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煤矿企业文化集锦9篇

时间:2024-01-05 17:08:26

煤矿企业文化

煤矿企业文化范文1

【关键词】文化建设;理论思考;因素分析

1、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是煤矿企业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因素。它是企业文化要素中最基础的细胞、最活跃的因素,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成分,也是企业文化的终极体现者。

一般认为“企业文化”一词,应该分为两个层次,即“企业”和“文化”,笔者认为分为“企业”、“文”、“化”三个层次似更准确。“企业”是一个有多人参与其中的经济实体;“文”体现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制度等;“化”就是使企业职工认同企业价值观并“融化”到自身言行,使之成为自觉行为的过程。由此而言,可以看出人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可以说,撇开了人以及人的活动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不存在的。笔者试从煤矿中人的自然及社会属性两方面加以分析。

煤炭企业采掘一线和与矿井开采直接相关的部门,几乎都是男性的天下,女职工则从事餐饮、教育、医疗等辅助、服务类工作。可以直观的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煤矿无论从人数还是从所处岗位重要程度来衡量,都是一个男性职工为主体的企业,从其文化上自然体现出较为浓郁的雄性色彩。豪爽、果敢、刚强、不拘小节、好斗、散漫等男性综合性特征表现突出。

一般认为企业职工理想的年龄分配,应该呈金字塔为宜。顶端代表50岁以上的高龄员工极少; 中间部位次多,代表35~50岁的中龄员工; 而底部人数最多,代表20~35岁的低龄员工。这也是大多数非煤企业的通行年龄格局。但从所列举的煤矿企业来看,企业明显老龄化,中龄员工占到59.2%,40岁以上的人员占了总人数的一半,尤其是30岁以下的人员比例偏低。年龄结构老化说明企业吸收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不强,缺乏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也预示着企业的发展后劲不足。而且有相当部分人员在未来10年内将退休或进入内部退养。综合这类性别年龄特征的人群,可能形成有利的吃苦耐劳、勇猛刚强即“特别能战斗”的文化品质,也可能形成粗鲁、愚钝、颓废、短视的不良文化氛围。

2、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精神文化方面

以塑造企业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切实抓好企业精神文化建设。精神文化为企业和企业员工的一切行为提供价值观上的指导和心理上的支撑,是企业行为的内在驱动力,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精神文化建设内涵丰富,但其最关键的内容则是企业核心价值观建设。所谓企业核心价值观,实际上指的是企业的核心理念,它至少包括企业是什么、企业为什么、企业现在怎样、企业如何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只有取得了一致的认识,认为企业的存在是有意义的,自己的工作是有价值的,员工才有可能从内心深处热爱自己的岗位和工作,才有可能将努力工作当作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由之路,从而实现员工个人利益和企业整体利益的完美统一,而这必将给企业的发展带来长远而巨大的发展后劲。

3、煤矿企业文化建设制度文化方面

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为着力点,切实抓好企业制度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质是实现企业文化管理,而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效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效率的企业必将被市场淘汰的。核心价值观固然具有如此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但如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只有软性和隐性层面的价值观建设,而没有硬性和显性层面的制度建设,那么在某些情况下,员工就会觉得手足无措、无所适从,而一旦员工的日常行为失去明确和统一的准则,实现企业高效运转就会变成一句空话。那么如何实现企业的效率最大化?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就要靠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制度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不是盲目的。

在企业管理中,规章制度的制定、实施、改善或废除,一方面必须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相适应,具体体现核心价值观,且通过奖惩等措施保证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得到贯彻;另一方面,制度文化建设还必须从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从是否有利于革除弊端、堵塞漏洞、强化管理、维护公平出发。总之,优秀的制度文化建设,应该是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现实发展需要的有机统一。多年来,曹庄矿倡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的制度文化创建理念,从“管理好人、监督好事、规范好权、控制好钱”等事关企业管理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和对策入手,进一步健全完善“议事制度,内部经济分配、资金管理制度”,推行以“责任落实”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推进精细化管理的深化落实,严肃责任追究制度的落实,做到各项工作有目标、有考核、有奖惩、有落实,使得制度建设更加完善、更加全面、更加充实,对弘扬企业核心价值观、约束员工行为、规范企业管理、提高企业运转效率,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4、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物质文化方面

以树立良好社会形象为主线,切实抓好企业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是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精神基础,制度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制度保障,物质文化是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的物质条件。企业文化建设中所指的“物质文化”与我们通常所讲的“物质文明”有很大区别。企业的物质文明,通常指的是这个企业所创造的经济效益、社会财富、生产力等,实际上可以等同于企业的“中心工作”。而企业的“物质文化”建设,则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属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它必须体现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制度要求,必须借助各种有形的载体和活动,它的最终目标是树立企业良好的外在形象。它不是“中心工作”,而是为更好地完成“中心工作”的服务。

煤矿企业文化范文2

【关键词】企业文化 煤矿企业 内涵 作用 措施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促使煤矿企业要充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成为了现代企业竞争的重要内容,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引导促进企业实现持续稳定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实力。

