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春节的民俗文化集锦9篇

时间:2024-02-17 11:39:32

春节的民俗文化

春节的民俗文化范文1

一、湖南农村传统年俗的继承、发展与消亡

“任何区域性文化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且任何区域性文化都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的许多共性,但区域性文化的鲜明个性和丰富内容显然是不能忽视的。”春节贴春联、放鞭炮、祭祖、吃年夜饭、守岁、拜年等传统年俗活动是全中国所共有的。而湖南作为一个有着独特历史文化的地区,其农村地区又有哪些传统年俗文化呢,这些传统年俗的境遇又是怎样呢?

湖南古称“荆蛮之地”,“巫蛊之风”盛行,对于神灵与祖先的崇拜自古便存在,这表现在湖南农村传统年俗文化方面,祭神、祭祖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湖南年俗文化中的祭祀文化逐渐远离人们,它们被当作封建迷信糟粕而遭到抛弃。其实,这些传统年俗也有其思想文化价值,其中优秀的部分值得我们去继承发展。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在下文具体论述。

湖南的年节饮食也独具特色,形成了具有湖南特色的饮食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底蕴丰厚。

由于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不同,年俗中的饮食文化在湖南不同的农村地区和民族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具有各自的特色。譬如长沙县黄兴镇地区,过年时会准备“发肉”,取其“发财”之意,这种发肉味道鲜美,做法简单,主要材料是面粉和鸡蛋。先将面粉加水均匀搅拌,再打入鸡蛋,和匀,接着放入油锅中炸得金黄,捞上来冷却后再把它切成片,最后蒸熟,松软香甜的“发肉”便新鲜出炉了。

二、湖南农村新年俗的产生、发展与局限

湖南农村传统年俗有的得到了继承和发展,有的则日益消亡,而新的年俗也在产生和发展,同时在产生与发展过程中,凸现出许多弊端。

新年俗,自然首推“电视过年”。它包括中央电视台自1983年以来每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以及春节期间推出的一系列电视娱乐节目。“春晚”在兴起之初确实是春节的一大看点,它既是国家和整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重要体现,又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文化,使国家和民族更具凝聚力,使国人有种文化认同和归属感,更向全世界人们展示了新中国经济的进步发展以及文化的灿烂繁荣。

还有一种新年俗称为“短信拜年”,类似的还有“电话拜年”、“邮件拜年”、“网络拜年”。这种年俗的出现得益于手机、电脑等通讯设备的出现和普及。短信群发的现象十分普遍,它一方面有利于传播,而另一方面在新鲜程度和人情味上就大打折扣了。因为短信是“通过文字文本进行人际互动的,文字的介入已经使交流的双方不是处于共时的,从而使交流传播的质量受到影响,即人与人的情感交流缺乏了声音的介入,产生距离。”

“旅游过年”也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形式,虽然目前在湖南农村中并不流行,但农民们一年到头都在农村中辛苦工作,许多湖南农民希望多赚点钱出外旅游,感受一下其他地方过年的气氛,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风情。不过我们也不能忽视一个现实问题,春运期间交通并不方便,各种消费都十分昂贵,城市居民还较能接受,而对于农民们来说则无疑是一种负担。

当然,在湖南,还有一些新的年俗产生和发展,如一些商家举行的各类新年促销活动,当地政府支持或组织的庙会、花展等庆祝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丰富了年俗文化。然而其中也不乏一些商家炒作,以图暴利,这需要政府部门的规范和监管。还有一些农民选择唱歌跳舞等方式欢度春节的现象也逐渐增多。当众多年俗以新的形式和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理应正确处理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不要把春节的放松演变成一种放纵。

三、湖南农村年俗文化的现代转型

在湖南农村,不管是传统年俗的式微,还是新年俗的蓬勃发展,都是年俗实现其现代转型的必然趋势。年俗文化的现代转型是指:“年俗彻底从祈报、迷信、禳除的神秘中摆脱出来,完全转换成娱乐型、喜庆型、休闲型的盛大节日。”

(一)湖南农村年俗文化转型的表现

1.湖南农村“年味”的“淡化”是年俗文化转型的重要表现。

从上面对湖南农村年俗现状的分析来看,湖南农村的“年味”确实有“淡化”的趋势,这是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明的。随着湖南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湖南的现代文明与传统的以春节习俗为代表的农业文明之间的距离将会越来越大。

2.湖南农村过节方式多样化是年俗文化转型的基本表现。

正如前面所提及的,和传统过年方式相比,现在湖南农村的过年方式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春节是最具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也是最有凝聚力的一个节日,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更是融入了无限的留恋、回味和憧憬。而随着湖南经济的发展,湖南人生活节奏的加快,现在的湖南人过春节的方式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

(二)湖南农村年俗文化转型的原因

1.湖南社会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要求湖南年俗文化发生相应的变化。

湖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它经济发展的一个特点,然而这种小农经济严重制约了湖南的发展,因此,农民生活水平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得不到提高,过去过年对于湖南穷苦农民来说稀饭、野菜都已经是最丰盛的美食。但如今,由于经济转型,湖南的发展理念逐渐由重农转向重工,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农民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逢年过节大鱼大肉已是非常普遍。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湖南传统的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社会生产方式有了极大的飞跃,特别是“十一五”时期,湖南坚持推进“一化三基”战略,加大了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相伴随,湖南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地区结构和所有制结构不断得到调整优化,对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经济总量快速扩张的支撑推动作用明显增强。2.湖南人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要求传统的年俗文化发生相应的变化。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较之过去有了质的提高。特别是作为教育强省的湖南,湖南人整体文化素质水平比较高。而文化素质的提高,主要体现在对传统年俗文化的审美标准不断提升和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上。

3.湖南现代科技手段的发展,要求传统的年俗文化要有相应的发展。

湖南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传统年俗文化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湖南文化的传播手段得到了发展,特别是湖南的电视文化以其被人津津乐道的品牌栏目,连续多年居全国地方台之首,有“电视湘军”的称号!这使湖南人文化消费的结构和模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们足不出户便可以同时得到一流的文化享受,花钱少费事小,为春节期间的文化生活增添了丰富多彩的内容。

4.农闲时间的增多,使湖南农民社会文化活动的时空发生变化,传统年俗文化也必然发生变化。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农耕时代,春节的时间安排,是以农耕生产活动的时间为参照和依据的,“旧时所使用的是夏历,即所谓‘农家历’,是一种产生于传统农业社会并与岁时农家活动密切相关的历法。湖湘的传统岁时节令习俗活动,几乎全都建构在这一传统纪年的基础之上。”春节也不例外。春节被放在冬闲时节,正好与农业生产的时间相协调,这种协调使农民在身心两方面得到调节。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广大农民不可能在春节之外,有更多的常规性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因此,年俗文化便成为当时湖南农民一种最重要的群众文化消费模式,而这种模式,又规定了群众文化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范围。

(三)湖南农村年俗文化转型中的问题

1.随着湖南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经济飞速发展,湖南农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一方面,与过去相比,湖南农民的购买力提高,另一方面,消费心理也发生了转变,这使得湖南广大农民不仅仅在过年时才能吃好穿好,在平时也能享受得到。但精神文化水平仍然相对滞后。

2.由于湖南传统年俗文化中有一些驱邪、禳灾、求吉方面的活动,许多年轻人视其为迷信活动而对所有的年俗文化采取摒弃的态度,以致他们对年俗文化知之甚少,传统年俗文化的传承面临巨大的挑战。其实,这些传统年俗依然有其思想文化价值,它是湖湘文化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其中包含的各种自然人文思想是先辈们的共同心血。

3.西方节日的冲击。

湖南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东、西、南三面山岭相连。地势三面高,中部低,多河流湖泊。这种地形地势将湖南分割成许多小区域,相对来说比较闭塞,再加上湖南人保守和自大的性格弱点,因此,在过去,湖南的对外交流比较缺乏。而改革开放以后,湖南交通状况得到很大的改善,为外来文化的进入拓宽了渠道。此外,湖南人的思想也逐渐由保守趋向开放,对于外来文化由以前的排斥到现在的积极吸收。

(四)湖南农村年俗文化成功转型的途径

1.打造人性化、有年味的春节。

第一,恢复传统的过年节期。从农历腊月中旬到来年的正月十五,整整一个多月的节期,沿袭从腊月辞旧岁到正月闹元宵的行事惯例,使年节文化空间因欢庆时间的充分而更加丰满。

第二,恢复繁荣热闹的老年货市场。湖南农村传统的年节气氛,首先是由各式各样色彩鲜艳的民俗艺术饰品装点出来的。

第三,在湖南农村,恢复传统年节庙会,举行大规模巡游花会和传统游艺竞技活动。年年举行大型彩灯会展和老艺人扎制灯彩展演活动,举办灯谜竞猜活动,举办征集春联的大赛和书法家书赠春联活动。

2.湖南各界应进一步加强全社会对传统年俗文化的宣传教育工作。

发动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大、中、小学和幼儿园等各类教育中,积极开展传统年俗文化的普及教育。各类影视、报刊、网络、出版等部门,也应进一步加强有关年俗文化的宣传与报道,使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儿童认识到传统年俗文化的丰富内涵和重要价值,提高湖南各界对年俗文化积极保护、传承和发展的自觉意识与社会责任感,使传统年俗文化得到良好的保护和发展。

3.积极支持“春节申遗”工程。

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所主任、中国年俗文化研究资深专家陈整理竟教授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表示,“中国现在还不启动春节申遗工程,还要待到何时?我们做这个题目,就是为了呼吁更多的人关注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让每个人都可以为‘春节申遗’做出贡献,只有申遗成功才能遏制年文化的消失。”国务院参事冯骥才表示:“在世界遗产的‘申遗’上,我建议将春节放在首位。作为非物质遗产的春节,全民都是传承者。将其推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提高人们对春节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全民自觉,增强人民的文化自信,促进中华民族‘四海一家’的认同感和亲和力;同时,增强国家与民族的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树立民族人文形象。”我们也认为春节申遗工程,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它既可以借此引起全国人民对年俗文化的重视,也可以切实做到对年俗文化的系统性的保护。

4.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

2006年2月8日至11日,中国民俗学会、东方文化馆、东西方艺术家协会(纽约)民俗艺术委员会、山西省柳林县人民政府、山西省柳林县孟门镇人民政府和山西省柳林文化研究会在山西省柳林县举办了中国首届黄河黄土高原柳林·孟门年俗文化节,并召开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保护与发展专家论坛”,90多位专家学者、民间文化工作者和民间工艺大师参加了此次活动。大会通过了《保护中国传统年俗文化孟门宣言》、《“保护和弘扬中国民族民间文化杰出贡献人员”的表彰呼吁书》、《关于筹备成立“中国非物质文化教育学会”的倡议书》及其他一些建议书。2007年2月28日至3月1日,中国年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论坛的专家学者和各界代表,在中国著名古都南京举办的“南京国际梅花节”上共聚一堂,就中国年俗文化的保护与旅游发展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充分交流与讨论,对中国传统年俗文化的价值及其与旅游经济结合的途径和意义取得共识。山西省柳林县和南京在年俗文化保护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们湖南应该虚心向他们学习,加强与他们的交流与合作,在全国树立一种年俗文化保护的新风。

