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集锦9篇

时间:2023-12-21 10:35:39

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

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范文1

[关键词]辽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特征;价值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6)06-0072-05

辽西,从人文地理学上的角度考察,是指“燕山山地以北,西拉木伦河以南,医巫闾山以西和七老图山以东的区域”[1]。从现有的行政区划考察,辽西地区是指辽河平原以西与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接壤的辽宁省西部地区,共包括锦州、朝阳、阜新、盘锦、葫芦岛五市。因本文研究对象具有较强的区域文化特质,因此,这里的“辽西”采用的是人文地理学区域概念。

辽西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地域特色凸显,内涵丰富厚重等特征。这里有标志着物种发轫的“古生物化石群”①、具有人类非凡意义的鸽子洞古人类遗址、标志着万年文明起步的查海文化遗址、有中华文明曙光之称的红山文化遗址。同时,较之辽海文化的其他区域,这里有着更为鲜明的民族特色,有着数量大、品类多、高价值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辽西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是漫长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是对区域文化、社会发展、人文精神产生重要影响的文化遗存,且有着鲜明的特征和独特价值。其主要特征如下:

一、辽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所承载的历史深远而厚重

在4000年至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西辽河、大辽河流域居住的原始人群是汉族的先民,他们创造的红山文化奠定了辽西地区汉文化的底色。在随后的漫长历史进程中,辽西成为少数民族异常活跃的舞台,他们在这里生存、争夺、迁徙,在创造本族文化的同时,也不断地改造着文化板块的结构和元素,使辽西成为民族融合特征明显、少数民族特质不断凸显的文化区域。

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山戎、东胡是辽西最为活跃的少数民族。山戎包括多个大小不同的部落实体,史称“往往而聚者百有余戎”(《史记》卷100,“匈奴列传”)。公元前7世纪,山戎被齐击败溃散,后返回原地,因这一部分山戎居住在匈奴东,被称为东胡,“山戎、东胡实为一族,时代不同,名称遂异”[2]。东汉、魏晋时期,乌桓、鲜卑两族自内蒙古草原东北部南下进入辽西地区。乌桓原为东胡的一部分,史载:“乌桓者,本东胡也,汉初匈奴冒顿灭其国,余类保乌桓山,因以为号焉。”(《后汉书》卷120,“乌桓传”)它曾长期臣服于强大的匈奴,居住在大兴安岭南端。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三战击溃匈奴后,乌桓摆脱了沉重的奴役和控制,南迁至辽西的老哈河流域。公元1世纪,随着乌桓的入塞,鲜卑的一支――东部鲜卑也大批南迁至辽西地区。西晋末年,鲜卑族进入空前活跃和繁盛时期,慕容鲜卑以辽西为基地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北燕政权,三燕政权以龙城(今朝阳地区)为都城或留都经营辽西地区,前后共计80年,创造了厚重的“三燕文化”。契丹隶属于宇文鲜卑部,公元4世纪分布在西拉木伦河流域,公元5世纪进入辽西腹地,为避高句丽和活动在漠北的柔然人之扰,部分契丹人入居白狼水(今大凌河)以东地区。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壮大,耶律阿保机于公元916年在龙化州(今内蒙古赤峰地区)正式建立契丹政权。后以辽西为中心,以东北为基地,几度征伐,契丹统治者占领了北部中国,并创造了影响深远的契丹文化。女真族的先人,曾世代居住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和长白山麓一带,女真部落,长期为辽所控制。公元1114年,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举兵反辽,并于1117年至1120年间,攻占了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及其腹地,将辽西纳入了其统治区域。至1215年蒙古军队占领辽西,女真人统治辽西近100年,进一步改变了该区域地域文化的诸多要素。蒙古族原居额尔古纳河下游的大兴安岭山林地带。铁木真统一蒙古诸部落后,四处征伐。1214年,木华黎率蒙古军队南下,于次年基本控制了辽西地区。由于上述政治及地缘因素,辽西成为蒙古族的重要生活区域,蒙古族人长期与汉、满、朝鲜、锡伯等民族杂居,不但发展和丰富着自身的文化,也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为辽西地区留下了诸多高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

二、辽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具有丰富性和融合性特征

辽西地域文化有着“走廊”和“熔炉”两个鲜明的特性,它既是联接东北与中原地区的主要交通廊道,也是民族迁徙和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诸多民族在此流转和共存,并且在文化交流中不断的得到融合。辽西走廊既是交通孔道,也是民族文化廊道,它不但是“历史形成的民族地区”[3],也是堪与藏彝走廊、西北走廊、南岭走廊相比的重要历史――民族走廊。起源于辽西的民族主要有古商族、孤竹、山戎、东胡、徒河、俞人、库莫奚、契丹等,在辽西迁徙流转或长期生存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乌桓、鲜卑、吐谷浑、高句丽、粟末H、女真、蒙古、锡伯族等。且诸多民族长期同时并存,深度融合。隋唐时期,汉、高句丽、契丹、库莫奚、粟末H等民族在辽西混居。辽金元时期,在辽西杂居的民族有汉、契丹、库莫奚、女真、高句丽、蒙古等民族。辽西多民族文化的聚合,主要在两个层面上进行,第一个层面是少数民族之间的聚合。在历史上,这些民族最原始的碰撞状态是血腥的攻略和残酷的战争,只有他们被置于同一政权统治下时,才进入暂时的相对稳定期。这时,他们采取通好、通商、通婚等方式进行交流。暴力也好,温和也罢,无论何种方式,充盈其中的总是民族间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第二个层面是汉族和少数民族间的聚合。在远古时期,辽西就有了汉文化的积淀,成为汉文化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开始了少数民族和汉文化的交融。自夏、商起,在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的驱动下,辽西少数民族与汉族在碰撞中不断走向融合。在上述环境下产生并留存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数量多,品类丰富,具有承接历史和民族融合的文化内蕴。

辽西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堪称丰富,主要有以下七类,一是古人类活动遗迹,包括山戎、东胡、徒河等游牧民族的徒河城、紫蒙城,乌桓、鲜卑民族的龙城、徒河新城、新昌黎、棘城等城址,契丹、女真、蒙古民族的宜州、懿州、显州、广宁府、乾州、辽上京、辽中京遗址等城址,朝阳西三家辽代村落、喀左南公营子王爷府、赤峰的喀喇沁蒙古亲王府等遗址。二是陵墓等建筑遗产,包括北票喇嘛洞鲜卑贵族墓、北票北燕宰相冯素弗夫妇墓、葫芦岛大卧铺辽金画像石墓、凌源石羊石虎辽代古墓遗址、建平辽墓、医巫闾山辽代皇陵墓群、阜新辽名将古墓群、辽代萧氏古墓群、喀喇沁蒙古右翼王陵、赤峰辽祖州、祖陵遗址等。三是寺庙,包括义县奉国寺、阜新瑞应寺、普安寺、阜蒙县佑安寺、德惠寺、彰武圣经寺、北票惠宁寺、凌源万祥寺、赤峰召庙、福慧寺、寺、龙泉寺等。四是摩崖造像,主要包括阜新海棠山摩崖造像、彰武千佛山摩崖造像等。五是古塔,主要包括朝阳北塔、南塔、锦州广济寺塔、广胜寺塔、阜新闾州辽塔、东塔山塔、凌峰塔、葫芦岛前卫斜塔、大塔、塔子沟塔、赤峰中京大明塔等。六是出土实物,主要有朝阳出土的慕容鲜卑族的金步摇、梯形棺、鸭型玻璃注、七宝塔、龙凤罐、阜新出土的绿釉鸡冠壶、滑石狮、鎏金铜牌饰、白釉黑彩童子灯、钧釉碗、青花玉壶春瓶、各代的墓志铭等。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阜新东蒙短调民歌、蒙古勒津乌力格尔、蒙古勒津婚礼、蒙古勒津安代、蒙古勒津好来宝、蒙古勒津刺绣、蒙古勒津马头琴音乐、瑞应寺庙会、喀左东蒙民间故事、吉祥寺扎布、兴城满族秧歌、赤峰阿日奔苏木婚礼、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艺、蒙古族服饰图案、敖汉传说故事等。

由于多民族频繁流徙承继,民族间不断融合,辽西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呈现出强烈的融合性特征。朝阳的北塔,在政权更替与历史传承中实现了佛教与各民族及各民族间的文化融合。北塔的修建,经历了三燕、北魏、隋、唐、辽五个历史时期。北塔所在的位置,是慕容鲜卑修建的和龙宫,北魏在和龙宫基础上创建了土木结构阁楼式塔――思燕佛图;隋代在思燕佛图的基础上修建了方形空洞式十五级密檐砖塔;唐代对此塔进行了装饰和修缮;辽代对北塔进行了两次重修,使其成为一座有着宽大台座、须弥座和塔身雕饰复杂的十三级叠涩密檐式密宗佛塔。今日的北塔,仅从结构上,就能领略到多重文化叠加的神韵,沿廊道可清晰地目睹雕有龙、虎、朱雀等图案的三燕时期的宫殿柱础石,北魏时期“思燕佛图”的夯土台基,隋塔遗迹,唐塔砖砌塔基和辽塔砖砌塔基,五朝遗迹并存一塔,堪称奇迹。朝阳周边隋唐时期的鲁善都墓等出土的“深目高鼻的胡商俑、满载行李的骆驼、昂首嘶鸣的战马、浓眉大眼面施粉彩的H俑”[4],体现了契丹、库莫奚、H、汉族文化及异域文化的相互渗透及融合。位于赤峰宁城县的辽中京遗址,是辽鼎盛时期的标志。城市的整体规划、街道布局、建筑风格,在吸收汉族城市营建模式的同时,充分考虑了契丹族的传统居住习俗和草原生活特点,被誉为“契丹族创造性的吸收汉文化的典范之作”[5]。号称藏传佛教国庙之一的瑞应寺,具有蒙、汉、藏、满等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特色。阜新、朝阳、赤峰地区的辽代契丹族古墓众多,古墓中出土的画像石是以中国图案画为特点的石雕艺术品。这些画像石采用的是汉族人的雕刻方法,画像石具备了中国画的特点,以线条作为主要表现手法,是装饰画和线雕、浮雕相结合的产物。画像石的题材是反映契丹人的生活状态、思想意识、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内容,整体构图既表达了契丹人的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融进了其他民族的文化精髓,深刻体现出汉文化对契丹人的影响和浸润。海棠山摩崖造像,是辽传佛教文化的重要标志和象征。它是由活佛请来和当地的蒙古族能工巧匠,巧妙构思,精心雕刻而成的,是“藏传佛教美术与清代阜新地域蒙古民间艺术深刻融合的代表,充分显示出蒙古族工匠精湛高超的雕刻技艺及其强烈的民族审美取向”[6]。

三、辽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可辨识性特征

辽西诸多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尽管是在文化传承、民族融合与文化融合中形成的,却丝毫无法遮蔽各民族文化遗产的独特文化内涵和精神气质,它们有着强烈的可辨识性特征。

