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经济安全意识集锦9篇

时间:2024-01-25 14:39:00

经济安全意识

经济安全意识范文1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职工;安全意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政府也强烈呼吁加强生产与生活的安全性,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生产安全方面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不仅是提高职工安全意识、保障职工安全的重要体现,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职工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各大企业越来越重视企业生产的附加值、企业的间接经济效益等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就是重视企业文化的发展,重视企业间接经济效益的重要表现。例如,企业文化中的安全文化,可以加强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生产的安全性,为企业减少不必要的意外损失。提高职工安全意识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促进企业高产、高效率运转。

(一)、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职工安全意识是增加企业效益的重要体现

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了,有利于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安全生产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安全生产是企业获得长久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有不少企业由于忽视对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导致职工安全意识薄弱,进而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利益,更是会危及人们的切身利益,严重者甚至会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例如,三鹿奶粉事件。据有关消息报道,三鹿奶粉事件发生的大部分原因在于奶粉生产管理者对食品安全缺乏正确的认识,是典型的生产安全意识淡薄的表现。三鹿集团的破产告诉我们,一个企业要想获得更长远的经济效益、维持长久的发展,就必须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高职工的安全文化意识,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打好基础。

(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职工安全意识,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各行各业在发展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发扬民主法法治、公平正义、平等友爱等民族精神。在国家的重视和社会的呼吁下,企业的安全生产成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就是倡导安全生产的重大体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就是企业隐形的资产,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从政治学角度来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职工安全意识是企业生产、经营稳定性的基本保障;从社会科学的角度来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职工安全意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的表现。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职工安全意识的举措势在必行。

(一)、加大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企业文化作为精神文明层面的一部分,是建立于物质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因此,要想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必须加大对该工作的经济投入。有物质基础做保障,企业文化建设才能取得相应的效果。例如,企业出资改进落后的生产设备,或者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为企业文化的发展、职工安全意识的形成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加大对企业安全文化的宣传力度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企业职工能否提高安全意识主要取决于企业对安全文化的重视程度。企业的文化建设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职工们在长期的企业文化熏陶下,容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势。例如,企业领导重视安全生产,在开会过程中反复强调,并要求下级人员传达给职工,让每一位员工都感受到企业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会使职工养成“生产最大、安全第一”的思维习惯,促使职工们在工作过程中自觉以安全生产为原则,职工们的安全意识于无形中就得到了提高。

(三)、建立健全企业管理体系,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施工安全、食品安全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针对日益严重的安全问题,国家提出了加强各行各业安全作业的政策,并制定出了相关法律制度做保障。为贯彻落实国家推行的关于安全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了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管理体系。然而,有不少企业在实行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在落实政策上做的还不够。因此,必须建立健全企业管理体系,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充分利用团体的力量来切实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与安全管理。?

三、结语

企业文化发展状况,在员工思想意识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要想满足日益高涨的生产安全需要,企业就必须采取措施来加强文化建设。在经济上加大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在意识上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来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职工安全意识的提高,有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职工安全意识, 是健全企业相关管理体系的重要表现,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作者单位: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部)

参考文献

[1]宋楠;刘津侠;张丽华.加强企业文化素质建设提高职工整体精神风貌[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06)

[2]田华.加强建设企业文化,促进员工素质提高[J].商业文化(下半月). 2011(08)

[3]赖华新.打造企业和员工共同成长的企业文化[J].冶金企业文化.2010(04)

[4]王玉敬.当前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综合素质培养关系探究[J].经营管理者. 2010(23)

经济安全意识范文2

关键词 :综合安全观;大学生;国防教育;国防意识

大学生作为社会重要的知识群体,其国防意识的培养对于提升全民国防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国防是实现国家安全的基本途径,对于国家安全问题的认识是形成国防观念和国防意识的基础。新世纪以来,综合安全观逐渐成为人们对于国家安全问题的新认识和新概括,它的提出为提升大学生的国防意识提供了有利契机,我们应当以综合安全观为指导,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大学生国防意识的提升。

一、综合安全观是新世纪新阶段国防观念的重要发展

安全观通常是指维护国家安全过程中对安全问题的认识、观点以及形成的理论体系。它包括国家对其所处的安全环境和威胁的判断、评估,对国家安全利益的认识以及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策略和手段。一个国家安全观的形成和发展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国际国内形势具有密切联系。

新世纪以来,国际安全形势和国家安全环境的新变化,急切地呼唤着国家安全观念的与时俱进。冷战时期,各国通常都把敌对军事力量的入侵视为国家面临的主要威胁,军事安全几乎成为了国家安全的全部内容。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家安全已不再局限于军事安全,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安全对于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显得愈加的重要。但是,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严重威胁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地区热点问题错综复杂,局部冲突时起时伏。另外,恐怖主义、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等问题,已经成为整个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生存威胁。这些问题通过传统的军事手段都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必须要通过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种手段并重,加强国际合作来解决。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周边一些地区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活动猖獗,周边一些国家政局不稳,给我国周边安全和边境地区的稳定带来不利影响。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可以用三个总体、三个局部来概括,那就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这些新情况、新问题都使得我们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任务更加复杂和繁重。只有紧跟时展,充实完善我国安全战略,才能正确应对各种危机和风险,切实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综合安全观应运而生。综合安全观,是指用全局的、联系的、系统的思维,来思考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以及科技、生态、粮食、能源等一系列安全问题,通过科学统筹,运用多种手段,发挥整体合力,实现国家的总体安全。一个国家的安全观是其国防观念的重要基础,安全观的发展必然会引起国防观念的变化,综合安全观的形成体现了新世纪新阶段国防观念的重要发展。

