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电力电子技术杂志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西安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

  • 主办单位:西安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

  • ISSN:1000-100X

  • CN:61-1124/TM

电力电子技术杂志

电力电子技术 2013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电力电子技术杂志装置及应用
1-3

电能回馈装置与二极管整流装置并联研究

作者:徐文伟 肖兵 杨传海 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 广东广州510640

摘要:通用变频器中常用二极管整流装置进行整流,存在无电能回馈功能的缺点。三相电能回馈装置作为一个独立、外挂式的回馈装置与二极管整流装置并联使用,可实现变频器回馈功能。然而在装置进入回馈状态后,因为两种装置并联会导致二极管整流装置存在脉冲电流通过的问题,影响电网及周边电子设备。提出了一种改进拓扑结构结合滞环电流控制的解决方法消除脉冲电流。最后,通过仿真分析及实际应用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4-6

单相逆变器新型重复-模糊控制方案

作者:杨豪 赵军红 朱雁南 单位:第二炮兵工程大学 陕西西安710025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重复控制和单输入模糊自整定比例控制的单相逆变器双模控制方案。系统运行时,通过模态选择开关自动切换控制方式。误差绝对值小于模态选择开关阈值时,重复控制可增强系统抗周期性干扰能力,改善系统稳态特性;误差绝对值大于模态选择开关阈值时,单输入模糊自整定比例控制能快速消除扰动影响,改善系统动态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能获得良好的动、稳态性能。

7-9

基于交流调节器的400Hz单相逆变器设计

作者:王杰 朱海庆 刘芬 王瑞成 单位:海军蚌埠士官学校 机电系 安徽蚌埠233012

摘要:针对传统PI调节器对交流控制系统会产生静态误差和动态调节能力弱的问题,基于伺服控制系统中的直流调节器转交流调节器的理论,将一种新型交流调节器引入到逆变电源控制系统的调节器环节,对实际工程应用中高增益频带过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改进措施和参数选取依据。通过设计基于该交流调节器的400 Hz单相逆变器的实验,验证了采用该方法得到的交流调节器可消除静态误差并具有快速的动态调节特性。

10-12

新型纳秒脉冲电源的参数设计与实验研究

作者:张晗 李胜利 伍衡 卢文浩 单位: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高电压技术部 广东广州510663 华中科技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高压纳秒脉冲电源,该装置输出电压和频率可调,控制极为方便;输出波形稳定,谐波分量小;工作稳定,可靠性高。电源主要采用省去磁芯复位电路的两级磁脉冲压缩技术与运行可靠的半导体断路开关技术,该电源应用广泛,可用于对一些气体、液体、固体介质的放电研究和其他需要高压电源的场合。详细分析了该电源的工作原理,并测得各种实验电压波形。着重介绍了磁脉冲压缩网络的参数设计,得出了电源在获得较高输出电压峰值时的磁开关(MS)和可饱和变压器的具体参数,并通过一系列对比实验验证了参数设计的准确性。结果表明,相关元件参数固定后,非线性磁芯的饱和都有一个最佳时刻。

13-14

利用BJT开关的Marx型脉冲发生器

作者:李孜 黄茨 单位:上海理工大学 电气工程系 上海200093

摘要:主要介绍了双极结型晶体管(BJT)的击穿特性,以及作为开关应用时的通断速度。根据实验结果可知,BJT的开关速度在20 ns以内,尤其在基射极短路的情况下,开关速度低于10 ns,是理想的开关元件。最后利用BJT作为开关设计了一个纳秒级Marx型负脉冲发生器,根据实验结果可知,输出脉冲幅值可达2.3 kV,宽度低于10 ns,脉冲下降沿为3 ns。

15-17

磁控电抗器快速性研究

作者:刘海鹏 尹忠东 赵士硕 单位: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北电力大学 北京102206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昆明650500

摘要:磁控电抗器(MCR)作为一种SVC装置,主要应用在补偿系统无功、抑制电压波动和闪变等方面,因此快速性是其至关重要的一个特性。以提高可控电抗器在接入电网时自身响应速度为目的,根据其工作原理,对其快速性展开了深入探讨和研究,在快速励磁基础上,提出了快速去磁方法,通过EMTDC/PSCAD软件进行了仿真,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其快速性得到了很好改善。

18-20

同步双频感应加热电源的研究

作者:王娅琦 周伟松 赵前哲 单位: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北京100082 清华大学 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北京100084 华北电力大学 北京102206

摘要:针对齿轮等具有凹凸结构的工件对感应加热淬火的特殊要求,同步双频感应加热电源应运而生。同步双频感应加热齿轮淬火不仅精简了齿轮的制造工艺,也降低了能耗,提高了效率。对感应加热电源及同步双频感应加热电源进行了研究,详细分析了同步双频感应加热电源的电路结构及应用优势,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采用1台MPS系列MOSFET高频感应加热电源以及1台IPS系列IGBT冲频感应加热电源搭建试验台,对一件12齿的齿轮工件进行同步双频感应加热的试验,验证了该双频拓扑结构和参数的正确性,得到的电路波形与仿真波形基本吻合。

21-23

MMC型HVDC输电系统子模块的设计

作者:苗亚 王彤 陈海荣 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新能源研究所 江苏南京210003

