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高校教学院长工作计划集锦9篇

时间:2022-06-10 07:33:09

高校教学院长工作计划

高校教学院长工作计划范文1

关键词: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示范院校;建设历程

2006年,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校党委把“国家百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立项作为提升办学层次,促进内涵发展的核心内容和基础任务。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的“国家百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立项作为自治区高等教育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给予了政策、资金方面的大力支持。

一、项目的立项申报

(一)第一次申报过程

2005年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大会传达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文件精神,大会提出“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2006年教育部先后出台《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在这两个文件的基础上,2006年11月3日教育部公布了《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6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06}44号),这标志着教育部正式启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12月上旬接到宁夏同族自治区教育厅通知,开始组织项目申报工作。成立了项目申报工作组,完成项目申报方案并报送自治区教育厅。由于时间短、任务重,我校申报第一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没有成功。

(二)第二中报过程

2007年3月,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成立示范院校建设申报领导小组,所有校领导均是小组成员。学校高度重视,积极申报第二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

3月23日,学院由张怀斌书记率队,赴山东威海职业技术学院(教育部财政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立项建设单位)考察学习,听取了威海职业技术学院申报第一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6月28日,由李伟校长率队先后赴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教育部财政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立项建设单位)参观学习,听取了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介绍示范院校建设经历,参观了该校的工业中心;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的专家对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确定申报的五个专业提出修改建议;最后听取了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在分管校长、专业带头人对申报专业的建议后,最终确定我校申报的专业为生物技术及应用、畜牧兽医、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机电一体化、计算机应用五个专业。

9日至26日,学院从机电工程系、生物工程系、动物科学系、信息工程系抽调系主任和骨干教师共21人,经过半个多月的封闭写作,完成《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方案》、《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可行性论证报告》、《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推荐书》、《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任务书》和介绍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的光盘。2007年7月30日,以上资料全部上报教育部制定网站。

经申报答辩后,2007年8月24日,教育部公布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为教育部、财政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立项建设单位。

二、建设方案及任务书

(一)建设方案、任务书的设计修改阶段

2007年10月学院由李伟院长率队,各专业负责人共12人参加教育部高教司在北京召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方案立项研讨会”,这次会议使参会人员明确了如何撰写建设方案和任务书。

2007年11月5日,根据《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7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0)47号)要求,自治区教育厅、财政厅联合组织聘请区内外专家(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工作协作委员会秘书长陈解放,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俞仲文,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苏志刚,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罗志,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王毅,自治区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张治荣,自治区财政厅教科文处处长许平,自治区农科院张秀陶研究员)共八人,对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进行论证。从2007年11月至2008年8月,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共进行了13次的修改。

(二)教育部正式批复阶段

2008年8月10日,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方案和任务书在高职高专网上公示,这标志着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进人教育部正式批复阶段。

(三)建设方案和任务书的内容简介

建设方案由以下9个部分组成:总论、建设基础、指导思想和建设目标、建设思路、建设内容、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建设进度及经费预算、项目建设保证措施和预期效果。

任务书由项目基本情况、院校综合建设进度表、院校其他项目建设进度及资金投入预算表、资金投入预算汇总表、专家论证意见、院校举办方承诺、地方支持承诺、审核意见共10各部分组成。

三、示范院校建设项目的实施

(一)成立机构、建立保障机制

为加强对示范性建设的领导、监控和实施,确保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自治区人民政府教育厅、财政厅和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共同成立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领导小组,下设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项目实施小组。同时,还设了专门的项目建设与监控工作机构,负责确立阶段性的工作目标,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检查项目实施的情况,进行总体项目的督导检查。宁夏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以党委书记张怀斌为组长的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建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并设置专业建设综合组、师资队伍建设组、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组、专项资金管理组、项目监督组五个小组。成立专业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工作小组,详细制定各分项目的建设目标和实施方案,确保建设项目按时保质完成。

(二)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为了切实保证建设方案中计划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按时完成,宁夏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建设实施管理办法》、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兼职教师聘任管理暂行办法》、《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建设专项资金使用与管理办法》、《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专项资金财务管理与核算暂行办法》、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就业定岗实习管理暂行办法》等专项制度严格管理,确保建设项目的各项可监测指标落到实处。

(三)充足的经费保障

高校教学院长工作计划范文2

【关键词】计划生育;军队院校;管理工作;问题;对策

人口问题是制约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十二五期间,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断完善相关法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是军队计划生育工作的基本要求。面对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作为军队计划生育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军队院校计划生育工作,应该结合自身特点,认真分析情况查找问题,与时俱进地开展工作,扎实有效地推进管理创新。

一、军队院校计划生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军队院校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取得了新的发展和进步,但进入“十二五”后工作中仍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1、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军队院校计划生育工作已经开展多年,各级领导虽能身体力行的执行相关规定并将其作为一项日常性工作认真负责的做好,但重视程度还不够,没有将其与军队院校的全面建设相结合,与教职员工的成长进步相结合。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受前一阶段工作成果和社会舆论的麻痹,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有所减退。

2、计生干部多为兼职

军队院校会议后,大部分院校的体制编制做了一定程度的调整,院校工作千头万绪,因此,很多院校将原来专门的计生干部调整为兼职。致使院校计划生育工作的时间和精力分散,工作难度增加,多采取突击式和应付式的工作方法。加之,由于是兼职工作,负责计划生育干部不断调整,使工作缺乏连贯性和深度,没有动力总结创新,工作中存在疏漏和隐患。

3、人员情况复杂

军队院校的人员情况比较复杂,除有军官、士兵和文职干部外,还有大量的非现役文职、公勤人员及职工、临时工等。营区流动人口较多,成分复杂,职业岗位多样,这给计划生育工作的情况掌握、制度落实、管理协调等都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4、管理难度加大

军队院校军队人员以高学历技术干部为主,他们学历高,思想活跃,民主和维权意识较强,有主见,对计划生育问题都有各自的认识,不能高压胁迫或强行执行。并且由于工作需要,长期在校学习,结婚及生育子女时间不断推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优生优育。

二、提高军队院校计划生育工作水平应采取的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紧贴教职员工实际,深入开展优质服务、精确管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军队院校计划生育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党委统揽、机关共管

一是各级党委应该统一思想,把计划生育工作作为一个全局性、长远性、艰巨性的工作来抓,充分认清计划生育工作对于凝聚军心士气、促进院校全面建设的重要性。要将计生工作作为政治责任抓落实,列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变成经常性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认真履行《纲要》规定的各项要求。

二是坚持军政主官亲自抓负总责,各级主官具体抓,各部门密切配合的原则,信息共享、齐抓共管、目标一致、责任共担。逐级签订责任书,把计生工作作为一项考核干部,奖励先进团队的标准来落实。

三是加大经费投入做好计生保障。每年从党费中划拨专项经费,做到计生经费专款专用,改善基础设施,组织学习培训,开展宣传服务,奖励先进,解决困难等。

2、加强舆论引导,抓好宣传教育

一是斟酌宣传教育内容。计生教育应与官兵日常生活和个人需求紧密结合。一方面要集中开展人口理论、人口国情、人口政策、军队规章制度、业务流程和个人职责义务的宣传教育;另一方面要加强生殖和心理健康教育,广泛宣传婚育科普知识、生理健康知识,帮助教职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婚姻观。

二是拓展宣传教育形式。通过课堂教育、展馆参观、政策讨论、网络宣传、影视作品欣赏、评比竞赛、表彰联欢、宣传品派发、心理咨询等形式使广大干部职工全方位、多渠道、自觉主动、喜闻乐见地接受计生信息,遵守计生法规,争创五好家庭。

3、掌握情况,分类指导,改善服务

军队院校计生工作对象复杂,针对这一情况,计生干部首先应该区分对象层次,摸清个人情况。要通过访谈、调研、填表等方法掌握一手资料,建立院校的个人婚育档案,不断更新最新情况,使工作有的放矢。

其次,坚持以人为本,认真研究不同对象的心理特点和个人需求,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措施,做好计生的管理教育工作。对未婚人员加强生理、心理卫生和婚恋观教育;对已婚人员,强化优生优育和避孕节育知识教育;对再婚夫妇做好政策法规教育和心理疏导服务;根据流动人口数量多、性质杂、居住散特点做好军地双管互助工作,严格审查、责任细分、跟踪管理、落实到人。