这些文化遗产,都渗透着各民族所具有的独特文化内涵和精神气质,包括价值取向、情感表达、审美情趣等。

三燕鲜卑遗存相对于三燕文化,契丹遗存相对于辽文化,蒙古勒津及藏传佛教遗存相对于辽西蒙古族文化,都是重要的辨识体和核心价值承载体。创造了三燕文化的慕容鲜卑是一个有着开拓、创造精神和艺术特质的民族。他们在公元3-4世纪首创了双马镫,后来通过高句丽人,慕容鲜卑的马具系统应用到整个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使骑射文化发生了质的飞越,对骑兵的发展和战争的作用十分巨大。北票冯素弗墓出土的两件木芯包鎏金铜皮的马镫以及铁马甲等马具[7],北票房身北沟八号墓、朝阳袁台子壁画墓、朝阳十二台乡砖厂一号墓等出土的包括衔镳、鞍、镫等主要构件的马具[8],就是这一创造的明证。冯素弗墓出土的梯形棺,前大后小,前宽后窄,前高后低。梯形棺为慕容鲜卑人最先使用,并逐渐影响中原,到唐代,在全国流行。朝阳多处鲜卑墓出土的金步摇冠饰,“在双塔区他拉皋镇的木营子鲜卑墓、朝阳县柳城乡袁台子三号墓、王坟山一号墓、西营子乡田草沟一号墓、北票市章营子乡房身二号墓、八家子乡喇嘛洞三燕墓、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中都出土金步摇冠饰”[9]。形制各异,设计精巧,结构繁复,纹饰美轮美奂。此外还有冠饰、金牌饰、金扣、金钗、银钗、金戒指、指环、手镯等饰品。三燕的马具同样制作精良,在工艺和装饰上流行铜鎏金、镂孔技术,鎏金包片正面多錾刻各种纹饰,如龟背纹、三肢纹、蟠龙纹、兴龙纹、舞龙纹、单凤纹、对凤纹、鹿首凤纹、羊首凤纹、人首凤纹等。这些华贵的饰品和马具体现了慕容鲜卑人的审美追求和艺术特质。鲜卑民族是草原文化的承继者,他们的艺术承接了匈奴人的造型风格,融入了自身的宗教观和艺术观,极力推崇外部自然力,崇拜神兽。同时,纹饰中龙纹的大量出现,也表明慕容鲜卑的审美观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

开放、流动、进取、兼容并蓄,是辽文化的基本特征,崇山自由、奔放,是契丹人的民族性格,粗犷豪放、稚拙朴素,是辽代的重要美学特征。上述种种,在辽西的契丹族文化遗存中都有着强烈的体现。鸡冠壶是契丹的特色器物,也是中国陶瓷史上的瑰丽奇葩,鸡冠壶的形制和纹样多次发生变化,由扁身单孔式,到扁身双孔式、扁身环梁式、圆身环梁式、矮身环梁式,壶身的纹饰、色彩等多次发生变化,鸡冠壶的产生和演变,是辽代陶瓷精美化的一部分,折射出契丹族因时而动,吸收时代精神与异质文化,充实本民族文化,发展新文化的进取、开放情怀。契丹人钟情于绿草、清水、蓝天、白云,喜爱各种来自大自然的纹饰,在以藏于阜新市博物馆的三彩摩羯壶为代表的三彩器上,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流,多应用了水波、葵花、、牡丹、蝴蝶等来自大自然的纹饰,充分体现了契丹人崇尚自然和自由、奔放的民族性格。契丹人有着独特的审美情趣,如鸡冠壶压印的线条粗犷、跳脱,体现着游牧民族的艺术风格。赤峰、朝阳、阜新等地墓葬遗存的壁画,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早期的辽墓壁画,如赤峰克什克腾旗二八地辽墓中的《放牧图》和《契丹住地生活小景》以及喀喇沁旗娄子店辽墓中的《游牧生活图》等[10]多以契丹游牧生活为题材,用笔简约,线条明快,色彩简单,格调清新,这是契丹文化青春期的主基调。中、晚期的辽墓壁画,如赤峰翁牛特旗解放营子辽墓中的《宴饮图》等[11],多以契丹贵族的宴饮、出行、归来为题材,在人物和动物造型上更趋写实和准确,构图略显繁复,色彩较之早期更显鲜艳和绚丽,这既有处于繁盛期及衰退期的契丹文化心态的反映,也有汉文化影响的印记。尽管早期和中、晚期题材、风格有异,但在辽墓壁画中,契丹民族豪放、质朴的美学追求却贯穿始终。

勇猛善战、刚毅劲健、崇尚自然、适度内敛,是蒙古族文化的基本特征,也是蒙古族的性格特质。他们的审美观充满着杂糅性,即糅合着阳光崇高和宁静和谐的审美因子,阳光崇高是蒙古族传统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经过藏传佛教的改造,蒙古族的精神世界开始趋向宁静和谐。以蒙古勒津文化和藏传佛教遗址为核心的辽西地区蒙古族文化遗存群,是蒙古族文化精神的集中投射点。辽西的蒙古族,源自多个部落,尤以聚居阜新的蒙古勒津部发展最为强劲,他们在狩猎、游牧和农耕生活中,创造了东蒙短调民歌、胡仁乌力格尔、安代、好来宝、民间器乐曲等非物质文化。东蒙短调民歌利用四胡、马头琴、扬琴、管、竹笛、笙、九音锣等乐器伴奏,节拍鲜明,曲调流畅,旋律风格多样,或微风拂柳,或万马奔腾,或深沉委婉,或情趣横生。歌中常出现虎豹、骏马、雄鹰、羊羔、苍松翠柏等体现蒙古族精神的元素。安代是把歌、舞、踏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音乐、装饰、造型均体现出热情奔放、朴实刚劲、节奏明快的特点。蒙古勒津民间器乐曲,既有蒙古族固有的高阔、辽远、粗犷、豪放的风格,也有着清邈、肃穆、庄重的宗教韵味。作为蒙古族聚居区,阜新又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内联东北各地,外通蒙古族其他聚居区,而被选为藏传佛教东传的基地。一时间,阜新庙宇林立,建于1699年的瑞应寺是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寺庙,民间有“喇嘛寺(即瑞应寺)有名喇嘛三千六,无名喇嘛赛牛毛”之说,“瑞应寺成为当时东蒙地区宗教、医学、文学、艺术的中心”[12]。瑞应寺所包含的文化体系博大精深,不仅包括习俗、礼仪、典章制度、建筑艺术、造型艺术、唐卡佛画等外部文化表现,还有语言文字、历史、哲学、医学、逻辑、美术、音乐舞蹈、天文历法等。如其中的“查玛舞”、“经箱乐”、“哲理论辩”等传承至今,成为融合了藏传佛教文化、蒙古族传统文化、汉民族文化的宝贵文化遗产。这个文化体系的最高价值理念是教育喇嘛实现人生慈悲利众精神,倡导破除自私欲望,为众生效劳、谋福,才能成就佛果。这种理念所寄寓的宗教情怀联通的是人们的精神世界。可以说,瑞应寺所承载的文化与理念,就是那个时代蒙古族民众的灵魂主宰和精神归宿,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特色浓郁的辽西历史文化遗产,对于今人及来者,均有着重要的价值,通过挖掘这些文化遗存,以及人们与文化遗存之间的主客体建构,会产生重要的历史文化认知、艺术濡染、精神提升及助推经济发展等作用,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能强化人们对辽西历史文化的认知

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断地强化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知,认为“文化遗产在让人们了解自己是谁,来自何方以及生活的意义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3]。辽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遗迹、遗物和文化承载体,它必然会被打上时代的印记,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告诉人们,先人是在什么样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下,以什么样的方式面对生存的困境,应对自然与社会的挑战,他们是在什么样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环境中创造着历史,发展着自身,改变着世界。这些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丰富信息,与各阶段的历史文献相互印证,不断强化人们对辽西历史文化的认知。

二是丰富时代的艺术世界,提升人们的精神世界

辽西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包含着种类繁多、价值丰厚的艺术作品,主要有建筑、石窟、壁画、陶瓷艺术、摩崖造像、装饰、音乐、舞蹈等。通过对上述艺术品的发掘、保护、展示和艺术性阐释,会不断地丰富着时代的艺术世界。除了具有审美、愉悦、欣赏和史料价值外,历史文化遗产还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历史文化遗产体现了各个国家和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共同心理结构、意识形态、生活习俗等特点,从一定意义上说,历史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象征”[14]。辽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所承载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着重要价值。

三是参与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建构,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历史文化遗产是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文化遗产保护服务和景区游览服务是现代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是与文化产业关联度较高的行业。因此,充分保护、整合和开发辽西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在发挥它的游览、观光功能的基础上,通过挖掘它的文化价值,联通图书出版、影视制作、文艺表演、旅游商品制销等产业,能够有效地参与地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建构。同时,上述产业的繁盛,还会带动餐饮、交通、旅店业、娱乐等相关行业的繁荣,有力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向东.论辽西地区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2]佟冬.中国东北史(一)[M].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161.

[3]费孝通.谈深入开展民族调查问题[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2,3.

[4]林声,彭定安.中国地域文化通览・辽宁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3:102.

[5]潘照东.赤峰在内蒙古草原文化中的区域特色与地位[J].实践,2009,7.

[6]王秋义.辽宁地域文化通览・阜新卷[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13:207.

[7]黎瑶渤.辽宁北票县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J].文物,1973,3.

[8]中国考古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A].徐基.关于鲜卑慕容部遗迹的初步考察[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辽宁省博物馆文物队.朝阳袁台子壁画墓[J].文物,1984,6;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朝阳十二台乡砖厂88M1发掘简报[J].文物,1979,11.

[9]牛驰.辽宁地域文化通览・朝阳传[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13:207.

[10]项春松.克什克腾旗二八地辽石棺画墓[J].内蒙古文物考古,1984,3期;项春松.辽宁昭乌达盟地区发现的辽墓绘画资料[J].文物,1979,6.

[11]项春松.辽宁昭乌达盟地区发现的辽墓绘画资料》[J].文物,1979,6.

[12]刘国友.阜新通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237.

