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安全教育网络安全集锦9篇

时间:2023-11-20 10:00:30

安全教育网络安全

安全教育网络安全范文1

【关键词】网络文化;网络文化安全;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

国内外各种不良网络文化内容的传播对青少年的影响日益深入,引发了很多问题。面对因上网而引发的各种问题,通过强制的办法使青少年拒绝网络是不切实际的,只能理性面对,对其进行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提高他们的网络媒介素养。网络媒介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已是网络信息时代对人才教育的要求。

一、网络文化和网络文化安全

网络文化指以网络为平台,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支撑,以数字化形式为表现形态,对人们的思维方式、生产生活方式及其价值观念产生影响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安全指网络文化中包含的各种信息内容的安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网络文化内容(特别是多媒体内容)缺乏严格的监管和监控;二是对网络文化内容的消费缺乏正确的引导。

二、网络环境下对青少年进行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W络媒介素养是指儿童与青少年接近、分析、评估网络媒介和利用网络媒介创造信息的能力。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是媒介素养教育中的重要部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能够增强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提高其对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的辨别、分析、解读、批判和利用能力。其核心是强调青少年要积极利用网络媒介,教会青少年对网络信息进行正确的识别、树立起批判意识并且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青少年是网络媒介的主要受众之一。从身心发展特点来看,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快速发育期,具有旺盛的知识欲求,强烈的好奇心,极强的模仿性,因此,他们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但是他们的道德信念和价值判断标准尚未成型,对外界的认知以及辨别能力也不够完善,这决定了未成年人极易被大众传媒所带来的负面信息、消极因素以及价值观念各异的信息所影响和浸染。这不仅会影响青少年道德观念和稳定的价值观念体系的形成,甚至还会影响他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

三、网络文化安全视角下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的培养

网络文化安全分为三层,即网络物质文化安全、网络制度文化安全和网络精神文化安全。从网络文化安全的角度来看,构建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网络媒介素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积极构建我国网络文化安全预警平台和评价指标体系。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我国网络文化迅猛发展,网络文化呈现出多样性,其管理对象趋于复杂化,而社会问题也趋于网络化,这给我国的网络文化环境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由于网络立法不够健全和完善,网络法规的可实施性不强,网络文化安全缺乏必要的检测和管理,使青少年深受网络文化负面价值的毒害,如“网瘾”、“网恋”、“网络孤独症”等。应将网络文化中的不健康内容采用技术手段过滤掉,给青少年创建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我国在这方面已经做了一些努力:2007年国家八部委在全国各网吧强制推行网络防沉迷系统,以挽救日益增多的网迷少年;2009年7月份工信部在全国正式推行“绿坝”软件,以屏蔽不良网络信息。但这还是不够的,我们在重视网络文化的弊端、抑制其负面影响的同时,还应看到网络文化的正面价值,使其发挥积极的功效。因此,要充分认识我国网络文化的特点、功能和发展趋势,建构我国网络文化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我国网络文化安全防范体系的政策建议,用于指导我国网络文化安全的政策法规建设、安全防范系统体系结构和系统平台的开发、网络文化监控系统的研制和网络文化安全预警平台的研发。

(2)加强网络监管力度,出台保护青少年的网络法律法规。健全和完善网络法律法规,规范网络行为、加强网络管理,是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根本性保障。据《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到3.24亿,同时《2011年度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指出,大约60%的网络游戏玩家是青少年。因此,要给青少年一片洁净的网络天空,首先应该从办网者做起,要加强对网络信息传播和网络游戏的监管力度,在全社会范围内兴起网络文明之风。其次,要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网络行为,使青少年在网络时代能够健康成长。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出台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已迫在眉睫,并让其成为网络行为的一种硬性外在约束。但是要将这种外在约束促成青少年网络行为规范的内化,以形成良好的网络媒介素养,使青少年成为自觉维护网络社会文明的网络使用者,还需要借助网络管理的约束力,因此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还必须和网络管理相结合。

(3)利用多渠道加强网络文化安全教育,培养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国家和政府部门应该通过大众传媒,而学校则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积极宣传网路文化安全知识,加强对青少年的网络安全教育,让网络信息时代的青少年应具备计算机网络和使用网络检索信息的基本知识,对网络信息具有判断、筛选、解读的能力。因此网络文化安全教育的首要内容应是加强网络知识教育,让青少年掌握最基本的网络技术;其次是加强网络安全教育,使青少年正确认识网络价值、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关系,注意保持健康的网络心理和防止来自网络的威胁;三是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特别是在中小学及大学课程中要设立网络道德教育课程,使广大公民在网络社会中能够遵纪守法和道德自律,同一切“黑客”和“黄、毒、赌”非法网民划清界限,进行坚决斗争。尤其要把网络技术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鉴别分析和解读能力,在利用网络媒介的过程中成为媒介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4)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学校是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主体,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更应大力推广和普及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让媒介素养教育走进学校课堂。除此之外,还需要借助社会的各界力量辅以学校教育,如家庭、媒体和社会组织等。家庭方面要充分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因为家长是孩子的最佳保护站。对于家长在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方面该做些什么,研究员卜卫也给我们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要树立适合儿童的计算机教育观念;不要怕孩子利用计算机玩电子游戏;要帮助孩子们利用计算机满足自己的特别需要;和孩子一起学习网上安全规则;指导孩子采用过滤软件;鼓励孩子使用作出安全承诺的网站;对孩子进行网络素养教育,提高他们判断信息、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同时,要积极利用媒体、社会组织,发挥其传承社会文化和教育的功能,加强对青少年的引导,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和社会氛围,给青少年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提供一个良好的导向。

当今时代网络环境复杂,树立网络文化安全意识,构建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提高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的任务已经摆在我们面前。而了解网络文化和网络文化安全对青少年的影响,对开展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融入学校课程体系,起着重要作用。这是网络时代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有助于促进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谷志远,梁俊娟,杨文阳.信息素养教育的网络文化安全视角.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7(5):21

[2]卜卫.媒介教育与网络素养教育.家庭教育(中小学家长),2002(11):17

安全教育网络安全范文2

网络安全问题是当下的一个热点问题,许多网络安全问题的产生与人们对网络安全教育的缺失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网络安全观教育、高度重视网络安全观教育。

(一)网络安全观教育至关重要

网络安全观教育的至关重要性是由它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所决定的,其一,网络安全观教育关乎国家安全。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安全是指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等方面的总体安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现已成为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各社会系统正常运转的基础,几乎所有的领域都离不开网络技术。很明显,如果网络不安全则意味着整个国家的安全受到挑战与威胁,加强网络安全观教育就是为了降低风险、减少威胁,最大限度保障网络安全,从而保障国家安全。其二,网络安全观教育事关网络世界每个人的利益。网络的使用主体是人,网络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提供各种便利,网络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网络安全与否与网络世界的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有着必然的联系。但是网络安全观从来不可能自发地形成,它需要我们不断进行网络安全观教育,提高网络使用主体的安全意识,在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能切实维护自身利益。网络安全观教育的影响小到个人利益、大到整个国家的利益,所以我们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网络安全观教育,从行动上积极维护网络安全。

(二)网络安全观教育必不可少

纵观近几年来的网络安全问题,可知绝大部分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且现状令人堪忧。首先,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网民网络安全意识淡漠。网络信息的“虚拟性”与软件病毒的“隐蔽性”使很多网民认为网络很安全,每年因网络安全意识缺乏而导致的网络安全事件不胜枚举。“加强网络安全必须从培养全民的网络安全意识基础入手,只有在认识上高度重视,真正了解到网络入侵和攻击危害的严重性,公众才会在网络空间主动采取相关措施去应对、防范入侵和攻击,才能化被动为主动,最大限度地降低信息风险,减轻损失。”因此,加强网络安全观教育,提高网络使用主体网络安全防范意识便成为维护网络安全不可缺少的一环。其次,我国的网络使用量决定了必须加强网络安全观教育。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最新统计,我国网民人数已经达到6.32亿,手机网民达到5.27亿。网络安全事件一旦发生,影响范围是“一大片”,带来的损失将不可估量。网络安全问题正在经历着技术层面的不断先进、破坏能力不断增强的突变,如果再不加强网络安全观的教育,那么下一个网络安全问题或许会让整个“网界”损失更加惨重。通过网络安全观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安全风险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减少互联网安全隐患人为因素的比重,使每个社会成员为网络安全贡献力量,同时切实保障其自身利益不受侵害。