二、企业文化的内涵

分析国内外众多企业成功发展的思维方式、经营模式、行动准则和最终的经营成果,发现均与企业文化相关,甚至完全由企业文化决定。发展内涵企业文化是以企业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带有本企业特征的企业经营哲学,即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为核心所生成外化的企业行为规范、道德准则、风俗习惯和传统的有机统一,它可分为企业精神文化、企业制度行为文化和企业形象物质文化三大层次,核心是企业精神文化即它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其中 “企业物质文化”是企业的表层文化,是企业精神物质体现或外在表现。它主要包括企业名称、标志、外貌、产品的特色、外观、文化体育生活设施、企业造型和纪念性建筑等,通过展现,都能使人们对企业留下深刻印象。“企业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中间层次,综观国内大型企业,其获得成功的一个共同的重要特征点,就是有一个高效运转的组织机构和一套被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有效的管理方法会使企业每一个职工都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自主自觉地把工作干得更好,把自己视为企业的一个细胞,大家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工作,共建和谐。“企业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最高层次的软文化,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和动力,不仅体现在企业的价值观里,而且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强大的企业精神推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地做大做强,有勇气战胜困难,接受更严峻的挑战。

由上述对企业文化的分析,我们对企业的文化本质有了较深的认识。因此,认为企业文化管理是在企业经营管理总体目标的基础之上,为提升企业价值,企业依据企业文化内在的规律和自身特点所采取的管理方式,是企业主动、全方面的实施对企业文化进行管理的过程。

三、企业文化在煤矿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1、加强煤矿企业文化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煤矿企业目前还是属于高危行业,主要是因为大部分煤矿企业安全基础薄弱,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安全投入不足,管理上的缺陷等原因所造成的。要实现安全发展战略,本质安全化矿井,就必须把企业文化引入煤矿的安全管理中。从我国煤炭企业的现状来看,大多数煤矿企业在管理硬要素和软要素的协调上存在着不少问题,如人力资源管理滞后于组织管理,管理方法手段简单、生硬,未重视和建立煤矿自身的企业文化。而建设优秀的煤矿企业文化则可解决上述矛盾和问题,从煤矿自身发展来看,它作用于企业运营的方方面面,蕴涵于企业的生产、组织管理、规章制度和精神文明的全过程,在重视管理硬件的要素的基础上,着眼于软件要素即企业精神文化的培育,企业行为的规范、企业道德的净化、员工素质的提高,并发挥其辐射功能,促使企业领导方式、组织机构、管理体制发生根本改变,做到刚柔并济,科学管理。

2、加强煤矿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煤矿核心竞争力的内生需求

近年来,煤炭行业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支持下,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通过实施关井压产、资源整合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促使煤炭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经济运行持续好转。但当前煤矿的安全生产趋于好转,但尚未根本扭转,仍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没有达到根本解决:一是产业规模程度低;二是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低;三是安全管理水平低。这三低与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背离,也是煤矿参与市场竞争要求不相适应的。煤矿属于竞争资源性企业,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面临着国外、国内其它企业的双重竞争压力,打造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据了解,世界500强企业之所以胜出其它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建设和运用企业文化注入活力,凭借企业文化力量,能保持企业保持了长久不衰。实践表明,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内可以凝聚企业向心力,对外可以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扩大市场影响,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企业文化已日益成为体现企业竞争优势,增强企业凝聚力的内在要求,也成为当今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3、加强煤矿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员工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在煤矿中,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在长时间的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共同拥有并自觉进行相关的安全价值观以及安全行为准则和安全理念等,安全文化建设工作就是要对人的内在要素进行研究,利用企业文化对从业人员进行启迪,将从业人员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发挥出来,实现人、机、环、管理之间的协调关系,在生产实践工作中,要对人的观念以及心理还有态度和情感人文要素进行重视,利用企业文化建设作用,营造出安全生产相对氛围,对员工进行安全行为规范,确保其安全习惯良好,提升安全素质,让人力资源优势在安全生产和社会和谐方面得到充分发挥。

四、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

1、培养安全文化

煤矿企业的行业特点使得安全文化成为了企业文化的核心。因此在建设煤矿企业文化时必须突出安全文化的重要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讲:第一安全文化的体系。安全文化的体系包括安全观念、安全行为、安全管理和安全装备四个方面。分别从精神、制度、物质三个方面来讲述安全文化的重要性。第二安全文化的对象。这个对象可以是员工,管理人员、专业作业人员、企业决策人等,安全文化的对象不同,所需要的安全文化内容也就不同。第三安全文化的领域。安全文化相关的领域基本可分为企业内部领域与外部领域,内部领域即为车间、部门、岗位等方面的安全领域,外部领域指的是社会市场环境方面的安全领域。企业决策人要有极高的安全素质,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对外部安全领域来设计内部领域的安全文化,才能制定出合理的安全文化。另外在建设安全文化时要注意主题思想的体现,每个企业都有各自特色的安全文化,要结合企业的现实条件来设计出合适自己企业的安全文化。

2、培养人本文化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煤矿企业文化建设。人是根本因素,是企业文化的管理者和实现者,特别在煤矿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牢牢把握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企业文化建设全局,强调人在企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结合企业实际,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经验,将个人的发展愿望融入到企业的发展目标当中,从领导班子首先重视,再到中层干部和整个各个部门,按不同的需要进行深入的企业文化的学习,培养出了一支高素质的经营管理群体,充分体现人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最具决定性的方面,从根本校正传统的以物为本的发展模式。

3、对企业文化建设要长远规划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发展中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精神内涵,它具有稳定性,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和企业的进步,企业文化在建设过程中也会发生着变化,因此说,进行企业文化建设,要从稳定中把握动态发展变化,为其建设做出长远的规划。让企业的文化建设既体现企业本色,又具有时代特点。

