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翻译心得体会集锦9篇

时间:2022-04-02 01:17:28

翻译心得体会

翻译心得体会范文1

关键词:翻译;译者;翻译理论

在笔者看来,翻译是所有语言专业关注的永恒话题。《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听、说、读、写、译”,翻译名列英语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实际能力之末,由此可见翻译之难。学习语言目的就是能正确流利地进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其中翻译肯定必不可少。然而,篇幅所限,笔者在此并不打算探讨具体的翻译理论或翻译方法,而是抛开传统意义的理论和方法之争,和翻译爱好者探讨学习翻译应当具备的常识。

一、译者的素养

每谈翻译,外行人总是会觉得翻译就是一种语言“变”成另外一种语言,似是很容易、很简单的事情。但在我看来,翻译位于英语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之末是有一定道理。无论做什么翻译,并不是说懂得了翻译理论和翻译方法就能够胜任翻译工作的。例如,法律翻译就一定需要法律知识;医学翻译就一定需要医学知识;文学翻译就一定需要文学知识、文化知识、历史知识和社会知识等等。可以说,翻译知识实际上是翻译理论、翻译方法、专业知识的集合,缺一不可。同样,所谓的“专业”翻译家也不会像“变”魔术,随心所欲,顺手拈来。我们只能说他精通某一个或某几个领域的翻译,而不能说此人无所不能,无所不翻。

如果认为依靠在翻译课堂学到的那么点知识就可以成为一名翻译,那是不现实的。翻译既然是综合知识的集合,那就一定需要我们用时间和精力去积累、去研究。在我看来,翻译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The teacher can only show the student the door of translation studies,and the student is the one who has to walk through it.”在课堂上老师教给学生的也许仅是一些最基本的方法和知识,而学生自己则要选择擅长的领域和方向继续攻读,即使无法实现面面俱到,也要尽量做到“术业有专攻”。人们常说翻译无止境,那是说翻译需要的知识永远是无止境。翻译的方法可在课堂学到,但翻译的知识只能靠自己汲取。

二、理论的意义

翻译界曾流行过这样一句话,“Those who can,translate;those who can’t translate,teach translation;those who can’t teach translation,teach translation theory.”也就是说,只有最差的老师才教翻译理论,而那些才华横溢的人都去做翻译。这是对翻译理论的一种误解,可权当作笑话来听吧。认为“翻译就是翻译,不需要理论来指导,翻译理论是没有用的”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

首先,翻译理论的存在证明翻译需要理论。从过去的语言学研究方法到目的论、多元系统理论、翻译规范、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等等,都是翻译理论家和翻译工作者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观察翻译的活动。而所有的这些研究都是随着语言学的发展和现代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演变的。所以,现在普遍认同的观点即翻译理论研究从规定性研究逐渐转向以描写性研究,这一点其实是和语言学理论研究一致的。若承认语言学需要理论的,那为何翻译就不需要理论?如果翻译不需要理论,那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翻译研究者从多个角度研究翻译,其中更是包括了翻译实践者到今天还认为翻译不需要理论的观点的人是很可笑的。学习翻译而不知道翻译理论的人更是可笑的。

其次,翻译理论已有了多元认识。以前,很多人总是问翻译理论对实践有用吗?如果没有,它们存在的意义何在?关于这个“老问题”,人们普遍达成的共识是,不是所有的翻译理论都要用于指导实践,理论除了指导实践,还可以认识和解释实践。因此,翻译理论研究的范围不应当局限在仅仅为了用来指导实践,而应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展开,研究“何为译”、“为何译”等问题。从另一个角度讲,翻译理论不是翻译方法,而是翻译思路。并不能说学习了翻译理论就一定会翻译某些所谓的“难句子”,但理论会为译者提供更为理想的视角,从宏观的角度去知道翻译。

没有菜谱我们也能够做出可口的饭菜,那菜谱的作用是什么?“无师自通”固然很了不起,但有了菜谱为我们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我们才能够做出更多更好的美食。菜谱虽然好,但我们却不一定需要严格按照上面的要求一一执行。有了自己的创意,再加上菜谱为我们提供的思路不是更好吗?翻译理论的作用即是如此。

