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高等教育四新建设集锦9篇

时间:2023-11-16 11:00:06

高等教育四新建设

高等教育四新建设范文1

1913年春,四川优级师范学校改名为“四川高等师范学校”,设国文部、英语部、数理部,分预科和本科,本科学制3年,预科1年。1915年,又增设手工图画和乐歌体育两个专修科,学制2年。1916年,增设博物部。1916年,为了顺应全国国立师范学校名称统一的要求,经北洋政府教育部批准,四川高等师范学校改名为“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学校”,与北京高师、南京高师等其他五大国立高师并列,这是四川教育机关有“国立”之始。为了给该校学生提供研究教育和开展实习的场所,1917年9月和1918年9月还分别开办了附属中学和附属小学[2]35。1916年更名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后,学校发展很快(1916年四川高等学校停办后,大部分教师并入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据1918年教育部统计,该校当时的专任教师和学生数,仅低于北京高师,名列全国第二;全年经费数名列第四,在北京、南京、武昌三个高师之后。由于规模和影响不断扩大,1919年3月,该校也由成都盐道街搬往“皇城”。1917年9月,教育部公布了《修正大学令》。《修正大学令》将大学本科修业年限一律改为4年,大学预科改为2年,并规定设任意两科者都可称大学,单设一科者也可以称某科大学。[1]8291922年,教育部又公布了“新学制”。“新学制”在高等教育方面主要规定有四:(1)注重天才教育,使优异之智能尽量发展;(2)大学分科系,专门学校可改为单科大学;(3)高等师范学校改为师范大学;(4)大学采用选科制,大学和专门学院可设专修科;(5)废止预科。1924年,教育部又颁布了《国立大学条例》,废止了民初颁布的《大学令》和《大学规程》,规定:国立大学设文、理、法、医、农、工、商等科,修业4-6年,采用选课制;在高级中学未普遍设置之前,国立大学得设预科,修业2-3年。《修正大学令》的颁布和1922年的学制改革,对四川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四川高等教育一次大规模的兴废分合与调整,促成了国立成都大学和国立成都师范大学的成立以及五大专门学校的合并,促进了四川高等教育的初步发展。1926年,国民政府批准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学校的一部分独立,成立国立成都大学(师资、校产、院系设置、图书仪器实际上主要继承了四川高等学校),由张澜任校长。该校到1929年时,已设有文、理、法三个学院11个系。同年9月,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学校的另一部分也改称“国立成都师范大学”,龚向农任校长。成立国立成都大学和国立成都师范大学,促动了四川公立外国语、农业、工业、法政、国学五大专门学校。

1927年上半年,五所专门学校相继提请改为单科大学,1927年8月,由省长公署和教育厅召集多次会议,决议由五所专门学校合并组建公立四川大学,并通过省长公署与大学院立案。合并后,原国学专门学校、外国语专门学校、工业专门学校、法政专门学校、农业专门学校改名为中国文学院、外国文学院、工科学院、法政学院、农科学院。学校未设校长、而由各学院的学长(1930年以后才称院长)组成“大学委员会”共同校长职权。国立成都大学、国立成都师范大学、公立四川大学三校的组建,完成了四川高等教育众水汇流的第一步。设在成都的这三所高校,不仅均为官办,而且更有两所为“国立”,这在当时除了北平、上海等发达地区,在国内盖不多睹,在西部地区更是令人瞩目[3]。在川东重镇重庆,1925年,杨公托、万从木等在重庆铁板街创办了私立西南美术专科学校(1936年迁至牛角沱),杨公托任首任校长。1927年1月,私立西南美术专科学校向重庆市督办公署申请立案获得批准,这同时也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艺术高校。

国民政府成立后四川高校的调整与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初成

1927年9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次年颁布了《修正大学区组织条例》。《条例》规定:“全国依各地之教育、经济及交通状况,定为若干大学区,每大学区设大学一所,大学设校长一人,综理大学区内一切学术与行政事项”。1929年夏,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了《大学组织法》、《大学规程》、《专科学校组织法》,1931年,又公布了《专科学校规程》,规定高等教育机关分大学、独立学院、专科学校三种。大学分为文、理、法、教育、农、工、商、医八学院。修业年限除医学院5年外,其余均为4年。大学及独立学院,得设研究院或研究所。研究所每所设若干学部,研究期限2年。专科学校分工、农、商、医、艺术、音乐、体育等类,修业年限为2-3年。1930、1931年,国民政府又分别通令废止大学和专科学校的预科。遵照这些高等教育法规,四川高等教育又进行了新的调整。鉴于当时公立四川大学、国立成都大学与国立成都师范大学“三足鼎立”造成四川高等教育院系重复,经费困难,力量分散,加之1928年1月公布的《修正大学区组织条例》规定每省只设一所国立大学的要求,为了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好国立大学,从1928年8月开始,四川省政府即指示教育厅开展将三校合并组建国立四川大学的筹备工作。经过筹备,1931年11月9日,国立成都大学、国立成都师范大学和公立四川大学正式合并组建成国立四川大学。王兆荣任第一任校长。国立四川大学成立时,设有文、理、法、教育(后并入文学院)4学院,有中文、英文、史学、政治、经济、法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教育11个系,体育、艺术两个专修科,本科学生1337人,专任教师178人,成为当时全国13所国立大学之一[2]157。不过,由于中央政府的实际控制不够导致四川仍陷于一种半独立的状态,当时的四川大学虽冠名‘国立’,实际上仍是一所地方性的大学[4]。1935年王兆荣辞去校长后,著名化学家任鸿隽于当年8月接任国立四川大学校长。在任鸿隽的大力推动下,国立四川大学的正规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到任鸿隽1937年6月离职时,国立四川大学有文、理、法、农4学院,下设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史学、教育学、数理、化学、生物学、法律、政治经济学、农学、园艺、林学和病虫害系,四川大学真正实现了“国立化”。除了成都高校众水汇流、合并组建国立四川大学之外,这一时期四川还在川东重镇重庆创办了重庆大学和四川省立教育学院两所高校。在重庆设立大学的倡议由来已久。早在1925年冬,巴县议事会议长李奎安就在倡议筹办重庆大学。只因四川政局动荡,经费无着,导致倡议搁浅。

1929年夏,沈懋德、吕子方、吴芳吉、彭用仪等在成都大学任教的川东籍教授回到重庆,联合重庆工商界著名人士朱叔痴、汪云松、温少鹤、李奎安等,成立“重庆大学促进会”,并向驻节重庆的国民革命军21军军长、四川善后督办刘湘建议筹办重庆大学,得到刘湘的赞同。经过认真筹备,1929年10月12日,重庆大学在菜园坝杨家花园正式开学,刘湘亲自担任校长。重庆大学在创办之初,学校以重庆菜园坝为临时校舍,仅开设有文、理预科,到1932年,文、理预科已招收6个班,学生140余名。1932年8月,开设招收本科生,分文、理两院,文学院由李公度任院长,设中国文学及外国文学两系;理学院由著名数学家何鲁任院长,下设数学系、化学系、物理系。1933年下半年,又增设农学院,由刘伯量任院长,不久辞去,由兰梦九继任。1934年,文学院增历史系,同年学校迁至沙坪坝。到此时,重庆大学共有3个学院7个系,招收学生18个班,170余人。[5]1934年10月,由于刘湘忙于军政事务,无暇兼顾校长之职,乃聘请矿业专家,湖南大学校长胡庶华接任重庆大学校长职务。胡庶华接任重庆大学校长职务后,对学校组织机构、学院进行了调整,重庆大学有了新的发展。1935年夏,重庆大学经教育部核准立案,并将四川省立工学院并入重庆大学,成立电机系、土木工程系、采冶系,原有文、农两学院则并入国立四川大学。1936年秋,工学院增化学工程系,并建实习工厂,理学院增地质系,另将数学、物理两系合并为数理系,同时又增设体育专修科,并受四川省政府委托,代办体育师资训练班[6]623。重庆大学1936年下半年开学时,全校教职员已达118人,其中教授34名,讲师25名,助教13名,职员45名(其中有教授兼任者)。此外,还有3名军训教官。1937年抗战爆发前,学校拥有理、工两个学院七个系(即数理系、化学系、地质系、土木系、机电系、化工系、采冶系)和一个体育专修科。1935年重庆大学正式成为省立大学(1942年被批准为国立大学)。四川省立教育学院成立于1936年8月,1937年由省政府报教育部批准立案。该院由1933年8月四川省政府合并川东师范附设的乡村师范专修科和21军所设的中心农业试验场组成的四川省立乡村建设学院改组而来。四川省立教育学院设乡村教育系和农事教育系(原为乡村社会系和农事系)。1938年教育部又命令改为社会教育系和农业教育系。四川省立教育学院的首任院长为甘绩镛。国立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创办后,四川高等教育大规模的兴废分合宣告结束。到抗战前夕,四川形成了以国立四川大学、省立重庆大学、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和私立西南美术专科学校等高校构成的高等教育体系。①