四、结语

春节的民俗文化范文2

在日常生活中,人民能够通过民俗文化来丰富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体现出世代相传的文化习惯。民俗文化主要包括着民俗戏曲文化、民俗饮食文化、民俗节日文化、民俗音乐文化以及民俗歌舞文化等。而幼儿作为我国未来的希望,就应该从小班开始了解我国的节日民俗文化传统,从而能够在将来更好地继承与发展我国的节日民俗文化,培养幼儿的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丰富教学方式,从而对我国节日民俗文化的传承起到更多的积极作用。

一、挖掘民俗内涵,还原民俗特色

每一个节日背后都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与自我内心世界的和谐。虽然每个民俗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但是节日中承载的文化底蕴与传承的理念和意蕴都是不相同的。例如,在春节要吃团圆饭,主要是体现出合家团圆的理念;给长辈拜年与发压岁钱,能够体现出互敬互爱的美德;而在清明时给先人扫墓和祭祀,都能够体现出对于生命的颂歌等。在进行幼儿的节日民俗教育时,只有抓住了民俗内涵,才能够更加深入的让幼儿了解节日的意义,从而达到节日民俗文化教育的意义,在今后起到传承与保护节日民俗文化的作用。

首先,幼儿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就应该先突出以人为主体的节日,充分的了解到不同节日的民俗文化内涵,才能够找出更多可以开展教学活动的素材,从而能够从多个角度、利用多种形式来帮助幼儿更加深刻的理解节日的内容与习俗。例如,幼儿教师可以选择春节拜年作为教学内容,先让幼儿模拟日常拜年的方法,再创设一个情景教会幼儿怎样拜年才是正确的,教会幼儿多种表达祝福的方式,比如可以自己动手制作贺卡、给长辈打电话或者发送电子邮件等方式。

其次,由于现在的节日民俗都是经过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文化传承,每个节日中间都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幼儿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时,就不能够脱离这些节日民俗本来的文化内涵,应该把传统节日的文化还原出来,体现出节日中原有的民族特色。例如,在元宵节可以邀请学生家长参加制作灯笼、猜灯谜等活动,在中秋节让家长带着幼儿一同赏月,能够在幼儿学会了文化知识的同时,也体会到节日的民俗乐趣。

二、丰富民俗形式,体验民俗趣味

由于我国的传统节日民俗都是非常丰富多彩的,有很多节日当中都包括着特定的活动与饮食,例如,在元宵节应该吃汤圆猜灯谜、在冬至时吃饺子、在端午节划龙舟等,通过带领幼儿领会到这些具有趣味的民俗活动,不仅能够在民俗节日中增添更多的色彩,也能够让幼儿真正的体会到节日民俗中的乐趣,促进节日民俗文化更好的传承。

首先,由于幼儿的天性比较爱玩,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把节日民俗改变成为适合幼儿参与的趣味游戏,吸引幼儿积极的参加游戏。例如,幼儿教师在讲解端午节的民俗活动时,可以先给幼儿讲述划龙舟的具体操作规则,然后把游戏改编成为用长木板绑住五个幼儿的腿,通过五人两足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合作精神。

其次,在为幼儿讲解节日民俗习惯时,最直接、效果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幼儿真正地参与到情境体验当中,从而获得更加真实与全面的认识。但是因为真实的情境一般都比较随机化与生活化,所以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应该创设更加适合体验民俗活动的情境,使幼儿更加真实的体会到节日民俗的特点与乐趣。例如,在讲解元宵节时,教师就可以为幼儿创设一个猜灯谜的情境,虽然幼儿的知识还不够全面,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或者是幼儿感兴趣的问题,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而在讲解春节时,教师就应该创设一个与春节相关的情境,比如教会幼儿贴春联、挂鞭炮等,真实的还原出过年喜庆的氛围。通过营造这些活动,能够让幼儿体会到更加丰富的节日民俗内涵,提高对节日民俗的喜爱度,从而从更深的层面理解节日民俗的文化内涵。

三、寻找民俗传统,传承民俗魅力

我国传统的节日民俗往往具有非常丰富的仪式,具有传统性、多样性与群体性相结合的特点,但是随着越来越多外来文化与时尚流行文化的冲击,加之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有很多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都已经淡化。例如,传统春节中晚辈需要当面给长辈拜年,现在都逐渐被短信、电话或者外出旅游所替代;原来在春节需要放烟花炮竹,出于对环境保护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考虑,也逐渐的被禁止;而在传统的清明节中,出了扫墓还有放风筝、踏春等活动,都已经逐渐的被人们所淡化。这些传统节日民俗习惯的消失,也会造成后人对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不理解,从而逐渐的丧失对于节日民俗文化的尊重和敬爱之情。

幼儿教师可以通过查找资料或者是询问当地的老人、专家,对当地的节日民俗习惯做出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这些节日当中选择一些有意义的、便于场景模拟操作的节日民俗活动融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真正的感受到传统节日民俗文化的意义。例如,幼儿教师在清明节可以组织幼儿去烈士林园扫墓,并且组织踏春和放风筝的活动,让幼儿理解和感受到传统节日中的民俗文化内涵,传承淡出的民俗文化。

结束语

春节的民俗文化范文3

【关键词】花山乡;春节;习俗;特征;变迁

花山乡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城东南部,地处部级自然保护区哀牢山西坡,花山乡政府所在地距离景东县城60公里。境内居住着汉、彝、哈尼、拉祜、回、藏、瑶、傣、白等15种民族,少数民族占33%。在花山乡这个多民族融合的聚居地,春节习俗呈现出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

一、花山乡现实春节习俗

(一)大年三十

在花山乡,大年三十要载松庭,有些当地人说,松庭代表给家人带来平安。载好的松庭需正对着家里的堂屋,要在松树上挂上红布,过完正月十五、十六才把松庭去掉。大年三十主要的风俗活动有贴门联、挂灯笼,献饭、放鞭炮、吃年夜饭等。现在多数农户都是从集市上购联,亲笔书写春联的家庭已不多。堂屋的正门与大门必须贴上春联,客房、卧室与厨房也要贴上春联。春联内容涉及辞旧迎新、家庭平安、幸福吉祥、财源广进等。有的家庭还在堂屋与大门处悬挂大红灯笼。大年三十各家各户都要准备丰盛的年夜饭,吃年夜饭前需献饭,以缅怀先人,祈求家庭幸福平安。大年三十年夜饭很丰盛,几乎家家户户都吃鸡和鱼,通常吃不完都会有些剩余,在农村有着“年年有余”的说法;年夜菜饭一般需凑足双数,六个或者八个。献饭完毕,一家人便团坐一起吃年夜饭。

(二)大年初一

每年大年初一都在花山寺(又名天华寺)举行“弥勒会”。民众自发地来到花山寺,登高远眺、祈福求财。早晨,在花山寺大殿内进行洞泾会演奏,演奏的曲目为《银生雅韵》,演奏时间将近1个小时。临近中午,由民间自发组织的文艺队进行文艺表演。花山最有特色文艺表演要数“杀戏”,在一阵出征的“戏号”声后,扮演兵丁4位女子手持花灯在场内来回窜动,代表战场上的千军万马,四位男子则身穿古装戏服,手持木制砍刀,上演《三战刘从》剧目。几位演员边唱边砍杀,再现了古代时期激烈的战争场面,最后以正义一方获胜全戏告终。文艺表演结束后,群众纷纷围成圆圈,开始打歌。打歌的大部分套路是模仿动物和生产劳动的,带有浓厚的原始生产、生活方式的痕迹。舞者围成圆圈,有领舞者在排头领舞,领舞者也是乐器伴奏者,歌场的主要伴奏乐器有葫芦笙、三弦、笛子等。

(三)大年初二至正月十六

初二至十六,在花山乡,若有小孩拜纪干爹的,大年初二这天要去拜干爹,而且需拜满三年。刚结婚的新婚夫妇,女婿要去岳父母家拜年。春节拜年成为了花山乡一个习俗,通过拜年增进了人们之间的情感纽带。大年初三、初四,有些家便开始恢复日常的劳作,而有些家则请客吃饭。年后,嫁出去的姑娘一般要回娘家探亲,与家里的父母、兄弟姐妹团聚,借这个时期,召集亲戚朋友吃饭,共度春节欢聚的时刻。

二、花山乡春节习俗的地域性特征

第一,呈现出丰厚的春节文化活动氛围。花山乡人民热爱文艺,喜欢乐器,在当地文化精英对民族民间文化的推动下,促进了春节文化活动的发展,花山寺也为民间文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平台。各式文艺活动的开展,满足了群众节日期间的文化需求。春节期间,群众展示才艺与欣赏文艺并存,娱己又娱人。

第二,“杀戏”表演成为当地春节活动的焦点。花山乡旧时春节期间的玩灯、耍灯的习俗虽淡出人们的视线,但是作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杀戏”,逐渐成为吸引外来游客眼球。目前“杀戏”作为春节文艺活动表演的组成部分,它的唯一性和地域性已成为当代花山乡春节文艺活动的焦点。

第三,群众打歌成为节日狂欢的重要渠道。春节是人们庆祝丰收,放松休息的时节,而打歌则是人们喜迎新春,庆祝狂欢的方式之一。在花山乡打歌不是少数艺人的专利,打歌是全民参与性的活动。花山乡的打歌不限于大年初一的庙会活动,同时在乡镇街道空旷的地方,村寨的庭院,便可组织群众打歌。打歌不仅丰富了花山乡春节文化活动,且增添了节日的热闹和喜庆氛围,使春节成为全民共享,全民欢庆的节日。

第四,节日中的文化共享与民族交流。花山乡居住有15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地方。各民族相处过程中,对各民族的风俗禁忌相互理解与尊重,在相处过程中求同存异,共同促进。对民族民间文化的学习和传承方面,不分彼此,共同促进节日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正如花山乡独有的“杀戏”而言,如今表演“杀戏”的人员有汉族、哈尼族、彝族等民族,人们不会简单地认为“杀戏”专属于某个民族,在“杀戏”的传承上打破了民族的限制,各民族为花山乡“杀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春节习俗的现代变迁

在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部分农村青年男女选择外出进城务工,使得一些传统文化习俗的传承受到的影响。过去,在花山乡有玩灯的习俗,年前腊月二十七、八扎灯,正月初二出灯,并到各家各户去拜年朝贺。现在,随着一些玩灯老艺人相继去世;年轻人外出打工,年前才返家过年,年后并离开家乡,年轻人大量的外出,逐渐失去了文化的传承人与接班人;加之现代传媒的介入和普及,年轻人越来越多青睐于今天的网络影视,现代传媒对少年儿童的影响,使得年轻人更愿意选择喜好的电视节目,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及兴趣逐渐减少。

春节的民俗文化范文4

一、安仁赶分社岁时节日民俗的形成与传承

安仁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罗宵山脉井岗山西麓,郴州市北部,东接茶陵、炎陵,南邻资兴、永兴,西连耒阳、衡南,北近衡东、攸县,总面积1478平方公里,总人口43万。

