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传统文化的途径集锦9篇

时间:2024-03-18 14:51:33

传统文化的途径

传统文化的途径范文1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借鉴传统育人方法的合理内核,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等教育应该研究的永久课题。如何使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形成时代品格,体现时代精神,则应主要采取以下途径。

1 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学生课堂中

大学生课堂教育可分为第一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教学。第一课堂教学即我们所说的传统课堂教学,这是我们学生接触专业知识的主渠道,也是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第二课堂教育是指学生自主参加的教学、科研和文娱体育活动,其中学生社团起着关键作用。第二课堂教育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和延伸,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巨大作用,是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个重要阵地。因此对于第一课堂我们一方面应该通过引导学生结合我国传统文化,结合历史人文,用理性、开阔的视野批判性地分析问题,使思政课增添人文色彩,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顺应学生认知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需求将相关课程纳入到学校的教学计划中,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更深的接触和认识。对于第二课堂教育,我们则应充分利用如历史研究协会、鸿雁文学社、青鸟剧社、礼仪协会等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课外活动,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传统文化慢慢渗入到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独立健全人格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

2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学生实践中

传统文化教育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校园内部,还应该延伸到实践活动中,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找到具体感应对象,深化传统文化知识。一方面学校可以采取理论学习、知识竞赛、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如沈阳大学开展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思政部长期坚持开展的新民、法库、抚顺雷锋纪念馆社会实践品牌活动,都是很好的形式载体,受到学生的广泛赞誉和积极响应。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定期安排专家进行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专题性讲座。学校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名胜古迹、文化遗迹、纪念馆、历史博物馆等场所,借助社会资源,拓宽大学生教育渠道,实现社会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

3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学生生活中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Intemct)的迅速扩展应用,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交往方式、信息传播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互联网已不再仅仅是人类沟通交流的新工具,其发展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渗透日益广泛深刻,形成了纷繁复杂的网络媒介场域、网络社会空间和网络文化生活方式。网络已经成为了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新途径,社会思潮汇集的新平台,公众诉求的新渠道和意识形态斗争的新阵地。大学生更是走在时代的前沿,他们成为掌握高科技手段的新新人类。可以说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网络平台。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迅速在网络上搭建传统文化的教育平台,为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提供良好的条件。借网络资源,融传统文化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学校可以鼓励学校思政教师的博客中有中国传统文化模块,定期推出自己与传统文化教育相关的日志。积极倡导学生浏览,积极和学生在网上互动。学校还可以建设专题网站,并在其中加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模块,配合学生管理和教学部门进行的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为学生传统文化的研究提供平台、开辟园地。

4 充分利用学校环境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中

传统文化的途径范文2

经典是圣贤先哲对自身生活的记录和感悟,它本身就是传统文化,更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经典诵读的过程是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基于此,我校进行经典诵读课题研究时,将经典诵读与传承传统文化相结合,在经典中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再现传统文化画面,加强经典中的传统文化实践,力争让经典诵读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一、挖掘经典中的传统文化资源

经典中富含传统文化。我们以节日诗歌为例,如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在诵读这首诗时,我们在充分诵读、体会诗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情感的基础上,可以挖掘唐代人民是怎样过重阳节的。除了诗中写的登高望远、爬山、插茱萸外,通过查找资料,我们还知道了重阳节的来历及历史传承。重阳节这天习俗众多,包括秋游赏景、临水玩乐、登高远眺、观赏、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酒等,是一个非常温馨的传统节日。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新的含义: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寓意平安和谐、生命长久和健康长寿。我们在学习时,号召学生回家和家长一起按传统方式过重阳节,传承古老的传统。

又如宋代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诵读的同时,我们体会到古人过年时要放鞭炮、换桃符和欢天喜地心情,可以挖掘春节的来历、传说及传统习俗让学生知晓,并要求学生将这些来历、传说讲给他人听,将传统习俗付诸实践。

像这样的古诗词很多,如唐朝杜牧的《清明》、唐朝宋之问的《途中寒食》、唐朝林杰的《乞巧》、元代元好问的《京都元夕》、汉代关于七夕节的诗词等,几乎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诗词歌赋,从这些诗词歌赋中都能挖掘出很多传统文化资源。

二、再现经典中的传统文化画面

经典诗词歌赋的画面感都很强,我们可以在诵读时用不同方式分门别类地再现。再现的方式很多,我们可以根据诗词歌赋的内容,选择合适或喜欢的方式加以呈现。

诗配画:几乎所有经典诗词都可以用此种方式再现画面,尤以写景类、叙事类为佳。配的画可以是单幅的,也可以是多幅的连环画,让浓浓的诗情变成生动鲜明的图画。教师组织鉴赏和评比,激发孩子的创作兴趣。

诗配乐: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先生早已给很多唐诗谱上了曲子,成为人们争相传唱的歌曲,并出了专辑《读唐诗》,收录了《登鹳雀楼》、《春居》、《红豆》等名篇。我们在诵读这些经典诗词时可以欣赏、学唱,甚至把这些由古诗词编排的歌曲编成舞蹈,让这些诗词变成童谣,永生难忘。

讲诗文故事:很多经典中都蕴含有趣的传说、故事,在诵读经典时可以有意识地积累,开“经典中的传说”故事会,通过这种方式,将源远流长的故事流传下去。

演一演:叙事类、送别类作品都可以演出来,比如课本中的《杨氏之子》、《送元二使安西》,我们在学习时把它们改编成了小剧本,在课堂上表演。当学生身着古装、羽扇纶巾、满腹经纶地“劝君更进一杯酒”时,你能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离文明又进了一步,不得不感叹经典的魅力。

奏一奏:在素质教育的号召下,大多数孩子都学了一两门乐器。我们可以把乐器和诗词结合起来,比如学习《伯牙绝弦》,我们在弄懂文言文的意思后,把故事的来龙去脉弄清楚,用表演的形式再现这个故事,演出时还请学古筝的同学演奏古筝曲《高山流水》。

三、加强经典中的传统文化实践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经典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很多,创作时的背景、情境、传说,经典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哲理甚至思维习惯,精神上的鼓舞、气节上的鞭策、文学上的各种修辞手法运用等,都值得我们用心体会和模仿。它们是那样鲜活,喜怒哀乐,时隔千年,仍然让我们感同身受。比如古诗中那些富含哲理的句子的应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今天都依然散发着璀璨的光芒;比如那些咏“梅、兰、竹、菊”的诗篇仍荡涤着人们的灵魂,那些气节歌仍是我们的民族魂;比如那些写景的、表达思乡之情的作品,仍能激起我们的共鸣……

传统文化的途径范文3

关键词:传统中医药文化;教育;途径;意义

中图分类号:R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13)03-0013-04

Introduction to promoting the cult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ntroduction to promoting the cult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ducation pathways and significancee

For example guiyang nursing vocational college

Xie Yuzhu

(Guiyang Nursing Vocational College,Guiyang,550081,China)

Abstractt:Through the research,the author takes Guiyang Nursing Vocational College as an example,introduce college from teaching philosophy,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campus environment,student activities,student cadre education five big platform implement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TCM)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as well as the effectiveness,in order to strengthen TCM education promotion.

Key words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education,pathways,significance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以及同疾病斗争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内涵,是我国医药卫生行业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中医药文化,不仅蕴含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智慧结晶,而且体现了中华医者重视实践、勤奋治学、尊重经典、勇于革新、崇尚医德的优秀传统,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行传统中医药文化教育,旨在培养当代医药卫生行业人员“辨析至理”、“审谛覃思”、“思理精密”的治学态度,“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人事”,博学多才的文化素养,“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热爱专业,献身医学的奉献精神。

笔者以“传统中医药文化教育在我省卫生类高职院校中开展情况的调研”课题中贵阳护理职业学院为例,从下列五个方面探讨推行传统中医药文化教育的途径和现实意义。

1.传统中医药文化贯穿教育理念

贵阳护理职业学院秉承72年的办学历史和行业文化特点,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结合卫生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与特点,始终将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精髓“医乃仁术,非仁德者不为医”作为医药卫生行业的职业准则。晋·杨泉在《物理论》中说:“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谆良,不可信也”,学院将其融入具体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形成了“三仁”教育理念,即“仁德、仁术、仁人”。

1.1“仁德”:是指培养医药行业学生崇高的理想,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

古人云“民无德不立,政无德不威”,“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学院汲取传统中医药文化精粹,始终坚持以德立人,树立学生“见彼苦恼,若己有之”,“大慈恻隐”、“普救含灵”的仁德之性,警示不能起“邀射名誉”、“经略财物”的私贪之念。这既体现了学院70多年积淀下来的仁爱奉献、严谨敬业的优良传统,也反映了传统中医药文化“以仁存心”、“清廉正派”的道德追求,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应树立的崇高理想信念,更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有效途径。

1.2“仁术”:是指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精湛的技能。

《孟子·梁惠王上》首次提出了“仁术”一词,是指儒家所倡导的仁义行为,但赋予医学内涵则在北宋之后。“医乃仁术”是儒家思想与医学本质的完美结合,是淳朴善良的中华民族敬畏生命的精炼体现,也是中医药学得以在悠悠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随着现代社会科技与经济的大力发展,学院继承传统中医药文化,不仅培养学生具备“救人生命,活人性命”的知识技能,更要有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才能济世救人,服务社会。

