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对校园的看法集锦9篇

时间:2023-12-29 08:44:27

对校园的看法

对校园的看法范文1

(一)学校资金投入较少从“资金投入与校园环境打分独立样本检验”中可以得出,资金投入的多少对校园环境评价存在显著性差异,所以资金投入量的多少是影响校园学生对校园卫生环境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在“学校的资金投入够么”可以看出,81.6%的人认为学校环境资金投入不够,所以可以得出学校在校园环境资金投入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二)学校卫生管理制度不健全校园卫生管理制度是校园卫生环境的重要制度上的保障。从“学校卫生管理制度与校园环境打分独立样本检验”中可以得出校园卫生管理制度的健全与否对校园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从“学校环境管理制度健全”么中也可以看出,有67.3%的人认为学校的卫生管理制度不健全。(三)学生环保意识较弱从表11中可以看出,有36.0%的人认为乱丢垃圾的人很多,有48.0%的人认为乱丢垃圾的人一般,由此可以得出校园中乱丢垃圾的人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环保以及较薄弱,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完善校园卫生环境的对策

(一)加大资金投入资金是改善校园卫生环境重要的物质上的保障。资金的充足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校园卫生处理。通过调查发现校园的资金投入是不够的,所以必须加大资金的投入,以改善校园的卫生环境。具体的做法是,合理规划和使用校园建设基金,在校园的卫生环境方面加以倾斜。也可以建立校园卫生环境治理专项基金,以提高学校对卫生管理的重视,及时有效地处理校园卫生。针对学生对校园垃圾处理的满意度较低,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加大对垃圾处理这方面的自己投入。(二)完善卫生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是校园卫生环境重要的制度上保障。校园的卫生管理只有上升到制度层面,才能保证卫生管理各项环节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首先,应该完善校园环境管理制度,尤其是填补在卫生管理制度上面的笼统规定,将卫生管理制度各个环节进行具体细化。其次,明确卫生管理岗位责任制。明确卫生管理人员的职责和责任,对卫生管理人员工作定期进行考核制度,以强化卫生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最后,完善卫生管理监督机制。对卫生管理人员的清洁人员的工作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在卫生管理中的不足,及时改正这些问题。在对清洁人员加强监督检查工作的同时,还应取缔校园内随处搭建的各类临时性经营摊点,严禁随地吐痰、乱扔脏物,以保持校园环境的清洁与美观。(三)加强学生环保意识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是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的重要举措。学生是校园环境的直接受益者,同时也是污染者。环保意识的强,则校园环境污染就少,由此可见加强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在对校园环境保护和我们有关么的调查中,发现100%的学生认为与我们相关,可见学生在思想上已经认识到校园环境保护与我们密切性,目前的任务主要是如何将思想转化为切实可行的行为。第一,定期开展校园扫除活动。从“是否愿意参加校园扫除”中也可以看出,有42.0%的学生愿意加入校园扫除活动。具体的做法是,可以发挥校园环保社团或是院系团委或是党支部在校园扫除活动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开展校园环境保护和清扫活动。第二,自学环保知识。从“我们应该如何做保护校园环境”中可以看出,有42.0%的学生认为通过自学环保知识来保护校园环境。

结论

对校园的看法范文2

随着各大高校建设的蓬勃发展,校园的公共环境设施建设如同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勃勃而发。在当今的国内校园中,校园环境建设越来越多的引起人们的重视。公共设施在校园中合理的存在,切实起到了美化校园环境、丰富校园文化氛围的作用。校园中的公共设施与教学建筑、道路、广场、绿化等共同构成了校园文化环境的形象,体现了校园的风貌与特点,表现了校园的气质和性格。很多著名高校都有着与其他校园环境不同的建筑设计、公共设施设计以及校园色彩设计,以此来体现自己学校的办学特色以及与众不同的校园文校园环境,彰显学校的文化氛围。校园公共设施要凸显校园的人文内涵,塑造个性化校园环境,校园公共设施设计原则和方法研究已成为设计师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国内外现状

国内校园公共环境设施状况,近些年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校园公共设施的更新改造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在校园文化环境氛围营造中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这些公共设施,包括了各式各样的灯饰、电话亭、垃圾桶、邮箱、指示牌、坐具、花坛、雕塑等等,其设计创意,地域风格,使这些随处可见的平常普通的公共设施让人们感觉它不仅仅在功能上不可或缺,更重要的是使人们心灵愉悦,已成为了校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苏州大学校园的总体格局和景观营造上秉承西方式的井然有序,参照了当时西方大学校园模式,但局部又点缀以中式园林元素,校园中的格局和设施都和校园文化紧密相连,中西式的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校园特色。公共设施和周围的建筑有机地结合起来,设计时保留了原先年久高大的植被,设置了雕塑、亭台、草坪、花坛等设施,使人们从新建的优雅环境中感受到学校特有的文化氛围。

国外校园公共环境设施状况,要数欧美国家具有代表性。欧美国家的城市和校园里,可以看到大量的公共设施涌现在任何一个需要的角落。如斯坦福大学,校园的建筑、景观、雕塑以及休息椅等整个校园中的公共设施都充满了古希腊文化。麻省理工学院校园中到处可见抽象的校园建筑和抽象的公共设施相协调。

