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化学实验心得体会集锦9篇

时间:2022-08-25 21:01:03

化学实验心得体会

化学实验心得体会范文1

1.1实验组实验前后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对比(表1)

1.2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对比(表2)

2分析与讨论

2.1实验组实验前后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对比

从表1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组经过16周的实验干预,实验组各心理因子指标和总均分均低于实验前相应因子得分。与实验前相比,实验组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方面呈现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人际关系敏感和敌对两个因子则呈现显著性差异,其它因子虽也有较大幅度的降低,但不呈现显著性差异,这就证明了民族传统体育锻炼对实验者的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作用和效果。

2.2对照组实验前后心理健康各因子得分对比

本实验采用心理健康症状问卷SCL-90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由表2显示,实验前除强迫症状和恐怖因子外,其它因子指数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后实验组的学生经过实施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教学内容相结合教学与锻炼后心理健康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各项心理指标均有所下降,躯体化、抑郁、焦虑方面呈现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人际关系敏感和敌对两个因子则呈现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在实验后,各项心理指标也有所降低,焦虑和抑郁因子与实验前呈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四项因子上,两组存在着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在强迫症状、敌对和总均分上则呈现显著性差异。分析其原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易于开展,且对人的身体素质要求及其对场地、设施的要求都相对较低。根据本人对几所高职体育教学的调查与了解,发现传统的现代体育教学教材内容单一、重复、枯燥乏味,且过分强调以传授运动技艺为中心的教材体系模式,偏重运动的外在表现形式,缺乏终身受益的目的,教师过分注重学生的现实锻炼,盲目追求体育教育的近期效益,缺乏培养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意识和习惯以及独立进行身体锻炼的能力,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学过程强调“统一”,教学方法单一、教条化,学生体会不到体育学习的乐趣,因而没有发挥出体育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效果。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通过16周教学实验后,无论实验组还是对照组,学生心理健康部分因子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改善,两个实验组在躯体、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四项因子影响较对照组明显,实验2组表现出了显著性差异;在心境状态量表上,实验后,实验组被试的心境状态在精力和自尊两个积极心境分量表上的得分高于对照组,而在紧张、愤怒、疲劳、抑郁四个消极心境分量表上得分皆低于对照组,且实验2组表现出了显著性差异。由此说明民族传统体育有利于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改善心境状态。

3.2建议

化学实验心得体会范文2

关键词 化学;实验;装置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6-0106-02

1 让学生一开始就喜欢你这位化学老师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主要起的是引导作用。而初三学生仍然处于是懂非懂的阶段,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往往不会考虑太多。因此,假如学生对老师产生了厌恶感,他就容易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变得不愿意学习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最后可能会变得“不可救药”。想反,学生一旦喜欢上了这位老师,不管这位老师的课上得如何,他都会喜欢上这位老师所上的课,也就愿意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学习这位老师所教的这门学科。不管学生原先的基础有多差,只要喜欢了就会努力,只要努力了就会取得更理想的成绩!所以,初三化学教学要有良好开端,就要让学生一开始就喜欢你这位初三化学老师。

1.1 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是学生喜欢你的前提

首先,不要去询问学生升初三前其他学科的成绩和在学校的表现等,省得对有些学生产生难以改变的印象,走进教室时戴上有色眼镜去看待某些学生,让那些学生一开始就不喜欢你。其次,在上第一堂化学课时就要用语言、表情、动作等让学生感觉到化学老师会平等对待班上的每一位学生,特别是要让那些原先基础较差的后进生感觉到:化学老师不会对你另眼相看的。并让学生相信,不管其他学科的成绩如何,化学是初三才开始学的,大家的起点差不多,只要你愿意一开始就跟着老师的步骤学,是一定能学好初三化学这门学科的。

1.2 给学生更多的表扬和鼓励是学生喜欢你的有效方法

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对一般学生而言如及时擦亮的火柴,会使他们热情高涨、积极上进;而对于后进生而言,可使他们更新认识、转变学习态度。因此,要在学生刚接触初三化学(沪教版)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时,就利用这一章内容既基础又紧密联系社会生活等特点,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尽可能地让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适时、充分、恰当地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让不管原先成绩有多落后的学生都有信心学好初三化学。如果能给学生更多的表扬和鼓励,或许学生会更加喜欢你,而教学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 让学生一开始就喜欢上初三化学课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所以,只要学生喜欢某位老师上的课的话,他们学习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时就会更加轻松愉快,这位老师的教学也会更加高效!因此,对于每个教师来说,都希望学生能喜欢自己所上的课。为此,初三化学教师就要想尽办法,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断地让学生喜欢自己所上的初三化学课。

2.1 让学生因了解了化学的作用而喜欢上化学课

例如,通过向学生介绍青铜器的制造、钢铁的冶炼与应用、火药的发明、瓷器的烧制等这些对于学生来说名称虽然很熟悉,但他们并不了解的、我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的化学工艺,让学生感觉化学很神奇。再如,可以通过具体实例来介绍人们的衣、食、住、行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让学生感觉化学更神奇了;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他们特别感兴趣的火箭发射也要应用化学知识,以及一些药物、塑料、布料、动物食用的蛋白质、合成橡胶、化肥等都是用煤、石油等原料通过化学工艺制造出来的等实例,让学生觉得学习化学的用处很多。这时,学生可能还会把化学与他们的理想联系起来,从而喜欢上化学课!

2.2 让学生因变化莫测的化学实验现象而喜欢上化学课

对于初三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新学科,而变化莫测的化学实验现象往往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更加喜欢上化学课。所以,在让学生了解了化学的作用后可以补充一些简单但现象变化明显的化学实验,如在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后再滴加无色稀盐酸,红色消失后再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当学生发现又变红时肯定会觉得化学真的很奇妙,好想自己也能完成这样奇妙的化学实验而喜欢上化学课!

