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航空安全信息管理集锦9篇

时间:2023-12-21 10:35:39

航空安全信息管理

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范文1

关键词:民航空管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管理计术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信息技术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当前国内各空管局已经开始引入空管网络系统来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其核心技术主要包含信息网络、电子、计算机技术以及管理学等方面的物质成果。出于民航管理系统的特殊地位,民航企业和相关管理部门对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民航空管业务的运行工作,需要安全、稳定、快速的信息网络对航班的飞行信息和管理信息进行实时的传递,信息网络也是下达管制指令、管理飞行活动的核心通道,许多航空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信息传递不通畅所致。

一、民航空管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发展现状

为了提高民航空管的管理效率,根据国内外优秀空管管理经验,必须加强民航空管的信息化建设,建立功能全面的空管信息网络。信息网络主要包含雷达设备、地面监测设备、地空通信设备以及自动化设备等,通过不同类型的前端装置进行数据的采集工作,其中数据库以及数据传输网络是所采集数据进行交互传递的核心通道,所建立的空管系统已经实现信息资源的集中管理以及数据采集装置的全覆盖。民航空管网络可以将飞机的实时飞行信息进行采集和存档,并将相关信息传送给计算机,对信息进行处理,将处理结果上传给管理人员,为技术分析人员、管制员以及飞行员提供技术支持和数据支持。然而当前国内还没有针对民航空管网络进行专门的安全性建设,造成许多民航空管信息系统长期存在信息安全漏洞,信息防火墙建设还处于空白阶段。在管理方面,缺乏专门的硬件设计和软件管理人员,空管网络一旦出现问题,通常需要由设备供应商来进行维护和修理,造成空管信息系统的失效,空管运行工作得不到有力的保障。

二、构建我国民航空管网络与信息管理体系

由于民航空管系统具有工作量繁复、技术难度大以及信息网络覆盖面广等特点,这就需要民航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来建立起一个与空管网络相适应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完善信息安全管理机制,保障资源配给

空管网络信息十分复杂,建设网络安全管理体系,需要对空管网络系统进行深入的研究,深入理解系统中每一部分的运行机制和作用。在管理方面,从制度上给予充分的保障,民航空管部门可以组建一支专门的安全管理队伍。在人员选拔方面,需要重点起用专门的网络信息技术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IT功底也要具有过硬的管理经验,熟知管理学的一般规律。网络信息管理技术团队要专注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和相关技术的研发,可以与相关企业、科研单位以及学校开展合作,共享研发资金和研发成果,引进国外先进的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并在原有模型上进行有针对性的优化与改良。将丰富的软硬件资源投入到重要功能的补充上,在资金和人才上给予充分的保障。

(二)评估现有资源,量化安全管理标准

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的建设与完善需要辅之以先进的管理手段和逻辑分析手段,对开发工作和建设流程进行量化资源评估,对信息网络操作管理、信息局域网安全性能、数据库防火墙设置、信息传播渠道以及信息采集前端布置进行量化考核,明确建设过程所有的技术指标,与国际民航的相关标准相结合,引入国外安全管理规范,制定准确的安全警告触发标准,增强安全管理系统的灵活性、机动性和可靠性。

(三)重视技术研发,及时升级换代

当前我国正处于信息技术发展的黄金时代,更新换代十分快速,安全问题的具体表现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新形势下,信息安全管理系统不仅要识别出现安全问题的部位,也要给出安全隐患出现的原因以及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防火墙技术作为一种主要防御技术,是目前有效提高民航空管网络安全性的技术手段。面对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形式,对于防火墙的识别性能和隔离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对管理系统进行规范化操作。另外,研发人员要不断地对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进行优化与升级,及时补修管理系统中存在的漏洞,提高信息网络的安全性。结束语民航空管系统不是固定不变的系统,随着相关设备以及前端硬件和升级,技术人员需要对空管系统进行不断的调整,以适应相关硬件的变化,信息化管理是民航空管发展的重要趋势,信息安全管理对于民航空管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需要业内研发人员对其进行持续不断的研究,为我国民航事业的进步作出贡献。

作者:李雅静 单位:中国民用航空西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青海分局

参考文献:

[1]许婷.民航空管中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分析[J].硅谷.2014(20)

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范文2

关键词 民航空管;网络信息;安全隐患;安全对策

中图分类号:TP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051-133-01

1 民航空管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随着民航空管工作对网络信息技术依赖的不断增强,民航空管网络信息安全已经成了保证民航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信息系统的共享性和开放性在给民航空管工作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病毒和黑客提供了可乘之机。民航空管核心业务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服务一旦遭到破坏,整个民航机场和航空公司都不能正常运营。如果民航空管核心业务遭到窃取或篡改,很可能给飞机的飞行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甚至出现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保证民航空管网络信息安全,确保民航空管网络信息系统连续、可靠、正常的运行,才能保障民航航班安全正常飞行。

2 民航空管网络信息安全状况分析

民航空管网络信息安全不但涉及到航空运输的效率,还关系着航空运输的安全。目前,我国空管网络信息系统的供应商大多是欧美大型厂商,空管网络信息系统间的互联均要通过运营商的专线来实现。这些空管网络信息系统没有使用相应的加密技术,根本无法防范和阻挡黑客的窃取和破坏,这使民航空管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再加上漏洞攻击技术的成熟和病毒的不断更新,非授权访问、数据完整性遭到破坏、信息泄露或丢失等民航空管网络信息系统入侵事件频繁发生,民航空管网络信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