校园公共设施设计原则和方法

1.校园公共设施设计原则

(1)注重文化传承的原则

传承不仅仅是对传统工艺、传统造型的沿袭,更是对人类文明、情感的追寻和回归。文化传统是历史和时间沉淀下来的宝藏,具有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历史和时间的推演长河中,文化的传承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性和相对稳定性,具有延续地域文化与凝聚共同意识、领域感、认同感等功能。因此,在校园公共设施设计中,注重文化的传承,有助于彰显办学特色,聚焦人们的视线,引发人们共鸣。校园公共设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校园文化,所以更应体现其历史文脉的传承性。注重文化的传承是校园公共设施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注重氛围渲染的原则

什么是氛围?氛围是环境给人的总印象。是体现这个环境与那个环境具有的不同性质的有些近似于个性的气氛和情调,是由主体、客体与时空环境共同组成的一个以主体为核心的动态结构。校园公共设施要体现意境美、神韵美、境界美,就要注重设计氛围的渲染。这是因为在确立设计的主题之后,一切设计语言都以此为基准展开活动。注重氛围的渲染,一是要结合场地空间大小,考虑与周围建筑尺度关系,具有一定的观赏间距。二是造型形式应结合主题内容,根据周边空间、色彩、风格而设计出能融入整体的环境设施。三是要保证整体氛围的完整性,必须注重细节的塑造。细节处理得是否得当,往往会对人们的情绪产生直接的影响,进而会影响到人们对环境整体氛围的感受。注重氛围的渲染是校园公共设施设计的重点和难点。

(3)把握整体格调的原则

在校园公共设施设计过程中,要注重把握整体性的原则。“整体性”就是说,不能把系统割裂成要素孤立地去研究,要注重要素及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必须把握学校文脉传承发展的整体格调。要做好校园设施规划,以保证校园构建环境设施的有序性、连续性与稳定性。二是把握校园公共设施设计的整体格调。在设计上注重历史文化定位,对整体风貌构架要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注重校园及校园周边整体文化氛围,避免形成与校园及校园周边整体形象的不协调。三是要把握设施环境的整体格调。公共设施的设计要与校园环境景观所表现的主题相协调,避免内容和形式上的杂乱或相悖。把握整体的格调是校园公共设施设计成功的保障和关键。

校园公共设施设计方法

通过上述原则的总结和优秀案例的分析研究,得出了以下五种设计方法:

1.文脉延续法

文脉延续法较为确切的表述应该是:在该地方原有文化信息的基础上,将新的信息通过某种方法、手段连接起来。是把校园公共设施原有的基本构筑和形式保持下来,加以强化处理,去掉琐碎细节,突出文化特征。这个方法主要是用于记录一个学校历史的办法,统称体现方式以壁画浅浮雕的形象墙形式出现。

2.时空联想法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设计可以通过联想和想象,跨越时空的阻隔,摆脱现实的束缚,根据立意的需要,把时空缩小或放大;把相同、相近或相反的形象元素联结、组合;把古今中外的事物串联起来,通过解构整合,得出新的作品意象,这就是所说的时空联想法。

3.象征指示法

黑格尔说:“象征是直接呈现于感性观念的一种现成的外在事物,对这种外在事物并不直接就它本身来看,而是就它所暗示的一种较广泛较普遍的意义来看。”所以象征就是用具体的可视形象来暗示抽象的概念。用象征性的表现手法体现特定社会文化习俗和价值取向,这种方式具有明显的符号指示性。

4.符号置换法

人类的意识过程,其实是一个将世界符号化的过程,思维无非是对符号的一种挑选、组合、转换、再生的操作过程。校园公共设施设计,在三维的空间中对实体的位置、比例、相互关系的筹划,这也是一个思维的过程。符号置换法可理解为通过某种解释,将媒介关联物与对象的元素替换,同时构成新的符号系统。置换是符号最直接、最简单的构成形式,是对传统文化的拯救和创新。

5.系统优化法

一切相互影响或联系的事物的集合都可以视为系统。系统中相互关联的部分或部件形成“部件集”,“集”中各部分的特性和行为相互制约和影响,这相关性确定了系统的性质和形态。系统优化法是指设计师在研究解决问题时,统筹兼顾,多中选优,采用时间、空间、程序、主体、客体等方面的峰值佳点,进行系统筛选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结语

对校园的看法范文3

关键词:校本教材 校园电视 特殊教育

1、引言

特殊教育学校与普通学校的一个重大差异是校本教材特别多。特殊教育学校实施校本教材建设是社会进步、科技发展、教育变革的必然需要。校园电视具有多媒体性、亲近学生、安全可控等优点,利用校园电视的功能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扩大教学规模和促进教学改革。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普通学校有了自己的校园电视台。部分有条件的特校也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电视台。校园电视的建立对特校校本教材有什么影响呢?同为服务特殊孩子,二者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呢,如何合作共创,营造更先进的特殊教育服务体系呢?本文将以我国南方某著名特校为范例,对以上问题做一些探索。

2、校园电视作为校本教材的一个知识点

2.1 电视与我

该特校校本教材体系以生活适应学科为核心,生活语文学科与生活适应的单元主题完全一样,在该校已经部分出版的校本教材中,总共有七十二个单元主题。其中与校园电视关系最密切的是三年级的一个单元主题,叫做《电视与我》。《电视与我》要求学生掌握电视机的操作,频道的选择,电视节目在生活中的作用等内容。校园电视的硬件和软件、内容都被直接当作学习的对象。

2.2 媒体与我

该校六年级的单元中,有一个单元叫《传媒与我》,学生需要学习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常见媒体。校园电视作为传媒子类型之一,也作为学习对象呈现。同时,电视媒体与其它媒体的关系对比也被探讨。《电视与我》的内容得到更深入的学习和进一步的拓展。