安仁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考古发掘多处新石器遗址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打猎农耕。民间盛传,中华始祖炎帝神农氏在安仁遍尝百草,采茶于九龙庵,野炊于香火堂,制药于药湖寺,并分时立节、度地经土,教化民众耕织、制茶与集市换物。在安仁豪山误食断肠草而亡,葬于鹿原坡(炎帝陵墓位于安仁县和炎陵县交界处的炎陵县鹿原镇,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炎陵县曾隶属于郴州管辖,现为株洲市行政区域)。因此,安仁是一个民间信仰十分繁盛的地方,神农殿等主要祀神场所,安仁百姓都供奉着他们共同信仰的神灵―――炎帝神农。

(一)应时而生因地而别的赶分社

安仁民间故事传说炎帝神农在安仁观气象与物候,分时立节造历法,教民医药与农耕。

中国古代的历法有三种:

阳历:也叫太阳历,以太阳回归、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365天5时48分46秒)为主要依据的历法叫做阳历。

阴历:也叫月亮历,以朔望月是月亮和太阳会合的周期,即月亮盈亏圆缺变化的周期为主要依据的历法叫做阴历。朔望月:29天12时44分03秒。

农历:也叫阴阳合历和夏历(夏朝出现的),它用严格的朔望月周期为定月,用设置闰月的方法使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相似,兼有阴历月和阳历年的性质。

天干地支:是农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包括十天干和十二地支。

二十四节气是农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逐步完善起来的。古人很早就掌握了春秋分和夏冬至四个最主要的节气。它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所创造出来的独有的宝贵财富,是长期总结天文、气象与农业之间相互关系而创造出来的,它所反映的是关于气象、物候、农事等多方面的变化规律。它反映寒暑变化和农时季节,在全国特别是农村中可以说家喻户晓,在国外,一些地区和华侨华人集居地,也广泛流传,对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

最初,二十四节气主要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是广大劳动人民进行农事活动的主要依据。人们会根据不同节气播种、收割不同的农作物,若是耽误了时间,误了农事,农作物就会减产,甚至欠收。如今二十四节气对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仍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包括饮食、起居、农事、养生、节日、习俗和民间信仰等。二十四节气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在古代的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全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二十四节气是由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决定的。太阳从黄经零度开始,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二十四个节气,每个月二个。其中,表示四季更替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表示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小寒、大寒、白露、寒露和霜降。表示降水的有雨水、谷雨、小雪、大雪。表示物候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处暑。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都有自己特定的含义,是人民生产、生活中最宝贵的气候钟。

春分,每年公历3月20日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0度(春分点)时开始。正当春季90日之半,故称春分。

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民间谚语说,春分春分,昼夜平分。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

春分是个比较重的节气,它不仅有关天文学上的意义,南北半球昼夜平分,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是四季的开始,所以春分是春季的开始,当然也是天之年的第一天。

根据春分气象条件,江南进入农事繁忙期,郴州、安仁正处油菜开花期,人们开始早稻育秧等农事工作。北方进入麦起身期。

安仁是全国著名的产粮县,安仁因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等先祖在此居住,教化百姓农耕,较早出现了农耕文化,先民们以种植水稻为其食物的主要来源,因此,这一地区很可能是栽培水稻起源的中心。因地理、天时、水利等对农业生产,尤其是水稻生产起着重要作用,人们很早就认识了农业生产与气侯的关系。春分,安仁进入春耕大忙季节,人们忙于备耕,利用春分集会结社、祭祀神农,进行谷种、耕牛、犁耙等农耕工具和防治疾病的中草药材交易,形成了春分节气古老独特的赶分社习俗。

(二)祭祀先祖得以传承的赶分社

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与岁时节庆是我国农耕文明的伴生物,它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演变、整合、发展,俗成而形成的特定时日。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文化,有相对稳定的节气节日,有特定的民俗文化事象与民间艺术活动,有稳定的民族性,群体性、原创性、社会性、草根性、本土性。中国民族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形态是多元的,有生产节日、祭祀节日、纪念节日、社交节日、娱乐节日等。传统民俗节日蕴含着原始文化,农业文明的节日气象和大量信息,带有复合性、综合性的内容。

在中国,以春节为代表的民族节日文化,将民俗与二十四节气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特质的民族民俗传统节日文化,这些民族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已经形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根基、血脉、标志、身份和精神家园。

但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民族心理、知识价值和文化认同正经历新的变化,中国传统的民俗节日与民间节庆文化,如今传承艰难,众多民间节日节庆民俗在萎缩、在锐减、在淡化、在消失。这是民族传统文化之痛。因此,抢救和传承民族传统民俗节日文化,越来越急切,刻不容缓。

探寻、追溯民俗节庆节俗产生的根源,人们期望春播秋收、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寿吉祥以及万物有灵、自然崇拜、祛邪避灾、逐傩除疫等诸多信俗,均与历法的选择有关,与原始信仰、祭祀观念相联系,安仁赶分社也不例外。

《尧典》记录的“日中、日永、宵中、日短”就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气。《吕氏春秋》记载了“立春、日夜分(春分)、立夏、月长至(夏至)、立秋、月夜分(秋分)、立冬、月短至(冬至)”八个节气。这充分表明当时四时(四季)八节的日期已经推定,已成为农耕生产活动、生活习俗活动和民间信仰活动的依据。四时八节伴随着农事活动逐渐形成了相关的节日节庆,并产生、沿袭、传承、发展了深沉神秘的民间信仰和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

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全国统一实行夏历,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以社日春秋、除夕、清明、端午、中秋等节庆节日基本形成定制。

目前,在全国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作为传统民俗节日来过的,可能只有郴州安仁县,安仁县至今仍延续过春分节的习俗,即赶分社,安仁人对春分节情有独钟,寄托了安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春分节期间,人们从四面八方涌进安仁县城,因为春分是安仁县一年一度赶分社的日子。

相传,上古时期炎帝神农带8名大臣、随从到安仁境内尝百草,治百病,教化百姓农耕。据考证,从五代后唐同光年间(923年-925年)开始,安仁人民为了纪念中华人文始祖炎帝神农在安仁“制耒耜奠农工基础,尝百草开医药先河”的伟大功绩,兴起了在春分节进行祭祀、结社、交易、开耕,开始一年的下田春耕播种,年复一年,形成了独特的春分节―――赶分社,至今已流传千余年。

赶分社,用的是一个赶字,人们不分年龄、性别、身份、贫富、民族,把身边的事情暂时放一旁,在春分节期间从四面八方赶到安仁县城进行祀神祈谷、春分开耕、集会结社、赶场交易、娱乐休闲。分字也有含义,除了指春分时节之外,还表示在这一天,人人都能分享到福份和交换分配所需的东西。社,即安仁民间对土地神(社神、田神)的信仰和炎帝神农的信仰。春分节(春社社日)期间,人们聚社祭祀、会饮敬神、娱神娱人。赶分社,人们祈求祖先神灵保佑风调雨顺、人丁兴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春分节作为节日,在我国已经淡化,春分社日祭祀,在当今民间已难觅踪影。安仁赶分社,其实就是我国古代一种盛大节日春分社日的延续和传承。

早在五代后唐同光年间安仁形成的春分节(春社)赶分社习俗,世代沿袭,传承至今,仍未中断,实属难得。其博大精深的节庆习俗,释放出了从远古走来的独特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

综上所述,给安仁赶分社这类兼有丰富的传统历法节气文化和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内容的复合型、综合性的传统民俗节日一个精确的概念界定是很难的,为了学术界对赶分社展开深度研究和热烈讨论,本人的观点认为,安仁赶分社是为感怀先祖炎帝神农而衍生延续的民间信仰,是以民众自发为基础,春分社日为时日,祭祀神农为主体,祈福禳灾为诉求,融祀神祈谷、集会结社、赶场交易、娱乐休闲、吃药开耕等习俗于一体的春分岁时节令活动。

二、安仁赶分社民俗节日的文化内容

当代,传统节日包括八个重大传统节日,即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节日的一些文化形态和文化内涵都在萎缩、锐减、淡化、变异或者消失。而安仁赶分社(春分节)却较完整地传承保留了传统春分节农事祈祷,故事传承,感应春天的民俗事象,具有十分多样的文化形态、内涵和价值。

(一)文化形态

安仁赶分社的文化形态有:

1、二十四节气文化形态。春分节,春分,古时又称“日中”、“日夜分”,在每年的3月20日至21日,这时太阳到达黄经00。到了春分,雨水开始增多,气温明显回升。春分期间安仁越冬油菜等农作物进入春季开花生长阶段,人们开始了早稻播种等春耕忙种的繁重农事。农谚:春分甲子家家忙,先种瓜豆后育秧。

2、祭祀文化形态。祭祀,是向神灵求福消灾的传统礼俗仪式,被称为吉礼。安仁赶分社祭祀对象是炎帝神农,是土地社神。道、佛民间信仰祭祀仪式。民间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即为春分,把春分视为社日举行祭神农、祭土地,春社祈求保佑农业丰收,秋社(秋分)以收获后答谢神明是为春祈秋报。

3、农业生产文化形态。安仁的传统经济以种植水稻为主,早稻―――晚稻―――油菜生产模式,同时,伴随着家畜饲养业为辅,因此,形成了重农、尚农,以农为本的社会共识。每年春分节赶分社祭祀神农之后还要举行迎春牛(送春牛),躬耕(开耕)仪式,吃药下田,一年的春耕春种开始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4、经贸商业文化形态。药市,传统中草医药材交易(传统中医药文化形态),墟场,农业生产和生活商品交易(传统集市文化形态)。每到春分赶分社期间,安仁县的医药农以及周边地区乃至全国各地等民间药商、民间医生和群众纷纷将自采自种的各种中草药,或各种药用动物、矿物等肩挑车载到安仁县城出售,形成了春分药市。市上除交易药材外,还有互相交流医药经验、传授医药知识,互相提供药材种子,发展药材生产等。人们通过赶墟,把多余的农副产品售出,换些自己不能生产的农器具和物品。

5、休闲娱乐文化形态。安仁赶分社期间有传统饮食文化、民间文化艺术、社会信息交流、踏青赏花交友(油菜花节)等休闲与娱乐文化活动,人们自愿自由随意地参加祭祀、交易、交友、美食、看戏、踏青等社会交流和休闲娱乐活动,寻求生理和心里的放松,追求精神和心灵的完善。

6、庙会文化形态。中国庙会起源于远古时期的祭祀活动,是人们敬祀神灵、愉悦自心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庙会和大众日常生活融为一体,成为人们敬祀神灵、交流感情和贸易往来的综合性社会活动,是活着的民俗,被称为中国人的“狂欢节”。安仁县保存下来的赶分社就是由古代庙会演变而来的,其庙会形式与空间在神灵祭祀、商业贸易、休闲娱乐、文化传承、训导教化与精神引导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发挥着多重功能。

(二)文化内涵

安仁赶分社的内涵十分丰富,概括来说有以下7个方面的含义:

1、春分节文化

春分的内涵一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二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古时先民将春分日和秋分日定为“社日”,即以社神祭祀为中心内容的节日。社为土神,“社”地主也,社祭发端于先民对土地的崇敬与膜拜。社稷在周代即被奉为国家主神,列入祀典,并作为国家政权的象征。周朝因俗制礼,将祭祀活动作了系统的整饰与安排,因此有了祭社的日期,时间确定在仲春之月。这是根据土神自然属性的选择。仲春之月,阳气发动,万物萌生,自然是祭祀的好时机,“土发而社助时也”。秦汉时期,社日有了进一步发展,为适应春祈秋报的需要,形成了春社与秋社两个社日,“春祭社以祈膏雨,望五谷丰熟;秋祭社以百谷丰稔,所以报功”。汉代后,社日一般确定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春分),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秋分),社日已成为民众生活中的节日。

现社日已衰微。而安仁与古代祭社有关的社火仍在延续,即安仁春分节赶分社。春分社日,人们不分男妇老少、身份贵贱,都结集起来,举行仪式祭社神(神农和土地神),杀牛宰羊献祭酒,交易交流看社戏,社日给人们提供了狂欢的机会,民众在社日中尽情娱乐,为社日增添了节气与热闹。

2、先祖炎帝神农信仰文化

炎帝神农开创了我国以农业为主的原始社会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缔造者。炎帝神农文化历史悠久,其文化内涵主要包括农耕文化、陶瓷文化、贸易文化、中医药文化和社会文明等方面。因特殊的地理位置,中华民族的先祖炎帝神农就在原郴州辖区内的安仁县、炎陵县、资兴县、汝城县这块土地上生活过,且炎帝神农归根安寝之地就在炎陵县、安仁县交界处,因此,郴州各地民间广为流传了许多有关炎帝神农的传说故事。随着神农文化的传播和神农信仰的发展,以及和神农精神、神农价值的与日俱增的认同,朝圣神农的春分社日赶分社的祀神祈谷已是民众所趋。祀神祈谷的神农祭祀活动是安仁赶分社的传统项目,春分社日当天,在县城神农殿祀社神以祈谷,祭祀方式分为官方祭祀和民间祭祀两种,官方祭祀由政府官员主持,民间祭祀由道长主持,祭拜炎帝神农,缅怀其制耒耜奠农工基础,尝百草开医药先河的丰功崇德,在击鼓三通、鸣金三响和鸣炮奏乐之后,祭祀人员抬着牛、羊、猪“三牲”,端着“五谷”和时鲜水果,虔诚地在殿前祭拜神农,祈求神农的神灵保佑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祈祷一方平安、人丁康乐。祭祀礼成后,人们自觉轮流在神农像前祈愿。

3、传统医药(药市)文化

史书记载了炎帝神农晚年来到南方,尝草采药,为民治病,曾“日遇七毒”而不辍。后因误尝“断肠草”而“崩”葬长沙茶乡之尾(今炎陵县、安仁县交界处鹿原坡)。史传记录了炎帝神农及先民们在采集渔猎活动中,逐渐发现,由于误食了某些动植物而发生呕吐、腹疼、昏迷、甚至死亡。吃了某些动植物又能清除或者减轻身体的一些病痛或解除吃了某些动植物而引起的中毒现象。经过长期的实践,人们便能逐渐辩识许多动植物,了解它们的功效,遇到患有某种疾病,便有意选择某些动植物来进行治疗。正是这种以身实践和探索的精神,奠定了我国中医学的基础,开创了中华民族中医学文化,后人为纪念神农,将我国第一部医学著作命名为《神农本草经》。

每年的春分节前后,安仁县总是万商云集,百货风行。全国各地乃至国外许多客商都齐聚安仁赶分社,进行中草药材及其他商品交易。这一药市至今已延续一千多年,堪称中国最古老的春分药市,对于传承当地传统医药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药材不到安仁购不齐,药方不到安仁配不灵,郎中不到安仁诊不神”这是盛传安仁方圆百里的千古佳话。安仁药市源于上古时期,炎帝神农带领8名随从来到安仁境内,制耒耜、兴农事、教化百姓,当他了解到当地百姓居住简陋,耕作时常与风雨为伴,患病者多,便带领人们上山识别并采集草药,他亲尝百草,悟出药性,配伍药方。他最早传授安仁百姓用野兽脚炖食百草,以治病强身,延年益寿。这是人类以草为药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医药的萌芽,安仁至今仍保留着吃了春分草药膳后才下田开耕的习俗。神农因首创中医药被后人尊为“药王”,因此,安仁赶分社祭祀“药王神农”,并开春分药市,民间又称“药王节”。

4、农耕生产文化

安仁因温暖湿润的气候,丰沛的雨水和盆地、丘岗、河谷、山区兼而有之的地理环境,给农业发展及中草药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条件,境内植物丰富,其中农作物百余种,中草药千余种。安仁以传统的农耕经济为主,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也种油菜、豆子、玉米等农作物,畜牧业、渔业也有发展,山林面积很大。特别是由于地势平坦故容易开垦稻田,种植水稻,米粮是安仁县经济中的一项重要产业,因此,每年春分节赶分社期间,安仁百姓都要隆重举行春分开耕、吃药下田仪式,拉开春耕的序幕。当地民众在田间祭祀社神(土地神)和炎帝神农,以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仪式现场,七里八乡的老乡们吹起唢呐,敲起锣鼓,舞起长龙,牵着耕牛,欢庆春分节的到来,按照当地的传统习俗举行祭拜仪式。在稻田摆开长桌,放上五谷、三牲祭供品,焚香鸣炮,宣读祭文,食用药膳,随后地方官员或老农下田犁下今年春天稻田的第一垄。家家户户也利用赶分社时购买、交换、采集的草药,回家按民间土方配药熬成药膳,食用后下田开耕,安仁县春分吃药下田开犁的农耕生产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5、庙会文化

北宋咸平年间(公元1002年),在安仁县城旁的永乐江畔香草坪处建有神农庙“择社日祭神农以祈谷”,已有春分社日庙会存在。延续至今在神农殿举行庙会并扩展到安仁县整个县城(县城旁稻田公园)。在春分社日庙会上,人们涌入县城集会在神农殿前举行祭祀神农,不仅烧香磕头、求神保佑,还进行中草药材等商业贸易,休闲娱乐,盛况空前。赶分社庙会集民间信仰、商贸交易、民俗活动于一体,千百年来,经久不衰,深受群众欢迎。

6、民间艺术文化

安仁县拥有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民间民俗风情和艺术源远流长,世代传承,丰富多彩且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赶分社已成为人们一年一度聚会的重要形式,赶分社期间参加祭祀后人们聚集在一起或谈天说地,交流农事经验,互相祝愿有个好收成,或走亲访友,拜访师友,年轻人甚至利用这一节日到县城见面相亲,结百年之好。赶分社期间,人流物流的大集散,交易活动的昼夜不停,为民间文化艺术与餐饮娱乐提供了无限商机。来自四面八方的民间艺人们在人海中各献其艺,唱社戏、演皮影、玩杂耍、舞龙狮、踩高跷、走旱船,更增添了赶分社的热闹气氛,米塑、剪纸、陶艺、木雕更是安仁县著名的民间艺术。昆曲、祁剧、湘剧、花鼓戏也有院团班队前来演出。各种民间小吃,如烫皮、牛舌子、鸡婆糕、米豆腐、烤饼、爆米花等也出现在集市上,为看热闹的人们增添口福。

在赶分社的民间民俗艺术活动中,放河灯是其中颇具特色的活动之一。河灯有荷花灯、小船灯、南瓜灯等,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有的还在灯上写上或放入祈福的寄文。夜幕降临,人们带着自制的河灯自发来到永乐江边沿河将一盏盏河灯点亮放置河中,让其顺水漂流,以此祭祀祖先神灵,表达对丰收、幸福、平安的美好生活的祈求,希望随着长流水祛除疾病、灾祸,子孙幸福、安康。少男少女对放河灯习俗特别钟爱,往往在节日夜相约来到河边,抒发男女爱情,在自制的河灯写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顺水飘流。

7、花朝节(油菜花节)文化

阳春三月春分节,正值油菜花信期,安仁县结合每年春分时节全县近20万亩油菜花竞相开放的壮美景观,举办油菜花节。古代流传着花王(神)掌管人间生育。由于古代都是人力生产,所以人越多越好,因此那时人们都希望多多生儿育女。民间认为春分节还是花王(神)的生日,所以在春分节赶分社期间举办花朝节,人们踏青赏花敬奉花王(神),以祈油菜多开花多产籽,家族多生儿多育女。传统的花朝节到现在已经发展成了生态休闲、观光旅游的油菜花节,人们踏青赏花的热情也越来越浓厚,比古代的踏青赏花场景更壮观,让赶分社的气氛变得更热闹。

(三)文化价值

在安仁赶分社习俗中,祭祀神农和土地是不可缺少的内容。人们在一年春分节的日子,通过这种祭祀活动,不断地强调着族群的意识和血缘的亲情,表达着后辈对先祖的追思和怀念,充满着人情和伦理,是维系民族感情,增强对民族和国家的归属感的重要载体,因此其价值更加丰富。

1、历史学价值。赶分社因祭神农而成俗,宋代命名,世代相袭,承载着农耕和医药文明的发展与传承史。特别是有关神农在安仁的活动,这不断是后人研究神农也是研究安仁当地历史的宝贵资源。

2、民俗学价值。在春分节时令,存续上千年的民俗文化活动内容与形式及活动空间保存得如此完整,国内独有,堪称民俗文化的“活化石”。这为研究当地的民风民俗、生产生活、大众心理都提供了活生生的素材。

3、民间医药学价值。安仁中草药物丰富,流传、保存下来的民间土药方子多,疗效好,尤以草药猪脚汤著称,具有驱寒、祛风湿、健身作用,使得老百姓对中草药膳产生了长期信赖,对研究我国的中草药文化有着重要的医学价值。

4、社会学价值。赶分社以春分节时令为载体,其赋予的内容保存完整且连续,是尊重自然规律,弘扬农耕文明,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对促进社会和谐,增强民众凝聚力具有积极意义。

5、经济学价值。赶分社的出现表明人类自然经济已不能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这种通过集体祭祀而产生的大型交易活动自发产生,表现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历程,对今天经济的发展也不失借鉴之处。比如当下如此重视节庆日甚至特别地引进、鼓动洋节,原因之一无不归功于众多商家的促销目的,这与赶分社带动兴旺的交易市场无不相似。安仁药市,源于古老的赶分社,安仁县可以“春分药市”和“药王节”为平台,助推中草药材业的发展,大力扩大药材种植,发展中药材种植基地,建成南方最大药材集散地,打造春分药都品牌。

6、乡土社会文化和民间文化艺术审美价值。赶分社从古代活态传承至今,纯朴自然,充满了浓郁的民间风情和清新的乡村气息,特别是赶分社花朝节赏油菜花,更是构成了一道清丽的人文风景,在当今时代是难得一睹的乡土文化景观。春分赶社,这是一个男女老少共同的节日,除了祭祀和药材等商品交易外,还会有唱大戏、舞龙灯、划旱船、皮影戏、放河灯、杂耍以及地方风味小吃,赶分社不仅是祈福更是民间文化艺术的狂欢。

