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农村优秀传统文化集锦9篇

时间:2024-03-25 09:57:54

农村优秀传统文化

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范文1

实现文化小康的重点和难点在基层在农村。安徽亳州历史文化厚重,是部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保护完整、传承良好、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近年来,亳州市把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层文化建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跃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涵育了文明淳朴的和谐乡风,筑牢了文化小康供给基础。

加大保护传承,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亳州市对地域文化进行了整理挖掘。开展地域文化普查,对地域文化资源的类别形态、蕴藏情况、流布区域、传承脉络以及衍变等情况进行全面登记,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亳州地域文化数据库,评选了5个批次81项市级非遗项目。对老庄道家文化、中医药养生文化、酒文化、曹魏文化、民俗文化等进行深入研究、系统挖掘整理。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加大对乡史、村史的挖掘力度,大力发展具有历史文化遗存和地域特色的美丽集镇、美丽乡村。组织优秀传统文化巡回展演,利用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民文化乐园等各类文化阵地开展宣传展示活动,传播传统文化。打造以村居文化墙为载体的宣传阵地,利用道路两旁的护坡围墙、农户院墙和农村公共场所,运用农民画、山水画、卡通画等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反映国学故事、家风家训、村规民约、民俗文化等,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产生活。

立足丰厚土壤,让优秀传统文化热起来。亳州市立足丰厚地域文化资源,积极创设多样化、接地气的平台载体,把活动开展到群众中去。在全市1350个村居启动书香村居建设,通过常态化的村居宣讲、系列化的文化活动,统筹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等工作,切实提升群众文化素养和文明素质。组织专家编写乡土文化教材,教材包含传统文化、身边好人故事和法律知识读本。组建以基层宣传文化干部、身边好人、法律工作者、专业教师等四类人员为主,以老党员等“五老”人员为辅的近2000人的百姓宣讲团和近800人的志愿宣讲队伍。按照每个村居每月至少开展1场宣讲的目标要求,上好“四课”,即优秀传统文化课、道德模范课、法律知识课和形势政策课。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目标,大力推进国学经典进校园、进课堂,组织编写《国学经典教育丛书》,作为全市幼儿园到高中的必修科目,纳入学业考试。把书法、剪纸等民间工艺扩充到艺术课中,组织传统戏曲、非遗进校园活动,在校园中形成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生态。组织家风家训讨论和展示活动,在百姓厅堂悬挂展示家风家训,共吸引20多万个家庭参加。按照为人正直、诚实守信、做事正派、德高望重等标准,开展荐乡贤、评乡贤、学乡贤活动,评选出100名新乡贤。

着力统筹推进,让优秀传统文化传起来。亳州市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精神文明创建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党委y一领导、宣传部门组织协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完善统筹协调、保障服务、督查落实等制度机制,以“项目化”思路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谋划实施了研究阐释、宣传教育、保护传承、实践养成、传播交流等五大类20多个项目。把代表传统文化和记忆的“人”作为保护的主体,定期开展优秀民间艺人寻访、选拔、表彰,建立并落实非遗传承人补贴和奖励制度,建设“建安文学研究中心”等传统文化研究基地。建立二夹弦、剪纸、五禽戏、梆剧等非遗传承人、优秀文化人才创作工作室,发挥传、帮、带作用。抓好基层文化能人、文化骨干和文化热心人的常态培训,每年重点培育100支优秀业余文化团队、1000名农村优秀文艺骨干。发挥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基层群众表现自身,创作属于自己的文化作品。

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范文2

党的十以来,高度重视文化软实力的战略地位。他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2014年2月24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这为提高文化软实力指明了方向。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大数据”,挖掘和传承其精华,以其独特的价值为提高文化软实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重要作用。

一、兼容并蓄,促进文化的多元融合

文化有先进与落后、开放与保守、传统与现代之分。由于人们对文化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求同存异、兼容并蓄的思想使“文化差异”得以延续,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体现区域差异的同时得以传承保留。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精华,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大力发展多元、融合、开放的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群众相互学习、相互尊重,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1.在“多元一体”的文化中传承中华文化精髓。各民族文化相互比较、借鉴、学习、竞争,是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不断创新进步的强大动力。因此,对“多元一体”文化的传承成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认同的集中体现。要做好相关史料的整理,进一步理清国家历史的发展脉络及规律,澄清境外分裂势力蓄意制造的所谓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澄清经济发展了本民族文化就会消亡的误读误解;防止把民族文化自觉变成盲目的排他和盲目的自大。在继承中华民族文化精髓和本民族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增强文化自信、激发文化活力,提升民族文化的自主发展能力。

2.包容欣赏,使一体多元的中华文化持续健康发展。在尊重差异、包容多元的同时,必须致力于强化一体,凝聚共识。只强调“多元”,不讲“一体”,是不利于国家认同、文化认同和民族关系和谐的。在坚持马克思主义领导地位的前提下,充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的精华,以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和民族戏剧等为主要内容,进一步提高文化软实力,凝聚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真正把蕴含在先进文化中的精神力量渗透、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各族群众的生活工作中,努力开创文化建设的崭新局面。

3.继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文化的多元融合。世界是多元的,民族是多元的,文化也是多元的。中华文化是在多元文化的激励中,吸收了各民族文化的精华,构成了中华文化安全的屏障,造就了世界文明史上文化数千年延绵不断的一个奇迹。其中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继承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拒绝抱残守缺,实现文化转型中的“扬弃”;注重提升各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创造力,反对自我封闭,努力探寻文化生命力的上升通道,使各民族文化不断绽放光彩,使多元文化持久和谐共处、相得益彰。中华文化实现了文化的多元融合,有力回击了敌对势力宣称的所谓少数民族文化“被同化、被消灭”的谬论。