2.3 校园环境

在《学校的一天》、《我爱学校》、《爱护环境》、《健康生活》等主题单元中,校园电视作为校园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呈现,要求学生学会看电视的礼仪和秩序。

3、校园电视为校本教材补充课程资源

3.1 时空跨度较大的主题

校园电视提供校本视频,可以为一些时空跨度相对比较大的知识点提供课程视频资源。如《美丽的深圳》,借助电视镜头,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看过的深圳地貌,也可以顺着自己看过的景观拓展自己的视野,看更广阔的深圳,更多元的深圳。在《我爱广东》、《如画祖国》、《神奇的宇宙》等单元中,学生的视野也同样随着镜头拓展,只有借助电视镜头,学生才容易产生宏观的感觉,感受祖国的山河大地的美,感受宇宙的神奇壮美。

3.2 肉眼无法看到的科学主题

有一些知识点用语言文字去教导是非常费劲的,如《奇妙的身体》,身体内部的运作变化,学生很难想象。通过动画视频,学生一看,就节约了大量的描述和想象的时间。如《声音与空气》、《未来生活》等主题单元,借用视频资源,学生可以看到一些原本看不到的东西,用视觉和听觉共同刺激想象,用直观形象带动想象,可以大幅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

3.3 节庆主题

在《春游》、《旅游》等主题单元中,通过视频记录可以很好的带动学生的回忆和形象,感受到出游的愉悦氛围。在《快乐的假期》、《中秋节》、《春节》等主题的学习中,视频的资源可以很好的弥补纸面的不足,让学生感受到节日的氛围。可以同时看到祖国各地的人过节方式的异同。

3.4安全主题

在关于《交通安全》、《安全用火》、《安全用电》等主题单元,视频资源让学生有直观的印象,通过动态画面,学生可以在脑中预习一些避险知识,还可以看到正反两面的不同后果,起到很好的安全教育效果。

4、校园电视为校本教材提供宣传支持

4.1 宣传片

在校本课程建设中,校园电视还可以充分发挥媒体的功能,为校本教材作宣传。校本教材编写完成后,需要各种宣传途径的宣传。校园电视可以制作校本教材的主题宣传片来强化宣传效果,甚至比看校本教材本身的宣传效果更好。因为校本教材的册数是很多的,看一堆教材是很难在短短的几分钟内看出精华,而视频宣传片可以带领观众从特定的视角关注校本教材,把精华内容在几分钟内做多元信息通道的呈现。

4.2 记录片

纪录片可以记录校本教材研发和编写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给教师在编写校本课程中的感情一个纪念,让校本教材的生长过程清晰呈现出来,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可以填补校史。提供研究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料。

4.3 艺术片

校园电视是艺术,围绕校本教材创作的艺术片也可以为学校提供很好的宣传。

5、校本电视教材是校本教材多媒体化的范本之一

电视教材是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培养目标要求,用电视图像与声音去呈现教学内容,并且用电视录像技术进行记录储存与播放的一种视听教材。它利用现代声像技术,同时充分吸收和兼容其他各类艺术的表现形式,教学信息的质量和密度,传播的规模和速度,学习者对知识和信息的兴趣,对知识和信息接受理解的效果,信息自身对学习者的吸引力都是其它媒体所难以比拟的。

当前的校本教材形势比较单一,以文字教材为主,缺乏校本电视教材。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数字视频在教育教学中的优越性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其生动逼真的画面再现和声画结合,能够突破远近、大小、虚实、零整、时间、空间等的限制,与多媒体课件相比毫不逊色,而且在形象生动逼真方面还有着多媒体课件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5.1 操作流程清晰

辅助的课程资源如果进一步开发,就可以制作成校本电视教材。适应、家政、劳动等课程中有一些流程性较强的内容,可以通过视频的示范逐步让学生对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如《银行本领大》中的取款流程,《医生与我》中的就医流程等知识点,学生看了视频再学操作,效果很好。

5.2 趣味、生动

有的单元主题很枯燥,如果制作成校本电视教材,就可以使教材增加趣味性和生动性。如《国防知识》、《生活中的法律》、《发展中的中国》等,电视教材可以整合各种图片、影像、图示、动画、文字、声音等素材,按流程进行呈现,做到趣味、生动、清晰,有纸面教材无法达到的效果。

5.3 亲和力强

校本电视教材中出现的人物,有的是本校的老师、同学,出现的场景有本校、本市大家常见的地方,角度却可能和大家平时见到的不一样,有独特的亲和性。

6、总结

校园电视与校本教材有四种不同的关系呈现,分别是属于、交集、包涵和覆盖关系,校园电视在不同的关系中分别起到内容填充、资源补充、宣传渠道和合作共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丽萍.如何发挥校园电视台的育人功能[J].宁夏教育 2009年11期

[2]赵长生,祝建兰.校园电视台方向研究[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 2009年08期

[3]魏国民.校园电视台功能开发与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年11期

[4]李守洪.高等学校校园电视台的构建探析[J].职业时空 2009年06期

[5] 许少杰,任建波.关于高校校园电视台建设的几点思考[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6年04期

[6]杨爱华.校园电视台的建设与管理[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年04期

[7]邹晨娜.提高校园电视台在教育教学中的效用[J].天津市职工现代企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4年04期

对校园的看法范文4

校园安全 文化体系 范畴 重构

一、校园安全文化体系范畴的特性

文化体系是反映一定时空范围内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活动的状态的各类实物载体和符号载体的内容。校园安全文化体系指在学校办学活动中,为保护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以及公私财物安全、增强师生员工的安全素质而由校内外各类对象共同塑造、践行并对师生员工产生濡染的各类活动状态、实物载体和符号载体的内容总和。校园安全文化体系,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表征,是校园文化体系的有机组成,更是社会安全文化体系在校园的延伸和拓展。

