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移动技术集锦9篇

时间:2022-04-17 00:22:02

移动技术

移动技术范文1

移动通信业务之所以发展迅猛主要是其满足了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任何个人进行通信的愿望。移动通信是实现未来理想的个人通信服务的必由之路。论文百事通在信息支撑技术、市场竞争和需求的共同作用下,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呈现出以下几大趋势:网络业务数据化、分组化,网络技术宽带化,网络技术智能化,更高的频段,更有效利用频率,各种网络趋于融合。了解、掌握这些趋势对移动通信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网络业务数据化、分组化

2.1无线数据——生机无限当前移动数据通信发展迅速,被认为是移动通信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近年来出现的移动数据通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电路交换型的移动数据业务,如TACS、AMPS和GSM中的承载数据业务以及GSM系统的HSCSD;另外一种是分组交换型的移动数据业务,如摩托罗拉的DataTAC、爱立信的Mobitex和GSM系统的GPRS。

目前,无线数据业务只占GSM网络全部业务量中的很小一部分,但是在未来的两年中这种状况将开始扭转,并大大改变。1999年以后,随着HSCSD、GPRS等新的高速数据解决方案显露峥嵘,并成为数据应用的新焦点,无线数据将成为运营商经营计划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它预示着未来大量的商业机遇。

(1)应用驱动市场

无线数据业务的主要驱动力在于用户的应用。话音是单一的、易于被大众所接受的业务,然而无线数据则不同,无线数据最初的应用重点放在运输管理这样的专业市场。近期无线数据业务的目标市场是销售人员或现场工程师这样的用户群。从这些先发目标的应用中积累无线数据的经验,并从中受益。

在过去的十年里,传统的生活方式已经在迅速改变,人们更经常性地移动,职业和个人生活之间的分界变得模糊,人们需要不分时间、地点访问很重要的信息。发生在用户身上的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将成为驱动无线数据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

(2)因特网的影响

和通信的其他领域一样,无线数据业务的一个最重要的驱动力来自Internet。根据最近的研究,未来两年欧洲的因特网用户数量将翻一番。在我国,因特网用户的年增长率将高达300%,显然用户在运动中接入因特网的需求将会增长。

为了满足接入因特网的需求,一个全球性的开放协议——无线应用协议(WAP)应运而生。WAP为将Internet的信息内容以及增值业务传送到移动终端提供了一种开放的通用标准,实现了IP与GSM网络的桥接,是一个为厂商提供加速市场增长、避免网络割接、保护运营商投资的标准,WAP确保任何与WAP兼容的GSM手机都能工作。

(3)数据速率的发展

GSM承载业务所提供的GSM数据速率最高只能达到9.6kbit/s。国际上1998年引入的高速电路交换数据(HSCSD)技术将实现57kbit/s的数据速率,对要求连续比特率和传输时延小的应用是理想的,如会议电视、电子邮件、远程接入企业的局域网和无线图像。1999年商用化的GPRS是第一个GSM分组数据应用,将实现超过100kbit/s的数据速率。对较短的“突发”类型业务是理想的,如信用卡认证、远程测量和远程事务处理。EDGE(增强数据速率GSM改进模式)使用修改过的GSM调制方式来实现超过300kbit/s的数据速率。EDGE会让GSM运营商特别受益,他们不但可以赢得第三代移动通信的经营执照,还可以提供有竞争力的宽带数据业务。

2.2个人多媒体通信——网络演进的方向

对随时随地话音通信的追求使早期移动通信走向成功。移动通信的商业价值和用户市场得到了证明,全球移动市场以超凡的速度增长。移动通信演进的下一阶段是向无线数据乃至个人移动多媒体转移,这一进展已经开始,并将成为未来重要的增长点。个人移动多媒体将根据地点为人们提供无法想像的、完善的个人业务和无线信息,将对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在个人多媒体世界里,话音邮件和电子邮件被传送到移动多媒体信箱中;短信将成为带有照片和视频内容的电子明信片;话音呼叫将与实时图像相结合,产生大量的可视移动电话,还将实现移动因特网和万维网浏览。像无线会议电视这样的应用将随处可见,电子商务将蓬勃开展。对于运动中的用户还有随时随地的各种信箱和娱乐服务。

3网络技术的宽带化

在电信业历史上,移动通信可能是技术和市场发展最快的领域。业务、技术、市场三者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伴随着用户对数据、多媒体业务需求的增加,网络业务向数据化、分组化发展,移动网络必然走向宽带化。

通过使用电话交换技术和蜂窝无线电技术,70年代末诞生了第一代模拟移动电话。AMPS(北美蜂窝系统)、NMT(北欧移动电话)和TACS(全向通信系统)是三种主要的窄带模拟标准。第一代无线网络技术的一大成就就是去掉了将电话连接到网络的用户线。用户第一次能够在他们所在的任何地方无线接收和拨打电话。

第二代系统引入了数字无线电技术,它提供更高的网络容量,改善了话音质量和保密性,并为用户引入了无缝的国际漫游。今天世界市场的第二代数字无线标准,包括GSM、MMPS、PDC(日本数字蜂窝系统)和IS95CDMA等,均仍为窄带系统。

第三代移动系统,即IMT-2000,是一种真正的宽带多媒体系统,它能够提供高质量宽带综合业务并实现全球无缝覆盖。2000年以后,窄带移动电话业务需求将依然很大,但随着Internet等高速数据通信及多媒体通信需求的驱动,宽带多媒体综合业务将逐步增长,而且就未来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无缝覆盖而言,宽带移动通信作为整个移动市场份额的子集将显得愈来愈重要。

第三代系统预计在2002年投入商用。

从第二代到第三代系统的变化并不像从第一代模拟网络到第二代数字网络那样存在重大的技术变迁。从目前的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来讲,第二代系统将逐步子滑过渡到第三代系统,在此演进过程中,移动网络所能实现的数据速率逐步升级:GSM承载业务所能提供的数据速率为9.6kbit/s,1998年商用的HSCSD技术实现了57kbit/s的数据速率,1999年引入的GPRS将实现超过100kbit/s的数据速率,将在2000年引入的EDGE技术可实现超过300kbit/s的数据速率。2001年后投入商用的第三代系统将能够在广域网上实现384kbit/s的数据速率,在办公室和家中还可以达到2Mbit/s。

4网络技术的智能化

移动通信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新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广泛应用,促使移动网络得到了迅速发展。移动网络由单纯地传递和交换信息,逐步向存储和处理信息的智能化发展,移动智能网由此而生。移动智能网是在移动网络中引人智能网功能实体,以完成对移动呼叫的智能控制的一种网络,是一种开放性的智能平台,它使电信业务经营者能够方便、快速、经济、有效地提供客户所需的各类电信新业务,使客户对网络有更强的控制功能,能够方便灵活地获取所需的信息。移动智能网通过把交换与业务分离,建立集中的业务控制点和数据库,进而进一步建立集中的业务管理系统和业务生成环境来达到上述目标。通过智能网,运营公司可以最优地利用其网络,加快新业务的生成;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来设计业务,向其他业务提供者开放网络,增加收益。

关于移动智能网的研究,早在1995年就已开始,刚开始并没有具体的标准协议出现,各厂商各自制定了自己的标准,并且据此进行了不少的研究工作,如Alcatel、Nortel、Ericsson等都先后推出了自己的初期产品。这些工作为最终移动智能网标准的形成积累了经验。

1997年末,美国蜂窝电信工业协会(CTIA)制定了移动智能网的第一个标准协议——IS-41D协议。1998年1月,欧洲电信标准研究所(ETSI)在GSMphase2+阶段引入了CAMEL协议(移动通信高级逻辑的客户化应用程序),当时的版本是Phase1。1998年4月,ITU-T在新推出的智能网能力集一2标准中描述了移动接入的功能实体,称为CAMELphase2标准。

伴随着移动网络向第三代系统的演进,网络的智能化程度也在不断地提升。智能网及其智能业务是构成未来个人通信的基本条件。

5更高的频段

从第一代的模拟移动电话,到第二代的数字移动网络,再到将来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网络使用的无线频段遵循一种由低到高的发展趋势。1981年诞生的第一个具有国际漫游功能的模拟系统NMT的使用频段为450MHz,1986年NMT变迁到900MHz频段。我国目前的模拟TACS系统的使用频段也为900MHz。在第二代网络中,GSM系统的开始使用频段为900MHz,IS-95CDMA系统为800MHz。为了从根本上提高GSM系统的容量,1997年出现了1800MHz系统,GSM900/1800双频网络迅速普及。2002年将投入商用的第三代系统IMT-2000则定位在2GHz频段。

6更有效利用频率

无线电频率是一种宝贵资源。随着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频谱资源有限和移动用户急剧增加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出现了“频率严重短缺”的现象。解决频率拥挤问题的出路是采用各种频率有效利用技术和开发新频段。

模拟制的早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采用频分多址方式,主要通过多信道共用、频率复用和波道窄带化等技术实现频率的有效利用。随着业务的发展,模拟系统已远不能满足用户发展的需求。数字移动通信比模拟移动通信具有更大的容量。同样的频分多址技术,数字系统要求的载干比较小,因而频率复用距离可以小一些,系统的容量可以大一些。而且,数字移动通信还可采用时分多址或码分多址技术,它比模拟的频分多址制在系统容量上大4-20倍。

