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青少年非遗传承集锦9篇

时间:2024-01-06 16:31:54

青少年非遗传承

青少年非遗传承范文1

【关键词】秦皇岛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发展 【中图分类号】A119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五千年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各族人民在生产劳动实践中创造、流传、繁衍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既遗留下众多的人文景观、名胜古迹等物质遗产,更累积大量传统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民族智慧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精华,我们民族凝聚力的具体体现。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近况

2006年以来,中国逐渐开始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我国先后认定1219个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各省市也先后公布了省级名录项目、地市级名录项目、县(市)区级名录项目。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走上依法保护的道路。

但是,随着全球化趋势以及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我国的文化生态环境也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与变化,这种珍贵的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的生存发展环境正在被迅速改变,面临着被遗忘、遭损坏、趋消失的严重威胁,尤其表现为传承人和传承活动难以为继。我国许多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起步较晚,还处于初级阶段,由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大多以口头形式流传下来,许多手工技艺、传统中医疗法都是采取一种独特的方式保存与流传,一些依靠口耳相授和师徒传承的技艺正在不断消失,对民间技艺的传承出现了断层的情况。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种特殊性质,使得传承与保护面临巨大困难。

我国幅员辽阔,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历史文化悠久,政府普查不够重视,专项经费落实不到位,使得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与传承。再有是缺乏有效的保护传承措施。在专项资金的投入上远远不足,保护手段单一简化,例如进行音频、视频的留存以及实物的展览,虽然保留了资料,但是使其脱离了作为传承主体的人的主动参与,无法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价值。因此,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传承,最主要的是激发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的的重视与参与,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其焕发新的生机,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秦皇岛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2009年,秦皇岛开始在全市范围内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集整理目录汇编等工作。目前,秦皇岛拥有昌黎地秧歌、孟姜女传说、河北鼓吹乐、昌黎民歌、昌黎皮影戏等5项部级非遗项目。以上五项与碣石山传说与故事、抚宁太平鼓等十九项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还有抚宁皮影雕、绣花鞋、天马山庙会等五十一项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更多的项目入选县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昌黎地秧歌、青龙猴打棒、北戴河任家班鼓吹乐等器乐说唱类项目将说、唱、扭、舞结合起来,由艺人即兴作词演唱,非常有地方特色。孟姜女传说等民间故事与传说,历史悠久,在当地影响广泛,深受群众喜爱,尤其受到青少年的欢迎。

秦皇岛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秦皇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保护、研究、整理和合理利用工作。连续五年举办了“孤竹文化节”、“中华爱情节”等有当地民俗和文化传统特色的节庆项目;建成了旨在展示传统民间工艺的昌黎县民间艺术馆、青龙民族文化宫等文化场馆设施;推出了众多在全国获奖的地方舞蹈作品,昌黎地秧歌、皮影戏也多次到北京、香港等地演出,影响力日益增强。

秦皇岛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是政府宣传力度不够,民众认识不足。通过在北戴河区五千余名中小学生中的调查显示,了解昌黎地秧歌、昌黎民歌、河北鼓吹乐、昌黎皮影戏、抚宁太平鼓、青龙猴打棒等说唱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足20%。其次是缺乏高素质的研究人员和队伍,没有解决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接班人的问题,秦皇岛民间文艺研究陈旧,众多流传下来的手工技艺、说唱技巧以及民间故事与传说类的内容缺乏系统整理。

秦皇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内的传承与创新策略

秦皇岛地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传承与创新的根本在于“人”的主动参与,广大人民群众感知、熟悉、热爱、传习、创编非遗文化,加强高校学生、广大青少年学生对秦皇岛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与了解,通过在校园的学习、激发他们对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兴趣,古老的民族文化才能焕发新的生命力,得以长久的流传。

燕山大学是秦皇岛地区教育、文化的中心,是区域文化建设的重要驱动力。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在校本科及硕士生1600余人,拥有大批高素质学生和专业教师队伍。能深入开展秦皇岛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理论研究工作和教育实践活动。

按照专业特点,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共组建了1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志愿者服务队,每一个志愿服务队中都包括了八个专业的志愿者学生,涵盖舞蹈、美术、民乐、西洋乐器、工业设计等各个艺术专业。教师指导志愿者学生本着将“传承性学习”与 “生活化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围绕秦皇岛地区丰富的说唱、民俗技艺、民间文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引导学生将自身的专业学习与秦皇岛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说唱、舞蹈、美术、民俗等内容进行整合,根据秦皇岛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对其进行创编、创新,使其在保留秦皇岛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特色与文化精髓的同时,更添时代特征。将教学的理论成果向实践与运用进行及时转化,促进大学生对秦皇岛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性认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

大学生志愿者与当地教育部门联合开展活动,以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在秦皇岛地区各中小学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宣传活动。与学生共同进行主题实践、第二课堂活动,力求在保持家乡文化原有特色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形式、音色、节奏、视觉效果的改编与创新,更为贴近中小学生的审美与心理需求,使其在教唱与表演活动中受到广大青少年儿童的喜爱,将古老文化与民族精神传承与发扬。

青少年非遗传承范文2

现在业内人士有这样一种看法:在未来,非遗将成为“软黄金”。因此,很多企业和资本也开始关注非遗,但“软黄金”如何形成,其核心还是要看这条路该怎么走。

《经济》记者翻看数据发现,以2016年的数据来看,浙江省的非遗数量位居中国各省份首位,其中有9类人类非遗项目,217项部级非遗项目,788项省级非遗项目。

5月初,记者到非遗市场化较有代表性的浙江省,走访了丽水市、龙泉市、青田市、温州市、绍兴市、杭州市的代表性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发现与之前走访的其他省份相比,浙江省的非遗呈现两极分化现象――有生命力的非遗发展越来越好,生命力较弱的非遗或将被淘汰。

规模化、产业化的背后

为什么有些非遗能被传承,后续不愁传承人,不愁市场?主要是现在的传承人就已经能在市场上得到认可,并且物质条件也很充裕,学徒们学这个觉得有盼头,未来是一片光明的。这才有了后续的规模化和产业化。

在青田市就是这样。记者来到青田,走到哪儿都能看到青田石雕,似乎每家每户都在做青田石雕。

青田石雕厂徐伟军告诉《经济》记者:“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青田几乎都是做石雕,随便一家雕出来的石雕作品就能卖10万-20万元。”现在青田石雕厂的年产值能达到5亿元,这些年来,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外在的影响。

记者走进青田石雕厂,看到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在做石雕,虽然需要机器来把石头劈开,但雕工这些细节都是厂里的员工用圆规、2B铅笔等一点点在描绘。

“石雕的工艺都是采用传统工艺。”徐伟军说,石雕在青田的高校中设有专门的专业。每年都会有大学生愿意来学习石雕技艺,“他们的年薪基本在30万元。”

徐伟军是怎么让青田石雕厂一步步走向上述规模的呢?

13岁时,徐伟军与石雕结缘。19岁,他成立了石雕工作室,“从一个学徒、两个学徒……来建立自己的石雕创作团队。”23岁,他承接了青田一个石雕公司,并担任总经理,在此期间,他看明白了石雕行业的发展前景。30岁(2007年),他通过与中国银行、农村信用社合作,开设了首家青田县侨乡融资性担保有限公司,为石雕提供质押担保服务,在行业内小有名气。2009年,他成立了石雕艺术馆。2012年,在政府帮助下,他把青田石雕厂成功转型为青田县石雕厂集团有限公司,“这是集石雕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司,是目前四大国石(寿山石、青田石、鸡血石、巴林石)中唯一一家集团公司。”

但徐伟军并未满足于此,他时刻保持危机感。2013年,他开始与中国民生银行、中国银行合作,到全国各地办展销会,并把石雕作为银行的一项理财产品,向大中城市推广。

对于石雕作品,徐伟军如数家珍。记者在现场看到,他的石雕作品造型大气,粗中见细,取色精巧,突出力强。很明显能感受到,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与现代审美的结合。

国内外知名的绍兴黄酒也是如此。不了解的人只知道绍兴黄酒很有名,但其背后的故事少被提及。现在绍兴有3家三足鼎立的黄酒企业,分别是浙江塔牌绍兴酒有限公司、会稽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

记者了解到,他们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主要是思维不断保持创新。会稽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俞关松告诉《经济》记者:“我们在保持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努力顺应时展的需要。”

他们以包容的胸襟和宽大的格局建设了绍兴黄酒小镇,形成产业集聚和工业旅游为一体的空间。

浙江塔牌绍兴酒有限公司依托1976年浙江口岸开启的契机,成为以出口贸易为主的绍兴黄酒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其总资产已达9.4亿元,年出口量已超过7000吨,创汇1200万美元,占全国绍兴酒总出口量近半。会稽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是秉承“非遗工艺不变,工具更新换代”的理念发展企业,并结合养生和定制,在黄酒市场站稳了自己的脚跟。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是黄酒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主要以民族产业振兴和黄酒文化传播为己任,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绍兴黄酒酿制技艺的传承基地。

