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信号自动化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2-03-05 15:24:29

信号自动化论文

信号自动化论文范文1

语言不可能有先于语言系统而存在的观念或声音,只有由这个系统发出的概念差别和声音差别。后现代艺术使以往出现过的各种艺术技巧联系起来的时间脉络失效,艺术不再具有古今之分及内外之别,所有曾经出现过的艺术都成为后现代艺术家挪用和拼贴的对象,后现代艺术也因此不再要求独创性。后现代艺术家们通过这种反时间、反空间、反历史的艺术形式来进行对现实的艺术反讽。

一、从“媒体”到“媒介”

1934年,美国图书馆协会的《战后公共图书馆的准则》一书中首次使用“媒体”作为应用术语,现在已成为各种传播工具的总称,如电影、电视、广播、印刷品(书刊、杂志、报纸)、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等均属于媒体。

后现代社会以来,“媒介”这个传播学最基本的概念,逐渐变得很含混,传播工具是媒介,传播者所起到的传播作用,也渐渐划人媒介范围,因此,拉斯韦尔在他的“五W模式”中,把传播学研究划分为五大范畴: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媒介)、受众、效果,从此,媒介就作为传播学研究的基本对象划入研究范围。这种线性结构模式,正在因为媒介概念的不断变化,所研究对象也在不断扩大。上个世纪1990年代,加拿大学者凯尔奇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叫做“信息媒介”,由研究新闻、娱乐的传播媒介,到研究通讯和网络的传播媒介,媒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不断地扩大,伴随着新闻媒介(报纸、新闻性杂志、广播、电视)、传播媒介(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书籍,又称“大众媒介”)、信息媒介(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书籍、通讯、网络、计算机)等等概念的出现,“媒介”的概念已经远远地超出了普通大众传播学的涵盖范围,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新的学科——“社会信息学”应运而生。

普通媒介的主要作用有两种:一种是提供信息,一种是提供娱乐。但是,无论是以获得信息为目的还是以提供娱乐为目的,当代社会中人与人之向的沟通交往关系始终是以媒介存在为最基本的前提。当代社会的媒介符号,作为本体出现于群体的普遍生活中,一个重要的作用便是进行沟通与流通。媒介的沟通作用的运用,还取决于诸多因素,其中包括风俗习惯、互动关系、社会结构、思想观念以及与意识形态相关的媒介政策等等,这些因素影响着人们对经由媒介所传达的信息的态度。此外,新闻媒体本身的权威性、大众的文化程度、传播媒体的公信力等,也是影响媒介功能发挥的重要因素。而后现论下的文本媒介化、文化生产体系化,使文学艺术也成为沟通多元化、无中心社会关系的媒介。

二、符号化

美国社会学家伦德伯格认为:“传播可以定义为通过符号的中介而传达意义。”符号是传播活动的要素,是“传播过程中为传达讯息而用以指代某种意义的中介”。20世纪初,世界最具影响力的语言学家之一费迪南德索绪尔指出,作为语言结构基本成分的语言符号,“联结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所指)和音响形象(能指)”。这是语言符号化的初期形式。20世纪中后期,法国两位著名的哲学家罗兰巴尔特与雅克德里达分别从文学写作和语言文字的角度提出了自己在语言符号学方面的观点。罗兰巴尔特从确定“文学自身的界域”出发,提出了“文学中一组记号的表达与思想内容无关,语言也与风格无关,他们都在一切可能表达方式内,确定着一种定型化语言的孤独性”的重要观点,并针对萨特的“写作意味着介入”的理论,提出“写作的零度”的理论,认为“写作是一种硬化的语言,它永远显得是象征性的、内向性的、显然发自语言的隐秘方面的”。

这是文学创作的进一步符号化。雅克德里达从对语音中心主义进行批判的角度,提出语言符号活动的领域实际上是自由嬉戏的领域,一个由有限构成的封闭体中进行着无限置换替代的领域。

语言学的发展告诉我们,任意符号都是由能指、所指、意指三方面构成的载体,符号的传播也就成为能指、符号与解读者即受众相互作用的过程。同样,通过媒介发生作用的社会传播也是一个典型的符号系统,是汇集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等大量符号集中地以媒介产品的形式来传达信息的发生过程,不同的媒介形态拥有着部分相同或不同的符号形式,如印刷媒体以文字、图片为主,广播电视媒体以声音、图像为主,网络媒体则具有可以将文字、声音、画面兼集一身的特点等等,甚至是人本身、机器本身、科学本身、艺术本身也可以成为传达意义的媒介。

传播的目的只有一个——即如何更好地被大众接受。在这个传播过程中,本身属于媒介的、易被受众接受的符号逐渐取代了难以发挥作用的、不易被受众接受的符号,这个优化的过程是优质符号逐渐固定下来成为一种有特定含义和代表意义的“文化语言”的过程,当然这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直至最后,诙媒介及其符号脱离了它原本属于媒介的属性、符号含义和目的,转而成为人们约定俗成的沟通成本,成为某种具备深度和开放性的“言语”或“语言”,从而逐渐具备了典型性和纵深感,这便是媒介符号化的过程。媒介的符号化在后现代社会这个信息化、商品化已经髙度发达的当代社会,成为不容置疑的趋势,并为人类社会、人与人之间、甚至是人类与宇宙之间的进一步沟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媒介产品这个汇集大量符号的封闭、半封闭的符号系统中,媒介产品的符号意义首先取决于该意义符号的周围与其他符号之间的连结关系,同时也与该意义符号的生产过程、受众的心理结构、该意义符号的传播途径等等众多因素相关联,最终的目的是引起受众对该意义符号的关注与接受,以达到该意义符号在其传播范围之内的最佳声音、图像、影响效果,起到宣传与沟通作用。媒介、符号、受众,共同地构成了后现代人共同参与的后现代“罪行”。它的本质是物质主义的。费希就曾指出,如果说一种语言的人共有一套各人已不知不觉内化了的规则系统,那么理解在某种意义上就会是一致的,也就是说,理解会按照大家共有的那个规则系统进行。

三、仿真与仿像的社会

在20世纪,文学文本的研究逐渐向意义符号的共性研究转向,“文本”已经不再是一种具有意识形态特征的客体,而是作为可以自由支配与组成的客观体、本体,出现于后现代社会的商品化过程中。

继布莱希特、本雅明、沃霍尔等社会理论家对现代社会的考察之后,当代著名的后现代主义社会理论家鲍德里亚极具批判性地审视了以电子技术作为媒体的当代的媒体社会和消费社会,批判了由类像符码和组织模型组成的后现代社会,他在《消费社会》一书中指出:“消费是一个系统,它维护着符号秩序和组织完整:因此它既是一种道德(一种理想价值体系),也是一种沟通体系,一种交换结构。”他在《仿像与模拟>一书中也认为,媒介将现实转化为影像,消费文化与媒体社会生产了大量的符号,大众受到了来自媒介的那些无休止的信息轰炸,媒介提供的令人神迷的影像与超负荷的信息,导致了文化的超负荷,从而引起了意义的爆炸,产生了一个虚拟的世界和超现实的空间,那些以前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要素,现在都被符号所吸收或者成为符号,商品的生产过程也变成了符号化的过程,商品的增加变成了符号的繁衍,商品的流通也变成了符号的流通。

符号主导的结果,从正面来说是真实的消失,从反面来说是超真实的产生,后现代的“超真实”取代了现代的“真实”,从而引发了与“超真实”相关的各种概念:仿像、内爆、外爆等。所谓“仿像”的特点是模型先行,模型就是符号,不再与版图、参照物或实体相关,“不再是一种领域、一种指涉性的存在或一种物质的仿真,它是一种无源泉的真实,一种超真实”;“内爆”是指一种自生性,与之相对的“外爆”则是指一种对外扩张。很显然,鲍德里亚看到了后现代主义社会中,媒介、符号、商品这些冲击着人类的视觉、味觉、感觉的自觉与不自觉的消费品,这些具备着无限循环特性的模型、体系、内结构、商品抑或超商品,这些理论术语同时反映着一个事实——后现代社会渐渐让人无法忍受的信息化运转,终究会引起某种意义上的“内爆”或“外爆”。

大量信息成为商品进入商品生产、消费的领域,最终的结果就是知识量、信息量的爆炸。后现代社会在建构方面的努力被每天不断地更新着的信息所替代,人类的劳动生产活动被信息量的商业化运作所取代,这正是鲍德里亚所批判的。不能否认鲍德里亚的理论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前瞻性,但这种批判仍旧存在它的局限。