最后,针对有些教职员工自觉参与性差或不便参与的情况,要主动上门,优质服务。把工作延伸到教职员工家,延伸到学校营区外,拓展到解决教职员工及其家属的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上,切实做好人心工程,发挥技术服务优势,把普讲、普查、普治服务到每一名教职员工及其家属。

4、科技牵引,提高工作质量

一是要充分利用军地资源优势和人员素质优势,提高计生工作的科技含量。利用网络、先进仪器、咨询访谈等方式快捷准确地获取人员情况,通过科学分析,随时掌握人员思想动态。

二是科学引导婚恋生育。关心干部成长进步和身心健康,合理安排教职员工的学习、工作、生活,提倡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加强军地联系,帮助大龄官兵解决择偶困难问题;开展心理咨询、医疗查体等方式,增强心理素质,保证优生优育。

三是科学规范管理制度。依据先进的科学理论,细化工作流程、规范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分工、明确奖励处罚,将管理工作制度化、流程化、科学化。

5、大力加强计生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双向选择,广选优配。计生工作时间长、范围广、内容多、事情琐碎,一般年轻人兴趣不高,因此应采取自愿报名,组织选拔的双向选择方式,不受原专业和岗位限制,从较大范围内挑选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能参善谋、有热情的干部来担任此职。并同时注重计生领导、计生干部、计生基层宣传员和计生技术人员“四支队伍”的建设。

高校教学院长工作计划范文3

我国《总会计师条例》中规定,总会计师是单位行政领导成员,协助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工作,直接对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负责。企业的总会计师由本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提名,政府主管部门任命或者聘任;免职或者解聘程序与任命或者聘任程序相同。凡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在单位行政领导成员中,不设与总会计师职权重叠的副职。在高等院校,总会计师主要是协助校(院)长管理学校的财经管理工作。

1.总会计师岗位在我国企业和高等院校的发展过程

在我国,设置总会计师最初是在计划经济时期,那是学习前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经验,引进了苏联“三总制”(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总会计师)时提出的。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总会计师既对国家负责,又对厂长负责。1961年,国务院颁布了《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规定在企业的财务机构,必须单独设置。有条件的企业,设置总会计师,在厂长领导下负责计算和审查本企业一切技术措施和生产经营的经济效果,设计和审查企业的财务、会计事项,监督本企业执行财务制度和财政纪律。企业对外提供的一切会计报表,必须经过厂长和总会计师共同签署。以法规的形式预示了我国即将试行总会计师制度。1963年,国务院又批转试行国家经济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国营工业交通企业设置总会计师的几项规定》,挑选国营工业企业和交通企业作为试点行业,选择规模较大的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作为试点类型企业设置总会计师,经过一段时间的经验积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成功的案例,为我国总会计师制度的立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体制时期,总会计师对企业总经理负责。1990年,国务院颁布了我国《总会计师条例》,明确了我国总会计师在单位的地位、任务及其职权,提出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设置总会计师,事业单位和业务主管部门根据需要,经批准可以设置总会计师。根据该条例,农垦、畜牧、工业、交通等行业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因经营规模大、业务繁多,不可能要求主要负责人去熟悉财务工作,为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经主管部门批准可设置了总会计师。在1999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第一次以法律形式规定,国有的和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必须设置总会计师,强调了企业必须设置总会计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至此我国的大、中型企业比高等院校先行一步全面实施设置了总会计师制度。

在高等院校设置总会计师岗位工作源于1987年,那时候国家教委为了防范高等院校经营风险,提高高等院校创造经济价值的能力,加强高等院校财务管理工作,改革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体制,促进高等院校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根据1985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了《高等院校总会计师工作试行规程》。因此大、中型企业设置总会计师的成功经验,促进了为高等院校设置总会计师岗位工作。2009年,黑龙江省教育厅为了适应高等院校利用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和社会力量,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等财务资金管理的迫切需要,在一些高等院校推行了总会计师制度,设立了总会计师岗位。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为完善教育经费监管机构职能,国家在高等院校试行设立总会计师职务,提升学校经费使用和资产管理专业化水平。

2.我国企业、高等院校总会计师的任职条件和地位变化

1961年以前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总会计师制度还没有形成具体框架,只是一个概念,总会计师在我国企业中只相当于会计主管,在企业的管理地位比较低,并没有发挥企业管理功能。

1961年到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经济基础薄弱,本着勤俭建国、勤俭办企业,加强企业经济核算,建立、健全企业经济责任制的方针,国营工业、交通企业、建筑安装企业、联合企业所属厂矿的厂长,都亲自领导企业的经济核算和财务会计工作,总会计师仅仅是厂长加强领导这方面工作的助手。总会计师应当挑选高于处(科)长水平的有实际工作能力的专业干部担任,一般应当具备的条件是:政治立场坚定,作风

转贴于

正派,能坚持原则,有组织领导能力,具有本单位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对于经济核算、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

1990年以后,企业总会计师的专业任职条件提高了,强调要坚持原则,廉洁奉公,取得会计师专业任职资格后,主管一个单位或者单位内一个重要方面的财务会计工作时间不少于3年,有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熟悉国家财经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制度,掌握现代化管理的有关知识,具备行业业务知识,熟悉行业情况,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这时的总会计师是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和监督的最高领导,负责企业的预算管理、财务管理、成本管理、会计管理和监督,对企业内部重大经济问题有分析权和决策权。总会计师的权利和职责进一步扩大,强化了总会计师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分析权和决策权,总会计师成为单位的行政领导,直接对单位主要行政领导人负责。领导人阻碍、打击、报复总会计师行使职权的,国家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总会计师的工作得到了国家法律的保护,有了法律保障。

在高等院校,总会计师任职条件要求,有为高等教育事业献身的革命精神,熟悉高等院校教书育人、科研、生产、生活服务和行政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有一定的组织领导和协调能力,能够坚持原则,廉洁奉公,实事求是,秉公办事,密切联系群众,有民主作风的财务专业人员担任。公办高等院校总会计师由学校推荐,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批准。规模较大的高等院校要建立校长领导下的、以总会计师为首的经济责任制。总会计师是校长管理学校财经工作的助手,属副校长级的学校经济负责人,协助校长全面领导学校财经工作,严格执行国家的财经政策和法规,建立健全学校内部经济责任制,改善和加强学校财务管理,讲求经济效益,对学校的财务状况,经济、财务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负责。总会计师日常工作是代表校长直接领导学校财会部门开展业务活动,也可受校长委托,领导学校审计机构开展审计工作。规模较小的高等院校,暂不设置总会计师岗位,由主管财务的副校长或财务处长代行总会计师的职权。

3.我国企业、高等院校总会计师的管理内容

1960年以前,企业总会计师负责经济核算、会计监督、财务预算、财务控制和财务报告等工作,主要发挥的是经济核算等会计职能作用。1960-1990年,企业总会计师主要为促进生产发展和全面完成国家计转贴于

划工作。定期向厂长或者厂务会议汇报工作,坚决执行厂长的指示和厂务会议的决议,注意经济核算、财务管理同生产技术管理各项工作之间的配合,对与生产技术、物资供应、劳动奖励等有关的问题,要随时征求有关副厂长和总工程师的意见。1990年以后,企业总会计师职责进一步扩大,本着开辟财源,降低消耗,节约费用的原则,编制、执行预算、收支、信贷计划,拟订资金筹措和使用方案,进行成本费用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考核。参与企业重大经济合同和经济协议的研究、审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基本建设投资等问题,由前一阶段随时征求领导意见的从属地位,提高到协助领导做出决策,成为企业领导团队的核心成员之一。总会计师协助厂长或校长进行财务管理目标的再造,可以使企业提高赢利和偿债能力、改善财务职能、强化财务造血机制、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等。

高等院校总会计师职责内容要求,高等院校总会计师负责制订学校内部财务会计制度,编制学校财务收支计划,组织学校日常财务核算和财务监督,科学编制预算,建立预算管理机制,制定国有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管理制度,制订经费分配方案,参与研究学校长期发展规划、教育事业计划、科学研究计划,参与审定学校基本建设计划、劳动工资计划、重要设备物资采购计划和重要经济、科技协作项目的经济谈判及经济合同的签订。负责处理学校资金筹集、调度及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搞好各项资金的综合平衡,增收节支、提高资金的综合使用效益。贯彻执行国家财经政策和法规,维护国家财经纪律。加强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建立健全财会、审计机构,组织审计机构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职权,协调审计监督与会计监督的分工协作关系。