3 让学生一开始就喜欢亲自动手做化学实验

近几年的苏州市中考化学卷实验题的分量越来越重,同时对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有些实验题如果学生没有亲自动手操作过,将因无从入手而遗憾地失分。

例如:

【2006年苏州市中考化学卷第27题中的第(3)题】若制备所需气体前,经检验得知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但加过固体,盖上胶塞,滴下反应液后(如图1所示),试管内却无气泡出现。在维持原装置和试剂都不变的基础上,

(填操作方法)才能使右侧导管口出现气泡。

【2009年苏州市中考化学卷第29题】某兴趣小组用图2所示装置收集并测量反应产生的气体及其体积。利用该装置测得反应生成气体体积偏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

【2010年苏州市中考化学卷第36题中的第(3)题】如图3所示,排水法收集与排空气法收集CO2的比较(分别用体积相同的2个集气瓶收集)。

……

这些题如果学生没有亲自动手操作过,可能就只能空想而无从入手;相反,如果学生经常自己亲手做化学实验,则可能会轻而易举地解答出来。所以,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一开始就喜欢亲自动手做化学实验。

1)消除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恐惧心理是学生喜欢亲自动手做化学实验的前提。现在的初三学生在家里基本都是宝贝的独生子女,哪怕是火柴、蜡烛可能都只是见过却从没有机会接触,所以往往一听到或看到化学实验,虽然很好奇,却也很害怕。他们通常会想化学实验会不会有危险、会不会发生爆炸等一些问题。这时,化学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消除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恐惧心理。为了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化学教师不仅要在学生面前规范地操作,还要不断地用不同的化学实验来证明:只要正确操作,化学实验是很安全的!只有消除了学生的恐惧心理,学生才有可能喜欢亲自做化学实验,而不是只想看老师做演示实验。

化学实验心得体会范文3

(一)对高中生化学实验教育的定位要由传授知识变为能力培养高中生化学实验教学,对于其他专业知识的学习具有基础作用,这个作用的表现是间接和隐性的。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今天,传统与现代的价值观念一起冲击着高中生的思想意识。作为一门提升理论素养的重要课程,在这一阶段,高中生的化学实验课程就不能只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要在化学实验开展中提升学生对文化的认识、培养他们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他们认识社会的能力。(二)要由封闭式教育方式变为开放式教育方式传统的封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个性得不到发挥,学生创造性得不到体现,因此,一些学生在开展实验的过程中,流于形式,没有注重化学实验的内在体现和精神实质,导致课程实验效果不佳。另外,由于在化学实验教育课堂上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发不足,直接影响了学生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开发。因此,高中生化学实验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课堂的教学应该由封闭走向开放,课堂教学必须辐射到课堂外,通过化学实验素养的建立,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热爱生活,并积极探索智慧人生。(三)要实现化学实验教育中师生的良性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越多,化学实验教育的效果就会越明显。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注重将每节课设置得有化学实验教育的趣味点,可以通过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把化学实验表现出来,增强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直观性了解,提升化学实验教育的趣味性和学生主动参与性。教师要根据化学实验教育的特性,在教育开展中,积极营造好的教学氛围,优化化学实验教育的组织,注重师生的情感和知识沟通,充分发扬民主,形成师生和谐融洽的共同实验的氛围。

二、高中生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实现途径

(一)要在化学实验教育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验体验要做好高中的化学实验工作,它不仅需要高中化学教师自身做好相关的教育工作,而且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需要在社会上形成一种注重创新、注重实践的大环境。高中生处在青春年少的年纪,他们对生活、对社会充满了热爱,要通过化学的实验,让高中生体验到现实世界的丰富多彩,要通过化学实验,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世界的多样性,要通过化学实验,启迪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二)要在化学实验教育中投入更深厚的真挚情感,通过化学实验教育开启学生智慧高中生化学实验教育应该是鲜活的、充满感情的。教师在开展化学实验教学时,逐步建立以校园为核心,社会各方面力量为纽带的化学实验工作环节,营造全体学生和教师共同关注的实验氛围,让学生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真正体验到化学实验之美,使其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达到心灵共鸣,获得对化学实验教育最深层次的体验,作为自己人生的宝贵财富和人生体验。(三)要注重将化学实验教育与当今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学以致用当今世界是一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随着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知识创新的日益加剧,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这样全新的时代背景下,科学素养的培育对二十一世纪的高中生来说,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高中生化学实验课程中,许多经典化学实验内容都是各个时代不断锤炼最终留给后人的,它所含有的深刻思想都是经过时间检验的,对于今天的高中生,仍具有很重要的教育意义。

三、总结

化学实验心得体会范文4

【关键词】加强;素质教育;更新;教育观念

初中阶段是培养全面人才,养成创新意识、建立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思维能力、学习模式与思维品质拔高的关键阶段。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加大力度贯彻落实加强素质教育方针,优化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教学中的主要任务。紧抓“双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引导和启发学生多探究和创新学习的实践方法。使学生通过学习中的联想、判断、推理及综合分析,归纳出基本规律和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应该在实际的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开展教学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大力加强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它体现了我国教育事业的性质、宗旨与任务。提倡素质教育,有利于遏制目前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

为了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一定要排除掉“应试教育”的片面观念,应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从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入手,联系实际,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在教学设计中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理念,突出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发展,确定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目标。结合化学学科特点,为学生提供开放的、面向现实的、自主能动的学习环境,把教材变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以社会、生活中现实问题立意,把与社会热点、焦点、科技及人类密切相关的问题融入教材,巧妙设计问题情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二、更新教学观念,加大情感教育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它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的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或愿望、观点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凡能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能使人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感体验,反之,就使人产生烦闷、厌恶等否定的情感体验。着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没有一个行为模式(即使是理智的),不含有情感因素作为动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刺激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运用适当的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以优良的情感去波及、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这是当今教育成功的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在化学教学中强调情感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及认识过程、认识特征,遵循优良情感发展的一般规律。

三、培养综合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我国化学家戴安邦先生也曾指出:“只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化学教育是片面的,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既传授化学知识和技能,又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学生在化学实验中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训练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使各项智力因素皆得到发展,故化学实验是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因此,我们不应该因为升学考试中对化学实验的动作技能没有具体的测试而忽视实验教学。在教学中我们已深有体会:化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和巩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获取化学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1.布置实验作业,培养理解能力