二、立足国情,展现文化的绚烂底色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农业治国的传统,农村传统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农村社会环境带来深刻变迁。由于种种原因,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等观念在农村肆意流行,一些原本十分清楚的价值观受到了质疑。立足国情,大力弘扬农村优秀文化,刻不容缓。这既是“接地气”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也是引导群众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展现中华文化绚烂底色的强大动力。

1.挖掘人文资源,打造农村特色文化。农村的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滞后,但农村不是文化的荒漠,它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乡土文化。要充分挖掘和大力弘扬农村现有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民族文化资源,使其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有效载体。积极开展民俗活动,增强民间文化的吸引力,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使之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使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在新农村建设中相映生辉,满足农民群众内在的文化需求。培养和激励“乡土艺术家”,发展他们的“领头雁”作用,形成“一人带一户,一户带一片,一片带一村,一村带一镇”的农村文化发展格局。

2.繁荣文化市场体系,推进文化创新。要加强文化市场建设,立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丰厚的人文精神开展文艺创作,将这些精神内涵以文化元素的形式融入到老百姓的生活中去,让老百姓既能看到一些耳熟能详的传统节目,又能欣赏到符合时代精神、充满时代气息的特色节目。定期举办农民文艺汇演、手工艺比赛、国画书法展览、农民运动会等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引导相关部门在广泛组织开展文艺创作的基础上,加大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宣传教育,净化文化环境,提高人文素养。

3.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和引导。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村级文化建设在乡镇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中的比重,探索推行文化工作与经济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同验收,为推动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证。构建县、乡、村三级农村文化网络体系,在县市一级,充分调动文化、科技、教育、妇联、团委等部门和群众团体的职能作用,形成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合力;在乡镇一级,积极健全组织,成立文化站,配备工作人员和基层文化辅导员,组织和指导农村开展文化活动;在村一级,健全村级群众团体和各种组织,建设农村文化大院。同时,健全农村文化建设资金的管理机制,每年按一定比例预留出资金,用于文化广场、图书室等文化设施建设,以便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求。

三、推陈出新,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

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发掘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有鉴别”就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而不是以的观点看待传统文化;“有扬弃”则是在“有鉴别”的基础上,坚决剔除其中的糟粕后,积极继承吸收其合理优秀的成分;“推陈出新”就是要求与时俱进,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化,再创中华文化的新辉煌,进一步提高文化软实力。

1.文化的交流交往交融是历史步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既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又要立足于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相互交融的深厚积淀和优秀传统。大力发展一体多元、融合开放、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文化,实现文化资源富集的区域性向文化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是大势所趋,是传播现代文化理念和行为方式。倡导进步、开放、包容、文明、科学的理念,是引导群众在精神和情趣上向现代化靠近的必然选择。反之,必然阻碍文化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以新疆宗教极端势力为例,他们倒行逆施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既反对一切现代文明成果,也排斥传承已久的民族传统文化。他们宣扬“不能看电视、听广播、读报刊”,不许人们唱歌跳舞,“婚礼不许笑、葬礼不许哭”,强迫或变相强迫年轻人留大胡须,妇女穿着蒙面罩袍,他们把“清真”泛化,不仅在食品上,而且在药品、化妆品、服装上都打上清真标签,宣扬政府资助盖的房子不清真、内地企业生产的生活用品不清真,极力阻碍人们追求现代文化、现代生活方式、现代服饰和真善美。如果听任他们的说教蔓延,不仅会导致传统文化的倒退、落后、被边缘化,而且会弱化各民族之间在文化上的相互认同,造成民族关系与感情的裂痕。

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范文3

经调研、协商,主要提出以下建议:

一、强化顶层设计,有效凝聚工作合力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各级政府部门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责任体系和考核机制;依据有关政策,借鉴外省做法,成立省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进一步强化专门机构力量;探索资金、技术、政策、项目等多种投入方式,设立专项奖补资金,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良性投入格局。

二是加强统筹协调。进一步强化主管部门主责意识和联动部门协同意识,建立省政府分管领导负责,农业农村部门牵头,水利、文旅、自然资源、发改、住建、财政、金融等部门参与的协同推进机制,充分发挥各部门沟通协调、信息共享和信息安全协作、重要遗产认定评选、特色“非遗”传承保护、专家咨询论证等的联席机制作用,协同推进农业重要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

三是完善法规体系。将我省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立法列入省人大或省政府立法计划,依据国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及有关法律规定,尽快出台我省管理办法及细则。抓紧制定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和规范,不断健全普查登记、申报调研、鉴定确认、宣传弘扬、保护传承等一系列保护制度,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工作提供法律依据、制度保障。

二、注重全面统筹,构建全方位保护体系

一是开展全面普查。在前期普查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完善普查范围、内容、标准,再进行一次全省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识别、大挖掘、大普查行动,全面查清我省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基本情况和分布状况,并加快推进普查成果上报汇总、档案建立和成果转化利用等工作,建立完善省、市、县三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据库和普查名录,同步提升信息化工作水平。

二是科学编制规划。在尊重历史、依据现实、突出特色、彰显文化的前提下,科学制定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明确农业生态、农业文化、农业技艺和生态产品开发、休闲农业发展等方面保护范围、重点及目标,确定中长期目标和阶段性任务,创新保护载体,丰富保护手段,严格依规实施,率先打造一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示范区(项目)。

三是建立专家智库。充分发挥各方面专家的智囊作用,建立由农业、水利、历史、地理、文化、社会、民俗、林业、生态环境等领域专家组成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库,坚持“优先保护、适度利用”的原则,完善专家咨询机制、决策建议机制和评估检查制度,正确处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的关系,增强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严肃性和历史人文性。

