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分子生物学的含义集锦9篇

时间:2023-12-31 10:58:04

分子生物学的含义

分子生物学的含义范文1

【关 键 词】待 无待 庄子

60年代,关锋曾用“有待―无己―无待”的公式概括庄子哲学的骨架,在当时及后来引发了较大的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这一概括是否恰当,但也自然地延伸到了对“有待”、“无待”和“待”等范畴本身含义的剖析。在探讨深化的过程中,有学者通过考证较为有力地指出了“有待”和“无待”在《庄子》中还尚未成为真正的哲学范畴,但对“待”的概念并未涉及。笔者以为,“待”应该是庄子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前人对其含义的剖析为我们提供了运思的基本思路,但关于这一范畴,我们还可以作进一步的更确尽的探讨。这种探讨并不是为了翻掇陈年旧帐,而是在探析中,我们将会看到,“待”这一范畴所涉及到的哲学问题及其所反映出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对我们理解庄子尤其是他的人生哲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庄子之“待”,首先应用于“物―物”关系上。从这一角度对“待”之含义的剖析,可以关锋为代表。在他看来,所谓“有待”,“简单一点说,即指一切现象都有它依赖、依存的对立面,用古语说是有所对待,用今语说就是各有其依赖、依存的对立面”,相应地,所谓“无待”,“就是没有对待,就是绝对。”在这里,关锋直接点出了他以“对待”解“待”的思路,而所谓“对待”,则主要是从事物矛盾双方彼此依存的角度去理解的。视“待”为表示“物―物”关系的范畴,能够在《庄子》中找到依据。突出的,如《齐物论》之“罔两问景”段:

罔两问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无特操与?”

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蜩翼邪?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

成玄英疏指出:“景之所待,即是形也。”“待”,在这里,表示的正是景形关系。但这种关系能否被规定为“对待”呢?换句话说,能否以“对待”为“待”之确解呢?查原文气脉,可以看出,“待”于此处,正是应用于景对己身存在在原因上外向的追寻,这种追寻并不停留在某个中间点(如“形”上),而是在对“待”之“所待”的追问中把对原因的溯问一直推向究底,换句话说,溯问一开始就指向着本因。在上段引文中,庄子的追问最后停却在不可知论式的悬浮状态里,但在内容基本相同的《寓言》篇“众罔两问景”的追问中,庄子越出了不可知论而探究到了一个最终的本因――“无有待者”。《庄子》说:

“……予,蜩甲也,蛇蜕也,似之而非也。火与日,吾屯也;阴与夜,吾代也,彼吾所以有待邪?而况乎以[无]有待者乎!……”

此“无有待者”,在《庄子》中,显然即是“道”,因为只有“道”才“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大宗师》)同时又“六合为巨,未离其内;秋毫为小,待之成体”(《知北游》)的。陆钦先生在其《庄子通义》中释此“无有待者”正是为“天道”,为“无所依赖的东西”。那么,在此“景一形一……一道”之关系中的“待”,表示的就是一种在本因论角度上的物与物进而物与道间的关系,因此,其确切的含义,个人以为,亦应该从其在“景―形―……―道”的整个追问系列的使用中去给以更明确的界定。庄子使用“待”这一范畴,在这里,亦即在本因论上,表示的是从现象存在出发,对存在原因的单向的、外溯式的追问,因此,“待”之含义也就应该是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最终是对“道”)的单向的、外在的依存、依赖关系。这种关系,我们可以称之为因待,它不具有相互性,构不成中国古人所说的“对待”,更不能与矛盾范畴中彼此双方之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进行类套。在本因论上,庄子所使用之“待”,是有它特定的含义的。

与关锋等就“物―物”关系的角度理解“待”的含义不同,另一些学者则主要是从“物(人)―人”关系上去理解庄子之“待”。如徐复观先生即认为,“人生之所以受压迫,不自由,乃在于不能自己支配自己,而须受外力的牵连。受外力的牵连,就会受到外力的限制甚至支配,这种牵连,就称之为‘待’”。王兴华先生也指出,“所谓‘有待’,就是指人的某种愿望和要求的实现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往往成为对人们‘自由’的束缚。”显然,这么理解的“待”,从正面看,指的是人之自由的条件,而从反面看,这种条件,同时亦正是一种“束缚”,是“外力的牵连”。得其所待,则自由能够实现,乃逍遥;所待不得,则生命受限而沦入困境。庄子之“待”,在人生论上,实在应从“困境”与“逍遥”的人之处境的双重性上去给以理解。例如:

①“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②“既使我与若辨矣……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邪?……化声之相待,若其不相待。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穷年也。忘年忘义,振于无竟,故寓诸无竟。”(《齐物论》)

③“虽然,有患。夫知必有所待而后当,其所待者特未定也。庸讵知吾所谓天之非人乎?所谓人之非天乎?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大宗师》)

在以上诸例中,“待”之使用正是与相应人生困境有关,而“待”在此“物(人)―人”进而“人―道”关系系列中的作用与含义,也正是在对相应人生困境的突越,或说消解中显现出来的。束景南先生认为庄子人生观的骨架可以概括为“有待―待道―无待”的模式,个人认为,上述《庄子》引文中的内容也可以用这一模式予以套嵌。列表说明如下:

结合上表,对“待”在人生论上之用途与含义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些结论:

(1)“待”,首先得从“物―我”困待的关系中理解。物(人)是与我相对待的,这相待之彼方,有所待之风,认知的对象,辩争的对方,生命之死亡等。“待”,正是表示着己与这些相“待”存在之间在生存困境之中的既相成(所谓“条件”)更相反(所谓“牵连”)的,可以径直称之为“困待”的关系。以上所引资料中的“列子之待风”、“化声之相待”、“死生有待”等其中的“待”,其含义都是此“困待”意义上的外物对人之存在的牵连。但人之沦入此种困境,是否如徐复观先生所言,主要来自于“自我的封界”及所形成的“物我之对立”呢?我们看上面的诸多困境,就它们作为相对性困境而言,应该说徐氏的看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在所“待”之条件得到满足(而不是消除所谓“自我的封界”)后,困境中“物我之对立”亦即外物对人之存在的牵连得到消解,主体获得自由,获得其存在之真实的实现。但再察庄子于此之文脉,其关注之焦点似乎不在于这些相对性的困境之上,死亡正不必说,逍遥者追求的是绝对自由,认知者追求的是绝对的知识,辩争者追求的也是一个绝对的(尤其在儒墨之辩式,亦即主要是价值观上的)是非,而这些,从根本上说,由于人之存在“相对”、“有限”亦即“有待”的本性,它们与生俱来,并不相对,也并不是因为主体在“自我的封界”中沉沦而入“主客的对立”所致,因此,这些困境,或说问题,它们也并不能够通过困境者自身客观的努力去予以突越和解决。

(2)“待”,在“人―道”关系中,就困境者心态而言,它指谓着“有待”主体对“无待”之道(圣人)的期待与呼唤;就困境的消解而言,则指谓着人对“道”的顺待与依归。“待”的这二层含义,同样可以从上引资料中得以说明。

在辩争困境中,“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欲从此困境中解脱出来,则必须“待彼”;此“彼”不能与“我”、“若”、“人”类似,不是“第四人”或者“论争的对象”、相反,他应该对“我”、“若”、“人”均能相知,因此,此处所“待”之“彼”只可能是体“道”了的“圣人”。“而待彼邪?”在此问语中,“待”之一辞表达了沦入困境者对作为“彼”的“圣人”(“道”)是期待甚殷的。又如在认知困境中,“知必有所待而后当”,此“待”之“所待者”不能够被解释为知识之“境”、“对象”,或者是“具体条件”,而应该解为“认知的绝对原则”;只有此“绝对原则”确定后,建立于此原则之上的整个认知体系方才有着坚实的底基,“而后当”了。在《庄子》处,这种原则曾被认为是“天人之分”,但此原则“特未定也“,也就是说并不能够被普遍地应用于实际认知过程而起到作为“所待者”之“绝对原则”的作用。“天人之分”其实也是一个认知困境。怎么办?“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要得到“真知”,则“所待者”实乃“真人”,更准确地说是“道”。只有此绝对之“道”才可能作为认知的绝对原则存在而不致因此又沦入了认知中的困境。“待”在这里表示的亦正是困境者对于“道”(“真人”)的在主体心态上的期待和呼唤。

《庄子》是哲学,不是宗教,因此,上面所“待”之“真人”、“圣人”主要地并不是指一外在并超越于困境者之上的他人乃至人格神的存在,而是困境者通过体“道”,在对精神境界的提升中能够求至的圣果。“死生有待邪?皆有所一体。”沉沦而入了生死的困境中了吗?从中解脱出来,在这里,不象后来的佛教,靠的并不是他人(神、佛)的救助,而是自身要去体会此“(死生)皆有所一体”之“道”。得“道”则困境自解,问题自消了。这种困境的自解,究其实,并不是指相待之彼方的消失,而是指在体道的“圣人”、“真人”那里,此“彼方”不再具有了与己身相待的性质。“化声之相待,若其不相待”。能够“若其不相待”,则是因为自身已“振于无竟,寓诸无竟”的缘故。从“道”的角度看,个人的生死,实在乃“非以人生生死,非以死死生”,二者并不是绝对的排斥和互限,而是在“皆有所一体”中存在之整体性的流逝。体道者,“知命不能规乎其前”,是以不再囿拘于困境之中,他“日徂”,“不化以待尽”。此处之“待”,则指谓着主体因体“道”而有的新的心态。在这种心态里,对于面临而来的死亡,主体心中不再是以往困境中的“其热焦火,其寒凝冰”,而是在安然“不化”,亦即无动于衷中的对一切变化的顺待;所顺待者似乎是死亡,但此死亡,因经历了“道”的洗礼,他已是“死而不亡”,或说已由死亡转为“不知之化”的性质了。

综上所析,“待”,在人生论,亦即在“物―人”和“人―道”关系中,就有着“困待”、“期待”和“顺待”等这样三个基本含义。对照所谓《庄子》之“有待―待道―无待”的人生观基本骨架,我们可以看出,“待”的这三种含义及其发展集中地体现了庄子人生探思的起点,路径和所抵至的目标境界。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个人以为,将前人已经有所探究的庄子“待”的含义进一步引向具体和深入是有价值的,它有助于我们对庄子哲学的理解。

在上面,结合在解决关哲学问题中的具体用途,我们分别剖析了庄子之“待”在本因论和人生论上的具体含义。但这两种含义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呢?细加探究,我们认为是存在的,它突出地体现在人生论上的“困待”其实乃是本因论上“因待”得以发衍的原发驱力,而此“因待”之溯求亦正是向人生论的“待道”发展的中间环节。且看《大宗师》的最后一节:

子舆与子桑友,而霖雨十日。子舆曰:“子桑子殆病欤!”裹饭而往食之。至子桑之门,则若歌若哭,鼓琴曰:“父邪!母邪!天乎!人乎!”有不任其声而趋举其诗焉。

子舆与,曰:“子之歌诗,何故若是?”