三、实践的重要

翻译理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翻译实践。没有翻译实践就没有翻译理论;即使学习了翻译理论和方法,不从事实践所谓的翻译理论也是空谈。

回想起我上大学时在翻译公司做兼职的那段经历,至今让我觉得受益匪浅。那也是我第一次走出翻译课堂,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社会。虽然薪酬微薄,但这段经历却是十分宝贵。我不仅得到了锻炼的机会,而且还得到了社会及他人的认可。后来,在研究生阶段我选择翻译研究作为研究方向之后,我便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大量的翻译工作。各个方面的文件、合同、教程、广告,我都或多或少地参与过翻译。即使做的不是尽善尽美,但我也都会及时总结翻译过程中的失误和教训。然而,翻译的确是有烦恼的。第一大烦恼就是经验不知从何而来,初学者往往苦于无法入门。我认为翻译经验的获得仅从课堂上的练习和普通的考试是远远不够的。从某种意义上讲,翻译是一种社会行为,如果没有得到社会上他人的认可,所谓的再好的翻译,也不过是空中楼阁。也就是说在学校积累的所谓的“翻译的练习经验”不能够等同于他人认可的“翻译的实践经验”。所以译者应为自己多创造一些机会,通过社会活动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以及获取社会的认可,这样的经验才是实实在在的“翻译经验”。

翻译的第二大烦恼就是时间。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翻译,仅凭一两篇译作或一两年时间绝对是不可能的。只有练习、反思、感悟、再练习,往复不断的重复这一“枯燥”的过程,才能有所渐进。要想学好语言,细心和耐心是必不可少的,翻译更是如此。只有那些有耐心又细心的人,才会在这种循环往复中体会到翻译的乐趣。

四、后记

我选取的话题仅仅能够称为“翻译的碎片”,只言片语恐怕无法涵盖翻译的方方面面。翻译之难在于它实际上是一个思辨的哲学命题。译者必须在忠实和叛逆、主体和客体、正确和错误、传承和扬弃之间摸索出一条近乎于完美的路线。每当我阅读老一辈翻译家的作品时,除了美的享受,更多感受到的是我们年轻一代的责任。希望大家都能乐在其中。体会到翻译的乐趣!(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鲍川运,2003,《关于翻译教学的几点看法》,《中国翻译》第2期,第48-50页。

翻译心得体会范文2

    翻译适应选择论是以译者为中心的适应与选择,在以原文、原语和译语所构成的翻译生态环境中,译者首先要对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进行适应,并在此基础上对译文做出选择。按照达尔文“适应/选择”理论,生命体只有适应自然环境才能生存与繁衍,同样在翻译中,译者必须适应原文、原语和译语共同呈现的翻译生态环境,接受翻译生态环境的支配。翻译选择适应论能够避免“原文为中心论”和以“译文为中心论”对译作解读时所产生的偏颇。在具体的翻译生态环境中,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是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因此翻译必须从交际维、文化维、语言维三个维度做出适应性选择。

    二、中医术语的翻译及其生态环境

    中医术语的英译标准可以说是其全球化的一个重要前提,因为中医术语英译的不统一将很难将中医文化发扬光大, 西方人便不能深刻领悟中医文化内涵。 但中医语言本身深奥难懂, 一些用语自身的规范化程度不高, 存在概念交叉等现象外, 更重要是由于中医是一门中国特有的医学体系, 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 加之中医中大多数概念和最常用的词语在英语及其它欧洲各国语言中一般都缺乏现成的对应语,中医文献精深庞杂,中医术语晦涩难懂等使得中医术语翻译似乎不可为。 因此,中医术语的翻译生态环境不仅关乎语言本身,还涉及到中国医学体系和中医深层的文化体系。

