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幼儿科技教育论文

时间:2022-05-12 08:21:58

摘要:科技在孩子的生活环境中无处不在。在幼儿园中,孩子不但可以使用计算机、显微镜和计算器,而且还可以发明一些简单的机器,或拆开一些已有的机器去探究它们是如何工作的。科学、数学和技术的教学是否占有重要的位置,是衡量一个幼儿园的教学是否出色的重要标准。

关键词: 幼儿 科技教育 幼儿教育论文

幼儿科技教育论文

幼儿科技教育论文:幼儿科技教育“做中学”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指导策略

科技“做中学”活动向幼儿展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它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如果指导不当,则会错失很多有价值的教育契机,甚至阻碍幼儿的发展和活动的进展。对于教师来说,在科技“做中学”活动过程中的现场指导是一个开放性的与幼儿互动的过程,这种互动过程要求教师应掌握一定的技巧或策略,并具有较强的随机应变的能力,在实践中能够灵活机动地运用。所以,科技“做中学”活动中的指导充分体现了幼儿教师教育工作的科学性、艺术性和创造性。

1“做中学”活动中教师的有效指导策略总框架

在我园的幼儿科技教育 “做中学”活动中,我们根据孩子们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一些特点,抓住适宜的时机进行有效的指导,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教师的有效指导策略可以分为两大类——语言策略和非语言策略。在语言策略中,教师根据幼儿不同的性格与表现,幼儿能力的差异不同,可运用启发性语言策略、暗示性语言策略、鼓励性语言策略、挑战性语言策略。在非语言策略中包括材料支持策略和行动暗示策略。

下面将以案例的形式详细地对指导策略作一阐述。

2“做中学”活动中教师的语言指导策略

2.1 启发性语言指导策略

“做中学”活动案例:制作大吊车

对象特征:有些孩子无论做任何事情都一丝不苟,但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弱,缺乏自己的主见。

运用策略:启发性语言策略

实录:小妍要制作一辆可转动的长臂大吊车。她选择了一个透明的化妆品盒子做汽车的车身,想将弹簧固定在透明轻巧的化妆品盒子上。吊车的长臂是小妍从家中带来的弹簧。车身轻,弹簧又长又沉,怎么也装不上。老师说:“小妍,你的吊车装得怎么样了?能转动吗?”她说:“不能转动。那怎么办啊?”老师启发说:“能不能用别的东西来制作吊车的长臂呢?”小妍思考了一会儿说:“弹簧太沉、太长,盒子太小、太轻,那我就用高筒袜子装纸盒试一试。” 于是,小妍在袜子里装上了三个牙膏盒。在老师的启发下,小妍把车身与纸盒相连,长臂终于立起来了。

策略分析:小妍平时做什么事情都是很认真的,是老师眼中的乖乖女,但是在制作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较弱,缺乏自己的主见。这样的孩子有时需要老师适时的启发与引导。

2.2 暗示性语言指导策略

“做中学”活动案例:和泥实验

对象特征:有些孩子比较有自己的想法,在做实验的活动中老师只要给他一些暗示,他们就能自己动脑筋完成任务。

运用策略:暗示性语言策略

实录:在“和泥”的实验活动中,我们准备了水、土、自制量杯、百宝箱等。刚开始小茵和萱萱就发现草根、小石子很扎手,他们有的动手拾,有的用铲子铲,有的用小棒挑。这几个孩子都是能力较强的孩子,于是老师提示他们:“试一试百宝箱里的塑料纱窗能不能把草根和小石子清理掉呢?”小慧从百宝箱找到一块塑料纱窗,细心的把土筛到另一个盆子里。他们通过讨论、验证,认为有洞洞的工具才能把土筛干净。

策略分析:在“和泥”的活动中,由于这一部分孩子都是比较有想法、会动脑筋的孩子。因此,只要通过老师暗示性的语言,进一步引导孩子们开始制作筛土的工具,就能得到成功。

2.3 鼓励性语言指导策略

“做中学”活动案例:有趣的沙雕

对象特征:有些孩子在活动中对自己缺乏自信,经过老师的鼓励之后他们能更大胆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试验。

运用策略:鼓励性语言策略

实录:在“制作沙雕”的活动中,小杰问:“老师,我堆的大恐龙的身体总是往下塌。”我说:“它是怎么会往下塌的呢?” 小杰说:“我把沙子倒上去它就滑下来了。”老师对大家说:“孩子们,你们想一想办法怎么才能让沙子站起来呢?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有好办法的!” 雯雯说:“是沙子太干了。”薇薇说:“我看见电视上做沙雕,用水枪喷水。”老师鼓励孩子们说:“你们的想法都很棒,可以去试一试,只有试了才知道行不行。”听了老师的话,小杰赶快说:“那么我们就加水吧!”孩子们在提水的过程中,他们发现用小桶提水倒到沙子里水一下子就没了,用大桶倒到沙子里会发出“噗嗤噗嗤”沙子吃水的声音。于是,他们换成大桶给沙子加水,用湿沙堆砌成恐龙、乌龟时,流露出难以抑制的喜悦。

策略分析:小杰和雯雯会自己动脑筋,但是遇到问题时经常会产生疑惑,并且不能正确地对待结果,害怕失败。对于缺乏自信心的孩子,通过老师的鼓励性语言,孩子们感受了不同工具的不同作用。

2.4 挑战性语言策略

“做中学”活动案例:制作赛车

对象特征:有一些孩子在“做中学”的活动中热情、主动,能力较强,很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在活动中教师使用一些挑战性的语言,引导他们打开思路,进行更高一层次的制作。

运用策略:挑战性语言策略

实录:韩扬和小宝在制作赛车时,选择了4个瓶盖做车轮,用双面胶粘在了车身上。老师问:“咦?车轮为什么不会转呢?能不能想办法让车轮滚动起来呢?”老师的话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他们将汽车放在了桌上,仔细地观察了一会儿。小宝说:“噢,原来是将车轮粘死了,所以它不能滚动了。”于是,他们经过商量之后改用4个螺丝钉连接4个硬纸板,重新为赛车装上了车轮。他们在地板上开起了经过改装后车轮可以转动的赛车,别提有多高兴了!

策略分析:在活动中,韩扬和小宝属于我们班中能力较强的孩子,他们平时在每次活动中的主动性发挥得比较多。因此,我们认为对于这样能力强一些的孩子,当他们遇到困难时,老师只要运用挑战性的语言加以指导,这样的孩子只要一经老师点拨就能自己发现问题,并能自己动脑筋寻找解决问题的良好的方法。

3“做中学”活动中教师的非语言指导策略

3.1 直接的材料支持策略

“做中学”活动案例:斜坡实验

对象特征:有时老师发现孩子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有新的想法,但是这些孩子的能力较弱时,老师可以为他们提供所需的材料并参与他们的活动,和孩子们一起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运用策略:直接的材料支持策略

实录:老师用长绒毛、地毯、绒布和木板铺出4块操作板,用4块积木垒高,把板的一头搁在上面,斜坡便形成了。斜坡的出现立刻吸引了更多幼儿的参与,他们争先恐后地要把汽车放到不同材质的斜坡上,观察他们的滑行速度。老师问:“你们发现什么秘密了吗?”小慧忽闪着大眼睛说:“我发现汽车在木板上滑得很快的,在黑色的板上面就一动不动了。”(她指的是黑色绒毛地毯)老师继续追问:“那其它两块板上呢?”她十分自信地告诉老师说:“第二个快的是黄色的板,第三个快的是红色的板。”这小机灵可真厉害,还能将4种材料的速度按快慢进行排列呢。

策略分析:在斜坡实验中,老师观察到幼儿在斜坡上尝试用餐巾纸、抹布增加摩擦力进行实验时,根据幼儿的需要老师及时为孩子们提供了材料上的支持——4种材料不一的斜坡,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探索操作的兴趣,在实验中他们发现不同材料的斜面会影响汽车的滑行速度。

3.2 间接的材料支持策略

“做中学”活动案例:做糕点

对象特征:有的孩子在“做中学”活动中遇到困难,但他们的能力较强,自己又很多有创意的想法,那么老师只要为他们提供一些材料,而不告诉他们怎样使用材料,他们会自己探索材料的使用方法。

运用策略:间接的材料支持策略

实录:小宝和薇薇利用印模做糕点,倒出的糕点总是粘在模上不能成形,他俩脸上露出了难色。见此情景,教师找来食用油和干面粉,放在操作台上,并退到一旁观察,小宝首先拿起干面粉搓搓自己粘着面团的手,发现手心变干了,就顺手抓了一些放在印模里,这次印出来的饼虽然完整但饼上有干粉,显得不干净。薇薇受到启发,在印模里倒入食用油,经过尝试和比较,他们发现使用食用油加面粉做出的糕点最漂亮。

策略分析:小宝和薇薇在制作糕点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老师认为她们两个小朋友都是很有自己的想法的。因此,当老师发现她们的问题之后,只为她们提供了一些材料,而不告诉她们怎样使用材料,她们会自己探索材料的使用方法。

3.3 行动暗示策略

“做中学”活动案例:制作上海小吃

对象特征:处于模仿期的孩子,他们在进行“做中学”的活动中以模仿为主,这时老师可以制作示意图供他们参考。

运用策略:行动暗示策略

实录:在主题活动“上海小吃”中,幼儿对各种小吃的制作方法很感兴趣,在参观了解的基础上尝试运用所学的技能制作小吃食品。因此,在活动前,老师在操作台前贴出操作步骤和工具使用方法的示意图,活动中遇到困惑的孩子就能根据示意图找到答案。

策略分析:一部分孩子的行为还处于模仿期,老师在操作台前贴出操作步骤和工具使用方法的示意图。这样让孩子们在操作的过程中,可以模仿图片和示意图中的过程和方法进行操作,完成自己的任务。

我们的启示

在今后教师指导“做中学”的活动时,我们还可以根据幼儿不同的心理层次,如:有的幼儿在制作时出现畏难情绪;有的幼儿在操作活动中注意的稳定性较差等等,教师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指导策略,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去操作、去尝试,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独特想法充分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作者简介:

陈冲,供职于上海市宝山区四季万科幼儿园。

幼儿科技教育论文:浅谈幼儿科技教育在青年教师中的传承与发展

我园是以科技教育为特色的学校,长达15年连续的开展幼儿科技教育研究,逐渐积淀成了幼儿科技教育为特色的学校文化。

幼儿科技教育以维护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求知欲和兴趣,形成对自然界的主动探究的态度为首要目标。具体表现在,幼儿科学启蒙的教育目标已从单纯的科学常识教育发展为幼儿的科学学习能力,对待周围现象和自然的情感、态度的培养,注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从教师直接传授科学常识转变为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主动探究发现;从让幼儿机械记忆的学习方式转化为科学的过程技能和科学思维的学习,即学会观察、界定特性、发掘关系和寻找答案的过程,是幼儿主动探索学习的过程,也是“思维和创造的结合”。

目前,我园青年教师与全园教师的比例为87.5%,她们将肩负起传承与发展教育特色的任务,但是,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青年教师在开展科技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为她们进园的时间短、教龄短,没有参与科技教育的研究,而且她们又都在一线教育教学岗位上。有相当一部分幼儿教师的科技素养欠缺:有的缺乏基本的科学知识,有的对科学方法的理解存在偏差、概念模糊。例如,有的老师对天文现象不了解(如雨后的彩虹),有的老师的物理、化学、生物方面的知识太少,甚至有位教师对眼前的植物除了名称之外几乎一无所知,却还有声有色的指导孩子进行观察和探索。有的教师还会对科技教育概念产生偏差:把科技教育同科学家、发明家、科技人才的职能相联系,认为开展科技教育必须建立现代化科技馆、科技实验室等,还未意识到科技教育资源就在幼儿身边的道理。

由于没有参加相关的科技教育研究,未曾积累相关经验,对于科学启蒙教育显得比较的陌生,其对于科学启蒙教育内涵的理解还是比较缺失的,主要表现在其组织的科学教育活动或流于形式,或仅仅是传递静态知识,如在科技教育活动目标制定时,能考虑到幼儿情感、知识、技能的定位,但在实际运作时则偏重于科技知识的传授,影响了幼儿学习兴趣。

但是我们青年教师如今有许多的途径来获取新的信息,积累丰富的经验,有很多机会可以大显身手。除了凭借我们敏锐的眼光,谦虚的态度,善于向老教师取经,善于通过实地观摩、专题交流等手段,借他山之石,学他人绝技之外,最主要的是我们现在还可以广泛的通过网络技术这个平台,对各种最新信息进行搜寻、交流和学习等。在信息社会的今天,我们要培养自己善于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因为,现代化教育技术装备飞速发展,已严重冲击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一所学校如果率先使网络技术真正跟教育结合起来,可以使教育处于领先地位,对孩子未来工作与学习的创造性必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会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大胆的想象设计与创造新方法,还不拘泥与书本,求异求新,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让课堂丰富、新颖、生动,激发学生的热情。这些前沿的信息、前卫的理念、创新的意识等等,都能为幼儿园的科技启蒙教育注入新的活力,为科学启蒙教育的发展夯实良好的基础。

“发展是硬道理”,唯有发展才能有生存。幼儿发展了才能成为21世纪高质量的公民和建设者;教师发展了才能更好地培养下一代的公民素质;幼儿园发展了才能赢得家长的称心、社会的放心,简言之,唯有发展才能有再发展。也就是说,无论幼儿园发展还是幼儿发展,其核心在于教师的发展,因为教师专业发展了才能培育出全面发展的幼儿,才能使幼儿园得到持续发展。同样幼儿科技教育已成我园的办园特色,为了我园的学校文化,青年教师在传承科技教育特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提升科技素养提高科技教育教学能力的方法可通过以下途径:

一、勤思勤学

1.查阅书籍、研读教材

为了更好地理解科技启蒙教育,首先我们应多通过自学的方式研读关于科技启蒙教育的书籍,以此来更好地理解科学启蒙教育的内涵,丰富关于科技启蒙教育的学识。其次重视幼儿教师的在职培训,坚持以“园本培训”为主,充分利用身边的优质资源,组织教师自学、观摩、讨论、小结,更新教育观念,正确实施幼儿园科技教育。通过园本课程,帮助幼儿认识周围生活中的科技现象,认识和理解科学技术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推动社会进步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了解身边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学习运用科学方法发展幼儿科学能力,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从而成为一个具有较高科技素养的现代人。

2.多点结对,虚心求教

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做到超然脱俗,求知若渴。在同行里要虚心求教:“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鼓励教师做个“有心人”,能根据自己的情况挖掘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参与研究,学会研究,积极申报课题,并积极参加幼儿园承担的各项课题。通过一课多研、师徒结对活动、新青年教师邀请课、日常观察、家园活动、随堂听课等活动了解第一手信息,并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思考及内化,促使每个教师对自己的科学启蒙教育的能力有不断反思、提高的航标。以此来夯实发展科学启蒙教育的自身内在基础。

二、实践反思

1.加强自身反思

“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是提高教师科技素质的有效方法,幼儿科技教育活动是教育发展的新生事物,因此,科技教育的问题必将层出不穷,教师具备了实践反思的能力,便能在不断总结实践、反思利弊的过程中提高科技素质。教师要从幼儿学科技的教育过程中理性思考,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中的方案设计、环境创设、教学方法、信息获取等诸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找出利弊得失的原因及改进的方法。

2.借助园本教研力量

教研组研讨活动基本上每2周开展一次,且研讨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有的是实践活动研讨,有的是课程设计的研讨等。教师们在教研组活动,由于都是熟悉的同事,因此无论是说、做、行都会无拘无束,非常有利于教师素质提高,而且这些研讨模式与培训模式也大同小异,因此科技借助教研组的力量,能使教师科技素质培养更加有效。在此过程中,还可以开设观摩课及观摩活动,或在外出考察时观摩姐妹园活动、科技环境创设等。这些方法能拓展教师视野、开阔眼界,并有机会将自身的素质与他人作比较,从而能引发教师反思自己教育行为。

三、研究创新

1.开展课题研究

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是科技专业素质的标志之一,因此,提高教师的科技研究能力也是一项研究任务。根据实践中困惑及幼儿需要开展一些课题研究,譬如:“城郊幼儿园科技棋谱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城郊幼儿园科技小实验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等,通过不断地开展一些研究项目,教师的研究能力也能持续地得到提高。

2.探索创新

环境是一种氛围,环境具有熏陶影响潜移默化的作用,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得就是这个道理。萌发幼儿的创新精神,特别需要营造鼓励和强化幼儿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的氛围。幼儿对他所生活的环境会非常关注,因此,我们可以在活动室内设置了科学活动区、自然角等有益操作的环境,张贴一些生动、直观的科技挂图,配备一些试管、量杯、颜料、天平,放大镜、温度计、指南针、电线、开关、磁铁以及制作的万花筒、摇筒、响筒等。,使幼儿能时时处处于观察探索的环境中。如开设自然角,选择一些常见且易于管理的树木、花卉、蔬菜,如小麦、蚕豆、水仙花等,还可以饲养一些小鸡、小兔、小金鱼、小乌龟等,让幼儿经常地亲近自然,认识自然,让幼儿在观察中不断发现新情况,增长新知识。

幼儿科技教育是现代科技发展、社会进步、教育改革日趋深化的产物,既没有配套的科技课程,也没有现成的教育模式,有一些研究,也仅仅是零星的适用于地方性的教育内容,仅可以作参考或部分借鉴,而一切的一切都需要通过研究、探索、推陈出新来逐步构建而成。因此,在幼儿科技教育中,教师的创新能力是推动幼儿科技教育日趋完善的关键。教师要能发掘科技教育资源、创编教材,并在教学中灵活应用,创新教育方法,创新幼儿学法,促使幼儿愿学、乐学、主动学。教师要把培养创新精神当做素质教育的重点,言传身教使幼儿的创新精神逐渐发展。

教师,本身就是优秀文化的传承者。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本是我们的一大教育任务。因此,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勇于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新颖课堂;进一步转变幼儿培养模式,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改进教学内容和方式,做一名充满人格魅力的创新型教师。

幼儿科技教育论文:对我国幼儿科技教育问题的理性思考

【摘 要】科技教育是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幼儿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因此,要重视对幼儿科技教育活动的规律探索和理性思考。本文分析了我国幼儿科技教育的内容、问题和对策,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我国幼儿科技教育的研究和发展带来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幼儿 科技教育 对策

一、幼儿科技教育内涵和内容

(一)幼儿科技教育内涵

幼儿科技教育主要是指教师在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前提下,为幼儿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提供相应的物质材料来指导幼儿主动参与到科学探索活动的过程中。幼儿科技教育是帮助幼儿主动养成科学态度、获取科学经验、培养科技意识、获得科学实践能力的过程。

(二)幼儿科技教育内容

幼儿科技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是科学态度的培养。它主要包括科技对生活的影响、现代生活中所存在的各种科技应用、幼儿对身边科学技术现象的兴趣和观察、幼儿对科学技术现象的探索和尝试等。

第二,是科学知识和技能的获取。它主要包括幼儿对一些包括军事科学、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科学技术史、使用科学技术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获取过程。

第三,是科学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它主要包括幼儿对科学技术中广泛使用的一些方法和技能:比较方法和能力、信息搜集方法和能力、观察方法和能力、探索尝试能力和方法等方面的培养。

第四,科学行为和习惯的形成。它主要包括幼儿能够学习科学生活、科学学习、合理思考和质疑的一些行为和习惯的养成。

二、我国幼儿科技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幼儿科技教育对幼儿的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我国幼儿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幼儿科技教育之间存在着诸多冲突和违背的现象。

(一)对幼儿科技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

幼儿科技教育是一个幼儿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精神教育和科学方法教育相互协调统一的过程,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是有的幼教工作者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认为幼儿科技教育是一个“启蒙性”和“科学性”相互独立的过程,把启蒙性简单认为是对科学性要求的降低,认为由于幼儿年龄较小,进行科技教育过程中,难以进行有效沟通,于是便运用了讲故事和童话等方式来解释科技现象。

(二)忽视对科学技术态度和技能的培养

我国幼儿科技教育在目标构成方面,由于过于重视对科学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对科学技术方法、能力和态度的培养,特别是在上世纪80年代前,我国幼儿科技教育一直是把科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作为主要目标。