他们的共同之处是都非常重视产品质量,遵循“天人合一”的理念,在冬季前后开始酿黄酒,“这是一年之中最好的酿酒时节,冬季绍兴鉴湖水体溶氧值高,水质清冽甘甜,水温低,水质稳定,变化幅度小,含杂菌较少。”绍兴黄酒传统酿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传承人、中国酿酒大师潘兴祥向记者解释说。

绍兴黄酒需要人才的时候,企业都自己想办法拓宽培养渠道和方式,比如采取“一帮一”师徒帮带的传统方式,邀请国内酿酒专家授课,借助专业院校委托培养,与科研院所合作,借用外脑来培养等。

此外,绍兴黄酒的酒瓶大部分都是用龙泉青瓷来盛装。青瓷和黄酒的结合,更能增加文化积淀和拉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

龙泉宝剑的“诉说”

“我们可以不要政府的补贴资金,但一定要争取更多的市场空间。”龙泉沈广隆剑铺第五代掌门沈州坦诚地告诉《经济》记者。

春秋战国时期欧冶子开创了铁剑的先河,之后出现了干将、莫邪等优秀铸剑师,此后各种民间铸剑技艺世代相传。浙江省龙泉市的龙泉宝剑就是这一脉传下来的。

明清时期,龙泉市就有各种艺人的剑铺。解放后1956年-1978年,龙泉成为宝剑生产小镇,并在1978年-2003年成立了国有的龙泉宝剑厂。2003年行业混乱,市场瓶颈难突破,该宝剑厂进行了改制。张叶胜买下了龙泉宝剑的商标使用权,直到现在,他一直是龙泉市宝剑厂有限公司的掌门人。沈州等其他几家宝剑厂的负责人也是从2003年之后分出来单干。

可以想见,当一个产品有刚需的时候,其比较容易发展。很明显,龙泉宝剑不属于此类产品,但其对人精神层面的支持是其他产品无法替代的。沈州忧心地告诉记者:“宝剑的销售主要在北京等一线城市,但平时北京会议较多,管制情况多有出现,好不容易接个单子,但运输成问题,这生意做起来确实不容易。”

这也是其他几个宝剑厂负责人的心里想法。他们还不约而同地表示,龙泉宝剑的传承发生了更为细分的变化。

张叶胜对此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他17岁开始做学徒,“以前龙泉宝剑培养的是全才,我们各种各样的宝剑都会做。而现在一个学徒只学一两样技艺。”

沈州也表示:“以前培养的是‘全能冠军’,现在培养的是‘单项选手’。”从企业的发展来看,没有必要培养“全能冠军”,而且这种好苗子很难找,出师时间也较长,“企业和学徒都拖不起。”

此外,张叶胜作为龙泉宝剑的商标持有人,他这些年仅龙泉宝剑的打假案件合起来就将近30起。而且这些年很明显感受到“宝剑的从业人员越来越少”。现在公司的骨干主要靠40多岁的人,他预测“5-10年后会出现断档”。

尽管如此,张叶胜还是坚持着,“好在一直走中高端路线,效益还算可以。”实际上,张叶胜并不是为了用宝剑来赚钱,而是为了传播宝剑文化。他告诉记者,2003年-2009年,他一直在做市场铺垫、技艺传承等基础工作,那时候自己投入了1000多万元。2010年才开始有了一点效益。与此同时,他在宝剑厂旁边建立了龙泉宝剑工业旅游基地,“每年能吸引一些学生来参观、学习宝剑文化。”

在龙泉市,龙泉宝剑是当地的支柱性产业之一。龙泉宝剑的几个龙头企业起到带头作用,带动其他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当地政府也向记者表示:“每年龙泉宝剑相关的产业能给当地政府增加3000万左右的财政收入。”

谈及非遗的传承和保护,沈州坦诚地说:“应该有选择性的保护,集中精力把有生命力的非遗做得更强更好,形成国粹,其他没有市场空间、对当代没有价值的非遗可以走进博物馆,以免资源浪费。”与资金相比,他们更需要空间。沈州希望“国家能够给出明确的规定,像刀剑类的产品运输到底应该怎么规范,支持什么样的刀剑在市面上流通等”。

瓯绣的困境与挣扎

在市场化浓厚的氛围中,并不是所有的非遗企业都能完成自己的自造血。这体现在浙江非遗的两极化非常严重。

客观来说,在记者走访的这些非遗项目中,温州市瓯绣遇到的问题比较大,面临的困境也比较急切。

瓯绣传承人施成权告诉记者,她曾带过20个学徒,但由于瓯绣的技法较为复杂,学会所需时间较长,其物质收入也无法满足现代年轻人的需求,这些学徒相继离开。

作为瓯绣世家的她,已经从事瓯绣有46年的时间,“对母亲来说,瓯绣就像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施成权的儿子王施告诉《经济》记者,她母亲不愿意瓯绣这门技艺就此消失,于是,她釉弊约荷肀咭磺锌梢远员的力量来帮助瓯绣传承和发展,包括她的丈夫、妹妹等。“她说服我继承瓯绣,希望我能设计出更多更好更新的瓯绣作品,为此我重新修读了艺术设计的大学课程。”王施说。

2015年,由王施设计、母子共同完成的瓯绣历史上第一张双面异色绣作品《荷墨》问世,“这张作品的问世让瓯绣的整体技术水平有了质的飞跃”;2017年,双面异色异样绣作品《王者雄风》两面的万兽之王雄狮问世,“这对瓯绣是历史性的突破,也表明只要用心就能创造出不一样的作品。”

与其他绣相比,瓯绣最大的特点是色彩鲜艳,绣出来的作品动感十足、栩栩如生。但就在收入这一项卡住了瓯绣发展的咽喉。施成权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般一幅瓯绣能卖1万多元,但需要绣将近4个月。“这对于工薪阶层的消费者来说是有购买难度的。”

施成权也想明白了,与日用品结合,开发瓯绣衍生品系列是一条不错的路子。他们从小企业开始做或者寻找有瓯绣技艺的爱好者,一同开发了云裳新语系列瓯绣服饰、包包、书签等衍生品系列产品。

记者离开时,问施成权最需要得到什么帮助。施成权说:“人才是核心,但瓯绣技术难度较大,制作时间成本长,很多学习者的生活保障是最大的问题。”她希望政府能给予学习人员一定的经济补助,让学习的人安下心来学习瓯绣直至学艺完成,“我会无偿教他们。”

瓯绣最终能否市场化成功现在还未可知。但由此引发出来的思考是“到底什么样的非遗支持方式才更加好一些”。

浙江的“非遗观”

龙泉青瓷的大师们集中在一个大师园中,其中有以研究和恢复青瓷技艺为主、走收藏级路线的毛正聪大师,也有根据市场需求不断优化青瓷产品的大师。正因为研究与市场的结合,“目前龙泉市做青瓷的大大小小企业有100家,带动当地就业2万人。”龙泉市非遗中心负责人告诉《经济》记者。

毛正聪的儿子毛伟杰告诉记者,龙泉青瓷的核心工艺是原矿多元配置技术,其突出特点是釉色似玉,符合中国人崇玉文化的审美情趣与道德观。“但往往培养出一个在青瓷上有悟性的人至少需要十几年的时间,现在能静下心来做研究的人少。”

毛伟杰现在做的事情是找到龙泉青瓷更深一步的价值,为龙泉青瓷进一步发展做准备。“我们主要是恢复宋代以前的水平,尽力使龙泉窑的产品完整。”

龙泉青瓷本身价值的提升和工艺的突破,才是其他衍生品发展的基础,才有了以3D打印技术、机器替换人的方式来进行工业化生产的青瓷企业。

在浙江省,有像毛伟杰这样想法的人并不多。每当记者和他们谈到一件作品是否是非遗时,大家似乎才恍然发现“哦,这也是非遗”,但从其言谈举止、屋内的陈设等很少看到非遗的相关痕迹。

甚至在传承人补助这一项上,也表现得不那么尽如人意。与其他省份不同的是,浙江省对省级以下的非遗传承人的补助有一个条件是“年满65岁”,记者查阅资料发现,这条政策从2007年已经开始实行。

青少年非遗传承范文3

作者:孙甜甜

淮安位于江淮平原的东部,京杭大运河和古淮河即在此交汇,历史丰厚,名人荟萃、文风鼎盛、更是名胜遍布的运河之都。淮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中孕育了丰厚的物质文化遗产。千百年来,劳动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以及与各种外来文化的交融中,淮安的民间艺人们更创造出无数艺术形式多样,技艺精湛,风格淳朴,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