GSM作为最具代表性和最为成熟的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其发展历程就是一部频率有效利用技术的演进史。GSM采用时分多址制式,其对频率的有效利用主要是通过频率复用技术的不断升级实现的。从传统的4×3方式,到3×3、1×3、MRP、2×6等新的复用技术,频率复用的密集度逐步提升,频谱效率快速提高,GSM系统的容量得到逐步释放。1995年开始投入商用的IS-95CDMA(窄带)系统,以无线技术的先进性和大容量等特点著称。它以扩频技术为基础,不同用户的信号靠不同的编码序列来区分,如果从频域或时域来观察,多个CDMA信号是相互重叠的,故理论上CDMA系统的频谱利用率比GSM系统更高,网络容量更大。同时CDMA系统具有一定的过载能力,即系统具备软容量。作为未来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主流无线接入技术的WCDMA(宽带码分多址)能够更高效地利用无线电频率。它利用分层小区结构、自适应天线阵和相干解调(双向)等技术,网络容量可得到大幅提高,可以更好地满足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要求。新晨

7网络趋于融合,走向统一

7.1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

第三代系统的主要目标是将包括卫星在内的所有网络融合为可以替代众多网络功能的统一系统,它能够提供宽带业务并实现全球无缝覆盖。为了保护运营公司在现有网络设施上的投资,第二代系统向第三代系统的演进遵循平滑过渡的原则,现有的GSM、D-AMPSIS-136等第二代系统均将演变成为第三代系统的核心网络,从而形成一个核心网家族,核心网家族的不同成员之间通过NNI接口联结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从而实现全球漫游。在核心网络家族的,形成一个庞大的无线接入家族,现有的几乎所有的无线接入技术以及WCDMA等第三代无线接入技术均将成为其成员。

移动技术范文2

 

移动通信技术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经过近30年的发展,移动通信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基础性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经历了第一代蜂窝式模拟通信阶段、第二代蜂窝数字移动通信阶段、第三代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阶段,现阶段已经步入到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期。这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更强的网络传输能力,其实际传输能力数倍强于上一代技术。除了全面推广4G技术以外,全球移动通信业也在马不停蹄地展开技术创新和研发。

 

一、移动通信技术发展重点

 

1.1 五代通信技术成为重点

 

现阶段,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要围绕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等主要方向,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和高效的综合性通信服务。五代(5G)通信系统,早已经成为当前通信技术研发和未来应用重点。作为新一代的通信系统,5G符合移动通信发展的整体需要,顺应了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规律,与第四代技术相比较,五代技术在用户体验、传输稳定性、系统安全和覆盖率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相对于过往的移动通信技术,5G能够将移动通信技术与其他通信技术结合起来,进而构建成为一套更为科技化和信息化的网络。总的来看,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持续应用价值要高于过往的技术。

 

1.2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特征

 

1、频谱具有高利用率。在新的移动通信技术支持下,高频段的频谱资源将得到更为广泛的有效应用。现阶段,受限于科技水平条件问题,受高频段无线电波穿透能力的直接影响,高频段频谱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和水平并不理想。随着技术的创新,有线与无线宽带技术更为有效融合,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其频谱将具备更强的可利用性。2、通信系统性能得到明显提升。在新的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过程中,突出了综合性组网。以五代通信技术为例,其重点集合了多点、多天线、多用户、多小区相互协作、相互组网,进而能够明显提升通信系统的性能。3、设计理念持续创新。在移动通信的主要业务当中,占据业务主导地位的是室内通信业务。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要围绕这一方向,着重做好室内无线网络覆盖及业务支撑,逐渐转变设计理念,创新技术规划和设计。4、综合成本降低。5G移动通信技术在配置设计方面更具优势,网络资源能够得到更为科学和有效的配置,进而使运营商能够结合流量情况进行实时的有效调整,降低能耗和运营成本,提升移动通信的性价比。

 

二、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策略

 

2.1以满足于更高品质通信要求为目标

 

从移动通信技术诞生以来,其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就是应用需求的攀升。随着全球移动用户保持持续增长趋势,为了能够有效满足于用户对于高品质移动通信服务的要求,移动通信技术将延续现有发展方向,以技术品质为基础,实现有效发展和持续化发展。以五代通信技术为例,在智能互联的影响下,到2020 年前后,全球互联接入设备将超过500亿部,网络单位覆盖面积需要成倍增加,进而才能满足于实际应用需求。五代技术在单位覆盖面积方面较上一代技术提升了近百倍,单位面积之内可接入服务的设备能够达到100万/ km2,使更多用户能够获取高品质移动通信服务。

 

2.2 围绕移动互联网应用发展

 

未来5年之内,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将达到现阶段的500倍。未来移动通信技术要在单位覆盖面积当中有效满足于用户移动互联的需求,要确保任何时间节点都能保证数据流量标准达到100Gb/s/km2以上。通过构建有效的移动互联网系统,能够更好地推动移动网络发展,带动实体产业转型,实现经济融合发展。

 

2.3 朝着绿色移动通信方向发展

 

未来的移动通信发展要朝着绿色低耗方向前行,现阶段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研发重点也放在了低耗能、绿色低碳方面。可以说,节省能源是未来移动通信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在低功耗的前提下,自然降低了移动通信网络的辐射水平,营造出更为安全和健康的通信环境。在设计应用当中,移动通信技术要实现端到端的节能设计,确保网络综合能耗效率得到明显提升,提升幅度超过1000倍,在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的同时,自身能耗不提升,甚至能够降低能耗。

 

三、结语

 

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未来移动通信技术依然具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挖掘和创新其中的关键技术已成为促进产业发展的必然之举。

移动技术范文3

1.1MIMO技术MIMO技术即多输入多输出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是通过使用分立式多天线来对整个通信链进行空间的分集,并且可以在分集后进行转化,从而分为多个子信道,让系统的容量得到了增加,保证了在大流量的网络环境下也能够正常使用4G移动通信。而MIMO技术的接收天线与发射天线的分立也能够保证整个通信系统抗噪音以及抗衰弱能力。

1.2SA技术SA技术就是智能天线技术,它通过固定的天线单元来将方向性进行获取,然后就能够获取移动台以及基站之间的方向特性。在方向特性获得之后,就可以根据不同的信号传输方向来将相同时间,码道,频率的信号进行区分,通过这种技术也就能够实现将网络覆盖区域改变目的,达到让网络覆盖实现有目的性覆盖的目标。

1.3OFDM技术OFDM技术为正交频分复用技术。这种技术将信道分为了若干个子信道,并且也可以将高速数据信号进行转换为低速子数据流,通过调制的方法到子信道上进行了传输,从而让抗衰落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也可以防止各个信道之间的互相干扰,保证了4G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以及正常传播。

24G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

由于4G移动通信技术高速传输,不易受到干扰等特点,它可以应用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我国人民可以将自己的手机来作为4G移动通信技术的终端。而使用4G移动通信技术的手机外观小巧,用一只手就能够掌握。但是它的功能极其强大,完全可以当做一台小型的电脑来使用。人们可以使用4G移动通信的手机来享受到高质量的移动通信服务。

4G移动通信技术可以为使用者提供大量的数据、影像、视频等等服务,让人们能够随时随地地使用高速网络来观看视频以及图片等,同时也不会像以往的移动通信技术会出现延迟、卡顿等问题。而且用户不仅能够进行即时的观看,也可以将这些视频等信息来推送到自己家中的电视上,等回家后再进行观看,让用户能够得到最佳的服务。

3结语

移动技术范文4

【关键词】移动技术;信息技术;分析研究

中图分类号:P441+.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近十年中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总是带动企业的创新随之前行。事实上,新技术与企业的结合能在创新工作方式、降低成本、抵御风险,更重要的是提升企业效率等方面对企业产生影响。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管理已经起到核心作用,这不仅表现在其侧面的辅助作用,更表现在为企业增添发展动力方面。新技术的不断产生,已经使得信息技术无处不在。无纸办公、远程协助、智能供应、辅助决策、电子通讯等等这些流行的新科技已经应用到现代企业的方方面面。事实上,商业创新的下一个巨大成果将是移动通讯下产生的新型服务,移动技术将产生高附加值工作,使得人们的工作不再受到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同时,移动技术也是一次深远的社会变革,在为企业增加新的潜在客户同时,也极大的促进企业的发展。

1.移动技术的发展

随着因特网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成熟以及计算机处理能力的不断提高, 未来社会各个行业新的业务和应用将随之不断涌现。移动计算正是为提高工作效率和随时能够交换和处理信息所提出, 业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1]。引入了移动计算的信息化平台有三个方面的内涵: 第一, 综合信息化平台不但要达成业务网络和传递网络的互联互通, 还要具备移动或无线的运作能力。第二, 可移动性将会带来自由性和自如性, 这是丰富工作方式的充分条件, 为其带来了更大的便利。第三, 让更为灵活的信息真正具有时空价值和可转让性, 进而有机地在行业内化竞争为合作, 化封闭为共赢, 激活固化的产品和服务, 使企业和行业更加轻松面对机遇与挑战, 使运营者富于想象力。这些都是构筑一个行业信息平台的必要条件。

