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新闻专业毕业集锦9篇

时间:2023-02-13 05:18:43

新闻专业毕业

新闻专业毕业范文1

2011年2月至3月底两个月时间,我在《石狮侨报》社实习。这是我第一次正式与社会接轨踏上工作岗位,开始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每天在规定的时间上下班,上班期间要认真准时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不能草率敷衍了事,凡事得谨慎小心。

1 实习目的

1.1

通过本次实习使我能够从理论高度上升到实践高度,更好的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为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初步的知识。

1.2

通过本次实习使我能够亲身感受到由一个学生转变到一个职业人的过程。

1.3

本次实习对我完成毕业实习报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2 实习时间 http://shixi.exam8/

2011年2月8日—3月31日。早上9点上班到12点,下午2点上班到6点。周三晚上加班,周六停一天,挺轻松了。

3 实习地点

福建省xxxxxxxxxxx

4 实习单位

《石狮侨报》社。

关于《石狮侨报》,由石狮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主管、石狮侨报社主办,是一份周报,每周三出稿,周四见报,所以,相比日报,就不会那么忙碌与紧张。对于我这个初学者来说也蛮好的,至少不会有太大的压力。报社里现在的工作人员将近20人,有采编部、广告部、办公室、美编部等,虽然比不上大报,但也很不错了,而且正在向大报靠近。而我实习的部门就是采编部。

5 实习主要内容

5.1

“天下英雄皆我辈,一入江湖立马催。”从学校到社会大环境的转变,身边接触的人也完全换了角色,老师变成领导,同学变成同事,相处之道完全不同。

实习过程中有件事对我触动挺大的。当我满怀信心第一天上班,我刚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一个同事就问我:“你学什么专业的?”答曰新闻学。“你会写稿子吗?写过稿子吗?”看着他那一脸茫然与不屑,任何解释都是多余的,我决定用实际行动证明给他看看。

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我总是不失时机地展现自己,工作中领导安排给我的写稿和改稿,以及校稿的任务,我都认认真真的完成,从来不敢马虎。工作一两年胜过十多年的读书。两个月的实习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关于做人,做事,做学问。

“在大学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叫做自学的能力”。参加工作后才能深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课本上学的理论知识用到的很少很少。平时我在修改稿件时,只能在自己以前的基础上努力自学尽快掌握有关新闻学的知识。平日里勤动脑、动手、好学多问。

新闻专业毕业范文2

我们可能会很幸运,但我们不能放弃努力,不能放弃理想。机会永远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即将毕业,你准备好了吗?大学的四年,让你很充实了吗?回顾,的确。大学四年让我在思想,生活还有工作能力,人际关系上都战胜了我自己,我已经不在是以前懵懂的那个高中生了。大学四年亲眼目睹自己走上成熟的过程,也是踏入社会的第一个过程。

专业的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在大学中,我同时注重的是思想和品德上的完善。在完成学业和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不断地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既要学会做事,又要学会做人。诚实守信是我做人的基本原则,年轻就要吃苦是我恪守的人生信条,积极奉献,乐于助人,多次参与社会捐赠和公益活动,这是我坚持的爱心行动。在生活上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在校期间,我积极的参与学校的各项文艺演出,并且无论在台前还是幕后,都会倾尽全力去完成该完成的任务,力求完美。我尊敬老师,和同学相处融洽,团结协作,关心热爱班集体,愿意为集体做事,有着强烈的集体责任感。

四年的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的学习,让我掌握了关于这个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并且在实践中,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锻炼,增强自己了的实际操作能力。并获得了计算机等级证书和普通话等级证书,还掌握了photoshop等图片编辑软件和视频编辑软件的使用。

在校期间,我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从未有过违纪现象。在班上作为宣传委员对宣传工作尽心尽力,积极配合其它班委开展活动。在年级担任爱心基金会会长时期,负责管理贫困生档案和政府补助金的发放,确保档案不外泄,补助金准确发,工作细致而尽责。

新闻专业毕业范文3

大学四年,是我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这大好时光里,我本着学好本专业,尽量扩大知识面,并加强能力锻炼的原则,大量汲取知识财富,磨练了我意志,锻炼了自己的各种能力。大学四年让我在思想,生活还有工作能力,人际关系上都战胜了我自己,我已经不在是以前懵懂的那个高中生了。大学四年亲眼目睹自己走上成熟的过程,也是踏入社会的第一个过程。

我是xxx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文化产业系的大四学生,所学专业是广播电视新闻学。在四年的学习期间,较为系统学习了相关的专业知识。

专业的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在大学中,我同时注重的是思想和品德上的完善。在完成学业和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不断地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既要学会做事,又要学会做人。诚实守信是我做人的基本原则,“年轻就要吃苦”是我恪守的人生信条,积极奉献,乐于助人,多次参与社会捐赠和公益活动,这是我坚持的爱心行动。在生活上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在校期间,我积极的参与学校的各项文艺演出,并且无论在台前还是幕后,都会倾尽全力去完成该完成的任务,力求完美。我尊敬老师,和同学相处融洽,团结协作,关心热爱班集体,愿意为集体做事,有着强烈的集体责任感。

四年的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课的学习,让我掌握了关于这个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并且在实践中,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锻炼,增强自己了的实际操作能力。并获得了计算机等级证书和普通话等级证书,还掌握了photoshop等图片编辑软件和视频编辑软件的使用。

新闻专业毕业范文4

关键词: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课程有效性;就业取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1-0151-03

一、问题的提出与调查设计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低成为各高校新闻学专业比较普遍的现象,复旦大学学者童兵曾在一次访谈中透露复旦大学新闻学毕业生对口就业比例仅为40%,清华大学为60%[1]。名校如此,地方高校由于师资、平台等限制,也面临着相同甚至更严重的情况。毕业生学非所用会使人质疑专业教育的有效性。然而,就重庆师范大学教学实践的实际情况而言,原因并非如此简单。一方面,毕业生就业率保持良好状况,另一方面,毕业生就业心理弹性普遍较低,个性化需求较为突出。例如,虽然区县媒体和相关政府机构对毕业生有一定需求,但不少毕业生在选择专业实习和就业时,不愿意到这些媒体和机构,而是结合个人目标进行多元化选择,如广告公司、房地产企业和商业网站等。以宽口径为特征的“大传播”领域就业已经成为新闻学专业的一种现实情况。

