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电力电子技术杂志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西安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

  • 主办单位:西安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

  • ISSN:1000-100X

  • CN:61-1124/TM

电力电子技术杂志

电力电子技术 2017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电力电子技术杂志变换器及PWM控制
1-4

混合型全桥DC/DC变换器及其软启动策略研究

作者:王付胜; 徐佳益; 周晓杰; 张兴 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合肥230009;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安徽合肥230009

摘要:研究了一种混合型移相全桥(HSPSFB)DC/DC变换器,其在能量传输阶段通过脉宽调制(PWM)和谐振方式同时向负载传输能量,通过零电压零电流开关(zvzcs)技术实现了超前臂和滞后臂开关管的软切换,并且减小了初级环流和次级整流桥电压应力,有效提高了变换器效率。介绍了该变换器各阶段工作模态,并分析了系统启动过程中谐振电流应力高、输出电压建立缓慢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变开关频率的软启动策略,在减小初级开关管电流应力的同时,快速平稳地建立输出电压。最后试制了一台实验样机验证其有效性。

5-7

三相四线制三电平变换器简化调制策略

作者:王晓杰; 肖柱; 吴远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江苏徐州221008

摘要:针对三相四线制三电平电容中分式变换器传统的复杂三维(3D)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算法,提出基于矢量状态的简化PWM策略,采用矢量状态扩展实现中点平衡控制。通过分析各矢量状态对中点电位的影响,总结了中点平衡因子的表达式。利用伏秒平衡原理,根据三相矢量状态直接计算出各相矢量状态作用时间。基于中点平衡因子,提出矢量状态扩展实现中点电位控制。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正确性。

8-11

基于MMC技术的高压变频系统控制策略

作者:商姣; 谭风雷; 王宝安 单位: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电气工程系; 江苏南京210088; 江苏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江苏南京211102; 东南大学; 电气工程学院; 江苏南京210096

摘要:针对现有高压变频器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技术的高压变频系统拓扑结构。由网侧变换器、直流母线、机侧变换器构成AC/DC/AC变频结构,无需多重化移相变压器,具有网侧功率因数高、电流谐波畸变率低、易实现四象限运行等优点。网侧变换器采用功率外环、电流内环的控制方式,机侧变换器采用开环的交流电压控制方式。采用三角载波移相调制作为MMC的调制策略。最后在PSCAD软件中搭建了仿真模型,并搭建了低压实验样机,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12-15

新型虚拟磁链开关表PWM整流器直接功率控制

作者:候维杨; 刘波峰; 贺锐智; 李诚明 单位:湖南大学; 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长沙410082

摘要:提出一种基于新型开关状态表的脉宽调制(PWM)整流器虚拟磁链直接功率控制(DPC)策略,根据瞬时有功、无功功率变化选择电压空间矢量,实现有功、无功功率平滑控制,同时采用一种数字低通滤波器补偿虚拟磁链估计中产生的幅值、相位误差。仿真及实验表明,基于新型开关表的控制策略可对有功、无功功率迅速、平滑地调节,具有高动态性能,在理想电网及谐波电网条件下能更好地抑制电流波动,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16-18

共模电压最小化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方法

作者:杨兴武; 周耀; 雷彪; 牛梦娇 单位:上海电力学院; 上海绿色能源并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200090

摘要:提出无零矢量空间矢量脉宽调制(NZ-SVPWM)方法,采用两个对称非零矢量等效构造零矢量。与SVPWM方法相比,该方法仅通过调整矢量作用顺序,合理分配矢量作用时间,即可使共模电压最小化的同时保持开关频率恒定,且能减少谐波电流,算法简单易于数字化实现。实验结果验证了该调制方法的有效性与正确性。

19-22

飞机变频电力系统双向PWM功率变换器

作者:於二军; 刘华美; 郑先成 单位:中航工业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 陕西西安710065; 西北工业大学; 陕西西安710072

摘要:以多电飞机变频电力系统电作动负载功率控制应用为背景,在三相脉宽调制(PWM)整流器基础上,通过下垂控制方法实现直流环功率自动双向流动,较传统的采用电阻耗能方式吸收作动负载回馈功率方式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效率。针对变换器在有源逆变状态下交流侧电流谐波含量高的问题,采用LCL滤波器对交流侧电流滤波。仿真和样机验证表明该双向PWM功率变换器在变频供电时能实现功率双向流动,且谐波含量低。

23-27

三电平NPC逆变器共模电压抑制

作者:张云峰; 刘光辉; 马雷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江苏徐州221008

摘要:调制策略是三电平中点箝位(NPC)型逆变器的关键技术之一。传统脉宽调制策略能平衡中点电位,但会产生较大共模电压(CMV)。针对上述缺点,提出一种基于零序电压(zsv)注入的三电平正弦波脉宽调制(SPWM)策略,能同时平衡中点电位和抑制CMV。在一个载波周期内。所提调制策略通过ZSV的注入和调制波的分解,能保证中点电位的平衡:通过调制波的分解和开关序列的优化,能抑制逆变器产生的CMV。该调制策略实现简单、计算时间少,能在输出电压全范围内控制中点电位平衡,同时能有效抑制CMV。最后,与传统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策略进行实验结果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调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8-30