3 民航空管网络信息存在的安全隐患

3.1 操作系统的安全问题

针对操作系统的攻击很多,有的空管计算机操作系统本身结构体系就存在一定的缺陷,黑客往往利用操作系统这些不完善的地方,对系统进行攻击使系统瘫痪。在进行文件传输时,网络安装程序所带的可执行文件也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如果在传送文件或加载程序的过程中,在某个地方出现漏洞,系统也可能会崩溃。在进行一些远程创建和调用时,中间的通信环节可能会被监控甚至被破坏,会造成网络信息的泄露和丢失。另外空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后门也是黑客领用的对象,通过后门程序进入可以很容易地避开安全控制,也是网络信息安全的重大隐患。

3.2 网络的安全问题

近年来,复杂的网络结构和网络应用成了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中的重大挑战。因为有的空管网络系统必须依赖电信运营商的网络基础设施,有的重要网络信息还需要电信网络进行远程管理和维护,所以通过电信的基础网络设施很容易窃听和篡改空管网络信息。在空管网络系统内部,由于业务要求利用互联网进行的资料传输和信息交流的需求越来越多,再加上空管网络系统建设时重功能轻安全的情况,技术人员的网络安全知识和能力有限,空管网络系统内部的网络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

4 在技术层面上民航空管网络信息安全对策

4.1 防病毒技术

防病毒技术是识别恶意程序,消除病毒对计算机影响的一种技术,可以分为预防、检测、清除三种。病毒预防技术主要指系统监控技术、读写控制技术、磁盘引导区保护技术以及加密可执行程序技术等。利用病毒预防技术可以有效防止病毒入侵,保护网络信息安全。病毒检测技术可以根据病毒的关键字、病毒的特征程序内容和病毒的传染方式等对病毒进行检测,确认网络信息是否感染病毒,并根据检测结果作出不同的处理。病毒清除技术是在感染病毒后进行的操作,具有杀毒的功能。

4.2 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技术作为一种积极的安全防护技术已经成了网络信息安全研究的一个热点。入侵检测技术可以分为特征检测和异常检测,它能够对内部入侵、外部入侵和误操作进行实时防护,并时时报告其发现的系统异常情况,并在网络信息受到破坏之前就对入侵进行相应的拦截,保证网络信息的安全。

4.3 安全扫描技术

安全扫描技术作为一种主动的防范措施,可以有效清除网络信息的不安全因素,做到防患于未然。安全扫描技术可以分为对主机对系统的主动检查和对网络的主动检测两种。对系统的检查可以扫描出系统中不合适的设置、口令和另外一些不符合安全规则的问题,网络的检测则可以发展网络信息系统中的一些漏洞。

4.4 数据加密与用户授权访问控制技术

数据加密和用户授权访问控制技术是保护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数据加密主要用于保护动态信息,用户授权访问用于保护静态信息。通过对据进行加密,可以使信息变得混乱,没有被授权的人根本无法读懂。通过用户授权访问,可以将没有被授权的人无法进行访问。数据加密和用户授权访问控制技术可以互相结合,灵活运用,以便给网络信息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

5 在管理层面上民航空管网络信息安全对策

5.1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健全的规章制度是保证民航空管网络信息的安全的基础。制定并民航空管信息安全规定,对民航空管网络信息系统的建设、运行、管理和维护做出相应的要求,完善民航空管网络信息安全规章制度,才能增强民航空管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从根本上预防民航网络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

5.2 加强信息安全技术监管

网络技术发展迅速,更新快,民航空管工作人员要不断研究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提高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技术和方法,逐步减小民航空管网络信息面临的风险。在网络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多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搭建自己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平台,从根本上解决网络信息安全问题。

5.3 建立高素质人才队伍

人才的稀缺,尤其是高端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人才稀缺,一直是制约民航空管网络信息安全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所以,定期进行专业人才技术培训,增强民航空管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人员的法制观念和责任意识,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其观察能力和分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有效保证民航空管的网络信息安全。

参考文献

[1]詹菁晶,张钧.浅谈民航空管信息安全[J].2012(12).

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范文3

关键词:航空;安全;设计

中图分类号:G35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01

一、航空安全是近年来国家和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可能造成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由于航空行业的特殊性,一旦发生航空事故就是很严重的事故,将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航空安全需要做到准确、稳定、可靠。针对目前航空安全管理中业务处理的需求,采用了软件工程的设计思想,设计并实现了航空安全管理系统,对飞行管理的每一个阶段进行了流程化的管理,通过航空安全培训模块、风险管理模块、飞行管理模块、维护管理模块完成对整个航空安全的管理,实现了实时、准确的航空管理,同时采用了大数据分析技术提高了安全问题分析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1.登录功能:系统中采用了ajax技术实现对验证码的处理,通过对验证码进行局部刷新,保证了页面的稳定效果,用户进行手动验证码刷新,或有软件进行验证码刷新都保持了整体页面的无闪动效果。

2.航空安全培训模块:在本功能中主要是通过web页面提供封装的前台信息,系统服务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和存储,服务在业务处理完成后将生成相应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用户通过页面能够查询或浏览到计划信息。通过设计培训更新、查询等服务对数据库中的培训记录进行访问,提高了访问的效率和安全性。在本系统中设计了各种考核页面,用户可以通过在页面中指定培训id,系统将根据培训的内容生成考核的内容,用户通过考试页面完成考核内容的填写,提交给系统进行保存,考核部门给出考核评价意见。

3.风险管理模块:风险采集,该功能完成对指定位置信息的采集和由人工进行风险提供的工作,本功能设计风险设备管理和风险设备参数设定功能,通过该功能使用者能够对风险设备的信息进行查询和管理。风险评估,在本功能中提供了风险评估方法和参数的调整功能,对不同的类型风险进行评估时所采用的评估方法是不同的,因此在页面中提供了风险评估方法的定义和修改。风险决策,在本功能中为了能够使决策具有合理性,系统提供了多个人员对风险决策进行评阅的功能,在页面中提供了多人决策的内容,不同的人员可以对统一风险进行决策,同时在系统生成决策报告时,必须由多个决策人员都填写意见后才能生效。

