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居家养老的利弊集锦9篇

时间:2024-02-24 15:02:16

居家养老的利弊

居家养老的利弊范文1

          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是老年人口规模巨大。 国家统计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已接近1.8亿。预计到二0五一年将达到四亿多的最高值,之后将维持在三至四亿的规模。根据联合国预测,二十一世纪上半叶,中国将一直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   

        二是老龄化发展迅速。六十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百分之七提升到百分之十四,发达国家大多用了四十五年以上的时间,而我国只用二十多年就接近了这一指标,并且在今后一个很长的时期内还会保持着很高的递增速度,属于老龄化速度最快国家之一。    三是地区发展不平衡。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具有明显的由东向西的区域梯次特征,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明显快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以最早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上海(1979)和最迟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宁夏(2012)比较,时间跨度长达三十三年。    

        四是城乡倒置显著。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历程表明,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一般高于农村,中国的情况则不同。目前,中国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一点二四个百分点,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到本世纪后半叶,城镇的老龄化水平才将超过农村,并逐渐拉开差距。    五是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发达国家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下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而我国则是在仍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的。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都在五千到一万美元以上,而中国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不足三千美元,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   

        二、我国现有养老模式及存在弊端 

        目前在我国主要养老模式为机构养老和家庭养老。按照投资主体可分为政府办养老机构和民办养老机构两类。政府养老机构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及集体供款。资金来源单一、数额有限造成了机构数量少、规模小、收养人数少、社会效益不高等问题。民办养老服务业属于新兴的公益性服务行业,其特性是投入大、收益薄、收效慢。如果单纯按照成本核算,其创办初期基本处于亏损状况。

         机构养老均存在一定弊端。比如,对在养老人的照顾并不完善,在养经济负担也较沉重。

这令大多数老人难以接受;护理条件较差,大多数的养老机构仅能提供基本的生活照料与饮食服务,而只有部分养老机构可以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更为严重的是,为减轻负担,一些养老院不准自理能力差和不能自理的老人入住,严重违背了设置养老机构来帮助不能自理的高龄老人、独居老人的初衷。 

         家庭养老作为中国最为传统的主流养老模式,是由家庭成员提供养老资源的养老方式,形式是在家养老。但这种养老方式也随着现代生育观念、生活节奏和生存压力的改变,受到严重冲击。独生子女家庭作为21世纪城市的主流家庭,独生子女父母的这一代, 既要抚养和教育子女, 又要赡养和照顾护理四位老人。预计到2039年,我国将出现不足两个纳税人供养一个养老金领取者的局面,这被称为“老龄社会危机时点”。在这种家庭结构变迁的影响之下,传统家庭养老的经济支持、照料、精神慰藉功能逐渐弱化。虽说“百善孝为先”,但面对老人所需要的长时间与专业的护理,子女也会觉得分身乏术,产生“照料疲劳”的感觉。且面对着越加激烈的竞争,一些青年夫妇更重视子女的照顾和教育, 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多花在子女身上, 而对老年父母的照顾却有所忽视。所以,以子女供养为主的家庭养老也不再适合社会的发展。

        三、 公寓化养老模式初讨

         面对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和社会化养老有待进一步发展的局面,在党的十七大会议上,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党和政府都明确提出在我国要保证“老有所养”,还要“优先发展社会养老事业”,把养老事业提高到了一个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因此,充分发挥个人、家庭、社会、社区的力量,利用合力加强社会养老工作,探讨新的养老模式已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老年公寓是一种新的居家养老方式,不仅拥有分散的居家养老所没有的各类保障服务设施,让老人居住得安心、舒心,又拥有一般养老机构所没有的家庭氛围。所以,其比较优势是十分明显的:减轻子女养老压力,提高社会效率;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服务专门化、系统化,老年人生活质量大大提高。

         首先,新型老年公寓起点高、理念新、融入市场会很快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变老年人“望寓生叹”为“养老首选”,让养老产业的经营者看到了光明的前程。老年人养老观念的革新又直接影响年轻人的择偶观、家庭观、生育观和事业观,将拓宽更大的养老产业市场激活“老年经济”,形成养老社会化的良性循环。      

        第二,新型老年公寓是一个探讨养老社会化的实验平台。新的经营理念可以加速养老福利型向社会化养老型转变;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供养型向康复型转变;“注入型”向“自我造血型”转变。     

居家养老的利弊范文2

一、机构养老

未来三年将是机构养老的一个整合过程。机构养老因其资金的投入周期比较长,其盈利见效也比较慢,是政府政策支持的主要方向。目前我国养老机构差异化很大,短期内盈利的机构不足10%,其中盈利超过5%的仅占20%。主要原因是资源的配置没有合理利用,空床率较高的一般都是在地里位置比较偏的郊区。业内认为,未来三年将是机构养老的一个整合过程。

二、地产养老

地产养老看好有地产资源优势的企业。地产养老是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与机构养老相结合为一体的社会化养老形式。地产养老相比于传统地产而言,前期投资较少、土地使用更灵活,政府扶持等便利条件。

除此之外,在业态上地产养老更注重配套医疗、体检、护理等相关服务设施。运营模式主要是会员制或租用,会员制更有利于前提投资的回收。有地产资源优势的企业在地产养老上会节约很大成本。

三、社区养老

居家养老的利弊范文3

近年来,关于职工养老保险引发大量的疑问和争议,诸如法定退休年龄是否应该推迟、养老保险基金是否存在巨额亏空、职工养老保险的支付风险何时引爆、空账究竟是作为记账工具继续延续还是采取措施做实,等等。