1.3“仁人”:是“仁德”与“仁术”的高度统一,正体现了著名医家孙思邈“仁爱救人”的医德准则。

学院立足“明德至善铸学院精神,业精技高育卫技人才”的办学思想,侧重于对学生仁善之性的养成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互助友爱、善良真诚、乐于奉献的优秀品格,务实道德、素质与才能的全面发展。

“三仁”教育理念既体现了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又融会贯通了党的教育方针,是对医药卫生类人才“以仁存心”、“大医精诚”道德追求的集中反映。

2.传统中医药文化融入专业建设

在传统文化的传播上,学校教育将系统化、理论化的传统文化知识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实际上是一种灌输方式,这种方式全面且具体的归纳了大学生应该理解并应该掌握的内容,是对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知识领域最为有力的传承方式〔1〕。学院根据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三仁”教育理念,凝练出“铸卫生仁爱之魂,立卫生行业之德”的教育工作思路,并从专业建设上加强对中医药学知识的普及和教育。

2.1课程设置普及中医药学知识。

学院根据专业特点,将中医药学知识纳入医药卫生行业人才培养中,开设有《中医护理学》、《中医学基础》、《中医美容护理》、《中药学》等课程,平均学时为54个/学期。课程内容中不仅有理论讲解,还有实际操作训练。正如学生在《传统中医药文化教育在我省卫生类高职院校中开展情况的调查表(一)》中认为“提高传统中医药文化在高校学子中的影响最有效的方法”是“中医传统技术的演示”、“中医专题讲座”。

如传授经络针灸知识时,通过经络操的练习,帮助学生记住12条正经的循行路线,并掌握腧穴的治疗范畴,从而正确运用针刺、艾灸、按摩等方法对症治疗。在针刺腧穴的训练中,不仅激发了学生动脑动手的积极性,而且增强了学生对传统中医药知识的兴趣和爱好。

又如在传授中医四诊内容的过程中,设置互动环节,如让学生来实训“问诊”、“望诊”,以收集病证的症候,从而提高中医药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以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的普及。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穿插、灌输中医药学的相关文化知识,如“杏林春暖”、“悬壶济世”、“起死回生”、“病入膏肓”、“子午流注”、“烙脐饼子”等典故,以及中医药专家的医案佳话等,不断普及传统中医药文化

2.2根据专业特点,打造具有卫生仁爱文化特色的行业文化。

学院各系部在弘扬卫生仁爱文化的主旋律下,开展行业文化讲座,凝练专业特色系训,如卫生管理系是“公平明德,共同协作,卫民健康、生命重任”;医学检验系是“医以为先,学以致用,检以求证,验以求实”;药学系是“厚德兴药,精业济群”。此外,各系部还布置了具有专业特色、卫生行业性质、职业特点的走廊文化,如护理系以“仁爱和服务”为主线,卫生管理系围绕“预防和健康”主题,医学检验系力争“求证和求实”,医学基础部建立生命科学馆等,以图文、标语展板、主题讲座宣传学院的卫生仁爱文化,让学生

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医者仁爱的素养。

2.3立足成才教育,倡导优秀的职业文化。

学院构建了“四结合”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即学校、家庭、社区、实习基地的有机结合,形成以学校为主体、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实习基地为关键的教育格局。在第一年以“职业生涯设计”为主线,建立职业与就业指导体系,通过入学教育、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医药卫生行业的的内涵、特色、前景,灌输“三仁”教育理念,进而树立服务大众健康的职业理想。第二年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行业文化的教育,强化职业特性,塑造仁爱、关怀、勤恳的行业人格,并利用如医药“三下乡”、卫生保健进社区、反哺关怀离退休教职工、社会调查下基层等医疗实践服务活动,强化仁爱理念,提高主人翁的社会责任感。最后一年根据学生进入实践岗位的教学安排,加强行业文化教育来塑造职业行为。从而在学生的职业指导、专业教育、实训操作、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全过程中贯穿“三仁”教育理念,树立“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2.4加强中医药学专业师资培养。

根据《传统中医药文化教育在我省卫生类高职院校中开展情况的调查表(二)》中的数据显示:学院目前有中医、中药专业专职教师15名,80%为本科以上学历。在专业技能方面,学院每年组织教师参加国家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开展青年教师技能大赛,新进教师教学管理培训,并且到实训基地参加学习锻炼等,督导教师严守教育教学纪律和学术规范。在思政教育方面,根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党〔2013〕12号)等文件的要求,通过专题讲座,参观学院校史馆,组织外出学习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发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进而引导广大高校教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3.校园环境渲染传统中医药文化

学院重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通过修广场、筑长廊、塑雕像、立榜样、挂展板、建校史馆、名言佳句上墙等,营造卫生仁爱氛围的生活学习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的所见所言所想。

加强班级、宿舍文化建设,构建具有医药卫生行业特色的学习生活环境。学院以班级教室、宿舍为单位,从确立班训、制定公约、布置环境,设计教室学习园地、宣传栏,规划宿舍卫生区、收纳角等,到开展主题班会、青春论坛、参加征文比赛、运动竞技等集体活动,多渠道灌注卫生仁爱的育人文化,以养成健康的行为规范,提升优雅的审美情趣,形成团结互爱的合作精神,树立仁爱服务的医学信仰。

4.学生活动展现传统中医药文化。

传统中医药文化蕴涵了丰富的知识和宝贵的思想,尤其是推崇高尚的医德,包括“普同一等”的行医原则,忠于医业的献身精神,尊重同道的谦虚品德等。如孙思邈在《大医精诚》篇中指出医者之间“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因此,为了提升道德修养,陶冶高尚情操,促进全面发展,学院举办了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学生活动,如护生授帽活动、12·9纪念活动、春季运动会、太极拳健身活动、关爱福利院、“我爱我家”宿舍文化节等活动,将专业知识、课外拓展、前沿科技、传统文化等元素融合,牢固内化医药卫生仁爱的职业道德标准。尤其是学院举办了一系列传统文化讲座,开展如《论语》、《弟子规》、《医德十二箴》、《中国医学生誓词》等诵读经典活动,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正如《传统中医药文化教育在我省卫生类高职院校中开展情况的调查表(一)》中73.33%的学生认为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宣传教育能“丰富发展校园人文底蕴”,33.33%认为能“坚持特色办学理念”,13.33%认为对“凝聚师生人心”有作用。

5.传统中医药文化引领学生干部。

学生干部是一支思想、能力、学习都很优秀的学生队伍。对学生干部加强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宣传、教育、引导,巩固民族文化的作用和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能够影响、带动、提升广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认识,形成具有民族医药特色的班风、学风、校风。因此,在各种思潮、文化冲击影响青少年学生思想领域的当下,推行传统中医药文化教育,传播正能量,践行中国梦,进而促进行业发展、人民幸福、国家繁荣。

学院通过构建五大平台,多渠道、多形式开展以“铸卫生仁爱之魂,立卫生行业之德”为核心的传统中医药学文化宣传教育,使全院师生时时受感染,处处受熏陶,人人受教育,并在社会各界、实训单位、毕业生就业单位等得到了一致好评和赞誉,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在90%以上。因此,在《传统中医药文化教育在我省卫生类高职院校中开展情况的调查表(一)》中,63.33%的学生认为在卫生类高职院校中开展传统中医药学文化的宣传、教育很重要,并且46.67%的学生认为“中医药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很喜欢很热爱,觉得应该把它发扬光大”,并且具有“修身养性”、“传承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及“培养爱国热情”的作用。对此46.67%的学生认为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重点“在学校基层教育中开设关于学习传统中医药文化的课程”,“在教科书中加入传统中医药文化知识”,以及成立一些专门组织对其进行保护等。

由此可见,通过推行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宣传教育,传承了优秀的民族文化,促进了医药卫生行业育人质量的全面提升,初步彰显了卫生仁爱文化教育的成果。

传统文化的途径范文4

论文摘要:井陉拉花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除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外,还具有良好的健身意义和推广价值。将井陉拉花引入高校课堂并加以推广,不仅可以保护和传承悠久的传统文化,而且能够使大学生身心得到锻炼,同时也利于打造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可从题材、表现形式、动作设计风格等方面对井陉拉花进行传承与创新。

历史悠久的井陉拉花类属北方秧歌,是河北三大优秀民间舞种之一,形成并流传于河北省石家庄井陉县。井陉拉花因其独具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民族艺术精髓,2006年被国家列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使井陉拉花这一民间艺术得以保护并得到广泛的推广,继而探索一条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途径,我们试对井陉拉花引人高校课堂进行探讨。

一、井陉拉花的艺术风格与推广价值

并陉拉花起源于民间节日、庙会、庆典、拜神时的街头广场花会,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多样的艺术形式。其舞姿柔健,屈伸大度,抑扬迅变;其韵律优美,节奏欢快;其曲调悲壮,婉转悠长,给人以空旷幽谷之感。突出的地域特征,刚柔并济的舞姿,明快活泼的生活情趣,使井陉拉花这一传统的优秀民间舞蹈不仅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而且有着重要的体育训练价值。

