质利益,以正确的利益观来引导员工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鼓励员工通过正当手段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从维护员工的基本利益出发,切实关心员工疾苦,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才能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员工的积极性。

2.尊重人

承认员工的个人需求,尊重员工的个人价值和尊严,是企业形成凝聚力的关键。尊重员工的主体意识,就是充分肯定员工在经营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商场管理者要努力创造条件,使员工既能意识到其工作的结果对自身的意义,同时又能意识到其奋斗对社会或企业有一定的意义。让每个员工都具有主人翁意识。另外,管理者尊重员工,员工也才会尊重管理者、尊重企业。

3.沟通人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必须注重和员工的情感沟通。有效的沟通有助于员工理解组织的目标,从而帮助员工理解其工作与企业整体任务的紧密关系,激励员工积极地完成自身的使命,并从中获得满足感。因此,管理者在管理中应注入更多的情感,以密切人与人、人与企业的情感关系,树立员工的群体意识和敬业乐群的精神,以激发和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4.培养人

任何企业都有培养员工、培育和造就大批新人才的任务。优秀的企业管理者都非常重视员工的培养,将培养人才的投入看作是最合算的投资。培养人不仅是企业的需要,而且是员工自我成长的需要。“以人为本”的管理要求重视员工培养,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5.重视人

重视个人价值是“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关键。从微观的层面说,无论多么庞大的组织都是由微弱的个人组成的,没有个人能力和积极性的提升,整体的力量只能是无能为力的或虚假的。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员工的才能、重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

6.激励人

激励人是“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重要内容。实施有效的激励可以激发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促进员工智能和体能的充分释放并导致一系列积极的行为后果;另外,它将有助于将职工的个人目标导向实现企业目标的轨道。运用激励法能满足员工尊重、社交等多方面的心理需要,鼓舞士气,协调人际关系,进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各部门、群体、成员间的密切协作。

三、现代商场人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方式中,人本管理的位缺

员工不仅是商场经济活动中的主体,同时也是商场经济活动中的管理核心。只有重视和强调员工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发挥,商场才能充满生机活力。然而,我们有些商场在经济活动中,却自觉和不自觉的忽视了这个核心问题,偏重于采取一些外在的约束力管理商场。主要表现在:一是依靠行政体制管理,让管理者被动的去完成某项任务,而不能从根本上调动职工的销售积极性;二是依靠规章制度管理,让员工成为规章制度的奴隶,限制了员工创造性的发挥;三是依靠物质激励管理,很容易让员工思想上产生拜金主义、金钱至上的倾向,以至于偏离商场的精神文明建设方向。这种借助外在力量管理员工的方法,只是把“人”当作缺乏思想和情感的“物”,这同商场文化建设人本管理核心理念相去甚远,从而导致部分商场的管理效果不佳、竞争力缺乏。

2.管理思想中,重“物”不重“人”

目前在一些商场中存在着把商场人本管理和经营管理比喻成“虚”与“实”、“软”与“硬”、“有形”与“无形”的关系。认为商场的经营管理是有形的、实的、硬的,而把商场文化称之为无形的、软的、虚的,更有甚者把两者完全割裂开来。这种重“物”不重“人”的管理思想将直接导致商场管理者在出现问题时不能够从主观上去找原因,从而使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忽略人这个既能够产生问题,又能够解决问题的根本因素。

3.管理内涵中,缺少人本管理的个性特征

目前一些商场在实施“人本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对“人本管理”的深入研探,因而出现了缺乏个性化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商场在制定和培育人本管理理念中缺乏应有的特点和个性。如在商场精神的制定与培育过程中,许多商场将“学习、团结、拼搏、奋斗、创新、文明、受纪、遵法”等词汇收集起来,从中进行筛选,或三个一列,或四个一组,将其确立为本商场的精神。但它没有将商场特有的文化内涵容入其中,这就导致商场的企业文化不能完全塑造,而且也不能够成为指导员工行为的精神动力。

4.管理对象中,“内部人”和“外部人”的分离

现代商场管理中,有很多的商场在确定“人本管理”的对象时,往往只注重到“外部人”或者“内部人”中的一方。注重“外部人”管理的商场往往认为只要管理好商场员工,企业的经济效益自然就能够上去;注重“外部人”管理的商场往往认为只要坚持“顾客至上”就能够留住顾客,创造效益。其实,这种将“外部人”与“内部人”分离的管理方式从根本上背离了“人本管理”的实质内涵,直接导致了商场经济效益不能持续增长。

5.激励方式中,重“物质奖励”轻“精神激励”

在商场管理中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是是企业管理的需要。但在激励机制的建设上,很多商场管理者普遍存在注重物质奖励、轻视精神激励的问题。因为他们认为物质奖励方式更适用,是“实”的,而精神激励则是“虚”的、“空”的。其实,根据马斯洛的“需求五层次理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求就是“自我实现”的需求。要实现员工的“自我实现”的价值需求,精神激励是最高境界,是对员工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认可。

四、完善现代商场人本管理的对策措施

作为现代商场的管理者要实现商场经营的跨越式发展、要实现商场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和循环发展,必须要从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体制、激励方式等方面进行变革。针对以上谈及的现代商场人本管理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我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完善商场管理方式

由于单一的行政管理、制度管理是一种刚性管理,在管理实践中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陷。而“人本管理”则相对来讲是一种柔性管理方式,它注重以人为本。所以在商场的管理实践中建议将行政管理、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方式相结合。这将有助于行政命令、规章制度的落实,也将有利于商场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也更能够深层次地实现商场效益与员工自身的共同发展、协调发展。

2.强化员工培训制度,加大人力资本投资

当今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在知识经济时代,商场对管理者和员工的培训将有助于管理者和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也是人性化管理的体现。对商场管理者和员工的培训,必须要求企业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具体做法是商场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继续教育制度,并付诸实施。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文化的培训――以培养员工对企业理念的认知,业务知识的培训――让员工熟悉商场的业务流程、熟练掌握基本的服务技能和服务技巧,产品知识培训――让员工能够熟练掌握商场经营的产品知识以及竞争者的相关产品知识,最新营销理念的培训――让员工能及时掌握最新的营销理论和推销技巧。培训的方式主要有新员工岗前培训、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员工转岗培训、现场操作实训等。培训的层次可分为管理人员培训和一般员工培训。培训的形式可以采取“请进来”和“送出去”相结合的形式。

商场对员工的培训是一种投入大于产出的投资,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将有助于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企业经营理念的尽早确立,同时也必将有助于商场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也必将有助于商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创造。