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范文2

论文关键词:少数民族

生态伦理

文化功能

人与自然

自然生态环境是各民族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它影响和制约着各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选择。

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将生态系统视为一个整体,创造出适合当地生态环境的独特的生存方式,构建出内容丰富的生态文化。这些包含着丰富生态伦理智慧的思想,对于保护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物种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起到了重要作用。“文化本质上是种工具装置,通过它,人可以把自身置于一个较好的处境中去应付周围环境以及在各种需要的满足中所面临的各种具体而特殊的问题。”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是在整个人类文化发展变化进程的实践中体现出来的,发挥了其特有的社会作用,并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承载了多方面的功能。

一、对民族心理的整合凝聚功能

一个民族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造就特殊的生态文化,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协调相处的历史。“万物有灵”是这时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概念,蕴含其中的朴素的自然观,为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哲学基础。生态伦理文化是少数民族先民与大自然“互动”的升华,当人们由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对很多自然现象无法解释时,他们就会通过神话和史诗等形式对宇宙的生成、万物的起源、演化和人类的起源进行极为生动的猜测和描述,认为可以通过求助或控制超自然力量实现人们的愿望,以此表达人类对自然养育之恩的感激。

北方民族先民对太阳的崇拜在丧葬习俗中也表现得非常明显。鄂温克人非常爱惜和重视驯鹿;满族视鹰为神,捕鹰时不说“捕”要说“请”或“拉”,捕鹰之前要拜祭鹰神,鹰神同时还是满族的生育神、氏族守护神、萨满巫祖神;鄂伦春族也对熊、虎、狼等曾是崇拜的图腾或保护神的名字充满敬意,不许直呼其名,在狩猎前通过绘画或泥塑等形式进行祈求收获的仪式;柯尔克孜族在居室饰物上绣有刀剑的图案。这些信仰和仪式形成了敬畏、崇拜、关怀、感恩等各种心理,对团结部族成员、增强安全感,维护民族心理的整合凝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对人际行为的协调和规范功能

“适度”、“知足”的伦理思想是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中的重要一环。“凡事不可超越界限,超过了限度会适得其反。凡事均有相应的尺度,只有适度,百事才会圆满。”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通过对人际行为的协调和规范,号召人们各安本分、各尽其责、容忍、谦让,强调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人积极投入社会生活,为自己、也为别人造福;倡导人们从宿命论和超自然力量中去寻找人间灾难的根源,用自己的善恶观、道德观和戒律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有效地减少了部族间的摩擦,使已有的冲突得到缓和;要求只要每一个成员都做部族认为正确的事,他就会赢得一切神灵和部族成员的赞赏,反之,就会受到神灵的报应、惩罚和部族成员的谴责;主张部族对神灵承担特定的道德义务。赫哲人族对乌苏里江、黑龙江、松花江,蒙古族对鄂嫩河、克鲁伦河、嫩江、辽河,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对伊敏河、诺敏河、海拉尔河和多布库尔河等都十分崇拜。他们视神山是神灵的化身,从不乱打神山上的动物,也不砍神山上的树木。维吾尔族很重视打猎的季节,尽力避免打到正在怀孕或哺乳的野生动物、不许虐待自己的牲畜、宰牲畜吃肉时不许宰杀未满周岁的牲畜。鄂温克族以鸟作为氏族的图腾物,每个部族都十分尊敬自己的图腾物,不打、不恐吓它,更不许外氏族的人伤害。他们认为污染大自然是极大的罪孽,会给自己和部族带来灾祸。

这种规范将宗教和道德融为一体,集精神和文化于一身,具体的行为标准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部族成员的日常行为。使人们自觉地将自己置于某种超自然力量的控制和保护下,只有克制、知足、行善、奉献才能获得幸福报偿。在人与人的相互交往中,促进了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发展。强调个人的道德责任和奉献精神,设计出符合部族文化利益的行为标准和价值体系,逐渐成为民族或区域文化传统的部分,具备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功能。

三、对信仰、禁忌的解释功能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尽管没有形成一套完备的、系统的理论体系,但是,它通过各民族长期传承的神话传说、宗教信仰、习惯法及日常生产、生活习俗流传下来,影响至今。

藏族、蒙古族和维吾尔族分别创造和流传下来了《格萨尔王传》、《江格尔传》和《十二木卡姆》等大量的传说故事。《魏书?高车传》记载:“匈奴单于生二女,姿容甚美,国人皆以为神。

(单于)筑高台,置二女其上,将以与天之(天不至)而狼来,女下为狼妻而生子,后遂滋繁成国。”在突厥的起源上也有“其先国于西海之上,为邻国所灭,男女无少长尽杀之。至一儿,不忍杀,刖足断臂,弃于大泽中。有一牝狼,每衔肉至其所,此儿因食之,得以不死。其后遂与狼交,狼有孕焉”的传说,反映了突厥的狼祖崇拜;蒙古族崇奉苍狼和白鹿,《蒙古源流》就记载了不许伤害苍狼、白鹿的故事,实际上这些图腾崇拜都源于生存的需要。突厥人崇拜狼是因为狼对游牧经济影响很大;通古斯人崇拜熊,熊是狩猎中遭遇的最凶猛的动物之一;蒙古人崇拜马,马在蒙古人的游牧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鹿则是鄂温克人得力的运输工具,他们的生活用品和打到的野兽完全依靠驯鹿驮运,鹿成为鄂温克人的“森林之舟”,这些流传至今的创世史诗和神话传说包含着少数民族朴素的生态自然观和生态道德观。这种对自然的敬畏、崇拜反映出人在面对自然关系时的伦理选择以禁忌、崇拜的形式表现了出来。

春天是许多动物产崽的季节,对于那些产崽的动物少数民族先民不仅不准打,还要加以保护。

东北鄂伦春族不准打正在孵卵或哺乳的雌『生禽兽,他们相信打了以后再也不会打到猎物;要求在特定时间,对特定区域的森林实行封山育林,禁止滥砍滥伐树木、随意捕杀动物,避免惊动动物、植物的神灵;认为对一只动物的善行等同于对人的善行,对一只动物的恶行等同于对人的恶行,违犯禁忌会给本人和部族带来灾难。因而禁止人们对野生动物乱捕滥杀。维吾尔族也很重视打猎的季节,无论是在信仰佛教、摩尼教或是伊斯兰教的环境下,维吾尔族都要求不能为满足自己的私利随意猎杀、捕捉飞禽走兽。保护、关爱动植物成为少数民族共同的传统美德和生活习惯。这种出于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把大自然看成是神格化和人格化的观念体系、反对对草原、森林、湖泊、河流的滥垦、滥伐和污染,是少数民族生态伦理道德和生活方式的出发点。“敬畏天物”、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在客观上减少了对自然的破坏,保持了生态资源的多样性。四、对生活习俗的保存和传递功能

我国的许多少数民族,历史上都曾经历过一段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时期,同各种鬼神思想也通过祭祀节日、风俗习惯的形式保存下来。狩猎民族的舞蹈内容多是以象征性的方式捕捉动物。“逐水草而居”的少数民族形成了住毡包、帐篷,吃牛、羊肉,以奶茶、奶酒为饮料的习惯,从事畜牧业的少数民族有着穿皮毛衣裤、扎皮腰带、红白喜事、节日吉庆都离不开牲畜的生活习俗;而生活在绿洲农业区的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则以米、面、肉食为主,穿棉、绸、布衣,腰间扎布巾,“逐渐形成了新疆民族充满生气与活力、豪迈刚直、慷慨激昂的民族精神和深层文化结构”。鄂伦春族崇拜桦树,桦树木材坚硬,能用来盖屋、造船,制作食具、饮具、盒箱。《龙沙纪略?物产》中记载:“鄂伦春地宜桦,冠覆器具庐帐舟渡,皆以桦皮为之。”诺鲁孜节是现在新疆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少数民族的隆重节日,也称为“春分节”,每年诺鲁孜节要举行拜水、拜树、敬土地、敬自然等一系列活动;将一盆象征春天的青苗放归河流,让它顺流而下,希望将绿色播撒大地,给人们带来吉祥、丰收。塔塔尔族在6月过“撒班节”、蒙古族在“夏初节”举行预祝畜牧业丰收的庆祝活动、塔吉克族有“祖吾尔节”和“铁合木祖瓦斯提节”,这些节日都是为了期盼风调雨顺,获得大自然的佑护而举行的农事节日。它保持了各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中最有价值的各种技巧和方法,象征性地强化了文化意义上的各种活动。

五、对人类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调控功能

人类作为社会存在物同自然界发生关系,生存是必须满足的基本需求,生产方式从来都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的支配作用极大。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为人们提供了一套有组织、有系统的宇宙观念,为人和环境建立起相互荣辱与共的联系。

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大多与其生产生活的资源有关。它最初表现为群体的信仰认同,众多的少数民族认为自己是由某种动植物变成的,演绎了各种各样的源于具体自然物的族源传说。在萨满神谕中,柳是生命的象征。满族神话中也说:在很久以前,祖先居住的河突然变成了虎尔罕海,大水淹没了万物生灵,只剩下了一个人。他在大水中随波漂流,眼看就要被水吞没,这时候水面漂来一根柳枝,他抓住柳枝,柳枝载着他漂进一个半淹在水里的石洞,化成了一个美丽的女人,并和他生下了后代,柳树就做为满族的始祖,被予以祭祀和保护。①鄂温克族把熊视为祖先;哈萨克族认为自己是白天鹅的后代;侗族先民认为万物起源于“雾”,并自觉地将这些作为人类本原的东西加以保护,希望得到超自然神力的认同和庇护。这种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体现在生态伦理思想上,就是各少数民族最初的“天人一体”的自然生态伦理思想的具体表现,它以直观的形式反映出人与自然物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包含着深刻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智慧。

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范文3

[关键词]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少数民族大学生

[作者简介]刘海英(1978- ),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师范大学民族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河北 石家庄 050091)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高等学校社科研究2014年度基金项目“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路径探究”(课题立项编号:SZ141120)、2014年度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路径探究”(项目编号:HBSZKT2014088)的最终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2-0072-02

2012年11月,党的十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概括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指明了方向。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当代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民族安定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大学时代正是少数民族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可以统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有利于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共同富裕,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但是,在当前形势下,还存在着许多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问题。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出现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混乱状况。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是社会变迁最为深刻的时期,也是人们身处价值多元化和多变性的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价值选择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1.西方腐朽社会思想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综合体。但是,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文化的同时,西方各种腐朽社会思潮也乘虚而入,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经济私有化、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甚嚣尘上,严重影响并腐蚀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和意志。受西方腐朽思想的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身上也出现自身价值偏好功利化、马克思主义思想削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虚无化、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淡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模糊化等问题。

2.社会转型时期的矛盾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市场经济也存在自发性、盲目性等缺点,受市场经济的价值经济理念、求利经济理念以及优胜劣汰等经济理念的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价值观念的追求上也产生了错误的认识。同时,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社会上出现各种矛盾,导致各种利益主体之间产生冲突,这些都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

3.民族与宗教问题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不但有各自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而且各民族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差距。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自于贫穷、落后地区,文化基础和思想意识相对薄弱,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也相对较低。与此同时,西方敌对势力常常借助民族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差异、民族意识与宗教问题煽动民族情绪,从而达到破坏民族之间安定团结,分裂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目的。这些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作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重要渠道、重要方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无疑是较为成功的。但是,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无论是在生活方式、情感方式、行为方式的选择上,还是在是非观、价值观的追求上都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却并没有做出相应的变化,也没有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思想进行正面的引导,导致相当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仅仅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项学习任务。其次,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不适合少数民族大学生认知与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点。当今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思维相对活跃,有着旺盛的精力和求知欲,但是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和学生也难以展开有效的交流与互动。这样就无法调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动性,丧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吸引力。最后,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自于不同的民族地区,受本民族的文化背景、语言文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时难以理解和消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和观念,逐渐失去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也就难以引导他们认知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对策