(三)幼儿科技教育内容选择不合理

我国幼儿科技教育在实践的过程中,教育工作人员主要是依靠了已有的一些教学参考资料来进行教育和组织教育活动,未能够建立应对每个幼儿学习兴趣的需求,也就意味着教师的教学活动出发点是教学大纲和教材,而不是幼儿,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过程中,注重对现成教材内容和案例的填鸭式教学,甚至是照搬照抄书本教学内容,从而忽视了幼儿的实际生活需求和幼儿园的具体教学环境,所以幼儿科技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幼儿是一个被动接受的客体,而不是自主探索的主体。

三、完善我国幼儿科技教育措施

针对我国幼儿科技教育存在的三个方面的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完善:

(一)转变教育观念

幼儿教育工作者要能够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法,创立新的儿童观。新的儿童观主要是对幼儿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要能够在尊重儿童兴趣和尊严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幼儿对科学知识探索的愿望和积极性,教师要能够主动观察和了解幼儿的行为,并能结合幼儿发展水平和具体特点,注意从情感的态度、能力方法和知识经验三方面选择科技教育目标,切忌用成人的眼光和要求评价幼儿。

(二)加强对幼儿教师科技素养的培训

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今天,人们已经深刻认识到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育是否成功,教师是关键性的影响因素,奠基是在幼儿教育阶段,所以要不断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训,把幼儿教师的进修和培训纳入到正常的教育活动中去,以此来不断提高幼儿教师的科学教育素质。而加强对幼儿教师的培训,主要是要能够加强对幼儿教师科技素养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培训,使他们能够获得更为全面、合理的幼儿教育方法和能力。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活动,促进幼儿科技教育目标落实到位

设计与指导活动过程,应该注意分析清楚活动类型,把握好此类型活动的最能促进幼儿发展的关键性价值,围绕科学概念有效设计活动过程。活动环节要循序渐进,环环相扣,自然过渡。倡导探究式科学教育理念,引导幼儿通过自主探究去学习科学。在活动的过程设计与指导中,需重视教师提问的设计,幼儿是在教师有质量问题的引领下,与材料互动,进行层层深入地探究,提升科学素养。

1.丰富的观察活动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知觉活动,是幼儿学科学的基本方法,幼儿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以观察开始的。观察的过程是充分发挥各种感官的实际能力的能动过程。观察时,要给幼儿看、听、摸、嗅的机会,让幼儿充分感受和体验,鼓励幼儿边观察边用语言表达,学会观察的方法。

2.简易的实验活动

实验活动是幼儿通过看教师演示或自己动手操作,认识客观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是幼儿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如组织小班幼儿做“可怕的小脏手”的实验,请幼儿用脏手摸冬瓜片,然后再将手洗得干干净净去摸另一块冬瓜片,过后分别给它们罩上玻璃杯,放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幼儿每天都去看冬瓜的变化,做一些简单的记录,最后他们发现脏手摸的冬瓜第三天就烂了,而干净的手摸的冬瓜没有什么变化。这个实验对幼儿的震撼很大,原来手上会有这么多的细菌,从而真正认识到吃东西前洗手的重要性。

3.有趣的游戏活动

科学游戏是借助自然界的物质材料,把科学的原理寓于游戏之中,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进行探索、操作活动,懂得粗浅的科学道理。

幼儿科技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背景下幼儿科技教育的创新思路

【摘 要】幼儿园教师对幼儿进行科技教育活动,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对科技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教师应当灵活采取多元的教学手段,努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引导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科技活动。本文分析了素质教育背景下幼儿科技教育的创新思路。

【关键词】幼儿 科技教育 素质教育

一 创设丰富的科技教育环境,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好的环境对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它的意义无处不在。传统教育在慢慢地向科技教育转变。掌握受教育者的思维特点将教育和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实现科技教育。

1.健康的心理环境是幼儿进行科技探索的前提

教师对身边事物的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教师对孩子的肯定,将会激发孩子对身边事物的不同的看法,增强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让孩子感到温暖、安全、欣慰可以让孩子茁壮成长。在这样的环境中师生互助,互相交流实践,老师可以进一步了解孩子的内心,引导孩子的健康成长。

2.丰富的物质环境是实现幼儿科技教育活动的保证

丰富的物质环境包括人为环境和自然的环境两方面。这里所说的人为的环境是指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孩子向积极的方向发展所设置的环境材料。如学校在实验室放置的放大镜、磁铁、干电池、导线等一系列的材料让孩子自己动手进行研究。孩子可以利用现有的材料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也可以使孩子了解科学、认知科学,同时也可以使孩子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多地去发现科学。

二 科学、合理地选择幼儿科技教育活动的内容

幼儿的生活环境中,科学教育无处不在。从人到动物,从天上到地下,从过去到现在,人们的吃穿住行等等,都与科学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年龄特点选取适当的材料来进行科学教育。

1.注重科技教育内容的生活化

作为教师在选取材料时,要考虑到孩子是否容易理解,是否适合他们的年龄,要讲给他们浅显易懂的内容以便于他们能更好地理解身边的事物,让他们体会到科学无处不在,可以从身边的各种事物开始了解科学。

2.注重科技教育内容的随机性、生成性

教师要根据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对孩子进行教导,这就需要教师对孩子的生活习惯有更多的了解,掌握学习的契机,这是幼儿科学教育最基本的保障。

3.注重科技教育内容的时代性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化时代已经进入家家户户,家庭基本都会有各种网络通讯设备,在如今的教学中多媒体已经渗透到方方面面。学校利用多媒体教学,形象而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先进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孩子对事物有更深刻的了解,还可以激发他们更加热爱科学。

三 给幼儿提供合作探究的机会

孩子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因此,在现在的教育体系中教师时常鼓励孩子要注重交流,分享快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就某一个问题让孩子们发表自己的意见,让他们的思维互相影响以便于他们学到更多。如让一根筷子立起来,如果中学生的话完全可以根据物理知识解决,鉴于是幼儿教育,他们完全可以找两个物体把筷子夹着,尝试着启发他们的思维,让思维更活跃。然后让他们看看别人是怎么想到的,让他们从别人那里吸取经验挖掘出属于自己的一部分东西。对于合作探索其实就是发挥孩子的想象,让他们的思维擦出智慧的火花,也可以让他们体会到人多力量大的道理,挑战各种问题,敢于实践探索;合作探索还可以使他们体会到一个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去考虑,让他们不会形成思维定势。

四 运用游戏,激发幼儿对科技活动的兴趣

幼儿的注意力是很不容易聚集的,只能凭借他们对事物的好奇和新鲜感,才能使他们有钻研的动力。如在会变颜色的科学教学中,我引导小朋友们做“奇妙的衣服”这个游戏。我用彩笔画出了树木水果,然后小朋友就提出一大堆疑问,怎么树木没有颜色呢?然后我把葡萄染成蓝色,橘子染成红色,杨树染成黄色;接着又有小朋友提出疑问说:“我吃过的葡萄是绿色的,这个葡萄为什么是蓝色的呢?”紧接着另一个小朋友说红色的橘子我还没见过呢!还有小朋友说杨树怎么是黄色的呢?我就说:“小朋友观察很仔细,那是不是老师给他们穿错衣服了呢?”小朋友都争着抢着告诉我葡萄是紫色的,橘子是红色的,杨树是绿色的。“老师只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看老师用这三种颜色给他们的衣服涂涂色好吗?”然后我用涂料给蓝色的葡萄又涂上一层红色,葡萄变成了紫色,小朋友们很惊喜地看着我,一个个跃跃欲试。然后在我的指引下他们给橘子和杨树都穿上了各自的衣服。通过这个颜色游戏,让孩子保持兴奋,从而调动了他们的欲望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让他们多了一次动手实践的机会。

五 结束语

科技教育是幼儿学前教育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这种科技活动,培养孩子动手实践能力,引导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兴趣,让他们热爱科学,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科技教育论文:新探幼儿科技教育

幼儿人文精神启蒙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健全人格。使幼儿逐步养成坚持不懈、敢于探究、不怕困难、友好合作等个性品质,努力使幼儿成长为热爱生活、快乐学习、主动探索、宽容合作、富有创新意识、全面发展的“完整儿童”。

一、儿科技教育必须与人文精神培育相结合

随着对科技教育的普遍重视,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科学技术的两重性。陶行知先生曾指出:科学是一种工具,犹如一把锋利的刀,须用刀做有益人类的工作。为此,世界各国在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同时,十分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科学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培养科学人文素养的教育,而科学人文精神的教育必须从幼儿抓起。

通过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学习,结合我园幼儿人格培育的研究,我园把科技教育的重点放在对幼儿人文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启蒙教育上,从而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亲近感、好奇心、求知欲,引导幼儿通过各种感官亲身经历探究活动的过程,寻找“合乎自然”的答案,获得对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经验过程。引领幼儿热爱科学、关爱生命、善待生灵、主动探索、勤于创造,为幼儿科学人文素养和人格发展奠定基础。

二、幼儿园科技教育中人文精神启蒙的实施途径与策略

(一)以幼儿人格发展课程为依托,构建科技活动资源库

我园的园本课程是幼儿人格发展课程。为此,我们把科技教育纳入幼儿人格教育课程中,并将其定位在培养幼儿科技人文素养的启蒙上,为孩子的创新人格和能力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课程资源库依据主题内容,共分为系列主题、活动方案、课件、资源素材库、自制教程等五个资源包。具体内容为:

第一模块:系列主题资源包。如:《生命是美丽的》、《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等,我们充分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以幼儿的兴趣、需要为切入点,在实施预成主题的同时,设计、构思与之相呼应的科技教育活动,并捕捉孩子在科学探索、操作方面的兴奋点,加以扩展,孵化出新的主题及科技活动。同时把相应的活动资源搜集、储存,也便于老师能进行加工、筛选和整合。

第二模块:活动方案资源包。我们以主题为依托,不断修整本园原有特色活动中体现幼儿科技素质培养的原创方案,以满足和培植幼儿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为宗旨,大胆设计,构思新的活动方案。注重环境创设和社区资源的利用,调整和生成与教育目标相适宜的教育内容,促成幼儿的兴趣、需求和原有水平与教育目标的整合,最大限度地实现幼儿主动、生动地发展。

