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乡村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集锦9篇

时间:2024-04-09 11:51:21

乡村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乡村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范文1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环节,学校体育课程标准制定的再美好,如果没有体育教学将其付诸于实践,那么再完美的学校体育课程标准都没用。农村是能否落实十八大提出的“教育要实现现代化”目标的主战场,农村学校体育是重中之重。因为当前我国学生体质健康存在下降的趋势,农村学生体质下降的趋势比城市更明显[1]。当然,学生体质下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作为承担学生体质的重要一环,体育教学应该难辞其咎。因此,本文梳理了之前我国农村体育教学,并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

1 当前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研究现状

1.1 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研究

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研究主要有这几方面的内容,一是,有关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研究;二是,农村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三是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现状的研究。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研究主要集中将农村乡土资源进行改造,如对场地进行改造,将乡土游戏如民族民俗游戏引入课堂。如廖金琳的《客家体育与构建农村学校体育教学体系的研究》,该文对闽西客家地区农村学校体育进行了调查。认为:当前闽西客家地区农村学校体育的场地设施、器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存在问题,指出客家体育的内容在农村体育教学内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认为客家体育运用在体育教学内容时,有教育性、健康性、兴趣性和发展性的特点[2]。颜世刚,沈嘉奇的《贫困地区学校体育教学中引入乡土游戏的探讨》,该研究认为,贫困地区引入乡土教材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消除因贫困落后造成的自卑心理、增强学生自信心,同时对尊重传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职能和因地制宜利用体育资源起到积极作用[3]。

1.2 农村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

针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案一直是农村学校体育研究的重点,这方面的研究有:王涛的《对农村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中指出,农村学校体育教学改革,首先要创造条件正常开设体育课,进而要注意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进行区域化体育教学,教材内容应多样化,课堂教学组织要“节省化”和“聚散化”,教学方式要灵活多样,重其实用性,融竞技、健身、娱乐于一体[4]。汪晓赞,季浏,金燕的《我国新一轮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现状调查》,该调查发现: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产生了积极转变、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得到了激发等,针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学问题提出加强对农村学校的指导、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加大体育教学经费的投入等建议[5]。李忠梅的《农村学校体育教学改革适用“阳光体育运动”需求研究》,该文对农村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如何适应阳光体育运动需求时认为:认真解读“阳光体育运动”,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明确阳光体育运动指导思想与目标,改进教学方法;把握阳光体育运动的内容,加强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原则;建立考核监督评价机制,加强监督与评价[6]。

1.3 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现状的研究

关于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现状的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如孙德朝,陈佳的《四川省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现状调查》,该文调查了四川150所农村中小学,对该省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执行情况;体育教学计划实施情况;体育教材使用情况;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实施情况;学生体育成绩考核评价情况等几个方面对体育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并对调查情况所存在问题,找出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7]。莫少强的《广西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该文调查显示,广西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现状不同乐观,其制约因素一是教育观念落后和教学管理不到位,二是缺乏场地器材和具备一定专业水平的专、兼职体育教师,三是缺乏适合农村学校体育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8]。张春一,李正花,姜成等的《吉林省东南部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该文对吉林省东南部农村学校体育的开课率、教师实施体育教学大纲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中学开课率大于小学;90%以上的教师能按照体育教学大纲进行教学;85%左右的体育教师能按教案进行教学,88.4%的学校有体育理论课,并且能够实行[9]。

从农村体育教学的研究来看,当前农村体育教学研究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学者均对农村体育教学的改革献言献策,关于农村体育教学的改革层出不穷。在农村体育教学内容上,重视发挥农村地区的优势,将一些乡土气息较浓的教材引进教学内容,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在当前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进步,如开课率较足,教师能按照教材教案上课,但仍然存在像教学观念落后,缺乏相应的教学大纲等问题。

2 当前我国农村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体育教学设备不足,对课程资源开发不够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一直存在,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在种情况下,涉及农村学校体育设备问题一直是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之一。由于体育教学的大部分课程必须置于相当的器材情况下才能顺利完成,器材设备不充足,确实让有些体育教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是,在器材设备不能短时间改善的情况下,体育教师还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农村地区相对较为广阔的资源,自制简易教材,满足体育教学所需。

2.2 在农村体育教学中,仍然存在“放羊”的现象

进入新世纪以来的课程改革,对以往的教学大纲做了很大的变动。其中之一就是放宽了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师可以根据地区和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差异较大,这样的规定是符合当前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现状的,但是有的体育教师却把“好经念歪”,将这类规定理所当然的当作“放羊”课的基础,使得很多农村地区的体育教学有名无实。

2.3 农村体育师资力量还有待提高

农村体育师资力量经过几年的发展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师队伍呈年轻化,这对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人员保障。但不可否认的是,农村地区的体育教师仍然缺乏,仍有许多学校,一个教师兼了学校所有的体育课,或者是非本学科的教师兼职体育课,容易让教师筋疲力尽或门道不通,难免影响体育课的教学,导致体育课质量的下降。

乡村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范文2

调研了皖西地区部分农村小学的教育现状,包括教育基础设施、教育师资队伍现状、学生生源情况和乡村教育观念等。针对该地区农村小学普遍存在的教育问题开展分析研究,指出了问题的产生背景与原因。从持续改善该地区农村地区小学基础设施、完善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培养、加强农村地区社会教育风气整顿等多角度对进一步改进皖西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给予反思和建议。

关键词:

皖西地区;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基础设施;师资队伍

我国是有着众多农村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关系着农村地区的持续发展[1,2]。近年来,国家对农村中小学的财政投入逐渐加大,农村小学的基础教育状况在很多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3,4],但不能忽视的是,农村基础教育的薄弱和农村传统观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仍然会长期存在[5]。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变革,一些新的问题也不断出现。这些传统问题和新的矛盾点不断的显现,从根本上制约着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长期发展,导致其背离了国家在新世纪倡导的城乡均衡教育发展规划[6,7]。皖西地区作为经济社会相对欠发达的老区,其广大农村的小学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一、皖西农村小学的现状分析