目前,全市上报汇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涉及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曲艺、民间手工技艺等,共有非遗名录部级4项,省级27项,市级133项,县(区)级名录300余项。

然而近年来随着现代化的气息越来越浓,全社会充斥着“快餐式”的文化,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被青年人所忽略,甚至对“非遗”感到陌生,并且目前的传承主要靠民间艺人,力量微薄,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如何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成为当务之急。

为了唤起当代青年人注意“非遗”保护观念,从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6月13日下午,由市清河区文化馆牵头,在北京路中学组织了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宣传活动,为让同学们领悟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由两位民俗专家在现场展示了他们的拿手绝活手工技艺,让师生们了解到非物质文化的魅力,感受到了文化与艺术的熏陶。

几张普普通通的纸,不用任何工具可以变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画么?师生们的眼里充满了疑惑。被誉为“淮扬一怪”的民俗专家华玉谟老先生在现场为师生们展示了撕纸画的创作,整个制作过程分为构思、起稿、撕纸、粘贴、装裱五个步骤。只用废弃的各色杂纸,无需笔墨、刀剪,只需一双灵巧的双手,白纸一张,浆糊一瓶,以手为刀、以撕代剪,通过徒手撕纸、整形、粘贴等方法一幅幅艺术作品就跃然纸上。在他的作品中,有活灵活现的锦绣山河,也有惟妙惟肖的娟秀少女,更有栩栩如生的公鸡报晓……画中呼之欲出的人物让人拍案叫绝。撕纸画作为一项传统民间工艺,是极具民间艺术风韵特色的艺术形式,需要创作者具有较好的艺术欣赏水平和艺术眼光,用朴素的生活感受和质朴的艺术手法去体现,具有很强的非物质文化特征,这种取巧于本身色块,信手撕成,让人意想不到的随意性,往往产生一种浑然天成、妙趣横生的韵味,让撕纸这个带有破坏性的动作诞生出神奇的艺术品,这就是撕纸画的魅力所在。

淮安市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吴小奇也来到现场为师生们传授剪纸技艺。一把剪刀,几张红纸,在她的手指舞动下,纸屑飞落,包罗万象的人物、历史、甚至一段故事便呈现在人们的眼前,让人惊叹不止,一幅幅剪纸画或气势磅礴,或精巧婉约。剪纸是一种流传很广的民间艺术形式,寓意广泛,十分讲究刀工,在制作的过程中要求握刀要正,下刀要顺,行刀要匀,开刀要严,从而才能达到运刀胜笔、连而不断、断而不连的艺术效果,创作者随心剪出精美的花样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未来的憧憬。

每当一张普通的纸张在民俗专家的妙手中变成了一件艺术品时,整个教室都沸腾起来,师生们兴致盎然地听着讲解,还不时发问,表现出极强的好奇心,深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中不乏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接触到民间艺术,参加此活动的同学们纷纷表示了自己对民间艺术文化萌发了浓厚的兴趣,希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献出一份绵薄之力。

青少年非遗传承范文4

关键词: 海南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月三 动画 创新 优势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是和物质文化遗产相对称的概念,两者都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形式。作为文化遗产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口技、音乐、舞蹈、庆典仪式、传统手工艺等。

黎族是我国岭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之一,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黎族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创造了优秀的黎族文化,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非物质文化瑰宝。

一、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般介绍

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海南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是黎族人民在生活劳动中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和总结出来的,有着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文化艺术领域、重要节日活动、礼仪风俗等各个方面,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历史变迁,寄予着黎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面临着各种困难,如何与各种破坏势力相斗争,争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全面胜利是世界各国人民都需要重视的课题。而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保护方式上还有很多不足,迫切需要改善和加强。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样面临着以上问题,因此,我们必须从各个方面着手对其进行保护。本文从动画的角度探讨对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保护工作。

二、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动画实现的创新与优势――以“三月三”为例

黎族“三月三”节(农历三月初三)是海南省黎族人民最盛大的民间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一特定节日中黎族人民用祭拜始祖、对歌跳舞的活动方式表达对祖先的悼念、对爱情的向往。黎族文化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需要对其进行重点保护和传承。然而,黎族“三月三”节的传承大多依靠口传身授的方式,在传承和延续上存在诸多限制。随着“80后”、“90后”群体成长为社会生活的主体,其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均和老一辈群体不同,其接受了较好的文化教育,很多人更倾向于选择更现代的娱乐方式,不利于传统节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三月三”)的认同和传承。动画将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一种喜闻乐见、赏心悦目的形式予以表现,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当下民众的文化需求,实现对海南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保护。

1.基于动画视角打造新的黎族民俗节日文化

海南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项古老文化瑰宝,其表现形式带有浓厚的传统色彩,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和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这种表现形式、传承方式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有很多局限性,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现代化手段对其进行创新性保护。动画作为一种色彩丰富、富于变化的表现形式可以实现对黎族民俗节日文化的创新性传承和保护,使其以全新的形象走入普通民众的视野。

其一,动画可以突破传统传播方式的局限性,创新性实现对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动画作为一种全新的载体和媒介,其优势表现在形象生动、色彩丰富、感情饱满的人物设计,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传播途径,快速、便捷的传播方式,能够改变以往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范围狭窄、传播途径单一、传播方式落后等缺点。正如上文所述,当代青涯甓杂诶弦槐泊承下来的黎族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缺少继续发扬壮大的热情,很多黎族的青壮年对于“三月三”这一传统节日的印象仅存在于孩童时代的载歌载舞,未能培养出对于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而动画则以自身优势,将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信息整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创新,加入现代元素,形成全新的视觉盛宴,满足当代社会民众对于文化传承的需求。此外,动画以特有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将其价值观植入青少年心中,能够从小培育青少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喜爱之情,使其成为保护我国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重要成员。

其二,动画作为一种商业运作方式,可以充分发挥优势,实现对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化品牌包装。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处海南,地域较为偏远,仅仅依靠传统的口耳相传的推广方式并不能在大范围内推广和保护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实现对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必须使其进入大众视野,拓宽其传播范围,改变其传播方式。动画这一全新的载体、便利的媒介可以利用其商业性特点,整合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并对其进行包装,设计满足当前大众喜爱的动画形象,并利用多媒体资源打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对其进行大范围的推广。此外,由于“三月三”等传统民俗节庆活动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表演人员的表演水平,青壮年的表演水平参差不齐,很难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出现了后继无人的窘迫局面。动画这一全新载体却可以克服以上缺陷,利用电脑绘画技术完美呈现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采,并将其打造成广受欢迎的动画形象,进而推出动画周边等商业化产品和活动,运用商业运作模式使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大众的视野。这种以动画为突破口的商业运作模式在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可以实现对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保护。

2.三维动画还原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风采风貌

动画以多帧图像运动的方式实现对所描绘画面的情感表达,可以利用先进的电脑绘画技术高度还原所描绘图像的真实面貌,实现其价值。近年来随着三维动画技术的成熟,我们更是在很多领域,比如医疗、军事、建筑等,发现了三维动画的身影,其利用自身技术特性帮助科研人员、实践人员克服了很多技术性难题。

海南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包含文艺、技艺、建筑、节庆等多个表现形式的系统性文化,有丰富多变的表现形式、独特优美的视觉享受。然而,千年以来的社会演变,加之口耳相传的落后的传承方式,使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很难再现当年的风采。以黎族传统节日“三月三”为例,在这一天,黎族人民穿上本民族的服装,在特定地点集合,并表演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富有民族特色的歌曲、舞蹈。要想实现这一盛大节庆场景,圆满呈现这一节庆节日所寄托的黎族人民的感情,受制于周围古建筑、富有民族特色的服装、黎族人民的表演水平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动画,尤其是三维动画,却可以克服以上困难,高度还原“三月三”等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充分表现出节日的盛况,表达黎族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三维动画以独特的技术优势,可以最大限度地高度还原黎族古老村落的原貌、黎族民族特色服饰的精致、黎族传统歌曲舞蹈的优美,带领人们走进有着千百年传承的黎族古老文化,感受中国古老优秀文明的魅力。

其一,三维动画高度逼真还原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风采全貌。随着动画技术的发展,三维动画影像技术已初具规模,可以高度还原人物、景物、建筑、物品等,并在很多领域运用成功。为了宣传和保护文化遗产,三维动画运用其技术优势,实现了对圆明园的技术还原,将其被毁坏之前的原貌予以还原和展示,并将其制作成纪录片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人们重睹圆明园全盛风貌的同时也激起了人们内心深处的爱国热情、保护文化遗产的热情。无独有偶,我们可以利用三维动画技术重现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全盛时期的风采,运用数字虚拟成像的原理,对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包含的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予以记录和还原,并对其进行长期、完整保存,避免产生以往口耳相传这种落后传播继承方式造成的信息不完整、失传等问题。