4.总会计师在我国企业、高等院校的管理权限

在企业,总会计师主管审批财务收支工作,签署信贷计划、财务专题报告、会计决算报表,涉及财务收支的重大业务计划、经济合同、经济协议等组织职能部门、直属基层财务工作。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制度,不遵守财经纪律,在经济上将要给企业造成损失的经营行为,应及时向领导反应并提出意见加以制止。对于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混乱,违反经济核算原则,不讲究经营效果,财产、物资发生损失浪费等行为,总会计师有权制止或纠正。

在高等院校,总会计师有权参加校长办公会议,校长签署学校有关经济、财务、审计方面的文件,审批学校重大财务开支项目、预算外或计划外的财务开支。主持召开有关经济核算、财务、审计工作的专业会议;有权监督各部门严格执行经费预算、财务计划并进行检查。对学校财经工作中的营私舞弊,弄虚作假,违反财经纪律,挥霍浪费国家资产,不讲求经济效益,无故不执行预算计划和经济合同等行为,总会计师有权加以制止、纠正或拒绝执行。学校综合财务计划、年度经费预算、经费分配方案,应由总会计师审查后,提交校长办公会议决定。学校财务、审计机构的设置、变动,财务、审计部门负责人的任免调动,都应事先征求总会计师的意见。总会计师负责同会计、审计人员签订受聘、续聘、解聘、辞聘等工作,会计、审计专业干部的调动、奖惩,必须事先征得总会计师的同意。显然按总会计师制度,本质上还是属于企业和高校内部人控制财务管理与监督缺乏独立性。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cfo(首席财务官)的治理结构就不是现代意义上完善的治理结构。对于国企公司和高校,能否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治理结构,cfo制度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高校,实施总会计师制度,定期检查财务、审计人员履行职责情转贴于

况,定期对财务、审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负责财务、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业绩考核和技术考查工作,是学校会计、审计专业职务评审组织重要成员之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设置总会计师在我国企业、高等院校的重要性

企业经营以盈利为目的,强调利润最大化。总会计师是站在企业全局的角度,围绕为企业盈利开展经营工作。在经营决策中,对资本运作、筹资策略、资源配置、成本控制、风险规避等重大问题,能及时做出准确判断,提出合理建议,制定最佳方案。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又以资金管理为中心,总会计师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加强资金管理,最经济有效地运用资金。测算企业日常经营所需现金流量,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必需资金。企业资金是动态的,资金流转有周期性,当现金流人大于现金流出,就会有部分资金闲置,需要总会计师利用专业理财知识,通过选择诚信度较高的、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或者选择流动性和收益性都比较好、风险比较小的项目,或者委托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政策范围允许的资金短期投资,即可以随时调度短期闲置资金,又可以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将闲置资金价值最大化。当现金流出大于现金流入时,经营资金就会短缺,需要总会计师筹资融通资金。融资就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比如贷款就需要考虑借款数额、借款条件、借款利息的高低、还款期限、放贷者的服务质量,还有企业是否可以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等等。企业有总会计师这样高级专业管理人才统领财务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高等院校的办学目标是不以盈利为目的,通过办学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国家通过财政向高等院校拨款,保证高等院校办学所必需的经费支出。但是高等院校也强调办学经济效益。过去高等院校由国家出资办学,很少同外界有经济往来关系。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高等院校面临着办学形式多样化、办学规模扩大化、内部控制严密化的结构多元化时代,使高等院校的经济活动日益变得扩大和复杂化,对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来由高等院校主管财务工作的校长代行总会计师职权的模式,越来越不适应高等院校财务管理工作发展的需要,设置总会计师,协助校长全面领导学校财务工作是高等院校客观形势发展的结果。

高等院校以教学科研工作为中心,与企业以生产经营为中心不一样,高等院校财务工作主要为教学和科研服务,教学和科研是第一位的。在经费资金使用上,总会计师既要保证高等院校重点教学、重点建设项目与科研项目,还要考虑学校的发展规划,兼顾学校短期工作和长远发展。在经费资金使用监督上,强化重大项目建设和经费使用全过程审计,确保经费使用规范、安全、有效。同时建立经费使用绩效考评制度,加强重大项目经费使用考评,完善教育经费基础信息库,提高经费管理信息化水平。

高等院校组织结构复杂,包含党团关系、教学、科研、后勤等方方面面。各个部门之间的经济关系需要有专业人士进行协调,处于协调位置的人的地位不够高,权力不够大,很容易造成矛盾。总会计师的地位、权力和执行力是国家法律赋与的,有国家法律保障,设置总会计师可以缓解这种矛盾,有力于高等院校教育、经济全面协调发展。总会计师掌握国家政策,特别是对国家新出台的政策和国家财政等职能部门修改的制度、准则、法规,能够深刻领会并且贯彻执行。转贴于

目前,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省财政厅对高等院校的教育投入,低于高等院校扩招规模,高等院校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学费和住宿费,学生扩招学费收入无法支付扩招学生增加的教学支出、基本建设支出。教育部对高等院校的基建项目如占地面积、场馆建设等评估又有一定的要求,这些都导致学校学生公寓住宿标准、教师配备不达标,教学经费、教工福利无法保证等等,需要设置总会计师多渠道筹集资金,满足学校扩大发展的需要。比如通过合作办学等吸引社会投资,提高社会资源对教育的投入,而合作办学的形式多种多样,需要总会计师根据学校自身特点量身订制。再比如利用银行信贷资金时,学校贷款规划、贷款项目论证、贷款方案选择、贷款风险预测、还贷准备金的准备、还款期限、还款方式、政府贴息优惠政策等等都需要总会计师考虑。

高校教学院长工作计划范文4

Abstract: The article discussed the overall thought and specific measures of faculty build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combined with actual situation of Shaanxi Polytechnic Institute, carried out "Four Mechanisms" with vocational characteristics, implemented "four plans" of faculty building roundly through approaches, such as resources sharing,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and college-enterprise base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othe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关键词:示范院校建设;师资队伍;校企共建;规划

Key words: construction of demonstration school;faculty;college-enterprise base;planning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4-0218-03

0引言

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在全国一千余所高职院校中优选出100所作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以引领我国高职院校健康有序发展,找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道路。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在建设过程中认真学习研究教育部、财政部有关文件,深刻领会文件精神,调研了十余所示范高职院校,借鉴他们成功的经验,取长补短,积极探索,努力实践,不断开拓创新,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建设框架体系,使学院的发展步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探索和实践表明,示范院校“内涵建设是核心”,而师资队伍建设是内涵建设的主要方面,也是制约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教学改革的根本保障,师资队伍能否健康稳定发展,决定着教学质量工程的成败和所培养人才的质量和素质。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应切实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1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依据教高[2006]14号、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办学特色,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我院按照具有装备制造行业特色的“工学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遵循“以德为先、崇尚技术、培育名师、打造团队”的建设理念,依托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陕西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及与我院深度融合的企业和区域行业人才资源优势,发挥校企合作平台效应,坚持“内培外聘、专兼结合”的原则,围绕“提升双师素质、优化双师结构”建设重点,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校企共建的建设思路,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完善兼职教师管理机制,强化专业师资队伍,造就一批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专业带头人和教学骨干,进而顺利实施“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骨干教师培育计划”、“双师素质提升计划”、“兼职教师团队建设计划”等四项计划,打造具有“理念新、素养高、能力强、结构优”的高水平教学团队。

2具体措施

在示范院校建设过程中,针对师资队伍建设,学院专门设立了“师资队伍建设小组”,由人事处牵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在示范建设办公室的统一指导下,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推行具有高职特色的“四项机制”,全面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四项计划”,使我院的师资队伍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

2.1 推行“四项机制”,有力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有序开展在示范院校建设过程中,经过实践和探索,初步形成了校企共建新型运行机制、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长效培训机制、师资队伍教学水平提升机制和完善的师资队伍建设激励机制等“四项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有序开展。