曰:“吾思夫使我至此极者而弗得也。父母岂欲吾贫哉!天不私覆,地不私载,天地岂欲私贫我哉?求其为之者而不得也,然则至此极者,命也夫!”

此段引文中,诚然无一“待”字,但沦入困病之境的子桑向外推问,茫茫求索但终不可得的溯因心路却历然可见。不类于古希腊人面对外界自然出于好奇心的无穷追问,在这里,追问也是一溯求底,但其内容则只是切身的已之处境与存在。正如崔大华先生指出的,庄子的哲学以人生哲学为中心,而其人生哲思,与其他先秦诸子从人性论出发不同,是以人生困境作为出发点的。沦入诸如“桎梏”、“倒悬”等困境之若中的庄子,敏感而又好思的庄子,在困境中,首要的把目光转到了对困境之因的理性探索。沦入困境,原因何在呢?在于自身吗?作为动荡时代的一个软弱的平民知识分子的代表[8],庄子又何曾有过什么自作孽而不可活的行径呢?其因唯有外求外索。这种求索单向地,外在地绵延而伸,最终推究到了一最后的“无有待”的绝对存在──“道”之上,并因此构成了一个从已身存在出发,对存在原因的单向的,外溯式的追问系列整体。《庄子》好“三言”,这种在“因待”上的溯底性追问思路就集中地体现在“罔两问景”和“众罔两问景”的两段寓言之中,“吾有待而然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邪?”其中的第一个人称――“吾”,正透露出“因待”之问源发于人生“困待”之境中的庄子特有的运思。这种运思最终归结于作为“本因”的“无有待者”―“道”的存在之上。在庄子那里,人作为本性上有待的存在,正是在“待道”,亦即将自身与此绝对之“道”相合一的过程中才超越了自身“有待”的本性,消解了生存所面临的诸多困境(尤其是那些终极性困境)进而获致无限的、绝对的逍遥之游的。待于外在于和超越于人的存在之上的绝对存在,这可以说是庄子消解人生困境的基本思路。

当然,在强调二者联系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够忽视它们之间的区别,这是因为,一方面,庄子之“待”,如前已论,由于所要处理的哲学问题的不同,在本因论和人生论上,其含义是各不相同的;况且,人生论上所待之“道”,在《庄子》中,主要的也不是作为本因而是作为本原和本体而存在的。另一方面,将二者区分开来,从庄学研究的历史看,也具有一定的方法论意义。在60年代和80年代有关庄子哲学骨架等问题的争论中,由于一些论者未曾将这两个方面区分开,结果引致了一些不必要的混乱与争执。例如关锋,一方面,他仅以“物―物”的对待关系解“待”,另一方面,他又设定了一个主要是人生论意义上的“有待―无己―无待”的骨架模式,当然就难以避开有些论者提出的“有待”之现象界不是主体,又何以能够“无己”进而化为“无待”之“道”的责难了。其实,只要我们把本因论和人生论之“待”分开,分清二者各自不同的含义及要处理的不同问题,则关锋对庄子之“待”的剖析,包括他的“有待―无己―无待”的基本骨架,如果不以人废言的话,还是能够对我们理清庄子哲学的思路起到相当的作用的。在研究古人思想的过程中应用古人未曾形成的哲学范畴,应该说是可以的,在有时候甚至是必要的,重要的不在于“有待”、“无待”等范畴能否被应用于庄子哲学的研究,而是应该在对庄子之“待”的含义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准确地把握和运用它们。

人以在世的方式存在着,所谓人生在世。人生在世,由于人之存在有限的本性,大概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言,“总有些问题是不可能解决而只能取消的。”这些问题,亦即所谓人之存在的终极性困境。针对这些生命困境,庄子先知先觉,以其“待”的思想为自身,也为后人开出了一条能够从其中有效地超脱出来的精神思路。庄子之“待”,如上面的分析所显示的,无论在本因论还是人生论上,都是有它特定的含义的。分析这些含义的内涵及其流衍和演变,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庄子在消解人生困境时特有的运思,这些运思对我们理解庄子的哲学尤其是他的人生观是有益的,对我们今天的人生思考也能够不无启发。

参考文献:

[1]关锋:《庄子哲学批判》,《哲学研究》1960年7―8期。

[2]“无”字依王孝]鱼点校补。

[3]陆钦:《庄子通义》,吉林人民出版社94年版,第619页

[4]徐复观:《当代新儒家家集.徐复观集》,第309页,群言出版社,1993年。

[5]王兴华:《相对主义是庄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哲学研究》,1981年3期。

[6]束景南:《论庄子哲学体系的骨架――兼驳关锋的新发现》,《哲学研究》,1979年11期,第51页。

[7]庄子的阶级属性,学界有较大争议,本文采陈鼓应、刘笑敢说,以庄子为平民知识分子的代表。

分子生物学的含义范文2

一、基本概念辨析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

3.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

4.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和化合物都是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5.分子和原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6.元素和原子:元素是核电荷数相同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7.原子和离子:原子是电中性的;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8.阳离子和阴离子:阳离子带正电荷;阴离子带负电荷。

9.催化剂和催化作用:能够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并不改变的物质是催化剂;催化剂所起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10.酸、碱、盐概念的区别:①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②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③盐: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二、有关化学反应的问题

1.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

化合反应:多变一(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

分解反应:一变多(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

复分解反应:化合物1 + 化合物2化合物3 +化合物4

置换反应:单质 + 化合

物新单质+新化合物

2.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中有氧的得失,则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氧的得失不好判断时,看反应中是否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则该反应必为氧化还原反应。(这是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不是并列关系。)

3.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注意这其中有三个“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原子的个数不变。

三、有关化学用语的含义

1.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核内质子和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

2.元素符号

a.符号前面不加数字,有宏观、微观两种含义。如,Fe既可以表示铁元素,也可以表示一个铁原子。

b.符号前面加数字,则只有微观含义。如,3Cu表示三个铜原子。

3.化学式

a.符号前面不加数字,有宏观、微观两种含义。如,H2SO4既可以表示硫酸这种物质,也表示一个硫酸分子。

b.符号前面加数字,则只有微观含义。如,3H2O表示三个水分子。

c.符号中的脚标: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该原子的个数。如,H2SO4中“2”表示一个硫酸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特别注意不是含有一个氢分子。)

4.化学方程式

以4P+5O22P2O5为例。

a.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上述反应表示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b.通过相对原子质量表明了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质量比。上述反应表示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每份物质质量均相同)。(这也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基础。)

四、有关溶液的概念及表达方法

1.溶液、溶质和溶剂

溶液: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质和溶剂:被溶解的是溶质,能溶解其他物质的是溶剂。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液中还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是不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的是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3.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

(1)溶解性只是定性地说明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中溶解能力的大小,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通常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不溶)等粗略地表示。

(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单位为克(g)。

(3)气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该气体在压强为101kPa、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4.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区别

5.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和使用范围

附一:常见的化学“之最”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③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④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氢气。

⑤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活动性最强的是钾。

⑥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活动性最弱的是金。

⑦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⑧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⑩在相同条件下,相等体积的气体中最轻的是氢气。

附二:常见的“一定”和“不一定”

①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②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

③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但纯净物不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④酸电离时一定产生氢离子,但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

⑤对于不同溶质,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但对于同一溶质的溶液,在同一条件下,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

⑥电离时产生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一定是盐,但盐电离时不一定只产生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

⑦电离时产生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一定是碱,但碱电离时不一定产生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⑧同种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一定相同,但质子数相同的不一定是同种元素。

⑨有机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分子生物学的含义范文3

关键词:文学作品;语用分析;语用;《爱玛》简介;人物对话

语用学是语言学一个重要的分支,其主要的含义是通过对于文学作品中一些语句的有效分析与研究,更好的领会作品深层的含义。这种方式与以往文学作品分析的方式具有非常大的不同。以往我们对于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主要是通过对于作品的语音层次来完成的。比如:语法、结构、语义、语音等等方面。而语用学是从非语言的角度,应用一些语用的原则和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分析来来完成。本文以简.奥斯丁的小说《爱玛》中的人物对话为例,对于语用学的含义、小说《爱玛》简介、小说《爱玛》中的人物对话语用分析问题进行具体的研究工作,以便于我们对语用学有更深一层的理解,在今后的学习与研究中,可以更好的应用语用学对于文学作品进行分析。

一、语用学的含义

到目前为止,语用学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我们可以从一些方面对于语用学进行了解与分析。第一,语用学简单来说是一种将语言置于使用语境中的意义研究学科。第二,语用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比如:言语行为和会话结构、预设、会话含义、指示词语、语境等等。在语用学的应用当中,礼貌原则和会话含义是其应用的核心,在言语的交际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与应用的意义。

二、小说《爱玛》简介

《爱玛》是英国文学家简.奥斯丁非常成熟的一本小说。其主要的内容为女主人公爱玛是一个富家小姐,她的性格特点是一意孤行、自命不凡。她最大的爱好为喜欢为别人做媒。爱玛在与文中另外两个人物哈丽特小姐、佘特利先生的大量对话中不断的进行思考和心理上的成熟。比如:佘特利先生在于爱玛的对话中总是在不断的纠正她,尤其是她的错误。而爱玛在于哈丽特小姐的众多对话中往往会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三、小说《爱玛》中的人物对话语用分析

在小说的创作中,尤其是进行语言的表达时,通过对于文中人物大量对话的描写,有利于构建起小说的主框架、更好的推进文学作品故事的发展,最终使得小说达到高潮。因此,对于文学作品的可行性分析,我们可以从语用学的角度,对于其中人物的大量对话入手。