这些疑问的由来以及有关争议如何化解,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话题。中国养老金体系的脆弱性,并不仅仅体现在职工养老保险现存的种种弊病和潜在的支付危机,而是体现在整个养老金体系的结构不平衡,即欠缺一个极为重要的基本支柱──国民基本养老金。

从双支柱到三支柱

世界银行以及很多社会保障领域的文献都说明,一个能够正常运转的养老金体系,至少应该有三个支柱:

一为普惠型的养老金制度,即国民基本养老金制度,由国家财政出资;二为强制性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由雇主和雇员共同出资;三为自愿性的养老保险制度,由个人自愿缴费,由公立或民营养老保险组织提供服务,国家可以提供税务优惠甚至财政补贴加以扶持。

在中国,养老金体系的最重要支柱是第二支柱,即职工养老保险。到2011年底,全国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的累计结余达19497亿元,但随着退休者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其潜在的支付风险也日益凸显。

第三支柱也是存在的,并且由两个相互独立的制度所组成,即企业年金制度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但由于企业年金尚不发达、也不普遍,居民养老保险又处在起步的阶段,这一支柱还处在幼年期。

在中国的养老金体系中,第一个支柱基本上付之阙如。很多发达国家都为所有退休者提供金额划一的国民基本养老金,领取资格的法定条件只是年龄和合法居住权。有些国家并非为所有退休者都提供国民基本养老金,而是把高收入者排除在外,但由于不符合资格的高收入者占国民人口中的比重较低,因此基本上还是存在着国民基本养老金制度。

无论何种情形,这笔养老金均由政府财政支出,因此,这不是养老保险,而是国家福利。当然,几乎在所有国家,国民基本养老金的给付水平都不高,基本上不足以为退休者提供体面的退休生活。但这一支柱的存在,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养老金体系的健全,都是十分必要的。

考察一下世界各福利国家的制度结构,我们也能得出类似的结论。任何一个福利国家的制度结构,基本上都由三个部分组成:(1)普惠型社会福利,目标人群近乎于所有居民;(2)社会保险,目标定位在工作人群;(3)社会救助,目标定位于有所需要的人群(the needy),基本上是低收入人群。

支撑三种制度安排的价值理念有所不同,而三种制度安排的组合方式则代表着福利国家发展的不同价值取向。但无论如何,在任何类型的福利国家中,这三种制度安排都是并存的,缺一不可的。

在中国,普惠型的社会福利制度是最不发达的。近年来,关于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理应在中国得到一定的发展,这在社会政策研究领域基本上是一个共识,而且亦有不少学者对此开展了大量研究。

可惜,大量相关课题的研究都有空疏之弊,即充斥着学术意义不大的理念思辨,而对于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如何落实为公共政策,反而没有成为重点。

落实到中国的养老金体系建设,当务之急是树立第一支柱,即建立国民基本养老金制度。这是一种适度普惠型的社会福利制度。

制度架构和财政可负担性

国民基本养老金制度的运行可按如下方式启动,即政府向所有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老龄国民每年支付一笔固定养老金。

当然,法定退休年龄也可以随老龄化的进程而调整,国民基本养老金的给付水平,也可以根据经济发展水平而调整。

根据中国现在的实际情况,我们建议,国民基本养老金制度的法定退休年龄可以定在65岁,而国民基本养老金的给付水平最低可以定在每人每年1000元。

依照中国政府现在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水平,建立国民基本养老金制度在财政可承受性方面,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2011年,中国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不足1.3亿人,因此国民基本养老金制度的总支付水平应该在1300亿元上下。2011年,中国政府财政支出总额高达108930亿元,而中央政府财政支出也达到56414亿元。

因此,无论是多级政府财政分摊,还是单独由中央财政年支出新增1300亿元用于建立养老金体系的第一支柱,在财政上绰绰有余。

倘若把国民基本养老金的给付水平定在每年每人2000元甚至3000元,从财政上看也完全没有问题。即便我们考虑到未来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但只要经济发展保持稳健,财政体系正常运转,国民基本养老金制度的筹资和支付风险几乎是不存在的。

由于中国很多老龄人士并不在户籍所在地居住,因此,为了充分体现这一新制度的普惠性,应以居住地为基础建立国民基本养老金发放的行政管理体系。所有合乎申领资格的国民,必须在其居住地进行居住登记,方能进入国民基本养老金发放环节。

这就需要在全国各地的社区服务体系中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服务,包括之前所提出的国民健康保险的缴费管理(见《财经》2012年第17期“走向全民健康保险”)和本文所提出的国民基本养老金发放管理。我们建议组建国家社会保障部,将各类社会保障服务和社区发展的公共管理职能整合在一个政府部门之中。

但是,我们不建议在国民基本养老金制度中引入家计调查的因素,以便把高收入人群排除出去。因为一来家计调查所需要的行政成本极有可能高于节省下来的给付水平,家计调查折腾下来会得不偿失;二来高收入人群也是纳税人,获得这笔养老金本身也是公平的体现。如果任何符合申领资格的国民不主动登记(高收入者如此行为的概率或许较高),那么这就等同于其自愿放弃国民基本养老金。