任何符号都不是封闭的内循环系统,都具备一定的开放性,它由人类在一定范围内的生产活动积累而成,是动态的,是可以相互同化或整合的,不同程度的群体可以通过意义符号进行对话,这既是避免了纷争与差异,也避免了战争的产生。所以说意义符号是打开某种内封闭或半封闭式循环体系的钥匙,意义符号所具备的这种开放性的特性作用于后现代社会所产生的影响,绝不会是消极的,而应该是积极的。

四、符号的媒介化

德国文学理论家伊赛尔通过对文本接受理论的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认为文本只提供程式化了的各个方面,后者促使作品的审美对象得以形成,艺术的极点是作者的文本,审美的极点则通过读者的阅读而实现。因此,后现代主义理论中所谓的“文本”首先是一种开放性文本,不存在文本是否被典型化的问题,有的只是文本能否被阅读和是否被接受,这在理论上既能够避免因为文本被过度阐释、意义被过度符号化、商品化所带来的弊端,又能够避免因为受众过度关注和过度接受带来的弊端导致符号传播范围内的混乱,或者说被引爆。

其次,传播媒介被逐渐符号化之后,人们能够更好地划定符号传播范围内的主体的范围,即在不同的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的积淀基础上形成的主要群体,他们拥有自己的小中心,从广义上来说,存在于意义符号中的一种特殊属性:依附性;从世界范围讲,它也可以是一种民族性、种族性。在特殊属性基础上进行意义符号的文化传播,是一种更深入的、更具有积极互动作用的传播。意义符号从产生之日起便于媒介发生着密切的关系,意义符号伴随着传播的目产生,与媒介一同发展成为媒介符号。

伊赛尔在文本接受理论的研究中就提出,要指望文本与读者的成功交流,文本必须通过某种方式控制读者的行为。而美国著名批评家费希所提出的语言的规则系统和有知识的读者的观点也是解决这种文本与读者之间互动的方式之一,媒介符号的传播过程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形式和关系,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语言、声音、音响、文字、图像、色彩所组成的意义关系上,因此,媒介符号使相互联系的两个主要群体能够在一定的作用形式上相结合,从而使内容进行传播。还有这样一种情况,符号传播媒介具有某种共性,可以被两种不同的主要群体所认可,这对于起着传播作用的媒介符号来说是重要的,也是最具后现代意义的艺术品。虽然,鲍德里亚认为,这种超负荷的信息符号,会导致文化的超负荷,从而引起意义的爆炸,但是,他忘记了人类社会对信息等任何商品化了的符号可能具备的选择、转换功能,就如同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随之而来的一切也都跟着更新。当鲍德里亚所说的后现代类像时展达到一定饱和度的时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还会出现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符号载体来替代前一种媒介社会和消费社会对符号载体的需求,这种不停的转换是无限的,它取决于人类科学技术所能达到的程度,从某种精神领域讲,也是人类社会共同进行选择的过程。姚斯认为,一部作品能否按其独特的历史性理解和表现文学史,取决于期待视野能否对象化,也就是说,部分文学作品在其出现的历史时刻,对它的读者的视野是满足、超越、失望或反驳,这种方法明显地提供了决定其审美价值尺度的标准掌握在读者手中,后现代文化不再是传统道德、知识、宗教的传授者,而是施与者,接受的决定权取决于大众消费者。即便如此,当我们阅读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和他的《仿真与模拟》的时候,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得到鲍德里亚那批判的眼光,那种针对于人类社会走向的深刻的忧虑。

从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实质来看,后现代主义理论始终是围绕着后现代主义理论要对现代主义理论进行颠覆这一点展开的,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多样化从中起着由量变到质变的作用,并且进一步地促进了后现代主义理论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从后现代主义理论的表征上来看,后现代主义理论以颠覆、对立为中心,进行延伸发展进而达到多元发展的目的。

信号自动化论文范文2

论文摘要:从信息传播理论的视角来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种“点对面”的信息传播活动和过程。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将教材信息内容编码为各种形式的符号传送出去,学生对接收的符号进行译码,理解教材所表达的信息内容。教师对教学信息内容进行正确、合理的编码传递,分析影响编码决策的因素,化解编码的障碍,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是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借助计算机,运用多媒体课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递、接受与反馈,以达到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共享、共识、认同、践行的活动和过程。本文从信息传播的视角,运用传播学和信息科学的理论,借鉴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研究方法,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设计的思路和路径。

一、基于编码与译码的信息传播模式

从信息传播的视角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我们开展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把它作为一个信息传播的结构和过程来看待。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信息传播作为一个过程存在,实际上是由众多回路、多层网络组成的复杂传播模式。简化起来,则基本由信息源、教师、信息内容、编码、媒介、译码、学生、反馈和效果等要素构成。从信息科学的角度来理解,信息的传递和接收是一个编码与译码的过程。编码是基于传递方式的要求,把信息内容转换成符号形式,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成为一定的序列。编码过程就是信息内容符号化、符号排列的过程。用信息传播理论的方法对教学过程作一番考察,旨在启发我们从多侧面揭示教学过程的内在机制及其规律性,以深化我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及其效果的认识。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过程发起者的教师要根据一定目的,从信息源(包括教材)中挑选相关的内容进行传递。在确定了传播内容之后,教师还要通过多媒体课件把信息内容转化为适宜于传播媒介和能够使学生接纳和理解的各种符号(文本、图像、视频等),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认知—表述过程,即信息内容符号化的过程,我们把这一过程称为“编码”。学生要把接受到的符号重新还原为信息内容,以便得出它的意义。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表述—理解过程,即符号还原(解读)的过程,我们把这一过程称为“译码”。如果符号没有办法还原,信息内容失去了本来的意义,信息传播就会中断。如果传递的信息内容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并引发其认知、情感等需求,学生一般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这些有价值的信息内容进行译码接受。学生在接收教师发出的信息内容后所作出的反应过程,我们称为“反馈”。从理论上讲,没有反馈的传播是不完整的传播。

二、当代大学生的信息接收与接受模式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思想实际,把握他们的信息接受模式非常重要。从传播学角度看,学生在教师传递信息的刺激下,产生了选择性心理。其中,选择性注意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信息传向学生的通道上的第一关。当今大学生在接受信息方面,具有很大的选择性。他们大多在“读图时代”成长起来,对视觉的敏感多于文字,因此,视觉上具有差异性的东西最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嘴巴和黑板(声音和板书)、表情和形体等教学媒介向学生传递信息,能起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但这对当今大学生来说,信息内容的表现形式比较单一,信息刺激的强度、对比度、重复率、新鲜度等相对有限。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选择性注意的关联度和强度。

学生在信息的刺激下接收了该信息并不意味着学生已经接受了该信息的内容,学生还要面临选择性理解这一关。传播不是教师传递意义,而是学生“引出”意义,引出意义越接近传递意义,传播的效果越好。因此,教师要成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及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而不是课堂的“主宰”和知识灌输者。因此,了解当今大学生的需要、情绪、经验、挫折以及价值观念等因素,了解学生对信息的选择性理解这一特点,将有助于提高师生关于信息沟通和传播的自觉性。接收体现在选择性注意,接受则反映在选择性理解与选择性记忆。影响学生对信息接受的选择性记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信息在传播通道上设下的最后一关。选择性记忆在记忆信息的倾向性上不仅受学生的需要,学生对信息的态度、情绪等心理因素的影响,而且也受信息传播的环境、形式、强度等因素的影响。所以,运用多媒体课件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是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前提条件,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能使教学内容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短时间内以直观、生动的形象,有声有色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吸引和感染学生。

三、多媒体教学设计的编码决策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传播中,教师作为传播过程的控制者,发挥着传播效果定向作用的重要机制。教师编码知识、能力、水平的多少、强弱、高低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符号解读、意义接收和接受,其发挥的作用会对传播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现实的传播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信息内容实际上有三种表现形态:第一种是教材文本语言所承载的实际信息内容;第二种是多媒体课件客观上所表达的信息内容;第三种是学生对符号进行译码所认知的信息内容。我们以教师编码是否正确与学生译码是否正确为划分依据,分析信息内容的三种表现形态,可以得出下列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教师编码正确,学生译码正确;第二种情况是,教师编码错误,学生译码错误;第三种情况是,教师编码正确,学生译码错误。学生译码是否正确关键在于教师编码后能否与学生实现语法层次上的知识共识、语义层次上的经验共享和语用层次上的价值同义。下面分别对不种情况加以说明:

(一)第一种情况:“一传即通”—编码正确而且译码也正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材文本信息内容,传递给学生的思想、理论和观念,与所选用媒体符号客观上所表示的信息内容,正好是教师想要传递的思想、理论和观念,即编码正确。教师想要传递的思想、理论和观念,被学生完全正确地认知和接受,即译码正确。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编码、译码都是正确的,从而保证了教材文本语言所承载的实际信息内容与多媒体课件客观上所表达的信息内容相一致,并且多媒体课件客观上所表达的信息内容与学生对符号进行译码所认知的信息内容相一致。根据信息一致且具有传递性的特点,所以,教材文本语言所承载的实际信息内容与学生对符号进行译码所认知的信息内容相一致。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传播过程及其效果中最理想的状态。但是,在现实的传播活动中,这种理想的状态不是以常态出现的。

(二)第二种情况:“传而不通”—编码不正确并且译码也不正确

这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传播过程及其效果中,属于无效的状态。对教师来说,出现“传而不通”的情况可能与下述两个方面的因素有关:

一是错编和误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传播活动中,学生现有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状况,是教师实施传播的一个重要依据。因此,教师在制作和传递符号时,脑海里应该有一幅学生的“图像”。一般来说,教师是根据这幅“图像”来选择其传播的内容、媒介、手段与方法的。教师要想达到有效传播效果,就必须对学生进行研究,内容涉及学生的自我价值和自我属性,即价值观和统计学上的属性,’人格、性格特点及其自信心等。只有这样,教师得到的“图像”才有可能真实、完整和清晰,否则,“图像”失真就导致传播效果的失效。

二是教师可信性要素。可信性要素主要涉及两个要素,第一是教师的信誉,包括是否真诚、客观、公正等品格条件;第二是专业权威性,指教师对特定问题是否具有发言权和发言资格。这二者构成了可信性的基础。一般来说,教师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小。因此,对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师来说,其自身素质必然会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效果。必须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以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到正确有效的传播。

(三)第三种情况:“传而半通”—编码正确但译码不完全正确

这种情况在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及其效果中属于最常见的情景。这种情况通常有以下两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学生只接收了符号(多媒体课件)的表面意思而没有接受符号所表达的意义和价值。

这里,符号(多媒体课件)的表面意思属于信息内容的语法和部分的语义层次,它所表达的意义和价值属于语义层次的深层结构和语用层次。如传播者在阐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把握了和谐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时,受传者可能只是理解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等信息内容的语法和部分的语义层次;至于“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权、主动权、话语权”“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整合和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和文化追求,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囚等在语义层次的深层结构和语用层次上,由符号所表达的意义和价值,则没有接受和领会。

第二种类型是,学生只接收了局部的意思而没有接受符号(多媒体课件)所表达的整体意义。

信号自动化论文范文3

关键词:信号处理;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信号处理类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中一门最大面广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多年来,该课程教学一直采用黑板式或者多媒体式的教学方式,课程内容多灌以相似的数学分析模式和抽象的概念,最终学生仅依靠做大量习题来理解和巩固教学内容,严重限制了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无法真正理解所学结果的实际应用。当然,这更违背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目的的初衷。因此,信号处理类课程迫切需要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本文研究了信号处理类课程的内涵,提出了该课程改革的一系列措施,希望能对该类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和研究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1.互动的理论实践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

信号处理类课程是电子类、测控类和机械类专业学生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内容包括模拟和数字信号的采集、信号在时域和频域上的分析方法、数字滤波等一系列的数学分析算法等内容。从理论层面来看,课程设计奥深的数学分析和算法理论,内容比较抽象且难懂;从应用层面来看,则要涉及如何把信号的处理理论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应用问题。

根据课程教学中加强教与学互动和学生主动实践的教学指导思想,把理论和实践应用的教学理论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各个阶段。提出理论教学一内容讨论一理论应用一动手实践的新型课程教学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采用启发式的教授方式,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合理进行师生互动。同时应用实际的信号处理案例,在理论教学中进行专题式讨论教学。

第二,协作学习和自主展示,合适的协作学习模式对学生完成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是非常必要的。n程中安排多个专题讲座和实践课题,每个课题由3--5名学生协作完成,学生会自由根据分工去查阅相关资料和信号处理技术及仪器的开发和应用。

第三,践行“老师式的学生”课堂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完全依照课本知识为基点,授课老师从经验出发,在这种设计理念下,课堂教学只能按照预定的模式和方法按部就班地进行,毫无生机可言,师生的创造力都得不到有效的挖掘。相反,让学生代替老师进行课堂讲解,老师进行评阅补充的教学模式会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以往那种死旧的、墨守成规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发挥学生对原有知识储备的极大调动和激发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

2.多种实践方法交叉使用,合理规划实践项目

以“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两门课程为例,按照我校现行教学计划,该两门课程理论教学为68学时和48学时,实验教学均为16学时。现有大部分“信号与系统”教材中,连续信号与离散信号的时域分析、频域分析以及各种变换均有涉及且不分繁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合理取舍,将离散信号的分析与处理压缩到“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中进行研究,把压缩的学时时间放到两门课程的实验教学环节上来,用以强化所学的理论知识。

在信号处理类一系列课程教学中,首先要利用Matlab软件仿真时域信号及频域信号的变换及信号分析,利用System View软件搭建信号处理的理论框架。其次采用TMS320系列DSP实验系统及1C12SOPC实验系统开展软硬件相互结合、横跨DSP及EDA两种实践理论的实验教学。实践项目的划分力争由小及大、由简入难,从而在有限的实验实践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

3.设置多层次、多模块化的课程内容

由于信号处理课程内容的独特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于信号类课程的教学。运用多层次、模块化的课程设置方法,可以把信号类课程划分成若干个模块,一旦一个新的理论或新的实践知识产生,就可以及时添加到相应的动态模块中,确保信号类课程对学生知识体系、知识机构和技术结构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还可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的有力衔接。

信号自动化论文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沦课;微信公众号

一、依托微信公众号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沦课的意义

在新时期,高校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以本为本”的教学理念,“填鸭说教式”的教学方法及教材内容创新不足、课程设置针对性差、考核方式单一等弊端,导致学生积极性衰退,创造力降低。

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的发展普及,人们受到微信的影响越来越大。腾讯公司的2016年度微信用户数据报告显示,微信月活跃用户数达到8.89亿,15-29岁的年轻人占比60%,过半用户每天使用时长超过90分钟。如此高的普及率和使用时间,可以说微信已成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高校应用微信公众号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创设相较于传统课堂教学,更加重视平等与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更多元,对学生提供的内容更具针对性、个性化……高度互动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增强。因此,积极推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微信公众号的融合,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进一步增进,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二、依托高校微信公众号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结合状况

一些高校积极适应时代趋势和学生需求,建立了如思政在北航、山东体院政治理论课部、辽师思政课等思想政治理论课微信公众号。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信公众号创设并未得到大多数学校的重视,绝大多数任课教师,没有意识到微信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甚至在心理上排斥;部分任课教师认为课外思政教育与自己无关,对微信公众号的运用消极参与。

(二)自身不足

从已开通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信公众号来看,由于存在模式单一、互动性弱、内容缺乏思想性等问题,学生阅读、传播率较低。如推送与大学生的阅读习惯不符的过于理论化或过长的文章。目前,其自身最大的缺陷是与学生没有足够的互动。不开设留言功能、言论平台或对学生留言不及时回复等,使学生找不到价值认同,失去关注热情。此外,更新慢、非专业团队运营也是影响思想政治理论传播的重要因素。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信公众号应用策略分析

(一)重视理论传播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信公众号向大学生传递校园正能量、传播马克思理论、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要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生活、进学生心灵。要秉持交流、探究的理念,对学生的态度平等、宽容、尊重,使学生找到思想认同点,转变消极态度;要鼓励任课教师向公众号投稿,提供建议,积极借助公众号开展思想政治的隐性教育;此外,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号在内容上相辅相成,产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进眼、进脑、进心”。

(二)丰富形式内容,完善服务功能

1、图、文、音、影并茂,版式编排符合学生的审美标准和阅读习惯。提高高校思想微信公众号吸引力的关键是内容丰富且特色鲜明、形式灵活多样、以新颖的方式补充教材上没有的内容。以简洁大方为基准,文字精炼活泼,与图片、音频、视频相结合,推送内容深入学生日常生活,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难点及期末、研究生、公务员等考试的相关资讯,通过创设思维导图、时事漫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解决学生理论困惑,启迪他们的思维,增加微信公众号的活跃度与关注度。