在研究和构建校园安全文化的过程中,要深入认识和了解校园安全文化体系,就必须对校园安全文化体系的相关要素进行归类划分,这样就产生了校园安全文化体系的范畴。校园安全文化体系的范畴是校园安全文化的创生主体在长期创生校园安全文化的体验的基础上对校园安全文化的普遍本质在思维上的概括反映,是对校园安全文化属性所作的主观概括,是在主客观互动基础上对校园安全文化体系相关要素所作的归类。

日常生活中,没有固定不变的范畴,范畴的构建具有动态性。校园安全文化体系范畴的界定,要根据客观事物的变化,视具体情况而定[1]。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航天技术和核电工业的崛起,人类开始形成了以预知预控观为核心的超前预知的安全文化。这一过程反映到哲学层面上就是人们安全认识论和安全方法论的不断丰富和完善[2]。校园安全文化作为社会安全文化的组成部分,其范畴并非静态存在,而是要不断与时俱进,随着人们对社会安全文化的认识水平和价值取向的变化而不断发展。

二、校园安全文化体系范畴的解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安全的理论研究不断取得新的发展,人类安全文化的内涵日益丰富,社会大众的安全认识迅速提升,不断推动着社会安全文化体系范畴的发展。目前,人们对于社会安全文化体系范畴的认识,已经扩展到以下三个体系:形态体系、场域体系和对象体系。从形态体系来看,安全文化的范畴包含安全观念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管理文化和安全物态文化。从对象体系来看,文化是针对某一特定对象来衡量的,不同的对象要求不同的安全文化内涵。从场域体系来看,安全文化建设总是针对一定的空间来讲的,不同空间场域的安全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具有差异性和典型性[3]。然而,通过对近年来关于校园安全文化范畴的研究文献的分析能够发现,目前学界对于校园安全文化体系范畴的认识具有一定的狭隘性。这种狭隘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窄化了校园安全文化的体系范畴。目前关于校园安全文化的研究文献都没有看到校园安全文化是一个由形态体系、场域体系、对象体系有机构成的复合体系,仅把校园安全文化看成一个由不同层次有机构成的单维体系——形态体系,几乎未对校园安全文化体系的场域体系和对象体系进行深入探讨。

窄化了校园安全文化的场域体系。现有研究文献基本都是将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空间范围局限于校园的内部场域。这种认识局限导致了长期以来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一直实行封闭式安全文化创生模式,没有看到校园安全文化体系的空间范围还应涉及家庭、社区等场域,以及大众传媒等因素,没有看到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与社会安全文化建设的密切关系,未能实现学校、家庭、社区等场域间的深度合作。

窄化了校园安全文化的对象体系。现有研究文献基本将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主体对象局限于学校内部场域的成员。在谈及校园安全文化的形态体系时,都是基于学校内部场域的人员群体,纯粹把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看成校园决策者、管理者、安全工作者、教师、学生和其他相关校内人员的事情,完全忽略了学生家长、社区人员、校园周边人员及其他相关部门人员对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持作用。

上述认识上的局限性,导致了当前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在实施中存在很大的误区和盲区。误区在于仅仅从校园场域内部着手,依靠校园内部的对象主体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和策略都是基于校园内部场域,一定程度上把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孤立于社会安全文化建设之外,未能充分发挥社会安全文化在校园安全文化体系建设中的基础前提作用和指导支持作用。盲区在于没有看到校园安全文化体系在空间上的完整性,在对象上的开放性,在形态上与外部的关联性,没有充分发挥校园外部场域各类对象体系对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

三、校园安全文化体系范畴的重构

构建适合我国校园安全文化体系的范畴,能为我国校园安全文化的理论研究奠定范畴基础,能为校园安全文化的构建实施和管理实践提供正确的理论引导和实践指导。随着社会安全文化体系范畴的不断发展,校园安全文化体系的内涵亦需与时俱进,进行重构。基于安全文化的理论视角,构建校园安全文化的体系内涵,需要着眼于以下三个方面。

1.校园安全文化的形态体系

校园安全文化的形态体系主要包含三个层面:精神层面、制度层面和物质层面。精神层面是校园安全文化形态体系的核心层,体现着校园安全文化形态体系的思想灵魂。制度层面是校园安全文化形态体系的中间层,是校园安全文化思想灵魂的文字表征,体现着校园安全文化的规范性和约束性。物质层面是校园安全文化形态体系的表现层,是校园安全文化形态体系精神层面和制度层面的物质载体和实践折射。

校园安全文化的精神层面主要指校园安全观念文化,主要包含两大系统:信念系统和价值系统[5]。信念系统主要指校园内部场域的安全对象,包括学校的决策者、管理者、教师、学生以及其他相关人员所具有的安全意识、安全理念、安全准则等。价值系统主要指校园内部场域的安全对象所具有的安全道德、安全审美、安全传统、安全风俗、安全习惯等。校园的安全观念文化是校园安全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形成和提升校园安全行为文化、制度管理和物态文化的基础和前提。

校园安全文化的制度层面主要指校园的安全行为文化和安全管理文化。校园安全行为文化主要指在校园安全观念文化的指导和影响下,学校的决策者、管理者、教师、学生以及其他工作人员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行为准则、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表现。校园安全行为文化是校园安全观念文化的反映,同时又作用和表现着校园安全观念文化。校园安全管理文化,是校园行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指对校园组织和校园人员的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的影响和作用,集中体现了校园观念文化和物态文化对学校各类人员的要求。校园安全管理文化主要包括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规章制度、管理手段等方面,其中安全管理手段文化主要包括思想管理、法律管理、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等。