二、综合安全观的发展为提升大学生国防意识提供了重要机遇

新世纪的国家安全已经拓展到经济、文化、信息、社会等各个领域,原本基于传统安全观的、以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国防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新世纪新阶段国家安全的需求。必须树立以军事安全为核心,同时包括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社会安全、文化安全、经济安全、信息安全等在内的综合国防观,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国防意识的拓展和提升。

1.树立综合安全观,有利于加强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国防安全威胁的认识。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一直面临着现实的外部威胁,如美国侵略朝鲜对我国国家安全造成的威胁,苏联在边境线陈兵百万对我国国家安全带来的压力,印度侵犯我边境地区对我国国家安全的挑衅等。在这种背景下,国人能切实体会到国家安全面临的威胁,比较容易产生自发的国防意识和自觉的爱国行为。但是,当代大学生都是出生在改革开放以后的和平年代,这一时期我国一直处于和平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从传统安全观念的角度来看,能看得见的国家安全威胁几乎没有。当代大学生普遍认为,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没有哪个国家有实力侵犯我国,挑起战争。绝大多数人认为即便是美国也不可能进攻中国,俄罗斯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进攻中国,日本再也没有胆量侵略中国。在这种“战争不可能发生”的思想的影响下,国防意识日渐淡薄。长此下去,会使我们的青年一代丧失警惕,忘记武备,丢掉尚武精神。

在高校国防教育当中融入综合安全观,首要的一点就在于引导大学生用发展的安全观念来重新考察和认识中国的国家安全问题,全面分析、判断当前中国所面临的安全威胁。让当代大学生对国家安全有正确和全面的理解,深刻认识到周边国家经济和军事力量的增长给我国带来的安全压力、国际上对我国崛起所持的敌意态度等,都是我国国防安全的潜在威胁,重新唤起大学生们的忧患意识。

2.树立综合安全观,有利于强化责任意识

综合安全观的树立,国家安全领域的拓展,意味着我们热爱国防、献身国防,除了参军报国以外,在各领域、各行业,都可以通过许多途径来促进国家安全。例如,立志成为国家安全领域的专家、国际法专家以及有助于提升国防科技水平的高技术人才等等。高校国防教育不仅仅是国防知识的宣传与灌输,更重要的是把国防教育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国防理论、国防历史、国防科技、国防文化、国防经济和军事技能等方面内容的学习和训练,提高大学生群体的整体素质。从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内涵来看,其中蕴含着许多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方面的知识理论。因此,一种成功的国防教育,往往能够为青年大学生打开一扇新的知识的窗口,激发起他们对相关的科学知识探寻的兴趣、欲望。对于一部分青年大学生来说,国防知识的教育极有可能成为引导他们走向成功的一条路径,成为国防建设的有用人才。

高等院校作为拥有综合学科体系的教育机构,有丰富的条件和资源从社会个体成员与国家、民众之间的关系的角度,对大学生开展多种形式、富有实效的国防教育,以不断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激发他们发奋学习、成长成才的热情和动力。

3.树立综合安全观,有利于培养战略意识

中国顺利地融入世界,离不开战略的指导;中国实现和平发展的愿望,离不开战略的指导;中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发展,更离不开战略的指导。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对于人才战略意识的培养。大学生群体是国家建设发展的栋梁,将来要充实到国家建设的各个领域,其战略意识和战略思维水平,对于未来中国的发展极为重要。战略思维源于战争和军事领域,并逐渐向国家安全的各个领域辐射。在高等教育阶段通过综合安全观的教育,培养、塑造大学生的战略意识和战略思维,将成为高校国防教育的一项有力举措。

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方面有很好的经验。例如,美国非军事院校国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组织国家第一流的英才和智者到非军事院校教授国防战略和国防科技。美国拥有一大批对全球战略有深刻认识的战略家和理论家,在他们的带动下,美国非军事院校培养了一批批现代高素质战略人才,这些人才无论在军事领域还是在国家建设的其他领域,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在国防教育中融入综合安

全观,促进大学生国防意识提升随着综合安全观的发展,高校的国防教育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来审视国家安全,在塑造大学生军事安全观念的基础上,注重从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等角度,培养大学生的综合安全观,促进大学生国防意识的提升。

1.加强经济安全教育,增强大学生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鉴于经济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日益突出,并且当代大学生对于社会经济的关注度较高,在高校国防教育中,应适时增加经济安全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经济安全是现代国家安全的重要方面,经济活动当中包含着各种影响和制约国家长远利益的风险甚至威胁,增强大学生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首先,通过经济安全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经济安全意识。目前,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密切,在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的同时,风险和挑战也绝不容忽视。尤其是西方国家严格控制对华高技术出口和专利转让,对我国企业参加海外竞争处处设限,处心积虑地遏制我国海外资源、能源战略的发展。近一段时期以来,部分国家不断地以反倾销为由对我国出口产品设限,破坏我国对外贸易的正常开展,严重影响我国外部市场的稳定。由于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较高,西方的经济遏制政策势必对我国经济安全产生重要影响。另外,要深刻认识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经济组织的本质,这些组织作为西方国家的代言人,是其主导和控制世界经济的重要工具,是为其谋取经济霸权服务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美国财政部在美国推行的政策,却与其在国际上的做法大相径庭。其次,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内经济形势,培养成才报国的使命意识。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期,自身发展存在诸多问题,许多深层次问题开始显露。要通过经济安全教育使大学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将从高增长时期转入稳定增长时期,产业结构和消费机构都将发生转变,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由于我国科技水平的国际竞争力还不强、金融安全体系还不健全,在改革过程必然伴随着各种风险与挑战。要克服转型过程中的各种障碍和难题,顺利实现经济发展目标,推动改革的顺利进行,更需要当代大学生努力成才,用于承担社会责任,为国家的长远发展而发奋学习,并为此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