民国前期四川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一)民国前期四川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

首先,环境艰难,稳步发展。民国成立直至抗战前夕,四川长期处于军阀割据和混战之中,造成社会动乱,经济、文化和科学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直到1935年,四川境内各派军阀划区割据的时期方告终止,四川全省行政才得以统一。尽管民国前期四川高等教育发展的环境恶劣,但在一批有识之士尤其是广大教育界人士的大力推动下仍取得了稳步发展。如:1915年8月至1916年7月全国各省高校学生数比较,四川有学生2415人,位居全国第二。高校教员数四川有220人,位居全国第三。[7]在1916年8月至1917年7月全国高等师范学校统计中,国立成都高师专任教师和在校学生人数,在全国六所国立师范学校中仅次于北京高师[8]。1918年的统计结果同样如此,当年全国六所国立师范学校在校学生数,北京高师(681人)位居第一,国立成都高师(388人)位居第二[9]。在四川大学,到1937年时学校规模也有很大发展。当年该校有学生5619人,大学生5051人,研究生25人,专修科生16人,先修班生527人。1937年第一学期时,该校有专任教师413人,兼任教员64人,职员256人。[6]6241937年6月任鸿隽离职时,国立四川大学已开办有4个学院13个系。民国前期四川高等教育的稳步发展,为抗战时期的鼎盛奠定了基础。其次,名家主校,成效显著。民国前期四川高校,不少大家、名师主校,担任校长,成效显著。如1922~1924年,吴玉章担任成都高师校长,在担任校长期间,他延聘学有专长的自然科学教师到校任教,聘请了部分外籍人员担任外语和西洋史教习,派遣教员出国留学,大刀阔斧对成都高师进行改革,在学科完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在他的领导下,成都高师的党、团组织也不断发展,国立成都高师成了“民主堡垒”、“进步势力大本营”。1926~1930年,张澜担任国立成都大学校长,在执掌成都大学期间,他效仿蔡元培办北大的方针,主张民主办校,兼容并包,学术自由,提出“打开夔门,广延名师”,把四川的“蜀学宿儒”、新派人士和国内外知名专家聘请到校讲学和任教,一时成都大学人才荟萃,名师汇集。短短几年,即在当时全国的国立大学中脱颖而出,卓有声誉。校内进步师生在他思想自由的支持下,思想活跃,革命气氛很浓,一时成为“西南一代传播革命种子的园地”。1935~1937年著名化学家任鸿隽接任四川大学校长,在执掌四川大学期间,任鸿隽提出川大必须实现“国立化”和“现代化”,要实现川大的“现代化”,必须完成三个使命:第一,要输入世界的智识;第二,要建设西南的文化中心;第三,要担负民族复兴的责任。为实现这一目标,他任人唯贤,广延名师,从上海,南京,北平等地,聘请到大批有真才实学的著名学者;打破学校招收新生基本上只是面向四川局限,将招生区域扩大到京沪、平津、广东、陕西等地,面向全国广罗人才,并使川大成为全国大学中较早招收研究生的学府之一。同时大力推行教学改革,发展学术社团,活跃学术空气,把川大办得生气勃勃,使学校迎来了建校以来的一个重要的“黄金时期”。第三,多立成都,布局失衡。民国前期,四川的高校主要集中于省城成都,在其他地区和城市少有分布。如在川东和长江上游重镇重庆,民国建立之初仅有几所清末遗留下来的法政学堂,如川东公立法政学堂、重庆官立法政学堂、重庆公立法政学堂、川南法政学堂、川东官弁法政学堂。民国建立后均改称法政专门学校,并于1914年7月遵照教育部的规定并入四川公立法政专门学校。从民国建立到抗战前夕,相对于20世纪20年代成都高校鼎立、百花争艳,重庆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才创办有私立西南美术专科学校1所,没有公立高校。直到1929年才创办了第一所大学———重庆大学。重庆高校不仅创办晚,而且数量少,在高校规模和总数、专业数量、社会影响方面远逊色于成都,专业的设置也较单一。如1934年重庆大学文、农两院并入四川大学后,重庆大学仅有理工科而无文科;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只有乡村教育和农事教育两系,远无法与成都高校相匹敌。

(二)民国前期四川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就与影响

高等教育四新建设范文2

关键词:“四化两型”高职学生社团内容方法和途径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服务区域经济一直以来都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职能,湖南高职社团如何增加社会服务能力,为湖南“四化两型”服务,是一个亟待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进一步增强社会服务能力。课题组通过一系列问卷调查和市场调研,探寻高职学生社团服务“四化两型”建设的突破口,分析当前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总结高职学生社团服务“四化两型”的内容、方法和途径。

1.湖南高职学生社团服务于“四化两型”建设的内容

大学生是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和生命军,作为湖南的大学生,只有全面了解湖南“四化两型”的相关知识和新发展,才能确立未来奋斗的方向和目标。但通过课题组调研发现,仅有34.80%的调查者对“四化”理解是完全正确的。如果“四化”是指“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这样的概念都不知道,那建设就无从谈起。除此之外,近年来湖南在践行“四化两型”精神中还形成了一系列政策与科技发展、文化活动。如:在提出把湘江建成“东方莱茵河”之后,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又提出,加大对长株潭城市群绿心保护并进行生态建设,力争早日建成“东方维也纳森林”。现实告诉我们“四化两型”建设需要的不仅是高学历、高科技人才,同样也需要高职学生的全力参与。其实“四化两型”并不是高深莫测,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可以为湖南的“四化两型”做贡献。比如:节约资源,做到“人走灯灭”;拒绝一次性筷子,自备可循环使用的购物袋;节约用水,植树造林;节约用电,将电脑调为省电模式;废物改造,变废为宝等等,同时我们也可以做“四化两型”的宣传使者,扩大“四化两型”的影响范围,将“四化两型”的精神及理念传递给更多的人。这些活动不正是高职学生社团经常开展的吗?因此,在湖南“四化两型”建设的过程中,高职学生社团可以做的其实很多很多。

2.湖南高职学生社团服务于“四化两型”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在湖南全面建设“四化两型”的大背景下,我们只有认清形势,掌握高职学生特点,了解高职学生社团的工作现状,从实际出发,稳抓社团管理与建设,才能有效地促使社团工作为社会服务。根据课题组成员近一年的调研和分析,我们建议:

一是加强形势政策教育,逐步统一思想和行动

社团管理者要引导会员深刻理解“四化两型”建设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把青年的思想和行动逐步统一到“四化两型”建设的战略决策上来。充分认识到“十二五”时期我们必须高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富民强省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推进湖南“四化两型”建设;坚持以建设“两型社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和着力点,以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为基本途径,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加快自主创新,推进节能环保,保障改善民生,深化改革开放,力争率先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争做科学发展排头兵。要不断增强高职学生服务“四化两型”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增强推进“四化两型”建设的使命感和紧迫感,积极地投身到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伟大实践中。

二是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合力规划高职就业工作

长期以来,高职社团工作一般是由校团委或是社联等组织负责管理,而就业工作一般由学校就业办负责。新形势下,要提高高职院校就业率,可以创新思路,利用社团的优势,建立社团与就业部门沟通协调机制,更好地为广大学生和社会服务。学生社团在服务社会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社团工作一方面提高学生的服务社会能力,另一方面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可以定期召开团学工作和就业工作的一体化工作会议。通过社团组织社会活动和实践实训,促进社团工作与学校就业工作的全面推进。

三是提高社团活动服务性,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社团服务区域经济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社团发展的一大法宝。如果社团管理者能在日常活动中注重服务性,使会员有更多的机会服务社会。同时在湖南“四化两型”建设的大背景下,高职学生社团可以结合建设实际开展实践活动。如某高职院校的123大学生社会调查协会,看到湖南省要将湘江打造成“东方莱茵河”,连续几年都开展“关爱母亲河――湘江调研活动”,并结合专业知识通过湘江水质监测、湘江排污口进行调研、发放便民手册等方式开展关爱湘江系列活动。活动得到了诸多媒体的关注,社会影响很大。可见社团要开展有意义的活动,必须积极调研,把握时代脉搏,走向社会,走进企业,深入工厂,明白社会需要什么,人民需要什么,做到与社会“零距离”。

四是增强会员的创业教育,鼓励成立创业社团组织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具体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创业能力是大学生的第三本护照。创业教育包括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学校可以邀请企业管理人员或是创业成功者对社团会员进行创业教育,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学校也要鼓励支持大学生自发组建大学生创业者联盟等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社团组织。在湖南“四化两型”建设的大背景下,社团管理者可以在充分的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活动。如某高职社团会长杨灿,从“四化两型”建设中看到了新农村发展的未来,他发动会员对长沙周边几百家农家乐进行全面调研,掌握一些品牌农家乐的特色后,建立了长沙第一家农家乐联盟网,通过网络为农家乐做宣传和品牌推广,并发动会员开展系列团购活动,并从中获得宣传费用和提成,网站运行得很好,收益也很可观。

总之,高职学生与“四化两型”息息相关,社团管理者应从实际出发,结合“四化两型”建设内容,充分发挥协会优势,让社团建设融入社会理念,能力培养嵌入“两型”教育,社团活动渗透“四化”理念,从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建立沟通协调机制、提高社团活动服务性、增强会员的创业教育等方法和途径,通过优化社团资源,提升社团管理水平,加强社团硬实力建设,使高职社团达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

课题成果: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XJK011cDY010)。

参考文献:

[1] 周庆林,王杭贵,胡珍霞.职业院校学生社团建设与创新明.职业技术教育,2009(14).