T型三电平逆变器中点电压平衡策略研究

作者:李敏裕; 王家梁; 魏曙光; 闫之峰 单位:装甲兵工程学院; 控制工程系; 北京100072; 武警工程大学; 装备工程学院; 陕西西安710086

摘要:针对一种T型中点箝位(TNPC)三电平逆变器的中点电压不平衡问题,指出中点电压受到电压矢量、功率因数、调制比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强的非线性,很难通过精确的数学模型进行控制。提出采用模糊控制算法对中点电压进行控制,设计了模糊控制器,分析了平衡因子的分配原则。搭建了仿真模型和实验平台,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模糊控制器能很好地控制中点电压,减小了逆变器输出谐波。

31-33

基于三电平变流器的智能充电装置研究

作者:周百灵; 邵宜祥; 朱丹; 王琴 单位:南瑞集团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江苏南京211106;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211106

摘要:充电装置的高效性和稳定性要求随着电力车辆的普及而不断提高。研究了一种基于三电平的交流充电装置,除了具有参与网侧削峰填谷的功能,还能对用户侧产生的电能质量问题进行就地补偿。对于LCL型滤波器,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分析了其存在谐振峰值的理论依据,给出滤波电容串、并联电阻的阻尼控制框图。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有源阻尼控制方法对电流谐振和电压谐振的抑制效果显著。

34-37

基于降阶谐振控制器的MMC不平衡控制策略

作者:任灵; 李顺福; 林江 单位: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金昌供电公司; 甘肃金昌737101; 南京德软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主要研究了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MMC)在电网三相不平衡条件下的控制策略。建立MMC数学模型。分析在不平衡电网下瞬时功率脉动;采用比例.积分降阶谐振(PI-ROR)控制器,无需对电流正负分离,实现对MMC多目标的不平衡控制。在此基础上依然通过ROR控制器进行不平衡电网下MMC环流抑制。最后利用实验对所提控制算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证明了其可行性。

38-40

三相四线制D-STATCOM并联运行技术研究

作者:郭学成; 常鲜戎; 刘凯靖; 娄晓琪 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河北保定071003

摘要:单台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D-STATCOM)的容量通常不能满足系统容量需求,可采取D—STATCOM并联运行来提高补偿容量。对于并联运行,提出一种直流侧母线独立结构的改进分散控制策略,该方法不仅可靠性高,还能实现补偿容量的合理分配。通过检系统侧电流与检负载侧电流相结合,既保证了并联系统运行稳定,又保证了补偿精度。Simulink仿真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搭建了两台容量为50kVA的D-STATCOM实验样机,实验结果表明,D-STATCOM能较好地跟踪补偿指令电流,实现补偿容量合理分配。

41-42

基于z源网络的高增益低应力的直流变换器

作者:冯苗苗; 屈克庆; 赵晋斌; 孙慕文 单位:上海电力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 上海200090

摘要:为升高光伏、燃料电池等的输出电压,提出一种基于z源网络结构的高增益低应力的直流变换器。采用z源网络增加泵升电容两端的电压,并通过电感和电容间的串联放电提升了电压增益,避免了变换器在极限占空比下工作。同时降低了开关管两端承受的电压应力,使电路效率得以提高。讨论了该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工作原理和稳态性能,并与其他变换器进行了性能对比分析,最后通过实验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43-45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空载比例谐振并网控制

作者:王君瑞; 吉炫玮; 张晋宁; 曹新成 单位:北方民族大学;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宁夏银川750021

摘要:提出双馈异步发电机(DFIG)的比例谐振(PR)控制策略,实现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空载并网控制。该方法将转子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分量转换到静止坐标系下进行调节,实现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电网同步控制。与DFIG空载并网控制策略相比,提出的控制策略减少了坐标变换的次数,避免采用受发电机参数影响的前馈补偿控制,从而简化了控制算法,提高了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策略可有效实现DFIG的电网同步控制。

46-49

自同步电压源逆变器并联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作者:姬秋华; 韦徵; 王彤; 徐科 单位: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211106; 南京南瑞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211106;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天津300000

摘要:随着新能源发电和微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满足微网系统的特殊需求,研究和讨论了自同步电压源逆变器并联运行控制策略。模拟同步发电机的转子运动方程、一次调频调压特性,给出自同步电压源逆变器的控制框图,分析其对并联系统稳定性及动态响应的影响,并研究了自同步电压源逆变器并联组网技术。仿真和实验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实现自同步电压源逆变器并联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动、稳态功率均分,能很好地适应微网的运行要求。

50-53

遮挡下光伏组件中旁路二极管的研究

作者:程泽; 宋成; 刘力 单位:天津大学;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天津300072; 天津大学; 内燃机研究所; 天津300072

摘要:以太阳能电池的数学模型理论为基础,通过求解标准条件(STC)下光伏组件的数学模型5参数,得到无遮挡条件下光伏组件的输出特性,当光伏组件受到遮挡时,内部并联旁路二极管的导通与阻断使其输出I-U特性曲线发生变化且呈阶梯状。针对光伏组件内旁路二极管导通个数不同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旁路二极管导通个数不同条件下,光伏组件输出特性的电压特征及导数的变化,结合正常和遮挡条件下光伏组件的输出I-U特性,最后得到了有效的判断旁路二极管导通个数不同的算法,为光伏系统的遮挡研究提供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