2、线上线下精准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高校“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加强学生互动社区、主题教育网站、专业学术网站和‘两微一端’建设,运用大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信公众号要在线上开设学生论坛、话题讨论、时事政治趣析、知识分享、心理咨询室等互动栏目,借助微信平台组织和发起各式线下实践活动,如“重走长征路”、“三下乡”、“井冈山精神说课比赛”等,对成绩突出的学生在线上进行风采展示,给予相应奖励。通过双向互动、精准结合,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与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公众号的影响力。通过留言以及话题讨论,有效征集学生的反馈建议,创新平台的形式与功能。

(三)专业化运营

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微信公众号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作用,组织一批具有扎实理论素养的教职工和具有丰富运营管理经验的技术人员建设专业化运营团队,及时破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信公众号在建设中所遇到的难题。大胆吸收政治思想坚定、积极性向上的学生,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推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W、学生团建党建、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开展等方面的内容。整合多元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各项工作落实做细,实时回复学生提出的问题、建议。根据阅读量、转载量、互动量对管理公众号的优秀教师与学生进行奖励,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

(四)发挥教师引领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信公众号要“发挥师德楷模、名师大家、学术带头人等的示范引领作用。”[3]一方面,任课教师应及时的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微信公众号上将课程的重难点、学术成果推送出来,引导学生学习讨论;针对公众号上易引起学生争论、混淆的问题、概念,及一些优秀理论成果的推送,任课教师要组织课堂活动进行解读、深化,做到线上线下精准结合,增强学生对公众号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任课教师在课程学习过程时,要引导学生总结课程内容,记录其学习的体悟与成长,激发他们的思维,利用公众号推送优秀作品,丰富公众号的功能,增加微信公众号的活跃度。

参考文献:

[1].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信号自动化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随着当今科技世界的迅猛发展,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兴文化正在迅速崛起。当互联网也成为全球性文化时,由此衍生出新的网络文化—网络“客”文化。网络“客”文化是一种在后现代主义下催生出的模式,它具有独特的传播模式和沟通模式。

一、网络“客”文化的现状

(一)网络“客”文化的概念

网络空间(cyberspace)又被称为“赛博空间”,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新兴的社会生活空间。2009年12月1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了《2009年中国即时通信用户调研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我国即时通信用户规模已突破2. 77亿,同比增长23. 7%,其中手机即时通信用户占总体用户的三分之一,规模达9 141万。由此,中国成为世界上上网人数最多的国家。

网络文化是随着计算机联网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它以计算机及其附属设备作为物质载体,以上网者为主体,以虚拟的赛博空间为主要传播领域,以数字化为基本技术手段,为人类创造出一种新的生存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狭义的网络文化实际上指的是知识和信息以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代码形式记录下来,并且通过计算机互联网进行传播和交流。广义的网络文化是指网络时代的人类文化,它是人类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延伸和多样化展现。

网络“客”文化是网络文化的一种,但是它主要强调的是“客”这个词语。它是一种在后现代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衍生出的一种文化现象。“客”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群体的象征。“客”文化是在数字领域内,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工具,网民以个人身份显名或匿名地实现自我价值,不计结果好坏的一种新兴的后现代网络文化。

(二)网络“客”的分类及特点

根据网络“客”文化的概念,“客”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博客。“博客”对应的英文单词是blogger,它是web和logging的组合,意为“流水记录”。第一次使用“web log"这个词的是美国人约翰·巴杰(john barger)在1997年时,在自己的网站robotwisdom.中使用的。同时,巴杰也初步确定了博客的写作方式,即“自由书”写而非“流水账”。到1999年4月,另一位美国人彼特·莫霍尔兹(peter mer- holz)第一个用缩略词“blog”来命名博客。f27而后,博客进人中国网民的视野中也不是什么难事了。2002年8月,我国拥有了博客网;2003年我们有了国内第一本关于博客的书。此后,许多网民纷纷建立自己的博客,大发感慨。其中,女星徐静蕾的博客点击率突破千万。

一位老blogger定义博客时说:" blog概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频繁更新(frequency)、简短明了(brevity)以及个性化(personality )。”

首先,更新速度快。博客就是网民的电子日志,相当于我们平时的日记一样。不过,日记我们可能不会给别人看,和别人分享,而博客的主要目的就是“晒”出来。这就需要博客们不断更新自己的日志,可以吸引更多的网民进行点击。

其次,篇幅有限。博客的篇幅一般都不会太长,如果篇幅过长,势必会影响网络读者的兴趣。所以,众多的博客们在文章的篇幅上都是很讲究的。

第三,个性化。博客最主要的就是自我书写、自由书写,所以,博客中的个性因素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博客能否拥有较高的点击率就取决文章是否有新意、是不是很个性。因为现在我国网民的主力军就是青年人,青年人对个性的追逐是痴迷的。

2.黑客。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是黑客崛起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黑客对计算机的最大潜力进行了自由探索,为电脑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倡导了一场个人计算机革命:以现行的计算机开放式体系结构,打破了以往计算机技术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局面,开辟了个人计算机的先河。他们是电脑发展史上的英雄。黑客最初源于美国,它的出现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一种能力的象征,是众多计算机工作者的偶像,他们是计算机英雄。随着时代的发展,黑客逐步成为现在意义上的违法犯罪的意思。值得提及的是,作为一群技术精英,黑客身上潜藏着一种反对权威、反对技术专制的倾向,蕴含了一种自由精神。

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秦州副教授将黑客文化特征归纳为五个方面:1.热衷挑战。如果能发现大公司机构或安全公司的问题,就证明自己有能力。2.崇尚自由。这种自由是一种无限的自由,包括不为金钱而写程序。3.主张信息共享。过去,生产工具的共有是困难的,但在信息社会,信息就是最有价值的生产资料,这一生产资料可以也应该被共享。4.具有反叛精神。凭着过硬的技术,藐视技术饭威 5.具有破坏性。在进人他们权限以外的计算机系统时,因为良性或恶性的动机造成系统程度不同的破坏。

3.维客(威客)。维客:原名wild,通常译为维基,来源于夏威夷语的“wee.kee wee kee",中文为“快点快点”的意思。wiki的概念始于1995年,当时在pucc ( purdue univer-sity computing center)工作的沃德·坎宁安(ward cunnin-gham)建立了一个叫波特兰模式知识库(portland pattern re-pository)的工具,其目的是方便社群的交流,他也因此提出了wiki这一概念。wiki系统创造者ward cunningham为wiki下了定义:一群相互连接并可自由扩展的网页、一套用来储存与修改信息的超文本系统,所有的网页储存在一套数据库中,任何人透过具有表单功能的浏览器用户程序,皆可轻易加以wild最大的特色就是协同创作、版本控制以及独有的语法规则。wild通常用于知识管理系统、百科全书、使用手册等,目前最大的wiki系统是2001年开始运行的wikimedia百科全书系统,可惜在国内被封,无法访问。

维客有如下特点:第一,身份双重性。“在维客中,每个人既是阅读者,同时又是书写者。维客们在web页面上内容,其他任何人都是可以在同一个web页面进行修改和添加内容。第二,群体互。维客可以说是网络志愿者,他们对知识的修改都是无条件的,甚至可以说是无偿的。他们只是运用网络,在网上进行一种知识共享。

4.闪客。黑客给人的感觉是神秘的,而闪客则要平易近人得多了。“闪客”得名于英文单词“flash",翻译成中文是闪光。我们现在流行于网络上的“flash”是指“网络动画”,而闪客的流行是与flas软件密不可分的,该软件是macromedia公司的产品,最初是future wave公司的fu-lure splash animator动画软件。1996年macromedia公司收购了future wave公司,并将future splash animator改名为macromedia flashl.0版。在这一软件的发展下,闪客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闪客”这一名词出现在中国是1999年的时候,是“边城浪子”(原名:高大勇)在创建自己的flash网站的时候无意在一个帖子里出现的。从此,中国就有了“闪客”这个词。

闪客主要有如下特征:第一,具有丰富艺术情感。闪客主要是通过flash视频表达自己的思想,而flash的制作不仅仅需要动画软件的支持,同时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和音乐素养。所以,一个成功的闪客不但精通动画软件,在人文修养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功底。第二,接民百姓的生活。闪客的许多作品都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它反映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比如《d版裸》、《猫》、《刁破孩》等等,都和平民百姓的生活很接近。第三,极具个性。闪客以flash为工具,以网络为媒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表达自身的个性。每种flash都有自己的风格,都表达了闪客的个性。第四,信息共享性。网络就像是一个公共家园,网络上的成员都可以使用家里的物品。网络上的资源都是可以共享的,闪客们不会在乎谁盗用的谁的东西,他们都具有信息共享的基本精神。