(三)网络安全观教育任重道远

确立网络安全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网络安全事故频发,故网络安全观教育的任务变得更为紧迫。根据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的最新报告,仅“2014年12月,CNCERT收到国内外通过电子邮件、热线电话、网站提交、传真等方式报告的网络安全事件7,105件(合并了通过不同方式报告的同一网络安全事件,且不包括扫描和垃圾邮件类事件),与上月的6,570件相比增长了8.1%,其中来自国外的事件报告有51件。”网络安全事件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辐射范围越来越广、影响人数越来越多、造成的后果越来越严重。这急迫地需要大力加强网络安全观教育,使更多网民懂得网络的安全使用,提高防范网络安全的风险意识,教育人们不要成为网络安全事件的制造者。与此同时,大多数国家都是以安全技术的提高与法律制定来维护网络安全,但就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这两者因其局限性和滞后性都未能充分地实现阻止网络安全事件发生的目的。网络安全问题复杂化趋势明显,单从“他律”层面加以防护已远远不够,我们更应该加强网络使用主体“自律”的修养,对他们进行完整系统的网络安全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提升人们思想道德水平的一门科学,在提升广大网民网络安全意识的道路上任重道远,需下大力气、大功夫、大决心。

二、新形势下的网络安全观教育的重要内容

新形势下的网络安全教育包括网络道德、网络安全基础知识、网络法律法规、网络安全防范以及新形势下网络安全新的应对策略与要求。在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构建新形势下的网络安全观教育内容体系正当其时。

(一)网络安全新规约:坚守言论内容的“七条底线”

这是新形势下网络安全观教育的应有之义。2013年8月15日,中国互联网大会闭幕并发出倡议,全国互联网从业人员、网络名人和广大网民,都应坚守“七条底线”,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自觉抵制违背“七条底线”的行为,积极传播正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这“七条底线”为: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和信息真实性底线。传统的网络安全约束侧重于引导网民言论的文明性与合法性,而没有明确的“底线”约束。“七条底线”的提出正面回答了在新形势下该如何具体做到言论文明、行为合法。坚守新时期的网络安全新规约,就是要时刻坚守这“七条底线”,这是我们用网的原则和基础,也是维护我们自身安全与利益不被侵害的基本保障。网络世界需要积极、理性、向上的网络文明与网络道德,构建这种文明和道德的前提就是每个网民都自觉遵守“七条底线”。加强以“七条底线”为根本内容的网络道德宣传教育,有利于营造文明、健康、清朗的网络环境;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引导广大网民形成文明上网、科学用网的良好习惯;最重要的是有利于减少网络安全事件发生,降低网络违法犯罪事件概率,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二)网络安全新领域:维护网络信息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

这是新形势下网络安全观教育的核心内容。云计算、大数据等网络运用的出现,使网络信息作为一种战略资源而备受各国重视,网络信息虽不像国家的领陆、领空、领水一样以有形边界状态存在,但却实实在在已成为国家安全新的领域。国家安全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谋求国家安全是每一个国家的最高利益。可以说,维护网络信息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丝毫不亚于对领陆、领空等有形领域的保护意义。网络信息的安全维护离不开广大网络使用主体,这促使我们必须在新形势下加强网络信息的国家安全教育,强化信息安全掌控力,捍卫自己的信息。而“棱镜”事件给国际社会敲响了网络信息国际安全的警钟,随着网络的融合发展,过去相对独立的网络已经融合为深度关联、相互依赖的整体,形成了全新的网络空间,亟需构建一个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世界以保障网络信息的国际安全。网络信息的国际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与否,网络信息的国家安全若得不到保障,网络信息的国际安全就无从谈起。互联网发展的目的是给人类带来福祉而不是危害,网络世界应该是和平的而不能成为实施恐怖主义活动的工具;网络世界应该是安全的而不能成为攻击的利器、犯罪的温床;网络世界应该是开放的而决不能闭塞隔绝、只顾自己发展;网络世界应该是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共治而不能单个国家独善其身。加强网络信息国家安全与国际安全教育就是要使网络世界的每个人都自觉维护网络安全,促进网络信息化的长远健康发展。

(三)网络治理新常态:全面实施依法治网

这是新形势下网络安全观教育内容的重要方面。互联网进入中国已经有了2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这期间,国家对互联网的规范与管理有一个逐渐明确的过程。我国在网络治理过程中,虽然做出了很多积极的行动,但由于整体起步较晚,相应的法律法规也不够完善,还存在法律缺位与滞后的问题。近年来我国用网人数激增,网络安全事件频发,国家越来越重视网络法治问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这为依法治网奠定了理论基础,为网络法治新常态的形成提供了科学依据。“依法治国的重点难点在依法治网,网络空间法治化不够严重阻碍了现实空间法治化,依法治网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工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增强了依法治网的信心,给依法治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指出:“要抓紧制定立法规划,完善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等法律法规,依法治理网络空间,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从网络安全问题的复杂性与高发性来看,要形成网络法治的新常态,首先,必须建立健全网络安全治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如制定专门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针对企业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等。在维护网络安全的各种手段中,加快我国网络安全立法是根本保障。其次,要严惩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在全社会树立遵守网络法律的共识,同步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法治。最后,要教育广大网民勇做推动网络空间法治化的践行者,培育和树立网络战线上的法治精神和法治理念。只有用法律来管理网络,才能统一标准,树立威严,让意欲利用网络途径的违法犯罪分子不敢轻举妄动。在网络法治化的路上,做到完善法律法规与动员全社会一起努力两手抓,坚持网络法治常抓不懈、严抓不怠、狠抓不纵,实现网络法治新常态。

三、积极探索网络安全观教育的新途径

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同样,网络安全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大现实课题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它涉及方方面面,是一个宏大的工程,需要在实施过程中讲究方法,循序渐进,具体来说就是要在教育过程中落细、落小、落实。

(一)将网络安全观教育落细

将网络安全观教育落细,就是要细化、要具体。首先,在教育对象上要细分。网络使用对象按年龄分,有孩童、青年、中老年人;按文化程度分,有小学、初中、高中、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等;按工作性质分,有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等等。网络使用主体的成分构成是复杂的,但他们都是我们的教育对象,教育对象的不同决定了我们使用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不同。如针对孩童的网络安全观教育,我们要从正确认识网络、正确使用网络以及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入手,使他们从小养成安全用网、文明用网、主动维护网络安全的良好习惯。其次,在教育内容上要细致。网络安全观教育内容包括几大方面,而各个大方面里面又囊括了许多小方面,如仅网络安全教育就包括网络设备安全、网络信息安全和网络软件安全三方面,所以在教育内容上要细致安排,做到不遗漏不交叉不重复、有针对有层次有系统。网络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要把教育内容细化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如在人们用网时,避免网络硬件损坏可以设置安全使用的标语提醒;针对现如今越来越严重的信息泄露问题可以教育大家平时养成数据备份习惯和防止信息泄露的警告等。最后,在教育目标上要细化。对网络使用主体进行网络安全观教育是为了实现全面提升网络安全意识、保障网络安全的目的。而这目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必须在教育目标上加以细化,各个击破。如针对计算机网络病毒的防范,就要从病毒来源、传播途径、最易感染群与范围分析入手,教育大家要加强对软件引入的安全审查,切断它的传播路径,做好安全防范,提醒大家不要从不正规网站安装下载软件,不轻易打开陌生邮件,及时删除信息等。