皖西地区地处大别山老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相对落后。随着国家对贫困地区教育投资力度的加大,皖西地区的基础教育工作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由于老问题的持续存在以及新问题的不断涌现,使得农村基础教育改进之路艰巨而漫长,该地区农村小学主要涉及教育基础设施规划问题、师资队伍培养问题、生源问题以及不良社会教育风气问题等。

(一)基础设施问题调查发现,皖西地区多数农村小学的校园建设规划不科学,办学条件不达标。2005年以前普遍实行属地管理,办学主体是乡镇人民政府,受地方财力薄弱的限制,在小学校园建设上投入很少而且规划不合理,不利于教育专项资金的高效利用和小学校园的长远规划。2005年以后,农村中小学建设划归县一级财政统筹,专项资金投入逐渐加大,先后通过全面危改、校安工程、中西部初中项目、抗震加固、营养计划食堂改造等系列项目建设规划,投入了大量资金以促进基础教育设施改善。通过不断努力,校园建设和办学条件均得到较快发展和较好的改善。但是,在这些基础建设过程中,受专项资金分批投入的限制,很多资金只能用于解决学校迫切需要改善的办学条件等,仍然存在很多基础建设没有能够严格按照科学规划实施,出现频繁变更的现象。而且随着皖西农村地区小学合并情况的不断出现,大量堆积的基础设施面临着弃用的局面,这对宝贵的教育资金来说无疑是极大的浪费[8-9]。另外,由于教育资金的相对短缺,校园建设的单调乏味,而且多数学校校舍功能单一,缺乏现代化教学所必须的专用教室和多功能教室,在新的办学思想和理念指导下,为了能够实现城乡教育发展同步,这些已有的基础设施依旧面临着新的改造或重建。表1为皖西地区15所农村小学教育设施配置情况

(二)师资队伍问题皖西地区的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同样存在诸多问题。一直以来,安徽省农村小学教师编制师生比是1比23,并且是按中心小学为编制单位进行核算的。由于适龄就读儿童数量的逐渐减少,目前皖西山区农村村级小学和教学点的学生人数往往都在100以内,部分偏远小学甚至不足40人。虽然学校规模较小,但年级跨度却较大,依照以往编制所审批确认的教师人数则无法完成正常的教学工作。这一现状在近年来愈发突出,生源的逐年短缺使教职工短缺问题日趋严重。同时,教师队伍结构性失衡也较为严重。由于缺少学科专业老师,导致教非所学、学科教师不匹配的情况普遍存在。在多数小学里,美术、音乐、体育、地理、自然、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教师非常缺乏。其课程多由语文、数学老师兼任,这种状况显然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有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表2为皖西地区6所农村小学学科专业教师配比情况统计。虽然目前有很多教师培训计划,通过多角度的培训锻炼来促进农村教师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的提升,但从总体的实施情况来看,由于诸多客观条件和原因所限制,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相对薄弱。在皖西地区部分偏远农村学校里,教学能力突出的骨干教师少,经验丰富的高水平教师流失情况严重,而且有不断加剧的趋势。相对于城区教师,农村教师较少有外出交流培训机会,部分年长的教师陆续出现知识老化、教学思维方法陈旧等问题,难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致使很多新课程的理念和内容难以落到实处,尤其是涉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研等难以实施。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工作迫在眉睫。

(三)生源与社会风气问题近年来,国家加大了义务教育阶段的资金投入力度,实行了“两免一补”政策,从多方面保障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按时完成学业,杜绝了贫困家庭子女因贫辍学的现象。但目前农村生源流失速度仍然在不断加剧,这一现象在皖西地区农村小学中十分常见。目前皖西多数农村小学的生源人数越来越少,部分偏远山区甚至出现濒临倒闭的情况,例如,皖西地区某县部分小学的调查数据显示,几乎所有的乡村小学学生均不足50人,部分学校甚至出现个位数。这种情况使得城乡教师资源配置差距进一步加大,越来越多的教育资源向城区集中。这种现象是由以下因素所导致的。首先是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这是越来越多的农村生源流失的主要原因。城乡教育差距造成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设法将孩子送进城区小学就读,普通条件的家庭往往也将孩子送进县镇所属小学,家庭条件确实困难的孩子才会留在乡村小学就读,这是目前部分农村家庭孩子的择校现状。其次,随着国家逐渐加大了对城市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的关注,在政策上给予多方面关照,使得更多农村孩子有机会随外出务工的父母在城市里就读,这也是近年来生源流失的一个因素。表3为皖西地区15所农村小学2015年度生源情况统计。家庭环境也是影响农村小学教育的一大因素。当前,农村家庭对教育的认识缺少正确的价值导向。很多父母坚持的是“学而优则仕”,唯分数论,希望孩子通过教育升学将来找一份好的工作,走出乡村,光宗耀祖,教育投入的功利性很强。另一方面,部分家长则趋向于读书无用论,认为孩子只要能摆脱文盲的身份,出去打工挣钱即可。这些价值导向对于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的正确引导十分不利。同时,许多农村家庭对孩子的教育缺少一个好的标准。例如,在农村少子家庭,普遍存在对孩子的溺爱问题,在很多隔代照顾的留守儿童身上就更加明显。爷爷奶奶对于孩子的照顾往往只是关注于吃穿,对孩子的任何物质要求都会竭尽所能予以满足。而父母也会因为不在孩子身边而十分愧疚,往往设法在金钱和物质方面给予弥补,而对孩子的许多过错,往往没有很好的教育方式,通常是以打骂等粗暴方式来处理。调查发现,当前的社会不良风气对农村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经济改革的浪潮下,读书无用论等思想也有一定的市场,这一现象,在父母外出务工农村较多的皖西地区尤其明显。当今的乡村已经卷入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爱慕虚荣攀比、追赶时尚潮流、崇拜金钱物质、逐名角利不择手段等不良思潮开始侵入农村社会,对传统价值观有极大的摧毁作用。

