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新闻专业技术人员集锦9篇

时间:2022-05-02 09:16:53

新闻专业技术人员

新闻专业技术人员范文1

当前新媒体新闻人才培养的模式

一般地,新媒体是指随着传播新技术的发展和传媒市场的进一步细分而产生的新型传播媒体,主要是指宽带互联网络、手机两类新媒体。相应的,新媒体新闻人才则主要是指在新媒体机构(如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员。目前中国新媒体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在网络新闻人才的培养方面。1998年6月,原华中理工大学在全校理工科二年级的学生中招收了22名学生,前两年在理工科各专业学习,夯实理工专业知识基础,后两年学习新闻学专业知识和进行新闻实践能力训练。2000年7月,第一届网络新闻专业(方向)的本科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随后,针对新媒体新闻人才培养的网络新闻专业在许多院校开始设立。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许多高校新闻传播学院(系)的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的课程设置都向“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的方向发展,以实现培养综合型、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的目标,但在课程设置的操作中各有侧重,形成了三种人才培养模式: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新闻流模式、以复旦‘大学为代表的传播流模式和以武汉大学为代表的技术流模式。它们都各有特点,适合网络媒体不同层面对人才的需求。除了高校教育外,人才培养的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在职培训。2007年7月26日,一项科技记者编辑在职培训助学计划――“科技传播教育资助计划”在北京正式启动。来自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上海文广集团等新闻单位的12位科技新闻工作者,将在中国科技大学接受两年的在职培训学习。目前我国媒体机构对人才的在职培训相对较少,主要要求人才“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尽量减少单位的费用开支。虽然新媒体新闻人才的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新媒体发展的需求。上述三种新媒体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其实也只是在新闻传播知识和网络技能应用、训练两者地位的主次之间转换。虽然有自己的特色和侧重,但并未针对新媒体对新闻人才的要求和新媒体的发展来设计人才培养的模式。因此,新闻人才的现状和新媒体对新闻人才的要求就对培养新媒体新闻人才显得至关重要。

当前新媒体新闻人才的现状及新媒体对新闻人才的要求

通识、通才的培养之路是实务、专才的培养之路,坚持学院派的专业主义教育,还是迎合市场做实用主义教育,这是新闻人才培养面对的现实课题。在这两种理念的指导下,当前新闻人才的结构及人才所具有的才能都体现在这几个方面:要么具备广泛的文化历史知识,但缺乏扎实的新闻业务训练;要么具备一定的网络应用技术和新闻业务训练,但缺乏媒体运营的大局观念;具备了新闻运作的能力和技能,却从未进行专业的实习等。2006年2月,《现代传播》杂志刊文《中国新闻人才发展报告》指出:

目前新闻人才结构不合理,中国的新闻人才结构呈橄榄形,即采编人员为主体,其他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比重较小。现有的新闻人员相对饱和,缺乏的是管理人才、经营人才和特种岗位的紧缺人才……总的来讲,主要是缺乏复合型人才。即具有较高的外语能力、计算机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人才。在专业方面,对人才专业的需求拓宽。缺乏有其他专业背景的新闻从业人员、特殊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综合型人才和高素质的领导人才。

到目前为止,中国新闻人才结构和人才能力特点仍没有显著的改变。那么,就当前新媒体新闻人才而言,上文的描述仍然适用。为什么呢?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曾指出:“目前传播内容没变,新媒体带来的只是传播方式不同。”新媒体的出现只不过是使信息传播的途径和传播的媒介发生了变化,无论是从事何种媒体的新闻人才,都还是要培养传统的新闻观念和基本的新闻工作技能。

除了传统的观念和技能外,新媒体对新闻人才还提出了新的要求。网络和手机媒体出现后,新闻人才不仅要懂得基本的新闻业务知识,同时还要掌握信息应用技术。更重要的是,新媒体环境下,媒体出现的新特点对新闻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譬如,网络新闻采编时对真假信息的识别,传统媒体信息量有限,网络媒体信息海量的特点,对新闻采编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技能和经验要求及道德要求。手机媒体的及时和信息摘编对新闻人员的受众心理学研究以及自身的文字编辑能力同样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媒体在突破传统媒体的盈利模式方面要求新媒体从业人员具备相当的经营管理能力和观念。从当前新媒体人才需求的方向来看,新媒体最缺乏的是训练有素的采编人员。在向新媒体发展的报业集团需要三类人才:1 采编人员;2 经营管理人才;3 专业技术人员。这无疑为我们培养新媒体新闻人才指明了一个方向。

当前新媒体新闻人才的现状及新媒体对新闻人才的要求、对新媒体新闻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吸收传统新闻人才培养的长处,针对新媒体人才需求的特点来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略。

新媒体新闻人才培养途径

针对目前中国新闻人才的培养模式、现状以及新媒体对新闻人才提出的要求,新媒体新闻人才的培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在学校教育方面走“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的培养模式。新媒体的出现毕竟只是传播途径和媒介的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还可能出现更新的媒体。为此,新媒体人才的培养应该站在战略的高度设置培养模式,本着“以人为本”的方针,构建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发展的学科体系。在通识教育方面培养新媒体人才正确的历史意识、大局意识、价值观念和丰富的人文知识。在专业教育方面,应当从新闻传播的专业知识结构出发,不仅要包括新闻与传播的理论和实务,还要包括新闻传播的新技术,特别是新媒体技术等。市场细分化促使媒体转向专业化,专业化的媒体急需具有相应专业特长的复合式新闻人才。随着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对各行业信息的精细细分,在新闻传播方面还要开辟更细的专业,比如财经新闻或财经信息传播、媒介经济管理等专业,设置相应的专业课程以满足新媒体对复合式新闻人才的需求。除了理论之外,由于当今社会的发展,媒体要求人才能及时上手工作,独当一面,因此,新媒体新闻人才的实验室实践和社会实践就显得尤为重要。培养新媒体新闻人才的高校可以通过两个途径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条件:一是与新媒体机构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媒体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和媒体联手培养学生的实务工作能力;二是建设具有媒介融合功能的数字化学生媒体实习平台,让学生全面体验新媒体新闻实务工作的完整过程。

新闻专业技术人员范文2

机制凝人

据湖南天闻党委副书记龚卫东介绍,公司现有员工1900多人,90后员工占比约为5%,以一线为主。所有新员工进入湖南天闻之后,无论是硕士生、本科生,还是大专生、中专生,都要先轮岗实习一年,再根据各自的工作情况分配岗位,确定培养方式,并为其量身定制职业发展通道。这样的方式,对于尚处在职业发展迷茫期的90后员工来说,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然而,对于湖南天闻如此用心良苦的做法,并非所有员工都“买账”。有些90后学生,刚到公司不久,发现工作与自己的想象有些偏差,于是几乎还没正式进入角色就离开了。“也有一部分真正做下来的员工,慢慢适应了工作的环境和节奏,就相对稳定很多,往往也是这类员工的成长速度比较快。”

针对90后员工的不同表现,龚卫东一直在思考应对方法,“过去公司新进员工,我们可能直接把他们往车间里一放,一年365天,只有过年4天全员休息,其他时间基本上是‘8进8出’,两班倒。现在的新生代员工很难一下子适应这样的工作节奏,所以我们只有想办法给他们缓冲的时间,让他们慢慢适应印刷车间的工作环境,逐步找到自己的节奏。”

为此,湖南天闻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新员工培训流程。员工下车间轮岗之前,先对其进行系统的职业化培训,从企业认知培训到团队精神培养,再到印刷知识强化,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培训课程,能够帮助员工更好地完成身份转变,尽快融入企业大家庭。这样的培训也是内外结合,既有公司内部培训师的基础性培训,也有外请培训公司开展封闭式拓展集训。员工经过培训之后,对公司的发展历程和个人发展通道有了清晰的了解,其使命感、责任感得到大大提升,归属感也随之增强。

对于老员工,湖南天闻也有一套成熟的人才培养机制。公司会不定期送老员工到湖南省印刷协会和一些专业机构参加技术培训,并选送优秀的印刷机长出国短期进修。

为了更好地培养专业人才,公司在校企合作方面也是不遗余力。年初,公司与上海新闻出版局下属的培训学校联络,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一方面请上海的老师到公司给员工教课,另一方面派员工到上海去学习。另外,湖南天闻与武汉大学印刷管理系合作,组织员工参加大专班、本科班的入学考试,合格者可参加网上教学,获得证书后,所有的费用由单位报销。这样“生产工作学习两不误”的政策,充分调动了90后员工们的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

不仅如此,湖南天闻还经常举办部门之间的技术交流活动,请北京印刷学院等院校老师到企业做技术讲座,请海德堡、高斯、小森、方正等厂商的技术人员定期讲课,使员工在公司能感受到浓厚的学习氛围,加深90后员工对印刷行业的深入了解。

筑梦平台

正如大多数管理者所言,现在的90后比以往更需要远景与上升通道,对于梦想的追逐要远远超出他们对薪资待遇的渴求。对此,湖南天闻提出的应对策略似乎颠覆了外界对传统国企的普遍认知。正常来讲,像湖南天闻这样的老国企,提拔干部肯定要选择工作多年、有经验的员工。但是近几年,湖南天闻打破了原来的规矩,不仅有针对性地引进关键人才,而且着力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并加以不拘一格地聘用,源源不断地为企业发展注入新能量。

有些工作一两年、表现出色、有潜力的员工,公司也会破格将其提拔为主管,为年轻人筑造梦想的平台,让他们充分发挥潜力。谈及于此,龚卫东想起了一个小故事。有一次,龚卫东去邵阳分公司检查工作,在车间里发现一个长沙总公司设备科的年轻人,正在维修一台十分精密的设备。于是,他不禁问起车间的管理人员,为什么把这个小孩从长沙请到邵阳维修呢?经过管理人员的一番解释,龚卫东才明白,这个刚毕业两年的机械专业毕业生已经成为大家公认的“老师傅”了。回到长沙后不久,这位工作不到三年的“老师傅”就被破格提为主管了。