(二)将网络安全观教育落小

将网络安全观教育落小就是要从小处着手,以小促大。具体包括以下几点:首先,从各行业抓起。我们正处于“互联网+”的全新时代,每个行业都希望利用互联网实现行业潜力的最大挖掘,而只有网络安全才能保障行业新价值的创造。当下,受网络安全的危害最多的正是各借助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行业,所以开展网络安全观教育就必须从各个行业抓起、逐步建立起网络安全链。对于银行、电信行业的网络安全观教育必须加大加强;对于学校、事业单位的网络安全观教育应该使之常态化。每一个行业之间的网络安全将会促使一个安全、清洁的网络环境逐渐形成。其次,从可能引起网络安全的小环节抓起。大部分网络安全问题都具有由小变大的特点,这就要求网络安全观教育要从小环节抓起,防微杜渐。如一个很小的漏洞很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要教育广大网民平时在用网过程中处处留意,遇到漏洞问题及时修复、经常查杀电脑病毒扫描垃圾文件等。最后,从娃娃抓起。近年来,儿童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上当受骗、网络成瘾、未成年人网络犯罪、网络言论失德甚至反动等问题日益突出。正所谓“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要把网络安全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网络法制教育等一整套的安全观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教学中,从小培养青少年的网络安全意识,提高娃娃的思想认识水平,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使之积极维护网络安全。

(三)将网络安全观教育落实

安全教育网络安全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问题;对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网络在给人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一些消极影响。正如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写到:“我对真理感兴趣,我喜欢科学。可是真理是一种威胁,科学是一个大众的危险。”[1]大学生是我国网民中的主力军,他们的生活与网络交织在一起,对网络有着严重的依赖。但是,网络上人流混杂,充斥着大量的信息,网络诈骗也时有发生。大学生作为网络利用率较高的人群之一,受到网络安全威胁的机率也较高,为了大学生的人生安全和财产安全,也为了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将是刻不容缓的任务[2]。

一大学生网络安全的现状

近日来,媒体频频报道大学生受到网络诈骗,这些大学生不仅受到了财产损失,有些大学生还因为突然的打击而自杀。虽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隐患。网络安全的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大学生的网络安全现状尤为令人担心。

(一)网络安全意识薄弱

首先,现在的大学生个人隐私保护意识比较薄弱。由于无线网络的覆盖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现在的大学生不在电脑终端上也能上网,通过智能手机上的各种软件,他们能随时随地和网络世界连接。每天二十四小时在线,大学生能随时在网络上晒自己的生活。为了获取更多的关注量,大学生将的个人信息和照片晒在网络上。另外一些社交软件和购物软件的注册都需要注册者提供真实的信息,大学生的个人信息也因此被泄露。其次,大学生的电脑安全维护意识不强。一方面,虽然现在的大学生的电脑上都安装着安全软件,但很少有人每天或几天进行一次电脑杀毒,电脑安全软件成了摆设,没有发挥它应有的功能。另一方面,一些学生一旦上网就没有节制,长时间的电脑使用造成电脑硬件的损耗,有些电脑甚至会因为过度使用温度过高,造成火灾。最后,大学生的防诈骗意识薄弱。网络上鱼龙混杂,隔着电脑屏幕,很难分清网络对面的人是好是坏。大学生对和自己聊得来的人有很强的信任度,不仅告诉了对方自己的真实信息,有些甚至还发展成为网恋,对这些网友的防范意识很低。一些大学生还会因为巨大的金钱诱惑,相信了网上的一些中奖信息,结果被诈骗犯牵着鼻子走,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3]。

(二)网络信息识别能力较差

现在的大学生在面对海量信息时,没有一定的能力辨别出真假。当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发生时,大学生往往没有能力分析网上报道的新闻和宣传的真假,大学生往往会根据阅读量来判断事实的真伪,一些水军也往往会浑水摸鱼,为自己造势。缺乏判断真伪能力的大学生会因为人云亦云而进行跟风,进一步助长了虚假新闻和信息的传播,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观也因此产生了偏差。另外,受到网络上不法分子的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主义等不良思潮冲击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产生失衡。

二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问题

当前大学生网络安全的现状不容乐观,网络安全问题频发,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对和谐网络环境的构建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理念的落后、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内容的缺失以及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监督机制的不健全等问题使网络安全教育没有发挥它应有的功能[4]。

(一)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理念的落后

当前高校,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高校往往是在网络安全事件发生后才亡羊补牢,开展一些网络安全教育。还有一些高校,关于网络安全教育的讲座一般是在学生刚开学时进行的,大学生刚入学,身心都没有调整到应有的状态,网络安全教育的效果大大折扣,而且,这种网络安全教育的讲座没有形成系列,没有一以贯之于学生的整个学期中,使网络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另外,高校偏重于安全管理,忽视网络安全教育。在高校中,学生一进入大学,其安全问题就由学校全权负责,因此,学校尤其重视学生的人身安全问题,加大力度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管理,也有专门的辅导员为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困惑和心理问题。但是,学校忽视了当前大学生的特点,他们是在网络上成长的一代,他们在网络上受到侵害的概率远远大于在现实中受到伤害的概率。学校没有专门开设网络安全课程对学生进行教育,造成学生网络安全意识薄弱,网络安全问题频发。

(二)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内容的缺失

一方面,当前高校没有设置专门的网络安全教育必修或选修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的渠道通常是偶尔举办的网络安全教育讲座,这类讲座学校一般都不会着重宣传,因此,这类讲座往往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前去听讲的人少之又少,更不用说发挥网络安全教育的作用了。另一方面,网络安全教育的内容不完善。对于涉及到网络安全教育的课程《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其中关于网络安全教育的内容集中在网络道德方面,对网络安全防范知识、网络心理健康知识、网络法律知识很少涉及。一些计算机课也主要集中在计算机的安全使用方面。增强网络安全教育的作用,网络安全防范知识、网络心理健康知识、网络法律知识、网络道德知识的学习都是必不可少的,当前高校的网络安全教育在这方面有所欠缺。

(三)大学生网络安全监管机制的不健全

虽然当前高校有了较完善的网络安全监督机制,但是在发挥网络安全作用方面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一是因为网络安全监督机制没有实时更新,二是因为缺少专业的网络安全教育管理人员。网络世界是一个无时不在发展的世界,其更新换代的速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但是,虽然目前高校在建设了较为基础的网络安全监督体系,但是由于没有时时跟上网络的速度更新发展,对网络监督的效果不大。另外,高校到目前为止,没有形成一支专业的网络安全教育管理人员。在高校开展网络安全教育的人员一般是保卫人员和辅导员,网络安全教育师资力量充分不足。

三提升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具体措施

为了增强大学生上网的安全性,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响应和谐社会的号召,提升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已经是社会和高校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更新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理念

提升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减少网络安全事故发生,首先要做的是更新社会和高校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认识。和谐社会的建设,是现实社会和谐和虚拟网络和谐建设的统一,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保障大学生的人身安全是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首先,要向全社会宣传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使每个人都意识到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与国家的繁荣富强、社会的和谐稳定、人民的幸福安康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让网络犯罪分子无所遁形。其次,利用媒体的舆论监督,在新闻媒体上播报网络犯罪的典型案例,提高每个人对网络犯罪的认识。另外,提高高校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认识,确保高校认识到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有着重要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实际措施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使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二)丰富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内容

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内容包括网络安全防范知识、网络心理健康知识、网络法律知识、网络道德知识,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必不可少。首先,丰富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和辅导员应时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及时疏导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学生,帮助大学生理性上网,合理规划时间[5]。其次,丰富大学生网络安全防范教育。高校可以开设专门的必修课或选修课进行网络安全防范知识的讲解,也可以邀请知名学者开展系列讲座,增加大学生对网络犯罪的了解,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然后,丰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高校不仅要保护大学生不受网络的侵害,也要防止大学生受到不良信息和思想的蛊惑,成为网络犯罪的源头。最后,丰富大学生网络法律教育。通过讲座和宣传活动使大学生熟知网络法律法规,当自己的利益遭到侵犯时,懂得利用法律法规维护自己的权利,规避风险。另外,也要教育大学生在网络中的权利和义务,使大学生自觉履行义务,不在网络上传播不良思想和制造网络犯罪。

(三)健全大学生网络安全的监管机制

在构建基础的网络安全监督机制的基础上,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人力时时更新网络安全监督机制,跟上互联网的发展速度。首先,成立专门的网络安全监管小组,组织教师、辅导员、和优秀学生干部进行网络安全知识培训,提高他们应对网络安全问题的素质,切实发挥他们在网络安全监管中的作用。然后,加强高校与当地公安机构的合作,发挥公安机构的法律监管作用。高校可以通过请专门的公安人员在学生中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形成从高校到公安机构的安全防护网,加大对网络犯罪事件的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1]阿道司•赫胥黎.美丽新世界[M].李黎,薛人望,等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3;200.