二、问题反思与改进措施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这就从国家层面明确了广大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努力方向。相应地,地方政府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教育资金的投入比例、优配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完善农村教师入职流程、交流活动、职称评定、学习培训、考核评价政策制度,破解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瓶颈,稳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加强学生的文明道德教育,特别是关心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首先,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对辖区学校进行重新规划和布局调整。撤并一些生源数量很小的小学,成立综合性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教育投入上不再全面开花、撒胡椒面,重点建设农村规模超过100人的村级小学,并尽力做到建一所成一所,完善好附属设施、校园环境和相关美化等基本配套建设。其次,在师资建设上,着力加强农村教师的校本培训,培养其爱岗敬业、扎根基层的奉献精神。重视农村教师的职称提升、交流培训等工作,不断提升教师整体素养。在教师待遇上,学校应通过绩效考评和绩效工资,平衡工作量,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地区财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将待遇向偏远山区在岗教师倾斜。采用多种措施,切实改善农村教师生活条件,关心教职工身心健康,既要待遇留人,也要感情留人。在学生管理教育方面,通过课堂教育、早操、集体活动、国旗下教育、班会和班级主题活动等方式加强学生德育工作,加强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矫正不良行为。努力培养其文明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学生保护环境。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简单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从而积极引导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另外,强化政治教育,严肃校规校纪,加强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及时矫正可能出现的不良行为,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对于目前农村小学普遍存在的留守儿童,要给予关心爱护。针对留守儿童常年与父母分离、缺失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对学习缺乏兴趣和自信心,学习成绩差、厌学倾向严重或性格内向不愿意与同学们一起玩等诸多问题,教师应该把更多的关心和呵护倾注到他们身上: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的细节,如提醒他们注意路上安全;观察他们的心理,多与不爱说话的孩子沟通;对学习成绩差的孩子多给予辅导;鼓励他们积极地参与班级的集体活动,多与其他学生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培养活泼开朗的心态。另外,加强家校联动,尽可能地让孩子与父母经常联系,教师也定期与家长进行“电话沟通”,家校互动,共同促进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君全.农村学校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初探[J].科学咨询,2010(34):47.

[2]段成荣,杨萠.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8(3):15-25.

[3]陈敬朴.农村教育概念的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1):39-43.

[4]黄颖,叶敬忠.农村基础教育中村级社区的作用发挥———基于留守儿童支持活动的调査和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7(9):101-103.

[5]何光洁.留守儿童学校管理策略浅析[J].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2011(2):55-59.

[6]贺小华,张建育,梅小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教育管理对策研究[J].农业考古,2009(3):81-83.

[7]陈思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7.

[8]杜启明,江芳.优化学校教育管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J].科技资讯,2009(32):230-231.

乡村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范文3

(一)城乡教育过程中的不公平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教学方法和科技上的引进等各方面,城乡之间的差距非常明显。尤其是偏远山区的农村面临教师资源缺乏,学校条件艰苦等一系列问题。我国倡导大学生去支教,然而,这毕竟只能是一时的办法,不能解决长久问题。城市中的学生接受更先进的教育、享受更优秀的教师团队的教育、丰富的学习资料和高科技的学习工具等,农村的学生想要享受如此待遇则需要付出更大的艰辛与努力。

(二)城乡教育的选拔结果上不公平在艰苦的学习环境中,许多农村学生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拼搏,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然而,在择校问题上又面临了不同的境域。许多地区实行地区保护政策,报考分数均有户籍限制。由此,要想与城市的学生进入共同的大学,农村学子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教育结果上的公平要求达到学生的学业上实质性的公平,教育质量上和目标层面的均等。要想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

二、文化视角下城乡教育公平问题的归因

经济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没有在实质上解决教育公平的问题,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并没有因此而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问题如不解决最终会影响经济的发展,违背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原则,威胁社会的稳定。因此,寻求造成不公平的原因,想出解决办法成为目前面临的重要难题。近年来,研究此方面问题的学者越来越多,各学者分别从经济、政策、文化等各方面进行探讨。其中文化因素是容易被人们忽略的部分,在文化方面,根据环境的不同,有学者按照家庭文化、学校文化、社会文化视角进行剖析。总体上来看,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等都影响着我国教育的现状。文化对城乡教育的影响重大,在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教育事业全面的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文化因素。

(一)传统文化对我国教育公平的影响文化的形成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传统文化对我们的影响表现在思想、行为、认知等各方面。首先,总体上看,在研究城乡教育公平问题的文化根源时我们不难发现,在传统文化中教育理论相对薄弱。以儒家、道家、法家等为首的传统思想中,儒家思想影响深远。尤其孔子的教育思想更是传延至今,“有教无类”的公平教育思想,尊师重道的和谐师生关系等一系列思想对我国教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然而,纵观传统文化中的教育公平思想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其次,具体而言,我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状态之中,文化传统中等级制度分明,讲求秩序的同时忽视了公平的重要性。受缺少民主的文化传统影响导致我国城乡教育中本身就缺乏公平意识。传统文化中的等级制度,尊重权威思想与现代文化中提倡的自由、民主之间存在差异,尤其是传统文化强调的伦理道德、修身养性促使国人养成了保守、忍耐的文化理念。

(二)城乡文化对城乡教育公平的影响城市与乡村由于处于不同的文化生活圈,形成的文化传统也大不一样。受不同的地理环境、乡土人情、生活环境等的影响,二者的差异和异质性特点是形成城乡教育公平问题的现实原因。无论是城市文化还是乡村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丰富内涵,二者本无高低贵贱之分。城市文化具有崇尚理性、重视革新、思想开放的特点;乡村文化中有着较强的风土人情气息,思想保守,重视经验的特点。与城市文化相比,乡村文化中更富有传统文化韵味。城市中以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为主,农村以农业为主。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远远快于农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高新技术的率先使用,与城市相比农村发展相对缓慢,城乡差距并没有得到真正缓和。相反,农民成了社会弱势群体的一部分,近年来由于机械化的使用、生活来源单一、收入较低的农民纷纷进入城市。农民工群体大量涌入城市,一方面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支持;另一方面,出现了农民工群体在城市生活困难的尴尬局面。与城市居民的不公平待遇,塑造了农民是弱势群体的心态。由此产生的城市文化优于乡村文化,处于文化之中的农民学子将自己划分为劣势的一方,成为“心理弱势者”。