[2] 振岩,张玉莲.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与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3):26-27.

[3] 蒋主力.对高职人才培养与企业文化对接的思考[J].职业,2008(3):42-43.

[4]唐雪莲.高校社团管理的有效途径明.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5卷.

[5] 炜斌.在高职人才培养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软技能”[J].科技资讯,2010(5):182.

高等教育四新建设范文3

近年来,曲周县教育体育局党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广大校长、教师,抢抓机遇,真抓实干,按照“抓两头(突出高中龙头,小学和学前教育基础)、带中间(初中全面发展)、以两化(学校标准化建设、学校文化建设)为抓手,龙头带动,夯实基础;重点突破,创建特色;全面提质,构建高地;辐射周边,美誉邯郸;冲出河北,跻名全国”的教育发展战略,负重拼搏,务实进取,创先争优,曲周教育大事、喜事、好事连续不断,连创辉煌,真正成为邯郸东部一面鲜艳的旗帜。

一、强化班子建设,提高“四种能力”。一是强化理论武装,不断提高班子政治敏锐性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始终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规范领导班子的思想和行动,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在中心组学习中端正学风,做到学用结合和知行的统一,并切实把加强学风建设同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工作水平。二是贯彻群众路线,不断提高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的能力。牢固树立党的群众观点,充分发挥好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做决策,并不断拓宽联系群众的渠道,用健全制度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三是树立全局观念,不断提高总揽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在班子中倡导树立全局观念,正确处理好事关全局的重大关系,做到谋大事、抓重点,揽大局,用发展的观点来正确对付前进道路上的问题,鼓励大胆闯、大胆试。四是重视廉政建设,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我局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努力健全一整套自律、他律相结合的约束机制,不断提高拒腐防变能力。特别在干部任用上,始终坚持把监督贯穿于干部培养、选拔、使用、管理和各个环节,力求监督关口前移,超前防范。同时,以大力推进教育系统民主政治建设为有力载体,坚持做好政务、校务公开,在公开的范围、内容等各个方面不断拓展,树立良好教育形象。

二、强化创先争优,打造“九大亮点”。一是引资融资超亿元,为全县教育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2011年引进资金高达1.16亿元,重点实施了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中小学现代化设施装备工程等工程。其中,标准化中小学建设资金5600万元,国家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试点项目专项资金835万元,利用国家教育投资公司专项资金2100万元,引进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资金280万元,引进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资金1000万元,引进普通高中助学金150万元。二是新建、改建80所文化覆盖全校、管理规范科学、质量品牌突出、群众基本满意的标准化学校、幼儿园。立足曲周实际,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在充分利用好引进资金的基础上,多方筹集发展资金,新建、改建了以县一中新校区、县实验中学为代表的精品学校80所,推进了曲周教育的均衡发展。三是教育品牌建设突出。2010年5月21日―23日,中国教育学会农村教育分会成立大会暨县域教育均衡发展与普及十五年教育现场会在曲周召开。2010年6月29日―30日,邯郸市深入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交流会在曲周召开。6月18日,省政府副省长龙庄伟视察指导曲周教育并予以高度评价。以三大活动为标志,曲周农村均衡教育品牌在邯郸、在河北叫得更响。四是曲周县作为河北省推荐的唯一县市区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均衡教育成果展览。作为县市区推进均衡教育的代表,曲周县被省教育厅定为全省唯一代表,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全国均衡教育成果展,曲周教育受到了参展领导和代表的高度评价和一致好评。五是全程成功教育课题荣获教育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继全程成功教育在中国教育报等国家媒体刊发推广后,在2010年12月份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报告会暨颁奖仪式上,曲周县的全程成功教育研究课题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六是以高考成绩为标志,教学质量在全市获得大满贯丰收。作为全市统一排名的高考成绩,倍受全市上下关注。2011年高考,曲周县高考重本上线375人,成绩继续稳居全市前列,连续八年荣获邯郸市高考成绩优秀奖。七是全县涌现出一大批成绩突出的典型学校和模范人物。在推动曲周教育改革发展和创新中,涌现出一大批典型学校,涌现出一大批扎根基层学校、追求理念创新、拼搏奉献教育的优秀校长和老师。县二中自力更生求发展,多措并举谋转变,一年时间,从学生人数、装备投入、硬件设施、学校文化等各个方面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二中发展上最华丽、最漂亮的一次转身。曲周二中校长李金祥年过半百,怀着对教育工作的无限热爱,带着终身从教的不了情结,谢绝亲朋好友的劝阻和民办学校高薪的聘请,到全县相对薄弱的县二中任校长,以自己丰富经验和人格魅力带动二中全体师生艰苦创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二中的跨越发展。正是以县二中和李金祥校长为代表的全县广大教职员工扎实苦干,创新发展,才赢得了曲周教育今天的闪光品牌。八是曲周被评为全省均衡教育先进县。2010年10月份,省教育厅牵头在全省范围内评选均衡教育先进县,在层层推荐,认真申报的基础上,曲周县在第一轮审查中就高标过关,被定为全省均衡教育先进县,在2011年3月1日召开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隆重表彰。九是高标准通过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验收、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验收,省教育厅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评估验收。2010年12月8日至9日省政府教育督导组对曲周县教育工作进行第二轮教育督导评估,并对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进行评估验收,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工作进行评估验收。经过对全县72所学校、幼儿园的全面评估,曲周县第二轮教育督导评估,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评估和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评估等三项工作顺利通过,并被定为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县,受到省政府的通报表彰。