4.飞行管理模块:该模块完成对飞行前的检查工作,在本模块中设计了多个检查流程,该流程的作用是完成对飞行准备工作的核查,任何一项核查没有通过都不能进行实施。飞行实施模块,该模块完成飞行过程的记录工作,其中包括对飞行航线、飞行参数、飞行通信信息的记录工作,同时为了能够方便用户实施跟踪飞机的飞行轨迹,通过调用GPS数据在页面上进行实时轨迹显示。

5.维护管理模块:日常维护功能,完成维护计划的指定和维护计划的执行,由于日常维护是常规性的工作,所以在本功能中提供了日常维护计划模板,通过模板可以方便快捷的实现维护计划的生成。维护信息管理功能,该功能完成对维护工作的相关信息的统一管理,其中设计了设备信息管理、维护作业信息管理等功能。

二、航空安全是航空企业生产的重点,由于航空安全贯穿了生产过程,因此在目前的航空企业管理中,存在信息系统结构简单、兼容性差的问题,在不同的部门间存在信息难以交流,工作重复开展的问题,给航空企业带来了资源、人力、物力的浪费。

为了解决航空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对本企业航空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系统化的调研、分析和论证,最终结合软件系统的开发经验设计并实现了航空安全管理系统,实现了对航空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统一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提高了企业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为企业信息化提供了一条新的建设思路。

1.完成了航空安全管理工作的需求分析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首先通过在本企业的系统化调研,对企业中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梳理和整合,形成了具有权威性的需求分析报告,依据需求分析内容对软件系统开发的经济、技术的投入进行了论证和分析,证实了航空安全管理系统建设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2.完成了航空安全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的设计,根据航空安全系统的需求分析和软件设计的规范,设计了安全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规范了数据库设计的方法和软件开发方法,并完成了数据库结构的设计。确定软件开发采用JAVA语言、B/S结构,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oracle数据库。

3.完成了航空安全管理系统的具体功能的设计与实现,根据软件的总体设计规划,对飞行管理子系统、风险管理子系统、安全培训子系统和维护管理子系统具体功能进行了编码和实现,在WEB开发中采用了S2SH架构。

4.完成了航空安全管理系统的测试工作,依据软件测试规范和系统的需求分析设计了科学合理的测试方案,采用了人工和工具测试相结合的方法,从模块、集成、系统三个阶段完成了测试工作,证实了航空安全管理系统具有功能全面性,性能稳定性,满足了航空企业进行信息化安全管理的需求。

三、航空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存在的工作,从其业务的范围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所以在航空企业中,安全管理将成为工作的重点,结合国外航空安全管理系统的实例和软件技术发展的趋势,本项目的研究未来具有以下趋势:

1.充分结合物联网技术,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大量人工操作到传感器的转移,人工工作逐步向管理转移。

2.未来的发展将webgis技术进行很好的应用,对于企业安全管理将采用基于可视化的webgis技术。

3.大数据技术将被应用于航空企业信息的分析和管理,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对数据的可靠、可信、高效的管理。

参考文献:

[1]詹敏,孟予希.航空安全信息管理与决策辅助系统框架研究[J].科技促进发展.2012,(03)

[2]田波,吴倩,甄浩.航空公司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安全保障体系研究[J].情报科学.2011,(09)

[3]朱雪飞.航空公司安全管理系统(SMS)项目的建设与应用研究[D]. 山东大学 2013

[4]LI Feng, LIU Xiao-jie, LIN Han-he. Tolerant system based on Oracle[J]. 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Design,2011(11)

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范文4

【关键词】航空通信导航 民航安全 通信系统设计

一、引言

民航运输,肩负着我国日益增长的居民出行运输重任,民航的空中安全管理成为重中之重。防患于未然,利用通信导航系统晚上安全航行,提升安全预警机制,不仅仅关系着飞行员和乘客的安全,也与地面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借助精确的民航和及时通信导航系统杜绝空难事故的出现,是民航安全管理局的首要任务。如何优化民航通信导航系统的使用操作,传输精确的数据,实现预警空中事故的发生,对于建设安全民航空中运输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民航航空通信导航系统概念

民航航空通信导航系统,是包括通信联络、组织调度、协调作业指挥控制等。导航主要是引导航班的近进引导、进场着陆等,导航有地面、空中、机载涉及的区域。主要的操作是运用有线、无线通信设备,时时传递数据信息,保障沟通顺畅,飞行过程中能按照塔台及控制中心的调度指示完成安全航行,并且保障地地通信、地空通信的安全畅通运行。

三、民航航空通信导航系统存在的问题

3.1航空通信受到干扰影响安全运行

我国地面卫星发射塔台、地面基站的数量逐渐增多,会出现相互干扰、带外干扰和同频干扰等,影响民航的航空运输。尤其是无线电设备、飞无线电设备的电磁波影响,会给民航运输中正常数据的分析和传播带来影响,造成传播的偏差,导致民航空难事故的发生。

3.2运输流量大影响实时监测数据传输

民航运输的迅速发展,全国同一时段不同航线飞行的航班越来越多,地面枢纽终端主要是通过雷达来管制流量较大的机场、区域。我国大部分高空、中低空管制区配备了二次或一、二次雷达检测实时数据。在航行的情报上,自动化的航行情报系统,在面临航行高峰期时段,仍然不能满足中控枢纽终端雷达的实时数据传输,造成部分民航行航班因为调度不当而延误,甚至造成航行路线冲突,引发空中交通事故。