    事实上,翻译中医英语的人不少,但译文大多参差不齐,很难有个标准考量。而在具体医学领域的“翻译生态环境”中,利用“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分析词条翻译,译者对于原语的“适应”,寻求限定、制约译者的障碍,而最终“选择”适合的策略完成翻译不失为一个全新的翻译视角。

    三、中医术语翻译的多维度适应性选择

    要达到跟原语同样的效果,中医翻译颇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利用翻译适应选择论研究中医术语的英译过程。翻译适应选择论认为,在语言、文化和交际等的多维度适应和适应性选择,能改进译文质量、让译文呈现出整体和谐的翻译生态系统。翻译策略的选择必须依赖译员的主导地位及翻译的生态环境,那么中医术语的翻译应从以下三个维度来考察。

    (1)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而任何交际活动都有一定的交际目的。中医翻译应以目标语语言风格为主,从而达到传播中医的最终目的。如中医学中的脏腑, 不仅指内脏, 还是对人体生理功能的概括。比如“心”, 中医所指的心并不等于西医学里的心脏。因此, 我们在汉译英时, 若将其译成“heart”是不全面的。众所周知中医和英语不可能完全对等。而随着国际间的交往的日益频繁, 接触别国语言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有些外来语会被本国语所吸收, 进而推广开来,所以音译特定术语是其在交际维度适应性选择的结果。

    (2)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在翻译过程中,每位译者都或多或少会受到所生活的特定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会介入译者的审美判断和语言选择。原语和目的语在文化信息的转换上,应根据译语习惯作适当的调整,以确保实现中医术语的文化内涵准确得以传达。比如,中医中的“气”包含“自然之气,呼吸之气,精微物质”, 它有功能、物质、先天和后天之气的说法。如果把它简单地译为“vital energy”, 无法传递出其内涵,后直接音译为 “qi”来代替。再如“阴阳”,“五行”,“三焦”等概念,它们均是中医特有的文化概念,经过不断的适应选择和翻译的历史变迁,最终确定音译是唯一可行的方法来传递其文化内涵。

翻译心得体会范文3

【关键词】译者;生态;地位;危机

【项目】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中国当代译者生态调查研究”(项目编号:132400411231)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H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4)01-0029-2.5

近十年来,从生态视角研究翻译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接受和参与。第一届国际生态翻译学研讨会标志着这一理论研究进入了新的里程碑。生态翻译学是从生态视角对译者翻译行为进行研究,强调对译者翻译行为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等的整体性研究(胡庚申,2008)。显然,这一理论强调翻译行为的系统性、生态性。在翻译生态环境中,译者与处于自然界中的人类一样,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译者作为社会存在,处于翻译过程和生存环境的互动关系,是一个动态生成的概念。译者生态不仅包括翻译的社会文化环境,也包括译者自身的生成规律,如教育背景、翻译社会语境、素质特征、角色定义以及翻译意义等。

自然界会出现生态危机,译者生态也会出现危机。在处理以译者为中心的关系网络时,特别是原文与译文的关系、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的关系、译者与其他翻译主体的关系,如译文读者、翻译批评者、出版者、赞助人等关系的时候,译者的主体性会受到制约甚至挑战。特别是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译者的生态危机主要表现在权利关系中译者权利的被压制方面,如强势的出版商利益和迎合读者的批评,而忽略其他关系的和谐。译者往往处于翻译产业链的末端,导致译者的浮躁和译文质量的下降,而背后是民族文化的精神缺失,形成一个翻译危机的恶性循环。这一恶性循环有其历史渊源与发展过程。

一、译者地位积弱演变

迄今为止,在人类翻译的研究出现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如语文学翻译研究、结构主义翻译研究、解构主义翻译研究和建构主义翻译研究,期间经历了不断地变迁,其中译者的地位不同,扮演的角色也不同。总体上看地位得到了一定提升,但目前仍不理想。福柯(1977)使用了作者功能(author-function)一词,那么译者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类似作用。司显柱(2005)提到译者所发挥的是类似于作者角色履行的功能,两者之间具有不少共约性,如,无论作者还是译者都是文化作用的产物,都是描述话语的某种方式。