专业课程有效性除了可以借助教学对象对它的直接评价来检验外,还可以借助学生的就业取向间接观测。本研究假设有效的专业课程教育在传授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还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该专业的兴趣,进而在择业时将“专业对口”作为考虑要素。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课程有效性具体情况如何?宽口径、“大传播”就业的实际状况是怎样的?如何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以适应宽口径就业,同时稳步提升学生的核心能力和素养?本研究带着上述问题对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毕业生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设计

1.调查样本

本次调查选取了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2012届和2014届的本科毕业生共160名。两届学生分别为毕业后近一年和近三年,工作基本稳定,两个年级互为参照,以便更客观地进行调查和分析。选取新近毕业的两届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主要是兼顾毕业生对工作岗位的理性认知,和对课程教学的深刻印象与感受。调查主要采取电子邮件方式,共回收有效问卷60份,回收率为37.5%。

2.问卷设计

本次调查将课程有效性与就业取向相结合,验证目标在于验证地方高校的新闻学专业课程教育是否能符合学生宽口径就业的要求,因而问卷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调查毕业生的就业取向,包括就业取向、工作岗位、留任意愿,得出的结果用来与专业课程有效性进行比对;第二部分主要调查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从能力培养和课程教学两方面调查毕业生对新闻学专业课程的态度,并据此分析新闻学专业课程对毕业生工作的有效程度。在分析完就业取向的合理性和专业课程有效性之后,笔者将结合分析结果对地方高校的新闻学专业教育改革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新闻学毕业生就业取向分析

在进行就业取向调查之前,我们先调查了两个年级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调查发现:2012届毕业生中正在工作的,工作岗位与新闻传播有关的占比61.9%,其中在新闻媒体任记者或编辑的占42.8%;2014届正在工作的毕业生中,工作岗位与新闻传播有关的占比70.0%,其中在新闻媒体任记者或编辑的占26.7%。两届新闻学专业毕业生中,在新闻媒体担任记者或编辑职务的仅占33%。这说明,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小新闻专业对口”占比较小,且比率呈明显下降趋势,但其以新闻传播相关行业为主的“大传播”领域就业占比较大,且明显呈上升趋势。同时,传媒类宽口径就业的现状与毕业生就业取向之间吻合度较高。

下文笔者将通过两届毕业生的几组数据对比,对此进行分析。

首先,笔者调查了毕业生选择就业岗位时的第一标准,在全部四个选项中,选择“是否符合个人兴趣”的毕业生占总数的65%,选择“薪资是否满意”的毕业生占总数的15%,而将“专业是否对口”作为择业第一标准的毕业生仅占总数的7%。总体来看,毕业生选择就业岗位的主要依据是个人兴趣,本科所学专业对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来说并非最重要因素。

在对毕业生对于当前工作的留任意愿进行调查时,笔者发现,在择业时,毕业生可能并不了解自己所选择工作的实际情况,但在有了至少一年的工作经验之后,就可以对当前工作与自己择业时第一标准的关系做出更加符合实际的判断。对“择业第一标准”和“对当前工作的留任意愿”结果的对比显示出,将“专业对口”和“个人兴趣”作为择业第一标准的毕业生,在愿意留任当前工作的毕业生中均超过60%,而将薪酬作为择业第一标准的毕业生则对此态度暧昧,两个年级都仅有33.3%的毕业生愿意留任当前岗位。

根据上述调查结果,可以得出结论: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口径虽不局限于狭义的记者、编辑类新闻岗,但仍集中在传媒类工作岗位;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宽口径就业岗位与其就业取向符合程度较高,重视薪酬待遇的毕业生比较难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二)新闻学专业课程有效性分析

课程有效性研究缘起于20世纪上半叶实用主义和行为心理学影响下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其主要的研究领域是检测课程功能、课程目的的实现程度、课程对学习者的影响等,进而判断课程的有效性。本次调查所测试的课程有效性包括两个层面的内涵:首先是宏观上的有效性,指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是否适应毕业生宽口径就业的需求;其次是微观上的有效性,指每一类的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否适应宽口径就业的需求。因为只有在制定了符合职业要求的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实行有效教学,才能使毕业生有足够的能力胜任自己所选择的职位。

1.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是否符合毕业生宽口径“大传播”就业的需求

图 新闻学专业课程分类图

一般而言,各个高校的新闻学专业在进行课程体系的设置时,都会依据一定的培养目标。如早稻田大学新闻学院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就指向以下五大目标:“批判性思考能力”、“对新闻传播及媒介角色的深刻洞察”、“专业知识:基于广泛专业视野理解科学知识和哲学”、“采访和表达能力的职业化技能”、“现场知识:基于田野调查的思考”[2],虽然不同高校新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略有不同,但在考察了重庆师范大学和川渝两地其他开设了新闻学专业的省属高校的培养计划后,笔者发现其培养目标可以按照“实务-理论”和“综合-专业”两条轴线大致划分如下:

在笔者考察的大部分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的培养计划中,都会将“宽口径”作为制定培养计划的原则之一,重庆师范大学也不例外。那么,以此为依据的培养目标能否满足宽口径就业现状下毕业生的工作需求?基于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的培养计划和课程开设情况,在向调查对象简要诠释了各种能力和素养的内涵后,问卷中对培养目标指向的能力和素养在毕业生工作中的使用频度进行了调查,并试图通过对使用频度的分析得出这些能力和素养对于毕业生的有效程度,得出结果如下:

以使用频度为标准,对于两届毕业生而言,综合能力中最重要的是社会实践和沟通能力,其次是批判性思考能力,这与大部分毕业生从事的是与新闻传播相关的工作有关,这些工作的内容一般是撰写各类文案,或进行活动策划等,文学艺术素养仅列第三,社会学理论和社会调查方法使用频度最低。同时可以发现,2014届毕业生比2012届毕业生更加重视文学艺术素养,这与他们就业口径相对拓宽有关。

与综合能力相比,整体而言,专业能力在两届毕业生中使用频度较低,特别是新闻传播基础理论和新闻传播政策与法规知识。大部分毕业生在毕业之后并未担任记者或编辑,在工作中没有机会运用到专业理论知识。而部分专业实务能力,如摄影摄像、新闻写作课程等跨媒体传播技能在与新闻传播相关、但非传统记者或编辑的职位上也能发挥作用,因而相对更受毕业生的重视。值得注意的是,参加工作已经两年的2012届毕业生比刚参加工作的2014届毕业生明显更加重视专业实务能力,同时更轻视专业理论素养。