当然,湖南天闻的“不拘一格降人才”不仅体现在年轻员工的破格提升,更体现在为不同员工搭建的个性化晋升通道。为了激励员工不断学习,提升自身技能,湖南天闻先后出台了专业职称评定奖励制度、一线员工技术职称奖励制度等,将培训结果与个人工资、津贴相挂钩。例如,员工接受了一定量的培训并通过考核之后,工资就会增加;获得了相关印刷职业技能证的员工,能获得一定的职称津贴。另外,湖南天闻还设有首席机长、特级技工等称号,对技术过硬的技术人员,从精神上给予激励,在待遇上予以重视,使他们人尽其才、扬长避短,在工作中赢得尊重,营造出“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2010年,湖南天闻开始建立人才库。对于生产一线、办公室里表现突出的员工,经各部门推荐,由董事会审批,进入公司人才库,每年开展骨干培训、单独沟通座谈、拓展活动等。另外,公司还专门组织年轻人进行技术比武,有些分公司每隔半年会搞一次技术比赛,根据理论和实操的情况,可以破格提拔员工,大大提振了员工的士气。

此外,根据90后的特点,公司还通过新的沟通工具,微信、QQ、企业邮箱等,加强公司高层、部门领导与员工的沟通,方便员工畅所欲言。去年,湖南天闻共收集到47条员工对企业管理和发展、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建议,并且予以迅速解决。

新闻专业技术人员范文3

多元化风格

技术化。随着大众需求的多样化变化以及电视新闻技术的发展,电视体育新闻评论呈现了技术化发展趋势。这主要是源于国内体育新闻报道的深入化发展,广大的体育类爱好者已经不再仅仅追求能看到体育赛况、能知道比赛最后的得分。大多数的体育爱好者更加关注运动员的身份、现场状态、技术、团队战术,以及比赛进程等情况,这种强烈的浓厚兴趣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电视体育新闻评价的专业化发展。

在此背景下,为了满足广大体育爱好者的需求,我国电视体育新闻评论节目诞生了一批技术化的评论员,对体育比赛进程进行解说,对运动员现场表现、团队战术等进行评论。这些评论员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如果一些评论员没有真正从事过体育实践工作,若要想成为著名的评论员,则需要具备足够的体育运动技术,以及常年的工作经验。作为一名资深的电视体育新闻评论员,他们拥有专业的技术,能对比赛进程、赛场得失、战术,以及运动员的赛场表现、未来可能出现的比赛趋势、比赛成败的原因等进行专业、细致的分析,因此得到了广大体育运动爱好者的追捧,使其技术化趋势更加明显。

散文化。随着工作的深化,电视体育新闻评论散文化的风格趋势也凸显出来。所谓电视体育新闻评论散文化,就是体育新闻评价中带有浓重的历史情节和文化色彩,语言风格类似于散文,让听众在体育新闻评论过程中感受到文学审美的享受。和散文一样,这种风格特征无疑使得评论员在评论过程中具有浓厚的个人感情倾向,这也是其与技术化风格的评论员的区别所在。

娱乐化。电视体育新闻报道娱乐化趋势在最近几年十分明显,特别是网络化技术迅速发展后,娱乐化的电视体育新闻报道被大量的网络观众所追捧。电视体育新闻娱乐化发展与体育赛事商业化发展有必然的联系,如此增强电视新闻评论的娱乐化风格,可以获取更高的观众、提高收视率。电视体育新闻评论娱乐化最主要的表现是评论语言犀利、风趣幽默,显然与前面的散文化和技术化两种风格迥异。由于电视体育新闻评论不拘一格的特征,在其评述中解说员往往具有独到的见解,甚至可以不符合主流传媒文化,这样评论不再重视技术性,而是更加重视评价的幽默、风趣。

不得不说,近几年我国电视体育新闻报道在多元化报道风格中,以娱乐化最为突出。从正面角度评价,笔者必须承认这种风格给观众带来了更多的乐趣,同样也给电视新闻媒体带来了更高的收视率,实现了媒体的经济效益;这种娱乐化无可厚非,其满足了我国体育爱好者的心理变化需求,是顺应大众传媒发展的产物。但是需要特别提出的是,过度娱乐化的电视体育新闻报道在很大程度上使其评论偏离了轨道,也是其发展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改进策略

要选题独特,观点鲜明。社会主义市场下,电视体育新闻评论也要参与市场竞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电视体育新闻评论节目要想生存和发展,就需要选题独特,切入新颖的评价视角,办出自己节目的特色,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抓住观众的心理,吸引观众的眼球,给广大的体育爱好者耳目一新的感觉,不走格式化和套路,从而在体育新闻评论事业领域获得一席之地。笔者不妨举一个例子,当一提到篮球运动员姚明,体育爱好者首先会想到的是“巨人”。不到17周岁的时候,姚明参加全国八运会比赛,当时姚明的出现,电视媒体纷纷加以评述,评价姚明的身高优势,格式和套路一般,观众收视一般。在此背景下,央视的记者却独具慧眼,他们发现在每次的比赛中,在争夺篮板球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摔倒现象。针对此种问题央视专门制作了一期专题,指出地方盲目追求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发展,让姚明过早参与比赛,可能对其未来发展具有毁灭性。这样的选题视角是站在了整个社会的角度上,深入分析了当时这一忽视长远利益做法的利弊和可行性,传递了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忧虑。央视的这一套节目播出以后,在全社会范围内引起了强烈反响,促使人们对当时的这种风气进行了深深的思考。

制作手法应新颖和细腻、富有冲击力。心理学家对人的听力、视力及记忆力进行实验研究发现,人的记忆能力是有限的,外界环境传递给人时的信息要经过加工组合以后,才能更加强化人的记忆能力。因此当最初的外界信息传递给人时其记忆并不深刻,只是形成了大体的印象,这时候就要进行细化、总结、归纳和分析,经过加工,信息就更加具有条理化,这样才能将外界信息纳入人的记忆系统,形成新的认知。电视体育新闻评论节目的制作也是这样的,要遵循人的记忆规律。与传统纸媒评论相比,电视体育新闻评论节目最大的特点是带有极强的现场感,其画面带给人的冲击感比较强,真实再现了体育现场赛事。另外由于加上配音、文字等,声色并茂,充分调动了观众的视觉、听觉等多个感觉器官。因此,为了增强对观众的吸引力,电视体育新闻评论的制作手法必须新颖和细腻,使其画面现场感十足,从而对观众的视觉和听觉造成冲击力。

提高制作人员的从业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电视体育新闻制作是一个十分专业的技术工作。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电视体育新闻事业的发展,中央和地方的体育类电视频道不断涌现,电视体育新闻的评论的同质化趋势明显。此外,越来越多的体育新闻记者也转行投身于电视体育新闻制作中,其中有一部分人对其缺乏足够的经验和知识,因而影响了电视频道的经营。因此,加强对电视体育新闻制作人员的素质培养,提升其专业知识技能是十分必要的。一般来讲作为一个体育新闻节目制作人员,首先要对我国体育新闻行业进行全面把握和了解,知道哪些是热点,这样才能有效地抓住观众心理,挖掘素材,创作更好的体育新闻节目。其次更要增强体育运动理论知识和技能。随着体育爱好需求的广泛化,观众想了解的内容也更加宽泛,这就要求电视体育新闻评论人员具有丰富的知识,专业的技能,通过全方位的解释,满足观众所需。

新闻专业技术人员范文4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的方式创新 文章来源 www.3 ed u.net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信息资源传播和接收的方式,打破了旧有传播媒体之间分而治之的格局,使以广播、电视、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之间的融合成为一种时代的必然趋势。这一变化也深刻地影响了新闻采编工作的采编理念、业务范围和工作流程,并向采编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采编人员要正视这种变化,努力提高自身的新闻职业素养和综合业务技能,努力成为高素质的媒体工作者。

1 媒介融合对新闻采编工作提出了挑战

科技进步是人类社会各个领域发展的原动力,现代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则引发了传媒行业内外环境的深刻变革,促成了各类型媒体之间媒介功能、传播方式、信息所有权等要素的有机融合,并极大地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以上因素都成为改变新闻采编发展环境的重要因素,在为新闻采编工作提供更多空间和便利的同时,也向新闻采编人员提出了新的创作要求。面对当前形势,新闻采编人员要努力提高职业素养,不断丰富创作技巧,创作出更多的新闻精品,为推动新闻事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2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的新特点

媒介融合改变了新闻采编工作的内外部环境和具体的工作流程,具体表现为采编信息内容更加芜杂、信息载体更加多样等等。

2.1信息资源的芜杂

现代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新闻信息传播主体范围的无限扩大,新闻信息传播呈现出“去中心化”的趋势。公众在成为新闻事件亲历者的同时,也乐于参与到信息资源的传播中来。但普通公众作为非专业人士,他们的知识结构、新闻素养和信息传播技能等方面仍有待提高,使得信息资源的数量虽然不断激增,质量却没有得到保证。这就对专业新闻采编人员的信息价值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信息资源中“千淘万漉”出适合的新闻信息,并进行高水平的新闻诠释,成为一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2.2信息载体的多样

传统的新闻采编工作中,纸质和影像是信息资源的主要存在载体,但随着现代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多种信息设施设备被广泛开发和充分利用,广大受众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使用手机、照相机、ipad、摄录设备等获取信息资源,这使得信息资源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文字、图像、音频、视频……不一而足。所需处理信息资源类型的多样化,直接提高了新闻采编工作的复杂程度。