其二,动画以生活化、故事话的视角鲜活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三月三”为例,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系统化的文化表现形式,有独特的动态美,表达着黎族人民千百年以来的文化与精神,这是一种“活着”的艺术,而不仅仅是一个“静态”的画面。因此,我们在对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种表现形式予以高度还原的基础上,还应赋予其生活化场景,将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一种有生命力的方式呈现出来,使人们体会到身临其境的喜悦感。以“三月三”为例,我们在利用三维动画高度还原节庆活动盛况的同时,应将“三月三”的传说演变、寄予的感情以一幕幕故事化的场景展示出来,黎族青年初见心仪姑娘的怦然心动、黎族姑娘初见心上人的羞涩,飘扬的音乐、美妙的情歌,优美的舞姿,精致的服饰、背景里重重叠叠的小桥流水、古老的村落、曲曲折折的小路、孩童的追逐嬉闹等心境、场景予以展现,将早已成为黎族人民记忆深处的美好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方式重现人们的眼前。动画作为一种全新的载体和媒介,在对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保护的时候有天然的势,我们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真正了解和热爱它,带着对它的热爱,将其富有感情地予以动画制作和传播,使人民大众感受到有温度、有生命力、有活力的海南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海南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向高潮。

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海南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传承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随着时代的演变,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迫局面,口耳相传的继承方式严重限制了对其的传承和保护。动画作为一种全新的载体和媒介,能够利用其高度逼真的技术优势实现对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全盛时期的还原,以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方式突破时空的局限,对其进行创新性继承和保护。

参考文献:

[1]周世波.动画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中的作用[J].中国艺术,2014(1).

[2]李钦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传播[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

[3]余洋.将动漫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的可行性探析[J].群文天地,2015(20).

[4]莫涛.浅析动漫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优势和价值[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4(10).

青少年非遗传承范文5

关键词:陕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1 陕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现状

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从祖先保留至今的。陕南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有着五千多年的文化历史。其文化积淀之深邃,为世人所瞩目。陕南丰富多彩、深邃迷人的文化历史,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和积蓄已久的文化底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陕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与陕南地区的民风、民俗、文化、传统等息息相关,值得我们去研究和传承。众所周知,本地传统音乐能极大程度地反映一个地方的民风、民俗,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与研究的。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田青研究员说过,我们必须小心谨慎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杜绝轻保护、重申报的现象,从根本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此我们却常常面临难题和挑战:首先是传承人生活状况的良莠不齐以及老龄化问题。根据调查发现,一部分传承人的生活水平较低,因生活所迫不得不外出打工赚钱,没有能力将自身背负的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他们仅将非物质文化作为一种娱乐方式,不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文化传承上。但对于中国来说,传承人是历史的活化石,是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传承下来的重要人物。其次,年青一代会因为此类音乐“不好听”“太土”而缺乏学习的兴趣,使得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去学习传统技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够流行,也不能带来太多经济利益,难以带动中青年的学习积极性。为此,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缺少继承人的情况,甚至到了“一徒难求”的地步。

如今,我国越来越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通过改善传承人的生活条件,使其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也可以得到利益。这一措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状态得到了较好的改善。传统剪纸这样的文化遗产在旅游景区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以及传承人自身的经济状况和缺少依赖物质形态承载的商品性和生产性,仍旧发展得十分艰难。

2 陕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存在的问题

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们心中的分量不够。如今许多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没有形成认同感,并未看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不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况。就拿笔者自己的情况来说,虽然笔者是地地道道的陕南人,但是对陕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只是略懂一二,对《陕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学中的传承研究》也只有初步了解。由此也反映出了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冷漠状态,认为它没什么吸引力。

葛剑雄先生说过,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刚开始是“热申报”的状态,可是由于世界文化遗产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投入的,因此很多非物质遗产文化都不了了之,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出现的一大重点问题,必须及时有效地解决。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热情的投入和足够的耐心,并且必须把传承看作是一件有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3 陕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高校中传承的意义和价值

必须要有继承人的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代代相传下去。它需要传承人的不断发扬光大,所以选择合适的传承人是至关重要的。地方高校聚集着非常多的优秀的年轻人,高校教育是各种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高校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极大的联系和意义。

3.1 现实意义和价值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甚至走入了举步维艰的困境。如果任由这种局面发展下去,传统文化会无法得到继承,会逐渐消失在岁月的长河里。陕南音乐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愿意学习和发扬这门文化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现有的传承人大多年迈,再找不到合适的继承人。而单凭自身的力量要想发扬这门艺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如今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地方高校寻找继承人,可以在高校挑选出专门人才,将其培养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佳人选。如果要想这样做,首先必须加强大学生对本土文化基因的理解和认识,推广文化知识传播上的多元化。在如今大学的课程体系中,只有添加这些元素,才能反映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多样性。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从中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增强他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心与决心。

3.2 理论意义和价值

现代流行文化的价值取向正在使当代学生疏远自己的民族、地方文化。把陕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地方高校的课堂,可以让新一代年轻人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所在,本土音乐有着自身的闪光点,继承与发扬民间音乐势在必行。2000年7月,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兰州参加社会高级讨论班时提出,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在西部大开发事业中更应该这样做。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对脆弱的民间传统音乐进行保护,从选择合适的继承人、鼓励人们多听民间音乐、改善继承人的生活条件等多方面下手。他的这些阐述深刻而有内涵,充分体现出当下对传统音乐的重视,以及当今保护传统音乐的难度。在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往往偏重西洋化的音乐,甚至在课程设置上,也是对国外的一些教育模式的迁移。

3.3 实践意义和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旦消失,是没有办法再出现的,它是不可再生资源。然而此时此刻,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极其艰难,甚至到了夹缝中求生存的地步。从短期看,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高校可以使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使学生接触到本土音乐文化;从长远的角度看,在高校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有利于对传统音乐的保护和传承。

4 结语

青少年非遗传承范文6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对策 保护性开发 宁波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 “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近几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单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概念、内涵、价值、保护原则和措施等方面,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结合起来的研究成果较少,尤其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的研究更少。本文以宁波为例,拟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进行研究。

一、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保护及开发现状

浙江是我国的文化大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众多。2006年国务院批准颁布的首批518个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浙江省占了44个;2008年第二批510个部级非遗目录中,浙江占了85项,两批入选数量均居全国第一。宁波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既拥有河姆渡遗址、天一阁等物质文化遗存,又拥有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梁祝故事等口头传说、甬剧等地方戏曲、四明南词等民间表演艺术、骨木镶嵌等传统手工艺、“缸鸭狗”汤团等传统老字号、十里红妆等民间礼俗及丰富多彩的渔风渔俗等。其中,梁祝传说、宁海平调、奉化布龙、朱金木雕等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部级非遗名录,徐福东渡传说、甬剧、姚剧、四明南词、宁波走书、骨木镶嵌、晒盐技艺、渔民开洋谢洋节、宁海十里红妆婚俗、石浦――富岗如意信俗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部级非遗名录。到目前为止,宁波部级 “非遗”项目已达到14个,名列浙江前茅。

宁波在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在全国先行一步,并取得了一定成效。至今,宁波市文化等部门抢救和传承了奉化布龙、余姚犴舞、宁海狮舞、前童抬阁、宁波走书、四明南词等民间文艺,培植和建立了一批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和传承人才,本着继承与创新的原则,成功举办了象山中国开渔节、宁海中国开游节、宁波国际服装节、奉化弥勒文化节等文化节庆,特别是对以梁祝传说作为本源的梁祝文化进行了重点保护和挖掘,开发了梁祝爱情主题公园和鄞州梁祝爱情节等旅游产品,使宁波在对梁祝文化的保护、研究和利用等方面都在全国领先。但是由于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生态的巨大变化、宣传认识的不足以及保护手段不够等原因,宁波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依然面临消失的危险,如宁波走书、四明南词、宁海平调等口头文化和传统表演艺术濒临失传,朱金漆木雕、泥金彩漆、骨木镶嵌等民间技能后继乏人,全市23家传统老字号已所剩无几。另外,在对梁祝文化、“十里红妆”等经济价值高、产业优势明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实质性推进力度不大。