化学实验作业,是学生全面运用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的一种多边活动。学生通过做实验作业,进一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消化,是又一次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再实践。布置实验作业,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的理论知识系统化,更有助于理解能力的培养。

2.组织分组实验,培养动手能力

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亲自实验,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技巧;而后巩固验证,加深和扩大他们所学得的理论知识。做实验的过程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因此,要认真组织好每一次的学生分组实验。对每一章每一节实验做到实验目的明确,要求具体,计划周密,要使学生掌握操作要领,培养动手能力。

3.创设趣味实验,培养注意能力

注意是人人都熟悉的一种心理现象。学生注意听课,他们的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讲述;学生注意观察实验,他们的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示范操作上。学生能专心致致地获取知识,引起注意,学习兴趣盎然,产生探求知识的强大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是使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学生注意力集中,大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揭示奥秘的兴趣。学生进入了学习心理的最佳状态。

4.投影演示实验,培养观察能力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不断用实验启发学生积极感觉、知觉事物的变化,自觉地进行观察实验中表现出来的现象,在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并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借助摄影演示实验,即能放大实验现象,增强实验的可见度,更易于学生认真、细腻有序的观察。实践证明,借助投影演示实验,能强化实验演示效果和实验的直观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5.利用选做实验,培养思维能力

通过选做实验,可以培养和诱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在对某些化学反应进行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中,认识物质变化的规律和实质。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而且还能使他们逐步学会从事物的本质看问题的思维方法。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中,选做的实验内容有九个。根据教学进度,有目的地选做实验,应用实验课题,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利用选做实验,不仅达到完成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而且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培养。

6.做家庭小实验,培养创造能力

学生在做家庭小实验时,需要独立思考,去想象、去钻研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这就有助于学生智力与创造才能的发展。

7.利用复习课,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复习课,是中小学各学科重要的教学课型之一,这种课型能加深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的深层理解,加强知识的纵横联系,提升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好的复习方法,可以使学生在认知和掌握基础知识水平上,产生质的飞跃。复习课的内容,是学生已学过的知识,不少学生觉得什么都会,但是通常会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应用起来却不能得心应手,知识系统化和迁移化水平较低。如果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时,采取简单的知识重复和题海战术的方法,知识点机械罗列、知识网包揽构建,则无益于提升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教学也应融入更多素质教育的元素,作为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多方位、多方面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实现其知识获取中学习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顾明珠.初中化学教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探讨[J].时代教育,2014(10).

化学实验心得体会范文5

关键词:化学实验;学生;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2)02-0109-02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根据操作主体的不同,可将化学实验分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如何在化学实验课中体现素质教育,实施主体性教学,就是本文讨论的话题。

一、动用感知,稳定注意力,把主体性教学思想渗透于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是教师授课时表演示范的实验。教师在做示范表演时,对学生既有言传身教,又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演示实验过程中,教师是表演示范的主体,学生通过教师的表演示范,充分调动自己的眼、耳、口、鼻、手等多种感觉器官直接感知事物,以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教育学研究表明,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在演示实验过程中,通过感观感知事物的过程,就是学习活动的过程。学生是否真正通过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演示实验教学过程,是影响主体性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要使学生的观察注意在较长时间内停留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的师生共同参与,是每一位化学教师所追求的目标。为达此目标,教师在演示实验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其一,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演示一个实验要达到什么目的,解决什么问题,突出什么现象,重点示范什么操作等,教师和学生都应明确。学生只要明确了目的,才会有的放矢,积极主动投入到教学中去。其二,现象鲜明、装置简单。鲜明生动的实验现象,才能造成生动的直观,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在保证实验鲜明上下工夫。例如,设法使实验产生鲜明的颜色、较多的沉淀、较大的气泡和液滴等。在保证实验现象鲜明的前提下尽量使实验装置简单,以突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其三,灵活机动,突出主体。对于一些操作比较简单的演示实验,可以给学生上台表演的机会,教师在一旁指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动起来,实现课堂教学与学生活动的有机结合,突出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最终达到“引而弗发、导而弗牵、活而不乱、讲而不死”的最佳教学情境 。

二、紧扣核心,以人为本,以主体性教学思想指导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是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应用给出的实验仪器、药品和所学的理论知识,联系实际而进行的一种独立性作业。独立性并非学生的完全独立,而是在教师的耐心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主动地参与实验活动。在学生实验中,实施主体性教学,教师就要紧扣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的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学生活动中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转变思想,以人为本,在实验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素质教育并非放任教育,主体性教学也并非“放任教学”。在学生实验中,由于学生活动有着独立性的特点,因此稍有不慎,就很容易导致放任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上随心所欲,不成章法。对于学生实验,很讲求学生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实验现象的鲜明性和生动性,实验时思维的逻辑性和严密性及装置的简易性,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发挥教师在学生中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都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一切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把主体性教学思想贯穿于学生实验之中。

2.以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在学生实验中把主体性教学落到实处

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主题性教学就是强调要在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实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利用给出的仪器、药品,所掌握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及有关的理论知识,自己组装仪器、设计实验步骤、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然后将实验结果或结论与理论知识对照,找出差异,分析原因,理论联系实际地去解决问题。因此,学生实验主要是以学生实验活动为主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学生实验中,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当然,在学生实验中,学生难免会出些错误,对于学生的错误,教师不应给学生直接指出,而应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更正错误,使知识得以深化。只有这样,才真正突出了学生实验活动的主线,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了学生的主体人格,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了学生的主体能力,从而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把主体性教学落到了实处。

三、体验成功,增强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主体性教学的力度

化学实验心得体会范文6

一、学生化学实验课“多动行为”表现及特征 

1.学生化学实验课“多动行为”的表现 

学生进入化学实验室这个新环境,对周围的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看到各式各样的化学实验仪器就会不自觉地去摆弄,比如,实验台上的天平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在没有熟悉天平使用方法的情况下随手拿起实验台上的烧杯,玻璃棒等仪器放在任意一边的托盘上便开始拨弄游码,就算超出了天平的量程也没有发觉,这样很容易弄坏天平。他们会拧动试验台旁边的水龙头看看有没有水,随意打开试验台的抽屉翻动里面的器材,当看到有密封的很好的试剂时会直接打开来闻,甚至会将几种试剂混合。 