2.3采编成果的多用性

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报道的方式由传统的单一式转变为立体式、综合式,如电视新闻报道,过去只通过电视播报的一种方式,但现在却可能还要通过网络电视、BBS主页辅助进行全方位的报道。而新闻采编人员在最初就应当考虑到这一点,使自己的采编成果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媒体。

3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采编人员的积极应对

媒介融合环境下的新闻采编人员需要具有较强的信息资源发掘能力、新闻价值判断能力和新闻策划能力,以及全面的采、写、编、摄、播等综合业务技能。为了更好的适应当前形势,新闻采编人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业务技能。

3.1信息价值判断力

采编人员的新闻价值判断力和信息整合能力决定着新闻采编和报道的质量。在媒介融合环境中,采编人员要善于运用聚合性思维对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和整合,从芜杂的信息资源中提炼和加工出高质量的新闻报道,并以最佳的方式和最合适的媒体组合形式将LUNWEN.1kejian.com 它们出去,达到最理想的传播效果,以进一步提升专业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采编人员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就应当时刻保持着对新闻信息资源的敏感度,不断反思和总结新闻采编经验,这样,在具体的采编实践中才能把握住每一个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资源。

3.2新闻专题策划能力

加强新闻策划能力是提高新闻报道质量的关键。随着媒介的融合发展,各类型媒体之间的竞争重心将逐渐转变为媒体采编人员的信息资源发掘能力与新闻专题策划能力上面。这是因为,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和信息传播手段的便捷性,使新闻媒体在信息资源掌握这一环节中出现了“无差别化”,如何能够提高广大受众的关注热情,就需要采编人员加强对信息资源的进一步挖掘,为广大受众提供一些恰到好处的解读与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不断发生变化的外部世界,这也是新闻媒体在媒介融合环境下争取主动、提高收视率的重大举措,更是新闻采编人员努力提高的重要方向。

3.3综合新闻采编业务技能

新闻专业技术人员范文5

然而,民办高校新闻专业因其办学特殊性,在“全媒型”人才培养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破解。“全媒型”人才是高水平人才,而民办高校新闻专业大多办学水平低;“全媒型人才”是复合型人才,而民办高校新闻专业大多培养单一型专业人才;“全媒型”人才是创新型人才,而民办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理念和实践大多滞后。总之,民办高校新闻专业的人才培养与社会对“全媒型”人才的急切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剖析民办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难点,找出原因,对症下药,已成为关系这些新闻专业生存与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历史原因造成的办学劣势

民办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诸多问题其实并非民办高校的新闻专业所独有的问题,而是民办高校体系共同面临的问题。“全媒型”人才是当下对新闻传播高水平、高质量人才的要求,但民办高校新闻专业的办学水平在新闻高等教育体系中却大多处于较低的位置。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历史的、客观的因素造成的。衡量高校的办学质量,指标不外乎生源质量、师资质量、办学条件、管理水平等。由于历史的原因,民办高校新闻专业因其民办的属性而存在着先天的(客观的)办学劣势。

首先是生源质量较低。生源是大学发展的直接影响因素。在现行的高校招生制度中,尽管政府在法规上明确了民办高校的招生政策,但民办高校因办学时间短,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都在高校招生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劣势。民办高校招生的实际情况是生源的综合素质相对较差、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学习驱动力相对缺乏,人才培养的难度因此更大。由于民办高校主要依赖学生缴纳的学费维持运营,必然要尽可能多地吸引生源,不惜降低收费、降低分数线招收学生,甚至来者不拒,“广招学生,能就业就行,似乎在民办高校盛行”。[1]盲目扩招使生源质量更趋下降,办学资源捉襟见肘,直接影响了办学质量和民办高校的声誉。

其次是师资力量薄弱。师资队伍是大学发展的根本力量。由于民办高校仍然无法与公办高校真正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民办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较低,职业成就感匮乏,这又导致民办高校普遍难以吸引高水平教师,师资力量整体薄弱。就民办高校的新闻专业而言,师资力量薄弱、师资结构欠合理等问题同样突出。目前国内民办高校新闻专业的师资来源大致有四种:一是包括新闻专业毕业和其他专业转入的缺乏经验的青年教师;二是来自公办高校新闻专业、二次上岗发挥余热的离退休老教师;三是来自业界的兼职教师;四是少量来自其他学校的兼职专业教师。民办学校的师资结构中,全职专任教师主要来自老年和青年两端,专职教师少,兼职教师比例过高,缺乏有一定经验和学术积累的骨干教师的支撑。再加上民办高校师资流动(或称“流失”更为准确)性强,民办高校新闻专业的师资问题始终直接掣肘办学水平的稳步提高。

最后,专业设置高度同质化。近20年来,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传播产业在GDP结构中所占比重的日益提升,均使得高校新闻学专业渐成所谓的热门专业,无论是否具备应有的条件,新闻专业在各类高校中均纷纷上马,民办高校也不甘落后。除了少数例外,大多数民办高校新闻专业均设置或脱胎于人文类院系。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民办高校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多呈现“盖浇饭”式的特征,新闻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具有显著的语言文学类色彩。另一方面,由于新闻学专业的急剧增加,“教育部为了保障教育质量特地要求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一个统一的课程体系”。[2]这一用心良苦的顶层设计在逐级贯彻过程中却渐渐背离了设计者的初衷。民办高校新闻专业办学起点低、办学的人财物等条件较差,大多起步较晚,但为了体现办学规范化,民办高校一般会尽可能地照搬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专业规划以及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课程体系,从而形成了脱离自身师资、生源实际的,与其他类型高校高度同质化的专业设置现状。在一些中心城市中,同一个城市,五六个专业设置同质化的新闻专业分布在不同类型、不同定位的高校中,所有不同基础的高校按照相同模式培养“制式”学生,人才培养缺少差别化定位,这样的竞争生态对于在生源与师资等方面本就处于竞争劣势的民办高校而言,不啻是雪上加霜,加剧了人才培养供大于求的现象。

民办高校新闻专业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上述办学劣势,已经成为民办高校新闻专业转型、改革过程中日益沉重的历史包袱。

二、创新之困:理念与实践

所谓“全媒型”人才,不仅是指新闻人才在技能层面精通多种媒体形态、传播形态实际操作,更主要的是要有创新思维,能够快速适应传播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还具有创新实践力,具有强大的解决实际传播问题的能力。

“全媒型”人才在新闻人才理念上的创新,意味着新闻从业人员应改变传统新闻教育模式中将报纸或广播电视等媒介固态化、静态化认识的误区,对于新闻传播媒介应具备整体性思维,学会“整合传播”,即“一揽子”的传播;要求新闻人才在急剧变化的媒体环境中将媒介及其传播作为动态的过程参与其中;要求新闻人才洞察媒介给社会传播以及社会生活方式带来的深远影响;还意味着改变传统新闻教育模式中将新闻人才理所当然地视为制度化媒介机构的从业人员这一传统定位,应充分考虑到未来社会传播的多元化特征,比如新闻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可能有相当比例会成为各种媒体创业者。因此,所谓“全媒型”人才表象上是要求新闻人才适应当下媒体变革的需求,实则是对新闻人才创新型理念的要求。创新的理念需要客观条件的支撑,如开放开明的办学环境,一定的人才、资金条件,还需要主观上拓宽视野、主动学习,善于借他山之石。民办高校新闻专业无论是新闻教育的师资还是管理层相对于这种要求而言,均存在较大差距。

在实践层面上,“全媒型”人才同样要求新闻人才应具有创新实践的能力。所谓创新实践,对于新闻人才的培养而言,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培养过程、具体举措。有学者研究了国内外大学新闻学院近年来的新闻教育特点发现,许多大学新闻学院对媒体就业市场的需求变化非常敏锐,如中外许多大学近年来纷纷开设媒体创新以及数字媒体创业等相关课程。综观国外高校新闻教育领域的这些尝试,可谓各具个性,不拘一格,但它们彼此之间也有显著的共同特征:一是创新思路十分清晰,有明确的服务社会需求的目标导向;二是创新的行动果断。

在全球新闻业面对新的转变与挑战的形势下,民办高校新闻专业在理念和行动的创新方面表现迟缓,从某种程度上看似乎是可以理解的。这里借用一下传播学中“创新的扩散”理论:新事物、新观念的采纳与扩散,通常的路径是“多级”的传播过程,即新观念的扩散过程中存在各种接受影响的部分,有观念的创新者,也有早期的采纳者、早期的追随者、后期的追随者,当然还有一些不愿创新的滞后者。作为创新的扩散过程中的“两极”,创新者往往是那些热衷于大胆尝试新观念、拥有更广泛的社会联系的主体,而滞后者则通常因循守旧,比较闭塞,局限于地方观念,思考问题的参照大多来自过去的经验而缺乏面向未来的思维。面对媒介融合趋势对新闻人才提出的新的要求,民办高校新闻专业倘若在实践中画地为牢、畏葸不前,那么,在这一轮新闻传播创新浪潮中,民办高校便有可能成为创新的“滞后者”,从而错过这一趟驶向未来的时代列车。