[2]熊芳芳.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其对策[J].电子世界,2012,(22):139-140.

[3]刘建伟,李为宇,孙钰.社交网络安全问题及其解决方案[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1,(07):565-575.

[4]王涛.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其防范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2):45.

安全教育网络安全范文4

[关键词]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机遇;挑战

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日益扩大、逐渐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国同世界的联系更趋紧密、相互影响更趋深刻,高校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前沿阵地,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中,引导大学生将个人价值同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自觉融入到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1]。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2]。随着网络与高校教育教学的联系日趋紧密,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刻不容缓。

一、新时代网络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带来的机遇

古人说:“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高校要充分发挥青年学生学习能力强、接收效果好的特点,运用网络的平台优势,扩充自身教育资源,将更多、更优质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容及时、准确地投递给每一位大学生,切实提升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效果。

(一)网络拓宽了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平台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大学生是最活跃的群体之一,高校通过不断学习借鉴、改革创新逐渐形成一套完备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体系。信息革命将网络推向了时代的前沿,而网络也已然成为高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有效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效果,拓展教学思路,高校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时空受限小、平台容量大、学习更便捷的特性开展相关教育教学工作。现阶段,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课程已逐步形成以虚拟与实际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配合的教育教学模式,将书本中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容与当下国内、国际形势及未来走向相结合,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中,切实提升高校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自身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高校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到建设祖国的行动中去。

(二)网络丰富了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容优质的教育内容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关键,网络意识形态是高度融合线上线下意识形态而形成的网络社会时代的全新样态[3]。现阶段,高校在开展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过程中既注重传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又强化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依托课堂教学、校园宣传等方式开展扎实有效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理论教育,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获取信息便利、快捷等优点,及时储备与课堂理论教学相关的视频、音频、照片、新闻报道等多种类资源提升教材内容的鲜活度、针对性、可读性、实效性。在第二课堂、校园文化周、暑期三下乡等活动中开展一系列相关展示教育活动。高校师生在搜集、整理活动素材中了解网络意识形态的重要性,在讲解中进行自我教育,实现自我提升。因此,网络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容,扩展了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空间。

(三)网络壮大了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力量构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体系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都具有重要意义[3]。“经师易求,人师难得。”网络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渠道资源,调动了思政课以外的课程参与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积极性,同时疏通了高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之间的阻隔,逐步形成在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过程中“高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教育的模式,共同肩负起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网络不仅实现了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中多方联动,而且为各方在参与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过程中提供了海量、详实的资源,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教育开展的统一性和同步性,为构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体系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二、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面临的挑战

网络的不断发展普及,信息原有的传播模式、传播介质逐渐发生了变化,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多元化的信息传播渠道带来的海量信息极易造成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被淹没,而网络交互性强的特性也对传统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海量的信息稀释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容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络设备的更新迭代,海量的信息瞬间汇聚网络已成为现实,而网络也因其在信息储存方面强大的兼容性而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首选。新时代、新形势下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一方面,传统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更注重理论讲述,课堂展示、案例讲述等内容占比相对较小,而网络带来的海量信息更丰富、更生动、更加吸引大学生关注,分散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导致传统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另一方面,由于网络平台准入门槛较低,对信息筛查、识别工作还不完善,因此,网络中良莠不齐的海量信息的不但淹没了官网、官媒的官方信息,而且削弱了官方信息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中的引领作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容,不仅要在海量的信息中永占头条,而且需要及时根据网络的发展变化更新教育教学内容,提升教育教学的时效性,为广大师生筑牢安全屏障。

(二)多元的渠道冲击了传统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布局指出:“必须清醒地看到,新形势下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面临的威胁和挑战增多,特别是各种威胁和挑战联动效应明显。”[4]在网络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传统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所面临的时代背景、历史机遇、风险挑战、现实境遇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依托于网络形成的多元化的信息渠道则严重冲击了传统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布局。高校面对正处在成长成才时期的大学生,通过不断实践与总结经验形成了以课堂教学为基础,校园文化、理论讲授、宣传教育、“一对一”帮扶等多措并举的教育布局,而技术进步促使信息传播渠道更加多元化,大学生在网络中更容易迷失在包罗万象的信息中。别有用心者利用大学生分辨信息能力弱、好奇心强等特点,有针对性地制作、包装了大量的包含其意识形态内容的信息在网络中传播,以达到拉拢、腐蚀当代大学生的目的。面对网络中多元的信息渠道,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既要巩固固有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防线,又要及时调整教育内容、扩大教育布局,重视网络在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中的作用。

(三)互动的需求提升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标准网络的普及改变了传统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高校教育相较于基础教育氛围比较宽松,在教育教学及日常管理工作中,高校赋予了大学生更多的自主权,由此也产生了教育者与高校学生之间信息不匹配等问题。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是每一位学生的必修课、基础课,入心入脑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一直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随着网络逐渐深入校园,传统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日益开阔和增长的眼界需求,逐渐显露出理念落后、交流不足等问题。当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大了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要想最大限度发挥硬件的作用需要软件的配合,高校学生在网络使用等方面更具主动性,在高校教师开展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中,高校学生更期望教师能够了解网络世界、懂得网络语言,课堂中讲授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容要与时俱进地加入网络安全的内容,课后利用网络平台与高校学生进行更广范围的互动,高校学生互动交流的需求也提升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标准。

三、新时代高校强化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对策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要坚持用全局的眼光发现问题,用发展的眼光去解决问题,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全网络安全预警体系,壮大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教师队伍,切实提升高校学生的意识形态免疫机能,做到因时而变、因势而化。

(一)落实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责任制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党的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5]。新时代是催人奋进的时代,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高校学生提供了了解社会的便捷窗口,另一方面复杂的网络环境增加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的复杂度和难度。科学的管理是成功的关键,面对正处在成长成才期的高校学生,首先,要强化责任意识。随着各级高校书记成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第一责任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在高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逐渐形成合力,不断提升党组织在网络迅速发展大环境下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能力;其次,要明确工作责任。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需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因此,要逐渐完善分级负责制,形成以宣传部为窗口,各职能部门和院系各司其职、协调联动的工作体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力争实现统一部署、统一落实、统一检查、统一考核,切实增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

(二)建立健全高校网络信息安全预警监管体系高校学生思维活跃,更易接受新鲜事物,而其自身又正处在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对外界信息的筛选能力仍需进一步提升,因此建立健全高校网络信息安全预警监管体系可以有效从源头对不良信息进行过滤,为校园营造一个干净友好的网络学习环境。高校网络信息安全预警监管体系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高校在现有设施基础上加大投入。首先,要增加对相关设备的资金支持力度。设备防护作为高校网络信息安全预警监管体系的硬件基础,也是校园信息安全的第一道防火墙,完善的设备更有助于开展信息甄别和防范非法攻击。其次,要明确职责、划清权责。奖惩严明的安全管理制度是高校网络信息安全预警监管体系的重要保障。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高校网络信息安全预警监管体系作为其中一环,责任主体必须要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时刻防范的毅力和警觉。最后,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策略和常态化的安全检查制度。信息化工作繁琐而复杂,各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网络安全管理规划,切不可一概而论、搞一刀切,因而降低高校网络信息安全预警监管体系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中发挥的作用。