2.1.1 成立陕西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形成“校企共建”新型运行机制经陕西省教育厅批准,我院牵头联合省内外11所职业院校、4家科研所和10个大中型骨干企业共同组建“陕西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依托职教集团平台,展开校企深度合作,实行双向培养和校企互聘,建立校企共建师资队伍的新型运行机制。校企双向培养流程如图1所示。

通过双向培训,不但提高了企业员工的理论技术水平,而且使我院的专业教学团队的工程实践技能大为提高。截至目前,我院已经为秦川机床工具集团、陕西柴油机重工集团公司、维美德西安造纸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培训了数十名企业员工;合作企业也为我院培训了30余名专业教师。这为我院示范建设过程中“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和企业兼职教师的聘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学院还与企业积极开展校企互聘,学院教师在企业兼职,学习行业新规范和新标准,熟悉企业生产工艺流程、管理方式和职业岗位特点,参与企业项目攻关,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在企业一线从事产品生产;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在学院担任兼职教师,参与专业和课程建设,指导实践教学。通过校企互聘和双向兼职,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校企互聘框图如图2所示。

2.1.2 彰显“前校后厂,校厂一体”办学特色,形成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训长效机制校办实习工厂拥有与学院专业结构、人才培养规格匹配的产品系列及经营方式,是全国机械行业精密工具磨床定点生产厂,生产有五大系列二十多个品种的精密工具磨床,年产量600余台,可提供25个工种、300个实训岗位,每天可满足600名学生从事生产性实训及顶岗实习,具有师资共建的独特优势。通过校办工厂能工巧匠与学院专职教师实行角色互换、双向兼职等途径,建立理论课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及工人技师定期互动交流的长效机制,实现教学水平、实践能力协同提升的师资队伍建设新格局。

专业教师积极参与校办实习工厂的产品研发和技术攻关,提高他们工程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制定相关政策要求青年教师必须在校办工厂锻炼一年才能上讲台。此外,针对校办工厂的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对高职教学规律不太了解的特点,积极对他们进行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方法等方面培训,加入取证行列。这些措施对优化教师结构、提升双师素质都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有力保障了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2009年,机械系十余名教师参与校办工厂新产品“XMT”咸机牌数控工具磨床研发任务,和校办工厂技术人员互相合作,开展技术攻关,充实了校办工厂的技术力量;全院11名青年教师下校办工厂锻炼,加深他们对企业的了解,提高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并考取了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校办工厂75名员工接受教学方法等培训,并取得了教师资格证书,极大地充实了专业教师队伍,保障了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

2.1.3 内外并举,高起点、多层次,形成师资队伍教学水平提升机制为了开拓专业教师的视野和提升理论教学水平,通过选派教师出国(境)培训、国内重点科研院校进修、大中型骨干企业挂职锻炼、教育部师资培训基地学习以及参与国家西部项目等多种形式,分期分批大量培训在职教师。

截止2009年,学院先后选派52名教师赴香港、22名教师赴德国、3名教师作为国外访问学者、7名教师作为国内访问学者进行研修学习,68名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39名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另有149人次赴国内科研院校培训,有效地提升了师资队伍教学水平。2009年2名教师被评为“院级教学名师”,10名青年教师被评为“学院第四届教坛新秀”、10名教师获得“学院首届优秀教师”称号, 2名教师分别获得2008、2009年度“特夫奖”。其中,荣获“陕西省优秀教师”1名、“省级教学名师”2名、“省级教学团队”2个。电气工程系2008年参加高职高专“发明杯”创新大赛,获得银奖一项、铜奖两项、优秀奖两项。

2.1.4 构建师资队伍建设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师资队伍建设激励机制师资队伍建设,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保障。我院初步完善了“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遴选管理办法”、“关于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暂行规定”、“教师出国(境)培训管理办法”、“兼职教师聘任及管理办法”、“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教师下企业锻炼管理办法”、“教学质量工程奖励暂行办法”、“教学质量工程奖励补充办法”、“大学生竞赛指导教师奖励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健全教师激励机制,实施教学质量工程,开展教学评优活动,这些制度有效地保证了师资队伍建设正常有序开展。

2.2 实施“四项计划”,全力打造优秀专业教学团队在全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的统一指导下,学院全面实施“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骨干教师培育计划”、“双师素质提升计划”、“兼职教师团队建设计划”等四项计划。在重点建设专业中引入专兼结合的“双专业带头人、双骨干教师”机制,打造优秀专业教学团队。

2.2.1 推行“双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学院从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引进或聘请国内、省内有影响的资深专家或领军人物和技术大师作为“银领教授”担任兼职专业带头人,发挥其把握行业发展方向和熟悉岗位能力需求的优势,主持制定专业职业岗位标准、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方案、精品课程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以及管理和顶岗实习等工作,参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和课程开发。

在本专业教师中选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熟悉高职教育,在本专业领域有较高造诣的骨干教师作为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通过国内外业务进修、专业培训和校际学者交流或访问学者等途径,深入企业一线参与工程项目开发和技术改造,使其掌握职业教育理论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在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等方面作为项目主持人承担工程项目技术改造、技术应用开发和教学研究与改革,培养校内专业带头人,提高研发和实践动手能力,成为“白领技师”和区域同类教育行业中具有影响的“领航人”。

学院专业带头人与聘请和引进的专业带头人一起共同组成专业建设领军团队,在教研、科研、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技术应用服务工作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共同带动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目前,我院已经聘请宝鸡众喜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秦川机床工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等15名企业专家成为我院客座教授,担任我院重点建设专业的“兼职带头人”。在双专业带头人的共同努力下,我院各重点建设专业目前已经积累了较为充实的“人才需求分析报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职业岗位标准”和“课程标准”,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构建了各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新型课程体系”。

2.2.2 实行“双骨干教师”培育计划在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团队中进行“双骨干教师”培育。聘请企业技术与管理骨干和能工巧匠担当“兼职骨干教师”,发挥其技艺精湛的优势,在实训教学、实训教材开发、项目案例实施、实训教学手段改革中发挥主导作用;选拔素质好、进取心强、专业基础扎实、教学与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作为骨干教师培养对象,通过国内外进修学习提升教师的学历层次。鼓励教师利用假期下企业承担工程项目和技术革新,通过工程项目锻炼提升教师工程实践技能,使其在教学、课程开发、教材建设等方面成为中坚力量。

通过双骨干教师培育,我院在课程建设中已取得可喜成果。目前已有1门课程被评为部级精品课程,3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等部门颁发的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10个课件被评为学院优秀课件,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省级各类大赛共获得一等奖7个,二等奖14个。

2.2.3 进行“双师素质”提升计划继承我院“专业教师进车间、工厂技师进课堂”优良传统,通过校企双向兼职,专业教师参与企业新工艺、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项目,帮助企业技术改造,开展技术服务和咨询,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科研开发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方式,提高专兼职教师的双师素质。

我院建立了专业教师轮岗、轮训制度,进一步加强与实习基地企业合作,加强专业教师在企业的技术交流和兼岗,充分发挥校办实习工厂作为师资培养基地的作用和陕西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的优势,分期分批安排中青年教师到校办实习工厂和陕西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的企业直接参与工厂管理、产品研发、工艺规程编制和工装设计与制造和销售等环节,丰富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

鼓励中青年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参加国内培训机构专业技能培训、国内外各种新技术培训和认证考试,使中级或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参与精品课程、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和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目前,我院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比例已达到95%以上。

2.2.4 开展“兼职教师团队”建设计划与高校、行业企业合作建立由教学名师、企业专家、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构成的兼职教师资源库,每年从中聘任优秀人员承担教学任务,打造优质兼职教师队伍。

从陕西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的相关企业中,聘请一批教学能力较强、符合骨干教师标准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或学术顾问,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开发、精品课程建设、核心课程建设,指导学生实训教学、顶岗实习,进行项目案例开发、岗位能力分析、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指导等工作,并选拔一些优秀的兼职教师作为“骨干教师”参与精品课程和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确保每门精品课程和优质专业核心课程至少有2名优秀兼职教师参与,以满足教学需要。

通过对兼职教师进行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职业规范、教学过程组织与评价等方面的培训,帮助他们提高理论知识水平、掌握授课方法与技巧,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此外,把兼职教师中教学效果好、专业技术水平高的教师吸收到专业管理委员会,参与专业建设工作。

截至目前,我院已经完成聘请120余名企业技术骨干担任我院“兼职骨干教师”,从事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的企业兼职教师达到50%以上。

3结语

通过示范性高职师资队伍建设项目的实施,我院已有2名教师被陕西省教育厅授予“陕西省教学名师”,1名教师被省教育厅等部门授予“陕西省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名教师获得“陕西省技术能手”,2名教师被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工商管理教指委、教育部考试中心等相关部门聘为研究员级专家,3名教师被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委会聘为高职组竞赛项目裁判。“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群”和“机加工艺方案设计与实施”2个教学团队被陕西省教育厅授予“省级教学团队”。

我院示范性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探索与实践,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具体措施的实施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还需进一步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路海萍.课程项目化: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走向的选择[EB/OL].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cn/,2009,9(7).