一要弘扬企业精神,培育企业文化。随着企业体制、机制的深化改革,在培育企业文化的过程中,煤矿决策人、管理者包括党员干部要充分考虑到职工群体不断变化的具体需求,以及企业改革过程中职工的心理状态生活状态,自身情况等,通过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与职工沟通思想和情感,了解员工的感知,动机、期望等微妙文化心理,把准职工的思想脉搏,在文化建设的形式上和内涵上不断创新,合理使用和严格考核,打造广大职工群众积极参与的文化建设平台,把企业精神变成职工的自觉行动,围绕企业的共同目标,凝结强大的群体合力推动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

二要提高职工素质,提升企业文化。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必然产生高层次的企业文化,作为煤矿决策人、管理者包括党员干部工作人员要紧紧抓住国务院及有关部门颁发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规及部门规章等,运用煤矿产业中不断出现新的安全理念,加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新形势下政策法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教育学习,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落实“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要增强企业凝聚力,深化企业文化。企业文化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凝聚人心,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在煤矿的经营活动过程中形成强大的安全文化氛围,使每个职工的一切行为规范有统一的价值取向和安全行为准则,构建一套完善的安全文化体系,可以有效避免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同也能大力发展煤矿的生产,对企业的健康发展,长治久安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五、结束语

总之,随着煤矿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文化的强大作用力也不断显现。只有煤矿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切实发挥好企业的安全文化作用,促使企业软实力的提高,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保持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煤矿企业文化范文3

关键词:煤矿企业;文化建设;影响因素;心理契约;导向作用

一、煤矿企业文化建设影响因素

煤矿企业文化伴随着矿区生存发展,成为职工共同遵循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最高目标、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从社会学角度看,企业不仅是以赢得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也是由文化决定的经济组织,不仅是职工谋生场所,还是影响其成长、发展的重要社会组织。小企业可以用资本驱动,煤矿企业要靠文化力来助推安全发展,克服企业文化的不利因素。

1.职工队伍因素。

煤矿职工队伍文化素质偏低,生产一线以粗壮工为主体,初中文化程度占70%以上。在开采过程中存在着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诸多不安全因素,社会普遍认为煤矿是粗活,只要肯出力,能吃苦就成,企业招收新员工往往考虑具有一定体能的粗壮工。职工年龄平均为32岁,粗壮工、特种作业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呈金字塔式的稳定结构。职工对煤矿发展趋势与自身价值的实现缺乏主动应对意识,文化素质低下的现状难以在短期内改变。认为自己出劳务,凭体力吃饭,打工挣钱,没有危机感、紧迫感,大部分员工缺乏提高自身素质的动力,缺乏足够的心理预期和安全素质。

2.煤矿环境因素。

尽管煤矿投入一些先进的采掘设备,但受井下作业环境的影响,仍是艰苦和高危行业。煤矿远离城市,地处偏僻,社会环境、文化氛围、医疗教育资源以及社会服务功能等方面显得较为薄弱,这种局限性影响了职工思维的拓展。煤矿下一代的生存、培养教育和发展等方面处于劣势。职工找对象难,子女受教育难,医疗保障及社会文化设施奇缺现象仍存在,队伍素质提升缓慢。

3.企业管理因素。

煤矿职工队伍流动性较大,生产一线工作两年就成为老工人,缺乏职业化塑造。新员工不了解煤矿,期望值过高,理想与现实落差大;工作时间长、条件艰苦,领导和同事关心不够;工资福利待遇偏低,特别是粗放式硬性管理,职工之间缺少了解和信任,管理层与一线职工缺乏必要的沟通。缺乏积极向上的工作学习激情,职工队伍素质难以提高。

二、建立企业组织与员工的心理契约

社会交换理论和公平理论认为,组织与员工之间是互惠互利的相互关系,双方既需要付出,也需要得到收益。这种交换不像经济交换那样依赖于明确的责任制或合同规定,但在员工心理中往往以社会规范和价值观为基础进行衡量和对比。双方关系有一种内在的、未曾表述的期望值。虽然心理契约未写进劳动合同文本,但在安全生产和生活中却是决定行为的重要因素。企业组织与员工在心理层面的约定,是获得尊重尊严、工作稳定、安全效益等,遵章守纪、任劳任怨、不计报酬等相互期望。这种期望相对不明确,因而不容易完全了解并达成一致。正是相对的不明确,不容易完全了解并达成一致的期望值以及对期望的预期是决定员工行为选择并持续的深刻因素。职工从组织中获得了收益,个体收益与组织收益相同,安全文明行为才能实现。

企业管理的目标模式是以制度化管理为基础,兼收并蓄企业文化的管理要素。在无情的管理、绝情的制度管理模式下,运用文化手段,应采取措施,对管理中的矛盾及利益关系做随机性处理,因为被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人,而人不是一般的物品。员工有各种各样的思维,是具有能动性的,离开了文化力的硬性制度化管理不足取。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到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层层递进。员工进入矿山,除了一份工作,还要获得尊重和尊严,实现个人的期望值和人生价值等目标。煤矿存在的粗暴管理,甚至对职工斥责辱骂,超强度延点加班,名目繁多的扣分罚款,加之长期从事一线工作疲劳紧张,遭遇疾病、家庭变故、生活窘迫或者遭遇排挤争吵等影响情绪因素,使员工产生负面情绪。企业文化倡导充分尊重和关爱员工,让员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娱体育活动,调节舒缓紧张和压抑的情绪;开展心理辅导活动,辅导帮助情绪低落的职工。煤矿企业应充分了解和满足职工的心理需求,加大安全监控设施的投入,及时更新设备、预测和防控危险源、加强安全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加大各类保险和劳动保护设施投入力度。完善员工职业化塑造、职业生涯目标通道制度建设,确保职工有成长的空间,例如由派遣工转为合同工,从一般的矿工升为班队长等等。现实条件限制暂时无法做到的,应当作出积极的承诺和规划,使职工形成企业承担组织责任的乐观预期,即员工认为组织责任将来一定会达到他们的期望值,并且这个预期实现的时间较为明确,使职工认识到组织的利益和自己的利益一体化,在工作中就会最大程度地承担安全生产责任,发挥积极性创造性。