摘要:从系统结构、直流电容参数选取、IGBT元件选取和热计算、热设计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高压直流(HVDC)输电系统子模块(SM)的设计,介绍了SM技术设计基本架构、关键元器件参数计算方法和模块设计思路,通过试验验证了所述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24-25

基于Labview的18脉冲ATRU变压器参数设计

作者:朱丹 杨春 王慧贞 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苏南京221016 94857部队 安徽芜湖241007

摘要:以不对称式DP型18脉冲自耦变压整流器(ATRU)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及参数设计流程,并在Labview平台上完成了18脉冲ATRU变压器的设计软件,减小了18脉冲ATRU设计的复杂性。最后在软件设计的参数基础上完成了12.5 kW18脉冲ATRU的样机研制和实验验证。

26-27

LLC谐振变换器空载输出电压漂高问题分析解决

作者:包尔恒 单位:深圳麦格米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518057

摘要:LLC谐振变换拓扑以其高效率、高频化及良好的电磁兼容(EMC)特性等优势获得广泛应用,但实际中空载问题是个难点,空载输出电压漂高是一种常见现象,经常出现超出稳压精度要求的情况,常见解决方案是空载下让LLC工作在打嗝模式或假负载的模式,但打嗝模式会导致较大的空载输出电压纹波,假负载会影响电源效率。总结分析了一种在解决产品实际问题时得出的实用方案,通过实验测试发现初级器件的振荡电压通过变压器传到次级,若开关频率达到设置的最高限制频率,必然导致空载情况下输出电压漂高。通过实验分析得出减小变压器次级绕组端电压振荡的解决方案,经实验验证并应用到实际产品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8-29

基于变系数滑模观测器的PMSM伺服系统

作者:张玉峰 李声晋 周勇 周奇勋 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机电学院 陕西西安710072 西安科技大学 电控学院 陕西西安710054

摘要:为改善永磁同步电机(PMSM)伺服系统的控制性能,在分析PMSM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变系数滑模观测器的无位置传感器PMSM伺服系统控制方案。设计了滑模观测器,通过加入低通滤波器(LPF),协调LPF和滑模观测器的参数,改善了滑模观测器带来的抖动干扰。利用磁场定向控制原理,根据估算参数,实现了无位置传感器的PMSM矢量控制。样机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案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和伺服性能。

30-32

乏锂电池多重化在配网中抑制功率波动应用

作者:林少伯 韩民晓 罗超 牛战壕 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北京102206

摘要:容量衰减到一定程度的动力锂电池(即乏锂电池)在电动汽车上退出应用后还可用于储能系统,但容量衰减锂电池由于内阻增大,充放电效率变低。故根据动力锂电池在部分容量失效后的内阻特性及锂电池外特性,提出电压电流双环控制的乏锂电池多重化方法,提高容量失效的锂电池充放电效率,使其能再次利用。同时将乏锂电池用于储能系统,平抑含分布式光伏发电的配网中功率波动。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乏锂电池多重化方法可提高其充放电效率和功率平抑逆变器的功率跟踪精度,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33-35

一种新型软件锁相环的实现方法

作者:巫伟男 单峡 罗耀华 闻婷 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金陵科技学院 江苏南京211169

摘要:针对基于瞬时无功理论的软件锁相环(SPLL)在三相系统电压不平衡时锁相不准和相位非线性畸变的问题,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一种基于小脑神经网络(CMAC)的智能算法与PD控制结合的复合控制方法,并结合改进双T网络的陷波滤波器的SPLL的控制策略,提高锁相控制系统对非线性信号的调节能力,实现SPLL中跟踪相位的线性变化,达到了良好的锁相效果。搭建了实验平台,对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SPLL稳态性能好,对三相系统电压不平衡造成的锁相偏差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36-38

基于AVR的高精度CPSM感应加热电源研究

作者:卢啸 沈锦飞 刘义华 单位:江南大学 江苏无锡214122

摘要:提出一种高精度复合脉冲均匀密度调制(CPSM)的感应加热电源。采用AVR单片机和硬件电路协同工作方式,在保证控制脉冲均匀分布的同时,将其控制精度提升到1/1 024,使输出功率更稳定,调节更灵活;同时采用预估算编程方法,提高了工作频率。逆变环节采用串联谐振式逆变电路,控制开关管的零电压开通(ZVS)和零电流关断(ZCS),实现了软开关。介绍了系统设计方法,并给出了程序流程图和实验结果。

39-40

并联型蓄电池系统的等效电路建模

作者:彭思敏 高孝天 蔡旭 曹云峰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电力传输与功率变换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200240 上海交通大学 风力发电研究中心 上海200240

摘要:储能系统为风电、光伏等波动性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电池的串/并联可实现储能系统容量的扩大。针对由电池单体并联组成的并联型蓄电池系统,在考虑到电池单体的参数非线性及容量不一致性等特点的同时,利用并联电路工作特性,建立了一种基于内阻、端电压、容量等物理参数的并联型蓄电池系统的等效电路模型。通过电池系统在不同荷电状态(S0C)初始值条件下进行恒流放电时的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证明所提出等效电路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