居家养老的利弊范文4

据笔者所知,有很多人对老年人再婚持不同意见。老年人再婚有没有幸福、会不会幸福?笔者就这个问题随机访问了77名再婚时间平均为1.5年的老人(男性67名,女性10名)和17名(男性7名,女性10名)单身时间平均为7.25年的老人,被访者中男性的平均年龄67岁,女性的平均年龄61岁。下面根据访问的结果,谈谈老年人再婚的利与弊。

老年人再婚的益处 通过与老人们的交谈,笔者发现:许多丧偶老人的内心是很害怕孤独的,他们希望有一个“伴”陪伴着自己走完人生的路,他们渴盼安稳、幸福的晚年生活,并希望得到孩子们的支持与祝福。受调查者中,已经再婚的老人大多表现得精神焕发。患病率较低;而因子女干涉未能再婚的老人则很孤独,精神压抑、萎靡不振,容易患病。实际上,再婚老人对性生活的要求只占一小部分,他们要再婚的真正原因是想找个“伴”,互相照顾,这样有利于健康,可延缓衰老,减少痴呆。这些都是子女所无法替代的。俗话说“少是夫妻老来伴”,现在有多少子女成人后能和父母住在一起、长年累月陪伴在父母身边呢?老年人再婚不仅是为了给自己找幸福,也是为了给子女减轻负担。

老人再婚面临的问题 首先,重新组合的婚姻必须面对房子、财产、子女、生活习惯、文化素养等多方面的相互磨合问题。男女方的思维差异极大:男方怕财产损失,怕承担责任;女方则想轻松潇洒,不当保姆,还要考虑如何照顾原先的子女;双方各自的子女也会考虑如何继承财产、如何赡养老人等问题。其次,老年人再婚时理性大于激情,再婚老人为情爱付出自己的一切的意志已不像年轻时那么坚定,重组的夫妻关系十分脆弱。双方都希望对方能适应自己、照顾自己而又不占有自己的财产。例如:有些收入较高的男士提出了再婚的妻子将来不能继承自己的遗产、生活上要AA制的要求,再婚的女士想进入知冷知热的贤慧妻子角色也比较难。

于是,非婚同居成了老年人解决晚年情感生活的选择方式之一。和则聚,不和则分,重组的事实婚姻成了双方释放情感的“临时驿站”。目前,老年人非婚同居的现象比较严重,虽然社会对此现象表现出宽容的态度,但在传统观念较重的非婚同居老人中,男性尚显得稍轻松些,女性则对自己以不被法律保护的角色进入新的“家庭”怀有较多的顾虑,尤其是双方年龄差距较大者。在这样的事实婚姻中,有独立经济能力的女士可以不考虑对方的财产和经济收入,却必须考虑其健康状况。如果这样的婚姻生活没走多远,男士便先行而去,没有了年龄资本的女士将如何面对今后的生活?就算身边有孝顺的子女,她们也往往不能坦然处之,羞于还家,最终成了为获得夕阳爱情牺牲自我、居无定所的孤老太太。同样,年老的男士如果与有独立收入的女士相处,不自觉中会有点自卑,怕驾驭不了对方,心理上有畏惧感。并且,由于生理特点的差异,男士择偶时总是愿意选择社会地位、收入、年龄等比自己低的女士,使有些利用婚姻做跳板的居心不良者,借此骗了老年男士的钱财,最终使得老年男士“人财两空”。

“转弊为利”的几点启示 ①婚前要加强了解:相互了解对方脾气、性格、爱好、文化素养、经济状况以及家庭成员(尤其是子女)对老年人再婚的态度,做到心中有数。②明确权利和义务:要将双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责任和双方子女对两位再婚老人应尽的赡养义务明确下来。③要实行财产公证:应在婚前进行财产公证,以免婚后发生财产纠纷。④要履行法律结婚手续:只有履行了结婚登记手续,才是合法的夫妻,才能受到法律保护。男女双方如果不能在一定的感情基础上对以上各项达成共识和理解,匆忙行事、勉强结合,日后一旦水火不容,会给自己增添许多烦恼,使自己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此外,再婚后要注意互敬互爱,求大同、存小异,避免把现配偶与原配偶做过多的比较。这些都有益于再婚后共筑“爱巢”、使再婚如同初婚一样幸福美满。

心脑血管疾病应早防早治

王长阁

血管是人体的生命之河。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血管也会像其他器官一样不断发生老化。人40岁以后,动脉血管壁上沉积的胆固醇会逐渐增多,血管壁逐渐增厚、变硬、变脆,血管弹性开始下降,出现老化的现象。血管老化的直接后果就是动脉硬化,全身各组织的供血供氧受到一定的限制,引起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脏猝死)、脑血管疾病(脑供血不足、脑梗塞、脑溢血等)、肾血管疾病(肾功能不全)、肢体血管疾病(动脉闭塞性疾病、脉管炎)等。

居家养老的利弊范文5

一、基本情况

随着社会的进步,老年人不仅在数量上越来越多,在照料的需求上也开始从吃饱穿暖等基本层次拓展到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社会交往、医疗保健等较高层次。虽然社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料主要还是子女,但由于老年父母对子女照料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妨碍子女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且所带来的照料成本很大,这让子女很为难。所以,正常情况下老年人对社区提供的日常照料服务需求就更加强烈,而社区提供的日间照顾、家政服务、医疗护理、健身娱乐等服务恰好能有力地解决这些问题。另外,从老年人的内心出发,在社区居家养老,老年人可以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生活,可以避免在机构养老人情味不足的缺陷和与世隔绝的生活环境造成的痛苦与无奈;从经济层面看,在社区居家养老经济投入要远远低于在机构养老。所以,大多数老年人比较青睐社区居家养老。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基层社区居民对“居家养老”认同感不足。首先,目前基层社区对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思想根深蒂固,严重阻碍了开展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社区居民对于居家养老服务前期的走访很排斥,有些直接将调查者拒之门外,甚至恶言相向,这使得基层居家养老服务困难重重。