总的说来,安仁赶分社文化内涵丰富,表现在与二十四节气文化融合、与神农祭祀文化融合、与农业生产融合、与传统中医药文化融合、与商贸文化融合、与休闲娱乐文化融合、与民间文学艺术融合等,因而安仁赶分社有重大的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是鲜活的文化遗产,是研究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文艺学、审美学、文化学、经济学的活态典型个案,很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探究。

三、安仁赶分社(春分节)的现状与保护

当今时代,外来思想文化及现代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扩展、渗透,加之时尚流行文化艺术的冲击,使我国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受到挑战,安仁赶分社民俗节日文化和民间文化艺术也在逐渐萎缩、淡化或异变,其状况令人担忧。当今时代,城乡一体化正在形成,安仁赶分社面临巨大挑战,如是不抢救、不守护、不传承,风格独特的赶分社文化就会灰飞烟灭。

节日,是民族之基,是愉悦习俗,是审美文化,是文化认同,是精神家园,守住民族民间节日文化根脉,显得急迫。失去传统根基的民族,其生存与发展是艰难的。

在当下,抢救保护安仁赶分社(春分节),对于增强民族的生命力、向心力、凝聚力、创造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1、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祭祀是维系一个群体或民族成长发展的文化记忆,是展示一个群体或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标识,成为增强一个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手段。许多学界人士认为当下社会之所以浮躁之气太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民众普遍缺乏一种崇高的信仰,心神涣散。那么像安仁赶分社一类民俗活动怀着对先祖的信仰,众心齐聚,无疑是对我们先祖的尊重,将继承先祖的崇高美德,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无疑能增强广大群众的向心力、凝聚力、自信力,自然也能促使我们整个社会朝着统一的方向发展,和谐尽美。在集会结社中不仅交流物品,也交流思想。在艺术娱乐中不仅展示自我,也弘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起到潜移默化、净化心灵的作用。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人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才能找到自我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才能做一个健康的人,才会有一个健全安宁的社会。

2、弘扬传承遗存文化。赶分社的祭祀仪式、民间艺人的传统艺术表演、技艺的展示、药市展销的千百种中草药材以及吃药下田开耕的习俗,都渗透了千百年来至少是安仁本土的传统文化因子,保护好它们,就是保护好了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只有通过活动的举行,传统文化才不至于遗失,新时期美好的文化才得以产生。比如,目前神农殿前神农广场的修建,相关赶分社的文艺作品,无不是在多年活动的基础上得以催生。时下一些新潮的歌舞晚会、烟花盛会也无不是在赶分社的活动之下才得以有展示的舞台,才孕育着新文化的产生。

3、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当地经济发展首先表现在市场交易的繁盛,我们不妨看一些数据。由于赶分社活动时间长,内容多,交易广,参与人员范围大,促进了当地的消费,带动了经济血液循环。活动还带来招商引资的机遇。2007年,“赶分社”活动持续两周多,期间逾20万当地以及各方群众前来赶分社,安仁县充分利用这一时机招商引资,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30多个,协议投资4个多亿。2009年,赶分社投资说明会举行,参加中草药交易和工农业产品展销、经贸洽谈共3800人,其中参加经贸洽谈的客商260人,洽谈项目40个,签定合作协议37个,合同引资总额5.81亿元。参加项目签约的客商代表有来自美国、加拿大、广东、福建、江西、深圳、浙江、温州、汕头、海南、厦门、长沙等地。还利用赶分社的契机了以电子信息产业、工业、农业、生态旅游、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产权转让等重点招商项目46个,为安仁招商引资打造了良好载体,进一步加快了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步伐。这些年,各种数据仍在增长,项目在扩展。现安仁春分药市已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中草药材集散地,带动当地农民、药商开发中草药材种植面积4万多亩,涌现中草药材收购点30多家,中草药材加工厂40多家。通过多年不间断地举行赶分社并依托赶分社开展经贸交易活动,在全国不断扩大影响,必将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推动安仁经济发展,提高安仁的知名度。

安仁赶分社是当地百姓千百年来一代代传衍下来的地方重大民俗活动,包含了对始祖炎帝神农的景仰,也是我们传统农耕文化的历史见证,促进了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这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一份珍贵遗产,所以,我们要加以保护与传承。我们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要求,进一步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发展好安仁赶分社这一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安仁赶分社的繁荣兴盛。我们要正确处理守护传承与借鉴发展的关系,抢救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传承与创新的关系。要树立整体性保护的大观念,用依法保护、科学保护的认识与方法来引领指导安仁赶分社保护、传承与发展。比如编制《安仁赶分社保护发展规划》和制定相关的地方保护措施等。

安仁赶分社是安仁一方水土培育的独特民俗产物,它的民俗文化特征,存在于安仁独特的地域环境和群体之中,因此保护时必须加强对其特征特色特质等民俗事项的保护。近些年,安仁县为了保护赶分社独特生态环境,已经先后恢复或修建了神农殿、神农广场、石头坝中草药市场、神农文塔、九龙庵、药湖寺、香火堂神农百草园等炎帝神农文化遗址、场所。同时,注意保护好了一些祭祀和民间艺术的基本用具,如祭祀器物、农耕器具、戏剧实物、皮影设备、技艺工具等。要采取主动保护、动态保护、生态保护(文化生态环境)、整体保护和活态传承、创新传承、利用传承、发展传承,逐步构建其保护的长效机制,让安仁赶分社民俗节日和传统节俗传承延续下去。

安仁赶分社源于民间,民间是其生存和兴衰的沃土,必须在民间得到传承与延续。安仁赶分社为什么能薪火相传世代相传下来,并经久不衰呢?就在于民间的原动灵魂、原动力量、原动精神、原动神韵。安仁赶分社已成了民间百姓生活坐标中的一环,对炎帝神农的信仰仍然是民众不可或缺的精神依托。神农文脉传万代,春分不觉是灵魂。文脉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地方的魂脉。今天保护传承赶分社,就是传承延续安仁的文脉,郴州的文脉,中国的文脉。因此,保护、继承、发扬、创新、利用、发展,让安仁赶分社以人民大众为主人,民众自发传承下去,可持续地传承下去,在守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利用,在利用中发展,以促进安仁社会、经济、文化、生态更加协调发展繁荣,使安仁赶分社传统民俗节日成为当代民族的、地方的、大众的、科学的、文明的美丽风景。

安仁赶分社已传承上千年,但也是处于不断的演变中,如从早期仅有的祭祀渐变到市场的交易。当下迅速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经济模式等更是催促着赶分社的变化。今天,我们不仅看到了传统已久的民俗活动方式,也看到了一些新民俗的萌生与发展,其中最鲜明的是赶分社期间的“药王节”、“油菜花节”的兴起和稻田公园的创建。可将稻田公园建设成为中国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展示体验基地,推动安仁赶分社(春分节)民俗文化旅游。这正是赶分社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创新发展的表现,因为这些新的优良民俗活动项目,拓展了赶分社的内涵、形式与空间,增添了赶分社的人气,给广大民众带来了愉悦,带来了经济上的实惠。同时也激发了安仁的旅游文化产业,提高了安仁的知名度。在今后的发展中,肯定还会有新生事物的产生,我们要以开放的姿态迎接,促期良性发展,很好地融入安仁赶分社,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动态下的发展保护,当然在接受新生事物时,我们绝不能忘了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上的精髓,否则赶分社就异化质变了。

安仁是完全可以在保护好、传承好的前提下将安仁赶分社传统节日文化与节庆艺术作为推动安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点、亮点。政府每年坚持引导扶携民间和企业举办赶分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安仁赶分社(春分节),历史悠久,传承至今,其文化积淀极为深厚,蕴含十分丰富,形态多元一体,但现在一些民俗习俗被稀释,特别是传统文化艺术萎缩,保护与传承仍然受到冲击。关于安仁赶分社民俗文化的研究,从郴州和安仁来说,仍不深入,研究的广度、深度、高度还显不够,未出有影响的学术研究成果,今后仍需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对安仁赶分社进行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的解读,将安仁赶分社的节日民俗文化形态,文化内涵,文化特色,文化积淀和传承规律厘清,为地方党政领导决策保护传承利用发展赶分社文化遗产提供科学依据,更需要中国民俗学会和湖南省艺术研究院的专家学者鼎力相助,以安仁赶分社为研究基地和研究课题,长期关注、关心和支持。这次叶涛副会长(秘书长)带领中国民俗学会专家学者来安仁县现场观摩考察指导赶分社保护工作和省艺术研究院领导专家的考察,就是一个良好开端。因此,抢救、研究、保护、传承、传播和发展安仁赶分社任重道远,仍需各方面共同努力,为弘扬安仁赶分社节日民俗文化奉献微薄之力。

安仁县要积极推进赶分社申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加强对外宣传、交流与合作,并依托赶分社等文化遗产资源,在保护传承传播好的基础上,整合到现代经济建设和文化产业体系之中并发挥独特功能,打造春分节―――赶分社民俗旅游文化品牌,让赶分社走向全国乃至走向世界,以推动安仁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春节的民俗文化范文5

鞭炮、年糕、饺子、庙会、春联、守岁熬年、磕头红包、走亲访友, 春节在中国有三四千年的历史了。春节民俗形式丰富多彩, 千姿百态, 而每一细节都饱含着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在很多国家, 人们在春节时已经不是简单地看看华侨华人的武术杂技表演, 而是正儿八经地学起了中国习俗, 中国春节正深度影响世界。

然而, 近几年, 许多地方一些好的春节民俗淡 出人们的视线, 在快节奏和肯德基的冲击下, 春节 似乎变成了国人的一种无奈使命, 人们感觉更多的 是春节的累和乏味。

年味

美好的记忆

2007 年1 月13 日, 湖北省大冶市陈贵镇刘家畈村, 一个普通的中国农村。

寒冷的空气在冬日暖阳的普照下, 也渐渐暖和起来。一大早, 村民张文玉就将自家的黄豆拿到阳台上铺晒, 他正在准备年货。张文玉兴奋地对《华人世界》记者说:“ 过新年打豆腐是农村人过年习俗, 过去谁家打的豆腐越多, 就表明谁家越有福气,因为豆腐是福气的谐音。” 张文玉说, 这些打出来的新鲜豆腐吃不完的被制成豆腐果和豆腐乳。此外,农村人过年还有杀鸡宰羊、做年糕等习俗, 但随着这些东西在平时都可以买到, 现在农村过年杀鸡宰羊的也越来越少了, 许多家庭为了图方便, 年货也直接到市场上购买。

与前些年相比, 张文玉生活压力少了许多, 儿子在上海工作, 女儿也成家了。 “ 现在孩子们的压力也大, 年轻人团聚的意识较差, 而过去大年三十晚总是一家人围在一火堆旁, 边烤火边吃东西, 奖赏给孩子一个苹果或是一件新衣服, 都能让他们兴奋一年,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 每天似过年, 而过去农村过年的舞龙舞狮表演也少了许多, 过年少了许多年味。”