校园安全文化的物质层面主要指校园的安全物态文化。校园安全物态文化是形成校园安全观念文化和管理文化的条件和基础,体现了学校决策者和管理者的安全认识和安全态度,反映了校园安全管理的理念和哲学,折射出校园安全行为文化的塑造成效。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安全物态文化体现为教育教学的设计、方式和手段的本质安全性;教育教学活动中所使用的技术工具、设施设备、仪器装置等物态本身的安全性,教育教学的活动环境和活动条件的安全性等。

2.校园安全文化的场域体系

校园安全文化的场域体系主要指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所涵盖的空间范围。从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场域体系区分,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可以分为外部场域的安全文化和内部场域的安全文化。校园外部场域的安全文化主要是指政府部门、社会大众通过法律、政策、舆论等对校园安全工作提出的总体要求,教育行政、学生家庭、所属社区、校园周边以及其他相关部门、机构等对校园安全工作的具体支持。校园内部场域的安全文化,主要指校园内部承载不同功能的教学区、实验区、活动区、生活区等场域的安全文化。从学校层次来看,可以分为高等院校、中小学校、幼儿园所等场域的安全文化。从区域环境来看,可以分为城区学校、郊区学校、农村学校等场域的安全文化。从行业类别来看,可以分为职业院校、普通院校、成人院校等场域的安全文化。不同场域体系的学校,校园安全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和独特性。

近年来,我国校园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外部环境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社会分配体制的渐进改革,社会大众的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利益诉求日益复杂化、贫富差距日益加大,当前正处于各种社会矛盾凸显时期,这些因素形成的冲击波是对校园外部场域安全文化构建的巨大挑战,使校园所处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和易变。内部环境方面,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学校与外部的联系更为密切,使学校内部场域的对象体系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选择更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在此背景下,维护和改善校园的安全,仅从校园内部场域的诸因素着手,已经无法有效保证校园的安全。

从系统论分析,校园属于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这个子系统的安全运转有赖于系统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的紧密配合与相互支持。校园内部场域和外部场域的要素总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其中学校内部场域的诸要素在校园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处于主导和核心地位,但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仅仅依靠学校场域诸要素自身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还需要家庭、社区等外部场域要素的共同承担和协同配合,使三者在安全教育方向上统一要求,时空上密切衔接、作用上互补协调,发挥校园安全内外部环境的整体育人效应。

3.校园安全文化的对象体系

校园安全文化的对象体系是指校园安全文化总是针对具体的人员群体而言的,是对某一特定群体的衡量。从空间场域来看,这些人员群体涵盖校内场域和校外场域。依据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对象所属的空间场域,可以将校园安全文化的对象体系分为内部对象体系和外部对象体系。内部对象体系主要指校内场域的人员群体,具体包括校园法人代表或决策者、各级管理人员、安全专职人员、教师、学生、职工及其他人员。外部对象体系主要指校外场域的人员群体,主要包括学生家长、社区人员、校园周边人群等。

校园安全文化对象体系所处的场域不同,所要求的安全文化的内涵、层次、水平也就不同。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内部对象体系的安全素质既是实现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目标的基本途径和基本手段,也是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外部对象体系的安全素质,是实现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辅助途径和辅助手段,旨在通过外部对象体系安全素质的培养来促进内部对象体系的安全素质,即外部对象体系的作用从根本上来说是服务于内部对象体系的,是加强内部体系安全素质的一种途径或手段。在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仅要充分调动内部对象体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需要高度重视外部对象体系在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麦成.论范畴构建的不确定性.河南社会科学,2012(10).

[2] 朱翔天.安全文化的哲学解读.安全生产与监督,2008(3).

[3] 罗云.现代安全管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对校园的看法范文5

1.影像教育

利用多媒体教室组织学生观看各种类型的法制教育宣传片。

2.讲座指导

利用校园网、多媒体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讲座,对学生进行法律素质的培养。

3.网站创建

利用校园网创建学校法制网站,与相关网站实现友情链接,开展法律在线测试和咨询,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分享专家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增强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减少人力、财力投入。还可以进行网络征文,开辟用法律武器自我保护专栏、法制教育论坛、博客等,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4.个人体验

个人体验是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走进电脑室、多媒体教室,亲自体验,参与模拟活动,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主动接受生动的法制教育,提高法律防护意识和防护技能。如,可以让学生登录青少年法制教育网站观看法制教育影片。影片观看后,各班组织开展大讨论,交流、分享体会,并通过主题班会、实践活动,触动学生心灵;通过法制纪录片、宣传片,切身感悟到违法犯罪的危害,积累利用法律自救的知识。

5.营造氛围

充分利用校园网信息量大、传输快捷的特点,积极营造人人讲法制、讲监督的良好氛围。定期利用校园网站、博客、论坛等平台刊登有关法制教育的文章、图片、视频,广泛宣传本校、本地区法制教育的新思路、好办法,及时报道法制教育方面的新闻事件等,形成良好的安全教育氛围。

二、完善校园网法制教育制度,做到有法可循

1.建立校园网设备使用、维护制度

校园网各项设备要有健全的使用维护制度,对过期的陈旧设备要及时更新,对意外破损的设备如实记录,定期维护处理。对校园网负责人要进行专业培训、管理培训,实现校园网健康、健全地运行。