(三)家庭文化对城乡教育公平的影响从结果上看,城乡文化的差异直接导致了城乡学生所处生活文化环境的不同。在影响个体发展的环境中,家庭、学校、社会是个体发展面临三个重要环境。城乡教育公平问题受到家庭文化、学校文化以及社会文化的影响。家庭是个体生存发展最重要的环境,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农民进城务农人数的增加,农村中留守儿童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有的儿童一年只能见父母一次,家庭教育的缺失,儿童对亲情的渴望导致许多问题儿童的出现。在农村,辍学现象严重,许多子女失去学习兴趣,还没有成年就加入了进城务工的队伍。从长远上看,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和城乡差距的缩小。

(四)学校文化对城乡教育公平的影响学校文化影响学生的发展,教育资源是影响教学效果的第一资源。我国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严重失衡,全国城镇初中生均经费3479元,农村初中生均经费2190元,相差1269元。农村初中生均经费仅为城镇初中生均经费的60%;全国城镇小学生均经费2855元,农村小学生均经费1847元,相差1008元。农村小学生均经费不足城镇小学生均经费的70%。教师的城乡配置状态也不容乐观,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学校总体上仍然存在教师编制过紧、年龄结构老化、学科结构不合理、教学水平偏低等问题,尤其是英语、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心理辅导等方面的师资缺乏。

(五)社会文化对城乡教育公平的影响长期以来,城市和乡村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城乡二元结构是导致农村公共财政投入严重缺失的体制原因。国家财政对农村文化教育信息建设无力顾及,文化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偏低,并且文化投入偏重于城市。社会文化更多体现的是精英文化主导的主流文化,而这种主流文化更多以城市文化价值观为主导,乡村文化价值观处于社会文化的边缘位置。比较而言,城市文化能够较快吸收、体现、适应社会文化,而乡村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反应相对迟缓,往往呈现出与社会文化的种种不适应。如农村学生从学校转入职场所需转型时间比城市学生明显偏长,适应社会能力明显偏弱。

三、结语

乡村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范文4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二元经济结构;对策

0.引言

黑龙江省作为建国初期重点建设的省份,受传统的计划经济影响比较深,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近年来,我省的社会经济缓慢发展,在城乡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农村和城市的居民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的差距仍然很明显,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党的会议不断强调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但实施起来远比预想要困难得多,彻底破除二元结构体制,促进城乡和谐、共建小康社会任重而道远。

1.黑龙江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黑龙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状

在国家加大对“三农”支持力度的政策扶持下,黑龙江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稳步推进,大力发展畜牧业和绿色食品生产产业,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新成就:

1.1.1城乡建设规模同步发展

全省各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各乡镇经济不断兴起,形成了统筹城乡发展的良好态势。据统计,2009年全省12个市区建成区面积由1135.6平方公里增加到1779.7平方公里,增加了644.1平方公里,农村公路建设实现“镇镇通”。2000年全省的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之比为51.9:48.1,2008年进一步升至53.0:42.6。

1.1.2城乡经济基本实现均衡发展

近年来,黑龙江在城市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全省城乡经济比较均衡发展的良好趋势。2009年,全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8288.0亿元,比2004年5303亿元增加2985亿元,年均增长14.07%。

1.1.3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66元,比2004年的7471元增加了5095元,年均递增17.05%;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207元,比2004年的3005元增加了2202元,年均递增 18.32%;乡村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也由2004年的40.9%下降到2009年的37.4%。

1.2 黑龙江城乡一体化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黑龙江城乡统筹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城乡二元结构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之间的发展仍存在许多不协调、不和谐的地方:

1.2.1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多年来黑龙江城乡经济保持了相对协调的发展态势,但城乡之间、县与县之间也还存在着不平衡性,有的还较严重。如以城市比较,2009年哈尔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达43351元,而最低的绥化市仅有5983元,只是哈尔滨市的13.8%;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城市地区。2009年12个城市以48.5%的总人口创造了占全省58.03%的生产总值(GDP),人均GDP达32103元。

1.2.2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差异较大

据统计,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1990年为1: 1.59,2000年1: 2.29,2008年仍达1:2.58 。

2009年黑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相差500.4元,占总收入的97.2%;城乡居民生活收入水平逐年提高,相应的消费水平也在提高,但是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在消费结构上,城乡居民在人均消费性支出中用于居住、食品、衣着和娱乐教育上面的支出城乡仍相差悬殊,分别相差11.6%、4%、6.4%和1.8%,农村居民将收入消费在改善居住条件和文化教育上面,占总消费的34%,农村的生活条件和农村教育问题仍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任务。

1.2.3城乡的社会事业发展明显不协调

我省城乡居民在受教育程度上差别很大,农村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比城镇少3年,农村居民子女中辍学现象仍然很严重,有的仅能勉强读完义务教育;社会保障事业也存在着严重的不协调,城镇居民享受退休养老和公费医疗保障,而农村居民只有极低水平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近年来,在农村建设社会保障事业的试点,但就其筹资水平而言,农村居民医疗保险每年30元/人,还远不及城镇职工医保的筹资水平,由此可以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对于城镇职工的医疗保障制度还很难谈得上是真正的医疗保障制度,只是在农村建立医疗保障的一个方向。2009年县域每万人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数为27.6名,不及全省平均水平41.3名的66.82%,与城市的水平差距很大。

2.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城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有利于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流动,但城乡差距过大,就会成为发展的障碍。针对我省城乡发展进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2.1深化城乡分割制度改革,排除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

首先,推进教育制度改革新突破。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育与城镇教育的差距,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改善农村教育设施和农村教师待遇,吸纳有志于农村教育的大学生加人农村师资队伍,合理分配城乡的教育资源,使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享受同等条件的教育;其次,深化户籍制度的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流动的户籍制度;三是推动城乡就业制度改革新进展。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形成无歧视的就业竞争模式,完善劳动法律保障制度;四是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制。对城乡居民一视同仁,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努力扩大城市社会保障覆盖面,使城乡居民共享社会保障事业。