在中国的绝大部分农村,沿袭着各种春节习俗。在世界华人圈内,春节习俗也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记者调查发现, 不论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 春节更多的记忆是留在过去。“ 全国人民一起看春节晚会, 坐在家里包饺子, 走亲访友的那种随意, 总让人感觉轻松和谐。” 一位同事如是说。一位姓张的上海市民在接受《华人世界》采访时说, 小时候春节大年三十晚最喜欢干三件事: 吃好吃的、收红包、看春节晚会, 而如今, 春节的一些文化习俗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就连春节晚会也没有太大的创新。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程麻 教授在接受《华人世界》记者采访时说, 在中国的绝大部分农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进城打工大军的增加, 春节也越来越失去了它原有的古朴和风韵。年味的缺乏在城市里更是显山露水,而相反一些海外人士在中国过年兴趣渐浓。德国留学生亚历山大已经连续两个寒假留在南京过春节,和同学一起包饺子、逛庙会。他说:“ 那些五花八门的玩意儿固然吸引我, 但我最喜欢的还是中国人过年时那种喜庆祥和的氛围。”

郑州大学教授高天星指出, 春节民俗所传达的亲情、和善、关爱的情感, 全人类都是共通的。现代社会经济迅猛发展, 生活节奏加快, 面对精神世界的浮躁、压抑, 人们的内心深处更加渴望返璞归真, 渴望亲切宽容的氛围。

程麻 教授说, 春节是中国农业社会遗留下来的产物, 祭祀、穿新衣、请祖先、给老人拜年, 这些春节习俗表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尊重传统、注重和谐秩序的思想。这也是人们怀念过去春节习俗的原因。

年俗

遗失的记忆

程麻 教授说, 有关中国春节的说法很多, 其中“ 年” 的传说相传甚久。

相传, 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 年” 的怪兽,头长触角, 凶猛异常。“ 年” 长年深居海底, 每到除夕才爬上岸, 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 每到除夕这天, 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 以躲避“ 年” 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 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 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 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 银须飘逸, 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 有的收拾行装, 有的牵牛赶羊, 到处人喊马嘶, 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 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 并劝他快上山躲避“ 年” 兽, 那老人捋髯笑道:“ 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 我一定把‘ 年’ 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 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 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 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 只好撇下家, 上山避难去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 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 老婆婆才恍然大悟, 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

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 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 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 啪啪” 炸响, 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

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 纷纷换新衣戴新帽, 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 人们都知道了驱赶“ 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 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 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 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 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过去中国人过年店堂和屋里都有贴年画的习俗。年画, 就是与年俗有关的版画, 也是过年期间特有的民间工艺。它的起源和春联一样, 都和古代的桃符有关。年画的特色因地而异, 但是它们的用色活泼大胆、含意吉祥却是一致的。刻纸是用刻刀在纸上雕镂图案, 画面的设计极具巧思。雕工细腻处,可以传达出极生动的姿态。纸绘的年画内容以神像为主。神荼、郁垒、钟馗、财神、天官赐福等, 都是很受欢迎的题材。

然而随着现代印刷业的兴起发展, 年画已渐离了寻常百姓家。

程麻 教授告诉《华人世界》说, 民俗是乡村社会的产物, 并且注定要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而淡化,因为城市节奏很快, 农村相对很慢, 在农村大家利用春节休息, 抓紧时间办自己的事情。最主要的一点是, 信仰观念在城市弱一些, 信仰是春节灵魂的部分, 过去一说过年, 人们就会想到来年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迎接财神、喜神, 人神同乐等等。随着信仰的褪色, 相关的很多习俗不见了。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 但是满、蒙古, 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 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更蕴味无穷。

日本神户大学大学院教授王柯在接受《华人世界》采访时认为, 中国人过春节的传统曾经受到破坏,“ 五四” 时期提倡移风易俗, 国民政府时期也曾下令不过中国年, 解放后一段时期的泛政治化, 许多过年的风俗都被认为是“ 封建迷信” 而被舍弃。随着时间的推移, 中国春节原有的文化内涵逐渐被抽空, 春节文化成了简单的吃喝文化, 形成了文化断层。“ 现在的春节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春节了。”

王柯 教授说, 现在的春节已很少看见家家户户贴对联、贴门神的喜庆景象, 也难见到一家大小乐呵呵地共做年夜饭的温馨场面, 更难听见城市里爆竹声声辞旧迎新, 使本应多姿多彩的春节渐成为一般意义上的长假。春节本该有的“ 参与、学习、传承” 的意义不再, 年轻人对它没有兴趣, 成年人对它也缺乏热情。中国春节是一种“ 和文化” 的具体表现, 这种人和的传承也就是中国的大同思想,春节的传统习俗理应得到传承发扬。

无聊

文化的缺失

“ 胡萝卜甜, 看着看着要过年, 儿子想吃肉, 老子没有钱” 的年代已经遥远, 但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和衣食的充足, 过年的味道渐行渐远, 与平常相差无几, 甚至还不如平常过得闲适。

近日,《华人世界》记者在上海街头巷尾采访发现, 与圣诞节相比, 时下春节的气氛竟淡了许多。一位姓陈的市民对《华人世界》记者说, 小时候过春节, 家家爆竹震天响、户户春联满华堂, 现在的景象如秋后的风景, 淡淡的, 过节不外乎朋友之间或酒场上的豪饮或麻将的豪赌, 纵有心境放松自己, 却也心思疲惫, 春节比平常还累。

程麻 教授对记者说, 自己从小在乡下长大, 那时候走亲访友送的不过是糖果布料之类, 得的压岁钱不过几角或者一两元, 从不比多少说长短。现在不同了, 走亲访友烟酒茶不说, 单给孩子的压岁钱就大幅增长, 少则几十上百, 多则上千, 其中也不乏以压岁去巴结有职有权者, 有的甚至相互攀比炫耀, 以此显示大方和阔绰。其实, 许多人并不宽裕, 有的甚至就业上学尚困难, 但春节这种礼仪却毫不吝啬。

最近来自沈阳的一份问卷调查, 其结果显示:72.7% 的居民认为“ 过春节很累”; 对于春节的印象,50% 的人感到“ 年味儿越来越淡”, 另有20% 认为“ 和其他长假差不多”。

春节的民俗文化范文6

关键词:春节 文化 扫尘祭灶 拜年文娱

在中华民族众多岁时民俗中,最隆重、最富有民族特色的节日,莫过于春节了。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过小年开始进入除旧布新的迎春阶段,人们开始为迎接春节忙碌起来,迎春习俗在这一时段集中体现出来。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孝敬、礼仪、饮食、清扫活动,还有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诸多范畴,无不在春节习俗丰富而灵动的智慧中得以展现。

一.春节的来历及其意蕴解读

我国的春节,起源于祭告天地之日元旦。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的《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元旦之“元”,指开始,是第一的意思,“旦”,象形字,“日”,代表太阳,“一”,代表地平线。“旦”即太阳从地平线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人们把“元”和“旦”两字结合起来,引申为新年开始的一天。

历史上,元旦的日期历代不尽相同。秦朝以农历十月初一为元旦,汉武帝刘彻时期,规定正月初一为元旦,一直沿至清末。民国元年,我国将正月初一之元旦年节定为春节,将阳历二月二日称为元旦,实际是阳历新年节。一九四九年,新中国仍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将阳历元月一日定为元旦。可见,元旦作为春节,日期的变动调整,体现了中华民族善于继承勇于变革的可贵品质。春节,是中华先祖求新奋进的一个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满载美好未来憧憬、开启希望的节日。

二.扫尘祀灶及其文化意义

扫尘,是迎接春节的重要民俗,起源于古代人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后来演变为年终的卫生大扫除。这一习俗,在宋朝已经形成。从腊月二十四开始到除夕,人们清扫屋宇,除去旧年的尘埃,喜迎春节。俗谚云:“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民间有些地方在送灶神前扫尘,说灶神画尘记人间之事,欲以此禀报天帝,为抹除灶神记录,在送灶神前,将烟尘掸去;有的地方在送灶神后扫除,说灶神上天,家中清扫毫无顾忌。天津宝坻在送灶前扫尘,扫除前,先祷告道:“土地奶奶躲躲,扫了房子供果。”扫尘之风俗,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爱好清洁、讲究卫生、追求健康的可贵品质。

祀灶之后,诸神返抵天界,直至新年才返回人间。从小年到除夕是神灵缺位的日子,这段时间民俗称为“乱岁”,民间婚嫁不须择日即可举行,百无禁忌,名曰“赶乱”。可见,中华春节文化认同“天”,强调顺应天时,遵循大自然规律,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天和人类社会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天与人是同一的,不仅有物质的自然的接连,还有精神上的互通。

三.拜年文娱及其智慧内质

拜年送贺喜,是年节期间广泛流行的习俗。初一天刚亮,全家穿上新衣,子女给长辈拜年,相互拜年。之后,左邻右舍、家族老少,相互串门拜年。人们拜年,就是希望当下及未来拥有和享有幸福的生活。

悬春联,是我国人民过年节的传统习俗。清代《燕京岁时记》曰:“春联者,即桃符也。”古时,在大年初一,人们把桃符钉在门的两侧,以辟邪降幅,作为“除旧更新”的象征。蜀后主孟昶有一年过年节,在桃符上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两句联语,这就是我国最早的一幅春联。悬春联,是人们以示寄托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追求美满生活的期盼。

放爆竹,舞狮是春节期间重要的娱乐活动。爆竹也称爆仗、鞭炮,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爆竹燃烧,发出劈啪的炸声,以此驱鬼除邪,除旧迎新。燃放爆竹使节日活动更加绚丽多彩。过年,我国人民广泛开展传统的舞狮活动。大年初一清早,就有大锣大鼓伴奏的狮子舞挨家挨户拜年贺喜。有趣的是舞狮者每到一户时,都要到中堂、普房、厨房及猪栏等处一边舞、一边唱,歌颂一番,以图吉祥如意。人们爱以舞狮来助兴,希望狮子那威武、勇猛的形象驱魔辟邪,带来和平安宁的好日子。

春节的民俗文化范文7

立春,又称打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首,这个延续了几千年的节日,是农耕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节日。立春是春天的开始,也是一年的开始,故此,又有“一年之计在于春”之说。那么,立春时节究竟有哪些和春天有关的民俗呢?