移动计算主要包括三个要素: 通信、计算和移动。这三个方面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其实在移动计算这个概念提出之前, 人们对它的三个要素的研究已经有很长时间了, 而移动计算是第一次把它们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它们三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例如, 通信系统的容量可以通过计算处理而得到提高。移动计算, 由于它是一个大融合的综合工具, 所以它至少可以在三个层面上为信息化“锦上添花”。首先, 它可根据应用者不同的需要融合各种通信网络和技术, 以达到效用的完全性; 其次, 它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完美融合, 能够使两者在行业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三, 它可以将企业管理工具和业务工具融入信息化的大体系之中, 使企业的管理、经营决策的做出是建立在完善的信息平台之上, 因而大大增加了它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虽然移动性可以给计算和通信在行业内带来新的应用, 但同时不可避免的也会带来许多问题。其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面对无线移动环境带来的挑战。在无线移动环境中, 信号要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因为会有移动的因素, 给信号带来时间地域和频率地域弥散、频带资源受限、较大的传输时间延缓等等问题。这样一个环境下, 引出了很多在移动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中未遇到的问题。第一,信号通道可靠性问题和系统配置问题。有限的无线带宽、恶劣的通信环境使各种应用必须建立在一个不可靠的、可能断开的物理连接上。在移动计算网络环境下, 移动终端位置的移动要求系统能够实时进行配置和更新。第二, 为了真正实现在移动中进行各种计算, 必须要对宽带数据业务进行支持。第三, 如何将现有的主要针对话音业务的移动管理技术拓展到宽带数据业务[2]。第四, 如何把一些在固定计算网络中的成熟技术移植到移动计算网络中。当然, 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计算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完善, 这些问题都将会得到有效的解决,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将迈入一个全新网络世界。那时候的工作、学习、生活方式将会如何, 我想非常值得我们期待。

2 为什么要将移动技术应用到企业中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设备和技术能为企业提高效率提供新的机遇。迪波特(2006 年)指出,企业管理与移动技术相结合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已成为企业信息管理和提升效率的重要因素。现在拥有更强大功能的移动电话随处可见,对每个机构和企业来说都蕴藏巨大商机。移动设备已成为提高生产率和向客户提供更好服务的重要工具。上面提到,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处理工作,台式电脑的重要性逐渐下降。小型的手持设备,如 Palm、Android 等等,已足够处理业务程序。将移动技术应用到企业运营中,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有助于员工实现工作――生活平衡,同时可以减少工作空间和设施的需求。因此,应该意识到企业使用移动技术的益处。拒绝在企业运营中引入移动技术的企业和单位必将落在竞争的下风。

2.1 移动技术的优势

英国网站 指出,移动设备和技术的发展和改进对现代商业运营有着积极的影响,可能成为推动全球商业的动力,原因是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持设备了解想要了解的市场信息和数据[3]。采用移动技术的优点有以下三个方面:①提升服务质量。通过使用现代移动技术,工业部门能够提高服务管理水平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例如,员工可以通过移动技术处理紧急呼叫并实时解决问题。移动技术还可以加速订单送货以避免客户的等待时间等等。②提高生产力。随着 3G 技术推向市场,移动设备和技术可以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进行视频通话,通过 WiFi 技术连接到互联网,分享大块头文件,使得企业效率得以大规模提升。③更具灵活性。随着移动设备和技术的迅速发展,移动设备的功能空前强大,几可媲美笔记本和台式电脑。而与台式机和其他传统设备相比,其体积相当小巧,更受经常旅行的职员的青睐。

2.2 移动技术的劣势

上面提到,企业应用移动技术能带来诸多优点。但另一方面,其缺点和劣势也不容忽视。主要在以下三方面:①接收范围。虽然移动技术发展迅速,但其接收范围仍有局限。某些地域依然不能接收到通讯信号,更不用提无线互联网的接入。而如蓝牙技术,其最远通讯距离也限制在 30 米内。②安全问题。当我们接入互联网的时候总是存在风险,比如大量的病毒充斥网络,而移动技术也面临同样问题。常有通过无线网络和蓝牙系统广泛传播的移动设备病毒,同时黑客通过拦截数据传输偷取文件和信息的情况也时有发生。③数据传输率问题。移动宽带用户所能使用的带宽通常低于传统宽带使用者,因此移动宽带的数据传输率依然有限,尤其是在传输大量数据和文件时尤其明显。

【结束语】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其成了很多企业的第一生产力,而移动技术的使用可以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变革。我们在看到移动技术所带来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亦不能忽视它所具备的缺陷。随着移动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使用移动技术必然是时展的主旋律。

【参考文献】

[1] 李敏.运营商建设和应用ASON网络浅析[J]. 电信快报. 2009(12) .

移动技术范文5

最近几年,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速度一直令人瞠目结舌:3G UMTS、HSDPA(High-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UPA(High-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上行分组接入)、OFDM、4G、WiMAX……各种各样的新技术、新名词接踵而至,让人应接不暇。我们所处的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移动时代?不同的移动技术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未来,又有哪些技术将主宰我们的工作、生活?

“4G是什么?移动WiMAX又是什么?它们和3G之间是什么关系?”不仅普通消费者会为这些问题而困惑,就连电信、IT业的从业者也在尽最大的努力跟上各种新型移动技术发展的脚步,理解各种新技术的内涵,搞清如何处理不同技术之间的关系、如何实现最佳的业务捆绑方式。

从目前来看,未来移动技术的发展大致将分两条道路前进,并最终交叉融合为4G。

路径一:从3G到3.9G

让我们把移动宽带技术想像成一个火车站,那么站台内的第一条铁轨就是3G。近十年来,全球移动运营商关于移动通信网络的讨论、试验和部署几乎都是围绕着3G蜂窝数据服务进行的。尽管一度曾举步维艰,3G如今已然成为全球移动通信业的主流技术,3G网络及服务已经覆盖了美国、欧洲、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大多数大中型城市。

3G演进之路

回望3G的演进路径,我们可以看到从第一代移动通信(1G,模拟话音服务)、第二代移动通信(2G,数字话音服务)到第三代移动通信(3G,移动数据服务)的清晰的演进历程。在这个演进过程中,还出现了早期的蜂窝数据系统,比如1xRTT(1x Radio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1x射频传输技术)、EDGE(Enhanced Data Rates for GSM Evolution,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技术),人们把它们称为2.5G技术。

使事情变得有些复杂的是,围绕3G出现了不同的技术标准,其中全球主流的有三种:CDMA2000、WCDMA、TD-SCDMA。不同的运营商采用了不同的3G标准。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分组数据传输技术)制式主要被北美、亚洲的一些运营商采用,比如美国的Verizon Wireless、Sprint、韩国电信,它们部署了CDMA2000 1xEV-DO(版本0)服务。欧洲运营商大多部署了从GSM演进而来的3G UMTS、也就是常说的WCDMA服务,其中一些最近还升级到了HSDPA(增强型3G)。中国一直在积极推动由中国自主研发的TD-SCDMA标准,业界普遍认为,一旦中国3G牌照发放,TD-SCDMA在中国将会有比较好的发展前景。

从目前全球已经部署的3G网络情况来看,3G服务的下行速率一般为500 Kbit/s,上行速率则不到200 Kbit/s。这样的速率与人们的理想显然还有很大的差距,也不足以支撑手机电视、可视通话等对带宽要求较高的新型业务。因此,业界又推出了针对CDMA技术的CDMA2000 1xEV-DO(版本A)和针对WCDMA的增强型技术HSDPA、HSUPA。

众所周知,WCDMA 3GPP Release 99(即R99版本)可为广域网提供384Kbps的速率。随着各种新型高速数据业务的不断出现,人们对更大带宽、更高速率和增强服务质量(QoS)的要求也随之“水涨船高”。用户都希望在下载音频、视频以及玩网络游戏等带宽饥渴型业务时,网络速度能够更快,延迟更短,而运营商也希望能够通过具有更高成本效益的方式增强服务质量和提高网络系统容量,HSDPA(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于是应运而生。

HSDPA是WCDMA 3GPP Release 5(R5版本)规范为了满足上/下行数据业务不对称需求而提出的一种新技术,其目的是在不改变现行WCDMA网络结构的情况下,把下行链路峰值速率提高到10.8M~14.4Mbps。HSDPA技术大大提高了WCDMA 3GPP Release 99规范的性能,由于是对WCDMA系统的平滑升级,对于现有WCDMA网络来说,不需增加新的频谱/载波资源,就可以部署HSDPA,为Internet、Intranet和企业LAN的无线宽带应用带来极大的性能改进。

HSDPA不仅可以将现行WCDMA下行链路的峰值速率提高到14Mbps,而且可以减少延迟、将系统容量增加2~3倍,在降低数据传输成本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据专家测算,采用HSDPA技术的成本仅为WCDMA Release 99的五分之一,这对运营商来讲无疑是极具竞争力的一个优势。

正如当初GPRS和EDGE作为GSM技术的改进升级,被封为“2.5G”、“2.75G”技术一样,HSDPA也由于对现有3G WCDMA技术进行了改进升级,而被称为“3.5G”技术。

预计在明年乃至未来18个月中,全球很多移动运营商都将推出增强版本的3G服务,以获得更高速率、更大的覆盖范围和网络容量。已经部署了CDMA2000 1xEV-DO(版本0)的美国运营商Sprint公司的宽带战略集团总裁Peter Cannistra 最近曾公开表态:“CDMA1x EV-DO(版本A)到来的速度将超过很多人的想像。”

日本第一大移动运营商、全球3G先锋NTT DoCoMo公司最近则在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测试后,正式推出了HSDPA商用服务。对NTT DoCoMo公司来说,也许是为了应对国内新增三家移动运营商后变得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作为日本移动通信业的龙头,NTT DoCoMo需要不断保持技术及业务方面的领先优势;而对于全球正在观望HSDPA技术的运营商来说,NTT DoCoMo此举无疑将大大增强它们对于HSDPA技术的信心。

3.9G是什么?

