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应用化工杂志北大期刊CSCD期刊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 主办单位:陕西省石油化工研究设计院;陕西省化工学会;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ISSN:1671-3206

  • CN:61-1370/TQ

应用化工杂志

应用化工 2019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应用化工杂志科研与开发
243-247

改性泥炭对Pb(Ⅱ)和Cd(Ⅱ)的单一及竞争吸附研究

作者:陈月芳; 彭焕玲; 侯荣荣; 孙善伟; 许锦荣; 王飞 单位: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北京100083;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污染物资源处理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摘要:以强碱改性泥炭,研究改性泥炭对Pb^2+、Cd^2+的吸附效果及竞争吸附机制。结果表明,改性泥炭对Pb^2+、Cd^2+具有显著的吸附效果,吸附容量分别由118,64mg/g提高到225,95mg/g;FTIR分析表明,吸附过程为Pb^2+、Cd^2+与—OH、—COO-、C—H等官能团的络合作用或者离子交换作用。当吸附时间为70min,pH在4~8,改性泥炭添加量分别为0.8,1.6g/L时,可达到高效与经济双层效益。竞争吸附中,Pb^2+、Cd^2+的吸附容量均低于单一离子时的吸附容量,且竞争吸附能力Pb^2+>Cd^2+。

248-252

CoCl2/Y2O3对NaBH4水解放氢性能的影响

作者:安鑫; 郑雪萍; 陈华鑫; 温久然; 赖歆玥; 彭祎琼; 赵艳 单位: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陕西西安710061

摘要:研究了混合催化剂CoCl2/Y2O3比例对NaBH4水解放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混合催化剂比例的增加,以及混合催化剂中CoCl2的含量增加,硼氢化钠水解的放氢量和放氢速率呈现出了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并且当混合催化剂含量占硼氢化钠的12%,掺杂比为40%Y2O3+60%CoCl2时,硼氢化钠水解放氢反应达到最佳状态,其放氢量和放氢平均速率均达到整个催化剂体系的最大值,分别为3885mL和215.833mL/min。

253-257

不同前驱体CNX-CS催化剂的构筑及其性能

作者:闫青云; 赵朝成; 王帅军; 张亮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 山东青岛266580; 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2206

摘要:分别以三聚氰胺、尿素、硫脲为前驱体,采用高温焙烧法制备出不同的g-C3N4(CNX)材料,通过共混交联法将g-C3N4与壳聚糖(CS)进行复合,制得易再生、高稳定性的CNX-CS催化剂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图谱(XRD)、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等进行了表征,并对其进行了光催化性能评价。结果表明,来自于不同前驱体的g-C3N4均匀的分散在CS基质表面,复合过程中各自的结构得到了保持。以硫脲为前驱体的CNT-CS催化剂材料表现出最佳的吸附性能和催化性能协同作用,在5次循环实验之后降解率仍能达到95%,质量损失不超过10%。反应后的催化剂可通过简单加入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进行再生。该研究对于易再生g-C3N4基催化剂的设计和水处理方面应用提供了良好基础。

258-261

粉煤灰对模拟河流中DMP的吸附实验研究

作者:李萌; 陈爱侠; 陈贝; 胡卫星; 孟建昊; 韩融 单位: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陕西西安710054; 旱区地下水文与生态效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陕西西安710054; 长安大学海威环境技术公司; 陕西西安710054

摘要:以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为研究对象,以粉煤灰作为吸附剂,有机玻璃反应槽作为反应装置,向其持续注入初始浓度相同的DMP溶液,并对该反应进行吸附动力学方程拟合;同时,分析了DMP初始浓度、水流速度及吸附剂投加方式3种因素对粉煤灰去除DMP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Elovich方程能较好地拟合粉煤灰对DMP的吸附行为;②随着水流速度的增加,粉煤灰对DMP的去除率升高,吸附量增加,在水流速度为0.42m/s时,粉煤灰对DMP的最大吸附量为27.50μg/g;③溶液的初始浓度越小,投加相同质量的粉煤灰,其上可供吸附的活性点位比例越高,去除率升高。但是污染液之间的传质推动力减小,相同时间的吸附量会降低;④将粉煤灰全部平铺在槽子底部时,粉煤灰与DMP之间的接触面积最大,吸附速率增大,去除率升高,最高可达69.38%。

262-266

循环水系统溶解性有机物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作者:王园园; 曹松彦; 韩霜; 蒋路漫; 黄万启; 周振; 葛红花; 胡大龙 单位: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710054; 上海电力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上海200090