井陉拉花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遵循民间舞蹈的发展规律,井陉拉花的舞蹈动作同样是从人民的生活中提炼、加工、美化而来,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和生活情趣。她以“拧肩”“翻腕” “扭臂”“吸腿”“撇脚”等动作为主要舞蹈语汇,上身动作以肩为主,肩部的顶、拧、耸、压和手臂的点、提、拉、抠、翻最能突出拉花风格;下身以膝部屈伸贯穿始终,形成刚柔相济、粗犷含蓄的艺术风格。总体上说,女性舞姿美丽大方,稳重优雅,既有身段之美,又兼气韵之妙;男性舞姿伸展大度,潇洒自如,既现阳刚之气,又透苍凉之风。

井陉拉花除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性外,还具有较高的健身价值。通过拧肩、翻腕、扭臂、吸腿、撇脚等为动作主线,不仅突显拉花的风格,而且有效地提高舞者的上肢力量和全身整体的灵活性,增强人体四肢与躯干及全身的协调能力,使参与者身体得以全方位的运动和锻炼。同时,在表演过程中,灵活多变的队形,舞者间的默契配合,可以培养出舞者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因此,井陉拉花这一传统的艺术在民间、在学校都具有良好的健身意义和推广价值。

二、井陉拉花保护与传承的新途径—将井胫拉花引入高校课堂

为了有效地保护和传承井陉拉花这一即将失传的民间舞蹈艺术,井陉县政府通过组织各种层次的拉花歌舞表演队,举办各种形式的拉花民间艺术活动和比赛,对拉花民间艺术进行了积极抢救和整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如何更好地使井陉拉花这一民间艺术得以保护并得到持久而广泛的推广,继而探索一条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途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将包括井陉拉花在内的非遗项目引人高校课堂,让高校肩负起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动态传承,这一探索应是一条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途径。

高校是文化发展的中心,在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其一,高校在民间文化资源的普查、挖掘、研究、整合,以及文化传承、发展、创新方面有着极其有利的条件。其二,高校拥有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可以充当“演员”与“观众”,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人才保证。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人校园,不仅可以使当代大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域文化,欣赏民间艺术,发现民间文化美的真谛,看到隐藏在民间故事后面真实的民间和人生;而且有利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先进文化,扭转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传承链条濒临断裂的局面。

国内外许多学者通过对从事健身舞蹈的能量代谢率、能量消耗和运动心率变化等生理指标分析,认为健身舞蹈具有很高的锻炼价值。而井陉拉花属于健身舞蹈类,是一项效能很高的有氧运动。经常参加拉花表演与练习,能够迅速消除人体内的过剩脂肪,增强人体肌肉力量和关节的灵活性,代之以健壮的肌肉组织,使软化、迟钝和缺乏活力的肌肉重新变得充满活力和具有弹性。同时,对于解除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压力,缓解身心紧张和疲劳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将井陉拉花引人高校,不仅可以起到爱国主义教育、爱家乡教育的作用,而且还将对大学生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高校保护和传承井陉拉花面临的困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中最脆弱的部分,当今我国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在高校保护和传承井陉拉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诸多困境。

(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普遥的认知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存在于某一地区、某一历史时期,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和文化价值的人类文化实践方式与艺术表现形式,如:舞蹈、皮影、剪纸(技艺)、民族体育活动等。同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它是我们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挽救,是我们对文化传统应有的尊重,同时也起着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遗憾的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现代传媒与市场化、娱乐化的冲击,民间传统的文化生态正在被破坏,趋于灭亡、失传的境地。由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不够,学生们对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常山战鼓、昌黎大秧歌、永年太极拳、井陉拉花等项目,知之甚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多是通过网络和各种媒体,因而就更谈不上对井陉拉花这一传统的舞蹈艺术的兴趣、认知及深人学习。因此,在高校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形势不容乐观,前景任重而道远。

(二)生存土壤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的必然条件是其旧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而社会生存条件的改变必将改变和影响其生存状况。现当代社会的文化主导形态是一种大众文化,并且西方现代文化的传入也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冲击,这些都将导致井陉拉花的生存环境发生改变。加之现实生活中,井陉拉花的传承人越来越少,保护观念存在误区,许多人只是单纯从经济角度看待井陉拉花,忽视其文化价值。因此,井陉拉花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和窘境。

(三)井陉拉花动作设计难度大,表演形式复杂多变,限制其进一步推广

井陉拉花虽属秧歌舞的范畴,但它又有显著的自身特点。传统的井陉拉花表演人数为六人或十二人,取“六合同春”之意。演员手执道具各有其象征:伞—风调雨顺;包袱(现不多用)—丰衣足食;太平板、霸王鞭—四季平安、文治武功;花瓶—平安美满。由于井陉拉花艺术性强,动作难度较大,大学生学习有很大的难度,使大学生的参与规模受到限制。同时,传统井陉拉花的表演,所用道具较多且相对考究,也给井陉拉花在高校的推广形成一定的财政压力,限制了井陉拉花在高校的广泛开展。

四、井陉拉花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以“原生态”价值取向“再造”民族传统文化,是高校文化建设的责任和优势,体现着高校引领文化的应有之义。顺应时展的潮流,融人更多的现代科技与人文理念,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使井陉拉花更好地融人高校,使原生态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必由之路。

由于社会风俗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题材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因此,井陉拉花要在题材上反映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突出现实特点。

而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人们在不断追求物质文化的同时,愈加重视自身的健康状况并希望拥有强健的体魄。因此,井陉拉花应在原有表演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造,使其大众化、普及化,并将其楔入传统校园节日文化中,建构新的文化生态。

风格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志和符号。在突出表现井陉拉花风格的同时,可将井陉拉花的拧肩、翻腕、扭臂、吸腿、撇脚等典型动作融人校园健美操的表演之中,利用头、眼、身、手的配合,表现井陉拉花动作的力度和协调性,形成健美操的一种独特的风格。再配以井陉拉花独有的音乐旋律,使大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增强了对动作的理解与表现,在创造美、欣赏美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而井陉拉花的艺术魅力也得以在校园文化载体上充分展现。

健美操练习形式多样,运动量可大可小,是一项适合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特点以及体质状况的健身项目,能够满足社会不同层次人群的需要,具有广泛的社会推广价值。利用健美操动作丰富、编排灵活、容易掌握的特点,将井陉拉花的表演动作按不同动作类型,编排成若干小节,使学生可根据锻炼的需要随意增减。加以动感强烈的现代音乐元素,井陉拉花这项传统艺术的瑰宝一定会绽放出灿烂的青春活力。

传统文化的途径范文5

[关键词] 自考;校园文化;传统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04X(2011)12-004-05

文化的力量,不仅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影响力的决定性要素,而且也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自学考试要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做出重要贡献。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新时期,如何进一步提高自考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在自学考试中如何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是需要积极研究并加以认真解决的问题,这应该成为自考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自考校园文化建设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选择

笔者认为,自考校园文化建设中传统文化教育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学考试校园文化建设要遵循道德育人,重视人文的传统。德育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我国历来重视以德育人,以德化人的人文传统。从孔子开始就把“德”“礼”作为首要的统治手段,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认为“刑”和“政”只能使人们表面上顺从而不敢做,只有以“德”和“礼”才能真正使人认识到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从而使社会更加安定。后来的孟子又把德育加以发展。他提出“仁政”学说,并把“性善说”作为其仁政的哲学基础,要求统治者做到“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主思想,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为人民争取自由和解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中国历代教育家对道德教育的重视,虽然主观上是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但客观上却使人能够重视品德,逐渐形成了我国传统文化中以德主教的教育观。

1.要以传统文化中仁爱为基础实施道德教育。仁爱的德育思想主要是由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提出的,他认为社会中出现的很多争斗、不公都是因为缺乏仁爱造成的,因为人与人之间不相爱,彼此之间缺乏同情心。所以,孔子提出了“仁者爱人”的思想,将“爱人”作为正确处理人伦关系的主要手段和最高道德原则。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学文”。则是明确要求人们要以孝、以德为先,在能够“亲仁”的基础上,如有余力,才去学文化。在具体的实践中,孔子坚持“一贯”和“忠恕”。“一贯”就是要坚持做,持之以恒,“忠”就是做对别人有益的事,“恕”就是不做对别人有害的事。自己不愿意做或不接受的东西,就不要施加给别人,这是爱人的基础。自己想要得到的,也要为别人谋之,这是爱人的高层次要求。所以,“仁爱”的思想体现了道德教育的本质和核心,即尊重他人,帮助他人,不加害他人。只有做到“仁爱”,社会才能长治久安,人与人之间才能互相宽恕,社会才会和谐。在自考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把培养考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作为最根本的道德要求。考生只有具备这些道德素质,才可能成为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合格人才。