其次,基层居家养老服务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基层社区服务目前提供的养老服务项目很少,只是代购商品、打扫卫生等低层次养老服务,这些服务项目无法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传统的养老模式注重物质赡养,但就目前的基层居家养老模式来看,还是停留在物质方面。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老人不仅要吃、要住、要穿,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享受,要有尊严,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愿,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愿,所以居家养老的服务项目要进行创新,以满足老年人实际需求为主。

最后,政府对居家养老的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将居家养老能为老年人带来的好处,起到的作用等向社区老年人宣传,不仅仅是老年人,包括社区的年轻人也只是知道居家养老这个词,不明白到底居家养老能够带了什么,这些都导致了基层社区居民对居家养老认同感不高。

二是基层居家养老缺乏强有力的资金支撑。目前,外地基层居家养老服务大都有政府出资购买服务,也仅仅只限于购买基础服务。我国社会组织起步较晚,到了基层这样的社会组织基本没有,全部得依靠政府出资。以盈利为目的养老企业也在居家养老的边缘试探,没有政府出资扶持,也不敢有大动作。多数组织离开了政府的支持都无法正常运行,由此看来,政府在基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中起最主要的推动力,需要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资源环境,最重要的就是资金支持。

三是基层居家养老缺乏专业的服务团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专业化的服务工作。需要专业的居家养老服务团队为社区居民做服务。目前基层社区服务人群是社区工作者,无法实现真正的社区养老,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的养老还是只能依靠机构养老或者家庭养老,居家养老的好处无法脱颖而出,社会影响力也不够。需要聘请专业的养老服务人员或者委托第三方服务,由政府牵头,做好基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真正把居家养老纳入正轨。

三、几点建议

(一)创新建立“政府扶持、非营利组织运作、社会参与”的居家养老服务长效机制。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应充分注重市场的作用,政府不直接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只在宏观层面上对居家养老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财力支持,在市场上购买相关专业机构的服务,由其向享受政府购买服务政策的老人提供特定时间和特定服务的服务。这种做法政府不仅可以避免招聘人员的负担,还可以通过市场对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使老年人享受到更为专业的养老服务,更高效地实现工作目标。

居家养老的利弊范文6

对设定居住权持肯定观点的主要是认为居住权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保护这一民法的基本理念,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这一出发点不能说不感人,但是,如果这一制度设定后要用一个又一个的解释来维持,还有可能造成与已生效的法律相冲突,妨碍正常的经济秩序的话,不仅是浪费了司法资源,也与立法本意相违背,不如不设立的好。

笔者认为,首先,居住权的设立可能造成与婚姻家庭法的冲突。根据婚姻法规定,公民对其父母之外,对其他人均无法律上的赡养义务和责任。既然如此,如果真的因为继承了父母的房产而必须要保证老保姆的居住权,而且根据物权法草案,这个老保姆还有权使用该住房的共用部分,当然包括厕所,厨房,如果老保姆行动不便是否还需要同住的人有扶助的义务呢?这无疑是给所有权人又找了一位赡养的对象,这样一来请保姆的代价不就太大了吗?

第二,设定居住权后,势必会妨碍该房屋的正常经济效能的发挥。因为居住权人除了尽了必要维修的义务外就可以无偿居住下去,而且期限也很长(成年居住权人可居住至死,未成年人可居住至其独立生活时为止),那所有权人的所有权实际是个空权了,即无法占有,也无法用益,也不能担保,因为如果知道此房上还设有居住权,购买者、承租者谁还愿意买此房,租此房?所以,居住权实际做为一种限制物权是不符合现代物权法“物尽其用”之原则。这实际上是在保护一部分人利益的同时在牺牲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其价值有那么大吗?

第三,对于少部分无儿无女的老保姆,关于他们的权益保护问题完全可以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加以解决,或者由社会供养,让他们在敬老院里安度晚年。或者让他们象其他劳动者一样,参加社会保险,以解决老年生活难题。既然能通过其他方式解决这主要部分居住权人的现实问题,何必在去创设一种新的制度来保障那么少的一部分人的利益呢?

居家养老的利弊范文7

关键词:威海市 社区养老 养老模式 发展出路

一 、威海现有养老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1.威海老龄化的严峻形势

根据2012年底威海市民政局的调查统计,威海市目前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有55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21.7%,远远高出全国的13.7%和全省的15.3%的人口比例,养老问题成为威海市构建“和谐威海”亟待解决的问题。

2.传统养老模式概念解释

家庭养老:家庭养老是以家庭为载体,由老人的子女、老伴作为主要赡养主体的养老模式,主要养老方式是老人在家中生活,安享晚年。

机构养老:机构养老是以养老机构为载体,由养老机构工作人员作为主要赡养行为履行主体的养老模式,主要养老方式是老人在养老院中进行文化及生活等各种活动。

3.传统养老模式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被广泛应用于现实问题的逻辑分析与定位的一种分析方法。借助对威海市传统养老模式的SWOT分析,我们将更加直观的了解到传统养老模式的优势与不足,为社区养老模式的推广取长补短。