2.加强文化安全教育,激发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自觉性

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日益成为国家安全的有力保障和推行国家战略的重要依托。一个文化上不安全的国家不可能真正拥有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而文化上处于依附和追随地位的国家,其发展方向和进程都比较容易受到强国的左右。大国也只有拥有强大的文化影响力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大国。如果没有文化安全,国家利益必将潜移默化地遭受重大损失。高校国防教育中应加强文化安全教育,激发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自觉性。

首先,引导大学生批判接受吸收外来文化成果。苏联解体以后,西方国家把和平演变的目标转向中国,而中国的青年一代则是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主要对象。美国中央情报局为了推行针对中国的和平演变战略特地制订了十条诫令,其中指出:一是要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藐视、蔑视并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产主义教育;二是要尽一切可能做好宣传工作,包括电话、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和新式的宗教传播。要使他们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方式;三是把他们青年的注意力从以政府为中心的传统引开来,让他们的头脑集中于体育表演、色情书籍、享乐、游戏、犯罪性电影,以及宗教迷信,等等。可见高等院校作为东西方文化传播、交融、继承、发展、创新的主要基地,毫无疑问将成为保护文化安全的主战场。高校开展文化安全教育,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合理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热爱自由、追求幸福、崇尚科学、践行民主、弘扬正义、敬仰英雄等文明元素,批判其享乐放纵、自私自利等文化糟粕。在科技迅猛发展、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更加大胆地吸收外来先进文明成果,并将之融入到中华传统文化当中,不断提高我国文化的整体影响力。

其次,要引导大学生树立国家的文化主权意识。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高校要通过加强文化安全教育,要引导大学生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不能再将自己民族创造出来的传统文化盲目地作为封建迷信打倒或闲置一边,更不能视之为“地方主义”“民族主义”加以嘲讽,而是要奉之为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和精神基础,来加以发掘、保护、利用、享受,发挥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复原力和凝聚力。在强势文化的文化扩张、文化侵略的大环境中保持强烈的文化主权意识,不受外来文化的同化和控制。

3.加强社会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维护社会稳定的积极性目前,我国经济建设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型期,社会结构、社会利益关系复杂多变,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例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事故相对增多,自然环境保护形势严峻,加之与贫富差距拉大、腐败等社会问题相互交织,使得一些社会矛盾比较突出。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进入21世纪以来,对和平的期盼已成为全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心愿,但在现实世界中战争与和平总是在交相更替。因此,世界各国都争相把国防建设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要想国家强大就必须加强国防建设,始终把国家安全和主权放在第一位。只有国防实力强大了,才能给经济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国内外环境,才能真正地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防事业的建设取得了巨大飞跃,在维护世界和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面对越来越多的社会安全问题,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大学生这一重要的社会知识群体,加强对于大学生的社会安全教育,增强其辨别是非的能力,使其认识到社会安全稳定与自身发展息息相关,进而激发其维护社会稳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注重发挥大学生群体的各种优势,努力将其塑造成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

首先,应注重培养大学生对于社会问题的辨别能力。通过社会安全教育,让大学生学会分析、判断和思考当前的许多社会问题、社会矛盾背后的政治因素,理性地看待各种社会问题,不能片面接受某些负面信息。在网络、电视等信息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社会问题的负面信息能够在极短时间迅速传播和扩散,使得处置各种问题的反应时间很短,回旋余地较小。如果对于很多负面信息不加以分析、判断就接受和传播,则很容易落入敌对势力设置的陷阱,进而影响国家政府和领导人在公众中的威信和地位。例如,在网络上经常会有人利用大学生经常光顾的各种论坛散布一些虚假负面信息,诱使不明就里的学生群体进行讨论和传播,引发不良影响。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要具有较强的对于社会问题的辨别力,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敏锐性,主动维护社会的安全稳定。

其次,激发大学生运用自身知识群体优势,维护社会安全的积极性和自发性。大学生是具有较强知识基础的社会群体,他们在历史文化知识、法律知识、科技知识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高校国防教育应引导大学生在正确认识社会问题的基础上,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善于运用文化工具、法律武器和科技手段,积极主动地化解各种社会矛盾,融洽社会关系,为维护社会的安全稳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幸生,刘开华,胡印卫.论树立综合安全观[J].解放军报,2010-1-19.

[2]刘明福,郑卫平.军队新的历史使命论[M].北京:人民武警出版社,2005.

经济安全意识范文3

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这是认识安全生产是潜在效益的前提。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统一的整体,相辅相成,互为条件又互为目的。安全生产是经济效益的前提保证,经济效益是安全生产的必要条件。只有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才能保证正常生产秩序,才有经济效益;有了经济效益,安全防范设施才有条件得以保障和改善,两者不可偏废,把安全生产工作当作维护企业经济发展大事来抓,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抓安全教育,抓责任落实,抓隐患治理。安全生产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的发展,经济效益的提高增加了安全防范设施投入,进一步确保安全生产。