1.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首先,必须大力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将形势教育和思想政治课教学相联系,从意识形态的高度加强马克思主义、爱国主义以及民族团结教育,反对民族分裂主义、腐朽思想渗透以及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坚决杜绝散布与传播民族主义、宗教极端主义以及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和思想。其次,要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用居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高层次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头脑。作为党和国家最基本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灵魂和指南,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只有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才能促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接受社会主义主流思想,认清社会现象的本质,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从而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2.加强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改革。第一,要将马克思主义思想贯穿在思想政治课程教材编写、学术研究以及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争取让马克思主义走进教材,走进课堂,走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中。第二,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要与时俱进,将社会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联系,体现时代性、稳定性与连续性,同时还要符合社会发展以及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发展的实际,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不断提高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整体思想水平。第三,要认真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基础和思想水平,编写适合他们学习和掌握的思想政治教材。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要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重要内容等组织成简易翔实、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全面而系统地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支撑。第四,要加强思想政治课程的课堂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多方面、深层次地学习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实质,使少数民族大学生真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体系来源于社会主义实践,同时还对社会主义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注意理论与实践的联系,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例如,可以举办目的明确的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参观访问等多种多样的活动,以鲜活而生动的社会实践活动代替刻板的“灌输方式”,让少数民族大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寻,从而理解与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保证校园文化育人作用的正常发挥,可以不断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认识。第一,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作用,并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的每一个层面。这种良好的、潜在的德育氛围能够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起到春风化雨般的作用。第二,要加强高校的党团组织建设,使其发挥自身优势,真正起到堡垒作用。通过党团组织的先进性吸引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加入,使之在引领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方面走在前列。第三,要创建优秀的校园网络文化,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校园网络文化的引领作用不断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确保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健康发展。第四,要针对少数民族文化与宗教文化的特征,努力创建互相尊重、互相包容、互相学习的校园氛围,从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去。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后备力量,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与创造者,其思想意识和道德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本民族和本地区形成较强的示范作用和放大效应。只有加强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坚定其社会主义理想,才能为维护民族安定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而稳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向东.重构现代性:当代社会主义价值观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同志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摘登[N].人民日报,2012-11-09.

[3]彭建国,周霞.远程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优势及其实现途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3(5).

[4]张永芝.核心价值秩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教学与研究,2013(6).

[5]杨舒涵.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DB/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37&CurRec=20&recid=&filename=1013

207744.nh&dbname=CMFDLAST2013&dbcode=CMFD&pr=&urlid=&yx=&v=MD

M1ODRSTDZmYnVkbUZ5am1WcjdCVkYyNkhiRzRHZGJJcTVFYlBJUjhlWDFM

dXhZUzdEaDFUM3FUcldNMUZyQ1U=,2013-06-01.

[6]刘教东.价值观多元化态势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3(24).

[7]王春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调查[J].教育与职业,2013(22).

[8]李俏,张艺兵.手机媒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载体[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5).

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范文4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12)05-0119-05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地区大多数地处边疆,在维护边疆安全和国家稳定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是国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理想的现实基础之一。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增进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建设社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由于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经济状况、历史因素、风俗习惯等因素的特殊性,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少数民族地区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理论武器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处边陲、国境线漫长,长期以来都是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前沿阵地。随着中国加入WTO,对外开放水平日益深化,西方国家更是利用这种机会加紧对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渗透,制造民族分裂,破坏国家统一。

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为维护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国家统一,必须不断提升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的一致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代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体现,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精神力量,它提供了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可以使人们超越民族、血缘、语言、习惯、地域以及社会阶层等方面的差异,消除彼此之间的分歧和隔阂,增强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促进整个社会的团结和稳定。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精神动力

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志曾讲过:“中国没有少数民族是不行的。中国有几十种民族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比汉族居住的地方面积要宽,那里蕴藏的各种物质财富多得很,我们国民经济没有少数民族是不行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国现阶段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然而民族地区要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经济发展,需要普遍认同的主导价值体系和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各民族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价值取向,增强思想认同与共识,积极主动地化解民族矛盾,消除民族之间的冲突,为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巩固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的思想基础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谐社会要求的是一种安定有序的社会,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地区安定有序是整个国家稳定社会和睦的重要保障。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了很大提升。然而由于历史、现实、社会、自然条件等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种发展差距过大并长期得不到解决,会导致民族地区社会成员产生心理失衡和不满情绪,从而影响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我们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这样可以更加自觉、更加清醒地了解、掌握社情民意,从而使路线方针、政策更好地顺民意、得民心,真正起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而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域广阔,环境复杂,政治敏感程度高,现阶段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

(一)经济基础薄弱,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然而由于发展基础相对薄弱,以及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少数民族地区无论在经济总量、发展效益还是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西部民族地区8个省(区)的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分别为34734.83亿元和18075.35元,中部地区8个省的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分别为86443.31亿元和20534.22元,东部地区11个省的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分别为211886.90亿元和40375.49元。西部民族地区只有内蒙古自治区的人均生产总值(40282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575元),其余省(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贵州的人均生产总值为全国最低,仅为10309元。

这种经济发展差距的存在,不利于少数民族地区人民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同时弱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这些地区的影响和传播,往往成为境外敌对势力进行渗透、制造事端的借口。

(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历史上,关于“民族”的定义可谓众说纷纭。以前,我们一般引用斯大林同志对“民族”的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民族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

进入21世纪,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关于“民族”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民族共同体发展的一般规律、特殊规律和我国民族的实际,对“民族”概念给予了新的诠释:“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

从这一概念的界定不难看出,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体现了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性,而正是这些多样性和差异性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多样的文化形态。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存在多样性和差异性。同时,我国部分少数民族有自己的信仰,其中有些信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存在不一致的地方,从而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三)教育事业发展落后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大都分布在边疆地区,教育经费短缺,教育设施较差,教育资源匮乏,这些因素大大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教育事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传播的重要平台之一,脱离了教育事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普遍来讲,少数民族地区文盲率较高,人均受教育年限较低。譬如,云南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云南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32年,总人口中接受大学教育的只占2.23%;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只占7.27%;接受初中教育的占23.53%;接受小学教育的占49.60%,文盲率为17.37%。”

(四)境外敌对势力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处边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西方敌对势力和境内外“”把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作为意识形态渗透的重点,以实现其“和平演变”的战略图谋。“软实力”成为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新手段。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利用各种手段“西化”中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受到冲击。

境外敌对势力往往利用民族宗教因素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国内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遥相呼应地进行破坏活动,配合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战略。民族分裂主义本质上是对国家统一和领土的破坏,不是一般的民族和宗教问题,但由于他们利用“民族”和“宗教”的问题进行宣传鼓动,因而具有很强的煽动性和破坏性。例如,2008年发生在拉萨的“3.14”事件,是国内外民族分裂主义势力联手破坏北京奥运会和我国政治稳定的一次攻势。2009年发生在乌鲁木齐的“7.5”事件,同样是国内外民族分裂主义势力蓄意制造的破坏民族地区稳定的恶性事件。虽然这两次事件均为个别事件,但是仍然在民族地区造成了不良影响,影响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各族公众的综合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会对民族地区社会成员形成吸引力和凝聚力。

(一)大力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好地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我们克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过程中面临各种困难的根本保证。因此,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要与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相适应,不断提高民族地区的发展能力。

首先,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虽然地处祖国边陲,但是这些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种类齐全。少数民族地区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发展相关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其次,少数民族地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积极扶持当地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牧业。再次,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当地要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整体的旅游资源开发水平和经济发展质量。最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处边境,漫长的边境线是民族地区发展边境贸易的重要条件。少数民族地区要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发展边境贸易,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二)努力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统一,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前进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代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其本身就是一种先进文化。同时,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发展和形成了具有鲜明风格的本民族文化。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它的核心价值体系,但是差异是社会存在的客观现实,多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同时尊重多样化的民族地区文化。

首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

任何一个社会文化的发展都需要通过建设一定的主流文化,提供发展的导向。当前在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意识和宗教观念深刻,社情民意复杂,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整合民族文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融入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

在当代中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就是一个“底线”原则。如果这一原则被突破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乃至整个社会就会陷入严重混乱。因此,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坚守“底线”原则不动摇,必须“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

其次,尊重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

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充分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权利,建立健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动机制,使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吸收、相互包含、协调发展。

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发展和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文化,这些民族文化对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重视民族文化。对民族文化中有益的、积极的部分,要加以保护、继承和发展。

再次,包容少数民族同胞的,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我国有一部分少数民族信仰宗教,因此,我们要包容信教公众的信仰,充分挖掘和弘扬宗教教义和宗教道德中有利于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内容,积极引导这些地区的宗教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譬如,中国新疆地区是受伊斯兰教文化影响的地区,“伊斯兰教教义所倡导的爱国、关爱、平等、诚信、宽容、和谐等思想,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存在着广泛的适应性和一致性;又如孝顺父母、助人为乐、包容他人、扶危济困、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团结等教义精神正是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助力”。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需要在尊重多样性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引领作用,对各民族和谐文化建设进行正确引导,“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和谐文化建设中‘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功能”。正如卢梭所说的,要把每个个体变成整体中的一部分,关键在于“改变人们的思想以便加强他们的力量”。

(三)加大教育投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智力支持

我们只有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才能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文化素质,从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各族群众的共同意识,为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智力支持。

首先,国家要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资金投入,改善现有的教学条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水平,使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享受到其他地区学生同样的教育。其次,少数民族地区要建立专门的培养体系,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教师队伍的培养。再次,少数民族地区需要提高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这不仅能有效地吸引人才,而且能保证教师队伍的完整性。最后,少数民族地区需要发展远程教育,建立信息化的教育模式,形成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有效补充。

(四)增强抵御境外敌对势力意识形态领域渗透的能力,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有力保障

长期以来,境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问题不断进行渗透和破坏,民族地区安全形势严峻,严重威胁着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我们需要增强少数民族地区公众抵御境外敌对势力意识形态领域渗透的能力,从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首先,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通过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增强抵御敌对势力政治意识渗透的能力,进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在当前我们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民族地区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努力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正确引领民族地区的社会思潮。

其次,要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党的十六大把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民族宗教工作方针政策,概括为两个四句话,这是我们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的基本依据。关于民族工作的四句话是:“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繁荣进步。”关于宗教的四句话是:“全面贯彻党的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把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作为我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和共同行为准则。因此,我们要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加强各民族大团结,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保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