在《论译者的主体地位》(2010)中探讨过人类翻译研究中经历的几个阶段:语文学翻译研究、结构主义翻译研究、解构主义翻译研究和建构主义翻译研究。

语文学翻译观把翻译看成是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转换,而忽视了翻译更是文化的转换,限制和禁锢了译者的翻译活动。翻译的过程被看做是“忠实”地传达原作的过程,译者不能对作品有丝毫的改动,译者地位极为低下。

结构主义翻译观认为语言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与客观世界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译者要做的就是“忠实”地把作者预先设定在语言内部固定而唯一的意义挖掘出来,达到与原作“等值”。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居于附属地位,原作是第一位的,译作只是复制品。这种观点把翻译当做复制活动,是机械的语言转换过程。

而解构主义者则通过“延异”概念的引入,冲破了传统译论的“忠实”原则,解脱了套在译者身上的十字架。它消解了作者在文学创作中的中心地位,指出译者与作者一样,都是创作的主体、原著的主人,因为翻译不仅是传达原文内容的手段,也是使原文存活下去的工具。这无疑提高了译者的地位。结构主义赋予了译者更多的自,彰显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了译者的主体地位。这是翻译观中对译者作用的最大的肯定,足以证实翻译的主体是译者。这种观点对后来的影响极大。当然,此翻译观认为译者可以随意操控原作,从而导致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为胡译乱译提供了合法的借口。从这一点上看,它过分夸大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

建构主义翻译观下,对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的观点进行了修正和完善,把翻译活动置于一种实际语境中进行研究,认为译者和作者处于一种积极互动地位。作者创造出原文文本,译者需要积极介入,在正确理解作者意图的基础上创作出译文文本。这种观点认为译者和作者一样,在翻译过程中,要发挥主观性,从而使语言陈述层面的表达和语旨层面的理解达到统一。建构主义翻译观对译者的地位进行了恰如其分地论述。

从上述演变看来,译者地位确实有所提高,但这一改善仅仅局限于学术界的看法。在现实社会中,译者的生存状况并未得到相应提高与关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译者整体生态的角度出发,在已有文献及研究数据的基础上,通过调查问卷、人物访谈、数据统计等形式尝试确定了中国当代译者生态存在的问题。在翻译的社会文化环境问题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翻译人才亟待专业化建设。中国翻译界普遍存在着急功近利、浮躁、业务水平有限、译德低下,从业状态混乱和不规范经营极大地损坏了翻译服务市场的整体形象和信誉。大量不具备翻译能力和经验的人混入了翻译者之列,翻译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译文质量低劣。

缺乏必要的监督监管机制。现在的各种翻译机构和企业中大多都还停留在完全手工操作的阶段。没有翻译质量控制工具、没有完整的翻译品质控制流程。

翻译竞争十分激烈,但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压低价格、压低成交等竞争手段。结果大量劣质的翻译产品充斥着翻译市场。

人们关于翻译的传统错误观念尚未转变。往往只关注著作的作者而忽略了译者的存在。译者的名字常常根本就不在封面上出现,是看不见的。美国文化研究学家和翻译理论家劳伦斯・文努提(Lawrence Venuti,1995)就曾强烈谴责这种译者隐形现象,认为这种强加在译者身上的隐形地位无疑是极不道德的,因为它全然漠视了译者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作用。长期以来,许多人认为会外语就能翻译。翻译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投入高而附加值低的事业。即使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许多人对“翻译也是一种产业”的观点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缺乏必要的报酬保障制度。由于翻译人员没有资金保障,翻译报酬也没有具体的标准,翻译人员有时因为报酬问题而影响到工作的积极性。

