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高中美术教学论文3篇

时间:2022-12-28 11:10:05

摘要:艺术教育一定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艺术教育教学向更快、更好、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教育内涵与特征,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奠定坚实的美育基础。

关键词: 高中 美术教学

高中美术教学论文3篇

高中美术教学论文篇1

一、高中美术课程导入现代媒体的目的和意义

现代媒体艺术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艺术课堂表现形式,唤醒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感和美育价值观。现代媒体艺术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课程,其思维方式、学习手段等都要求学生对艺术的学习和研究提出更高的要求,它与传统的艺术门类不同,它要求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娴熟的操作技巧和方法、更加鲜明的艺术个性重新审视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和表达,用艺术、技术创造美、创造生命。同时,通过学习、研究现代媒体艺术课程,结合学校实际,结合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发出新的艺术学习模块和课程,紧紧抓住时代要求,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和审美情感,进一步通过美育来感染人、改变人,不断的充实和完善青少年学生对于美的认知和追求。

二、高中美术教学中现代媒体艺术融入路径探讨

1.基于现代媒体艺术的学生美术动画设计能力的培养美术动画设计和制作是高中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学内容的教学,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通过对现代媒体艺术的解析,我们发现这种教学工具可以使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美术课堂完美的衔接,从而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以学生的美术构思和灵感为教学脉络,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美术动画设计能力。为了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热情,开发学生的艺术天赋,教师在课后留有美术作业,请学生以光影为主题创作作品,包括人物肖像、静态事物素描、动态事物绘画等。为了保证学生的美术创作质量,学生可以通过现代媒体艺术鉴赏优秀光影作品,了解光影设计、平面设计、空间设计、色彩设计,进而不断发散学生的艺术思维,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美术综合实力。借助现代媒体艺术教学工具,可以很好地降低美术创作的难度,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美术创作中去。如依托丰富的美术作品和灵活的计算机控制技术,不断激发学生的艺术灵感,挖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愉悦和收获,逐步提高其艺术素养。

2.以现代媒体艺术为核心,搭建高中生艺术学习交流平台现代媒体艺术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工具,应充分发挥其应用价值。在融入高中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围绕现代媒体艺术搭建学生的美术学习交流平台,不断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藉由学习沟通交流平台,学生可以直观地欣赏学习美术作品,并在欣赏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掌握相关美术作品的创作技巧及美术平面设计方法。如教师指导学生围绕“光影与立体”进行素描创作,为了促进学生美术学习交流,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媒体艺术搭建教学平台,展示学生创作优秀作品,邀请创作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灵感与平面空间布局心得,为其他学生提供美术创作新思路,提高全体学生的美术学习实力与素养。笔者认为,在高中美术教学改革创新时,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媒体技术搭建线上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既锻炼了学生的美术绘画能力,又在学生相互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3.以现代媒体艺术为依托,拓展美术课程教学以往开展美术课程教学时,学生不仅长时间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而且美术教学内容单一,无法与课外教育资源进行有效对接,闭门造车式教学无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为了更好地打破这种教学模式,美术教师依托现代媒体艺术,合理拓展美术课程,如教师利用现代媒体艺术选择部分课外美术教育资源,指导学生鉴赏学习相关美术作品。如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美术大师徐悲鸿《八骏图》时,教师合理运用现代媒体艺术解析画作,指导学生观察画作中墨色的浓淡变化,解析其中蕴含的国画韵味和艺术韵律之美,打破传统美术教学模式约束。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使高中美术教学内容与现代媒体艺术相结合,不断拓宽学生艺术学习视野,发挥出现代媒体艺术教学应用价值,引导学生从专业美术艺术角度进行审美思考,培养学生美术情感与艺术素养,逐渐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与艺术品格,不断拓宽学生艺术学习视野,发挥出现代媒体艺术教学应用价值,推动高中美术课程整体教学水平提高。