3.建立个性化的商场(企业)文化

所谓个性化的企业文化,就是要体现出商场的发展历史、行业特点、人文环境、队伍素质、价值追求的文化内涵。它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关键是要能够深化到员工的脑海里,得到员工的广泛认同,成为员工规范自己言行的自觉行动。只有独特的商场精神(企业文化)才能在员工脑海里产生深刻的印象,在心里上产生震撼。这将有助于企业员工的个性特征的张扬和员工素质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顾客认店购买”理念的形成。

4.转变管理思想,理顺管理思路,强化“人性管理”意识

针对部分商场管理中存在的重“物”轻“人”、“外部人”和“内部人”分离的问题,建议商场管理者要转变管理思想,理顺管理思路,强化人性管理意识。商场管理者必须树立“内部人”(员工)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和实践者,“外部人”(顾客)是企业财富的供给者的思想。在管理实践中要学会尊重和欣赏员工,要让员工参与企业管理,要尊重和发扬员工的个性特征,要注重顾客需求的共性管理和个性需求的结合,要注重“内部人”和“外部人”的协调统一,要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树立起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才能有助于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才能建立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才能为商场创造永续的利润源泉。

5.建立多元化的激励机制

所谓“激励机制”是指为了保持商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运行,实现企业管理的预期目标,在有机组合企业管理内在要素中发挥激发、鼓励、支持、关怀等作用的过程和方式。不用质疑的是通过物质激励有助于提高员工的销售热情和积极性。物质激励必不可少,但同时也需要结合精神激励机制。而管理学上对人需求的研究表明,当人满足了物质需求以后会更倾向于对非物质的需求,这就需要管理者能够为人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激励方式,如提供发展机会、职位晋升、公开表彰、外出培训、带薪休假等非物质激励的方式。因此商场要保持长期、持久的竞争力优势,必须考虑到员工的物质、精神和心理等多方面需要,在物质激励的同时必须辅助以精神激励、理想激励和目标激励等多种方式。以多元化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6.重视员工的精神待遇

商场员工的待遇分为物质待遇和精神待遇两种。有时人们也称其为外在待遇和内在待遇。物质待遇主要包括薪水、福利、奖金、津贴等;精神待遇则包括工作的胜任感、成就感、责任感、受重视程度、影响力、个人成长和富有价值的贡献等。根据赫茨伯格的保健和激励双因素理论,人的精神待遇包括激励需要和环境需要两种。激励需要有:工作本身、责任、成就、发展、进步等;环境需要有:组织决策和行政管理、工资、工作条件、与上级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与下级的关系、安全、地位等。环境需要是保证员工正常工作的精神需要,激励需要是促使员工更好地工作的精神需要。因此,作为商场的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一定要对员工的物质待遇和精神待遇给予同等的重视,这样才能让员工能够在为商场创造效益的同时,也能够谋求员工自身的发展。

总之,商场管理是一门较深的管理学,它涉及到商场内部人和外部人的管理,它涉及到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和公共关系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作为现代商场的管理者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并在管理实践中加以贯彻落实,才既能有助于商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同时也才能实现商场和员工的共同发展、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成思危:《中国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F].经济问题,2004年

[2]孙大维 刘红燕:《现代商场管理能力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工商管理的性质范文2

【关键词】电子商务;质量;监督管理

电子商务虽然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规模,但是在其发展进程中质量方面却一直存在这监管缺失的问题。通过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电子商务商进行调查之后发现,在电子商务质量监督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本文主要针对电子商务,从质量的监管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电子商务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行为主体进行确认的过程中存在问题

电子商务的依托为互联网,互联网中的参与者之间存在的联系的表现形式为数字信号之间的转换,具有抽象性的特征,与传统的具有直观特征的表现形式存在不同之处。在网络活动中,行为主体具有不确定性与虚拟性,给电子商务带来交易风险。因此,在电子商务中会出现没有安全感与责任感的情况。在对电子商务进行质量监督管理的过程中首先应该确认行为主体,一般包括网络基础服务提供者、主动表明身份的电子商务参与者、未主动表明身份的电子商务参与者等。由于网络所具有的特殊性,在对电子商务的行为主体进行确认的过程中存在较大困难。

(二)在法律进行适用的过程中存在问题

在对电子商务进行质量监督管理的过程中,原有的适用于传统经济的法律并不完全适用。电子商务本质上属于市场经济形式,应该遵循市场经济的基础价值判断。电子商务在发展的过程中是与传统商务协同发展。因此,在构建电子商务的法律体系的过程中应该以传统的法律思想为依托,对其合理的内核进行继承,不能够隔离两者之间的联系。当前,适用于电子商务的法律较少,生搬硬套的适用法律会导致电子商务质量监督管理出现管理过死或管理盲区等问题。

(三)在违法行为进行管辖的过程中存在问题

在互联网的特殊的环境中,行为方式具有广泛性、随机性、不确定性、接触多方性等多个特性。这就导致了在对违法行为进行辨识的过程中存在大量问题。当前,我国的电子商务行政管理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在对电子商务进行质量监督管理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管辖地不明确、多方管辖、管辖争议等问题。

(四)在电子证据进行收集的过程中存在问题

在电子商务的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电子证据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进行质量监督管理的过程中,证据是对事实进行认定的证据,应该对其进行高度的重视。首先是电子证据效力确定方面的问题,在我国的诉讼法中,电子证据并未没有包含在诉讼证据种类中,电子证据的归类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导致了电子证据的效力在确定的过程中存在混乱情况。第二是电子证据在收集过程中的范围问题,在电子证据中,一方面包括电子商务中在计算机中存储的各类电子文件,另一方面包括服务器中的各类图片与视听材料等。在证据收集的过程中由于收集范围较广,导致了收集工作量大,证据收集工作难度较大。第三是电子证据在收集过程中的时效性问题,在计算机运行的过程中,信息始终处于变化的状态中,很多电子证据可能在收集之前就别修改或者灭失。第四是电子证据的保存问题,电子信息及其存储介质都容易受到损坏,在对其进行保管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损害或丢失的问题。

二、电子商务强化质量监督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与更新观念,提高电子商务质量监督管理的积极性。当前,国际互联网发展迅速。电子商务的基本载体为信息,运行环境为网络,这种新型的商务形式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方式。面对各种电子商务质量方面的问题,应该重视对电子商务的质量进行监督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电子商务的持续发展需要进行质量监督管理,电子商务属于市场经济运行方式的一种,属于法制经济,在运行的过程中要通过法律的规制来确保其有序发展、良性竞争,实现持续发展。在对电子商务的质量进行监督管理的过程汇总要不但更新观念与方法,在管理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