而从译员自身群体来看,也同样面临着多样尴尬局面:目前市场上,翻译从业人员队伍的构成鱼目混杂。大多是普通公司里的兼职职员,甚至日常英语都说不全、完全依靠翻译软件来翻译各类略通英语的人员。在翻译工作中,胡翻、甚至瞎翻的情况层出不穷。多数翻译人员市场意识差,或者说几乎没有。不懂得怎样面向市场去发挥个人专长,习惯于坐等派活儿干,没有积极主动性;竞争意识差。部分翻译人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缺乏信心和勇气,甚至显得束手无策;缺少帅才。少有能够承担重大翻译项目的带头人或干大活儿的领班人。

二、生态翻译学观照下译者地位反思

笔者针对中国当代译者群体、翻译市场问题的解决做出了初步探索。

(一)建议在翻译市场管理方面建议在如下几方面采取行动:成立翻译市场管理领导小组,各省市下设办公室,负责监管翻译服务市场。管理行动拟由各省市政府牵头,由各省市外事办、外经贸厅、技术监督局、工商局、科委和译协等多家单位联合组成。

规范翻译价格及译员聘用体系。任何一个市场,价格战在行业初期都是让人十分头痛、不能避免的问题。由于政府教育部门监管不力,低端翻译公司大打价格战以及翻译从业人员素质低等问题,使得目前国内翻译市场价格相对比较混乱。政府相关部门应该依据目前市场的情况,针对翻译的质量,建立一套鉴定体系和与之相应的可参照的价格标准以及专门解决处理消费者和翻译公司纠纷的第三方机构。翻译公司聘用的翻译人员应主要采用全日制,对翻译从业人员实行合同聘用,逐渐减少兼职翻译人员的数量。通过对价格以及从业人员的规范,建立一套翻译行业可以依据遵照执行的规章制度,从而加速净化我国翻译市场,实现优胜劣汰,有序竞争。

建立翻译从业人员资格评审制度,重点对初级翻译进行培训、考核,合格者发给上岗证,实行持证上岗。可以逐步建立上岗审核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规范翻译人员队伍,建立专业的翻译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实行翻译从业人员上岗审核制度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首先,翻译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从高校的“英语专业”中独立分离出来,有针对性地进行翻译人才培养,确保翻译从业人员的专业性。其次,要对翻译人员从业上岗进行资格审核。翻译是一项职业,同时更是一门专业,对于非翻译专业的人员,可以把国内翻译资格考试,借鉴为审核标准之一,从而切实提高翻译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最后,要对翻译从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一名合格的翻译从业人员,除了熟练掌握外语外,还必须熟练掌握自己的母语。要培养随机应变,解决突发翻译问题的能力,要培养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做到临危不乱、从容化解的能力。建立健全专家审校制度,实行分工把关。通过以上措施,可极大地促进翻译工作上档次、上水平。

(二)翻译人员自身应对措施。翻译人员在提高外语水平和相关国家文化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掌握某一专业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只有将外语知识和专业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经过工作实践的锻炼,才能成为专业的翻译工作者。

翻译人员要明确翻译软件的工具性质,端正翻译工作态度。由于翻译工作中的专业性和语言的高度发展,很多时候翻译软件是无法代劳的。在实际的操作中,即使是名牌的翻译软件,在对一些专业性文档翻译中,翻译出来也会辞不达意甚至乱七八糟。因此,在对翻译人员的培养中,应该同时加强职业素养、工作态度的教育,使翻译人员正确认识翻译软件的地位和作用,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翻译从业人员。

同时翻译人员应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尤其是从事文学翻译的人员,在引介或外宣时,选择题材和内容上能够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以介绍引进别国的先进科学技术、思想文化、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成功的管理经验为目的,长做冷板凳,少计较名利。在翻译过程中严肃认真,认真理解原文,一丝不苟。表达时高度尊重原作者的行文方式与特点。尽全力保持其原貌,译出作品的精髓所在,真正地发挥文化桥梁的作用,将世界文学中的最璀璨的精华推介到更多的读者面前。

另外,可以建立翻译的协调沟通网络,及时将已有译文输人贮存,建立译文数据库,各地可以进行联机检索,有偿使用。翻译前先检索,防止重复劳动,让每个翻译工作者都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四、结语

笔者以为,译者生态研究关键在于立足当下,回溯传统,放眼未来,在建构良性译者生态的同时,重塑各种关系中动态的译者形象,加强翻译与其他学科领域的广泛联系。而译者,社会应该还其原本应有地位,让回归主体,积极主动应对译者生态之危机。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6).

