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策略集锦9篇

时间:2023-11-27 16:09:43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策略范文1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意义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能够使教师获得相对准确可靠的教学信息反馈,了解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情况,然后教师以此为依据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与内容等进行科学的调整,促进语文教学效果的顺利实现。教师在了解学生语文学习的情况后,能够知道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不足,明确接下来的语文教学目标,及时转变教学策略,做到有的放矢。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纪比较小,注意力通常很难长时间的集中,并且爱在课堂上做小动作。教师提问学生能够提醒学生认真听讲,督促学生认真学习。教师让学生在所有同学面前回答问题,如果答不出,他们会感到很羞愧,因此能够积极认真的听讲。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一味的讲解,学生很容易感到厌倦,并逐渐失去语文学习的兴趣。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位置上,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实现是极为不利的。通过教师提问,课堂氛围能够更加活跃,学生能积极开动脑筋,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主动学习。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教师提问策略

1、注重提问的针对性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提问时,不能只图多,需要注意问题的精,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住文章的重难点,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还有一些文章的题目、关键句等,这些通常是文章思想的重要体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这些位置进行提问,提高问题的针对性,使学生能够明确文章主旨与内容,体会其中的情感与思想,促进语文学习效果的顺利实现。

例如在学习《燕子回家的路》时,教师就可以提问学生,读了题目,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问题?让学生充分质疑,凸显学生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然后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文章内容,并设置问题,小燕子的妈妈找食到底什么时候能回来?题目为什么用“燕子回家的路”?都有谁在关心小燕子?他们的关心有什么不同?努力实现学生与文章、与教师以及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凸显学生的感受,让学生通过提问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探究中明确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人对动物的关心是无价的,人与动物之间应该建立和谐的关系。

2、注重提问的难易程度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在课堂提问时也应面向全体学生。由于学生的认知、接受等能力是存在差异的,因此教师在教学和提问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和接受能力,设置一些难易合适的问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问题要有内涵和意义。学生通过课文阅读和探究能够找到问题的答案,进而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树立学习的信心,更好的参与到语文学习中。

例如在学习《吃水不忘挖井人》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例如对于学困生,教师可以提问,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是怎样发现当地的群众吃脏水的呢?这些问题,学生通过课文的阅读就能够找到答案,能够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对于中等生,教师可以提问,做了几件事?第一件事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行不通?一共打了几次井?第一次打井遇到什么困难?第二次打井是怎样做的?通过两次打井你觉得是一个怎样的领袖呢?这些问题需要学生全篇阅读课文进行总结,对于中等生来说难度恰当。对于优等生,教师可以提问,假如你是沙洲坝的人民你想对说什么呢?这一问题需要学生开动脑筋,联系上下文并找到相关的词句,能够满足优等生的学习欲望,能够使他们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问题设置时一定要全向全体学生,注重问题的多角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要。

3、尊重学生,多鼓励学生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鼓励学生积极踊跃的回答问题。如果学生回答错误,教师应多鼓励学生,给学生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在提问过程中,如果遇到语文成绩不好、反应比较迟缓的学生,教师应尊重学生,注重学习方法和技巧上的指导。教师平时应多鼓励学生提问和表达,耐心为学生解答问题,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策略范文2

关键词: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话语;语用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用策略是指,教师借助一定的语境对学生进行一些客观性的评价,并在评价中将教学知识传递给学生的一种教学手段。这样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技巧,同时可以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中的不足并及时改进,有助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进而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提升。故以下笔者就对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话语的语用策略进行探究后提出一些建议。

一、注意关联性,为学生指引学习方向

所谓关联性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做出的评价应与学生学习成果有关联,让学生在得到评价的同时知道自己应如何改进。显然,在传统语文课堂评价中,大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关联性的重要性,通常采用一些“通用”的语言对大部分学生采用相同的评价,导致课堂评价的效果不高,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提升。

以《科利亚的木匣》这篇课文为例,课前教师随机挑选几名学生阅读课文,在传统的课堂评价中通常教师对第一位学生会说:“读得很好,请坐!”对第二位学生会说:“读得不错,请坐下。”对第三位、第四位基本也是基本相同的评价。这样的评价话语没有指出学生表现中的优点与不足,缺乏与学生学习成果的关联评价,导致学生看不到自己的学习需求,故无法取得进步。对此,在新时期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语用技巧提高课堂教学评价效果。教师可以当第一个学生阅读之后,指出“吐字清晰、节奏掌握得很好,如果投入点感情会更好。”当第二个学生阅读之后,教师指出:“阅读得很有感情,节奏也很好,如果提前预习下生字词就更好了。”通过这样的评价学生可以了解自己阅读中的好与不好,经过及时改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注意逻辑性,以提高课堂评价效率

分析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现状可以发现,部分教师虽意识到评价与学生学习成果之间的关联性,但却存在评价过于“随意”的想象,导致课堂评价话语与学生学习成果之间缺乏逻辑性。导致部分学生对教师做出评价产生歧义,不利于n堂评价效率的提升。