二、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决定了安全生产是潜在效益

所谓的潜在,就是看不见摸不着,存在于事物内部不容易被发现或发觉,潜含在整个生产的全过程。同时,具有正负效益的两重性,既安全生产是潜在的正效益,不安全因素就是潜在的负效益。潜在的正效益来自于安全生产的全过程,从设计到施工,从生产到产品出售(从投入到产出),从操作到设备运行,从三级检查到排除隐患,都要时时注意安全,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使生产正常运作,设备安全运行,确保企业日、月、年各项任务指标按计划顺利完成,安全的潜在效益也随着计划指标完成逐步体现出来;反之,思想麻弊,重生产轻安全,只抓效益不抓安全,赶任务、赶工期、找捷径、怕麻烦、急功近利、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安全责任不落实、不检查,事故隐患不排除,都是潜在的负效益。一旦发生事故,就暴露无遗,负增长就会直线上升。正效益蕴含在整体效益中,不明显;而负效益明显醒目,经济损失数以万计,有的甚至无法估量。如某企业在安全检查中发现电线需要更新整改,而企业领导为了“节约”开支,再将就一段时间,可就这么“将就”酿成火灾,使企业毁于一旦;即使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只有确保安全生产,平安无事,取得效益才是实实在在的效益。否则,就在可能产生负效益或效益的负增长。为此,我们要从安全生产是潜在效益及其潜在的两重性中,进一步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把它看成企业整体效益的一部分。

三、保安全就是效益

经济安全意识范文4

关键字 国有大中型企业;安全管理;国有经济

中图分类号X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3-0123-02

1 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我国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家控股的属于公有制的企业,它控制着国家的交通、通讯、矿工等。

众所周知,我国国家的主要收入都来至于国有经济中,而国有经济的重要支柱就是国有中大型企业,主要就是因为国大中型企业控制着我国交通、通讯等国家命脉行业的运作,所以它在国有经济中处于关键部门处于重要的位置,并且能够起到决定性和支配性的作用,尽管我国的经济体制跟随着国家经济的具体情况在进行改革,但是从国现阶段的经济所有制的存在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经济的公有制的地位还是没有动摇,在我国经济市场中,国民经济还是我国的经济命脉,中大型国有企业依旧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我国政府应该要提高对中大型企业安全管理问题的重视程度。

2国有大中型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劳动安全管理松懈,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完全落实。经济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飞速发展,但是绝大多数的企业的企业管理却没有因企业的发展而调节更好的管理方式,特别是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企业领导并没有重视企业的安全管理的想法,无视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我们都知道企业制度的制定与企业领导的素质有很大的联系,却存在许多企业的领导者,不重视对自身素质的培养,这也是安全管理不能落实在企业的制度中去的原因,相关据资料记载,在企业转机建制过程中,有30%的企业并不重视安全管理部门,在企业进行机构调整时,企业管理者都采取削弱安全管理部门,甚至是消除安全管理部门,还存在这样的现象,企业虽然保留了安全管理机构,却没有给与必要的职权,相关管理者也不具有安全管理方面的权威性,且人员大量的减少,使得企业安全管理方面十分的脆弱;

2)劳动安全管理设施资金投入减少,隐患增加。由于新的会计制度的实行,政府对国有企业的劳动安全管理技术措施费用的投入资金就在逐年的减少,导致出现拼设备、拼人力现象,且事故隐患也在增加。政府投入资金减少,导致企业在购买安全管理设施的能力下降,甚至存在一些国有企业因公司亏损,连员工定期的健康检查和按照规定发放保健用品的能力都没有。鸡西矿务局企业就因亏损严重,明知安全设备存在问题,去无能力解决问题,甚至还存在连必备的井下自救器也不能按时更换的历史;

3)职工安全知识良莠不齐。存在一些这样的企业,为了企业本身的经济利益,而忽视员工的安全问题,并不注重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也不普及员工相关方面的安全知识,对员工工作期间保障安全的设备不进行及时的检修和更换,且对存在的安全隐患也不及时进行处理和解决;员工则认为自己自己在工作期间更加注意一点就不会发生安全意外,员工本身也不够重视安全问题;国家没有针对国有企业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政策和监督机构,更加助长了企业管理者忽略安全问题的气焰。

3国有大中型企业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对策

1)加强员工自我安全管理。安全问题是人人都在意的问题,国有企业员工主要是从事石化、机械、冶金、轻纺、地质等方面的工作,这些都是容易存在安全问题的行业,发生意外事故的几率更大,所以必须加强员工自我安全管理的意识,也必须加强员工安全知识的培训。关于这两个问题我提出下面的建议:(1)企业建立健全的安全知识评估制度,要求员工必须认知履行《安全生产法》,并且员工的培训评估的成绩联系员工的基本工资和就职岗位,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员工的安全知识,并且让职工意识到安全问题的重要性,提高对安全问题的重视;(2)加大死亡事故和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和员工表现良好的奖励力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职工工作的意义就是为了工资,而提高造成意外事故和违法行为的负责人赔偿金额的数量,能够提高职工在工作期间对安全问题的重视,减少类似石油“12·23”井喷事故、吉林石化双苯厂爆炸事故等事故和违法行为的发生,使企业安全管理力度得到提高;而对工作积极,表现良好,操作规范的员工进行奖励,这样就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对安全问题的重视;(3)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加大对企业安全管理方面的重视程度,安全管理问题关系企业的发展,且安全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企业领导应该要用持之以恒的耐心来对待企业安全问题的管理,及时的更新员工的安全知识,及时维修和更新安全设备,注重员工安全知识培训的质量;

2)政府应该加大对国有中大型企业的安全管理设备的资金投入力度。我们都知道国有企业更多的是经营有关于石化、机械、冶金、轻纺、地质等方面的事物,这些方面的工作都存在极大的危险,对于安全设备的要求极为严格,因为可能因为设备的差错就是一条生命的消亡,所以我国政府应该要加大资金投入到国有企业的安全管理设备当中去,让职工能够得到定期的健康检查,让安全设备得到及时的检修和更换,让意外事故降低到最少;