2.要以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作为培养考生实现人生目标的精神动力。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精神占据重要的地位。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古代,为了生存,先辈们要同自然界斗争;为了发展,要同当权者斗争。可以说,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祖先们同自然同社会斗争的历史。早在《易》中,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说法。它以天道的昼夜不懈,周而复始,来鼓励君子应当效法天道而自强不息,积极有为。孟子则以更加具体的语言来号召人们应不畏逆境,他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认为无论在乱世还是在太平盛世,都需要自强不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是一种积极的处世态度,也是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几千年来这种精神已经不知不觉地渗透到国人的血液中,深深地影响着、激励着古往今来的中华儿女不断地奋发图强。近代以来,多少志士仁人为了抵御外辱、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而抛头颅、洒热血,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表现出坚强不息、奋发向上、坚韧不拔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买办资本主义的压迫,建立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进而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也是这种精神,鼓舞着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是我们在新时代条件下更加需要发扬的精神。自考生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不能够进入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校园,只能选择门槛较低的自学考试作为进一步发展的台阶。这也就决定了其从选择自考的那一刻起,就在不屈地向命运作斗争。他们没有因为未能上大学而自怨自艾,而是以自学考试这一方式,继续自己的梦想。可以说,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精神在他们身上很好地展示了出来。因此,创造一切条件鼓励考生自强不息,应该成为在自考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方面。

3.要以重义轻利为切入点,培养考生正确的人生观。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早期发展中,就出现了“义利之辨”的讨论。“义”代表了仁义道德,“利”代表了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物质利益。利义之争即是考验人们对精神追求与追逐物质利益发生矛盾冲突时所作的抉择。极端者,可以“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也可以“舍身以取义”。但纵观我国漫长的发展历史,“舍生取义”始终是人们的崇高追求。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他主张“见利思义”,“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要求人们在追逐利益的时候,首先要考虑是否符合“义”,即自己取利的行为是否是道义的。人们通常认为我国古代的义利观,仅仅注重人的精神道德提升而忽视或压制人的物质利益。其实,古代儒家思想中并未完全否定对物质利益的追求。相反,在符合道义的范围内,还积极提倡对于财富的追求。例如宋朝的叶适就认为,谋利而不自私其利,便是仁义。他为当时社会提出了当现实中义利关系问题相互矛盾时的解决方案。在新时期,随着现代化进程不断深入发展,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成为我们主要社会经济形态的背景下,求利欲望、“金钱至上”的思想大量涌现在人们的意识中。大部分自考生身处社会,各种思想都随时有可能进入他们的头脑,因此,自学考试校园文化建设,要针对这一现象,更加突出地在考生中进行义利观教育,使之成为对考生人生观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义为重”的义利观对由利益欲、享受欲急剧膨胀造成的道德滑坡、人格丢失等一些丑恶、阴暗、卑鄙的社会现象无疑是一剂良方。这样,不仅可以使自学考试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而且可以促进自学考试沿着健康方向发展。因此应该做到:第一,在个人利益与国家、社会利益相互冲突的情况下,要顾全大局。第二,对物质利益的获取要在社会道义和规范的约束下有秩序地进行。第三,要把从社会来的财富,再反馈到社会中去。这些观点对于今天抵制利己主义思潮,净化社会风气,提升全民道德水平,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4.以天人合一思想为基础,实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自考理念。中国古代虽然还无法通过物质生产的高速发展和技术的快速进步来保持人与自然界的和谐,但是我们的祖先已经有了初步的和谐思想,即不向自然界永无休止地去索取,追求人与自然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说明了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人只是自然中的一部分。把人置于从属自然界“天”的地位来考察,要求人们要遵守自然界的规律,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能无视自然而为所欲为。我们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强化对“天人合一”的科学认识,接受这份宝贵的遗产,并加以继承和发扬。特别是孟子的“仁民而爱物”之说,“仁民”是人本思想,“爱物”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爱物”而不弃人本,解决生态问题应继承这一思想。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后来开始渐渐转移到对人性的关怀和生命的关注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哲学的内在本质特点。自学考试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也应该树立和实践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教学理念,在广大考生中倡导人文关怀思想,使广大考生在专业知识不断增长的过程中,其人性、人格也得到健康发展,使其能够与社会、与自然、与他人和睦共处,从而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自考生大部分处于工作岗位,他们比在校园中的大学生更直接地创造物质财富,也比校园中的大学生更深刻地影响社会。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自考生所受教育的内容更能直接地体现我国这一传统的宝贵财富。

5.全面发展,培养造就适应现代社会的全面人才。在我国很早就有“六艺”之说,要求学者掌握礼、乐、射、御、书、数,使一个人具有多方面才能,以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孔子曾说“君子不器”,就是指君子应具备多种才能,而不能像一个器物一样,只有一方面作用。据史书记载,孔子本人就精通六艺。在后来考试的发展中,大多时候也比较好地遵循了这一优良传统。例如唐代,科举考试发展到较高程度后,也并不是惟考是举,而还要经过吏部的铨试。所谓“铨试”,主要指身、言、书、判。即要求考生体貌丰伟,言辞辩正,楷法遒美,文理优长。只有四者都达到,才可以中选授官。可想而知,如果一个人只会读死书,也不会有大的发展前途的。我国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能够“斗酒诗百篇”,也能够“十步杀一人”,可见其才能的多方面。宋朝苏轼,不但诗词文章作的好,书法也十分精通,被列为“宋四家”之首,同时还精通音乐,甚至美食,传世的“东坡肉”据说就是他创制的。只是随着后来封建社会的没落、僵化,进入明清,以八股取士的陋习,使我国的优良传统几近断绝,令人扼腕叹息。但这只可视作一股逆流,因为即便这个时代,也出现了顾炎武、王夫之等一批具有独立人格全面发展的学者和思想家。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知识一方面更加细致深入,一方面向全面综合发展。但总体来讲,越来越要求人们具备综合全面的能力。各种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体系的构建,体现出时代和国家建设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趋势。一个人如果仅局限于自己本专业,就很难取得重大成就。自考生由于学习形式的特殊性,评价制度的单一性,很容易出现惟分数是举,从而影响考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自考校园文化就要在这方面予以弥补。从我国优良传统中汲取营养,使考生全面学习现代化的知识,提高综合素质,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6.重视自我修养。从《大学》中的“诚意、正心、修身、治国、平天下”开始,我国古代教育无不重视一个人的自我修养,要求人做到“内圣外王”,实际上也就是要求人们将自我的高尚修养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精神物质财富,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孔子特别强调“信”,即人与人间由于自我修养的提高,从而建立的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他甚至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并举例说“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一个人如果不讲信誉,真不知道他怎么与人相处,可见他把“信”作为立身之本了。他要求人们加强自我修养,从正反两面要做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并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其强调只有自身的修养达到一定程度,做得较为完善了,才可以做到不令而行,使管理、制度自然而然地得以发挥最好的作用。在自我修养中,他着重从“文”和“礼”加以强调,即以知识和礼节作为修养的途径。例如他说的“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重视自我修养,在自考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尤其需要加以重视。因为大多数自考生没有身处校园,没有老师的管教,没有校园制度的约束,而社会各种纷繁复杂的观念又不断充斥他们的耳目。因此,自考校园文化尤其要担负起这一重任。

二、自学考试校园文化建设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参照普通高校的办学理念,自学考试从教育理念、学科设置、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等各个环节上,建立和完善传统文化教育教学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它既是自考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在自考中的地位、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提升自考质量的必然要求。为此,笔者认为自考校园文化建设中传统文化教育应采取以下主要方式:

1.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隐性课程改革和建设

除已经开设的代表传统文化的课程外,应广开思路,挖掘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内容和学科门类,适当增设最能体现传统文化的学科,使自学考试最大限度地涵盖中华文化的经典内容和领域;仿照普通高校的课程设置,适当增加理工类自考课程中人文类科目。我们现有自考课程中,文史类课程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较为理想,而理工类课程缺少人文科目,或者说对传统文化中人文类内容重视不够,这在自考校园文化建设中有待加强。自学考试管理机构应进一步挖掘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专业教育、思想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强化民族传统文化人文教育的全方位渗透,提高考生的人文素质底蕴。在此基础上,增加传统文化教育课学时、学分,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激励主考学校和教师在教材的编写、考生的辅导时更关注传统文化专业理论的学习以及辅导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将考生对传统文化课程的学习情况纳入结业、毕业考评范畴,从而提高自考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情,提高传统文化教育在自考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虽然自学考试不像普通全日制高校那样,可以借助学校有形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但自学考试在隐形课程建设方面有自己的优势。自考管理部门可以提供一切可能的机会让考生开展一些活动,通过这些有益活动,逐步形成具有自考特色的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等。考生还可以根据自身优势,以网络、电影、电视、广播、报纸、墙报、展板、各种刊物等传媒为平台,宣传讲解文化知识,交流学习经验,通过讲、学、得的有机统一,以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