4.现代媒体艺术深度解析高中美术教学内容在实际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利用现代媒体艺术教学辅助工具,筛选针对性的美术艺术作品,基于特定美术作品进行美术课程教学指导,保证学生对美术课程的整体学习效果。例如,人教版高中美术必修课《中国美术鉴赏》中有关美术内容的教学,教师可以从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和张大千的作品中选择,借助现代媒体艺术,了解国画大师的艺术成长历程,走进他生活的时代,窥见不同美术作品所蕴含的时代价值和文化底蕴。如齐白石《虾》和张大千《黑山》作品的鉴赏,就能真正地感受到国画大师的艺术意境,解读其技法和布局,汲取精华,不断夯实学生美术基础,提高学生美术课程的整体学习效果。现代媒体艺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符合青少年心理特点,是对艺术教育改革的积极回应。我们坚信,艺术教育一定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艺术教育教学向更快、更好、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教育内涵与特征,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奠定坚实的美育基础。

作者:许高斌

高中美术教学论文篇2

1引言

当今时代,许多教育观念、方法都已渗透到高中美术教育之中,美术教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也是越来越大。而如何在诸多教育方式方法中精确选择正确、科学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真正提高高中美术教学的有效性,真正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真正提高美术教学质量,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审美的目的,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美术与生活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生活是美术教育的起点,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各种生活情境中发掘美术的魅力,再把美术知识融入生活,教师应正确理解生活情境与高中美术课程之间的密切联系,通过精心设计的生活情境,以消除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障碍。

2美术与人生的关联分析

就美术独特的生活价值而言,美术与生活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正确理解和把握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可以创造出贴切人生、贴切生命的美术课堂情境,这便是美术和生命的联系。首先,美术来源于生活。自远古时代起,人们便在岩洞中刻画壁画。例如甲骨文,其出现于商代,以直观的图像系统来记录和传递信息,长久以来,人们把它叫做“书法”,实际上甲骨文更像是一种“美术”作品,这两者也有很强的内在联系。因此,美术对于人的首要价值,就是对人的生命实用价值。通过分析美术起源,我们发现,美术具有丰富的实用价值,正因为它对于生活、生命来说具有实际意义,美术才会诞生和发展。-266-其次,以美术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美术作为一种美术,是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必然途径,古今中外,人类在追求精神生活的同时,都积极地把美术作为满足自己精神生活的重要载体,从而丰富己身精神生活,这也是美术的独特价值所在。

3高中生美术教育的生活情境特征及原则

美术情境教育是一种以美术生命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情境教育,其特征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现实性。美术类课程本身有很强的实用性,但现今美术课离实际也越来越远。尤其在高中阶段,美术课往往对学生实践观点的形成与表达产生重要影响,理论课教学脱离实践,使其丧失了教学价值,陷入形式化的灌输式教学,严重影响学生对美术历史以及价值的概念认知。因此,生活化教育必须密切联系实际,教师应扎根于实践,以生活为导向培养学生真知,增强其美术、艺术修养。第二,开悟。艺术可以给人以灵感、给人以启迪。美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可以给学生一双敏锐的眼睛去发现生活的美、发现生命的美,让学生用专业的美术知识去感受生命的美丽,从而表达生命的美丽。从生活情境来看,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启迪与引导,消除传统教育脱离实际、脱离生活的不良影响。在高中美术课程中,要把生活情境课真正纳入到美术课程中,应坚持以下原则。首先,坚持科学性。在渗透生活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应更有效地遵从和强调美术的特色与发展、美术的视觉实践等多方面的教学规律。创设符合高中生审美、认知水平的情境,从而让学生无障碍地认识美学,使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发现美术现象,并培养和补充自身健康的人格。第二,坚持有效性原则。这个原则要求教师要坚持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重视课堂教学效果。生活化教育中,教师与教育目的紧密结合,引导学生思考,获取所需的美术知识和能力,顺利实现整体目标。第三,坚持开放的原则。该原则让教师在生活情境中给学生更大的课堂选择空间,通过开放式课堂设计,把美术教育扩展到社会的舞台,进一步强化美术与生活的关系。要使学生摆脱美术学习的束缚。