(二)建立健全电子商务质量监督管理平台

通过电子商务质量监督管理平台的构建,一方面能够促进电子商务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信息化的各种先进手段,利用电子商务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质量监督管理的效率。另一方面能够促进电子商务质量监督管理水平的提高,更新传统的监督管理理念,通过各种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改造与重组传统的管理手段与流程,通过现代管理理念的运用来提高电子商务质量监督管理的水平。

(三)加快电子商务方面的立法工作进程

在互联网环境之下,传统的市场经济法律面临着一系列的冲击。因此,要加快电子商务方面的立法工作进程,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首先,要推进电子文件方面的法律规范的制定进程,对各种电子文件、电子认证的法律地位进行进一步的明确,满足电子商务的发展要求;其次,要推进电子证据方面的法律规范的制定进程,对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进行进一步的确定;最后,要明确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以法律的形式对其进行确定。

(四)培养电子商务质量监督管理复合型人才

在对电子商务进行质量监督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因此,要注重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通过人才的作用促进电子商务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进步与完善。

总结:

电子商务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当前,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电子商务是新生事物,发展并不完善,在质量监督管理方面依旧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引起广泛的重视,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来提高电子商务的质量,促进其健康、持续的发展,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宏霞,刘岩峰. 电子商务质量中介的质量监督最优控制模型[J]. 企业经济,2012.

[2]钟元生. 中国电子商务管理研究进展――2013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管理国际学术会议综述[J]. 管理世界,2013.

[3]夏克坚,黄骏江,赖文伟,姚菊英. 企业电子商务管理案例教学实践研究[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

工商管理的性质范文3

关键词:Excel;实际利率法;溢/折价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5-82 -03

近几年来,我省工商管理系统内审工作对加强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强化监督制约、预防腐败形势的发展,对内部审计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笔者结合近几年内部审计工作实际,拟对目前我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规范和加强工商管理部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程序和方法作一初步探讨。

一、目前我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配套的法规、制度不够完善

目前,我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印发的内部审计规范性文件有《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规定》《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内部审计操作规则》《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财务收支审计操作细则》等,但是,这些制度、办法与国家审计署、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及江苏省内审协会的有关规章、制度的要求相比,未从根本上解决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内部审计的任务和目标、内部审计权限、惩戒条款、质量控制方法、质量检查方法、内部审计管理制度、审计准则等问题,未形成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内部审计规范体系,不能进一步指导和提高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二)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不够

首先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实行的省垂直管理体制,其内部审计机构处在双重领导之下,行政上受到本单位局长的领导,在业务上又受到上级部门内部审计部门的领导,虽然目前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断的强调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行动中却没有得到贯彻实行,最终导致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内部审计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处境,审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受到了严重挑战,审计出来的结果也得不到其他部门的关注。其次就是在日常审计过程中,对于一些涉及到财务等敏感性的问题上,往往只会听从领导的意见,能够不上报,就不会上报,能够从轻定性,就会从轻定性。再次,许多地、市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还没有设立专门的审计机构,审计工作组多为抽调人员临时组团,县级工商部门多以财务人员兼职内部审计工作,自己审自己,就出现了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现象。

(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存在“内部审计”概念不清晰现象

尽管 “内部审计”概念对于本系统人员已逐渐耳熟能详,但是“内部审计”概念并没有真正深入人心,对内部审计的监督管理作用没有真正体会,甚至会认为内部审计就是走过场,完成应有的工作程序。内部审计人员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久而久之会变得不负责任,养成懒惰心理,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在履职过程中不能真正发挥内审人员的作用。

(四)内部审计人员业务知识参差不齐

根据审计工作特点和审计工作的有关规定,内部审计人员应熟练掌握审计法律法规、财务管理、会计、计算机、审计、工程等多方面的知识,具备查帐、综合分析、组织协调和口头与文字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但目前系统内审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有的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这些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部审计质量,制约了监督职能的进一步发挥。

(五)内部审计结果利用效果不高

不同程度地存在:一是质量控制制度落实不够,如审计复核、质量检查制度等,存在潜在的审计风险。二是重问题审查,轻处理处罚,起不到应有惩戒作用。三是重审计意见提出,忽视审计意见落实,忽视审计成果的转化利用。

(六)内部审计技术方法缺乏严谨性和科学性

目前我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的内部审计工作还是停留在对财务收支合规性审查的层面上,没有深入分析资金使用的合理性、效益性,审计主要采取就地审计方式,且手工操作为主,审计方式单一,审计工作科技含量不高,尽管目前设计了一套审计软件,但是因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齐,软件开发的不够完善等原因,未能真正使用,因此目前的审计方法不能适应行政职能发展变化和审计发展需要。

二、规范和加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程序和方法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是提高审计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规范和加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程序和方法就显得势在必行。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程序包括:审计方案的制定、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的审查、编写审计报告、审计决定及其执行情况、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等,严格按照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程序操作是提高审计质量的保证。

(一)从制度上规范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的程序和方法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内部审计法规、制度、标准与职业道德的健全完善不但能使内部审计工作有章可循、规范进行,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因此,必须加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内部审计法规、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在实践中紧密结合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内部审计情况,不断加以总结、改进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制定出较为健全有效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内部审计规范制度体系,使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内部审计走向制度化和规范法、制度化轨道。

工商管理的性质范文4

【关键词】采购管理;质量管理

一、引言

质量是制造业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使用方与制造方共同追求的目标。随着使用方对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制造方为了增加产品的竞争力,满足越来越苛刻的使用要求,一方面不断采用新技术,提高产品的开发能力和制造能力,另一方面不断加强质量管理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采购管理是公司管理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外资企业中采购对整个决策过程参与程度非常高,公司整体运行包括质量管理控制都缺不了采购管理。在具体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采购部门与工艺部门等整体合作完成对项目的追踪及管理,实现了整体对质量的参与。

在外资企业的生产运营中,采购部门分为直接采购部以及间接采购部,直接采购部负责进行产品物料的采购工作,间接采购指的是生产加工过程中各种消耗品,如工具、量具、生产设备等,反应在笔者的公司就是工具、设备等。