大部分实验会让学以小组为单位来共同完成,在新的环境中又有新的同伴,他们会表现得异 

(教师指出pH试纸是粗略测量工具,不能测量出微小的pH变化,应该改用精密的pH测量仪器,pH计) 

方案二:①取两份一定量的相同浓度的醋酸溶液,对其中一杯进行加热,然后在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碳酸钙,观察其放出气泡的速度。 

②取两份一定量的相同浓度的醋酸溶液,在其中一份中加入少量冰醋酸,再分别加入碳酸钙,观察气泡放出速率。 

③取两份一定量的相同浓度的醋酸溶液,在其中一份中加入少量醋酸钠,再分别加入碳酸钙,观察气泡放出速率。教师评价学生解释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的解释。 

对于两种方案中的实验 的解释:加入冰醋酸的醋酸溶液虽然电离程度减小了,但是加入的醋酸分子总数变多了,电离出来的氢离子依然对于没加入冰醋酸的醋酸溶液。 

最后教师肯定学生猜想的正确性。学生根据教师的解释并结合醋酸的电离方程式进行理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及微观分析能力。教师给出几个联系生活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①如果婴儿长时间啼哭不停,则会使婴儿体内损失大量CO2,血液的pH升高,导致碱中毒,手足抽搐,试用平衡移动的原理解释上述事实。②血液的pH范围在7.35-7.45之间,人的皮肤被蚊虫叮咬后会瘙痒的原因是因为蚊虫往皮肤里注射了甲酸,往皮肤上涂点稀氨水可以止痒,试解释原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内化。教师评价并总结。 

①CO2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是弱电解质发生电离,生成氢离子,起到调节血液的pH的作用,若体内缺少CO2,则体内pH会升高,导致碱中毒。 

②甲酸是弱电解质,在人体发生电离生成氢离子,破坏了血液的酸碱度,导致瘙痒,涂稀氨水止痒是因为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电离生成氢氧根离子,中和了甲酸生成的氢离子,使血液pH恢复正常。学生认真听讲并理解。通过实例来内化知识,让学生感受化学的魅力。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类比、科学探究等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由于课前视频中动画的展示,使得学生对于微观上的化学有了更好的理解,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微粒观、化学平衡观、动态观。课堂教学的过程穿插了探究实验及化学的生活化,使得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新知识,类比化学平衡的方式帮助学生内化,使得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常兴奋,与周围同学说话、甚至打闹,忽视老师的讲解。 

有的学生对化学实验不重视,尤其是高中生,他们认为高考不会考化学实验操作,因此不认真对待,把化学实验课当成是学习间隙的一种放松形式,因此,他们会暂时放下繁重的书本知识,转换思维,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拿眼前的实验仪器和试剂来大展身手,从而表现的较为多动。 

2.学生化学实验课“多动行为”的特征 

学生这些多动的表现有共同的特征,大部分学生只是出于好奇心的驱使对化学实验仪器进行敲打、晃动,对化学试剂进行混合,虽然他们不确定这样做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但是接触到新鲜事物时会兴奋、激动,迫切的想去接触它,想按自己的想法对其进行操作以达到想象中的效果,是下意识的。 

二、学生“多动行为”的成因分析及本质探寻 

学生在化学实验课上的“多动行为”并不是 “多动症”,“多动症”是较少数个体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而化学实验课上学生的“多动行为”是多数学生注意力转移的普遍现象。通过研究发现,学生在化学实验课上的多动行为主要源于以下几个原因。 

1.对陌生环境充满好奇 

化学实验课一般都是在化学实验室里实施教学的。学生从熟悉的教室环境转移到相对陌生的实验室里进行学习,必然会在心理上产生一种陌生感,学生会感到新鲜,导致他们对呈现在面前的化学实验室环境产生好奇心,于是在行为上出现了东张西望、交头接耳、较兴奋的多动现象。 

2.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化学教师在上课前会准备一些相应的实验器材,这些器材都放在实验桌上。对学生来说,这些器材都是新鲜事物,而人们对新鲜事物产生好奇心是一种自然的心理倾向。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免不了对这些实验器材“动手动脚”。 

3.课前准备工作不充分 

学生课前对化学实验没有进行认真的预习,以至于他们对实验目的、实验内容、操作步骤不很明确,学生难免会产生好奇心。与此同时,面对未知的任务,学生的心里会产生不安,导致情绪有所波动,为了抵制这种不安情绪,学生学会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譬如擅自摆弄身边的实验器材。 

虽然在上化学实验课之前,教师都会强调实验课纪律,但学生的违纪行为仍然屡次发生。学生大部分的多动行为并不是无目的的下意识行为,都是学生探究未知的自发学习。 

4.自身求知欲望的驱动 

如学生看到化学实验台上有温度计,他就会不经教师同意,拿起来又瞧又敲,甚至会使劲甩,想把温度计里的液柱甩进玻璃泡里。分析不难发现,学生其实是想通过敲击声来判断温度计是不是玻璃制成的,用力甩是因为他知道体温计里的水银是可以甩下去的,这个温度计是否也会呢?这些行为背后的实质是学生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来认识身边的新鲜事物,是一种发自学生内心的自主探究行为。犹如,学生一看到试剂瓶,就会拿起来,甚至打开闻一闻。因为学生不知道试剂瓶里装的什么东西,所以想通过这种方式以探究竟,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再如学生第一次看到量筒,会联想到酒杯,便拿起量筒跟同学碰杯以表饮酒欢乐。很显然,学生虽然不知道量筒的具体作用,但他知道量筒是用来盛装液体的。

学生的这些多动行为,并不是要刻意对这些化学实验器材进行破坏,更不是故意不听教师的叮嘱去违反纪律,而是源于他们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因为以前不了解,所以想要去了解它,由于没有充分的预习不知道正确的使用方法,不免会对仪器造成损坏。 

5.学生希望进行创作尝试 

如在做化学滴定显色实验时,学生会在显色后试图再继续滴加,想知道会不会再有其他变化,这时就把操作注意事项抛之脑后,将滴定管开关开到最大,让滴定液成股流下,浪费大量试剂。又如在做过滤实验时,学生会想有颜色的浑浊液过滤之后会不会把颜色也过滤掉,使溶液变无色,他们就会试图制造有色液体进行过滤,由于迫切想知道答案,就不再细心地用玻璃棒引流,而是直接用烧杯向漏斗中倾倒。 

学生的这些多动行为,违反了化学实验规范与实验纪律,而且其中的一些多动行为还可能会对某些化学实验器材造成损毁。这些行为的部分原因是学生课前预习不充分,重要原因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环境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尝试、提问的心理倾向,是由于他们不满足于教师规定的实验内容,想探究更多结果而产生的。 

三、教师对这些“多动行为”的应对策略 

面对学生的这些多动行为,教师应该如何应对呢? 