三、强化教育改革,抓实“十大创新”。一是创立全程成功教育。全程成功教育是2010年全县教育改革、创新与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教育要全程关注每个学生,重视学生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差异教育和个性发展教育,让学生成功学习、成功做事、成功成才、成功就业、成功创业,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二是探索出曲周教改的模式。围绕全程成功教育理念,科学实施“三三三”素质教育、“双自主”教学改革、“2+1+2”成功成才、六项革命内涵发展、“五四”文化建设、“二十二字”均衡发展、“四标”“五五”与“1+2+1”教育普及和“六字”特色发展等模式。三是索出“五四”学校文化建设方略。精神文化上推进“五化”。努力实现理念特色化、办学个性化、管理人本化、课程多样化、活动主体化。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地活起来、动起来,达到活动的最佳效果;物质文化着力建设“四园”。建设人文校园、生态校园、主题校园、和谐校园。让学生在全新的育人环境中主动求知,快乐求知。四是控辍工学项目初见成效。主要包括 “2+1+2”成功成才教育和“基地工学”项目,“2+1+2”成功成才教育模式的基本内容是在初中前两年强化基础课程教学,九年级时针对部分学困生需求,进行对口选修个别中等专业技术学科,初中毕业后再到对口中专学习两年专业技术,并实现提前就业。基地工学项目就是对即将面临辍学的学困生安排一定比例的学时提前进行异地学习,让他们提前进入工业实践基地边工作边学习,实现工与学的和谐统一。五是“四标”学校建设与“1312幼儿园建设”成效明显。“四标”学校建设即创建标准化幼儿园、标准化小学、标准化初中和标准化高中,逐步实现学校校园建设在高起点上均衡发展,使学校布局科学合理,校舍建设达到标准,校园环境优美整洁,学校文化品位凸显,设施设备充实完备,办学水平明显提升。“1312”机制是该县在促进幼儿园建设上实施的体制改革,即坚持一个主题――以公办为主,坚持三段制――设大、中、小三个班,坚持一个政策――低收费,坚持用好两个资源--撤并下来的小学校舍和超编教师。通过这一办园机制实施,该县幼儿园师资水平、规范程度、管理水平等均实现较大发展和提高,标准化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迅猛。六是均衡教育大力度推进。坚持实施“新建、改建、兼并、结盟、分校、帮扶、强师、惠生、提质、扬峰、填谷”22字教育均衡发展模式。新建,即新建标准化中小学和幼儿园;改建,即改造改建薄弱学校或把布局调整撤并下来的小学改建成幼儿园;兼并,即强校兼并相临的弱校,盘活优化教育资源;结盟,即将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结成“盟校”,发挥名校拉动效应;分校,即优质学校把招生片内的薄弱学校改组、改建为分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帮扶,即城镇教师对口支援农村教育,送教下乡;强师,即通过“双挂”等多形式的培训,强化偏远农村学校师资力量和教师自身素质提高;惠生,即实施划片招生就近入学,让每个学生享受优质资源和平等、适合的教育;提质,即加大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化装备力度,提高边远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扬峰,即打造县内教育高地,强树典型,创建名校;填谷,即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师资倾斜等措施,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缩小校际间差距,实现县域教育均衡发展。七是“十艺”教育全面铺开。指学校注重“十艺”培养,设立陶艺室、木艺室、厨艺室、纸艺室、演艺室、布艺室、乐艺室、画艺室、拳艺室、铁艺室等专项教育活动室,各专用教室定期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相应才艺,让学生获得一技之长。八是双自主教学改革深入实施。一方面,抓学生自主学习,使课堂教学体现“诱思导学、自主研学、讨论展示、检测小结”四环节;另一方面,抓学生自主发展,体现“认识自我、规划自我、扬长带短、互助发展”四环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双自主教学模式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学习效率。九是特色学校建设成效显著。实施了“独特、稳定、发展”“六字”特色发展模式。独特就是要求各学校要立足实际、深入挖掘文化底蕴,特色定位要体现个性、特色鲜明;稳定就是保证学校的硬件和软件建设稳步推进,师生队伍综合素质稳步提高,学校的主题文化不断完善;发展就是用发展的眼光指导学校的特色创建工作,使学校的内涵文化和视觉文化在发展中不断趋于完美。工作中,坚持将办学特色渗透到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特色”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办学风格和整体性特色,提高了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十是教师专业成长成为教育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突出采取了“两挂一蹲”和“专家培训”两大举措。两挂是指“上挂”和“下挂”,一蹲是指选派县内骨干教师到各地名校蹲点学习。“上挂”就是选派县内优秀教师到国内名校进行挂职锻炼。“下挂”就是从县城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农村基层学校任职、挂职,充实了农村一线教育力量,促进了基层学校发展。“专家培训”,主要是坚持在寒暑假期间邀请全国各地的知名专家来我县对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进行教育管理、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培训。2011年 ,共举办报告会、培训班10余次,广大中小学校长、教师通过接受过名家指点、全新理念培训,切实更新了教育理念,提高了教育管理水平。

高等教育四新建设范文4

关键词:民国前期;四川;高等教育;变迁;定型

中图分类号:G64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3)02-0065-06

现代四川高等教育发轫于清末,在民国前期得到了初步发展。在民国前期20多年时间里,虽然四川长期处于军阀割据、混战的环境当中,但其高等教育仍获得了稳步的发展,经过建设,到抗战前夕形成了四川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民国前期四川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高等教育变迁的缩影,它不仅是四川现代化和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深刻地影响了现代四川社会的发展。鉴于目前教育史学界对四川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研究多集中于抗战时期,对民国前期的研究相对不足,在本文中,笔者拟就民国前期四川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进行梳理和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民国初期四川高等教育的“历史基础”与初步发展

四川新式高等教育机构发端于清末。随着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和官僚资本、民族资本的不断发展,四川封建教育逐渐由衰落走向瓦解,新式高等学堂逐渐开始涌现,四川新式高等教育随之产生。1896年6月,四川总督卢传霖创办了四川中西学堂,该学堂聘请英、法两国教师,教授“华文、西文、算学”,这不仅是近代四川最早的新式高等学堂,同时也是西南地区最早的新式高等教育机构。清政府不得已宣布实施“新政”之后,1902年初,时任四川总督奎俊又效仿京师大学堂章程,把四川中西学堂、尊经书院与锦江书院合建为四川通省大学堂,后改名“四川省城高等学堂”。该学堂初设时仅开办有学习时限为1年半的速成师范科和学习时限为1年的普通科(即预科)。1906年起,又先后开设了体育科、学习年限为3年的优级师范科和正科(本科)。四川省城高等学堂借鉴日本的办学模式,它不仅是四川当时最高的新式学堂,也是当时西南地区第一所包含文、理、师范、医学、体育等多科的综合性高等学堂。1903年《癸卯学制》颁布、确立了高等专门学堂的体制后,为适应省内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需要,四川又陆续兴办了一批高等专门学堂,主要有:四川通省师范学堂(1905年)、四川法政学堂(1906年)、四川通省农政学堂(创办于1906年,后改名为四川中等农业学堂)、四川藏文学堂(1906年创办,以藏文为主,1907年改名为四川省城官立方言学堂,重点转向外语为主)、四川工业学堂(创办于1908年,1910年改为四川高等工业学堂)、四川存古学堂(1910年)。这些专门学堂汇集了优级师范、简易师范、法律、英法文、农、林、蚕桑、采矿冶金、机械、应用化学、经学、史学、词章等专业(科),与四川省城高等学堂一起,构成清末四川新式高等教育框架的主体和民国初年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

辛亥革命的胜利掀开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新纪元,也给四川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1912年民国成立后,教育部公布了新的学制系统,规定高等教育机关有大学院、大学、专门学校及高等师范学校,各分预科、本科。大学分文、理、法、商、医、农、工等七科,以文、理二科为主;修业年限大学预科3年,本科仍为3年或4年,专门学校预科1年,本科与大学同,高等师范学校预科1年,本科3年。要求学堂一律改学校。新学制颁布后,高等学堂纷纷改为学校。四川省城高等学堂改为四川高等学校(1916年停办);1912年,四川法政学堂官班与绅班合并,改称“四川法政学校”,1915年更名为“四川公立法政专门学校”,设政治、经济、法律三科。1912年,四川通省农政学堂改名“四川高等农业学校”,设农学科、林学科、蚕学科,后又改名为“四川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四川省城官立方言学堂(辛亥革命后更名为四川省公立外国语学校)、四川工业学堂、四川存古学堂则分别更名为“四川公立外国语专门学校”(设英语科,曾设过法语预科)、“四川公立工业专门学校”(设机械科、采矿冶金科与应用化学科)、“四川公立国学专门学校”(改经学、史学、词章三科为哲学、历史、国文科)。1912年7月,四川通省师范学堂改名为“四川优级师范学校”,由原有的优级、初级、简易三部变为只设优级部,重点培养中学和中师师资。1913年春,四川优级师范学校改名为“四川高等师范学校”,设国文部、英语部、数理部,分预科和本科,本科学制3年,预科1年。1915年,又增设手工图画和乐歌体育两个专修科,学制2年。1916年,增设博物部。1916年,为了顺应全国国立师范学校名称统一的要求,经北洋政府教育部批准,四川高等师范学校改名为“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学校”,与北京高师、南京高师等其他五大国立高师并列,这是四川教育机关有“国立”之始。为了给该校学生提供研究教育和开展实习的场所,1917年9月和1918年9月还分别开办了附属中学和附属小学。1916年更名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后,学校发展很快(1916年四川高等学校停办后,大部分教师并入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据1918年教育部统计,该校当时的专任教师和学生数,仅低于北京高师,名列全国第二;全年经费数名列第四,在北京、南京、武昌三个高师之后。由于规模和影响不断扩大,1919年3月,该校也由成都盐道街搬往“皇城”。

1917年9月,教育部公布了《修正大学令》。《修正大学令》将大学本科修业年限一律改为4年,大学预科改为2年,并规定设任意两科者都可称大学,单设一科者也可以称某科大学。。1922年,教育部又公布了“新学制”。“新学制”在高等教育方面主要规定有四:(1)注重天才教育,使优异之智能尽量发展;(2)大学分科系,专门学校可改为单科大学;(3)高等师范学校改为师范大学;(4)大学采用选科制,大学和专门学院可设专修科;(5)废止预科。1924年,教育部又颁布了《国立大学条例》,废止了民初颁布的《大学令》和《大学规程》,规定:国立大学设文、理、法、医、农、工、商等科,修业4-6年,采用选课制;在高级中学未普遍设置之前,国立大学得设预科,修业2-3年。《修正大学令》的颁布和1922年的学制改革,对四川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四川高等教育一次大规模的兴废分合与调整,促成了国立成都大学和国立成都师范大学的成立以及五大专门学校的合并,促进了四川高等教育的初步发展。