5.其他“客”。在网络世界中,除了之前提到的博客、黑客、维客和闪客以外,还存在着其他“客”,比如奇客(geek) ,数字朋克(cyberpunk)、播客、秀客等等。这些“客”都是网络时代的产物,他们的出现不仅丰富的网络文化,同时也使得网络受众更加的广泛,信息时代更加的真实。

二、“客”文化的传播模式

网络空间是一个符号的世界,信息以比特的方式存在,简单的符号—"0”或“1”完成了所有的编码,现实世界、可能世界和幻想世界在这里都得到了表征。

(一)符号学及符号互动论

1.符号学。符号学学者索绪尔提出:“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的二元关系。”他说:“我们建议保留用符号这个词表示整体,用所指和能指分别代替‘概念’和‘音响形象’。后两个术语的好处是既能表明它们彼此间的对立,又能表明它们和它们所从属的整体间的对立。在此同时,皮尔斯提出了符号三元关系的理论。皮尔斯把符号解释为符号形体、符号对象和符号解释的三元关系。美国著名的符号学家莫里斯(moit15 , c )将符号学整体分为语形、语义、语用三部分。

2.符号互动论。乔治·米德指出,人类互动的本质是符号互动。布鲁默作为米德的学生,继承和发展了米德的思想,提出“符号互动论”这一名词。同时提出来符号互动论的研究方法。布鲁默认为:“人类的互动是以使用、解释符号以及探知另一个人的行动的意义作为媒介的。这个媒介相当于在人类行为中的刺激和反应之间擂人一个解释过程。”戈夫曼师承布鲁默,他的方法论与布鲁默有些相同之处,但是戈夫曼的创新在于将戏剧引人了社会学。将日常生活中的交往分为剧场、前台、后台和剧组。

(二)网络“客”文化的传播

“客”文化和其他网络文化相同,它们的传播都是以数字化网络空间的存在,从而建立一种交互关系。这种数字化的网络空间是一种虚拟的世界,人们以计算机作为身体的延伸进行网际互动。在我们的经验世界中有两种不同的基本形式的存在:一种是以物质形式为主体而存在的现实世界,它作用于我们的意识,并为我们的精神世界所反映;另一种是以数字化符号方式构成的虚拟世界,它既是我们意识的产物,又是可以为我们的精神世界所反映的、实际上不是事实的存在。而赛博空间作为一种虚拟世界,从本体论的意义上来说只是现象学意义上的显现性存在。

网络“客”文化的互动作为一种新的互动方式,有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各种各样的“客”们在网际互动时,以自己独特的“作品”作为传播符号,上传到网络上,让其他的网友进行理解。网络中形式纷繁的“客”们在现实生活中积极准备自己的“作品”,然后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内发表自己的“作品”,从而在网友中产生一定的反响,影响到其他的网友,让其他志同道合的网友加人其中。这样,“客”的队伍就在扩大,渐渐地形成一种网络文化,从而在网络中得以传播扩大。

从自我认知的角度看,网络互动的种种特点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尝试建立新的自我的可能。自我认知的形成,像费孝通教授所说的那样是“我看人看我”的过程。网络互动的符号化特点,使这个过程突破原有的种种限制,实现多样化的展示。

三、“客”文化的沟通模式

(一)哈贝马斯与沟通

人们在网络中以某种符号为载体,主要就是为了可以和他人沟通。哈贝马斯的沟通理论认为:“所谓沟通行动(communicative action),是指至少有两个行动者通过语言的交流,求得相互理解、共同合作、协调相互间关系的互动行动。哈贝马斯的沟通理论是以社会理性为出发点的,他认为沟通行动的合理性要满足三个有效性要求,即“对客观世界事态做出的陈述是真实的,沟通行动建立的人际关系是正确的,言词表达与说话和的意图是一致的。如果以上都满足,就是合理的沟通。当然,这种沟通是难以实现的。同时,他也认为沟通的目的就是达成共识,而非个人的意图,这就涉及到“公共领域”(公众、“公共意见”或“公众舆论”、公众媒介和公共场所)。

(二)网络“客”文化的沟通

网络世界中“客”与“客”的沟通很难以合理或者不合理进行评判,因为网络是一个公共领域,人们在网络世界中是为了交流,从而,应该从公共领域的角度对网络“客”文化的沟通模式进行探究。

1.“客”文化主体的多样性。“客”文化主体的多样性是毋庸置疑,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流行于网络中的“客”不下二十种。这些“客”们都具有独立的人格,他们根据自己的私人领域中出现的或者遇到的问题,利用某一网络工具进行发表。从而使其自由地进人到公共领域,同时也可以对自己的言论进行更改或者对他人的东西发表意见。

2.达成共识是“客”文化沟通的目的。网络上的“客”们以自己的“作品”为符号,以网络为载体。通过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东西,从而吸引网络上其他志同道合的网友。他们会针对同一件事情展开讨论,进行沟通。这种沟通不是单向的沟通,是一种动态的、多向的沟通。通过彼此的沟通了解,从而达成共识。当大家具有相同的“标签”时,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客”文化。

3.良好的媒介刺激了“客”文化的沟通。自从互联网在世界各地广泛使用后,网络平台越来越能反映大众的声音。网络“客”文化以信息为载体,以网络为媒介。随着世界上网民数量的剧增,网络媒介也受到了大众的重视。人们觉得在网络上信息影响力大、涉及面广、意义深远。在这种良好的媒介刺激下,网友们自由地信息,自由地进行探讨。从而使网络“客”文化得到良好的沟通。

四、网络“客”文化的未来展望

互联网将全球信息一网打尽,它的技术与在技术基础上衍生的文化都具有全球性,网络诸“客”,不论是黑客、闪客、博客、维客、奇客还是数字朋克,都成为一种国际现象。“客”文化作为一种诸“客”背后所显现的文化潮流,各自从独特的角度丰富了整个网络文化。

随着中国网民队伍的不断扩大,网络“客”文化的发展前景总体上是乐观的。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不再只能容纳单一的文化元素,而是倡导一种多元化的文化氛围,人们的思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同时中国的民主制也越来越完善,监督体制越来越透明。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媒体揭露社会弊端,完善社会体制。在网络诸“客”的身上,我们或多或少都能看到一种反叛色彩和挑战者的姿态,他们“洁难通常被认为天经地义的宏大叙事,无所顾忌地进行解构,消解所有典章制度的合法性,蔑视传统的社会权威”网络“客”文化在这样一片沃土之上必定能得到自由的、积极的发展。

信号自动化论文范文6

关键词:信号分析与处理;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083-02\

近年来,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类专业对信号与系统相关知识的专业需求,我国工科类普通高校都相继开设了“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并将其作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信号分析与处理技术是现代社会中发展很快且应用面很广的新兴学科,已渗透到计算机、通信、医学、生物学、军事、经济等各个领域[1]。

“信号分析与处理”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类专业人才不可缺少的知识领域,是将“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后形成的一门全新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信号分析、处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后续“自动控制原理”和“DSP原理与应用”等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信号分析与处理”与后续的系统类课程结合,构成关于信号、系统的分析、综合设计的完备知识结构。

目前,本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使用的教材为赵光宙主编的《信号分析与处理》[2],本课程安排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讲授,内容涵盖了高等数学、复变函数、线性代数和电路原理等相关知识。从以往的教学情况来看,“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理论性强,涉及数学知识较多,概念相对抽象,数学推导繁多。长久以来,教学过程基本倾向于理论和公式推导,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3]。由于该课程涉及范围广泛,学生通常感觉概念抽象,理解和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产生了厌学、怕学的情绪,这不仅影响了本课程的教学效果而且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掌握非常不利,因此,“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教学改革迫在眉梢。该课程的建设与改革符合我校“培养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面和较强实践创新能力的宽口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开设“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的目的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信号分析、线性时不变系统分析、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4]。

(一)梳理课程知识点

加强“信号分析与处理”和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复变函数”和“电路原理”)以及后续课程(“自动控制原理”等课程)之间内容的衔接性。弱化课程之间重复的知识点,根据知识点在各课程中的重要程度及课程讲授的先后顺序等,明晰各课程对该知识点的分担情况,分清轻重。比如,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的复频域分析法在先修课程中已有大量相关讲授,我们讲授时只需调整角度,突出重点,简单讲授即可。分清课程重点、难点,有针对性的对这些概念逐步进行讲解。

(二)压缩理论推导课时

为了使课程能跟上计算机和数字技术的发展,避免简单地移植数学的教学模式,应在讲解相关理论时,注重概念的理解和建立,淡化数学技巧,对求解运算尽量简化[5],重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在授课时,我们大大压缩了经典时域分析方法的教学时间,同时,通过引入典型实例等加强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而非花大量时间进行数学公式的推导。