1.利奇的“礼貌原则”

英国语言学家利奇从语言学和修辞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礼貌原则”。其系统性的指出了人们出于礼貌的原因导致其在进行会话中违反合作原则。如:在相同的语境下出于礼貌的需要往往将不礼貌的表达降到最低。礼貌原则在进行应用中主要的方式为使得自己的语言上吃亏而让别人获益,最终使得别人对于自己有好感,有利于顺利进行交往,最终使得自己在长期的交往中获益。其主要有六点。其一,同情准则。其二,赞成准则。其三,谦虚准则。其四,赞誉准则。其五,宽宏准则。其六,得体准则。

2.格赖斯的“会话含义”与“合作原则”理论

格赖斯认为,人们在会话中可以进行交流,在于人们遵守了一些基本原则,使得双方在会话中相互配合,最终达到相互理解。合作原则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第一,方式准则。第二,相关准则。第三,质量准则。第四,数量准则。

3.布朗与莱文森的“面子理论”

布朗与莱文森提出了“面子保全理论”。他们深刻的指出在会话中使用礼貌语音,一方面是使得对方的面子得到维护。另一方面是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面子主要分为两种,积极面子、消极面子。积极面子主要有:赞美、接受、恭维等,消极面积主要有:自己具有自由的选择行为、不受到他人的摆布、干涉、阻碍、侵犯等等。

4.小说《爱玛》中的人物对话语用分析

爱玛凭借着自命不凡的性格一直在为他人做媒。爱玛自从结识了哈丽特小姐之后,就一心要为其做媒。爱玛很快的相中了牧师埃尔顿先生,认为其与哈丽特小姐是郎才女貌、天生一对,于是制造了大量的场合来对于两人进行撮合。同时,出生低位仅仅是农户的马丁对于哈丽特小姐非常的爱慕,两个人之间也非常的聊得来,并且彼此之间爱慕。但是,爱玛认为马丁出生低危,与哈丽特小姐非常不般配,于是在与哈丽特小姐的对话中屡屡贬低马丁,说他没有教养、缺乏绅士风度、出生低微等等。因此,哈丽特小姐在意与爱玛之间的情义,出于礼貌原则中的赞同准则,只能违心的认为马丁没有教养、缺乏绅士风度、出生低微,违背了质量准则与合作原则。此时,哈丽特小姐突然收到了马丁先生的求婚信,不知道如何是好,于是开始找爱玛商量。爱玛看着哈丽特小姐沉默不语的幼铀档溃骸罢饷此的愀了他肯定的答复了?”于是,哈丽特小姐马上给予否定的回答。从人物性格来讲,哈丽特小姐优柔寡断、做事缺乏魄力,心里边明明喜欢马丁,但是无法真正来表达,更无法付出实际的行动。这样回答同样是出于礼貌原则中的赞同准则,违背质量准则和合作原则。从爱玛的行为来进行分析,其内心是希望哈丽特小姐尽快的放弃马丁,然后按照自己的意愿使得哈丽特小姐尽快与自己相中了牧师埃尔顿先生在一起。但是,他在言语上却不进行这样的表达,而是进行相反的会话。因此,爱玛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质量准则。这种会话还有一层意义,爱玛表面上是尊重哈丽特小姐自己的想法,让她自己进行选择,实质上她是在替哈丽特小姐进行爱情的选择,维护了哈丽特小姐的消极面子。后来,在哈丽特小姐做出拒绝马丁求婚的时候,爱玛迫不及待的说出了自己真实的想法,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方式准则,即避免歧义。

四、结语

本文以简.奥斯丁的小说《爱玛》中的人物对话为例,应用了文学中语用学原则来对于文学作品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有利于文学作品的读者应用这种方式更好的进行文学作品中语句的深刻含义,对于其作品进行更深的思想体会。

参考文献:

[1]林茵茵. 运用语用学原则分析文学作品的可行性研究――以简・奥斯丁的小说《爱玛》中的人物对话为例[J]. 大众文艺(理论),2009,21:51-53.

[2]林茵茵. 运用语用学原则分析文学作品的可行性研究――以简・奥斯丁的小说《爱玛》中的人物对话为例[J].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04:57-60.

[3]赵小芳. 用合作原则和礼貌理论分析《爱玛》中的会话含义[D].内蒙古大学,2009.

分子生物学的含义范文4

一、化学变化

物质世界是可以无限细分的,化学的研究范围主要是把物质分到原子级别,即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分子是保持物质变化性质的最小微粒,所以,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反应物在特定条件下变成原子(离子),原子(离子)再通过新的化学键生成新的产物,即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如果仅有旧键断键便不能称为化学变化,如氯化钠晶体受热熔融;同样,如果仅有新键生成而无旧键断裂,也不能称为化学变化,如熔融氯化钠冷却结晶。另外,发生化学变化时必有新物质生成,但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未必是化学变化,如核反应,虽有新物质生成,但已超过原子级别,所以不应该属于化学变化。

二、混合物

此概念的内涵是物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各成分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都保持着原来的化学性质。它是作为与纯净物相对立的概念而存在,它的外延范围应该在化学变化范围之内,而不应该延伸到同位素的范围。例如1H、2H、3H混在一起是不是混合物,H2O和D2O混在一起算不算混合物等这些问题都背离了混合物的本质含义。如果再联想到氯气,自然界中氯元素由35Cl、37Cl两种同位素组成,显然普通的氯分子应该有三种──37Cl 37Cl 、37Cl 35Cl 、35Cl 35Cl难道通常所说的纯净氯气是混合物?

三、电解质

电解质的含义是熔融或溶于水时能够发生电离的化合物。在此,要注意对“能够”的准确理解,即多少叫“能够”。例如,乙醇是典型非电解质,但我们知道乙醇能够和钠反应放出氢气,这说明乙醇能够电离出H+ ,所以“能够”应该理解成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电离的化合物。另外,严格地讲,电解质只有在溶于水时才能表现为强电解质或弱电解质。

四、可逆反应

化学平衡的研究对象是可逆反应,那么怎样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可逆反应呢?其实从理论上讲,所有的反应都有一定程度的可逆性,绝对不可逆的反应是没有的。我们平常所讲的可逆反应一方面是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所做的近似处理。例如,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我们认为是不可逆的,而水的电离我们却认为是可逆的。原因在于中和反应的程度远胜于水的电离,此水的电离可以忽略;但盐水解使溶液不显中性时,水的可逆电离起决定性作用,是不能忽略的。另一方面是指正向反应程度不是很大的化学反应,如合成氨气的反应等。

五、离子方程式

教材中离子方程式的含义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若紧扣此定义,则CaCO3和过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该写成CaCO32- +2H+ =CO2+H2O,因为我们把sub>看成溶于水后百分之百电离,所以实际参加反应的是CO32-而不是CaCO3。但事实上CaCO3和过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该是CaCO3+2H+ = Ca2++CO2+H2O。那么,我们平常所说离子方程式的真正含义应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物质主要存在形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仍以CaCO3和过量盐酸反应为例,因为CaCO3难溶于水,所以CaCO3在水中的主要存在形式应该是CaCO3而不是CO32-。再比如H2SO4和Ba(O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该是2H++SO42-+2OH-+Ba2+=2 H2O+BaSO4而不应该写成2H++ SO42-+2OH- +Ba2+=H2O+ BaSO4,因为每有1molSO42-和Ba2+反应的同时必有2molH+和2molOH+参加反应,既然参加了反应就应该以主要存在形式写进离子方程式。再比如足量Ba(HCO3)2溶液和少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该写成HCO3-+ OH-+ Ba2+=BaCO3+ H2O,此时虽然Ba(HCO3)2溶液中HCO3-的物质的量是Ba的物质的量的两倍,但多余的HCO3-没有参加反应,所以不能写进离子方程式。

化学科学中处处渗透着对立统一的规律,利用概念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反过来,运用辩证法的思想指导学生对概念的学习,是化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许多看起来相互对立的概念,其实是存在有机联系的,例如,金属与非金属、有机物与无机物、共价键与离子键、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等都是如此。它们是对立的,但又是统一的;它们之间有着显著的区别,但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它们之间有着一系列的渡态,不存在截然的、绝对的界线。例如,盐酸是否属于电解质,按电解质的概念理解,盐酸是混合物,不应属于电解质,但盐酸具有电解质的诸多性质,习惯上常酸、碱、盐属于电解质就是这个道理。其实,只要弄清楚电解质的本质含义,至于盐酸是否属于电解质的争论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其它,诸如乙醇和钠反应属于有机反应还是无机反应,属于取代后反应还是置换反应等等的争论都是没必要的。

分子生物学的含义范文5

关键词:核电国产化;程序理解;核电程序理解技术;模型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04-0893-04

Based on the Integrated Model of the Nuclear Power Program Un-Derstanding

FU Shi-min

(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Hengyang 421001, China)

Abstract: With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China's nuclear power industry has entered th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period, but the existing nuclear power software already can’t satisfy our country present stage of nuclear power development needs. In order to China's current nuclear power software upgrading, in the original nuclear power for software reuse based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or to become a urgent demand, this will be involved in nuclear power software program understanding. Because in the field of nuclear power professional and complexity, in nuclear power software analysis based on practice, by introducing the general procedure to understand the technology, model, leads to a nuclear power software understand need technology, model, steps. To Copernic program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ocess of nuclear power software understanding and physical model of the process, summed up a set of software for nuclear power program understanding feasible scheme, this to our country the development of nuclear power has very realistic significance.