2.学习者与教育者相互交流,教学相长,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

首先是师生之间的交流。古人认为“古之学者必有师”,教师的作用是“传道、授业、解惑”。贾岛因为“推”“敲”的一字之辨而拜师,可见古人对拜师学习的重视程度。自考生没有固定学习时间,也没有固定学习场地,其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但这对立志成才的考生来说既是挑战,也是锻炼学习本领的机会。要把握这样的机会,考生应广开思路,寻求有效学习途径,而拜师不失为有效的方法。所拜对象,可能是主考学校专业课教师,也可能是其他领域内学有成就的人。作为师长,他们受过专门的教育训练,知之在先,知之较多,又是年轻一代心灵的启蒙者和塑造者。教师可以采取各种有效方法把教育内容传授给考生,同时教师通过自己言传身教,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内容,向考生传授祖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提高考生传统文化修养、增加传统文化知识积累的同时,提高考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尊重传统文化的自觉性。此外,自学考试中广大考生不可能像普通高校学生那样与教师面对面交流,但从本质上说,自学考试也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构成的统一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能是辅导老师,也可能只是教材。考生通过在参加培训的过程中,在自己学习教材的过程中,都会有所心得,他们可以将这些感悟反馈给老师,或是自己思考处理。现代通信手段可以成为我们学习交流的好帮手,借助于网络、电话、报纸等方式,考生可以很方便地和学校、和辅导老师交流,以实现获得更多知识和检验知识的目的。同时,主考学校可以尝试定期开设培训班的形式,为考生创造面对面交流学习的机会。这样,不但提高了考生的学习效率,也可能为自考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一个全新思路。

其次是考生之间的交流。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奠定了我国古代重视交流学习的优良传统。《学记》中也说:“相观而善之谓摩”,即学生要在一起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古代读书人每逢节日,或其他特殊日子,多喜欢在一起吟诗作对,相互问难,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既巩固了知识,又锻炼了思维,这个作用是死读书万万做不到的。一个人的活动范围、见识都是有限的,而穷尽所有的书籍更是不可能,这就需要在交流的过程中从别人那里获得自己没有的知识。“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强调了学习过程中朋友交流的重要性。现代社会尤其是这样,我们处在知识爆炸的年代,据有关统计显示,现代知识每五年几乎都要更新一次。所以,与人交流获取新知就显得尤为重要。自考生大都分散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工作岗位,交流起来会有一定难度,但也并非是不可能。主考学校可以定期组织适当规模的读书会,向考生推荐一些优秀传统文化名著,可以定期举办座谈讨论,调动每位考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积极性,可以举办学术讨论,开展一些学习学术论文、科研成果的评奖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通过这些活动,培养考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为考生学习传统文化提供动力支持。

3.创造实践机会,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学习和掌握

古人重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司马迁遍读宫中藏书,又游历了祖国的名山大川,终于完成了《史记》这部巨著,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著名旅游家徐霞客,自幼“侈博览古今史籍及舆地志、山海经以及一切冲举高蹈之迹”,积累下丰富的地理学知识,后来又“不避风雨,不惮虎狼”,广泛考查湖南、广西、贵州、云南等世界上热带、亚热带岩溶面积最大、岩溶发育最完全的地区,终于写成了《徐霞客游记》,这是世界上关于岩溶地貌记载的最早文献。从我们现阶段教育目的来讲,学习书本知识和增强实践能力,无论是哪种学习方法,其落脚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增进对传统文化的掌握,用传统文化陶冶情操、完善人格。为达此目的,尤其应该重视实践。其一,在学习传统文化导向上要整体设计、逐渐渗透,充分借助所考学科学习传统文化主渠道作用,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同时,考生还应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地去感受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其二,加强社会实践活动,以本地人文资源为依托,整合地域文化资源并根据学科内容的实际,有计划地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在实践中触摸活生生的传统文化。其三,考生应积极参与到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节日、体育等活动中去,学习和了解民族传统的文化内涵,培养自己热爱故土、热爱民族、热爱本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其四,有条件的考生要依托各种社团,积极参加各种文化艺术活动,把学科知识与实际活动联系起来进行互动、互补,在潜移默化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既丰富了人类文明,也为民族、国家和社会积累了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也是自学考试校园文化建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在新形势下,自学考试校园文化建设要挖掘、传播与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使其成为推动自学考试服务于民族发展、国家强盛、社会进步之动力,从而使自学考试校园文化成为内涵不断丰富、制度更加完善的文化形态。

[参考文献]

[1]罗金远.自考校园文化建设与学习型社会[J].湖北招生考试(理论),2004,(04).

传统文化的途径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途径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多次作出重要指示。2014年,教育部又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对全国各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做出指导和部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现对青少年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和品格的塑造,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的主题和使命之一。

但是目前,部分高校普遍重视的是科学知识的传授和相应技能的培训,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育。尤其是一些理工科院校把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分割开来,致使大学生人文素养不容乐观,国学知识严重匮乏。由于对中华文化的漠视,带来了大学生民族情感、社会意识、家国情怀、审美情趣的淡化,从而导致了大学生群体整体素质的下降,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刻不容缓。作为文化教育传承的重要阵地,高校不容推卸地肩负着保护国家的文化安全、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维护民族文化血脉传承的重要使命。大学教育必须体现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色。笔者结合当前高校的实际,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做如下阐述:

一、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色设专业,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专业设置

在学校的专业建设中,部分院校可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文艺术的特色,设立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制定传统手工技艺、民间美术工艺、民族表演艺术等民族文化相关专业教学标准,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如江西省部分院校可设立陶瓷工艺等专业,福建省部分院校可设立木雕工艺、根雕工艺等专业,宁夏省部分院校可设立回族医学、回族花儿等专业。进而培养民族传统文化和非遗文化传承人,避免优秀的民族文化传承被遗失或断代。明年教育部的高校专业设置中将首次增设“国学教育本科专业”,目前东北师大、北京联合大学等高校已经在考虑招收“国学专业”学生。武汉大学也提出“申请国学班的考生将优先录取”的诱人条件。

二、在学校普遍开设传统文化教育通识课程,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体系

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要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目前部分高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列入到通识教育的范畴,增加了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通识类课程。一些院校也可根据情况将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列入到培养方案,纳入到学校课程体系。从而为大学生较系统地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历史,领悟传统文化精华提供必要的课程平台。

三、编写修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课本

在传统文化教材建设方面,近年来,教育部虽然已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列入“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相关大学和出版部门已先后编写出版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传统文化通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等书籍,有的书籍已作为部分院校传统文化教材进入课堂。但是在教育实践中,这些教材也暴露出一些“大而空”的缺陷,泛泛而谈的内容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今后我们非常有必要集中有经验的专家教授加强对现有教材的分析研究,选择那些能够体现模块化、项目化的传统经典,同时组织相关人员尽快编写出高水平、规范化、深受师生喜爱的教材、课本。

四、努力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师资队伍

教育的质量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水平的高低。由于历史的原因,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发展。目前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不容乐观,难以很好地承担传统文化教学的任务,因此,必须从培训教师入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派出学习、课题资助、与文化单位交流、研讨等形式,建设一支国学功底扎实,熟悉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同时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教育教学。可在学校设立技艺指导大师岗位,成立大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大师的实践指导作用,从而真正打造一支基础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五、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教学

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紧密结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融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从教学内容来看,马克思主义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结合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在要求;从教学目标来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根源性意义,从学生实际情况来看,有利于增进大学生对世情、国情、党情的了解,对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与认同。

六、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学生第二课堂

笔者在对3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传播路径的调查问卷。60%的学生认为要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以活动为载体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做到寓教于乐。一是成立传统文化类社团、协会,广泛吸纳社员进行宣传教育。如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淑女学堂,宁夏大学的六盘山诗歌社,银川能源学院梅兰竹菊书法协会等;二是以传统文化为主线,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如汉服文化节,中华古典诗歌朗诵节,书法绘画手工艺大赛,民族音乐、舞蹈大赛等。三是邀请传统文化名人、国学大师、非遗传人开展传统文化讲座报告。举办国学大讲堂、高雅艺术进校园、非遗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四是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旨的“牢记校训,不忘初心”讨论实践活动。如清华大学校训“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厦门大学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银川能源学院校训“胸怀祖国,修身齐家平天下”等。

七、组织开展好传统节日活动,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传统佳节

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为契机,紧紧围绕节日主题,精心组织开展剪窗花、吃饺子、猜灯谜、闹元宵、吃粽子、插茱萸等各种民俗活动。文化活动要充分体现民族风俗和民族心理,真正挖掘传统文化节日的文化内涵。在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活动中,学生会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八、保护文化遗址,领略名胜古迹,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历史遗迹

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一些院校可充分利用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站)、图书馆、美术馆、剧院、故居旧址、名胜古迹、文化遗产等具有历史文化风貌等故地街区,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可与当地协商挂牌创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文化传承基地”等,从而建立学生定期参观考察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遗址、名胜古迹等公共文化机构的长效机制,努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九、以微信等新媒介为传播载体,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思想宣传阵地

微信,是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和网络交流工具,自面世以来,广受大众的喜爱,目前微信的“朋友圈”、“公众平台”、“摇一摇”、“扫一扫”等功能在大学生群体中被广泛使用,可以说“刷微博”成为大学生乃至社会人士的一种时尚追求,院校应积极地利用微信的这些功能,将组宣部或团委设立为特定组织机构,将微信的种种功能充分地被挖掘利用,成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媒介,从而使大学生借助微信平台自觉承担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旨在通过多种渠道,给大学生搭建一个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丰富文化遗产,初步掌握中华民族特定的价值系统、思维方式、社会心理以及审美情趣的平台,是培养大学生民族情感、国家观念、社会意识的重要手段,是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大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有效方式,并最终帮助他们修养身心达到较高的人格境界和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Z].2014.