(三)壮大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者队伍长期以来,高校开展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主要依托思政理论课课堂教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要阵地,是高校进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主渠道,在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6]。当前,网络已成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新的重要阵地,这对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与此同时,单一的思政课教学已完全不能满足高校学生对于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的需求。因此,壮大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者队伍迫在眉睫。高校要在进一步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基础上,继续挖掘专业课程中意识形态教育的相关内容,让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与此同时,充分发挥网络在降低信息交流成本等方面的优势,吸收管理队伍、社会力量、家庭成员参与到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中,一方面有助于壮大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者队伍,另一方面,丰富了教育内容,实现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覆盖。

安全教育网络安全范文5

关键词:高职学生 网络安全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9(b)-0138-02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合理使用可以给高职学生带来极大的方便,丰富学习资源,改善学习条件,激发学习兴趣,优化学习环境,但另一方面,互联网也产生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比如部分学生沉溺于网游、虚拟交友、网购、网络影视中,生活严重脱离现实,性格变得孤独冷漠,心理问题日渐突出,更有甚者参与网络,一步步滑向犯罪的深渊,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互联网给高职学生带来的安全问题,作为教育主体的学校,要全面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提升安全使用网络能力,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

1 高职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许多高职学生出现网络安全问题,往往不是因为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技术问题造成的,而与其接受的网络安全教育十分有限有直接关系。

1.1 高职学生网络安全教育认识滞后

网络安全教育作为高职学生日常教育的重要内容,必须常态化开展,形成有效机制,确保教育实效,其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培养高职学生的网络使用基本能力,提高防范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的意识,减少伤害,提升自身网络道德水准,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可是,根据调查,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在网络教育方面重视不足、认识滞后,往往都是网络安全问题出现了,才针对个案进行处理,缺少前期预防,亡羊补牢始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网络安全问题。

1.2 只注意网络安全管理,忽视网络安全教育

多数高职院校很重视互联网日常管理,不惜花大价钱够买最新的防毒软件和计算机硬件设备,认为只要在网络监控方面做到位,就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网络安全事件发生。因此好多高职院校仅仅是在新生入学教育中简单地对学生进行一下网络方面的安全教育,压根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育方案,随后的三年时间,几乎不再系统地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甚至有些高职院校只是走过场,把网络安全教育当作作秀,没有实质性地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更不可能给学生系统灌输网络安全知识。

1.3 课程设置不足

调查发现,高职院校网络安全教育相关课程设置严重缺失,不像其他学科那样系统化、学分化、课程化,因此,网络安全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就很难得到保障,一些高职院校将网络安全知识纳入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讲授,但是也远没有把其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开设,严重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学生一知半解,根本起不到将教育内容内化为内心信念然后再外化为行动的作用,调查还发现一些学校采取讲座的形式进行网络安全教育,这种形式化的教育,从根本上起不到教育效果。

1.4 网络安全教育缺少基本的实践环节

高职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中,除了要灌输和讲解网络使用的基本理论知识外,还必须重视实践环节方面的教育,比如一些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木马病毒的危害性,也知晓计算机下载、浏览需要用杀毒软件,但是,对如何查杀病毒、安装杀毒软件处理常见的网络问题方面了解甚少。多数学生知道网购如果不提高警惕的话,有一定的风险,可是却不知道如何识别非法网站,也更不知道如何防骗。高职院校的网络安全教育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某种程度上,让学生真正掌握安全使用网络的技能,这样的实践环节更重要。

2 改进高职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有效策略

作为实施网络安全教育的最重要阵地,各高职院校要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切实改进和加强校园网络安全教育工作,尽全力保障学生安全使用网络,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服务于学校工作和学生成长成才。

2.1 增强学校对高职学生网络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在网络环境中大学生受到许多不良事件的冲击,网络安全事件的层出不穷,不仅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同时对学校的其它学生,对家长以及高校的教学生活秩序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对我国区域的地方安全稳定产生副作用。[1]

各高职院校承担着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的重任,网络安全教育作为高职院校学生日常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学生安全稳定以及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保障。做好网络安全教育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和降低网络安全问题的发生,各高职院校要充分重视网络安全教育,通过不同形式,发挥各部门优势,协调有关人员,形成浓厚的校园网络安全教育氛围,真正地使互联网成为高职在校学生的良师益友,发挥其积极作用,为广大学生服务。

2.2 进一步丰富高职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内容

第一,加强高职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为了使高职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各院校必须要把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在突出位置,防止网络发展给大学生带来的心理问题。[2]第二,加强高职学生预防网络犯罪教育。网j犯罪,是指行为人运用计算机技术,借助于网络对其系统或信息进行攻击,破坏或利用网络进行其他犯罪的总称。[3]预防高职学生网络犯罪,一方面要通过各种形式教育学生如何正确交友,要提高警惕,保护好个人基本信息和隐私。另一方面要提高网购时的防范意识。第三,加强高职学生网络安全法制教育。通过教育,使学生增强在网络世界中自我保护能力,了解网络空间中的权利和义务,知晓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什么是法律保护的,什么是法律禁止的。

2.3 加强高职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实践环节

高职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各高职院校在全面开展网络安全教育的同时,一定要注重从实践层面教会学生们如何安全使用网络,各教育者自身更要加强网络使用的实际操作技能水平,平时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此外,各高职院校要定期举行互联网安全使用技能竞赛,开设网络安全教育警示公开课,邀请网监部门相关人员到校进行宣讲,重视安全防范技巧的演示,让广大高职学生真正学会安全使用网络,不能只停留到知识和意识层面。

2.4 加强教育队伍建设

全面加强高职院校网络安全教育,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专兼职队伍是有效实施教育的保障。根据实际需要,高职院校网络安全教育队伍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可以分三个方面,首先是普通文化知识,这要求网络安全教育队伍具备广泛的社会、自然学科中的基础常识,要有知识面的优势,才能在具体教育中面对不同教育对象做到游刃有余。二是实践层面的具体能力,各网络安全教育教师必须自己要有较强的安全使用网络的基本技能,才能最大程度上提高教育效果,手把手地教会学生如何安全使用互联网。第三就是必须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和互联网基础知识,这是做好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的基础,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培训,由计算机专业教师进行讲解,日常工作中可以集体备课,共同研讨,形成合力。

参考文献

[1] 陈联娇,温金英.浅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策略[J].法制与社会,2008(36):276.