[2]金崇华.试论强化高职生的就业素质[EB/OL].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cn/,2009,9(16).

[3]马树超/范唯.以专业改革与建设践行高职教育科学发展[EB/OL].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cn/,2009,5(7).

高校教学院长工作计划范文5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2011年许多重大改革、发展项目已经启动,有些已取得良好开端,今年要下大力气继续推进落实。

一是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着力解决教育民生的重大问题。省长政府工作报告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中,教育是重要方面,涉及6项,务必坚决落实好。第一,扎实推进学前2011年行动计划实施,完成省定450所公办幼儿园新建和改扩建任务。要在认真总结去年工作经验基础上,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强调协调配合,确保政策、资金落实到位;加强跟踪指导和检查,及时向社会进展情况,强化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在推进硬件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同时加强软件建设,制定完善和落实好各项制度和政策措施,加强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大力提高学前教育的普及程度。第二,大力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动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按照省政府与教育部签订的备忘录、省政府与地市政府签订的责任书确定的时间表、路线图和各项承诺,以国家标准化建设项目为牵动,以薄弱学校改造为重点,坚持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缩小校际、城乡和区域间的差距,进一步消除薄弱学校、大班额和择校。开展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建立落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机制。稳妥进行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继续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大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进程。积极落实校安工程资金,新开工建设、加固学校216所,完成校安工程总体目标,建设标准化学校400所。加快推行县域内“学区化办学”和城乡教师交流工作新机制,召开“学区制”办学模式改革现场工作会。积极落实国家义务教育教师周转宿舍工程建设。第三,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职业教育国家制度框架下,加快完善职业教育省级制度建设。研究制定加快推进以校企合作为培养模式的集团化办学内涵建设的意见。优化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加强中高等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统筹管理和综合协调。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推进22所部级中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校和骨干校建设,今年争取新增6所部级中职示范校,组建4个职教集团。第四,提高高等教育水平。继续深入实施“1161”工程,支持“985”工程、“211工程”院校建设。重点建设10所省属本科院校、6所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10所示范性高职学院,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引导和支持其他普通本科院校强化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水平。继续实施我省高校科技创新系列创新平台建设计划,探索高校协同创新模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制定和落实深入推进我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等配套文件。启动实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发展规划和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加强高校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改进科研评价。推动5所高校试点工作,研究探索建立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监督、查处机制。第五,启动实施农村义教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省财政安排7 000万元专项资金,各市县政府也要适当配套,对1 20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补贴,加强管理。寄宿制学校食堂一律不准外包。同时,加强对校内食堂和校外“小餐桌”监管,让孩子吃上放心餐。第六,探索解决好义务教育学生上下学乘车问题。根据国家即将出台的校车安全条例,明确和落实教育承担的责任,从实际出发,多形式、多渠道解决乘车问题,保证孩子们上下学安全。

此外,还有高中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体育与艺术教育等我们也都要作为教育民生的重要问题大力推进,不断提高惠民水平。

二是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着力在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当前,教育改革已进入攻坚期、“深水区”,能否继续推进,决定新一轮改革的深度和进度。已启动实施的学前教育投入及管理体制改革、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高教综合改革等国家和省改革和发展项目要着力推进,进一步深化。未启动的项目今年要加快启动实施,并且看到成效。推进改革我们要始终坚持:必须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教育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坚持确立师生员工的改革主体地位和学校的主体责任来推进改革,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师生员工的利益;必须坚持系统设计、分类指导、整体推进、注重实效的原则,全面推进各方面的教育改革;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实践;必须坚持党和政府的领导,争取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形成改革的合力,增添改革的动力。第一,积极稳妥推进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义务教育继续完善就近入学制度,扩大初中升优质高中的定校配额比例。要优化高等教育招生结构,继续控制和稳定普通高校招生规模,新增招生计划重点向民办和高职倾斜。扩大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单独招生改革试点,支持国家示范高职与合作企业开展成人专科学历教育单独招生改革试点,探索实施先招工、后入学现代学徒制试点,制定实施优秀中职学生保送高职政策,适度扩大中职对口升学比例,增加研究生招生计划中专业学位比例。稳定成人高校招生规模。第二,合理调整高校布局结构。颁布实施院校设置“十二五”规划,稳妥做好有关高校更名、升格、合并、转设的论证和推进工作。具体包括:黑龙江科技学院和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更名;黑龙江科技职院并入黑龙江工商职院;组建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齐齐哈尔理工职业学院;哈尔滨理工大学远东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广厦学院、东北石油大学华瑞学院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民办普通高校等。第三,大力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加强对民办教育发展的统筹、规划、管理和政策协调,积极探索符合省情、具有特色的民办教育发展模式,促进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争取省级财政设立的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由每年的500万元增加到1 000万元。鼓励行业、企业多种形式参与高校办学活动。制定关于加强职教集团建设的有关政策和文件,发挥职教集团在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推进我省高校的省部共建。加快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再建创新基地10~15个。第四,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分类推进教育系统事业单位改革。起草贯彻实施教育部第31号令的意见,结合我省实际,制订高校章程制定工作方案。做好普通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开展选聘委派高校总会计师试点。深入推进学校信息公开工作,全面推进民主管理、社会参与。进一步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第五,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对俄、日、韩等国家的地缘优势,搭建交流平台,提高交流层次,努力建设国家面向东北亚教育对外开放的窗口。进一步规范中外合作办学,指导学校做好本科项目评估的前期工作。启动来华留学黑龙江省政府奖学金项目,加快来华留学预科教育基地建设。打造品牌孔子学院,完善汉语教师、志愿者人才库。创新和发展公派出国留学模式。推进我省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加快黑大中俄学院改革试点推进步伐。开展与国外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改革试点,加强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启动实施高校与境外机构建立联合研究基地建设项目。

三是优化配置资源,着力提高教育改革发展保障水平。进一步优化配置资源,提高保障能力和水平,是保证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第一,完善教育投入机制。配合有关部门,指导各地落实国家和省出台的各项投入政策,测算核定建立分解落实机制,确立4%目标的政策框架。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按国家要求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范围。进一步完善按生均培养经费拨款的增长机制,预计今年,省属本科高校拨款可达到62亿元(省财政拨款增加12亿元),生均经费拨款达到1.4万元。进一步规范本级部门预算,加强高校预算管理。继续实施专项资金绩效考评,审核报表备案制度。巩固高校化债成果,全力完成今年的化债目标。继续对高校贷款进行风险测评及监控,加强银行贷款的审批与管理,严格控制高校财务风险。结合普通高中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工作,统筹做好普通高中化解债务工作。第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十二五”教师队伍建设规划。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建立师德建设常规管理制度和长效工作机制。加强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实施新一周期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继续实施“特岗计划”,加强特岗教师管理。深入推进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加强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评定新一轮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落实省政府转发的《黑龙江省幼儿园机构编制管理实施办法》,通过事业编制调剂、中小学富余教师连人带编划转、新增事业编制等办法,切实解决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不足、队伍素质不高的问题,保证学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需要。研究制定我省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细则。继续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和校长能力提升计划。加强高素质教育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并精心组织实施“龙江学者”计划,认真做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候选人员的遴选和推荐工作,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学术领军人才(院士后备)培养支持计划”,以青年骨干教师、高层次战略后备人才和中高级管理人员为重点,通过国家、省级、校级培训等形式和手段,有计划地对高校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行分类、分层、分岗培训。开展基础教育“龙江名师”评选及培养工作。加强教师队伍管理,严格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开展应届师范教育类毕业生教师资格认定和做好面向社会人员认定教师资格的协调、准备工作。开展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做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制定实施加强学科队伍和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实施“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和优秀导师海外研修计划”。加大对学科领军人才支持力度,继续实施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积极做好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的培育工作。第三,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研究制定我省十年发展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龙学网,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继续探索鼓励、支持企业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模式与机制,积极参与国家教育信息化各项行动计划。第四,加强依法治教,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启动立法项目前期调研,深化教育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开展教育“六.五”普法,推动“法律进校园”常态化,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教育行政处理效率。建立健全政府依法行政问责制度、民主评议制度、评议考核制度。建立并完善教育纠纷的解决机制,及时妥善处理各种矛盾,维护教育管理秩序。加强监察、审计等部门的专门监督。强化社会监督,依法保障公众对教育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切实做好教育政务信息公开,增强教育行政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推进教育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教育政务信息。加强宣传,营造教育改革发展良好环境。