1926年,国民政府批准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学校的一部分独立,成立国立成都大学(师资、校产、院系设置、图书仪器实际上主要继承了四川高等学校),由张澜任校长。该校到1929年时,已设有文、理、法三个学院11个系。同年9月,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学校的另一部分也改称“国立成都师范大学”,龚向农任校长。成立国立成都大学和国立成都师范大学,促动了四川公立外国语、农业、工业、法政、国学五大专门学校。1927年上半年,五所专门学校相继提请改为单科大学,1927年8月,由省长公署和教育厅召集多次会议,决议由五所专门学校合并组建公立四川大学,并通过省长公署与大学院立案。合并后,原国学专门学校、外国语专门学校、工业专门学校、法政专门学校、农业专门学校改名为中国文学院、外国文学院、工科学院、法政学院、农科学院。学校未设校长、而由各学院的学长(1930年以后才称院长)组成“大学委员会”共同校长职权。国立成都大学、国立成都师范大学、公立四川大学三校的组建,完成了四川高等教育众水汇流的第一步。设在成都的这三所高校,不仅均为官办,而且更有两所为“国立”,这在当时除了北平、上海等发达地区,在国内盖不多睹,在西部地区更是令人瞩目。在川东重镇重庆,1925年,杨公托、万从木等在重庆铁板街创办了私立西南美术专科学校(1936年迁至牛角沱),杨公托任首任校长。1927年1月,私立西南美术专科学校向重庆市督办公署申请立案获得批准,这同时也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艺术高校。

二、国民政府成立后四川高校的调整与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初成

1927年9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次年颁布了《修正大学区组织条例》。《条例》规定:“全国依各地之教育、经济及交通状况,定为若干大学区,每大学区设大学一所,大学设校长一人,综理大学区内一切学术与行政事项”。1929年夏,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了《大学组织法》、《大学规程》、《专科学校组织法》,1931年,又公布了《专科学校规程》,规定高等教育机关分大学、独立学院、专科学校三种。大学分为文、理、法、教育、农、工、商、医八学院。修业年限除医学院5年外,其余均为4年。大学及独立学院,得设研究院或研究所。研究所每所设若干学部,研究期限2年。专科学校分工、农、商、医、艺术、音乐、体育等类,修业年限为2-3年。1930、1931年,国民政府又分别通令废止大学和专科学校的预科。遵照这些高等教育法规,四川高等教育又进行了新的调整。

鉴于当时公立四川大学、国立成都大学与国立成都师范大学“三足鼎立”造成四川高等教育院系重复,经费困难,力量分散,加之1928年1月公布的《修正大学区组织条例》规定每省只设一所国立大学的要求,为了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好国立大学,从1928年8月开始,四川省政府即指示教育厅开展将三校合并组建国立四川大学的筹备工作。经过筹备,1931年11月9日,国立成都大学、国立成都师范大学和公立四川大学正式合并组建成国立四川大学。王兆荣任第一任校长。国立四川大学成立时,设有文、理、法、教育(后并入文学院)4学院,有中文、英文、史学、政治、经济、法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教育11个系,体育、艺术两个专修科,本科学生1337人,专任教师178人,成为当时全国13所国立大学之一。不过,由于中央政府的实际控制不够导致四川仍陷于一种半独立的状态,当时的四川大学虽冠名‘国立’,实际上仍是一所地方性的大学。1985年王兆荣辞去校长后,著名化学家任鸿隽于当年8月接任国立四川大学校长。在任鸿隽的大力推动下,国立四川大学的正规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到任鸿隽1937年6月离职时,国立四川大学有文、理、法、农4学院,下设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史学、教育学、数理、化学、生物学、法律、政治经济学、农学、园艺、林学和病虫害系,四川大学真正实现了“国立化”。

除了成都高校众水汇流、合并组建国立四川大学之外,这一时期四川还在川东重镇重庆创办了重庆大学和四川省立教育学院两所高校。

在重庆设立大学的倡议由来已久。早在1925年冬,巴县议事会议长李奎安就在倡议筹办重庆大学。只因四川政局动荡,经费无着,导致倡议搁浅。1929年夏,沈懋德、吕子方、吴芳吉、彭用仪等在成都大学任教的川东籍教授回到重庆,联合重庆工商界著名人士朱叔痴、汪云松、温少鹤、李奎安等,成立“重庆大学促进会”,并向驻节重庆的国民革命军21军军长、四川善后督办刘湘建议筹办重庆大学,得到刘湘的赞同。经过认真筹备,1929年10月12日,重庆大学在菜园坝杨家花园正式开学,刘湘亲自担任校长。

重庆大学在创办之初,学校以重庆菜园坝为临时校舍,仅开设有文、理预科,到1932年,文、理预科已招收6个班,学生140余名。1932年8月,开设招收本科生,分文、理两院,文学院由李公度任院长,设中国文学及外国文学两系;理学院由著名数学家何鲁任院长,下设数学系、化学系、物理系。1933年下半年,又增设农学院,由刘伯量任院长,不久辞去,由兰梦九继任。1934年,文学院增历史系,同年学校迁至沙坪坝。到此时,重庆大学共有3个学院7个系,招收学生18个班,170余人。1934年10月,由于刘湘忙于军政事务,无暇兼顾校长之职,乃聘请矿业专家,湖南大学校长胡庶华接任重庆大学校长职务。胡庶华接任重庆大学校长职务后,对学校组织机构、学院进行了调整,重庆大学有了新的发展。1935年夏,重庆大学经教育部核准立案,并将四川省立工学院并入重庆大学,成立电机系、土木工程系、采冶系,原有文、农两学院则并入国立四川大学。1936年秋,工学院增化学工程系,并建实习工厂,理学院增地质系,另将数学、物理两系合并为数理系,同时又增没体育专修科,并受四川省政府委托,代办体育师资训练班。重庆大学1936年下半年开学时,全校教职员已达118人,其中教授34名,讲师25名,助教13名,职员45名(其中有教授兼任者)。此外,还有3名军训教官。1937年抗战爆发前,学校拥有理、工两个学院七个系(即数理系、化学系、地质系、土木系、机电系、化工系、采冶系)和一个体育专修科。1935年重庆大学正式成为省立大学(1942年被批准为国立大学)。

四川省立教育学院成立于1936年8月,1937年由省政府报教育部批准立案。该院由1933年8月四川省政府合并川东师范附设的乡村师范专修科和21军所设的中心农业试验场组成的四川省立乡村建设学院改组而来。四川省立教育学院设乡村教育系和农事教育系(原为乡村社会系和农事系)。1938年教育部又命令改为社会教育系和农业教育系。四川省立教育学院的首任院长为甘绩镛。国立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创办后,四川高等教育大规模的兴废分合宣告结束。到抗战前夕,四川形成了以国立四川大学、省立重庆大学、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和私立西南美术专科学校等高校构成的高等教育体系。

三、民国前期四川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一)民国前期四川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

首先,环境艰难,稳步发展。民国成立直至抗战前夕,四川长期处于军阀割据和混战之中,造成社会动乱,经济、文化和科学发展受到严重影响。直到1935年,四川境内各派军阀划区割据的时期方告终止,四川全省行政才得以统一。尽管民国前期四川高等教育发展的环境恶劣,但在一批有识之士尤其是广大教育界人士的大力推动下仍取得了稳步发展。如:1915年8月至1916年7月全国各省高校学生数比较,四川有学生2415人,位居全国第二。高校教员数四川有220人,位居全国第三。在1916年8月至1917年7月全国高等师范学校统计中,国立成都高师专任教师和在校学生人数,在全国六所国立师范学校中仅次于北京高师。1918年的统计结果同样如此,当年全国六所国立师范学校在校学生数,北京高师(681人)位居第一,国立成都高师(388人)位居第二。在四川大学,到1937年时学校规模也有很大发展。当年该校有学生5619人,大学生5051人,研究生25人,专修科生16人,先修班生527人。1937年第一学期时,该校有专任教师413人,兼任教员64人,职员256人。1937年6月任鸿隽离职时,国立四川大学已开办有4个学院13个系。民国前期四川高等教育的稳步发展,为抗战时期的鼎盛奠定了基础。