三、研究提炼文化内涵,增强可持续利用底蕴

一是支持、鼓励从事农遗相关研究的文化事业单位、高校院所以及民间组织,深入开展我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理论研究,通过设立专项课题、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对照研究古农典籍等方式,对已列入国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普查名录的46项遗产的历史由来、发展过程、利用价值等进行系统梳理,对新普查认定的项目进行再评估论证,对传统农耕文明优秀基因进行挖掘整理,努力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并应用于工作实践。

二是充分吸收、借鉴农业文化遗产数据库和信息化成果,组织专门力量积极编纂省级农业文化遗产词典、名录、图集、文化丛书等;依托特有物种资源、劳动力资源、传统文化习俗和乡村景观,大力开发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手工艺品制作等农业文创产品,挖掘农耕文化的独特内涵和精神价值,打造“全省农耕,乡愁记忆”特色文化品牌。

三是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纳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工作方案》的实施,引导树立传承优秀农耕文化的自觉意识,大力传播和弘扬优秀农耕文化,以深厚的文化滋养、坚定的文化自信来推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四、创新发展模式,激发农业文化遗产新活力

一是加快业态融合。借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与文旅产业紧密结合,利用遗产地丰富的生物、生态、文化、景观资源和独特的农业生产活动、农产品开发,促进文化产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康养产业、研学活动等特色产业发展,加强创意设计机构与农遗项目、优秀农艺传承人对接,推动现代设计与传统技艺有机结合、巧妙融合,丰富要素供给,发展多元业态,助力农民增收、产业增效,打造乡村振兴全省样板的新路径。

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范文4

一、以强化阵地建设为主线,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该市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进一步加强各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和村级文化室、文化休闲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发动群众自筹资金、鼓励社会力量捐助等方式,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对乡镇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进行改扩建,实施了文化进村、广电设备升级改造、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一批文化工程。目前,全市共建成综合文化站7个、农村书屋71个、文化广场11个,累计服务农民8.5万人次。

二、以提高文化服务质量为主线,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一是壮大队伍“强”文化。采取“发掘自身优势+适宜引导”的方法,抓好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建立起一批农民文化团队,在农闲时组织各团体交流汇演,让农民登上自己的“草根舞台”。目前,全市农村共有各类文化艺术团体160余个,吸引了8000多名农民参加。二是突出特色“育”文化。挖掘并发展民间艺术、特色艺术和民间文化,引导优秀农民文化团体利用传统节日和农闲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目前,全市共有7项被列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辛安庄音乐会被列入国家名录。三是培育土壤“种”文化。围绕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民俗节日,开展地方戏汇演、传统民众表演等活动。每年元宵节期间举行大鼓花会,组织30余支优秀农民演出团体进行展演,成为本地文化一大盛宴。仅年,全市各种农民文化汇演活动就达120场,吸引观看群众达8万余人。四是创新机制“送”文化。积极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组织文艺宣传队进行巡回演出。扶植农民自发组建文化团体,依托文化活动室和文化休闲广场开展具有农村特色的文化活动。

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范文5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农村文化事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识码】A

弘扬中国梦是新时期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时代主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新的时代主题。农村梦是中国梦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四个全面”是实现中国梦的战略布局。实现农村文化事业快速发展,必须深入推进“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内含文化的全面小康,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文化产品在质上水准更高,在量上更加丰富,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中华文化的影响力逐渐被世人所认可,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三个全面”是进一步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动力之源、战略保障和根本保证。

不断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旨归,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题中之义。中国梦是国家梦和个人梦的有机统一。推动农村文化事业建设,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要在“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创新和丰富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方式方法,建立适合时代要求和农民需求的发展模式。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现实要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现实要求。这就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民群众的价值追求相结合,凸显人本关怀和人文情怀;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健全和完善农村乡规民约。

紧密结合农村实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农民最实际的需要是改善民生。因而要深刻认识文化发展和民生改善之间的促进关系,在文化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实践上改思路、想办法,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农村改革和农村治理的实践中,以新的价值理念突破传统的改革和治理方式。此外,要促进传统优秀文化和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有机统一,凸显二者的结合和转化,以此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农村的影响力。

落实主体责任,坚守责任担当是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首要问题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说到底是个责任问题,特别是落实主体责任更为关键。因而首先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基层是社会的细胞,而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的重要堡垒,要充分发挥其政治领导力、强大号召力和巨大动员力。

其次,大力发挥政府和群团组织的组织职能。一是政府是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战略规划和政策法规的制定者,是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也是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营造者;二是基层自治组织在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建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三是群团组织是进一步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建设不可或缺的中介性力量。四是农民协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各种基金组织、专业协会等民间组织是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要参与者。

再次,积极调动社会各界优秀人士积极参与和责任担当。社会各界优秀人士应心系农民群众、恪守社会良知,切实承担起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责任。

最后,各种媒体平台要明确党性和人民性的一致性,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同时,不断加强农村文化事业的领导班子和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和完善人才的“选育用留”机制。

完善体系建设,夯实发展基础是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核心工作

完善农村文化事业的体系建设,主要从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载体构建和平台建设两大方面进行。

强化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载体构建,需要不断完善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农村现代传播体系和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构建。一是完善农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该体系是一个包含农村公共文化政策、理论体系,基础设施体系,生产、运营体系,信息体系,资金保障体系,人才体系,创新体系和考评体系的子系统构成的总系统。要依据《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完善上述各子系统,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提升为民服务、为公益服务的能力。二是推进农村现代传播体系的构建。要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互联互通,坚持二者优势补充,突出意识形态特色,凸显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进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充分利用有线电视、卫星直播、现代互动和信息服务等媒介覆盖面广的特点宣传主流意识形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深入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现代传播人才工程等四大工程。三是推进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构建。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要加强对包括传承人与接受者、传承什么、怎么传承、为谁传承、靠谁传承、传承环境、传承的方式方法、传承的保障体系等方面的研究和体系的完善和构建。