1.要正确认识学生的“多动行为” 

学生之所以有这些多动行为,是因为他们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好奇心作为一种内在动机,它既具有认知性特征,能够引发个体的探索行为,又具有情感性特征,可以使个体从探索中获得愉快的体验。个体在其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来的观察、提问、操作、选择性坚持、积极情绪等有助于学习活动的有效进行。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好奇心对学生发展和教育教学的重要价值。 

2.要积极鼓励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类的天性,是个体学习的内在动机之一,是个体寻求知识的动力,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爱因斯坦认为他之所以取得成功,原因在于他具有狂热的好奇心。创造性的培养应该从小抓起,已经成为学者们的共识。因此,当学生流露出他们的好奇心时,教师就应予以保护和支持。如果学生看到化学实验器材 “动手动脚”,在完成化学实验任务之余额外增加了一些他自设的实验内容,教师就以学生违反纪律为由批评学生,这样学生的好奇心就会被强行遏制,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究意识的开发与提高。 

3.要引导好学生的“多动行为”,创设有效学习环境 

教师一方面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也要对学生的多动行为进行正确引导和必要的提醒。像温度计、烧杯、量筒等玻璃制成的实验器材是不能被敲击的,有的测量工具超过量程会被损毁,如电子天平、电流表、电压表等。教师要告知学生爱护化学实验室里的实验器材,这不仅仅是遵守纪律,也是一种行为美德。教师应根据教育目的和学生成长需要精心设计学习环境,同时广泛利用各种资源,调动家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环境的创设,组成学生学习共同体。教师还应及时观察学生行为变化,并及时提供支持性材料,以提高学生的好奇心水平。 

4.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转变教育观念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人类的许多行为都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的。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作为榜样被学生所模仿,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作用。化学教师是学生学习化学的直接楷模,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参与者、指导者与监督者,教师的行为举止与爱好习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习惯。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教师,对学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实现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学习习惯的教育,教师对学生的合理要求就会容易转化为学生的正确行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多动行为。 

学生的好奇心引起的多动行为的出现是一种普遍行为,在化学实验课上会出现,在化学常态课上也会出现。但是,在许多教育工作者与家长心目中,学生的好奇心被当作一种令人厌恶的行为而遭到指责、约束、冷漠或讥笑。这与他们对学生好奇心的发展特点、重要价值以及如何诱发学生好奇心的模糊认识有关。 

化学实验心得体会范文7

一、心理学自然科学模式产生与发展的背景

主流心理学(MainstreamPsychology)与科学心理学(ScientificPsychology)同义,即心理学的主流是一种采用了自然科学模式的科学心理学。诸多知识本身与知识之外的原因使得自然科学模式成为心理学研究一直以来的主流。

1.知识背景

哲学和生理学是心理学产生19世纪末的双重知识来源。“心理学虽有一长期的过去,但仅有一短暂的历史”[2](P2),在冯特之前的几千年间,心理学长期作为哲学的一个知识门类而没有独立的地位,但哲学却为整个心理学提供了认识-欲求的基本概念体系;笛卡尔以来的近代二元论传统以及实证主义精神同时也为心理学的自然科学化做了哲学铺垫。19世纪中期,赫尔姆霍茨、韦伯与费希纳等生理学家首开通过实验和测量研究人类心理的先河,证明了用自然科学方法来研究心理过程的可能性。生理学家的心理研究为心理学的先行者提供了方法-技术模板,直接促进了(实验)心理学的建立。自然科学模式心理学“诞生”以及此后发展的宏观知识氛围是启蒙以降科学理性思维方式的主导地位,即研究主体与客体的本质二分,对客观、一元真理在场的形而上学预设,对研究主题的对象化、客观化处理等。这种思维方式甚至渗透到了人类学和社会学等经典的社会科学之中,心理学也不能避免。在这种知识氛围和相应的评价标准下,人文科学知识在价值序列上自然处于低位,这也解释了人文科学取向心理学在心理学学科内部的边缘地位。

2.知识社会学因素

知识社会学关注知识的社会性维度,致力于考察知识与学科中的社会、文化、心理、利益等非真理性因素。心理学从整体上采用自然科学模式并非纯粹出于学术理性的考虑,而是在学科内外有着诸多知识社会学因素的参与。从心理学外部的社会背景来讲。社会公众对(自然)科学及科学专家的信奉使得自然科学模式心理学的存在与发展有了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其次,资本主义的兴起即与自然科学在技术领域的应用有关,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对工具、实效知识的普遍高扬使得易于应用的自然科学模式心理学有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至于心理学内部,建制化、专业化、职业化后的学科,会相应产生出相应的科学共同体,科学共同体作为一个权力-利益系统必然寻求扩张垄断与自我辩解,这使得其信念与利益时常高于真理本身:人的心理行为并不等同于客观自然物但却套用了研究客观自然物的研究方式,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言,“这一错误发端于心理学家们对曾给自然科学带来辉煌成就的机械主义方法论的崇拜”[3],即非学理的自然科学崇拜与科学共同体的群体协商、默认是自然科学模式在心理学研究中长期合法的保证。二、自然科学模式心理学的理论特征心理学在知识上的最高追求是达到客观普适的、价值中立的真理。而其对真理的理解则攀附了自然科学的标准,因此其效仿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物的主客分离的研究范式来研究人及其心理与行为,这深刻贯穿到了心理学的方方面面。

