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论文3篇

时间:2023-02-15 10:44:41

摘要:语文的学习中关注学生的知识获得和语言能力的应用才是新时代语文教学的本质,释放学生的生本地位,做好学生学习路上的引路人,为学生的知识获得和能力提升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是新时代教育者应该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论文3篇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论文篇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人们对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而语文是一门被广泛应用的科目,其中很多内容都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作为一名初中语文从教者需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创新和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以此为学生打造高效课堂,从而将语文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上去。鉴于此,本文根据我多年初中语文从教经验深入分析了构建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为广大相关从教者提供新的教学思路。

一、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不恰当的教学方式长期以来,我国许多初中语文教师一直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其方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教学手段的不断涌现,我国的初中语文教学已很难从“考试”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虽然课堂表面上很热闹,但课堂效果却很差,这样会让教学逐渐成为一种形式化的任务。同时,由于教育往往侧重于教材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脱节,使得初中语文教学很难取得预期的成果[1]。

(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活动也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多种形式进行教学。但是,在当今的初中教育领域,学生却常常被教师严格地约束着。很多学生在教室里只能遵从教师的要求,不能进行自由的发挥。即使教育主次关系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但是传统的教育观念并未发生变化。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方式缺乏有效的转变,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上缺乏积极性。这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思维发展,也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产生不利的作用。

二、浅析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举措

(一)活用小组探究模式,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调查和探索的能力关系着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以及学生学习视野的拓展,为学生良好完成学习任务奠定了基础[2]。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可以使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能够在体验和参与合作活动中更加明白语言知识的价值意义,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中,教师应该专注于合作模式和探究主题的设计,科学地设计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确保课堂教育能够正常进行,有效提高合作探究学习的效率。例如,在名著《红楼梦》相关内容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教师可以基于名著阅读的角度设计合作学习主题,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探索,最后得出合作探究的结果。通过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探究能力并加强其合作意识,从而提高了课堂教育的有效性。

(二)生活化教学,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初中语文教材中所收录的内容大多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在我们实际生活中处处可见语文知识的应用,同时,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隐藏着众多语文知识,所以,作为一名新时期下的初中语文从教者来说,我们需要意识到语文学习与我们实际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灵活的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以此为学生打造所熟知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不但能够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堂所学内容,同时还能够强化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记忆,以此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与质量。比如,在教学《背影》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借助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生活经验想象文中作者所描述的画面,以此与文本内容进行对话,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并且在这样的氛围中还能够使学生深入感受学习语文的实用性和语文知识的魅力,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就有促进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采用生活化情境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当前学生的生活经历以及认知规律,这样才能够将生活化教学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3]。

(三)运用信息技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将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进初中语文教学之中是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不但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展学生知识视野,从而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进语文教学活动之中。但在使用这一教学模式的时候我们需要结合教学实际,以免出现信息技术泛滥成灾的现象[4]。比如,在教学《苏州园林》这篇课文的时候,这是一篇准确把握事物特征的说明文,那在课堂中我们需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最直观的感受,从而使学生能够深入体会其中的语言特色,掌握其中的语言特色。所以,我在课堂上的初始阶段先为学生播放了苏州园林视频,以此强化学生的感性认知,并使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能够欣赏苏州园林的画面美,从而将学生学习的热情彻底激发出来,然后再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片,并在其中配上文字介绍,以此将学生的艺术鉴赏力不断提升上去,从而使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进一步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当学习完这篇课文之后,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苏州园林的电视专题片,从而加强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记忆,以此为学生打造高质高效的课堂。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想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就要积极采取多种措施,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要让学生在一个更加开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并牢牢掌握素质教育的思想,从而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充分的发展,确保初中语文教学高效地开展,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杨太阳 单位:江西省余干县社庚初级中学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论文篇2