Key words: nuclear power localization; program understanding; nuclear power program understanding technology; model

1 概述

由于核电软件常常涉及到知识产权、商业机密,甚至是国家秘密。出于对自我知识产权的保护,在被引进的核电软件中,能给出核电软件自身的完整设计文档的例子是少之又少。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核电已进入繁荣发展的时期。过去那种出于安全性和经济性考虑而引进的国外核电软件已不能满足现时代我国核电发展的需求。因此,为了对我国现有核电软件进行升级,满足现阶段的核电发展需求,在原有核电软件基础之上进行软件重用或再工程成为一个迫切的需求,这就会涉及到核电程序理解的问题。因此,对核电程序理解的研究对我国核电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一般性程序理解的模型、技术

2.1程序理解的定义

程序理解是一个从计算机程序中获得该程序知识信息的过程,它是软件工程学中日益引起人们兴趣的一个领域,是指分析目标系统,标识目标系统组件及其相互关系,创建不同形式或更高抽象层次的系统表示的过程。其目标是理解软件系统以促进性能提高、纠错、建档、再设计或使用另外一种语言重新编程。

2.2程序理解模型

程序理解中,采用一种有效的理解模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程序理解过程中信息前后数据不一致或信息丢失这些情况经常发生,这些都给程序理解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为了程序理解的完整性和正确性,采用一定的程序理解模型是很有必要的。常用的程序理解模型有:

1) 基于自顶向下的模型:该模型应用于代码或代码类型已知的情况,采用拥有知识公式化假设,把系统分解成各个能在代码中实现子系统,再分解每一子系统直到取得实现既定功能的代码块。

2) 基于自底向上的模型:该模型理解每行程序代码,发现相似的模式及其集合,则抽象出能用于识别更高抽象层的新模式。

3)基于知识库模型

此模型由三个部分组成:①知识库:包含了程序员经验、问题域知识、论述规则、计划和目的。②思维模型:分为三层:由规格说明层、实现层和注解层组成。规格说明层是程序抽象的最高层次,完整地描述了程序的意图;实现层包括了数据结构和功能在内的最低级抽象;注解层连接规格说明层中的每个目标到它在实现层里的具体实现。这些连接可以是不完全的。③消化吸收过程:描述思维模型如何根据程序员的经验和程序信息进行理解。吸收过程既有自底向上又有自顶向下方式。具体按照哪种方式进行完全依赖程序员。其过程中关键部分是查询阶段。在这个阶段,程序员针对目标进行询问,猜测结果,最后经过搜查代码和文档来证实或已有的假设。

4) 综合模型

包括三个主要部分:自顶向下模型、自底向上模型和知识库模型。该模型是将自顶向下模型、自底向上模型和知识库模型三个方法集成为一个思维模型。

2.3程序理解技术

从大的方面来说,程序分析可以分为静态程序分析和动态程序分析。静态程序分析是在不执行程序的前提下,根据程序的模型推断出程序本质结果的过程,而动态程序分析是一个分析程序运行时的依赖关系的过程。常用的静态分析技术包括:有词法分析、语法分析、控制和数据流分析、类型检查和推理、交叉引用、复杂度度量和结构化分析等,而动态分析技术包括对象实例依赖、方法调用图、动态链接和多态性、路径覆盖测试、登记和回调函数、内存管理、分支、并发、功能瓶颈等。不同的程序理解技术之间考虑的侧重点不同,将各种程序理解技术适当搭配,势必可以提高程序理解的效率。

3 核电程序理解的模型、技术及过程

由于核电软件涉及的专业知识性强,代码数量庞大,功能比较复杂,因此,针对这个特殊的软件应用领域,采用何种有效的程序分析模型、在众多的程序分析技术中选取何种对核电程序理解有效的分析技术,这些将关系到核电程序理解的效率,甚至是核电程序理解成功与否的关键。

3.1核电程序理解模型

由于核电领域是个专业性很强的领域,其中可能会涉及到复杂的公式以及计算不同的参数可能会采用不同的计算模型。这就要求核电理解人员不仅具备相应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而且要求理解人员对核电领域的基础知识、物理变量、物理模型等熟悉理解,这就需要程序理解人员有相应的知识库。同时,当对代码熟悉时,理解人员通常采用自顶向下模型进行理解;而当对代码完全不熟悉时,采用自底向上模型进行理解。一般来说,最初通过自顶向下的方式推进理解过程,这期间应该会遇到不熟悉的代码部分,于是需要转回去进行自底向上的理解。基于此,对核电软件程序理解过程中采用综合模型是比较恰当的。

3.2核电程序理解技术

核电领域是典型的安全关键领域,它的安全性事关重大。应用在该领域的软件系统一旦发生故障,将来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危及人的生命甚至会造成生态灾难,因此这就对核电站生产用软件的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这些被分析、理解的核电软件一般是在经过了严格的测试并被核电站实际安全运行了很多年的软件,可以被认为是安全的。基于安全性的考虑,即使对于核电软件在某些突况下也很少执行的情况我们也要进行分析,而不能仅仅分析核电软件中的关键信息。这就要求我们在对核电软件分析理解的过程中,要全面地展示出核电软件的具体内部信息。为了能够更全面地反应核电软件的信息,保证核电软件运行过程中所有可能的执行路径得到挖掘,在核电软件的理解分析中用到更多的是静态分析技术。根据实战经验,核电软件分析常用的静态分析技术有:词法分析、语法分析、结构分析、控制流分析、符号执行等。

3.3核电程序理解过程

在核电软件理解采用的模型、技术都确定之后,接下来我们就要考虑采用何种步骤实现对核电软件的逐步理解。根据项目实战经验,现总结出核电程序理解采用的以下几个步骤:

1)从应用领域的角度整体把握该核电软件在其领域中的作用;

由于核电软件的保密性和特殊性,被分析的核电软件一般都严重缺乏软件说明、注释等对软件理解至关重要的信息,如果此时对其直接分析源代码或是逆向工程,此时无疑像大海捞针,没有方向。但如果此时能确定该软件的应用领域,(如:我们要分析的Copernic程序是反应堆控制程序的子程序,因此,我们可以明白我们要处理的程序是用来的反应堆进行控制的),然后再从实际的应用领域中去考察该应用领域大体上应该包含有哪些功能实体,这显然有助于程序的理解。此时我们可以利用知识库模型,用语义网络将该实体的具体知识信息和知识点描述出来,并加入知识库中以备后续的使用,如下图1所示:

图1

该图粗略描述了堆芯的组成,这对我们发现堆芯的各功能实体更为有助,而软件是对现实世界的模拟,这对我们推测要分析的软件大体上应分为那些功能模块是有帮助的,如:根据上图的语义网络,我们可以大胆猜测,反应堆控制程序可能包含燃料棒的受力、中子通量计算等模块,这样就使我们在分析反应堆控制程序之前做到大体上心中有数。当然我们可以将语义网络进一步细化,如:燃料棒涉及哪些物理变量、物理过程,这些物理变量、物理过程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的等等,这些都加入知识库中以有助于核电程序的理解。

2)利用程序理解工具将核电软件分割成各功能模块并与上步分析出的实际功能尝试匹配;

面对核电软件,如果仅从代码本身去发现问题领域是怎么被模拟的,势必是困难的,也会显得很盲从。而软件是对现实世界的模拟,很多具体应用领域的实际功能会在软件的模块功能中有所体现。根据自顶向下模型,利用程序理解工具将待分析的核电软件分割成相对独立的模块(由于保密的要求,该文的图形均以非具体核电软件为例) 如图2所示:

图2

这就将一个待解决的大问题划分为具体小问题。此时,根据自顶向下模型的创建假设、证实假设、改善假设的思维将各软件模块与上一步分析出的实体功能进行尝试匹配。结合反应堆中含有的功能实体,确定各模块的“宏观”功能。在确定各子模块的“宏观”功能时我们可以同过看参考文档、看命名模块的英文的汉语语义、看软件的注释、通过模块内部变量的物理意义推测模块的功能、运用排除法等手段来证实。剩余一些确实难以匹配的模块,让其处于待定状态,等待以后分析。如:通过阅读源代码中的部分注释(如:注释中含有“rod”,“cladding”,“ posson ratior”,“elastic constants”等)并结合有限的文档参考资料,我们可以确定Copernic子程序的“宏观”功能是对燃料棒的受力进行分析。

3)针对被为分割好的核电软件各功能模块进行数学建模;

经过模块匹配之后,尽管有的核电软件模块宏观功能明确,但是其中可能会涉及复杂的物理过程。对宏观功能明确但物理过程又比较复杂的模块进行直接分析有时会显得难以下手,此时,若对有物理过程的模块进行数学建模,将其物理过程以公式的形势表现出来,并在物理模型的“宏观指导下”,理解人员再去理解程序,这无疑有利于程序的理解。同时在建模过程中,会驱动理解人员去思考,该物理模块包含哪些物理变量、其某个物理过程是如何的等,这无形中也会加深理解人员对程序的认识。由匹配结果可知,Copernic模块是处理燃料棒受力的。由于Copernic模块物理过程较为直观,我们以它为例来说明建模过程。既然要建模就要在建模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一是:对物理过程涉及的领域知识进行补充,并加入知识库中。由于涉及到力学分析,在建模之前我们要先了解基本的力学基础知识(如:弹性力学,塑性力学等),对一些物理变量等做好充分的理解(如:弹性模量,泊松比,应力,应变,屈服条件等)。

二是:了解物理过程。燃料棒处于包壳中,在反应堆运行过程中会发热、肿胀、伸长、产生气体,因此,它会受到径向、切向、轴向的应力。因此,只要我们求出这三个应力并以此为突破口,就能弄清楚软件模块时怎么对燃料棒受力进行处理的。

建模:结合燃料棒的具体实际,并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建模。由于燃料棒是圆柱形的,它关于轴向对称,因此采用极坐标进行建模比较方便、简洁。根据弹性力学知识,与圆柱体密切相关的方程有:几何方程,本构方程,平衡方程。将几何方程代入本构方程就得出了三个应力的关于位移的微分形势,再将三个应力代入平衡方程,得到一个控制方程,控制方程是一个关于位移的偏微分方程,对偏微分方程求解,就得到了关于位移的的解。将所得的位移的解代入几何方程,便得到了三个方向形变的解,将形变的解代入本构方程便得到了三个方向力的解。此时,粗略模型就建立起来了,为了保证模型的基本正确性,要进行多次验证计算,为以后分析程序做好指导和铺垫。

4)选取一个软件功能模块进行分析;

在有物理过程的核电软件模块被建立数学模型以后,接下来就考虑选取一个合适的模块进行分析。可以依据如下选取策略来选取模块:一是:选取代码规模尽量小的模块;二是:选取物理模型尽量简单的模块;三是:选取程序注释尽量多的模块;四是:选取提供了较多参考文档的模块。