[2] 赵东、王珍燕 .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完美人格的塑造[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4.

[3]冯友兰.论中国传统文化[M].上海:三联书店,1987.

传统文化的途径范文7

关键词:戏曲进高校;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J617.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9-0051-03

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急剧变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化革新。然而来自国内外的恶俗文化垃圾对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强烈冲击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当代大学生既要在全球化的视野下学会接受新的东西,又要发扬本民族本国家优秀的文化传统,不仅需要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同时也需要培养自己的艺术文化修养。

谈及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戏曲艺术必名在其列。她是中华民族长期创造的宝贵艺术财富,已经成为识别中华民族个性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她是最具中国特色和中国做派的,最为中华民族儿女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让戏曲艺术走进校园,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中国戏曲的艺术特征

中国戏曲,与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她的特点是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现现实生活,即“无声不歌,无动不舞”,她将文学、音乐、舞蹈、绘画、杂技等众多艺术形式聚合在一起,在共性中体现个性。中国戏曲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使其在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其独特的艺术光辉。中国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是综合性、虚拟性和程式性。

(一)综合性

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的民族艺术。这种综合性不仅表现在她融汇了各个艺术门类,比如文学、音乐、舞蹈、绘画、杂技等,还表现在她精湛的表演艺术上。唱、念、做、打在演员身上的有机构成,便是戏曲综合性最集中、最突出的体现。这四种表演技法相互衔接,相互交叉,构成方式视剧情需要而定,但都统一为综合整体,体现出和谐之美,充满节奏感。各种不同的艺术因素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通过演员的表演实现戏曲的全部功能。所以说,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富有形式美的戏剧形式。

(二)虚拟性

虚拟是戏曲反映生活的基本手法。中国戏曲的虚拟性首先表现为对舞台时间和空间处理的灵活性方面,所谓“三四步行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眨眼间数年光阴,寸柱香千秋万代”。其次是在演员对某些具体生活动作的模拟方面,比如开门关窗,行船跑马,穿针引线等,更集中、更鲜明地体现出戏曲虚拟性特征。这是一种美的创造,她极大地解放了艺术家的创造力和观众的艺术想象力,从而使戏曲的审美价值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三)程式性

程式是戏曲反映生活的表现形式。这种程式性是指对生活动作的规范化、舞蹈化表演,而且被重复使用。比如戏曲表演中的上马、登船、爬楼等,角色行当、音乐唱腔、化妆服装等各个方面,也都有一定的程式。程式是一种美的典范。

二、戏曲艺术在江苏大学的现状

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名片,用优秀的戏曲艺术来熏陶当代大学生是弘扬传统文化和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我校周锐同学曾代表江苏大学参加第六届全国高校京剧演唱研讨会,凭一出《甘露寺》荣获全国青年组一等奖。2013年起,江苏大学开设公共艺术选修课《戏曲鉴赏》,文法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实践课《中华才艺》、海外教育学院留学生的《中国文化》课程都引入了戏曲教学,其中文法学院的“品位国粹 传承文脉”戏曲赏析活动作为优秀案例,收入2012年《江苏大学基层团支部活力创意汇》一书。江大附属小学也和大学生举办过以戏曲体验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13年4月,为推动国粹艺术在学校的普及和发展,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大学生艺术团兰韵戏曲社正式成立。“兰韵”得名于百戏之祖昆曲的象征“幽兰”,戏曲社以“唱响青春,传承国粹”为宗旨,目前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豫剧为主要剧种。作为《戏曲鉴赏》课的第二课堂,兰韵戏曲社自成立一年多来,积极参与学校的重要活动:参加了奥地利格拉茨大学孔子学院代表团来访、先进材料国际会议接待演出、亚洲杰出青年论坛中国文化体验等活动。策划了“醉美端阳 戏话白蛇”端午国粹展演、“情暖金秋 文艺惠民――大学生艺术团送戏进社区”、“留学生中国文化体验之旅――京剧魅力”等活动,得到了广泛好评。今年4月,学校举办了首场师生戏曲专场晚会。以上演出被中新社、新华日报、新民晚报(美国版)、七彩戏剧频道、江苏城市频道等多家媒体转载报道。戏曲社还与省内兄弟高校的戏曲社团也保持了密切联系,并在新浪开通了官方微博。

兰韵戏曲社正处于起步阶段,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也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缺乏专业演员指导,招新时许多同学的不感兴趣,由于专业分散,集体排练时人员不易集中等问题。因此,在传播戏曲艺术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戏曲社仍然任重道远。

三、戏曲艺术进校园的意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传统文化的普及提高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其报告中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推动戏曲艺术进校园,也是在文化领域践行中国梦,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

戏曲艺术的审美价值,首先体现在其脸谱艺术上。

戏曲脸谱是戏曲艺术中面部化妆表演一种独有的程式化方式,它的设计审美又体现在设色、图案等方面。在设色方面,戏曲脸谱大多以民间喜闻乐见的色彩为主,不仅色彩绚丽夺目,而且也具有特殊的符号意义,用以象征人物的善恶、好坏、性格特点等。这种指代的功能,把色彩象征作为手段,使人一眼便能辨别出善恶美丑、聪慧愚蠢。在图案设计方面,戏曲脸谱同样丰富多彩。这一特点在净角身上尤为突显。无论是脸蛋、额头、眉毛等都施以各种装饰图案。这些图案也有一定的寓意和说明功能。比如包拯脸谱上常以月牙表示“日断阳,夜断阴”,象征他铁面无私的性格特点。脸谱图案的设计是艺人在长期劳动中不断改进共同创造出来的智慧结晶,图案中包含了对人物形象、性格品质的典型总结,是印在人们头脑深处的符号。

此外,戏曲演员身上穿着的服装同样能体现戏曲艺术的审美价值。服装上的花纹、图案同样色彩缤纷,美丽动人。它们与脸谱相辅相成,在带给观众视觉享受的同时,也使观众加深了对戏曲的理解与认识。

(二)激发学生的创造想象力

在戏曲演出中,有些舞台动作并不能被大多学生观众所理解,这正体现出了戏曲的艺术特征之一――虚拟性。在此举两个例子。在京剧《白蛇传・游湖》中“以桨代船”的身段,演员都通过身体的前后晃动来表现行船的颠簸,四人步调一致,相互配合,使观众觉得满台无水却满台是水,这是“空间”的虚拟。另一例子便是“时间”的虚拟:京剧《三岔口》:明明台上灯火通明,两位演员在舞台上通过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使观众觉得的确是在黑暗中一般,生动逼真。

在传统戏曲舞台上,几个龙套走几圈圆场便是千军万马行过了万里疆场。这种渗透道家“虚无主义”的传神表演,突破了舞台对时空的限制,正是戏曲艺术的高明之处。它体现了中国古典美学以虚为实、虚实相生的特点,能够让当代学生培养一种创造性思维,对学生的思维习惯的育化有着积极影响。

(三)增进大学生的文学修养,陶冶情操

青年学生不喜欢戏曲的首要原因,就是感觉其唱腔拖拉,唱词艰涩。如今,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已经没有耐心静下来欣赏一场戏曲演出。如果他们能够静下心来走进戏曲艺术的世界,那么就会发现,戏曲里面也有优美的唱词和动听的旋律。

在京剧《野猪林・风雪山神庙》中有这样一段唱词:

“大雪飘扑人面,朔风阵阵透骨寒。彤云底锁山河暗,疏林冷落尽凋残。……问苍天万里关山何日返?问苍天缺月儿何时再团圆?问苍天何日里重挥三尺剑?诛尽奸贼庙堂宽,壮怀得舒展,贼头祭龙泉……”

这段唱词表达的是林冲惨遭发配时的忧愤之情,具有很高的文学性,里面有对仗句,有排比句,有萧瑟凄凉的环境描写,有愁苦烦闷的思亲之情。这些优美的唱词不仅对演员的表演起着衬托作用,而且对大学生文学内涵的提升也有很大帮助。此外,戏曲当中也有很多动听的曲牌和特有的唱腔,在当下这种文本阅读严重弱化的互联网时代,它们在带给观众听觉享受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陶冶观众的性情。

(四)宣扬传统美德,教化观众

中国传统的戏曲剧目数以千计,里面也包含了数不清的优秀传统美德。

有的剧目教人为善。比如京剧《赵氏孤儿》,里面有心狠手辣的奸臣屠岸贾,也有心地善良、舍子取义的程婴和公孙杵臼,两厢对比,在讲述一段历史的同时,也宣扬了与人为善的主旨。

有的剧目教人为忠。比如杨家将的故事,京剧、越剧、扬剧等多数剧种都有剧目体现,《四郎探母》、《百岁挂帅》、《穆桂英挂帅》等均是常演剧目。杨家三代人前赴后继忠心报国的英雄事迹和优良家风感人至深,这种爱国精神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都教育着千千万万的国人。

有的剧目教人为孝。京剧《清风亭》最具代表性:义子发达后抛弃养父养母,惊怒天庭,最终雷劈逆子。虽然有因果色彩,却朴素地反映了中华民族深刻的恪守孝道的观念,观众也从台上的故事中,能寻找到感情的共鸣,这便是戏曲高台教化的功能。