根据宁波市“十一五”发展规划,2020年宁波将被建成“海内外闻名的港口旅游城市”。虽然目前宁波市旅游业总收入占到GDP的9.5%以上,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宁波的国际旅游发展明显滞后于国内旅游,旅游国际化程度偏低,海外游客接待人数和旅游创汇能力在全国十个主要沿海城市中排名靠后 。其中原因较多,但最根本的是对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档次不高,缺乏独特性。其实,梁祝故事已成为有世界影响力的民间文化,与旅游业结合的空间还很大;奉化布龙等传统表演艺术与旅游业发展结合可以丰富游览内容和提升旅游产品档次;利用朱金漆木雕等手工技艺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利用渔港文化和渔风渔俗开发海洋旅游产品、利用宁波缸鸭狗汤团等弘扬宁波饮食文化等方面都还有很大的开发空间。

二、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

1.注重政府主导和全民参与相结合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和全民应各司其责。政府应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工作方针,既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也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政府应吸引宁波的大专院校、社会团体等方面的专业工作人员加入,加大对非遗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唤醒旅游者和非物质文化拥有者对非物质文化保护的热情,鼓励和支持各种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研究活动,把一些非遗写入宁波市普及读物,让全市学生从课堂上积极普及非遗保护的知识,进而培养全市民众热爱非遗的观念,最终在全社会形成保护非遗的社会环境。同时,笔者建议有必要设立“宁波文化遗产日”,命名“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之乡”,发展民间艺术生态保护区,做大民间艺术品牌活动项目,建设民间艺术展示场馆,建立民间艺术产业基地。此外,通过媒体宣传、开设宣传论坛、建立网站以及建立交流演出机制等形式向国内外广泛宣传宁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深国内外游客对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全民参与抢救和保护非遗的积极性,使广大民众成为非遗保护的真正宣传者和受惠者。

2.注重传承与创新相结合

首先,通过民间采风、调研等形式对宁波非遗建立档案、妥善保存和合理利用,用文字、图片、音像等手段对保护对象进行真实、全面的记录,实施“记忆工程”。其次,传承非遗的活态文化。有关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老艺人招收继承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在青少年中得到继承和发扬。要解除老艺人的生活后顾之忧,使他们能专心致力于非遗的传承弘扬工作,对学习传统手工艺的年轻人可实施激励措施。目前,宁波市已对2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了32个传承基地和31个传承人,这不失为一种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好形式,建议能严格按照《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和《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实施。最后,要将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相区别开来,在科学的意义上保护,在科学思想的指导下合理地加以适当地利用。应严格防止借旅游开发名义过度采掘和滥用歪曲非物质文化活动的现象,更应杜绝借继承创新名义随意篡改和无端修正非物质文化中传统艺术的现象,力求做到不因保护招致破坏,而是在大力做好保护和传承工作的基础上再考虑合理开发利用和发展创新。

3.注重物质与非物质相结合

没有物质,非物质便难以传承,没有非物质,物质便成了空壳。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独立存在的,往往要以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载体,与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联系非常密切。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更多的是精神范畴的东西,并且比较抽象,缺乏可感觉性,因而应充分考虑物质再现,与物质遗产相结合,对遗存等建造、制作过程富于历史传统的模拟,吸引人们参与,选择物质再现的项目和内容必须简单和易于操作,形式可以“在遗产地或者众多遗产集中地区的中心城市建立一些能让传承者(表演者或工匠)经常光临的机构如文化中心、音乐厅或博物馆等”,强调的是不能失去非物质文化遗产环境的原真性。如宁波的部级非遗越窑青瓷制作艺术的载体是慈溪上林湖越窑遗址,该遗址是国保单位,是中国古代青瓷瓷窑的代表窑址,越窑青瓷文化和越窑青瓷遗址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二者不可截然分开,所以对它们二者的保护应当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在保护好越窑遗址、努力挖掘和研究越窑青瓷文化的基础上,大力开发越窑青瓷工艺品,即使越窑青瓷制作艺术的古老民间工艺发扬光彩,又能为发展地方旅游经济服务。

三、保护性开发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措施

濒危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普遍特征,有效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开发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好传承。宁波以民间艺术、民俗文化、民间技艺形式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得到了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如何让经济发展进一步带动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如何让宁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带动宁波旅游经济的发展,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措施。

1.保护性开发宁波民间表演艺术

民间表演艺术是所有文艺形式的创作源泉,以民间表演艺术为素材,用世界的通用语言去表现,可以创作电影、小说、漫画、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产品。因此,将宁波民间表演艺术开发成为文化产品,使它进入商品流通领域,也会是很好的保护开发。比如梁祝,有地方戏曲、电影、电视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开发的旅游项目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笔者建议,将宁波其他的戏曲、曲艺等民间表演艺术也可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制作成音像制品,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进行宣传推广。需要强调的是要保护性开发,既要保持原貌,又要使之很好传播。同时,以民间表演艺术为依托,在博物馆、旅游博览会、交易会将一些传统手工技艺向当地居民和广大中外游客进行展示,聘请民间艺人在旅游景区进行传统民间艺术表演是非物质文化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有效形式。宁波的一些民间表演艺术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审美价值,如宁海平调的地域性之强,程式化之讲究,堪称国内罕见,尤其是平调的绝活――耍牙,可与川剧的变脸、吐火等绝活媲美,被誉为东方绝技。此外,中外闻名的独特舞种余姚犴舞以及宁波走书、甬剧、姚剧等传统表演艺术性和观赏性都很强,都可为旅游所用。

2.保护性开发宁波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主要靠政府扶持。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最贴近大众生活,最富有生活情趣,最具有纪念和象征意义。比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虽然全国各地都过此节,但是各地的过法不一样,体现的地域特征非常明显,也可为各地旅游业所用,关键是要深度发掘民俗的文化内涵,并开发相关独特的旅游文化产品,这一点是旅游业尤其需要注意的。2010年世博会即将召开,这是宁波向世界展示的绝好机会,充分研究宁波民俗文化,开发宁波民俗旅游产品,是宁波向世界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千载难逢的契机。就宁波目前利用民俗举办的旅游节庆活动来看,中国象山开渔节运作比较成功,但在突出体现目的地个性、加大规模和游客参与度、注重城市的牵动效应等方面还有待加强。宁波另外一个独具特色的民俗“十里红妆”已经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目前已经开发了国内唯一的展示古代女子生活的民俗博物馆,并列入了旅游景点。但还需在强化博物馆收藏、展示、研究三大功能的同时,针对游客开发丰富多彩的参与性项目,如让游客体验古代十里红妆婚俗婚礼的活动,同时要与旅游节庆活动开发相结合,举办十里红妆婚俗风情节庆活动等。此外,挖掘生产和销售功能,开发一系列有关红妆的仿古旅游工艺品,也是对十里红妆民俗的有效利用。

3.保护性开发宁波民间手工艺品

每一个民间手工艺品种都凝聚着几代艺人的心血,饱受历史洗礼,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传统手工艺的湮灭就意味着传统文化的断层,要使民间手工艺术得到保护,就应该与旅游开发相结合,把民间手工艺术品开发成为旅游纪念品。宁波的朱金木雕、越窑青瓷、象山竹根雕、骨木镶嵌等历史悠久、富有浙东文化特色的民间手工技艺,有关部门可根据旅游纪念品开发“新、美、实、便、藏、流”的原则,将传统工艺与高新技术有机结合,开发出一批创意新颖独特、设计精美、地方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实用性强、宜于收藏、经济效益好的旅游纪念品。为了既提倡手工艺品的“原汁原味”、保持手工艺传统的精湛技艺,又要考虑把手工艺企业和作坊做大做强,解决手工艺生产企业和艺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在保护性开发民间手工艺品的实践中,要坚持走“以精品促产品,以产品养精品”之路。即企业和艺人可安排一定的人力和财力创作一批纯手工精品,供政府、博物馆和个人收藏,以达到抢救、继承民间手工艺的目的。同时,推进技术改造,以机器生产代替部分纯手工,开发一些适应不同游客消费层次的产品,降低成本和价格,满足大众游客的消费需求。用精品的声誉为大众产品树品牌,提高产品的知名度,促其打开市场销路,实现经济效益,这样就有财力支撑企业培养人才和艺人创作精品,以市场化的产品养工艺精品,又可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双赢的目的。