由于Copernic模块受力过程较为直观且我们已为其建立了数学模型,其代码规模也较为合适,我们决定首先选取该模块来分析。而对于物理过程不明确或者看不出有什么物理过程的模块的选择,可以依据如下选取策略来选取模块:一是:选取提供较多参考文档的模块;二是:选取程序注释尽量多的模块;三是:选取代码规模尽量少的模块。

经过以上几个步骤,我们就能选取出一个较为合适的软件模块了。

5)分析选取的软件模块;

对选取的Copernic模块进行分析时,根据自顶向上模型,利用程序理解工具将该模块划分为若干子模块。由于核电环境的复杂性,有的大的软件模块除了含有一个物理模型之外,大模块包含的子模块有时也会含有各自的物理模型。对于含有物理模型的子模块要为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如:在第三步求解径向、切向、轴向三个应力时,出现了常数C,只有将C值求出来,我们所求出的力的表达式才有意义,因此,我们就要怀疑在Copernic模块的子模块中可能会含有对常数C计算的模块。 根据分析,我们得知:在将燃料棒划分为很多小环的过程中,每一环都有各自的常数C,因此我们必须求出常数每一环的常数C,这时就要根据各小环受力平衡为其建模。将各环的受力方程组成一个方程组,并对其求解,便得出了每一环的常数C的表达式。

由于核电程序的复杂性,有时在大模块的物理模型中涉及的变量并不能通过数值直接量化,而是需要在其包含的小模块中采用拟合、迭代等方式得出,实现对该变量的计算。这就会使我们求出的大的模块的物理模型的数学表达式的变量会被散落在不同的子模块中进行计算。因此,此时我们可以利用知识库模型,将各子模块的可能的功能尝试与我们从物理模型导出的数学表达式的变量进行模式匹配,在匹配过程中,可以采用诸如:查看子模块的参考文档、子模块源代码的注释、子模块含有的变量的意义等手段来确定子模块可能的功能。

对于其余的小模块,经过参考有限的文档及观察上一步的建模得出的表达式,暂时看不出涉及物理模型的,可暂时不用考虑建模。对于确实含有物理模型但暂时还看不出含有物理模型的模块,可在稍后分析过程中去逐渐建立(如:有的模块的逻辑很难理解,此时就要考虑它可能会涉及到物理模型)。

在大模块的各小子模块的数学模型或者子模块的宏观功能被大体确立之后,接下来应考虑选择一个子模块分析。在选取哪个子模块先入手分析时,可以按照有数学模型的优先、“宏观”功能相对明确的其次、功能模型都不清楚的最后的原则进行选择分析。由于计算常数C的模块含有物理模型且其“宏观”功能相对明确,我们首先选择计算常数C的这个子模块来分析。

6)分析选取的子模块的子程序;

首先,根据自顶向下模型,将待分析的子模块的包含的所有子程序分割出来。同样,在我们选取子模块的哪个子程序分析时,最好先考虑子程序可能的“宏观”功能。此时,我们可以查看已数学形式化的计算常数C的物理模型中含有哪些物理变量,然后再去考虑子程序的“宏观”功能。根据知识库模型,将公式中含有的变量与子程序的“宏观”功能进行模式匹配,使公式的变量的物理含义与子程序的“宏观”功能对应。既然要选取子模块的子程序进行分析,我们要选取一个子程序,选取子程序的策略依次如下:

一是:该子程序有参考文档;二是:子程序的的宏观功能尽可能明确;三是:子程序中含有的注释尽量多;四是:子程序的规模尽量小。

组成一个程序的元素有:常量、变量、函数、表达式、类等诸多要素,其中以变量的物理含义、函数的功能最为重要。程序的功能是由变量组成的若干表达式及函数实现的,因此先弄清楚程序中变量的物理含义是十分必要的。

依据知识库模型,根据命名恢复规则将程序变量与知识库中的知识点进行模式匹配来确定程序变量的物理意义,对于不能匹配的程序变量,可以通过查看参考文档、程序代码注释、参阅推导出的数学表达式等方式来确定程序变量可能的物理意义,如果这样还不能确定变量的物理意义,甚至还可以大胆推测其可能的物理意义,在稍后的分析中通过搜索代码或文档等方式逐渐对其修正。然后,根据关系恢复规则将程序块中的顺序过程调用、单过程调用和构造定义等与知识库中的知识关系进行模式匹配。由于此时有些变量的物理意义我们已匹配出来,因此,对于不能匹配的顺序过程调用、单过程调用等可以参照控制流图来读取其源代码以推测出其可能的功能,其实这是一个逐渐聚合的过程,这也是自底向上模型所强调的,如:对于代码pcboards=pcboards-sold,自底向上模型的状况模型将其描述为“通过出售PC主板减少库存量”,这样经过若干步,低级的涉及知识可以组织成更高级的涉及知识。

据此,结合该模块的数学模型推导出的公式或表达式,我们就可以推出表达式的物理意义、函数的功能等子程序隐含的信息,进而推出该子程序的功能。

7)将理解出的程序信息加入知识库,并在后续理解过程中对知识库逐渐更新、修正;

对一个子程序完成理解之后,将其变量的物理意义、其含有的函数的功能、整个子程序的功能、子程序的控制流图、理解过程中对子程序语句添加的注释等信息整理成文档保存,并将诸如变量的物理意义、其含有的函数的功能等加入知识库,为后续其它子程序或子模块的理解做好铺垫和准备。经过以上步骤的多次执行以后,该子模块包含的所有子程序都会被逐个分析出来。

由于在起初程序理解过程中,我们对很多变量的物理意义、函数功能等信息库信息在认识上难免会存在不足,有时甚至是错误的认识,这就需要我们在后续的理解过程中对知识库不断进行修正和更新,最终形成一个准确的信息库。因此,待子模块的所有子程序都理解出了以后,将各子程序的信息加入知识库的同时,我们还要采用自底向上的模型,统筹各个子程序的功能来考虑整个子模块的功能。对于含有物理模型的子模块,在结合各子程序的功能时,还要对照推导出的该模块物理模型的数学形式对子模块进行理解,这样既便于子模块的快速理解,也有利于对该模块物理模型的数学形式的修正,因为我们开始建立的该物理模型的数学形式是粗略的、不准确的,程序才是精确的,我们要以程序推出的公式为准。这样经过若干步,整个程序都会被渐渐理解出来,也就实现了程序理解的目的。

4 总结

本文通过对一般性程序理解涉及的技术、模型的介绍,引出了对核电软件这个特殊的软件应用领域程序的理解。由于核电软件的复杂性,其可能会涉及到很多复杂的物理公式、甚至是物理模型,该文根据本人对核电软件的实战经验,总结出了核电软件理解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技术、模型,并以Copernic子程序为例,介绍了核电程序的理解过程。由于物理模型事关程序理解的效率及准确性,在介绍核电程序理解过程的同时,Copernic子程序为例,重点介绍了在核电程序的分析过程中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这些理论和实践经验,对今后核电软件的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莹,张琴燕.程序理解[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1(6).

[2] 郭颖,钱渊.逆向工程的应用研究和发展[J].信息与电子工程,2004(2).

[3] 谢仲生,尹邦华.核反应堆物理分析[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6.

分子生物学的含义范文6

关键词:给予性;含义;现象自身;还原;溢满现象

以1900—1901年胡塞尔的《逻辑研究》为标志,现象学实现了真正的突破。1989年,法国现象学家马里昂(Jean-Luc Marion)出版了一部现象学著作《还原与给予性》(Reduction et donation)。在该书中,马里昂首次正式提出了他的现象学的核心概念:给予性。1997年,他出版了另一本书《被给予——论给予性的现象学》(Etant donne),并在该书中指出,“给予性定义了现象学”。在马里昂现象学中,给予性是核心概念,而且也是引起广泛争议的概念。那么,给予性是如何产生的呢?它有什么含义呢?它在哪些方面推动了现象学呢?本文将试图对这些问题给以回答。

一、给予性的提出

给予性概念的提出,标志着马里昂本人在现象学上的突破。这个概念,是在马里昂对胡塞尔1900—1901年的《逻辑研究》的突破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时出现的。

在《还原与给予性》中,马里昂指出,对于胡塞尔的《逻辑研究》的突破是什么这个问题,出现了海德格尔和德里达的两种不同理解。海德格尔基于对“第六研究”的解读,把《逻辑研究》的突破理解为直观的扩展,即《逻辑研究》实现了从感性直观到范畴直观的扩展。在马里昂看来,德里达基于对“第一研究”的解读,把这个突破理解为,“把含义(Bedeutung,meinen)解放了出来”,即“含义通过自身而意指,无需求诸于直观的在场”,简而言之,含义具有不依赖于直观的自主性。这两种解读——直观的扩展与含义的独立性——就产生了冲突,即,一方面,直观涵盖了所有的存在者(无论是个体之物还是普遍之物);另一方面,具有自主性的含义无需直观就可以实施意指。但是,如果直观涵盖了所有的存在者,那么,就很难有含义的独立地位。德里达将此归结为“形式主义的纯粹性与直观主义的彻底性”的矛盾,而胡塞尔乃至海德格尔似乎都没有明确地意识到德里达所提出的这个困难。马里昂试图要思考的是,在胡塞尔那里,是不是已经隐含着一种解决方法呢?其具体解决方法如下:

马里昂把《逻辑研究》的突破的源头追溯到了胡塞尔在《欧洲科学的危机与先验现象学》中所说的“经验对象与给予方式的普遍关联性”,因为在1898年左右写作《逻辑研究》时期,胡塞尔就被这个关联深深震撼了,这引发了胡塞尔“毕生的工作任务”。继而,马里昂把这个本质关联回溯到《现象学的观念》中的“显现和显现者”之间的相互关联上。马里昂指出,在这个本质关联中,从显现一方来看,显现不只是对于意识主体而言的被给予物(donnee),它首先是给予性(donation),即给予行为(giving),这种给予行为给出了显现者。从显现者一方来看,它作为存在者,必须基于这个本质关联而被给予出来。不同的存在者具有不同的被给予方式,但是,都必须被给予出来。马里昂认为,给予性先于含义和直观,因为含义和直观都必须依照这个本质关联被给予出来,才能够得到显现。由于所有的存在者(不管是观念的还是实在的)都具有各自不同的自身给予方式,并且都必须在这个本质关联中被给予才能得到显现,因而,含义和直观都只是给予性:的两种不同方式。而作为给予性所给出的东西而言,它们都是被给予物,虽然彼此有所不同,但它们都必须预设给予性为在先的,因为“没有什么东西先行于给予性……给予性比直观更‘广阔’,比含义更自主,给予性通过它自身给出现象”。因而,给予性是一个比含义和直观都更为普遍的东西,可以把含义和直观纳入其下。