2.2制订和完善城乡建设规划,加强对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发展的指导

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科学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土地利用功能,进一步完善总体规划,为将来发展留下空间,并大力打造新型小城镇建设,形成功能协调、布局合理,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中心城镇;城镇与乡村同步规划建设发展,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规划,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2.3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建立合理的城乡产业结构

依城乡不同资源技术优势,建立合理科学的城乡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建构以城带乡、产业转移的发展载体,制定合理产业政策,引导城乡工业根据各自的成本优势确定自己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城镇着力建设优势产业集聚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而农业中要体现高效生态农业的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和区域化布局,以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二、三产业升级。

2.4提高社会生活水平,调整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格局

首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乡村加工业。大力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初级或深加工乡村工业,积极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区域内转移就业,以增加其收入水平;其次,整合教育资源。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实现劳务输出转移,力争使农村劳动力市场具有一定的优势劳动力资源;再次,鼓励发展乡镇民营企业。以政策为导向,健全法律机制,为民营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从而吸纳农村劳动力资源,进而增加农村劳动力多途径就业收入,降低与城市居民收入的差距。■

【参考文献】

[1]邢艳霞,张德红.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现实的悖论[J].当代经济研究,2005,(11).

[2]吴大付等.新乡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1):90-92.

乡村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范文5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3-038-01

近年来,随着的新课标的推行实施,农村小学数学课程教育教学得到了快速发展,数学教学的质量整体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广大农村地区的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不断加强,有力的推动了小学数学教学的科学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对此进行简单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农村小学数学课改存在的问题

1、数学教学人资不足,人才断层现象严重。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的教育事业也相应的得到了推进,但人资不足依然是一个十分严峻的话题和客观的现实,在农村地区,由于条件艰苦、薪资水平较低等诸多主客观因素,因此,留不住教师成为最大的难点问题。目前,广大农村地区的现有师资主力依然是过去的民办教师、代课教师等,年轻的教师近年来也有所补充,但总体而言人数依然较少。这种人才结构的断层,无疑对于全面推动和实施农村数学新课改将造成一定的困难。

2、新课改实施受农村地区传统思想的影响较深。新课改提出一切为了学生,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这是新课改的核心,数学教学也必须要遵循这一基本法则。在农村广大地区,封建传统思想在一些地区根深蒂固,因此,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互长,教师和学生相互平等,根本无法实现,严重影响了农村数学教学的新课改。

3、教育教学的基础设施力量依然比较薄弱。农村小学数学教育的基础设施力量依然比较薄弱,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信息化教育教学设施比较薄弱,很多农村小学没有配备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设施,教师掌握信息化教学的技术水平也有待于提升。二是新课改要求的小组合作、自主互动、实践操作等环节,运用的次数也是少之又少,在探索游戏中学习,在探索游戏中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也基本属于纸张谈兵。

二、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新思路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虽然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在不断缩小,新课改下的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依然不少。因此,要不断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作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直面差异,正确认识现状。数学新课改实施后,在农村和城市之间实施效果的差异逐渐显现,如何更好的贯彻执

行数学新课改的要求,推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作者认为首先要直面差异,正确认识现状,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和条件的制约,因此,数学新课改的实施遇到的阻力不小,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关键要正确认识到农村地区数学教学的现实状况,不能一蹴而就,在新课改的教材编制上要和城市有所差别,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农村数学教育。

2、做好基本功,服务数学教学。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要以人为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积极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模式,培养符合社会建设和发展所需的人才。因此,对于农村小学教师而言,做好基本功是关键和基础。农村小学生和城市小学生相对而言,无论在思想上、生活经验上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少差异,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时,农村小学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这种差异性,了解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了解学生现实生活和数学信息的储存,在上课时,要能够从农村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引用农村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数学信息和常识,让学生逐步体验、经历,再进行抽象概括,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知识、探索知识、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

3、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实践课改。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农村小学数学教育要结合农村的现实生活实际状况,因地制宜开展各项数学教学活动,这样才能使得农村小学教学充满活力,而不是照搬硬套,缺乏生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小学教学实践,如:利用农作物玉米、小麦等农作物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通过这些学生日常能够摸得到、看得见的实际生活信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多元化培养农村数学教育的师资力量。多元化的培养乡镇数学教育的师资力量,一方面加大政策引导,鼓励数学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前往乡镇农村小学支教,另一方面,加强乡镇本土化人才培养,即通过培训等多形式,不断培养和提高乡镇现有数学教育的人才队伍培养,为乡镇数学教育的科学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保障。

结论:本文对新课改实施后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结合问题,提出了直面差异,正确认识现状、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实践课改、做好基本功,服务数学教学、多元化培养农村数学教育的师资力量等建议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阳.《安徽农村小学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2010.3

乡村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范文6

关键词:城乡教育;公平化;师资力量

一、城乡教育的不公平现状

1.教育管理制度不规范

就教育的管理问题而言,目前主要由我国的地方政府来负责,大多停留在县级领域上,而县级之间很难实现统筹调控,外加政府之间权责的推脱,导致了农村教育管理的不明确,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城乡教育的巨大差距。

2.师资力量投入不均衡

由于农村的工作环境恶劣、待遇低、晋升困难,很多高等师范院校的毕业生更愿意选择在城镇学校就业,因此,城乡教育在师资力量和人员水平上也存在着很大差距。

3.教育资金投入的缺乏

由于受地理位置、地方财政现状和地区性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和限制,农村院校很难得到充足的经济支持,而教育资金投入的薄弱又阻碍了农村教育的正常运行。

二、如何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

1.树立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理念

要想实现城乡教育公平化的目标,首先就要树立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理念,消除城市教育中心论的价值观念,建立平等的、公平的大众教育体系,将城镇教育与农村教育看作一个整体,营造一个良好的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氛围。