一、SOLO分类理论契合新课标理念

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教学目标最终指向学生的学习。新课标强调指出,要注意教学目标之间的关联,避免将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简单罗列。新课标理念下,教师既要从育人导向考虑核心素养,又不能简单罗列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SOLO分类理论为学习目标的设定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参照。新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由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维度构成。把这四个维度理解为SOLO分类理论的四个要素,会得到以下认识:新课标将文化自信放在首位,旗帜鲜明地突出了目标导向,凸显了语文学科在“以文化人”教育上的独特价值。[1]为此,教学中教师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容和主题,通过文化浸润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把文化自信理解为核心素养结构中的最高层次。语言运用是核心素养的基础。新课标强调指出“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作为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思维能力,是学生在对语言素材进行加工提炼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方法和路径,是信息处理时反映出来的运思潜质和认知表现层次,可视为关联结构。学生对语言文字及其作品施以思维动作,并进一步思索其深刻的意蕴和内涵,从而召唤出新形象与新思考,是在进行审美创造,是更高阶的SOLO分类理论层次。核心素养表现出的特征是相互融合、综合体现的。SOLO分类理论具有开放性,课堂教学活动的目标设计可“以终为始”也可“以始为终”。即:既可以从工具性的角度把语言运用作为学习目标,也可以从人文性的角度把文化自信作为教学目标。基于目标导向,根据学生对素材处理的思维运用表现。

二、运用SOLO分类理论明晰课堂学习活动的目标

教师确定课堂教学活动的学习目标时,需要预先明确学习成果。这会导致学习任务出现封闭性。当一项封闭性的学习任务需要进行综合把握时,学生就需要使用SOLO分类理论进行分析。

(一)建构课堂教学活动有层次的学习目标新课标强调指出,要从培养核心素养出发,把握其四个方面整体交融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时既要有所侧重又要融为一体。课堂教学中,考虑到教学目标要指向核心素养,教师可以用SOLO分类理论解释、统领学习目标。基于此,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可相对定位为不同的层次。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骆驼祥子》名著导读学习活动设计为例,请看下面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设计从人文性角度看,语言运用处在学习目标的较低层次,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基本学习活动。比如,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交流、批注等语言文字实践,掌握小说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设定教学目标时就可以将之视为多点结构。思维能力体现思辨性,是运用多种策略综合多个素材产生新思考、新问题的能力。学生根据阅读积累,重点探究祥子悲剧命运的原因,是对文本信息素材的加工提炼,具备关联结构。学生通过理解、评价,甚至是合理的推断,可以建构祥子悲剧命运的社会历史原因以及由人及己的悲悯情怀等新认知。由此,学生便可在学习任务引导下,树立新旧时代有本质区别的正确价值观,进而体认和传承老一辈作家厚重的家国情怀。由此可见,审美创造和文化自信都具备抽象扩展结构。这里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是一个有机整体,彼此包融,相互作用,可根据教学目标的收敛程度区分核心素养SOLO结构的不同层次,但不能做简单的层次结构划分。

(二)明确课堂学习活动任务情境的创设原则教师在明确课堂教学活动的学习目标后,还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提升语文能力与核心素养。为此,教师需要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任务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具体而言,学习活动任务情境的创设需要以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维水平为原则。学习活动任务情境由多个针对学习任务联结而成的背景化要素构成。由此,课堂教学学习活动任务情境的创设,要贴合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其与学习活动任务情境的构成要素相互关联,并赋予学习活动任务情境以意味深长的特征。[2]即:学习活动任务情境要素要能够触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激励学生敢于挑战,甚至是能够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与途径。德·克特勒认为,情境由任务、背景、信息、功能等要素构成。SOLO分类理论下,这些要素都是判断如何创设学习活动情境的重要依据。请看下面《骆驼祥子》导读教学学习活动任务情境的创设:学习任务是对学习活动成果的预期,是综合学习要素形成的学习实践,是提升核心素养的要求。学习要素越明确,学习任务可能达到的层次就越高。SOLO分类理论可以作为创设学习活动任务情境的重要指标和工具,既指导学习活动任务情境的创设,又以学习任务为核心综合各学习任务情境要素指导学习活动的开展。

三、运用SOLO分类理论捕捉课堂学习活动的学情生成

因学生存在个体差异,依据学情优化课堂学习活动需要“量身定做”,并为达到最佳学习效果设计评价量规。课堂上的学习活动是开放性的学习实践,预期成果无法在设计之初就作出准确判定。运用SOLO分类理论观察课堂学习活动,可以把握课堂上的学情动态,判断学生学习思维的层次,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活动效果和调整教学策略提供可以参考的依据。