关于含义和直观的关系,马里昂认为,首先,含义和直观是两种本质上不同的东西,含义不可以归约为直观;其次,含义先行于直观并制约着直观。具体说,二者的关系是,含义无需直观而可以实施意指,而直观要充实,就必须预设含义已经被给予了。含义独立于直观,直观则必须依赖于含义。含义是自足的,直观在含义被给出之后才有相对于含义的充实、落空、错误等诸可能。马里昂认为,这一点在“第六研究”§8中可以得到文本支持:“在此首先是含义意向,而且它是自为地被给予的;而后才附加了相应的直观。”含义是自主的、在先的,直观则非独立的,在后的。但是,相对于含义的独立性或自主性,给予性则更为自主,“唯有给予性是绝对的、自由的和无条件的,这恰恰是因为它给予”。

通过对这个难题的解决,马里昂认为,《逻辑研究》的真正突破并不是海德格尔所认为的直观的扩展,即从感性直观扩展到范畴直观,也不是德里达所认为的含义的自主性,而是给予性。这就是马里昂现象学的核心概念——给予性,(donation)——的首次正式提出。

但是,必须指出的是,法文donation并不准确对应于胡塞尔的Gegebenheit。上文已指出,donation被马里昂首先赋予了“给予”(give)的主动的含义,但从语词上看,这个含义在胡塞尔的Gegebenheit中是没有的。鉴于此,本文用给予性来对应马里昂的donation,用被给予性来对应胡塞尔的Gegebenheit,而在同时涉及donation和Gegebenheit时,则使用给予性。那么,马里昂的给予性到底意指什么呢?它对于现象学又意味着什么呢?

二、给予性的含义

自从马里昂在《还原与给予性》一书中正式提出给予性概念以来,就因其所隐含的可能的歧义性而受到了很多学者的质疑。C.M.Gschwandtner在给笔者的一封信中也曾指出,对于马里昂的很多批评都是围绕着这一点进行的。本文在这一节的任务(也是本文的核心任务之一)是,第一,结合马里昂本人对这个词的说明,来澄清给予性概念的含义。第二,由于马里昂对donation的使用并不与胡塞尔的Gegebenheit完全一致,甚至具有重大的不同(donation具有Gegebenheit所没有的主动的给出的含义),本文将试图对马里昂对donation一词的使用而带来的新的含义的正当性做辩护。第三,在马里昂对给予性一词的含义的说明之外,指出这个词所具有的其它含义。

首先,我们看胡塞尔的Gegebenheit。单纯就词法上讲,这个词主要意味着被动的、完成的。就胡塞尔对这个词的使用来看,主要是指被给予物(the given),比如,在《现象学的观念》中,胡塞尔说,要把研究“限制在纯粹自身被给予性的领域内……限制在那些完全在其被意指的意义上的被给予物和最严格意义上的自身被给予物的领域内,以至于被意指者中没有什么东西不是被给予的”。由于donation并不严格对应于Gegebenheit,对于其他学者的质疑与批评,马里昂在《被给予》§6中给出了自己的说明。马里昂认为,在法语中,给予性(donation)具有两义性(duality):一方面,乍看起来,它确实只意味着被给予物(the given)、形成了的礼物(the gift made)、原始的和中性的材料。但是,给予性还有另一个含义:给予的过程、运动(movement),或者给予物的发生(happening)。比如,在数学考试中,考题作为被给予物,被给予了考生。这些考题并不是考生自己所选择的,不是考生把考题给了自己,而是说,作为被给予物的考题出于考生意料之外地发生、降临、施加于考生,这就证实了一点:在此,有一个“给出考题的给予性的运动”,这个运动就是考题“把它自身施加给我,抵达于我面前”的运动。这个过程或发生,指的是被给予物自身施加于考生。马里昂认为,这说明,“确定的是,被给予物和给予性并不是同一个东西,而是说,没有给予性,被给予物就不能被思维或显现”。基于此,马里昂把给予性所包含的两个基本含义归结为给予性的对子或折子(fold):给予活动或给予过程(giving),以及给予活动或给予过程的结果,即被给予物(the given)。马里昂认为,给予性一被给予物是一对本质关联,二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可以看出,马里昂的donation具有狭义和广义的两种含义,狭义的给予性是在给予性一被给予物的对子当中的给予性,它是被给予物得以出现、发生的给予的行为或过程(giving),而广义的给予性则包含了给予性一被给予物的两侧。

第二,由于donation确实不是对于Gegebenheit的准确对译,那么,如何为广义的给予性概念所包含的给出(giving)的含义做辩护呢?马里昂本人并未明确地在现象学上给出辩护。下面,本文尝试给出自己的辩护。

在胡塞尔那里,最核心的概念之一是《现象学的观念》中所提出的这个本质关联:显现一显现者,显现和显现者的德文词根是同一的。依照这个本质关联,每一个显现者都必然伴随着一个显现(行为),而每一个显现(行为)都必然有一个显现者。那么,对应于被给予物,必然有一个给出的行为或过程,正是这个给出的行为或过程给出了被给予物。但是,出于认识论一存在论的兴趣,在《观念I》§24的直观原则中,胡塞尔把给予行为直接等同于直观,这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关联体:直观一被给予性(IntuitionGegebenheiten)。在这个原则中,胡塞尔主要是在被给予物的意义上使用被给予性的,那么,这个关联体实际上就是直观一被给予物(给出性的直观一被给出的被给予物)。但问题是,首先,直观和被给予物在语词上毫无共同之处;其次,直观被看作是主体的构成性的行为,即对象化的行为,相应地,被给予物则只能在对象性之下得到理解。这意味着,胡塞尔的认识论一存在论的兴趣预先对被给予物做了限制,即显现的东西只能是主体性或对象性,在二者之外,没有什么会被给予或显现。但是,是不是所有给出的行为和被给予物都必须是主体性一对象性呢?显然不是。基于现象学彻底的无前设原则,我们不能把被给予物限制在对象性之下进行理解,而应该尊重被给予物(现象)自身的权利。因而,直观(主体性)对被给予性的限制就必须被排除,并更换为更为恰当的词:给出(giving)。给出一被给予物(giving-thegiven)这个对子具有以下的优点:首先,它是一个本质的关联体,即给出(giving)给出了被给予物,而被给予物必须由给出行为(giving)所给出。其次,在语词上,给出一被给予物是相应的,因为二者有共同的词根。再次,在概念上,给出行为给出了被给予物,同时不对被给予物做任何的限制。因而,donation本身所包含的主动的给出(giving)其实就蕴含在胡塞尔理论自身之中。

第三,本文认为,在马里昂对给予性对子的解释之外,给予性还意味着:自身给出(self-giving)。本文所依据的文本是:在《被给予》§5中,马里昂指出:“给出(自身)而没有限制或预设,属于给予性;因为它给出(它自身)——单单它自身——而没有条件。”这意味着,给予性包含有这一含义:它所给出的不是别的什么东西,正是它自身。

给予性为什么等同于给出自身,马里昂并未从经典现象学家胡塞尔那里为其找到根据。但是,本文发现,给出自身(giving itself)也是来自于胡塞尔的。

胡塞尔把现象学上的被给予性等同于自身被给予性。胡塞尔认为,只有自身被给予性(等同于绝对的被给予性)才是可以利用的,因为在自身被给予性中,不包含任何非自身的东西被给予物,自身被给予性完全等同于现象自身,它不包含任何非现象自身之外的任何东西。实际上,现象的自身被给予性,正是现象的自身给予性。原因在于,在现象的自身被给予性(被给予物)中,现象自身恰恰是作为自身而给出自身的,被给予性(被给予物)是现象自身给出自身的结果。因而,胡塞尔才可以说,在还原后所达到的自身被给予性(纯粹的内在之物)中,“这些内在之物并不是超越地意指的东西,而是其自身之所是的东西,并且是自身被给予的东西”。由于被给予物恰恰是现象自身给出的东西,胡塞尔在《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中说,“我们必须如同现象它自身给出的那样来接受现象”。因而,可以说,自身被给予性虽然在语词上与自身给予性是不同的,但是,就其实质而言,是一致的。

马里昂用donation来对应于或替代Gegebenheit,其意义在于,以给予性的对子(giving-the given)替代了显现一显现者的对子(胡塞尔)和存在一此在的对子(海德格尔),从而真正把主动权和优先权交给了现象自身,解放了现象。下一部分将对此进行讨论。

三、给予性与还原

在胡塞尔那里,现象是作为自身而给出的。马里昂则与胡塞尔保持了一致。在《被给予》§3中,马里昂这样说:“现象的概念完全等同于亲身的自身一给予性。”给予性定义了现象,现象完全依照亲身的自身一给予性而作为自身,或由其自身而给出。而且,现象要显现或出现,就必须首先给出它自身:现象“出现,因为它给出自身”,“不给出自身,什么都不会亲身显现”。现象必须给出自身,才可能作为现象。在《过度》一书中,马里昂说,“给予性把被给予物描画为没有原因的、没有起源的、没有可识别的先行者(identifiable antecedent)……被给予物——被给予的现象——单只由它自身给出自身(而不是从预知性的和构成性的主体)”。这意味着,基于给予性,现象自身依照自身、由其自身而给出自身,而不依赖于或受限于任何外在于现象自身的东西。这样,通过给予性概念,主动权和优先权就被交给了现象自身。

以给予性来定义现象,就在概念上把主动权和优先权交给了现象自身,那么,有没有可具体操作的方法来保证现象自身的权利呢?这个方法就是还原。只有通过还原与给予性的关联,现象自身由其自身给出自身的权利才能够得到现实的保障。

还原与给予性的关联,最早是由胡塞尔建立的。在《现象学的观念》中,胡塞尔说,“只有通过还原,我们已将其称为现象学还原,我才能得到绝对的、不提供任何超越性的被给予性”。在《还原与给予性》一书的结束语中,马里昂明确提出:“还原越彻底,给予性就展开地越多。”它意味着,“还原的实施者越彻底地还原,事物就越多地向还原的实施者给出自身”。在《被给予》中,它被表述为这样一条原则:“越多还原,越多给予性。”