4情境生活教学与高中美术课堂融合的策略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形式较为具体的学科,其本身蕴涵着丰富的审美教育知识,尤其是高中阶段,美术课程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去欣赏一门片面的、形式的表面美学,而是要让学生发现美的本质,从而培养其审美。高中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作品本质的研究,深入挖掘提炼出有价值的审美教育资源,全面培养学生的审美品质与能力。

4.1加深联想文化性和美术性对培养美术生活情趣和学习兴趣有较大的共性。这两个词都是美的代表和象征,每一种表达方式都用于交流和表达感情。美术品既有鲜明的画面特色,又有丰富而深刻的美术形式,又有抽象、深奥的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加强对美术作品的解读,补充必要的文化背景,是提高高中美术教育效果、克服困难的重要途径。高中美术教师们应精心设计美术生活情境,把多种文化因素、历史背景融人到美术课堂的教学之中,让学生感受到美术气息,同时深刻体会教材作品内容背后的历史故事与文化内涵。并且,在高中美术教育中创设形象化的生活情境,可以培养学生想象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把原本抽象深奥的美术内涵形象具体化,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与联系,给学生更多的创造灵感,加深学生对美术文化的认识,并再次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4.2创设一种形象化的生活情境教师要想营造形象的美术情境,往往得借助一些教育手段,特别是现代教学工具手段,要通过形象化的方式引入生活情境,这样才能为学生的美术学习增色。校内所展示的,教师可让学生们在多媒体设备上欣赏各种园林、建筑的图片甚至简介,这些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便可以感受到其中所蕴涵的美术人文精神。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从多个角度进行创作教学,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想象与创造力。创设现实生活情境,使学生认识到美术来源于生活,是对生命的一种创造性描述与表达,这也是高中美术教学中普遍采用生活情境教学,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原因。美术课是一门注重实践能力和创造性的实践性课程,创建生活情境时,教师注重对真实生活情景的设计,从生活中寻求素材和事例,创造真实的生活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使学生把生活体验融入美术创作。

4.3创设自然生存环境、扩大美术视野的生活美术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在广阔的生存空间中找到美,把生命的美渗透到生活中,将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把握学生的心理需要、爱好、品位、情感特点等等,才能更多元地过上美术生活。生命是美术教育的源头,自然生命给美术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老师应引导学生走出教室,亲近自然,在自然生存环境中发现美,从而扩大美术学习的空间。以徒步旅行、标本收集、户外写生等方式认识自然,让学生们从大自然中获得美术素材,从而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并对大自然产生积极的爱慕。这种将美术融入生活,让学生们在生活中发现美术的美术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内心深处认可美术、爱上美术,这也是美术存在与生活中并对生活作出的独特贡献。

5结语

总而言之,美术与生活相互交融,其以多种形式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生活是美术教学的天然养料。因此,高中美术教师应积极改变、提升自己的美术认知与教学水平,在课堂中设计基于生活的美术情境,将美术与生活紧密结合,从而在真正意义上的培养学生对于“美”的概念以及其他综合素质。