夯实农村文化事业的平台建设,不断强化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舆论正确诠释和正确导向,积极促进网络境遇下农村文化事业建设传播路径的全新表达。其一,不断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扎根农村,将其贯穿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使其转化为改变人民观念、改造社会面貌和推动世界变革的物质力量。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重点凸显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农民群众认识农村、改造农村的能力。其二,不断加强舆论的正确诠释和正确导向。宣传思想工作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关键环节。舆论宣传工作的准确诠释和正确导向是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先导。这就要求始终坚持党管舆论宣传的原则,保证舆论引导的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宣传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不断创新舆论宣传方式方法,改掉“政策宣传文件化、工作报道概念化、会议报道模式化、典型报道脸谱化”的定式;加强舆论监督,匡扶社会正气。其三,积极促进网络境遇下农村文化事业建设传播路径的全新表达。网络虚拟空间已成为人们工作及交流的第二生活空间。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既是传统媒体向互联网转型的排头兵,又是网络境遇下最权威的信息者,尤其要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和服务群众上做表率。主流媒体应及时反映社会发展动态,传达党的方针政策,解答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疑点。

优化方式方法,提高育人效果是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要措施

党的十以来,农村文化事业建设面临新的特点,在总结传统经验和过去有效做法的基础上开辟新路径、探索新方法、运用新手段是新时代的要求。因而需要逐步完善农村文化事业建设的运行机制,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探索其发展运行的长效机制和社会协同共建机制。积极构建系统的、动态的、科学的、良性的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成效评估模式。不断优化其方式方法,一是分类分层法,即根据农村的具体实际,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地域,突出差别,重点抓好农村党员干部群体、农民群体和农村乡土人才群体;二是寓教于乐法,重点要寓教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传播的效果;三是突出各主体主动性和积极性互动交流的多向互动法;最后是用真实感人、听得明白、生动鲜活的语言去激励、鼓舞、引导农民群众的乡土话语表达法。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范文6

关键词:传承创新;农村;优秀民俗文化;时代价值

中原优秀民俗文化,深植于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之中,具有传承性强、世代沿袭,渗透性强、影响广泛,鲜活性强、内容丰富等特点。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主要组成部分,其最贴近日常生活,最草根却又最质朴。继承和创新农村优秀民俗文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带动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农村民俗文化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甚至不少民俗文化出现被边缘化的现象,在此种背景下,尤其需要重新审视农村民俗文化的时代价值。

一、民俗文化的自身价值:文化传承与延续

作为传统文化在民俗领域的反映与投射,优秀民俗文化本身既是瑰丽的文化资源,又是传递文化密码的载体。

一是优秀民俗文化包含民族文化的基因。优秀民俗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长河中,民间文化多以世代口头相传的方式得以传承,民众最朴实的价值观念、审美标准、道德要求、心理感受等也附着于这些民间文化得以世代传承,中华民族草根文化也由此得以延续。我们现在所解读和参与的许多农村优秀民俗文化都包含着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营养元素。

二是优秀民俗文化是现代文化的源泉。传统的优秀民俗文化孕育了现代文化。传统与现代并存、交融、吸收、超越。所谓传承与创新正反映了人类文化发展演变的深刻规律:现代文化正是对传统文化的扬弃与超越,传统文化在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中经过检验,不断被突破和创新而更适应现代化发展。

三是优秀民俗文化是现代先进文化的根基。近几年,很多地域掀起了重新检视民俗文化的风潮,深度挖掘民俗文化的精神内核,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把民俗文化打造成先进文化的坚实基础。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理解:其一,先进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民俗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大众的,因其包含民族文化的精华,又得到最广大底层社会劳动者的实践与传承;其二,农村民俗文化因其最朴素的草根性,是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生活气息浓重,最容易被普及、被接受,最容易变成现代先进文化的根基和艺术基础;其三,群众在传承民俗文化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的形成共同心理感受和风俗习惯,并进一步生发出其信仰与文化认同。

二、民俗文化具有经济价值:经济资源与竞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文化遗产经济学的出现,在地方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中原民俗文化经济已经日渐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更多人们开始关注到民俗文化具有经济价值。社会文化观念、文化形态等都成为市场经济繁荣的精神条件。因此,更要深入挖掘最具内生性,最能体现民族认同感的优秀民俗文化的经济价值,激活千年历史文化资源。

一是推进民俗文化产业化,扩大民俗文化的资源效应。当下,一些地方的民俗旅游、民俗歌舞演艺、民俗制造等已经借助产业化,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民俗文化产业化能将民俗文化的内涵、自然的人文景观、群众的生活实践、休闲娱乐等结合起来产生联动效应:既带动相关产业整体发展,又解决了群众的就业增收问题。所以眼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灵活转变观念,提升产业化的意识水平;确立思路,明确产业化的基本目标;找准产品,规范产业的操作流程;准确定位,找准民俗文化产业化的合作伙伴。

二是推动文化资源资本化,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理想精神,既是促进经济物品保值升值的人文动力,又是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原动力。民俗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无形资本,是能够创造价值的价值,应该抓住机遇发挥其社会效应,整合其经济价值。

三是提高文化竞争力,打造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民俗文化的地域性、艺术性等特点明显而不可复制,特色成就竞争力。近年来,各地竞相把优秀传统民俗文化视为现代产业化的天然资源,不懈余力进行开发和创新,运用各种方式挖掘其深厚底蕴,一方面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如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另一方面,又维系了人民群众的情感和种族认同。这些都进一步推动民俗文化成为区域综合实力的核心竞争力。