四、民航航空通信导航系统的优化设计

4.1完善机身干扰系统检测和升级

无线电对航行的干扰危害重大,在硬件上需要对机身四周采取加强机载无线电设备抗干扰系统的安装和定期升级。针对民航运输的特殊性,调整塔台及导航监视系统对航行途中的飞机实时监测的信号源识别,选择特有的航空通信接受频率,保证民航运输接收调度信息的频率独特性。利用航空电信网让AOS、GNSS与各种通信系统结合,实现各空中交通管理信息系统之间资源共享和数据交换。对同属于民航运输的空中航信信息,自动识别并传输,方便飞行员自身可以操控空中较近领域的航行班机,距离较近的班机以强烈信号频率发出预警,频率达到一定赫兹则会传导飞行员最优的避开路线,保证飞行安全。

4.2提升预警系统及管理软件科技含量

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范文5

关键词 民航空管运行;危险源识别;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V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06-0054-02

近年来,我国民航事业的迅猛发展为我国创造除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由于航空器种类繁杂,飞行时间、飞行空域以及飞行环境具有一定不确定性,加上我国民航安全保障体系和相关管理机制尚不健全,安全管理水平较低,飞行安全问题逐渐凸显。因此,有必要了解影响民航飞行安全的各方面因素,掌握危险源辨识方法,以科学发展观和安全管理思想为指导建立一套与我国民航发展相适应的安全管理体系,以不断提升民航空管安全管理水平,确保飞行安全。

1民航空管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

在民航领域,危险源指的是影响飞行安全、能够直接导致损失或降低指定功能能力的一种状态或情形,主要包括自然危险源(雷雨、暴风、能见度、地震、不利地理条件、流行病等)、技术危险源(风压、水压、燃油、硬件和软件故障、事故报警等)和经济危险源(材料成本波动、设备成本变化、经济发展形势突变等)。在民航空管运行中,这三类危险源都会存在,自然和经济危险源是必须考虑的方面,但是更应该将眼光着重放在技术危险源比如为航空运行提供服务的能源、确保飞行安全所需的功能上。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提供了分析危险源的三个步骤。第一,对一般危险源即安全问题侧重点进行识别,在这一步开始前,首先应进行差距分析,明确岗位的自身状况和其所处的状态;第二,说明构成危险源的具体因素,将危险源看成是一般危险的构成要素,也可将其分成特定危险,在每个特定危险中都可能会存在独特因素使特定危险源在本质特征上各不相同;第三,将危险源同可能诱发的后果联系起来,并对潜在后果进行评定。

对系统的描述应包括该系统的用途、功能、工作状态、运行环境等,特别是系统所处的运行环境与系统性能的降低和丧失所导致的安全后果是紧密联系着的,所以在描述系统运行环境时,应当描述一切会影响航空安全的重大因素,比如飞机场设施布置、天气状况、空中与地面的交通情况等,此外,在环境描述中还要涉及通信故障、报警故障、导航设备故障等相关应急程序和非正常运行状态。为了对危险源进行准确有效的辨识,在系统描述过程中应对影响系统描述过程的各项因素比如人员、环境条件、管理体制、空管设备、航空器等予以充分考虑,而进行差距分析时,应对照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安全管理体系中的由重要构成部分和要素形成的检查单,从而明确管理体系中的已存在和未存在要素,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修改和扩充。

识别到危险源可能带来的后果后,空管安全管理小组应当及时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安全防护措施,堵塞现有安全管理漏洞,避免执行出现偏离。依据防护情况对危险所产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进行评级,然后将风险等级确定下来,这对于建立一套完善、系统、全面的安全管理防护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2民航空管运行的安全管理措施

建立高效的安全管理体系是提高民航空管运行效率的重要安全管理措施,也是促进民航事业发展的主要保障。在民航领域,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必须从整体上把握民航空管安全管理工作的本质规律,将安全作为核心目标,结合工作实际,不断提升空管安全管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使安全管理体制不断转向规范化和标准化。

首先,创新安全管理理念,将安全理念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使空管人员正确认识到严格管理是提升民航安全水平重要保障,提高空管人员的责任感和落实安全管理措施的主动性;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将其落实到民航空管安全管理体系中,明确各个部门、岗位、人员在民航空管运行中的安全管理责任,对于一线工作岗位,必须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和程序,提出各个工作阶段的安全要求,做好应急防范,保证及时发现、报告并解决影响飞行安全的责任事故;空管人员是确保民航安全的重要保障,必须加大安全教育和培训力度,不断提高空管人员的综合素质,做好专业队伍培养,重视人才岗位培养,还可开展一系列反事故预演强化空管人员应对突发飞行事故的能力。

其次,建立民航空管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安全信息比如事故数据、航空运输监察信息、航空器运行数据、交通活动信息等的收集、分析、处理和共享,完善安全信息报告、分析、处理机制,制定与自愿报告相关的非惩罚性政策、实施办法以及操作流程,力争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地对各种影响航空安全的因素进行收集和分析,这样以来,空管部门就能针对各种信息数据分析事故原因,发出适航指令,有效避免类似问题的出现,还能实时掌握航空活动量及其变化趋势,从而确保航班安排的合理性,使得安全管理逐渐从事件管理过渡为事态管理,从事态管理过渡为风险管理,以有效达到安全风险管理目标。

再次,制定完善的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措施,以预防为主,将事前预防同事后解决有机结合起来,从源头上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还应成立事故调查机构,健全民航空管运行的事故调查体系,颁布针对航空器和飞行事故的调查规定,在民航空管部门的带领下有序开展飞行安全事故的调查工作。

3结论

民航空管运行中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具有持续化、国际化和信息化等特征,担负着保障航空器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的重任,也是确保飞行安全的重要手段。影响民航空管运行安全的因素不仅包括自然、经济、技术条件,还包括安全文化、人为因素、相关法律法规等,因此,应当从现代管理理念出发,建立一套具有战略性、系统性、目的性、科学性和适应性的民航空管安全管理体系,有效提升民航空管安全管理水平,实现民航事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阳.浅谈民航空管危险源的识别[J].科技信息,2012,33(27):516-517.