如,教师在讲到《夸赞》这篇课文时,将“夸赞”二字板书在黑板上随机挑选学生认读时发现学生A、学生B都不认识“赞”这个字,而学生C却准确而清晰地读出了。于是教师对学生A与B的评价话语是:“没关系,等下学习后你们就认识了。请坐。”而对学生C的评价是:“回答正确,你真聪明。”教师没有意识到“聪明”这一评价与学生认识、会读汉字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事实上,这与不同学生不同的家庭背景、学生自主学习效率有关。学生会读可能是因为自身文字功底较好,也可能是因为学生提前做过预习。而教师这样的评价就会造成学生A、B猜想:“老师这样说是因为我不聪明吗?”进而产生负面情绪。故为改善这一情况,教师应注意评价与成果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可以这样评价学生C:“这么难的字你都认识,肯定是课前做了预习。”通过这样的评价启发学生,会让其意识到教师鼓励课前预习。

三、注意互动性,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学本身就是互动的,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互动、交流,使教师了解了学生学习中的不足,给予及时且有针对性的帮助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而课堂教学评价也应如此。但在传统语文课堂评价中,通常教师意识到自己评价的重要性后却没给学生评价的机会,导致学生学习认知出现偏差,阻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

对此,为改善这一情况,在新时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评价话语的互动性,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以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的提升。例如,教师在讲到《亡羊补牢》这篇寓言故事时,可以为学生留出一定的自由阅读时间,然后随机挑选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故事大概内容。学生描述之后,教师一改立即为学生做出评价的教学模式,而是再次随机挑选其他学生对该学生描述情况作出评价,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针对第一位学生的描述以第二位学生的评价做出自己的评价。通过这样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思维、增加师生间的交流,有助于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的提升。

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教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视度得以逐渐提升。但当前的评价话语语用策略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应遵循民主、开放、高效的原则,重视评价话语与学生学习成果之间的关联性、逻辑性与互动性,从而使课堂评价达到最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宏建.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话语语用策略[J].教书育人,2014(22):71.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策略范文3

关键词 小学 语文 骨干教师 教研能力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1培养骨干教师教研能力的重要性

语文是指语言和文学及文化的简称,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个部分,文化则包括中外古今文学等等。语文作为一门学科不仅在知识水平中体现其价值,并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传统文化的宣扬起到的无形的作用,使学生们在对于不同文化的不同选择和认识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小学时期正是学生思想启蒙的萌芽阶段,这也就证明小学语文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如此重要。那么,在此基础上如何引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便体现在对于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的教研能力的提高上来。对于教师而言,在新型的课程标准的条件下,教师不仅仅是“传其道、受其业、解其惑”,更要去成为一名具有创新和探究能力的研究者。只有作为一名研究者,去探究和发现新的教学模式,去勇于尝试新的东西,我们的教育事业才不会止步不前,会顺应着时代的发展要求继续发展。这一切都体现出对于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的教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上来。

2小学骨干教师教研能力培养策略

斯腾豪斯认为"如果没有得到教师这一方面对研究成果的检验,那么就很难看到如何能够改进教学,或如何能够满足课程计划。如果教学要得到重大的改进,就必须形成一种可以使教师接受的,并有助于教学的研究传统。影响教师的教研水平的因素也可以分为两大类:内在的教师参与意愿和外在的培训水平。

2.1外在优化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教研培养策略

2.1.1创新引领,继承与开发同步,实现教研活动多样化

素质教育的普及使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灵活学习,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教师的教学方法也需要紧跟随时代的步伐,改变教育方式,实现创新教育。创新教师的培B不仅需要具有优秀的教学能力与品质,而且要求具备创新的人格和教育能力。而创新教师的培养需以教研方法的改革为基本,使每位骨干教师乐意参与到教研活动中,自觉地提高教研能力。实现教研方法多样化和创新化,需要我们借鉴国外的在职教师的培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同时积极探索创新,形成我国特色的语文骨干教师校验培养体系。

2.1.2监测与评估教研活动质量

学生的学习好坏通常我们会以成绩来衡量,通过与他人对比与教师激励来引发学习动机,从而提高学生的成绩。教师的培训活动亦是如此。那么如何测评教研活动确实对教师的教研能力有提高呢?有多大程度的提高呢?这就需要具有教研活动标准指标体系,实现对教研质量的有效监控。该体系应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情意、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创新能力等的检测。通过对教师教研活动进行评估,促使教师能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中,实现对教师的规范与提升。

2.2内在提升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的教研品质

2.2.1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优化自主学习能力

弗洛伊德曾强调:“人类行为的重要推动力是本能驱力”。在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下,教师已然不是知识的权威,要想获得立足之地,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居安思危,加强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拓宽知识视野,加强学术地位。活到老,学到老,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播者,应坚决摆脱“一次性教育”的思想观点,才能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当教师具有自主接受学习的动力后,才能更好地接受教研培训工作,才能得到更好的提升。

2.2.2反思是提升教师教研水平的翅膀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波斯纳也提出教师的成功来自于:经验+反思=成长。小学语文教师的工作更多的是对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教师应养成积累教学经验、不断进行教学反思的习惯。通过不断反思,教师可以将教学活动背后的理论进行积极的思考,探索出对一系列教学问题的应对办法,促使教师的教研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

2.2.3增强角色认同感,消除抵制心理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从传统上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自主的学。教师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积极改变教学方式,而不是不加思考地把原有的研究结论运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克服做研究的惧怕心理,对自身有正确的定位,认识到教师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从小型的研究课题开始,将研究的对象和内容看作行动本身,逐步成为研究型教师的一员。

3总结

榜样的力量是伟大的,而在小学生的眼中教师具有示范性和权威性。教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教育局为贯彻“聚焦课改、决战课堂”、“聚焦人才、成就教师”的教育工作思路,将创新培养机制列为“十一五”期间骨干教师培养工作的重点。骨干教师教研能力的培养机制善不完善,笔者就目前相关现状提出一些建议,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展,在不久的将来,小学语文骨干教师能够真正成为合格的教育教学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

