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新闻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3-03-17 17:57:39

新闻论文

新闻论文范文1

中国当代新闻理论有着坚实的现实基矗其现实基础包括如下内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党的三代领导人的新闻思想;中国新闻理论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精华;中国当今生生不息、丰富多彩的新闻实践。

【关键词】当代新闻理论;现实基础;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近现代新闻理论;新闻实践

这里所说的“当代”,并不是史学上通常约定的“新中国建立以后”,而主要是指“改革开放以来”直至“当下”这样一个下限不断延伸的时段。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将上述时段区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本文中的“当代”,更多地是指“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后”。

中国当代新闻理论,与当代中国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以及生生不息的新闻实践相联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联系,有着自己的诸多特点:一是体现出鲜明的当代性。既然是中国当代新闻理论,那么它就必然摄入只有当代中国才有的新闻理论内容。必须思考和回答中国当代新闻事业所遇到的前所未有的重大的、现实的问题。这就决定了中国当代新闻理论具有很强的现实感,它绝不会远离当今社会现实、远离生动活泼的新闻实践。当然,历史上的新闻理论无疑也会呈现出与它所处的时代相对应的当代性,但是,中国当代新闻理论在体现当代意识方面,其自觉程度无疑强于以往。二是内容上表现出丰富性。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改革开放的深入,“地球村”时代的到来,我国加入WTO,这些重要事件或重要因素都促使我国当代社会生活变得更为丰富、更为复杂。与此相联系的是,新闻实践也体现出纷繁复杂的景观。中国当代新闻理论感应着时代脉搏的跳动,它是对当前新的新闻实践的科学概括和理性升华,因此必然呈现为较以前更为丰富复杂的形态。三是吸纳新知的节奏加快。以2001年为例,在新闻传播理论领域,一些刚刚出现的新闻现象、新闻实践,很快就进入了理论研究者的视野,并且每每成为热点。曾经有论者对2001年的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热点进行过如下描述:新闻理论研究向纵向发展,传播学理论本土化研究得到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掀起研究热潮,传媒经营管理研究持续升温,资本市场研究成为时髦话题,加入WTO对我国新闻传播业影响的研究受到广泛重视,传媒集团研究开始转向,紧密联系实践的传媒市场定量研究得到关注,全球化背景下媒体霸权研究引人注目,媒介批评进入“预热”阶段。①这说明,以往长期存在的新闻理论滞后于新闻实践的现象正在改变。四是呈现出海纳百川的开放性。中国当代新闻理论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从纵向来说,它继承了以往新闻理论中的精华,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新闻理论,党的三代领导人的新闻思想(这是中国当代新闻理论中的核心内容),中国历史上的新闻理论中至今依然有价值的部分。从横向来说,中国当代新闻理论广泛借鉴世界范围内新闻理论研究的许多优秀的理论成果和先进的研究方法,从中汲取营养;不仅如此,还放开眼光,从传播学、舆论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多相关学科中广为吸收学理的养料,借此拓宽研究视野,提高本领域的研究水准。五是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生活的变化频度加快,由于新闻实践的不断出新,因此,中国当代新闻理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前提下(党的三代领导人在马克思主义及其新闻观中,注入了许多新鲜的时代内容),适应时展需要,直面新矛盾,研究新问题,体现出与时俱进的品格。一些重要的理论观点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新闻实践面前更具有说服力和指导性。这就再次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存在决定意识。作为观念形态的新闻理论,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必须与经济、社会以及新闻实践的发展同步前进。这是整个理论当然也包括新闻理论衍变、发展的一条客观规律。

中国当代新闻理论有着坚实的现实基矗其现实基础包括如下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党的三代领导人的新闻思想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新闻思想,对于中国当代新闻理论来说,既是带根本性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其学理内容的重要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体系,是其新闻思想的理论基矗马克思、恩格斯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新闻、新闻工作进行过一系列准确而深刻的论述,形成了自己完整的新闻思想。他们从唯物史观出发对新闻的本质进行了深入考察,阐明了自由出版物和现实世界的反映与被反映关系,揭示了新闻活动的某些重要规律;他们科学地阐明了舆论的力量,并进行了发挥新闻舆论力量的成功探索,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他们关于党报性质的论述,也依然适用于中国今天的党报、电台和电视台。他们还为分析各种复杂社会关系中的报刊现象提供了许多范例。

列宁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同时又将它继续往前推进。他在《党的组织与党的出版物》一文中提出了党性原则这一重要命题,并对此进行了系统论述,党性原则后来成为我国新闻事业历来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他对于新闻真实性的鞭辟入里的精到见解,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极具可操作性;他要求报刊广泛而经常地向全国介绍范例和典型,注意发挥“卓越的范例”和“榜样的力量”的引导作用——这一切,对于今天的新闻事业和新闻实践仍然有着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也许可以这样说,中国当代新闻理论的许多基本观点,就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新闻思想;也有些观点,是由此派生出来的。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本身是处于发展之中的。马克思、恩格斯自身的思想也有一个深化、发展的过程。列宁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在某些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例如他所提出的出版物的党性原则毫无疑问就是一种创造,而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人,也顺应时代要求,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既有所继承又有所发展。

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长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新闻思想。他所提出的报纸是一种“重要的工作方式”的命题,“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和“要政治家办报”的著名主张,关于在新闻宣传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的思想以及对“实事求是”所作的经典解释,关于党报风格的重要论述,关于大力倡导新闻宣传的优良文风、反对党八股的精辟见解,都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宝库。

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中的重要成员刘少奇,同样为丰富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宝库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他对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新闻工作有着精深的思考。他提出了“桥梁”说,要求新闻传媒成为联系群众的桥梁;他提出了“竞争”说,主张在党所领导的新闻传媒之间展开平等的竞争;他提出了“客观”说,要求新闻报道做到“客观”、“真实”、“公正”、“全面”;他还提出了“代言人”说,要求记者甘当人民的代言人。

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邓小平从大局着眼,从阐明四项基本原则、安定团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反对错误思想倾向等等重大问题入手,对包括新闻工作在内的整个思想战线高瞻远瞩地提出要求,为新闻工作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矗邓小平为新华社《经济参考报》所作的“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的题词,以战略家的眼光,对处于信息时代的新闻传媒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总书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这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喉舌”论加以发展,提出:“我们国家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③这一论述同时强调了新闻传媒两个方面的喉舌(党和政府的喉舌,人民的喉舌)作用。二是提出了“舆论引导”这一极为重要的命题,并围绕这一命题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三是对新闻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提出了科学的构想和严格的要求。

此外,、陈云、、陆定一、胡乔木、李瑞环等领导人,也就新闻和新闻工作提出过很有价值的见解,都为新闻思想宝库提供过十分珍贵的财富。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基本精神是我们须臾不可偏离的准则;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也在不断地增添着新鲜的内容。这些,都是中国当代新闻理论坚实的学理基矗

二、中国新闻理论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精华

中国新闻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有许多精华,有许多历久而不失其价值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成果。在中国近现代新闻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两条线索。

循着第一条线索,我们看到,洪仁玕、王韬、梁启超、徐宝璜等人关于新闻的见解是颇为引人注目的。1859年,洪仁玕的《资政新篇》问世。他在该书的“新闻篇”中提出,报纸的功能主要是:政治传播功能(“上下情通,中无壅塞弄弊者”),舆论监督功能(“民心公议”、“”以泄奸谋”),信息传递功能(报道“各省物价低昂,事势常变”,“商农览之得以通有无”),人伦教化功能(“上览之得以资治术,士览之得以识变通”,“昭法律、别善恶、励廉耻、表忠孝”)。王韬的《论各省会城宜设新报馆》中提出,新报之益有三;一曰知地方机宜也,二曰知讼狱之曲直也,三曰辅教化之不及也,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了激进的报纸的功能。康有为新闻思想的创新之处:一是关于政党报刊的论述,二是关于新闻控制的论述。梁启超提出的本报(《时报》)论说“以公为主”、“以要为主”、“以周为主”、“以适为主”,本报纪事“以博为主”、“以速为主”、“以确为主”、“以直为主”、“以正为主”的观点,触及了新闻活动的某些内在规律,可说是别有意味。与梁氏同时代的还有谭嗣同和严复。前者的“报纸,即民史也”的见解,揭示了新闻与历史之间的内在联系;“盖方今急务在兴民权,欲兴民权在开民智”的主张,赋予新闻传媒以“开民智”的神圣使命,无疑透出一种灼见。严复《国闻报缘起》中的“一曰通上下之情,二曰通中外之故”,在界定报纸功能时表现出一种世界性的眼光,堪称至理名言。孙中山新闻思想中最有自己特色的部分是他的“舆论归一”的主张,这一主张是他的政治理想的体现。章太炎认为,新闻作品须以事实为本,新闻评论要有独立见解,如此方足以匡国政而为史官取材。在他看来,“以事实为本”,是新闻发挥“匡国政”功能的前提条件。这一概括表现出深邃的历史眼光。徐宝璜的《新闻学》,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说:“对于新闻学之重要问题,则皆有系统之说明,而讨论新闻报纸之性质与其职能,及新闻定义与其价值,自信所言,颇有为西方学者所未言及者。”在对西方新闻理论有所借鉴的基础上,更多地体现出创新的精神和理论研究的系统性。

以上所列对中国近现代新闻理论建设作出过贡献的人士,呈现出诸多共同特点。首先,他们的新闻学理研究(包括出于政治的需要对新闻所作的论述)或者新闻实务操作,大抵都受到过西方资产阶级新闻思想的影响;其次,他们结合自己的实践,进行学理思考,在新闻理论的某些方面进行了颇有真知灼见的论述;最后,他们的一部分见解,在今天我们从事当代新闻理论研究的过程中仍然有着不可低估的借鉴意义。