三、发挥安全文化的导向作用

煤矿企业文化范文4

关键词:煤矿企业 文化 建设

一、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

(一)建设煤矿安全文化

安全是煤矿工作永恒的主题,煤矿安全文化作为一种从生产实践中升华而成的意识形态,是煤矿职工追求安全生产理想目标的共同实践和意志体现。要始终以“关爱员工生命,安全和谐发展”“工作质量取胜,人格质量生存”为核心理念,树立“安全人人抓、安全人人管、人人都安全”的安全责任观。通过安全文化建设,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和思想素质,促使每个员工更自觉地遵章守纪、按章操作,增强自保、互保、联保安全意识。

(二)建设煤矿管理精细化

即采取有效的煤矿企业文化建设措施,以精细化管理为载体,从采掘工艺、现场管理、机电运输、物资供应、煤炭质量、后勤管理和机关服务等各个环节入手,通过向井下现场、向管理流程、向各工种岗位、向提高员工素质、向提高企业效益延伸的“五个延伸”,将人、机、物、环境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标准落实到位,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三)确立煤矿目标化

通过形势教育强化煤矿企业文化管理。企业文化是群体性文化,煤矿企业文化必须是一定企业群体所共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要始终树立立足生活、争创一流的发展理念。

(四)建立学习型精神文化

一是与深入开展学管理、学业务、学技术等“六学”活动结合起来,为“构建现代化矿井,培育知识型员工”夯实基础工作,切实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文化水平和工作技能;二是与深入开展知荣明耻活动结合起来,使每个员工认真查找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坚决克服不良行为:三是与打造先进企业文化结合起来,将公司、区队(部室)和班组文化理念渗透到实际生产工作;四是与双增双节、劳动竞赛和安全质量标准化结合起来,努力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五是要有“争先保安”的企业精神,用企业精神指导日常工作,构建煤矿企业文化。

二、如何建设良好的煤矿企业文化

(一)把握内涵,突出重点,不断把煤矿企业文化建设引向深入

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很广,一般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全体职工共同遵守和奉行的价值观念、基本信条和行为准则。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即表层的物质文化,主要是指工作环境、生活设施等;浅层的行为文化,主要是指职工的行为规范;中层的制度文化,主要是指严格的管理制度和高度自觉地执行制度;深层的精神文化,是以精神现象为载体的观念文化,主要是指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等,它是企业的精神支柱,是企业文化的精髓。要准确把握企业文化的内涵,保证企业文化建设健康、有序发展。在加强煤矿企业文化建设中,要着力抓好煤矿企业精神的培育和提炼,用企业精神凝聚职工队伍;要深化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职工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煤炭企业职工思想道德风范;要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营管理思想,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广大干部职工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的自觉性,以保证煤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复杂多变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各项奋斗目标的圆满实现。

(二)制定长远规划,注重近期效果,强力推进煤矿企业文化建设

煤矿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既要有长远规划,又要着眼近期效果,一步步扎实推进,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要根据整体工作的主要任务,结合煤矿企业自身的实际,认真思考和制定企业文化建设规划,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思路、奋斗目标和机制保证。在考虑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长远规划时,要突出建设“四有”职工队伍,打造执行力建设和精细化管理这一文化特色,突出企业精神和品牌意识。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短期效果是实现长远目标的具体步骤,是针对一个个具体的形势任务要求提出的教育内容和效果显示。

(三)用好载体,抓出特色,促使煤矿企业文化建设保持旺盛活力

煤矿企业文化建设要以文体活动为载体,加强文化设施的建设、管理和使用,形成健全的文化网络,不断强化各类文化阵地的服务功能,通过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文体活动,营造健康、文明、向上的浓厚氛围,使干群之间、职工之间在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中陶冶情操、融洽感情,增进沟通和了解;要以职工岗位竞赛活动为载体,以创立服务品牌、拓展市场营销、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为目的,开展文明服务竞赛活动,促进服务方式、服务质量的改进和提高;要以职工岗位学习成才活动为载体,搞好职工在职培训和素质教育,进一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要以职工思想教育活动为载体,深化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技能教育,引导职工自觉地把个人理想与煤矿企业发展目标融为一体,树立 “企兴我荣,企衰我耻”的信念,激励职工以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干好本职工作。

(四)加强领导,带头示范,抓好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点

煤矿企业领导是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点。煤矿企业负责人在企业文化构建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煤矿企业文化建设与领导的思想和行为密切相关,领导的素质对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领导班子尤其是党政一把手要把立言和立行结合起来,既要靠真理的力量,更要靠人格的力量,做到作风正派、锐意开拓、精明强干、远见卓识,自觉弘扬企业精神,模范实践企业文化目标。在煤矿企业内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领导带头示范、密切配合、共同组织实施,工会团委各尽其责,职工群众全员参与,共同推进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格局,培育出良好的煤矿企业文化,把煤矿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三、企业文化在煤矿建设中的作用