3)政府部门完善安全监督机制。许多的企业管理者不重视安全管理工作的原因就是因为政府缺少对其企业安全工作质量的检查,以及缺少对安全工作不到位的企业监督。所以政府部门应该要完善安全监督机制,首先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各个企业的安全管理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介绍有关安全问题的相关政策法律、阶段性安全工作应突出的重点及注意事项等;定期不定时的去企业进行安全方面的评估和对安全设备的检查,看是否符合安全指标;鼓励多方监督,对于举报存在违法和意外事故的企业予以奖励,从而提高企业经营者对安全问题的重视。

参考文献

经济安全意识范文5

关键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TU99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安全意识也在不断的提高,我国大多数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就实际情况来看,部分的企业现代化的消防水平还是比较低,在火灾发生时没有有效的得到控制,导致发生更加严重的事故。特别是一些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出现,各种各样的火灾也频繁的发生,这也是目前企业所面临与急迫解决的一个问题。

1、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现状

企业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当发生火灾事故时,企业就会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近些年来,我国对企业消防安全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相继出台和补充完善了一些与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相关法律和条例。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公安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颁布实施,将企业自身应该承担的消防安全责任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下来,这样一来,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环境。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对我国现在的企业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也相应的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这些社会经济环境与经济体制的变化对消防工作的发展也同样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企业消防工作的新问题、新情况时有发生,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由于某些原因,我国企业消防安全管理还有很大的不足。我国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时间不长,企业更专注的是经济利润的增长,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则不被重视,不少领导者认为消防工作投入高、回报少,消防安全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目前在各个企业中从事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人员专业性不强,是从各个领域抽调而来,缺少专业的管理水平和专业素质。并且企业职工消防法律意识不强,缺少基本的消防知识。总之,我国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目前企业在消防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企业内部消防管理工作混乱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有些企业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却忽视了消防隐患的存在,在消防硬件实施方面的投入过少;还有些企业,为了能够提高场地的利用效率,乱搭建现象十分的严重,自作主张整改消防安全布局;建筑使用情况也较为混乱,有些企业擅自更改建筑用途,没有考虑到各种安全隐患的存在,如果发生火灾,很容易造成人员的伤亡和财产损失等。

2.2企业消防安全意识不强

在很多的企业当中,由于缺乏有效的责任意识、自主消防意识以及自我消防意识,导致在消防安全管理中非常的被动,对于消防安全和管理没有认真贯彻落实。还有些企业存在侥幸的心理,认为这些都和自己无关,忽略了公共消防意识和责任等;还有些企业过多的追求利益,拒绝消防安全队伍的建设。所以他们并不注重消防安全制度,有些甚至把消防机制简单化,忽视了消防安全在企业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对其更好的管理。

2.3企业缺乏具有消防安全管理能力的人才

目前,在我国的各大企业中,消防建设只是作为一种编外形式而存在,很多的企业自认为那是消防机构的事情,和自己没有任何的关系,因此,往往忽视了消防安全机制的建设。再加上有些企业的发展时间不长,消防意识薄弱,对消防人才不够重视,内部的消防员工过少,甚至有些企业内部根本就不设置消防部门,加上经营管理缺乏有效的消防防范意识,缺少对突发事故发生时的自救和应急能力。如果企业没有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各种防范措施也没有落实到位,加之自救能力有限等,那么造成企业的巨大损失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在企业内部应组建一支能够具有消防能力和消防素质的自救型人才是非常的重要。

3、做好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措施

3.1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生产制度

要做好企业消防安全工作,一定要考虑到消防安全事故发生以后应该如何的去处理。因此,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生产制度以及应急救援方案,并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也是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在消防事故发生以后,可以调动应急机构,启动应急救援方案,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处理好事故,以免事故进一步的扩大,力求把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所以说,企业应定期的组织员工进行消防演练,听取一些消防安全报告,提高他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加强他们在事故发生后的应变和处理能力。

3.2增加企业消防安全技术投入

现阶段,大部分的企业只重视短期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其消防安全技术投入,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消防安全系统,因此,容易导致消防隐患的发生。所以说企业在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同时,要建立消防安全制度,并严格遵守其法律规定,争取做到“三个同时”,将消防工作落实到企业的施工、生产当中,除此之外,企业也不能存在侥幸的心理,应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消防规定,加强技术手段。为了使企业能够更加长远、安全的发展,应加大消防安全技术和设备资金的投入,以提高企业抵御和预防各种消防安全隐患,为企业的消防安全创造良好的基础。

3.3建立企业消防人才储备库

目前,有很多的企业出现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现场应急救援人员等各种消防特种人员的严重流失和短缺,还有些企业出高薪资都找不到合适的人员等。因此建立消防人才储备库是现代企业发展的一种趋势,其好处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能够对拥有职业鉴定的消防人员进行登记,并存册,这样有利于清楚的了解人员的上岗或者离职的状态,可以及时的掌握企业消防人才队伍的情况。

经济安全意识范文6

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不容忽视的大问题。企业的安全管理问题对于企业来说是一项很重要的问题。然而在现实情况中,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问题许多,需要加以解决。本文就在分析安全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的基础上,论述了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以期为企业加强安全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

安全管理;存在问题;重要性;解决对策

0 引言

安全管理涉及到企业的兴衰成败,涉及到社会发展的稳定,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的关注。安全问题对于企业来说,不仅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力,而且能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构建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特别是当前企业安全事故频发,造成人身安全受到损失等,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安全管理问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企业安全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 安全管理的概念阐释

企业安全管理以安全为主要目的,通过发现识别各种危险源,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消除,防止安全事故发生以及各种职业病,并且采取各种措施保证员工的安全与健康以便避免各种不必要的损失,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安全管理作为企业管理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以企业安全为主要任务进行组织、协调与控制的一系列环节的统称。