中国近现代新闻理论研究中的另一条线索所涉及的人物,既有邵飘萍、邹韬奋、范长江这样的著名新闻学者或记者,又有、瞿秋白、、刘少奇等革命家。他们都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及其新闻思想的影响,因而在论及新闻问题的时候,体现出很强的洞穿力。邵飘萍著有《实际应用新闻学》。他认为,新闻学是一门“处世穷理之学,不独新闻记者所应具,即多数国民最好亦能使之相当了解”。④认为,“新闻是现在新的、活的社会状况的写真”,“现在的新闻纸,就是将来的历史,历史不应是专给一姓一家作起居注,或专访一方面的事情,应当是注重社会上多方面的记载,新闻纸更应当如此。”从这一段论述可以看出,实际上就是要求传媒扩大报道面,而不是只把眼睛盯着少数几个人。1931年10月23日,瞿秋白领导的中国新闻学研究会在上海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研究无产阶级新闻学的学术团体。成立大会宣言指出:“新闻之发生,是依据于社会生活的需要;社会生活的整体,是基于被压迫的广大的万万千千的社会群众。所以我们除了致力新闻学之科学的技术的研究外,我们更将以全力致力于社会主义为根据的科学的新闻学之理论的阐扬。”这一宣言公开亮出了以社会主义为根据的“科学的新闻学理论”的旗号。邹韬奋在筹办《生活日报》时提出了一系列设想:(1)广博的言论;(2)统一性;(3)广泛性;(4)研究化;(5)文字大众化。与邹韬奋同时代的范长江在新闻价值问题上有独特的看法:“第一条,新闻必须是事实”;“第二条,新闻必须是新的事物”;“第三条,新闻的代表性”;“第四条,有利于人民”。⑤将是否“有利于人民”作为衡量新闻事实新闻价值的重要标准,这是一种颇有创见的思考。、刘少奇、陆定一不仅是新闻理论家更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的新闻理论观点已成为中国新闻学的重要内容。

由此可见,中国当代新闻理论的学理基础是相当厚实的。

三、中国当今生生不息、丰富多彩的新闻实践

新闻实践有力地支撑着新闻理论研究。这是因为,新闻实践是新闻理论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对新闻实践有着指导价值的新闻理论,源于丰富的新闻实践,是对新闻实践的正确概括和科学总结。离开了新闻实践,就不可能有任何科学的新闻理论。

中国当代新闻实践的内容非常丰富,归结起来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

(一)新闻业务的实践

一般认为,新闻业务主要包括采访、写作、编辑、制播等等。新闻业务的各个环节,都具有相应的规律,在从事业务工作的时候,必须遵循这些规律。新闻理论固然并不涉及新闻业务的操作层面,但新闻理论却必须对新闻业务的新探索作出理性思考和概括。

20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广大受众对新闻传媒和新闻事业的要求有了明显提高,而受众的这种要求往往又难以得到完全满足。这样一种矛盾迫使新闻传媒和新闻事业,除了从体制的层面进行某种改革以外,在新闻业务的改革方面明显地加大了力度。正因为如此,新闻工作者在业务方面进行新探索的频度大大加快。

在新闻采访方面,体验式采访在一些场合常常被采用。采访者除了进行一般意义上的新闻采访以外,还以特定的角色身份出现,注重于捕捉被采访者特定的心理体验。在这样一番采访的基础上形成的新闻作品,并不完全恪守客观报道的原则,而注重于突出采访中的心理体验。在中国大陆,为了获取社会特定群体的真实的生存状态。记者隐瞒自己的身份打入此类群体,进行卧底采访,这已经不是绝无仅有的事情了。这些,都需要从理论上加以阐述。

在新闻写作方面,文体的概念常常被突破。报纸新闻在传统的消息、通讯、新闻评论3种文体之外,又涌现出了一些新的难以命名的文体。1997年7月间,《新华日报》推出了一组7篇系列报道,总题为:“苏锡常:关于结构调整的对话”。这组报道的每一个单篇,都由“调查实例”、“记者观察”、“领导观点”、“学者点评”4个部件构成。每篇文章已经没有任何起承转合的文字,而只是4个部件的这样那样的组合。这一组报道,既不像消息,也不像通讯,当然也不属于新闻评论,可谓“四不像”。只要我们稍稍留意一下,就不难从报纸媒介上发现这一类“非驴非马”的新的新闻文体。

考察原有的新闻文体,我们也会有新的发现:由于新闻工作者存在着突破固有文体、进行文体创新的意图,并在这一方面作出了切实的努力,因此对某种新闻文体进行细分,难度已明显加大。

(二)新闻传媒经营的实践

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后,新闻传媒逐步走向市常到目前为止,国内传媒市场已经形成。②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传媒的经营不断得到增强。

传媒的经营包括:

一是新闻产品和其他信息产品的市场销售。这一点报纸媒介表现得特别突出。在一定限度内扩大报纸的发行量是完全必要的。因为报纸的影响力是以一定的发行量为基础的。现在需要从理论上深入加以研究的是:报纸的发行量与影响力、与经济效益之间的最佳结合点。

二是广告的经营。对于传媒来说,广告和新闻是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广告经营现在已经成为传媒经营的重要内容,广告收入已经成为传媒生存和发展的最主要的经济支柱。在传媒内部,广告部门的地位有所提升,广告经营队伍有所加强,广告的研究开发逐渐得到重视。传媒研究应当将传媒的广告经营作为自己重要的研究内容。

三是其他产业的经营。其他产业的开发,有些是充分利用新闻传媒现有的设备,承揽印刷加工业务,信息处理加工业务;有些则是进行房地产开发,或者经营旅游、宾馆、餐饮等业务。总之,新闻传媒除经营传媒产品以外,经营其他产业,目的是为了增强传媒的经济实力,获得传媒发展所必需的巨额资金。

四是资本的运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缺乏资本的媒体难以为继。吸纳资本,事关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大计。曾经有人将传媒的融资方式形象地概括为如下两种:一是“传媒办公司”,再将公司所获得的资本反哺传媒;二是“公司办传媒”,公司出资进入传媒资本运作的层面。通过上述两种渠道,传媒都可以获得资本,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是相同的;然而,传媒的自情况却不大一样。通过第一种方法,传媒获得了资本也保留了自;而通过第二种方法,传媒获得了资本却失去了自。1999年初,四川电器公司以93%的股份收购了《成都商报》的发行投递公司,与《成都商报》共同经营该公司。四川电器公司取得了《成都商报》10年的独家发行权,而《成都商报》则凭借该公司的经济实力“借壳上市”,从而获得了更多的资金。这类尝试,既为传媒的发展赢得了丰厚的资本,同时又将对于资本的回报严格地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应当说是可取的。

在传媒融资的问题上,在当前情况下,主管部门作出了相应的新规定。据新华社2002年1月15日报道,、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对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作了进一步部署。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大家关心的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融资政策作了介绍。我国的新闻媒体由国家经营,不吸收外资和私人资本。根据事业发展的需要,报业集团、出版集团、广电集团的新闻宣传部门经批准可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部门融资,其经营部门经批准可以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由集团控股,吸收国有大型企事业单位的资金,投资方不参与宣传业务和经营管理。发行集团经批准可吸收国有资本,非国有资本和境外资本,由本集团控股。由此看来,我国新闻媒体由国家经营,不吸收外资和私人资本,在这一点上是毫不动摇的。新的变动:一是报业集团、出版集团、广电集团的新闻宣传部门可在规定的部门融资,这些有关部门的资金能量将得以释放;二是明确规定报业集团、出版集团、广电集团的经营部门可以吸收业外资本,但仅限于国有大型企事业单位的资金;三是对发行集团在融资政策上更是有所放宽,准予吸收境内国有资本、非国有资本和境外资本。

过去的新闻理论研究,在新闻传媒的经营问题上投入的力量明显不足。这种状况亟待改变。

(三)新闻管理工作的实践

有管理者就有被管理者。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是一对矛盾。新闻事业由于事关舆论导向,事关社会稳定大局,因此总是理所当然地受到党和政府以及有关管理部门的严格管理。这样一种情况,即使是未来也不会有很大的改变。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包括经济体制的变化,政治民主化的推进,各方面改革的深化,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高科技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广泛运用,等等),新闻管理理念和新闻管理方式必然有所调整。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一套管理方法来管理今天的新闻工作,是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的。新闻主管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已经积累了对走向市场以后的新闻传媒进行有效管理的某些经验。正在探索加入WTO以后对新闻传媒进行管理的应对策略,对网络时代新闻事业的管理工作的探索也已经全面展开。新闻管理工作者所进行的管理实践和理性思考,虽然不一定成熟,但无疑应当进入新闻理论研究的视野。对于新闻主管部门来说,如何遵循意识形态规律、新闻内在规律和传媒市场规律对新闻事业进行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这是今后很长时间内要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新闻事业管理,也还存在于新闻传媒的内部。通过对内部各个层次和各个部门的管理,将人力、资金、信息等各种资源进行合理整合,调整到最佳状态,传媒方能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提高受众的满意度,扩大市场占有的份额。湖南广电对频道和栏目资源配置、节目和影视剧生产销售、财务预决算、产业经营开发等进行统一管理;同时,实现“频道竞争,精品上星,末位淘汰,整体提升”,把7个频道的精品节目捆绑上星,创造湖南广播电视大品牌。⑥这可说是新闻事业内部管理的有益尝试。

中国当今新闻实践是如此丰富,令人目不暇接。新闻实践总是向新闻理论研究提出一系列新的课题,也总是能够引发新闻理论工作者的深入的理性思考。也许可以说,这是当代新闻理论能够在较高的层面上不断发展的肥沃土壤,它有着直接现实性的品格。但是,新闻实践总是相对芜杂的,在对它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做加工整理、去粗取精的工作,以从中揭示其固有的客观规律。这正是新闻理论研究工作价值之所在。

注释:

①刘鹏:《在实践发展中寻求理论创新——2001年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热点综述》,《新闻记者》2002年第1期。

②请参见丁柏铨:《论传媒市撤,《新闻记者》2002年第4期。

③1989年11月28日《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举办的新闻工作研讨班上的讲话》,见《求是》1990年第3期。

④徐培廷裘正义:《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第322页,重庆出版社1994年出版。

新闻论文范文2

因舆论监督而导致的新闻官司增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是坏事,它体现了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但是却给新闻界带来了很大压力。过多的新闻官司,肯定会牵涉记者的大量精力,使其产生畏难情绪和心理压力,客观上也会冲淡舆论监督的效果,这样下去也不利于舆论监督工作的健康发展。所以,在舆论监督中,记者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尽量避免新闻纠纷发生,就显得十分必要。