二、企业的质量管理分为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两方面的内容

1、质量保证:质量保证活动涉及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从产品设计开始到销售服务后的质量信息反馈为止,企业内形成一个以保证产品质量为目标的职责和方法的管理体系,称为质量保证体系,是现代质量管理的一个发展。建立这种体系的目的在于确保用户对质量的要求和消费者的利益,保证产品本身性能的可靠性、耐用性、可维修性和外观式样等。

2、质量控制:为保证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出厂质量达到质量标准而采取的一系列作业技术检查和有关活动,是质量保证的基础。美国J.M.朱兰认为,质量控制是将测量的实际质量结果与标准进行对比,并对其差异采取措施的调节管理过程。这个调节管理过程由以下一系列步骤组成:选择控制对象;选择计量单位;确定评定标准;创造一种能用度量单位来测量质量特性的仪器仪表;进行实际的测量;分析并说明实际与标准差异的原因;根据这种差异作出改进的决定并加以落实。

企业的间接采购管理是计划下达、采购单生成、采购单执行、到货接收、检验入库、采购发票的收集到采购结算的采购活动的全过程,对采购过程中物流运动的各个环节状态进行严密的跟踪、监督,实现对企业采购活动执行过程的科学管理。

三、采购管理与质量管理的联系

下面以实例说明采购管理和质量管理之间的关系。

XX公司建立发动机新工厂,欲采购一条装配生产线,根据以往经验以及中国货币的汇率,设定项目预算。成立一个项目组进行此采购项目。项目组成员包括设计部门、工艺部门、质量部门、采购部门。

在项目的前期阶段是由采购部门开发符合公司供应商要求的供应商。供应商开发的基本准则是“Q.C.D.S”原则,也就是质量,成本,交付与服务并重的原则。在这四者中,质量因素是最重要的,首先要确认供应商是否建立有一套稳定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然后确认供应商是否具有生产所需特定产品的设备和工艺能力。其次是成本与价格,要运用价值工程的方法对所涉及的产品进行成本分析,并通过双赢的价格谈判实现成本节约。在交付方面,要确定供应商是否拥有足够的生产能力,人力资源是否充足,有没有扩大产能的潜力。最后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是供应商的售前、售后服务的纪录。

确定入围供应商需要采购部门的专业知识。需要7个基本步骤。

1.分析市场竞争环境。这个步骤的目的在于找到针对哪些产品市场开发供应链合作关系才有效,必须知道现在的产品需求是什么,产品的类型和特征是什么,以确认用户的需求,从而确认供应商评价选择的必要性。同时分析现有供应商的现状,分析、总结企业的存在的问题。

2.建立供应商选择目标。企业必须确定供应商评价程序如何实施,信息流程如何,谁负责,而且必须建立实质性、实际的目标。其中降低成本是主要目标之一,供应商评价、选择不仅仅就是一个简单的评价、选择过程,它本身也是企业自身和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一次业务流程重构过程,实施得好,它本身就可带来一系列的利益。

3.建立供应商评价标准。供应商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是企业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价的依据和标准,是反映企业本身和环境所构成的复杂系统不同属性的指标,按隶属关系、层次结构有序组成的集合。根据系统全面性、简明科学性、稳定可比性、灵活可操作性的原则,建立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供应商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不同行业、企业、产品需求、不同环境下的供应商评价应是不一样的。但应涉及到供应商的业绩、设备管理、人力资源开发、质量控制、成本控制、技术开发、用户满意度、交货协议等方面。

4.建立评价小组。企业必须建立一个小组以控制和实施供应商评价。评价小组必须同时得到制造商企业和供应商企业最高领导层的支持。

5.供应商参与。一旦企业决定实施供应商评价,评价小组必须与初步选定的供应商取得联系,以确认他们是否愿意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是否有获得更高业绩水平的愿望。企业应尽可能早地让供应商参与到评价的设计过程中来。然而因为企业的力量和资源是有限的,企业只能与少数的、关键的供应商保持紧密地合作,所以参与的供应商不宜太多。

6.评价供应商。评价供应商的一个主要工作是调查、收集有关供应商的生产运作等全方面的信息。在收集供应商信息的基础上,就可以利用一定的工具和技术方法进行供应商的评价了。在评价的过程后,有一个决策点,根据一定的技术方法选择供应商,如果选择成功,则可开始实施合作关系,如果没有合适供应商可选,则返回步骤2重新开始评价选择。

7.实施合作关系。在实施合作关系的过程中,市场需求将不断变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及时修改供应商评价标准,或重新开始供应商评价选择。在重新选择供应商的时候,应给予旧供应商以足够的时间适应变化。

在经过团队的考察之后,将供应商的范围划定在3-5个之内。由工艺部门确认RFQ(Request of Quotation),由采购部门负责和供应商建立沟通渠道,负责追踪项目进度。

供应商的最终决定。在笔者公司,选择内部评标的流程,由整体团队进行评分。实行的比较公平的权重比评分原则。供应商的最终选择就由此产生,与笔者选定的合格供应商签订商务合同。

由上可见,在整个过程中采购管理与质量管理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且在采购中对质量控制是非常关键的,采购质量的稳定与提升,势必会造成采购成本的下降,所以提高采购质量就是降低企业成本、增加企业效益。

四、结语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加强采购管理和质量管理的协调统一。

一、制定联合质量计划

二、定期或不定期监督检查

三、及时掌握供应商生产状况的变化

四、帮助供应商导入新的质量体系和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朱绍强,徐健.《工艺装备质量管理研究与改进》

[2]严隽延.《工模具制造的质量保证体系》

工商管理的性质范文5

(一)工商管理培训没有得到重视

很多企业虽然顺应潮流开展了相关的工商管理课程,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对工商管理培训有着足够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企业的工商管理培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工商管理培训的质量不高、效果不好。尤其是一些发展中的企业,对于开展工商管理培训表示不理解。这样一来,在这些企业开展工商管理课程就变成了一种形式,员工在进行培训时也只把培训当做任务,没有认真的去进行工商管理知识学习。

(二)培训方法和培训内容落后

培训方法和培训内容的落后,是很多企业工商管理培训质量不高的原因。一方面,国内很多的企业进行工商管理培训时,采用的都是“灌输式”的培训方法,使得学员在进行学习时不能充分理解理论意味较强的工商管理知识。另一方面,一些企业每年的工商管理培训内容基本一致,没有将与时俱进的工商管理知识更新到培训中,使得工商管理培训难以引起学员的兴趣,并且也难以达成预期的培训效果。