2 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2.1企业安全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企业安全管理是关系到一个企业是否能够长久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若企业发生安全事故,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就会对该企业进行停业整顿,进而影响单位的工期,而且还要对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予以一定的经济赔偿,一方面会给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会对企业的社会信誉和形象造成重大影响,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企业加强安全管理不仅有利于减少经济损失。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有利于树立起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增强企业的社会效益,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安定。

2.2企业安全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企业加强安全管理,有利于降低企业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使得企业在投标过程中提高企业中标的可能性。同时,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激发企业员工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降低企业的成本,减少索赔造成的不必要的费用支出。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强企业的整体实力,使得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十分有利的地位,处于不败之地。

2.3安全管理有利于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

企业安全问题历来是企业不容忽视的大问题,是所有企业应该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一个安全的社会环境为其提供保障。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是复杂多变的,因此企业必须对环境进行分析,适应市场不断发展的变化,以便更好地适应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企业只有加强安全管理,才能进一步减少人员伤亡保障人身安全,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进而有利于为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3 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管理者安全生产意识不强,缺乏安全管理的理念

一些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的安全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把安全生产看做是可有可无的事情。一些企业为了加紧时间施工缩短工期,往往以牺牲安全为代价。此外还有一些管理者缺乏安全管理的观念,对安全管理往往一知半解,当出现安全事故需要进行安全监督检查时,管理人员只是做做样子,以便应付检查。当检查结束后,便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使得安全管理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现象,仅仅把安全停留在形式之上,缺乏实质内容。

3.2企业员工整体素质差,缺乏安全意识

从企业员工来看,大部分员工都是来自农村的农民工,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较低,缺乏必要的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同时,一些企业在招聘员工之后很少对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即使进行了一定的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也往往只是表面上功夫,缺乏实际的操作环境和情景使得员工能够清楚分析出哪些施工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在施工中,人员由于缺乏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和技能,再加上施工条件的局限性,使得员工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导致各种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给企业造成损失,给遇难家属造成精神伤害。

3.3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往往把经济效益放在首要位置上,将大量的时间、物力和人力都放在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上,以牺牲安全为代价换取较大的经济利益,忽视对安全的管理。这就使得安全管理制度上不够健全,过于关注企业的工资制度改革等,却忽视对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安全管理监督检查机制不到位,缺乏相应的激励制度。

4 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4.1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

企业管理者必须在安全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树立起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将安全生产意识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强对企业的安全管理,将安全管理的理念落实到企业的各项工作中去。同时,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懂得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来任意缩短施工工期,对于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检查要严肃对待,将安全意识传达到每一位员工,而不仅仅是在表面形式上下功夫,避免安全管理的形式主义倾向。

4.2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增强安全意识

企业在招聘员工时,要严格选拔程序,较多地选择那些知识素质和技能水平较高的员工。在招聘后一定要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加大安全培训力度,加强对安全培训教育的支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使得企业员工掌握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技能,增强安全意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4.3企业要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企业要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将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企业涉及的所有相关人员。从企业的最高层到最底层,从横向到纵向进行安全生产的层层落实,进而为安全生产创造良好条件。同时,还要不断完善企业的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标准和规范。严格按照安全规范的规定进行生产,严格安全检查制度和考核制度,做到安全第一。

【参考文献】

[1]杨立成.安全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J].经营与管理, 2003(12).

[2]范新河.浅析当前建筑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2).

经济安全意识范文7

一、我国煤炭生产的现状分析

我国现有的生产矿井大多由于资金困难,对安全投入不足,未能实现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致使矿井安全存在缺陷,给矿井的安全生产带来一定隐患。同时,煤矿企业的用工形式也发生了重大改变。七十年代参加工作的,有较高操作技能的从业人员已基本退休,高技能的生产工人出现了断层现象。现招收的从业人员文化水平绝大多数在初中以下,对接受煤矿安全生产知识有一定的难度,给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二、煤矿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性

(一)加强安全培训是提高职工队伍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通过安全教育培训向职工灌输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能够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素质,使职工牢固树立生产必须安全的观念,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安全生产。由于煤矿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对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重视,导致的矿难时有发生。例如,2002 年黑龙江省鹤岗市南山区鼎盛煤矿特大瓦斯爆炸事故,主要原因就是安全教育培训差,未对新工人进行岗前培训,工人素质不高,安全意识淡薄,入井人员均未佩戴自救器,致使大量人员因窒息和中毒致死。由此可见安全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只有端正态度,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培训,才能提高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辨识危害的能力,做到防隐患于未然。

(二)加强安全培训是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保障

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结合点。首先,煤矿一旦发生事故,就会带来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发生事故后,恢复正常生产和处理事故善后事宜的成本极大增加,使煤矿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社会舆论的跟踪监督、煤矿监察的深入查处、司法机关的依法介入等,都会给发生事故的煤矿企业在社会上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如企业的商业伙伴的合作意向变离、责任人依法定罪、企业的社会认同度下降等。这些都会对企业造成更深层次、更长远的不利影响。所以,加强安全培训是煤矿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保障,只有抓住这一点,才能实现真正的双赢。

三、煤矿安全教育培训的建议

(一)加强安全意识教育

许多煤矿企业的领导对安全培训的认识仅仅局限于走过程、履行手续。出勤多少、考试如何无所谓,培训结束拿到一个证书就行了。这种思想在许多煤矿企业里从上到下影响范围之大、程度之深,让人瞠目。因此,培训工作的第一位就是要加强安全意识教育,从内心深处改变他们多年来积累的麻痹大意、刚愎武断、投机侥幸的工作作风和安全意识。在培训中,可以用大量的事实数字向他们说明:目前我国煤矿平均死亡1人,直接经济损失不少于10万元,这一支出远远高于因工人培训所带来的误工费、培训费等;还可以围绕企业经营效益等课题展开讲授、研讨、座谈,让企业管理者意识到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财富。同时,加强工人的安全意识也至关重要。可以开展事故案例教育,用鲜活的素材教育职工,加强他们的安全意识,打消他们的侥幸心理。