纵观目前我国的新闻纠纷,大多是个人或单位(原告)诉记者及新闻媒体(被告)侵犯了其名誉权、隐私权和肖像权。根据我国《民法通则》、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和1998年《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条文的规定,新闻侵权主要是指侵害人通过新闻传播媒介(如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向公众传播不真实的情况,或情况虽真实,但属于法律禁止传播的事实,或运用侮辱、诽谤性语言,从而侵害了公民或法人的人格尊严,造成精神上的损害。明晰了这几点,我们在实施舆论监督过程中就要既有所为,又有所不为,这样就会减少侵权行为的发生,即使不得已走上法庭,也会胜券在握。

堵源头确凿“消息来源”

目前,因舆论监督而引起的侵权案件,常见的一种情况是“消息来源”有误。一般说来,“消息来源”有两个途径,一是记者通过深入实际而获取的第一手资料;二是依靠其他渠道取得的材料。在舆论监督中,记者应对“消息来源”慎重选择,合理使用,将侵权报道杜绝于无形。

如为记者直接调查核实掌握的材料,只要报道时尊重事实,且不漫无边际地“发挥”,一般不会构成侵权。而记者从其他途径获取的“消息来源”,则要视具体情况不同对待。《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根据国家机关依职权制作的公开的文书和实施的公开的职权行为所作的报道,其报道客观准确的,不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也就是说,记者根据权威部门的结论或者材料进行报道而有损他人名誉时,即使事后引发诉讼,也可不承担侵权责任。因此,对于这些权威的消息来源,记者可以放心大胆地使用。但在实践中,应注意区分哪些是权威的消息来源,国家机构、政府部门及有影响的社会团体都是具有权威性的,但是,对于不属于本职范围内的事项而言,它们又都不具有权威性。比如,对某人犯罪的错误报道,如果是根据公安、纪检等部门的消息而报道的,就构成侵权,因为这些部门无权认定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是根据法院的消息而写的,则不构成侵权。通过其他途径获取消息来源比较常见的情况还有群众的“举报”、“投诉”或“提供新闻线索”,对这类消息,记者不可偏听偏信、草率报道,一定要慎重处理,做认真细致的核查,相互印证无误后再下笔形成文字,否则极易导致侵权事件发生。如陆俊状告《羊城体育》一案,陆俊受贿这一消息来源于足球俱乐部一位负责人,记者为了抢新闻、制造轰动效应,没有经过必要的核实就写出报道,只能吞噬败诉的苦果。

细斟酌讲究方法与艺术

新闻工作者应该有一种嫉恶如仇的精神,有一种社会正义感,有一股激情,但这种激情决不能模糊了眼睛,阻碍记者了解事情的本来面目;这种精神不能堵塞了自己的耳朵,导致偏听偏信;奋笔疾书可以,但不能信口开河。在舆论监督中,记者只要讲究方法和艺术,就可最大限度地避免陷入新闻纠纷。

邓小平同志说,“无论是开会发言、写文章,都要进行充分的说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绝不能以偏概全,草木皆兵,不能以势压人,强词夺理”。真实准确是新闻舆论监督的生命。真实准确包括事实的真实和准确性,也包括分析论断评价的准确性,以及分寸把握的准确尺度。

真实准确从何而来呢?来自深入细致的查对取证,必须在占有大量素材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必须做实地调查,核对事实,寻找证据;调查作风要深入,要独立自主,婉拒免费的食宿安排。下笔时更要谨慎,坚持辩证的方法,保持客观公正,避免“好则一好百好,坏则一无是处”。禁止使用侮辱诽谤的语言,禁止草率戴帽,轻易定性,先入为主,超越程序。坚持与人为善,客观公正,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否则,记者很可能为其作品“鲜明的倾向性”付出代价。事实上,许多新闻纠纷中记者之所以败诉,并不是因为作品全文失实,而是个别词语使用不当。如某报发表的《一起离婚案中的两个丑角》一文,本来是一起普通的因夫妻感情不合而导致的离婚案,作者非要把它上升到道德与不道德的高度,而对当事人无情地鞭挞,导致侵权。

另外,舆论监督应把重点放在公众事务上,避开敏感而又繁琐纠缠不清的私人问题。一般而言,对于公众事务及国家公职人员的监督、批评和评论,有着较大的回旋余地,存在问题也相对容易解决,又有普遍的教育意义;而对于公民个人生活问题的谴责和批评,则易引起当事人的对抗情绪,最后往往是不了了之。而揭露他人与公共利益毫无关联的隐私,本身就是败坏他人名誉,当事人完全有权认为是受到了诽谤和侵权。按照一般人的标准,站在当事人的立场上,认为不宜公开的、尚不为一般人所知的所有有关私生活方面的事情,包括恋爱婚姻、家庭关系、某些疾病、身体缺陷、某些特殊的生活习惯和癖好等,都属公民隐私。这些东西一旦公开,就会给当事人造成精神上的痛苦和不安,甚至带来工作上的麻烦和损失。

[page_break]

留证据以备万一之需

舆论监督的素材有一部分来源于他人的“投诉”、“举报”、“提供线索”,他人介绍是没有任何心理压力的,而一旦经记者写成报道,就要为其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承担责任。万一发生纠纷,记者本人负有当然的举证责任,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记者要把一些新闻事实材料搞得更准确、更充分,有理有据。当然,新闻采访活动不同于福尔摩斯的侦探行为,但即使从新闻单位与记者进行正当法律防范角度来说,也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在征得同意的情况下,最好采用录音记录的方法采访被批评单位或个人,或采访记录最后由被采访对象签字与单位盖章等。在采访比较敏感或重大的事件时,最好请多方面、多部门共同参加,以增加旁证人数。

另外,批评报道在发表前最好还要同被批评者及其主管部门见面。如果他们提出新的问题和新的事实,这只能丰富和完善我们的报道,增加更多的证据,更有助于从中发现矛盾的症结和问题的实质,作出准确而恰如其分的判断,写出客观公正、不偏不倚的报道。从而把新闻纠纷的隐患消灭在报道发表之前,避免事后出现诉讼和麻烦。

学法律做到成竹在我胸

法律保护新闻工作者正确行使舆论监督的权利,任何人都应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新闻工作者当然也不例外。记者与监督对象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目前,新闻界对新闻法尽快出台的呼声很高,其实,新闻法作为一个体系,不仅仅是一个单项法,我国从根本大法宪法到基本法刑法、民法,还有大量的单项法律、法规、立法司法解释等,已经基本构成了一个新闻法律的基础框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因此,我们所要学习与掌握的就是这些法律精神和规定,如关于名誉权、肖像权、个人隐私、国家机密的规定,以及保护未成年人的规定等,我们必须时刻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开展舆论监督,确保报道真实合法,万万不可为了制造轰动效应而去揭露他人隐私,侮辱他人名誉,甚至制造假新闻,否则,侵权不可避免。

如对未成年人的报道,《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判决前,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如果记者不了解这一规定,报道了不该报道的内容,即使文章内容完全真实,在诉讼中也会败诉。

和为贵争取和解利于双方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新闻记者也不例外。舆论监督一旦失实,就要遵照“和为贵”的原则,争取时间同当事人讲和。

新闻论文范文3

所谓本位意识,就是没有将观众的兴趣纳入到新闻编辑过程中去,从而呈现的都是一些没有趣味性的新闻,难以激发观众看下去的欲望。对于大多数电视观众来讲,电视新闻能够传递很多的信息,如果新闻报道过程中,内容空洞,新闻价值观不强,枯燥乏味,势必会引起观众的反感,甚至由此使得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进入到固定模式的怪圈,对于激发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是很不利的。在本位意识缺失的背景下,电视新闻编辑人员的工作态度也难以保持到专业化的水平,存在得过且过的倾向,长此以往势必会对于电视新闻编辑事业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纵观多数电视新闻报道过程,我们发现很多的新闻事件被翻滚播出,但是表现形式都是一样的。但是,现阶段的观众希望看到更加多样化的新闻,其不仅仅对于新闻编辑内容提出了要求,还对于新闻编辑的表现形式提出了要求。如果还以单一的传统电视新闻节目形式为主,忽视新闻传播规律和观众的需求,势必使得新闻的收视率不断降低,甚至达到被观众所厌恶的程度。据了解,这样的情况在基层电视台广泛的存在,也是不利于电视新闻编辑创新能力的培养。电视新闻编辑的表现形式单一化,会成为阻碍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倡导将创新理念运用到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中去,是改变现阶段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现状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应该正视目前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存在的缺陷,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去进行探析。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齐头并进,是现阶段我国新闻媒介发展的现状,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这样的态势将长期存在。对此,电视新闻编辑应该不断提高自身新闻供应能力,还应该在此过程各种实现信息处理能力的提升,以保证电视新闻信息报道的质量。要想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编辑的效能,首先应该从思想观念上端正意识。具体来讲,应该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明确信息把关人的定位,积极引导和帮助受众去理解新闻信息,做好新闻的加工处理,规避单一的新闻报道模式;其二,合理区分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关系,将电视媒体界定到更高层次的解读上,以便补充新媒体快餐式的新闻报道方式的弊端,从而达到更加好的新闻报道效应;其三,在明确自身电视新闻编辑地位的同时,高度重视编辑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改变编辑方式,研究受众的心理,以便实现电视新闻质量的提升。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以现实经验为基础。这就要求电视新闻编辑不断总结和归纳自身经验教训,在现实过程中去树立正确的新闻编辑意识,找到自身新闻编辑工作存在缺陷,对照现阶段市场需求,积极进行改善和调整,以保证自身经验体系呈现出良性发展的态势。为此,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积极在电视新闻企业内部建立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交流平台,鼓励电视新闻编辑参与进去,为促进新闻编辑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其二,积极结合电视新闻编辑的工作经验,对于现阶段的编辑工作模式进行改善,尝试以全新的方式去进行革新,以保证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质量的不断提升。