作者:宋晓凤 单位: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兴洪中学

高中美术教学论文篇3

一、高中美术核心素养的内涵

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高中阶段的美术核心素养包含五个方面。一是图像识读。其指对美术作品、数字图像、影视作品或生活中各种图像符号的形状、颜色、比例和纹理,以及材料、技术和风格特征的理解、比较和鉴别。当今社会的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图像传播已深深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阅读性质和阅读心理。相比文字,图形、图像更加生动、立体,更容易辨认。因此,随着信息传播方式的转变,图像识读越来越受重视,成为人们学习、工作中一种不可或缺的能力。二是美术表现。其指利用传统和现代媒体、技术与艺术语言,通过构思和反思创作出具有思想文化内涵的艺术作品,或表达自己的各种思想和情感。美术是一门运用各种媒介、符号等表达思想情感的学科。通过美术学习,人们能够掌握一定的艺术表达能力,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美术表现在人们的沟通交流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三是审美判断。其指根据形式美的原则,对作品中包含的各种审美因素进行艺术感知、分析、比较和解读,分析和辨析生活中的视觉文化现象,从而形成自己的认知和判断。通过美术学习,人们可以具备一定的观察、了解事物的意识与审美感,增强自己的审美能力。审美判断是人们生活需要具备的技能。四是创意实践。即通过想象、联想或者变通的方式产生有创意的想法,并在实践中加以创作和改进,以此形成有创意的作品。当今世界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人才的竞争,也是人的创新能力的竞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创意实践越来越重要,在新时代更具有重要意义。五是文化理解。其是指从文化的角度学习、理解和欣赏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艺术特色与作品,尊重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特色。不同国家、民族的作品通常是其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映射,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可以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增进对不同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的认同和理解。文化理解是针对对于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的认知而言的,当今社会,文化理解是美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阶段的五种美术核心素养需要学生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获得,并最终成为其核心竞争力[2]。

二、高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教育领域已经成为一种主流趋势,渗透学科教学的各个阶段。作为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高中美术教育中渗透核心素养的教育观,对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美术学习效果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1.是改变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现状的客观条件以往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往往占据主导地位,部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和教师的互动不多。在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下,部分教师把绘画技巧和绘画知识灌输给学生,部分学生被动记忆所学知识,缺乏自主思考,难以实现个性化发展,也难以培育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对美术学习失去兴趣,形成错误认知。因此,把核心素养渗透美术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美术的内涵,体会美术的美和精神,从而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素质,健全学生的品格[3]。

2.是发展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重要内容高中阶段的美术教学主要包括画作鉴赏、技巧培养等内容。在开展画作欣赏教学时,教师要从美术作品的背景、含义出发,深入地诠释作品,让学生对美术作品有一定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这些作品,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美术教师通过在教学中强化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充分挖掘美术作品中的情感因素,让学生获得美的熏陶。通过渗透核心素养还能够增强学生对美术相关知识的了解,提高他们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如,在讲解中西方风景画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鉴赏中国山水画家王宁的国画作品《长城》和意大利画家乔尔乔内的作品《暴风雨》,体会东西方不同的美术文化。在品鉴与赏析作品的过程中,学生的美术理解能力和品鉴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3.是促进高中美术教育教学发展的必要条件核心素养背景下,美术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能够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核心素养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绘画知识和技术,提升其美术综合能力,进而满足学生日后的升学发展和就业发展需要。

三、高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美术核心素养是一个统一体,各个组成部分是独立的,但又紧密联系在一起。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需要精心组织教学,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用艺术、审美的眼光对待生活,在生活中积极感受美、理解美、交流美、展现美。

1.以人为本,加强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美术作品是一种通过图像传达出基本的视觉形象和内涵的艺术形式。因此,引导学生解读美术图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和鉴赏能力,进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在高中阶段,美术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对学生图像识别和解读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赏析不同艺术风格的作品,深入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领悟其中的历史文化,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作品的文化内涵。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将美术分为具体美术、抽象美术和形象美术,教师对于不同种类的美术应该用不同的形象阅读方法和技巧,使学生能够通过文本解读其内涵。如,在鉴赏课《走进具象艺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鉴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指出画家用细腻的笔法刻画了生活化的人物,对各种道具的描绘也十分精细。同时,画家在构图处理上也独树一帜,以线描笔法描绘出宋代东京汴梁的繁华景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作品的整体构图、人物、道具的刻画等方面解读图形图像并展开深入探讨,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又如,在引导学生欣赏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时,教师可以从色彩方面进行教学,使学生深刻领会我国传统绘画的色彩搭配。在图像识读的教学实践中,无论是对图形图像的解读还是对色彩的把握,教师都需要加强引导,让学生深刻领悟作品的文化内涵,提升学生的形象解读素养[4]。