(二)有效组织教学工作

在培训教学组织中,我们要根据人员素质的差别,从办班、讲课、听课、考试等教学环节上加以分别对待。对文化素质较低的操作人员,讲课可采用电教、讨论等形式,考试采用以判断为主或口试的形式;对文化水平较高的操作人员,可采取有针对性的重点辅导,积极开展案例教学,通过对案例细节的形象再现,加深对同类事故的认识。安全培训除了脱产式集中培训外,还可以采用现场学习观摩的教学形式,将理论知识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结合传授,使培训更加直观、更容易让广大学员理解和接受。例如,在培训中讲瓦斯的危害时,可以把学员带到实验室做一次瓦斯爆炸实验,这样瓦斯的危害既直观又能给学员留下深刻印象。

无论煤矿生产的设备如何先进,没有科学的管理方法,没有高素质的从业人员进行操作,就不能发挥出巨大的生产力,更谈不上实现安全生产。只有强化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使其掌握操作技能和生产安全相关知识,才能为安全生产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参考文献:

[1]陈鑫.如何提高安全培训的质量[J].煤矿安全,2004(6).

[2]董轩龙.搞好煤矿安全培训[J].中国培训,2011(10).

[3]魏俊卿.如何在煤矿安全培训中提高安全意识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1(7).

经济安全意识范文8

关键词 安全生产 经济效益 两者关系 采取措施

企业要提高市场竞争力,就必须有抵御风险的能力,各种安全事故就是建筑施工企业最大最直接的风险,要保证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就必须处理好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在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认识上存在的问题

1.重经济效益轻安全生产论。个别企业领导单纯追求其所谓的经济效益,轻视安全生产,认为有了经济效益就有了一切。这种认识上的片面性,往往存在生产组织上的主管性和盲目性,也就不能正确处理“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的关系,结果是安全事故频发,企业为妥善处理安全事故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使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受到很大影响,经济效益也就无从谈起。

2.加大安全投入就是减少收入和利润论。现如今,施工企业竞争日趋激烈,承接工程项目低价中标已成为市场通行的规则。这种竞争局势,迫使许多施工企业在降低成本方面大做文章,有些企业在成本压力下千方百计地降低安全生产成本,减少安全生产方面的人力、物力和安全培训等资金投入。在施工中,甚至对解决重大隐患所需费用也不愿投入,总以为加大了安全投入就是减少收入和利润,结果是把安全生产仅仅是挂在嘴上、贴在墙上,根本没有落在实处,致使企业在安全事故面前显的苍白无力,往往是一起重大的安全事故的发生可能导致一个企业的彻底消失。

3.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无关论。由于安全生产不像其他工作,它的成本概念表现的不是特别明显,以至于有的企业认为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是风马牛不相及,事实上施工企业每一起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有可能造成设备的损坏、工件的损失以及人员伤亡等。事故发生的次数多少将直接决定企业的经济支出。如果能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企业也就减少了这部分事故处理费用的支出,经济效益也就增加了。

二、彻底扭转上述不良意识和做法所采取的措施

1.转变思想认识。企业的员工应当把生命、经济效益联系在一起,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对个人、企业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全员参与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减少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负经济效益。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康的安全氛围,提高生产效率,来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是人,其关键是要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建立制度、开展活动、自身学习等方式来转变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可,使实现职业健康安全成为员工的共同理念,让防止安全事故发生成为员工共同追求的目标。因此,彻底扭转思想认识的误区,强化安全生产,动员和依靠广大职工,突出安全第一的思想,才能抓好安全生产,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2.理顺两者的关系。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整体,安全生产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力量和支柱,没有安全生产作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就难以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就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良好的经济效益也是安全生产的物质基础,有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才能为企业造成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没有经济效益为依托,事故隐患所需的整改资金、物质将无法落实,安全生产将会受到影响。因此,我们常说,没有安全生产也就没有经济效益。可见安全生产工作是经济工作的重要部分,只有安全生产搞好了单位经济才能够发展,我们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从点点滴滴做起,决不放过任何一个有关安全的细节。追求经济效益并不意味着要忽视安全生产,两者紧密相关,互相支撑,缺一不可,也就是水与舟的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3.运用现代技术,做好协调工作。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指导和帮助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必然趋势,它是广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实践工作过程中长期积累起来的经验与科学技术的结合。追求经济效益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企业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就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盈利为目的,其基本条件就是不发生或少发生安全事故,所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是企业生产活动的基础。建立现代企业安全生产效益计算、考评体系,把系统工程原理与信息技术运用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上,做好安全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跟踪,使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达到事先控制和预防的目的。把现代安全管理与传统的安全管理结合起来,研究、分析、评价、控制以及消除施工过程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有效地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为施工企业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4.强化安全生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安全生产关系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我们必须珍惜人的生命与健康,珍惜国家财富,把强化安全生产纳入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企业必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这是企业进行安全生产工作的保证。另外要真正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安全生产工作的效果才会更加明显。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是企业提高职工素质的一个有效手段,只有职工的安全意识和隐患识别能力都提高了,才能预防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生产经营活动中,安全生产投入没有保障,安全事故就难杜绝,事故隐患的治理就无法得以实施,物的不安全因素就不能排除;没有安全生产的投入、安全教育、安全培训等工作就不能完成,那么必然带来人的不安全因素。人、物的不安全因素综合以后,引发事故的概率会更大,将严重影响生产的顺利进行。因此,只有确保安全生产的投入,经济效益才能有所保障。