本文章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机构创新研究》课题编号JJ2014005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魏欢.农村小学青年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6.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策略范文4

策略一:以退为进,伺机而动

劳伦斯·斯滕豪斯说:“当课堂上提出有争议的问题时,教师应秉持中立的原则。”课堂中出现有争议的问题绝大部分是非预设的,也是无法避免的,此时教师加入争议的任一方,都会导致结果的倾向,与另一方形成对立。而一旦师生处于争论状态,教学效率将大打折扣,甚至陷入“动态不生成”的状态。

例如,笔者在执教《葡萄是酸的》一课后,就记录下课堂中“以退为进”的一幕:

当我出示“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这句话时,黄婷婷站起来,字正腔圆地展示读。我们班的陈先锋马上就说:“老师她读错了,这句话应该用生气的语气读。”“不是的,应该是像黄婷婷一样用难过的语气读。”

这时,教室里议论声响起,有的说用着急的口气读;有的说用可惜的口气读;有的说用骗人的口气读;有的说用惭愧的口气读。

显然,这几种理解仅有一点点合理成分,有的基本是错误的。怎么办?若不置可否,学生无所适从;若赞赏肯定,显然违背文旨;若断然否定,又伤学生自尊心。

于是,我沉默了几秒,伸手示意学生安静,然后以退为进:“大家都很有自己的想法,但仅仅争论没有根据,到底该用什么语气读?只有联系下面的内容,想想狐狸当时的情景,才能下结论。”

一听我这么说,学生马上开始重新走进文本,寻找依据。

不久,生1举手回答:“我觉得该用故意的语气说,因为狐狸是吃不到葡萄才说的。”“还把原因说出来了,真不错!”我马上表扬。

生2:“我觉得是用嫉妒的语气读好,狐狸很想吃但又吃不到,就说葡萄不好吃。”

生3:“我用不屑的语气读,吃不到就不吃呗!”

生4:“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酸,他这话更酸,应用酸溜溜的语气读。”

一时间,学生纷纷争着说了自己的意见和依据,而且这些说法都是很有道理的,可以看出学生对文本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实际操作中,不难发现,这样的策略充分尊重了孩子的自尊心,保留其积极性,更引发了孩子进一步走进文本,从理性的角度思考问题,得出了切身的感受。

在具体实施中,应注意:

1.冷静判断,规避盲从。非预设生成资源可能是学生深入文本独特的见解,成为语文课堂上的一朵奇葩,也可能是学生看似合理、实则片面(或错误)的认识,短时间内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判断。此时,教师要冷静判断,规避学生盲从。

2.抛回问题,推动生成。非预设性生成资源是一种意外的信息,留给教师与学生的思考时间短暂,处理不当,就会造成失误,影响整堂课的质量。此时,将该资源作为问题抛回给学生,一方面可为自己赢得思考的时间,另一方面又能推动生成,提高效率。

3.及时固定,帮助归属。非预设性生成资源一旦产生,学生就会将它与同类知识进行对比、联系,特别是一些有偏颇也会影响判断,选择性接受。此时,教师应主动引导,引发学生思考其正确性,重新落在预设性的生成内。

策略二:点拨引导,推波助澜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在语文课堂上,能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超越文本,产生独特的见解,并勇敢地表达出来,是难能可贵的。这样的非预设性生成资源,如不加以有效利用,这一资源可能会中断、流失,将会导致课堂的缺憾。此时,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引导,引发讨论,启发思考,就能推波助澜,画龙点睛。

例如,在教学《惊弓之鸟》时:

师:更羸不用箭只拉弓,就把天上飞的大雁射了下来,你佩服不佩服更羸?

生1(大声嚷叫):这有什么稀奇的,如果是我,也照样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

教师(沉默了一会):哦,那大家都有可能成为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喽,真是生不逢时啊!

(生不好意思地笑)

师(推波助澜):更羸的本领真的表现在他能不用箭只拉弓就把大雁射下来吗?

(生沉默,纷纷看书静思,2分钟后,陆续举手。)

生1:我认为更羸的本领显示在他能仔细观察,能从一只在常人眼里看来是极普通的大雁中看出它飞得慢,叫的声音也很悲惨。

生2:我认为更羸的本领更显示了他熟知大雁的心理,知道它听到弦响,心里定会十分害怕,定会拼命地往高处飞。这样一用力,伤口就拉开了,便从高空掉了下来。

师(顺势点拨):你们现在佩服不佩服更羸?

生1:我佩服更羸,佩服他仔细观察的能力。我平时就缺少这种能力,对一些常见的事物常常熟视无睹,发现不了新的东西,所以写文章时,写出来的东西也很平淡,以后我要向更羸学习。

生2:我佩服更羸,佩服他能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并进行科学的推测。如果是我,即使看到了这只大雁,也并不能知道它受过箭伤,孤单失群。

课堂中,可利用性的生成资源时有出现,但转瞬即逝,教师如独具一双“慧眼”,多留一个“心眼”,定能有效利用这一资源。而且,教师要适时点拨引导,有目的性地推波助澜,让孩子乐于表达,坚定想法,将浮在文字表面的感受变得深刻。这样语文课堂就会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运用这一策略时,应注意:

1.严阵以待,及时捕捉。课堂变幻莫测、丰富多彩,任何时候都会出现许多非预设的自然袒露的感受和体验,它们是学生的真实想法和真正的需要,其中往往可能隐藏着创造精彩的契机。这就要求教师要及时捕捉,激发学生大胆展示的欲望。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策略范文5

(一)思想亟需转变,缺乏自我创新。小学语文是学生启蒙阶段最重要的学科教育之一,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传统知识点教学以及“满腹经纶”已经不符合当代教师的教学标准。一线教师要摒弃部分传统枯燥的教学设计,更不能依赖自己以往或者其他教师的课件进行整合。目前部分教师传统思想严重、教学方式单一、教学现代辅助技术不掌握等情况,以至于教学效果难以提升。教学能力提升需要具备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只有教师转变思想,通过创新使课堂充满情境和乐趣,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并不是一味灌输,而是主动参与、自主思考与探究的过程,最终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真正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与技能,获取经验。

(二)教学反思不及时,培训指导机会欠缺。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必要手段,当前一线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对教学反思采取应付的态度,教学工作随着下课铃声响起而结束,对于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内容学生是否都已了解、教学方式方法是否得到改善、教学课堂氛围是否好转等都没有顾及,教师自我教学能力得不到反思与总结。另外部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即使有意愿丰富课堂内容,但发现经过教学设计后很难达到预期目标,遇到突发状况无法应对,迫于无奈还是按照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被动的灌输知识,究其原因缺乏科学专业的培训和教学指导,但目前地方学校培训力度不够,培训范围不广,教师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自己教学能力,更谈不上可持续的专业发展规划。

(三)缺少自主学习,科研意识淡薄。目前个别教师缺少自主学习,常常以多年的经验以及雄厚的知识储备自居,而且由于评价体系的制约,部分老师认为提高学生成绩是首要任务,科研方面与其他教师备课、评课便可以替代。也有部分教师有兴趣和志向做科研,但是目前地方小学能提供的科研平台太少。老师们应该主动学习,在实践教学中发现问题,加以研究并总结,这样才能从提升自我教学能力,学校层面也应该尽可能的为一线老师提供科研平台以及创造科研条件。

(四)评价制度制约。目前我国地方小学语文教师的评价体制与国家提出的新课程标准中教育目标不完全相符,虽然小学阶段并没有强制性的升学要求,但在某些学校的实际操作中,看重的仍然是学生期末考试成绩,而成绩会直接和职称评定、评优挂钩。教育管理者出发点是要提高教师甚至是学校整体的执教水平,但在操作中却走入过分注重分数的极端。一线教师面对这种评价制度只能将原本用于提升科研能力、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时间用来对学生进行题海战术和试题讲解,这种省时高效的教学方式的确可以提高分数,但却与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背道而驰,导致学生苦不堪言,教师也饱受诟病。

二、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对策

(一)转变思想,培养自我创新意识。教师应将改变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将学生的需求同教学目标与教学进度完美结合,丰富多样化的授课方式,能用微课堂甚至是网络技术补充教学内容,课上运用多媒体技术将书本上的内容更情境化的传递给学生,课下使用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介提供知识扩展,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授课方式可以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多样化,授课内容可以更加丰富多彩。另外定期开展专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语文知识竞赛,人文历史活动等等,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不只是能用分数来证明,还可以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二)加强教学反思,建立校本培训制度。教师应该对自己从备课阶段开始至教学结束后的全过程进行记录,每堂课后针对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系统性梳理,课下询问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及问题,课后与教研组教师共同讨论分析,并不断反思和总结。另外针对目前偏重于理论指导的讲授式报告培训,学校层面应建立校本培训制度,针对老师“走不出去”的情况,将学校作为师资培训的主阵地,内部通过教师的教研活动交流进行培训,校外邀请其他学校名师进校园举办教学实践交流活动,制定教师培训计划,使校本培训工作达到制度化、科学化、规模化。

(三)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提升科研能力。语文教师应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学习,要适应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观点去分析学生出现的学习问题。同时教师也要重视科研工作,学校层面也要推出校内提升科研能力计划,鼓励引导教师自身树立科研意识,重视教学方式和授课技巧等方面出现的问题,通过典型教师的科研宣讲和培训,让其他教师感受到科研就存在与日常教学中,互相交流不断反思和研讨来提升科研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策略范文6

小学教学主体性策略要求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使学生张扬个性积极主动地掌握小学阶段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意志、品质、情感和行为能力得以健康有序地发展。

在目前国内的小学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依然是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根本渠道。因此,我们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

一、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亟需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师生互动。教师亟需由知识提供者与传递者的角色转变为“变迁媒介者”的角色。如何调整角色并透过课程的设计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便成为重要的挑战。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意义,并非意味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重要性的降低。而是所扮演角色与工作重点的转变。过去教师比较着力于教科书内容的讲解、科学实验的示范引导与学生成果的评介,扮演一个知识授予者的角色。现在教师在教学上将较着重在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与学习经验、先设概念等,作为教学的起点,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则着重在引导、布置情境、架设学习框架等帮助学习者透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科学,教师扮演的是一个引导者、协助者的角色。

二、在教学价值观上,关注每个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个性发展

1.自主性

自主性是主体独立自主行使、支配自己的权利并具有这种能力的特性。自主性在思想观念上集中表现为自尊、自立、自决、自强等自我意识,即对自己作为从客体中分化出来成为相对独立实体的存在这一意识,包括符合实际的自我评价、积极地自我体验和主动的自我调控能力。