春官说春

早在春秋时期,立春作为一个节气就已出现了,明清两代是立春文化的鼎盛时期。据记载,在周代时就已出现关于立春的记载,当时人们举行“东堂迎春”的仪式。辛亥革命前,中国历法中的春节即为立春节。

保留在传统民俗中的“说春”、“打春牛”、“咬春”、“吃春宴”等习俗,大部分就是农耕民族在立春时节准备耕作时举行的仪式。

“说春” 是一项延续了几千年的独特的民间习俗。它是预告春天来临的活动。说春人有两种:一种是随社火走的春官;一种是独自走街串巷的艺人。尽管他们的身份不同,但是他们的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宣扬春天,号召人们早点筹备种子、农具,准备耕种。这些说春艺人往往拿着鱼鼓简板(类似于竹板的一种乐器),唱一些宣传节气的曲调:“三月清明把谷雨送,家家门前拣籽种。一籽落地生万籽,来年五谷又丰登……”

人们往往将说春的艺人称之为“春官”。 传说在黄帝时期,设有春、夏、秋、冬四官,分别负责管理春种、夏收等事务,后来春官一职就逐渐在民间延续了下来。今天流传在西北各地社火队伍中的春官即是佐证。也有人考证,隋唐时期设有春官一职,主要负责赞颂、祭祀等事务。

说春这一民俗形式在甘肃省各地都有,但是不同地方的风俗略有差异,称谓也不同。总体上有这样的特点:在人员选择上,说春的春官往往是当地有声望的绅士、读过书的文化人,或者是受人尊重的长者。在说春的时候,他们或者骑驴,或者骑牛,但是都要倒骑(有人说,倒骑的习惯,源自张果老倒骑驴的传说)。此外,春官一般都要戴墨镜、穿长袍,以显示其独特的身份。

春官说春的习俗在各地区有各自不同的变化,庆阳有些地方的春官坐轿子,还有些地方的春官坐在扁担上,这就要求春官的扮演者必须有高超的技艺。

随社火走的春官,一般流行在甘肃省的河西地区;独自走街串巷的春官在陇南、天水、庆阳等地较为流行。

唱响春歌

由于春官的一个主要职责是宣传节气和农业知识。因而人们往往对春官相当尊重。春官唱的曲调中最为著名的要数《二十四节气歌》。这个曲调共有12段,每个月分为一段,正好唱了两个节气;内容基本上都是些春种秋收、防病治病的基本知识:

打春牛:农事的开始

我国民间的诸多民俗都和春天密切相关,它们是从周朝延续下来的活动。今天华人最为隆重的春节,就和上古时代的春祭密切相关。

春节的民俗文化范文8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体育人类学;舞春牛;侗族;文化生态

Abstract: By means of field investigation, the author studied the cultural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s, course of transformation and sports value of “Spring Cattle Dance” of Dong nationality, and reveled the following findings: “Spring Cattle Dance” of Dong nationality is a folk custom activity conducted by people of Dong nationality at the spring festival, the historical precipitation of religious ideology, life style, farming culture and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Dong nationality, a form of sub sports cultural activity; the cultural and ecological transformation of “Spring Cattle Dance” of Dong nationality is the historical epitome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ime advancement of the Dong nationality region; “Spring Cattle Dance” of Dong nationality is provided with fitness value, educational value, social value and cultural value, and its development is closely related to national policies, cultural policies and sports policies of the state.

Key words: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sport anthropology;Spring Cattle Dance;Dong nationality;culture and ecology

侗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具有悠久历史的一个民族,总人口296万,主要分布在湘、黔、桂、鄂4省(区)毗邻地区,其中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是侗族人口数量最多的侗族自治县。菁芜洲镇位于通道侗族自治县中部,境内群山起伏,溪河环绕。菁芜洲镇除了自然环境十分优美,境内原生态文化宝库中有神秘的“祭萨”文化、纯美的“芦笙”文化、地道的“为也”文化、精绝的建筑文化、原始的稻作文化和“百里侗文化长廊”,被誉为“侗族文化圣地”[1]25-32。本研究从体育人类学视角出发,将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菁芜洲镇确定为田野调查核心区域,课题组在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先后两次历时近半个月的时间,对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菁芜洲镇不同村落的侗族“舞春牛”进行了较为细致、深入的田野调查。此次田野调查主要采用半结构式访谈以及记录田野观察笔记的方式,重点调查了菁芜洲镇的水南村和芙蓉村,并延伸调查地莲村、小江村、蒋家堡村和九龙桥村等村落。研究侗族“舞春牛”文化生态变迁的历史流变规律及其体育价值。

1侗族舞春牛习俗的文化解读

在侗族地区,每到农历立春,流行“舞春牛”习俗。舞春牛习俗在侗族各地区的表现形式存在一定差异,但基本都有“迎春牛”、“贺春牛”、“闹春牛”、“祭春牛”等仪式过程。

1.1迎春牛仪式

农历立春之前,侗族群众事先制作好“春牛”道具。春牛由竹蔑扎成骨架,糊黑纸成牛头,用画有黑蚀波涡状毛纹的深灰色布拼缝成牛身,另以土布卷成上端稍粗、下端稍细的条状接于尾端,即成牛尾。春牛的尺寸及颜色都约定俗成,春牛身高四尺,以应4时;身长三尺六寸,以应一年360日;头至尾总长八尺,以应8节;尾长一尺二寸,以应12时。牛的颜色由本年的天干地支决定,牛头、角、耳用天干,其余用地支。如甲子年,甲属木,牛头用青色;子属水,牛身、尾、四蹄用黑色。《会同县志》[2]614-615记载:“立春之日,竞观土牛,以色占岁水旱,以句芒神仙占寒暑晴雨,以便占桑麻,拾剥土以攘牛瘟。”立春当天,由侗族师公择定吉时在田间选一块适中的地方,供上萨岁神像和祖先牌位,两侧站立寨佬和乡官,掌旗师手执青旗立于东面,掌鼓师立于西面,吹侗箫、侗笛、木叶者立于南面,摇铃者立于旗鼓之前[3]765-766。当师公将犁耙及牛鞭、供品设于萨岁神像和牌位之前,迎春牛仪式正式开始,鼓乐齐鸣,歌声顿起。两名侗族青年钻入竹蔑扎成的春牛道具内,在一名执鞭青年的驱赶下,随即做耕地状。寨佬和乡官象征性地拿着盛有谷种的“青箱”随后播种,其余人等往南北方向来回走动行礼,以祈求风调雨顺。春牛往返播种一轮为一推,九推完毕即礼毕。

1.2贺春牛仪式

迎春牛仪式礼毕,开始贺春牛。贺春牛队伍最前面是由侗族当地吹弹乐师自发组成的鼓乐队。鼓乐队后面,紧跟着手提两个圆形大红灯笼的村民,灯笼上面写着“立春”二字。灯笼后,由两个侗族青年扮演耕牛,紧接着是一群手持农耕器具、扮成农夫和农妇,载歌载舞,边走边唱,代表全村寨把“春牛”送到各家各户。春牛就要进寨时,全寨男女老少列队在寨前相迎,燃放鞭炮,敲锣打鼓,高声念诵《迎牛词》:“春牛春牛,黑耳黑头,耕田耙地,越山过沟,四季勤劳,五谷丰收。”当地侗族寨民看见春牛进寨后,也可接春牛祈福。接春牛的家庭在堂屋门口燃放鞭炮一挂,“春牛”听到鞭炮响随即进入这个家庭的堂屋,环绕厅堂四周一圈,在祖宗神台前拜三拜后退出屋外。贺春牛队伍的歌师入屋向主人说:“耕牛登门,预祝主人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盈,人丁兴旺。”等吉祥话。然后,歌师根据主家的情况即兴编唱贺词,如主家有寿星,则唱长寿歌;若是新居落成,则唱鲁班歌;想让子孙读书成材,则唱成才歌。如果主家还有其他愿望,也可告知舞春牛队伍,让春牛帮助祈求[4]。唱毕,主家再燃放鞭炮一挂,欢送贺春牛队。此外主家一般还要敬献红糖、年糕等物,现在多改为敬送红包和香烟。

1.3闹春牛仪式

贺春牛送到各家后,舞春牛的队伍便涌向村寨的打谷场,将打谷场当作农田,人们围成圆圈,开始闹春牛活动。在二胡、芦笙、牛腿琴、锣、鼓、铃等乐器的伴奏下,舞春牛队伍表演牛走路、过桥、喝水、搔痒、撒欢、发怒、刨蹄、晃角、滚泥等动作,其中春牛翻身、春牛望春、春牛甩尾等动作难度较高。在闹春牛仪式中,最令人感兴趣还是一些男扮女装的农耕者手持农具,围绕舞春牛队伍表演挖田角、培田、耕田、播种、锄草、施肥、收割、捞鱼、打猎等农事表演,内容诙谐有趣,颇有民族特色。喧闹一阵后,侗族师公请年纪最长的寨佬领头抚摸“春牛”。寨佬抚摸之后,侗族男女老幼都争着摸春牛的眉心,讨个开年吉利。此时,这头牛突然变得很机灵,想摸到眉心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不费一番功夫是办不到的。摸完春牛,周围观众还用对白或盘歌的形式,向“舞春牛”的扮演者提出各种各样有关农事的问题,要求他们回答。春牛表演者必须用山歌告诉大家何时干哪些农活,干农活的时候应注意事项,寄理于歌、以歌启人、特色鲜明[5]302-303。侗族舞春牛的习俗,相传已逾千年,这项风俗活动对促进农业生产、传授农耕知识有着积极的意义。

1.4送春牛仪式

闹春牛仪式结束后,点燃鞭炮,送牛归栏,送春牛仪式实际也是侗族群众的狂欢节。在送春牛仪式上,以侗族哆耶舞和芦笙舞为最普遍。哆耶舞是集体舞蹈,人数不限,十余人至数十人不等。表演时,男女分列,各自围成圆圈,男队后一人用右手搭在前一人的肩上,按照哆耶声甩动左手作拍,步伐整齐而有节奏,边唱边绕圈而行。女队互相牵手绕场踏地而歌。芦笙舞,表演时边吹芦笙边舞,多模拟生产劳动和动物动作。芦笙舞有模仿狩猎的“赶虎舞”,模仿鱼类活动的“鲤鱼上滩舞”,模仿鸡打架的“斗鸡舞”等[6]452。跳芦笙舞的侗族群众,按芦笙吹奏的曲调左右摆动,做屈膝、甩腿、跨步、旋转、前进等动作,翩翩起舞,循环反复。在送春牛仪式中,侗族抹黑活动也是重头戏。逗趣的妇女们特意用黑黑的锅灰抹到男伴女装的男青年脸上,对方也毫不客气地把锅灰反抹到她们脸上,双方扭成一团,惹得围观者开怀大笑。诙谐有趣的表演,喜庆的锣鼓声,动听的春牛歌,送春牛的队伍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歌声笑声。

民俗节庆是舞春牛的文化载体,没有侗族立春习俗,舞春牛的活动形式不可能传承发展到今天。舞春牛活动是民俗节庆的活动内容,正因为有了舞春牛的活动形式,民俗节庆才变得丰富多彩。侗族群众通过舞春牛充分享受到活动的乐趣,也将地域认同、族群认同、文化认同内化为自己生活的准则。所以,在侗族历史长河中,侗族舞春牛与侗族民俗相互依存、息息相关、协同发展,形成了侗族特有的民族传统文化。