1.强调研究对象的可观察性

实证主义哲学本身承接了近代经验哲学的传统,与这一经验传统相对应,从早期的内容-构造心理学到随后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至今日的认知心理学,皆主张研究对象的可观察性,往往为可直接观察性。冯特和铁钦纳强调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为可内省的内部经验;行为主义心理学则认为心理学应排除无法直接观察的内在意识,而应代以可直接观察的外显行为;当今的认知心理学也保留了行为主义的这一主张,并进一步通过外部行为反应推论内部的认知过程规律。必须提及的是,强调研究对象的可观察性不仅仅关联对研究对象的选择与取舍,同时也是对研究对象的理解与建构。这一建构在本体层面将人视作动物或机器,将人的心理与行为视作客体、对象甚至是物理事实的存在;在技术实施层面,这一建构直接导致了心理学中的还原主义与元素主义,“心理学研究的根本途径在于将心理分解为一些基本的元素,或将心理、行为归结为低级运动形式如物理、化学、生物过程,然后以元素说明整体的性质,或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的规律说明人及其心理、行为的规律。”[4]

2.实验室实验法及方法中心

自然科学的研究目标通常为对研究对象进行本质观察或发现研究对象间的因果关联,同时这些研究应是可重复、可验证的。为此,诸自然科学在研究方法上需要在实验室中即控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数量化观察和相应的数学分析。现代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即是冯特等人采用了这种自然学科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人类心理。自冯特以后,虽然心理学中实验、问卷-测量和观察等方法并存,但实验法(主要为定量的实验室实验法)一直是心理学方法的主流和心理学知识的主要来源。心理学中实验室实验法的要义在于通过脱离日常生活情景,在实验室中对变量进行精心控制,对心理的外部结果———生理和行为进行数学统计分析,以达到因果关系的解释。对科学方法的过度强调也使心理学陷入了方法中心的误区:首先,以方法作为评价心理学科学性和心理学知识客观性的唯一标准,正如卡特尔所言:“心理学除非建立在实验和测量的基础上,否则就不能达到自然科学那样的明确和精密。”[2](P173)其次,方法的意义高于问题本身的价值,对程序和技术的关注优于对问题价值的关注,除却规定研究对象的可观察性之外,能否对对象施以科学研究也决定了心理学对研究问题的取舍。

3.个体主义

通常认为心理学的分析水平多在微观的个体层面,在个体之外往往最多延伸至家庭,这种角度固然有其合理性,但心理学在其自然科学模式下却普遍存在着将个体视角走向极端个体主义的误区,即使心理学中的社会心理学也秉持个体主义。所谓个体主义是“强调个体心理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否认或忽视个体心理与社会文化的内在联系,把个体研究同社会文化孤立开来而从个体内部寻求心理或行为的解释。”[5]在心理学中,个体主义和自然科学模式内在契合,造成这种个体主义的直接原因仍然要归结于心理学的自然科学模式,正如叶浩生教授所言:“文化因素、社会影响在实验室中则无法控制和操纵,更无法操作化和量化,为了维护科学研究的可信度和效率,只能弃之不顾。”[6]

4.价值中立的知识立场

价值中立立场的背后是一种客观主义的认识论,其要求在研究中排除所有成见,保持“不偏不倚的中性态度”,如实地观察和描述事物以发现客观普适的真理。不过即使在自然科学中,是否存在着价值中立的客观真理,也成为了一个引起广泛争论的学术议题:库恩范式论和科学知识社会学皆怀疑自然科学知识的客观性。不过心理学科学共同体通常信任自然科学知识的价值中立性,同时认定在心理-行为领域也存在着类似自然科学的不牵涉主观因素的普遍知识或规律。如若采用自然科学式的客观方法来研究人及其心理与行为,并基于数学方式来呈现、分析研究结论,将会避免价值涉入,从而达到希求中的普适真理。即心理学家认定,在自然科学模式指导下其自身的科学活动以及科学活动的结果都因科学方法的带入而得到了价值中立性的保证。

三、单一自然科学模式下心理学的困境与出路

作为心理学主流样态的自然科学模式心理学,对心理学的产生、发展与实际应用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其对科学的信奉优先于对人的关切,不顾人不等同于动物或机器的独特本质,执着于套用上述研究自然物的立场去研究人及其心理与行为,使得心理学成为了一门充满了困境与危机的科学。

1.困境

首先,心理学是研究人自身的一门科学,但人在心理学中的形象至今仍是还原式的动物或机器,“科学心理学将人性降格为单一的自然物的存在,消解了人的独特本质,使得人在心理学中被遗落或消解。”[7]学术界作为一个精英系统,其观点本身就需要超群出众,而心理学研究往往通过复杂的技术程序来验证一个生活智慧中早已存在的观点;执着于方法-技术的心理学用力于枝节、琐碎的问题而没有兴趣也无力建构出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具有真正影响力的理论,在科学心理学100多年的传统中,尚未产生出可以广泛影响周边学术领域的学者和理论。其次,从学科的最高追求———科学性上来讲,心理学并不成功。著名理论心理学家SigmundKoch曾指出,“心理学自一百多年前脱离哲学以来,一直未能成为独立科学,且因受其本身条件限制,心理学将来也永远不可能发展成为独立科学。”[8]最后,心理学过度张扬了科学性,采用缺乏生态效度的实验室实验法而导致了与真实人性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正如英国心理学家P.凯林在《心理学大曝光———皇帝的新装》中指出的,“科学心理学已经避免去研究那些人类存在的真正问题。它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它选择了一个自然科学的方法,而这种方法是不能很好地胜任调查这么一种问题的,同时也因为许多实验心理学家通过求助于不人道的客观科学以避免他们的个人冲突。”[9]