4.保护性开发宁波餐饮老字号

历史上的宁波餐饮业曾涌现出一批著名的老字号企业,如梅龙镇、状元楼宾馆、东福园饭店等都曾被命名为中华老字号,如今大多名不见经传,只有淹没在宁波城隍庙美食区的缸鸭狗汤团店还在唱独角戏,但特色也不明显,虽然还供应宁波著名的传统特色小吃――猪油汤团,但主要经营的还是快餐。如何振兴众多宁波餐饮老字号,已经成为宁波各界共同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除了加大政府对宁波传统饮食文化的开发、保护和扶持力度外,与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是一条理想的路子。政府及相关企业可从特色菜品、旅游线路、旅游纪念品和旅游建筑设施等多个角度进行旅游开发;建立特色饮食中心、饮食文化展示馆,举办美食文化节,与其他节日形成互动,进行连锁经营等旅游形式促进宁波地方旅游业及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宁波有关部门应重视宁波汤团、溪口千层饼等名优小吃的开发,认真研究和挖掘宁波饮食文化的背景、历史渊源、民间传说等资料,将品尝和观赏宁波名优小吃活动纳入旅游线路之中,让游客边听、边看、边尝,使游客在吃中感受宁波餐饮文化,于旅游中弘扬和宣传宁波餐饮文化。最后要将传统老字号保护与冰糖甲鱼、锅烧河鳗、彩熘全黄鱼等宁波传统菜点的文化挖掘和创新相结合,扶持和培养几家餐饮名店,使宁波菜与宁波港、宁波帮、宁波装、宁波景一起成为宁波城市形象的五张亮丽名片。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EB/OL].国家文化部网站.省略nt.省略/zcfg/fgxwj/t20060329_25222.htm, 2005-03-26/2007~09~19

[2]伍 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5):123~126

[3]葛慧君:浙江入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量全国第一. [EB/OL].浙江在线新闻网站:zjnews.省略/05zjnews/system/2008/12/11/015070340.shtml)

[4]陈彬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浙江缘何走在前列―访谈篇.[EB/OL]. 2008.4.10.杭州网: 省略/20060801/ca1180966.htm

青少年非遗传承范文7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曲艺 音乐教育 相声 快板 德育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中国民间流传的各民族曲艺曲种约有400个左右。近年来受全球一体化的影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受到破坏,我国许多曲艺曲种后继无人,面临消亡的危险。如何对我国传统曲艺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及传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务院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指出:“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明确规定了学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的责任。如何在幼儿师范院校艺术类教育中进行包括中国传统曲艺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幼儿师范院校开展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意义

1.中国传统曲艺是幼儿师范院校尚未开发的教育资源宝库

我国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牌子曲类、弹词类、鼓曲类、琴书类、时调小曲、走唱类等艺术形式,门类繁多、品种丰富,具有极高的艺术、科学及社会价值。在国务院公布的三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曲艺类占124项(含扩展项目10项);河洛大鼓、河南坠子、王屋琴书、灶书、丝弦道、锣鼓书、三弦书等18项中原特色传统曲艺被列入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相声、快板等传统曲艺对于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表演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非常适合在幼儿早期教育中推广。幼儿师范院校培养的学生主要在幼儿园、小学从事幼儿启蒙教育。而目前却尚未开展中国传统曲艺类相关课程,导致学生对中国传统曲艺陌生,毕业后没有能力对幼儿进行相关教育,可见,中国传统曲艺是幼儿师范院校尚未开发的教育资源宝库。

2.有利于保护和传承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受全球一体化及现代科技文明的影响,人们的业余文化娱乐方式发生了很多改变,电影、电视、流行音乐、网络游戏等成了大众主要的娱乐方式。许多民间传统曲艺面临着观众人数萎缩、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小、后继无人、甚至濒临灭绝的危机。如何扩大民间传统曲艺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是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关键。幼儿师范院校作为未来幼儿园教师培养的摇篮,培养的学生承担着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重担,在幼儿师范院校传承例如相声、快板等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有助于在幼儿园、小学培育未来传统曲艺的观众和接班人,这对于民间曲艺的保护和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有助于向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受社会上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当前青少年学生传统道德缺失,家庭观念淡薄的现象普遍存在。如何在学生中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传统的教条式德育工作方式容易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传统曲艺通过“说书一股劲,唱曲一段情,句句警人心,听者自动容”的方式向观众进行道德教育,涌现出了《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岳飞传》、《杨家将》等一大批讴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优秀作品。在幼儿师范院校开展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使学生在传统曲艺的欣赏和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懂得了明辨是非,学会了规范自己的行为,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婚姻观,传递的是正能量。

4.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文化,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传统曲艺是中国民族历史和民族文学的特殊传承载体。中国历史上许多民族的史诗以及许多民歌与叙事诗,藉曲艺艺术的“说唱”得以传播、宏扬和保存。曲艺在其历史发展中催生了例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许多古典文学名著,孕育了诸多戏曲剧种。学生进行传统曲艺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曲艺的表演技巧,更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相声、快板、二人转等民间传统曲艺深受青年学生的喜欢,学生通过成立相关社团、开展民间传统曲艺的表演,有助于提高校园文化的品味和校园文化的竞争力,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二、幼儿师范院校开展传统曲艺传承的途径

1.开展传统曲艺的相关教学与研究

相声、快板等传统曲艺能有效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演唱能力、表演能力、摹仿能力,非常适合在幼儿园、小学开展相关教学。而幼儿师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够对幼儿进行学前教育的师资,而当前幼儿师范院校没有开展传统曲艺的相关课程,幼儿师范院校可以开展传统曲艺进课堂的教学探索,组织音乐、语文、思想政治等教研室教师一起筛选适合幼儿特点的传统曲艺剧种和内容,创作适合幼儿启蒙教育的新桥段,编撰相关教材、教案。

在课程形式上可以采取尝试开设快板、相声等曲艺类课程选修课,课后开设第二课堂及兴趣小组。

2.培养传统曲艺的师资队伍

由于传统曲艺多流传在民间,进入高等艺术院校课堂较少,幼儿师范院校音乐教师普遍对我国传统曲艺陌生。学校一方面应鼓励本校教师利用假期时间到民间采风,向民间曲艺艺人和传承人学习。另一方面,可以聘请曲艺演员、民间艺人到学校担任兼职教授,定期开办培训班、讲座,向师生传授中国传统曲艺文化,逐步培养学校传统曲艺的人才队伍。

3.通过学生社团建设,建立校园曲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长效机制

幼儿师范院校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源地不同,组织学生假期对当地传统曲艺进行文化采风,让学生深入民间,零距离接触、学习中国传统曲艺。在学生中成立相声社团、快板社团、大鼓社团等曲艺类学生文化社团,定期开展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及汇报演出。在学生中建立传统曲艺传承人制度,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传统曲艺,形成校园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杨靖.幼儿师范院校开展民间传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初探[J].音乐时空,2013,(05).

青少年非遗传承范文8

一、古荣糌粑与古荣糌粑制作技艺

糌粑,是“炒青稞面”的藏语音译,它由生长在青藏高原的青稞干炒磨制而成,并且同酥油、茶叶、牛羊肉一起并称为“饮食四宝”。糌粑是藏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主食之一,由于营养丰富、吃法简单、携带方便,故而很适合游牧生活,又因其寓意吉祥,所以深受牧民们的喜爱。历来制作糌粑的技艺有很多种,水磨糌粑是其中最古老的一种制作技艺。2011年,古荣糌粑制作技艺被正式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古荣乡位于堆龙德庆县西南109国道、青藏铁路沿线,距县城22公里,是堆龙德庆县五乡两镇里稍偏远一点的乡。高耸的山峰加上深陷的河谷,这狭长的山谷地形造就了湍急的溪流,它不仅灌溉出古荣乡优质的青稞,而且也为当地的水力驱动提供了极佳的条件。得益于古荣乡的地理优势,古荣糌粑可谓闻名全藏区。古荣地区加工糌粑在很久很久以前就而已经远近闻名,其中古荣乡巴热村、噶冲村所生产的优质脱皮水磨糌粑更是让人赞不绝口,并在享有很高的声誉,自古以来就一直带着“上等贡品”的光环被官员和上层僧侣们使用。今天的古荣乡,据古荣乡书记介绍说,最主要的产业或者说特色依然是糌粑加工产业,古荣糌粑占糌粑市场50%-60%的产量,且乡里目前正在积极申请“糌粑之乡”的称号。提起满负盛名的古荣乡糌粑,少不了要说糌粑制作技艺,而说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荣糌粑制作技艺,更是句句离不了水磨坊,可以说是水磨磨出了古荣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古荣糌粑的加工工艺流程主要分为五个步骤即清洗、火炒、脱皮、精选、水磨。农耕时期,水磨这一机械设备可以说是一种重要的生产工具,水磨加工就是利用水能带动石磨转动,从而将青稞磨制成粉末状。虽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工业文明的进程,现在的糌粑加工过程几乎已经全部机械化了,但是为了更好的保持青稞里面的营养成分和口感,古荣乡在进行磨制工序时仍是在使用古老的水磨方式去磨糌粑,将青稞炒熟后,先是进行精选,然后除去石子等杂质,待到冷却之后便开始用石磨进行加工。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缘空间的优势是古荣糌粑制作技艺得以发展的重要条件。用石盘做磨子,靠水能做动力,靠着这种原始的粮食加工工具,成就了今天闻名全的堆龙古荣乡糌粑。古荣乡的石磨有着自己的特点,凭借地理优势,将堆龙河水引入通往水磨坊的渠道里,湍急的河水流淌到水磨的木槽口,水流顺着木槽急速而下,流水产生足够的推力,巨大的金属叶轮在水流冲击下高速旋转,使得镶嵌在叶轮中间的中轴跟着转动,进而带动上面的石磨旋转。在石磨的上面摆放着盛炒青稞时用的方斗,呈倒金字塔状的方斗与石磨靠一小木棍紧密连接着。石磨不停的旋转带动小木棍不停地抖动,而此时的炒青稞也就顺着方斗流入磨眼里。在石磨的不停运转下,糌粑就顺着上下石磨的边缘溢出,齐刷刷流入了磨槽里。一天下来水磨房里所有的地方都落着一层厚厚的糌粑粉,空气里弥漫着浓郁的糌粑香味。正是这古老的古荣糌粑制作技艺让更多的人能够品尝到美味的古荣糌粑。