优势(strength):

家庭养老: 情感孝道纽带,生活照料细致,人身安全保障

机构养老: 健康保障及时,同龄沟通方便,机构娱乐安排

劣势(weakness):

家庭养老: 人力资源不足,家庭人口外迁,住房压力增大

机构养老: 制度法规缺乏,传染疾病风险,硬件设施较差

机遇(opportunity):

家庭养老:传统孝道推广,子女尽孝体现,老人内心慰藉

机构养老: 政府财政补贴,服务对象多元,市场经济背景

威胁(threat):

家庭养老: 小结构家庭增多,中青年工作压力,健康保障风险大

机构养老: 专业人才匮乏,传统理念阻力,社会资金缺乏

综合上述分析,从优势(strength)的角度看,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各有长处,家庭养老突出的优越性体现在,以传统的情感、孝道观念为纽带,老年人可以得到精神的慰藉,在熟悉的家庭便于日常生活。而机构养老的突出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医疗设施配置情况较好,可满足老年人保健医疗的需求。但是现阶段,从其劣势(weakness)的角度看,随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市场经济的完善,家庭结构趋于小型化,中青年工作压力大,因而物质、精力耗费较大不利于家庭养老的推广。而机构养老中部分养老院硬件设施较差,传统的“养儿防老”理念使老人对养老院有所抵触。

二、威海社区养老模式发展现状

1 .社区养老模式概念解释

社区养老是以社区为载体,由社会力量(社区养老机构、家庭等)作为主要履行赡养行为主体的养老模式,主要养老方式是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相结合,辅有托老所服务。

2 .威海社区养老发展现状

威海市作为全省甚至全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市之一,截至去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55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21.7%,养老保障与服务问题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客观分析威海市面临的巨大的养老压力,笔者认为集合了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和机构养老模式两者优点的社区养老模式是威海市未来养老方式的最佳选择。而对于现阶段社区养老模式开展,笔者认为有以下制约因素。

传统观念制约:

囿于传统意义上的“养儿防老”、“居家养老”的观念制约,老年人对于社区机构养老的扶持有所排斥,心态上对于社会养老机构的短期的赡养行为较难接受。

专业人才缺乏:

威海市现有的老年公寓、社区工作室等社区养老机构中的服务人员,本科生研究生比例较少,甚至部分活动室工作人员以临时社区工作志愿者为主,社区的专业人才极具匮乏。

资金缺乏:

笔者实地走访威海的两家民办老年公寓,多个街道和社区,部分负责人表示资金缺乏是制约其规模扩大,提升整体服务水平的重要因素。同时资金问题使上述养老机构难以有效的整合资源,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社区养老服务体制不完善:

笔者实地走访威海市的部分社区老年活动室,发现其中部分的老年社区管理机构已经成为社区工作的办公室,由于工作范围的扩大,社区负责机构对于老年群体关注率相对较低。

地区发展程度不均:

学术界对于社区养老问题的研究个案选取多以社区养老发展先进地区为例,难以具有普遍性推广意义。在威海市的社区养老工作推广也有此类弊端,部分试点地区例顶社区设立的老年人日间照料站发展较快,但环翠区的其他社区,由于经济圈辐射的微弱差异,发展较慢。

三、威海市社区养老发展出路探究

通过实地调研和上述分析,结合国内外社区养老发展模式开展方面的经验及缺陷分析,针对社区养老发展出路,笔者对威海市日后社区养老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 加强亲情管理,提升社区养老机构公信力

据威海市民政局调查数据显示,六成以上老人在养老方面首选居家养老。故而社区在开展养老服务时要加强亲情管理。针对社区中的空巢老人,居委会、社区管理者要主动提供上门服务,针对老人恋家、不愿离开子女的特点要做好日间照料站的活动策划工作,提升社区养老机构的公信力。

2. 提升专业人才数量,培养优质志愿者

威海市的社区养老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专业人才较少。因而政府要加强对社区养老专业人才的引进工作,对大学对口人才实行竞争上岗。同时政府、文化宣传机构要广泛宣传,对志愿者实行定期培训,对其进行心理学、病理学方面的知识讲解,提升其服务水准。

3.着力解决社区养老模式推广的资金问题

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推行社区养老资金来源市场化社会化制度。政府应明确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提升财政拨款支持力度、加大公益基金发放数量等。同时社区自身同时应善于从多方筹募资金,以达到收支平衡的效果。

4.完善社区养老服务体制,缩小地区发展差异

从政府层面完善社区内部的分工制度,从法规方面加以引导,高度关注国家地方法规的落实情况。同时在试点工作的过程中,应注意推广工作的跟进,利用成熟社区模式的基础,结合地区差异,进行深层次的有益探索。

总之,社区养老模式在威海地区推广虽有一定阻力,但是结合威海地区实际情况,社区养老在威海仍将成为养老模式的主流。

参考文献:

[1] 徐守勤.社区养老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社区医疗服务,2005,8(3).

[2] 詹秀娟.加快以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_推进养老服务功能多样化[J].管理科学与经济学,2013(1).

[3] 李洪心,李 巍.国内外养老模式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2(12).

[4] 刘立清 金美荣.我国社区养老现状及发展建议———以丰台区新村街道育芳园社区调查为例[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1,5(2).

[5] 徐鹏 张辛梓.浅谈城市社区养老的现状及问题[J].现代经济信息.