翻译心得体会范文4

关键词:翻译批评;翻译教学;功能;语篇文体识别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1-0215-03

一、翻译批评释义

翻译理论、翻译批评和翻译实践是支撑翻译学发展的三大支柱。翻译批评置于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之间,是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桥梁和中介,英国翻译理论家Peter Newmark(1998)视其为“翻译理论和实践间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一方面,翻译实践的理论升华和理论建构需要翻译批评这个中介;另一方面,翻译批评又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翻译实践活动来修正、补充和丰富翻译理论,并反过来引导和推动翻译实践的健康发展。无疑,翻译批评、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构成了一个严整的自循环系统,通过良性的互动关系,不但促进了系统内各系统元素的整合,而且还推动了翻译学整个学科不断往前发展。

翻译批评是翻译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但同时又是一个颇具争议的概念。多数的学者给翻译批评下定义时大多把翻译批评与翻译质量评价等同起来,因而,将翻译批评仅仅置于一个裁判地位,使其被简单化、边缘化,成为了翻译实践的附属物。比如在杨晓荣教授的《翻译批评导论》一书,翻译批评就仅仅“针对具体的译作或与译作有关的某种翻译现象所发的评论”(杨晓荣,2005:4)。正是由于存在对翻译批评本质概念的简单化认识倾向,使得翻译批评成为没有个性的、依附于翻译活动的奴仆,使其在整个翻译学中的应有的地位长期得不到重视。

实际上,我们认为翻译批评应该具有多维度性,即我们可以从微观、中观或宏观的视野来理解和审视翻译批评的本质。翻译批评不但应该包含翻译评价和翻译赏析等传统上的内容,而且还应该拥有自己的哲学基础(翻译观)等较为宏观意义上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温秀颖博士给出的定义考虑比较周到,定位也比较准确。他认为,“翻译批评是以一定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批评理论为背景和基础,对各种翻译现象、翻译作品和翻译思潮进行分析、阐释和评论的科学认识活动。它既是一种高层次的翻译接受活动,又是一种具有独立地位的翻译研究活动。具有自律性和他律性的双重特征”(温秀颖,2007)。可见,翻译批评不仅承担着对具体译作译本的分析、评论和评介的传统任务,而且还要在较为宏观的层面上观照和科学认识翻译思潮等。

二、翻译教学中翻译批评的引入

翻译教学是翻译学的教学,它是为全面培养翻译人才服务的。翻译教学有别于教学翻译。教学翻译主要是把翻译作为提高学生外语水平的一种手段,它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辅助教学手段。而翻译教学则是把翻译作为一门专业来教,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翻译观,培养良好的翻译工作习惯,学习必要的翻译技巧,熟悉各种翻译理论及其流派(含翻译批评理论),从而具备一定的实际翻译能力和翻译素养,成为翻译事业的后备人才。翻译教学已经成为区别于语言学或比较文学的独立的翻译学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翻译教学应确立强烈的学科意识,探索翻译教学的最佳途径和模式。

在我国,翻译教学实际上可分为翻译实践的教学和翻译理论的教学两部分。翻译实践课多为英语专业本科生开设,而翻译理论课则多在研究生阶段或翻译专业中开设。限于篇幅,本文中讨论的翻译教学主要是本科生必修的翻译课程。

在翻译教学中引入翻译批评概念具有重大的意义。翻译批评具有批判性、独立性和前瞻性的特点。通过培养学生的翻译批评意识和能力,在课内课外开展有效的翻译批评活动,有助于逐步地提高学生的文本评判能力和鉴赏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对自己或他人的译文的客观评判。在翻译教学中引入翻译批评,有助于建立翻译实践的有益参照系,增加对译文质量评判的理论和实践维度,在译者与读者之间达成一种更好的沟通和理解关系,使译作的价值得以更好的呈现。