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能力培养不仅仅需要编辑过程的调整和改善,还需要强化自身素质的全面提升。一般情况下,电视新闻编辑的素质应该涉及到:其一,政治素养的正确性,避免出现与形势不吻合,与社会主导价值观出现相互违背的情况;其二,夯实的理论素质,无论是新闻传播学,市场消费心理学,还是大众传媒学,都需要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有所涉猎,这是保证其新闻报道专业化程度的关键所在;其三,新闻信息判断和处理能力。尤其在现阶段信息数量不断增加,如何在这样的信息海洋中找到对应的素材,已经成为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重要素质之一。

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其实也涉及到很多技术操作上的问题,如果没有良好的技术素质,也是难以保证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效能的。因此,在促进电视新闻编辑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也应该注重利用先进的编辑技术,以实现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效能的提高。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应该积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依照实际工作的需求,采购相应的专业化编辑软件,并且组织专业化的编辑培训,使得新闻编辑工作人员可以迅速的适应新技术去进行工作,以便实现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质量的提升;其二,鼓励电视新闻编辑人员针对于技术操作经验进行交流,营造良好的相互学习的氛围,以实现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其三,电视新闻编辑人员应该不断利用空余时间去接触全新的技术,并且将其利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由此实现电视新闻编辑人员技术能力的提升。

除了需要从技术的角度入手,积极做好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之外,还需要从配套设施体系构建的方面入手:其一,将创新能力培养纳入到电视新闻企业的文化建设体系,以营造良好的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氛围;其二,对于在参与电视新闻编辑创新实践中表现突出的,应该积极给予鼓励,以此去激发更多的员工参与到实际的电视新闻编辑创新工作中去;其三,积极给予电视新闻编辑创新实践创造良好的环境,保证电视新闻编辑创新体系的构建。

4结论

新闻论文范文4

关键词:新闻的娱乐化;市场经济;受众心理

Abstract:Underdriveofmarketeconomy,newsamusementbecomescurrentmassmediageneralphenomenonofactivity.Strikeetc.theamusementeffectformedwithcontent,flexibleform,strongvisionfullofinterest,hasofferedtherelaxedandjoyfulatmosphereofacceptingtoaudience.However,seethroughnumerousandcomplicatedandlivelyamusementrepresentation,ontheotherhand,theamusementofthenewsmakesthedemarcationlinebetweenthenewsandamusementfuzzydaybydayagain,theseriousnewsofthemainstreamisstruck,andthetraditionalnewsvaluealsohasdangerofbeingsubverted.Tothepresentamusementtrendofnewsofourcountry,thistextdefinestheamusementintensionofthenews,sumuptheamusementcharacteristicofthenews,combinethefocusthatthemediareports,hottopic,probeintomassesmedianewsamusementprofoundreasonthattrendappear.

Keywords:Amusementofthenews;Marketeconomy;Audience’spsychology

市场经济大潮的出现,促使我国的传媒在操作方法、运营模式、编辑方针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呈现出商业化取向,也催生了我国的新闻的娱乐化潮流。针对当前我国新闻的娱乐化的趋势,本文在界定了新闻的娱乐化内涵的基础上,归纳了新闻的娱乐化的特点,并结合媒体报道的焦点、热点话题,探讨了新闻的娱乐化的利弊,并试图对其提出一些规范化建议。

一、新闻的娱乐化的内涵及其表现

新闻的娱乐化现象虽然在我国90年代中期才渐入高潮,但就整个媒介发展历程而言,它并不是一种新现象,这股潮流早在西方大众报纸产生之时就已经出现并达到相当程度。

(一)新闻的娱乐化的内涵

新闻的娱乐化就是新闻媒体在报道严肃性的政治、法制、经济、科技和社会新闻时,摒弃严肃、与深刻,代之以煽情、搞笑或刺激的方式,将严肃新闻庸俗化、浅薄化甚至低劣化,使之具有猎奇性或感官刺激性,此种现象是为新闻的娱乐化。新闻的娱乐化的实质是媒体在商业利益驱动下,经济利益凌驾于公众利益之上。其总体特征是使受众在接受新闻信息时,只关注眼前的际遇感受,满足离奇与感官刺激。

(一)重拾新闻的尊严

新闻的尊严来源于真实、客观、公正的报道。随着市场经济发育程度越来越高,受众对硬性参考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极一时的新闻娱乐潮必然让位于以真实、迅速、权威、客观、公正取胜的严肃新闻,以适应社会的真实需要。唯其如此,才能重拾新闻的尊严。

重拾新闻的尊严,新闻媒体必须认识到新闻的娱乐化现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定阶段的产物,而非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媒介主流,并在实际操作中自觉地跳出新闻的娱乐化的束缚。而这一点,已从中外媒介发展历程和现实中得到明证。

从市场经济层面上来讲,市场经济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是多元化,加之中国整个社会正处于迅速深刻的变革时期,受众需求呈现多元化,新闻传播也应该相应地增加信息的多元性。况且,伴随着空前的市场化竞争,对于信誉良好的值得尊重的产品的需要也变得更加重要。而新闻的娱乐化却为求得最低层次的共性而降低眼光和目标,并以此来满足媒体自身的经济利益,实际上是一股表面顺应市场而内在背离市场的媒介逆流。

近年来,《北京青年报》、《南方周末》等以大众舆论监督、批评报道、平民维权见长的严肃媒体广受欢迎,不少最初以“软”起家的都市报也都开始转向追求和强化硬性内容光焕发的含量。传媒界越来越认同“内容为王”的理念,坚持“内容为王”的市场战略,保证新闻内容的质量和可信度。媒体越来越意识到,信誉、品牌是媒体立足市场的无形资产,是传媒业总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小报向往大报风,正是市场对媒介误区的“自然矫正”。新闻事业发展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从中,我们也看到了重拾新闻尊严的希望。

(二)端正媒体的社会角色定位

尽管新闻化现象的泛滥折射出了媒体社会责任感的下降,却在另一层面反映了媒体社会责任感之于新闻信息传播健康良性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面对新闻的娱乐化现象,新闻媒体应端正自身的社会文化角色定位。

首先,媒体应是新闻信息的“管家”和“滤网”。从新闻发展史上看,“新闻传播活动的产生是人类出于生存发展的需要,因此及时了解周围环境的变化以利于自身的决策和行动,是人类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动因。”传播实用的新闻信息以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新闻媒体最主要的社会文化功能,也是新闻媒体之所以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成熟,对实用的决策参考信息的需求日益凸显。而这部分大多属于严肃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内容,可见“一软到底”的新闻的娱乐化并不能使百姓获知更多的事实真相,倒被一大堆信息垃圾所埋葬。因此大众媒介应站在实用的立场上去追寻有决策参考价值新闻线索、有决策参考价值新闻信息,才能无愧于新闻信息守门人和把关人的角色。

其次,媒体应是社会的良心。有人形容一个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新闻界是中国社会健康发展的晴雨表。从事新闻舆监督的记者应当有时代的斗士精神、追求真理的精神、独立自由的精神以及勇担责任的精神,以一种对人民的良知与热爱,以一种对自己生存空间负责任的态度,不懈坚持新闻在文明社会里应有的尊严和价值,去为一种社会信念和理想而呐喊,而不是只对反映收视阅读率的商业数字或商业图表感兴趣;应该将眼光向下看、向低层看,让弱势者有声,使无助者得力,让仿徨者前行,而不应只顾一味娱乐所谓的大众,将眼球放在一些庸俗低级、光怪陆离的事件追踪上;应该惩恶扬善,揭黑扶弱,承载信息,传播文明,达民情,怡民心,启民智,树民风,而不是用琐碎的、庸俗的、浅薄的信息垃圾去混淆视听,麻醉民众,使之丧失战斗的品性和怀疑的精神。唯其如此,新闻媒体才能无愧于“社会的良心”,新闻记者“才能无愧于艰难的人民与前进着的历史。”

媒体还应是社会的守望者。为此,媒体的新闻报道应立足于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心,保持浓厚的时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以具有震撼力与感染力、启迪性与前瞻性的新闻和具有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的人物或事件的典型,给公众提供丰厚的精神滋养,从而进发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奋发向上的最大潜能。而新闻的娱乐化的媒体让全社会沉溺于一种无名的娱乐之风中,我醉、你醉,人人皆醉,忘记一切忧愁与悲苦,使个人和群体只关注眼前的得失际遇,不仅是对现实的误导,更遑论对社会环境的监测了。

这三种角色定位,只有当媒体勇于担当之时,新闻娱乐风方有刹住之日,一个理性而非浮躁的社会的塑造也才有可待之期。

(三)增强媒体的责任意识

新闻媒体是舆论的引导者。舆论导向是新闻媒体最重要的社会功能,也是媒体的责任与义务。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新闻工作的生命。新闻舆论能否健康、自由发展,直接维系着这个社会是否具有自我完善、自我净化、自我更新的功能。因此,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与责任,向来备受关注舆论导向又主要体现在政治导向、经济导向和价值导向上,新闻媒体只有在这三个方面同时加强舆论导向,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尤其在当今的中国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经济的各种机制和体制都在转变;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道德规范等都处于变革或重塑阶段;人员的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都正变得频繁;人们充满机遇的同时也充满了危机感。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下,媒体更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正确引导舆论,努力凝聚人心,保持正确思想舆论在社会生活中的主导地位,为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新闻的娱乐化现象所造成的舆论贻害使得媒体舆论导向的社会责任显得比以往更加地重要而迫切,更加地任重而道远。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这是我们的新闻媒介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崇高使高。媒体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牟婕.谈新闻娱乐化[J].山东视听,2005,(01)

[2]章旭清.浅论新闻娱乐化倾向[J].新闻爱好者,2004,(02)

[3]黄和节,陈荣美.新闻娱乐化:形式与功能的错位——对当前新闻的娱乐化倾向的新探索[J].当代传播,2002,(05)

[4]肖云.新闻娱乐化的辩证批判[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05)

[5]刘红霞.我国体育新闻娱乐化的成因探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01)

[6]王彦.新闻娱乐化的源与流[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3)

[7]宋楠.新闻娱乐化的价值分析[J].记者摇篮,2007,(03)

[8]杨金鹏.新闻娱乐化与传媒责任[J].青年记者,2004,(09)

[9]唐晓煜,王强,朱文峰.新闻娱乐化趋势之反思[J].新闻前哨,2004,(07)

[10]陈新.也说新闻娱乐化[J].新闻知识,2007,(01)

[11]李希光.畸变的媒体[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胡黎明.“焦点现象”研究[M].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

[13]胡任.大众传播效果问题与对策[M].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

新闻论文范文5

【论文摘要】:新闻娱乐化是中国新闻界近几年很普遍的一种现象,是新闻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环,也是新闻专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文章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浅要的分析。首先,文章对新闻娱乐化做了的界定,在此基础上从经济、受众、制度、新闻思潮和媒体形式五个方面对新闻娱乐化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阐释,同时从新闻娱乐化对媒体、受众和社会这三个方面可能造成的影响加以分析,并且运用了一些案例和资料对论点加以论证。

2007年10月13日,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村民周正龙拍摄到野生华南虎照片,经陕西省林业厅组织野生动物专家和影像专家共同鉴定,照片是真实的。从而宣告失踪了20多年的野生华南虎重新被发现!