(三)培训考核制度滞后

考核是督促学员认真进行工商管理知识学习的良好手段,所以也是工商管理培训质量的基本保障。而一些企业的考核内容非常简单,以便使员工顺利通过考核。这使得教师无法真正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学生本身对学习也不甚重视。因此,培训考核制度的滞后,也是影响工商管理培训质量的重要问题。

(四)缺乏优秀的师资力量

工商管理培训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优秀的师资力量。因为想要长期聘用一个优秀的工商管理培训教师,就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来资助教师到国外进行进修。这使得很多企业望而却步,没有认真的选择工商管理培训教师。而教师存在的缺乏实践经验和专业素质不过关等问题,将会影响培训的效果,从而使企业根本无法完成高质量的工商管理培训。

二、提高工商管理培训质量的途径

(一)提高企业对工商管理培训的认识

提高企业对工商管理培训的认识,就可以使企业领导和员工重视起工商管理培训,从而用端正的态度来进行工商管理培训,自觉的完成工商管理学习,进而提升工商管理培训的质量。为了提高企业对工商管理培训的认识,首先要对企业领导阶层进行工商管理培训重要性的知识普及,使企业自上而下的对工商管理培训重视起来。其次,需要加强对工商管理培训重要性的宣传,使企业员工了解到企业进行工商管理培训的意义,从而使员工将工商管理培训当成自己的责任,进而认真进行工商管理学习。

(二)对培训方法和培训内容进行改革

企业要积极的进行工商管理培训改革,从而提高工商管理培训的质量。首先,要采用“大脑激荡法”等各种形式的培训方法对学员进行培训,从学员的需求角度出发,来进行培训方法的选择,从而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其次,要不时的对教材内容进行更新,将一些最新的案例加入到培训内容中,从而贴近学员的生活,使学员能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加深学员对工商管理知识的理解,进而提升工商管理培训的质量。

(三)完善培训考核制度

为了提高工商管理培训的质量,要对现有的培训考核制度进行完善。首先,要为学员创造一个好的考核环境,使他们认识到企业对于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视。其次,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学员进行考核,从而真正了解学员对工商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再者,要适当增加考核内容的难度,不以学员通过考核为考核目的。总之,只有使学员重视起工商管理培训考核,才能真正的督促学员进行工商管理知识学习,从而提高工商管理培训的质量。

(四)注重培训的师资队伍的建设

为了提高企业的工商管理培训质量,企业要注重培训的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从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对现有师资队伍的技术水平进行考核,建立严格的师资认证体系。其次,要从国外引进优秀的工商管理培训教师,从而提高整个师资队伍的水平。再者,要对师资队伍进行投资,保证教师的培训水平定期得到提升。另外,要促进企业工商管理培训队伍参与国际性的交流活动,从而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总之,只有好的师资力量,才能为提高工商管理培训质量提供一定的保障。

三、结论

工商管理的性质范文6

一、以专业化为方向。全面加强工商行政管理能力建设,是工商行政管理建设的内在和本质要求

工商行政管理能力是贯穿于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各个环节的预见力、鉴别力、查缉力和处置力等执行力的总和。以专业化建设为方向,全面提高工商行政管理能力,是工商行政管理事业发展的本质和内在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和社会主义法治的不断完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面临着不少挑战和问题,迫切需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以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新要求。

(一)工商行政管理专业化建设有利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正确把握市场规律,提高预见各类市场问题的能力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履行好监管社会主义市场的职责,必须熟悉和掌握市场及其活动的基本规律,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制定市场规则及应对各种市场问题的过程中把握规律性,增强预见性,减少盲目性。工商行政管理专业化建设。有利于工商行政管理队伍学习和掌握市场经济相关知识,提高预见各类市场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这把“双刃剑”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的积极作用。

(二)工商行政管理专业化建设有利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科学划分各类监管类别,提高鉴别各类市场问题的能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商品林林总总,市场主体复杂多样,市场活动瞬息万变,市场现象千奇百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只有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现象和问题中作出符合其本质属性的判断和认识,才能在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过程中分经纬、明是非。工商行政管理专业化建设,有利于针对各种市场问题,科学划分不同的监管类别,实现监管工作的专业性,提高对不同市场问题的认知能力,增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正确判断和鉴别各类市场复杂问题的能力。

(三)工商行政管理专业化建设有利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时捕捉各类市场违法信息,提高查缉各类市场主体违法犯罪行为的能力

市场信息是工商行政管理监管执法活动的基础,离开了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便有如瞎子骑马、盲人摸象。然而,由于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消费者利益与市场主体利益客观存在的不一致性,一些市场违法行为总是在极端隐蔽的情况下进行,这无疑给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发现、收集各类市场信息,查处各类市场违法行为带来了困难。工商行政管理专业化建设,有利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高度重视市场违法犯罪信息收集、整理、分类及其处置的情报体系建设,提高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查缉各类市场违法犯罪行为的能力。

(四)工商行政管理专业化建设有利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运用法律的思维和方法,提高处置各类市场问题的能力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的这一特征决定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履行国家赋予职责、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的活动中必须符合依法行政的精神和原则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工商行政管理的执行力最终取决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行政的能力。工商行政管理的专业化建设,有利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培养和造就大批法律人才,在市场监管活动中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提高运用法律思维、法律方法、遵照法定的程序处置问题的执行力。

二、正确认识和把握工商行政管理专业化的科学内涵,努力提高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专业化建设的水平

工商行政管理专业化,是指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履行职责相关的各种要素的合理配置及其相互联系的有机组合,包括专业化的意识、专业化的队伍、专业化的装备和专业化的机制等方面。

(一)工商行政管理专业化建设,树立工商行政管理的专业化意识是前提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对存在具有能动作用,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意识能够指导和推动客观世界向前发展。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有没有特定的专业属性?工商行政管理的专业属性包括哪些方面?需不需要加强工商行政管理的专业化建设?如何加强工商行政管理的专业化建设?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认识,直接影响到工商行政管理专业化建设的发展进程。因而,树立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专业化意识,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进行专业化建设的前提。

(二)工商行政管理专业化建设,培养专业化的执法队伍是基础

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一支具有专业技术知识、训练有素的队伍是承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职责最可靠的基础。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是主管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经济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决定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懂经济、通法律的专业人才队伍。没有符合工商行政管理履责要求的专业化队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不仅难以履行好法律赋予的职责,还有可能违背市场客观规律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非法干预,影响和妨碍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以及社会管理秩序的正常运行。