三、民俗文化的社会价值:社会秩序与和谐

民族认同和社会团结离不开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中包含的公平、正义、和谐等理念也日益成为人们普遍遵循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被反复演绎、宣传已展示了塑造民族精神、维护社会和谐的社会功能。

一是塑造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民俗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文化源泉和载体,信息承载丰富、教育教化有力,记忆传承深刻,数千年来承载和传承者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民族性格和心理密码,为民族精神的培育和传承提供无尽的营养元素。社会成员通过民俗的维系功能保持凝聚力、向心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文化全球化对我国文化冲击虽然强大,但民俗文化作为维系民族团结的坚强纽带,在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方面价值明显,保持了我们的精神家园和民族独立性。

二是维护社会秩序,匡正社会风气。民俗文化包含着历代劳动人民生活智慧和经验的总结,当这种总结上升为一种习俗之后,便以传统道德为基础发挥着社会规范的普遍约束力。虽然它不似法律具有强制约束力,但作为约定俗成的社会规则在维护当地社会秩序,构建健康、和谐、文明的现代生活方面却有天然的优越性,比如其内蕴的道德律令,比如其零成本性等。

三是民俗文化具有教化民众的教育功能。譬如传统戏曲中蕴含和合精神,如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等现代和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执著追求真善美强烈批判假恶丑的抑恶扬善精神;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怀;忠贞不渝的诚信观念等,对于调整人际关系、维护人际和谐、匡正社会正气都有巨大的作用。一些存在于民俗中的惯例已经成为藏而不露的社会规范,甚至可以作为法律的补充和立法的基础。

四是丰富农村生活,调节民众心理。基层民众是农村民俗文化的创造者,田间地头是其传播的舞台。所以即便现代化的生活模式业已成为部分农村的常态,但互联网等媒介所传扬的一些生活状态和思维习惯依然被许多农村人认为是与自己生活格格不入的“另类”。这些人依旧愿意把自己的目光投向民俗文化,通过自发性、简朴性的民俗活动来寻求情感的寄托和心理上的调节。

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范文7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分类

准确地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分类,是我们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前提。只有明确目标,才能有的放矢。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可以分为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手工技艺、民俗活动与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六类。

从上述概念和分类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主要表现为技能、技术、知识的传承;在特定的区域内由创作成员世代相传(100年以上);与生活密切相关;是活态的遗产。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的,也就是说,在物质文化遗产中,注重的是具象的物,比如说“剪纸作品”;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注重的是精神的、无形的,是通过固态载体和活态载体的相结合来为人们所认知的,比如说针对于剪纸而产生的“剪纸技艺”、 “剪纸相关习俗”等等。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关系

在我国,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最传统的方式保留在农村。但是,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加快,现代工业文明正逐渐取代古老的农耕文明,尤其是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这片土壤正日益消亡。更由于一些地区对“新农村”的片面理解,认为一切都要新,搞一刀切,走极端,使得农村的文化生态环境恶化,传统的文化记忆不再。

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切新的民族文化赖以根植的母体和本源。珍爱和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守住我们民族的根,维护我们民族文化的特异性,不被强势文化所侵蚀。

由此,我们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保护、继承了“旧”,才能更好地发展、创“新”,二者并不对立,而是有机地融合、渗透在一起的。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如何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实践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摆在我们基层文化部门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秀洲区是浙江嘉兴市的一个县级区,地处杭嘉湖平原,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千百年来,秀洲人民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遍布乡间的灶画纯朴粗犷、造型夸张、色彩艳丽,是秀洲现代民间绘画的母体语言之一。

在过去,秀洲区农村每户人家一日三餐全都依赖灶头做成,家家户户都建灶画灶,因而造就了众多的民间灶画艺人,每个村都有三至四名,其手艺为前辈传授。但是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原先做饭的灶头大多都已经被现代煤气灶所取代,灶画也自然消失在城市化的进程之中;有些人家既保留了传统的灶头,又添置了现代煤气灶,但灶画已经部分或全部被印有图案的瓷砖所替代;只有居住在偏僻地方的农户,仍依赖着灶头过日子,传统灶画艺术得以保存。由此,秀洲区的民间灶画从艺人数日益萎缩,一些灶画艺术已经失去了传人。

为保护、传承和发扬这一江南独有的民间灶画艺术,近几年来秀洲区文化部门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围绕“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16字方针,制定和采取了多项计划和措施,来打造民间灶画之乡。

首先,投入资金用于本区民间灶画艺术的挖掘和保护。早在2004年,秀洲区对全区12名优秀灶画艺人就进行了先期立档。在以后逐年的非遗普查工作中,对全区115个行政村进行了调查摸底,全面记录、拍摄了民间灶画制作工艺流程,搜集、收藏了民间灶画艺人祖传的灶画图案资料,制作了内容详实的系列档案。

其次,加强民间灶画艺术的研究工作。建立区民间灶画艺术研究专题组,负责制定五年保护发展规划,陆续建立民间灶画艺人的数字档案并发放从艺补贴。创建浙江省第一个民间灶画传承基地,邀请民间艺人传授灶画艺术,并在学校开展灶画艺术教学专课等等。

最后,与农村文化活动相结合,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弘扬传统的灶画艺术。通过开展 “百村文化长廊”――乡村艺术表演擂台赛之民间灶画比赛等系列活动,将传统技艺与新颖活动形式相结合,既丰富了农村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宣传展示了优秀的传统灶画艺术,并不断引导着广大农村群众的文化自觉,去发现和保护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范文8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传统文化;现代性;变革

[作者简介]黄骏,广西民族大学政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邱仁富,广西民族大学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06