10月15日,网上出现了由“党指挥枪”的网友发的帖子《陕西华南虎又是假新闻?》,文章里提到“陕西出现华南虎”的新闻被众多媒体转载之后,也引来了不少质疑的声音。

网络上对周正龙拍到的野生华南虎进行质疑之后,更多的专业学者参与到讨论中来。

10月16日,最早认可这些照片为真的陕西省林业厅对于照片“造假说”予以反驳。

10月19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傅德志具名在网站上公开劝喻拍摄者周正龙,早日坦白。傅德志以一个从事植物研究二十余年的权威科学家的身份,称敢以脑袋担保照片有假!

10月20日下午,华南虎照片拍摄者周正龙接受采访时非常激动,他声称,“要是照片有假,当场把我头砍掉!”

……

2008年6月29日,周正龙承认虎照是假,13名官员受处理。

从野生华南虎照片面世到最终的盖棺定论,上至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下至普通的网民,一个个粉墨登场,并且信誓旦旦、情绪激动。一个科学事件,眼瞅着演变成了“娱乐事件”,甚至是“闹剧”。

那么何为新闻娱乐化呢?它出现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呢?下面我们就一起简要解析一下新闻娱乐化现象。

一、新闻娱乐化的定义

“所谓的新闻娱乐化,在内容上也偏重于软新闻或尽量使硬新闻软化,……它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①

新闻娱乐化的表现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将严肃新闻娱乐化,也就是硬新闻的软化。另一个方面,还表现在硬新闻数量在减少,而软新闻比例在增加。

二、新闻娱乐化现象原因浅析

新闻娱乐化现象的出现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下面我们就简单说一下其中的一些重要因素。

1.市场因素是新闻娱乐化的根本原因

清华大学的李希光教授认为“从新闻无法摆脱商业控制这个事实……越来越多的新闻已经成为了广告和娱乐的囚犯。”②

随着传媒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传媒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无论是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还是新兴起的网络、手机等所谓的“第四传媒”,它们主要都是通过将受众二次出售给广告商,以支持媒体的生存和发展。

在成熟的通信技术面前,下一秒钟的新闻已经成了旧闻,时效性已不再是众媒体追逐的焦点。于是,一些新闻媒体就从新奇性、趣味性的方面企图吸引更多的受众。可是很多媒体在趣味性上走得太远,一味猎奇,追逐耸人听闻的消息。更有《纽约先驱论坛报》的斯坦利·沃克给新闻下定义:新闻建立在3个W之上――女人(women),金钱(wampum),和坏事(wrongdoing)。新闻媒体在对新闻趣味性的追求上,使新闻娱乐化趋势越来越严重。

2.受众的需求是新闻娱乐化的直接原因

现在的中国正处于一个转型期,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气氛躁动,公民信仰缺失,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噬待加强。

一方面,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国民的精神压力普遍增大,急需精神上的释放和休息。由于软新闻休闲娱乐的成分很大,媒体便投受众所好,加大报道软新闻的力度或将硬新闻软化,让受众从媒介的日常报道中放松神经。

另一方面,中国媒体长期处于国家控制之下,政治宣传意味浓重,受众的排斥感强。在政府了对放松媒体的管制之后,媒体有了更多的话语自由。娱乐化的新闻把重大严肃的硬新闻转化为富有个人色彩、戏剧性和故事性强的软新闻,更能引起受众的共鸣,进一步拉近和受众的心理距离。受众的主体意识加强,在新闻中找到了归属感和被尊重感,对于娱乐化的新闻也就更加关注。

3.媒介控制的放松是新闻娱乐化的推动因素

1978年,《人民日报》等多家首都新闻单位试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方针。1990年,中央《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正式将报刊经营管管理列入第三产业,这是报刊产业化改革的一个转折性标志。1996年,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的试验,使报业产业实现了迈向新世纪的重要飞跃。而2003年11月18日,由光明日报集团和南方日报集团合作的跨区域大型日报《新京报》在北京的发行,开创了跨区域办报的一个尝试。

中央一直以来的相关政策,都大大放松了对新闻媒体的管制,中国传媒界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宽松环境之中。但是中国的新闻业发展尚未成熟,相应的行业规范还不如一些传媒发达国家那样完善,并且也没有相应的政策措施进行管理,就使得中国的新闻界处于一种相对管理缺失的状态。这种相对不明确的自由状态造成了中国新闻娱乐化、庸俗化的走向。

同时,不可否认,政府对媒体报道新闻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一些重大的政治事件,都要经过层层审批。“媒体对重大敏感的政治公共事务的回避、减少或省略,导致人们对公共事务的冷漠。公众对公共事务的冷漠导致媒体进一步减少公共事务的报道。”③

4.国外新闻娱乐化思潮的传入是新闻娱乐化的外部因素

新闻娱乐化的现象并不是中国的原创,它是由外国“引进”而来。

19世纪30年代后,以《纽约太阳报》等为代表一批面向大众的廉价报纸问世,它们避免过于浓重的政治意识形态,以花边新闻为主,突出强调新闻的人情味、趣味性。这种大众报纸的出现,以及它所宣扬的通俗之风气,可以看作是新闻娱乐化潮流的起始。

19世纪末,黄色新闻开始泛滥。其中以《世界报》和《纽约新闻报》就穿黄色衣服小男孩漫画的争夺最为著名。新闻娱乐化的潮流达到最高点。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美国传媒狂炒辛普森杀妻审讯案,黛安娜王妃之死,以及克林顿和莱温斯基的性丑闻事件,成为美国新闻娱乐化的三大标志性之作。

当今文化传播呈全球化态势,各国文化传播交叉发展。处于媒体发展困顿期的中国媒体不免就会学习西方新闻娱乐化的做法。

最早进行新闻娱乐化的应该是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晚间新闻》定位为“五性”――新闻性、社会性、贴近性、趣味性、服务性。这"五性"最后又都要通过一个"可看性"得以释放。它认为:要使舆论导向功能发挥出色,可看性是个前提。④

最近几年各大地方台都相继推出了以方言播新闻,将新闻故事化,以吸引不同层次和年龄段的受众,如陕西卫视的《说案》,以及山东齐鲁电视台的《拉呱》等节目,语言通俗易懂,内容为家长里短的事,但是都大受欢迎。

中国的新闻娱乐化现象是舶来品,它从西方传来,结合中国的特色,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生长态势迅猛,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

5.新闻媒体形式的多样化是新闻娱乐化的重要因素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新闻媒体早已打破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形式,以互联网兼手机媒体为主要形式的第四媒介强势发展,大有赶超传统媒体之势。

据CNNIC统计,截至2007年6月,中国网民人数已经达到1.62亿,仅次于美国2.11亿的网民规模,位居世界第二。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12.3%。而在互联网的使用功能上,信息获取是排在第一位的。互联网以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搜索便捷等优势已经成了新闻传播的重要渠道。但是互联网上的不少新闻都是道听途说,不经核实变,甚至是凭空捏造的。互联网新闻功能的发展,使得新闻娱乐化的大潮风起云涌。三、新闻娱乐化现象的影响

新闻娱乐化是把双刃刀,它既有积极影响,也有负面影响。而新闻娱乐化的最直接受影响的就是媒体、受众和整个社会。

1.新闻娱乐化对于新闻媒体的影响

首先,新闻娱乐化是新闻媒体顺应市场化潮流、迎合受众的产物。在这个商业化的社会,新闻媒体的新闻娱乐化做法是无可厚非的。经济实力提高,业务能力才有可能提升上去。物质条件是做好新闻的基础。

但不可否认,新闻娱乐化也给媒体带来了不少负面的影响。媒体格调的庸俗化以及虚假新闻的泛滥造成媒体公信力的下降是最为严重的影响。受众对于媒体报道的新闻持有怀疑态度,使得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大幅度下降。

2.新闻娱乐化对受众的影响

软新闻大多无需过多的思考,可以使受众轻松地就获取信息,受众接受信息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休闲的过程。另外,一些软新闻可以使人从紧张的工作生活中得到适当的放松,缓解一定的压力。在高压的生活环境下,娱乐化的新闻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新闻的娱乐化看似切合了受众的需求,其实,这是对受众的一种摧残。长期接触这类新闻,会使受众丧失思考能力和判断力,也会使受众品位降低,反而会造成精神上的更加迷茫。

3.新闻娱乐化对于社会的影响

首先,软新闻所报道的新闻大部分含有暴力、犯罪以及黄色信息,新闻娱乐化使色情新闻和暴力新闻不断增加,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有时甚至会引起社会恐慌。尤其是对于没有判断能力的青少年,更是会在思想上造成误导。

其次,新闻的娱乐化现象,会影响整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精神文明建设。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非常强大,对于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闻的娱乐化会使媒体的引导方向不准确,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四、结语

新闻娱乐化现象是时代的产物,它和中国飞速发展的经济以及文化传播全球化的趋势分不开,是新闻传播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一环,要解决它还需从多方面入手。

从政府来说,完善相应的新闻管理条例,在保证新闻自由的基础上加大审核力度,确保新闻媒体正确的社会引导作用。

从媒体自身角度来说,要吸引受众、提高竞争力,还要从做出自己特色出发,减少同质化现象,有自己明确的定位和受众群。同时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在受众方面,提高自身涵养,有选择的阅读新闻、接受信息很重要,多关注关乎社会发展和国计民生的新闻,学会辨别和分析问题,不要被媒体所左右,做一个有头脑的读者。

注释

①马松娟,郭亚婷.《试析当前的新闻娱乐化现象》,《新闻传播》2006年第10期,P45.