安全教育网络安全范文6

中小学生网络安全现状调查的数据分析

1. 中小学生网络安全现状主要影响因素

(1)网络环境本身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它本身就存在着不安全的因素,随着网络的日益发展壮大,网络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也日益增多,如图1、图2所示。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共同点:其一,中小学生都遇到过网络诈骗且有多种形式;其二,中小学生在网络上看到的不良信息以色情信息为主。由此可见,网络环境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是影响中小学生网络安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2)中小学生网络安全意识。随着网络的普及,中小学生对于网络已经有了一定的安全意识。然而,中小学生网络安全意识也只局限于某些方面,对于日益多样复杂的网络,中小学生缺乏多样的网络安全意识,如图3所示。

(3)中小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网络进入中小学生的生活、学习中,离不开家长和学校的传播。学校和家长的教育是影响中小学生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调查显示,学校和家长在网络安全教育方面的情况如图4所示。

2. 中小学生网络安全现状和主要问题

(1)网络不良信息的泛滥。通过对上面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网络上的色情信息和暴力信息所占的比重非常大,这些不良的信息对中小学生的身心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网络暴力游戏带来的,满足了中小学生情感宣泄的需要,同时也会让心智还不完整的中小学生模糊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差距。也正是因此,网络所引发的青少年犯罪的情况也越来越严重。同时,在上网过程中,一些学生学会了谩骂,还有一些学生则由于好奇,经不起诱惑前去赴网上约会,结果导致人身伤害的事例时有发生。

(2)家长的教育方法不恰当。首先,家长没有意识到网络安全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现在许多家长自己沉浸在网络世界中,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在上网时会遇到什么事情。其次,家长的教育行为太过极端,会导致孩子的抗拒与反感。

(3)学校信息化教育的不全面,信息技术课程中网络安全教育缺乏,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有待提高。

中小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对策

1. 学校对中小学生网络安全的教育

(1)提高网络安全教育的意识和加强信息化教育。在我国,虽然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一直被广泛强调,但大多着眼于学生的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校园安全和食品安全,而对网络安全关注不够。因此,在学校开展网络安全教育的第一步就是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顺应时代的变迁。

(2)引导学生文明上网――网络道德教育。网络世界存在虚拟性、游戏性和危险性,中小学生心智还不成熟,容易受到网络上的负面信息影响。这就需要学校教师给予及时的指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要让学生们懂得虚拟的网络世界是不能替代现实生活的,网络世界只能给予我们一时的欢愉,不能成为永久的“避难所”。

(3)建立和完善校园网络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现在网络上有各种论坛和聊天软件供我们使用,这就需要学校更好地规范学生在网络上的言行。要让学生知道,虽然网络上发表言论是匿名的,但是随意发送有害的信息或者进行一些不良的宣传活动是违法的。同时学生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以免沉迷于网络游戏而影响学习和正常的生活。

2. 家长对孩子的网络安全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榜样,要做到以身作则。网络让家长们有了新的娱乐空间,但是长时间沉溺在网络世界中,会让孩子也对网络产生浓厚的兴趣。家长在上网时,如果孩子在一旁观看,这时家长就可以抓住机会,恰当引导孩子在上网时所要避免的一些行为,教会孩子选择有效的网络信息。此外,家长要及时和学校教师沟通交流,配合学校教育。家长应该充分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况,这样也有助于在家里开展教育。在学校开展网络安全教育的同时,家长也可以适当参与,孩子在家里上网时,就可以了解他们对网络安全的了解程度,从而更好地配合学校的教育。

3. 社会对中小学生网络安全的对策

首先,加强技术管理,有效过滤不良信息。互联网企业越来越多,网络上的信息也越来越多,这就需要相关的技术部门加强技术管理能力,对上传至网络上的信息进行有效的筛选,防止不良信息在网络上肆意传播。其次,努力净化网络环境。门户网站要有效地选择能正面影响中小学生的网站信息,致力于建立一些适合中小学生长期访问、获得学习资料的网站,为中小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网络安全氛围。同时,网络门户应该做好带头示范作用,加强引导行业自律,努力为学生提供洁净的网络环境。

结 语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我们大致了解了中小学生对于网络安全的认识以及学校、家长开展网络安全教育的现状。结合国内外的一些相关的研究,给出了一些比较有效的措施和建议。为中小学生构建网络安全“防火墙”,是一项艰巨而且长远的任务,不仅需要教育者发挥主动权,更需要社会、家长的共同努力。

(作者单位: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王铟,沈绮云.互联网对中小学生负面影响的调查与分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4(10):5-10.

赵冬臣.欧盟国家的中小学网络安全教育:现状与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9):12-15.

安全教育网络安全范文7

9月14日至20日是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为贯彻落实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市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十堰市关于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的安排部署,我校认真完成了各项工作,现将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活动主题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二、活动时间

9月14日-9月20日

三、完成的任务

(一)成立了工作小组

成立了茅坪小学“争做中国好网民工程”活动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

组长:夏娟(校长)

成员:学校各处室负责人、各班班主任

(二)主要目标

深入推进网络素养教育,积极探索网民网络素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加强互联网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组织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等丰富多彩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引导师生遵循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将“四有”(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有文明的网络素养、有守法的行为习惯、有必备的防护技能)标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增强师生网络安全意识,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用网络安全知识能力,促使师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网上正能量,培育中国好网民。

(三)重点开展好了以下几项活动:

1.开展了一次国旗下网络安全讲话。

9月14日周一,利用升国旗,举行了一次关于网络安全知识的国旗下讲话。讲话内容结合了纪念“9.18”活动,从引导学生爱国入手,告诫学生勿忘国耻,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认真落实《网络安全法》讲起,教育学生安全科学使用网络,从自身做起,预防沉迷网络。集体宣 誓承诺:坚守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七条底线”、“九不准”,争做中国好网民,争做网络小卫士,维护网络纯净天空。

2、开展了一次手抄报评选。

三到六年级学生开展“网络安全靠大家,人人都是网络安全宣传员”的手抄报比赛,学生在美术老师郑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认真,共评出一等奖两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三名。

3、举行了一次网络安全宣传黑板报评选。

以班级为单位,出一期“网络安全我先行,网络安全我能行”为主题的黑板报,六年级和四年级所办的黑板报被评为一、二等奖。

4、上一节网络安全知识教育课。

9月17日上午第四节信息课上,范老师紧密结合网络安全宣传周主题,结合学生特点,上了一节以网络安全知识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技术安全教育课,课上师生共同宣誓“争当网络安全小卫士”。重点学习、强调App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安全标准、网络素养教育、青少年网络安全等,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帮助学生了解、熟悉、掌握必要的网络安全常识和法律法规知识,增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5、开一次网络安全主题队会。

9月15日下午队会时间,少先队辅导员赵老师结合网络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材料,对全体学生开展了一次网络安全知识主题队会,进一步普及网络安全常识。结合在线学习和师生湖北教育云网络学习空间活动,加强网络舆情实时监督,告诫学生不得在网络空间、各种QQ、微信群、自媒体、新媒体(包括直播平台、录像平台)等不当言论,坚决落实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主体责任。

五、活动总结

本周学校采用不同的形式开展活动,通过国旗下讲话、信息技术课的渗透、主题班会的宣传、学生着手办黑板报手抄报等活动,帮助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知识。采取致家长一封信或召开家长会等方式,家校联合,提升家长、学生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告诉学生一个优秀的好网民要有一颗懂礼、明辨是非之心;要有拒绝网络语言暴力的意识,应主动宣传网络正能量,共同抵制低俗、网络语言暴力、网络谣言、人身攻击等不文明上网行为。

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同学们从小培育好习惯,识别、选择和传播网上正能量,增强了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掌握了网络必备防护技能,提高了学生的网络素质,相信将会依法依规上网,文明理性发言,同享权利,共担义务,一起建设文明理性网络社会,传递网络正能量,争做中国好网民。

安全教育网络安全范文8

论文关键词:网络安全教育 应用 实践

论文摘要:针对传统安全教育模式内容单一、形式枯燥、培训效果不明显,难以满足电力企业开展实时教育的需求,推进网络安全教育模式,创新安全教育的新机制,提升企业安全教育文化水平。

温州电力局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地区的电力能源供电终端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赋予的政治责任和经济责任,努力追求企业发展和实现价值最大化。近年来,高度重视安全教育文化的建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在秉承国家电网公司“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同时,结合企业实际特点,开展安全课件的制作,积极推进网络安全教育模式,先后成功开发并实施了《安全教育系列课件》、《安全风险教育培训系统》等网络安全教育平台,创新了安全教育的新机制,提升了企业的安全教育文化水平。

一、网络安全教育实施背景

温州地处东南沿海,以发达的个体私营经济闻名全国,受异常活跃的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以及近年来大量农村电工的转型入网,温州电力企业员工的整体安全意识相对比较薄弱。据统计,2000年至2004年温州电力局每年发生一起人员责任原因引起的误操作事故,安全生产长期处于被动挨打局面。实时开展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成为确保企业安全、稳定的当务之急。