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范文6

现代化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能够提供重要的信息资源,有效地对信息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同时,这种配置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必须要辩证地看待计算机网络技术,若是没有对其信息安全管理给与高度的重视,就有可能外泄重要信息,从而给民航企业带来致命性的打击。在民航空管中,病毒与黑客都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造成侵害,不利于民航空管工作的顺利开展。综上所述,必须要提高民航空管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管理水平。

2在民航空管中,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不足

(1)操作系统存在安全问题。操作系统会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攻击,而且部分空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结构体系存在缺陷,黑客就会对操作系统不完善的地方进行利用,攻击系统,从而导致系统瘫痪。在传输文件的时候,网络安装程序中可执行文件也可能存在一定不安全的因素。在传送文件或者加载程序时,一旦某个地方出现漏洞,就有可能导致系统崩溃。在创建和调用远程时,若是存在网络漏洞,则中间的通信环节就可能被监控,更甚者会被破坏,从而泄露或者丢失网络信息。再者,黑客也会对空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后门进行利用,进而轻易避开安全控制,给网络信息安全带来重大威胁。

(2)网络存在安全问题。近几年,网络结构日益复杂,而且网络应用广泛,从而给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部分空管网络系统需要借助电信运营商的网络基础设施,而且一些重要网络信息在远程管理和维护方面,也需要应用电信网络,利用电信基础网络设施,很容易导致空管网络信息出现窃听和篡改现象。随着空管网络系统应用日益广泛,为了满足业务的各项要求,在传输资料和交流信息时需要利用互联网,而且这种需求日益增多。此外,在建设空管网络系统时,可能会出现重功能轻安全的情况,再加上技术人员的能力不足,而且网络安全知识不高,导致空管网络系统内部出现网络安全问题。

3在民航空管中,强化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措施

3.1对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创新

在民航空管中,若是想要提升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水平,那么应该对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全面的改革和创新,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以免计算机网络技术被破坏。

(1)为了防治病毒破坏信息数据,应该采用先进的病毒监测技术,对病毒进行有效的防范;而且利用此技术能够检测出系统中的病毒,以免出现病毒恶意侵入的现象,保证信息数据的完整性;再者,当前最新开发出的病毒预防技术,在准确识别病毒的基础之上,还拥有杀毒作用,能够对系统中的病毒及时进行处理。

(2)引进现代入侵检测技术。近些年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入侵检测技术的应用也逐渐成熟,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进一步提升了服务的质量。入侵检测技术把异常检测和特征检测有机组合起来,使检测达到全方位的目标,以免检测进程中出现漏洞从而为不良因素的侵入创造条件。该技术实现了网络信息系统内、外入侵的检测,而且在出现错误操作的情况下,还能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其进行防护,保证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性。

(3)为了有效清除网络信息中存在的各种不利因素,可以使用安全扫描技术,做到防患未然。安全扫描主要包括两种检测方式:主动检测网络、主动检测系统。对系统进行全面检测能够发现其存在安全患的口令、设置,以及一些和安全规则相违背的漏洞。

(4)为了保证网络信息的安全,还应该采取有力的手段,即数据加密与用户授权访问控制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密可以保护动态信息,用户授权访问的主要作用则是保护静态信息。数据在经过加密处理之后,能够打乱信息,没有被授权的人不能进行解读。利用用户授权访问能够阻挡没有被授权的人,他们不能够访问。把数据加密技术与用户授权访问控制技术全面结合起来,灵活使用,从而保障网络信息的安全。

3.2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保障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

为了使计算机网络信息实现安全严管理,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安全管理模式。

(1)结合民航空管中网络信息的安全管理现状,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对计算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切实实施指定的政策制度。航空公司必须要对自身的发展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结合公司的实践经验,制定出科学的信息安全管理方案。此外,还应该加强对相关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工作过责任心,为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范文7

关键词:语音通讯;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问题

我国航空事业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航空事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航线增多,航空流量逐渐增大,此种情况下,陈旧的航空管理系统难以满足现代航空事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人为因素导致的空中事故频发,语音通讯带来了比较严重的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问题,加大力度规避此类问题是当前航空事业管理部门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1 影响语音通讯的因素

在我国空中交通管制工作中,空管人员主要通过HF/VHF来开展语音通讯,获取来自空中和上级部门的信息,并发送出指示信息来对空中交通进行指挥、引导和协调。在使用频率较大的情况下,极易出现操作事故和安全事故。

1.1 基础设施。语音设备对通讯功能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传输信息中正常信息和噪音的比例,直接关系着信息传输的精准性和可靠性。在信噪比较大的情况下,语音通讯中的关键性信息会被噪声所覆盖,导致机组人员难以准确接收信息,甚至信息被屏蔽,语音信息丢失,严重影响空中交通管制安全。在声音传输延迟的情况下,就出现回声。回声问题的出现,极易导致空管员发出错误的指令。因此为规避语音通讯所带来的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问题,航空管制单位应当积极加强硬件设备的投资,最大程度上避免由于基础设备不完善引发的空中交通事故,促进航空事业的稳定发展。