同时与科学模式相关联的个体主义立场也无力面对复杂的社会政治生活现实,有学者对实验社会心理学做出了批评,认为这种实验室实验是“真空中的实验,宏大的社会现实被弯曲为人为的实验室中漠不相关的个体之间虚假的社会互动”。[10]面对六七十年代席卷欧美的学生运动、女权运动和黑人运动,科学心理学家束手无策。此外还需指出的是,学科建制化也给心理学带来了负向的后果。后果之一即是学科封闭,对生活世界和周边学术领域中优质、精彩的心理学资源视而不见。甚至在心理学内部,各分支领域也往往秉持专业化态度,这造成了心理学在内部的分裂。后果之二在政治-伦理层面:正如爱德华•萨义德(EdwardSaid)所言,持专业态度、职业态度的知识分子,将会“无可避免地流向权力和权威,流向权力的要求和特权,流向被权力直接雇佣。”[11]

化学实验心得体会范文8

汪世尧

--关于“小学数学--目标、教学、评价与管理一体化”研究实验

访华中师大教科所何雄智副教授

记者:何老师,请您向我们的读者简要介绍一下什么是“小学数学--目标、教学、评价与管理一体化研 究实验”?

何:简言之,这项实验是小学数学教育目标、教学、评价与管理优化组合的学科性教育整体改革的研究实 验,也可简称为:“小学数学一体化实验”,旨在通过规范学科目标,优化教学过程,科学评价与目标管理结 合,构建小学数学教育最优结构,实现其最佳运行机制,求得教育最高效率和最大效益,为促进小学数学教育 现代化,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学数学教育理论和操作体系作出应有的贡献。

记者: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已进行十多年了,各种教材、教法改革实验不断为其注入新的活力,这项实验的 提出也必将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

何:自70年代末开始的小学数学教改不断深入,教材教法改革百花争艳。但由于传统教育的惯性,教育 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能适应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需要。突出表现在为升重点初中和各类竞 赛所因扰,小学数学教学不得不采取一些违心和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教学超纲超标,上课满堂灌,课后加班 练,统考排名次。其结果适得其反:其他学科荒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师生超负荷运转,身心受到损害。据 武汉市某小学统计,一二年级数学作业就有口算练习、课堂练习、课外作业、达标测验试题、能力训练等五种 ,中高年级作业则更有七八种之多。此外,优生有培优强化训练,差生有补差达标训练。儿童不堪重负,从内 心呼唤:“让我睡一睡!”“让我玩一会!”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如何创造条件,让学生身心得 到全面健康发展,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每个有责任心的数学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临这一严峻课题。

另一方面,十多年来,小学数学开展的各类教改实验,在促进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及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都 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大多由于其单科、专项实验性质,使其作用的发挥受到了一定限制。基于以上考虑,我们 提出开展小学数学学科整体改革实验,以促进新的教育教学观念的形成,将社会需要和促进学生个性充分发展 的教育价值观,统一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各类人才和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点上,促进小学数学 教学由“应试”向素质教育转轨,就是我们对这个问题探索与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记者:着眼整体,注重优化是当前教改实验的发展趋势之一,与其它的有关整体性或学科性教改实验相比 ,小学数学一体化实验有何本质特点?实验系列的基本构成框架是怎样的?

何:先说说实验构成的基本框加,它是以小学数学教育本质的规定性和整体性为基础的,小学数学教育本 质的规定性是指根据社会需要,按照教育目标并遵循儿童年龄特征和教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儿童传授数 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进行思想品德培养,为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级各类 人才奠定基础。小学数学教育整体性,是指小学数学教育在教师、学生、教育措施等诸要素的基础上,构建目 标,教学、评价、管理最优结构,实现最佳运行机制,发挥教育整体功能,求得教育最高效率和最大效益。

实验运用“三论”方法,融合现代教育理论和近十多年来教改实践的成功经验构建而成,主要内容可以概 括为:一是小学数学教育整体功能效应理论,通过规范(教育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通过科学评价和目 标管理构建小学数学教育最优结构,实现最佳运行,发挥教育整体功能,获得教育最大效益;二是小学数学内 容优化理论,小学数学内容必须科学化,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学会数学思维 方法以及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三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即教师有目的地组织教学过程最佳方 案,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使教学获得可能范围的最大效益。

实验还借鉴了现代学习论的基本观点--“人人都能学习”。根据每个儿童的能力和能倾以及学习成就状 况,有重点地给予适当的学习课题,并且改变学习的时间量,教学法、学习方法等,从而所有儿童最终都能达 到确定了的全部教育目标群(最低限度标准)。

目标、教学、评价、管理四个系列构成了小学数学一体化实验的基本框架,使之形成相互依存、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互为补充的有机整体。目标是小学数学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学、评价、管理的依据,并 以它为轴心形成教学过程的整体运转;教学是小学数学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实现目标的基本途径,也是评价、 管理的对象;评价既对教学效果进行检测作出判断,检查目标的达成度,也是管理的手段;管理是目标、教学 、评价实施的中枢。目标制约管理,管理依据目标组织教学和评价,并对目标,教学与评价进行调控,使三者 协调运转,形成最佳运行机制,使小学数学教育正常进行。

小学数学一体化实验的四个系列,体现了实验设计整体性和一致性的特色,揭示了教育的内在规律,它对 四个系列总的要求是:规范目标、优化教学、科学评价、目标管理。每个系列又都有其各自的含义,内容及要 求,以目标系列为例,其基本含义为小学数学教育在一定时间内所期望达到的某一标准。包含管理目标、教学 工作目标、学习目标、评价目标等方面内容;制订目标的要求是:完整、明确、具体、适当。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一体化实验的基本特点是否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

整体改革与专项改革有机结合,着眼整体,分系列实施,专项深入,相互协调,形成统一运行机制,充分 发挥教育整体功能;

改革实验与常规教学有机结合,方法改革与内容改革有机结合,注重操作性,使实验成果更具普遍性易于 推广。

记者:小学数学一体化实验已开展三年多了,您能谈谈实验取得的阶段性主要成果以及对今后实验工作的 展望吗?