然而,传统的安全教学模式,缺乏统一的实施标准,且内容单一枯燥,员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培训效果不明显。如何才能提高员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员工安全综合素质,从而抓好安全生产的全员、全过程管理,扭转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确保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这成为长期困挠温州局的一大难题。

二、网络安全教育实践

2005年,温州局提出了进行安全教育系列课件制作的设想,目标是将枯燥、单调的安全教育培训资料制作成生动、形象、规范、统一的安全课件,以提升安全教育质量,同时充分运用远程网络教育的优势,为系统员工提供一个灵活、生动、便捷的网络安全教育平台。之后《安全教育系列课件》作为温州局2005年的科技项目进行实施。经过近两年的实施与完善,《安全教育系列课件》开发完成,其主要包括事故案例分析、新员工入厂安全教育、特殊工种培训、消防和交通安全培训、习惯性违章及其纠正与预防、现场紧急救护知识、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程规定查询、信息安全、网上考试等模块。《安全教育系列课件》开发完成后,得到浙江省电力公司等上级单位的充分认可,并作为优秀的安全教育培训平台上挂浙江省电力教育培训中心网站,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推广应用。

2009年,在充分借鉴《安全教育系列课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温州局负责实施开发完成省公司科技项目《安全风险教育培训系统》,同时组织了近二十余位员工进行了典型事故案例课件的制作,对当前安全教育课件进行补充与完善,以丰富课件内容,同时为避免系统的重复配置,将原有《安全教育系列课件》与新系统进行整合。新开发的《安全风险教育培训系统》以国网公司《供电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规范》、《供电企业作业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手册》、浙江省电力公司《作业流程节点风险控制研究成果》、《安全系列教育课件》、国网公司系统近年来典型安全事故等为基本培训素材,满足了当前安全风险教育培训需求,系统集成了系统权限维护和管理、事故案例管理、安全风险辨识管理、安全知识管理、试题库管理、培训学习、考核管理等功能模块,系统以剖析安全事故为主要学习途径,遍历出事故中存在的所有安全风险、自动提示相应的安全规程及预控措施,从而使各种安全规程和风险辨控知识能逐步并牢固地深植进学习者的潜意识。补充、完善的事故案例课件以近年来国网公司系统典型的事故案例尤其是2009年国网公司几起恶性误操作为素材,以FLASH为主要表现形式,具备了充分的趣味性和易读性。

三、网络安全教育实施效果

《安全教育系列课件》及《安全风险教育培训系统》实施前,温州电力局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存在培训人员层次多、专业多、范围广、培训延续周期长、时间紧以及教学内容需结合安全生产实际及时更新等特点,这样无论从工学矛盾、教材内容及师资都无法保证安全教育的持续开展。另外,传统的安全教育培训模式也存在安全教育培训质量不高,效果不明显的弊端,难以保障安全教育工作在温州局的顺利推进。

《安全教育系列课件》及《安全风险教育培训系统》实施后,由于其提供了灵活、便捷、生动的安全教育方式,可以在全省公司系统范围内实现安全教育培训资源共享,极大缓解了日益突出的工学矛盾,并且该系统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灵活性,能满足各个层次、各个专业的教育培训需求,为安全教育培训提供了远程网络教育平台。《安全教育系列课件》及《安全风险教育培训系统》等系统在温州局实施以来,得到省公司及上级单位的充分认为,先后获得浙江省电力公司科技成果三等奖、浙江电力行业管理创新一等奖、全国电力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三等奖等荣誉,《安全风险教育培训系统》获省公司电力行业管理创新二等奖。2009年温州局员工自行制作的八个安全事故案例课件也作为省公司2010年安全周学习事故案例上挂省公司局域网在全省范围内实现共享。

温州局《安全教育系列课件》、《安全风险教育培训系统》等网络安全教育实施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其利用网络技术手段使安全教育培训信息或内容在很短的时间内被所有员工迅速了解,保证了企业在竞争上的速度优势。

(2)其以系统当前安全教育培训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具有极强的实用性、针对性和深刻的教育意义。其中《安全风险教育培训系统》中的事故案例以近年来国网公司系统的典型事故为背景,并实现与风险辨识点的关联,在强化事故案例警示效果的同时,强化了学习者的安全风险辨识能力。

(3) 由于网络培训教育的方式使所有教育内容始终在线,员工可以随时随地地学习,从而可以按照自己的工作日程有效地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员工的学习效率,缩短员工的培训时间。系统可随时随地安排考试,并能做到真实、有效,员工也可随时在网上练习。

(4)初步解决了骨干员工不能离岗培训的问题,为员工提供个人发展和成长的环境及机会,提高了企业在人才方面的竞争力。

(5)节省大量的场地、差旅等诸多的培训费用。网络教学方式,实现了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化和共享,打破了资源的地域和属性特征,提高了教育资源使用效率,降低了教学成本,同时网络教育学习方式打破了时空限制,由于不必安排集中授课,更不必为解决食宿交通等问题,方便了员工学习,节约了一批可观的教学成本。

(6)保证了安全教育的连续性和实时性。目前,电力企业在安全教育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从安全教育的内容、方式及对象来看,需要经常性地开展各类安全教育,教育内容及形式必须根据有关安全政策法规、企业安全工作现状结合安全事例分析进行及时更新,网络安全教育模式的灵活性及网上课件的丰富性,使安全教育能够按连续性和实时性的要求开展。

(7)通过发动内部员工进行安全课件的制作与竞赛,提高了员工的事故分析能力,同时营造了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

(8)其充分运用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改变了原有安全教育单一、古板的教学模式,内容生动、完整、规范,各模块之间知识点相互交错和融合,提高了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和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质量,为确保企业开创良好的安全生产局面奠定了扎实基础。《安全教育系列课件》及《安全风险教育培训系统》等系统自实施以来,温州局将其充分应用于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中,同时将其与“安康杯”、“安全月”,以及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等活动有机结合,积极推动安全文化建设,有效促进了全局的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2005年以来温州局未发生人身伤亡事故;未发生重特大电网、设备事故;未发生重大交通、消防事故;保持了连续五年无误操作的良好成绩。同时每年的电网、设备事故次数和障碍次数也在逐年下降,取得了安全生产无事故记录超2000天的可喜成绩。

四、网络安全教育实施难点

(1)网络安全教育内容需要实时的更新和维护。为确保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时滚动和更新网络平台中的安全教育课件及相关素材是必要前提,因此每年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对网络教育内容进行更新。

(2)平台的运用需要常态化。一个好的网络教育平台,如果缺少规范运用就会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因此一方面需要完善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考核制度,以规范对平台的运用,另一方面需要确保和提高安全教育课件的易读性和趣味性,以充分激发员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需要完善网络安全教育平台与SG186系统HR模块的接口功能,以实现人员信息和培训信息资源的共享,减少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工作量。

五、结束语

安全教育是电力企业体现“以人为本”安全管理理念的重要内容,是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素质的重要手段。开展安全课件的制作,积极推进网络安全教育模式,创新安全教育的新机制,将有利于确保企业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 周扬,徐为人.论网络教育的利弊与完善[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01,(8).