1.2 空管员理论知识不过关,概念不清。在空中交通管制工作中,空管员的理论知识不足会直接导致决策失误,引发空中交通管制安全事故。

1.3 空管员外语水平较低,是影响语音通讯质量的重要因素。在空中交通管制工作中,空管员英语水平不足的情况下,难以满足其他国家机组的交流需求。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航空事业飞速发展,国内航空公司积极与国外航空公司开展交流与合作,开通了许多国外航线,这就对空管员的外语水平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尽管我国聘请了外籍飞行员来解决此类问题,但难以从本质上掌握主动权,我国空管员与外籍飞行员之间的交流仍存在一定障碍,影响语音通讯的实际效果。因此我国空管员的外语水平是影响并制约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问题的一项重要因素。

1.4 方言发音问题。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方言发音各异。目前我国普通话还未完全普及,在此情况下,来自各地的空管员可能普通话的发音带有方言特色。方言本身是中国特色,不能严令禁止,但是在空管员的工作当中,这种情况阻碍了与机组之间的交流,还可能造成空中事故。

1.5 发音混淆。如果对话环境较差的话,发音混淆可能导致对方产生听觉错误。例如相似读音的字母和数字:M和S,S和F,T和P等等。强调发音类似的呼号之间的差别也有利于减少读音混淆。尤其是在临近飞行员等待放行的指令时,这一点特别重要。

1.6 指令不符合标准。目前,有许多空管员在进行地空对话时仍然不按规章制度进行。标准规定,除此地空对话时,管制单位空管员必须首先声明自己的呼号,然而实际操作中,这种不符合标准的对话方式常常发生。

1.7 沟通性错误。空管员和机组在对话时如果沟通出现差错,也会造成空中事故发生,例如指令听错、理解错误、执行错误等等。

2 规避语音通讯所带来的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问题的有效措施

2.1 积极沟通。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方式,任何工作离开良好的沟通都无法正常进行。在空中交通管制工作中,应当积极加强协调沟通,通过机组人员、空管人员及管制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密切配合,促进语音通讯所带来的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问题的有效解决。

2.2 提高地空对话的完整性。在空中交通管制工作中,应当规范地空对话环节,提高地空对话的完整性,空管员与机组人员在对话过程中,当空管员发出指令后,飞行员接收到指令后,应再次复述指令,空管员再听飞行员所复述的指令,并进行准确的判断和更正。在一整套对话环节中,应保证对话的标准性,最大程度上避免地空对话出现口误或听错所导致的控制事故的发生,提高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的总体效率。

2.3 措辞标准,技巧完善。在地空对话过程中,清晰的发音和准确的表达都有助于提高空中交通管制工作中语音通讯的正确性,空管员与机组人员应当将所使用的词条限制在较小范围内,确保措辞易于理解,提高机组人员对语音通讯的理解力。在对语音告警进行设计时,也应当注意保持语音通讯的措辞易于理解。信息越少,越清除,越容易分辨。

2.4 提高空管员的英文水平。航空事业的发展,需要积极拉近空管员与外国工作人员的距离,缩小我国空管员与世界各国空管员在思想、语言以及知识等方面的差距,开展密切的交流,提高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的效率,保障安全飞行,推进我国航空事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3 紧急通讯裸作建议

管制员应该了解当机组飞行过程中遇到异常情况时,通常按以下顺序执行应急行动:驾驶-导航-通讯。

驾驶:航空器驾驶员的当务之急是保证安全的飞行路线及航空器的姿态。不仅包括航空器的飞行,还包括完成检查单操作,甚至包括可控快速下降的启动。特情发生的第一时间,机组的工作量会很大,他们会选择以最直接的方式通知空管部门。通常在初始联系中使用“稍等(Standby)”一词。

导航:机组会决定是否继续飞向目的地,执行备降,或者只是在一个安全的空域等待。

通讯:当驾驶员认为他们正面对紧急情况时,他们将立即宣布紧急状态,在通话中使用前缀“MAYDAY,MAYDAY,MAYDAY”或“PAN PAN,PAN PAN,PAN PAN”,提醒管制员需要优先关注接下来的信息。

遇到异常情况时,通常按以下顺序执行应急行动管制员应该意识到,在面对紧急情况时机组最需要的是:时间(time)、空域(Airspace)和无线电静默(Silent)。管制员对紧急情况的响应,可以通过辅助记忆手段来表示,比如“ASSIST”:

Acknowledge-确认信息。Separate-为航空器提供间隔及机动的空域。Silence-无线电静默。如果可能要求其他航空器转频,或者为该航空器提供一个独立的频率,防止无关的通讯对航空器驾驶员产生干扰。Inform通知需要掌握情况的或者可以提供帮助的单位,通知其他涉事方。Support-通过任何可行的措施协助航空器驾驶员。例如协调改航等事宜。Time-给航空器驾驶员一些时间整理思绪,不要打扰他们以期获取信息〔飞行员的决定需要时间。

结束语

总的来看,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的强度较高且难度较大,对空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技术能力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在航空事业发展过程中,语音通讯带来严重的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问题,极易引发空中交通事故,通过探讨如何规避语音通讯所带来的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问题,有助于降低航空事故的发生率,推进我国民航事业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玉斌.如何有效预防空中交通管制风险发生[J].福建质量管理,2016(2).