②③李希光.《畸变的媒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版,P11,P25.

参考文献

[1]李希光.《畸变的媒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版.

新闻论文范文6

[论文摘要]新闻的社会价值基础是一个历史的、民族的范畴。新闻价值的发现以社会文化环境为其本源。从历史的观点来讲,由于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状况不一样,人们的价值观亦不一样,新闻的社会价值基础就不一样。社会文化环境的不同,决定了人们新闻价值观不同。新闻社会价值观受到受众和传播者文化特质的影响。要使新闻传播真正造福于社会,就应实施合理的传播控制。

新闻价值的最终标准,应是服务于社会,造福于社会,这是新闻社会价值的核心。树立和谐的社会价值观,新闻要有助于社会成员受到社会的公平对待并公平的对待社会。

一、新闻价值发现与传播者的传统文化特质

从本质上讲,新闻是一种文化商品。但和一般商品不同的是,新闻负载着文化。中国文化是一种以伦理为本位的文化,是一种关于人的关系的文化。这种以人伦为本的文化传统必然影响新闻的价值取向。新闻无时无处不在关注人伦关系的因素,人伦因素无时无处不在影响着新闻的质量,制约着新闻运行的方向。新闻中的伦理等级元素和人际因素总是起着非常重要甚至决定性作用。了解这种性质,把握其中的规律,对于提高新闻价值,提升新闻层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新闻的低俗化、人情化在中国的市井受到欢迎。市民文化价值观既有现代有着商品经济带来的新的成分,也有着传统儒教、宗法的和现代社会各阶层文化冲突的混合物。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城市文明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在加速,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的现代化政策之后,中国城市的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市民素质迅速提高,市民文化价值观也在迅速蜕变,但市井间的文化形态并没有彻底改变。这是新闻“市民化”的社会温床。

中国文化在世界上是一种具独特形态的文化,中国的新闻传播在世界上也是一种独特形态的传播,只有把中国的文化与中国的新闻传播结合在一起进行审视和研究,才能研究出中国新闻传播的生态本相,才能探寻到中国新闻传播的基本脉象,才能总结出中国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认识中国传播文化的这个特点,使我们能认清奋斗目标,建立“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但“以人为本”并不是“以人伦为本”,这是两种本质完全不同的文化和传播的理念。“以人伦为本”强调等级,强调亲缘,强调关系,强调依附,而压制个人自由权利,贬抑个性,忽略人的尊严和价值,因而它是背离“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的。

二、新闻传播控制

我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明确规定在新闻工作中不得带有偏见。偏见可能会使媒体赢得销路,但是媒体必须拒绝利用人的行为方式差异来获得商业利益。在复杂的社会中,新闻传播者必须意识到有选择地进行报道以及报道中存在的针对一些群体的刻板偏见所带来的危险。将单个人或少数人的行为概括为一个群体的共性失之偏颇。公众有权获得无偏见的、准确的、公正的和平衡的信息。新闻工作者必须用无偏见的方式搜集和报道事实。新闻报道要客观,新闻工作者不得在报道中以个人偏见作判断。这些都是新闻工作者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职业准则。媒体对事实存在不平衡报道或偏见性报道并不是新闻工作者的个人问题,而是带有传媒倾向和利益动机。利益动机是导致新闻扭曲真相,常常成为“伤害性”新闻的原因。新闻工作者、媒介和社会总是处在复杂的利益关系之中。既有相互协调的一面,也有相互对立的一面。在现实中,新闻工作者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因为他们的工作经常会影响到利益集团的利益。一般来讲,新闻工作者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政府、广告商、有影响力的个人、媒介内部或其他利益集团,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独立性就会被动摇。新闻工作者的私人利益与其职业角色间常常存在冲突。其中,被关注最多的是贿赂问题。新闻工作者协会的准则明确规定,新闻从业人员不得接受任何可能影响新闻客观公正的贿赂和诱惑,无论是金钱、有价证券、礼品,还是宴请、免费旅行或其他任何形式的便利服务,包括接受交通便利、食宿便利等。记者不得索要、接受贿赂以及任何可能有损于或影响其职业行为的诱惑。新闻工作者与其所在媒体机构的利益也存在冲突。在这一冲突中,媒介所有者影响和干预新闻工作者的业务是造成新闻扭曲的主要方面。由于双方地位的不对等,媒介所有者往往为了自身的政治、经济利益,对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行为和媒体的编辑方针施加影响,甚至横加干涉,对违背其利益的记者或编辑施加强大压力,迫其就范。综上所述,对大众传播实行有效控制十分必要。首先,现阶段我国许多公共行政还没有设置媒体官员,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任何新闻制度都是政治制度的一环。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控制理论决定了一个社会的新闻哲学。在事关国家重要事业发展的问题上,政府可以而且应该对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有害的声音实行传播控制。如果大众传媒的声音偏离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危害了公众的利益,政府就应该逐一加以研究,制定措施,着力解决,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管理。对影响社会稳定;宣扬暴力、色情、迷信、传播谣言、编发假新闻、干扰工作大局的恶新闻现象,要予以警告或给予处分。我国的新闻政策的综合决策已成为事业发展的一种新的战略选择。政府在传媒政策上,要求新闻传播必须服从与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这意味着今后新闻政策协调、管理功能的加强;另一方面,政策客体的集团利益也会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政策制定中来,与政策主体共同完成政策的制定,使新闻政策能够实现资源整合。其次,应加强传媒的自我控制。传媒的自我控制是指传媒应有统一的质量控制。十只手指尚有长短,不同的新闻记者,水平自有高低。所以,要有一定的质量控制缩短记者之间的差距所导致的新闻质量的差别和视角之间的背离。这种质量控制这主要是通过强大的编辑力量来实现。编辑不仅是编稿,还要改稿,有时甚至还要帮记者写稿。在一些新闻制作过程中,由于记者在不同视角观察,不能观全貌,所以,往往是编辑将各路记者传来的信息综合写稿,再由现场的记者表达出来。编辑虽然默默无闻,但却是新闻生产线上的核心管理者。

三、结论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文明水平的迅速提高,中国的社会各项事业也在快速发展。但是从发展程度和社会总体水平来看,中国还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有些方面甚或相当落后。促进中国社会发展,建设富足、和谐的中国,是新闻传播工作的历史责任。为了完成这个历史任务,体育新闻传播工作必须服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创造出高尚、健康、充满激情的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韩震.生存的存在[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衣俊卿.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新闻论文范文7

(一)网络传播的主要特点

在网络出现之前,传播方式主要是以传统的广播、报纸和电视为主,这些传播工具相对于网络而言,被称为传统媒体。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单向性传播,由传媒主体将新闻传播给受众。这些媒体都有自己的局限,像广播电台,对于没有收音机的受众而言,丰富的信息资源形同虚设;报纸的新闻对于没有订阅报纸或者文盲而言也形同虚设。电视传播打破了这些局限,但也不能保证每个受众都能及时看到新闻,很多人因为学习和工作的原因错过了收看。互联网的产生,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传播局限,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出现。在人手一部的情况下,一些突发新闻有的作为新闻出现在手机上,有的作为朋友间的谈资被朋友间互相传播。和传统媒体的单向性传播相比,互联网还有互动的效果,一则新闻流传之后,被不同的人评论,加速了新闻的传播速度。网络传播的另一个特点是将广播的声音,报纸的文字和图片以及电视的视频这些特长都集中在一起,给人声图文并茂的特点,也加大了新闻的可信度。

(二)网络传播对新闻传播者的影响

传统的新闻传播者是由记者、主编和编辑组成,记者还分为文字和摄影两种。他们将采访来的新闻整理后交给编辑,经过核对无误才被刊登在报纸上,或在电视播出。而网络传播,常常是某个网民发现了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用手机拍下照片,加上简单文字,用微博的形式发在自己的微博里,就这样通过不同的网站传播开来。随着时间的影响不断扩大,更多的人关注这件新闻,因而新闻不断被补充,从碎片式变成完整式。它不仅改变了传播生态,还改变了传统的传播人员的工作方式和内容。使传统的传播权利从专业机构下放到普通民众手里。除了对传播者的工作有冲击之外,网络传播对传统传播也有积极意义,一些事件突发现场,网民用手机或者相机拍成的重要资料常被电视台采用,增加了新闻的真实度,一些网民随手拍下的视频和图片资料在刑事案件或者治安管理方面还被当作重要证据使用。

(三)网络传播对受众的影响

网络传播对受众的最大影响是丰富了新闻内容,由于网民分布在不同的社会岗位,大到政府部门,小到公厕,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的事件都能被作为信息到网络上。无论是社会大事,还是生活小事,都能引起人们关注。在传播方式上,网络新闻不是主动地向受众推销,常常是受众根据自己的兴趣主动搜索而来,和自己有相同兴趣的人互相讨论。在传播效果方面,网络传播减弱了媒体舆论导向。传统媒体中的舆论主要由精英层掌握,一些专家学者对新闻的评论常常能左右舆论导向,受众只能随着专家的思想进行探讨。但网络传媒由于是互动性的,允许受众参与讨论,受众可以发表不同的意见看法,造成舆论导向向不同方向发展的效果。这样更加鼓舞了受众的参与,因而一件小事在舆论作用下,也会产生极大的社会反响。

二、网络新闻传播的失范现象

由于网络新闻具有比传统传媒受众多,影响大的特点,一些人为了达到被人关注的目的,就利用网络的传播进行造假,网络称之为“博眼球”。网络新闻传播失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虚假新闻、色情泛滥、侵犯个人隐私、误导舆论导向。