其次,名家主校,成效显著。民国前期四川高校,不少大家、名师主校,担任校长,成效显著。如1922~1924年,吴玉章担任成都高师校长,在担任校长期间,他延聘学有专长的自然科学教师到校任教,聘请了部分外籍人员担任外语和西洋史教习,派遣教员出国留学,大刀阔斧对成都高师进行改革,在学科完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在他的领导下,成都高师的党、团组织也不断发展,国立成都高师成了“民主堡垒”、“进步势力大本营”。1926~1930年,张澜担任国立成都大学校长,在执掌成都大学期间,他效仿蔡元培办北大的方针,主张民主办校,兼容并包,学术自由,提出“打开夔门,广延名师”,把四川的“蜀学宿儒”、新派人士和国内外知名专家聘请到校讲学和任教,一时成都大学人才荟萃,名师汇集。短短几年,即在当时全国的国立大学中脱颖而出,卓有声誉。校内进步师生在他思想自由的支持下,思想活跃,革命气氛很浓,一时成为“西南一代传播革命种子的园地”。1935~1937年著名化学家任鸿隽接任四川大学校长,在执掌四川大学期间,任鸿隽提出川大必须实现“国立化”和“现代化”,要实现川大的“现代化”,必须完成三个使命:第一,要输入世界的智识;第二,要建设西南的文化中心;第三,要担负民族复兴的责任。为实现这一目标,他任人唯贤,广延名师,从上海,南京,北平等地,聘请到大批有真才实学的著名学者;打破学校招收新生基本上只是面向四川局限,将招生区域扩大到京沪、平津、广东、陕西等地,面向全国广罗人才,并使川大成为全国大学中较早招收研究生的学府之一。同时大力推行教学改革,发展学术社团,活跃学术空气,把川大办得生气勃勃,使学校迎来了建校以来的一个重要的“黄金时期”。

第三,多立成都,布局失衡。民国前期,四川的高校主要集中于省城成都,在其他地区和城市少有分布。如在川东和长江上游重镇重庆,民国建立之初仅有几所清末遗留下来的法政学堂,如川东公立法政学堂、重庆官立法政学堂、重庆公立法政学堂、川南法政学堂、川东官弁法政学堂。民国建立后均改称法政专门学校,并于1914年7月遵照教育部的规定并入四川公立法政专门学校。从民国建立到抗战前夕,相对于20世纪20年代成都高校鼎立、百花争艳,重庆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才创办有私立西南美术专科学校l所,没有公立高校。直到1929年才创办了第一所大学――重庆大学。重庆高校不仅创办晚,而且数量少,在高校规模和总数、专业数量、社会影响方面远逊色于成都,专业的设置也较单一。如1934年重庆大学文、农两院并入四川大学后,重庆大学仅有理工科而无文科;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只有乡村教育和农事教育两系,远无法与成都高校相匹敌。

(二)民国前期四川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就与影响

民国前期四川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既是四川现代化和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对四川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首先,民国前期四川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四川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基础。

在清末四川兴办的一批新式高等学堂的基础上,民国前期经过几次大规模的高校兴废分合,在抗战前夕形成了以国立四川大学、省立重庆大学为代表,包括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华西协合大学和私立西南美术专科学校等高校构成,既有公立又有私立,以公立为主涵盖文、理、医、法、农、工、教育等多科较为全面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这些高校与清末高等学堂相比,无论是培养目标、课程没置、招收对象、教学方法和管理等各方面,都与清末高等学堂大相径庭。经过民国建立后的多次改革,四川高校的教育、教学制度、学校规章、管理体制亦逐步趋于完善,初步具有了现代大学的面貌和基本特征,为抗战时期四川高等教育的大繁荣奠定了良好基础。民国前期四川高等教育的发展,不仅奠定了四川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基础,而且标志着四川现代高等教育的初步成型。

其次,民国前期四川高等教育的发展推动了现代四川革命运动的发展。

民国前期四川高校不仅传授现代科学技术,也传播新思潮、新思想,高校成了革命力量孕育的重要舞台,为现代四川的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和人才准备。早在辛亥革命之时,四川的高等学堂就是同盟会在四川的重要活动场所;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曾在四川公立外国语专门学校、公立国学专门学校和四川法政学校任教的吴虞对四川尊孔复古逆流进行了迎头痛击,他发表了诸如《吃人的礼教》、《说孝》等一系列笔锋犀利、振聋发聩的著名论文,和陈独秀、、胡适一起,向封建宗法制度、旧礼教、旧道德发起了猛烈攻击,唤醒了无数青年,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做了启蒙工作和舆论准备,被胡适誉为“四川省只手打到孔家店的老英雄”和“中国思想界之清道夫”,四川高校也成了“五四”运动在四川的策源地。“五四”运动爆发后,四川高校师生又率先发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大办《星期日》、《四川学生潮》、《直觉》、《半月报》等传播新思潮的进步刊物,为在四川传播马列主义,建党建团,创造了有利条件。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四川高校涌现了张秀熟、袁诗荛、巴金等优秀的学生领袖人物,集中了像王右木、恽代英、吴玉章、杨圈公、童庸生、廖恩波、刘伯坚、何秉彝、曾莱、陆更夫、苟永芳、杨国杰等这样一批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革命先驱,四川高校成了培养革命者的摇篮和传播革命火种的重要据点。“五四”之后,四川高校师生以学校为据点,组织读书会,建立进步社团,办革命刊物宣传马列思想,创建了四川最早的中共党组织和共青团组织,为革命培养了大批骨干力量,奠定了大革命在四川开展的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四川高校一些师生甚至为革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可以说,民国前期的四川高校为现代四川革命运动的开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高等教育四新建设范文5

1.1学科建设要与专业建设协同发展

体育特色专业的建设重点在创新,创新就是要在本学科的最前端取得突破,学科建设是一项高投入、高基础、专门化的系统工程,需要整体的规划,形成一个长远、有特色的发展方案。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是不可分开的。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是专业建设,而其建设与发展要靠学科建设,只有两者协调的发展、相互促进、才能提高学校的竞争力。所以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都应该突出自己重点,应该在体育教育专业建设的整体规划中注意重点与一般充分的结合。

1.2加大课程建设的力度

在专业建设的很多环节中,课程建设一直处于焦点的位置,专业建设的核心是课程建设,对教学的质量有直接影响,专业培养的目标必定从各个课程的教学环节来得到保证。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改革是课程建设的重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特色专业建设的核心以及重点和难点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优化。

1.3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从而解决就业问题

面对当今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四所高校应当大力推进该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丰富该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强化学生的各种技能,培养该校毕业生科学的思维方式,使他们在实践中锻炼提高自身能力,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创造力、组织、人际交往、语言表达、分析综合等社会所需要各种能力,并且培养毕业生开拓与合作的精神。

2结论与建议

高等教育四新建设范文6

党的十七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出发,强调“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xx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指出:“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当前,伴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急剧变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迫切要求,高新区正处于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区工委、管委会提出了创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的更高目标。结合当前形势,明确我区加快全面建设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国际先进为参照,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发展好每一名教师,努力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不断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在更高平台上实现高新区教育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的更大跨越,为全区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更大贡献,以教育事业建设新成就迎接建国61周年。

2.主要任务

为更高水平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2011年重点完成以下六项主要任务:一是按照区域教育发展规划,继续完善优质教育资源布局;二是探索实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健全学校评估考核体系;三是继续加大创建力度,完成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创建任务,争创苏州市幼儿教育先进区,完成现代化老年大学创建任务,实验中学通过四星级高中省级复评;四是全面推进民工子弟学校标准化建设,外来人员适龄子女72%以上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读;五是高考、中考成绩稳中有升,全区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六是切实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幼儿园、小学教师本科学历达50%以上,高中教师研究生比例达12%以上。

3.主要工作举措

高等教育四新建设范文7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

一是优化学校布局调整。制定和执行城镇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重点优化农村学校布局,建设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办好必要的教学点。

二是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新建城乡义务教育学校390所,改扩建一批学校,解决城镇“超大班额”“大班额”问题。深入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项目,新建学生宿舍350万平方米,保障寄宿学生每人1个床位,消除“大通铺”现象。

三是探索学区制管理改革试点,逐步推行县域内学区化办学,建立健全学区制管理制度,推动学区内校长、教师交流和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推行督学责任区制度。

四是规范办学行为,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强学校常规管理。

五是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保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关爱服务体系,建设15所自治区示范性特殊教育学校。

二、高中阶段教育突破发展工程

一是突破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瓶颈,各县要办好1所新型中等专业学校,鼓励县级中等专业学校与高等职业院校贯通办学、与企业合作办学、与城市职业学校联合办学、与普通高中融通办学、与普通初中合作开展职业教育渗透,逐步将县级中等专业学校建成当地集高中阶段教育、业余体校、教师进修、民族文化传承、就业和扶贫培训为一体的教育综合服务平台。

二是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办学,鼓励名校办分校、高校办高中、社会办高中,引导高中学校联合办学、集团化办学,支持各市、县新建普通高中30所、改扩建普通高中300所,支持建设18所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确保县县有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适度调整普通高中教育收费标准。

三、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工程

一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布局结构优化和基础能力建设,重点支持5所优势突出的职业院校改革创新、跻身国内同类院校一流行列,支持20所示范特色高等职业院校、100所示范特色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支持各市、县改扩建一批骨干中等职业学校,建设40个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实现重点专业对重点产业的全面衔接。