戏曲中所宣扬的优秀传统美德远远不止这些。这些传统美德教人为善、为忠、为孝、为义,并没有过时,恰好是和我们今天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的。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仍然有着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现实意义,值得青年学生去继承和发扬。

四、推动戏曲艺术进校园的方法、途径

2013年6月3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视察江苏大学时,他提议学校可成立国学、音乐、戏曲、书法等社团,在锻炼学生社会活动能力的同时,养成学生创新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戏曲艺术进校园能对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笔者认为,学校和青年学生应当本着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神,努力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推动戏曲艺术进校园。

(一)努力推进课堂教学

在课堂上开设戏曲教学,使戏曲进入大学校园,让大学生关注戏曲,体验戏曲,从而使大学生更多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是加速戏曲传播的一条有效途径。

我校《戏曲鉴赏》开设至今,有300多名学生先后选修。学生选课数量相对于全校几万名学生而言仍然不够。据《戏曲鉴赏》选修课主讲老师介绍,我校《戏曲鉴赏》课每周只有一次课共三个课时,一学期也只有短短十周左右上课时间。综合分析看,安排如此少的课时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我校了解戏曲、懂得戏曲、研究戏曲的老师不是很多。其次,工科学生喜爱戏曲的也很少,多数理工类学院的学生更喜欢的是街舞等现代元素。

针对我校戏曲选修课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推动戏曲走进校园,首先要对学校的戏曲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一来可以增加戏曲教师的数量,二来对戏曲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也有帮助。同时,戏曲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可以以“以演代学”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走上讲台,穿上戏曲服装体验戏曲,这样对活跃课堂气氛也有帮助。另外,主动选修戏曲课的同学,在平时也需要向周围的朋友多多宣传戏曲,这样让更多的同学能够知道戏曲,了解戏曲,最终喜爱戏曲,继承和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

(二)开展学生戏曲社团活动

学生社团是学生自己创设的组织,是吸引共同爱好者的乐园。实践证明,通过学生艺术社团开展校园戏曲活动是一个极好的路子。兰韵戏曲社是我校《戏曲鉴赏》课的第二课堂。今年4月,同学们将热播的电视剧《甄传》搬上了舞台,在专业演员指导下,排演了越剧《甄・君臣游园》选段,受到了师生的热烈关注。

然而,这些大都是以演员演、观众看为主,笔者认为,戏曲社还可以在平时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戏曲艺术活动,比如“戏曲知识竞赛”、“京剧脸谱绘画大赛”等等,这些活动能够提高大学生热爱戏曲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参与进来。同时,海外留学生也是学校一个特殊群体,戏曲社也可以将他们作为宣传中国戏曲的重要对象。只有这样才能扩大戏曲在学生中的影响力,戏曲在校园里的知名度才能进一步得到提高。

(三)戏曲院团也应主动走进校园

戏曲在大学校园里的传播不仅需要青年学生的努力,校外的戏曲演员、戏曲剧团同样应该加入到推动戏曲艺术进校园的队伍中来,利用便利条件与高校展开合作。

学校可以请一些戏曲名人来校做讲座或演出。六年来,学校曾邀请江苏省昆剧院副院长王斌、原上海京剧院院长黎中城、原央视戏曲节目主持人白燕升等名家来校讲座。苏州评弹团两次来江大进行精品折子戏演出。今年5月5日,梅花奖得主、著名扬剧表演艺术家徐秀芳在南京师范大学为学生们做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讲座,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苏州大学每学期都会邀请京、昆、越、扬、锡剧等剧种的著名演员来校进行授课表演,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的看戏热情。

这是一个微博、微信广泛覆盖的时代,高校、院团有官方微博,师生、演员都可以有私人微博。突破地域限制,利用先进通讯技术来传播国粹不失为一条新路。上海静安越剧团与江苏大学的合作正是从微博沟通开始的。今年4月,江苏大学师生戏曲晚会得到了静安越剧团的大力支持,正是戏曲院团与高校共同为传承民族文化而进行的良好合作。该团团长助理、优秀青年演员吴悦全程担任了晚会策划和艺术指导,并代表该团向我校赠送了花篮。他指导我校戏曲社的越剧《十八相送》参加江苏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戏剧类),荣获二等奖。

如今,戏曲观众群越来越趋于老龄化。因此,戏曲艺术的传承首先要争取年轻观众,只有这样才能使戏曲焕发生机与活力。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在全国各大高校开展正兴之时,各戏曲剧团也应以此为契机,到高校进行专场演出,以此拉近戏曲与学生的距离,打消学生对于戏曲的某些简单的误解和偏见。

结 语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文化是民族的根,精神是民族的魂,传统是民族的本。历史和现实表明,要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必须把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立足点。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推动其走进校园也是在践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青年学生既要认识到戏曲艺术进校园的现实意义,也要努力扩大其在青年学生中的影响力,推动戏曲艺术进校园。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如果戏曲艺术有了青年学生这样的传承者和弘扬者,那么我国优秀的传统戏曲文化瑰宝必然会走出日趋衰落的危机。

参考文献:

[1]王琪.王晓坤.黄帅杰.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戏曲艺术与校园文化建设―以河南师范大学为例[J].时代文学,2009年10月15日.

[2]秦方方.中国戏曲脸谱设计的审美价值[J].戏剧文学,2008年第10期.

[3]冯磊.中国戏曲的德育功能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4]张春娟.地方戏曲如何走进校园――以秦腔为例[J].当代戏剧. 2013年1月15日.

[5]朱栋霖.“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戏曲评弹鉴赏与大学生文化养成.艺术百家. 2013年1月15日.

传统文化的途径范文8

[关键词]中华传经典诵读;文化价值;途径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5-0145-02

1 前 言

经典的文学创作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精华,中华传经典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养料。中华传经典诵读是我们延续上千年的优良教育传,尤其是在现代语文教育中是完全不能被忽视的。近几年来,经典诵读的浪潮在逐渐涌现出来,特别是出现了很多有关青少年诵读经典文学作品的事件,进而也产生了很多的争论,逐渐朝着“读经现象”发展。正当中华传经典诵读在全国开展很激烈的时候,中学语文却出现了对开展中华传经典诵读不平衡的现象出现。其中有些中学非常重视中华传经典的教育价值和文学价值,同时学校也开发出了很多有关经典诵读的课程,建立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相反,有些中学却忽略了中华传经典的教育价值和文学价值,只是在语文教学中略微涉及一点有关中华传经典的内容,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系;还有一部分中学根本就不学习中华传经典诵读的内容。由此看来,中华传经典和语文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本文主要从提升语文素养、凝聚精气神以及发扬传文化阐述了开展中华传经典诵读的文化价值,并具体提出了一些开展中华传经典诵读的有效途径。

2 开展中华传经典诵读的文化价值

2.1 可以提升语文素养

(1)可以大量积累文化知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内容也比较独特,在日常生活的任何一个领域都有可能涉及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有很多,例如:建筑、饮食、服装、文学、舞蹈等。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讲解中国传文化,如果只讲解一些观念文化,而缺少具体的文化成果的讲解,那么教师并没有全面的将中国传文化介绍给学生,更不要说提高学生学习中华传文化的兴趣了。不管我们生活在什么样时代,积累文化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人们大量诵读中华传经典,可以积累更多的文学知识,开阔视野。例如:中国的传节日文化不仅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也和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传节日都具有独特的来源。例如:春节是新一年的第一天,代表着做任何事情都顺利,有一个好的开端。正月十五是元宵佳节,是新的一年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人们每年都有赏灯、猜灯谜的习俗。清明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同时也是一个节气,清明节正值春天,万物复苏,人们在这一天要插柳、放风筝等。八月十五中秋节,人们要赏月和吃月饼,代表着一家人团圆、幸福美满。

(2)扩展阅读视野范围。提高人们的文学修养,是和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文化素养转变为人们自身的文化修养是分不开的,然而文化修养的提高就是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这在语文教学中叫做阅读教学。现如今,大多数中小学教师都在努力研究提升学生们阅读能力的方法,但是,大量的阅读是提高语文修养的一个重要环节,而现如今,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却存在很大的危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网络技术逐渐代替了传的读书看报形式,人们逐渐在怀疑阅读的意义,特别是对经典阅读的程度大大的下降了。中学生应该大量吸收各类知识和信息,但是,由于他们学习的科目较多,学习时间紧张,相对阅读的时间就很少,这使得他们将阅读的内容仅仅局限在了课本和考试的材料中,阅读面较小,不能开阔阅读视野,这样将直接阻碍语文素养的提高。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有很多,例如,网络、电视、光碟等,是一个发展比较好的趋势,同时也是文化多元化的内在要求。然而,中华传的经典作品也是学生阅读的主要来源。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各自的经典作品,同样,阅读这些经典作品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中华传经典诵读不仅具有文化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同时也能扩展阅读视野范围,在头脑中积累大量的知识,尤其对于提升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3)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对于中学生来说,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和层次性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不仅要将表达的内容表达完全,而且还要带有一定的情感,解决语言干瘪的问题。经常诵读是让学生在头脑中快速储存各种材料和知识的最有效的途径。中华传经典内容丰富多彩,覆盖了很多领域的信息。如果经常诵读中华传经典作品,将文字背后作者的思想感情熟记在头脑中。经过不断的积累,很多经典语句慢慢的内化语感。如:古代的经典诗歌,尽管和现代相隔的距离较远,但是,我们可以经过想象,领略作者真实抒发的情感,从而不会阻碍现代人的阅读。