(三)丰富教学内容

由于该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内容比较单一抽象,在重点和难点的地方可以引入MATLAB图形或Flas演示等,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地展现给学生,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采用理论教学和知识应用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的理解。此外,将课堂中一些重要知识体系的相关国内外前沿文献推荐给学生,并进行适当讲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认知广度。

(四)注重数学概念、物理概念和工程概念的统一

这门课程中的数学概念大都有很强的物理背景和工程意义,我们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这些数学知识,更深入地理解其物理概念,以便将相关的理论更好地应用于工程实际。因此,我们从现实生活中观察和搜集材料,在教学中通过深入浅出地阐述相关材料,把枯燥的书本理论知识与工程应用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注重理论推导转移到认识基本物理概念,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上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手段调整

鉴于“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理论性强的特点,除了采用一定的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外,由学生亲自参与的实验、实践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

(一)板书、多媒体和MATLAB仿真教学相结合

该课程包含大量的数学公式和理论推导,重要的公式推导和习题解析以板书讲解为主。同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生动的多媒体演示将复杂、抽象的概念等直观、形象化地展现给学生,大大增加教学信息量。此外,将MATLAB仿真引入课堂教学,减少枯燥的理论讲授,帮助同学更好地理解、掌握重要知识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二)加强实验教学

实验课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适当设置重要教学内容的实验课。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应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比例。综合性实验可将课程的重要知识点有机整合起来,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点进行融会贯通。

由于我校“信号分析与处理”实验室硬件建设尚不完备,目前主要采用实验硬件电路搭建和MATLAB仿真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下一步计划借助DSP实验室开展相应实验,将相关理论和算法用于以DSP为核心的实际系统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综合实践问题的能力。

(三)增设实践教学环节

该课程理论性和工程性都很强,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也要强调其应用。我们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案例分析和实践制作,将设计前布置选题改为学期初布置选题,这样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设计试验方案并实施,期间将有创意的成果和实践创新作品定期展示给同学[6]。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有助于复杂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此外,对热心科研探索和技术开发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项目,采用教师提供题目和学生自拟题目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工程实际选题。鼓励同学参加一些高水平的竞赛,项目驱动,赛学结合,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增强他们用“信号分析与处理”这一前沿学科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与能力。

三、完善考核评估方式

传统的考试方式不能如实反应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的程度,我校以理论为主,注重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法。理论考核和实验、实践考核相结合,期末考试和平时成绩评定相结合,综合评价一名学生的实际能力。

我校把考核内容分为三部分:平时成绩占20%,实验成绩占20%,卷面成绩占60%。平时成绩包括出勤、作业情况、随堂小测试、课上回答问题等,鼓励学生重视课堂知识的学习。实验、实践成绩主要根据学生设计的方案、实际动手能力和所完成的作品质量等来综合评定。

四、结语

“信号分析与处理”在我校自动化控制技术课程群中占有重要地位,该课程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后续控制类课程的教学奠定了基础。为了满足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有效的改革模式,对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强化数学概念、物理概念和工程概念统一以及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等意义重大。

课题组教师在教学改革中深刻体会到,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注重学生实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考核评估方式的进一步完善,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石海霞,周玉荣.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大众科技,2010,(11):175-178.

[2]赵光宙.信号分析与处理[M].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5.

[3]石海霞.仿真技术优化信号分析与处理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J].时代教育,2014,(12):68-70.

[4]孙晖,赵菁.信号分析与处理综合性实验设计与实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7):161-164.

信号自动化论文范文7

论文关键词:卡希尔,《人论》,人

一、人——作为符号的动物创造文化

卡希尔提出人是符号的动物,以此来取代把人定义为理性的动物。因为对于理解人类文化生活形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理性做不到充分,但是,所有文化形式都是符号形式。文化是人创造的,人是符号的动物,人创造符号也创造着文化的各种形式。同时,他强调只有这样,才能指明人的独特之处,也才能理解对人开放的新路——通向文化之路。

人作为符号的动物,是能够用符号去创造文化的动物,人类拥有着一般动物所不具有的符号系统。卡希尔对信号与符号进行区分,借此证明人与动物的区别所在。动物只对信号具有条件反射,而人类能够把这些信号改造成具有意义的符号。信号和符号属于两个不同的论域:信号是物理的存在世界的一部分;符号则是人类的意义世界的一部分。正是符号的功能将人与动物区别开来,人类的心灵经历着从单纯实践态度到符号态度的转化。符号系统的原理,由于其普遍性、有效性和全面适用性,成了打开特殊的人类世界——人类文化世界大门的开门秘诀![1](P45)人类文化从其形式以及建构中获得它的特有品性及其理智和道德价值,这种形式可以用任何感性材料来表达,而符号思维和符号表达的自由发展,为文化的形式多样性发展提供了材料。

对于人的本性的认识,柏拉图认为不应在人的个人生活中而应在人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研究人。而卡希尔在《符号形式的哲学》中提出:人的突出特征,人与众不同的标志,既不是他的形而上学本性也不是他的物理本性,而是人的劳作。正是这种劳作,正是这种人类活动的体系,规定和划定了“人性”的圆周。 [1](P87)人类创造了文化的各种形式,这些创造活动并非是任意的,而是被一个共同的纽带结合起来,这个纽带不是实体的纽带,而是一种功能的纽带。卡希尔突出人的创造性的劳作,人在劳作的过程中运用符号进行文化的创造。劳作只是简单的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过程,而利用符号思维进行文化创作,却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过程,文化的创造是人类更高层级的需要。

人创造了符号,并将这种符号系统应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人创造了自己,因为人能够认识自己,改变自己,丰富自己,因此才独立于其他动物之外;人创造了文化,文化是人类思想的产物,不论是哪一种形式的文化,都是人类不懈努力的结果,是人在作为符号的动物本性这一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文化推动着人类的发展,也促使人不断地创新,正是在这种不断地创造中人显示着自己作为人的本性。

二、人——不断创造、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

卡希尔认为人类知识按其本性而言就是符号化的知识。正是这种特性把人类知识的力量及其界限同时表现了出来。人类在进行创造的过程中总是面向着未来的。人在创造的活动中进行的是可能的活动,人是有理想的动物,运用符号思维着未来。人依靠一个非常复杂而艰难的思维过程,获得抽象空间的观念,正是这种观念,不仅开辟了通向一个新的知识领域的道路,而且开辟了人的文化生活的一个全新方向。人生活在时间与空间交织的宇宙之中,不可能不去解释时间与空间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过去、现在和未来将时间划分为人存在的过程,在回顾过去的时候人们考虑着未来,人们总是在生活中思考着未来,生活在未来乃是人的本性的一个必要部分。

卡希尔就说道,一切有机体生命过程的显著特征在于,我们不可能在描述它时不涉及未来。莱布尼茨说:“现在包含着过去,而又充满了未来。”歌德说过:“生活在理想世界,也就是要把不可能的东西当作仿佛是可能的东西来对待。”对可能的事以及对未来事件的期望,甚至对未来行动的计划,激励着人们不断地进行创造,不断地完善自我。而在人类发展史中,总是将美好的理想社会称之为“乌托邦”,它是人们精神世界的不断追求,是促使人们不断进行创造的一种力量。卡希尔说道:“乌托邦的伟大使命就在于,它为可能性开拓了地盘以反对对当前现实世态的消极默认。正是符号思维克服了人的自然惰性,并赋予人以一种新的能力,一种善于不断更新人类世界的能力。”[1](P78)

人生存的意义在于不断地自我创造、自我满足,正是这样的诉求激励着人们创造神话、宗教、语言、历史、艺术、科学等文化形式,在文化的创造中满足自己物质与精神的需要。卡希尔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并不完美,符号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的确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我们的文明的发展贡献了力量。但是,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将人运用符号的功能推至极致,则具有面片性。

人是现实的存在,但人又总是不满足自身的存在,希望将理想变为现实,在这样的过程中,人就会在反思,对自我进行反思,这种反思是建立在对自我与自然、自我与社会、自我与历史、自我与他人的等等关系中的反思。[2]在这些反思中人不断的进行着创造,劳动的创造、文化的创造以及自身的创造,从而更好的完善自身,更好的获得一种生存状态,或许,这才是人的本质所在。

参考文献:

[1][德]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信号自动化论文范文8

【关键词】人论;文化哲学;教育对象

一、恩斯特・卡西尔与《人论》

作者、作品,在谈一著作时,我想还是应该先了解一下作者其人。恩斯特・卡西尔(Enst Casser)是20世纪举世瞩目的哲学家。他1892年进入柏林大学学习法律,不久改学文学和哲学,后又曾在莱布尼茨等大学研修过历史、语言以及科学。1896年到1899年,卡西尔在马尔堡大学学习,在发表博士论文《近代哲学与科学中的知识问题》之后卡西尔开始获得国际性的名声。在一战爆发不久,卡西尔又应邀到汉堡大学讲学。在此期间,也完成了代表作《符号形式的哲学》。后经多次辗转又来到美国任教于耶鲁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并完成了两本英文著作:《人论》、《国家神话》。在哲学中,卡西尔的最大成就在于建立了以符号为核心的文化哲学体系。这一体系在其长达三卷的《符号形式的哲学》中得到了系统的阐述。

《人论》英文名为An Essay On Man,他自己说:“我最初写这本书的想法,是因为我的几位英美好友一再敦促我并迫切要求我出版《符号形式的哲学》的英译本[1]。”该书共有12章,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主要围绕“人是什么”这一问题进行讨论,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该书的第二部分则全面考察了人类世界本身,阐述了自己的文化哲学思想。

二、《人论》中关于文化哲学的思想概述及对教育的启示

文化哲学肇始于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指以人的存在及其文化作为作为全部哲学反思的对象,从而揭示人的本质及其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规律。马克思是当代文化哲学理论的开创者,他的“自然的人化”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理论是文化哲学最深刻的理论内涵。总之,物质和精神的成果都是文化。

卡西尔在《人论》中,阐述了人是符号的动物,是能利用符号去创造文化的动物,人运用各种符号能创造出自己需要的“理想世界”,这理想世界就是给自己建立的意义世界――文化世界。卡西尔认为,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也只有在文化活动中,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在卡西尔看来,文化哲学成为的哲学的具体内容和生动展示,人的哲学则成为文化哲学的最终目的和内在灵魂。所以,人应该是具有文化和历史的人。因此,一种“人的哲学”一定是这样一种哲学:它能使我们洞见这些人类各自的基本结构,同时又能使我们把这些活动理解为一个有机的整体[2]。卡西尔既然认为人是用符号创造文化的动物,所以,他认为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动物只能对信号(signs)做出条件发射,只有人类才能把这些信号改造成有意义的符号(symbols)。只有人,不是被动消极的接受信号,而是积极主动地去加工提炼并赋予它人类所熟知的意义,从而创造出人类所独有的符号。人类就利用已有的符号将所有的做法记录下来,所以就产生了文化,并一代一代的传将下去,于是教育就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有了教育,使进步与文明得以延续,也使创造得以发扬光大。因此,卡西尔《人论》中的文化哲学思想对教育有着深刻的启示。

三、《人论》重塑了教育中人的形象

人是社会的永恒主题,是一切问题的源头。因此对人的研究是哲学的主要任务,自然也是哲学家们的终极关怀。古今中外,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哲学家对“人是什么”进行了思索。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人是什么”做了间接回答。到了中世纪,基督教将人定义为宗教的存在物。文艺复兴时期,人又重新被定义为理性的存在物。到了达尔文生物阶段,人就成了“以和蚕吐茧丝或蜜蜂筑巢的同样方式在生产哲学和诗歌的一种较高属性的动物” [3]。以上所述,无论是理性论还是神学论或者生物论,都是从“人所共有”的属性出发去寻求人的本质,也都是从静态的角度去界定人的本质[4]。而卡西尔将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人是文化的动物,人的本质在于其功能性,在与人能够利用符号创造文化,从而对人的本质做了动态的界定,充分体现了创造的动态性。

然后卡西尔又给符号概括了三个主要特点:普遍适用性、多变性和抽象性。卡西尔还进一步强调人与动物虽然生活在同一个物理世界中,但人的生活世界却完全不同与动物的自然世界,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对时空观念和理智结构方面。总之,卡西尔将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一种利用符号创造文化的动物,是一种“人的哲学”。这种人的哲学是这样的:它能使我们能洞见这些人类活动各自的基本结构,同时又能使我们把这些活动理解为一个有机整体。语言、艺术、神话、宗教绝不是互不相干的任意创造,它们是被一个共同的纽带结合在一起的。我们必须深入到这些活动的无数形态和表现之后去寻找的,正是语言、神话、艺术、宗教的这种基本功能。而且在最后的分析中我们必须力图追溯到一个共同的起源[5]。

卡西尔关于人本质的重新定义对于重塑教育中人的形象做出了较大贡献。要说教育自然离不开教育的对象:人。可以说,教育从一开始就是建立在某种人的形象基础之上,并以实现更高的人的形象为最终理想。那么作为教育对象的人,毫无疑问的就是整个教育过程中的阿基米德点。在古代先贤们的思想中有的称人为“宗教人”、有的称“自然人”、“经济人”,还有的称“理性人”。然而,关于教育对象的人的形象问题如果没有解决好,教育自然也就不会成功。卡西尔关于人的本质的定义使人的形象得以突破。从这一点出发,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学会构建个人的符号世界,完成自我文化化的过程,而且还要学会在人类不同的文化和符号之间进行交流,以实现整个人类文化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这就把我和人类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避免在教育上顾此失彼[6]。

另外,在《人论》中卡西尔的研究范式更是摆脱了传统的科学研究范式和人文研究范式,采用了一种更合理、更新颖的研究范式――文化研究。这种研究放弃了科学研究和人文研究之间的二元对立,采用了几乎遍及各个学科的研究方法。然而,文化研究没有固定的学科基础,正是如此,文化研究习惯于在各科之间游荡,而且似乎还故意拒绝学科化[7]。因此,文化研究这一范式为今后的教育研究也给予了很强的启迪。

卡希尔的《人论》是一本无所不包的著作,也是一本无论什么身份、地位的人都应该了解的书。靳希平先生说:“卡西尔是唯一一位在当代中国哲学文化中有着现实影响的新康德主义思想家” [8]。这一高水平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论》这本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人论》几乎就是整个卡西尔哲学思想的象征。

【参考文献】

[1][2][3]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李琛,译.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2]苗青丽.卡西尔《人论》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信号自动化论文范文9

【关键词】地方党报;微信公众号;影响力

一、研究缘起

今年1月,2016年中国微信500强年榜放榜。在这份大榜单中,排在前列的是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央视财经等中央媒体微信公众号。不过,总体来看,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所占比重偏低,地方党报入选更是少之又少,仅有《广州日报》《杭州日报》《青岛日报》三家。据主办方介绍,2016年中国微信500强年榜筛选的标准非常量化,主要分为数目、总阅读数、总点赞数三项指标。客观地说,这三项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衡量微信公众号的社会公信度与影响力。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现已发展成为人们了解外界信息的一个重要窗口,并逐渐改变了人们的信息接收习惯。毫无疑问,跻身“500强年榜”,则意味着一个微信公众号的传播效果得到了社会公众的认同。

对于一个地区而言,党报在要闻报道、热点传播、舆论引导等方面都占有一定优势。特别是发生重大新闻事件,面对网络上铺天盖地的碎片化消息而又真假难辨时,社会公众大多都会相信党报的权威。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兴媒体技术的普及,党报单纯依靠报纸发挥影响力自然难以为继。或顺应潮流,或迫于形势,当下,党报纷纷开设微信公众号,并做到了“每日推送”,希望在新的舆论阵地上继续占据一定位置。

然而,面对移动互联网冲击,中央、省级以及地方党报的转型道路走得颇为不同,大有“冷热不均”之势。对于中央和省级党报来说,它们原本就占有大量受众资源,母报特有的品牌优势及权威性很容易延续到微信公众号,使它们的微信公众号在开通之时就能吸纳大量的“粉丝”。“由于这种权威性延展至微信平台,《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在每一次国家重大政策和资讯时推送的信息解读,都被认为中央在释放出某种权威的信息。”[1]对于地方党报来说,现实就非常残酷,不少地方党报微信公众号的“发声”总难以进入人们的视野,重塑影响力更是无从谈起,这就与地方党报开设微信公众号的初衷显得有些背道而驰。地方党报应该怎样借用新兴技术,重塑影响力?这就是本文的研究主旨。

二、研究方法

本文以热莘治龇ㄎ主要研究方法,对地方党报微信公众号内容进行抽样研究。

(一)研究对象:安徽16个地方党报微信公众号

相比东部、西部地区而言,安徽作为中部省份,传媒产业发展特别是报纸转型处于中等水平。从传统媒体转型层面来说,研究安徽16个地方党报微信公众号具有一定代表性。

(二)研究内容:安徽16个地方党报微信公众号运营情况

1、微信公众号内容构成情况

2、微信公众号内容受关注情况

(三)研究样本

本文以系统抽样的方式来抽取研究样本,将近一年每月7日的地方党报微信公众号内容特别是头条内容,作为研究样本。

研究样本以4个特征变量来进行详细记录,具体包括地方党报微信公众号内容时间、条数、阅读数量、用户反馈程度。其中,用户反馈程度涉及评论次数、点赞数、投放广告量等相关指标。