2.建立研究制度

学校开设课题研究小组,通过课题研究带动学校网法制教育的科学、有效开展,不断探索利用校园网、互联网资源开展法制教育的新思路。

3.建立法制教育制度

对不同学校、不同年龄的学生应定期开展不同形式的法制教育,每学期学校应安排一到两次大型法制教育主题周活动,保证法制教育制度化、经常化、科学化,形成长效机制。

对校园的看法范文6

关键词:嘉善县;校园足球;师资队伍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7.02.023

1 前言

足球运动是青少年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普及校园足球活动,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增强学生体质,锻炼心理品质,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教师作为教育中的主导者,是校园足球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足球师资队伍的建设更是确保校园足球运动顺利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分析嘉善县校园足球师资现状,运用县域学科发展观体系对校园足球师资队伍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我国校园足球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参考。

2 研究对象

嘉善县参加2016年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的带队教师37名。

3 研究方法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嘉善县校园足球师资现状进行研究。

4 嘉善校园足球基本概况

目前嘉善县有县级足球传统项目学校25所,省、市级校园足球试点学校各2所,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1所。自2013年成立嘉善县校园足球领导小组以来,近2000名中小学生参与校园足球活动。

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各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试点学校以及县传统足球学校主要集中在城区,乡镇校园足球分布点较少。此外,市级足球试点学校中没有初中及高中学段,并出现依次递减的现象,这与中学阶段学生学习压力较大有关,也反映了我国当前校园足球开展中存在应试教育现象。

5 嘉善校园足球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5.1 师资力量问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师资力量是发展校园足球的主力军,是培养足球人才最重要的环节。对嘉善体育局相关领导的访谈了解到,目前嘉善县体育教师中,无专业队经历的足球教师,引进足球专业教练员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通过对2016年嘉善县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中各带队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见表2):全县37所中小学带队教师中足球专业的体育教师只有9个,篮球专业的教师多于足球教师,非足球专业教师占75.68%。如果按照一所学校配备一名足球教师,全县25所传统足球学校的足球专业教师需求量至少达到了64%,可见校园足球师资力量缺口非常严重。

职称结构是校园足球教师专业水平与能力、教学经验向专业理论知识的转化,指导足球训练能力的多维度反应。从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嘉善县校园足球带队教师的主力军是中学二级职称教师,高级职称的足球教师所占比例很小。而这部分二级职称教师无论在日常的教学训练还是在带队经验上,与高级职称教师存在一定差异。

5.2 业务再培训问题

校园足球培训业务主要为教练员培训、裁判员培训以及管理者培训,在县域校园足球层面上表现最大的不足就是培训较少,嘉善县成立青少年校园足球领导小组以来在县域范围内仅承办过一次校园足球培训,而市一级校足办的培训主要抽调市校园足球试点学校教师进行培训,而且名额有限,涉及范围较小。其次是动力不足,尤其表现在校园足球教练员的培训。因为大部接受培训的体育教师除了承担自身学校的工作量外还要进行足球训练,并且校园足球成绩的好坏并不影响其工作的考评,甚至得到了较好的成绩也不会有什么优异的奖励措施。最后,非足球专业体育教师的参与,大大减弱了培训的进度及难度,培训效果不理想。

5.3 奖励机制问题

足球教师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外,其工作还包括校园足球文化活动指导、课余校队训练、校内外足球竞赛活动等等,不仅工作量较大,还存在来自竞赛成绩的工作压力,较其工资待遇不成正比。

从表4可以看出,半数以上教师对校园足球工作津贴不满意,在对相关教师的访谈中发现,大部分学校给予校园足球教师一定量的工作津贴,但津贴补助不大,甚至不如一节课时费,与一般的体育训练费相当,造成教师在一定程度上的落差感。

6 对策与建议

6.1 加强校园足球师资力量

6.1.1 加强校园足球青年教师的培养

第一,青年教师年轻、热情、富有朝气,但是教学经验欠缺,这就要求青年教师在足球课堂教学中需要名师、骨干教师对其从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管理、自我评价等几方面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改进课堂教学中的不足。第二,要多听多看名师、骨干教师的课,尤其是足球公开课、优质课,吸取他们的精髓,进而逐步学会看课、评课。第三,敢于参加足球教学比武。青年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有效的教学实践,更离不开教学比赛,竞争带来的压力能更好地挖掘青年教师的潜能,所以,学校、县教育局要定期开展丰富的足球教学比武活动,例如,青年教师足球基本功大赛、模拟上课、说课、教学设计等,让更多的青年教师在互相学习的平台上,有效成长。最后,多写教学反思,自己上完一堂课后的反思,听完骨干教师优质课、展示课后的感想,参加校园足球教研活的体会等等,哪怕是很肤浅的感悟,都会带来日后冷静的思考。因此,青年教师要不断提升自我教学的能力,善于思考,勤于总结,努力成为骨干体育教师的后备队伍。

对校园的看法范文7

近日,福建省厦门市华夏学院一名大二女生因“校园贷”自杀身亡,此事引发舆论热议。

非法“校园贷”屡禁不止,近两年来“校园贷”引发的自杀事件时有发生,如何才能不让类似的悲剧重演?

