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新闻知识杂志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陕西日报社

  • 主办单位:陕西日报社;陕西省新闻研究所;陕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 ISSN:1003-3629

  • CN:61-1022/G2

新闻知识杂志

新闻知识 2017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新闻知识杂志本刊特稿
3-6

自媒体组织化演变的成因探析——以微信公众号为例

作者:沈维梅; 桂步祥 单位:江苏开放大学

摘要:自媒体是中国媒体和中国商业生态所形成的一种新景象。随着2014年"微信公众号"井喷,短短两年个体运营微信自媒体愈显乏力,变现越来越艰难,微信自媒体已逐渐走出红利期。自媒体人为生存与发展开始抱团取暖,走回规模机构的边缘,走上组织化道路。究其根源,大致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用户偏好的倒逼;信息生产与传播技术的敦促;经济逻辑利益牵引。

7-10

网络时代电视典型人物报道价值链优化策略

作者:邬光照 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

摘要:网络时代,电视典型人物报道要适应媒介生态的变化和受众的接受趣味,从选题、生产、传播等要素、环节优化价值链,实现传、受价值链的协调、整合,促进电视媒介价值链与价值系统的协调、优化,提升报道的传播效果。

10-10

百亿元全媒体文化产业基金成立

摘要:国内第一个全媒体集团——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联手中国建设银行共同组建的总规模达百亿元的全媒体文化产业基金,2017年1月15日在广州宣告成立。当天,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与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在广州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和《全媒体文化产业基金合作协议》。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慎海雄,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余静波出席签约仪式。

新闻知识杂志新闻与传播研究
11-15

灰色网络舆情的形成、影响与应对研究

作者:张鸿梅 单位:广东培正学院人文系

摘要: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舆情的大规模集中、实时反映成为可能。不过,由于主客观因素影响,网络舆情一经出现,就几乎无法逃避"被引导"的命运。本文就灰色网络舆情的形成、影响开展探讨,力图在诸多研究着眼于网络舆情的正面影响时,提醒公众需辩证地看待网络舆情,并关注网络舆情的非自然发展——在商业利益驱动下,人为蓄意引导的灰色网络舆情。

16-20

青年与作为公共领域的新媒体伦理思考

作者:曾翔 单位: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摘要:青年人通过数字技术参与一系列活动,包括社交网络、书写博客、视频、游戏编程、即时通讯、下载资料、上传和分享自己的创作,新媒体使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机遇和挑战。网络的公共领域特征改变了社会动态学,形成了更为复杂的人际关系,正在重塑人类的伦理关系,包括朋友、亲子、邻里、同事、医患与雇佣等关系。新媒体使用中的身份、隐私、所有权和著作权、公信力以及参与成为新媒体伦理的五个核心概念。新媒体的交往性要求遵循话语伦理,公共性要求遵循理性传播伦理,大众性要求遵循责任伦理。青年应意识到网络信息的持久性、可复制性、可搜索性以及其未知的受众等特征,处理好公共领域的数字媒体伦理问题。

20-20

网文阅读口味作者生存报告 鸡汤受宠作者多“85后”

摘要:随着"泛娱乐产业"一词被广泛提及,围绕IP进行的文学、影视、游戏、动漫等深度开发,成为业内人员共同追求的发展方向。网易云阅读近期《国民阅读口味报告》和《2016网络文学原创作者生存报告》,以数据剖析在网络文学不断发展的当下,什么人在读什么样的网络文学,以及究竟是什么人在从事网络写作。

21-25

凸显与遮蔽:大众传媒对农民工的形象建构

作者:李明文; 柏茹慧 单位:武汉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新闻传播系

摘要: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力量。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近年来农民工越来越受到媒体和社会的关注。本研究通过对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三年间的《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农民日报》《羊城晚报》有关农民工议题的新闻报道进行内容分析,运用新闻框架理论、刻板印象理论,来探讨我国媒体是如何生产、呈现和建构农民工形象的。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媒体对农民工议题开始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主流报纸、专业报纸和都市报对农民工采用了不同的报道框架,因而建构了不同的农民工形象。