三、发现与分析

此次研究共涉及安徽16个地方党报微信公众号的1200多条信息。这1200多个研究样本基本包括了时政、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内容,具有一定典型性。

(一)原创内容较多,内容与报纸存在同质化

总体来看,16个地方党报微信公众号内容都是“一日一推送”,每日内容条数基本在6条左右,但时间略有差异,上午的有6家,下午的有8家,凌晨的有1家,还有1家时间比较随意。单就内容来分析,16个地方党报微信公众号的内容以原创性为主,网络转载内容占比不多,多为一些生活提醒、社会习俗、“心灵鸡汤”等方面内容。不过,原创性内容与当日报纸刊载内容呈现同质化倾向,形式和内容都无创新,特别是头条内容基本都为地方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重大活动报道。应该说,微信公众号内容直接复制当日报纸刊载内容,成为当下地方党报微信运营方式的通病。“大多地方党媒在微信运用上仍停留在信息推送阶段,将原先报纸的内容堆砌在微信上,媒介融合有其壳而无其内涵。”[2]

(二)叙事方式单一,以“文字+图片”居多

微信公众号是开发者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申请的应用账号。通过公众号,开发者可在微信平台上实现和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的全方位沟通、互动,形成一种线上线下互动的营销方式。沟通方式的多元化,是媒体微信公众号有别于传统报纸的重要特征。可现实中,微信公众号却成了多数地方党报电子版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研究样本中,80%的内容叙事方式非常单一,并参照了报纸“以文为主、以图为辅”的传播方式。只有20%的内容叙事方式较为多元,涵盖了语音、动画、漫画等多种传播手段。传统党报传播方式在其微信公众号的延伸,让社会公众产生了“审美疲劳”。浅阅读时代,地方党报微信公众号没有遵循碎片化的阅读规律,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阅读量持续偏低。在这1200多份研究样本中,单篇阅读数量破万的仅占20%,阅读数量上千的占比60%,阅读数量在1千以下的占比20%,甚至还有部分内容阅读数量在两位数。由此可以看出,这16家地方党报微信公众号社会关注度不高。

(三)评论、点赞数量不多,本地信息易成关注焦点

相对于报纸电子版来说,纸媒微信公众号最大的特点就是交互性。只有增强用户与微信公众平台之间的黏性,才能进一步强化传播效果,真正发挥“二次传播”效应。点赞数、评论数两项指标可以直观体现地方党报微信公众号的交互情况,投放广告量则从侧面反映出地方党报微信公众号的受欢迎程度。总体来看,这16家地方党报微信公众号内容的点赞数、评论数都较低,交互性不是很强,市场投放的广告量也偏少。研究发现,用户点赞、评论的焦点具有一定共性,微信公众号发送的内容如果与本地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评论、点赞数量就明显上升。这就说明地方党报微信公众号用户绝大多数为本地居民,都有可能发展成为忠实“粉丝”。此外,双方互动也具有一定规律,如果用户态度属正面肯定性,互动往往就非常融洽;一旦用户发出疑问或质疑,微信公众号往往“视而不见”。

四、研究结论

目前,微信公众号已步入饱和阶段,新加入的微信公众号将是举步维艰。根据艾媒咨询的《2016年APP与微信公众号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在超过1200万个微信公众号中,60%微信公众号坚持更新内容,受用户持续关注微信公众号占比仅为10%。[3]不过,在新的技术手段出现之前,微信公众号仍将是地方党报对外传播的重要方式。相对于其他领域而言,地方党报暂未面临较大经营压力,而且本身就拥有一支专业采编队伍,这些都为地方党报微信公众号运行的连续性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创新内容表达,打破社会公众的刻板成见

面对互联网带来的海量信息,人们往往无所适从。特别是在自媒体异常活跃的今天,人人都有麦克风,这就造成了新闻信息的真假难辨,谣言更是时有发生。相比较其他微信公众号而言,社会公众关注地方党报微信公众号,就是希望能获得客观、权威的第一手信息。当然,地方党报在时政要闻、社会热点以及舆论引导等方面本身就具有天然优势,城市党报微信公众号应该强化这一优势,围绕时政主题创作内容,对国家大政方针、改革发展战略等等进行宣传报道,正确引导社会舆论。[4]不过,党报给人们的最大印象就是内容枯燥,都以“领导讲话”为主,可读性差。长期以来,社会公众形成了一定的刻板成见,从内心排斥党报新闻报道。客观地说,党报这种传统呆板式新闻报道的确与人们当前的阅读习惯格格不入。因此,地方党报微信公众号必须创新内容表达方式,强化政策解读能力,对时事政策、社会热点等进行“细致解剖”,真正做到“内容为王”。

(二)丰富叙事方式,组建适应需求的采编队伍

当前的阅读特点,决定了社会公众浏览微信公众号只能是浅尝辄止,而不可能是深度阅读。地方党报开通微信公众号以后,必须适应移动终端的话语体系和传播模式。与传统媒体相比,微信公众平台最大亮点就是叙事方式的多元化,涉及“文字+图片”、“文字+视频”、“文字+音频”、“文字+动画”等多种方式。地方党报微信公众号要避免沦为传统报纸的“搬运工”,关键就在于建多元化的叙事方式,而传统报纸单一的传播方式难以适应微信的传播形态。同一新闻事实如何在传统报纸及微信公众平台呈现出差异化的叙事方式,这就对地方党报新媒体采编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新媒体采编队伍必须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一方面发挥微信传媒自身优势,在后期文本编辑中融入文字、语音、视频等形式,强化用户的阅读体验;另一方面养成敏锐的观察力与专业素养,正确而灵活地发挥“原创+改写”的原则,即从多角度挖掘新闻事件的方方面面以及背后隐藏的故事、影响等等,吸引用户的注意力。[5]

(三)增强策划营销,促进平台与用户的良性互动

“三分内容,七分运营”。纸媒微信公众号通过策划营销活动,有利于增强新媒体与受众的良性互动,进一步凸显纸媒微信公众号的品牌价值。绝大多数地方党报微信公众号以策划营销来招揽粉丝、增强影响力,已经成了“定律”。不过,就目前而言,不少地方党报微信平台的策划营销并没有突出自身特色,而单纯地采用“有奖投票”等方式来运营,与其他领域微信公众号并无二致。“有奖投票”在一定时间内能够起到集聚人气的作用,但容易让用户产生“似曾相识”之感,不具备持续性和长效性。地方党报微信公众号必须紧紧抓住本地优势,结合当地出台的政策、法规以及社会关注焦点,发起意见征集活动,邀请社会公众积极参政议政。此举不仅可以放大地方党报微信公众号的社会影响力,更能进一步促进党委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推动地方党报在新媒体舆论阵地继续发挥引导作用。

结语

美国传播学者贝雷尔森说过,内容分析只是局限于“传播的明显的内容”,而非“内容可能表达的潜在的意图”。[6]对地方党报微信公众号运营情况的分析,不能仅仅着眼于信息传递层面,而应该透视其背后的文化意义。诚然,地方党报微信公众号在信息传递上尚有不尽完善的地方,但在文化传播层面的意义不容小觑。在美国学者约翰・杜威看来,传播建构了共同体。[7]如果地方党报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新兴技术手段,在内容表达及话语呈现等方面与新媒体传播格局保持同步,势必会取得社会公众的认同,在新媒体舆论阵地占有重要一席。如果地方党报微信公众号能够牢牢把握本地优势,通过共享式的传播,逐步增强新闻传播的引导力、影响力与公信力,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必将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激发出广大公众参与城市建设发展的强大力量。■

注释:

[1]路畅.党报微信公众号运营模式、特点与对策研究――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为例[J].新闻知识,2016(9):39.

[2]付卫东.“互联网+”时代,地市媒体如何借助新媒体“突围”――以党报官方微信公众号为例[J].采写编,2015(5):83.

[3]彭训文.“微信公众号”已步入淘汰期[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2-6-8.

[4][5]杨荧h.党报微信公众号传播策略――以《人民日报》与《广州日报》为例[J].新闻传播,2016(11):85.

[6]杨击.传播・文化・社会――英国大众传播理论透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28-129.

[7]胡翼青.再度发言――论芝加哥学派传播思想[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