三、破解难点的根本: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对“全媒型”人才的解读存在各种不同的维度。仅就本文所采取的观察视角而言,“全媒型”人才是高水平、复合型、创新性人才。以全媒型人才的内涵观照民办高校新闻专业的办学现状,折射出的是民办高校新闻教育的种种困难与尴尬。难点是显而易见的:民办高校新闻教育面临的根本问题就是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没有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就谈不上所谓对市场的适应。在民办高校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解决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问题,满足更多人的求学需求曾经是民办高校的主要功能。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的较长时期内,我国新闻媒体在体制上存在着由高到低的层级化特征。层级化的媒体结构也深刻影响着我国新闻教育的生态。在新闻高等教育主要服务于各级新闻媒体的前提下,新闻高等教育的层级化自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重点高校的新闻专业为部级媒体培养人才,而民办高校新闻教育则主要面向基层新闻媒体。这一层级的媒体数量以及对从业人员的需求曾经十分可观,为民办高校提供了较大的市场空间。媒体的分层和市场的区隔决定了民办高校新闻教育的定位,即:某种品质上、层级上均属“较低”的定位。而在媒介融合时代,自媒体等社会化媒体、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各种新媒体的传播功能日益强大,许多传统媒体进入生命周期的寒冬。新闻传播媒体重新“洗牌”,原有的媒体格局被打破,原先的传播秩序被颠覆,媒体的层级化体制被动摇。自媒体、社会化媒体以及媒体创业创新浪潮在社会整体层面上对各个层级的新闻教育既提出了挑战,也同样给它们提供了创新的机会。对于民办高校新闻教育而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基本实现,市场的求学需求不再旺盛;各级传统媒体对于传统型新闻人才的需求日益饱和,尤其是基层新闻媒体供过于求的现象更加突出,民办高校已经很难再像从前那样以其低端定位从市场分得一杯羹。这些对于民办高校而言都是不利条件。但形势的另一面是,在我国,传统新闻业是特殊行业,新闻业的规模与格局主要不是由市场竞争所决定的,因此,民办高校新闻教育很难在这种资源条件不均等的人才培养竞争中有大的发展空间。相反,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尤其是在社会化媒体的传播影响力日益增强的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更加多元化,“新闻媒体”有了更为多元化的内涵,新闻业竞争的市场化程度之高前所未有。这一切则给民办高校新闻教育的变革与突破提供了机会。新媒体以及媒介融合的趋势创造了新的新闻内涵和新的新闻传播方式,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人才市场,除了传统的新闻机构,各种社会化媒体机构以及媒体创新创业均对新闻人才提供了更多、更加多元化的需求。符合社会需求的新闻人才一定是高质量的人才。反之,只有高质量的新闻人才才能符合社会的多元化需求。新闻教育人才培养的理念可以有特色选择,但在质量上却只有一个唯一选择,即培养高质量的新闻人才。借用经济学的术语,民办高校新闻教育或可抓住这一新的机会,从而拥有“后发优势”。这无疑是民办高校新闻教育的契机。

关键在于如何将服务社会需求以及服务社会需求的变化落到实处。民办高校新闻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要在战略定位、学科定位、课程体系创新等三个方面加以突破。

第一是战略定位的突破。近年来,许多民办高校新闻专业在其办学特征方面十分强调向“应用型”转型,但在如何认识“应用型”战略的具体内涵层面以及所谓走“应用型”办学之路的理解维度等方面大相径庭,一些学校的“应用型”办学战略名不副实。这个已经被泛化的概念是回归其本意的时候了:民办教育的应用性特征就在于能让其学生具备更好地服务地方、服务产业的能力。因此,培养“全媒型”人才亦可以理解为是民办高校新闻专业“应用型”转型的具体化,是当下回应社会需求的必然选择。“全媒型”人才注重知识应用与媒介技术创新,注重行业需求,要求新闻教育注意产学研合作等,这些特质均要求新闻教育真正落实“应用型”办学特色。

第二是学科上走特色发展之路。具体来说,这一定位要求民办高校新闻教育在媒介大汇流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全媒型”人才培养与“精细化”人才培养的关系,将二者统一起来,突出特色。多年来,民办高校在学科发展方面提出的“错位发展”往往沦为“低位发展”,在学科发展上对公办高校亦步亦趋、东施效颦、邯郸学步,在追求“全媒型”人才培养的转型之际,则不能重复之前的错误,追求“大而全”的学科定位,而应根据民办高校的实际,充分利用民办高校办学机制更加灵活的特质,重点突破,精耕细作,构建品牌学科和专业。

新闻专业技术人员范文6

一、适应新闻专业人才转型要求,确立人才培养新定位为了适应媒介融合发展带来的人才需求情况的变化,国内高校新闻专业必须调整既有的办学思路,确立人才培养新定位。

一方面,要由培养适用单一类别媒体的采编人才向培养适用融合媒体的采编人才转型。过去,我国高校新闻院系都是围绕单一形态的媒体进行专业设置的。从媒介融合发展的视角来看,其中最明显的症结就是新闻实务类课程过分细分,人为割裂了报纸、广电、网络等不同媒体业务技能的培养。例如,报媒专业主要按报社采编流程来规划课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课程主要着眼于为广播电视机构培养业务能手。这种依媒介种类安排教学内容的做法,难以培养出适应媒体融合发展所需要的专门人才。“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以及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传媒间的介质差异正在被打破,这种按媒介种类来设置的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媒介发展的现实需要。”[2]相对于单一媒体,媒介融合发展意味着媒体从业人员的采编意识、知识架构、职业技能等方面要向“全媒体”拓展。“在媒介融合情况下,文字记者与摄影记者、记者与编辑、报纸媒体的从业人员与网络媒体的从业人员等等这些概念将会被淡化,因为新闻从业人员将同时具备多项职能、扮演多种角色。”[3]因此,培养具备采、写、摄、录、编的综合业务素质,具备报纸、广电、网络等多种平台作业能力于一身的融合媒体新闻采编人才,是今后国内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走向。

另一方面,要由偏重培养“采编”类人才向培养“采编,’与“运营”兼备类人才转型。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新闻专业主要侧重培养新闻采编人才。随着媒介的融合发展,这种单向度的人才培养取向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如果说记者、编辑会影响到媒体内容的吸引力与特色,从而影响到媒体的兴盛与发展,那么在媒介融合时代,高效的媒介平台管理者则可能直接关系到整个传媒行业的变革和兴衰。”[4]与国外同行相比,中国传媒业的经营管理相对滞后,传媒领域迫切需要既懂新闻业务,又懂经营管理的人才。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的新闻教育在提供这类人才方面却存在着明显不足。此种情形下,国内高校新闻专业理当在人才培养取向上主动作出调整:由侧重培养“采编”类人才向培养“采编”与“运营”兼备类人才转型,以适应传媒业对采编与运营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二、实施学科基础宽厚、课程特色突出、具有前瞻性的“T”型人才培养方案

所谓“T”型人才,即学科基础相对宽厚,恰似“T”的—横,同时兼具专长与特色技能,宛如“T”的一竖。媒介的融合发展使传媒业今后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同质化竞争,新闻媒体在采编人员的选用上将很难再满足于能够胜任一般性的采编业务。知识面广博、学有专长、具备特色素质的“T”型新闻业务人才,将成为今后传媒界人才争夺的焦点。因此,高校新闻专业实施学科基础宽厚、课程特色突出、具有前瞻性的“T”型人才培养方案,已迫在眉睫。

(一)学科基础宽厚

实践表明,新闻工作者必须是个“杂家”,需要多种学科知识素养,学科知识偏窄一般缺乏长远发展潜力。“传媒市场对人才的选择已经说明,仅仅具有新闻传播的知识和技能已经不能适应媒介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科学的思维方法、多学科知识背景和跨媒体工作能力已经成为今天媒体选择人才的共同价值取向。,的确,当前新闻媒体普遍倾向于吸纳复合式人才。“复合式人才的培养,需要打通新闻专业教育、人文自然科学以及其他学科之间的阻隔,将多种知识融为一炉。”[6]因此,探索“宽口径、厚基础”的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新闻教育适应媒介融合发展形势改革培养方案的不二选择。除了要让学生学习新闻传播类课程外,还应将文、史、经、管及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学科拓展课程以合理的比例“配方”后提供给学生选修,以培养他们宽厚的学科素养。

(二)课程特色突出

在媒介融合环境下,激烈的同业竞争将使新闻媒体在采编人员的选用上更加青睐学有专长、具备特色素质的人才。因此,我国高校新闻教育亟需探索普适性与特色性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特色新闻专业人才。近年来,国内部分新闻院系出于特色化办学的认识,尝试将人才培养定位特色化、对象化,如确立国际新闻、财经新闻、法制新闻等人才培养取向,以寻求适宜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这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办学思路,其积极意义值得肯定。面对媒介融合发展形势,新闻专业的人才培养应该依循此种特色型人才培养思路。“新闻院系通过市场调研,可以选定一个特定的细分市场,然后集中力量以获得该市场的竞争优势。m高校新闻专业应根据学校区域环境和办学资源优势,确立可行性强的差异化办学定位,进而构建专业核心价值。

(三)具有前瞻性

今天的传媒业早已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格局,无论是传播平台、载体形态,还是内容呈现方式,都呈现出曰新月异的变化。因此,新闻专业在培养方案上保有适度的前瞻性,才能适应急速变革的媒介环境对新型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尤其是新闻实务课程要能及时容纳新的传播形态所带来的新的业务操作规程。例如,中国人民大学近年来就根据新闻传播业界的变化情况,结合自身办学条件,在本科专业教学中尝试推出了新闻学专业选修课程包、传播学(新媒体、视觉传播)选修课程包、广播电视专业课程选修包等。不同的课程包根据其人才培养方向、侧重点和具体需要,设置一些相应的前瞻性实务课程,如“网络互动管理”、“视觉传播实务”、“品牌传播”等,供学生选择后深入学习,成效较好。

总之,实施“T”型人才培养方案,各高校新闻院系须结合自身的办学实际,通过构建切实可行的课程体系来加以落实。这种课程体系,总体上应由通识性课程(学科拓展课程)、新闻传播主干课程、特色业务课程以及若干前瞻性专业延伸课程四类课程模块组合而成。

三、探索“请进来”与“走出去”有效对接的人才培养优化思路

媒介融合发展环境下所需要的全媒体型新闻专业人才,仅仅依靠高校自身的办学资源将很难培养。“适任而充足的教师队伍,开放宽松的育人环境,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以及高水准的专业实践基地,是办好新闻传播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8]因此,国内高校新闻院系应该积极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等形式,对师资力量、育才环境和实践平台进行全面优化、升级,进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优化师资力量