2.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制度

要想真正地实现城乡教育的平等化,仅仅树立一体化的理念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运用制度的手段将理念得以落实与实践。目前,我国仍实行两种制度对城乡教育进行管理,管理体制主要以县为主,管理范围限于县级范围内,很难实现大范围的统筹,而由于县级政府在经济和人才上的局限性,导致其很难真正地做到城乡教育一体化,所以,应该将管理的主体由县级政府提升到市级政府和省级政府,由省级政府或者市级政府对所管理的区域内进行统一的教学资金、师资力量和管理人才的规范化投入,进而实现城乡教育的公平公正。

总之,目前我国的农村教育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不足现状,尤其是与城市教育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所以,要想实现城乡教育的公平化,最重要的便是树立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理念,并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制度。

乡村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范文7

【关键词】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城乡差异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4-167-01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都在不断的提高,同时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教育均衡发展就成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的需求的关键。近年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出现的择校问题、教师资源集中流动等问题的出现,表明我国义务教育己经呈现出严重的非均衡发展的态势。这种非均衡发展的局面不仅存在于地区之间、校际之间,在城乡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教育发展的差距和社会各种差距互为因果,导致了这些不均衡因素的存在。因此,缩小教育发展的差距,就要从小范围内实现城乡的均衡发展,从而逐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教育均衡发展。

一、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概念

文喆指出:所谓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指在一个行政区域内,例如一个县、一个地区、一个省的范围内,在义务教育的硬件投入方面,实现国家(含地区政府)投入的相对均衡,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办学条件的标准化、均衡化,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初步实现居民之间义务教育权利的平等,实现公民发展权力的起点的公平。

二、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投入不足

目前,我国教育投资整体偏低,而农村教育投入更加不足,经费不足一直是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因财政投入的不足,农村学校建设跟不上城市的建设,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入学需求增加,学校基础设施严重短缺,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使的大部分学校入学压力巨大,超负荷运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财政拨款,但是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于城市地区,财政拨款的数额有限。现在教育投入的使用结构也不合理,这就影响了教师培训的积极性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城乡学校办学规模呈现两极分化

在我国现有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下,学校规模大小直接决定了教育经费的充裕程度和财力状况,适度的学校规模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趋势的加剧,城市的学校学生数量激增,出现极度拥挤与压抑的“大班教学”现象,而农村学校由于生源的流失,逐渐出现了“萎缩”甚至消亡现象。这种城乡学校办学规模两极分化的趋势不但抑制了农村学校的发展,而且使城市学校出现了负荷过重的现象,县城班容量超过55人的大班普遍存在。再加上许多农村学校尚未达到义务教育办学标准,教学质量不高,导致许多农村学生到城市借读,这既造成了部分农村学校的生源减少,师资和教学设施的浪费同时加剧了城市学校的就学压力。

(三)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存在差异

从数量上看,城市教师超编,农村教师缺编。教师队伍的质量和素质是一个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因素,但是由于城乡教师长期无序的“逆向”流动,造成乡村教师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教学技能方面明显劣于城市学校。同时,农村年龄偏大的教师由于生存环境和生存压力等综合性的原因,大都出现了职业倦怠和健康状况不佳的情况,很难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育技术;相反城市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则由于环境条件和自身努力的原因,早已成长为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原因。

三、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为了更有效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的发展,必须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合理调整学校布局,统筹教师的资源配置,深化教育的体制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快城乡教师的流动速度,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争在2012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

(一)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的投资管理体制,加大教育投资力度

坚持义务教育多渠道筹资原则,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供给的多元化。义务教育属于社会公益事业,政府保障其经费需要是其职责所在,但政府提供的教育经费仅仅是一定办学条件下的经费需要,如果要改善办学条件应当多渠道筹集教育资金。

(二)依法治教,建立合理的办学规模

要使城乡义务教育平衡发展,严格执法、依法治教是必不可少的。各级人大要进一步做好教育立法的工作,颁布适合国情的有利于农村教育发展的法令,让农村义务教育驰入快速、公平、正常的发展轨道。各级政府要对现有的教育法规的执行情况做好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法律、法规的落实,切实解决教育投资、教师工资、学生辍学等突出问题。

(三)以人为本,打通城乡教师良性互动的通道

在当前我国城乡教育差距短期内不可能完全消除的背景下,促进城乡教师的合理流动,对于缓解教育系统的矛盾乃至社会矛盾,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形成城乡教育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等无疑具有很强的必要性。要真正解决城乡教师的发展不均衡问题,一定要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出发,改变目前“只堵不疏”的思维,从经济待遇、生活便利、职业发展等几个方面给教师创造良好的流动环境。

总之,为实现2012年区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到2020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宏伟目标,首先应依法治教,加大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采取积极有效的途径促使农村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加大城乡教师流动速度,以提高农村整体教育质量,最终实现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内涵式发展来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景玉.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是提高农村教师教学能力[J].教育理论研究.2011-07-04.

[2]刘志艳.城市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研究-以大庆市为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

[3]刘振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J].数据解读.2010(8).

乡村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范文8

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配置

中图分类号:F4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254-01

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农村人口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成败以及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完善。因此,农村基础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与此同时,正如皮亚杰所说“假如没有质量合格而又数量足够的教师,最好的改革方案也只能在实践中夭折。”所以,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农村教育质量提高的关键。而农村教师资源配置状况则是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突破点,进而是影响了整个教育公平的实现。然而,隐藏在这些宏观政策下的现实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配置去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师资严重“贫血”、城乡师资二元化、教师结构不合理等。面对农村基础教育并不乐观的现状,那么重点对现行的农村基础教育中的师资配置现实的、理性的现状和原因的研究则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配置现状分析

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中的师资现状与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要求是不相协调的,这主要表现在:

1、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配置结构失衡

(1)从整个国民教育体系来看:师资配置受国家经济的影响呈现出一种城乡二元化的结构,即农村基础教育师资短缺已成为一种相对普遍想象,而城市中的中小学教师却相对过剩,甚至存在严重的超编现象。据国家教育督导团在去年10月份公布的专项督导检查中表明西部六大省份到都存在这种二元化的体系结构,城乡之间形成了鲜明对比。而这种结构上的差距也导致城市教师资源的闲置、积压和浪费,相对的农村教师却面临过重的课业负担。