在全球大多数运营商部署了3G之后,移动通信业又迎来了更先进的技术,其中首当其冲的也许就是3G LTE (Long-Term Evolution、3GPP长期演进)技术,人们把它称为3.9G、或者“超级3G”、“准4G”,其速率将是现有3G服务的几倍。

现有的3G主要还是基于电路交换的技术,3G LTE将重点放在包交换技术的改进上,它将取消电路交换,使传统的电路交换业务全部通过包交换来实现。3G LTE在原有3G无线接入网之外,建立一个新的全IP化的接入网和与固网融合的纯IP核心网,以满足宽带无线接入的需求。这样移动通信系统将不再自成系统,而只是提供宽带移动无线接入。

3G LTE的主要目标是提供更高的数据率和改进的服务,与HSDPA和HSUPA相比,它能够极大地提高数据速率,使上行链路的峰值速率达到50Mbps,下行链路的峰值数据率达到100Mbps,并且降低用户和运营商成本。目前,3G LTE的标准仍在制订过程中,预计2007年前可以制定演进3G无线访问的标准规范,最早将于2009年~2010年实现商用。

业界普遍认为,OFDM (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复用技术)以及它的后续技术OFDMA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正交频分多址技术)是未来无线宽带技术的基础。3G LTE使用自适应多层OFDM(AML-OFDM)技术作为新的无线接口技术,但是,3G LTE还不是4G,而只是“准4G”。

路径二:无线移动宽带技术

移动宽带技术站台上的另一条铁轨,叫做无线移动宽带技术。这个技术家族中如今最为知名的技术就是移动WiMAX,美国运营商Sprint今年8月宣布开始在全美范围部署移动WiMAX,预计今年年底全球将有更多的地区开始部署这项技术。

移动WiMAX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项技术的主要推动者英特尔公司在过去几年中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宣扬它。Sprint新近宣布的部署计划无疑是移动WiMAX技术取得的一项重大胜利,而固定、点对点的WiMAX如今在全球很多市场都已经有了部署。

不过,移动WiMAX并不是无线移动宽带技术家族里的惟一成员。Flash-OFDM技术最近风头很劲,它是由美国Flarion公司(2000年从朗讯分拆出来的高科技公司,总部位于新泽西州贝德明斯特)自行研发出来的无线宽带技术,因为拥有低延迟的特点,所以能够应用在实时数据传输上。2004年2月,美国运营商Nextel开始采用Flarion的Flash-OFDM技术在美国North Carolina州的Raleigh、Durham与Chapel Hill进行相关的无线宽带接入技术测试,之后在4月普及到整个North Carolina州。目前韩国的三家电信运营商,以及一家日本运营商也在对该技术进行测试。自从去年并购了Flarion公司之后,美国芯片巨头高通公司就成为Flash-OFDM技术的领导者。

Flash-OFDM技术在时间上以跳频方式使用OFDM的副载波。它的特点是高速切换副载波,因而相邻节点可以使用相同频率的副载波,这样可提高频谱利用效率。

IPWireless公司还开发了一种叫做UMTS TDD的无线宽带技术。无论是Flash-OFDM,还是UMTS TDD,目前都已经可以商用,并且已经在全球一些市场取得了成功。

固定WiMAX目前使用的调制技术是OFDM,人们希望OFDM的后续技术OFDMA能够尽快普及起来。移动WiMAX就是基于OFDMA技术的。美国高通公司拥有OFDM/OFDMA的大量专利。

OFDMA系统与OFDM相比,能够通过一种更灵活的方式,为更多运营商提供信号并支持更多用户使用。

无线宽带技术是基于IP的,它与3G最大的不同也许并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商业模式。3G服务只由移动运营商提供,而无线宽带服务的提供者不仅有一些移动运营商、同时还有其他的无线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

比如说,Sprint公司最近宣布在全美范围内兴建移动WiMAX网络;但是与此同时,另一家比它小得多的公司Clearwire也可以开始提供固定WiMAX服务,尽管其服务范围只是相对很小的一个市场。不过英特尔和摩托罗拉公司最近已经向Clearwire投资了近10亿美元,来帮助这家“小公司”在全美范围内铺设移动WiMAX网络。

这种竞争的引入将在价格、服务等方面为市场带来哪些变化还有待日后观望。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基于无线宽带网络的VoIP服务将对移动运营商造成冲击,不过另一些业内人士则认为VoIP之类的应用不至于产生那么大的影响。不过无论怎么说,市场上能够出现更多的竞争者、提供更多种类的服务,对于用户来说终究是一件好事。

殊途同归奔4G

无论是3G到3.9G,还是固定WiMAX―移动WiMAX,两条路径最终都将融合交汇到同一个点――4G上。问题是,4G究竟是什么呢?

刚刚宣布了移动WiMAX部署计划的Sprint公司把即将推出的移动WiMAX服务称为4G。也就是说,这个“4G”网络将是运行在2.5GHZ频段的,在其他一些特质上它也有别于现有的3G网络,比如芯片组的价格将只有现有3G芯片组的十分之一,作为膝上电脑的内置配件提供,类似于现在Wi-Fi的使用模式。

Wi-Fi之所以在全球取得成功,可以归功于整个产业链的大力推动,从消费产品制造商到企业级的网络设备供应商,都在产品销售、无线局域网标准等很多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芯片厂商英特尔,在推动Wi-Fi的普及方面不遗余力,也因此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如今,业界又将以同样的热情来推动移动WiMAX的发展吗?

另外一些人士则不同意把移动WiMAX称为4G。因为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权威的机构给出关于4G的权威定义,因此不同的厂商和运营商对于4G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大多数移动运营商认为,沿着1G、2G、3G发展而来的某种移动通信技术才是“4G”。

事实上,无论是从3G演进而来的某种移动通信技术,还是无线宽带技术,最终都将超一个方向发展,我们不妨把这个共同的融合的方向称为“4G”。未来的4G应该是基于OFDMA的一种融合技术,不过很多具体细节目前还没有人能够描述清楚,因为关于4G标准的制订进程还没有真正地启动。

如果相关组织从现在开始考虑制订4G标准,那么到标准正式颁布实施应该是在2009或2010年,也就是说,我们要到2011或2012年才能看到真正的业界公认的4G技术。不过,关于未来移动技术的版图,我们至少可以确定以下一些基本轮廓:未来的移动技术将为我们提供更快的、无所不在的移动接入;传统的移动运营商和固网运营商将面对新竞争对手的挑战;如今在固定PC上做的事,未来将都可以在移动中进行。

3G和无线宽带这两种技术未来将如何共存?很多人认为,3G蜂窝数据服务以及它的后续技术将主要用于手机、智能终端和其他移动设备,进行多媒体下载、视频会议,以及其他一些非企业级的应用。移动WiMAX等无线宽带技术将用于膝上电脑,主要用来进行各种数据集中的应用。也就是说,以终端和应用种类来区分。各种各样的服务提供商将出现,与传统移动运营商展开竞争。移动运营商必须看清楚这一点,并且为此做好准备。

链接一:NTT DoCoMo的HSDPA商用服务

日本第一大移动运营商NTT DoCoMo于2006年8月31日正式推出了HSDPA商用服务,同时开始销售相应的手机终端,并推出多种新型音乐及视频下载服务。

NTT DoCoMo是日本首家提供HSDPA服务的移动运营商,该服务比现有的3G服务速率将有很大的提升。NTT DoCoMo公司计划首先在东京中心地带提供HSDPA服务,到今年10月底将逐步扩展到日本各大主要城市;2007年3月,HSDPA服务将覆盖日本70%的人口;2008年3月,将覆盖全日本。据了解,NTT DoCoMo公司将把目前执行的3G服务费率延伸至HSDPA服务,也就是说,现有的3G用户无需额外支付费用、即可享受升级的HSDPA服务。NTT DoCoMo推出的首款新型HSDPA手机终端由NEC公司生产,目前可支持高达3.6Mbps的速率,相当于现有3G服务速率的10倍。

至此,已经有欧洲的沃达丰、T-Mobile、Orange,韩国SK电讯、日本NTT DoCoMo等数家全球主流移动运营商部署了HSDPA服务。根据全球移动供应商协会(GSA)日前公布的数据,目前全球已经投入使用及正在筹建的HSDPA网络共有108个。