(三)加强工商行政管理的专业化建设,现代化物质技术装备是条件

现代化的物质技术装备是现代科学技术在社会生活中广泛运用的物质载体,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提高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鉴别力,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降低物质生产成本的基本条件。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办公领域的广泛运用,食品安全检测车、办案包、摄录设备等一批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物质装备得以在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逐步推广,从根本上改变了工商行管理机关凭肉眼、凭经验办事的思维习惯。现代化物质技术装备已经成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效开展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工作不可或缺的条件。因此,加强工商行政管理专业化建设,必须提高运用现代化物质装备的水平。

(四)加强工商行政管理专业化建设,建立符合工商行政管理规律的工作机制是保障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职能的法定性、工作对象和领域的特殊性,决定了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正确认识工商行政管理规律客观存在的现实性,科学制定与工商行政管理发展规律相适应的制度、措

施、办法等相关的工作机制,有利于科学整合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人、财、物、技等资源,增强执法人员的责任感、荣誉感和成就感,充分发挥和调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广大干部职工投身于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建立符合工商行政管理规律的工作机制对工商行政管理专业化建设具有制度性的保障作用。

由此可见,工商行政管理的专业化建设是与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责要求相联系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工商行政管理的专业化建设同样面临着一个与时俱进的问题,只有不断加强工商行政管理的专业化建设,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工作对工商行政管理能力的新要求。

三、以专业化建设为方向。全面提高工商行政管理能力

专业化是社会分工精细化的必然产物。当今社会,衡量一个行业存在和发展的现状和水平,无不以其拥有的专业化程度为标准。因此,追求占领某一领域专业化的制高点。已经成为各行各业提升其生存力和竞争力的最重要手段。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的专业化程度是工商行政管理能力的重要标志,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必须充分认识专业化建设在提高工商行政管理能力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专业化建设为方向,全面提高工商行政管理能力。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工商行政管理专业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同工商行政管理的专业性及其专业化在工商行政管理能力建设中的价值和作用是工商行政管理专业化建设的思想和实践基础,对于明确和坚定工商行政管理建设的方向,改进工作的薄弱环节和不利因素,不断提高工商行政管理能力,适应不断发展的履行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责的新要求具有先导作用。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必须充分认识工商行政管理专业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将工商行政管理专业化建设作为事关工商行政管理事业发展的全局性、长期性和基础性工作,纳入议事日程,进一步加强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指导、督促协调、全力抓;各级、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工作规律和特点,研究制定适合本地方、本单位专业化建设的措施和办法,努力促进全系统专业化建设工作的开展。

(二)明确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工商行政管理专业化建设

工商行政管理专业化的内容十分具体,内涵十分丰富,任务十分繁重,涵盖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思想建设、队伍建设、组织建设、装备建设、制度建设等各个方面,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工商行政管理专业化建设的特点,决定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专业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结合本单位实际,坚持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原则,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精神,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扎实推进。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按照专业化建设的方向和要求,制定本单位专业化建设的长期、中期和短期规划,纳入单位绩效考核的目标任务。作为各级领导提拔、奖惩的依据:要在全系统树立专业化意识、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创新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努力加强装备建设,着力推进工商行政管理专业化上水平、上台阶:要按照典型带动、经验推广的思路,逐步扩大专业化的成果和范围,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减少专业化建设中不必要的损失和挫折。

(三)强化投入,确保专业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协调发展

工商行政管理专业化建设,必要的投入是保障。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按照专业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规划,每年拨出一定的资金用于干部队伍培训、办公自动化设施和执法办案装备现代化建设:要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管理,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减少盲目性和功利性,确保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实效:要加强技术装备管理,努力提高执法人员掌握、维护现代化装备的能力,实现人员、技术和装备的有机统一,促进监管执法工作的有效开展:要加强对专业化工作的组织管理,确保工商行政管理专业化建设在各个层面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工商管理的性质范文7

【关键词】工商管理;培训;企业管理;现状问题;有效策略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企业也随着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但是其在获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管理方面的问题,制约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显著提升,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工商管理工作质量一直处于较低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企业工商管理人员专业知识贫乏、业务能力较低。因此,只有注重工商管理培训,才能切实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那么,如何才能提高企业工商管理培训成效,是企业急需思考的问题。

一、注重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的作用

工商管理培训涵盖有丰富的内容,不仅涉及到如何管理社会经济的知识,而且牵涉到怎样管理财务资源的内容,并且还包含有金融营销方面的知识。借助培训活动,帮助企业工商管理人员更加恰当而精准地将这些知识与内容应用到自己的日常工作中,从而充分发挥工商管理工作在企业整体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增强企业管理水平有助于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有利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占据优势地位。而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离不开管理人员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只有确保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管理能力、丰富的专业知识,才能切实优化企业的管理质量。而工商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内容,其管理成效的优劣直接决定了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从这里可以看出,工商管理培训工作意义重大,尤其体现在企业领导的管理能力与综合素质方面。有调查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大多数企业中管理者学历普遍不高,尚不具备丰富的管理技巧及管理知识。只有加大对他们的工商管理培训力度,才能促使他们快速构建完善而系统的管理理论知识体系,才能让他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管理技能与经验,从而使得他们都能利用从培训中收获的知识与技能指导日常工作,进而推动他们管理能力的显著提升,最终可高效创新与拓展管理途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下,企业在获得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因此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稳定、快速而持久的发展,必须重视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积极管理优化人才结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现状问题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当前很多企业普遍将提高经济效益作为主要管理目标,而忽视了工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导致工商管理培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最终使得培训工作中存在较多问题制约了培训质量的大幅提升。现将这些问题总结如下:(1)企业未充分重视工商管理培训的积极作用。企业领导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带头人与决策者,当前很多企业的领导者都未认识到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的积极意义,因此在他们看来培训工作可有可无。这就导致培训活动不能得意顺利、高质量开展。在现实中,普遍存在企业领导借故不亲自参与或指导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的现象。(2)培训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当前,很多企业尚未拥有数量充足的优质师资团队,这就很难取得理想的培训成效。工商管理培训师资薄弱主要体现在,教师业务能力低下、实践经验缺乏、学历较低、专业知识贫乏等方面。(3)培训方法单一而枯燥。当前,很多企业的工商管理培训方式依然沿用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模式。内容与形式都较为枯燥、乏味,制约了培训成效的明显提升。

三、有效解决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现状问题的策略

依据上文总结的当前企业工商管理培训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在深度探析出现这些问题原因的基础上,依据自身多年从事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的经验,有针对性地探究了一些解决措施,供各位读者参考。