第三模块:课件资源包。我们配合上述活动设计,分门别类地由本园教师自己设计、制作课件,倡导“资源有限、创意无限”的构思理念,重点开发,使用演示型、交互型课件,把幼儿引入一个图、声、文并茂的多媒体空间,在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的教育氛围中,建构知识,分享成功的快乐。同时发挥课件资源的动态性和开放性,让教师共享课件资源,调整课件内容,完善课件功能。

(二)精心设计科技教育环境,萌生幼儿科学人文意识

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师要为孩子创造艺术的环境”、“处处是创造之地”、“六大解放”等,为此我们十分重视创设具有开发性、人文性、互动性和童趣性的科技教育环境。

1、创设大环境与小布景,激活幼儿的探索欲望

我们利用宽敞的走廊、楼梯转角等空间,创设了幼儿感兴趣的公共性大环境,如“惠山泥人展”,为孩子们展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优秀民族文化。围绕这一环境,我们还组织参观“惠山泥人厂”、“学做惠山泥人”、“大阿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等系列活动,让幼儿了解无锡的人文景观、风土人情,并激发他们热爱生活、创新生活的美好情感。

围绕自然科学、生态科学内容,创设各活动室的“小布景”。为幼儿营造浓厚的科技氛围,捕捉幼儿感兴趣和关注的科技信息,让幼儿每天生活在充满科技人文信息和充满想象的环境中,充分刺激幼儿的感官,启迪幼儿的智慧。

同时,我们把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和活动环境作为点燃孩子创造思维火花的“导火线”。我们提倡尊重和发展孩子与生俱来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将幼儿在活动中创造的作品变成环境的一部分,挂上墙、摆上柜,成为环境的“主角”,让孩子在个性自我表达中,增强创新的动力和信心。

2、建立科技操作间,追随孩子的兴奋点

我们创建了幼儿园专门的科技操作间。通过创设自主、开放的探究环境,提供在探索中学习的机会,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激活幼儿在其它学习中的“知识储备”,让他们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

在科技操作间中,我们采用“四多四少”的指导策略,让幼儿在观察、制作、游戏中主动与环境中的科学信息发生交互作用。即:多一点倾听少一点传授;多一点体验少一点概念;多一点赞赏少一点责备;多一点期待少一点催促。让幼儿充分体验成功、失败、惊喜、享受探索的乐趣,期待幼儿的顿悟,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

3、设立“创新活动区”,满足孩子的标新立异

创新活动区是各年龄班根据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现状,以满足孩子随时迸发的探究热情为宗旨的区域性的活动场所。孩子们可在这一区域将意犹未尽的探索活动得以延续;可将对大自然某一现象的兴趣移植到这一区域,与同伴一起寻求奥秘;可与同伴分担疑惑、分享成功;可与老师探讨问题、交流想法,让孩子大胆想象,培养孩子乐于探索,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学习品质。

(三)开展科技教育活动,培养健全的人格品质

1、激发敢于探究的愿望

我们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年龄特点,还设计、构思了科技教育系列专题、活动、科技创新节、作品展示会等。

2、在克服困难中铸就幼儿顽强的毅力

现在的幼儿遇到挫折的机会较少,许多幼儿一遇到困难和失败便半途而废。于是我们在科技活动中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障碍,增强幼儿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另外,我们为幼儿创设了自然角和生态苑,让幼儿对自己种植和饲养的动植物进行长期系统的观察,并将观察结果用绘画的方式记在“观察记录本”里,这样不但使幼儿了解了动植物的生长过程,而且也养成了幼儿持之以恒的观察习惯。

3、体验合作的快乐

在合作活动中,让幼儿体验到合作互助成功的兴趣,而且逐步摆脱了自我中心,懂得了如何去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并学会了谦让、等待、轮流、共享、分工、合作的技能。

三、积累反思,熔铸幼儿科技教育的研究成果

1、拓宽了园本课程的研究领域,夯实了科技教育研究内涵

我们在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边反思的研究思路中,使我们对幼儿科技教育的研究视角,不再停留在某一个独立的科技活动设计、开展上,而开始着手积累和研究科技专题活动、科技操作间活动上,从而拓展了我们研究的领域,使教师能站在促进幼儿创造性发展、最优化发展的高度,来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调整教育方式,多角度地培养幼儿的科技和人文素养。

2、提升了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在科学教育中,我们注重鼓励幼儿的探索精神,营造宽松和谐的活动氛围,培养幼儿既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又能对自己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充满自信。从而,真正唤醒了幼儿探究实践的愿望和创新意识。

总之,三年多的研究和探索,我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也得到了来自幼儿、家庭、社会各方面的热切回报,从而更印证了我们研究的是一个具有前瞻性和广阔发展前景的课题。我们将锲而不舍、不断探索新世纪幼儿科学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使侨谊的教科研水平再现新特色、再上新台阶。

幼儿科技教育论文:幼儿科技教育演示实验中的“禁忌”

【摘 要】 本文简要叙述了幼儿科技教育活动中,演示实验形成负迁移的主要原因和危害。并从其原因入手,着重讨论了预防负迁移产生及对其转化有效措施。

【关键词】 演示实验;负迁移;原因;预防

在幼儿科技教育活动中,成功而完善的演示实验,能使其“直观、具体、形象”的特点得以充分的体现,高效地提供出丰富的表象,作为指导幼儿形成感性知识经验,构建初步科学概念的感性支柱,有利于激发幼儿探索兴趣及其能动思维。但是,演示实验因受其内因或外因的影响,也会给幼儿接受科技启蒙教育带来十分危害的负迁移。那么,在演示实验中应注意些什么呢?

一、忌准备粗疏

准备工作是演示实验成功的关键,它直接影响到演示实验过程顺利的进行和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应认真细致的做好知识准备、情感准备、环境准备、器材准备和坚持实验试做。也只有懂得了相关的知识;掌握住实验的技能;投入了真切的实验情趣;创设出幼儿宽松愉悦的心理环境;心中装有应变偶发问题的处理措施,才有可能驾驭住演示实验灵活自如的规范操作,深入浅出的引导,持久的感染幼儿探知情绪,活跃着演示实验气氛。实践已证明,充分周密的超前准备,是演示实验成功的一半,而对任何一个准备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导致演示实验会出现失误。

二、忌违章操作

演示实验,是培养幼儿操作基本技能的重要示范途径。由于演示实验固有“直观、具体”特点,而又因幼儿的行为习惯往往是受其周围人们举止的影响而被迁移。所以,教师演示中的一招一式势都要规范守章。若认为对幼儿所演示的实验是微不足道的“小玩艺”,对其操作是手到渠成,这就难免不了在演示实验中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把一些违章不范行为,或是把在手忙脚乱之下,也未能摆弄成功的结局暴露在幼儿面前。那么,则势必导致幼儿对不规范行为的效仿,成为日后实验操作中非常危害的隐患。或是因演示实验失败结果,使得幼儿大失所望而情绪低落。以及节外生枝的又要对失败了的演示实验进行解释原因和重做。而既是原因解释了,重做成功了,有些幼儿仍然是疑惑不解。

三、忌“画地为牢”

幼儿对变化无穷,绚丽多彩的大自然充满惊奇。不仅喜欢触摸、摆弄、观察和想象,还会对观察到的一些现象提出种种问题;对好奇的事物偶发起“探奥”的摆弄。这足以表明,幼儿需求科技知识,也有一定的科技探索的潜能。众所周知,同一个目标和内容的演示实验,一般不是仅有一种方法操作。例如:怎样让气球发出声来?可以对充了气的气球轻敲、摩擦发声。也可以刺穿、踩破、放气发声。而对未充气紧绷住的气球皮用嘴吹,用手指轻轻弹击亦能发声等。因而,教师应诱导幼儿对所做演示实验进行扩充和延伸,有意识的培养幼儿发散性思维。倘若低估了幼儿发展中的认识和能力,让他们不许越雷池一步的“照葫芦画瓢”,这对幼儿获取知识和掌握技能是十分有害的。

四、忌照本宣科

教师应以幼儿为主体,权衡他们的认知水平,积极组织教学热点,耐心引导幼儿为演示实验出谋划策,增强他们参与意识。使教师操作,幼儿看的演示实验,转化成教师幼儿共同策划的、代表幼儿意向的演示实验。同时留给幼儿观察、思考、领悟和表达的机会,使之在演示实验中有所发现、有所领悟、有所表达,成为实验的参与者、知识的发现者,享受到成功的愉悦,增强下次探究的信心。若是忽视幼儿实际认知水平和实验实际效果,不给幼儿思考机会急于求成,一味的照本宣科“满堂灌”、启而不待的随口作答,长此以往则会使幼儿丧失对演示实验的兴趣,产生依赖心理,遇到问题不能独立思考和解决。

五、忌情感淡漠

幼儿的注意、思维、记忆在很大程度上受情绪的支配。当他们被演示实验现象所吸引而兴奋时,思维便异常活跃,探求欲望最为强烈,会对发现的疑惑问题积极寻求答案,同时也最乐意接受教师对他们的教育。因而,幼儿的情绪必须加以爱护和发展,使他们因一而起的“乐趣”升华成探知的“志趣”。这就要求教师对演示实验投入充沛而真切的情趣去感染幼儿,用满腔的热忱去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让他们在内心需要和宽松愉悦的探索氛围中求索。而那些对演示实验情趣淡薄,对幼儿偶发的“为什么”敷衍搪塞,态度漠然;对幼儿要求志置若罔闻不耐烦和无故的责备,都会挫伤和抵制幼儿的求知情绪以及探索思维的发展。

六、忌“虎头蛇尾”

演示实验结束后的归纳总结,是对幼儿初建表象的深化,朦胧领悟的“加工”过程。它在形成具体感性知识、构建起初步科学概念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大凡演示实验产生成功结果,那些直观、具体、形象的东西,会令他们有感而发乐声一片,令他们确信和惊奇。同时会引起幼儿联想翩翩,有可能闪现出灵感,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因此,教师要敏捷地抓住培养幼儿思维、分析、表达能力的机遇。引导他们及时有序的观察,从对比观察中发现事物变化因果关系。启发他们想象思维,从演示实验感中积极表达各自的体会。而后教师深入浅出的做出表达确切的归纳总结,并做好器材用后的有序归放和爱护教育,使演示实验善始善终。