再次,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范文5

[关键词]广西少数民族地区 童谣 人文价值

[中图分类号] J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5-0048-03

童谣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中的一枝小花。广西童谣是广西少数民族地区集体智慧的结晶,生动地反映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背景、风土习俗和审美情趣,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传承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同时,它也涵盖着丰富多彩的人文价值,如思想教育价值、科学教育价值、艺术教育价值以及人文教育价值,是值得我们共同重视与珍惜的一份民族瑰宝。因此,在人们充分关注少数民族音乐的同时,应给予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童谣更多的关注。

一、简介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童谣

(一)简介广西少数民族及其音乐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祖国南疆,山明水秀、物产富饶、四季如春。广西少数民族历史悠久,少数民族数量多,各民族之间的风俗、文化、艺术常年相互交融,形成了自己独具特点的民族文化,各种形式所表现出来的丰富灿烂的民族艺术都是值得我们去探究和珍惜的民族瑰宝。

在这个民族文化气息浓郁的宝地,各个民族都有它们耀眼而又神秘的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这些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大多数都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连同着那与生俱来的能歌善舞的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少数民族的人民,尤其喜欢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孩子们都是在娘胎里就开始听着自己民族的歌声出生的,不管是日常生活里还是劳动节日中,质朴的人民已将原生态的音乐与生活融为一体,他们各方面的生活与音乐都是息息相关、无法分离的。因此,在一代代的文化传承过程中,父母也会教儿童唱儿歌和童谣,于是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流传着不计其数的富有各自少数民族鲜明民族风格和地域性色彩的童谣。

(二)童谣的概念及特点

童谣,顾名思义就是儿童的歌谣。童谣是民谣的一部分,在古代亦被称作“孺子歌”、“小儿语”等。自周作人开始,“童谣”又被称作“儿歌”。童谣的创作者未必是儿童,无论由成人为儿童制作而成的,或是本属于成人的歌谣,只要是被儿童乐于接受或模仿而活跃于儿童口耳之间的,都可以将它视为童谣。

真正的童谣是普遍流传于儿童口中,能得到儿童青睐的,是儿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儿童群体的精神追求。大体说来,童谣就是指传唱于儿童之口的、没有乐谱、音节的和谐简短的歌谣。通常由一代代人口耳相传,在儿童口中传唱,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诙谐幽默、音节和谐。童谣的基本特点包括:口头流传、集体创作、不断变异、融于生活。童谣为儿童带来物我两忘、无拘无束的体验,它是儿童心灵的游戏。童谣的内容一般都贴近生活和自然、歌词浅显、思想单纯、想象丰富、富有情趣且语言活泼。

(三)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童谣的概念及特点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童谣产生的文化背景丰富,传唱多数为地理术语,通常这些方言反映了其使用者的地区、社会背景和生活景象,更为人文之精神所攮括,充分体现了广西地方民族风采和浓郁的地方文化,在格式上以杂言为主,韵律形式多样。它的传播形式不借助文字,而是口耳相传,这使它在传承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做得最纯粹、最无夸饰。

首先,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童谣的内容极具生活化。其次,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童谣的表达十分儿童化和口语化,善于运用顶针、比喻、夸张等艺术手法,使其刻画的人物与场景十分生动、传神,在给人以美的感受的同时,更是增加了情趣,方便儿童记忆。童谣十分重视语言的艺术性,从山歌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韵律优美,自然、流畅、生动、活泼,十分适合儿童吟唱。最后,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童谣的语音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广西少数民族多样,当地人民互相交流的语言亦是如此,其中有湘语、粤语和广西东北部的“桂林官话”。

二、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童谣的人文价值

自古至今,童谣作为民间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不仅仅是一种人们精神生活的美好结晶,而且在孩子的童年成长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姿态百千的各类童谣,相对于普通童谣来说,还综合着各个少数民族的风俗人情、民族特色、地方语言以及地域色彩。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人们将唱歌与生活融为一体,童谣对于孩子们的成长来说有时候甚至不亚于他们在学校或者课本上所接触到的知识道理。这种神奇的正面能量,反而更加容易激发出孩子们的情感火花,让孩子们在童谣的传唱过程中,通过情感的抒发和感受,产生认识和道德力量。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童谣,是我国民间艺术中不可多得的宝藏,是民族音乐中出类拔萃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它充分表现孩子们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的同时,还是一种对孩子最直接而又效果显著的优质教育资源,这种方式所带来的效果,绝对不亚于其他任何的教育方式。它涵盖了丰富多彩的人文价值,如思想教育价值、科学教育价值以及人文教育价值。

首先,童谣的初衷就是要引导儿童积极向上、健健康康地成长。它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们的思想,通过情感的抒发和感受,产生认识和道德力量促使孩子们从小就养成优良的品德,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就认为,好的童谣是心灵鸡汤,它能滋润孩子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童谣历史悠久,在其不断发展、传承的漫长旅途之中,展现思想教育的童谣比比皆是,不胜枚举。例如京族童谣《种树》:“种棵小树五寸长,百年培育成栋梁;没有前人来辛苦,哪有绿荫给乘凉。小树成栋梁,才有绿荫给乘凉。没有前人来辛苦,哪有绿荫给乘凉。”这首童谣只是简单地讲述了小树长成大树好有绿荫来给人们乘凉的事,却说出了一种十年育树、百年育人的道理,引起孩子们对于成长与未来的思考,让孩子们意识到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国家栋梁,服务他人、贡献社会,这是一个意义重大却也需要坚持不懈、不屈不挠才可以获得成功的巨大理想。

其次,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童谣以儿童生活为题材,反映儿童的思想感情,体现了儿童的心理特点与审美特点,因此符合童心、充满童趣,完全具有人文价值中的科学教育价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即是缩小教育与儿童日常生活的距离。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童谣鲜明的生活化气息能够很好地适应这一科学教育性的要求,实现与儿童生活的紧密结合,因此是幼儿园课程建设中应予以高度重视的文化资源。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童谣内容极具生活化、儿童化、口语化以及多元化,因此它就像故事情节一样,深深吸引着孩子们积极主动、兴致勃勃地去学唱。它的简单性、戏剧性以及不断反复出现的主题,让孩子们不仅仅对音乐和韵律产生强烈兴趣,观察和理解能力得到锻炼,而且在他们边玩边唱的过程中,提高了其自身的语言技能,扩大了孩子们的词汇量,其想象力也不断被挖掘开发。在众多广西少数民族童谣中,每一首短短的童谣,我们都不可以小看它。它们无论是语言上、内容上还是旋律上,都包含着丰富的认知价值,充分将人文价值中科学教育价值的部分发挥得淋漓尽致。

最后,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童谣所表现出的人性文化,尤其突出了它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价值。无论是它的来源发展、歌词内容、表现形式,还是它的传唱传承,都展示着广西少数民族悠久璀璨的历史文化,展现出人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淳朴民俗民风和民族团结、坚强自立的精神面貌。通过一首首带有深刻时代印记的广西少数民族童谣,展现出人们一直以来不断努力用双手创造了今天的美好生活的精神。这些民族特色丰富的童谣,不仅仅是人们用来表达传递感情的歌谣,而且已经完全成了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精神支柱,是他们孩童成长时期每天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童谣作为民族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其着眼点在于儿童,它围绕着儿童的感官生理、生活教育、娱乐游戏等方面发挥其作用,儿童的人文教育在它的代代传承和应用过程中,突出展现了其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价值性,具有感化人心、铸造灵魂的巨大作用。

三、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童谣的人文价值的重要性

(一)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童谣的人文价值对于教育的重要性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童谣具有不可估量的人文价值,它自身的独特魅力和功能,使思想教育、科学教育、艺术教育以及人文教育在孩子的童年时期不仅具有主动性,而且是其他方式不可取代的。因为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艺术,通常靠所谓的音乐形象的特殊感染力以及学生对艺术形象的想象力,才能达到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所以,广西少数民族的童谣本身所呈现出的民间民族生产生活、民俗民风、自然景色等音乐形象,以及口头流传的方式,让每个孩子都可以被它富有生命的个性魅力所感染和熏陶,在童谣走进孩子心灵的过程中,通过音乐自身独特的魅力和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使得学生同时受到思想教育、科学教育、艺术教育以及人文教育。

它作为广西少数民族人民的一种精神食粮,对孩子的人格塑造、思想品德方面的形成都起到了超乎想象的积极作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童谣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也是他们对于自己的后代的一种教育方式。教育的好坏是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未来的。同样,正因为童谣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不断传唱继承,我们才有了今天优秀灿烂的民族文化。因此,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童谣,是一种珍贵无比的教育资源,它潜在的人文价值甚至可以作为最简单最不起眼的民间民族艺术形式,在最底层的艺术文化中不动声色地影响着整个民族的繁荣昌盛和整个国家的世界地位。

(二)重视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童谣的人文价值性

在童谣传唱中进行教育,其实不仅仅是教育的需要,也是童谣作为一种抽象性艺术其本身的一种需要;它不仅仅使孩子们儿童时期的综合素质得到升华,而且为我国的伟大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创造了更多的优势条件。可惜的是,这种国粹正在被越来越多的进口动画片以及各式各样的玩偶玩具所替代。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童谣所具有的人文价值,如果就这样消失于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之中,简直就像是随手丢弃了一个弥足珍贵的音乐资源甚至民间珍宝。这种现象必须引起人们的思考和高度重视,尤其是我们这些教育学习者以及处于教育行业的各类教育工作者。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激烈,民族文化不失为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童谣的人文价值更是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涵盖着思想教育价值、科学教育价值、艺术教育价值以及人文教育价值,可作为我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的一份中坚力量。

我们要积极开发广西少数民族童谣这一个意义非凡的教育资源,重视其人文价值,进一步提高孩子们的整体人文价值精神的机遇。通过不断了解和重视广西少数民族童谣的人文价值,培养出抱负远大,能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爱国人才,使中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这是广西少数民族童谣人文价值的最终体现。希望人们在看到童谣宝贵的人文价值的同时,坚定不移地将这种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不断传承下去。

作为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现象,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传唱童谣的发生、发展和演变是物质生产方式和广泛的社会生活方式的反应,它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体现出的自由、和谐精神吸引着大人小孩们,为人们创造出一种特殊的境界――现实生活与梦想世界,将自然人事、风景连在一起,神游于亦真亦幻的宇宙之中。走进童谣的过程是一种讶异和感动的过程,这让笔者想起了儿时的岁月,那种简单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体现出的这种简单而又最为本色的生活,是童谣的人文价值的可贵之处。让广西少数民族童谣的人文价值能够在每一个孩子的身上都得到实现,必将是我们作为音乐教育学习者的一个长期奋斗目标和美好愿望。

[ 参 考 文 献 ]

[1] 许燕.试论桂林童谣的教育理念[J].艺术教育,2006,(8).

[2] 黄春晓.南宁白话童谣的地方特色及传承保护[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2,(4).

[3] 陈朝珠.北海童谣的修辞艺术特征[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2).

[4] 徐静.浅谈童谣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0,(1).