高校教学院长工作计划范文6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2010年许多重大改革、发展项目已经启动,有些已取得良好开端,今年要下大力气继续推进落实。

一是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着力解决教育民生的重大问题。省长政府工作报告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中,教育是重要方面,涉及6项,务必坚决落实好。第一,扎实推进学前2011年行动计划实施,完成省定450所公办幼儿园新建和改扩建任务。要在认真总结去年工作经验基础上,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强调协调配合,确保政策、资金落实到位;加强跟踪指导和检查,及时向社会进展情况,强化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在推进硬件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同时加强软件建设,制定完善和落实好各项制度和政策措施,加强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大力提高学前教育的普及程度。第二,大力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动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按照省政府与教育部签订的备忘录、省政府与地市政府签订的责任书确定的时间表、路线图和各项承诺,以国家标准化建设项目为牵动,以薄弱学校改造为重点,坚持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缩小校际、城乡和区域间的差距,进一步消除薄弱学校、大班额和择校。开展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建立落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机制。稳妥进行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继续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大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进程。积极落实校安工程资金,新开工建设、加固学校216所,完成校安工程总体目标,建设标准化学校400所。加快推行县域内“学区化办学”和城乡教师交流工作新机制,召开“学区制”办学模式改革现场工作会。积极落实国家义务教育教师周转宿舍工程建设。第三,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职业教育国家制度框架下,加快完善职业教育省级制度建设。研究制定加快推进以校企合作为培养模式的集团化办学内涵建设的意见。优化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加强中高等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统筹管理和综合协调。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推进22所部级中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校和骨干校建设,今年争取新增6所部级中职示范校,组建4个职教集团。第四,提高高等教育水平。继续深入实施“1161”工程,支持“985”工程、“211工程”院校建设。重点建设10所省属本科院校、6所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10所示范性高职学院,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引导和支持其他普通本科院校强化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水平。继续实施我省高校科技创新系列创新平台建设计划,探索高校协同创新模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制定和落实深入推进我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等配套文件。启动实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发展规划和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加强高校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改进科研评价。推动5所高校试点工作,研究探索建立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监督、查处机制。第五,启动实施农村义教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省财政安排7 000万元专项资金,各市县政府也要适当配套,对1 20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补贴,加强管理。寄宿制学校食堂一律不准外包。同时,加强对校内食堂和校外“小餐桌”监管,让孩子吃上放心餐。第六,探索解决好义务教育学生上下学乘车问题。根据国家即将出台的校车安全条例,明确和落实教育承担的责任,从实际出发,多形式、多渠道解决乘车问题,保证孩子们上下学安全。

此外,还有高中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体育与艺术教育等我们也都要作为教育民生的重要问题大力推进,不断提高惠民水平。

二是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着力在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当前,教育改革已进入攻坚期、“深水区”,能否继续推进,决定新一轮改革的深度和进度。已启动实施的学前教育投入及管理体制改革、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高教综合改革等国家和省改革和发展项目要着力推进,进一步深化。未启动的项目今年要加快启动实施,并且看到成效。推进改革我们要始终坚持:必须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教育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坚持确立师生员工的改革主体地位和学校的主体责任来推进改革,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师生员工的利益;必须坚持系统设计、分类指导、整体推进、注重实效的原则,全面推进各方面的教育改革;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实践;必须坚持党和政府的领导,争取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形成改革的合力,增添改革的动力。第一,积极稳妥推进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义务教育继续完善就近入学制度,扩大初中升优质高中的定校配额比例。要优化高等教育招生结构,继续控制和稳定普通高校招生规模,新增招生计划重点向民办和高职倾斜。扩大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单独招生改革试点,支持国家示范高职与合作企业开展成人专科学历教育单独招生改革试点,探索实施先招工、后入学现代学徒制试点,制定实施优秀中职学生保送高职政策,适度扩大中职对口升学比例,增加研究生招生计划中专业学位比例。稳定成人高校招生规模。第二,合理调整高校布局结构。颁布实施院校设置“十二五”规划,稳妥做好有关高校更名、升格、合并、转设的论证和推进工作。具体包括:黑龙江科技学院和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更名;黑龙江科技职院并入黑龙江工商职院;组建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齐齐哈尔理工职业学院;哈尔滨理工大学远东学院、哈尔滨商业大学广厦学院、东北石油大学华瑞学院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民办普通高校等。第三,大力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加强对民办教育发展的统筹、规划、管理和政策协调,积极探索符合省情、具有特色的民办教育发展模式,促进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争取省级财政设立的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由每年的500万元增加到1 000万元。鼓励行业、企业多种形式参与高校办学活动。制定关于加强职教集团建设的有关政策和文件,发挥职教集团在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推进我省高校的省部共建。加快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再建创新基地10~15个。第四,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分类推进教育系统事业单位改革。起草贯彻实施教育部第31号令的意见,结合我省实际,制订高校章程制定工作方案。做好普通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开展选聘委派高校总会计师试点。深入推进学校信息公开工作,全面推进民主管理、社会参与。进一步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第五,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对俄、日、韩等国家的地缘优势,搭建交流平台,提高交流层次,努力建设国家面向东北亚教育对外开放的窗口。进一步规范中外合作办学,指导学校做好本科项目评估的前期工作。启动来华留学黑龙江省政府奖学金项目,加快来华留学预科教育基地建设。打造品牌孔子学院,完善汉语教师、志愿者人才库。创新和发展公派出国留学模式。推进我省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加快黑大中俄学院改革试点推进步伐。开展与国外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改革试点,加强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启动实施高校与境外机构建立联合研究基地建设项目。

三是优化配置资源,着力提高教育改革发展保障水平。进一步优化配置资源,提高保障能力和水平,是保证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第一,完善教育投入机制。配合有关部门,指导各地落实国家和省出台的各项投入政策,测算核定建立分解落实机制,确立4%目标的政策框架。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按国家要求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范围。进一步完善按生均培养经费拨款的增长机制,预计今年,省属本科高校拨款可达到62亿元(省财政拨款增加12亿元),生均经费拨款达到1.4万元。进一步规范本级部门预算,加强高校预算管理。继续实施专项资金绩效考评,审核报表备案制度。巩固高校化债成果,全力完成今年的化债目标。继续对高校贷款进行风险测评及监控,加强银行贷款的审批与管理,严格控制高校财务风险。结合普通高中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工作,统筹做好普通高中化解债务工作。第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十二五”教师队伍建设规划。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建立师德建设常规管理制度和长效工作机制。加强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实施新一周期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继续实施“特岗计划”,加强特岗教师管理。深入推进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加强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评定新一轮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落实省政府转发的《黑龙江省幼儿园机构编制管理实施办法》,通过事业编制调剂、中小学富余教师连人带编划转、新增事业编制等办法,切实解决公办幼儿园教师编制不足、队伍素质不高的问题,保证学前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需要。研究制定我省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细则。继续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和校长能力提升计划。加强高素质教育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并精心组织实施“龙江学者”计划,认真做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候选人员的遴选和推荐工作,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学术领军人才(院士后备)培养支持计划”,以青年骨干教师、高层次战略后备人才和中高级管理人员为重点,通过国家、省级、校级培训等形式和手段,有计划地对高校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行分类、分层、分岗培训。开展基础教育“龙江名师”评选及培养工作。加强教师队伍管理,严格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开展应届师范教育类毕业生教师资格认定和做好面向社会人员认定教师资格的协调、准备工作。开展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做好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制定实施加强学科队伍和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实施“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和优秀导师海外研修计划”。加大对学科领军人才支持力度,继续实施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积极做好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的培育工作。第三,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研究制定我省十年发展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龙学网,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继续探索鼓励、支持企业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模式与机制,积极参与国家教育信息化各项行动计划。第四,加强依法治教,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启动立法项目前期调研,深化教育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开展教育“六.五”普法,推动“法律进校园”常态化,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教育行政处理效率。建立健全政府依法行政问责制度、民主评议制度、评议考核制度。建立并完善教育纠纷的解决机制,及时妥善处理各种矛盾,维护教育管理秩序。加强监察、审计等部门的专门监督。强化社会监督,依法保障公众对教育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切实做好教育政务信息公开,增强教育行政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推进教育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教育政务信息。加强宣传,营造教育改革发展良好环境。