总之,只要我们遵循实验原理,改进实验教具,并结合幼儿认知、能力水平及认识规律,把握住他们心理特点进行演示实验,就能够使演示实验充分发挥其独特的教育和示范作用。

幼儿科技教育论文:现阶段幼儿科技教育探究

【摘要】幼儿科技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领域的新科目,在幼儿园实践当中,由教师进行引导,并充分利用周边环境,为幼儿提供各种物质材料及学习内容,通过不同的方法使幼儿能够融入到科学探索的活动当中,是帮助幼儿能够汲取到更多科学经验、建构概念的有效途径,同时还能够提高幼儿智力成长水平,养成科学客观看世界的态度。

【关键词】幼儿教育;科技领域;探究式教学

2001年9月我们国家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纲要》中科学领域的目标与价值取向的提出,使我深深的感到承担教育重担的我们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对孩子进行科学教育,而如何更好的使孩子学习科学,与科学一起成长,在近两年的科学探索活动中,我们找出了许多的不足、困惑及策略和方法,进一步明白了科学教育的价值趋向,而且注重探究过程和教师的指导策略。

近年来,在全球许多国家,儿童的科学学习广泛倡导和采用基于探究的教学方法,也被称为探究式科学教育。探究式科学教育强调儿童用与科学家相似的方法进行探究,搜集实证,用实证去检验他们对所研究对象的解释,获得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对知识的理解,发展儿童对科学和科学探究的积极态度。

科学教育不再局限于获取科学知识,而是更注重幼儿的探索,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学习的过程和探索的过程。

那么如何有效的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与幼儿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创设一个尊重和支持的环境,给孩子真正的自由,建立真正的主动是幼儿增强探索能力的前提。

在每次散步的时候我发现孩子总会蹲下来看土里是否长出小草,玩一玩土块儿、沙砾、石子儿,他们的好奇心让我意识到这不正是孩子的需要吗?在这个功能齐全的玩具时代,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给他们一些没有玩具的时间、空间,让他们亲近自然想办法自己玩,可能对他们更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谁能说“拔杨根儿、摔泥巴”等游戏没给现已成年的我们留下许多美好的童年回忆呢?

二、支持幼儿的想法,鼓幼儿大胆猜想。

春天,幼儿对冬青、柳树、石榴树进行了对比观察,我们发现冬青的叶子里面夹了一个小苞,柳树条从柳枝上对称的长出小绿芽,石榴树寂寞的呆着。刚看时,我问:“冬青树为什么春天还没有来就变成绿色的了?它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有几个小朋友说:“它就是这样的”。张纤依说:“它是假的吧”。我们仔细的扒开冬青仔细的观察,茎是绿色的,茎的头顶上长出了一个个小苞苞,一数有五六个。我问:“这些小苞苞会长出什么来?”倩倩说长荔枝;大龙说长苹果;萱萱说会开出漂亮的向日葵花。每个小朋友都争先恐后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孩子们运用自己的经验进行假设猜想,为了让孩子记住自己的猜想,我们用统计小组记录的方法让幼儿了解别人的想法,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不同的卡通画像,猜想一样的幼儿画像聚在一起,画出自己的想法,孩子们带着自己的想法去观察验证,他们自主的猜想没有成人的任何想法,幼儿非常有兴趣,因为有了自己的画像和想法,所以积极的探索验证,发现冬青长出新叶子的心情非常喜悦,也对常绿树有了初步的印象。

三、鼓励幼儿自己多种途径动手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探索,交流,搜集资料,再探索。

成人科学家”在实验室里进行实验,孩子在户外、活动室、家里在一切他们认为可以的地方进行实验。培培在土里发现了会“反光的石头”引起了许多孩子寻找石头,“为什么这些石头不一样?”“它们来自什么地方?”孩子们的兴趣得到了家长的支持,班里聚集了各种石头,引发了“石头的探索与发现,”“反光的石头”的观察、探索持续了近一个小时,孩子们提出设想、实验、不断的交流着经验,调整自己对石头的认识,了解了石头的质地、形状、颜色的不同,反光会不同。发现中他们进行了质地、颜色、形状的分类,为什么挑了一遍一遍的大石头里却总还有小石头?反复而又有意思的探索使孩子们理解了大小的相对性。什么是光滑的、什么是粗糙的,充分的玩及操作感受着探索的快乐。为了表达对石头的热爱,孩子们在石头上绘画、组合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增进了用艺术表达和交流的能力,使他们在多领域综合性的发展。

四、科学探索活动游戏化

这也是个人认为最主要的一点,科学探究活动的内容大多数比较抽象,幼儿一般难以理解。为了调动幼儿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教师有必要以游戏化的方式来组织科学探究活动。

1.创设游戏化的探究情境

在设计科学探究活动时,教师应注意创设游戏化的探究情境来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使幼儿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之中,感受科学的奥秘。比如,在中班科学探究活动“小花伞”中,我创设了“下雨啦”的游戏情境,通过撒花片制造雨景,并让几个幼儿扮作可爱的小鸡。看着雨中四处躲避的小鸡,幼儿为小鸡做小花伞的欲望就被激发了。他们利用各种废旧材料探究制作小花伞,并边做伞边安慰小鸡:“小鸡、小鸡别着急,马上就有小花伞啦。”可见,游戏化的探究情境能够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促进探究活动的成功。

2.运用游戏化的探究材料

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提供游戏化的探究材料,让幼儿在看看、摸摸、捏捏、敲敲中摆弄材料,有助于幼儿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比如,在科学探究活动“吹泡泡”中,我先让幼儿用圆形泡泡器自主地玩“吹泡泡”游戏,然后我又提供了正方形、三角形等探究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用这些材料探究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通过对各种探究材料的游戏化操作,幼儿在比较后发现无论什么形状的泡泡器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的。显然,游戏化的探究材料能够帮助幼儿认识事物,发现科学的奇妙,积极建构科学知识。

3.开展游戏化的探究过程

幼儿的注意力、持久性都比较差,教师应开展游戏化的科学探究过程,确保幼儿对科学探究活动保有持久的兴趣。比如,在科学探究活动“有趣的传声筒”中,我将整个探究过程设计为“大灰狼与小白兔”的游戏。游戏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传声筒内没有塞东西,愉快的游戏氛围使幼儿乐于对着传声筒传递消息,“小白兔”们听到消息后都跑到了安全的地方,没有被大灰狼抓到;第二层次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塞东西的传声筒,“小白兔”们由于没有听到消息而被“大灰狼”抓到。游戏结束后,我引导幼儿分析小白兔被大灰狼抓到的原因,让幼儿感受声音传递的奥秘。因此,在设计科学探究活动时,教师应注重将幼儿的探究活动过程与游戏结合起来,这既能满足幼儿的游戏需要,又能维持幼儿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从而达到科学探究活动的目标。

幼儿科技教育论文:幼儿科技教育活动策略探究

摘要:在开展幼儿科技教育活动时,教师要对幼儿的心理和当前所处的环境作明确的分析,在进行教育活动设置和内容选择时,明确幼儿的主体地位,教师适当的进行引导,使得科技教育活动能够顺利有效的开展。

关键词:幼儿;科技教育;活动;策略

幼儿的科技教育活动是指幼儿在教师的引导过程中,进行自我感知和探索周围环境的行为活动。幼儿因为自身年龄限制,在事物认知上具有直观和生动具体化的特点。所以,幼儿的科技教育活动,主要以基本的自我实践和趣味小游戏等形式,进行具体自然现象的感知,进而了解简单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在家庭和幼儿园的日常教育中,教师和家长需要关注幼儿科学化的个人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在生活的细节中进行科学技术的熏陶和体验,从细微处感受科学的无处不在。

1进行良好的科技环境的创设,激发幼儿兴趣

教育和环境是彼此相互依存又各自独立的关联整体,他的整体内涵在教育教学中无处不在,这就需要在进行幼儿教育时改变教学方法和思路,将教学内容技巧性地融入日常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中去,做到教学和环境的有效结合。在进行教学环境创建时,需要从幼儿的心理出发,遵循年龄特点,提供既让他们感兴趣又具有丰富科学性的教学环境。

1.1重视幼儿的心理环境建设是科技教育活动开展的前提:

幼儿园是幼儿接触的第一个集体,幼儿教师是幼儿除了家人以外接触最多的成人,所以园内的环境氛围和教师的待人接物,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幼儿的发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乐观积极的心态进行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为幼儿创建一个温馨健康的心理和学习环境,并在这样的环境里师生共同探索和发展。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尊重幼儿的心理和感受,让他们积极主动的进行自我探索和科学尝试。

1.2幼儿园保证办学环境的物质基础:

进行幼儿教育教学环境创设过程中,必须保证幼儿园内的教学设施和园内环境的安全合理,此外,教学中需要的教学和活动设备必须齐全。在进行幼儿园环境建设时,园内的墙饰环境创设需要从幼儿的心理需求出发,符合他们的年龄阶段需要。另外还有区角活动的创设,进行充足的材料采购,在种类和数量上都满足园内幼儿的需求,让他们能够从材料中找到自己感兴趣或者擅长的材东西,调动活动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1]。比如设置玩线区所需要的毛线、糨糊、小纸条、简易小剪刀等材料,进行动植物的粘贴活动,通过动手和发挥创造力的手工角,就需要火柴盒和各色彩纸等材料,进行各色图案的折叠制作,锻炼灵活性的动手角,就需要毛线、塑料绳、皱纹纸等材料,让幼儿尝试编小辫的动手活动,图书角的材料购置就需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的图书等。

2明确幼儿的主体地位,科学合理地进行适合他们的科技教学活动

科学教育活动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指向性的从幼儿生活的细节出发进行活动内容的设计,比如园内或者家里的动植物、每一天天气的变化、生活中的吃穿运行等等。教师可以从本班幼儿的年龄和心理倾向出发,选择适合他们兴趣爱好和年龄阶段的活动材料和教学内容。

2.1将科技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日常生活有效的结合起来: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贴近生活、容易理解、符合年龄特征,在生活中比较简单浅显的题材,使幼儿能够亲身的去感受,从心理上真正的接受和领悟[2]。比如春天春游时,很多小朋友会去放风筝,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需要在家长的指引下,顺利完成风筝的起飞过程,以此来掌握一定的技巧和原理。幼儿园进行科技教育活动创设时,可以将整个项目引入教学,让幼儿进行小风筝的自制活动,从材料到风筝图案等环节自己动手,考虑平衡性和着力点的方位选择。