但是,这条原则并不仅只是对胡塞尔的简单继承,重要的是,这条原则真正实现了对现象自身的尊重,真正把权利交还给了现象自身。它是让现象自身达到自身给出、自身显现的最后的原则。这条原则,之所以是“最后的原则”,并不是说,在时间上,这条原则是最后出现的,而是说,尊重现象,为现象的显现扫清限制和障碍(还原),把先行权或优先权交给现象,而自己则处在现象之后。

现象学的纲领是“回到事物自身”,在现象学上,这个纲领可以正当地等同于“回到现象自身”。现象学必须尊重现象自身,让现象自身给出自身、显现自身,而不以任何的先入之见对现象进行限制。但是,胡塞尔和海德格尔都没有真正做到这一点。胡塞尔基于认识论一存在论的兴趣,把现象——显现一显现者——限制在了主体性-对象性上;而海德格尔则基于存在论(基于存在论差异的存在论)而把现象限制在了存在上。但是,现象学的任务是要“回到现象自身”,那么,现象学的首要关切就不应当是主体性一对象性(胡塞尔),也不应当是存在(海德格尔),而是现象自身。马里昂对现象学最大的推进,消极地说,在于不预先设定现象是或不是(is or is not),而是让现象能够摆脱所有的预设或限制(还原);积极地说,让现象能够由其身给出自身,显现自身(给予性),这两点都体现在了“越多还原,越多给予性”这条原则上。即,为了要让现象最大限度地给出自身、显现自身,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实施还原,对所有的先入之见进行悬置,比如对胡塞尔的认识论一存在论的先入之见和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的先人之见进行悬置,从而使得现象自身最终能够摆脱这些先入之见的限制,最终能够由其自身给出自身、显现自身。

一旦把主动权和优先权交给现象自身,那么,现象学的原则就必须服务于现象自身,为现象自身的显现扫清障碍,从而让其给出自身、显示自身。因而,马里昂的原则,首先就是为那显示自身者扫清障碍(还原),这是这条原则的主动性;而这种主动性,完全是为了把自身奉献给那显现自身者,让它来给出自身(给予性)。这条原则不像胡塞尔的“直观原则”那样,把现象预先限制到对象性上,也不像海德格尔的“回到事物本身”把现象预先限制在存在上。它把还原推到极致,要把所有限制现象自身给予的预设进行悬置,乃是为了把权利交回现象,让它能够免除于对象性、存在的视域的限制,真正能够由其自身给出自身。拿马里昂的比喻来说,在这条原则中,还原就像一个导演,它让现象显示自身,演出自身,给出自身,在此还原这个导演是必要的;但是,正是由于现象自身显示了自身给出了自身,现象最终统治了整个场景,因而还原和最后的原则也是被遗忘的,并被吸收到整个演出中。

四、给予性与溢满现象

在马里昂这里,自身给予性定义了现象,那么,现象就应该依照自身给予性来理解和划分。依照自身给予性对现象进行划分的结果是,被认识论和存在论所遮蔽的另一种现象——溢满现象——被揭示了出来。John D,caput0曾说,马里昂以提出了“溢满现象而闻名”,其实,溢满现象被揭示的背后,是马里昂所提出的给予性概念。

前文说过,广义的给予性包含了给出(giving)和被给予物(the given),被给予物是给出(giving)的结果,那么,确切地说,就应该依照被给予物的程度~一即现象给出自身的程度——来划分现象的层次。但是,被给予物总是对于主体而给出自身的,那么,依照现象给出自身的程度来划分现象的类型,实际上就是依照被给予物相对于主体的意指的程度来划分的。在此,意指等同于主体的行为,或者说,显现一显现者对子中的左侧。直观则是指直观中的被给予物,即它相应于显现一显现者的显现者这一侧。

基于直观中的被给予物相对于意指的程度,现象就可以划分为三个种类:贫乏现象、普通现象和溢满现象。贫乏现象是指被给予物相对于意指的程度给予的比较少或几乎不给予的现象,比如观念体或荒谬之物。普通现象则是指被给予物相对于意指要多于贫乏现象中的程度,但是,这种被给予物的程度还未超出意指的把握能力,其最大限度是直观与意指的相合(Adaquatheit),比如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物或者我们制造的产品。溢满现象则是指被给予物超出了意指所能承受的能力,意指不能够把被给予物把握为对象。现象自身首先给出它自身并显示它自身,但由于溢出了概念所能把握的范围,因而自由于所有的概念把握。这就是马里昂通过给予性界定现象而揭示出来的溢满现象。

胡塞尔对直观中的被给予物和意指的对比只设定到了这种情形:被给予物与意指的相合,而没有设想这种情形:被给予物过多,从而超出了意指的把握能力,以至于被给予物不再以对象性的方式显现自身。这只是胡塞尔和马里昂的表面上的不同。其深层的不同在于,胡塞尔的出发点是主体,由主体发出意指并把被给予物把握为对象。胡塞尔把主动权和优先权交给了主体,而不是交给了现象自身的被给予物。这样,胡塞尔就很难去设想溢满现象的情形。相反,马里昂的出发点则是现象自身的给出,他把主动性和优先给现象自身,现象自身由其自身给出自身,因而,现象自身的被给予物超越于意指的把握能力,就是容易设想到的。

分子生物学的含义范文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

概述DNA分子的复制;

探讨DNA复制的生物学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求知欲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DNA复制的条件、过程及特点。

2、教学难点:DNA复制的过程,特别是半保留复制。

三、课时安排及教材处理

本节内容安排一个课时。教学顺序按“推测-实验证据-复制过程”

进行。

四、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采用启发、引导的方式,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

五、教学过程

利用多媒体课件,首先展示一些人和动物亲子代相似的相片,让学生思考:生物亲子代之间是通过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的,那么亲代的遗传物质如何“多出一份”来传递给子代?然后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有关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复制的时间,以及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接下来设置问题:“请你设想一下DNA是用何种方式复制的?”教师介绍三种猜想“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弥散复制”,让学生积极讨论这三种复制方式的结果各有什么不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然后介绍沃森和克里克对DNA复制过程的推测,从而得出DNA

的半保留

复制过程。

其次,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充分利用课本的彩图来分析、学习科学家对DNA

复制过程所做的经典实验,再利用多媒体展示这个实验的过程。通过这个实验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思想,领悟科学探究的魅力,也掌握一种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方法——同位素示踪技术,分析用CsCL密度梯度离心后,重带、中带、轻带表示的DNA分子的双链构成怎样的,在整个实验亲代、子一代、子二代细胞中提取出的DNA离心结果说明了什么。通过层层分析,学生不仅能够自已得出结论,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半保留复制。从而也得出了DNA复制的定义。

同位素示踪DNA分子复制若干代结果分析表

世代

DNA分子的特点

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链的特点

分子总数

细胞中的DNA分子离心后在管中的位置

不同DNA分子数占全部DNA分子数之比

链总数

不同脱氧核苷酸链

占全部链之比

只含15N分子

含14N15N杂种分子

只含14N分子

含15N的链

含14N的链

1

全在下部

1

2

1

1

2

全在中部

1

4

1/2

1/2

2

4

1/2中,1/2上

1/2

1/2

8

1/4

3/4

3

8

1/4中,3/4上

1/4

3/4

16

1/8

7/8

n

2n

2/2n中,

1-2/2n上

2/2n

(或1/2n-1)

1-2/2n

2n+1

1/2n

1-1/2n

小结规律:

一个DNA连续复制n次后,共有DNA分子数=

2n

,其中含有原来DNA母链的分子数=2。

共有脱氧核苷酸总链数=

2n+1

,其中母链数=

2,子链数=

2n+1-2。若亲代DNA分子中含某种碱基数为m个,则复制n次,需游离的该种碱基数为m×(2n

﹣1

)个。

然后,引导学生学习课本第54页,看图3-13。

教师播放多媒体DNA分子复制过程的动态图解。学生观看后,结合课本中的内容介绍,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DNA复制的概念: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2、时间: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3、场所:细胞核(主要)、线粒体、叶绿体

5、什么是解旋?解旋的目的是什么?哪两条是母链,哪两条是子链?哪两条做模板?

4、条件:①

模板:解旋的DNA分子的两条单链

原料: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

能量:ATP

酶:DNA解旋酶、DNA聚合酶等多种酶。

5、过程:①解旋,提供准确模板;②碱基互补配对,合成子链;③子、母链结合,盘绕螺旋成两个新的DNA分子。

6、精确复制的原因:①规则的双螺旋结构;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7、特点:①边解旋边复制;②半保留复制

8、结果:一个DNA分子形成了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通过以上分析,让学生探讨DNA复制的生物学意义。

9、意义:DNA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保持遗传信息的连续性,保证物种的相对稳定性。

最后简单介绍知识的应用:目前DNA分子广泛应用于刑事案件侦破等方面:

如:DNA分子是亲子鉴定的主要证据之一。把案犯在现场留下的毛发、血等进行分析作为破案的证据,与DNA有关。

总结:DNA复制的方式、条件、过程、意义。

六、课堂练习

1、DNA分子复制时,解旋酶的作用部位是(

B

A.腺嘌呤和鸟嘌呤之间的氢键

B.嘌呤和嘧啶之间的氢键

C.脱氧核糖与含氮碱基之间的化学键

D.脱氧核糖与磷酸之间的化学键

2、(2007广东生物10)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

述,正确的是(

A

A、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发生DNA复制

B、DNA通过一次复制后产生四个DNA分子

C、DNA双螺旋结构全部解链后,开始DNA的复制

D、单个脱氧核苷酸在DNA酶的作用下连接合成新的子链

3、下列关于DNA复制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D

①互补碱基对之间氢键断裂//②互补碱基对之间形成氢键//③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旋//④以解旋后的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⑤子链与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状结构。

A.①③④②⑤

B.①④②⑤③

C.①③⑤④②

D.③①④②⑤

4、假如某大肠杆菌只含14N的D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只含15N的D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b。现将只含15N的大肠杆菌再培养在含14N的培养基中,那么,子二代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为(B