二是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和多元办学,鼓励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重点建设20个示范性职教集团,做强14个市级职教园区,实现职业教育和产业园区联动发展,深化与港澳台地区及德国、新加坡等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三是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建设区域性共建共享实训基地,推进政企校多元投资多方共享的实训基地建设,实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模式,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四是积极构建面向全体劳动者的终身职业培训体系,鼓励职业院校不受年龄、地域、时间限制,面向进城务工人员、返乡农民工、城市失业人员和复转军人、在职人员开展职业培训,加快建设职业技能竞赛基地,广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鼓励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参加部级和国际技能竞赛。

四、高等教育特色化上水平工程

一是引导高等学校特色发展。推进高水平大学、特色大学建设,支持广西大学等若干所高等学校跻身全国同类院校前列。推进高等学校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建设,根据我区千亿元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重点支持60个优势特色学科和300个优势特色专业建设。

二是提升高等学校协同创新能力。推动高校依托优势学科群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等深度合作。培育和建设20个广西协同创新中心,探索建立面向科学前沿、行业产业、区域发展以及文化传承创新重大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

三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施本科教学和卓越人才系列培养计划,落实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鼓励多学科交叉培养学术学位研究生,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

四是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快筹建北部湾大学等高校,积极推动我区产业发展急需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及工科类院校建设。普通本科院校逐步退出举办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新设高等职业院校以民办为主。

五是加强高等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多渠道提高高等学校用地保障水平。通过多种形式支持高等学校改善办学条件,鼓励高等学校加强特殊教育设施配套建设。

六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和自主创业。政府购买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更多用于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提高公务员定向招录和事业单位优先招聘比例。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

五、学前教育发展工程

一是扩大学前教育资源。积极探索国有民办、民办公助、股份制、联合办学、集团化办学等办园模式。加强农村幼儿园建设,重点新建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459所,实现乡镇中心公办幼儿园全覆盖。根据需要建设若干所普惠性残疾儿童幼儿园,支持新建城区公办幼儿园131所。

二是提高学前教育保教质量。加强对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指导,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幼儿园实施科学保教,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

六、教师队伍强质增量工程

一是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对农村教师特别是教学点教师在工资待遇、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周转房安置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完善农村教师职称评审条件、程序和办法,农村学校教师职称晋升比例不低于当地城区学校教师。鼓励各地将符合条件的农村教师住房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统筹予以解决。鼓励教师在农村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二是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实施卓越校长领航工程、城乡学校校长牵手工程、农村学校校长助力工程和名校长引进工程四大专项工程,全面提升中小学校长专业化水平和高校校长办学治校能力。优化校长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在义务教育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中增设校长奖励性绩效工资。

三是加强师德建设和教师培养培训。严格师德考核,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建立高等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业、中小学联合培养教师新机制。实施教师全员培训,完善教师培训经费保障机制。构建自治区、市、县、学校四级联动培训体系,分级规划,分层分类培训。建立培训学分认证制度,学时学分合理转化。

四是推进教师管理创新。努力探索教师管理新途径。落实各级政府教师配备职责,自治区指导市、县盘活编制存量,完善编制动态管理机制,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提高编制使用效益。落实中等职业学校非实名制编制管理制度,在高等学校和普通高中探索建立非实名制编制用人制度。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推进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完善符合教师职业特点的教师公开招聘制度,适当扩大高等学校公开招聘教师的自。制定各级各类学校岗位设置过渡办法,增加中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数量。

五是完善教师激励机制。完善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分类指导制度,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改进非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管理方式,进一步提高非义务教育学校收入分配自。支持非义务教育学校通过开展社会服务取得合法收入,按照有关规定提取一定比例纳入奖励性绩效工资。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完善德育、教学、科研、培训服务及学校管理工作等奖励制度。建立完善教师表彰奖励制度。落实优秀教师休养和带薪休假制度。

七、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

一是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分步建设覆盖全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广西教育城域网。实施数字校园标准化建设,实现乡镇及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宽带网络校校通”。为村小学和教学点配置数字教育资源接收和播放设备,配送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全区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实现百兆以上光纤接入,高等学校实现千兆以上光纤接入。

二是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入应用。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优质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进学籍管理等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将学生、教师、学校资产等基本信息全部纳入信息系统管理。

八、教育扶贫富民工程

高等教育四新建设范文8

关键词:经济学课程群;四层次;资源;团队;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223-03

进入到21世纪,我国大多数高校越来越重视课程群建设,许多教师就课程群及其建设的有关问题开展了研究。总括起来主要是从课程群的概念、课程群建设的目的、课程群内容建设、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方面开展研究。王卫平(2007)认为课程群是指属于同一学科、具有内在逻辑联系、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一系列课程构成的整体。谢文武、韩瑾(2010)认为课程群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去除课程间重复的内容,提高课程实施效率;要对课程群教学大纲和计划进行再设计,对教学内容进行不断更新和不断优化。并且结合金融学专业特点,从实践教学的角度分析了金融课程群课程教学内容的融合。渠长根(2010)认为课程群建设中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应强化师生教学相长,双向互动机制,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就经济学课程群建设,王卫平(2007)认为经济学课程群建设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学生毕业后进入市场打下坚实的经济学理论与应用性基础。张吉国、薛兴利、岳书铭(2008)认为要科学构建经济学课程群组成体系,要分清主次,应当将重心放在课程群内课程之间内容的整合上。笔者认为经济学课程群建设涉及面广泛,需要系统地加以思考,其建设始终要围绕实现对受教育者经济学素质、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的目标展开。

一、明确经济学课程群建设思路

对经济学课程群的建设,必须有一明确的思路。关于这一建设思路笔者认为,一是要体现其基本功能,即以经济学知识、理论、方法的传授为基,以运用经济学知识、理论、方法分析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实训实练为本。二是要突出其特点,即多学科交叉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导向两大特点。三是要始终面向受教育者,即面向经济类专业学生、管理类专业学生、非经济管理类学生、社会培训学员四类受教育者。

二、构建四层次的经济学课程群

根据经济学课程群建设思路,可以考虑构建由基础课程、方向课程、共性能力课程、个性化能力课程组成的四层次经济学课程群。

第一层次的基础课程是面向四类受教育者都必须开设的,这是具有共性的课程群,它体现的是对他们进行经济学基本素质的培养。这些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

第二层次的方向课程是面向不同类受教育者开设的,这是对不同类的受教育者具有差异而对同一类受教育者具有共性的课程群,它体现的是对他们进行经济学专业素质的培养。面向经济类专业学生的课程包括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面向管理类专业学生的课程包括管理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等;面向非经济管理类学生的课程包括工程经济学、卫生经济学等;面向社会培训学员的课程开设,依据学员从事的工作性质来定,如学员从事的是社会保障方面的工作,就可以开设公共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等。

第三层次的共性能力课程是面向四类受教育者都必须开设的,这是具有共性能力教育的课程群,它体现的是对他们进行基本应用能力的培养。这些课程包括用于分析社会经济问题起到工具性作用的课程,如SPSS实验、电子商务实验等,以及第二课堂学科竞赛,如与经济学知识、理论、方法有密切关联的全国数学建模大赛等。当然根据社会培训学员的实际情况,第二课堂学科竞赛可以不进行。

第四层次的个性化能力课程是面向不同类受教育者开设的,这是凸显应用能力差异化教育的课程群,它体现的是对他们从实验、实践或创新等方面进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当然这些个性化能力课程应该是经济学知识、理论、方法在实际中的具体运用。面向经济类专业学生的课程,如证券投资实验与实践等,以及突出经济类专业特点的第二课堂学科竞赛,如网络经济创新大赛、全国金融投资模拟交易大赛等;面向管理类专业学生的课程,如投资与风险控制模拟实验等,以及突出管理类专业特点的第二课堂学科竞赛,如激励机制设计大赛等;面向非经济管理类学生的课程,如资本运作模拟实验等,以及突出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特点的第二课堂学科竞赛,如创业投资大赛等;面向社会培训学员的课程,依据学员从事的工作性质来定,如学员从事社会保障方面的工作,则可开设社会保障机制设计实践课程,以及突出社会培训特点的第二课堂学科竞赛,如开展社会保障方面的调研报告评奖活动等。

三、四层次经济学课程群教学内容优化设计原则

经济学课程群建设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层面上的具体化工作之一,是体现人才培养特色、提供优秀课程资源的基础。为此针对经济学课程群不同层次的课程内容进行优化设计是很必要的。对四层次的课程教学内容优化设计的原则有三:一是要使不同层次的课程之间不出现内容上的交叉,要使同一层次的课程之间不出现内容上的重复。二是第一层次的基础课程和第三层次的共性能力课程内容设计,要突出共性,满足受教育者经济学基本素质和基本应用能力培养的需要。三是第二层次的方向课程和第四层次的个性化能力课程内容设计,要突出个性,满足不同类受教育者经济学专业素质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的需要。

