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科技期刊交叉学科投稿稿件注意事项

时间:2022-06-23 03:24:02

1“东拼西凑”和“一稿多投”问题

近年来,交叉学科稿件一稿多投的现象有上升趋势。据调查,在国家和相关科研机构越来越重视交叉学科发展的大背景下,诸多学者也认识到交叉学科的重要,但做起来很难,特别是那些最具创新活力的30~40岁的青年学者,他们需要考虑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研究初期又不被主流认同,面临起步艰难。同时,作者急功近利,片面追求论文数量[10],担心过长的审稿周期影响自己的科研认定、奖项评定、职称评定等一系列问题,所以,他们试图“东拼西凑”一些“伪交叉学科”或用单学科体制的“旧瓶”装交叉学科研究的“新酒”[11],并通过一稿多投的方式来增加的概率。现有的科技期刊栏目是在单一学科基础上设置的,学科边界非常明显,且相对固定[3,12]。明确的栏目设置把交叉学科稿件拒之门外,对交叉学科研究成果的发表带来了困难。为了尽快发表研究成果,获得学界认可,交叉学科稿件作者不得不把论文投向相关的科技期刊,以期在某一期刊侥幸发表,此“一稿多投”实乃不得以而为之,但后果是对编辑和审稿专家劳动的不尊重,造成了严重的浪费,违背了学术道德。

2多主体容易发生利益争议

中国高校和科研机构推进交叉学科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成立多主体的跨学科的研究中心或协同中心。跨学科的研究中心将不同领域、不同机构的科研人员组织到一起,为科研人员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提供了有效平台,使他们更容易找到共同的交叉点,实现不同学科知识体系、思维方式和学术思想的互相渗透和交叉融合。这样的交流在产生创新中非常重要,但研究成果的出现,就涉及利益关系。目前,以协同中心为名发表的学术成果一般会被认定为属于中心牵头单位,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忽略了其它协同单位的贡献,而各科研单位对没有署本单位名的科研成果一般不予认定。这就造成非牵头单位科研人员的不满,发生利益争议;第二种是协同中心和参与者所属单位成果归属方面的争议;第三种是参与者之间排名次序的争议。其中,协同中心或者跨学科研究中心与作者所属单位之间的争议较常见,这需要对传统单学科为基础的管理体制进行变革。

3跨学科审稿难和栏目安排难的问题

科学发展到近代开始分化,形成了相当精细的专门学科,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学科和院系为核心的现代大学。而学科不断分化成专业,专业又细分为不同的研究方向。伴随着学科专业不断向纵深发展,跨学科交流变得困难,这给审稿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目前,科技期刊大部分审稿专家是资深教授,他们在自己的专业学术领域很有建树,经常审稿,经验丰富,但是他们对与自己专业交叉的相关学科稿件不一定能准确把关,或者知之甚少,这就造成专家审稿意见模糊或者拒绝审稿。不管是那一种情况,都给编辑部的审稿带来了困难,增加了审稿时间,还必须重新寻找审稿专家。如果自己单位没有此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人员,那还要从其它相关单位寻找合适的审稿专家。科技期刊一般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为读者和作者,针对性强,栏目设计具有一定的学科特色,交叉学科的出现与以单学科为主体的栏目设计发生了冲突,对审稿通过的交叉学科稿件存在栏目不易安排的问题。笔者所在的科技期刊对交叉学科的高质量稿件,尽量按稿件内容的侧重点安排在相关栏目,避免失去优质稿源和作者。比如稿件《1756—1955年间乌昌地区旱涝灾害研究》是利用历史上的数据对旱涝灾害进行的研究,侧重点是旱涝灾害研究,新疆大学学报编辑部就安排在自然科学版生态?环境栏目发表。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