毕业生有机会使用到的能力或素养,才更能在他们的工作中发挥效用。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到,毕业生认为,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课程所要达成的培养目标中,实务能力对于他们而言有效程度较大,而理论素养相对而言有效程度较低。

2. 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毕业生宽口径就业的需求

在这一部分的调查中,笔者将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除公共必修课外的所有课程按照其教学内容划分到不同培养目标之下,组合成与培养目标中的8个部分相对应的课程模块,并以模块为单位对毕业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毕业生对这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效性的评价。

(1)毕业生对教学内容有效性的评价

首先,笔者调查了毕业生认为新闻学专业的课程内容能在多大程度上能满足他们的工作需求。发现问题最突出的是文学艺术类课程和媒体内容制作类课程。这两类课程门数最多,教学内容最为丰富,在这两届毕业生的培养计划中,至少都包含有10门以上的文学艺术类和媒体内容制作类课程。然而大部分毕业生从其中学到的知识却完全不能或只能勉强满足工作需求,成为教学内容有效性最低的两类课程。仅28.7%的毕业生认为文学艺术类课程的内容至少基本可以满足他们的工作需求,有38%的毕业生认为其完全不能满足他们的工作需求,有33%的毕业生认为媒体内容制作类课程的内容完全不能满足工作需求。如果课程数量多并不一定意味着教学内容的有效程度高,那么就有必要从教学内容本身入手,对其中的原因进行调查,因此,笔者调查了毕业生对这些课程教学内容的评价。

毕业生对两类课程教学内容的评价是十分相似的,认为其内容丰富和理论性太强的毕业生都接近50%,因此,教学内容的有效性低,可能并不是由于教学内容的量上不够丰富,而是因为理论性太强。换言之,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难度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它可能导致毕业生对其接受度低,且在实际的工作中难以运用。另外,不少毕业生反映媒体内容制作类课程中有些知识比较陈旧,不能适应新媒体发展的要求,这也是其教学内容有效性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2)毕业生对教学方法有效性的评价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中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所采取的教学途径或教学程序,是以解决教学任务为目的的师生间共同进行认识和实践的方法体系”[3]。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有必要对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进行检测。

对于高校教学方法,有很多学者按照不同的标准对其进行了分类,由于本次调查依据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性的强弱,分为实践性教学、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理论联系实际和纯理论讲授。

在这一部分,笔者向调查对象询问了各类课程中“老师采用最多的教学方法”和“你认为应该采用的最好的教学方法”,通过对比两组数据来检测毕业生对教学方法有效性的判断,发现大多数毕业生认为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实践性教学”,然而这种教学方法却不是老师最常采用的方法。结果显示,对于三类主要课程,都有接近或超过50%的毕业生认为最应该采用实践性教学的方法,然而认为这些课程采用了实践性教学方法的毕业生则比较少,可见他们对于这些课程教学方法有效性的判断是比较低的。尤其是媒体内容制作类课程,课程本身的实操性很强,如果不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有效的实践,很难说能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与之相对,纯理论讲授被最多毕业生认为是老师不应该在课堂上采用的教学方式。

最后,笔者还调查了毕业生培养自身批判性思考能力和社会沟通实践能力最有效行为,发现大部分毕业生并不认为自己是通过本科的课程学习培养这两种能力,76%的毕业生认为自己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升批判性思考能力,52%的毕业生认为自己是通过专业见习或毕业实习培养社会沟通和实践能力。

三、总结与建议

根据以上基于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毕业生为样本做出的就业取向和课程有效性的调查与分析,笔者可以得出下列基本结论:

1.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取向日益趋向于与新闻学相关的“大传播”领域。毕业生选择就业岗位时的第一标准为“个人兴趣”,愿意留任当前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则将“专业对口”和“个人兴趣”作为择业第一标准。专业课程有效性在愿意留任当前工作岗位的毕业生中可能较高,且形成较为稳固的专业爱好。

2.新闻学专业课程体系及其培养目标设置总体上符合就业需求,即具有宏观上的有效性。与综合能力相比,专业能力在两届毕业生中使用频度较低,社会实践和沟通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综合能力,重视专业实务能力,轻视专业理论素养较为明显。

3.新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符合就业需求,但教学方法远未达到就业需求,即微观上的有效性呈分裂状态。具体而言,文学艺术类课程和媒体内容制作类课程最受毕业生欢迎,但这两类课程的教学效果满意度也最差。在课程体系中,这两类课程数量最多,教学内容也最为丰富,但大部分毕业生认为其教学方法理论性太强,有接近或超过50%的毕业生认为最应该采用实践性教学的方法改进教学。

根据上述结论,对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提高专业课程有效性、帮助毕业生形成合理的就业取向,本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地方高校新闻专业课程有效性的关键路径不是从根本上变革课程体系,而是提升教学质量。新闻学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不应囿于“小新闻”理念,而应积极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现实需要,树立“大传播”观念,充分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和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

具体而言,应增加综合类课程和活动的比重,在综合理论课程中,增加文学艺术类课程的比例,并尽量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或专业实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在专业类课程设置中,应更加重视专业实务课程,提升学生进行媒体内容制作的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不同媒体工作岗位的需求。

为提升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树立合理的就业取向,应设立养成性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就教学方法而言,应尽量采用互动性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如实践性教学、小组讨论或案例教学等。

课程有效性主要包括有效课程的设计和课程效能两个方面。但正如衡量教学效果的复杂性一样, 不同的教育价值观会影响课程有效性的衡量体系,不同的主体对课程有效性的解读都会出现差异。课程有效性关涉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因素,也有短期效能与长期效能之区分。课程有效性的全面衡量,关系到毕业生本人、用人单位和高校三方,本次调查仅仅从毕业生的角度进行就业取向和课程有效性的分析,难免会失之偏颇。更系统、深入的研究,还有待对用人单位和高校两个主体进行考察。

参考文献:

[1] 韩琨.新闻教育应尊重专业特点[N].中国科学报,2015-02-05.