(一)提高企业领导对工商管理培训的认识

要想切实提高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工作实效,就需要企业领导与时俱进、大胆创新管理理念,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及积极意义,从而大力支持并积极参与培训工作,树立科学的工商管理培训意识与观念,从根本上重视培训工作。而要想真正提高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的地位,必须从企业领导内部抓起,促使他们将培训工作摆在较高的位置、端正培训态度,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职工都能对工商管理培训有全新的认识,并在领导的感染与带领下主动参与培训工作,从而推动工商管理培训工作顺利、高质量开展。在实际操作中,企业最高层领导应借助逐层、逐级对下层领导干部进行教育、培训的形式,让他们全面认识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的重大积极作用,并帮助他们分析工商管理培训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之间的关系,使得各个级别的领导都能以身作则牵头参与培训工作,以带领更多的职工群众参与到培训活动中来,从而逐渐提高广大职工对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的参与积极性,最终切实提高整个企业职工的工商管理意识与能力。不管是企业领导,还是各个岗位的普通职工,都应与时俱进地创新观念,摒弃传统的“培训无效论”思想,将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看成是一种智力与管理投资,增强工商管理培训活动的责任感与紧迫感,理解并认同只有借助工商管理培训的方式才能深度而全面地挖掘出企业人才的各种潜能,才能从根本上优化企业的管理质量。总之,企业领导应站在全局高度看待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并能深刻而全面地了解在全体职工中进行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的重大意义与作用,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将工商管理培训作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核心途径与方法,才能积极采取多种措施不断优化与提高培训效果。

(二)增强培训师资的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

在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工作中,教师是培训工作的组织者、引导者与执行者,其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培训质量的优劣。因此,企业应全面认识培训师资力量对培训成效的巨大影响作用,并积极采取措施为教师提升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创造条件与平台。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应做好以下几点:①提高工商管理培训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标准化与规范化,使得企业在选聘工商管理培训教师的过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较为容易地选聘到高素质的师资力量。在具体选聘培训教师的过程中,企业应积极采取措施对其整个资格验证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与监督。②在评估与考查教师素质方面,不应将专业知识作为唯一的考查内容,而应该将教师的社会实践、操作能力、管理知识、综合素质、思想政治等都作为考查内容。③针对那些已获得资格认证的工商管理培训教师,企业应全面了解他们的情况,恰当制定培训教育方案,为其提供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培训,以不断增强其教学技能与专业知识。比如,定期邀请工商管理培训专家到企业中为教师举办专题讲座,分享培训经验与技能:定期为企业内部的工商管理培训教师举办培训技能交流会,使得他们有机会就培训中的难点问题进行共同探讨,借助集体的智慧探究出更科学、更合理的解决方案:选派优秀的、年轻的教师到工商管理培训示范企业进行观摩、学习,将其工程经验借鉴过来为我所用。

(三)大胆创新工商管理培训的方法与内容

工商管理的性质范文8

关键词:企业 工商管理 培训 加强 水平

0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推入与发展,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当然,企业的快速发展也对企业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逐渐成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而加强工商管理培训作为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素质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使企业日益关注并加强工商管理培训的工作。加强工商管理培训之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了摆在企业管理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对此,笔者分析了现存的管理培训中存在的一些滞后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有助于加强管理培训的可行性建议,以期提高培训质量,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与管理能力。

1 加强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要意义

工商管理培训是指通过学习金融、财务、营销、经济法、国际商务等知识,并提高管理人员在其岗位上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的手段,开展经营管理活动的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关键是要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而管理水平的竞争实则是管理人员素质的竞争。提高管理水平则是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管理能力,这就需要依靠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来实现。而在我国市场经济深入推广的环境下,工商管理培训更是极具意义。

首先,工商管理培训是提高企业干部素质与管理能力的需要。据调查,我国大多数企业管理人员的学历总体偏低,同时还有部分人员不是科班出身,因而不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与技能。通过加强工商管理培训,不仅可以弥补管理人员的工商管理理论知识空缺,还可以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管理能力。其次,工商管理培训是适应时展的需要。随着我国加入了wto,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已面向世界,同时,竞争也显得更为激烈,从而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发展形势。面对这样的环境转变,不断加强工商管理培训,培训出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才可能不断地更新能力以适应日新月异的形势,紧跟时展的潮流。最后,工商管理培训是企业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重要手段。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以顺应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工商管理培训正是实现企业转变机制的有效方式之一,通过培训以帮助领导干部驾驭企业从而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另外,国家所确定的企业管理干部的新要求,也以工商管理培训为内容,以达到先进的企业管理水平。从这一角度来看,工商管理培训又是一项极具社会意义的工作项目。

总而言之,通过工商管理培训,可以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使其掌握先进的管理理论知识与方法并运用到实践中,从而改善企业管理水平,使企业的管理与社会、并与世界接轨。加强工商管理,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2 目前工商管理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就我国企业目前的工商管理培训现状来看,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企业对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没有充分地认识到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要性,企业领导往往会忽视管理培训,并认为培训是不必要的,使培训得不到有效的开展,有些领导甚至会借故推托不参与培训。二是培训的师资相对落后。如果企业没有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培训师资队伍,就很难为培训取得成效提供保障。目前的工商管理培训在师资方面的力量非常薄弱,主要表现为教师学历低、教师相对缺少企业实践经验、业务素质低等。三是培训方式单一。当前工商管理培训仍然以传统的满堂灌的方式开展,形式、内容单一,培训难以取得良好成效。四是培训考核方式滞后。传统的培训考核方式与传统的学校教学考核方式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往往都是以简单的笔试考核为标准,也同样会造成应试培训的结果。

3 加强管理人员的工商管理培训

鉴于工商管理培训对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具有如此重大的意义,从新的高度上重新审视工商管理培训,针对现存的培训机制中存在的滞后问题而探讨加强培训的方式也是势在必行的。

第一,转变理念,加强对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视。要加强工商管理培训,首先要端正领导、员工等对工商管理培训的态度,树立正确的培训意识,从根本上加强培训意识。而提高对培训的重视又必须先从领导干部内部抓起,只有在领导干部内部端正了对培训的态度,才有可能在全企业范围内开展培训工作。而干部领导层则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分层次地对员工进行宣讲,使员工明确工商管理培训的重要性。无论是领导或是各层员工,都应该转变观念,一改过去“培训无效益”的观念,把工商管理培训当作一项投资,增强管理培训工作的紧迫感与责任感,认识并理解只有开展工商管理培训才能充分挖掘人的潜能,进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总之,要拓宽视野、重新站在开发人力资源的角度上,深刻认识对全企业员工进行全方位开展工商管理培训的现实重要性。