2.2关注幼儿生活,随机选择科技教育活动内容:

幼儿的情绪太过自我,所以在进行活动创设时,需要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内容,以增加他们的配合度和参与性,这就要求教师关注幼儿需求,从他们的兴趣出发,寻找适合的教学契机,促进教育内容的生成,使幼儿在开心愉快的环境中,进行科技知识的掌握。

2.3将教学与科技发展相联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家庭都有笔记本、平板电脑等电子信息设备,儿童在一般情况下也有所接触,所以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也可以适时的引入多媒体设备,用直观的形象进行教学内容的展示,通过先进科学技术的辅助,让幼儿更加快速的进行科学知识和现象的认知。

3教师要把握科技教育活动的指导方式

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既是教学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又是合作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自己有明确的定位,实现自己的教育行为价值。

3.1教师关注幼儿心理,支持他们的探索行为:

幼儿时期的行为表现处于简单易懂阶段,没有掩饰和隐藏,教师可以很明显的确定他们的兴趣点,并以此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尊重他们的想法和兴趣[3]。《十万个为什么》是儿童的百科全书,这反映了儿童对生活环境的探索过程,从生活中的所有细节出发,在感到疑惑时发问,这时作为被提问者的教师或者家长,以他们能够接受和明白的角度进行回答,支持他们探索世界的行为活动,让他们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进行自身能力的有效提升。

3.2将游戏作为有效的载体,引导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俗话说,“玩”是孩童的天性,作为教师不能在忽略幼儿天性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对幼儿来说,“玩”是他们认识世界的过程和方式,所以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让他们的认识过程更加丰富和深刻,并逐渐得到自我认知的提升。

3.3引导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反映了个体的差异性,幼儿时期的思维,没有受其他任何因素的局限,对于各自的想法会很明确的表示。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促进幼儿的合作探索意识,在各自的交流中进行想法的互动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进行相互间的学习和思维的调整,通过合作更加快速、有效地找到问题的症结,提高解决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

结束语

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教师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所以教师需要对自我有明确的认知和定位,秉承着为幼儿和家长负责的原则,做好幼儿的指引工作,使幼儿能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得到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作者:孙亚蕊 单位:石家庄市裕华区第五幼儿园

幼儿科技教育论文:幼儿科技操作能力的培养实践与探索

科学始于好奇心,幼儿天生的好奇心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基础,是兴趣的先导。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的积累少,注意力不够稳定,针对这一特点,教师要在游戏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幼儿的科学学习兴趣。

经过小班一学年特色活动的开展,在潜移默化中,孩子们萌发了对科学活动的兴趣,但由于特色活动是集体性的教学活动,孩子在能力方面的差异性有时无法彰显出活动的良好效果,有些特色活动中包含着很多形式相似的操作环节容易使学生丧失对科学的兴趣。

进入中班,我们把培养的重点放在科技小操作方面,这样既能满足幼儿动手和交往的需要,又能弥补上述不足,非常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幼儿科技活动是幼儿通过自身的感官与自然的或与科学有联系的物质材料相互作用,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和实际操作的科学技术活动,在幼儿科学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首先,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操作内容,合理安排好特色活动内容,选择贴近他们现实生活、符合当前发展水平、能够理解、能引发探究兴趣的内容,从而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例如,在特色活动《各种各样的纸》中,笔者先出示“纸娃娃”,以“纸娃娃”的口吻让孩子们猜一猜,它是用什么做成的,孩子们都很感兴趣。于是请孩子们上前来摸一摸“纸娃娃”身体的各个部分材料,感觉下有什么不同,再借助短片《造纸的过程》,引导他们了解纸是用树皮、植物的根、茎、叶等加工而成的,具有易燃、易撕、易湿等特点。通过摸一摸、说一说,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进一步被调动了起来,对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其次,提供丰富、有层次性的操作材料。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既可以支持幼儿的探索,使他们能尽兴、尽情地探究想要知道的东西, 又能为幼儿的探究活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在组织特色活动时,要提前做准备,尽可能地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例如,在特色活动《让纸立起来》中,教师可以提供细绳、橡筋圈、回形针、橡皮泥等各种辅助材料,让孩子们尝试让纸立在桌上。教师重点观察孩子们的操作情况,鼓励他们自由选择桌上提供的材料,启发他们思考如何利用所选的材料帮助纸立起来,孩子们带着浓浓的兴趣进行探索和尝试。最后很多孩子都成功地使用了各种材料让纸立了起来,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再次,在活动中要提出具体、明确的启发式问题。这是幼儿操作探索行为的方向盘,是幼儿探究学习的出发点,也是促进幼儿思维和操作能力发展的基础。在科学活动中,应抓住操作的重点和难点,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导向性的、具体明确的问题。借助这些问题唤起幼儿对已有经验的回忆,从而帮助其获得成功的体验。例如,在特色活动《冷冷的冰》中,田田表现出了一贯的积极和兴奋,但她却从不关注操作的结果和现象。于是,在摸过冰块后,笔者就逐步启发田田感受冰块的特征,并鼓励同组孩子一起进行讨论。经过一次次的启发和提醒,田田开始关注到操作过程中冰块的变化,学习观察,主动和同组的孩子一起进行讨论,而不只是沉浸在单纯的动手的快乐中。

最后,要提供自由探索的空间,帮助掌握幼儿科学操作方法。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幼儿对做的过程比做的结果更感兴趣。因此,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探索的空间让幼儿大胆操作。在活动中要清楚、明确地告诉幼儿应该怎样操作、操作的步骤和观察的要点以及记录的方法,使幼儿抓住操作的重点,正确、安全地操作。

在特色活动开展过程中,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幼儿的发展水平以及阶段教育情况,为他们提供丰富的、便于操作与观察的、蕴含教育价值的材料。例如,在活动《为什么会响》中,投放石子、沙子、豆子、扣子、瓶子等材料,让幼儿在活动时通过摇晃、敲击瓶子感知声音的不同,同时还可以从敲击瓶子所发出的不同声音判断瓶子中的材料,这样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听觉能力,还进一步培养了幼儿的分析判断能力,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可以把每次活动收集的各种材料、观察记录等投入到区域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充分、自由的探索空间,引导孩子多次尝试操作,自主活动,主动地进行探索活动,从而培养和发展幼儿的探索能力,提高幼儿的科学素质。

通过一系类的游戏活动,让孩子们试一试、做一做、玩一玩认识各种简单的科学现象,获得粗浅的科学知识,带着愉快的心情去体验科学,让每个幼儿都有进步,我们将抓住机会,继续为幼儿创造动手操作的条件,在特色活动中发展幼儿的科技小操作能力,使幼儿健康成长,谱写出新的生命乐章。

幼儿科技教育论文:小班幼儿科技活动点滴谈

新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纳要(试行)》中科学领域的总目标是这样:培养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适用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将指导重点放在了:激发幼儿对科技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鼓励幼儿大胆地用语言表达;培养幼儿初步的操作习惯。

一、选择新颖、有趣、适宜的科技活动内容

小班幼儿的兴趣多集中在事物的外部特征上,如新奇的形状、鲜艳的色彩、能发出声音等等,因此,我们选择了《玩具好朋友》、《听一听》、《好玩的塑料袋》、《五彩泡泡》等内容,在活动中,尽可能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考虑到不同层次幼儿的要求,让每个孩子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例如《玩具好朋友》,我们让孩子从家里每人带一样自己最心爱的玩具来园,和小朋友一起玩,现在的玩具都有着很漂亮的色彩,很巧妙的功能,在玩玩乐乐中,我们操作摆弄,并帮助幼儿发现一些玩具的秘密:有的玩具里安装着电池,有的玩具里装着发条,有的玩具可以穿脱衣物,有的玩具可以变形等等,小朋友都舍不得结束活动。于是,我们把玩具放在科技区,供有兴趣的幼儿课后探索,果然,科技区里总是会聚集很多好奇的小脑袋。

另外,小班初期幼儿的学习内容应力求“浅中之浅”,越是贴近幼儿生活,就越容易为幼儿所接受。如:《吹泡泡》、《照镜子》、《细细的沙》、《照镜子》、《水娃娃的舞蹈》、《糖怎么不见了》等等。都是小朋友喜欢和热衷的。特别是一开学我们进行的《水娃娃的舞蹈》,玩水的活动本来就是小朋友喜欢的,现在还能用各种材料使自己盆子里的水娃娃跳舞,观察它们的样子是圆的,长的,还是有浪花的,大家甭提有多高兴啦!玩了很长时间都不肯停下来。

再次,预成课题和生成课题相结合。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老师们越来越关注孩子,提倡生成课题。但我觉得若一味地追求生成课题,没有计划也是不可行的。只有将预成课题与生成课题结合起来,才是有效的方法。本学期开学初,我们教研组从本园实际情况、幼儿年龄特点和众多有关资料出发,确定了本学期科技活动的内容,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随时记录观察幼儿、发现孩子们的兴趣点,及时引导孩子深入探索,并将其增加到选材中去,这样生成与预成相结合,科技活动的内容就更丰富、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所喜爱。

例如前段时间,我们要求幼儿自带玩具时,孩子们都用各种漂亮的塑料袋装着玩具来。将玩具放到科技区后,孩子们对一堆花花绿绿的塑料袋感兴趣起来。有的说:哎呀,很多小花布!有的说,像我妈妈的围裙!还有的直接把塑料袋折了折,说,老师,送给你一块小饼干!这是一个很好的活动内容,所以,一个有趣的活动《好玩的塑料袋》就很快生成了。

二、正确指导小班幼儿的科技活动

科技活动形式游戏化。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3岁幼儿想像的无意性和思维的“拟人化”特点使他们往往不由自主地沉浸在游戏的情境中。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尽量用游戏来贯穿,如游戏的口吻、创设游戏情境等,让幼儿在玩中学习。例如在《好玩的塑料袋》活动中,我先引导幼儿探索让塑料袋唱歌的方法,搓搓揉揉,在引导幼儿和塑料袋一起变魔术,有的孩子变出了棉花糖,有的变出了花朵,有的变出了金箍棒,游戏既让幼儿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探索能力,又使孩子很快乐,这样的活动是符合小班幼儿特性的。