26-28

有“智”者事竟成:智慧互联时代的传播模式探析

作者:陈邦武 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工商学院

摘要:在智慧互联时代,智慧的整合传播效应得到充分发挥,并成为重构社会的重要力量,主要表现在以下层面:其一,智能模式:信息时代的速度;其二,智库模式:知识时代的深度;其三,智识模式:个人时代的黏度。这些也表明:在智慧互联时代,融"智"可以促进融合,极"智"可以实现极致。

新闻知识杂志探索与争鸣
29-32

尼采新闻批判及其启示

作者:胡志刚 单位: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暨哲学系

摘要:尼采认为商业文化的盛行,教育的世俗化推动了新闻业的发展。新闻导致粗俗语言的任意使用,妨碍了文化创造,破坏了正确的艺术感觉。要根除新闻带来的种种害处,需要拒斥天生的懒惰和怯懦,学会缓慢而细致的阅读,发掘自我的独特个性,以古典文化理想去塑造人的内在心灵。

32-32

首届全国互联网智库峰会暨第四届网络舆情论坛在海口召开

摘要:2016年12月22日,首届全国互联网智库峰会暨第四届网络舆情论坛在海口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央网信办互联网舆情中心指导,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支持,人民网、中共海口市委宣传部主办,人民网海南频道、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人民在线、人民网新媒体智库承办。

33-36

基于价值链的我国公益动漫公私合作供给模式探析

作者:陈刚 单位:浙江财经大学

摘要:当前我国公益动漫供给严重不足,不能满足社会公众的迫切需求,而创作企业个人公益英雄主义的供给模式并不具有普适性。因此,探索我国公益动漫的长效供给模式,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从公益动漫的供求特性入手,运用价值链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提出一个基于价值链的我国公益动漫"政府—市场"公私合作供给模式,并对合作供给机制及配套支持政策作相应分析。

37-39

探讨媒介对人生活影响的公共平台——美国纽约公共电台WNYC谈话节目“看媒介”探赜

作者:梁颐; 冯馨玉 单位:河北大学中央兰开夏传媒与创意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 河南安阳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综合频道

摘要:看媒介(On The Media)是美国公共电台WNYC旗下两个频率播出的共有谈话节目。"看媒介"主旨探讨媒介如何影响人们生活,内容新鲜有趣且富有文化意义;主持人布鲁克·格莱斯顿(Brooke Gladstone)和鲍勃·卡菲尔德(Bob Garfield)主持技巧娴熟;节目制作方式引人入胜又自由灵活。节目提供具有一定深度的新思想,能够满足听众的信息需求和更深层的思辨需求,提供了一个可以探讨媒介如何影响人们生活的公共平台。

40-43

微信谣言自我净化机制现状研究——基于谣言传播及受众认知调查的结果分析

作者:车捷; 杨康 单位: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摘要:微信的封闭性使得微信平台一直处于谣言的"重灾区"。在缺乏外部力量对谣言干预的情况下,微信内部对于谣言的净化就显得格外重要。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后发现,微信用户对谣言的识别力整体不高;与既有的认知不同,广泛的媒介接触并不一定会提升用户对微信谣言的辨识力。此外,用户的辟谣动力不足以及"选择性辟谣"等因素对微信谣言的扩散无形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44-47

移动互联网条件下新闻传播的创新求变

作者:叶晓滨 单位:深圳特区报社

摘要:移动互联网时代对传统新闻传播提出空前挑战。本文旨在通过对中西方移动媒体发展趋势的观察,分析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新闻传播的创新之道、新闻生产方式的变革之道以及移动新技术的应用之道。只有充分适应移动互联网传播特点,不断创造新技术条件下的用户体验,才能持续获得移动端用户的注意力。

新闻知识杂志广告研究
48-51

从当代海报视角谈传统现代化设计的路径研究

作者:苏秀丽; 李朝胜 单位: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艺术系; 浙江工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摘要:在世界设计大交流的时代下,本文试图从当代海报中找出基于现代审美需要,紧扣国际环境,符合当下人们的生活情趣,有中国特色同时结合现代科技手段的传统现代化设计的方向。具体从意念先行,以神写形——从内容上承接传统;以形取意,破旧立新——从形式上承接传统;写神致用,浑然一体——内容和形式上均承接传统三个方面结合具体案例进行阐述。提出当代成功的设计应该基于传统、根植传统又超脱传统,这样的设计才是中国未来的设计,才能引领世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