居家养老的利弊范文8

【关键词】劳动用工制度;公路系统;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 TE8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311-01

【引言】

公路系统在最近几年的发展和《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上对其劳动用工制度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在对工人的招聘中实施了劳动合同制,并尝试了一些其他的用工制度,但是在这些改革中并没有使公路系统的劳动用工制度得到很好的发展,以下我们就对公路系统在劳动用工制度上的改革进行探讨。

1、公路系统在劳动用工制度上原有的改革措施

1.1 按用工性质分

我国公路系统在对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上实行了按用工性质划分的措施,这样临时工、固定工以及民工建勤代表工的用工形式就基本接近了。民工建勤制度是我国在解放初期和苏联学来的,自实施以来就对公路系统做了规定:凡公路沿线的居民都有养护公路的义务,很多地区也都在这方面做了规定,要求地区住在公路两侧的年满18-40岁的居民,每年都有5-8个工作日来实施其建勤的义务。民工建勤人员的选举主要是实行“远修近养”的原则,主要是进行公社选举制度,形成固定性的组织来对公路的养护工作进行负责。

1.2 按职业划分

在我国公路系统的用工上,临时工和民工建勤代表已经成为了公路养护事业的主导人员,他们具有临时季节工、计划外、计划内等多种用工形式,担负着各个地区公路管理、养护的大项目。就拿对公路的养护来说,建勤工是养护的主导,这部分人员由于是经过大家民主选举产生的,其职业道德素养就比较好,具有高度的事业责任心,对公路的养护工作十分的热爱。这部分人员的居住地离公路也比较近,这样他们就不会担心自己家中的农活,其经济条件也比一般的居民收入较高,这样就使得他们的出勤率比较高。

在民工建勤制度实施多年以来,虽然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公路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这种旧体制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的公路在用工制度上的需要,其存在着很多的弊端。

2、公路系统在原有劳动用工制度上的弊端

2.1 养护福利无法适应社会经济的变化

公路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都是常年在野外进行的,其劳动的强度是很大的,生活的条件也十分的艰苦,这种高强度的劳动形式其劳动报酬却十分的低。虽然公路部门在最经几年也对建勤代表的工作福利进行了提高,但是在对其劳动保护上还是依然按照过去的劳保标准执行的,所以造成了建勤代表的无法适应社会经济中物质的增长。另一方面,在对道路进行养护的工作中,由于沥青、粉尘以及汽车排放的气体都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危害,很多养护工都会患上不同的疾病,但是由于公路事业部门没有为他们提供社保的福利,其自身的工作待遇也不高,这样他们所患的病症就无法得到及时的治疗,有的养护工就因此患上了职业病,减少了工作的劳动强度,造成公路养护在治疗费用和养护费用上的不均衡。

2.2 民工建勤代表面临着严重的养老问题

很多地区的民工建勤代表都是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开始从事养护工作的,他们的平均年龄到目前为止都呈现在50岁左右,这样公路事业单位就面临着对这些代表的养老问题的解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直接影响着养护队伍的稳定。目前,公路系统对这些代表的养老、工资、劳保、责任田和派公差问题尚未作出很好的解决,这样就促使他们有离开一线的想法,面对这种情况,公路管理人员就只有找临时工来解决,这种对技术岗位定员的不足就严重影响了公路养护的正常运行[2]。

3、 对原有公路系统用工制度的改革措施

3.1 人事改革

公路系统在劳动和人事制度上是一个整体,所以公路系统在进行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上就要把公路劳动和人事制度的改革进行有机的结合,把竞争和风险机制引入到人事管理上来。对少数暂不具备一定条件的公路站,实行选聘、考聘和直接聘任的制度,同时对于不具有工作责任心的管理技术人员可以随时的解除劳动关系[3]。在这种制度中可以对老职工和刚进公路系统的学院毕业生一定的照顾和过度期。在用工制度上实施劳动合同制,对现有的民工建勤制度也应改为劳动合同制的形式,同时给予一定的补充和完善,形成以劳动合同制为主题的改革制度。

3.2 内部分配制度改革

在劳动和人事的改革上很多都会涉及到对养护道工利益的调整方面,这就需要实行按劳分配的制度[4]。在实行这种制度的基础上缩小繁重劳动力和轻便劳动力之间收入的差距,实现劳动人员在年龄、贡献和待遇上的最佳收入原则,增强员工对岗位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在实行岗位竞争机制上,通过实行奖惩政策来调动员工的工作创造性和工作积极性,运用劳动价值规律,对公路系统的内部工资结构进行调整,同时也可以实行承包工资制和机构工资制来对公路系统的内部分配制度进行改革。

3.3 保险福利制度改革

公路事业单位对内部人员的保险福利有了一套完备的制度,并能得到很好地实施就直接影响着企业在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上有着很好的发展。在对保险福利制度的改革上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是对于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员工,单位可以对其实施内部的退职、退休,并按国家规定的对其待遇给予公正的分配;其次是在员工病假的待遇上,可以按照原有的比例对其休假的时间长短进行分配;最后是对部分女职工而言的,有条件的单位,在女职工怀孕、生产期间,单位可以给予一定的长假,也对其工作进行一定的比例发放。

3.4 职业技术培训制度改革

公路企业的养护人员中很多都不具备一定的职业养护技能,大多数员工对养护的理解就是保护好公路的安全、整洁就万事大吉了,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对此,公路部门就要在企业内部开展关于道路养护的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对公路养护工作的理解,对于就业的内部培训生,在培训费用上可以通过企业和个人共同解决,结业后并颁发相应的职业证书;对于专业的院校毕业生实行优先录取的原则。