[中图分类号]C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11―0168―04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传统文化是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石和源泉,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离不开传统文化资源,几千年的民族文化积淀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粮食。推进少数民族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本质上要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传统文化向现代性变革。

一、农村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变革的内外因素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决定因素,外因是其产生量变与质变的重要条件。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变革是由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所决定的:就内因而言,是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传统文化自我价值提升的诉求;就外因而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新时期我国新型农民的精神追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这些因素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不可分割。

(一)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现代性变革是其自我发展和价值提升的诉求

在经历了将近30年的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城乡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今天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传统文化面临新的挑战。在这种挑战面前我们有两种抉择:要么在社会文化发展的洪流中消极应付,被动地接受社会的现代化“改造”,甚或退出历史舞台;要么积极主动地在社会文化的大变迁中扮演主角,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我,在新的环境中重新定位,通过不断自我革新实现自我超越,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文化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不同的选择将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传统文化本身的命运及价值向度。

其实,文化本来就应该是个开放的系统,文化本质上需要与外界进行交流和对话,不断地更新自我并随着环境的变化调整自身的价值向度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按照威廉・奥格本(W.F.Ogbum)的理论,非物质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发展一定要同步,才能尽可能地缩小因为非物质文化滞后于物质文化发展而产生的“文化堕距”(Culture lag),最大限度地消除落后文化对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因此,只有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才能使其真正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此过程中,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文化也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在现代化的社会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其价值也才能得到更好的实现。换言之,先进文化从来都不是被动地、消极地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挑战,而是紧跟时代步伐,积极主动地实现自我价值提升的。也就是从这个角度看,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文化的自我提升是其价值实现的根本,从传统文化向现代性转变是农村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文化的现代性变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新时期我国新型农民的精神追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

同志曾经说过:“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事实上,文化本质上就是由经济社会决定,反过来又作用于经济社会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要求文化也要参与市场竞争,因而也必须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人们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同时,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实现都必然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作支撑,不断满足现代社会人们的精神需要。随着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有的传统文化显然已经难以满足新时期我国新型农民日益提升的精神需求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多元文化的良性互动与整合的需要,传统文化向现代乡村文化的变革就成了历史的必然趋势。

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文化的现代性变革面临的问题

当前的我国正处于各种矛盾凸现的社会转型期,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还很不平衡。加上国际局势极不稳定,民族分离主义与恐怖主义在国际上具有强大的势力,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使这些地区的农村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变革面临严峻挑战,其主要问题表征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经济有了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但由于历史与现实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原因,广大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基础还比较薄弱,人力资源相对紧缺,农村的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东、中部地区,有的农村还是比较贫困,群众生活比较艰难,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文化的发展。如素有“无山不瑶”美誉的瑶族居住地区,广大瑶族群众居住在高山区,乡村交通极为不便。据近几年广西年鉴资料统计,直到2005年,有些农村年人均纯收入还普遍不足1500元。其中,2001年,广西的民族乡农民人均纯收入1266元,高于2000元的民族乡2个,低于1000元的民族乡17个;2002年,民族乡农民人均纯收入1336元,高于2000元的民族乡3个,低于2000元的民族乡11个;2004年,民族乡农民人均纯收入1412元,高于2000元的民族乡4个,低于1000元的民族乡6个①。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制约了这些地方对文化发展的投入,使得许多原有的文化活动、文化组织机构和设施都因后续投入不足而陷于举步维艰、难以维持下去的尴尬局面。据我们的调查,不少地方的农村近几年连一次电影也没放过,农村图书馆也因书籍过于陈旧无人光顾而名存实亡。虽说近几年实行了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民的电视机拥有率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农民喜欢的电视节目却不多,不少村民甚至反映现在的电视节目过于时髦花哨,难以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鸿沟继续扩大,而农村各少数民族文化本身的差异应

该如何整合也还没有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这些都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变革的制约因素。

(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落后的亚文化因素制约

在当今的多元文化社会,各种民族文化都有其生存的合理性,但也必须与先进的主流文化相适应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然而,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传统文化中,也不同程度上夹杂着一些落后的亚文化因素,如落后的民族习俗、封建迷信、不健康的文化生活诸如赌博等。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传统文化的优秀方面与落后方面往往相互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需要我们加以审慎的扬弃。落后的亚文化因素往往拒斥先进文化的影响,阻碍自身的现代性变革。其外在表现形式就是文化独裁主义、文化孤立主义、文化蔑视主义和文化悲观主义等。当前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宗教迷信之所以还十分盛行就是这个道理。具体表现为对牛鬼蛇神的迷信崇拜、对佛主神灵的企盼等。我们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有些地方的一些农民很在意一些奇怪的声音和动物的行为诸如午夜鸡鸣、半夜怪异鸟类的、狗上屋顶、遇见蛇脱皮或大蛇等,认为这是不祥之兆,往往会请当地道公、天师、巫婆等“求神”或“扫鬼”等。此外,赌博活动也十分普遍,方式多种多样。比如麻将、扑克、象棋、围棋、等,其中危害最甚,在1:40的利益驱使下,一些村民深受蒙骗,不断做着“一觉醒来变成百万富翁”的美梦,痴迷于赌博,导致家破人亡、妻儿离散。值得指出的是,以上这些落后的亚文化还具有跨民族性和跨地区性,正和我们的先进文化争夺市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先进文化与落后的亚文化之间的角逐还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落后的亚文化因素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无疑还是制约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传统文化现代性变革的绊脚石。