(一)虚假新闻

网络上的虚假新闻主要以明星“被死亡”、“创作新闻”为主。一些人为了提高自己的微博人气,喜欢危言耸听,将大家熟悉并喜爱的明星“死亡”信息拿来爆料,像大家熟悉的六小龄童、成龙已经在网络上“死过”好几次了。有些人由于很长时间没有看到这类明星的消息,突然爆料说他们因病去世,确实能引起大家的注意。2013年爆料的“六小龄童在浙江慈溪医院去世”,引起广大观众的关注,消息被大量转发。这样不仅戏弄了受众,也对明星极不尊重,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也有一些假新闻是夸大其词,造成恐慌效果。2015年6月爆出的“僵尸肉”,原因是查获了一批国外进口的过期冷冻肉,但在网络上被说成“70后”、“80后”,弄得人人自危。还有一种新闻是利用社会热点事件,像前两年的女孩喂乞讨老人吃饭,看上去很感动人,后来发现这只是在表演,属于“创作新闻”。

(二)色情泛滥

一些网民利用网络传播低级趣味,喜欢在地铁、公交上拍下男人猥亵女性的视频,情侣间亲热的视频和图片上传,目的是揭露猥亵者,看上去充满正义感,其实长时间偷拍这样的视频并上传,自己也不高尚。也有一些人看见一些色情视频就唯恐天下不乱,进行转发,造成恶劣影响。2015年7月中旬发生的“优衣库试衣间”视频就是这样的恶意转发。一对男女在试衣间亲热属于不雅行为,但者和转发者更是不雅的制造者。

(三)侵犯个人隐私

网络上一旦出现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一些网友在谴责的同时,喜欢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深度挖掘。这种深度挖掘,如果用在对贪官的揭露上,还有正义感。但有些个人信息也被挖掘出来了,像2015年5月,成都女司机违章变道被打,结果发现女司机违章变道已经多次,因而女司机由开始的被同情转为被谴责。一些人随即进行人肉搜索,将她的家庭细节都曝光了。同样,在“优衣库试衣间”视频爆出后,男女主人公的个人隐私也被暴露。虽然他们的行为不当,但在这次事件中也是受害者,个人隐私被曝光对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四)误导舆论导向这几年,我国有很多事件由于不断被暴露,形成一种错误的舆论导向。像我国屡次出现的老人跌倒后,别人好心扶一把,反而被老人讹诈,说对方是肇事者。这样就容易形成一种错误的导向,跌倒的老人如果和旁边的人发生争执,那都是老人想讹诈,在“碰瓷”!2013年12月,北京街头,一个老外骑车撞到一位中年妇女,拒不道歉还骂人。这段视频上传后,很多人在没了解事情经过的情况下,就主观地认为是中年妇女在“碰瓷”,在讹诈!一边倒地谴责中年妇女,后来才发现并非如此。2015年5月发生的“庆安枪击案”也是舆论导向偏颇的现象,警察开枪击毙了闹事者,引起了一系列猜测,上访、封口费、腐败案都被牵扯进来。这样的舆论导向偏颇也有积极意义,对我国一些单位的工作作风起到了监督作用。

三、对网络新闻传播的管理

新闻论文范文8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中国电视节目中“大器晚成”的一种节目形式。80年代中期,随着报纸深度报道的日益繁荣,中国电视新闻界开始涉足这一崭新的领域。1980年中央电视台的《观察与思考》开播,这是中国电视新闻中较早进行深度报道的栏目。大规模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出现应该从1993年的中央电视台新闻栏目改版算起。1993年5月1日,《东方时空》创办,其中的小栏目《焦点时刻》是一个社会焦点类栏目,对深度报道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1994年4月,中央电视台又推出了新闻评论性栏目《焦点访谈》,很快受到了观众的肯定和欢迎,其收视率长期稳定在30%。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队伍不断壮大,1996年5月17日,《新闻调查》正式开播,它定位于“正在发生的历史,新闻背后的新闻”,每期片长45分钟,是迄今为止中央电视台播的片长最长、最有深度的新闻栏目。

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把这些深度报道栏目的风格表述为“把编辑记者对事实本质的认识通过对事件的报道,对事物内在逻辑的揭示,达到引导观众思考判断的目的”。因此,它提倡“多报道,少评论”。如对1996年6月26日至7月7日的《焦点访谈》作的统计分析表明,从内容上看,纪录事件和人物的11条,占总数的78.6%;从访谈形式上看,“访”多于“谈”的10条,占总数的71.4%,由此可见,《焦点访谈》“以叙代议”。在《新闻调查》中也存在“重报道轻言论”的倾向,为了显示节目的公平、公正,记者和主持人时常摆出一副绝对公允的面孔。

从电视形态的发展历程来看,对评论的排斥是由纪实热曝光热的误导造成的。热衷于纪实热和曝光热的电视编导或认为电视应该忠实生活的原型(以前《东方时空》的《生活空间》栏目为代表);或认为电视还原生活是不够的,应该达到干预生活的目的(以《焦点访谈》为代表)。这两种看法都认为主题先行似的电视形态不可取,认为电视不能成为附属于思想的画面工具。有些编导甚至把电视评论与主题先行划上等号。主题先行是事先有一个结论,然后再到生活中找事实注脚(先有思想,后有事实),而电视评论是对一个新闻事件进行评价(先有事实,后有思想),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电视形态。既然报纸有社论,有述评,为什么电视就不能有台论,不能有述评呢?电视作为新闻媒介的一种,不仅仅要传播事实,还应传播声音和观点。这也是当代受众的客观需要。

二、报道与评论相结合——当代受众的客观需要

在1999年北京地区电视观众收视情况和收视意愿的抽样调查中,显示观众期待度很高的节目类型首先是时事新闻类和热点话题访谈类节目,其次才是影视剧和现场直播。这一调查结果表明,重大的时事新闻,热点话题,是当前受众之于电视传播的“重中之重”。这两类节目也正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重头戏”。

在信息传播全球化、多元化的环境中,一方面新闻媒介之间的竞争加剧,另一方面也同时培育、锻炼了受众的分析能力、比较能力和思考能力,使他们的独立评判意识、主观选择意识、不满足感和参与感都日渐增强。表现为受众在接受信息阅读新闻是,已经不满足于仅仅知道新闻事件本身,还有着对这一事件背后的深层“探究”: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是什么?事件的背景情况如何?其中蕴含了什么意义?对个人有什么样的影响?会波及到什么程度?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不仅能满足受众的“知晓权”,在社会变动加剧、社会转型期的现阶段,还能有效地平衡受众心理,起到心理宣泄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受众的新闻观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变化,尤其是对新闻报道中主客观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表现为以下三点:

1)受众逐步认识到,要求新闻事件传播的纯粹客观是不现实的。新闻的客观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报道事件的过程本身就包括报道者对事件的发现和解释过程,主观介入不可避免。因此,受众要求电视新闻工作者一方面调动主观的能动性保证事实的客观、公正,另一方面要对客观发生的事件有主观的分析和独到的见解。

2)受众需要新闻媒介对信息进行梳理整合工作。今天面对信息传播的几何级的增长,信息量的日益扩大,生活在信息洪水中的受众对信息的吸收已经从渴求转向疲惫。受众开始对媒介有了一种新的需求。他们不仅需要纯客观的信息,还需要媒介能够对纷繁芜杂的信息进行梳理整合后,再传授给他们。所谓媒介的梳理与整合,是指对无效信息的排除,对有效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提炼,并包含自己的观点和声音,向受众提供更简便的选择,从而提高受众吸收信息的效率,提高信息转换的效益。

3)受众希望在了解新闻事实同时能听到社会各方对新闻事件的认识和评价。受众在声画一体的电视传播中已能体验到对新闻事件的亲历感,但是同时,他们需要倾听见解、分析、评论,需要了解报道者的主观内涵。因为他们对分析和见解已有不同的承受能力,他们不再认为媒介的意见是必然听从的“真理”,而是将它作为一种事件性的存在,也是一种客观事实。在认识了解了客观事件,又倾听了各方面的见解之后,自己作出判断才是最重要的。

由信息的被动接受到主动寻求和研究信息,进而要求对新闻事件的报道与对事件的评价和见解并行,当代受众对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提出了近一步的要求:即在保证报道事实尽可能客观公正同时,将主观见解作为另一种客观存在体现在报道中,为受众提供一个完整的认识系统,使受众在事实和见解的同步接收中,开拓自己判断的思路,增强判断的依据,提高信息的价值,同时获得一种交流和愉悦。简而言之,就是报道要与评论相结合。

那种强调客观报道事实,避免记者主观意见介入的观点已不和时宜;那种标榜客观、公正、而将事实与意见严格区分,报道就是报道,评论就是评论的做法也已不符合当代受众变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报道和评论在不同方式和不同层面上的结合,将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发展的一种趋势:客观报道与主观见解相互补充,客观报道不排斥主观的见解,主观的见解也不妨碍客观的展示,将思想本身作为一种客观存在融入报道中。

[page_break]

三、如何顺应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发展的新趋势?

1)首先,扭转采访报道的思维定势。

在深度报道中,分析评论的严重缺乏在思维方式上具体表现为:记者在挖掘事实、揭示事实本身逻辑时显示出的报道强势;而在提炼主题,把事实上升到理性层面,揭示事实的普遍意义时显示出的报道弱势。所谓报道强势不仅仅表现为记者迷恋纪实手段,迷恋对事物本身逻辑的追求,更重要的是它使深度报道成为一盘散沙,成为相关细节的堆砌。思维弱势也不仅仅表现为记者放弃理性思维,使报道思想贫乏,更重要的是,它导致整个节目游离主题,结构混乱,思路不清,甚至得出与事实不符的结论。

扭转采访报道时的思维定势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提高采编人员的理性思辩力,要求采编人员在报道过程中不仅仅满足与新闻五要素的展现,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对新闻事件的多层次、立体化的透视,通过对事件横向和纵向的开拓、比较,展现记者对事实的深层次思考,并引导观众去思考。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过多迷恋形式和手段而忽视了由于节目形式变化带来的整个采访报道方式方法、思维方式的改变,也就是整个方法论的改变。

2)其次,以核心论点为中心。

任何一则电视新闻深度报道,都有一个核心论点。否则,就不能算作一则完整和真正意义上的深度报道。这一核心论点,是集中说明一个问题,或讲述一个道理,或吁请人们的重视,或反映一种现象,或预测某种趋势,是整篇报道的立意。打个比方,作深度报道如同作“论说文”,“论点”就是报道的核心。所谓“新闻背后的新闻”实际上就是核心论点的具体表现。