三、指导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1、爱模仿是小班幼儿突出的年龄,他们喜欢模仿老师、同伴。在科技活动的操作过程中,往往某一幼儿的操作得到老师表扬后,大家都喜欢去取同样的材料来模仿,因此,在材料丰富的同时要注意同一类型的材料最好能人手一份。让幼儿在模仿学习中去表现自己的个性与情感。

2、指令要非常具体,让幼儿理解。小班幼儿正处于直觉行动到具体形象思维的过渡阶段,教师在设计提问时一定要指令明确、具体。记得第一次组织新入园和小班科技活动《看看周围有什么》时,我请小朋友先闭上眼睛,然后再睁开眼看,看见了什么?有一小朋友说“老师”,我又问:“看看周围还有什么?”许多幼儿一起回答说“老师”。见此情景,我知道自己的提问设计欠妥,马上引导小朋友看看玩具柜上有什么?墙上有什么?又带小朋友去阳台,说说自己看见了什么?这样引导提问、小朋友发言的多了,也积极了,说出的特体越来越多了。

3、以正面教育为主,培养幼儿的兴趣和习惯。幼儿良好操作习惯的培养需要不断强化巩固,小奖品在其中的作用真不小。每次科技活动,对幼儿发言积极,按指令行动,收捡操作材料,动脑筋等,教师都及时提出表扬并奖一小奖品,小班初期,可准备一些零食当奖品,逐渐小奖品可变成小红花、小不干胶贴等,可经常变换,增大吸引力,良好的操作常规逐渐建立,为今后的科技活动探索打好基础。

我园的科技教育研究课题在继续进行,关于小班幼儿科技活动的指导也需在实践中不断深入研究、总结、完善。

【作者单位:昆山市西湾幼儿园 江苏】

幼儿科技教育论文:对开展幼儿科技实践活动的几点体会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行)》中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要重视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尽可能多地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这句话明确说明了幼儿科学教育在幼儿教育阶段的重要性,因此,开展幼儿科技实践活动,应该成为广大幼儿教师共同关注和热点议论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幼儿;科技实践;科技实践环境;生活实际

一、创造丰富的科技实践环境,激发幼儿强烈的探究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确,兴趣是人们进行一切行为活动的动力和源泉。我们若想开展合理、有效的科技实践活动,就要使幼儿对这一活动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有了兴趣,幼儿才会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因此,针对幼儿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为学生创造丰富的科技实践环境,让幼儿在客观存在的环境中,渐渐萌发进行科学探究的种子,坚定他们积极尝试和探索的信心。

比如,我们可以为幼儿提供进行科技实践活动的特定场所,如建立科学发现室,准备好幼儿进行科学实验的各种设备,如放大镜、显微镜、干电池、泡泡水、电筒等;也可以在教室设立科学角,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操作材料,如棉线、纸杯、皮筋、镜子等等,让学生随时可以用这些物品制作出一些小玩具,这样,学生通过在玩中学、学中玩,会明白很多科学道理和科学现象。

二、开展贴近幼儿生活实际的科技实践活动,调动幼儿的操作欲望

开展科技实践活动,我们还应尽可能地从幼儿熟悉的生活场景和经历出发,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调动幼儿的操作欲望。

比如,为了让幼儿感知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现象,我对幼儿说道:“小朋友们,现在你们还小,所以,在你们游泳时,爸爸妈妈会把你套在游泳圈里,这样你就不会沉到水里面去。还有乌鸦喝水的时候,如果乌鸦够不到瓶子里面的水,在里面丢入一些石子,乌鸦就能喝到水了。所以说,物体的浮与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今天这节课,就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做一些实验,来探究物体的浮沉现象,好吗?”“好!”幼儿异口同声地回答道,然后,我将提前准备好的各种实验材料拿了出来,如乒乓球、积木、钥匙、橡皮泥、小石块、纸、树叶等等,看着这种熟悉的生活材料,幼儿们都显得异常兴奋,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这些材料的名称。然后,我将盛有部分水的水槽拿了出来,对幼儿说:“现在呢,就请你们把这些材料放到水里面去,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于是,幼儿便照着我的话将这些材料放入了水槽中,“老师,有的物体漂在水面上,有的沉到水下面去了。”“嗯,轻的都浮在了水面,重的落到水底了。”……听完幼儿的回答后,我对他们的表现首先给予了肯定,然后对他们说:“像乒乓球、积木、纸、树叶等飘在水中的现象叫做浮,而像钥匙、橡皮泥、小石块等落入水底的现象叫做沉,记住了吗?”“记住了!”幼儿声音响亮地回答道,然后,我又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尝试操作了让漂浮的物体下沉、让下沉的物体漂浮的实验,也收到了很好的科学实践效果。

总之,希望广大幼儿教师都能认识到科技实践活动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并大力探索和研究促使这一活动得以有效开展的教学途径和措施,从而提高幼儿的科学素质。

幼儿科技教育论文:电教手段在幼儿科技小制作活动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电教手段也逐渐被应用到教育教学中。所谓的电教手段,意即电化教育手段,它是一种利用电化媒体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的方法,其主要方式包括:电子计算机、投影、电影、幻灯、录音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幼儿的发散思维,提高幼儿在科技制作小活动中的创新探究能力,是值得提倡并加以推广的。

一、电教手段在幼儿科技小制作活动中的应用探究

教学案例一:自制传声筒

1.创设情境,成功导入

导入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次成功的导入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幼儿教学亦不例外。幼儿园科技制作小活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电教手段,利用其图文声像并茂的形式来为幼儿创设情境,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导入。就“自制传声筒”的科技制作教学活动而言,上课之前,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幻灯片的方式为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传声筒,然后问学生:“这些图片好看吗,你们知道它的名字吗?”幼儿会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做出回答。接着,教师为学生播放两个人利用传声筒传声的动态画面,并配备相应的声音信息,然后问学生:“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传声筒呢?”这时,幼儿受好奇心的驱使,会给教师一个肯定的回答,教师的导入目的也达到了。

2.分组合作,情境化教学

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两个人一组来完成这次的小科技制作。首先,材料展示。利用电子计算机和投影为学生展示制作材料:线、两个纸杯、一个起子,并把材料发到每一组学生的手中。其次,播放录音。先利用计算机为学生展示制作方法的文字信息:①用起子在杯底钻一个小孔;②拿出线,分别穿过两个杯底的小孔,打上死结。为了加深幼儿对制作方法的记忆,教师要利用声、文结合的方式,把制作方法用录音的形式让幼儿再听一遍。接着,合作实践。传声筒制作成功后,教师把传声筒的玩法用影视动画形式为学生进行演示,并适当进行解说:两人分别拿着一个纸杯,一人把耳朵对着传声筒,一人对着传声筒说话。然后让学生以合作的形式完成科技小制作实践活动,教师并作一定程度的总结。

教学案例二:会变色的花

1.视频导入

“会变色的花”是一项科学小实验活动,它需要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在实践操作中,通过观察和分析。总结出一定的科学小知识。在此之前,教师要利用一定的方式把幼儿的思维引入到这个科学小实验活动中,这就需要采用一定的方式进行知识导入。就“会变色的花”这个科学小实验活动而言,教师可以采用播放动态视频的方式来实现知识导入。视频中要呈现以下画面:两朵浅颜色的花,向其中一个花瓶中注入一定的液体,接着,注入液体的那瓶花的颜色发生了变化。播放视频的时候,教师要在旁边对视频内容进行解说。视频播完后,教师要问学生:“两朵一样的花,为什么其中一朵花的颜色发生了改变?”幼儿会根据自己所见,回答:“因为其中一个花瓶中注入了水?”教师接着问:“什么水这么神奇呢,能使花的颜色发生改变?”这个时候幼儿的好奇心就被勾起,教师也成功实现了知识内容的导入。

2.实践教学

“会变色的花”是一项科学实验活动,幼儿自然是实践的主体,教师在活动中起到引导的作用。在这项实验教学活动中,首先,材料展示。教师利用计算机把实验所需要的材料用图像的形式展示给幼儿:两朵浅颜色带茎的花,两个同样的透明瓶,蓝墨水。幼儿在对材料进行识别后,教师把相应的材料发到幼儿手中。其次,展示操作方式。对实验操作方式的展示可以先通过文字信息的展示:①注水。在两个瓶中注入相同量的水,但是其中一个瓶中要滴入几滴蓝墨水;②观察。把两朵花分别放进瓶中,在接下来的几天中观察花的颜色变化;③记录。指导幼儿对花的茎以及花朵颜色变化作好相应的记录。但是基于幼儿的认知能力有限,教师需要把其中的文字信息利用录音的方式传达给幼儿,并且教师要对此作一定程度的解说。

3.实验总结

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实验操作的基础上,让幼儿对花朵的茎以及花朵的颜色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接下来教师就要收集幼儿的观察记录,并作一定的汇总,把汇总的结果用视频展示的方式呈现给幼儿。并利用图文声像结合的方式把科学小知识传授给幼儿:播放花朵颜色变化的实验操作画面,配有相应操作方式的录音。然后用声音传达的方式为幼儿展示这次的科学实验知识:茎对植物来说,具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维持植物生命的作用,是植物的营养器官。植物的茎可以由下而上把根中的水分输送给植物的各部分。实验中花朵颜色的变化就是因为花的茎把蓝墨水输送到了植物的各个部分。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其他植物进行验证,比如说用香菜、芹菜等植物代替花朵来做实验。

二、总结

总的来说,就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而言,科技小制作是必不可少的。在幼儿园开展科技小制作活动,可以增强幼儿的科学意识,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和创新探究能力,帮助他们建构科学思维,同时,让他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乐趣。电教手段的利用在吸引幼儿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为幼儿带来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增强了教师教学的有效性,是值得借鉴和推广的。

【作者单位:昆山市西湾幼儿园 江苏 】

幼儿科技教育论文:浅谈幼儿科技探索能力的培养

【摘 要】幼儿园科技启蒙教育活动是进行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通过活动,幼儿从感觉反馈中感到周围世界是自己发现的,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获得成功的喜悦,因而促进了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和自信心的建立和发展,并产生继续探索操作的愿望。本文旨在从创设适宜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氛围,做到幼儿动手操作在先,教师操作验证在后,不可忽视自然角、科学桌等的重要作用,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探索等几方面对幼儿进行科学探索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科技;探索;培养