高校教学院长工作计划范文7

关键词:卓越计划;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基层组织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教育部为了贯彻执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的重大教育改革项目,拟用10年时间,培养百余万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人力资源基础;是深化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实现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思路;也是加强大学生工程实践教育,提升大学生工程文化素养、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

工程能力是工程师最重要、最基本的素质之一。如何培养既能综合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又具备现代工程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是工科院校,特别是“卓越计划”试点高校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我校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获批为第二批“卓越计划”培养高校,虽然有一些行业办学的背景,但是师资主要由升格前长期从事专科教学的老教师和刚刚从高等院校毕业的新教师组成。虽然老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职称,新教师具有较高的学历和学术水平,但是普遍缺乏工程背景和经验,不利于“卓越计划”人才的培养。因此,为了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卓越计划”人才,必须转变教学基层组织建设的观念[1]。

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基层组织现状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通常以教研室作为教学基层组织,由于是从专科院校升格而来,加上受扩招因素影响,师资力量比较欠缺,为了应对各种评估,大多采取从高等院校招聘大批高学历毕业生的办法,虽然他们的学历和学术水平及研究能力较高,但缺乏工程背景和经验,导致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比例严重偏低。从而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要么专业知识积累及工程综合能力欠缺,要么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差,要么实际操作能力距企业需要的标准尚有一定距离。一方面暴露出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国际化进程对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现有人才培养能力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暴露出当前高等工程教育工程型人才培养机制与社会对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意识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这种矛盾揭示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高等工程教育在人才培养层次、结构体系和人才培养类型上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2]。

2 “卓越计划”对教学基层组织建设的要求

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在天津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标志着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启动。“卓越计划”对人才培养提出了五点要求:(1)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2)以强化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为重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3)改革完善工程教师职务聘任、考核制度;(4)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5)教育界与工业界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标准。

教学基层组织是具体实施“卓越计划”的正式组织,它对“卓越计划”的实现起着基础和保障作用,教师是教学基层组织的主体。“卓越计划”制定的重点任务之一即是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教师队伍。其目的是要改变高校教师队伍工程实践经验薄弱的状况,通过提高专职教师的工程经验,建设由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提高工程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由此可见,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教师队伍是关键,“卓越计划”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教师,关键在于能否建设一支满足工程人才培养要求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

按照“卓越计划”对教师队伍的要求,实施“卓越计划”,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潜能,主动适应工业界的需求,培养能够满足未来发展需要,能够适应和引领未来工程技术发展方向的工程师,提升毕业生就业水平,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路,尽快形成一支由校内专职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组成的高水平工程教育教师队伍,以保证“卓越计划”的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成果[3]。

3 具体举措

3.1 建设优秀的校外实习基地平台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基层组织在教学方面大多把重点放在课堂上,把理论教学看成大学的教育核心,加上考虑教育成本问题,只将很少的课时安排在实验室完成,甚至忽略校外实习的环节。

“校外实习基地”是学校与企业共同为面向21世纪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需要而建立的一个工程实践训练平台,也是“卓越计划”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平台[4]。我校在成立之初就有长远计划,成立了教育董事会,成员均来自行业内知名企业和校友企业,为学校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与企业的共同建设,共建立了十余个省级优秀校外实习基地。2013年,由自动化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两个“卓越计划”专业共同成功申报了部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湖南工学院―湖南韶峰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3.2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基层组织或多或少也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但大多要么流于形式,要么完全和“卓越计划”不相干。

“卓越计划”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师资队伍建设,而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是制度建设,教师是不是真正把精力、心思放在“卓越计划”实施工作上,与我们的政策导向和对教师工作评价体系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我校对参与“卓越计划”的教师在职务晋升、年终考核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专门制定了《湖南工学院教师到董事会成员单位挂职锻炼管理规定》,从政策和制度上鼓励和要求专职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到专业相近董事会成员单位进行累计不低于一年的技术挂职。一方面,要求教师切实投入到企业的技术改造中,为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另一方面,要求教师深入学习企业的最新生产技术和设备,把生产一线的新知识带入课堂传授给学生。通过实践,我们已尝试在自动化卓越班的教学计划中添加了一些企业的技术课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3 建设强大的兼职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一直都是高校的重点和难点,几乎没有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专职师资队伍能够满足教育部各种评估体系的相关规定。因此,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兼职师资队伍就成了有效解决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资短缺问题的主要途径。为了能够顺利实施“卓越计划”,应当主要从行业和企业聘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充实教学基层组织。

我校和所有董事会成员单位签订了关于聘任单位技术和管理骨干作为兼职教师的协议,还为兼职教师履行岗位职责提供积极的支持。首先,配备年轻教师尤其是新进教师担任兼职教师的助手,一方面为兼职教师与学校的经常性联系建立便利渠道,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年轻教师得到兼职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其次,对兼职教师承担的课程进行了灵活安排,以便兼职教师在不影响其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能够安排充足的时间承担校内兼职工作。再次,提供与专职教师相当的校内教育教学资源,便于他们更好地将工程实践与工程理论带入课堂[5]。

4 结束语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基层组织通常只注重教学和科研,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往往不注重工程经验和能力,非常不利于“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因此,必须转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基层组织的建设思路,大力提升教师的工程经验,建设一个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丰富工程经验的教学基层组织。

参考文献

[1] 洪晓波,杨泽慧.试论卓越工程师工程能力培养的教学组织设计[J].中国电力教育,2013(13):31-33.

[2] 段蓉,朱昌平,范新南.“卓越计划”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实践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4):144-146,150.

[3] 王爱侠,张燕,刘钰.基于“卓越计划”下的工程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5):31-34.

高校教学院长工作计划范文8

一、职业生涯规划简述

职业生涯规划简称生涯规划,又称为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教师的职业生涯一般要经历职前准备阶段、引导阶段、能力建立阶段、热心与成长阶段、生涯挫折阶段、稳定停滞阶段、生涯低落阶段以及生涯结束阶段。作为教师,首先要接受一定的培养与学习,为进入职业做准备;进人职业后存在着职业适应问题,个体需要适应教师职业新的角色要求与工作要求;经过努力实践与学习,教师具备了较高的工作能力,掌握了教学的知识与技能,并追求进一步的专业成长;教师经过一定的教学生活之后,会产生教学上的挫折感,往往被动行事,不思进取,出现明显的职业倦怠,工作满意感下降;而后开始脱离职业生涯,虽然职业生涯结束了,但个体对职业活动成果的体验各异。

对教师而言,职业已基本确定,因此,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教师真正了解自己,筹划未来,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本质是在学校推进示范建设的发展目标基础上,教师个体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专业特长制定其职业发展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内在的提高,进而实现其个人价值。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本质不仅仅是业务方面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教师个人德性的成长,是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观的体现。是教师人生幸福与快乐的源泉。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是达到教师成功的人生境界――自主发展境界的必由之路。

二、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规划的意义

(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规划对教师的作用

1.教师职业规划有利于教师明确奋斗目标。卢梭说过:“选择职业是人生大事,因为职业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戴维・坎贝尔也说过:“目标之所以有用,仅仅是因为它能帮助我们从现在走向未来。”职业生涯规划使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教师有了更加明晰的奋斗目标,并积极创造条件去实现。