新闻专业毕业范文5

有媒体报道,201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99万人,比2012年多19万人,创历史新高。截至今年3月,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为38%,硕士毕业生不足3成,而放弃就业转而考研人数也达历年最高。中文、法律、新闻等文科专业就业率低,薪资比较低。

就业难,似乎在这个春天更加艰巨。

自1977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恢复始,中国的新闻教育可谓进入了一个发展的高峰期,在教育体制改革、人才培养、师资引进、学科创新等多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这些骄人的成绩相映衬下的就业难,却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其中的问题。以新闻专业为例,有以下几难:

难点一:师资结构不合理

教师队伍中在一线工作过的人数量较少;教师队伍的学科背景偏文学化;师资结构无法实现跨专业的融合。如果老师本身就不是“复合型”的,那么他也无法教出复合型的学生。最终结果是“两张皮”。学校请一批其他专业的老师,教社会学、教经济学,但这些老师对新闻很陌生。对学生来说,他们只是学了两种不同的专业,不知道如何去融合、如何去做复合型的新闻人才。新闻实践界强调“复合”强调了很多年,但实际情况却差强人意。

难点二:新闻专业过剩

据教育部高教司统计:1994年,全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共有66个,截至2008年,全国高校已建立的新闻传播学专业点达899个。每年毕业生由20世纪80年代的数百人增加到现在的数万人。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的一项调查显示,新闻类的专科毕业生已不再需要,能从事一般新闻记者、编辑工作的本科毕业生,需求量也已接近饱和。这样不考虑市场需求的“生产”,必然导致“产品滞销”。

难点三:课程设置的缺陷

现有的高校新闻教育的课程体系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另外还要完成实习和论文。其中公共基础课占总学时的40%左右,专业课(包括专业实习)占60%左右。专业课又细分为专业主干课程和一般专业课程,课程越开越细,但是内容重复,而对做好新闻工作有帮助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课程却严重不足。同时,没有将课程与实际相结合,没有让同学们在业务上得到行之有效的帮助。导致学生在进入工作后,后劲不足。

而在美国,进入新闻院系的学生在前两年都在外系选修其他课程。修完20门课程升入三年级后才正式开始学习和新闻相关的科目。近年来,北大、清华等已开始尝试在本科低年级不设专业,让学生接受通识教育,到高年级再定专业,让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主修新闻传播,进行专业教育,打造更具市场竞争力和更具职业水准的新闻人才。但对于大多数学校,尤其是省级院校来说,课程设置依然问题重重。

难点四:存在院校歧视

不仅媒体,不少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招聘标准中频频设置“院校条款”,有些甚至明文规定只要“21132程”“985工程”高校毕业生,非名校毕业生遭遇就业上的“院校歧视”。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劳动力市场供需不平衡,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同时,“211工程”院校毕业生绝对数量较大,客观上给用人单位“优中选优”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不少用人单位具有浓厚的“名校情结”,尤其一些政府机关和国企,“院校歧视”已经由隐性向显性转化。而相关法律法规的缺位,则助长了这种趋势。

难点五:教育经费不足

教育经费不足限制了新闻教育的发展。我国目前的新闻教育主要依靠国家划拔的教育经费来运作,经费来源比较单一,数额明显不足,有些新闻院系由于受制于资金短缺,致使好多理应开展的项目搁浅。而一些必要的新闻实验室,也无从建设。

针对这些问题,是否可以改变思路和教育理念,让困惑缠身的新闻教育有所突围。笔者从以下几点予以解析:

一、用市场细分理论,建立订单式培养

首先,市场细分化促使媒体转向专业化,专业化的媒体亟需特色鲜明的复合型新闻人才。市场细分理论最早是经济学家温德尔·史密斯提出的。它是根据构成总体市场的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特点、购买习惯,将他们细分为若干相类似的消费群体,然后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采取相应的整套市场营销战略。受市场细分论启示,新闻媒体为摆脱同质化的竞争,开始追求“专业化”特色。如前些年电视领域的“频道专业化”讨论,就是基于此。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一些媒体专业化实践的成功,为“专业化”前景提供了足够的信心。它们在相关领域的读者群中既叫好又叫座。这类专业媒体在发展过程中,深深感到传统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其次,媒体不堪同质化竞争,同样,新闻人才的培养也不堪同质化竞争。市场细分理论实际上从另一个方面提醒我们,既然不同消费者阶层和集团的需要不同,那么,投放市场的产品也应多样才能满足这不同的需求。

二、警惕研究生盲目扩招和学生对未来缺乏规划

今春的考研,被网友戏称为“史上最严考试”。但却没有因此阻挡报考者的热情,全国报考人数创下新高。某调查机构目前公布的“2013届大学毕业生流向调查”显示:三分之一被调查的本科毕业生在国内读研的第一理由是“就业前景好”,其次是“想去更好的大学”,只有不足一成的人考研是有志于科研。而从考生的报考地和报考学校来看,大城市、名校和热门专业,是考生最热衷的。据统计,北京大学等名校录取率仅为百分之十几,而全国报名录取比例约为31%。今年报考最火的专业仍然是工商管理、法律和新闻等,本科毕业后读研的学生约有三成换了专业。

全国人大代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一些研究生招生单位盲目扩大招生、部分考生对未来发展缺少规划,共同助推了考研的热潮,这种盲目性,是最需要警惕的。一方面有些大学科研机构盲目发展研究所教育,另一方面,考生在考研时没有合理规划,也没考虑研究所毕业后的就业发展,这也就促使了一些学生以“打酱油”的心态去考研,就混了一张文凭,没有提高能力和素质,导致研究生整体的贬值。

有评论称:找工作的压力永远存在,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硕士生,如果对自己没有清晰的定位,如果没有做好踏入社会的勇气和准备,即便学历再高,也无法在竞争中占得先机。而“中国研究生整体贬值”的批评也值得高校和一些“唯学历论”的单位反思:我们的高校该怎样为社会输送人才?我们的社会又该以怎样的标准选拔人才?

新闻专业毕业范文6

关键词 新闻教育实习基地媒体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ducation practice base for the university should be regarded, including renovating the concept of the base and secondly developing the function of the key education practice base in favor of the news education in the university.