“科技就是探秘,探秘就是乐趣。”幼儿园科技启蒙教育活动是进行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通过活动,幼儿从感觉反馈中感到周围世界是自己发现的,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获得成功的喜悦,因而促进了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和自信心的建立和发展,并产生继续探索操作的愿望。培养幼儿爱好自然科学,需要珍视孩子们可贵的好奇心,激起幼儿探索周围世界的愿望,并加以谆谆诱导。让科学探索活动真正成为幼儿学科学的重要方式,由以往传统的教师讲科学、幼儿学科学,转变为幼儿是主动的探索者,教师成为幼儿学科学的指导者,幼儿真正成为学科学的小主人。

一、要培养幼儿科技探索能力,要创设适宜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氛围

幼儿年龄虽小,但求知欲强,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心,特别是对那些和生活经验有关的,周围经常看到的事物,幼儿可以说是百看不厌,百问不倦。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并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而是合适的环境,适度的、新鲜的刺激物潜移默化的结果。作为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引导者、参与者,教师首先要为幼儿的科学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营造平等、接受、宽容的交流氛围。平等、接受、宽容的交流氛围是儿童大胆自由表达的基础。教师是营造这种互动氛围的主角。教师在儿童交流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向儿童传递温暖、支持、教育的信息,运用语言和非语言引导儿童自由表达。教师应尽量利用园内的一切空间为幼儿营造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如可在大操场上种松树、柳树等,走廊上种植迎春花、紫藤等;在草坪与户外活动场地周围种植灌树当绿篱;这些植物既美化了幼儿园的环境,又具有遮荫隔离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为幼儿提供了认识自然植物的教材。

二、要培养幼儿科技探索能力,要做到幼儿动手操作在先,教师操作验证在后

孩子遇到困难时,是最容易产生创造性思维的,如果教师立即给他答案,或者事先演示,幼儿跟着做很容易就获得了结果,就会使幼儿失去一次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机会。反过来,若让幼儿操作在先,教师操作验证在后,不但给了幼儿探索创新的机会,幼儿还认为这个规律是自己发现的,那份惊喜、那份自豪是可想而知的。如果幼儿先看了教师的演示,再严格地一步一步按教师规定的步骤去做,重复教师的演示实验,虽动了手,也有观察,但那是被牵着鼻子走的被动的观察,缺乏主动性;没有独立动脑,增长了依赖性和惰性;未能按自己设计的步骤去做,不能算真正的探索;验证性实验得出的结论,不能算真正的“发现”。

三、要培养幼儿科技探索能力,不可忽视自然角、科学桌等的重要作用,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探索

要培养幼儿科技探索能力,自然角、科学桌就设在教室内或阳台上,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可以随时去那儿活动。自己决定是否参与探索,自己决定探索的内容;自己决定探索时间的长短,自己决定探索的方法;还可自己决定与同伴的协作关系,教师尽量不要干涉,只稍巡视,观察幼儿表现,稍作启发帮助与鼓励即可。引导幼儿多感官观察,用眼睛去看,用手去摸,用鼻子去闻,用舌头去尝一下,这都将有助于对事物进行全面的了解,训练观察的全面性,同时,也会加深该事物在头脑中的印象。在进行科学活动时,为了保证科学活动的可操作性,我们要注意针对各年龄幼儿的身心特点精心设计各种科学活动内容和方式。此外不能再用过去那种老师讲、幼儿听,老师演示、幼儿看的方法,教师要放开手脚,不加任何干涉地让幼儿勇于探索,并适当地加以引导,让科学活动留下一点思考题,留下一点探索任务,让幼儿利用业余时间去科学桌、科技角进一步摆弄,进一步全面、细致地观察操作,幼儿在老师精心设计的活动中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让幼儿经历科学发现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通过让幼儿亲自动手感知隐含的科技原理,在动手中获得知识,体验发现中的快乐,进一步激发动手操作的主动性。

幼儿时期的幼儿一般对科学的术语和概念是不可能理解的,教师在教学中要顾及幼儿的直接经验不足,不能达到某种年龄特点。教师要仔细聆听幼儿的叙述,积极鼓励幼儿利用各种视、听、触、嗅等感官探索事物,使幼儿的直接经验得到扩展,不能急于求成,以孩子掌握了多少概念、名词堆砌的所谓“科学道理”作为衡量教学成果的标准。幼儿只有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不断地动手操作探索,反复尝试、动脑思考,才能获得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和激发科学探索精神。

可见,探索是幼儿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必要途径。我们处在一个科技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的时代。时代的发展要求幼儿园教师既要注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又要从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入手,尊重孩子的兴趣需要,支持并鼓励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以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

幼儿科技教育论文:幼儿科技教学探索

摘 要:在科技教育中,我们利用多媒体声像结合、图文并茂、使事物化小为大、化静为动、化远为近的特点,通过色彩纷呈、形象逼真的动画画面,开展科技活动。以此,丰富幼儿的科学经验,调动幼儿主动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为幼儿提供更广阔的想象、思维的空间。并为幼儿创设操作的情境。

关键词:幼儿科技教育;人文精神

我们尝试以科技活动为切入点,激活孩子的创新思维,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品质。使幼儿逐步养成坚持不懈、敢于探究、不怕困难、友好合作等个性品质,努力使幼儿成长为热爱生活、快乐学习、主动探索、宽容合作、富有创新意识、全面发展的“完整儿童”。

一、儿科技教育必须与人文精神培育相结合

随着对科技教育的普遍重视,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科学技术的两重性。陶行知先生曾指出:科学是一种工具,犹如一把锋利的刀,须用刀做有益人类的工作。为此,世界各国在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同时,十分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科学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培养科学人文素养的教育,而科学人文精神的教育必须从幼儿抓起。

通过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学习,结合我园幼儿人格培育的研究,我园把科技教育的重点放在对幼儿人文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启蒙教育上,从而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亲近感、好奇心、求知欲,引导幼儿通过各种感官亲身经历探究活动的过程,寻找“合乎自然”的答案,获得对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经验过程。引领幼儿热爱科学、关爱生命、善待生灵、主动探索、勤于创造,为幼儿科学人文素养和人格发展奠定基础。

二、幼儿园科技教育中人文精神启蒙的实施途径与策略

(一)以幼儿人格发展课程为依托,构建科技活动资源库

我园的园本课程是幼儿人格发展课程。为此,我们把科技教育纳入幼儿人格教育课程中,并将其定位在培养幼儿科技人文素养的启蒙上,为孩子的创新人格和能力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课程资源库依据主题内容,共分为系列主题、活动方案、课件、资源素材库、自制教程等五个资源包。具体内容为:

第一模块:系列主题资源包。如:《生命是美丽的》、《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等,我们充分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以幼儿的兴趣、需要为切入点,在实施预成主题的同时,设计、构思与之相呼应的科技教育活动,并捕捉孩子在科学探索、操作方面的兴奋点,加以扩展,孵化出新的主题及科技活动。同时把相应的活动资源搜集、储存,也便于老师能进行加工、筛选和整合。

第二模块:活动方案资源包。我们以主题为依托,不断修整本园原有特色活动中体现幼儿科技素质培养的原创方案,以满足和培植幼儿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为宗旨,大胆设计,构思新的活动方案。注重环境创设和社区资源的利用,调整和生成与教育目标相适宜的教育内容,促成幼儿的兴趣、需求和原有水平与教育目标的整合,最大限度地实现幼儿主动、生动地发展。

(二)精心设计科技教育环境,萌生幼儿科学人文意识

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师要为孩子创造艺术的环境”、“处处是创造之地”、“六大解放”等,为此我们十分重视创设具有开发性、人文性、互动性和童趣性的科技教育环境。

1、创设大环境与小布景,激活幼儿的探索欲望

我们利用宽敞的走廊、楼梯转角等空间,创设了幼儿感兴趣的公共性大环境,如“惠山泥人展”,为孩子们展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优秀民族文化。围绕这一环境,我们还组织参观“惠山泥人厂”、“学做惠山泥人”、“大阿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等系列活动,让幼儿了解无锡的人文景观、风土人情,并激发他们热爱生活、创新生活的美好情感。

2、建立科技操作间,追随孩子的兴奋点

我们创建了幼儿园专门的科技操作间。通过创设自主、开放的探究环境,提供在探索中学习的机会,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激活幼儿在其它学习中的“知识储备”,让他们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

3、设立“创新活动区”,满足孩子的标新立异

创新活动区是各年龄班根据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现状,以满足孩子随时迸发的探究热情为宗旨的区域性的活动场所。孩子们可在这一区域将意犹未尽的探索活动得以延续;可将对大自然某一现象的兴趣移植到这一区域,与同伴一起寻求奥秘;可与同伴分担疑惑、分享成功;可与老师探讨问题、交流想法,让孩子大胆想象,培养孩子乐于探索,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学习品质。

(三)开展科技教育活动,培养健全的人格品质

1、激发敢于探究的愿望

我们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年龄特点,还设计、构思了科技教育系列专题、活动、科技创新节、作品展示会等。

2、在克服困难中铸就幼儿顽强的毅力

现在的幼儿遇到挫折的机会较少,许多幼儿一遇到困难和失败便半途而废。于是我们在科技活动中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障碍,增强幼儿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另外,我们为幼儿创设了自然角和生态苑,让幼儿对自己种植和饲养的动植物进行长期系统的观察,并将观察结果用绘画的方式记在“观察记录本”里,这样不但使幼儿了解了动植物的生长过程,而且也养成了幼儿持之以恒的观察习惯。

3、体验合作的快乐

在合作活动中,让幼儿体验到合作互助成功的兴趣,而且逐步摆脱了自我中心,懂得了如何去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并学会了谦让、等待、轮流、共享、分工、合作的技能。

总之,我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也得到了来自幼儿、家庭、社会各方面的热切回报,从而更印证了我们研究的是一个具有前瞻性和广阔发展前景的课题。我们将锲而不舍、不断探索新世纪幼儿科学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使侨谊的教科研水平再现新特色、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