二、古荣糌粑发展现状及其问题

水磨坊是藏族群众的农业投资,包含着古荣糌粑制作技艺的一处处藏式水磨坊承载着古荣乡经济发展的重担。如今的古荣乡,已出现了享誉的糌粑品牌“朗孜”和“巴热”,并且所属公司都集青稞原材料的收购、加工以及销售为一体,不仅建立了青稞分级分水设备生产一条线,而且还让现代化的生产加工设备和传统的水磨技术达到了近乎完美的结合,一方面提高了产量,另一方面还保持了古荣糌粑的优良品质。笔者在调查期间参观了作为近年来堆龙德庆净土健康产业之一的朗孜糌粑加工厂,据公司总经理女儿介绍,父亲于1993年经过多方筹资成立了朗孜糌粑公司,专门进行加工生产糌粑。现在的公司生产场区占地十八亩,有生产设备七十余套,几乎是目前拉萨最成熟的糌粑加工厂,且截止到2013年为止,古荣朗孜糌粑公司已经让将近160户的困难群众有了稳定的工作,不仅如此,公司每年还从310余户农民家采购青稞,以至于平均每户月收入增加了将近2500—4000元。然而,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只有不断地进行发掘和拯救才能促进发展。今天的古荣乡,糌粑制作技艺并未得到很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一)对于非物质文化方面的重视有待加强

自非物质文化被各界重视以来,一直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天然宝库,不过也因自治区地广人稀,270多万人口却分散居住在足足有120万平方公里的青藏高原之上,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普查、整理和挖掘等方面实施带来很大的阻碍。2011年,在堆龙德庆县委县政府以及上级的正确领导之下,古荣糌粑制作技艺成功申报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调查发现,近年来,堆龙德庆县对文化事业的发展与文物保护和传承工作虽给予了一定重视,适时地制定了关于文化事业发展的一系列规划,同时还设立非遗保护专项基金,尽力做好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但总的来看,全县、全乡依然存在重物质而轻精神和重经济而轻文化的现象。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人力、财力不足

在人力和财力方面,全国各地的情况如出一辙,它们的不足是古荣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不能全面展开的“两座大山”。尽管自治区各级政府及其他相关单位都十分重视保护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甚至还专门在当地成立了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心,但是对于古荣乡特有的非物质遗产的普查整理以及保护工作来说,难度还是很大。而且,经费投入不足也依然是制约当地文化发展、繁荣的瓶颈,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来说,财政投入杯水车薪,民间资本投入又十分有限,使得文化点“非遗项目”形不成文化产业,只得靠“滚雪球"式渐进发展。与此同时,从事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对思想和业务素质要求较高,不经磨炼和长期培养很难胜任。而当前这类人才已严重短缺,特别是高素质、高专业技术人才十分匮乏,严重制约当地发展。

(三)语言转换困难,传统技艺濒临灭绝

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单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来说,语言转换便是其一大难题。自治区有很多民间的文学和工艺,以及一些特有的民间习俗等,都是通过藏文藏语记录来将其带带传承的,其中口传身授的传统技艺甚是如此,这就一定程度上给搜集整理和文字表达带来很大的不便。而且,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普及以及各种新型电器的广泛使用,许多依靠口传身授的方式来加以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如古荣糌粑制作技艺就面临着艰难的境地。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多,现代工艺电磨糌粑更多的满足着市场需求,古荣乡水磨糌粑虽以质取胜,口感细腻,且在市场上保留着顽强的生命力,但它的作用却已越来越少。到2013年为止,古荣乡巴热村村民尼玛桑旦是古荣糌粑制作技艺的唯一传承人,传统技艺陷入濒临消失的境地。尼玛桑旦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我们的糌粑是最好的,在市场上也是最好卖的,这东西不能丢,丢了以后就没了”,他希望自己的儿子和孙子都可以跟着他学习制作糌粑技艺,以后可以将这门技艺很好地传承下去。毫无疑问,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个人的努力往往是有限的,国家以及社会能做的不仅仅止于此。如何让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延续下去引人思考。同时,单单依靠古荣糌粑来发展古荣乡经济难免有些局限。如何借着古荣糌粑这一东风,为古荣乡经济发展添砖加瓦,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多发展是摆在当前的一个迫切的问题。

三、古荣糌粑未来发展的相关思考

(一)加强古荣糌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不仅仅是古老的藏族文化,更多地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创造更好的生存空间。对于古荣乡来说,目前最为主要的是如何对古老的糌粑制作技艺进行相关的保护。首先,必须把中央关于加快发展的决策与的实际情况相紧密结合,除了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强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力度外,人力和财力的大力投入也是急需的。其次,古荣乡还需不断借鉴其他地方的成功经验,灵活转换政府的职能,让政府协助文化发展,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利用政府优势引导民间资金参与文化工作,引导社会人员参与文化发展,进而推进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再次,从当地实际出发,应尽早建立健全法律保护体系,尽快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和政策,科学且全面的抢救和保护现存的这一类传统技艺。最后,加大具有代表性的传承人的保护力度,做好区内的宣传作用,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保护积极性也是重中之重。只有充分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生活条件,对其技艺进行有序的整理、记录、保存,并让广大的群众认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只有让传承人本人以及广大群众明确了解保护非物质文化的益处,才会促使他们自觉地去保护并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地发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的有机结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文化产业也越来越多的为大众所熟识、重视,并逐渐发展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型产业。如何将古荣糌粑制作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有机结合,并且以堆龙德庆县古荣乡实际情况为行动基础,用科学的理念重视当地文化建设,与此同时结合市场经济的手段推动文化的建设及发展,实行“文化产业化”运作,是当前古荣乡经济发展面临的又一问题。文化产业是一种非物质经济,同时也是一种新经济业态。如若我们可以适时地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以及提高发展质量,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潜力,那么,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我们其实也是以另一种方式将古荣糌粑制作技艺很好地纳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中。

1.加大古荣糌粑的媒体宣传推广力度,实现品牌发展之路

品牌是可以有效利用的优势资源。一方面,古荣乡可以充分利用“先进文化县”、“歌舞之乡”、“藏戏之地”和“糌粑之乡”等文化品牌,产生品牌效应,营造声势,扩大影响力。另一方面,借助传统媒体,无疑也是推广、宣传古荣糌粑的重要方法之一。今天,若想大力推广古荣糌粑,我们就需充分发挥传媒的优势作用,尽可能多地去出版一些与古荣糌粑相关的动画、短片或者电影,它们或可以借助古荣糌粑发展的相关历史背景来加以改编,目的是让受众尽可能多的去了解和熟悉其文化内涵。此外,关于古荣糌粑制作技艺相关书籍的发行以及影像制品的制作也是必不可少的。与此同时,新媒体也应得到我们的重视,开展一些古荣糌粑的网络宣传工作,将一些相关网站作为宣传以及介绍古荣糌粑历史以及现状的平台,定会受到大家的欢迎,取得很好的效果。

2.整合优势资源,形成合力,发展文化产业

通过调查会发现,当前的古荣乡文化产业缺乏精细化产业运作,社会文化组织形式仍处于粗放型、低水平、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状态,不仅市场意识淡薄,而且创新能力不强,还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市场驱动效应。虽然,古荣糌粑制作技艺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荣糌粑”已形成一定规模,古荣朗孜糌粑公司也已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众所周知,藏传佛教嘎玛嘎举派的主寺楚布寺坐落在古荣乡的楚布沟里,而佛教史上比较著名的活佛转世制度就起源于此,寺庙除在外,在台湾、东南亚甚至欧洲影响都很大。古荣乡应借助楚布寺的影响力,并且以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以“望果节”和楚布跳神等文化旅游为依托,积极开辟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环线。今天的古荣乡楚布沟正在发生着改变,据乡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古荣乡正在尝试在山谷里种植高原玫瑰等观赏性植物,与此同时,楚布沟里的水流也会用于制作藏香的相关产品。如果当地能鼓励并引导人们,使社会资金竟可能多的投入文化领域,这样或多或少的带动当地旅游、休闲娱乐服务等一系列与文化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及一些连带的文化产品的开发与推广,势必会使当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完美结合,并达到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双赢的结果。