Key words news educationthe practice basemedia

在大学进行新闻专业的教育,有一项工作应当格外重视,即它的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要依赖实习基地,所以基地建设是一件大事。然而,新办这个专业的学校,常常对此并不重视,建好的基地也是功能单一,说明对其认识不足,实习基地建设的思路缺乏深度和广度。所以,改革高校新闻教育实习基地建设的思维模式,很有必要。

一、更新基地建设的理念

目前在我国,许多大学对实习基地的建设,采用了包办的方法。由学校联系工作单位,再把学生派到那个单位去实习。实习基地一般也是相对固定的。这种格局目前正在打破。近10年来,中国各大学已经开设了许多新闻专业,而新闻媒体的增长量,远不能适应和容纳这么多毕业生前来实习,学生们只有自寻门路,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分散返乡实习,因为家乡的媒体熟人较多,可以提供方便。这种方法常常给学校带来了困惑,有的学校认为这不是正常的毕业实习,缺少教师直接指导,不能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但现实又告诉我们,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经过类似的实习,走上工作岗位后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自如面对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新闻业务也硕果累累,基本实现了大学新闻教育的目的。面对这一事实,我们有必要对新闻实习基地建设的问题,来一次重新定位与思考。首先要在观念上进行更新,把新闻的实习基地建设看成是多元的、立体的、复合的系统,而不是过去那种单一的、固定的、由学校指定的某一两个媒体。新型的新闻实习基地应有如下类型:

1.有形的和无形的。所谓有形的,就是有一个新闻实体,能让大家看得见、摸得着,比如电视台、广播电台。所谓无形的,就是除实习主体的学生之外,别人看不到这个实体,而他又实实在在地可以进行新闻实践活动,比如网络。有形和无形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社会或教育机构的可监控与不可监控。对学生来说,它同样是进行新闻实践的重要场所,而对学校来说只是有组织和无组织的区别。在我看来,有形的基地是学生毕业实习的最佳环境,因为那里的专业氛围与工作模式,需要我们毕业生去适应和了解,以便将来走上新闻岗位可以应对自如。而无形的基地则应该贯穿学生四年的本科学习过程,成为其实践专业课程内容的场所和有效手段。

2.固定的和松散的。所谓固定的,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实习单位,一般都由学校和媒体签定实习协议,双方共同承担教育、指导学生进行毕业实习的义务。所谓松散的,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实习场所,学生到了该实习的时候,学校出具派遣证明,然后由学生自寻媒体进行实习,一般返乡者居多。这二者都可以完成毕业实习的目的,所不同的是学校监控与实习指导的手段有一定区别。前者教师可以深入媒体,对实习学生面对面进行指导,后者只能通过邮政电讯或网络沟通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当然,这种方式是否有效,还要看学校的管理与措施是否建立健全。本校新闻系的做法是,派遣学生返乡时,发给他们每人一本实习手册,要求学生边实习边填写,内容包括每日要写的实习日志、每月通过网络要发回学校的实习报告、拍摄的实习照片、采编或创作的新闻作品。实习结束后还要写总结,实习单位须出具实习生表现的鉴定书。尽管学生与老师不见面,但彼此的沟通却从不间断,这就有效地实现了实习的监控与指导,效果十分明显。

3.专业的和非专业的。所谓专业的,就是与新闻专业有直接关系的媒体,比如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媒体等。所谓非专业的,是指与新闻有一定关联,却不属于新闻行业的实习单位,比如广告公司、影视机构、企事业单位的企划宣传部门等。对新闻专业的学生,尤其是对广播电视专业的学生来说,目前我国实习基地的资源(电台、电视台)十分有限,而毕业实习又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在这种僧多粥少的条件下,让学生到非专业单位去实习,也是一种未尝不可的选择,可以让学生把学到的新闻知识与理念带到实习单位,以此加强和丰富这些单位的新闻氛围与环境,提升他们宣传企划中的新闻含量。事实上这样的单位往往也有自办媒体,包括闭路电视、广播站、报纸、杂志、网络等,正好可以发挥学生的一技之长。

4,毕业的和非毕业的。所谓毕业的实习基地,就是只接待毕业生的那种媒体。所谓非毕业的实习单位,就是常年可以容纳非毕业班学生进行专业锻炼的媒体。目前,全国各地只接待毕业生的媒体已经不多,更多的媒体同样欢迎非毕业班的学生前来实习。原因在于,非毕业生前来媒体实习,可以减轻媒体的工作负担,记者编辑们不必忙于给他们写鉴定,也不必向学校汇报学生的表现,同时还增加了不少无偿的劳动力。这对于媒体来说,是一桩求好事。所以,学校应该鼓励非毕业班学生深入媒体,进行新闻实践活动。它虽没有指定的任务,却能把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运用到新闻实践中。从实践中再回归课堂,学生常常会燃起理论学习的热情。这也是新闻专业学习的一个特点。

5,校外的和校内的。所谓校外的,就是社会上的专业媒体及非专业的企事业单位。所谓校内的,就是学校内部创办的可用于新闻实习的机构与实验室,比如校广播站、电视台、报社、杂志社、网络和各类新闻采编实验室。校外与校内二者相比,前者是正规军,后者是游击队;前者可按部就班完成学科课程的实践任务,后者则只能起到查遗补缺的作用;前者的实习时间一般局限于学生大四毕业前夕,后者则随时随地都可成为学生专业实践的场所。不过在我看来,高校新闻专业的实践过程,应当贯穿全部的四个年级,从这个角度看,社会可能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而校内的各种媒体与机构则可提供相对便利的条件。因此,作为非常规的实习基地,校内的新闻设施应该一样得到校方主管部门的重视。

6,主体的与非主体的。所谓非主体的基地,就是以派遣方式进行毕业实习的正规媒体,学生在此没有对自身实习行为自由支配与操纵的权力。所谓主体的,就是以学生个体为主导的实习基地,前面例举的网络便是。在网络世界中,学生参与新闻采编与创作活动,基本上无需指导教师的直接指挥,完全根据传媒的要求来做。有时候甚至可以不到网上的注册媒体,就可以直接进行新闻专业的实习活动。比如让学生设立自己的新闻博客,以此作为自己创办的媒体,在主持博客的过程中,锻炼自己对“媒体”策划、采编、发行(提高点击率)的能力。事实证明,博客主持得比较出色的同学,他的新闻敏感性和新闻采编能力一般都要强一些,因为它已涉及到媒体的经营管理了。博客产生的社会效果(即点击率与跟贴量),就是一个学生新闻实习成绩的最好见证。而这一点,在非主体实习基地中是办不到的。因为在那些媒体,学生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筛选内容,也无权改革新闻的传播形式,更无法根据受众需求来溶进自己的创意。它的最大意义,还在于锤炼学生的新闻从业的组织纪律性,同时有机会渗透到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空间,去进行新闻采编活动。