2.教师职业规划可促进教师的成长。据不完全调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教师有的没有师范教育背景,缺乏教育教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部分教师也缺乏所学专业领域的专业实践,特别是学校的领导班子成员,部分没有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为此,如果能够借鉴国内外职业生涯设计的理论和成功经验,将其移植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过程中来,帮助教师进行职业规划、开展职业生涯设计、在了解自己,了解教师职业、了解社会的基础上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就可以使教师更专注于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为之努力,从而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促进教师的成长。

3.教师职业规划有利于教师保持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据不完全调查,部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对本校教师没有职业生涯教育,对新教师成长采取的是自然适应过程,没有配套的业务培训等制度保障,使得新教师自我提高动力不足,职业倦怠现象较为普遍,人才流失现象时有发生。职业生涯规划能使教师对自己职业发展目标有着清晰的认识,并规划出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实现和达到自己的目标。这是教师建立自信、树立理想、形成动力的过程,这种目标和理想的实现可以使个人体验到成功的满足感和自我实现的感觉,从而激发教师更加自觉地努力提升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并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

(二)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规划对学校的作用

1.有利于学校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是在教师自我认识与定位的基础上开发其潜能、发挥其专长、实现其职业发展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教师院职业生涯规划无疑是学校组织实施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的最有力工具。通过对教师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学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能够对教师的个人兴趣与专长作具体了解。进而有针对性地合理安排教师的岗位,在此基础上,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提高,潜能得到合理的挖掘,从而有效地开发学校的人力资源。

2.有利于学校人才队伍的稳定。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难度;专业的不断深化改革影响了教师的职业适应性与职业能力的发展;教师评价制度滞后导致教师面临职业发展困境;科研业绩成为教师职称提升的“瓶颈”;学生管理工作增加了教师的心理负担等等。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部分教师的职业倦怠、离职离岗、职业不适应性、心理问题等,都极大地抑制了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和愿望。职业生涯规划制定的每一个过程从理论上讲,应该是学校与教师共同协商达成一致的过程,因此,通过对教师的职业进行规划,可以实现学校人力资源需求与教师发展需求之间的平衡,进而增强教师的自我实现感、归宿感和成就感,从而创造出高效的工作环境和引人、育人、留人的良好氛围,实现高职院校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体现^本主义管理的理念。

3.有利于学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教师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教师队伍职业生涯规划使教师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和认识学校的现状、发展与其自身的关系,从而提高自己的职业使命感;使教师从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中得到激励和发展的动力以及快乐的人生体验。这些对于教师的职业认同和职业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从而使学校能够拥有一支稳定而高效的教师队伍,为学校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从人才资源上为学校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三、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规划的途径和方法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教师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是学校和教师的共同责任,因此,二者要相互协调,积极发挥各自的职能。遵循职业生涯规划的清晰性、挑战性、变动性、一致性、激励性、合作性和可评量等原则,按照短期、中期和长期的规划期限,做好规划。

1.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的职业生涯规划――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领导班子成员要按照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目标方向,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通过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不断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使领导班子成员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信念,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

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具有高超的办学治校能力,掌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关爱学生、尊重老师,善谋划、会协调、懂管理;具有宽阔的视野、宽阔的胸襟,勇于变革、勇于创新,谦虚谨慎、勤于学习,严于律己、清正廉洁;成为真正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

2.专业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双师型教师。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要按照双师结构型教师的要求,做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目前,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成为示范建设的薄弱环节之一,突出表现在专业教师缺乏实践能力,专业带头人不足,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等等。面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要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要求,各示范院校必须实行开放式办学,走社会化办学之路,实现教师队伍结构的多样化、社会化,其中,要紧紧围绕建立双师结构型教师队伍不断努力,除了从行业、企业聘请兼职教师外,还要大力安排教师到企业实践来提高其职业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同时加大培训力度,提升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使其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行业知识、人文知识、科学知识以及相关的文理科交叉知识;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动手操作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与教学相结合的科研能力。

3.管理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化、专业化人才。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管理人员要按照岗位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要求不断努力,成为其岗位上的职业化、专业化人才。职业化是指从事某一行业有一定的标准和需求,需要进行资格认证,同时还指从事这个行业、这份工作,把它作为终身事业来对待;专业化是指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专门从事某项工作并不断提高的过程。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管理人员的职业化就是让管理人员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并能够为之终身奋斗,专业化就是指管理人员要具备胜任工作的专门知识体系,为此,要使管理人员成为职业化、专业化人才。对学校而言,一是要建立起职业的准入机制,严把进口关,选拔高质量的人才充实到管理队伍中来;二是要建立起职业的培训机制,通过岗前培训、调研学习、学历学习等培训学习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养,在工作实践中提高能力;三是要建立起职业的考核机制,明确职责,应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对管理人员员进行定期的考核与淘汰;四是要建立起职业的晋级机制,对考核中表现优异的管理人员,要成为学校党政后备干部培养对象。对管理人员个人而百,根据职业化、专业化人才要求,紧紧结合学校的发展,制定适合自己、能够发挥自己最大效能的职业发展目标,不断加强专业知识、业各知识学习,提高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马树超,郭扬,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历史的抉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在第十七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z]2008-12―19

[3]安蓉,王梅,教师职业发展的特点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J],职业教育研究,2007(4)

高校教学院长工作计划范文9

教师在全国技工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评选活动中取得佳绩

“2012年全国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教学研究成果”评选活动近日落幕,此次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评选活动共收到各类参评教研成果10806篇。浙江科技工程学校6位教师的参赛作品在本次评选活动中均获佳绩。杜国标撰写的《学案导学在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及周霞、杜国标共同撰写的论文《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三个导向”教学模式探究》荣获论文类二等奖;郑少俐撰写的《有效的课教学过程》荣获论文类三等奖;任晓静的《一位数码管显示原理及应用》和王娣的《掌握精湛的职业技术》分别荣获课件类二等奖、三等奖;石笑寒的《会计单项模拟实习——销售业务的账务处理》荣获教案类三等奖。

盐城技师学院

获“高技能人才摇篮”奖牌

近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高技能人才摇篮”奖牌。近几年来,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积极发挥盐城职教品牌的示范引领作用,紧紧抓住首批全国示范校建设和盐城沿海大开发的重要机遇,全面加强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不断推进专业内涵提升,突出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教学质量和毕业生综合素质持续提高,培养了一大批全国、全省技能大赛冠军,仅今年已获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江苏省选拔赛6个第一名、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电气装置专业全国选拔赛第一名,已有6人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队,成为名副其实的“冠军摇篮”。

济南铁路高级技校

组织召开订单班教学计划研讨会

近日,济南铁路高级技校组织召开订单班专业教学计划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有学校教务科、招生就业办、轨道工程系和机电工程系部门负责人以及两系的部分骨干教师。会议首先对机电工程系根据《关于2010-2011级青岛地铁委培班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的指导意见》制定的教学计划进行研讨,与会人员就教学计划中涉及到的课程设置与安排、实训设备、教材选用、师资配备、形态礼仪和普通话教育等方面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合理化建议。会议还通过了唐盛国际机械有限公司订单班教学计划。

安徽马鞍山技师学院

学生在全省第五届技工院校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好成绩

安徽省第五届职业技能大赛系列赛事之一——技工院校职业技能竞赛日前在六安技师学院举行,来自全省的13支代表队共97人参加比赛。竞赛设置车工、无线电调试工、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机电一体化四个竞赛项目。在无线电调试工比赛中,安徽马鞍山技师学院自动化系10电气自动化班的童鑫、谢芮分别获得第一和第三名,机电一体化比赛中08电气自动化班的夏冰和09电气自动化的孙成亮小组获得了第二名,10电气自动化班的王健、丁旭伟小组获得第四名。竞赛成绩的取得,显示了学院学生在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上已具备较强的实力,也表明学院在专业教学改革、学生基础知识教育与综合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等方面取得了成效。

杭州市高级技工学校(杭州市第一技师学院)

入选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学校

2012年度中央财政拟立项支持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学校名单日前公示,杭州市高级技工学校被列为2012年度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拟立项支持的项目学校,这对学校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形成品牌特色优势、增强办学吸引力等都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长治市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