(一)企业凝聚力的重要体现

企业凝聚力强的单位都有较强的企业文化作支撑。企业文化活跃的单位,职工思想活跃,工作敢于挑战,富有创造性,工作质量和效率较高,企业经济效益居同行业前列。反之,企业缺乏凝聚力,企业经济效益不好。

(二)企业长久发展的重要保障

中国经济已经完全融于全球经济,外部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成效,如金融危机使很多沿海外贸企业被迫停业,企业发展处于困境。煤矿企业同样如此,发展中会有坎坷和困难,在日常工作中,企业文化建设得好,干部职工会理解企业困难,与企业患难与共。

(三)企业做大做强的根本保证

做大做强是煤矿企业的发展目标。企业文化建设得好,职工工作积极性高,就会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形成强大的合力,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煤矿企业文化范文5

(一)煤矿企业职工文化教育程度不高

我国煤矿企业一线职工大多是文化教育程度不高的强壮劳力。社会各界普遍认为煤矿职工这个职业,只要能吃苦、肯出力就能够干好这份工作,所以煤矿企业在招工时通常优先考虑身强力壮肯吃苦的中青年人,因此,导致煤矿企业的生产工人、特种作业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呈金字塔的结构。其次,煤矿职工对煤矿企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怎样实现自身价值缺乏一定的主动意识,所以导致煤矿职工文化素质低且在短时间之内改变不了文化素质低的现象。煤矿职工认为自己靠劳力打工挣钱,凭体力吃饭,只要身体健康,有力气,就不会失业,所以对工作也感受不到危机感和紧迫感,人员素质方面的局限往往造成部分职工安全意识的淡漠,以及对事故和风险分析判断上的偏差,给安全生产造成威胁。

(二)煤矿区的工作环境较差

煤矿在开采的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安全的因素,煤矿职工从跨入井口开始到完成任务,可以说时刻都存在着危险。尽管现代化采煤投入了先进的开采设备,但人仍是工作的主体,基于煤矿井下作业环境的影响,导致煤矿仍属于艰苦以及高危行业。另外,煤矿开采区通常都是远离城市、地理位置偏僻,其社会和文化氛围、医疗资源、教育资源以及社会服务功能等各方面都比较薄弱,现在仍有一些煤矿职工找对象难、子女受教育难、享受医疗保障难的现象。现实的工作、生活环境,让煤矿职工没有归属感,缺乏对企业的认同感,只把所从事的工作当成谋生的手段或者跳板,很难把个体融入到企业之中。

二、煤矿企业构建企业安全文化体系的有效措施

(一)煤矿企业与职工建立“心理契约”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企业和职工之间是互惠互利的关系,双方都需要付出,也都能得到收益。这种关系并不像经济交换,因为经济交换具有明确的责任制度,但职工往往会在心里将社会规范和价值观为基础进行衡量和对比。其次,企业和职工之间的关系还存在一种内在的、没有表述的期望值,虽然心理契约并没有写进劳动合同文本当中,但是在安全生产以及生活中,心理契约却是决定煤矿职工行为的重要因素。职工只有从企业中获取了利益,企业的安全文明行为体系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安全文明体系是煤矿企业对职工在作业时的期望,行为安全是职工心理契约的责任主体,企业和职工通过建立心理契约,从而促进企业收益和职工个体收益相互兼容的最大化。使之意识到自己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是联系在一起的,职工在工作过程中也会主动承担自己的安全生产责任。

(二)加大宣传力度、多方面展开活动

安全文化的概念付诸实践,使员工能够识别和认知,并将其融入工作和生活的全过程。一是全面开展安全理念知识宣灌活动,培育科学的安全价值观。充分利用大屏幕、宣传橱窗、“安全文化长廊”进行安全法律法规、知识、标识、漫画、寄语等内容的宣传,引导员工树立“安全第一,生产第二,预防为主”的安全观念;二是积极开展安全宣传阵地建设,打造稳固的安全思想。在基层区科中推选3-5个安全教育示范阵地,以切实发挥典型示范和辐射作用;三是分层次分阶段开展“安全之星”、“安全把关人”等主题竞赛活动。同时,将在活动中涌现的安全先进个人,以及典型经验和做法进行大力宣传,努力营造安全文化的浓厚氛围。

(三)增强实践效果,全方位知行合一

强化技能培训,规范安全行为养成,提高操作水平。严格安全培训的内容和规范操作的训练,把课堂授课与现场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侧重加强员工现场管理能力、安全规程执行能力、应急事故处理能力和危害辨识能力等方面的培训与提升,广泛开展技术比武、技术创新等现场实践训练,让员工熟练掌握岗位安全操作的要点和关键。不断加强准军事化职业行为训练工作,促进培塑效果转化。

(四)建立行之有效的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

企业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企业安全文化管理运行机制作为支撑,那么再严格的制度也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一要构建完善的安全考评体系,提升履职能力。坚持文化建设与安全工作同步谋划、同步推进、同步考核的原则;二要切实强化对现场的管理,对不履职和不正确履职的现场人员进行逐级问责,实现安全质量问题从发现、处理到反馈各个环节的闭合,提高安全工作执行力,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三要做好群众安全工作,提高安全可控程度。坚持“以人为本”方针,健全和完善员工安全健康体系,做到规范化、制度化。