链接二:移动技术群英谱

HSDPA:High-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即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最早是WCDMA 3GPP Release 5(R5版本)规范为了满足上/下行数据业务不对称需求而提出的一种新技术,其目的是在不改变现行WCDMA网络结构的情况下,把下行链路峰值速率提高到10.8M~14.4Mbps。HSDPA技术大大提高了WCDMA 3GPP Release 99规范的性能,由于是对现有WCDMA系统的平滑升级,对于现有WCDMA网络来说,不需增加新的频谱/载波资源就可以部署HSDPA,为Internet、Intranet和企业LAN的无线宽带应用带来极大的性能改进。

HSDPA不仅可以将现行WCDMA下行链路的峰值速率提高到14Mbps,而且可以减少延迟、将系统容量增加2~3倍,在降低数据传输成本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 据专家测算,采用HSDPA技术的成本仅为WCDMA Release 99的五分之一,这对运营商来讲无疑是极具竞争力的一个优势。

HSUPA:High-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即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技术。

3G LTE:3GPP Long Term Evolution,即3GPP长期演进技术。3GPP R6引入了HSDPA和HSUPA,其下行/上行速率可达14Mbps/4Mbps,然而,用户对更高数据率和更好服务质量的需求仍然是无线技术的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为进一步改进和增强3G技术,提供更强的业务能力和更好的用户体验,并且,也是为了和WiMAX等新兴的无线宽带技术竞争,以保持3G技术在移动通信领域的领导地位,提高3G在新兴宽带无线接入市场的竞争力,3GPP提出了3G LTE计划,该计划以前也曾被称为Super 3G(“超级3G”)。

2004年12月3GPP雅典会议决定由3GPP RAN(Radio Access Network)工作组负责开展LTE研究,整个LTE工作分为Study Item(SI)和Work Item(WI)两个阶段:SI阶段从2005年3月~2006年6月,任务是完成可行性研究,WI阶段从2006年6月~2007年6月,完成核心的技术规范。自启动LTE项目以来,3GPP以频繁的会议全力推进此项工作,其目标是在2007年前制定演进3G无线访问的标准规范,最早将于2009年~2010年实现商用。与HSDPA和HSUPA相比,能够极大地提供提高数据率,上行链路的峰值数据率达到50Mbps,下行链路的峰值数据率达到100Mbps。

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即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它基于IEEE 802.16标准,其初衷是提供在城域网多厂商环境下,点对多点的宽带无线接入,因此WiMAX亦常被称为IEEE Wireless 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该技术涉及到两个国际组织的工作:IEEE802标准委员会802.16工作组和WiMAX论坛。IEEE802.16工作组是标准的制定者;WiMAX论坛是IEEE802.16技术的推广者。

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即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实际上是MCM(Multi-Carrier Modulation,多载波调制)的一种。其主要思想是:将信道分成若干正交子信道,将高速数据信号转换成并行的低速子数据流,调制到在每个子信道上进行传输。正交信号可以通过在接收端采用相关技术来分开,这样可以减少子信道之间的相互干扰。OFDM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虽然其概念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但是直到最近,随着多媒体业务的发展,人们才逐渐认识到它是一种高速双向无线数据通信的良好方法。该技术如今已被欧洲的数字电视标准DVB-T和数字音频广播(DAB)标准所采纳,并作为WLAN(ETSI Hiperlan/2和IEEE802.11a)和宽带无线接入(IEEE 802.16)的核心技术。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研究OFDM技术在移动通信领域的应用,预计第四代移动通信的主流技术将是OFDM技术。

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即正交频分多址技术。以OFDM为基础的多址技术,可以实现小区内各用户之间的正交性, 从而有效地避免了用户间干扰。

OFDMA技术在OFDM技术的基础上,将每个OFDM符号的可用子载波划分为多个子信道,每个用户可以占用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子信道,从而使得资源分配的粒度更小,更合理。

链接三:Sprint的WiMAX 4G计划

移动技术范文6

关键词:3G移动通信技术 CDMA-2000 W-CDMA TD-SCDMA

中图分类号:TN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6-01-01

1. 3G移动通信技术介绍

3G(3rd-generation)即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3G与2G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大幅提升,它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线漫游,并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视频交互等多种信息服务,同时兼容已有的第二代系统。为了提供这种服务,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也就是说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Mbps、384kbps以及144kbps的传输速度。目前,国际上最具代表性的3G技术标准有W-CDMA、CDMA2000和TD-SCDMA3种。

2. 3G移动通信技术标准分类比较

2.1 CDMA2000

由窄带CDMA技术发展而来的宽带CDMA技术,也称为CDMAMulti-Carrier,它是由美国高通北美公司为主导提出,摩托罗拉、Lucent和三星都有参与,韩国现在成为该标准的主导者。这套系统是从窄频CDMAOne数字标准衍生出来的,可以从原有的CDMAOne结构直接升级到3G,建设成本低廉。但目前使用CDMA的地区只有日、韩和北美,所以CDMA2000的支持者不如W-CDMA多。不过CDMA2000的研发技术却是目前各标准中进度最快的。目前中国电信正在采用这一方案向3G过渡。

2.2 W-CDMA

全称为WidebandCDMA,意为宽频分码多重存取,这是基于GSM网发展出来的3G技术规范,W-CDMA的支持者主要是以GSM系统为主的欧洲厂商,日本公司也或多或少参与其中。该标准提出了GSM(2G)-GPRS-EDGE-WCDMA(3G)的演进策略。这套系统能够架设在现有的GSM网络上,对于系统提供商而言可以较轻易地过渡,因此W-CDMA具有先天的市场优势。中国联通目前正在采用此技术。

2.3 TD-SCDMA

全称为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DMA(时分同步CDMA),该标准是由中国独自制定的3G标准,1999年6月29日,中国原邮电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大唐电信)向ITU提出,TDSCDMA具有辐射低的特点,被誉为绿色3G。该标准将智能无线、同步CDMA和软件无线电等当今国际领先技术融于其中,在频谱利用率、对业务支持具有灵活性、频率灵活性及成本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另外,由于中国内地庞大的市场,该标准受到各大主要电信设备厂商的重视,全球一半以上的设备厂商都宣布可以支持TD―SCDMA标准。该标准提出不经过2.5代的中间环节,直接向3G过渡,非常适用于GSM系统向3G升级。中国移动目前正在采用此技术。

3. 3G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

3.1 手机宽带上网

以往人们需要进行有线的数据连接才能够体验到高速的互联网络,但是3G移动通信技术的出现以及无线Wi-Fi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仅需要通过3G移动信号基站终端即可实现与高速网络的对接,通过高速网络人们可以进行邮件收发、微博、实时沟通等,此外,3G移动通信技术也促进了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业务的发展,如手机终端客户无需通过电脑,而是直接通过3G无线宽带网络即可使用最新的APP应用,而且可以对APP应用进行开发并快速上传。

3.2 手机电子商务平台

就目前发展情况而言,我国手机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起步较晚,但是很多运营商以及电子商务提供商开始注意到3G移动通信技术的价值性。基于3G移动通信技术的拓展,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通过3G网络登录手机商城,进而获得手机购物的体验。此外,基于流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3G移动网络带宽的改善,手机终端消费者可以与商家建立远程视频沟通,能够面对面地了解到商品的信息,获得时尚、非凡的购物体验。

3.3 移动办公与视频通话

视频通话是3G时代来临对于移动通信服务最大的改善,随着流媒体技术以及3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直播技术以及3G手机电视业务也必将得到一定的推动,视频通话业务不仅仅通过宽带网络能够实现,3G网络带宽以及高效的数据传输技术同样能够让人们体验到远程“面对面”通话的感觉。而且随着手机商用平台的构建,手机视频会议、手机远程办公、手机执法、远程移动监控都成为了可能,不仅提升了整体的业务效率,更重要的是体现出一种实时性。

4. 3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4.1 网络发展策略

随着3G业务的推广,GSMGPRS网络在局部将出现容量需求萎缩。因此,在规划期内GSM/GPRS网络的建设应充分利用现有频率资源网络资源,提高网络设备利用率,满足用户发展和业务量增长,同时也要进一步完善网络覆盖,市区重点解决盲区覆盖,并进一步加强边际网建设;在核心网络建设中规模化引入采用软交换架构的交换设备,为今后2G/3G共用核心网络创造条件。针对业务需求建设3G网络,3G覆盖遵循一步规划,分步实施(“分区域实施”和“分阶段实施”相结合),并同步进行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与室外宏蜂窝应协调规划,分期分批进行建设。并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遵循2G/3G一张网的总体原则的建设3G网络,部分网元采用新建的方式,并充分体现扁平化集中化的原则。

4.2 业务发展

以“立体创新”战略为指导,以客户导向为经营原则,由提供“通信产品”延伸到提供“信息服务”,实现向“移动成长价值战略”转型。适应新需求、新竞争、新环境,以更加创新的思维,更加高效的流程,去开发更具吸引力的产品,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及时、充分、持续地满足用户多样化、个性化、信息化的需求,以“专家”的精神开创品质卓越的移动信息服务。

4.3 总体发展

(1)以保证企业收益为核心。继续实施精细化营销,整合客户品牌,拉紧集团客户,推进渠道建设,加强市场服务支撑资源建设,持续提升客户服务水平,巩固市场主导地位。建立多元化业务体系。继续以话音业务为基础,以新业务为新增长点,形成以移动业务为核心,以固定业务为补充的多元化业务体系,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2)继续实施精细化营销。加大市场细分力度,调配市场