(三)外来不良文化与敌对势力对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的消极影响

近几年,外来不良文化对我国的农村文化建设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据中央电视台2006年8月21日“焦点访谈”节目报道,如今在农村的一些地方,一些农户在办丧事的时候,竟然也引进了以前只有在城市色情行业才能看得见的低俗不堪的脱衣舞,其与色情程度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严重污染了当地的文化生活。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文化生活还比较贫乏,外来不良文化就更容易占领当地文化市场。赌博之风的普遍盛行其实也是外来不良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外来不良文化迎合了一些人的低级趣味,却对当地农村纯朴的民风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破坏,是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文化现代性变革的重要障碍。

此外,农村的稳定是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基础,农村文化的现代性变革还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环境,而不和谐的社会环境也会给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变革带来许多的负面作用。目前,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存在着一些不稳定的因素,民族分裂主义分子时有出现,与“流亡国外的民族分裂主义势力和国内分裂主义分子遥相呼应,伺机制造事端,企图破坏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他们无视历史和现实,勾结国际敌对势力,打着民族、宗教和人权旗帜,捏造种种虚妄不实之词,欺骗不明真相的人们和国际社会,企图使民族问题国际化,以达到分裂祖国的目的”。这些不稳定因素目前虽然还不至于动摇大局,但始终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文化现代性变革的一种干扰力量,要使这种变革偏离正确的轨道。这对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整合无疑也是十分有害的。

三、全面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文化的现代性变革的对策

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文化的现代性变革将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笔者认为,多角度、多层次推进农村文化的现代性,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凸显乡村特质,重塑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文化传统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性文化或民族性道德的地方性知识传流,即使其绵延生长发生了某种根本异质性的转型和更新,其延伸的过程仍然是不可截然割裂的”。农村文化传统最根本的就是能够彰显农村特质,文化传统的重塑要求以一种新的理念传承传统文化。扬弃农村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向度,最主要的是实现民族宗教文化、民族风俗和语言文字等方面的现代性变革,重塑农村文化传统。

1.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宗教文化的现代性变革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宗教教义是宗教文化的核心,因此,民族宗教文化的现代性变革首先应该关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宗教教义的现代化,使其体现出时代性特征,贴近民族群众生活、反映群众时代要求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要求相适应。能够反映科技时代、信息时代的文明成果,引导信教群众树立健康的心态、文明的道德风范和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理念。充分发挥爱国宗教团体的功能,积极服务于农村,开展形式多样的献爱心、扶贫济困等社会公益活动。同时在农村积极开展反迷信活动,使信教群众能够正确区分宗教与及迷信文化,自觉抵制及迷信文化的影响。农村宗教文化的现代性变革是农村反迷信的重要途径。

2.少数民族地区农村风俗习惯的现代性变革

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风俗习惯是“反映民族的经济、文化生活方式、历史文化传统和心理感情,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民族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城市化、城镇化步伐日益加快的广大乡村,农村风俗文化面临被历史遗忘的危险,如何对待具有传统民族特色的农村风俗文化,如何转化、扬弃和创新民风习俗已经成为农村文化现代性的重要话语。例如,在居住文化方面,农村居住文化内涵丰富,是农村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在侗族乡村,就有最能体现其民族特质的鼓楼、风雨桥、凉亭等,其民族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鼓楼是侗寨的标志和灵魂,是侗族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的综合体,是全寨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场所。”当然,农村居住文化的现代性变革首先要考虑当地群众的文化认同,在保留传统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融入现代科技,推动乡村居住文化的健康发展;在乡村民风方面,在现代社会中乡村民风显得极为珍贵,要继续弘扬执礼好客、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热心公益、淳朴自然、勤劳勇敢、积极进取的乡村民风,这些都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着力加强以“八荣八耻”为民风导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民风风貌建设,促进民风民俗的现代性转化,引导群众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新农村的乡风乡貌等。

(二)把握时代脉搏。着力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文化的创新

1.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先进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文明进步的结晶,是一种能够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健康、科学、向上的文化。农村文化的创新不是简单地保留传统的乡村文化,或者机械地添加某些外来文化因

素,更不是消极被动地被同化。这种创新应该基于对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的辩证分析,用积极的态度对其进行“瘦身”,摒弃其退步的、颓废的、腐朽的文化要素,实现“文化健身”。任何健康文化都是开放的,都有吸取先进文化的功能和价值诉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农村文化建设要始终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农村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农村文化的新亮点。

2.大力发展特色文化

发展农村特色文化,首先是要抢救和保护农村的优秀文化资源,这些资源在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被边缘化,甚至遭到破坏。为此,要“加强对农村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系统发掘、整理和保护”,“对农村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建立健全农村传统文化保护机制,在法律制度层面上给予保证、在道义上给予支持,坚决制止、惩罚、谴责任何蓄意破坏农村优秀文化资源的行为。

发展农村特色文化,必然要传承优秀文化,要在广大乡村积极开展“民间艺术大师”、“民间工艺大师”、“民族特色艺术之乡”等命名活动,多层次、全方位唤醒、激活民族优秀文化;开展能够突出乡村特色的剪纸、绘画、陶瓷、雕刻、编织等民间工艺项目,推动农村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并在此基础上使其得到发扬光大。保护是基础,传承是关键,发展是价值向度。唯有发展才能实现农村文化的与时俱进,凸显地方特色。因此,发展农村文化要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把具有特色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文化产业做强做大。

3.大力发展数字文化

农村发展数字文化是时展的需要,也是不同民族多元文化互动的需要和农村优秀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考量农村优秀文化发展程度的重要表征。农村发展数字文化,应着重加强县级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乡级文化站、广播站和村文化室等提供数字文化信息的能力;推进网络进乡、进村工程,使农民能够享受网络信息的文化权益,把农村文化与现代技术耦合一起,推动农村文化的发展创新。