与西方高校的新闻专业教师往往是来自于业界,具有丰富的传媒实践经验不同,国内高校新闻专业的教师多数缺乏媒体就职经历,这已经成为现今我国新闻教育的一个短板。“我们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教师队伍正面临着素质提高、知识重构、技术提升、学养加深、能力再造的任务。,教育实践表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居主导作用,对学生学业的优劣起着重要影响。因此,优化师资力量,是提高新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条件。一方面可以通过“请进来”的方式,聘请新闻业界的资深人士做专职或者兼职新闻教师,以提升高校新闻专业教学特别是新闻实务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水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帮助校内缺乏新闻职业经历的新闻教师赴媒体开展观摩、交流乃至采编实践,增强对新闻实务的直观体验,深化对新闻业界发展现状的了解。此外,还可以与国外新闻院校开展对口交流,以拓展教师的教育教学视野。

(二)优化育才环境

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可以很方便地加入到新闻传播活动中。面对这类非职业新闻传播者,新闻专业的大学生必须具备出色的专业素养,才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确立自身的独特价值。但是,在当前的办学格局下,要提升新闻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就必须优化育才环境,使学生们在专业学习中能够受到良好的熏陶,得到合理的引导。一方面,积极请进媒体成功人士进校园,开讲座、做报告,与学生开展交流;另一方面,可以分阶段、有步骤地安排学生赴新闻媒体观摩、实践。通过这种“引进来”与“走出去”,让学生近距离了解新闻媒体、了解新闻人,从中得到良好熏陶,从而开阔视野,激发职业信仰,提振学习热情,涵育专业素养。

(三)优化实践平台

媒介的融合发展,对新闻人才的业务技能提出了全新要求。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新闻专业必须充分重视学生业务技能的培养,特别是基于数字化技术的采、写、编、摄、播等综合业务能力,所以,必须采取得力措施优化学生的实践平台。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校内的各种媒介资源(如校园广播台、校报、校园网站等),为学生构筑坚实的业务实训平台,为他们提供全天候的动手实践机会;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建立“高校+媒体”的校媒合作机制,积极利用社会媒体的相关资源服务于学生的新闻业务实践。例如,暨南大学从2007年开始,就与南方报业集团联合推出了“暨大准记者南方训练营”,有计划地安排大二学生赴南方报业集团参加实训。这样,学生可以尽早地接触到新闻媒体内部的采编业务情况,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新闻意识,夯实业务素质。

四、建构多元化的职业愿景,拓宽学生就业之路

新闻教育历来有着很强的职业导向,要在媒介融合时代求取生存和发展,必须拓宽学生的就业之路,否则,就有可能被社会所淘汰。“社会变革对新闻教育的挑战主要反映在社会对新闻人才的需求和选择上。由于传媒业自身在吸纳新闻专业学生就业方面毕竟容量有限,因此,各高校新闻专业在学生的就业上,不能简单设限于去媒体做新闻这一狭窄出口,而应该引导学生建构多元化的职业愿景,拓宽就业之路。

首先,引导新闻专业学生合理设定职业目标,以促进就业时人员的合理分流。当前,国内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办学总量相对过剩,人才供需相对失衡。同时,各高校新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普遍低于业界预期,难以与业界人才需求有效对接。笔者与课题组成员在对《重庆日报》、华龙网、《扬子晚报》等几家媒体二十多位编辑记者所做的“媒体对高校新闻专业毕业生素质的评价与期盼”相关访谈及问卷调查中发现,只有两成的人认为在面向媒体求职时新闻专业毕业生比其他专业毕业生有明显优势,而近七成的人则认为优势不明显。

新闻专业技术人员范文7

当谈到数据新闻的时候,不可避免地要讨论交互设计、数字媒体架构改革等话题。是的,它们的确密不可分。要有效地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常常需要借助交互设计的手段,要让懂得交互设计的设计师和程序员加入媒体,并和记者编辑们在一起工作,这也是对新闻编辑部架构的不小挑战。现在割裂的工作流程和管理方式肯定无法应付未来的局面。而数据新闻让我们开始准备,让不同背景的人加入媒体,并且让他们一起工作。

数据新闻的价值和意义,在于摆脱碎片化的内容处理方式,也在于逼迫媒体面向未来在工作流程、部门架构上改革。许多西方媒体在数据新闻领域屡屡拿奖,也在多媒体新闻、交互新闻等领域有亮眼成绩,这些源自它们在背后进行的管理革新。

《纽约时报》拥有许多复合型的人组成的团队,这些人既懂新闻,还懂数据、设计、编程,一个项目从策划到实施,几乎能一个人包干。而这些人的背景呢?一部分是在计算机辅助报道或数字媒体方向积累多年的采编人员,还有一些是“弃理从文”的科班计算机工程师、统计学硕士甚至博士们。这样的“发达”局面,对我们有什么借鉴价值呢?

进化并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人才的积累和组织架构的调整都非常重要。在一些媒体的早期阶段,它们利用一些中间人将现有的采编力量与技术人员组织在一起,完成了许多复杂的数字媒体创新项目。2012年秋天,我在位于华盛顿的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数字媒体部实习,同时为自己的毕业作品做采访。我对美国国家公共电台、《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等媒体的一些中间人进行了采访。

中间人是谁

帕特里克・库珀(Patrick Cooper)在2010年加入美国国家公共电台时,他的职位是叙事工具经理。这个名字有点奇怪,你可能在美国找不到第二个人。“我选择了这个名字,因为他们给我提供的选择更加模糊,比如内容管理系统经理。”库珀说他仍然需要经常解释自己的职位究竟是干什么的。

劳伦・基恩(Lauren Keane)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她曾经是《华盛顿邮报》的数字媒体创新编辑。当她2012年离开去斯坦福大学深造时,她的同事们给她写告别信,有人甚至问她:“你究竟在过去五年中是做什么的?”他们总能看到她,她总是参与多个项目团队,总和记者、设计师和技术人员一起工作,很少有人能弄清楚她真正的职责是什么。“说清楚我的职责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我的工作在不断改变。”她说。

不断变化的媒体产业创造新的职位,比如互动新闻编辑,新闻应用开发工程师和数据新闻编辑。他们的工作职责是不同的,但共同点是:他们协调记者和技术人员一起进行数字媒体创新项目。10年前他们的工作可能并不存在,但现在他们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现在的新闻表现形式更多样,有的故事可能适合做成一个可供搜索的在线数据库,一些新闻可能适合交互的多媒体效果。媒体在新闻生产环节需要越来越多的技术参与。然而,记者和技术人员有着迥异的教育背景和专业原则,在一起工作时可能面临挑战。技术人员认为记者的想法老是不切实际;记者认为技术人员不在乎讲故事,而且很难理解他们的技术用语。因此,在他们之间,可以安排一些这样的中间人:首先,中间人的主要自我认同是记者而不是技术人员,因为他们将专注于讲好故事,而不是炫技;其次,中间人的主要职责是组织数字媒体的创新项目,与记者和技术人员频繁地工作在一起;第三,中间人需要拥有新闻和技术方面混合的技能,以便与两方沟通。因此,中间人的角色更像项目经理,而不像传统编辑。

“有时我叫自己翻译,”劳伦・基恩说,“但不是逐字逐句翻译的意思。我的目标是告诉团队成员其他成员表达了什么意思,有什么样的需求。”她还有另一个比喻:“我经常说我像自行车车轮的中间,让有不同技能、原本不习惯一起工作的人合作起来。”

帕特里克・库珀认为自己是“一种双方关系的促进者”,因为中间人不应该只是把A的话传给B,“最重要的目标是为用户打造良好的体验和提供宝贵的工具”。

中间人是弥合职业差异,促进数字媒体创新的人。在这个概念下,很多媒体行业的职位都可以归为此类,而不同的专业领域也造就了职位名字的不同。

中间人的职责和工作流程

1.职责和时间分布

劳伦・基恩的一周通常是这样的:她经常同时在好几个项目团队,和编辑部各个部门的人一起工作。这些团队通常根据项目的具体需要组建起来。有些可能是很小的团队,有一个记者、一个摄像师、一个前端设计和应用程序开发人员。而有时团队可能超过10个人,有的成员在早期阶段就加入了,另一些可能在项目快结束,需要有人对项目进行整合、并推广的时候才加入。劳伦・基恩会有小组会议或者一对一的会议,来发现工程师需要什么支持,或是记者掌握了什么新材料。这样的会议和管理工作通常会占用她2/3的时间。其他的工作时间,她可能在修改代码,帮助做新闻背景调查或者做任何其他成员需要她帮助的事。

帕特里克・库珀用他30%的时间来帮助程序员和设计师清除障碍。他认为这部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你真的需要跳出指挥角色,而与人真正合作”。他曾经花三个小时,用“复制+粘贴”的方法帮程序员转移代码,只为让同事有时间做更有技术含量的事。

其他的70%是管理工作,他的三大工作职责是“执行计划以进一步发展网站和系统”、“制定、评估现有的有效方法”、“了解同行的动向”。

2.工作流程和管理系统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从科技公司学来一套叫做“Scrum周期”的项目管理方法,并且在整个数字媒体部实施,目的是保持通畅的沟通,并且敏捷开发,随时根据情况调整项目目标。它按照两周为一个工作周期。在每个周期的开始,各组有一个规划会议,团队成员会计划和安排项目。在每个周期结束时,有一个对过去周期评审会议,讨论操作中的进步和缺点。在周期过程中,团队成员会有每日的早会,沟通三件事情:自己昨天做了什么?今天要做什么?遇到什么障碍?他们还搭配在线管理软件跟踪待办事项清单,并明确每个任务分配给什么人。