摘要:用凝胶色谱和三维荧光等图谱手段对某电厂循环水系统溶解性有机物(DOM)迁移转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循环水补充水为地表水时,加酸将循环水补充水碱度由1.53mmol/L降低至0.83mmol/L,化学耗氧量(COD)和总有机碳(TOC)去除率分别为30.40%和23.29%;循环水浓缩倍率5.97,混凝澄清对循环水排污水溶解性COD和TOC去除率分别为30.83%和49.58%,混凝澄清出水有机物可以满足后续膜处理对进水有机物的要求。循环水补充水和循环水排污水重均分子量(Mw)分别为288×106和189×106g/mol,循环水排污水中有机物分子量小于循环水补充水;加酸降低pH和混凝去除的主要是大分子有机物,但混凝去除有机物的分子量范围更广。循环水系统DOM主要的荧光物质为类腐殖和类色氨酸,相对于类色氨酸,降低pH和混凝过程对类腐殖质这类有机物的去除率更高。

267-271

含氟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合成及溶液性能研究

作者:文新; 李小瑞; 丁里; 鲁玲; 王磊; 高进浩 单位:陕西省轻化工助剂重点实验室陕西科技大学; 陕西西安710021;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油气工艺研究院; 陕西西安710021

摘要:以全氟辛酸、N,N-二甲基丙二胺、氯丙烯合成一种新型表面活性含氟碳疏水单体(FC137),并与丙烯酰胺、丙烯酸通过自由基水溶液层次聚合,制备含氟碳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FCPAM)。用表面张力法研究了FC137的胶束化,用红外光谱仪、流变仪、自动界面张力仪,表征了FCPAM结构和溶液的流变性能和破胶液表界面张力;使用非稀释型乌氏粘度法测定了特性粘数(η),相对表示出了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结果表明,FC137在25℃下的CMC为0.052g/L、γCMC为26.53mN/m。FCPAM溶液属于假塑性体系,临界缔合浓度为0.3%,具有一定耐盐性、耐温性,0.3%的FCPAM破胶液的表面张力为29.99mN/m,界面张力为3.21mN/m,并且具有良好的润湿性。

272-275

过氧化氢改性花生壳对铬(Ⅵ)的吸附

作者:李倩; 张宇; 任欢杰 单位:植物抗癌活性物质提纯及应用湖北省级重点实验室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武汉湖北430205

摘要:用过氧化氢改性花生壳吸附六价铬,考察了改性花生壳投加量、吸附温度和铬的初始浓度等影响。结果表明,当花生壳的投加量为1.0g,吸附时间为2h,温度为60℃,50mL铬的初始浓度为50mg/L的吸附效果为最佳,吸附率为80%。红外分析表明,过氧化氢改性花生壳吸附铬的官能团主要为羟基、羧基,包含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276-280

纳米材料复合泡沫缓速酸协同增效作用的研究

作者:王磊; 张学鹏; 薛蓉; 刘环宇; 孟磊; 马少云 单位:陕西科技大学陕西省轻化工助剂重点实验室; 陕西西安710021;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 宁夏银川750006; 长庆油田油气工艺研究院; 陕西西安710018

摘要:为了增加酸化压裂过程中酸液的刻蚀距离,增强作业效果,由纳米SiO2和表面活性剂YEP-1和20%HCl制备了高效纳米泡沫缓速酸体系,研究纳米材料的表面性能、粒径等因素对表面活性剂在盐酸溶液中发泡性能的影响,测试了复合酸液体系的酸岩反应动力学参数和溶蚀速率。结果表明,采用粒径为20nm的亲水型SiO2纳米材料作为稳泡剂效果最佳,并使用两性表面活性剂YFP-1作为起泡剂,当SiO2和YFP-1的质量分数分别为体系总质量0.5%和1.0%时,酸液起泡体积明显减小,泡沫更加致密,半衰期显著增大,复合酸液体系配比为20%HCl+1.0%YFP-1+0.5%SiO2时,显著降低了岩芯动态溶蚀速率,为实现深部酸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281-285

萘芘共存时有机酸对萘在土壤中的吸附影响

作者:龚香宜; 连婉; 熊武芳; 徐威 单位: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湖北武汉430081

摘要:研究不同性质、不同来源(内源和外源)的有机酸对芘共存时萘在土壤中的吸附影响。结果显示,萘芘共存时,土壤中产生竞争吸附,使土壤对萘的吸附容量减少,但由于富里酸的分子量特性,增加了萘在富里酸内源土样的吸附量;萘芘共存时,外源有机酸的存在促进了土壤中萘的吸附,柠檬酸的促进作用强于富里酸。芘共存时浓度的增加,减少了原土对萘的吸附,减少量达到65.3%;增加了外源富里酸和柠檬酸土样中萘的吸附,增加量分别达到14.1%和6.7%。

286-289

软模板法制备α-Fe2O3纳米管及其对形貌的影响研究

作者:魏玉喆; 周涛; 焦潇帅; 殷景超; 王力 单位:山东科技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山东青岛266590

摘要:以软模板法为基础,选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作为模板,对合成α-Fe2O3纳米管的实验条件进行了相应的探索研究,考察了沉淀剂种类、表面活性剂浓度以及反应体系中铁盐的浓度等条件对于反应产物形貌特征的影响,并用SEM、TEM以及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所合成样品进行相应的表征。结果表明,当SDBS的添加量为1.4mmol,铁盐添加量为0.5g时可以得到管径在100nm左右,管长可达1μm左右的α-Fe2O3纳米管材料。