[5] 王科.周作人儿歌观考辨[J].福建论坛,2008,(2).

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范文6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的必要性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贯穿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对思想意识、政治觉悟、价值观念的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正确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使其坚定自己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注重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指导性作用,探究行之有效的培育路径,将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的独特性决定了差异化教育的必须由于地域差异及历史因素,有些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经济不发达、教育程度相对落后的现状,加上一部分少数民族思想理念及价值观念比较陈旧且根深蒂固,造成了少数民族地区封闭落后的状况。少数民族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多受其的影响,在其民族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又都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俗习惯,其已具显著的民族特征。正是这些原因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本身具有独特性。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独特性决定了在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要加强路径探析,要注重独特性与主导性的融合,从而更好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三)是适应我国发展改革步入“深水期”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变,但是目前我国推进改革的步伐在逐步迈入“深水期”。经济的发展迈入需要产业升级的阶段,科技创新、产业转移、经济结构的再平衡等问题越来越凸显。但在这些层面,显然人们还没有足够的危机意识,所以在继续向前的意识上还欠缺更充分的共识,在享受改革红利的同时,经济也给我们带来了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冲击,当改革迈入“深水区”更易造成人们思想形态、价值观念的混乱。少数民族大学生还处于接纳并容的阶段,除了主流价值观念外,很容易被一些非主流价值观念所误导,如西方的和平演变、日韩流的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未来少数民族干部的储备军,在当前国情的现状下,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的探析,是适应我国发展改革步入“深水区”的必然要求。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

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方式原则出发,同时兼顾少数民族大学生本身所处的校园具体情况及其思想特点,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的实效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探索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一)丰富教育内容,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1.要加强预科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我国的民族预科教育是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照顾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殊性,在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正式学习前,进行的为适应大学教育生活的过渡性教育。“民族预科教育培养目标是为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培养和输送文化基础比较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较好的少数民族青年,是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综合素质与大学本科入学水平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种衔接适应及承上启下的特殊教育工程。”[3]一年的预科教育,课程上主要还是延续高中课程,难度不大,主要是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克服心理、语言、沟通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困难进行的教育。因而,为了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其自信心以便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完成大学生角色的转变,实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预科教育是不容忽视的环节。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育,在预科教育的衔接阶段就应打下基础,在适应中进行价值观的渗透。不仅仅是为了使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趋于一致,更是为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指导作用,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起文化自信,克服自卑心理,以正确的价值观念对待大学生阶段将遇到的挫折与困难。2.要注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殊性,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首先在教育内容上,注重主导性与包容特殊性多样文化相结合。具体来说,要将其独特的民族文化环境融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之中。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流价值观,要坚持主导地位不动摇,以主流文化影响带动多元文化,巩固主流文化的主导地位,从而增强核心价值观认同度与价值诉求。另一方面是要尊重特殊性、将特殊性寓于主导性之中。“传统教育对非主流文化的排斥必须得到修正,学校必须帮助学生消除对其他文化的误解和歧视以及文化冲突的恐惧,学会了解、尊重和欣赏其他文化。”[4]坚持主流意识的主导并不是简单地排斥、消灭差异化,而是以主流意识形态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特殊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只有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更具有接受性,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学习才能更加深入人心。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通过内容的丰富来充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既要有稳定的、连续性的内容,又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和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思想实际的发展,培养少数民族地区高素质的建设人才。

(二)转变教育方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主要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要方式和渠道。要打破在思想政治课中原有的教学方式,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锤炼的模块,将传统意义中的僵化知识模块转变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到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上。当前,我国传统的教育方式仍是以灌输式为主,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说,这种教育方式显然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要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素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大学生不同于汉族学生,由于其受到的宗教因素、家庭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在客观上决定了不能仅仅满足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传统的认知导向,还要将其隐形渗透其中,发挥教育合力,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使少数民族大学生逐步产生“内化-外化”的转变。因而应适当地引导渗透而不是强硬灌输,从而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推动少数民族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

(三)拓宽宣传渠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也逐渐告别单一转向多样化,网络科技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更多样的方式,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间和渠道。通过渠道、方式的转变,产生“内化-外化”的转变实现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除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之外,还可以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来不断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渠道。首先,可以依托信息资源,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的专题学习角,提供资源丰富的图书资源及信息检索,通过网上理论学习、查阅历史巨著、优秀民族文化作品,以主流文化的感染力引导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其次,还可以利用网络媒介进行宣传,突出教育实践性。通过官方微博、网上专题讲座、网络论坛宣传等形式进行。再次,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要靠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选择、形成和巩固。要高度重视社会实践,要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全面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社情、民情。”

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范文7

1.1民族心理认同对物理学习的影响

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代表主流文化之一的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能够将民族文化当中的一些经验与大学物理相结合,并能够利用学习到的大学物理知识解释和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他们在尊崇本民族文化的同时,能够对大学物理课程形成肯定性情感和态度,并表现在思维方式和具体行动中;同时也有部分学生过分迷信本民族文化,强调本民族生产生活经验,即使这些经验与科学事实或原理相悖也坚信不移,这种对大学物理课程分离的处理方式会极大地影响他们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态度;另外也有学生采取同化方式,远离本民族文化,脱离本民族生产生活实践,不能结合实际经验将物理知识拓展和应用.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大学物理课程的认同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效果.

1.2大学物理课程价值的心理认同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所谓课程的价值,是指课程能满足主体(人———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的一定需要,即课程的存在、作用及其变化对一定主体需要及其发展的适应,通俗地说,课程的价值,就是课程对人和社会的意义”.课程价值作为教育价值的一个有机部分,强调作为客体的课程价值对主体的人和社会的需求的满足.大学物理课程的价值,除其在物理知识、方法和思想等方面反映出来的独特价值之外,在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对社会发展、技术创新以及人的发展的作用和意义,是课程建构和实施的重要依据.少数民族基于本民族文化结构对大学物理课程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工具价值与本体价值等具有独特的认识和不同程度的认同,反映在对大学物理课程价值的认知、态度、情感和反应等心理过程以及外显行为,也直接作用于于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效果.

1.3物理课程内容心理认同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大学物理课程选取物理学科中最具核心地位的经典物理与近代物理中的实验、原理、概念作为基础并渗透物理学中影响深刻的科学思想和方法,内容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原子物理、相对论和量子物理等内容,典型的物理方法如演绎归纳法、分析综合法、联想类比法、理想模型法以及物理统计法等等,是为理工农医类低年级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程,也是其后继专业课程的理论基础.笔者认为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心理认同程度的因素主要有:

(1)理工科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其基础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分为汉语言教学、民族语言教学和双语教学,其教学要求整体低于汉族学生,而大学物理课程内容更加深奥,思维更抽象,工具从简单代数到高等数学,期间的跨度使得多数学生难以适应.

(2)不同专业的学生对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需求差别较大,但大学物理课程内容与专业联系程度较低,仍使用材、统一内容、学进度,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适切性形成较低程度的认同.

(3)另外,现行大学物理课程内容虽然包括经典物理学和近代物理学的内容,目前前者占比重较大,近代物理的学习要求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近代物理思维,这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较为困难,因此教学内容中近代物理内容较少,使得大学物理课程的前沿性与学生的期望存在较大差距.

1.4授课教师在学生中的心理认同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特殊的文化结构和心理结构,其知识建构、思想观念等方面处在正在发展阶段,因此教师适时得法地引导尤为重要.总结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大学物理课程授课教师的心理认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授课教师的语言能力是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其心理认同的主要方面.学学物理的少数民族班级有民考民和民考汉两类,前者其基础教育中的物理授课均为民族语言或少量双语,后者汉语言授课较多,但总体汉语言应用水平较低,用民族语言授课的基础物理中物理专业术语均为英文音译,与大学物理全程汉语言授课不能很好衔接,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言物理专业名词不能理解、对号,而大学物理授课教师均未受过民族语言培训,不能进行大学物理课程的双语教学,教师引导学生不明白,学生表达的意思教师又不理解,这使少数民族学生与教师不能有效沟通,降低了学生对授课教师的心理认同,进一步对大学物理课程产生排斥.

(2)大学物理课程授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及教学态度也是影响其大学物理课程心理认同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不同,他们对与其不同民族的授课教师有着特殊要求,希望教师尊重他们的文化、风俗、信仰等,需要教师耐心、亲切地与其交流,希望教师能平等地对待他们并融入他们的文化,他们亦会对歧视少数民族的教师从心理上产生排斥,进而对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2促进学生对物理课程心理认同程度的建议

大学物理是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科学思维与方法训练、创新素质与能力培养的重要基础课程.针对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少数民族学生表现的各个方面和不同程度的认同危机,结合少数民族语言、思维、文化、生产生活经验等方面的特点,正确认识心理认同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的作用,改革少数民族大学物理教学.

2.1调动学生积极乐观的认同态度

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教育及文化等方面发展的不均衡与少数民族精神及物质文化的发展、价值观念的转变之间存在矛盾,阻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费孝通先生曾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6].我们需要更好的尊重、包容并融合各民族人民的文化和传统、思想和行为,增进民族交往和认同,协调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调动民族心理认同的积极性.适时引导民族文化与主流文化的相互认同和融合,各民族增进相互了解,避免隔膜和歧视,真正认识到各民族社会、政治及文化等方面的平等地位,建构开放包容的多元文化理念,发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适应主流文化,建立科学的民族发展意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这样多元一体的和谐、美好的文化和社会氛围中亦会产生从众心理,在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同时能积极了解并从心理上认同学校教育,认同大学物理课程,愿意了解课程意义和价值,积极与教师、同学沟通、交流,构建其对大学物理课程积极的认同心理.

2.2修订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大学物理课程

针对理科基础较为薄弱的少数民族学生,如何精选大学物理课程内容,适应专业需要和社会、科技发展的时代需求,是少数民族大学物理课程修订的主要目标.修订的主要方面有:

(1)加强大学物理课程内容与其专业课程的相关联系,比如电工类专业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偏重电磁学,医学专业则偏重流体力学及振动等,增强大学物理课程的理论基础性、实用价值性、专业前瞻性.

(2)融合多元文化课程理念,修订少数民族大学物理课程.多元文化课程是多元文化主义的教育实践,旨在打破主流文化课程垄断格局,对多元文化进行统整、兼容,在课程中反映多民族文化,注重课程的多元文化性和民族性,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世界,并肩负起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的责任.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结合大学物理课程知识,反映地域特点,增加有关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生活应用实例,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特有的实践经验,引起学生的共情心理,培养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尊重、传承与发扬,体现大学物理课程与民族文化的共通性和一体性.

2.3授课教师进行少数民族文化培训

针对具有特殊文化背景和心理结构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学物理课程授课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物理专业素质及教育教学素养,还需深入了解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有关少数民族文化传统方面的专门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1)少数民族语言方面.主要学习少数民族日常生活、礼节用语、课堂交流简单用语,尤其对民考民班少数民族学生,他们汉语言应用水平较低,学习民族语言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有效沟通与交流,促进学生对教师的心理认同.