四、强化经济学课程群教学资源建设

一是教材、教辅资料的建设。对于四层次经济学课程群中的课程,如果某门课程能选用到与教学内容匹配的优秀教材和教辅资料,则就选择这些高级别的优秀教材和教辅资料。如果选用不到相匹配的,则组织力量编写。在编写教材和教辅资料时,应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导向。对面向经济学课程群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课程教材和教辅资料的编写,要特别注重编写涉及相关经济学原理并且与现实经济生活密切相联的大量案例,将趣味性和知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受教育者能更直观地理解教材中比较深奥的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对面向经济学课程群第三层次和第四层次课程的实验课程教材和实践课程、各种学科竞赛指导书的编写,要紧扣经济学知识、原理和方法在实验、实践和竞赛中的运用,突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特色。

二是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针对经济学课程群中的课程,对适合于开展网络视频教学的课程,开通网络视频课;对于适合于开展网站教学的课程,开通课程网站;对于适合于网上进行模拟实验的课程,开通网上模拟实验课。当然不管哪种网络课,应该面向四类受教育者全天候开放,使他们能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参与实验。

五、优化经济学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

对承担经济学课程群课程的教师队伍进行重组和建设。在重组和建设时应该考虑以下几点:

一是按不同层次优化教学团队,每一个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进入不同层次的教学团队。但是对于教师进入不同层次教学团队的个数应有所限制,以同时进入两个不同层次的教学团队为宜。这样既可以确保教师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搞好教学工作,又可以充分利用教师资源。所以对于“双师型”的教师,可以同时进入第一层次教学团队和第二层次教学团队中的任何一个教学团队,以及第三层次教学团队和第四层次教学团队中的任何一个教学团队;对于非“双师型”的教师,可以同时进入第一层次教学团队和第二层次教学团队,或者同时进入第三层次教学团队和第四层次教学团队。不管教师进入哪一层次的教学团队,都应采取以经济学课程群中的课程为纽带,把相关教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二是建立定期集体备课和教学研讨制度,全面提高教学团队中每位教师的教学水平。讲授同一课程的教师每星期应集体备课一次,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等进行集体研讨,最后形成最优化教案,实现教学资源在讲授同一课程教师之间的共享。同时根据需要可以考虑每个月安排讲授不同课程的教师进行交流,相互吸取合理建议,从而充分发挥教学团队在教学、教学研究方面的优势作用。

三是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经济学课程群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通过“柔性引进”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引进国内外经济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聘请他们担任特聘或兼职教授,采用适当的方式让他们承担经济学课程群的教学任务;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选派教师参加国内外访学或培训,选派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或挂职锻炼,积极开展示范课等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激活教学团队中的每一位教师,使之能主动提高自身在教学方面的综合素质。

六、搭建经济学课程群实验、实践和创新平台

经济学课程群实验平台的搭建包括两类:一类是对各类受教育者进行共性能力培养的基础实验平台,另一类是对各类受教育者进行个性化能力培养的专业实验平台。不管是基础还是专业实验平台,都必须建成功能完备、全天候、开放式的实验室,便于各类受教育者随时进行经济学基础或专业方面的实验。同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或者师生合作开发把经济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运用融于现实经济问题中的实验软件,开展一些具有特色的实验,以提升各类受教育者的综合能力。

经济学课程群实践平台主要通过与企事业单位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的方式搭建。定期派受教育者进驻实践教学基地参与同社会经济生活紧密联系的实践活动。采取双导师制,在实践进行前,指导教师根据实践指导书,对实践的具体内容、实践方法、实践数据的处理等进行指导。然后,受教育者根据实践指导书的要求,参与实践活动,完成相应的实践研究报告。

经济学课程群创新平台主要通过第二课堂学科竞赛的方式搭建。除了开展全国数学建模大赛、网络经济创新大赛、全国金融投资模拟交易大赛、激励机制设计大赛、创业投资大赛外,还可以考虑其他方面的竞赛。如让受教育者观看某些社会经济现象的视频录象资料,在规定的时间内,如3小时内,要求他们提交一份对该社会经济现象分析和评论的报告;让受教育者深入社会1~2周,就某一经济问题进行调查,提交一份调研报告等等。根据受教育者提交的报告,进行评奖,对优胜者给予相应等级的奖励。这些竞赛活动,能促使受教育者从新的视角去挖掘社会经济的深层次问题,用新思维、新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谢文武,韩瑾.课程群建设中课程内容的融合――以金融核心课程群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S1).

[2]渠长根.以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群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0,(6).

[3]曾宇平,田野,覃朝晖.经济学课程群建设与学生经济学素质培养[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S2).

高等教育四新建设范文9

第一,“三步一标”,助推学校腾飞。“三步一标”是本校的教育教学整体思路。“三步”即小学阶段三步走:低年级抓养成;中年级广阅读;高年级重技能,“一标”即把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作为小学阶段教育的最终目标。一是改革师生评价方案。对学生的评价实行等级评价,分为A B C D四个等级。对教师的评价是:考试成绩占40%,平时的晨诵午读检查、教案等方面的考核占30%,政教考核占30%。二是以“晨诵午读”为载体,突出“书香校园”特色。三是提倡“堂清、日清、周清、月清”。学校对各项工作每月进行一次抽查,做到查缺补漏,及时反思、吸取教训、以案治本。四是坚持社团活动,让孩子梦想在校园起航,童年充实、快乐。学校成立了器乐、声乐、舞蹈、篮球、铁环、小记者、书法等校园社团,让更多的学生学有多长,多能发展。

第二,队伍建设,保障素质教育发展。一是强化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二是强化师德建设,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有关规定,全面加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注重德育队伍建设,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着力构建德育工作队伍。四是注重青年教师成长,坚持开展“师徒结对”活动,新老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第三,教学改革,把素质教育推向纵深。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从常规教学、教研活动入手,抓管理、重实践、强教研,以课改为龙头,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一是规范课程实施。二是建立精细化、自主化、实效化过程管理体系。三是重视集体备课,提高备课质量。做到“四定” “四统一” “三步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四统一:授课进度、教学要求、校本作业、检测练习要统一。三步走:个人自备、集体复备、个人二次备课三个步骤。四是进行骨干教师引领课、青年教师风采展示课、课改模式优化公开课、高效课堂研讨课,打造高效课堂。五是遵循“学生主体参与”的原则,精心设计校本作业,形成学校特色的校本作业。六是提供机会,注重教师学习成长。七是定期向教师赠送优秀教育类书籍,引导和鼓励教师走内涵发展之路。八是以赛促学,举行教师素养大赛、教案比武等,发现和培养青年骨干教师。九是通过观看名师课堂视频、同题异构、同题再构、课堂观察等活动,引导全体教师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优化课堂教学行为。

第四,开展养成教育,撷取累累硕果。学校以“十个习惯十朵花 快乐成长我最美”教育活动为抓手,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张扬学生个性。一是坚持利用国旗下课堂这一重要的德育基地,树优秀学生榜样,激励学生自我成长。二是培养孩子们热爱读书的好习惯,开展“我爱读书” “我会讲故事”“我是演说家”等活动。三是以“春节” “元宵节”“清明节” 等传统节日和纪念日为主题,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四是培养学生良好写字习惯,发挥书法课程的综合育人作用。本校学生多次参加市、省、国家书法比赛,荣获二、三等奖。

第五,开创家长学校工作新途径,拓展素质教育渠道。学校以家庭教育为突破口,以“家教工程、家联工程和家校互助”三项工程为重点,树立一体两翼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做到家校结合,相互支持,实现共赢,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第六,构建平安校园,打造素质教育和谐乐园。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学校把依法治校、依法治教贯彻在平时的工作中,加强师生的法纪教育。利用国旗下的主题队会、班会、小星星广播、板报等,大力宣传法制知识,加强法纪教育,定期对校园内外安全进行排查隐患,对学生进行交通、游泳、食品、卫生、用电、防火等教育指导和自救、自护的基本常识;定期开展应急疏散演练、消防演练,提高自我救护能力,从而使广大学生初步学法、知法、守法,提高对人生价值的认识;坚持做到:管理、宣传、活动、培训四部曲,即加强对门卫、值周教师、学生的管理和对学生安全教育、进行“校园安全教育图片进展”和“流行疾病知识的宣传解读” 、组织举行应急疏散演练、聘请禹门分局警卫、消防人员对学生进行培训,全力打造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第七,改善办学条件,创造素质教育标准化校园。学校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环境,狠抓学校的校园建设和教学硬件设施建设,办学条件和校园面貌出现很大变化,使素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有了保障。此外,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装饰教学楼道内走廊,真正起到文化育人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