2.主动性

主动性集中表现在有目的、有意识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性活动中。主动性发展的具体目标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成就动机,即努力追求高的目标。有远大理想。其表现为渴望当优等生,以及有强的集体荣誉感等。

竞争意识。主体性强的人,喜欢挑战,表现欲强,有进取心,并具有取得成功的本领。他们积极参加竞赛活动并努力取胜,在各种活动中总是想表现自己并超过比自己强的人,在游戏中总是充当组织者、指挥者。

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他们有一门特别感兴趣的学科和对某方面的兴趣爱好,课外有丰富多彩的活,有自己的小书库,广泛阅读各种课外读物。

主动参与。他们不仅在课堂上认真思考问题,积极发言,而且踊跃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并努力完成集体交给的工作。

社会适应性,即指个体逐步接受现存社会的生活方式、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的过程。社会适应性强的人,表现为好的合群性、利他性和社会交往能力。他们不自私,乐于助人,尊重人,与伙伴友好相处,有自己不能克服的困难时,能找别人帮助。他们善于交际,有一定凝聚力以及主持公道,敢于批评不良行为等。

三、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师生互动,提倡尊师爱生、民主和谐

互动教学,互动的教学方式,学生将愿意主动参与学习并认真思考,这样才能创造出主观的知识,所以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过程中的催化者、支持者与协助者。如:一开始教师设计或安排创造思考问题的情境供学生思考;教师提问后,鼓励学生自由联想,发散思考,并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利用各种活动方式(写、说、演、唱等),让学生在做中学,边想边做,从实际活动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能付诸行动;师生共同拟订评估标准,共同评鉴,选取最适量的答案,相互欣赏与尊重。

四、在教学方法上,强调知能统一、知情和谐,创设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素质发展的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对知识与规范的内化

面对不同动机与能力的学生,从事专题探究教学活动,教师采取小组合作学习与渐进的原则可以获得有效地解决。曾有研究者将科学探究活动中师生关系区分成级,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学生不同程度的了解而采取不同阶段的引导措施:

第一级:题目、过程、方法与结果都是教师给的,学生只是操作―遍。

第二级:题目、方法都是教师给的,学生去做出结果。

第三级:题目是教师给的,学生要设计方法找到答案。

第四级:题目、方法与结果都是学生自己找出来的(开放探究)当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满足学生玩得开心,学得快乐。假若对学生的没有深层概念贯串,缺乏有机联结的各个领域的活动各自为政,则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却未必获得,快乐教学,最后说不定会“安乐死”。

最后,请记住著名的墨菲定律:

(1)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2)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设的时间长。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策略范文7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教学模式

策略是“一种目标导向的、为能促进心理及行为表现而进行的认知操作”。而阅读理解是“读者同时提取信息和建构文章意思的过程”,是阅读中较高水平层次的认知加工过程。儿童英语阅读理解策略是指以英语为母语的儿童在面对不同类型的英文阅读材料时,为准确、有效地提取文章信息和理解文章意思,相应采取的一系列具体方法、步骤,是一种内在心理活动和外在行为表现的总和。英语阅读能力是儿童进行英语学习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也是奠定儿童未来学习、成长发展的基石。“如何教”以帮助儿童掌握有效的阅读理解策略,成为小学英语教师进行阅读教学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几种主要的儿童英语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模式

(一)交互式教学模式

交互式教学是指以师生间的交互对话为背景,在真实的阅读任务中培养儿童灵活运用阅读理解策略,并有效提高儿童阅读理解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是由佩林卡萨(a.s.palincsar)于1982年提出的。交互式教学充分吸收了专家支架、预期教学和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思想,现已成为最具影响力的英语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模式之一。

交互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着眼于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作用,重点培养儿童掌握“总结”“提问”“阐释(疑难)”以及“预测(下文内容)”等四种阅读理解策略,主张在儿童需要时给予提示和支架。交互式教学主要包括如下两个重要的步骤。

第一,教师解释阅读理解策略并进行示范。教师先呈现要阅读的文章,并提供一定的线索激发儿童的背景知识。然后,在儿童默读完一段文章后,教师具体示范“总结”“提问”“阐释(疑难)”以及“预测”等四种阅读理解策略是什么,如何将它们应用在阅读理解过程中。教师鼓励儿童根据自己的水平积极参与其中,并给儿童个性化的指导和反馈。师生间进行“交互”对话是重要环节。“交互”对话特点如下:师生都应明确教学目标;对话应有主题、方向;灵活地利用儿童的理解,把它与新知识联系起来;教师应帮助儿童就对课文的理解来展开讨论,而不是只作字句的重复;教师对儿童的发言所作的评价能引导学生更积极地作出建构性的反应。

第二,儿童进行讨论与练习。教师要安排儿童轮流做小组(4~6人)的“老师”。在组员都默读完一段文章后,“老师”要像教师那样带着大家进行“总结文章内容、提问、阐释疑难、预测下文内容”等活动。这些活动都是在师生的自由对话和讨论中进行的。学生参与讨论的形式主要有:详细阐述和评价他人的总结;提出其他问题;评价他人对下文内容的预测;请教别人,要求澄清疑问;帮助他人消除对文章的误解。

最终,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儿童能够内化对阅读理解策略的认识,独立应用策略进行阅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会随着学生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减小。

(二)直接解释教学模式

直接解释教学指教师以直接外显的方式教授儿童一种或几种阅读理解策略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最先是由罗勒(l.r.roehler)和达菲(g.g.duffy)等研究者提出的。它的研究与发展也受到了支架式教学思想的深刻影响。