安全教育网络安全范文9

 

关键词:安全策略 VLAN技术 计算机病毒 网络资源 共享 

教育信息网络是教育信息系统运行的载体,是各级教育管理部门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实现信息共享的基础平台。教育信息网络安全状况直接影响着正常工作的运转。在网络建成的初期,安全问题可能还不突出,但随着信息化应用的深入,网络上的各种数据急剧增加,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开始困扰我们。因此在网络建设过程中,必须未雨绸缪,及时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防范和清除各种安全隐患和威胁。 

 

一、教育信息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 

 

教育信息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大体可分为两种:一是对网络数据的威胁;二是对网络设备的威胁。这些威胁可能来源于各种各样的因素,总结起来,大致有下面几种: 

 

1、物理因素。从物理上讲,教育信息网络的安全是脆弱的,整个网络涉及设备分布极为广泛,任何个人或部门都不可能时刻对这些设备进行全面监控,任何安置在不能上锁的地方的设施,包括光缆、电缆、局域网、远程网等都有可能遭到破坏,从而引起网络的瘫痪,影响正常工作的进行。如果是包含数据的软盘、光碟、主机等被盗,更会引起数据的丢失和泄露。 

 

2、技术脆弱性因素。目前教育信息网络中局域网之间远程互连线路混杂,有电信、广电、联通、移动等多家,因此缺乏相应的统一安全机制,在安全可靠、服务质量、带宽和方便性等方面存在着不适应性。此外,随着软件交流规模的不断增大,系统中的安全漏洞或“后门”也不可避免地存在。 

 

3、操作人员的失误因素。教育网络是以用户为中心的系统。一个合法的用户在系统内可以执行各种操作。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对用户的权限分配限定用户的某些行为,以免故意或非故意地破坏。更多的安全措施必须由使用者来完成。使用者安全意识淡薄,操作不规范是威胁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 

 

4、管理因素。严格的管理是网络安全的重要措施。事实上,很多网管都疏于这方面的管理,对网络的管理思想麻痹,网络管理员配置不当或者网络应用升级不及时造成的安全漏洞、使用脆弱的用户口令、随意使用普通网络站点下载的软件、在防火墙内部架设拨号服务器却没有对账号认证等严格限制,舍不得投入必要的人力、财力、物力来加强网络的安全管理等等,都造成了网络安全的隐患。 

 

5、其他因素。一般来说,安全与方便通常是互相矛盾的。有些网管虽然知道自己网络中存在的安全漏洞以及可能招致的攻击,但是出于管理协调方面的问题,却无法去更正。因为是大家一起在管理使用一个网络,包括用户数据更新管理、路由政策管理、数据流量统计管理、新服务开发管理、域名和地址管理等等。网络安全管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并且在服务层次上,处于对其他管理提供服务的地位上。这样,在与其他管理服务存在冲突的时候,网络安全往往需要作出让步。 

 

二、实现教育信息网络安全的对策 

 

网络安全是指为了保护网络不受来自网络内外的各种危害而采取的防范措施的总和。不同属性的网络具有不同的安全需求。对于教育信息网络,受投资规模等方面的限制,不可能全部最高强度的实施,但是正确的做法是分析网络中最为脆弱的部分而着重解决,将有限的资金用在最为关键的地方。实现整体网络安全需要依靠完备适当的网络安全策略和严格的管理来落实。 

网络的安全策略就是针对网络的实际情况(被保护信息价值、被攻击危险性、可投入的资金),在网络管理的整个过程,具体对各种网络安全措施进行取舍。网络的安全策略可以说是在一定条件下的成本和效率的平衡。 

教育信息网络包括各级教育数据中心和信息系统运行的局域网,连接各级教育内部局域网的广域网,提供信息和社会化服务的国际互联网。它具有访问方式多样,用户群庞大,网络行为突发性较高等特点。网络的安全问题需要从网络规划设计阶段就仔细考虑,并在实际运行中严格管理。为保证网络的安全性,一般采用以下一些策略: 

 

1、安全技术策略。目前,网络安全的技术主要包括杀毒软件、防火墙技术、加密技术、身份验证

[1] [2] [3] 

、存取控制、数据的完整性控制和安全协议等内容。对教育信息网络来说,主要应该采取以下一些技术措施:()防火墙。网络防火墙技术,作为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的第一道安全屏障,包含动态的封包过滤、应用服务、用户认证、网络地址转接、IP防假冒、预警模声、日志及计费分析等功能,可以有效地将内部网与外部网隔离开来,能够控制网络上往来的信息,而且仅仅容许合法用户进出局域网。根据防火墙的位置,可以分为外部防火墙和内部防火墙。外部防火墙将局域网与外部广域网隔离开来,而内部防火墙的任务经常是在各个部门子网之间进行通信检查控制。网络安全体系不应该提供外部系统跨越安全系统直接到达受保护的内部网络系统的途径。()加密机。加密机可以对广域网上传输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加解密,保护网内的数据、文件、口令和控制信息,保护网络会话的完整性,并可防止非授权用户的搭线窃听和入网。()网络隔离VLAN技术应用。采用交换式局域网技术的网络,可以用VLAN技术来加强内部网络管理。VLAN技术的核心是网络分段,根据功能、保密水平、安全水平等要求的差异将网络进行分段隔离,实现相互间的访问控制,可以达到限制用户非法访问的目的。网络分段可以分为物理分段和逻辑分段两种方式。()杀毒软件。选择合适的网络杀毒软件可以有效地防止病毒在网络上传播。()访问控制。这是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的最主要措施之一,其主要任务是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非法访问。用户的入网访问控制通常有用户名的识别与验证、用户口令的识别与验证、用户账户的缺省限制检查等。当用户进入网络后,网络系统就赋予这一用户一定的访问权限,用户只能在其权限内进行操作。这样,就保证网络资源不被非法访问和非法使用。()入侵检测。入侵检测是对入侵行为的发觉,通过对网络或计算机系统中的若干关键点收集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网络或系统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被攻击的迹象。()网络安全漏洞扫描。安全扫描是网络安全防御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其原理是采用模拟攻击的形式对目标可能存在的已知安全漏洞进行逐项检查。目标可以是工作站、服务器、交换机、数据库应用等各种对象。然后根据扫描结果向系统管理员提供周密可靠的安全性分析报告,为提高网络安全整体水平产生重要依据。()“最小授权”原则。从网络安全的角度考虑问题,打开的服务越多,可能出现的安全漏洞就会越多。“最小授权”原则指的是网络中账号设置、服务配置、主机间信任关系配置等应该为网络正常运行所需的最小限度。关闭网络安全策略中没有定义的网络服务并将用户的权限配置为策略定义的最小 限度、及时删除不必要的账号等措施可以将系统的危险性大大降低。

、物理安全及其保障。物理安全的目的是保护路由器、交换机、工作站、各种网络服务器、打印机等硬件实体和通信链路免受自然灾害、人为破坏和搭线窃听攻击。网络规划设计阶段就应该充分考虑到设备的安全问题。将一些重要的设备建立完备的机房安全管理制度,妥善保管备份磁带和文档资料;防止非法人员进入机房进行偷窃和破坏活动。抑制和防止电磁泄漏是物理安全的一个主要问题。目前主要防护措施有两类:一类是对传导发射的防护,主要采取对电源线和信号线加装性能良好的滤波器,减小传输阻抗和导线间的交叉。另一类是对辐射的防护,这类防护措施又可分为以下两种:一是采用各种电磁屏蔽措施,如对设备的金属屏蔽和各种接插件的屏蔽,同时对机房的下水管、暖气管和金属门窗进行屏蔽和隔离;二是干扰的防护措施,即在计算机系统工作的同时,利用干扰装置产生一种与计算机系统辐射相关的伪噪声向空间辐射来掩盖计算机系统的工作频率和信息特征。 

 

、网络安全管理。即使是一个完美的安全策略,如果得不到很好的实施,也是空纸一张。网络安全管理除了建立起一套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外,还必须培养一支具有安全管理意识的网络队伍。 

网络管理人员通过对所有用户设置资源使用权限和口令,对用户名和口令进行加密、存储、传输、提供完整的用户使用记录和分析等方式可以有效地保证系统的安全。 

网管人员还需要建立与维护完整的网络用户数据库,严格对系统日志进行管理。定时对网络系统的安全状况做出评估和审核,关注网络安全动态,调整相关安全设置,进行入侵防范,发出安全公告,紧急修复系统。同时需要责任明确化、具体化,将网络的安全维护、系统和数据备份、软件配置和升级等责任具体到网管人员,实行包机制度和机历本制度等,保证责任人之间的备份和替换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