以上从六个方面,对新闻专业实习基地进行了概括,目的很明确,就是改变我们传统的基地观念,以开放的视野看待新形势下高校实习基地建设的多样性与灵活性。目前,中国有许多高校正在加强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这是一件好事。但同时也应看到,实习基地的建设可能永远也赶不上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我们辛辛苦苦建起来的基地,有时候面对大量毕业生,仍如杯水车薪供不应求。此外还有一个尴尬,条件完备的实习基地可能未必讨好毕业生的就业需求。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1/3以上学生与所学专业脱离,即所学非所用,学生进入媒体实习也未必将来就会从事新闻工作。从这一角度看,势必要将基地建设看成是一个开放的多元体系,而不能只局限在某一两个媒体身上,要把有利于学生进行新闻实践的所有传媒和机构,都看成是基地的一个组成部分,尽量加以重视和利用。这种宏观视野下的“大基地”,其范畴除了新闻媒体,如电视台、电台、报社、网络外,还应包括影视机构、厂矿社区学校的闭路电视和广播站、企事业单位的企划宣传部门、广告与形象传播公司等等。还要看到,最好的新闻人才常常并不来自于新闻专业的毕业生,而是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甚至作家、艺术家、专家教授。这说明新闻人才职业技能的构成因素是复杂的,它要求青年学生既经过相当的社会历练,又能将其转化成新闻的技能,这样才能在将来的新闻报道中,把本职工作干好。

二、丰富基地建设的内涵

大学新闻教育的实习基地应当是一个多元体系,所以要真正建好这些基地,也非轻而易举的事。单从学生进行课程实践的角度看,可能大部分实习基地都有这一功能。但基地建设的目的远不止于此。就实习基地的个体来看,它同样也是一个多元的复合系统,只有完备了这一系统,充分拓展它的丰富内涵,并可利用到高校的教学、科研等各个方面,才算真正达到了基地建设的目的。下面就从“学”、“教”、“研”、“创”等方面,试分析新闻实习基地建设亟需开掘的几个功能:

1.学,就是学生,也含有学习的意思。基地建设就是为了学生学习,学生在基地可以进行专业知识实践。这是实习基地的主要内容,也是传统意义上的基地应该具备的功能。在这里,实习的主体就是学生,基本环节是学生跟随基地的指导老师(媒体员工)完成某一专业任务,从新闻的角度讲,就是完成一个新闻作品的采编及发表(播出)过程。从观摩到动手,从稚嫩到熟练,从被动到主动,从纸上谈兵到学会操作,从感到满足到产生再学习的欲望,这是学生在基地进行专业实习的必然过程,也是他们必须要完成的任务。我们对一个实习基地进行衡量,首先要看这一点,这是一个基本的标准。

2.教,就是教育学生,讲授知识。讲授知识一般都在课堂上,假如把实习基地也当成课堂,带领学生面对现场的操作进行讲授,这对于新闻专业的学习来说,可能会产生更直观、更生动的教学效果。但这样一来,就等于将基地的实习内涵拓展了,一方面让大四的学生在里面进行毕业实习,另一方面也能将其他年级的学生带到基地现场,使基地成为教师进行现场教学的第二课堂。这的确很有必要,新闻专业课程里有许多内容,不是纸上谈兵就能完全理解的,比如策划、采访、摄像、主持、编辑、导演、经营管理等等,讲授这些内容,教师如能带学生深入基地,对新闻或演播现场进行观摩、交流、学习和切身感受,就能让他们通过感性认识升华课堂上的学习,从而形成更为深刻的理性认识,甚至可以燃起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强烈欲望。

3.研,就是研究,把基地当成科学研究的对象。目前在中国,新闻研究纸上谈兵的现象较为普遍,不像文学研究领域,专家学者们一般都有几个追踪研究的对象,资料的收集既方便也齐全,他们宏观的研究结论常常以此作铺垫,因此具有相当的说服力。与文学相比,新闻发展的变数较大,新闻作品每天都会更新,广播电视的内容更是瞬间即逝,不易捕捉和收集。这就为研究带来了困难。所以,新闻学者往往对纯理论更感兴趣,而对新闻现象敬而远之。(紧转第106页)

(紧接第150页)假如他们都有自己固定的研究对象,并始终追踪其足迹进行研究,也会有成果出来,其成果可能还会对新闻事业起到直接的指导作用。但固定的研究对象从哪儿来?我觉得实习基地就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当然,对基地媒体的研究最好是合作性质的,能与媒体相关人员共同来完成,并将其研究与媒体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所以说,实习基地的这一功能的开掘,能收到双赢的效果。

新闻专业毕业范文7

关键词:新闻学 毕业生 就业心理 心理调试

当前,新闻学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其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理想与现实、目标与挫折、希望与失望发生冲突而导致的巨大心理落差而造成。这种落差使得其心理处于一种失衡状态,常常在认知心理、情绪心理、社会心理上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如不及时加以调适和指导,将影响其顺利就业并极有可能诱发多种心理疾病。

一、新闻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存在的问题

1.认知心理问题

在当前情况下,新闻专业毕业生就业自我认知不准确主要存在着自负心理和自卑心理两种表现。热门专业新闻学的毕业生长期以来都认为是皇帝女儿不愁嫁,这些学生存在盲目自信,找工作的时候很多都是抱着“等等看、再挑一挑”的心态,一旦错失良机,择业受挫既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很容易陷入自责、放弃、一蹶不振的状态。

2.情绪心理问题

新闻专业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情绪心理问题是:焦虑、急躁、抑郁等情绪问题。一些女生或性格内向的学生更容易产生焦虑心理,在求职过程中表现为过分担心,焦虑情绪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对求职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在职业未最终确定以前,新闻学毕业生普遍都有急躁心理。急躁心理容易草率行事、易冲动,往往造成无法弥补的失误。就业抑郁心理产生于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因为屡受挫折,不为用人单位认可、接受,导致情绪低落、心情紧张而压抑。此类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往往出现过度敏感、缺乏信心等心理问题。