直接解释教学模式具有两个显著特点:强调教师的直接示范作用,以使儿童能“模仿”教师在阅读理解过程中的认知加工过程;将对阅读理解策略的解释与运用密切结合,以便使策略性的心智活动能在阅读文章中得到立即应用。这种教学模式一般包括如下几个相互联系的教学程序或步骤。

第一,教师直接解释与示范要儿童学习的阅读理解策略。教师选取并向儿童介绍要阅读的文章或文章段落,一般应用出声思考的方法向儿童示范怎样应用一种阅读理解策略,使儿童能比较直观地观察到成功的阅读者利用这种阅读理解策略进行理解文章的心智加工过程。

第二,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支架式练习。儿童按照要求就教师选定的其他文章进行阅读理解策略的应用练习。教师要对他们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其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会随着儿童对策略应用的逐渐掌握而相应减少。

第三,教师说明阅读理解策略的应用迁移性。教师也还要对所教授的阅读理解策略在其他类型文章中的应用进行解释说明,以促进儿童在各种阅读语境中对所学阅读理解策略的灵活运用。

(三)交互建构策略教学模式

交互建构策略教学是普雷思雷(m.pressley)等人提出的一种以理解策略的学习过程为“媒介”,实现师生、生生间对文章意思的共同建构理解的教学模式,强调读者与文本及师生间的交互建构作用,并认为教师和儿童对文章的各自反应会影响他们的理解。

交互建构策略教学模式聚焦于对理解策略的学习过程,具有如下特点:实施周期较长,它要融入到整个学年甚至数年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强调阅读者与文本之间的交互建构作用,并认为教师和儿童对文章的反应会影响到他们各自对文章的理解;关注理解策略的学习过程,以此协调儿童之间的“对话”和对文章意思的建构理解;要求教师具体示范怎样在不同的语境下灵活组合应用“预测下文内容”“心理意象”“与先前知识建立联系”“自我提问”“阐释疑难”和“总结”等多种阅读理解策略。

交互建构策略教学模式一般包括如下几个重要的教学环节。

第一,教师的解释与示范。在教学开始,教师首先解释并示范上述几种阅读理解策略的灵活运用,包括对各种阅读理解策略的不同应用语境的说明。

第二,儿童的练习。儿童练习使用阅读理解策略,教师对怎样有效使用阅读理解策略给予指导,并在儿童需要时给予必要的暗示。

第三,讨论、交流。在小组中,儿童轮流通过出声思考方法来使他们理解监控文章的过程外显化,向其他儿童呈现并解释他们是怎样利用相应策略去理解文章的。具体来说,儿童要向他人说明他们是怎样将文章内容与先前知识进行联系的、说说自己对文章内容的总结过程、描述一下自己头脑中出现的故事景象以及预测的下文内容等。在此过程中,教师、儿童会各自建构对文章意思的理解,大家可以“头脑风暴”,并就各自的理解进行交流和讨论。

第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都要强调阅读理解策略的作用,并根据需要不时地向学生明示各种策略怎样以及应何时何处使用。

二、对三种教学模式的比较分析

以上三种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模式都受到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在许多方面表现出比较强的一致性,如:它们都吸纳了支架式教学思想,认为要在儿童需要时给予恰当提示与指导;都强调教师的有效示范作用,主张在教学过程中直接示范与解释儿童学习的阅读理解策略;都重视儿童对阅读理解策略的练习。但在一些方面它们又有不同。

第一,教学内容有区别。交互式教学模式的重点是对“总结”“提问”“阐释”以及“预测”等四种理解策略的教授,要求实现儿童对这几种策略的掌握和迁移应用;直接解释教学模式则适用于各种不同的阅读理解策略的教学,但它在同一时间内只关注单个策略的学习和运用;交互建构策略教学则主要以“预测下文内容”“心理意象”“与先前知识建立联系”“自我提问”“阐释疑难”和“总结”等策略的综合及灵活应用作为教学内容。

第二,对“交互”的关注点不同。交互式教学模式重视师生间的对话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作用与影响;直接解释教学模式主要侧重教师的指导和支架作用,强调了师生间的“交互”;交互建构策略教学模式不仅强调师生、生生间的相互作用,重点强调阅读者与文本的交互建构作用,认为教师和儿童对文章的反应会影响到他们各自对文章的理解。

第三,儿童在三种教学模式中的地位不同。与其他两种模式中儿童的主体性地位相比,直接解释教学较多地将注意力放在了教师身上,对儿童的关注较少,这也是它最大的不足之处。交互建构策略教学中儿童的参与讨论形式相对灵活,不同于其他两者的严格的教学程序和步骤。

三、给教师的教学建议

以上三种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模式是研究者针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儿童而研究发展起来的,相关英语阅读教学的实验研究表明,交互式教学在小学特别是四年级以上儿童的英语教学中有显著效果,对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儿童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也有积极影响;直接解释教学也能帮助小学儿童掌握阅读理解策略,促进他们阅读理解水平的提高;交互建构策略教学可以使二年级的儿童更多地意识到英语阅读理解策略的使用。这种教学模式对我国儿童英语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一)深入分析我国儿童的英语学习特点和规律,恰当选用英语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模式