2.2 凝聚精气神

(1)有利于培养强烈的责任感。一个人身体里是不能缺少强烈的责任感的,在中国传文化中,主要宣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体验生活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在真实的生活中领悟自身存在的世界,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园。而另一种途径就是从书籍中学到,和他们进行交谈,从而走进他们构造的精神家园。古时候的英雄和文学圣人的事迹都已经成为历史,但是,他们精神的传递却从没有停止过。我们在阅读每一本经典作品时,作品所蕴涵的精神和情感都会融入到读者的心里。由此看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责任感,是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人所必不可少的东西。

(2)有助于培养旷达的精神。现代社会中,社会的环境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人们对理想的追求也有所不同。高考是每个学生都要面临的一道坎,高考考的不仅仅是知识和分数,而且还是考察学生的心理素质。现在有很多学生承受不了高考带来的压力而出现了轻生的现象,真是让人汗颜。其实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小小转折点,如果因为一个简单的考试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那么人生漫长的路有很多都是我们所意想不到的困难我们又该怎么面对呢?由此看来,保持乐观旷达的精神才能让人们在巨大的困难和挫折面前找到心灵归宿,让生命充满无限活力。

2.3 传承和发扬中华传文化

(1)增强学生对传文化的认识。每个人都是传文化的继承人,但是近几年由于传文化经典出现了断层,结果使上千年的传文化之经典渐渐地从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分离出来了。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在学校中听不到学生东渡诵读经典名句的声音。学生对中华传的经典作品不加了解,那么更没有办法理解其内在的真正含义和价值。现如今,文化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青少年更加喜爱西方的文化,他们在沉迷于西方国家文化的同时也逐渐将中华传的经典忘掉了。例如:青年朋友喜欢圣诞节超过了春节,外国的情人节是情侣之间送玫瑰花和巧克力来表达各自的情意的,他们却忘了中国的情人节也蕴涵着一个非常浪漫的故事,甚至有些青年人连端午节、中秋节是哪天都不清楚。因此,学生要大量诵读中华传的经典,从而增强学生对传文化的认识。

(2)可以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现如今,我们又重新提到经典诵读,而且将中华传经典诵读归纳到教育体系中,从而构建了传文化和现代文化沟通的桥梁。通过经典的无穷力量,将民族文化血脉注入到青少年的心里,充分发挥他们的力量展示出中华文化无穷的魅力。

3 开展中华传经典诵读的有效途径

3.1 构建宽广的诵读平台

学校可以开展中华传经典诗歌朗诵比赛。通过对优秀作品的朗诵,用比赛的形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来。比赛获奖只是表面形式,而真正的目的是为学生创造更多诵读中华传经典作品的机会,让学生的阅读视野扩大,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他们口语表达能力。也可以建立开放式的图书馆,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中华传经典的作品。

3.2 开发具有特色的课程

鼓励学生多诵读中华传的经典作品,最终目的是为了继承中华传的经典文化,从而进一步提高语文综合修养。所以,中学生读经典作品不能只是一味的追求诵读的数量而不求诵读的质量,而是要将诵读发展成为学生学习的兴趣。学校开发具有特色的课程,增加文化涵养。因为文化涵养可以让人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不只是表现在人头脑中储存能量多少,同时人的语言和行为也能表现出一个人的文化涵养。所以,开发具有特色的课程,不管是用什么形式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注重增强学生的文化涵养。

3.3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中华传经典诵读和历史内容结合在一起。我们在诵读中华传经典时,往往不清楚其历史背景,只有站在历史的角度上才能真正读懂文字所要表达的真正情感。所以,在诵读中华传经典作品时将语文课本上的知识和历史知识相结合,打破学科间学习的障碍,从而扩展学生的视野。

4 结 论

总体说来,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都称之为经典的艺术作品,不仅代表着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且在这些优秀作品中还蕴涵着中华民族的传美德和伟大的精神。我们在欣赏和学习这些优秀的作品时,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而且也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国古代的文学知识,同时也能增加我们的爱国情感,陶冶情操、树立远大的志向。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诵读中华传经典的文化价值,并找到一些开展中华传经典诵读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于守海,韩娇.经典诵读与人文教育[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宁殿霞,张青丽.开展经典诵读提升综合素质[J].新西部(下旬刊),2011(2).

[3]陈雨曦.从经典诵读活动看大学生对传文化的缺失及其对策[J].科技信息,2010(10).

传统文化的途径范文9

关键词:高职;美术教育;途径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0-0043-02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高职美术教育作为文化教育领域不可或缺的部分获得了广泛的发展空间。同时,科技的飞速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以及网络社会的逐渐形成使美术教育的内容不断增加,教学手段不断丰富,教育环境也日益复杂,不断影响和冲击着传统的美术教育途径。这就要求高职美术教育工作者及时调整、改造和创新美术教育的实施途径,使其更具实效。

高职美术教育途径的现状

高职美术教育的途径指美术教育工作者“对高职生实施美术教育时可以利用和选择的渠道或路径,是实现高职美术人才培养目标、落实美术教育内容的组织形式,是做好美术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条件”①。当前,高职院校的美术教育途径主要有以下的问题:

注重传统式课堂教育途径,现代化技术水平仍需加强 目前,高职美术教育主要通过专业基础课和技能训练课等课程途径开展,将课堂作为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由于受传统美术教育的影响,我国高职美术教育在课堂教学某些方面依然存在着一些滞后现象,影响了现代化教学水平的提升——“传统的美术教学主要是以教师初步讲解、学生单独练习、教师再予修改的模式进行的,理性知识太多,感性材料太少,限制了学生全面认识事物,限制了创造性的发挥。”②所以,高职美术课堂教育需更多地融入现代化的教学内容和加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使美术教育主渠道实现现代化的提升和改造。

注重显性教育途径,较为忽视隐性教育途径 高职美术教育实践中存在着一定规律性和计划性,通过有意识的、直接的、外显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受到影响的渠道和路径,如美术课程、教学课件和教材等,都具有显性的教育功能。同时,也存在着通过无意识的、间接的、内隐的教育资源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的渠道和路径,如教师的人格魅力、师生关系、校园文化氛围等,它们具有教育作用的无意识性、教育影响的间接性、教育方式的内隐性、教育范围和内容上的广泛性等特点,在培养学生的的认识导向、情感陶冶、行为规范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高职院校的美术教育工作者大多只注重显性教育,而忽视教育过程中隐性教育因素,从而导致隐性教育途径的挖掘力度不足。

注重现实教育途径,网络虚拟途径利用有限 计算机和网络在社会各个角落的广泛渗透,逐渐形成了人类生存的“第二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生活方式。以高职大学生为主体的上网人群日益增多,使网络成为学生获取信息、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而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网络教育途径在资讯的丰富性、时空的开放性、应用的灵活性及广泛性方面比传统的现实课堂教学途径更具发展潜力。但是,大多数高职美术教育工作还局限于传统的、现实的课堂教育途径,对网络虚拟教育空间的利用有限。高职院校的美术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电脑网络这个崭新的、广阔的教学空间,着力构建虚实结合的网络美术教育途径。

注重校园教育途径,工学结合渠道仍显薄弱 当前,多数高职院校仍受传统的教育模式影响,以课程教学为主,长期在封闭的校园环境中训练学生,忽视学生实践经验的积累,难以反映社会和企业的发展状况与需求,而只是在最后一年的短期实习阶段才让学生走进社会。在这种只注重校园教育途径的美术教育模式下,脱离具体的岗位要求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很容易偏离社会的实际需求,使学生很难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不能及时根据社会需要调整自己。所以,高职美术教育应强化以工学结合为主的实践性教学,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围绕提升教育的开放性和实践性,有效开发校企合作的教育途径,突显高职办学特色。

高职美术教育途径创新的指导思想

高职美术教育途径创新的指导思想是高职教师在对美术教育路径进行整合、开发和利用时所依据的原则或标准。以当前的高职美术教育情况看,其途径的创新要把握如下几点:

导向性 即要求对美术教育途径的开发、改造和利用要受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方向性指引,使美术教育渠道和载体的整合、创新等措施都围绕如何更好地培养符合现代化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美术人才开展。

主体性 即要求美术教育途径的创新必须以高职生为主体,重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去掌握美术独特的语言符号系统,去感知和认识世界,不断地继承、汲取文明成果并勇于创新,并使情感、素质、人格得到全面发展。

开放性 即要求美术教育途径的创新要面向开放的社会和市场环境,能够在信息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实现与社会的有效对接和信息交换,能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美学知识,以吸纳最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完善高职美术教育。

多样性 即要求美术教育的途径要根据高职生丰富多样的个性去选取、变换、整合和实施,使高职美术教育能按照高职生不同的个性特点,从多渠道、多方面、多层次对学生施以影响,多角度、多方位地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发展创造思维、提升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