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范文8

关键词:空中交通管制;安全管理体系;信息系统

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航运事业不断发展,航线和航班都呈现不断扩张和增多的趋势,这就给空中交通管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国机场设施不断完善,但因空中交通管制安全管理不规范而引起飞行事故仍然屡见不鲜,由此可见,空中交通管制的规范和发展任重道远。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逐渐应用到各个领域,对空中交通管制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至关重要。

1空中交通管制安全管理体系

1.1安全管理政策和策略

空管安全管理政策主要包括安全目标和安全标准两个方面:(1)安全目标:指的是空中交通管理体制各个部门要实现的具体方针和相关条文,航空事业必然伴随着风险,因此对于空中交通管制而言,并没有绝对的安全,空管安全目标就是要尽可能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1];(2)安全标准:第一,空中交通管制相关机构的管理者和员工要明确的职责,建立安全管理相关的条例要求。第二,要求空中交通管制安全管理相关部门要积极组织培训和实习,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最后,要对航班运行的危险性进行系统评估,及时洞察航班运行中的风险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来控制安全风险。安全管理策略主要包括安全评估策略、安全审查策略以及安全改进策略:(1)安全评估策略:第一,根据相关信息报告、飞行历史数据等对航班运行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第二,对可能产生的危险后果的严重性进行评估。第三,对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进行评估。(2)风险评价:对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发生的可能性进行评价,确定哪些安全风险是不可接受的,哪些安全风险的发生概率是较高的。(3)降低风险:如果所预测的风险是不可接受的,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则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例如增加应急处理、调整员工配置等。

1.2安全管理机构设置

安全管理机构部门的设置是空中交通管制安全管理体系中的重要方面,主要包括安全管理部门、安全主管、安全专家等:(1)安全管理部门设置:主要承担空中交通管理中的各项安全管理工作,例如落实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工作人员安全培训教育等;(2)安全主管:主要职责是领导整个部门的安全管理工作,例如组织指导培训、监督管理工作、汇报管理成果等;(3)安全专家:指的是具有专业能力的安全管理人员,主要职责是对安全风险的评估和分析,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依据以及为员工提供专业化的安全技能培训等,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1.3安全文化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空中交通管制员的不规范操作和管理是引起航空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从本质上来讲,这与管制员的安全意识、安全态度等息息相关,而要想树立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安全意识,培养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安全态度,则应当注重发挥安全文化的重要教育作用,通过安全文化建设来形成一种安全的风气,将安全意识潜移默化地深入到每一个管制员的心中,只有这样,管制员才能够从心底树立安全意识,积极学习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才能够从根本上做好安全管理工作[2]。

2空中交通管制信息系统

空中交通管制信息系统以信息技术、IT技术为支撑,实现了空中交通管制的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这对于提升空中交通管制的效率和安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2.1系统模块划分

(1)登录模块:登录模块的主要作用是控制系统的访问权限,只有具备登录密码的人员才可以登录到系统中;(2)提交报告模块:报告模块指的是管制人员对感知到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对安全管理风险进行评价,并将评价报告提交;(3)信息模块:信息模块指的是系统通过提交的报告来相关安全管理信息,例如安全公告信息、管理通知文件信息、运行通报信息等;(4)信息查看模块:信息查看模块实现了信息的共享管制员、安全专家、安全主管都可以查看、检索相关信息。

2.2系统框架

2.2.1感知层。

顾名思义,感知层相当于整个空中交通管制信息系统的“感知器官”,感知层以传感单元为基础,实现对机场环境、飞行航路环境等的感知和监控,对于安全管理来说,感知层能够通过监视系统来实现对飞机飞行状态、飞行环境、起飞环境、落地环境等信息的监测,一旦发现相关数据信息异常,则会自动进行异常数据的分析处理,并得出异常原因以及可能产生的风险,为安全管理决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总的来说,感知层能够对飞机运行、飞行环境、空管设备等与空中交通管制相关的设备和环境进行监测。

2.2.2网络层。

网络层主要指的是空中交通管制系统中的各个网络,例如空中交通管制的局域网、互联网、通信网等等,实现空中交通管制信息的有效流通,是整个系统信息流通的基础。

2.2.3服务平台层。

服务平台层能够对感知层感知到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应用,从而构建空中交通管制相关的服务平台,提供相关服务。例如气象服务平台、空域管理平台等,以安全管理为例,感知层能够获得天气状况相关的数据信息,而服务平台层能够接收到这些天气数据,得出天气的具体状况,建立的气象服务平台层能够提供气象预报等相关服务,能够根据气象预报信息得出影响航空安全的相关气象因素,这对于空中交通管制的安全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2.2.4应用层。

应用层的主要功能是为管制人员的管制决策制定提供依据信息,例如告警服务信息、设备状态信息、空域管理信息等,这些信息汇集到一起为管制员的安全管理决策制定提供依据,从而实现空中交通管制的系统性和协同性。

2.3关键技术

空中交通管制信息系统中涉及到许多科学技术,例如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无线传感技术等,其中射频识别技术和无线传感网络是最为关键:(1)射频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能够通过视频信号来实现对目标对象的自动化识别,射频标签在磁场中会接受射频信号,以感应电流获取的能量为基础发出相关信息至解读器,在解码后传送至信息系统进行处理,从而完成信息识别,对于空中交通管制信息系统来说,可以在系统的监视设备上贴上射频标签,这样就能够自动识别监视设备上的监视数据了[3];(2)无线传感网络:无线传感网络集成了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等先进技术,其能够实现信息的采集和处理。以空管安全管理为例,可以在机场航道、雷达站等安装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来获取机场航道信息、飞机运行状态信息等,在获取信息之后无线传感网络能够以嵌入式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对这些信息数据进行处理,之后以无线通信技术为基础传送到空管部门中,从而为空中交通管制的安全管理提供依据。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从空中交通管制的安全管理政策、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策略以及安全文化等四个方面研究了空中交通管制的安全管理体系,从模块划分、系统框架、关键技术等三个方面研究了空中交通管制信息系统,旨在不断完善空中交通管制,确保航运安全,促进航运的交通管制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平.ISO体系下的空中交通管制安全评估系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

[2]袁泉.空中交通管制安全管理研究[J].科技风,2011,5:276.