A.(a+b)/2

B.(3a+b)/4

C.(2a+3b)/2

D.(a+3b)/4

a

d

a

b

c

d

复制

5、右图示DNA分子复制的片段,图中a、b、c、d表示各条脱氧核苷酸链。一般地说,下列各项错误的是(B)

A.b和c的碱基序列互补

B.a和c的碱基序列互补

C.a链中(A+T)/(G+C)的比值与b链中同项比值相同

D.a链中(A+T)/(G+C)的比值与c链中同项比值相同

七、板书设计

第3节DNA的复制

一、对DNA分子复制的推测:沃森和克里克的假说

半保留复制: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的复制方式。

二、DNA半保留复制的证据: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培养大肠杆菌的实验

三、DNA分子的复制

1、概念: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2、时间: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3、场所:细胞核(主要)、线粒体、叶绿体

4、条件:①

模板:解旋的DNA分子的两条单链

原料: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

能量:ATP

酶:DNA解旋酶、DNA聚合酶等多种酶。

5、过程:①解旋,提供准确模板;②碱基互补配对,合成子链;③子、母链结合盘绕形成新DNA分子。

6、精确复制的原因:①规则的双螺旋结构;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7、特点:①边解旋边复制;②半保留复制

8、结果:一个DNA分子形成了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9、意义: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保持遗传信息的连续性,保证物种的相对稳定性。

八、作业布置

分子生物学的含义范文8

事件源于美国1883年的《关税法》,其中规定进口蔬菜要缴纳高达10%的税,而水果则不用。当时纽约海关认为西红柿是蔬菜,须交税。约翰·尼克斯等人是做进口西红柿生意的,他们可能认真研习了一番植物学知识,决定钻钻空子,于1887年将纽约港海关税收员爱德华·L·赫登告上了法庭,他们认为西红柿应该归为水果,要求返还被征收的税款。

按照植物学的定义,尼克斯的说法还真有道理。英语中“水果”和“果实”是一个单词:fruit。一般认为它包含植物的种子,由植物的花衍生而来。此案一路闹到了美国最高法庭,直到6年之后的1893年,法庭才作出最终裁定。

在法庭中,双方的律师展开了激烈的交锋,不过本案并不像其他案件那样,证据证人无数,双方手中只有一件武器,那就是——词典:《韦氏词典》《伍斯特词典》以及《帝国词典》。

双方交战回合如下:

原告律师朗读词典中“水果”和“蔬菜”的定义,并且叫来两位从事蔬果生意长达30年之久的商人,向他们询问这两个词在贸易活动中是否有其他特殊的含义。他们都认为这两个词在贸易中没什么特殊含义,和词典中一致。

原告律师朗读词典中“西红柿”的定义。

被告律师朗读词典中“豌豆”“茄子”“黄瓜”“南瓜”“胡椒”的定义。

原告律师朗读词典中“土豆”“萝卜”“欧洲萝卜”“花菜”“卷心菜”“胡萝卜”“大豆”的定义。

这看起来跟单词考试差不多了,不过其实很简单。原告认为:按照字典的解释,西红柿属于“果实”,所以应该以“水果”来对待,不应收取关税。而被告认为,像豌豆、茄子、黄瓜这样的“果实”,实际上是被定义为“蔬菜”的。

虽然原告律师颇费口舌地朗读词典,但法官一致站在了被告一方,裁决番茄是蔬菜而不是水果。尽管番茄完美符合植物学中水果的定义,但是人们通常将之作为主菜,烹饪食用,而不是作为甜点。从大众观念和日常吃法而言,它还是更像蔬菜一点。

法官哈瑞斯·格雷指出,尽管词典定义水果为“植物种子,或者包含种子的部分,特别是某些植物的多肉的包含种子的部分”,但是此定义并未明确表明西红柿就是水果,而不是蔬菜。

此外,格雷法官还援引了最高法院此前的两个案例,认为如果词汇在商业贸易中出现特殊含义时,法院应当采信其普通含义,而非特殊含义。因此,在本案中,字典中的内容并不能被视为证据,只是帮助法院理解和记忆的工具。

分子生物学的含义范文9

关键词: 英语双及物构式 多义性 认知分析

一、引言

英语的双及物构式在英语中普遍存在,也是各种流派语法理论都非常关注的一种结构(张伯江,1999)。但各种理论流派对双及物构式的认识由于研究框架或角度不同,难以达成共识。近年来也有学者从构式语法的角度,对英汉双及物进行系统研究。构式语法是近年来研究语言的一种新方法,国内外已有许多文章对双及物进行研究,但大多文章聚焦于句法层面的研究,以及对英汉语双及物构式进行对比。笔者在总结各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构式语法为框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英语的双及物构式的多义性进行探讨。

二、构式语法

构式语法理论是基于认知语言学提出的有别于传统的以动词为中心的论元结构理论的一系列假设的集合。其理论基础来自于框架语义学和给予体验的语言研究方法。构式语法的代表人物有C.J.Fillmore,Paul.Kay,W.Croft,Goldberg等。目前,构式语法所指的“构式”以Goldberg的定义最流行,其中有两个关键点:一是构式是形式和意义的配对;二是从构成成分不能预测整个构式的意义。Goldberg于2003年和最近在1995年的定义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定义,内容有所变化,她对构式的说明是:“任何格式,只要其形式或功能的某一方面不能通过其构成成分或其他已确认存在的构式预知,就被确认为一个构式。(Goldberg,2006:5)”目前这一修订的定义是“构式”概念的最新的构式主义阐释。

根据此理论,构式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形式与功能的结合体”。每一个构式都是形式和意义的匹配,构式既包括句式,又包括成语、复合词、语素等,具有独立的意义,整体的意义离不开部分意义,但又不能完全靠部分意义推导而来。其中,构式的整体意义及其词汇成分的意义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典型的词汇语义对句式语义的形成造成一种由里向外的压力,但句式语义又反过来对词汇语义形成一种由外向里的压力,这个压力迫使单词在意义和功能上发生一些变化,通过隐喻或转喻的引申机制进入句式。

三、构式语法框架下的双及物构式的语义认知分析

1.双及物构式的原型及多义性

构式和动词一样也要求自己的语义角色,称为论元角色。Goldberg通过对大量句子的研究,概括出了它的构式意义:施事者的行为致使客体向接受者成功转移。在这一事件中,施事有意识的动作,动作是一种传递行为,受事是乐意的接受者。它的整体意义是“有意向的所有权转移”,其基本意义是实际的成功的转移。双及物构式并非只有一个固定不变、抽象的意义,而是通常包括许多密切联系的意义,这些意义共同构成一个家族,是一个系统的密切联系的意义的集合。双及物构式的中心含义是施事论元致使一个客体成功转移给接受者。同时Goldberg认为双及物构式具有其它五种扩展含义:

A.施事成功地使接受者接受受事(中心含义)。

B.条件的满足暗含施事使接受者接受受事。

C.施事不让接受者接受受事。

D.施事的行为使接受者可以在未来的某个时间接受受事。

E.施事使接受者能够接受受事。

F.施事打算使接受者接受受事。

除了中心含义外的其他五种含义是隐喻或抽象的转移,区别于中心含义是具体、成功的转移。转喻作为一种基本的认知过程,在词义和语法引申方面的作用已为人们普遍认可。Lakoff & Turner(1989)认为,隐喻是两个不同认知域――如始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投射。再对大量语料进行分析后得知,成功的转移作为双及物构式的中心意义为隐喻扩展的源域,其他类型的意义可以作为该中心意义的扩展。

2.双及物构式的转喻压制

词汇义和构式义的相互作用是一个概念整合过程。一般情况下,词汇义并不总是与构式义“完全”吻合。Goldberg提出词汇义与构式义融合的两个原则:“语义一致原则”和“对应原则”。即任何词汇参与者角色和构式论元角色必须在语义上是一致的,一个角色能否被理解为是另一个角色的一个实例由普遍的范畴化原则决定;每个词汇上侧重并表达的角色必须与构式中被侧重的一个论元角色融合。否则,就会出现误配,词汇义和构式义不能全部融合就会发生冲突,Panther & Thornburg将意义冲突的消除称为“压制”。双及物动词转喻中的构式义压制词汇义主要表现在构式义完全转喻压制词汇义和以词汇义为前提的构式义转喻压制。

2.1构式义转喻压制词汇义

双及物构式中的制造类动词如build,knit,paint,cook,bake等,本身含义并不表示致使―转移,在功能上与双及物构式的构式含义不一致。但当此类动词出现在双及物构式中时,构式本身可以提供一个接受者角色。由此可以认为,双及物构式给予此类动词致使―转移的含义,可以产出这样的句子:She baked her brother a cake.被压制的含义通过概念隐喻得以实现。这样构式意义就能整合进入该构式的动词,将构式的论元结构赋予动词,使之具有“转移”的意义(Goldberg,1995;徐盛桓,2001)。

2.2词汇义转喻压制构式义

从转喻角度看,这种语义压制主要体现在未来领有动词上。如:promise,guarantee,bequeath,assign,permit中转移的发生并非施事直接造成,而是通过某种条件而引起的。词汇义可以对构式义进行转喻压制,正是这种压制引起了英语双及物构式的多义性。如在含有beneath,leave等动词的双及物构式中,由于词汇义与构式义的不一致,词汇义掩盖了双及物构式的基本含义――真实成功的转移,使构式义与词汇义一致。因此,双及物构式通过词汇义压制被赋予了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含义。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句子义是“自上而下”构式义和“自下而上”的词汇义整合的结果。在整合时,会出现语义相互压制。转喻是语义压制的认知心理机制。构式语法认为句式本身具有独立的语义,它并不依赖于进入这个句式的词语意义,因而更多地关注构式义对词汇义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英语双及物构式多义现象的研究,指出动词的意义对构式的意义有相当程度的决定性,因此应该重视词汇义对构式义的影响,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研究句子语义的生成。

参考文献:

[1]Goldberg,Adele E.Constructions: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

[2]Goldberg.Constructions at Work:The Nature of Generalization in Languag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3]Lakoff,G.& Turner,M.More than Cool Reason.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M].Chicago &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

[4]Panther,K.& Thornburg,L.The role of conceptual metonymy in meaning const ruction[J].De Metaphorik,2004.

[5]徐盛桓.试论英语双及物构块式[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