煤矿企业文化范文6

[关键词]企业文化;煤矿;应用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1)10-017-01

企业的发展与企业文化息息相关,煤矿企业作为一个传统型工业,粗放的管理模式依旧普遍存在,要想与国际接轨做强做久,应将自己的企业注入灵魂,也就是加强文化管理,才能使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文化的含义及形成

企业成员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处理所遇到的问题而不断重复使用同一种方法就是这个企业文化中的一部分,多种部分的组合就形成了一个企业的文化,往往在形成初期,起决定性的就是他的首任领导。企业文化会保持较长时期的稳定,但也并不是一成不变。在企业出现重大危机、重大发展、社会大环境出现变革和企业高层及骨干大量更换的时候往往迫使企业重新定位修正文化,用于调整企业的发展思路。

二、中国煤矿企业文化现状

几十年的计划经济和社会体制使很多煤矿企业依然保存着以控制为主体的官僚式的企业文化。煤矿作为一个资源型企业,在资源日趋紧张、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行业安全系数较低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煤矿行业久处垄断地位,拥有了一个好的生存机会,但内部依然还是一种命令式的管理,并且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企业制度不健全,缺乏适当的弹性来适应环境的变化。随着经济市场逐步开放、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在我国煤矿行业推广企业文化管理模式已刻不容缓。

三、煤矿企业文化变革需求

煤矿企业的发展主要分为短期发展和长期发展。短期发展的企业纯粹是一种赢利的工具,只要企业有稳定的客户和为生产提供服务的能力,就能在一定时间内满足企业赢利的要求,这种现象在私人的小煤矿中体现较为明显。

国有煤矿需长期发展,其现阶段企业文化并没有被正确的认识与重视,大多并没有相对定型的企业文化,还具有可塑性。老一代的在命令式的文化背景下成长的员工已经逐渐退出煤矿企业,80后、90后接受新思想、新管理模式的矿工接替了他们的岗位,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心的凝聚力逐渐下降,此时只有把危机或矛盾在整个企业中进行暴露,同时还要指出光明的远景,给企业施加足够的变革动力,通过企业文化变革,才得以使企业健康成长。

四、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

1.柳传志曾说过的:“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所以煤矿企业也要像联想一样有非常年轻的管理队伍和执著的创业精神改造企业,制定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目标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旗帜,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明确了目标,按照既定的目标一步一步前进,从理念的提出到塑造文化的雏形再到精华的提炼,最后到目标的实现,走过了这个过程,企业的文化也就逐渐成熟,企业、矿、区队、班组和个人等目标也就相互依存、相互保证,达到了整体的统一,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使企业的发展增添活力。

2.企业文化建设宣传是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基础条件,用宣传将这种理念渗透到管理中的各个环节。通过电视、报纸、公开栏、网络办公平台、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宣传,使文化管理的观念深入人心,每位员工都将这种观念升华,深切的理解,指导个人的行为意识。

3.从基础的采煤、运输、提升、通风、设备维护到销售,以及管理技术工作,一切都需要通过员工来实现,他们是生产力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如今煤矿企业职工教育水平整体较低,随着高科技技术在煤矿企业中的普及,一些员工已经连最基本的工作技能都适应不了企业的发展,加强培训已经成为了个人提升乃至企业提升的重要因素,所以培养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也是企业文化建设根本的措施,员工的整体素质带动文化的前行方向。

4.当文化被大家所认同之后,文化就不能只停留在文字或口号之中,执行也就成为了文化建设的意义所在。让在工作中与企业思想统一、善于提出正确意见、高效执行的员工获得应有的物质精神奖励也是促进企业文化快速发展的方式之一,反之思想不思进取也必然被淘汰。日久天长,当企业文化把员工自然凝聚到一起时,文化的价值就得到体现。

5.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这只无形的手将一切问题迎刃而解。要想让这股力量更加强大,企业就要不断学习,掌握前沿的管理技术,加强交流,促进文化精华部分的融合与改进,并结合创新与传承,企业文化才会有生命力和价值,才能走的更高更远。

煤矿企业文化范文7

【关键词】:煤矿 企业文化 思考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煤矿企业具有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工作对象错综复杂、作业范围相对分散以及技术难度高的特点,传统上煤矿企业在进行管理时,管理方式和思想都比较落后,落实贯彻相关措施不到位,这为基础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时的安全保障带来了很大的隐患,近年来煤矿事故频频出现,造成了严重的人员生命损失与财产损失,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煤矿企业的形象带来了不利影响。为了适应形势发展,解决传统问题,煤矿企业应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从思想上为新时期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动力。加强煤矿企业文化建设,建立起新时期、新要求下的新型煤矿企业文化体系,这对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形象、员工素质的提升都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1 安全文化建设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所在,也是煤矿企业在长期探索中所形成的认识,是企业安全意识、安全素质以及安全态度的精华。煤矿企业属于高危行业,安全工作是所有工作的基本前提,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需要认真落实和长期培养。

1.1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煤矿企业整体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良好的经济效益是所有企业的追求目标,但是企业运行的前提就是需要一个稳定、安全的环境。但是近些年来煤矿企业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企业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进行事故处理,这无疑将严重阻碍企业的发展。所以,必须强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防患于未然,从思想上消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创造出良好的生存环境,这样企业才可以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保持长期持续的发展。与此同时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也对企业的社会形象具有很大的提高,矿工是煤矿企业的基层工作人员,煤矿企业的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说与矿工的安全状况息息相关,创建良好的安全环境也有利于员工工作效率的提高,促进企业内部的和谐稳定。