他说,女儿自杀的根源是校园网贷

“我接受不了孩子一下子没了!”厦门华夏学院的大二女生熊某的父亲熊先生伤心欲绝。他说,引发女儿自杀的根源是校园网贷。

第一次知道女儿身陷校园贷是2017年2月。当时熊先生突然接到一个陌生外地号码的电话,对方说:“你女儿几天电话都没接,她在我这里借了一笔钱,已经到期了,你尽快通知她去还款。”

跟女儿沟通后,熊先生才知道,女儿2016年在网络平台贷了几千块钱。随后因为高额利息使这笔欠款越滚越多,女儿便从其他平台又借了几笔钱填窟窿,不料窟窿却越填越大。

2017年2月到4月,熊先生先后替女儿还了4万多元,但催债信息仍源源不断,而且越来越过分,甚至有人开始发女儿的半身。熊先生劝女儿赶紧报警,但是女儿却偷偷辍学到泉州打工赚钱。可在泉州只待了2天,女儿就选择了结束生命。

4月10日晚11时35分,熊某用微信给爸爸发去生前最后一段话:“爸爸,其实我真的好爱好爱你啊……原谅我这个不孝女……还没来得及赚钱好好孝顺你们……对不起,爸爸。千万照顾好爷爷奶奶。”

熊先生收到的短信显示,熊某卷入至少5个校园贷,包括今借到、闪银、现金贷、快乐花吧、现金卡。4月16日,熊先生在泉州还接到了从北京、江苏、天津、厦门打来的9通催款电话。还有电话打到他妻子手机上。

据熊某的辅导员老师介绍,熊某之前在做代购方面的微商,因为亏了钱而介入校园贷,最终越陷越深,直至走上不归路。厦门华夏学院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事发前,辅导员已约谈过该女生,该女生答复已偿还清了相关贷款。

不少网友也坦言自己身陷校园贷。一刘姓男生表示:“最多的时候,我欠了六万,家人帮我还了五万……最绝望的时候,我也想过自杀……”

看起来很美的“恶之花”

随着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众多“校园贷”平台纷纷到高校“跑马圈地”。面向大学生的贷款项目也五花八门,从“分期购物”,到生活费、考驾照、旅游、做生意等,都可以从网上借到钱。而为了扩大市场,一些平台“主动放水”,根本不考虑学生的还款能力、款来源。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4级学生王小林介绍,身边用校园贷的人主要是把钱花在创业和消费上,“借钱非常容易,用惯了的话就可能‘走火入魔’,希望其他同学不要轻易介入校园贷。”

本刊记者发现,很多“校园贷”的年息要超过20%。而各种网贷平台之所以选择大学生群体,主要看中了他们的旺盛消费需求和前卫时尚的消费观念,倾向超前消费、过度消费。而“看起来很美”的校园贷,门槛低、无抵押、免担保、放款快,办理只需学生证、身份证。可在校生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一旦消费失控,就可能陷入连环债务之中。

更严重的是,游走于灰色地带的“裸贷”也逐步渗透进大学校园。据警方介绍,这类贷款一般以日息计算,借款本金中先扣利息,利息转本金,计算复利,且起息标准高。如果一次性借的金额大或者逾期还不上,借贷方往往会要求贷款人拍,并以此要挟贷款人。而贷款人则很容易陷入“利滚利”的债务漩涡之中。

如何斩断非法“校园贷”的黑手

福建福清警方一名办案民警向本刊记者透露,近两年来接到“校园贷”诈骗的报警越来越多,有的甚至是熟人带进骗局,以传销的方式扩散。而本刊记者了解到,不止福建,此前全国各地也有一些大学生因“校园贷”背负巨债而轻生。

对此,一些社会学者和专家纷纷表示,刚刚走向社会的大学生缺乏经验、法律意识淡薄,容易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或被非法私人信贷平台所惑。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大学生在合法的范围内健康理财。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张恽认为,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体,有责任引导、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和科学的理财观;同时,在校园活动、课外辅导,乃至选修课程中,加强普及和传授如何防控财务风险知识。

2016年4月,教育部与银监会联合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和实时预警机制,同时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应对处置机制。

银监会近日了《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要稳妥推进互联网金融风险治理,促进合规稳健发展,重点做好校园网贷的清理整顿,禁止向未满18岁的在校大学生提供网贷服务。

对校园的看法范文8

据媒体报道,2014年至2016年,仅媒体曝光的校园欺凌严重暴力事件就多达60多起,其中不仅有暴力殴打,更有逼着衣服、喝尿、吃大便、塞垃圾箱,乃至造成死亡等等极端情形,一次次引起社会舆论哗然,使人们不得不反思:为什么培育人的校园却屡屡发生如此恶性事件?这到底是我们的孩子出了问题,还是学校教育严重缺失,抑或是我们这个社会出了问题?

2016年11月,教育部联合八部委印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舆论一片赞誉,认为依靠这一“武器”来一次全面整治,就能杜绝校园欺凌现象。笔者身处教育一线,对校园欺凌的复杂性有着切身感受,破除校园欺凌的症结,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次大规模的专项整治,更需要遵循“人”的教育目撕凸媛桑检讨并改进我们的教育制度、教育方式方法以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一整套以学校为主体的校园欺凌教育、预防、整治、善后等规章细则,并纳入学校教育管理、文化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坚持不懈,久久为功,方能遏制校园欺凌势头的上升蔓延。

以《焦点访谈》披露的小华的遭遇为案例,我们从中能得到哪些启示和反思呢?首先,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该如何界定?挪威学者丹・奥威斯将校园欺凌定义为:一名学生长时间并且重复地暴露于一个或多个同学主导的负面行为之下,欺凌并非偶发事件。由此释义,校园欺凌一般是指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等手段,对他人实施的造成其身体或心理上伤害的行为。