何:小学数学一体化实验已在武汉市五区(处)12校开展三年多了,在领导重视与支持下,经多方协作 ,取得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一是参加实验学校课堂教学普遍有了较大改观,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低负担、高 质量的教学局面开始形成;二是实验班教师的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普遍得到提高。二师附小的实验 教师由普通教师迅速成长为骨干教师;三是推动了实验学校整体改革,并将其观点与方法迁移到其他学科。如 武汉市石乔口区将实验移植到语文学科。武汉一师、二师将实验的成果运用到中师数学教学与指导学生实习上 ,都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化学实验心得体会范文9

汪世尧

--关于“小学数学--目标、教学、评价与管理一体化”研究实验

访华中师大教科所何雄智副教授

记者:何老师,请您向我们的读者简要介绍一下什么是“小学数学--目标、教学、评价与管理一体化研 究实验”?

何:简言之,这项实验是小学数学教育目标、教学、评价与管理优化组合的学科性教育整体改革的研究实 验,也可简称为:“小学数学一体化实验”,旨在通过规范学科目标,优化教学过程,科学评价与目标管理结 合,构建小学数学教育最优结构,实现其最佳运行机制,求得教育最高效率和最大效益,为促进小学数学教育 现代化,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学数学教育理论和操作体系作出应有的贡献。

记者: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已进行十多年了,各种教材、教法改革实验不断为其注入新的活力,这项实验的 提出也必将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

何:自70年代末开始的小学数学教改不断深入,教材教法改革百花争艳。但由于传统教育的惯性,教育 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能适应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需要。突出表现在为升重点初中和各类竞 赛所因扰,小学数学教学不得不采取一些违心和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教学超纲超标,上课满堂灌,课后加班 练,统考排名次。其结果适得其反:其他学科荒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师生超负荷运转,身心受到损害。据 武汉市某小学统计,一二年级数学作业就有口算练习、课堂练习、课外作业、达标测验试题、能力训练等五种 ,中高年级作业则更有七八种之多。此外,优生有培优强化训练,差生有补差达标训练。儿童不堪重负,从内 心呼唤:“让我睡一睡!”“让我玩一会!”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如何创造条件,让学生身心得 到全面健康发展,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每个有责任心的数学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临这一严峻课题。

另一方面,十多年来,小学数学开展的各类教改实验,在促进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及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都 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大多由于其单科、专项实验性质,使其作用的发挥受到了一定限制。基于以上考虑,我们 提出开展小学数学学科整体改革实验,以促进新的教育教学观念的形成,将社会需要和促进学生个性充分发展 的教育价值观,统一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各类人才和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点上,促进小学数学 教学由“应试”向素质教育转轨,就是我们对这个问题探索与实践的基本出发点。

记者:着眼整体,注重优化是当前教改实验的发展趋势之一,与其它的有关整体性或学科性教改实验相比 ,小学数学一体化实验有何本质特点?实验系列的基本构成框架是怎样的?

何:先说说实验构成的基本框加,它是以小学数学教育本质的规定性和整体性为基础的,小学数学教育本 质的规定性是指根据社会需要,按照教育目标并遵循儿童年龄特征和教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儿童传授数 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进行思想品德培养,为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级各类 人才奠定基础。小学数学教育整体性,是指小学数学教育在教师、学生、教育措施等诸要素的基础上,构建目 标,教学、评价、管理最优结构,实现最佳运行机制,发挥教育整体功能,求得教育最高效率和最大效益。

实验运用“三论”方法,融合现代教育理论和近十多年来教改实践的成功经验构建而成,主要内容可以概 括为:一是小学数学教育整体功能效应理论,通过规范(教育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通过科学评价和目 标管理构建小学数学教育最优结构,实现最佳运行,发挥教育整体功能,获得教育最大效益;二是小学数学内 容优化理论,小学数学内容必须科学化,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学会数学思维 方法以及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三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即教师有目的地组织教学过程最佳方 案,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使教学获得可能范围的最大效益。

实验还借鉴了现代学习论的基本观点--“人人都能学习”。根据每个儿童的能力和能倾以及学习成就状 况,有重点地给予适当的学习课题,并且改变学习的时间量,教学法、学习方法等,从而所有儿童最终都能达 到确定了的全部教育目标群(最低限度标准)。

目标、教学、评价、管理四个系列构成了小学数学一体化实验的基本框架,使之形成相互依存、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互为补充的有机整体。目标是小学数学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学、评价、管理的依据,并 以它为轴心形成教学过程的整体运转;教学是小学数学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实现目标的基本途径,也是评价、 管理的对象;评价既对教学效果进行检测作出判断,检查目标的达成度,也是管理的手段;管理是目标、教学 、评价实施的中枢。目标制约管理,管理依据目标组织教学和评价,并对目标,教学与评价进行调控,使三者 协调运转,形成最佳运行机制,使小学数学教育正常进行。

小学数学一体化实验的四个系列,体现了实验设计整体性和一致性的特色,揭示了教育的内在规律,它对 四个系列总的要求是:规范目标、优化教学、科学评价、目标管理。每个系列又都有其各自的含义,内容及要 求,以目标系列为例,其基本含义为小学数学教育在一定时间内所期望达到的某一标准。包含管理目标、教学 工作目标、学习目标、评价目标等方面内容;制订目标的要求是:完整、明确、具体、适当。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一体化实验的基本特点是否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

整体改革与专项改革有机结合,着眼整体,分系列实施,专项深入,相互协调,形成统一运行机制,充分 发挥教育整体功能;

改革实验与常规教学有机结合,方法改革与内容改革有机结合,注重操作性,使实验成果更具普遍性易于 推广。

记者:小学数学一体化实验已开展三年多了,您能谈谈实验取得的阶段性主要成果以及对今后实验工作的 展望吗?

何:小学数学一体化实验已在武汉市五区(处)12校开展三年多了,在领导重视与支持下,经多方协作 ,取得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一是参加实验学校课堂教学普遍有了较大改观,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低负担、高 质量的教学局面开始形成;二是实验班教师的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普遍得到提高。二师附小的实验 教师由普通教师迅速成长为骨干教师;三是推动了实验学校整体改革,并将其观点与方法迁移到其他学科。如 武汉市石乔口区将实验移植到语文学科。武汉一师、二师将实验的成果运用到中师数学教学与指导学生实习上 ,都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