(2)少数民族历史方面.主要学习少数民族人种志和发展史,旨在增强授课教师对少数民族及其发展历史的深入了解,认识少数民族形成及发展的脉络及民族性格、思维特点,从而产生共情并融入少数民族团体,与少数民族学生建立深厚友谊和情感.

(3)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风俗习惯、方面.主要使教师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结构、特殊习惯、宗教习俗等,在与学生交流与交往过程中尊重少数民族传统习俗和,促进教师与少数民族学生的融洽交流.

(4)民族理论和少数民族政策及教育政策方面.了解我国多元一体民族理论,以及国家民族政策中的民族文化、语言、宗教等政策,民族教育政策中的民族教育管理体制、民族教育课程政策、经费政策等,促使教师从理论上、从政策上正确认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

2.4改革物理课程教学模式

少数民族大学物理课程改革的步伐较为落后,至今仍没有形成联系少数民族、联系专业特点的大学物理课程,其教学理念保守、落后,教学模式传统、单一,使得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难以获得少数民族学生较高阶段的心理认同,难以满足少数民族学生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探索少数民族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主要从以下几点出发:

(1)建构交互式、信息化的跨学科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模式,紧密联系少数民族各专业特点和需求,融合其专业内容,理论联系应用,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和媒体资源,采用师生、生生交互方式,创设开放、生动、形象的大学物理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探索少数民族预科教学改革.在少数民族学生预科教学内容中增加基础物理的双语教学,一方面为他们物理课程从民族语言授课转换为汉语言授课形成缓冲和过渡阶段,锻炼和提高他们物理课堂上汉语言的交流能力;另一方面复习与巩固基础物理概念、原理,厘清物理专业术语和名词,为进一步学学物理课程奠定良好基础.

(3)建立大学物理课程少数民族分层教学评价体系.评价是教学效果的衡量和反馈,针对不同基础、不同类别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依据专业类别如农林类、理学类、工程类,依据语言基础如民考民班、民考汉班等划分不同层次,对他们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内容、深度方面进行区别评价,并采取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形成性评价,激励他们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步,发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闪光之处,鼓励他们创新思维,树立自信,激发兴趣,促进他们对大学物理课程的心理认同.

3结束语

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范文8

关键词:少数民族音乐;优越性;价值

中图分类号:J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4-0130-03

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统一国家,各少数民族历来以能歌善舞著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族人民创造了优美的文化艺术和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是少数民族在生息繁衍、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积累的文化元素。新中国的成立,给五十六个民族音乐文化的共同繁荣和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希望,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崛起成为这个时代的突出特征之一。

纵观中国音乐文化史,中国传统音乐的形成与发展是众多民族共荣、共存的音乐实践过程,在中国民族关系史中,无论是“打”还是各种形式的“和”在客观上反映了各族人民对中国历史创造的参与活动,并不断把中国历史推向前进。中国音乐文化史同样反映了各族人民对中国历史创造的参与活动,同时又不断把中国历史推向前进。从历史文献、考古发现以及现存的音乐来看,少数民族音乐和汉族有着几千年的音乐文化交流史,中国音乐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打上了与少数民族音乐交流的烙印。

中国的改革与开放,给少数民族音乐带来了新的发展时期。从另一方面看,中国音乐面临着外来文化冲击以及如何适应现代化建设和人民观念变革的需要等一系列挑战。中国的少数民族音乐同样也避免不了这些严峻的问题。少数民族音乐大多生长在边远和贫困地区,在科学技术被广泛应用的今天,封闭的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天然屏障作用逐渐减弱,现代化大众传播媒介形成的巨大冲击波正以铺天盖地之势向着民族的精神文化施加着人们始料不及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看到自己在经济、文化方面的落后状况同窗外世界形成的强烈反差后,他们也开始向往这种繁华的生活,于是几千年代代相传的民间音乐被他们遗弃了。然而,深埋在心里的传统又使得人们非常矛盾,一方面为大开眼界而兴奋、憧憬,另一方面又为自己民族音乐传统的迷失感到迷茫。 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少数民族音乐对于个人和民族精神有重大的塑造作用,它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灵魂,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从文献记载来看,少数民族地区同中原地区的音乐文化交流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几千年来,他们的交流活动未曾中断,并且呈不断扩张和深化的趋势;在空间上具有全方位的特点,其主要表现在音乐生活中各方面的全面交流;在方式上具有双向特点,表现为相互影响和吸收,而不是某一民族对另一民族单方面的影响,其结果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彼此融合过程中各自吸收新鲜经验进而又丰富了各自新的发展,给民族传统特点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在程度上达到了自然融合的境界,表现出各民族按照自己的价值取向对异种音乐文化自觉的选择和吸收。

蒙古族有高亢悠扬的长调,热烈欢快的短调;藏族有深情的囊玛,热情奔放的堆谢、锅庄、酒歌和优美动听的弦子;维吾尔族有古老的被称为维吾尔族音乐之母的十二木卡姆;哈萨克族有独特的冬不拉音乐和冬不拉弹唱;朝鲜族有织布谣、道拉基、阿里郎等。

少数民族音乐与汉族音乐同呼吸、共命运。

一、少数民族音乐的社会价值

从世界人类的历史看,一个民族或国家的人民,之所以能够生存和发展,大都是因为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组织在内的一套自己的文化得以传承,换句话说就是民族文化生命得以维系。这种民族文化生命,是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积累和继承的结果,因此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具有其独特的社会价值。

少数民族音乐是识别一个民族的重要标识,是少数民族文化流传的重要形式,同时也是增强族群凝聚力的精神源泉。如同《茉莉花》的旋律在耳边响起时,世界人民都知道这是中国的形象一样,那么唱着雄浑的《嘎达梅林》,蒙古人便能在全世界的每个角落找到他们的同族;《阿里郎》的旋律传来时,便知道这里有朝鲜族的兄弟,彝族、拉祜族则可在弹起三弦琴、吹起芦笙的时候找到他们的同族朋友,无论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大家拉起手跳起来,从黄昏跳到月亮升起,从月亮升起跳到月亮落下。独具特色的音乐艺术,是少数民族最为典型的文化特征,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

由于民族音乐记录和诠释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进程和情感体验,音乐能够使人们产生对本民族的认同感,也能增强本民族人民的凝聚力。少数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其本土特有的旋律和淳朴的风格浇灌着中华大地,让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显得熠熠生辉。

不仅如此,少数民族音乐还是传延民族历史和民族文化的重要工具。少数民族歌曲用音乐语言记载着民族的起源、造物、迁徙、历法、祭祀等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它能清晰地刻画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

更进一步说,中华民族始终以“和”为本,然而各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发展进程,它们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和独特的风俗习惯,然而音乐这一流动的语言所表达的情感是共同的,任何人都可以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因此少数民族音乐是各民族之间相互沟通和交流的桥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音乐,对加强各民族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增进民族团结,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也是少数民族音乐社会价值的重要体现。

二、少数民族音乐的经济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然而市场经济并非把所有的有形的物质和无形的精神都变成商品,但是市场经济是追求利益的经济。我国少数民族大多聚居在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因素,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于东、中部地区,加快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应该充分利用其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经济。

其中,经济资源既包括自然资源,也包括人文资源。在人文资源中,少数民族音乐是最为独特、最具市场开发价值的人文资源。中国近来制订了一系列有利于西部地区发展的政策,使得中、东、西部地区齐头并进发展是中国政府的目标。市场化开发利用少数民族音乐艺术,不仅能够使少数民族音乐艺术成为少数民族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并且能够使民族艺术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自己独立的位置和获得应有的地位。因此,以经济的角度开发少数民族音乐艺术,将会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少数民族音乐蕴含着巨大的市场商机,所以应大力开发少数民族音乐的经济价值,使之变成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资源,因此中国近来将少数民族音乐放在了相当重要的位置上。

三、少数民族音乐的文化价值

(一)少数民族音乐的史学价值

汉代,中原地区和边远地区的文化有了进一步交流,张骞通西域,带回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歌曲,对汉族的音乐文化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个民族音乐文化的大融合时期,当时流行在中原的少数民族音乐,主要有鲜卑乐、龟兹乐、疏勒乐、西凉乐、高昌乐等,都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优秀作品。明清时期,少数民族中出现了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和艺术家,例如蒙古族人荣斋收集整理了《弦索备考》,把民间流传的十二套弦索古曲用总谱的形式记录下来;藏族贵族登者班爵在中原学习汉族音乐,并将扬琴、笛子、二胡、京胡等乐器带到,促进了藏族古典歌舞“囊玛”的发展。

追溯中国的少数民族音乐,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并在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与汉族音乐共同谱写着中国的民族音乐史。

(二)少数民族音乐的美学价值

静心听一曲蒙古族的“呼麦”,有如亲临高山之巅,仰望苍穹,与天对话之感;同样,静心听一曲乌日汀哆,也有站在苍茫草原,向大自然倾诉、对话的体验,因此,许多音乐家称之为“天籁与欣赖的完美统一,”也就是人和大自然的高度和谐。这种情景交融、合乎自然的独特意境和神韵,在自然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今天,更显示出少数民族音乐高度的美学价值。前苏联美学家尤.鲍.鲍列夫认为:“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声势浩大,是反映在艺术中的典型形态”。就像蒙古族中的音乐嘲林哆,只需五六个人演唱,就会产生庄严肃穆的气氛;一曲马头琴曲《走马》,就会有排山倒海的气势,两者都能产生一种雄浑壮美的崇高美感。少数民族音乐达到了艺术境界之中的最高境界—形象与意境的高度统一。

(三)少数民族音乐的哲学价值

生活音乐化、民歌哲理化,这是少数民族生活和民歌艺术的传统。这种特点,突出反映在各少数民族民歌的歌词内容中,例如产生于元代的蒙古族歌曲《茫茫大海》,赞颂大海和高山一样的情怀,劝戒人们要“遵循宇宙变化的规律,追求盎然生机”,从而号召人们“齐心团结,紧密合作。”这首蒙古族歌曲从哲学的高度表达出古代蒙古人古朴的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和社会观,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深刻的教育性。这便是少数民族音乐的哲学价值所在。

发展少数民族音乐,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认识其价值所在,离开音乐生存环境,我们就不可能真正地认识少数民族音乐。

四、少数民族音乐的优越性

近年来,少数民族音乐在我国占有非常有利的地位,我们党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少数民族发展的政策,鼓励发展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这也是为何在芸芸众生的歌手中,少数民族歌手也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所演唱的歌曲更容易被人们接受。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许多少数民族歌曲和少数民族歌手都非常受广大人民的喜爱,他们的作品以及独有的民族形象像一缕春风,唤醒了人民的心灵,让人们开始向往那辽阔的草原、苍茫的雪山和淳朴的乡土气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产生了大量优秀的少数民族音乐作品,这些少数民族音乐作品业已唱响社会主义文化为主旋律。我国的少数民族大都生活在祖国的边疆地区,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的民族有着自己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然而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对祖国、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