(2)从农村基础教育内部结构来看:①学科性缺编问题突出,主副科师资失衡明显。②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③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堪忧。

2、农村基础教育教师资源流失严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决定了人才的流动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农村基础教育中所呈现出的师资队伍不稳定现象以及教师“向上流动的多,回流的极少”的单向流动的趋势就值得人们深思了。2008年国家教育督导报告对艰苦地区学校抽样表明:38.7%的校长反映。近三年中有教师流失情况。其中,74.6%的校长反映流失的都是骨干教师。面对这样的流动趋势,让造血功能本就较差的农村基础教育如何得到自身的发展;这样不稳定的师资队伍又如何让教师全心专注于农村的教育工作。长此以往,农村的基础教育也将陷入一种很难从外面吸引来优秀人才,而本地的优秀人才又源源不断地往高处走的恶性循环中。

二、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配置现状的原因分析

有学者曾用“双重边缘化”一词来描述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配置现状:从整个社会结构来看,中国当前的教育被政治严重边缘化;在教育系统内部,中国的农村基础教育被城市教育严重地边缘化了。然而这样的现状却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也不禁要思考:中国农村基础教育为什么会走入到这样的困境了?因此,需要着重去剖析作为中间决定力量的教师,对现行农村基础教育师资配置现状做原因的分析。

1、教师人事编制的缺陷

我国现针对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参差不齐且整体水平较差的现状,已实行了严格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但是我国的教师人事制度还缺乏完善的合理流动的机制。教师编制核定也未充分考虑农村的背景,出现了“一刀切”的学校教师编制。

2、农村教育经费的短缺

在某种程度上讲,对于经济落后的农村基础教育,仅仅依靠乡镇政府这个财政渠道是很难走的长远的。而我国在进行农村税费改革后,虽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同时也切断了“以农业教育附加费,乡村教育统筹和集资”为渠道的农村教育经费来源。非制度化的各种教育扶贫专项基金过于理想化,无法从根本上弥补贫困地区较大的资金缺口。这样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无法从根本带动整个农村基础教育的运转。

3、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欠缺

首先,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问题是农村教师待遇其实相对是不理想的。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中师资配置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教师薪金满足度的影响。其次,我国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仍然存在。由于没有完善的教师工资的保障机制,使得农村教师工资的拖欠问题,成为农村教师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三、部分农村教师的“两险一金”福利其实并没有得到全面的落实。农村教师的住房问题仍然突出,许多地区教师的住房面积小、危房率高且住房公积金较低,根本无法彻底解决教师的住房问题。且由于福利发放主要依靠各地区、各学校收入水平,因此,教师的福利待遇、津补贴标准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距。

4、农村教师培训不足

2005年,甘肃的陆建娣老师一场主题为“新课程与西部农村教育”的西部农村教育论坛上表明“因为时间和经费的问题,教师根本不能得到培训”。其实,我国农村教师队伍中有相当多的教师无论在专业知识或是教学能力上都不能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这就必然要求教师通过在职培训、学历教育等来得到自我的提高。

总之,虽然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教师资源配置的现状并不乐观,但我们仍旧应看到近年来国家在发展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所取得的成绩。而农村的基础教育正处于一个发展的时期,在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建设都将作为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以及教育改革的关键。而教师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对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学高为师,行正为范”,未来也希望更多的人投身到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的建设中,去燃烧青春、挥洒汗水在那片土地上。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督导报告2008摘要,国家教育督导团,2008

[2]李丽萍,农村教育的重要性不能被抽象化[N],中国青年报,2004(4)

[3]李茂松、冯文全、黄育云,农村基础教育经济的现状及资源均衡配置的思考,当代教育论坛,2006(11)

乡村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范文9

论文摘要:源于美国的教育券制度能否在中国找到适合其生存的土壤,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教育券在中国的推行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文将从我国农村地区义务教育投资改革面临的问题出发,试图解决目前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的问题,探讨在农村实施义务教育券的可行性。

一、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现状及困境

(一)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现状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变革大致经历了1986 年以前的中央财政负责、1986 年-2001 年的地方各级政府分级负责、“以乡镇为主”及2001 年后“以县为主”的三个阶段。1986 年以前,在中央集中统一的财政管理体制下,义务教育经费都是由中央财政负责;或者由中央按地方需要切块单列,下拨给地方,再由地方财政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从1986年起在各级政府之间则实行的是“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乡镇为主”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这种体制使义务教育重心下移到乡村,但由于乡镇财政收入项目有限,大部分乡镇难以保证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从2001 年起,我国开始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财政管理体制,将义务教育的重心上移到县级政府。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被取消,农村每年的教育经费来源有所减少,导致本来就紧张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雪上加霜,给义务教育带来诸多问题。[1]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基本特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筹措实行“多渠道筹资”的办法,即经费来源是多元化的,既有财政性的经费,又有非财政性的经费。二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在各级政府间的分担采取“以县为主”的方式。教育部在2009年的工作要点中提出“大力办好农村义务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出进一步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在全国城乡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各项政策。正在研究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我国基本教育国策。由此可以看出国家高度重视对农村地区,特别是薄弱地区义务教育的扶持。

(二)当前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体制面临的困境

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面临诸多困难,随着政府的努力加大了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基本上普及了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面对我国城乡差异大的实情怎样加大对薄弱地区薄弱学校的投入,以期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

1、城乡差异大,教育发展不均衡

城乡之间在教育上的差距是有目共睹的,近年来出现了逐渐扩大的趋势。城市义务教育总体质量高,教学设施完备、教师教学水平高,很多地方达到小班化教学。而农村地区,特别是经济不发达省市,教学设施破旧、老化、不齐备,很多学校为减少教育成本,每个班安排七八十人,这样拥挤的教室、这样多的学生数,再加上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高,教育质量可想而知。