2侗族舞春牛习俗的历史嬗变与体育价值

2.1母系氏族时期萨岁崇拜与侗族舞春牛的起源

“萨岁”是侗语的音译,产生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原意为“祖母安息的地方”,萨岁是侗族至高无上的民族保护神,是侗族祖先崇拜的历史遗存[7]378-396。村民认为萨岁神灵既能庇佑人丁兴隆、村泰民安,又能带来农业丰收、六蓄兴旺;既能防卫盗贼劫寨、虎兽伤害,又能使家家发财致富、禾谷满仓。所以,侗族群众每年都会安排祭祀萨岁活动,祈求农业丰收和神灵庇佑。在侗族先民的思想意识里,牛头和牛角属阳,牛身和牛尾属阴,牛是家畜中唯一阴阳合体、能够通神的动物,是传达神灵指示的信使,所以在侗族地区也存在着牛崇拜或牛信仰。此外,由于侗族地区是农耕社会,耕牛是侗家人的“生命”,他们对耕牛的爱护尤为深切。每年立春这天,各家各户都要为耕牛修理圈台,蒸制五色糯米饭,用枇杷叶包裹喂牛。有的地方还在堂屋摆上酒肉瓜果供品,由家长牵一头老牛绕着供品行走,边走边唱,以赞颂和酬谢牛的功德。“舞春牛”习俗是侗族群众崇拜祖先、重视农耕和祈求丰产等农耕民族文化的外在表现。

2.2明清时期汉族文化传入与侗族舞春牛的发展

明代中叶以后,明朝政府在侗族地区逐步推行“改土归流”,实施汉化政策,这从另一侧面也加速了侗族和汉族群众的文化交往,丰富了侗族舞春牛的文化内涵。明清时期,每年“立春”这一天,侗族地区县令都要率领僚属、绅营,到“萨神庙”祭祀“萨岁神”,示意春耕季节已到,官民一起备耕,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勤耕、催科成为旧社会历代地方官员的首要政务。侗族地区《玉屏县志》[8]60-65记载:“岁时立春,县官彩仗迎春东郊。农民塑土牛,各行办台阁,由东门出,北门入,绕匝竞日,点缀太平景象,亦差客观。”《沅陵县志》[9]519记载:“立春前一日,守令率同城僚属迎春东郊,祀句芒,出土牛,散春花春枝,结彩亭,伴故事,鼓吹宣阗,迎入官署……农人有以松针作秧插田中,击鼓群歌,以相贺者。”《晃州厅志》[10]416-419也记载:通道侗族自治县“最后一次县官示耕,是在清末1910年举行的。”由此可见,明清时期汉族文化与侗族文化的交流,在丰富侗族舞春牛文化内涵的同时,“改土归流”政策也增加了舞春牛的政治韵味。

2.3新中国建国后的民族政策与侗族舞春牛的壮大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国家立法的形式,保障少数民族享有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权利,侗族少数民族文化习俗得以继承和发展,成为丰富侗族地区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侗族舞春牛被错认为是牛鬼蛇神而被废除,曾一度在侗族地区消失。80年代初期,我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人力和物力,搜集整理民族民间文艺资料,侗族地区先后整理出版了《侗族民间器乐集》、《侗族医药》、《侗寨大观》、《侗歌大观》、《侗族信仰大观》、《侗戏大观》、《侗族体育大观》、《侗族饮食大观》等系列丛书。特别是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政府都建立了体育工作机构,将民俗体育活动作为全民健身的重要内容,用以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身心健康水平,侗族舞春牛获得了生存发展的新动力。1985年,经过创编的侗族《春牛舞》参加了广西第10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并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音乐舞蹈表演项目二等奖,在国内引起的很大的社会反响[11]。侗族舞春牛虽然至今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体育形态,但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舞春牛活动仍在少数民族地区全民健身和文化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地位。

2.4改革开放时期文化建设与侗族舞春牛的繁荣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下,侗族地区民俗活动逐渐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被国内外游客关注和认知。近几年来,在湖南通道侗族芦笙节、湖南侗族民俗生态旅游节、首届巫傩文化旅游节等活动中,舞春牛成为侗族民俗文化的“形象大使”,借用各种媒介和传播方式引领侗族民俗文化潮流。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侗族舞春牛潜移默化的发生着许多改变,现代性逐渐增强。现代舞春牛的动作、内容和传统舞春牛相比,除了模拟春牛动作、农耕场景,还增加了两牛调情、双牛争食和群牛表演等;动作特点也由动作过程化、程序化,改为强调动作的难美度、诙谐性和观赏价值;动作风格由古朴沉重转变成轻松活泼;动作形式由侗族本寨群体表演,发展为强调外来人员主动参与;文化内涵由传统的祈求农业丰收,转型为休闲活动中的愉快和满足[12]。侗族舞春牛的文化变迁过程是对现代环境的适应。

从侗族舞春牛习俗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舞春牛起源于侗族的“萨岁”崇拜,具有神灵和祖先崇拜的原始宗教文化特征。明清时期汉族文化的传入,侗族舞春牛逐渐转表现出促进农业生产、传授农耕知识的农耕文化特征。新中国建国以后,在党和国家的民族、文化政策指导下,侗族舞春牛逐渐体现出休闲文化特征,满足少数民族地区日益增长的健身和文化需求。侗族舞春牛的转变过程,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也是社会和时代进步的结果。从另一侧面反映出,处在民俗与体育交叉边缘的许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坚持我国社会发展现过程中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文化政策、体育政策,会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乡土社会中侗族舞春牛习俗的多元价值

在侗族地区传统农耕方式中,牛与少数民族群众关系最为密切。舞春牛活动将春牛作为主题,模拟牛的日常劳作动作,来开展民俗体育活动是历史传承的和群众生活的需求。同时,侗族地区的民间制度文化也为舞春牛的发展提供了传承方式和群众基础,我们可以利用舞春牛的群体性特征,让它在少数民族地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舞春牛的动作特点与舞龙、舞狮相比,没有大幅度的跳跃、闪躲等高难度动作,整套动作也鲜有惊险刺激的场面,一般表现为轻松、活泼、有趣的特点,更加人性化、生活化,深受群众喜爱。舞春牛的动作形式拟人化,如模仿春牛耕种过程中的手舞、屈膝、甩腿、跨步、旋转、翻身、前进等动作,从运动人体科学角度分析,对人体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有利于中老年人群体的健身娱乐,也适宜于在中小学生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中开展,充实学校体育活动的内容资源。此外,舞春牛活动一般在民俗节日中举行,活动过程中强调道德规范,是民族地区的一种教育方式,调节、规范着侗族群众的社会行为。侗族舞春牛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其诙谐风趣的表演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转型过程中,对缓解社会矛盾发挥着社会安全阀的功能。侗族舞春牛还具有经济价值、政治价值等,这都需要进一步的挖掘、整理和保护,为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全民健身和文化生活服务。

侗族舞春牛是侗族群众立春时节的民俗活动,是侗族原始宗教思想、生活方式、农耕文化和民族特性的历史沉淀,是亚体育文化形态的活动形式。在侗族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侗族舞春牛与侗族民俗节庆相互依存、栖息相关,民俗节庆是舞春牛活动的载体和传承方式,舞春牛活动是民俗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其文化价值由宗教文化——农耕文化——休闲文化的转变,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也是社会和时代进步的结果。侗族舞春牛具有体育的健身价值、教育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在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为少数民族地区具有民族特色的全民健身和学校体育建设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1] 通道侗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 通道侗族自治县概况[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25-32.

[2] 会同县县志编纂委员会. 会同县志(清光绪二年刻本)[M]. 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614-615.

[3] 新晃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 新晃县志[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765-766.

[4] 丁桦. 桂平春牛舞[J]. 当代广西,2009(6):60.

[5] 廖君湘. 侗族传统社会过程与社会生活[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302-303.

[6] 湖南省志编纂委员会. 湖南省志——民族志. 第24卷[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452.

[7] 席克定. 试论侗族的萨岁[G]//黔东南州民族研究所. 百越文化国际研讨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凯里:贵州凯里书报印刷厂,1995:378-396.

[8] 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委员会. 贵州玉屏县志(清乾隆二十二年)[M]. 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5:60-65.

[9] 沅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沅陵县志(清光绪二十八年刻本)[M]. 娄底:湖南省娄底湘中地质印刷厂,1999:519.

[10] 俞克振. 晃州厅志(民国二十五年铅印本)[M]. 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416-419.

春节的民俗文化范文9

编者按,找回年味儿,并不代表着彻底的复古。更何况,在巨大的文化断层之后,我们想恢复旧时的年俗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国人的生活中,从衣食住行,到文化娱乐,有很多事都和过年的处境一样。在这些事中,人们无论是“效仿西洋”还是“恪守传统”,总是欠那么一种味道,总是要搞得不伦不类。

多年以来,冯骥才先生致力于挖掘整理民间文艺和民俗,如今春节也已沦落到要他出面保护的境地。相比起许多对外来文化口诛笔伐的学者,他更在乎的是尽可能原汁原味地保存好现有的传统文化。在冯骥才看来,保护和抢救这些老传统,并不是为了保卫文化市场,保卫中国人脆弱的自尊,而是为了存留那些属于我们自己的国民精神。

步入春节倒计时,人们在对电视“春晚”抱有期待和好奇之外,也有一些批评的声音。但不论褒贬,春晚仍然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春节的传统节目。

春晚为什么会被接受?因为它与“年心理”一致。春晚的主题是欢乐,符合人们的情感表达,成为笑星的福地。可以说。当代笑星的知名度是春晚成就的,更是“年心理”、“年文化”成就的。这因为,春晚的形式是合家团聚的,一家人围坐看电视,符合中国人全家团圆的美好理想,又符合人们守岁的传统习惯。所以,春晚可以在人们心中扎根,成为我们近30年来对“年文化”的一种伟大创造。

与春晚一道成为“年文化”的,还有春运。团圆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古老梦想,有了这样的梦想,才有了现代社会的春运。临近过年,中国所有的城市、乡村,都变成了情感磁场,把出门在外的人吸引回家。每每望着人满为患的机场,车站和排成长龙的购票队伍,我都会为“年文化”在中国人身上的这种刻骨铭心而感动。春运的人潮所洋溢的,不正是“年文化”的精神核心――合家团聚吗?

还有哪一种文化能够一年一度调动起如此浩大的千军万马?能够凸显故乡和家庭如此强大的亲和力?

欣慰的是,由中华民族集体创造的这一整套密集而丰富的“年文化”,正越发受到政府和各界的重视。假期前调、春晚现象、取消除夕禁放烟花爆竹等,春节逐渐摆脱“淡化”的威胁。特别是从2008年起,年三十“转正”为国家法定假日。中国人过年从腊八开始,腊月二十三是小年,年三十晚上是高潮,初五开始,年俗活动由家庭走向社会,正月十五是压轴戏。年三十晚上最重要,之前都是“忙年”,扫房子、置年货、返家乡。如果年三十不放假,似乎与民俗相矛盾。想当年,我和几位民俗学家、政协委员提案建议把清明、端午、中秋调整为法定假日,后来又建议将春节假期前调一天,年三十(除夕)放假,这些建议都被采纳了,我们很感动。因为调整假期,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大事。

节日的本质是精神的。看似民俗形式,实则是人们在高扬心中的生活情感与理想。这里有民族和民间的精神传统、道德规范、审美标准和地域气质。如果我们不从文化、精神上看节日,就不明白节日为何物,会不经意间随手丢掉。

所以,我还想建议将春节放在我国申遗的首位。这样可以提高人们对春节文化保护的全民自觉,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中华民族四海一家的认同感和亲和力。同时,可加强国家与民族的软实力、文化影响力和民族人文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