我国儿童的英语学习处在本族语背景下,儿童学习英语具有独特的规律和特点。有研究表明,汉语儿童英语语音意识的发展水平也对英语阅读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其发展过程基本上遵循了以英语为母语的儿童的发展过程,并受到了汉语学习经验的影响;作为初学者,儿童在开始学习英语阶段,“通常听和说的比重要超过书面语言,进而逐步增加书面语言的输入(即阅读)”;汉语儿童的英语口语词汇与阅读学习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汉语儿童的英语口语词汇对英语阅读学习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因此,教师在选用英语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模式时要充分考虑这些特点,要在儿童具备了一定的英语语音意识和口语词汇的基础上,适时、适当程度地进行英语阅读的教学,并根据儿童阅读学习的目标和内容,选择恰当的阅读理解策略教学模式。

(二)教师的有效示范是儿童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保证

教师的有效示范是交互式教学、直接解释教学和交互建构策略教学这三种教学模式得以有效实施的一个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儿童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保证。小学阶段,儿童学习英语的基本形式之一是模仿,教师的有效示范有助于儿童阅读理解策略的学习。教师自身首先应该掌握阅读理解策略知识,并且要以“外显”、具体的方式将应用各种策略的完整过程示范给儿童。例如,想让儿童掌握“总结”的要领,教师就要对什么是“总结”和怎样对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等问题有比较清晰的认识,还应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将自己是怎样进行“总结”的讲给儿童听。对于英语故事的阅读教学,教师可用when、where、who、what和how等引导儿童抓住故事内容。而“总结”其他类型文章的内容,怎样从文中寻找关键性的词汇、短语和主题句子以及怎样将这些词汇和句子“组合”起来,就成为教师示范的重要内容。

(三)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有效组织儿童讨论与练习

三种教学模式都关注儿童对阅读理解策略的讨论与练习。虽然直接解释教学模式较多地侧重在师生间的讨论和教师指导下的练习,但小组学习的方式更有利于儿童对英语阅读理解策略知识的交流与分享。例如,在交互建构策略教学的小组活动中,儿童用出声思考的方式轮流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理解文章的过程。针对汉语儿童,教师应鼓励他们用英语说出自,己的理解过程,比如“when i read thesecond sentence in text,i think…”;也可以用汉语,“当看到了这篇课文的题目后,我联想到了某某课文,某某课文主要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与先前知识建立联系)……所以我猜想现在的这篇课文可能主要讲了(猜测下文内容)……下面我开始看课文的第一句话,这儿提到了一个人名……我发现自己对这个句子不十分理解,这个‘it’是指什么呢?(自我提问)…一看完这篇文章,我发现它主要讲了这样一个事情……(总结)。对于某某同学提出的问题,我是这么理解的(阐释疑难)……”这使儿童能够比较清晰地描述自己的阅读理解过程,深化他们对英语阅读理解策略的理解、应用及对课文内容的把握,有利于儿童对多种阅读理解策略的掌握。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策略范文8

关键词:高中英语;互动教学;教学机制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108-01

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活动主体,一直以来就是诸多学者研究的重点对象。近年来,随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构建一个师生共同学习进步的平台,实施互动教学已经成为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1高中英语教学实施互动教学的必要性

失败为成功之母,但是在教学中兴趣才是成功之母。只有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得学习成为一件趣事,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创建一种机制,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化为学习内在动力,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在教学中努力。高中英语教学主要是通过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能够应用英语进行语言交际,因此高中英语教学其实是一个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语言教学课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互动教学就显得非常必要。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互动教学,实现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放松,创建和谐的学习氛围,以贴近生活的方式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直接参与到教学实践。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以设想案例将学生带入情景,在互动教学基础上,与学生积极沟通,通过组织语言,去分析解决情景中存在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

2高中英语互动教学机制建设策略

高中英语互动教学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本文主要从互动教学支持策略、互动教学技术策略和互动教学合作学习三方面来考虑互动机制建设问题。

2.1高中英语互动教学支持策略。

高中英语互动教学支持策略是指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形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创设的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持,包括物理和心理两种背景创设策略。

第一,物理背景创设策略包括在教学过程中对班级大小、座次安排和教室格局等方面的布置安排。为了让教学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接触了解,增加交流互动机会,就班级大小而言,小班制教学要比大班制教学具有更大的优势;在座次安排方面,互动教学则倾向于缩短教学主体之间的距离,不仅有利于学生融入进教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利于增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让学生信任教师,增加教学互动的随意性;教室格局的布置同样影响互动教学的效果,科学的教室格局布置有利于缩短教学主体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互动教学的开展,如采光好的教室位置、明快色调的室内布局、室内书架和绿色植物的配置等。

第二,心理背景创设策略包括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主体之间的关系、小班学习氛围和教师期望等方面因素。构建教学过程中,各教学主体之间和谐、合作的关系,是开展教学互动的基础条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以特定的方式渲染教学主体之间的关系;良好的小班学习氛围也是开展教学互动的基础,构建平等、互助、尊重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教学主体之间相互激励,共同学习进步提高;积极的教师期望也是教学主体之间互动交流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合理的期望,进而实施并实现对学生的期望目标。

2.2高中英语互动教学技术策略。

高中英语互动教学技术策略是指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形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学主体结合高中英语课程内容,利用教学交流技术形成的互动教学技术策略,包括非内容限制性策略、提问启发教学策略和有效讨论策略。

第一,非内容限制性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教学互动理念。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非内容限制性策略包括结合高中英语课程制定的教学规则、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表现以及教师对学生的引导、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前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提问技巧的应用、教师对学生作业的安排布置。