1.2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需要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的相关理念与思维方法,且立足于思想观念的转变。煤矿安全文化建设具有全面性与全员性的特点,所以,煤矿企业的管理者需要认识到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转变传统的安全管理思想与方法,建立起以人为本、人性化、规范化的安全管理的新思想、新方法。针对广大职工,强化安全知识及安全理念的培训工作,使其认识到安全事故的危害性,提高广大员工的安全意识,确保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稳步推进。

2 精神文化建设

企业管理的本质也就是企业文化的管理,这是管理的本质。现代企业管理的主体是人,企业的财富和资源便是依托人为主体的能力、技术、积极性。所以必须认识到企业管理是以人为核心进行的。企业的发展就是通过引入先进的理念,对人员的日常工作方式及精神进行引导、塑造,以人的发展带动企业的发展,提升企业精神文化建设水平,进而提升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

2.1宣传企业精神,构建文化理念体系。第一要完成目标体系的建立。企业既定目标是企业精神的最终动力,而文化理念是企业所提倡的意识形态,二者构成了企业文化建设中内在要素,具有导向作用。所以,企业在进行相关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时,要依托于煤矿行业的发展前景,结合外部环境,制定出科学的、合理的、导向清晰的目标,并将目标进行划分,组成层次分明、循序渐进的目标体系。第二完成文化理念体系的建立。企业文化不是纯理论的说教,也不是对管理知识的照搬照抄,其实质是企业在长期经济过程中所形成的被企业员工所认同的精神文化。在设计文化理念时要注重理念需具有原创性、独特性及自有性的特点,不照搬照抄,立足于企业实际情况,删繁就简,并勇于创新。

2.2建立宣传及激励机制,从企业自身完成价值理念的培养。有限的宣传对企业精神文化建设具有很好的推进作用。在进行企业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有效利用各种媒介对企业所倡导的文化理念进行宣传,这有利于广大员工思想的统一,形成企业的价值理念。与此同时,企业还可以推出相关激励措施,如有奖竞赛等,奖励那些表现优秀的员工,通过树立标杆,为其他员工起到榜样作用,保障精神文化的质量与效率。

3 制度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完成企业文化控制,进而实现企业效率的提高,在市场经济下,效率低下的企业必将在竞争中遭到淘汰。 然而效率的提高与企业的科学合理的制度是密不可分的,若企业的制度不完善,员工工作时在一定情况下会手足无措、无所适从,进而影响工作的效率,这就需要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建设需要目标明确。 通常情况下企业的管理,所有规章制度的颁布、落实、完善以及废除,一方面需要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保持一致,并建立一定的奖惩机制保证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得到充分落实;另一方面,制度文化建设还须立足于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判断制度的建立是否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工作效率的提高等。一言以蔽之,科学合理的制度文化建设通常应该是企业核心价值观与现实发展需求的内在统一。组建具有“责任落实”特色的管理模式,完成精细化管理与严肃责任追究制度的深化落实,使各项工作目标清晰、考核合理、奖罚分明、落实有力,促进制度建设的更加全面、更加完善、更加充实,通过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普及规范企业管理、约束员工行为、提高企业运转效率。

4 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首先精神文化构建了制度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前提,其次物质文化则为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提供了物质保障,最后制度文化则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规范化奠定了基础。此处的物质文化指的是企业在进行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财富、效益及生产力等实体性物质的抽象化、思想化。物质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涵盖在企业精神文明的范畴之内。物质文化建设的出发点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通过一切可以利用的形式和载体,最终实现企业形象的提升的目标。物质文化建设是为物质创造服务的,若企业只重视物质创造工作而忽略了物质文化建设,物质建设可能在短期内会有少许的改观,但是从长远看,这样会造成企业的发展可持续性问题。物质文化建设可以促进物质的创造效率与质量,提高企业的经济状况与盈利水平,进一步为企业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形成有机统一的企业文化循环体系。

5.结束语

煤矿企业的文化建设是资源型产业维持发展的可持续性的基础。由于煤矿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但是人的创造力是无限的,应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通过创建良好的企业文化体系,最大程度的激发人的创新能力、钻研能力,在有限的资源内创造最大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以开拓性的思维维持煤矿企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志民.新时期企业文化管理方式建设的理性思考[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3(1)

[2]陈春花.企业文化管理[M]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煤矿企业文化范文8

煤炭企业是高危行业,这是不争的事实。正因如此,安全文化与矿井安全生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熟悉煤矿的人都知道,安全文化在煤炭企业文化中占着显著的位置,似乎一切都是围绕着矿井的安全生产和职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据此特征,塑造安全行为品牌文化就显得至关重要。经验告诉人们,塑造安全行为品牌文化的现实路径,就是具有特色的“安全认识观”。对于“安全认识观”,煤炭业界多年来不断推陈出新,从刚性的“安全为天”、“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到柔美的“安全是企业发展的祝福,安全是矿区祥和的祈愿,安全是事业昌盛的追求,安全是合家康顺的希翼”;从高度凝炼的“珍惜生命,珍爱健康”到赋有哲理的“要我安全是爱护,我要安全是自爱,我能安全是财富,我必安全是出路”。凡此种种,都是安全认识观上的不断洗礼、不断飞越、不断升华。这种升华,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就是对企业文化内涵的发展和丰富。