2.结合实践,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在美术教学中,美术鉴赏与美术创作密不可分。因此,教师要学会结合创作,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力。随着科技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融合传统与现代、美术语言与传媒手段,全方位地展示与讲解美术作品,构建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如,在开展中国瓷器的教学时,美术教师可以利用图像、视频等展示制作中国瓷器的过程。学校和教师可以购买或者借一些瓷器作品,让学生近距离欣赏、接触瓷器,引导学生记住这些瓷器的名称、形状和特点,甚至是不同瓷器的制作过程,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3.开展美术鉴赏,提高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完整的艺术审美活动包括构思、创作、传播、鉴赏环节,审美判断是在美术鉴赏的过程中对审美对象(美术作品)进行感知、评价、判断与表达的二次创作,是高中阶段学生塑造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之一。美术教育属于美育范畴,目标是让学生发现美、理解美、欣赏美。教师要通过深入的讲解,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意图以及审美特性,深刻把握美术作品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从而全面鉴赏和评价作品。审美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其对美术作品的鉴赏水平。如,教师在教授彩塑方面的课程时,可以组织学生鉴赏分析中国民间彩塑艺术作品。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一方面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学生带入敦煌石窟模拟场景,让学生欣赏敦煌千佛洞彩塑,从泥塑与彩绘巧妙结合的角度,鉴赏分析人物的造型、神态等,感受彩塑中蕴含的文化思想,对彩塑创作形成全新的认识。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现代彩塑作品,引导学生从颜色、线条的合理搭配以及涂、染、描、刷手法的综合应用等角度,品味彩塑的艺术表现力[5]。这有助于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审美判断能力,对彩塑作品的特殊文化内涵和艺术审美价值形成深刻的认识,提高艺术修养和美术鉴赏能力,为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创造条件。

4.整合资源,提升学生的创意实践能力在高中美术课程中,对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积极整合资源,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帮助学生提升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础,整合民间美术、乡土美术以及传统美术等资源,利用强大的互联网平台收集丰富的美术资源并与课堂内容深度融合,不断丰富课堂内容。教师还要引入实践性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可以将中国传统的剪纸艺术引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实践,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剪纸技艺的基础上,努力发挥想象,将自己对世界的认知融入剪纸作品,从而提升美术综合能力。

5.联系生活,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美术作品源于生活实践,离不开创作者生活经验的积累。优秀的艺术作品往往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强大的精神力量,能够在历史上留下光辉的一笔。因此,高中美术教师要结合核心素养的要求,让学生学会联系生活经验,不断提升文化素养。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融合历史文化的内容,增强美术课堂的厚重性。美术的发展历史悠久,其文化体系是完善而独特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艺术性、文化性入手阐释美术的内涵,加强学生对美术的认知,并结合不同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6]。

6.拓展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在组织学生鉴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创作背景的重要性。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深入挖掘美术鉴赏作品的文化背景等,全方位地赏析美术作品,才能让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形成深刻的认识。教师要综合训练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理解能力,让学生为美术鉴赏学习奠定基础。如,在让学生欣赏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等,拓展教学内容,在提高学生文化理解能力的同时培养其审美情趣。如,在让学生赏析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作品时,先向学生系统讲解中世纪神学思想和人本主义思想碰撞的情况,引导学生基于“用世俗的思想情感和写实的技巧来描绘人物”的认知分析雕塑作品,感受创作者通过雕塑作品展现出的智慧和气魄。如此就能将美术鉴赏教学与文化内容融合,在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高中美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因此,美术教育者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应该加强开展核心素养教育,要认真学习、研究美术核心素养培养的内容和途径,将核心素养的培育融入日常的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张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