在《华盛顿邮报》,“没有这样的系统,但是有很多会议,和很多老式的管理方法”。劳伦・基恩说。但是,缺乏管理系统并不是她面临的最大困难,最难的是说服有传统思维的编辑支持数字媒体创新项目。对于这样的媒体,复杂的管理系统或许会让更多人望而却步,更不愿意参与项目。美国国家公共电台在过去的几年里专门雇用了大量员工来搭建数字媒体平台。因此数字媒体部门的工作人员一般比较年轻,他们适应新的管理系统也更容易。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1.技能

究竟什么样的人可以与这些不同背景的人一起工作并且起到桥梁作用?帕特里克・库珀说,你不需要是所有方面的专家,但是你需要明白这些方面的事是如何做到的以及分辨什么是简单的和困难的。帕特里克・库珀毕业于美国西北大学新闻学院,但他在2002年毕业后掌握了很多新技能,他也渐渐对数字媒体感兴趣,“在10年前,我绝对想不到我现在做的事情,但我一直期望在数字媒体领域做到领先”。他2003年起在《今日美国》报工作,在那里曾参与多个数字创新项目,包括创办一个突发新闻的博客,他一直运营和为之写稿,他还参加了很多众包项目。他的技能也是在这些工作中慢慢积累的。

劳伦・基恩没有学过新闻,她本科阶段在耶鲁大学学习经济学。她说从不讨厌数字,因此她自学基本的计算机语言时也很快。她一直对新闻感兴趣。她有几年的海外报道工作经验,也做过网站编辑。

帕特里克・库珀和劳伦・基恩都是从数字媒体这条路径上发展起来的,而布瑞恩・哈曼(Brian Hamman)则是通过计算机辅助报道的背景得到《纽约时报》的工作的。布瑞恩・哈曼是《纽约时报》互动新闻组副组长,他的职责与帕特里克・库珀和劳伦・基恩类似。他大学主修美国文学研究,还辅修计算机科学。研究生时他在密苏里新闻学院主修计算机辅助报道,毕业后在美国全国计算机辅助报道中心工作过。

他们都从职业生涯早期在数字媒体领域选择了专攻方向,并通过工作中更新更大的项目不断学习新的技能和经验。他们共同掌握的技能是HTML、CSS和数据库。除此之外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专长,比如内容管理系统、专业报道或更深的计算机语言。

他们的另一个重要能力,是项目管理技能,而他们都没有管理教育背景。他们因之前的工作被提拔到项目管理的角色。同时,他们的作用又不同于一些其他行业的经理,他们更常作为项目的促进者而不是决策者,这也促成了更协作的管理方式,而不是等级化的管理风格。

2.挑战

有了多元的技能准备,他们能更好地与不同专业背景的人交流。帕特里克・库珀说,“我们的成员都有不同的特长和思考方式……而我们的工作又是处理这么多新东西。”很多时候,他需要使用从新闻学院学到的沟通技巧,关键就是问问题。“对于我不明白的事情,我应该问问题;如果看起来团队里有人不明白,我也需要把问题抛出来。这是新闻人擅长做的。”

沟通问题只是中间人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布瑞恩・哈曼表示组建一个项目团队和争取资源也具有挑战性。《纽约时报》的互动新闻团队与新闻中心的许多团队都合作紧密。他需要做大量的规划和管理,组建各种报道项目团队,让相关的人加入进来,决定这些成员何时加入最有效率,并确保有日常工作职责的成员也能充分投入到这个临时的团队中。

许多中间人也和布瑞恩・哈曼一样,需要带领团队,对未来的方向有清晰而正确的认识。而未来趋势的多变和需不断创新的压力,也让勾画未来变得不那么容易。

中间人角色意味着什么

互联网时代的媒体,不再是内容垄断者,新技术让大家都有机会制作和内容。传统的传媒机构非常需要利用这些技术,并继续生产各种高品质内容。在新闻生产阶段,媒体需要越来越多的新闻和技术的融合。

伯特・赫尔曼(Burt Herman)创立了一个组织叫做Hacks/Hackers(文人/黑客),是一个旨在让记者和技术人员一起合作,进行数字媒体创新的非营利组织。他认为不应该孤立地看中间人角色,“而是整个组织需要思考合作问题”。一些组织成立了独立的实验室,有些地方会建个研发部门,但最关键的是将协作理念在整个机构推进。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的尝试方法不完全相同,但他们的共同点是:拥抱挑战,并以此为契机,探索新的领域。这样可以更好地讲故事,也能有更好的商业价值。布赖恩・哈曼提到,有一些广告商专门要求投给交互新闻产品的页面。

从媒体机构的角度看是拥抱变化,那么从媒体从业者的角度呢?

首先,新闻基础素养

使用新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讲故事。“虽然你需要很多新技能,但从讲故事的角度出发,不能只用技术的角度看问题,否则它只是信息。”劳伦・基恩说。她有新闻报道的经验,这使得她有威信。人们会相信她的判断,因为他们知道她会做好的新闻。这是新闻专业学生的好消息,因为他们的学习不是没有价值的。帕特里克・库珀认为,如果你有传统媒体的工作经验做基础,可以有更好的创新。

其次,好奇心和尝试新事物

无论做新闻已经多在行,你必须愿意尝试新事物。你可以利用各种免费工具和在线课程。伯特・赫尔曼建议,“你应该尝试不同的博客平台,试着用不同方式讲故事,尝试一下Instagram等,真正地多试验。”帕特里克・库珀说,从其他的领域吸取讲故事的灵感也非常重要。

最后,了解事情的基本原理

新闻专业技术人员范文8

关键词:传媒行业;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育;新闻传播人才

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以下简称为“双创”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随着一批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参与投入,“双创”教育的重心逐渐触及更深层次的学科建设,乃至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重构。新闻类专业作为与社会经济关联密切、实践应用导向较强的学科,处于高校“双创”教育的前沿阵地。然而,研究型大学新闻类专业“双创”教育应如何开展,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南京大学着力构建的创新型新闻传播人才模式,可以在这方面提供一些参考。

一、新闻类专业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高校新闻类专业作为传媒人才成长的摇篮和新闻媒体队伍建设的基础,关系到新闻舆论工作和文化传媒产业的长远发展。当前,在高校新闻类专业推进“双创”教育,既是顺应时代的必然之举,也是自身发展的应然之道。这种转型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回应国家层面的期待。这一“新”的格局,要求传统舆论引导方式的整体变革,呼唤新闻专业教育理念内容全面创新,引导学生养成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的行为习惯。二是回应行业发展的大势。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文化传媒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对新闻类专业教育带来了巨大冲击。一方面,媒介技术层出不穷,不同媒介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需要新闻类专业教育以充分的创新意识,超越技术本身去把握媒体融合产品生产的规律。另一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深度渗透,文化新业态迅速崛起,并不断凸显其“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过程中的引擎作用”[2],这就使新闻类专业教育一定程度上还承载了社会整体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期待。三是回应人才输出的需求。近年来,新闻类专业教育的人才适配度急剧下降,大量毕业生走上非传媒领域岗位,与文化传媒产业的火热现状相比体现出较大反差,反映了新闻类专业人才培养与传媒产业转型需求之间的疏离。而自媒体时代的全面到来颠覆了传统媒体的生产模式,自媒体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新闻传播方式,它改变了传者、传播渠道以及议程的设置,对新闻传播方式进行了多元化创新”[3],也由此模糊了媒体从业者与用户之间的技术壁垒,专业人员的不可替代性亟待重塑。更有甚者,当今媒介技术超乎想象的更新速度,使新闻专业教育正在教授的媒介技术可能已是“明日黄花”。如何能使学生理性应对不断刷新的媒体市场,克服“颠覆性创新”带来的本领恐慌,适应乃至逐渐占据新媒体项目的主导地位,是新闻类专业教育转型的高端目标。

二、新闻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基于上述原因,目前国内外新闻教育已经开始寻求替代性思路,创新创业模式成为不少院校新闻教育改革的方向[4]。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和理念层面的误区,可能造成新闻专业“双创”教育改革偏离方向。第一,存在将“双创”教育与新闻类专业教育割裂开来的错误倾向。把“双创”教育融入新闻专业教育,是国家之需、行业所盼,也是新闻专业教育转型的有效途径。但在现实中,“双创”教育常常被简化为几门名称中含有创新或创业的课程,只是在原有课程体系基础上增设的选修课程,其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是“嫁接”而非“融合”。有的教师认为自己教授的课程主要是传统媒介知识,与“双创”无关;有的教师认为“双创”教育就是组织一些活动或竞赛,只要学生工作方面积极动员学生参与,自己提供一些指导建议、学生竞赛获奖就可以了;在一些研究型大学中,更有教师认为“双创”教育主要体现在学生社会实践和实习阶段,而专业教育阶段仍以理论教学为主。究其根本,这反映出不少高校教师没有正确看待专业教育与“双创”的关系,对新闻类专业教育转型的意义认识不到位。事实上,“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是不矛盾的,两者不应该成为‘两张皮’”,而应该拧成“一股绳”,“实现‘水融’”[5]。第二,存在将“双创”教育片面曲解为“创业动员”的错误倾向。教育部官方文件指出,要“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6]。这就启示我们,“双创”教育的改革成果应凝结为人才培养理念的全面更新,而“双创”教育之于新闻专业教育的重要性,决定其更应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然而在现实中,有的学校将“双创”教育等同于创业项目孵化,过分关注学生在校期间创业项目的“上马”数量,目光聚焦只限于部分有创业意向的学生群体,而忽视全体学生“双创”精神和能力的培养。而纵观目前新闻类专业在校生创办的运营项目,基本上只能提供一些技术型或工具型的低端产品,如网页开发、新媒体运营、纪录片拍摄等,持续存活率也不高。参与者虽然能获得直接面对市场的宝贵经验,但却不足以成为新闻类专业“双创”教育的全部内涵。第三,存在将“双创”教育等同于技术学习和手艺磨炼的错误导向。由于新闻类专业教育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较高,加上媒介融合时代市场对样样皆能的“超级记者”的渴求,致使一些学校将“双创”教育等同于实训教学,只注重学生媒体操作技能的提高,而将采、写、编、评、播等基础技能抛诸脑后。由此,学生参与“双创”实践被异化为对多媒体设备使用的依赖,他们对各种编辑软件、音视频制作器材如数家珍,但采写基本功却并不扎实,“内容为王”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受这种工具理性倾向的影响,不少研究型大学的新闻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更加壁垒分明。同时,这种对技术操作的重视,还在很大程度上侵蚀了学生对知识广度、思考深度的提升愿望,使他们不自觉追逐新产品的外观,而忽视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最终陷入比文笔不及中文专业、论视野不及历史专业、谈时局不及政治专业,甚至比作品不及艺术院校的尴尬境地。