(三)厘清文化脉络,强化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多元文化的交流与互动

多样性文化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特点,不同民族文化的和谐共存则是文化生态平衡的一个重要表征,因而也是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应有之义。为此,厘清文化发展脉络,深刻认识我国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之间的关系,强化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多元文化的交流与互动,这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文化现代性变革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毫无疑问,强化多元文化的交流与互动是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文化现代性变革的重要途径。我国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多元文化交流与互动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和发展空间;文化的差异性也有利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与周边民族之间的多元文化互补。在一个具有强大民族凝聚力的社会里,这些各具特色的文化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都有吸收其他文化的愿望,这本身既是多元文化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也是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文化现代性变革的必然要求,因为只有不断注入新的文化因子,旧的文化才能脱胎换骨,新的文化才能应运而生。然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长期以来一直处于比较封闭的状态,这对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是极为不利的。唯有努力创造条件,强化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多元文化的交流与互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文化才能早日实现自身的现代性变革。

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范文9

一、从思想认识入手,切实发挥廉政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要解决对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的错误认识。一是认为农村廉政建设“不必要”。有些干部群众认为,税费改革前,镇村级组织在收取农民提留、农业税、土地建房费等过程中,少数干部容易滋生腐败现象,税费改革后,这些相关的收费都取消了,腐败来源没有了,腐败的机会也少了,因此,在农村开展廉政文化建设也没有必要了。二是认为农村廉政建设“没效果”。部分干部、群众认为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接受能力差,开展农村廉政文化建设不会有什么效果。以上两种不正确的认识应引起我们党风廉政建设部门的高度重视,并予以纠正。当前,虽然广大农村没有了农业税等收费项目,但仍有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基础设施建设等专项资金,农民建房、计划生育等工作仍要依靠镇村两级来开展,农村产生不廉洁的领域仍有很多,就是村委盖个章也有可能产生“吃拿卡要”的不廉洁行为。我们龙居镇实行公章“代管”后,有效地遏止了此种腐败想象的发生。对于以上这两种不正确的认识,我们只有在不断完善制度基础上,通过农村廉政文化建设“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使广大农民群众树立以贪为耻、以廉为荣的思想观念,才能取得好效果。

其次,要把农村廉政文化建设切实摆上重要工作日程。一是要组建好队伍。在镇级要组建廉政文化建设义务宣传队,在村级组建廉政文化建设宣传小分队,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等“五老”的模范带头作用,成立“五老”宣传队,在乡村中深入宣传廉政文化。二是要成立组织机构。在镇村两级成立廉政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具体负责抓廉政文化建设。三是突出廉政文化建设重点。要紧密结合当前乡镇工作的实际,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有新意,可操作性强。今年,“三八”妇女节期间,我们在组织全镇妇女开展活动的同时,举行了“廉洁文化进家庭”签名承诺活动,镇纪委统一印发了《家庭助廉承诺书》,组织镇村领导干部家属签名承诺,要求干部家属充分认识家庭助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拒腐不沾,做反腐倡廉的“内当家”。

二、从阵地建设入手,努力增强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的辐射作用

结合新农村建设工作,加强镇村廉政文化设施建设。乡镇可设立廉政文化一条街,村级可建立“一亭”(清风亭)、“二室”(廉政文化阅览室、廉政警示教育室)、“三廊”(廉政宣传廊、廉政书画廊、廉政故事长廊),宣传党纪国法,展出廉政书法、漫画、故事等作品。“三廊”可与村务公开栏、财务公开栏等结合起来。“清风亭”可与新农村建设群众休闲场所结合起来,在“二室”购设廉政文化图书、影视设备,并制定合理的活动管理制度,有条件的村可建廉政文化大院。去年,我们率先在高家村建立廉政文化试点,制定了廉政文化村建设制度,设立了廉政文化宣传栏,依托文化大院建设一条长约10米的“廉政文化长廊”,集中展示历史廉政人物、廉政故事、廉政格言警句和廉政书画作品。依托村里的小康电子书屋开设了廉政文化室,在室内存放有廉政教育书籍,张贴了廉政宣传标语和廉政格言,配备了廉政教育光碟,坚持每天向村民开放。

三、从创新形式入手,努力增强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的教育效果

一是寓教于乐出“亮点”。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的形式要丰富多样,内容要生动活泼,特别是要适合群众口味,抓住群众心理,让群众主动参与。我们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专家授课、图片展等形式,并结合全区电影700工程,镇纪委专门购置部分廉政警示教育片,在各村循环播放,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二是推陈出新出“特色”。我国有几千年的廉政发展史,廉政文化素材取之不尽,关键是如何加以挖掘整理。应该充分挖掘本地历史人文资源和革命历史题材,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廉政文化乡土教材。我们深入挖掘身边的先进典型,先后推出了勇救落水儿童的王付明,赡养烈士母亲的史国栋等典型人物,把他们的事迹印成宣传画册,进行广泛深入宣传,以身边的典型教育自己。通过组织农民群众自编自导自演廉政戏曲节目,在农村群众休闲时传唱演出,使农民群众在笑声中得到启发和教育。盐垛村庄户剧团自编自演的小吕剧《随礼》展现了新时期农村干部廉洁奉公、一心为民的公仆形象,受到了群众的交口称赞;自然景观好的地方也可以将廉政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形成优美的生态廉洁景观村落,创自己的特色和品牌。

三是要整合资源出“合力”。农村廉政文化建设重点在镇村,但镇村两级无论在文化设施还是文化人才队伍等软硬件方面都相对薄弱。推进农村廉政文化建设就必须整合镇村和市区文化资源,通过送廉政戏下乡、送廉政书刊下乡、送廉政设施下乡以及联合开展廉政文化宣传活动等方法,形成市、区、镇、村廉政文化建设的整体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