四、结语

青少年非遗传承范文9

某山村,一场皮影戏正在上演。唱戏的是两位老人,一位在白色幕布后闭目端坐,嘴里哼着唱腔、道着对白,双手准确无误地击打着乐器;另一位面对幕布,手不停脚不歇地,一边演着自己担负的角色,一边和着唱腔道白的剧情与节奏,将手中的皮影提携得丝丝入扣……

像皮影戏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民族传统老手艺,是国家的瑰宝,我们的精神家园。而“非遗”传承人就是传统文明的活化石。那么,我国当前的“非遗”保护与传承情况如何?传承人的生存状况怎样?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瑰宝,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现状扫描

“非遗”活化石的生存困境

“非遗”传承人,如人类传统文明的活化石,是传统文明在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过程中不可多得的“国宝”。但目前这些“非遗”活化石却遇到三大生存困境。

困境一:年龄偏大

从2007年至今,文化部共公布了4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单,然而遗憾的是,这其中滩头年画的钟海仙和李成陆,宝庆竹刻的曾剑潭,土家族打溜子的罗仕碧,土家族茅古斯舞的彭英威,侗族傩戏的龙子明,辰州傩戏的李福国,踏虎凿花的邓兴隆等8位高龄传承人,近几年已先后离世。

“这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损失。”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胡敏表示。

如她所说,目前“非遗”传承人年龄普遍偏大。在文化部2012年公布的第四批部级传承人中,湖南有21人入选,60岁以上的16人,60岁以下的仅5人。据湖南省“非遗”中心统计,全省的部级传承人,平均年龄约65岁,最大的80多岁,最小的40多岁。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掌握着一些常人不会的技艺,是“非遗”活态传承的代表性人物。已离世的8位部级传承人,分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怀化和邵阳,三地的“非遗”保护中心有关负责人都认为,这是“非遗”项目的重大损失。

记者了解到,土家族打溜子、土家族茅古斯舞虽然在湘西广泛流传,不会因为部级高龄传承人的去世而失传,但后辈能否达到这些部级传承人的高度,还有待观察。日渐式微的滩头年画,是湖南唯一的手工木版水印年画,部级传承人钟海仙和李成陆相继离世,相当于支撑“滩头年画”大厦的两根梁柱断了。好在钟海仙的老伴儿高腊梅获评第四批部级传承人,使这一濒危项目再次有了领头人,但她已是位80岁的老人了。

困境二:生活清贫

由于“非遗”传承人年龄偏大,有的家住偏远的农村,收入低,家庭负担较重,多数人晚年生活比较贫困。

2013年4月底,被称为“长沙弹词活化石”的部级传承人彭延坤因肾衰竭被送往省人民医院抢救。做血液透析时,老人身上插满输药管子,周围的皮下一片瘀青。这是他两年来第10次住院了,已花去医疗费40万元。老两口现在每月养老金加起来仅2600元,家里没有其他收入来源。除了国家每年拨付的1万元传承补贴经费外,老两口也没有大病救助。为了治病,去年他们只好卖掉了一套老房子。

与彭延坤同样境况的还有邵阳布袋戏传承人刘永安:刘永章。作为部级传承人,68岁的刘永安尽管每年获得政府1万元传承补贴,但由于老伴儿去世前住院治病以及家里建新房,都还欠了账没还清,儿子儿媳要在外面打工挣钱还账,农活及家务事只能由他包揽。刘永安的族兄刘永章,现年71岁,家庭处境也差不多。

困境三:后继无人

除了年龄偏大、生活清贫,困扰“非遗”传承人的就是手中的绝活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

长沙弹词没有曲谱记录,唱腔和唱词都是通过师徒间口口相传,这些都保存在部级传承人彭延坤的脑中。他最担心的是长沙弹词在自己这里断了传承。

长沙弹词是这样,滩头年画亦如此。目前,隆回县滩头镇的滩头年画作坊正常生产的只剩下高腊梅一家,而且是勉强支撑着,销路仅为贵州少数偏远地区及湖南溆浦等一些地方,年产量不到5万张。

高腊梅说,老伴儿钟海仙在世时,政府让他收了两个带薪的徒弟,想让这门古老的艺术后继有人。可是,两个月后两个徒弟嫌工资低,卷起行李去附近的煤矿挖煤去了。无奈,前几年她的大儿子和二儿子被县政府批准带薪回家跟她学习滩头年画。但如今大儿子已年近花甲,只有二儿子在帮忙,孙辈们没人愿意学。

对于培养传承人,刘家三兄弟同样有说不出的苦恼。刘永安读初中的孙子课余时间跟着爷爷学,现在只晓得打打锣鼓、拿着木偶菩萨做几个简单的动作,要唱一出戏还是不行。刘永章收了4个徒弟,其中还有一个女弟子,这是600年来刘氏家族的第一次破例。可如今徒弟们都因为“太辛苦,太难,对前景没信心”,打起了退堂鼓。刘文武的儿女都是公职人员,自然没有人学他的手艺,孙辈也不感兴趣。

新闻观察

“非遗”传承难症结何在?

通过对“非遗”传承人生存困境的了解,记者分析认为,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难的症结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症结一:现代文化的冲击

“年轻人大多数喜欢现代的东西,对传统艺术不感兴趣。”布袋戏老艺人刘文武忧心忡忡地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随着现代化、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造成了村落“空巢”,一些民间绝活也就没有了市场。城市文化生活以快节奏的现代歌舞为主,尤其是年轻人对慢节奏、内容比较单调、充满乡土气息的传统艺术难以接受。即使一些进城务工的农民最终仍然要回到家乡,但长期受到城市文化生活的熏陶,他们对于家乡老艺人的绝活也失去了兴趣,乐意去传承的人就更少了。再者,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出于自身效益的考虑,也以播放符合年轻人口味的快餐式娱乐文化为主,很少涉及有民间传统文化内涵的东西。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对民间传统文化和民间艺人的淡漠。

症结二:经费投入不足

近几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分级进行了“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的投入预算,各级政府对传承人给予了一定的补贴资金。但部级传承人现在一年也只有1万元,省级3000元左右,市、县级传承人得到的就更少了,乡镇的几乎没有。这对于物价不断上涨、年老体弱的传承人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问题。

据了解,目前有部分县级以下政府不但没有给“非遗”项目传承人经费补贴,甚至连专项资金也被挤占。尽管2012年文化部制定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专项资金的分类和开支范围、申报、审批拨付、管理、使用和监督做了详细的规定,但在一些地方仍没有做到专款专用,挪用的现象时有发生。

症结三:机构法规不健全

目前,我国县级设立“非遗”保护专门机构的并不多,有的虽设有专门机构,却没有专职人员与办公场所,这对开展“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极其不利。

此外,“非遗”保护与传承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除了需要有专门的机构与人员负责,还需要一系列法律法规的保护。目前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外,省以下出台相关法规的并不多。湖南目前还没有制定省级“非遗”保护条例,市(州)也仅有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没有法规的约束,“非遗”保护与传承往往处于尴尬境地。

专家建议

如何保护好“国宝”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老祖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有关专家表示,只有真心呵护“非遗”活化石,才能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破解“非遗”传承与保护中的难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建议一:培养年轻传承人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表示,“非遗”传承人的每一个姿态、每一种腔调、每一个表现手法都在传承民间文化的血脉,承载着民族的精神。呵护民间文化传承人,首先要把“非遗”保护和村落保护结合起来,如此,传承人才有生存的土壤与空间。其次在培养传承人的年龄结构上,要从以高龄老人为主向低龄老人和中青年过渡。要加强传统民间文化的宣传与普及,媒体要开辟相关的专栏与专题报道,同时,要让“非遗”项目保护与传承进校园、进社区,让广大青少年了解并热心参与到保护与传承的队伍中来。

建议二:加大经费投入

记者了解到,2008年起我国每年给予部级传承人每人1万元补助资金,资助其用于项目保护和传承工作。尽管如此,许多传承人由于年老体衰、疾病缠身等多种原因,生活大都比较困难。以湖南为例,目前全省县级以上“非遗”名录项目共3525个,但全省“非遗”专项保护经费仅300万元:政府应对濒危“非遗”项目进一步加大财力上的投入,以录音、录像、图书等方式,尽快整理出一批资料。同时,对年老体弱、生活困难的传承人,地方政府每年要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并将传承人纳入医保体系的大病救助范围。

建议三:健全机构与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