资源,提高对集团客户、大客户的工作力度,实现服务资源与客户价值合理匹配。实施分区聚焦策略。在不同聚焦区域实行不同的业务策略。聚焦话音市场、公众无线数据业务市场、农村市场及集团客户市场。

(3)继续整合客户品牌,提升品牌核心价值,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网络对业务支撑能力。根据市场需求,网络建设引入新技术,持续保持网络优势及网络支撑能力。

移动技术范文7

摘要:移动电话通信系统频分复用模式移动通信网时分多址第三代伙伴计划

I安防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史

安防移动通信网络是无线电通信技术中的重要应用领域和组成部分。这项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开始于上世纪20年代,当时主要应用在警察局总部和巡警巡逻车之间的车载移动通信服务并迅速在警察部门得到推广应用。1946年,美国AT%26amp;T公司开发设计出可以连接移动用户和固定电话用户的无线电话技术。基于这项技术,AT%26amp;T公司进一步开发了一套称为安防移动电话服务(MTS,MobileTelephoneservice)的安防移动通信系统,它的改进型IMTS系统在1969年发展成当时唯一的遍布美国的移动通信网络。1968年,AT%26amp;T公司的贝尔实验室发明了“蜂窝”技术,它能将安防移动通信网络的覆盖区域划分成很多类似蜂窝的小区,相隔较远的小区可以使用相同的无线电频率。蜂窝技术的应用极大地增加了安防移动通信网络的容量,并使小区的基站能采用低功率发射,避免高发射功率带来的干扰新问题。蜂窝技术的发明是安防移动通信史上的一个光辉里程碑,它的广泛应用标志着安防移动通信进人了蜂窝移动通信时代。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第一代蜂窝安防移动通信网络在日本、瑞典、英国、美国、德国和法国等诸多国家广泛投入使用。第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网络基于模拟通信技术,采用频分复用(FDMA,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Access)模式,网络容量基本可以满足移动通信用户的需要。

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模拟技术的第一代蜂窝安防移动通信网络已经显得过时。集成电路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数字通信技术在第二代安防蜂窝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如先进的数字语音编码技术,在保证话音质量的前提下,大大减少通信带宽的需要,提高了网络频段资源的利用率;差错控制技术增强了网络的抗干扰能力——基站可以低功率发射;数字加密技术可以保护数字化用户语音、数据和网络指令;身份证技术可以鉴别移动用户的身份,有效防止身份假冒。所以第二代安防蜂窝移动通信网络和第一代相比不仅性能优良,而且平安。

1990年,泛欧数字安防蜂窝移动通信网(GSM,Globalsvste~forMobileCommunication)率先在西欧各国开始运行,让欧洲摆脱了第一代蜂窝安防移动通信网络体制众多互不相通的困境。GSM网络在频分复用(FDMA)的基础上又采用了时分多址(TDMA,TimeDivisionMuldpleAccess)来增加网络容量。其后,澳大利亚、中国和一些中东国家陆续采用GSM网络,使得GSM网络成为世界上覆盖范围最大的安防移动通信网络。

20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因特网和安防移动通信网的融合,低速率数据传输业务已经无法满足移动用户的需求,对高速率数据传输业务的需求推动着安防移动通信网络走向第三代。为此,国际电信联盟ITU就倡导制定一个全球统一的第三代蜂窝安防移动通信网络标准——未来公共陆地移动电信网络。1998年10月由欧洲、中国、日本、韩国和美国的电信标准组织联合成立了第三代伙伴计划(3GPP,the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et)组织,旨在制定一种以IS-95核心网络为基础的第三代安防移动通信网络标准CDMA2000。

第三代安防移动通信网络在本世纪初开始投入使用,日本的DoCoMo公司于2001年10月1日率先运营第三代安防移动通信网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移动通信服务的需求,移动通信网络仍将继续不断地向前发展,更完美地实现广大安防移动通信用户的通信服务需求。

2安防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不平安因素

无线电通信网络中存在着各种不平安因素,如无线窃听、身份假冒、篡改数据和服务后抵赖等等。安防移动通信网络作为无线电通信网络的一种类型,同样存在着这些不平安因素。由于安防移动通信网络的非凡性,它还存在着其他类型的不平安因素。下面将从移动通信网络的接口、网络端和移动端三个部分分析其不平安因素以及在安防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其危害。

2.1无线接口中的不平安因素

在安防移动通信网络中,移动站和固定网络端之间的所有通信都是通过无线接口来传输的,但无线接口是开放的,作案者可通过无线接口窃听信道而取得其中的传输信息,甚至可以修改、插入、删除或重传无线接口中的消息,达到假冒移动用户身份以欺骗网络终端的目的。根据攻击类型的不同,又可分为非授权访问数据、非授权访问网络服务、威胁数据完整性三种攻击类型。

2.1.1非授权访问数据类攻击

非授权访问数据类攻击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取无线接口中传输的用户数据或信令数据。其方法有以下几种摘要:

(1)窃听用户数据——获取用户信息内容i

(2)窃听信令数据——获取网络管理信息和其他有利于主动攻击的信息;

(3)无线跟踪——获取移动用户的身份和位置信息,实现无线跟踪;

(4)被动传输流分析——猜测用户通信内容和目的;

(5)主动传输流分析——获取访问信息。

2.1.2非授权访问网络服务类攻击

在非授权访问网络服务类攻击中,攻击者通过假冒一个合法移动用户身份来欺骗网络端,获得授权访问网络服务并逃避付费,由被假冒的移动用户替攻击者付费。

2.1.3威胁数据完整性类攻击

威胁数据完整性类攻击的目标是无线接口中的用户数据流和信令数据流,攻击者通过修改、插入、删除或重传这些数据流来达到欺骗数据接收方的目的,完成某种攻击意图。

2.2网络端的不平安因素

在安防移动通信网络中,网络端的组成比较复杂。它不仅包含许多功能单元,而且不同单元之间的通信媒体也不尽相同。所以安防移动通信网络端同样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不平安因素,如线窃听、身份假冒、篡改数据和服务后抵赖等。按攻击类型的不同,可分为四类。

2.2.1非授权访问数据类攻击

非授权访问数据类攻击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取网络端单元之间传输的用户数据和信令数据,具体方法如下摘要:

(1)窃听用户数据——获取用户通信内容;

(2)窃听信令数据——获取平安管理数据和其他有利于主动攻击的信息;

(3)假冒通信接收方——获取用户数据、信令数据和其他有利于主动攻击的信息;

(4)被动传输流分析——获取访问信息;

(5)非法访问系统存储的数据——获取系统中存储的数据,如合法用户的认证参数等。

2.2.2非授权访问网络服务类攻击

非授权访问网络服务类攻击的主要目的是访问网络并逃避付款,具体的表现形式如下摘要:

(1)假冒合法用户——获取访问网络服务的授权;

(2)假冒服务网络——访问网络服务;

(3)假冒归属网络——获取可以假冒合法用户身份的认证参数;

(4)滥用用户职权——不付费而享受网络服务;

(5)滥用网络服务职权——获取非法盈利。

2.2.3威胁数据完整性类攻击

安防移动通信网络端的威胁数据完整性类攻击不仅包括无线接口中的那些威胁数据完整性类攻击(因为BSS和MSC之间的通信接口也可能是无线接口),而且还包括有线通信网络,具体表现如下摘要:

(1)操纵用户数据流——获取网络服务访问权或有意干扰通信;

(2)操纵信令数据流——获取网络服务访问权或有意干扰通信;

(3)假冒通信参和者——获取网络服务访问权或有意干扰通信;

(4)操纵可下载应用——干扰移动终端的正常工作;

(5)操纵移动终端——干扰移动终端的正常工作;

(6)操纵网络单元中存储的数据——获取网络服务访问权或有意干扰通信。

2.4服务后抵赖类攻击

服务后抵赖类攻击是在通信后否认曾经发生过此次通信,从而逃避付费或逃避责任,具体表现如下摘要:

(1)付费抵赖——拒绝付费;

(2)发送方否认——不愿意为发送的消息服务承担付费责任;

(3)接收方抵赖——不愿意为接收的消息服务承担付费责任。

2.3移动端的不平安因素

安防移动通信网络的移动端是由移动站组成的。移动站不仅是移动用户访问移动通信网的通信工具,它还保存着移动用户的个人信息,如移动设备国际身份号、移动用户国际身份号、移动用户身份认证密钥等。移动设备国际身份号IMEI是代表一个唯一地移动电话,而移动用户国际身份号和移动用户身份认证密钥也对应一个唯一的合法用户。

由于移动电话在日常生活中轻易丢失或被盗窃,由此给移动电话带来了如下的一些不平安因素摘要:

(1)使用盗窃或捡来的移动电话访问网络服务,不用付费,给丢失移动电话的用户带来了经济上的损失;

(2)不法分子若读出移动用户的国际身份号和移动用户身份认证密钥,那么就可以“克隆”许多移动电话,并从事移动电话的非法买卖,给移动电话用户和网络服务商带来了经济上的损失;

(3)不法分子还会更改盗窃或捡来的移动电话的身份号,以此防止被登记在丢失移动电话的黑名单上等。

2.4攻击风险类

安防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威胁还有无线窃听、假冒攻击、完整犯、业务否认和移动电话攻击等内容,