小华在一年多时间中遭两个“小霸王”随时传唤购物、倒垃圾,并用烟头烧小华的枕巾,脏水倒被褥等。但“小霸王”并不认为存在“欺凌”,是和小华“闹着玩”,班主任、学校也不认为存在“欺凌”,因为小华身体并未受到暴力伤害。而事实却是,小华的心理因欺凌发生了畸形变化,最终走上“自残自杀”路,实际危害特别恶劣严重。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龙迪认为:小华长期处在人际暴力的环境中,生理和心理上的自我调节功能受到干扰和破坏,所以用自伤的行为来缓解情绪。这到底算不算欺凌?谁来界定欺凌?就目前而言,国家权威机构或者教育主管部门对何为校园欺凌还未作出具有效力的界定,更没有制定出专门的法律和部门规章。当前,对于欺凌,往往看重的是被欺凌者身体外在的伤害以及造成的肉体伤害后果,只看“结果”,忽略“过程”,因此小华的“欺凌者”不承认存在欺凌也就在所难免了。

其次,社会呼吁“法律介入”治理校园欺凌现象,那么,怎样用法律武器介入?由谁来“介入”?如何“介入”?

对校园的看法范文9

 

 

校园暴力心得体会1    最近在妈妈的手机上,在电视的新闻里,我常常看到全国各地校园欺凌事件频频发生。

   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我在妈妈的手机上看到的几则新闻:江西南昌市一女生99秒被扇32记耳光事件;重庆女生因邋遢被5名同学围欧致10级伤残;海东市互助县一名八年级学生陶某某,因不堪同学长期欺凌而在刚过完六一儿童节不久便服毒自杀了。看到这些新闻让正读五年级的我感到非常震惊,也非常愤怒,更让我对今后的初高中生活感到十分恐惧。

   校园本是让我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地方,不应该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古人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同学之间应当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古人已然了解,与人交善,才能带来进步。而作为未来主人翁的我们,却野蛮的去践踏这种思想,是何等的无奈。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怎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毁灭,作为新一代的主人翁我感到无比痛心。在此,我呼吁大家一起维护校园的学习环境,团结同学,互相帮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如果在我们身边有这种事情发生我希望大家不要袖手旁观,一定要第一时间站出来制止,让我们一起携手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校园。

校园暴力心得体会2    为了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促进学生遵纪守法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20XX年11月16日下午,我们四年级年级举行了“严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活动。

   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行为。此类案件不仅给被害者造成长期的心理阴影,甚至影响人格发展,施暴者也很可能滑入违法犯罪的歧途,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活动中,同学们收看了关于校园欺凌的专题教育片,深刻体会到了校园欺凌行为对同学所造成的生理和心理伤害。让学生知道当好朋友受人欺负的时候,要学会选择正确的方法帮助他(向老师、家长、警察求助),不能教唆别人抢劫,实行打击报复,否则,就会构成犯罪,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时,列举了小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良行为:为一点小事与同学打架、乱花钱、讲哥们义气等,提醒大家要及时改正,防止犯罪;教育学生要听老师、父母的话,不要到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去,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主题班会结束后,学生自发办了防校园欺凌手抄报。同学们把自己对校园欺凌的认识和学习心得以手抄报的形式加以巩固,效果良好。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同学们牢固树立了“遵纪守法为荣,违法乱纪为耻”的思想,增强了同学们反欺凌的意识,为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敲响了预防的警钟,学会了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学生不仅明白了知法、懂法、守法,而且让法律知识在全体师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应对校园欺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学校应严肃校规校纪,携全体教师共同规范学生行为,想方设法确保校园平安、和谐。

校园暴力心得体会3    校园是我们增长知识、接受教育的地方,本不该为欺凌事件的阴影笼罩,可据有关方面统计,全国绝大多数地区未成年人犯罪增多,有些地区年增幅在30%以上,作案者和受害者绝大多数为像我们这样的在校学生。

   从80年代末到现在已出现了一个未成年人犯罪高峰,我国出现的校园欺凌事件并不是孤立的。由于影视业的商业化,欺凌恐怖影视作品越来越多,充斥我们的视野,许多作品中对于犯罪过程细节的描述,成了不少青少年模仿的根源,而校园又成了他们“付诸实践“的理想场所。

   校园欺凌事件的存在,受影响的绝非个别学生,我们全体青少年都会受此不良影响。校园本应是我们学习的净土,但屡见不鲜的校园欺凌却打破了校园应有的宁静。花季少年身上的欺凌倾向十分令人担忧。说来说去,就是一句话“冤冤相报何时了?“

   校园欺凌同时也体现出人际交往问题,人际交往需要风度,风度就是用温柔去对待倔强的人,用宽容去冰冻苛刻的人,用热情去融化冷酷的人。

   儒家学说认为,人心固然有善端,但它一开始只是一个萌芽,而且它随时会遭到私心杂念和外界诱惑的摧残。这萌芽要成熟、长大,就需要特别的守护和滋养。提高德性是一个十分艰难的修养过程。游戏人生,看起来固然潇洒,可如此泛泛而过又能找到什么样的人生感觉?生命是单程线,没有回头的机会。

   我们青少年共同生活在一起,就应当互相帮助、互相谅解、互相包容,仇恨的种子,长不出和平的芽,单纯的冤冤相报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现在校园里出现了校园欺凌,闹的同学们都人心惶惶。

   影视作品、书刊对我们青少年犯罪的诱导作用十分严重,在我们身心发育过程中,自制能力一般较弱,是与非的界限比较模糊,很容易在觉得新奇好玩的心态下去模仿一些作品中的人和事,这是极需引起全社会关注并着手解决的。

   校园欺凌事件虽然发生在学校里,发生在我们这些学生身上,但这也是社会大环境的一个缩影,全社会都应引起高度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共同努力,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在校园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