(一)捕捉课堂生成,提供调整依据课堂上的学习活动,既要关注学生吸收了多少知识,即“学到了什么”,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情感反应,即“学得怎样”。开放的学习活动必然源于开放的学习任务。由此,突发性、偶然性的“学习意外”便必然会层出不穷地出现在课堂上,使教学预设永远无法贯穿课堂始终。这是高效的课堂学习活动很难在一线有效开展的主要原因。将预设一路走到底,各个教学环节迅速收敛,得出结论,看似稳妥,实则缺乏深度体验,是忽视学生学习能力有差异的表现。高度重视课堂学习活动中的生成,首先要从任务目标、任务难度、任务进阶三个维度分析判断学习活动所处的结构层次,其次要从材料筛选、信息概括、分析评价三个方面观察学生学习成果达到的结构层次,准确掌控学情,以具体的评价标准观察学生,既看知识信息输入,又看活动表现输出。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判断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达到的层次,因势利导,为调整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二)调整教学策略,实现深度学习调整教学策略有两个途径。第一个途径是学习评价设计先于学习活动设计。常规的学习活动设计是线性的,SOLO分类理论本质上是学习评价理论,在其指导下的学习活动可以逆向设计。逆向设计学习活动需要思考“期望学得什么”“怎么学得”“如何更好地学得”等问题,并从学习结果开始逆向思考“课堂学习活动应当或可以达到何种层次”“学习目标明确后应如何设计学习活动评价方案”等问题。[3]逆向设计学习活动对追求有意义、有效果的教学设计以及思考和寻找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的路径颇有启迪。请看下面设计学习活动之前预设的思考如何评价的问题第二个途径是生成情境优于预设情境。这种途径需要观察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需要设置真实的学习情境以触发真实的学习活动。学习活动过程中,实际出现的情况不可预测。

作者:项先义 单位:兰溪市锦绣育才中学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论文篇3

1引言

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中基础型的学科,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有重要的作用,且语文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性比较大,教师的教学关系到学生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增长,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初中语文教师在授课时需要改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引导学生在化学课堂进行主动的学习和探索,激发学生的能力生成,有效的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工作。

2核心素养下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措施

2.1利用信息技术,助力学生课前预习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收集阅读教学相关课程课前自主阅读的资料,将课前阅读学习以任务卡片的形式结合网络所获得的相关资料一同发送给学生,其中不乏包含阅读文章相关背景、写作的手法、作者人物分析、作者相关作品、文章所表达情感等等内容,学生可以利用自己规划的时间有效的开展课前自主阅读,并认真记录在学习过程之中所遇到的不理解问题。随后学生将问题以汇总的形式,通过信息平台等方式反馈给老师,在正式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提升教学实际效果。借助于信息技术开展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可使得课堂教学更加高效,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在学习《最后一次讲演》内容时,让学生先进行课前的预习工作,学生借助教师制作的学习课件能更好的感受文章中关于“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情感表达,更好的把握作者说这句话的情感倾向。学生在课前借助动画、视频等方对作品情感把握,能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更加容易的进入到作者的情感之中。