具体描述如下摘要:

(1)无线窃听——窃听无线信道中传送的用户身份号、用户数据和信令信息;

(2)假冒攻击——假冒移动用户欺骗网络端和假冒网络端欺骗移动用户;

(3)完整犯——更改无线通信控制信道中传送的信令信息;

(4)业务否认——移动用户滥用授权、网络端服务提供商伪造账单;

(5)移动电话攻击——偷窃移动电话、更改移动电话身份号和克隆移动电话。

3安防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平安技术

从第一代模拟安防移动通信网到第二代数字安防移动通信网的运行经验证实摘要:安防移动通信网络中存在的各种不平安因素不仅威胁到移动用户的隐私和经济利益,而且严重地影响安防移动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并损害到服务商和网络运行商的经济利益。为了保护各个方面的利益,安防移动通信网络必须采用相应的平安办法,提供足够的平安技术级别服务。

3.1保密性平安技术服务

保密性平安技术服务可分为5类,其保密级别和目的如下摘要:

(1)用户语音保密性(级别摘要:1)的目的一保护无线信道中传送的用户语音,防止被他人窃听;

(2)用户身份保密性(级别摘要:1)的目的一保护用户的真实身份,防止被无线跟踪;

(3)信令数据保密性(级别摘要:1)的目的一保护无线信道中传送的信令数据,防止被他人窃听;

(4)用户数据保密性(级别摘要:2)的目的一保护无线信道中传送的用户数据,防止被他人窃听;

(5)认证密钥保密性(级别摘要:2)的目的一保护SIM和AC只存储的认证密钥,防止被他人窃取或“克隆"SIM。

3.2认证性平安技术业务

认证性平安技术业务可分为3类,具体描述如下摘要:

(1)用户身份认证性的目的一鉴别移动用户身份,防止假冒用户;

(2)网络身份认证性的目的一鉴别网络身份,防止主动攻击者假冒网络进行欺骗;

(3)信令数据的完整性检测的目的—保护无线信道中传送的信令信息完整性,防止被他人篡改。

3.3应用层平安技术业务

上述两类平安业务是在移动通信网络的访问层提供。随着安防移动通信网络服务类别的增多和电子商贸的发展,在应用层增设了平安技术业务,其具体描述如下摘要:

(1)实体身份认证——两个应用实体互相认证对力的身份;

(2)数据源认证——接收方应用实体认证数据确实来自于发送方;

(3)数据完整性认证——接收方应用实体确认接收到的数据没有被篡改;

(4)数据保密性——保护两个应用实体之间的数据通信,实现端到端的保密性,防止流分析;

(5)数据接收证实——发送方应用实体认证可证实接收方确实收到了应用数据。

3.4移动电话保护

移动电话生产商为每部移动电话分配一个全球唯一的国际移动设备号IMEI,每当移动电话访问移动通信网络,它必须传IMEI给网络端设备号登记处EIR;EIR检查该IMEI是否在丢失和失窃移动电话的“黑名单”上,若在则EIR就传一个信令将该移动电话锁起来,此时使用者自己不能开锁,就不能继续使用这个移动电话,这个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非法用户用捡来或偷来的移动电话滥用网络服务而由丢失移动电话的合法用户付费的情况。但是也有一些不法分子应用高科技工具改变偷来的电话的IMEI,从而通过“黑名单”检查。为防止修改移动电话的IMEI,移动电话生产商通常将IMEI设置在一个保护单元,即具有物理防撬功能的只读存储器。

移动技术范文8

1.13G移动通讯技术的分类所谓3G标准,其详细内容涉及到WCDMA(欧洲版)、CDMA2000(美国版)和TD-SCDMA(中国版)。国际电信联盟(ITU)在2000年5月确定WCDMA、CDMA2000、TD-SCDMA以及WiMAx四大主流无线接口标准,写入3G技术指导性文件《2000年国际移动通讯计划》(简称IMT2000)。CDMA是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码分多址)的缩写,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基础。下面我们从三个角度去审视3G移动通讯技术的不同类别。其一,W-CDMA类别,其英文全称为WidebandCDMA,中文翻译过来就是宽频分码多重存取,这是以GSM为基础发展而来的3G技术规范,因此,W-CDMA的支持者中多数都是GSM系统的欧洲厂商,部分日本的企业也参与到这一阵营。以此为基础的标准还提出了GSM(2G)-GPRS-EDGE-WCDMA(3G)的演进策略。从这个角度来讲,现在的整套系统是构架在原来的GSM网络上的,因此完全可以在消费过程中实现轻易的过渡,没有过多的宣传投入,也就是说同样作为3G通讯技术的W-CDMA,相对于其他的通讯技术,更加具有先天的市场优势。就国内来讲,此项技术目前是被中国联通所使用的。其二,CDMA2000,其发展的前提是窄带CDMA技术,因此也被叫做是CDMAMulti-Carrier,其引导者是美国高通北美公司,通讯行业中的摩托罗拉,Lucent和三星都有参与,就目前的市场形势来看,这种通讯及时中,韩国现在成为该标准的主导者。从窄频CDMAOne数字标准衍生出来的这套系统,同样也是有原来的结构上实现升级,使得其建设的成本处于合理的范围。但是从目前其市场占有的情况来看,是市场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和北美国家和地区,其支持者的数量远远弱于W-CDMA。但是从整个发展进程的速度来看,它的确是目前标准体系中发展比较迅速的一个,从我国的通讯行业来看,中国电信目前采用的是这套技术,以期望实现向3G的过渡。其三,TD-SCDMA,其英文全称为TimeDivision-SynchronousCDMA(时分同步CDMA),此套系统比较特殊的是有我国独立研制的,早在1999年的时候相关学者就提出要推出TDSCDMA通讯技术,其辐射比较低,属于绿色通讯3G。从本质上来讲,此项技术将智能无线、同步CDMA和软件无线电等当今国际领先技术融于其中,在频谱利用率、对业务支持具有灵活性、频率灵活性及成本等方面的独特优势。1.23G移动通讯技术的对照下面我们以2009年三种通讯技术进入运营阶段的数据资料为基础,来探析三种移动通讯技术的速率和无线网卡的效果。由上述表格数据我们可以看到,目前联通的3G传输速率占据明显的优势,尤其是其下行数据可以高达5.76Mbps,远远高于原来使用的2M的宽带速度。另外,联通3G无线传输速度也远远高于其他两个。

2如何将3G技术合理的运用到移动通讯

2.1营造手机电子商务平台,促进手机购物行业发展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手机电子商务平台还处于尝试的阶段,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讲,其发展远远滞后,但是3G移动通讯技术的诞生,给予很多的运营商,电子商务人员以希望,他们完全可以以3G通讯技术为契机,大力健全自身的手机电子商务平台,实现手机购物行业的发展。道理很简单,在3G移动通讯技术的帮助下,我们可以更加快捷的在手机上获取商品的信息,包括价格,参数,图片,消费体验等,从而由此进入到手机购物的领域,为手机电子商务活动的开展打开了突破口。除此之外,在流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我们可以以3G移动网络宽带为媒介去实现消费者与商家的古铜,从而更加详尽的去了解商品,处理纠纷,做好售后服务。总而言之,是3G移动通讯技术使得手机购物成为可能。2.2实现手机宽带上网,提高人们的网络生活质量一般情况下,人们需要以有线的数据连接趋势线上网,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设备,资源和资金,在3G移动通讯技术和无线技术的发展背景下,我们完全可以以3G移动通讯为媒介实现上网,并保持高速的状态,无论是邮件的处理,还是娱乐客户端的信息处理,都可以顺利的实现。尤其是在智能电子设备泛滥的情况下,更加便捷的实现3G网络的连接,对于消费者来讲,这不仅仅改变了传统的上网束缚,还进一步提高了网络的质量和速度,是网络生活质量的。2.3促进手机办公体系形成,有利于人们工作效率的提高现阶段,手机办公主要表现在移动办公和视频通话两个方面,首先我们从视频通话方面来讲,这是移动通讯3G的最大优势,实现了人们通信方式的革新,满足了更加人性化的消费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移动直播技术和手机电视业务也慢慢进入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视频视频通话业务不仅仅通过宽带网络能够实现,3G网络带宽以及高效的数据传输技术同样能够让人们体验到远程“面对面”通话的感觉。而且随着手机商用平台的构建,手机视频会议、手机远程办公、手机执法、远程移动监控都成为了可能,不仅提升了整体的业务效率,更重要的是体现出一种实时性。