二、打造安全文化要注重与“安全管理观”相融合

说到“安全管理观”,搞煤矿的人会不加思索地认为,安全管理工作的优劣,直接关系企业生产经营成败,乃至矿工人身安全。因之,煤炭业界在安全管理观念上也由长期遵循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演进为“安全第一、生产第二”,这对以追求效益为目标的企业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个进步。特别是近年来,面对煤炭企业事故频发的严峻现实,煤企决策者们从血的教训中不断思索,提炼出了“安全工程是生命工程、安全工作是一切工作的核心”的深刻思想内涵。无数事实证明,安全管理没有捷径,必须牢固树立“五观”。预防观。俗话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所以煤企决策者和管理层要事事未雨绸缪、处处防患未然,时时超前预防,尤其是安全第一责任人要事必躬亲,率先垂范,彻底根除亡了羊才补牢的传统思维和做法,真正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高于一切的行动准则融汇到安全生产全过程,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才能确保一方平安。基础观。

古人云,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煤矿安全工作亦如是。从近年来各类事故中不难发现,安全基础工作薄弱,执行制度不严,不守操作规程,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见于此,必须在落实基本制度、基本规程、安全投入、教育培训等方面下功夫,真正把安全基础夯实,做到万无一失,才有可能确保矿井安全、矿工生命安全。基层观。基层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前沿阵地。只有将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基层一线,落实到班组,落实到个人,使前沿阵地上的每一个人切实执行安全生产的各项指令和制度,绝不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安全生产才会多一份保险。责任观。煤矿安全,责任如山,这是早有的定论。因之,要求安全第一责任人及安监人员,要站在对企业负责、对职工群众生命负责的高度,发扬“铁面孔、铁手腕、铁心肠”的“三铁”精神,将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折不扣落到实处,根植于每一名职工心田,形成安全管理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安全生产的大堤才会越筑越牢。确立“文化引领安全发展”理念,以塑造安全行为品牌文化为己任,坚持正确的“安全认识观”、“安全管理观”,才能塑造出与众不同、与时俱进的安全行为品牌文化。

三、打造安全文化要注重构建长效机制

煤矿企业文化范文9

――铜川矿业公司下石节煤矿推进企业文化工作纪实

2012年9月25日,铜川矿业公司下石节煤矿顺利通过了中煤政研会领导的验收,达到了“全国煤炭企业示范矿”标准;2014年3月29日,经过专家组全面、客观、公正的考核评审,又以969分的高水平顺利通过了咨询评价,成功跨入全煤五精管理样板矿行列。近年来,该矿始终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坚持用文化引领企业发展,用文化理念管理企业,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煤矿文化体系,走出了一条文化强企的发展之路。

文化之光照亮安全之路

煤矿发展,安全先行。该矿立足实际,把企业文化建设与矿井安全生产有机结合,探索出了一条以文化为指引、以理念为先导、以思想为根本、以班组为基础、以管理与培训为手段的安全文化建设体系,用企业文化的光芒照亮了安全发展的道路。

该矿全面拓展了“四项”技术管理和“五精”管理,以准军事化为基点,以“三基九力”优秀团队建设为载体,定位了“一区一品”管理文化品牌,建成了钢铁之队、和美之队、聚力之队、精湛车间等6个优秀团队;形成了综采队、机电车间等“四项”技术示范单位,建成了2301精品示范工作面,950、2301运顺、回顺、1230标准化系统,提升了矿井质量标准化水平。实行了以“九定、十二查、五带、五拓展”为具体要求的干部走动式管理,扫除矿井管理盲区。推行“三三整理”、“三工转换”等激励机制,不断摸索完善岗位价值精细化管理考核办法。大力开展了 “三功两素”基本功训练活动,矿区职工队伍中一大批技艺精湛的岗位能手不断涌现,机车顶鸡蛋、蒙眼割圆、手试水温、蒙眼识油型等符合行业特色的绝活、绝技亮点频出。仅去以来,就练就出技能演示项目51项,评选出精优作业法33项、提练出卓越管理法32项、管理经验30项,创新成果33项、创纪录36项。

文化之光聚焦管理之心

文化之力在于无形。该矿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推动 “精细”管理向安全生产各系统环节和经营管理全流程链条延伸、融合、覆盖,促进人、机、物、法、环的有机融合,用文化的光环聚焦管理镜头,凝聚人心。

该矿开展了“毫米、秒、克、厘”精确管理示范岗达标创建活动。提升办公环境、生产环境,将色彩、声音、气味等无素纳入质量标准化“艺术品工程”建设中,以精美管理为职工创造温馨舒适的工作环境。坚持围绕矿井中心工作,经过反复试点论证,将原有的点检制和巡检制有机集成,推广应用了 “双十”安全确认法,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精细安全管理模式。将“微环境”管理应用到工业机房和井下硐室,设置了位移线、连接线、沉降线、偏离线、检测线和注油点标识,提升了精准管理质量。专门投资300万元建成了岗位价值核算中心,对区队进行科学预算;对职工进行动态考核,使岗位管理向精益化管理迈进。先后建成了9个五精管理示范现场、13个五精管理示范区、46个五精管理示范岗、30个“毫米、秒、克、厘”精确管理示范岗、2条精品线路、3个精品硐室、3个精品采掘工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