经济安全意识范文9

关键词:建筑工程;经济效益;安全管理;优化研究

引言:二十一世纪是建筑工程行业发展的巅峰,几乎在全国各地都能够看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建筑行业已逐渐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我国现代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近些年来,我国建筑工程中安全频繁,安全问题成为了建筑行业发展中广泛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安全形势并不乐观,工程事故屡屡发生,安全现状十分严峻。建筑施工行业甚至被认为是仅次于采矿业的危险行业之一,建筑工程安全问题令人担忧。在建筑工程中一旦发生工程事故不仅会对企业造成经济损失,更会给社会带来极为恶劣的影响。想要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经济效益必须做好安全管理,减少工程事故发生可能性。

一、建筑工程安全经济效益的含义

效益是投资者在投资期必须考虑和最为关注的问题。效益从字面意思不难理解,效益就是效果和利益,其实质是价值的体现。安全经济效益指的是在安全的条件下产生的效果和利用。安全经济效益理论是基于安全经济学提出的现代安全生产观念。安全经济学是安全科学中新兴的三级社会学科[1]。主要研究安全投入、安全产出、安全控制、安全管理等内容。建筑工程安全经济效益涉及到了建筑工程成本安全、建筑工程投资安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等几大方面。实际上在建筑工程中安全问题,几乎影响着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建筑工程安全经济效益实现的前提是必须尽量避免施工过程中造成人员伤亡,避免工具的损坏和材料浪费,减少事故造成的无益的经济消耗,这样才能保障整个工程的安全经济效益。

二、建筑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建筑工程施工往往多是重体力劳动,所以劳动强度较大,施工人员较容易因为身体疲劳而导致精神涣散,在这种精神状态下施工极有可能出现安全事故。另一方面,建筑工程施工中立体交叉作业较多,尤其是高层建筑施工往往都需要多人配合完成施工。例如:大型设备搬迁、大班作业等等。交叉作业指挥不当,很有可能会造成相互伤害现象的发生[2]。另外,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时常会用到大型机械设备,如不按照正规操作流程操作,很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出现人员伤亡。另外,在施工中所使用到的很多设备属于用电设备,且均为导体,若管理不当,可能诱发触电事故。并且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须爬高施工作业,这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想要实现建筑工程安全经济效益,就必须加强安全管理和监督,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但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现状并不理想,不仅施工人员自身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领导层对安全教育也缺乏必要的重视,安全监督管理员工作中缺乏认真负责的态度,一些安全监督管理人员自身综合素质较差,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甚至一些人员完全无法胜任岗位职责,在工作中只走过场,搞形式。积极改革和强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势在必行,只有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才能保障安全经济效益的实现。

三、保障建筑工程安全经济效益实现的措施

(一)增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建筑工程行业安全隐患多众所周知,其主要原因和工作性质及工作环境有着很大关系,往往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环境都比较复杂,场面也比较混乱,安全监督管理根本无法靠一个两个监督人员来完善,仅凭安全监督人员很难做到有效管理[3]。想要保障现场施工安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必须把安全问题上升到全员参与高度,使每一名工人都参与到安全监督管理中,建立基础反馈机制,以便于及时发现安全问题,解决问题,避免造成严重后果。另一方面,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使其树立安全意识,让施工人员都自觉遵守规则制度。此外,作为领导自身应起带头作用,要积极强化安全防护措施,加强对安全隐患的整改,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必须防患于未然,而不是做事后处理。

(二)强化相关规章制度

想要提高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水平,严格的安全制度必不可少,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通过制度的硬性约束,才能将安全监督管理落到实处,并且制度更为安全监督管理提供了依据和指导方向。另一方面,制度还能够规范施工流程约束施工人员行为,实现规范化施工。想要保障制度的科学性,使其发挥最好的效果,制度制定时要全面考虑不同施工环境、不同工种制定不同内容的制度,以保障制度的可操作性及可行性。制度内容应涉及安全标准、施工流程、操作规范等内容。通过制度的硬性约束和规范,能够有效避免施工人员在施工中错误操作,而造成施工事故[4]。此外,为了辅助制度的时候,还要采取必要的处罚措施,必须加大处罚力度,严肃处理违规者,视情节给予处分,杀一儆百。

(三)设置专职安全监督员

想要将安全隐患消灭于未然,保障建筑工程安全经济效益的实现,必须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安全监督管理人员是降低事故发生可能,发现安全隐患的核心力量,只有保障其自身素质才能将安全监督管理落到实处。所以安全监督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对安全监督人员的培训和思想教育,增强其责任心,使其通过学习掌握熟练的安全知识和安全管理技能。

(四)加强安全隐患防治

建筑工程施工中发生的安全事故,往往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的特点,所以很难提前预知或进行有效控制,并且事故发生后破坏力较大,易出现伤亡。想要真正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降低事故发生可能性,就要加强对安全隐患的防治,必须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二十四小时巡视,并对巡视进行记录,重点检查易发生事故的环节。

结束语:建筑工程安全经济效益是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只有安全经济效益好才能使建筑工程行业得到持续发展。想要保障建筑工程安全经济效益,必须要提高安全管理监督水平,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样才能减少因工程事故造成的无益损失,才能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佳玉.浅谈现代建筑工程中安全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J].湖北现代职业技术学院,2012,13(11):119-124.

[2]汪苏泷.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安全监督管理的重要性[J].浙江建筑工程学院,2013,11(14):132-135.

友情链接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