3.社会心理问题

新闻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社会心理问题是:从众心理、攀比心理和嫉妒心理。部分新闻学毕业生在求职中,表现出盲目性和无意识地随大流心态,一味地追求经济发达地区、省级媒体机构、政府宣传部门,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地市级媒体、中小企业宣传部等不屑一顾,不考虑自己的个人能力、爱好、特点等因素。此外,新闻专业的就业不仅与在校期间的专业成绩相关,更与综合素质能力、就业机遇等因素相关。存在着嫉妒心理的毕业生,对应聘上了心仪的媒体单位的同学,先是羡慕、转而痛苦,后又不甘心,用说风凉话、讽刺挖苦来发泄自己的情绪。最后,有攀比心理的同学总想自己的就职单位要超过周围的同学,以期得到他人的赞许。这种不正确认识自己,不能合理定位自己而产生的盲目攀比使得许多大学生迟迟不愿签约,导致与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失之交臂。

二、新闻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影响新闻学毕业生就业心理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它是社会、学校和个体等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新闻行业发展的改革、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的社会原因。也有学科设置不合理、缺乏就业指导等学校原因。同时还包括职业价值观的嬗变、缺乏社会工作经验

和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的自身原因。

要促进新闻学专业大学生的充分就业,既需要国家、政府相关部门建立有效的领导机制,在宏观上予以支协调大学生就业;又要求学校根据就业市场需要,优化专业结构,搭建多层次就业平台;同时,也要求新闻学专业学生自身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1.自我正确定位,调整就业期望值

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应正确认识就业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对现实和自己有个全面客观的评价。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通过进行系列的心理学标准化量表测试或咨询,了解自己的兴趣、气质、性格、能力、职业倾向等,认识自我特点,自己的所学专业、工作能力、爱好特长、优势与劣势有一个完整的把握, 切实明白自己能干什么和不能干什么,如胆汁质的人适合做栏目主持人、导播,性格内向的人适合做文字编辑等,正确自我定位,可以减少择业的盲目性,从而做出合理的职业规划。同时,适当调整职业期望,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把就业的视野扩宽到地市级媒体、西部媒体等地区,为自己赢得更多择业机会。

2.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对即将毕业的新闻学大学生来说,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是减少学生求职就业过程中心理问题的重要前提。社会方面要尽可能拓宽新闻学毕业的就业渠道,规范就业市场,同时政府需要对就业市场进行必要的调控。

首先,扩宽新闻学就业渠道。包括提高地市级新闻媒体机构、西部地区媒体单位、中小企业的新闻宣传部等新闻单位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待遇,吸引和分流更多的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到地方媒体单位、西部地区就业。其次,规范就业市场。应加快人事制度改革,遏制新闻学毕业生在求职竞争中的不正之风,严厉打击部门媒体单位招聘中的“内部调动”、“导师推荐”、“层级调动”等潜规则,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机制,给新闻学毕业生创造平等、公平的择业环境。再次,业冷热两极分化明显,政府可以退出一系列公共政策或人才引进进化进行调节,鼓励大学政府的宏观调控要与市场有效的结合起来。

3.加强就业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新闻院校需要加强就业指导,应组建一批素质过硬,专业能力强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立一个有效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定期对学生进行工作培训和交流。首先,介绍外部就业环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通过有计划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客观了解当前本专业的就业形势和前景、国家的宏观政策、经济形势,合理的调整个人择业的期望值,并把个人的发展与社会要求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实现职业理想,使毕业生接受“先就业,再择业,后发展”的就业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其次,要帮助学生建立“职业生涯”的概念。通过开展职业能力、职业倾向、职业适应性测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明确自己的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心理特征,对自己进行客观评价和正确定位, 制定出符合个人成长与发展的四年学业乃至更长的生涯规划。在就业过程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而不是一味的盲目从众,追求高职高薪,耽误了就业的最佳时期。

4.加强就业心理咨询服务,培养新闻学专业大学生良好的就业心态

就业心理咨询对于大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顺利度过择就业过程十分重要,就业心理咨询服务,有助于新闻类专业大学生加强心理自我调适的能力,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高校可以组建一支有相关专业水准的心理咨询队伍, 对学生实施就业心理辅导,有针对性地开设就业心理健康教育课,为毕业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构建心理危机干预防护网络;同时利用学校广播、校园网络、校刊、校报的作用,积极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营造一种积极向上、轻松乐观的校园环境,减轻毕业生就业中的心理压力。

参考文献:

[1]宋伶俐,刘全振.创建和谐校园 有效调适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教育前沿[J],2009.11

[2]梁建国,孙佩佳.大学生应该如何应对当前就业局势.高校教育研究[J], 2008.16

[3]刘剑飞.报刊退出机制的历史考察.新闻实践[J], 2010.5

[4]陈万明.我国高等教育供需关系及发展政策的重新审视.中国高教研究[J], 2009.7

新闻专业毕业范文8

新闻学专业就业前景如何

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媒体传播的工作,一般在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电台、电视台、或是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工作。但这只是传统的就业方向,现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以上单位了,很多毕业生还会从事文案、广告设计、广告策划与管理等工作,可以说新闻传播学这一专业的就业前景很广泛,很被看好。

目前新闻传播学专业就业前景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传统媒体、新媒体策划、行业编辑。

传统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媒体和期刊是我国传媒市场的中流砥柱,他们依然是新闻潮流的主角,除报纸外,广播电视台也是新闻传播专业考研学生未来的就业,而且据数据统计广播电视从业人员数量的年增长率约为4%,就是说每年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很大。

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毕业生还可以从事广告行业,广告文案撰稿人主要负责撰写广告宣传册和产品包装上的文字,以及配合广告创意设计推广软文。对这个方向感兴趣的新闻传播学专业同学可以关注企业的广告部,以及媒体中负责广告投放的部门。广告领域是一个关注市场的方向,除了对传播技能有要求之外,一定的市场意识也是必须的。