现在许多新闻深度报道节目强调由观众自己得出结论,淡化主持人、记者的主观意见,就容易由以论点为中心转向以事件为中心。由于过于关注事件的发展过程和不必要的细节,记者在采访报道和谋篇布局中追求揭露事实的,使整个报道呈现多头绪、多论点的状况,相当程度上弱化了深度报道的理性力量。

以核心论点为中心要求记者在一切的采访拍摄和制作活动中,都要从纷繁芜杂的材料中理清思路,牢记报道的中心目的,不至于偏离主题,在各种情况下迷失报道的方向。

再次,要有个性化的主持人和记者。

新闻深度报道要想占领更多的领地,必须要办出特色和个性。个性化的深度报道栏目少不了个性化的主持人。主持人、记者个人的学识、风度、气质、亲和力及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应该成为深度报道节目内容和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度报道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由主持人和记者的素质来决定。

一方面,媒介自身要更有计划有意识地培养和造就独具风格的、有鲜明个性的主持人,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个人特色和个人魅力的舞台,用他们的人格魅力来塑造媒介形象;另一方面,社会对主持人和记者的个性化参与也应给予宽松的环境和氛围,鼓励他们以自己的见解和语言来发表意见,只要不违的政策、法律和全社会的利益,要允许他们有展示自己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乎自己个性的语言的机会。

最后,要追求主客观结合的表现过程。

新闻深度报道要追求一种主客观形式有机结合的表现过程。一方面,整个节目以新闻事实的报道为基础和先导,是深度报道真正具有客观实证的效果;另一方面,主持人和记者的主观评述和新闻化的论证方式,来加强整个报道的主观性。两者互为补充,互为支撑。主观评述失去了客观事实只能是无本之木,空穴来风;客观事实失去了主观因素的加入只能是一盘散沙,很难体现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过分地强调“述”,导致肤浅;过分地偏重“评”,则导致空谈。

记者在采访报道中必须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由于追求新闻的客观性,盲目夸大纪实的作用,陷入就事论事之中难以自拔;也不能以偏该全,引申发挥,用主观意向来代替客观倾向。要将客观新闻事实和主观分析评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主客观的辨证统一。

随着受众主体地位的增强,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也发生变化。受众在阅读收看新闻时,越来越需要参考性评论,需要适应多元化文化价值取向的个性化评论,需要有多种不同意见的人际化评论。受众需求的变化预示了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发展的趋势,在报道新闻事件同时,辅以分析和评论,形成一种有利于受众作为自己个人判断的信息体系。这是值得每一位电视新闻工作者认真研究和探讨的。

参考文献:

1.何勇:《由事物的逻辑到理性的逻辑——对电视新闻述评的思考》,《现代传播》1998年3月。

2.朱羽君:《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南方电视学刊》1999年4月。

3.王晴川、海贝、黄泓一:《论电视新闻报道的几个问题》,《新闻大学》2000年秋。

4.陈旭东:《论电视深度报道在当代中国的兴起》,《新闻大学》1999年夏。

5.张静民、郑晓蕾:《〈新闻调查〉选题艺术论》,《南方电视学刊》2000年4月。

6.张锦力:《解密中国电视》,中国城市出版社,1999年。

新闻论文范文9

“共建”新闻学院,正是通过交流与互动有效地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让教学人员和媒体工作者产生知识和功能的互补,共同从理论抽象和基础学术层面来深入研究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用正确理论促进新闻传播事业跟上时展的步伐。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学院在前期反复调研、论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和探索。下面选取了共建方案的部分主要内容,作如下推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统领,立足于资源共享、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加强高校新闻院系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机制,提高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水平,着力培养一批具有“正确立场、人民情怀、责任担当、传播创新”的新闻工作者队伍和新闻传播后备人才,为推进成都市新闻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二)共建任务

1.建立联合培养新闻传播人才机制

建立由成都市委宣传部领导,市教育局、市广新局,各区(市)县委宣传部、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天府新区成都片区科宣局,成都传媒集团、市广播电视台,市记协及各主流新闻单位等共同参与,成都学院组织实施的联合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机制,推动成都学院与新闻宣传单位在师资队伍、实践基地方面的共建,鼓励成都学院与境内外高水平大学开展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交流合作,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

2.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

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融入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引导师生始终坚持新闻工作党性原则,坚持正确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加强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师生秉持新闻职业操守,履行新闻工作社会责任,增强做好党的新闻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3.加强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按照更加注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领、更加注重学科交叉融合、更加注重职业道德培养、更加注重现代技术运用的原则,制订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三)共建内容

1.办学设计

结合现代媒体业的发展,顶层设计新闻学院的教育教学,努力构建多维度、多层次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教育体系,推进成都市新闻传播人才的学业教育、继续教育和提高教育。切实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以满足支撑成都市作为首位城市,在领跑全川发展中对各级各类新闻传播人才的大量需求。

2.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结合学校自身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切实加强专业建设,完善培养计划,致力于把成都学院的新闻传播类相关专业建设成省级、市级普通高等院校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切实加强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积极引入媒体实战项目置换现有学校课程,推进实战型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力求在部级、省级精品课程建设方面有新突破。在教材选用和编写中强化教学与教改建设,体现出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基础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系统性(职前职后一体化)、广泛性(学生涉猎的知识面)。学校加大投入,组织教师、行业专家合作编写出版培养成都市新闻传播人才的相关教材。

3.开展师资队伍建设

成都市委宣传部每年定期从新闻单位挑选10名优秀编辑记者到成都学院兼职或挂职任教,从成都学院选派10名骨干教师到新闻单位兼职或挂职1~2年,或到国内外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学习。派出单位在人员职级晋升、职称评定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每年推荐1~2名学界知名学者、业界知名专家、媒体精英、优秀从业人员到成都学院兼职授课或从教。引入“双导师”制,聘请业界导师和学校教师共同在选课、实习、撰写毕业论文、就业等方面指导学生,推进教学与行业的接轨,让学生与行业“零距离”接触,加强学生一线体验和业界专业训练。

4.推动资源共建共享

共建“成都市新闻传播研究中心”,开展新闻传播趋势研究,指导成都市新闻传播行业的实践。成立“成都市新闻传播培训中心”,开展新闻传播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共建实训、实习基地,成都学院与市新闻单位合作,共建5~10个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基地,积极建设校外实践平台,强化新闻传播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从业技能。

5.构建评估机制

健全成都市委宣传部组织,市级相关单位、专家阅评组、市级媒体等多方参与的评估机制,对新闻学院开展的新闻工作者和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确保办学效果。

(四)保障措施

1.组织领导

成立由成都市委宣传部牵头,相关市级单位、各区(市)县委宣传部、高新区发展策划局、天府新区成都片区科宣局、新闻媒体等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与成都学院共同参与的院务委员会;制定共建新闻学院章程,明确各方权利和责任,在多方面加强深度合作。院务委员会要发挥共建优势,加强和完善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领导机制建设,牢牢把握正确办学方向,积极统筹协调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为成都学院新闻学院实施新闻传播教育的创新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的提质升位、新闻传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智力支撑。

2.政策支持

成都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各相关单位给予成都学院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计划所需的相关配套政策支持。支持成都学院与新闻宣传单位的合作,建立联合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支持新闻学院师资队伍建设,鼓励高校与新闻宣传单位从业人员的互聘制度;支持参与“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新闻宣传单位与成都学院共同建立大学生校外实践平台。3.稳步推进。强化统筹,有序推进,根据各项工作特点,做好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方案、培养标准、培养计划、专业建设、师资引进工作规划,科学安排工作步骤,把握时间节点,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二、取得的主要经验

1.加强重视,凝聚共识,突出制度建设

组织机构是工作运行的平台,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是工作得以正常运行的有效保证。在新闻学院筹备前期,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学院高度重视新闻学院建设工作。成都市委宣传部成立了以副部长牵头,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新闻学院筹备工作组;成都学院在学校党委书记统筹安排下,成立了以主管副校长牵头,学校宣传部、教务处、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和艺术学院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小组。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学院在认真贯彻国家文件精神和中央、省、市思想宣传工作会议要求的基础上,双方结合地方新闻事业发展实际和学校新闻后备人才培养需求,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资源,互通有无,凝聚共识,有力有序推进新闻学院建设工作。在新闻学院筹备前期,双方在全面调研、研讨的基础上,详细规划了新闻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共建方案、领导小组、共建章程等。这些规章制度既考虑了国家的相关文件精神,又考虑了各级党委宣传思想工作的会议精神;既考虑了地方党委宣传部门的要求,又考虑了地方新闻事业发展的实际;既考虑了学校当前的自身条件,又考虑了今后新闻人才培养的长远需求。

2.找准定位,“计划”驱动,打造特色品牌

成都学院在主管副校长的组织下,先后多次召集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学单位负责人、各专业负责教师、学界和行业专家等召开了共建新闻学院研讨会。专家们根据学校的发展实际,学校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城市型综合大学的定位,并结合学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优势,从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培养模式、运行机制等方面,就校地共建新闻学院,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方案展开研讨,并形成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成都学院坚持以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驱动,在办学设计、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资源共建共享方面等都有新突破,为培育、造就一批高素质新闻工作者和新闻传播后备人才,进一步推动成都市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效保证。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学院在共建新闻学院,全面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过程中,既体现了国家的改革精神,符合国家的要求;又充分体现了成都特色、“成大”特色,将以共建新闻学院为契机,打造一批学界与业界的特色品牌。

3.汲取经验,追求卓越,推进改革创新

俗语说,采他山之石以攻玉,纳百家之长以厚己。国内一些重点高校在2013年已率先实施了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并形成了不少有益经验,并已取得了明显进展,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值得积极正视和借鉴。成都学院教务处、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多次向国内新闻传播学科知名院校进行调研,搜集了大量参考资料,汲取了国内知名院校在新闻学院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有益经验和主要做法,并将这些好经验、好做法融入到了成都学院新闻学院的各项制度中。成都学院在汲取这些好经验的基础上,力争顶层设计各项规章制度,逐步构建卓越新闻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全面推进新闻人才教育培养、地方新闻事业的改革创新。

4.强化过程,及时反馈,注重内涵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