2、经费得不到科学合理使用,产出效益不高

部分地区教育经费扣压、挤占、甚至挪用现象的存在,义务教育经费没有得到科学合理的使用,这一问题严重制约了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的地方不得不通过增加集资或收费来筹措办学经费,甚至出现了“乱集资”和“乱收费”等恶劣现象,这些直接导致了农村地区留不住人才,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义务教育公共投资一方面资金短缺,另一方面有限的公共资金并未被有效使用。如不解决经费使用的问题,仅通过增加微薄的教育经费来改善农村地区义务教育质量的想法还是相当单纯的。

3、政府公共经费总量不足,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力度不够

我国政府近年来逐步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特别是今年初政府提出把教育公平当作一项基本国策,以及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系列设想。但是还存在政府公共经费不足、转移支付力度不够、缺乏严格的规范制度等问题。现在虽然中央政府已经制定了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一般性转移支付几乎全部用于解决人员的工资问题,没有明确用于教育运转和建设的份额。专项转移支付主要是危房改造专项转移支付,而且专项转移支付的份额很小在县乡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很难资金配套。[2]

4、农村义务教育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教育的发展不能维持在原有的水平,应体现为质量的提高和规模的扩大。目前,中央和省对义务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目标。义务教育发展的任务很重,县乡财政却不能有效增长,势必影响义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现在农村已逐步取消了民办教师,但代课教师仍然普遍存在。其次,硬件建设亟待加强。实验室、资料室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信息技术教育在部分农村中小学还是空白,农村教育投入不足,直接影响了农村教育硬件的建设,使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缺乏后劲。

二、农村义务教育投资改革的出路与教育券制度

(一)农村义务教育投资改革的出路

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资改革的出路,笔者认为是如何科学有效地使用教育经费,使有限的教育经费得到更大的产出效益。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还不能在短期内从根本上解决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那么,当务之急是增加经费使用效益,科学合理地使用有限的经费,这样才可以在加大投资力度的基础上合理有效地使用教育经费,并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状况,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以达到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在广大农村地区,教育经费被扣压、挤占、挪用等现象的依然存在,我们只有通过改变教育经费拨款的模式,才能更好地解决这类问题。为此,我们可以分析是否可以在农村地区引入源于美国教育券制度。

(二)教育券制度的含义及其在我国的实践

1955 年,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芝加哥大学教授、诺贝尔奖获得者米·弗里德曼在其《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一文中提出了后来引起极大争议的教育券理论(该文后来被收入1962 年出版的《资本主义与自由》一书中) 。教育( Education voucher ,又译教育凭证;另有School voucher,常译为学券制),是在教育领域中试行的一种代币券。教育券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政府改变对公立学校的直接补助的教育投入方式,而是由政府把经过预算的教育经费折算成一定数额的有价证券(教育券) 直接发给学生,学生凭券自主选择公立学校或私立学校就读,而不受学区的限制。学校则以收集到的教育券向政府有关部门兑换与券值等额的教育经费,以支付办学费用。[3]继米·弗里德曼后,英国的皮科克和怀曼等也提出了类似观点。教育券制度的真正意义在于使学生(家长) 真正成为教育的自主消费者,使学校和教师真正成为教育的自主生产者,通过建立统一的教育市场,打破国家对教育的行政垄断和公私立学校之间的制度分割,促进学校之间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从而确保国民教育权,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4]

2001年夏天,浙江省长兴县政府为了缓解高中入学高峰的压力,鼓励部分学生进入民办高中或职业高中就读,决定借鉴美国的相关经验,引入教育券制度,以教育券的形式对就读民办高中和职业高中的新生予以一定数额的定向经费补贴。通过这种形式,既在经费上扶持了民办高中,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过于集中的普通高中生源流向。2002年,长兴县政府又把教育券制度扶持民办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功能扩展到了扶持贫困学生的范畴。长兴县实施了教育券制度后,职教招生有了较大改观,普职教得到了协调发展,现有民办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贫困学生得到了政府的资助,入学有了保障,体现了政府对弱势群体学生的关怀。

3、打破现有师资格局,加强流动,定期培训

实施教育券制度,首先就要使得各个学校在同一起跑线上。而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该校教师教学水平。目前状况是大部分优秀教师被调到相对好的学校,这样下去,好的学校也越来越好,差点学校越来越差,而我国现行的是就近入学原则,验证严重不公平。为此,要打破这一现状,就必须在教师流动的问题上寻找着眼点。首先要打破原有的教师分布格局,对愿意到乡下执教的教师加以鼓励,并且直接体现在工资上。另外,在农村地区教学成绩出色的,按一定的规则分不同的名师等级,另加奖金。这样可以引导部分优秀教师到乡下执教。另外,定期对教师进培训,由县级政府与著名师范大学合作,邀请大学的教授、各地名师对他们进行指导,提高目前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

4、省级政府拨款,负责教育人员经费,扶持薄弱学校的教学设施建设

我们知道,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不均衡现状是地区发展不均衡,地区内学校之间发展不均衡。很多学者根据以往“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出现的问题,已经论述并达成一致观点,即义务教育的投资主体应提升至国家、由省级政府承担。首先省级政府要负担全体教师的人员经费,这样利于缩小城乡之间教师工资的差异,有利于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其次,要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政府还必须扶持薄弱学校,另开资金留作薄弱学校的教学设施建设,如多媒体教室的建设、体育场地的建设、实验室的建设等等。义务教育经费要做到“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使得经费用的合理。

参考文献:

[1]戴罗仙.税费改革与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5,(5)

[2]谭春芳,李继宏.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J].教育与经济,2003,(3)

[3]赵宏斌.教育券:基础教育财政资源配置的制度性创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5)

[4]文新华.关于“教育券”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3,(1)

[5]张平,何霖俐.教育券制度在我国的实施策略分析[J].教育探索,2007,(1)

[6]张传萍.关于我国实施“教育券制度”的若干思考[J].云南教育,2003,(36)

[7]皮江红.教育券与我国政府农村职业教育投入方式改革[J].教育科学,2006,(2)

[8]来新安,张丽萍.教育公平与教育券的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