第二,提问启发教学策略是指教学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就教学内容开展的教学和提问活动。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提问启发教学策略,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学主体之间的关系,还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主体之间的互通有无,实现教学中心的转移。在提问启发教学策略中,应用的提问技巧主要包括转向、追问、启发和等待四种。

第三,有效讨论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问题的设计组织,让学生分析解决,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有效讨论策略不仅有利于实现教学主体之间的交流合作,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具体可从以下方面实施: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设定、依据教学目标选择适宜的讨论方式、依据学生不同水平进行不同程度的引导、依据教学内容合理掌控讨论时间、对讨论结果进行预见和汇总,引导学生获得正确的结果。

2.3高中英语互动教学合作学习策略。

高中英语互动教学合作学习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小班制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的一种组织化方法,合作学习主要包括学习内容呈现、小组学生讨论、学生学习评价以及小组合作认可四部分,实施合作学习策略可以强化学生的合作协同能力。

高中英语互动教学合作小组划分可以按照小组成绩划分,也可以按照小组游戏形式划分;在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过程中,主要采取花锯式策略,即从小组中选派一名学生,由各小组组建的学生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探讨,实行学习意见交换,最后再由选派学生对各小组进行教学讨论讲解。在小组讨论完毕后,由教学教师对各小组进行评价奖励。合作学习小组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某一问题的分析讨论能力。

参考文献

[1]梁海峰. "互动"英语教学与英语能力培养[J].青年文学家,2009,(20).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策略范文9

关键词:写作能力;合作意识;换位思考

写作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教学当中重要的一部分,而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更是至关重要。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只是一味地重视作文写作方法的教授,而在写作策略方面缺乏指导,使得学生对作文写作当中策略的运用少之又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当前的语文写作教学当中,教师要逐步地加强对写作策略的教育教学,真正让学生在写作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触类旁通,有所提高。

一、写作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意义

1.写作策略的应用可以培养小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

写作是一种通过语言和文字与他人进行交流与沟通的方式。部分学生在提笔的过程中,空洞无物、无从写起。这正是缺乏写作策略的运用,不能透过生活去发现写作素材的体现。而我们在不断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有碰到一件美好事物想与他人分享的冲动,也有莫名的感伤想寻求安慰的瞬间,因为生活就是写作的素材书。当我们可以通过笔尖把它通过文字表达出内心的激动或者悲伤时,我们就需要学会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发现,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总结。

2.写作策略的应用可以激发创作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一味地灌输方式方法与技巧,学生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并加强记忆。因此缺乏独立的思考是写作教学当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而写作策略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寻找生活中的写作素材,通过笔尖的描述表达内心的感受,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去记录生活、感悟生活,学会思考自己所观察到的一切事物。

3.写作策略的应用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就受到家长和教师的密切关注。而当前小学生写作水平普遍得不到提高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的文学积累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小学生缺乏相应的写作策略的训练,对于写作能力提升的练习做不到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从而不能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写作策略在当前语文教学当中的具体应用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只是一味地讲解写作方法,晦涩难懂,而对于学生的理解掌握的情况缺乏了解。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宽松、相对自由的环境。因为在自主探究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大胆地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引发联想,而教师通过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促使学生写作策略知识的积累,进而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1.时间与计划安排策略

在当前的写作训练过程中,学生大都是在老师的要求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写出符合要求的文章,而这一过程只是机械性地完成功课的过程,小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并没有得到锻炼,仅仅只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符合作文要求的文章而已。因此,教师要着重强调写作策略知识当中的时间与计划策略,让学生在自主的时间内更多地表达学生自身的看法和意见,合理地规划好自身的写作时间,通过更多自主时间的构思,提高文章的质量。

2.自我监督策略

由于受中国应试教育的影响比较深,小学生在小学教育阶段就没有形成一种自主学习的习惯,而是在教师和家长的督促和监控的环境下学习,写作能力的教学也是如此。而自我监督策略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在课余时间也能够主动进行自我监督,积极从生活中寻找并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这也正是当前小学生所缺乏的监督机制。

3.自评及互评策略

为了激励小学生更好地创作,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建立自评和互评策略,采取公开的评选机制。首先,教师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将每个学生的作文在组内展出,在小组内进行评选,选出小组优秀作文,再派小组代表组成新的评选小组进行班级优秀作文评选,而在评选的过程中通过每一位学生的积极参与,我们能够及时准确地意识到自己文章的优缺点,还可以使学生不断汲取他人文章当中的精华,而对于他人文章当中的不足对自身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合作意识的培养策略

由于在以往的小学语文写作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缺乏对写作策略的讲解与分析,对于学生自身对写作知识的掌握也没有清晰的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以后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逐步地把学习的主动权归还到学生的手中,在课堂上主要发挥方向性的引导作用。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可以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在小组的讨论过程中,每一个学生的聪明才智会得到充分的体现。不仅如此,他们会在注意保留自己意见的同时,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在意见与建议相互碰撞的交流当中得到启发,从而有利于合作意识的树立和写作水平的提高。

5.换位思考策略

在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学生可以站在读者的角度,通过换位思考,以读者的眼光来进行评析,明确自己在写作过程中所缺乏的东西,在不断的思考过程中得到进步。

总而言之,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收效甚微。本文所阐述的通过教师写作策略的研究与传授,一定程度上是写作教学的重大突破。因为写作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应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点滴的习惯,而且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积累,将生活中的素材和真实的感情加入小学语文的写作当中,对写作能力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