三、创新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探索实践和经验启示

可见,研究型大学新闻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需要立足人才培养目标全面审视传统专业教育体系,探索构建“双创”教育融合专业教育的合理定位及有效路径。基于此,南京大学明确在融合专业教育基础上开展“双创”教育,尝试构建创新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

(一)基本理念

首先,在目标定位上,明确要培养面向新时代媒体环境的创新型新闻传播人才。党的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为此,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以下简称“南大新传院”)结合文化传媒市场需求,确立了“双创”教育的基本路径,即引导学生充分把握传统媒体技能,在此基础上通过“创新精神”的培养,努力成为复合型全媒型人才,进而通过“创业能力”的锻造,力争成为未来新媒体项目的发现者、创造者、主导者。其次,在人才特征上,描摹了创新型新闻传播人才的基本要求。传媒行业需要的全媒型人才,绝不只是各种媒体技术的“操盘手”,而更需要在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文化修养等方面均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因此,创新型新闻传播人才应该符合以下特征:通专兼备、知行合一,基础理论扎实、动手能力过硬,胸襟开阔、富有创新能力,具备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基于此,学院确立了“双创”教育的原则导向,即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想伦理教育与业务素质教育相结合。再次,在对象群体上,鲜明地提出要推进全员参与、全程覆盖。基于培养未来传媒项目领导者的目标,学院没有将对象仅定义为对创新创业感兴趣的学生,而是推动面向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双创”教育,并充分融合专业教育,把“双创”教育理念贯穿于全部课程体系之中。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上,力求从人才的长远发展角度出发,突出立足创新、孵化创业的培养理念,强调引导学生凝聚未来能够站在行业尖端的核心发展优势。

(二)实施路径

在明确理念的基础上,南大新传院充分调动全院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克服“双创”教育的几个误区,以“三多一开”为重点打造创新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首先,打造多元化的师资队伍。为避免“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割裂,学院积蓄了四种教师资源:一是“请进来”,引进媒体精英人才担任全职的实务教师,通过他们传递传媒行业最新的市场信息,以及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明确人才需求。二是“走出去”,利用共建学院的资源优势,聘请传媒行业一线翘楚担任学院兼职教师,以其“现身说法”保证学生能够接触到最新的前沿信息。三是用好“双聘”,促进学院专业师资经历“创新”实战。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到创新挑战前沿的传媒领域和机构挂职,在“创新”的实战体验中反思教学与现实存在的脱节问题。四是加大整合力度,凝聚一批创业导师,整合一批有经验、有资源的创业导师,为学院具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专业的咨询支持和具体指导,形成融专业教师、业界师资、实务师资、创业导师于一体的多元师资队伍。其次,构建开放性的课程体系。要进一步糅合“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必须在课程设置上下功夫,凸显对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的全面培养。一是专业课程融通理论与实践。为与文化传媒市场接轨,学院专业课程保持着较快的更新速度,突出教学紧密联系实际,关乎采、写、编、评、播等基本技能的课程都必须采风实践,鼓励学生课内学习、课外生产。如《读新闻》课除教授基本技能外,还鼓励学生自发组成编辑部,其音频产品“家书”成为全国首档大学生亲子关系栏目,登陆蜻蜓FM等新媒体平台。二是实验课程贯通课堂与市场。学院拥有非常丰富的实验室资源,从新闻采编、影像新闻、广告设计、电视编辑等基础型实验室,到网络传播、非线性编辑、DV工作室、模拟广告公司、国际新闻采编等提高型实验室,再到舆情研究、危机传播、计算传播、视觉传播、广告测评等研究型实验室,形成了传媒实验教学研究的集群和现代化的“全媒体中心”。三是以共建链接学界与业界。学院整合业界师资,开设优秀记者讲授案例的《名记者进课堂》、一线编导讲授电视广播节目创作生产的《广电大讲坛》《演播室节目制作》等,让学生置身于新闻生产和节目制作实战之中。四是以特色讲堂实现体验与引导。学工条线教师主导开发特色讲堂,包括启蒙导航的“职业导学课程”、创业校友经验分享的“新袖讲坛”、文创专题的“文化创享系列讲座”以及系统辅导的“创业与就业”课程等,引导学生更为明确意识到“双创”教育的实质。再次,搭建多层次的学生实训平台。实训是专业教育和双创教育的基础,需要结合学生群体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策划和建设。在这一方面,南大新传院推出了很多有开拓性的举措。比如:第一,促进“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无缝对接”,面向全体学生推出有必修学分保障的“项目包”,以整合的“未来编辑部”开展工作室式的仿真实训,形成融合新闻采写、视频编播、融媒生产于一体的全媒体矩阵。在运营方式上这些媒体以学生团队为主体,每个编辑部均设立主编、记者、责编、美工等岗位,并配备指导教师进行指导及审稿,在新闻生产实践中实现对学生创新精神、协作能力、业务素养和实战水平的培养。第二,扎根基层记录观察的社会实践。每年寒暑假,学院聚焦时代前沿、关注社会民生、配备指导教师,先后策划和组织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调查”“100人的抗战记忆”“丝路文化行记”“寻访百封家书,续写七十华章”等大型社会实践活动,并在这一过程中引导青年学子体验使命担当、传播文化自信。第三,面向不同兴趣学生群体推出各类“训练营计划”,使“双创”理念覆盖全体学生。通过“学术基地班”、创意设计训练营、微电影训练营、文创训练营,以及组建由专业教师牵头的影视戏剧中心、创意营销中心、数字媒体中心等,分别吸引学生参与创新、创意、创造、创业等不同层次的学习体验。2016年该院组织学生参与《南京长江大桥记忆计划》,在生产一批优秀纪录片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俯身大地的情怀。复次,开拓多维度的成果孵化途径。成果孵化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由于付诸实践的创业需要具备多重条件,因此必须开辟多种产品输出渠道,以防止“双创”教育被片面化为创业动员,而使大多数在校生望而却步。与多层次的实训平台相对应,南大新传院为学生的“双创”产品指向多种渠道。一是项目孵化,鼓励学生将学术创新成果如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学术基地班课题等,孵化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二是竞赛孵化,鼓励学生携带其个人或团队创新作品参加有影响的学科竞赛,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大学生记者节等。三是作品孵化,指导学生精心打磨深度报道、纪录片等毕业设计作品。近年来该院与腾讯等业内媒体平台合作,联合推出学生纪录片作品,引发了较强的社会反响。四是工作室孵化,支持有潜质的学生团队投入创业实战,并把握共建学院的优势推动校企协同,定向培养学生编导、主持人、出镜记者、纪录片策划等专门人才,为学生创业项目成长助力。

四、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与实证可见,研究型大学新闻类专业推进“双创”教育,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双创”教育需与新闻类专业教育充分融合,应尽可能动员全体专业教师参与,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第二,应立足创新、孵化创业,引导学生放眼行业发展的前景,培养未来媒体项目的领导者,而不应让某些特定媒体技术束缚学生的视野和创造力;第三,需要开辟多种成果孵化途径,引导学生全方位提升综合素质,锻造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J].求是,2019(6).

[2]王林生.互联网文化新业态的产业特征与发展趋势[J].甘肃社会科学,2017(7):13.

[3]李南.地方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新闻专业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6(6).

[4]牛亚琪.自媒体对传统新闻传播的转变和重塑[J].记者摇篮,2020(4):37.

[5]张烁.创新创业,高校怎么教?[N].人民日报,2015-07-09.