第二,要增强师资队伍建设。可以说,改善工商管理培训质量的关键就在于师资水平。提高培训师资质量,首先要建立严格的工商管理教师资格的认证体系。对申请工商管理教师资格必须有一个严格的认证过程。应从思想政治、管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考查评估。对已取得资格认证的培训教师,也要对其展开有计划的培训学习工作,使教师在了解时代管理动态与最新成果的前提下,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并运用到实践中去进行检验,从而探讨出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的新思路。拓宽教师的来源渠道,广泛吸纳国内外的管理专家人才。同时,多参与国际形式的工商管理交流会,交流管理培训心得。另外,通过鼓励培训教师开展课题调研也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除此之外,提高培训教师对培训对象的责任感与积极性也是很有必要的。总之,通过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开展工商管理培训提供有力的保障。

第三,深化改革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相对来说,工商管理培训层次高、内容复杂且任务重,培训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改革培训内容与培训方式是必要的。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培训要求培训方式向多元化与现代化实现转变。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工商管理培训也应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把培训工作现代化。此外,培训还可以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如实施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讲座式教学等等。通过培训可以弥补干部的工商管理的理论知识,但也有人提出理论知识无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因而,理论联系实际也是培训的重点。除了实现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有侧重地确定培训内容也很关键。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管理人才对培训也出现了个性化要求。有人强调理论思辨能力的培训,也有人强调管理技能的培养,需求各不相同。因而,培训的内容应当有针对性、有启发性,还要求根据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更新培训的内容,将培训内容专业化、时代化。

4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工商管理培训,不仅可以培养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队伍,从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还可以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因而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鉴于此,对目前的工商管理培训现状中的滞后因素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探讨提高工商管理培训质量的可行性建议、优化管理水平,是摆在我国企业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张宪民,韩立,张凤都.开展工商管理培训的几点思考[j].继续教育与人事,2002,(03)

[2]郑军.开展工商管理培训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1,(01).

[3]李淑华.对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的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04,(12).

工商管理的性质范文9

    提高管理层员工的综合素质以及管理能力才能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但怎样提高员工的素质和管理能力呢?这就需要通过加强工商管理培训。工商管理培训的意义也正是如此。1.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需要工商管理培训。根据统计显示,大部分国内的企业管理层人员普遍学历较低,缺乏相应的管理技能和管理知识,如果加强对这一部分人的工商管理培训,能迅速提高其相应的理论知识,弥补其管理人员缺乏理论依据的缺点,并且提高管理能力,此乃一举多得之法。2.为适应时展需求很进行工商管理培训。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内的企业不再像过去一样闭门造车了,同时也面临了更多生存上的问题,如何面对国际化之后的激烈竞争,发展壮大自己的企业成为所有国内企业不想却必须去面对的一个问题。为了适应时展,跟上时代进步的脚步,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人才不是地里的白菜,只能通过不断的培训和实际操作,才能产生,这也说明工商管理培训的需求有多么迫切。3.面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阶段需要工商管理培训。改革开放之后,国内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近些年,不断产生的个体经济和私有制经济也促进的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需要更多的管理型人才,如何在这改革的关键时期把握正确的方向,不让企业因为变革而没落,这就需要通过工商管理培训,批量“生产”出大量的管理人才,以成为应对企业转变机制的途径。另一方面,私有制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面临改革的私有制企业如何应对呢?同样需要大量的管理人才,这也突出了工商管理培训的意义。4.为了适应国家管理新要求需要工商管理培训。工商管理培训目前已经确定成为我国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以往的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企业的管理人员的状态不会再出现了。这说明国家已经开始重视企业管理人员的水平问题了。国家通过这一硬性要求完成提高企业高管整体素质的目标,又一次把工商管理培训的意义摆上台面。总而言之,工商管理意义重大,凭借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来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与综合素质,可以让企业在激烈无比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二、有关企业管理的关键性

    企业管理水平通过工商管理培训来提升,所以说二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因为一方面企业通过工商管理培训来提高员工素质,而另一方面工商管理培训也要依托企业这个平台来发挥其作用。就好比员工需要企业的工资来生存,而企业也要靠员工的工作来运转一样。两个相辅相成的事物,需要互相依托,所以企业管理在整个过程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企业管理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企业需要员工去积极、主动的去完成自己的工作,而不是被动完成。但不是每一位员工都有这样的积极性。这就需要良好的管理艺术,使员工能够主动的发挥最大的工作效率,去为企业做出奋斗。2.企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企业管理。企业有企业发展的需求,而员工同样有自己的需求,了解员工的需求并满足员工的愿望,这样是一个非常常用的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方法。好的管理者会把员工的需求与企业的需求放在同一地位,这样才不会让员工的需求与企业的需求处于对立面,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员工的能力。3.出于对人才的需求需要良好的企业管理。没有最好的员工,只有最优秀的管理。企业对员工的需求不是能力越高越好,而是在最合适的位置上安置最适合的员工,这也需要管理者有一个明确的思路。老话说的好:用人的长处,那随处都是人才;用人的短处,那就没人可以来用了。非常明了的一句话,这就是用人的艺术。通过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了管理者的素质后,可以清楚的看到,人才到底放到什么位置更适合他。

    三、落实工商管理培训才能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通过前文我们已经知道企业管理和公司管理培训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但是怎样才能切实的通过工商管理培训把企业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呢?下面笔者对于这一情况加以分析,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1.高层管理人员要认真面对这一问题。俗话说得好,上行下效。高层管理人员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如何要求自己、如何做好工作会给下面的员工一个榜样的作用,那么只有高层能够积极的去提高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全面通过工商管理培训来提高自己的素质,才能让下面的员工也去培训,并把学到的知识与能力带回到企业,运用到工作中去,这样才能完成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这一目标。2.培训师的资质要达标。俗话说,什么样的师傅带出什么样的学生。任何一个行业里水平都有高有低,工商管理培训师也不例外。那么只有严抓源头关,从最根本上保证员工能在工商管理培训中真正学到东西,才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否则会适得其反,白白浪费人力物力,对企业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3.只有重视工商管理培训才能真正由工商管理培训带来效益。任何工作都是态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工商管理也是同样道理。如果所有人都不能重视这个问题,不重视工商管理的重要性,那么即使去参加工商管理培训也只不过是混时间而已,忘的比学的快。最终又是一次对人力、物力以及时间上的浪费。这就需要自上而下,从领导开始,重视工商管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