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范文9

关键词 民用航空器;维修与管理;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V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3)20-0114-01

民用航空器的维修与安全在民航机务系统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及时维修对飞机进行维修与检查,能够确保飞机安全的飞行,减少民航飞机在运行中发生事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制造与维修技术不断的改进,民用航空器的检查与维修也在逐渐的程序化和制度化,加强了了民用航空器的维修安全管理。民用航空器的维修与安全管理是民用航空机务系统的主要工作,通过日常的维修与管理,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保证民用航空器能够正常的工作,确保飞机安全的飞行。本文从民用航空器的管理角度论述了民用航空器的维修问题,对民用航空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1 严格的民航管理是民用航空器维修的前提

在1987年,国务院就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一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条列对民航管理的对象和航空器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在民用航空器维修中,要求维修人员具有民航维修技术职称或从业资质,从事民用航空器维修的人员必须要定期参与民用航空器维修的技术培训,确保维修人员能够及时的了解最新引进飞机的构造和技术难点。民航部门对从事民用航空器维修与管理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必须符合中国民用航空规章CCAR-145部“维修许可审定”要求。维修单位或个人的技术水平的高低影响着民用航空器是否正常的运行。

我国的民用航空器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早在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主要是沿着苏联的民用航空维修体系,航空器的日常维护与修理是分开进行的,航空器的维修管理定期进行。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引进了英国制造的三叉戟和美国制造的波音707等涡扇喷气客机后维修方式发生了变化,采用了西方的维修管理办法。对西方国家制造的波音747、MD-82和A310等飞机维修安全管理时吸收了西方国家的“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论和维修大纲,以视情维修、状态监控为主,定时维修为辅的维修体制和方案,是民用航空器维修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民用航空器的维修与管理是保证民用航空器安全运行为目标的法规性和技术性管理。维修与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包括对航空器的设计原理、制造结构、使用说明和维修方法等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航空器的维修与管理贯穿于航空飞行器的寿命的全过程,对从事航空器维修与管理的单位要定期审核和办法各种合格证件的手段来检验从事维修工作的单位的维修技术和水平是否达标。因此,严格适航管理,提高维修质量,是保证航空安全,争取飞行正常的重要前提。

2 民用航空器的维修与管理必须依据航空器的适航信息

航空器的设计与制造决定着航空器的质量,同样,航空器在出场之后就决定了航空器的维修规则和标准。每个航空器的制造和设计结构不一样,所形成的维修方式也就有所差异,在航空器的维修中必须遵循航空器维修的说明书,才能保证维修的质量。机场维修与管理单位要及时收集航空器发生事故的各类信息,对事故信息进行分析,提出纠正故障措施,是航空器不断地完善,确保航空器的安全运行。

民用航空管理部门要对航空器维修中发生的问题及时进行信息收集,监督维修部门维修中的维修操作不当,责成有关部门提出纠正措施,必要时编发适航指令,纠正合格审定后发生的不安全情况,监督检查,纠正违章行为,以保证安全。航空器的维修单位承担着保持航空器持续适航的根本责任。航空器维修主要适航信息包括航空器的不正常运行情况,维修中出现的问题,飞机的发动机及机械设备有关数据的变化和维修机构及维修人员的从业资质。维修机构将维修信息及时的汇报给适航部门,适航部门收集整理,按性质功能进行处理,由研制部门或适航部门用服务通告、适航指令等形式反馈给维修使用单位,使其落实,这样形成闭路循环,使航空器始终保持其固有的安全可靠性。

航空器在使用中存在的自然磨损是动态变化或发生故障的主要根源。航空器的磨损主要体现航空器的性能衰退,功能,机械缺陷和腐蚀等,这些都是在航空器运行通常出现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维修人员必须要掌握航空器的动态变化的表现和规律,然后采取纠正措施,从“事后处理”变为“事先防范”,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得以有效落实。

3 执行规章制度落实航空器维修安全管理措施

民用航空器维修是以人为中心的系统工程,其中包括人—机—环境。有人提出人为因素的概念,人为因素的关键是人员素质的提高,从而激发出人的热情来转化人的精神面貌,最终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是一种涉及领域和知识都很广的方法体系。根据统计,在所发生的航空事故中,其中有70%是人为因素引起的,所以就得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条令条例和有关的操纵程序,工作单卡来约束和规范维修人员的工作,以防止人为因素差错的发生。航空器维修安全管理的内容有安全措施、监督检查以及经常的安全整顿。从一开始参加工作,航空器的维修人员就要不断地接受各项安全规章的培训,通过培训来树立安全意识和遵章守纪意识,这样就能使每个维修人员自觉地维护规章的尊严,视规章如法律。

自从1986年,“民用航空法”开始施行,按照“民用航空法”航空器维修相继建立制定了一系列国际标准的规章和条例,这标志着航空器维修进入现代化。导致航空事故的重要因素是违规违章,所以必须强化监察和执法的力度。为使航空器维修能够在安全有序的环境下,实现快速、持续、健康的发展,要尽快完成由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化,法制化,标准化管理方式的过渡。

参考文献

[1]龙江.飞机维修理论的发展新趋[J].质量与可靠性,2005(4):13-14.

[2]余莉芬.浅谈航空器维修管理的发展[J].科技致富向导,2012(23):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