新闻专业技术人员范文9

[关键词]媒介融合 新闻 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长沙理工大学教研教改课题“数字媒体时代新闻人才培养的专业化路径探索”(JG1457)成果;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权力场域中的媒介拟态消费环境建构研究”(11YBB016)的系列成果之一

2000年,美国的“坦帕新闻中心” (Tampa’s News Center),将传统的报纸、电视台和网站整合于一体,采用开放式、圆桌式的办公空间,所有媒体工作人员在圆桌上进行统一的报道部署。

2006年,英国BBC将电台、电视台及网站的编辑部整合成一个统一的新闻编辑部,实行全平台的360度采编。

2008年7月,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宣布全媒体采编系统正式运营, 集团记者不再局限于向哪家媒体供稿,而是由集团统一调配,记者的稿件也向多个全媒体终端——纸质报、手机报、多媒体数字报、电子移动报、户外视频等。2009年3月7日,《杭州日报》告别单一纸质媒体时代,实现“报网合一”,同时增加摄像视频报道,打造三驾马车式的融媒体。2013年底,单日最高访问量突破55万,页面浏览量突破325万。

2013年,《纽约时报》的“雪崩”全媒体报道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2014年3月,在世界媒体“马航失联报道”的新闻战中,CNN媒介融合的立体传播体系令人印象深刻。2014年4月,英国《卫报》因“棱镜门”的报道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这是其新媒体转型中“开放新闻”实践的一次成功证明。

伴随着数字传播技术的发展,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以及手机等不同形式的媒介彼此之间的互换性与互联性不断加强,媒介融合的趋势日趋明显。媒介融合推动了全球媒体业态的根本性变革,带来了全新的新闻业生态和业态,对新闻从业者的专业素养要求全面提升。媒介传播手段以及传播方式的融合,对当下的新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媒介融合与新闻传播专业教育分裂、传播方式多元化与新闻传播学生去向的困局等问题亟需积极应对。

一、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业生态和业态的全面变革

数字技术打破了不同媒介形式之间的介质壁垒,同一内容可以通过不同的介质进行传播。分立的互联网、印刷出版、广播电视信息传输平台逐步走向统一,信息接收终端也迈向多媒体化。新的传播技术带来的媒介融合对传统的新闻生产格局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带给新闻实务巨大的变革,传统的采编形式无法满足新闻媒体发展的需要。“融合新闻”的采编管理不再是报纸、电视、网站各自为政,而是在全方位技术运用基础上整合新闻传播资源,建立新的流程,是对多种媒介新闻生产流程的重组和整合。美国南加州大学安利伯格传播学院教授Larry·Pryor认为,“融合新闻发生在新闻编辑部中,新闻从业人员一起工作,为多种媒体平台生产多样化的新闻产品,并以互动性的内容服务大众,通常是以一周七日、每日24小时的周期运行。”[1]此外,媒介融合技术带来的信息全球化,将中国新闻业推向了世界舞台,21世纪的中国需要现代新闻业,需要新闻行业的高端专门人才。

媒介融合也改变了受众被动接受信息的角色。媒介融合扫除了社会个体成员参与新闻生产的技术障碍,传统媒体的垄断地位不再,“草根新闻”、“公民新闻”日渐兴盛,受众借助低门槛的传播新技术,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新闻的制作与传播过程。互联网环境的日益成熟为公众提供了多样化的信息传播平台,QQ、MSN、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使受众间能够实施即使互动和反馈,进一步改变了社会舆论生态的版图。中国社科院的《2014年新媒体蓝皮书》显示,中国目前拥有6亿微信用户。中国的微博用户数量由2010年底的6311万猛增至2012年6月的2.74亿,使用率增长近300%,[2]思想表达和参政议政功能提升明显,成为揭发贪腐事件的前沿阵地。另一方面,信息来源的多样化,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垄断格局,受众对信息的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再停留于新闻要素告知层面,而是对新闻背景、关联事件有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对新闻事件的深层次报道和某一领域的专业分析要求也在成长,这对新闻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媒介融合与新闻人才培养趋势

目前新闻传播学科本科阶段的专业方向,基本上是在数字化信息技术全方位进入新闻传播领域之前设定的。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的专业知识界限和专业技能界限都被更大程度地突破,新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应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与兼容性,而这无疑需要分析人才培养的趋势,以利于调整人才培养思路。

1.媒介技术运用能力成为入职基本素养。

尼尔森2012年5月的一项上海跨屏研究样本调查显示:半数上海消费者进行着多屏媒体的同步消费。在上海地区,30%的消费者在收看电视的同时使用手机和电脑,11%的消费者同时收看电视并使用电脑,9%的消费者收看电视时使用手机。[3]美国报业协会今年4月的调查报告:74%的互联网用户以报纸作为主要信息源,其中54%通过多平台、至少67%使用报纸以外的一个平台。[4]新闻从业者从“单媒体型”转向“全媒体型”,是媒介融合发展的客观需要。目前全球媒体正在急速转型中,多平台、移动化,社交化运用,全息式呈现是大势所趋。2012年伦敦奥运会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全媒体时代里体现媒介融合力量的平台。3D制播、高清巨屏等新技术手段迅速发展,新媒体层出不穷,智能移动终端、有线和无线互联网不断拓展聚集用户,媒介技术运用能力成为新闻人才入职的基本素养。

媒介融合需要全能型记者编辑,他们不仅要能做传统的广播、电视、文字报道和图片摄影,还要能为报社的网站、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提供多内容。高校培养的新闻人才要能同时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手段进行报道,能写新闻,能摄影、摄像、制作网页等。高校需要培养新闻专业学生对不同媒介特 色的清晰体认,面对新闻事件,要能够运用各种媒介资源,确保采制过程各环节紧密配合,且能为不同媒介形式的报道准备好素材,他们在具备电脑、照相机、摄像机以及传输设备等硬件操作技术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形成跨媒体的思维模式。

2.新的媒体岗位亟需内容整合能力。

新科技不只带来传输平台和传播技术的变化,新闻人才的传播理念、工作方式、业务内容都在改变,对新闻生产传播的各个环节都会产生影响,西方一些媒体已经在积极应对。未来的新闻业需要的不仅是技术意义的采编者,能够在多媒体集团中进行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新闻人才,将成为未来新闻业的核心人物。这种“全能”不只是懂得技术的运用,还包括不同形态的传播特点与理念,包括知识面的复合。例如,美国坦帕新闻中心一个重要特色,在于设立“新闻内容协调官”职位,对内负责3家媒体的协调联系,对外与在外采访的记者保持联系,对现场发生的事情有所了解,根据情况决定是否临时增加或撤走记者,对资源进行更加合理的分配。协调官要考虑如何在多种媒介上针对媒介特性与受众特点分配新闻信息,如报道角度、时间、传播方式的选择。

同时,新闻媒介将不再只是功能单一的信息传播者,而是媒介产业链中处于上游位置的内容提供商,承担着对新闻产品资源进行深度开发的重任。编辑、记者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培育、打包增值产品,实现新闻信息的二次销售。多媒体分配总编辑(Multiple Assignment Editor)就是在媒介融合之后担负着特殊任务的高层编辑人员。

总之,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人才拥有的,不仅是硬件操作能力,更是全媒体的内容采访写作、创造与整合能力,需要丰富的媒体知识、深厚的人文功底与扎实的新闻传播理论基础。

3.全球视野、独家视角型新闻人才是稀缺资源。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业的竞争不再局限于一国疆界之内,而是在国际层面上展开竞争。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事务当中,只有在重大国际新闻报道中有优秀表现,才能赢得同行的尊重,也才能在重大国际事件中,独立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守望国家利益。同时,国际新闻大鳄早已瞄准中国市场,一些集团已经以各种各样的方式间接地进入中国,政策的进一步开放使他们会进一步大规模的进入,这是当前新闻从业人员必须面对的新闻业态。

此外,随着新闻信息渠道的剧增,人人都能成为新闻的者,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垄断将不复存在,“独家新闻”资源日渐稀缺。受众对于新闻质量提升的要求在迅速增长,新闻的深度和专业性是激烈竞争中的制胜法宝。传媒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为受众提供优质信息资讯的同时,对同质的新闻事实做出独到深刻的解释显得尤为重要,独家视角、深度报道成为传媒在媒介融合时代的制胜法宝:单纯地提供新闻事实已不能满足受众的需要,受众需要新闻传媒在提供基本事实的情况下,对事件做出解释。

高校需要培养能为受众整合、梳理、分析杂乱无章的信息,清晰呈现出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和意义,并提供针对新闻事件的有价值的解释和观点的新闻人才。这种吸引受众的专业信息分析整合力,来源于对人才培养中宽口径、复合纵深知识结构的重视。能深刻理解把握全球化背景下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把握时代脉搏,能将新闻资讯放在社会时空架构下,满足受众的信息消费需求的新闻人才将是各家媒体争夺的对象。传统新闻学侧重技能训练的教育模式不可能根本转变,而传播学的导入,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避免人才过度技能化。同时,随着媒介资源的丰富和受众市场的细分,各种专业媒体不断增加,记者的专业性也越来越强。新闻人才培养既要注重既要承袭“万金油”般的工作能力培养模式,更需要培养学生对某类或某几类专业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对许多年轻记者来说,成为专家型记者是事业追求的目标。高校不能再停留在培养一般新闻从业人员的理念上,必须实现从粗放型的大规模新闻工匠生产迈向精耕细作型的传媒精英培养模式,致力于打造适合媒介融合时代的复合型新闻人才,与现实的新闻业实现对接,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新闻专业学生的对口就业率。

4.人际沟通协调能力仍然是关键。

优秀的记者都是社会活动家。如何获取采访线索,如何说服当事人接受采访,以及如何与采访对象顺畅地交流沟通, 获取真正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考验的是记者的人际沟通能力。当前,科技发展为记者的采访工作提供了很多便利,但面对面的人际沟通仍将是一种主要的、不可替代的采访方式。人际传播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传递和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信息的意义丰富复杂,反馈及时、互动频率高。人际沟通中的行为科学能力的培养对新闻记者,尤其是对刚刚从事新闻工作的年轻记者就显得更为重要。全球逐步变成“地球村”的今天,对记者的交流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闻记者不但经常要与有着相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还要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使用不同语言的人进行交流,人际交流能力培养日显重要。

此外,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产制模式处于转型中,总体趋向于各个环节更紧密的衔接,以确保新闻的时效性和新闻素材的深度挖掘,强调媒体的团队合作能力。在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时,由单个记者完成所有新闻素材的采集显[dYlW.NeT专业提供论文写作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然并不现实,媒体越来越倾向于派出多媒体采访组,通过分工合作,有组织地完成对新闻事件的多媒体采访任务,这也对新闻人才的人际沟通协调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高校在培养思路中应当予以充分重视。

注释:

[1]蔡雯:《试论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创新》,《今传媒》2008年第10期

[2]杨春:《社科院发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用户全球第一》,搜狐新闻,http://news.sohu.com/20120928/n

35412986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