4、总结

通过以上对我国公路系统在劳动用工制度上的分析和研究,发现我国的公路系统在用工制度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主要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面对这些问题,相关部门也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这就说明公路系统对劳动用工的制度进行改革还是很有必要的,只有经过了改革才能更好的体现管理的人性化,才能为公路的养护给予更好的养护系统,才能使公路的安全得到保障,更好的服务于人民。

参考文献

[1] 王明光.雏议公路民工建勤费的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J].?交通财会.2009 (07) 112

[2] 陈志坚.泗阳公路站养护招收投标改革正式启动[J].?江苏交通.? 2010 (04) 94

居家养老的利弊范文9

【关键词】城镇居民储蓄率 多元线性回归 主要影响因素

一、问题的提出和相关的背景

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储蓄率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不断地增长,各方面的原因,导致老百姓有钱但是不敢花,尤其是从20世纪90年代之后,我国储蓄率一直保持着高增长率。高储蓄率对我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有利有弊,高储蓄率一方面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可以说,我国能够顺利度过几次全球性经济危机,都是因为非常坚实的资金支持。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高储蓄率严重抑制了消费,造成了内需不足,也是国内流动性过高,这都会严重的制约我国的经济持续发展。尤其是很多发达国家正好相反,处在储蓄率急速下降的时期,这些现象都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我们需要必须要全面分析每个经济体的储蓄率的不同发展时期,不仅分析自身的发展阶段和影响因素,而且要从其他国家的经验中扬长避短,这些对我国制定相应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都是非常有益的。

二、文献综述

乔虹(2010)认为宏观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率,人口结构以及快速城市化带来的收入增长是造成中国出现高储蓄率的原因。中国居民的储蓄收各种政策的影响很大,包括社保,医疗和住房福利的搞个,不发达的金融市场以及年龄群体效应。企业的盈利能力的周期性改善也促进中国企业存款进一步增长。而谭晴(2009)基于Eviews对我国城镇居民的储蓄率进行了实证分析,选取了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一年期利率,基尼系数,通货膨胀率为解释变量,最终得到的模型的结论为收入分配的均等程度对储蓄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但是利率变动对实际的储蓄率变动不是很明显,其中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人们的储蓄倾向受预期影响更大。这些研究主要都强调了利率,预防性储蓄,流动性约束和不确定因素对居民储蓄的影响,在下文中更侧重于在社保,收入不平等上的研究。

三、变量选取和分析

一个国家的储蓄总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收入因素,利率,物价水平,收入分配,消费支出,贫富差距等等。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储蓄与可支配收入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和消费成负相关的关系。在本文中,我们选用了四个典型的因素,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率,一年期储蓄利率,城镇居民的基尼系数,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累计结余的增长率。

首先城镇居民收入是目前决定我国储蓄率一个非常重要的因子,中国的老百姓还没有西方人那种信贷消费的观念,所以存钱养老,存钱买房,存钱医疗都是非常常见的。所有这一要素我们列入模型的解释变量。其次是储蓄利率,利率高了,人民获得的利息多了,自然存到银行的钱就多了。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储蓄利率是一年的加权平均后的加权利率。再次是基尼系数,我们知道在收入分配越公平的国家,它的平均消费倾向就越高,也就是平均储蓄倾向越低。所以我们在本文中选择用基尼系数来衡量一国的收入分配情况,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就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差距就越大。最后是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累计结余的增长率,选择这个因素具有比较强的中国特色。如果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体系比较健全,在养老医疗失业方面都有好的保障,人们敢消费,没有后顾之忧,那储蓄率自然就高。而现在的中国国情我们可以看到,用于社会保障的政府支出虽然不断在增加,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是远远不够的。中国人存钱很大一部分都是用于养老养儿,其中存钱养老占很大的比重。养老保险收入中有一部分是现在的年轻人交上去的养老保险金,一部分是政府划拨的。养老保险收入和支出的差可以反映我国现在社保的发展状况。我们列入解释变量。

四、变量的设定及数据处理

(一)变量的设定

本文的样本容量是从1997年~2007年的,其中

Y代表城镇居民储蓄率

X1代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

X2代表一年期储蓄率

X3代表城镇居民的基尼系数

X4代表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累计结余的增长率

基于以上数据,我们建立模型:

Y=β1+β2×1+β3×2+β4×3+β5×4+μ

β1度量了横截距,它表示在收入为零的时候人们也要花钱消费,也是有生活必需品消费支出的,储蓄为负。

β2度量了当城镇居民储蓄率每增长1%时,居民储蓄率变动的单位数

β3度量了当储蓄利率变动1%时,居民储蓄率变动的单位数

β4度量了基尼系数对储蓄率的影响

β5度量了当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累计结余的增长率每变动1%时,居民储蓄率变动的单位

μ是随机误差项

(二)数据处理

(1)首先利用Eviews7.0对表1数据进行对数据的稳定性进行检验,我们采用的是ADF检验。在对原数据进行检验,数据未通过检测,然后进行一阶差分的检验,有如下结果:

说明该组数据经过了所有检验,是一个平稳序列。

(2)利用Eviews7.0对表1数据进行最小二乘估计,输出结果为如下:

①R2=0.695292,拟合优度偏低,但是初步可以通过经济意义的检验,系数的符号符合经济理论。拟合优度偏低的原因可能是在数据上问题,但又有可能是在解释变量选择的时候不是很好。