蒙古族风格的创作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以优美的牧歌风曲调赞颂了内蒙古草原美丽如画的风光和牧民们的幸福生活,旋律优美动人,富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体现了鲜明的蒙古族风格。《骏马奔驰保边疆》的旋律也采用蒙古族音调,简洁上口,表现出了便将人们热爱边疆和保卫边疆的心情和决心,其蒙古族音调受到了广大听众的喜爱。新疆维吾尔族风格的创作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巧妙地把对祖国、对生活的爱和对情人的爱融合在一起,巧妙而富有情趣,这首轻快、活泼的新疆维吾尔族歌曲受到群众的喜爱。广西彝族风格的创作歌曲《赶圩归来阿里里》采用广西彝族的民间素材,表现出彝家姑娘的美丽活泼、热爱生活、在赶圩归来时的愉快心境,同样受到广泛的演唱和欢迎。合唱组曲《云南风情》,这部作品由《洱海姑娘》(白族),赶摆路上(傣族),摩梭葬礼(纳西族),春米谣(景颇族),火把节之夜(彝族)五个部分组成,组曲反映了云南的少数民族民俗风情,其音乐素材来源于云南民间,这首极具本土特色的作品受到人们的喜爱。近几年推出的藏族风格创作歌曲《青藏高原》,旋律深情而高亢,表现了对青藏高原的无限神往和极力赞颂,在这首歌曲中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浓浓的高原气息,使人们在万花丛中感受到一点绿意。朱践耳作曲的交响音画《黔岭素描》和《纳西一奇》,分别以贵州的苗族、侗族和云南的纳西族音乐作为素材,描绘了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精神风貌。马头琴曲《万马奔腾》,这首乐曲具有浓郁的蒙古族风格,气氛热烈,表现出了“马背民族”的豪放性格和拼搏向上的精神,体现出强烈的民族个性,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深受蒙古族人民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五、少数民族音乐的命运

中国音乐文化在未来的振兴必将是中国各民族音乐文化共同繁荣和发展的结果,这既是历史的经验,又是中国国情的需要。没有这个前提,中国音乐的振兴将是空话。

现代化浪潮对少数民族音乐的猛烈冲击,是否会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继续生存构成威胁?从历史规律来看,传统音乐文化在这场冲突中消失是不可能的,因为现代化与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现代文化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和创立的,因此少数民族音乐在当代中国音乐中是一片绿洲,人们呵护着她的发展。

六、结语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是各族人民音乐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结果。纵观中国音乐史来看,哪一个时代的民族音乐文化交流频繁,哪一个时代的音乐文化就会得到发展,否则必将走向衰落,这是中国音乐发展的重要规律之一。所以我们可以预见,将来中国音乐的发达也必然要建立在各民族音乐文化共同发达的基础之上。所以说,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音乐,让我们的国人了解少数民族悠久灿烂的音乐历史文化,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兴中华民族音乐都有其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苏常青.论少数民族艺术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音教天地,2004.

[2]赵塔里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价值再认识.音乐研究,1989.6.

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范文9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音乐教育 文化功能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着丰富多彩、美妙神奇的多民族文化体系。在这一体系中,音乐文化被看成是各民族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民族的音乐所包涵的情感和精神往往就是这个民族的灵魂和思想,是这个民族智慧的象征。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其目的就在于努力保持本民族音乐文化价值的同时,积极摄取其它民族音乐文化的长处,让我们民族地区的音乐教育以鲜明的个性融入到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体系氛围中,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湘西自治州位于湖南的西北部,是一个以土家族、苗族居多,并有回、瑶、侗、白等多民族杂居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域的封闭性和交际范围的限制,孕育了当地原始、纯朴的民族文化风情,可以说湘西自治州是我国民族民间文化极其丰富的地区之一。正是在这种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其音乐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娱乐”或是情感渲泄的方式,而是与当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审美意识息息相关的,隐含着深刻的内在情感和强烈的民族精神的文化产物,是当地人们自身生命观、价值观的真实体现,具有极高的人文价值和思想价值,是民族音乐文化中的瑰宝。

然而,随着外来主流文化的冲击,少数民族音乐所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一些珍贵的音乐文化正处于濒临消亡的危险状态。湘西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面临着被冲击、渗透、同化的危险。面对这一现实,笔者认为,要尽快、有效的保护、传承这些富有特色的优秀的民间音乐文化艺术,其根本的出路在于“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学校音乐教育理应成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民间传承的重要补充,通过实施其音乐教育的文化功能,为少数民族音乐在当代的弘扬、创造、发展拓宽思路。

由于历史原因,长期以来,民族地区的无意识的音乐教育行为(如宗教活动、民俗节日活动等)承担了传承与发展音乐文化的主要任务。但是,专业化的民族音乐教育伴随着世界音乐教育的正规化而出现,是一个民族音乐文化得以继续生存并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因此,如何实施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文化功能,是当前乃至今后民族音乐教育关注的焦点之一。

一、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文化积淀

现行的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包括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主要是以西方音乐语言或音乐形态学的理论来进行建构,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思维方式、审美理想以及价值取向等构成了以“西方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而由于西方音乐与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所处的文化深沉背景上的不同,在这种音乐教育体系中,必然会使少数民族音乐中所包含的文化信息被掩盖,不仅得不到客观、公正的评价,也会使少数民族学生原有的价值观丧失,最终带来的是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所生成的文化积淀仅是针对西方音乐文化的灾难性后果。

多元的文化使得各民族相互学习交融,也使人们更加强调各自文化的民族化特征。作为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应将民族音乐纳入其中,给予其主体的地位,确立以民族音乐文化的积淀作为学校音乐教育根基的地位,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作为一种学科资源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形成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音乐课程结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对民族音乐保存、发展的目的。

二、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文化传递

由于少数民族音乐和它所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融为一体的结构特征和传承方式的口头特征,使我们无法从有很多文字记载的史料中去认识、熟悉它。长期以来,民族地区的文化传递都是靠其独特环境和历史传统相适应的方式进行的。在湘西自治州,各民族中口传音乐的传递方式是非常普遍的,这种口传音乐通常是一种非正规的、即兴的文化信息表达,它没有明确的教育目的,而是自然生成的,通过在与长辈、同伴、环境等诸多交流形式中进行的,我们不能否认这种民族音乐传递方式是行之有效的,也与整个少数民族文化环境是相吻合的,但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少数民族音乐固有的生存环境和传承方式随之受到相当大的冲击,给少数民族音乐在民间的自然生存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各少数民族将本民族音乐文化的传递更多的与学校音乐教育结合在一起,借助学校教育这个平台,让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递成为一种理性化、系统化的习得行为。

当然,实施学校音乐教育并不是以牺牲民族音乐文化的“原生态”为代价,恰恰相反,少数民族学校音乐教育应尽可能维护民族音乐的“正宗性”,将其文化中的精髓完整的传递下去,只不过传递方式可多样化,既可以是专业性的教学与研究,也可以深入到少数民族音乐的文化语境中,进行非专业性的文化实践活动等等。

三、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文化选择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相互交往的空间进一步扩大,不同文化形态的相互渗透、融合使各民族文化内部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裂变和重新组合的过程,一次空前的全球化的文化整合正在悄然进行。正是在这种文化态势下,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却陷入了“自我中心论”的狭隘的价值观当中,“自我中心论”是一种以自我价值为最高价值,忽视、否定和排斥相关联事物价值,它与全球化的整体性、依存性相悖。这种缺乏世界眼光、排斥外来优秀的音乐文化、闭关自守、自我满足的文化价值观,必然会导致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停滞落后。

要解决上述存在的危机,唯有通过开放的、系统的当代音乐教育来完成,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既得天独厚的拥有当地民族丰富的音乐文化资源,同时又能从当代音乐教育发展的高度俯瞰这些资源。因此它能根据世界音乐文化的发展趋势对自身的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反思、审视,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一方面民族地区音乐教育不能简单采取“利用”和“发掘”的方式,而要把民族音乐已具有的独特个性和完整音乐素质的那部分音乐精华筛选出来,作为一种独立的、平等的音乐艺术来看待,才能使它们得到广泛的认同,比如:湘西苗族音乐的特点是在五声音阶的基础上加入一个“b3”音,“画龙点睛”的一个音恰恰展现了与其它民族音乐的不同之处。因此,教师要善于用敏锐的眼光捕捉到这一民族的音乐特色,然后在结合听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获取音乐内在的节律和韵味,才能让学生理解这些“不准”或是“莫名其妙”的音响,达到一种心灵相通的境界。另一方面加强对异域音乐文化的交流、吸收。我们不得不承认以十二平均律为基础的西方音乐理论体系,无论从完整性、规范性上来看,都是值得我国音乐教育借鉴、学习的。所以,对少数民族音乐不断科学化、系统化的研究,实现本土音乐与异域音乐的多元共存,将是今后民族地区音乐教育长期奋斗的目标。

四、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文化创新

在当今社会,少数民族音乐独特的文化价值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人们对少数民族音乐的保存发展确实也倾注了很多心血。但笔者始终认为,少数民族音乐在我们学校音乐教育中还只是处于一个次要的地位,要改变这种现状,从根本上讲还是要强调少数民族音乐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取向及学校音乐教育对传统音乐进行创新的能力。在当前少数民族地区,我们看到其传统音乐文化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极为保守的“博物馆”式文化予以保存,这样其艺术价值不仅得不到有效的传承,也会让它落入“原始”、“落后”的境地。保护确实责任重大,但创新才是我们学校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比如:吉首大学舞蹈专业的教学正是不断的从当地少数民族中的风俗礼仪、传统节日、服饰特色中提取舞蹈元素,大胆地对民间音乐文化加以创新,创作出一大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舞蹈作品,如《猴儿鼓》、《扯、扯、扯》等,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所以,民间音乐文化对于前人是一种创造、一份承载,而对民族地区音乐教育则是一种资源、一种延续,这种延续不是简单“保留”、“维持”,而是一种不断赋予民族音乐文化新的内涵和时代精神的过程,也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改造更新的过程。总之,唯有利用民族音乐教育推动族音乐文化的创新,才能使之艺术长河生生不息,永远流淌。

如上所述,文化的传承主要依赖于学校教育,而少数民族地区学校音乐教育理应承担起传承地方音乐文化的重任,这既是它责无旁贷的义务和使命,也是它立足和发展的需要。正如著名的匈牙利音乐家柯达伊所说:“通过生活本身,传统将缓慢地但不可避免地从人民生活中被抹去,企图阻止这一点,就等于阻拦历史发展的自然进程,是徒劳无功的。现在,接受传统、保持传统并使之成为他们生活中一个积极的部分,这是受过教育阶层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冯增俊.教育人类学.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2]王军.文化传承与教育选择.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3]滕星.族群、文化与教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