290-293

Na2CO3修饰TiO2纳米材料的制备与染料废水处理研究

作者:秦波; 汪恂; 朱雷; 贾文哲; 李晓雅; 方继敏 单位: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湖北武汉430065; 武汉理工大学资环学院; 湖北武汉430070

摘要:以钛酸四正丁酯为钛源,采用水热法制备了纯TiO2和用碳酸钠修饰的TiO2纳米粉体,采用XRD、N2吸附-脱附、SEM和TEM等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材料对亚甲基蓝溶液模拟染料废水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碳酸钠修饰后的TiO2具有介孔结构,与纯TiO2相比,晶粒尺寸减小,比表面积增大,对亚甲基蓝表现出较好的光催化去除性能,光反应30min时,对亚甲基蓝的脱色率达97.05%。

294-297

用于分离纯化组氨酸标签蛋白质的磁性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

作者:王文静; 孙宏浩; 郭惠玲 单位: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湖北省工业发酵协同创新中心; 湖北武汉430068

摘要:采用溶剂热法制备Fe3O4纳米粒子,通过MPS和聚丙烯酸修饰,使其表面羧基化,再与NTA-Ni2+螯合,制备Fe3O4/MPS/PAA/NTA-Ni2+磁性复合纳米粒子。利用透射电镜、激光粒度仪、红外光谱进行表征。结果表明,Fe3O4/MPS/PAA/NTA-Ni2+磁性复合纳米粒子的形貌为球形,且较为分散,其平均水合粒径为440nm,Zeta电位为-15.8mV,红外光谱证实了其化学结构。对组氨酸标签蛋白的分离能力为15.6μg蛋白质/mg磁性材料,说明此金属螯合吸附剂对组氨酸标签蛋白的选择性吸附有一定的意义。

298-303

聚乙烯表面涂覆法长效亲水改性

作者:蒋傲男; 杨彪 单位:北京工商大学材料与机械工程学院; 北京100048

摘要:采用涂覆法在低密度聚乙烯(PE-LD)薄膜表面构建聚乙烯亚胺-甲基硅酸钠/聚丙烯酸-氯化钙(PEI-SMS/PAA-CaCl2)长效亲水涂层。对比了不同质量分数的甲基硅酸钠和氯化钙对亲水性和耐水性的影响,探讨了干燥工艺对改性薄膜接触角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次表层中SMS和表层中的CaCl2分别增强了所在层的疏水性和亲水性,其中,SMS作为过渡层起到连接PE膜和后续涂层的作用。当以SMS/PEI的质量比为1∶2作为第1涂覆层,CaCl2/PAA的质量比为1∶12作为第2、4涂覆层,PEI作为第3涂覆层,使PE-LD薄膜的静态接触角从90°降低到30°左右,比仅使用PEI/PAA涂层低20~30°,使表面获得亲水效果,经过50℃水煮300h,接触角增加到60~70°,实现了一定的耐水效果。

304-308

CuAl-LDHs/生物质炭的制备及对水中磷的去除

作者:彭小明; 罗文栋; 胡锋平; 祝泽兵; 王敏; 李阳 单位: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江西南昌330013

摘要:采用水热法制备铜铝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负载在剑麻生物质炭上,得到CuAl-LDHs/生物质炭,通过SEM、BET、XRD和FTIR等对结构进行表征,考察了初始pH值、投加量、吸附时间和温度等对吸附除磷的影响,并讨论了吸附动力学与等温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制备的材料结晶度高、粒径小,平均孔径为4.37nm;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分别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在pH为8.0,温度25℃时,对磷的最大吸附容量可达78.56mg/g。

309-312

磺化聚醚砜/聚醚砜共混膜的制备及膜催化酯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作者:石文英; 李红宾; 秦龙威; 孙茂文 单位:河南工程学院纺织学院; 河南郑州450007; 河南工程学院纺织新产品开发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河南郑州450007

摘要:以聚醚砜(PES)为基体,磺化聚醚砜(SPES)为催化活性成分,通过溶剂挥发法制备SPES/PES共混膜,用于酸化油(酸值153mgKOH/g)酯化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并研究了SPES/PES共混型催化膜酯化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在不同反应温度(45,55,65,75℃),不同的催化剂用量(0.68%,1.35%和2.70%)以及醇油质量比(1∶1,2∶1,5∶1,8∶1和10∶1)条件下,通过反应动力学计算出相应的反应速率以及反应级数。随着催化剂用量和醇油质量比的增加,反应速率逐渐增加,反应级数也增大,平均反应级数为n=2.2,而指前因子和活化能逐渐减小,说明由反应控制逐渐转为混合控制和反应控制。建立了SPES/PES共混型催化膜酯化反应动力学模型。得到实验值与理论值吻合程度较高(误差在±5%左右),验证了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