②多重共线性检验

但是从X1,X4的P值都不通过T检验,可能存在多重共线的性,为了进一步确定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利用Eviews7.0输出结果:

从输出结果上我们可以看出X1和X2存在共线性的可能性,一般解决共线性的办法有两种,一种是剔除一个变量,一个是差分法。此处我们用第一种方法,我们先剔除了X2,之后再进行最小二乘法检验,X3,X4依旧没有通过T检验,于是剔除X1再进行相似检验。最终我们留下X2,X3得到以下结果

最终,多重共线性不存在,F值为14.66321,模型总体显著,同时T检验中X2,X3两个变量的P值为0.0001和0.0133,都小于0.05,所以变量显著,所以模型统计意义上的检验都通过了。

从经济意义上,常数项为负数,即就算没有收入也会有消费支出,符合经济学的意义,X2和X3的系数为正数,表示储蓄率与利率还有基尼系数都有同方向变动的,也符合经济意义。所以得到模型Y=-0.024649+2.626455X2+0.523625X3

(3)异方差性检验

对得到的新模型进行异方差检验,运用WHITE检验,得到输出结果:

结果显示Obs*R-squared的P值有1.814823>0.05,采用的是没有交叉项的检验方法,接受原假设,也就是说该模型不存在异方差性。

(4)自相关性检验

最后得到的新模型的回归分析输出结果中DW值为1.8898≈2。该模型有两个解释变量,样本容量为18,给定的显著性明显,不存在自相关性。

综上所述,最终得到我国城镇居民储蓄存款模型:

Y=-0.024649+2.626455X2+0.523625X3

(-0.572836)(2.805465) (5.303757)

五、模型结论分析

从上面的测算模型中可以得到:一年期储蓄利率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我国城镇居民的储蓄率上涨2.626455%,说明了利率上涨会吸引人们把钱存入银行,利率对储蓄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而基尼系数对储蓄率的影响没有那么大,城镇居民基尼系数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我国城镇居民储蓄率将上涨0.523625%,高收入群体的储蓄倾向大大超过低收入群体。

六、本模型的不足

本人因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时间有限,在模型中是很想证明一下社会保障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但是这一变量因为不显著被舍去了,我觉得有悖于理论研究,所以可能在选择社会保障方面的相关数据的时候存在偏差。另外一国的金融市场发达程度,一国是内向型国家还是外向型国家,国民的整体预期都对储蓄率影响很大的因素,但是由于很难选择代表性数据,所以没有列入解释变量,这个也是有待改进的。

七、针对本模型给出几点建议

中国现在所处的高储蓄的阶段,我们知道过低的储蓄和过高的储蓄都会给经济带来很多弊端。而如今的中国从2002年起,经济就有失衡的趋势,低消费,高投资,高储蓄。储蓄率持续率这把双刃剑,走高的后果是带来消费的萎靡,这对经济的持续增长是有很大阻碍作用的。中国应该及时的调整高储蓄的现状,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最大限度的避免高储蓄率对经济的冲击。

(一)全面改革金融体系,大力加强消费市场建设,使消费模式多元化

中国应该加快发展资本市场,建立较为健全的投资融资机制,为老百姓提供更为多元的投资模式,改变人民的投资理念和收益观,使居民的钱不是总流向银行。另外要提高各种资产的收益,增加居民收入,扩大居民的财富积累,最终扩大消费者的消费。政府也应该运用各种政策刺激消费点,如在很多商品的购买商提供补贴或降低税收,对低收入人群和农村人口进行各种保障性消费,如保障房,家电下乡等等。对于贷款的限制也应该适当的放宽,使更多的人能够有能力去消费,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

(二)政府应提高民生支出比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尽可能的缩小贫富之间的差距

中国政府除了将资本转移给企业之外,更多的是应该通过财政支出加强在医疗养老失业等公共产品的供给,尽快的讲社会保障普及到全体国民,尽可能的较少国民的后顾之忧。通过调节收入,扩大中产阶级范围,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缩小收入差距,从而提高国民的福利水平。继续调整我国的税收制度,通过结构性税制的改革,完善累计税率值,减轻中低收入人群税收,不断对高收入人群加大征税力度,将税收尽可能的用于对于保障性的政策。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支付能力,降低消费,增加储蓄。

(三)根据我国国情,积极探索适合中国的储蓄改革之路

中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虽然在储蓄率的发展进程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是中国还有很多独有的特点,比如人口基数过大,人民生活质量还不是很高,老龄化不断深化。这就要求我们在改革储蓄的进程中要稳步前进,一定不可以忽视人口的问题。中的人口老龄化不可逆转,而老龄化必然会使储蓄率不断走低,但是如果储蓄率太低,资本不充足也会对我国的持续发展造成影响。因此,我国在探索储蓄率改革的路上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适度的进行调整,保证社会的稳定。

参考文献

[1]陈科.中国居民储蓄行为研究.财政金融,2012年5月上.

[2]金晓彤,闫超.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联性的实证分析.现代日本经济,2010年第8期.

[3]李真雅.实证分析我国高储蓄率的宏观成因.市场论坛,2005年11月刊.

[4]乔虹,宋宇.中国的储蓄率及长期走势.金融发展评论,第2010年第1期.

[5]邱源嵩,陆焱平.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我国居民存款储蓄进行实证分析.金融营销,2013年第10期.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