新闻学专业主要课程有哪些

主干课程: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与评论、马列新闻论著选读、基础写作、现代汉语基础、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读、中国文化概论、大众传播学、新闻法规与新闻职业道德、新闻摄影、广播电视学、新闻事业管理、广告学、公共关系学等。

专业核心课程:新闻理论、传播学原理、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评论、新闻伦理与法规、新闻心理学、新闻编辑、舆论学。

新闻专业毕业范文9

关键词: 民办高校 新闻学专业 教学质量

一、民办高校新闻学专业的教学现状

1.办学特色不明显,培养目标不明确。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产物,为迎合市场需求,大部分民办高校都设有新闻学等热门专业。笔者所在学校新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系统掌握新闻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党和政府有关新闻宣传的方针政策,具备较强的新闻采访、写作、编辑等业务能力,成为能够在新闻媒介、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沿用的是所依托重点大学的培养目标。学校独立之后,培养方案几经修改,由于始终没有一个清晰且固定的培养目标,致使教学计划不断变动。学生毕业找工作,往往难以进入相关媒体,于是有工作就干。一方面由于就业形势严峻,另一方面说明学生掌握的技能不专,什么都学,什么都能干,但是什么都干得一般,没有不可替代的特色。

时下,手机、互联网、视频网站等新兴媒体的发展如火如荼,给广大新闻学子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但对人才的要求更加苛刻,掌握一门不可或缺的技能是就业的不二法门。而目前三本的学生即使学习了采写编评摄,进纸媒,依然不能跟重点大学的学生竞争;进网络媒体,没有熟练的计算机使用能力;进入视频网站或电视台,拍的片子又一般,结果变成“四不像”。现代职场竞争下,不需要门门功课一百分的学生,而需要一门功课120分的学生。民办高校面向市场,新闻学专业不能大而空地培养十八般武艺都会的学生,而要在学习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突出专业口径,强化某方面的实践技能,以此为中心,树立培养目标,形成办学特色。

2.师资力量不充足,经费投入不充分。

目前,民办高校的教师大多是重点大学毕业的硕士,还有少量引进和自修的博士,缺乏双师型教师。教师年纪轻、职称低、任务重、待遇薄、生活压力大,极大地限制了工作积极性和职业发展。尽管外聘了高级职称教师,但其在校时间短,发挥作用有限。年轻教师只能自我摸索、自由成长,整个专业呈现出“学生”教学生的状态。

民办高校主要靠收取学生学费维持运转,由于资金有限,各方面投入不能跟公立院校相提并论。新闻学专业应用性强,对实验室建设、办学条件、实习条件要求很高,如多年前还用卡带拍片子,但是现在已经全部数码化,更新摄像器材是一笔巨大的投入,只有继续使用老设备以免浪费。同时,教师的培养、教材的撰写、实习安排都需要经费投入,对民办高校而言压力巨大。

3.实践教学体系不完整,考核机制不完善。

实践教学体系是新闻学专业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一整套教学结构理论及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大多数民办高校都有实践课程,但是并没有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摄影、摄像、编辑属于专业课程,其中含有的实践环节都在课程中消化掉了,而之后的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并没有与之前课程进行合理衔接,往往是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随机实习,此时媒体实习学生较多,大多数学生没有上手机会,效果一般。由于没有相应的考核机制评价学生的实习,结果往往不了了之。另外,教师使用的教材非常陈旧,里面还有很多意识形态的内容,严重脱离现实,跟不上时代。学生毕业时,摄影、摄像都会,就是不精通,像个半拉子工程,就业时没有底气。

二、民办高校提高新闻学专业教学质量的策略分析

1.明确办学定位,树立准确的专业培养目标。

办学定位及培养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挥棒,决定新闻学专业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培养能去哪儿就业的学生。民办高校的理论知识次于公办院校,又高于高职高专教育;实践技能应高于公办院校,体现出本专业的特色。新闻学专业概念广泛,对口行业细分区别多,侧重点不一,应在教学环节体现出来。如大一、大二进行通识新闻基本理论教育,从大三上学期开始让学生选择主攻方向,主攻纸质媒体的应强化写作、采访及新闻编辑能力;主攻网络媒体的应学习Photoshop、Dreamweaver等软件;主攻电视媒体的应学习电视节目策划、节目摄像及后期制作相关软件,大三下学期安排学生实习或准备考研,大四进行毕业设计。

2.加大办学投入,切实加强师资建设。

大多数民办高校一直以来都存在“增加办学投入就是提高办学成本”的普遍认识,然而,办学投入不能仅仅看做是成本,还是教育事业得以长久持续发展的有力基石。民办高校应不遗余力地争取各种政府和社会资源,加大办学投入,提高教育软硬件水平。通过待遇留人、情感留人,不断改善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提高双师型素质教师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比例。选派专业老师到国内外重点高校或省内外媒体参加学习实践,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不断完善并更新实验实训设施,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率,鼓励教师编写适合本校学生素质能力的教材。加强定点实习基地的建设,开辟专门时间、专门场所,让学生实习,提高实习质量,避免走过场、混学分。

3.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拓宽就业渠道。

在明确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对实现专业特色和专业培养目标的支撑基础上,新闻学专业应按照职业能力培养要求,重组整合理论教学体系,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依据,通过课内实训、课程实践、综合实践、媒体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创新学分等环节,建立起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训练体系和考核(考证)体系。笔者在此推荐“2+1+1”模式,学生在大一、大二期间应该学会采写编评的基本技巧,在大三期间自由选择主攻方向,如果想进网络媒体,则可以选修《网络新闻制作》、《图片与图形后期处理》等课程,并要求考计算机等级证书;如果想进电视媒体,则可以选修《电视节目编辑与制作》、《电视节目策划》、《电视片头设计》等课程;如果想进广播电台,则可以选修《广播节目编辑与制作》、《音乐欣赏》等课程;想进纸质媒体的可以选修《新闻与艺术摄影》、《新闻写作与评论》等课程,大四则可以让学生专注于考研或是毕业作品设计。同时深化课程内涵,加大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促进新闻学专业建设。

实践教学的本质就是就业。学校在此基础上,应发挥资源优势,借助师资、生源、专业、信息、相关产业、实习基地等社会资源,为毕业生的就业创造平台,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提升学校及专业的社会美誉度。

参考文献:

[1]史飞翔.谈民办高校新闻学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1).

[2]庹莉. 质量与特色是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J].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