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科技期刊发展的规模效益

时间:2022-06-23 03:20:40

目前,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科技论文的进步。科技期刊规模的严重不足带来了如下很多问题。

1)计划经济模式下办刊。中国经济的崛起离不开市场经济的发展。然而,在科技期刊领域,基本上还是在延续计划经济的模式。首先,从新刊的创办开始,层层的审批很难通过;然后,期刊编辑部的运作基本都是事业单位,很多期刊依靠拨款维系,编辑部不仅实现不了盈利,连自负盈亏都做不到;还有,大多数期刊的发行依靠邮局,数字期刊的发行几乎被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垄断瓜分,编辑部不关心期刊的影响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期刊的传播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计划经济中“吃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等弊端在科技期刊中屡见不鲜,编辑部经常是“退休预备役人员”安置点,在“新期刊进入很难,烂期刊退出不易”的局面下,科技期刊从业人员工作热情不高,学术强人很少办刊,即使挂个名也没有投入很多精力和时间。

2)缺乏竞争机制。市场经济是科技期刊发展的必由之路。没有市场竞争机制,不可能促进科技期刊的全面繁荣。在一些基金和项目的刺激下,会有个别期刊得到迅猛的提升,甚至跻身国际一流期刊之列[6]。然而,这种进步的带动作用有限。大多数期刊不可能拿到此类的资助,即使得到了资助,在短期之内,科技期刊的进步也不容易体现,再申请后续资助时仍然困难重重。由于期刊规模小,已经供不应求,因此期刊的退出机制也很不健全。很多低水平的期刊得到了苟延残喘的机会,基本上不犯政治错误并能按期出版,就可以长久生存下去。

3)假期刊,特别是假期刊网站,近年来层出不穷,屡禁不止。“百度经验”中甚至有“如何辨别真假期刊”的条目。从2011年查处的海南特大非法学术期刊案到2016年南京200多人受骗的假期刊案,这些案件受害人多,涉案金额大,社会影响恶劣。然而,这些“假期刊”的出现也反映出目前期刊数量不足以满足广大作者的发文需要。正规期刊由于发文量的限制,对作者投稿的审查比较严格,作者想要发表稿件的难度很大。于是,假期刊有了可乘之机。有些稿件水平虽然难以达到目前正规期刊的要求,但其仍有某些小发现、独到见解或值得借鉴之处,还是值得发表的。如果能增加期刊数量,扩宽作者的路径,使更多论文在正规期刊上得到发表,那么“假期刊”兴风作浪的机会就会减少很多。

可见,科技期刊若要有大的发展,必须借鉴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从改革开放入手,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应充分调动科技工作者的办刊积极性,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通过竞争机制,发展优秀期刊,向规模要效益,具体包括如下几点。

1)放开办刊权限,鼓励创办更多科技期刊。专家学者、期刊出版单位等都可以创办新刊,特别鼓励那些针对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期刊。科技期刊整体的“金字塔”结构,只有“底座”够大够结实,才能堆得更高。在“互联网+”的时代,网络期刊的发展也必须给予重视,应充分发挥中国在网络通信领域的优势。科技期刊只有扩大规模才能够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2)加强监管,保证科技期刊质量,建立劣质期刊的退出机制。针对所有期刊,建立分级的审读和抽检机制,特别优秀的期刊可以免检,较好的期刊可以少检,不合格的期刊应整改和退出。就像“城管”“食药监局”等部门一样,科技期刊的质检部门要严格做好监管工作,保证期刊市场的良好运行。

3)引入竞争,奖优罚劣。优秀期刊的奖励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还要建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差的期刊的限改和退出机制。只有有进有出,实现流动,整个科技期刊领域才能真正活跃起来,就像溪水一样,通过流动成为“活水”,而不是一汪沉沉的“死水”。若中国科技期刊发展滞后于科技论文的情况长期存在,会造成中国科技成果的不断外流,从而使中国丧失科技传播和知识产权方面的优先性,必将影响中国科技的持久发展。笔者认为,只有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扩大期刊规模,引入竞争机制,才能破解当前的困局,从根本上扭转科技期刊发展滞后的局面,促进科技期刊健康持久地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