2.2借助读写结合,发展学生语言能力语文的学习主要涉及听说读写四大板块,对于学生而言,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发展对以后的学习影响深远。想要保证语文教学质量,语文教师就不能忽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和提升,要知道阅读和写作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在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吗,让学生在读写结合中强化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阅读是阅读他人的文章,写则是把自己的想法通过文字表述出来,把他人的写作方式化为己用的过程不仅是深化阅读理解的过程,还能让写作的教学工作变成转向训练。在阅读教学中通学习他人的写作方式,让学生吸收理解之后引导学生仿造文本的写作手法进行针对性的写作训练,这样的方式不仅能降低学生对写作的抵触情绪,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写作训练中还能深化对阅读文本的理解。以《春》的教学为例,为例让学生掌握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教师可以设置阅读探索问题:①历代文人墨客都喜欢描写春天,因为春天代表了希望,感受一些朱自清笔下的春天有什么特点?②《春》这篇文章是一篇散文,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为我们展现了生动的春之景象,重点感受一下第四自然段中对于自然景物的描写手法:“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上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结合文中的写作手法选取一个自己较为熟悉的场景仿造文本的手法进行描写。通过设置学习任务,先让学生感知阅读文本的内容,当学生阅读完之后再引导学生结合文本中的描写手法进行仿写,不仅让学生着重的关注了这一部分的内容,还能让学生进行专项的写作训练,相较于专门的写作训练,有范本的仿写难度比较低,且仿写的过程中学生也能更好的掌握阅读文本中的描写手法,对其有更深入的理解。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仿写不仅强化了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还能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3构建教学情境,形成互动学习想要设置有效的教学情境,教师需要做好备课工作,对教学目标进行精准的分析,设置有效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感知文本内容。比如在学习《济南冬天》这篇文章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文中对于景物的描写,教师则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直观的呈现济南冬天的雪景、天空、小山、矮松画面。当学生对文章中描写的内容有了直观的感受之后,教师引导学生闭上眼睛发散自己的想象力,回忆记忆中家乡的雪景是怎样的,先让学生直观的感受济南的冬天有什么样的雪景,对文本的内容有了最真实的感受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家乡冬天的雪景则是激活学生的情绪感知,通过对自己家乡的情感移情到作者的描写之中。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对于文本中难以把握的情感基调也能借助移情的方式精准把握。更重要的一点是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教学情境,不仅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有效的落实到了生本教育理念。新时代的教育工作关注的学生的能力提升,想要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习环境对于学生的影响比较大,以往的教学中师生之间互动较少,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智能进行被动的学习,不仅不利于学生的知识的吸收,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是不利的。想要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比如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阅读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的学习:①作者讲述了几件事情?②通过作者的描述你觉得于勒是怎样的人?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就会更加高效,且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理解能力有所不同,在阅读中会有不一样的认知,当学生完成阅读任务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一方面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另一方面还能让学生从他人的视角下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还可以做好教学的导入,比如在讲解《藤野先生》这片课文时,考虑到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回忆鲁迅先生的相关信息,随后设置探索问题,激发学生探索学习:作为一名爱国者为何鲁迅先生会对藤野先生如此尊敬呢?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随后给予学生一定的探讨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内畅所欲言的发表自己的想法,这一问题的设置并没有标准的答案,设置这一探究问题的目的是激活学生的思维,达到锻炼学生思维的效果。

2.4传授学生学习方法,促进学生能力提升初中生与小学生相比已经具备了一些思考、感悟的能力,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展具有成效的探索活动,发挥初中生的独立能力与自主探索能力,从而增强初中生的整体学习效果。初中语文教师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颇有成效,需要考量学生自身的学习习惯与以往成绩,并且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方法、学习思维的指导,进而促进学生进行高质量的学习和全面思维。教师在进行教学引导的过程中,重点激发学生对于阅读文本中的人物进行有效的性格分析,同时把控故事情节描绘的方法及特点,对于文本的主题、主旨、中心思想的阐述原理,乃至文本中所运用的语文写作手法和语言表达描述,并且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准确的领悟作者到写作内涵,进而提升整体质量与学习效果。比如,语文教师在进行《智取生辰纲》这篇文章的教学阅读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去了解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整体内容,让学生进一步发现《智取生辰纲》中所涉及到的各位英雄的人物性格特点,提升学生对于名著故事情节的把控,促进学生对于谋士、谋略、计谋的理解。语文教师通过对名著《水浒传》的阅读实践活动的组织,可以引导学生去深度解析《水浒传》中各位英雄人物的行为特点,同时引发学生去思考封建腐朽制度的黑暗,为后面故事结尾奠定基础。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不仅可以快速的完成《水浒传》整本名著的阅读,还可以将《水浒传》中各个故事情景形成写作脉络,完善了学生对于故事情节描述的知识积累,对于名著阅读的方式方法有了充分的收获,提升学生名著阅读质量。

2.5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语文的学习离不开一定的语言环境,对于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来说,不仅要做好教学目标的落实,还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些语言场景,来强化学生的语用表达能力提升。掌握理论知识只是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好的教育工作还能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语用能力。从近些年来较为大热的《中国诗词大会》可以看出,社会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视重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做好理论知识的讲解,还要把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语言训练活动,一方面释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另一方面给予学生一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有机会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相应的语言环境中促进知识的内化。以《皇帝的新装》教学为例,在学习完这部分内容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决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中更能深入的体会文本表达的内容,同时在角色扮演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锻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学习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和阅读分享,让学生交流想法,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在交流中深化知识的理解,在互动中完成知识的内化。

3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的教学工作想要提质增效,不仅要进行教学的创新和优化,还需要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在教学中做好引导工作,激发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探索,学科能力才能在学生的探索中生成。语文的学习中关注学生的知识获得和语言能力的应用才是新时代语文教学的本质,释放学生的生本地位,做好学生学习路上的引路人,为学生的知识获得和能力提升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是新时代教育者应该努力的方向。

作者:郑春梅 单位: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教育考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