3如何促进3G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

3.1确定移动通讯技术的总体发展方向确定移动通讯技术的总体发展方向,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以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为核心。不断开展精细化营销策略,实现对于客户的整个,保证跟踪维护好集团客户;做好客户渠道的建设工作,保证客服质量和水平,以巩固自身的主导地位。;健全多元化业务体系,实现以话音为基础,新业务不断增加的业务层次,不断扩展业务通讯范围,实现可持续发展。其二,注重对于通信市场的调查和研究,实施精细化营销管理,重视多元化客户渠道的营造,保证有针对性的开展通讯营销。其三,关注与客户品牌的建立,不断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强化网络建设工作,保证网络覆盖面积不断扩大,实现客户服务满意度的不断提高。3.2明确移动通讯技术的业务发展内容对于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来讲,我们应该坚持以不断创新为基本理念,将客户作为业务开展的核心,不断实现从通信产品向信息服务的方向转变,从而促进移动成长价值战略的形成和发展。对此,我们需要不断探析市场,分析客户,总结和归纳通讯行业出现的新情况,认清新的竞争环境,以更加快的速度实现产品和服务的更新换代,以更加新的观念实现市场和客户的满足,从而朝向更加多样化,更加人性化,更加信息化的方向发展移动信息服务。3.3制定移动通讯技术的网络发展策略在3G业务不断开展的情况下,GsШIGPRs网络在局部将出现容量需求萎缩的情况,对此我们应该一方面注重GsM/GPRs网络的建设,保证其处于合理的规划范围内,另外一方面积极利用现在的网络资源,实现网络设备利用效率的提高,以不断夯实用户规模,实现网络覆盖率的提高,规避移动通讯的盲区。对此,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一步加强边际网建设,在核心网络建设中规模化引入采用软交换架构的交换设备,为今后2G/3G共用核心网络创造条件。针对业务需求建设3G网络,3G覆盖遵循一步规划,分步实施(“分区域实施”和“分阶段实施”相结合),并同步进行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与室外宏蜂窝应协调规划,分期分批进行建设。3.4高效把握移动通讯技术的投资策略3G移动通讯技术要想得以更加全面的发展,势必需要加大通讯网络设备的投入力度。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就需要高度重视移动通讯技术的投资策略。首先,保证在开展移动通讯技术的投资工作的时候,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就是结合区域消费者的消费习惯,通讯时间段,制定合理的通讯设备建设方案,并给予一定的通讯投资;其次,在遵循整体通讯目标的前提下,执行通讯技术投资预算方案,保证其切实的执行下去,以实现市场覆盖率的不断提高;最后,保证移动通讯技术的投资是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避免造成通讯资源的浪费。

4结束语

移动技术范文9

关键词: 移动GIS;移动定位;无线通信

1 移动GIS概述

20世纪90年代,国外一些野外作业人员为了将采集的空间数据传输给公司总部,于是就在此基础上诞生了移动GIS。移动GIS提供了工作发表及记录、数据双向通信及管理,取代了传统野外作业人员的图纸,提高了作业效率。

移动GIS是移动通信技术和GIS技术结合的产物,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移动GIS是一种离线式的GIS野外办公,它没有与GPS、因特网建立连接;而广义移动GIS则是将GIS、GPS和无线因特网一体化,实现空间信息实时传输。

2 关键技术

2.1 GIS技术

GIS是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显示的计算机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有硬件、软件、空间数据和人员组成[1]。空间数据是核心,软件、硬件是技术支撑,人员则是使用者和创造者。如图1所示。

图1 地理信息系统的构成

1)计算机硬件。计算机与一些外部设备及网络设备的联接构成GIS的硬件环境。主要包括主机服务器、桌面工作站,输出设备的绘图仪、打印机和高分辨率显示装置等,数据存储与传送设备的磁带机、光盘机、活动硬盘和硬盘阵列灯,以及GIS的网络设备中的布线系统、网桥、路由器和交换机等。

2 )计算机软件。GIS软件是系统的核心,用于执行GIS功能的各种操作,包括数据输入、处理、数据库管理、空间分析和图形用户界面(GUI)等。按其功能分为:GIS专业软件、数据库软件和系统管理软件。

3) 人员。人员包括空间数据的开发者和使用者,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较好的GIS项目应该包括各种人员,如项目经理、系统分析员、程序员、系统用户等。

4 )空间数据。是指用来对地球表面上的自然、人文和社会经济多方面的数据,其形式可以是图形、图像、文字、表格或者数字等。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数据主要有:几何坐标、属性信息和空间关系。

2.2 移动定位技术

1) GPS单点定位。全球定位系统(GPS)是能够实现海、陆、空全方位三维导航与定位的技术系统。根据定位方式,GPS定位可以分为单点定位和差分定位。其中单点定位是由一台接收机观测的数据来确定接收机位置的方式,定位精度为10米20米,一般用于车船位置的概略位置导航定位,定位范围广,可以满足移动物体目标的位置确定要求;差分定位是至少有两台接收机,同步观测卫星,通过卫星信号来解析确定位置,一般不适合移动物置的定位,但精度较高。

2) 通信网络定位。[2]

① COO定位技术。起源蜂窝小区(Cell of Origin,COO)定位技术,是按照移动基站所在的小区ID号来确定位置信息,它是最简单的一种定位方式。系统数据库中存放了移动台在当前小区注册时的ID号,移动台查找到自己所在的地理位置主要是通过系统收集小区基站设置的中心位置和小区的覆盖半径,在相应数据库中即可获取位置信息。

② AOA定位技术。角度到达(Arrival of Angle,AOA)定位技术,是指根据无线信号传输到达的角度,从而可以确定移动台相当于基站的角度,通过测量计算某个移动台到两个不同基站的信号到达角度,即可确定该移动台的地理位置。

③ TDOA定位技术。抵达时间(Time of Arrival,TOA)定位技术,是根据移动台和基站之间传输信号到达的时间来确定定位的。要求定位的移动台一定是位于以基站为圆心、移动台到基站的电波传播距离为半径的圆上。通过计算多个基站的情况,然后由三个圆可以确定交点的位置,即为移动台的地理位置。

2.3 无线通信网络技术

无线网络(Wireless Networks)[3]是移动终端与空间信息之间的桥梁,其负责传输GIS空间数据,为用户获取位置服务创造条件,按网络覆盖范围划分,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广域蜂窝网络。广域蜂窝网络最大的优点就是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的接入网络,目前应用最为广泛,随着3G的成熟和4G时代的到来,移动GIS中的空间数据传输问题可以基本解决。

2)无线局域网络。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是在一定的局部范围内,由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结合建立的网络系统。其一般覆盖范围为几十米到几公里。目前出现的WiFi就是这种技术。

3)无线个人区域网络。无线个人区域网络(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s,WPAN)通常应用在一个活动半径较小、业务类型丰富、面向特定群体环境中,与广域网、局域网相比,它的应用范围更小,其缺点有:速率点、安全性差、性价比不高等。蓝牙与红外传输是目前主要的两种应用模式。

3 应用模式

归纳总结当前移动GIS有五种应用模式,即基于掌上电脑+GPS+CF卡的离线应用模式、基于WAP的手机在线应用模式、基于SMS的手机定位在线应用模式、基于GPS+SMS的在线应用模式与基于GPRS+GPS+PDA的实时在线应用模式,现分述如下

3.1 基于掌上电脑+GPS+CF卡的离线应用模式

成功应用该模式的有微软的Pocket Streets,Pocket Streets中地图数据丰富,包括了欧美主要城市的街道级别的地图,同时支持GPS导航,可以查询POI(point of interest,兴趣点),数据存储于掌上电脑上。方便、稳定,缺点是不支持在线查询。

3.2 基于WAP的手机在线应用模式

该模式是基于网络的一种在线模式,通过支持绘图功能的网络服务器,利用WAP网关进行协议转化、编码和解译,实现移动终端和网络服务器之间的信息传输,利用WML浏览器来显示地图和文本信息。

3.3 基于SMS的手机定位在线应用模式

该模式是综合应用了手机基站定位技术、短消息SMS技术和STK(SIM card Tool Kit)技术,通过Java编程实现用户交互功能定制,从而使手机附加空间信息服务业务。

该方式直接利用手机本身实现移动服务,稳定性好,但是SMS一次最多只能传输140字符,不能满足地图数据传输需要,因而只能以文本形式说明位置相关信息,不够直观,另外手机定位精度毕竟不高。

3.4 基于GPS+SMS的在线应用模式

车辆监控调度系统是该模式的典型应用。其方案核心成分可以概略描述为:以通过单点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来实时获取车辆位置信息;通过数字蜂窝电话(GSM)的短消息机制(SMS)把车辆的位置信息等传输到监控中心,然后将监控中心的调度指令传输到车辆(司机);最后通过桌面地理信息系统(GIS)将车辆的位置信息图文并茂的展现在用户面前,同时通过对地图的复杂分析可以很好的对受控车辆目标进行综合、动态调度和管理。

3.5 基于GPRS+GPS+PDA的实时在线应用模式

该模式综合以上四种模式的优缺点,GPRS在无线通信方面显然要优于SMS或WAP;GPS在定位技术方面也要优于手机基站定位;PDA(这里指所有有相对复杂操作系统的移动终端,含汽车PC等)在空间信息表达与处理方面要优于手机。所以,移动GIS应用需要这样一个移动终端,那就是集GPRS、GPS和PDA一起。利用这样的产品,能够将空间信息展示的更加全面、丰富。

4 结论

本文对移动GIS做了深刻阐述,特别是对GIS技术、移动定位技术和无线通信网络技术等关键技术做了剖析,并对移动GIS目前的应用模式进行了归纳总结,对刚刚涉足这领域的人员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思路。今后作者将对移动GIS具体应用方面展开研究。

参考文献:

[1]邬伦、刘瑜、张晶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M].科学出版社,2000.

[2]马林兵、张新长、伍少坤,WebGIS原理与方法教程[M].科学出版社,2006.

[3]李泽沛,基于野外数据采集的移动GIS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