三、翻译批评在翻译教学中的功能

在哲学范畴中,“功能”和“结构”是一对孪生子。“结构指物质系统内各组成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而功能则指该系统所具有的作用、能力和功效等”(温秀颖,2007)。

需要指出的是,翻译批评的功能与翻译批评在翻译教学中的功能有明显的不同。前者主要是对翻译批评本身所具有功能的一种概括,比如温秀颖博士将其归纳为激励和监督、价值判断、阐释、审美、建构协调、社会政治、人际和宏观调控共八种功能(温秀颖,2007)。这些功能是就翻译批评在翻译学这个大系统中所具有的功能而言,因此,我们可以称之为元功能。后者是翻译批评在翻译课教学实践中所起的功用。

根据翻译教学实际,我们认为,翻译批评在翻译教学中主要起到了语篇文体识别功能和反思提高功能。语篇文体识别功能,主要是指翻译批评的主体通过树立语篇观,运用翻译批评理论和方法,根据翻译的目的和用途,对译文译作在文体上所作的分析、识别和评价。反思提高功能,则是指学生通过在翻译教学中(课内课外)的翻译批评实践活动,提高对译文的鉴别意识、赏析能力及由现象入本质的反思能力。

(一)语篇文体识别功能

传统的翻译理论认为,原文是至高无上的,它是整个翻译活动的重心所在。因而,所有的译文都必须保证对原文本身、原文作者意图或原文信息的“忠实度”。历来的大多数翻译批评和翻译评论,也大多以作者或原文为重心。这样的翻译观点看似有理,但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因为古往今来不少译者都是为满足自我而下笔的,重心自然在自己。但是,自从翻译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和翻译研究实现了“文化转向”之后,委托式的翻译就必须以满足委托人的意图和利益为依归了。如果是较大规模的、较重要的翻译,译者还会事先跟委托人或者合作者进行深入讨论,以期达成共识,更好地实现委托人的需要。由此可见,多样化的翻译选择必然使传统的翻译理论秉承的“原文中心论”处于两难的选择之中,受到严峻的挑战。

实际上,翻译活动始终在某种社会文化关系网络中进行的,单一的“原文中心论”必然有失偏颇。工作任务与要求,委托者的利益,译者的翻译风格偏向,原文的文体风格和功用等都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翻译的重心。在此之中,原文的文体风格无疑会或多或少地决定翻译的态度和策略。不同的文体,具备不同的语篇功能,翻译时也会有不同的重心,比如商业、演讲、宗教、公文多用祈使功能;自传、诗歌、谈话多用表达功能;科技、新闻、法律多用描述功能;戏剧、诗歌、散文、小说多用美感功能。当然,这种语篇功能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只是较好地说明语篇功能的倾向性而已。同一个语篇,往往同时具有多重功能,如一本上市公司的年报就会同时具有描述功能(报告公司业绩及发展实况)、表达功能(公司负责人向股东及公众吐露心声)、祈使功能(宣传政策、建立形象、改变读者的观点及态度),甚至还应包含美感功能(部分文字有文采、艺术的感染力)。

虽然,有专家提出翻译的语篇观,但是就翻译理论本身而言还是很难胜任的。最佳途径是通过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包括课外)不断地穿插翻译批评的训练,逐步地建立语篇观和社会文化关系网络意识,提高语篇意识和对语篇功能及文体的识别能力。

比如,教师可引导学生对下面的语篇及其两种译文的进行分析与批评,从而使他们掌握语篇翻译的基本步骤与方法

原文:

车走远了

车快进站时,她终于站了起来,对那位一直站在那里抱小孩的妇女说:“您坐这!”

“啊,谢谢,快谢谢阿姨!”

花瓣似的小嘴,一开一合,发出了稚嫩的童音:“谢――谢――阿姨!”

“嗬!”她拉了拉那只胖乎乎的小手。低头下车了。

“喂,同志,同志!”身后传来叫喊声。四周无人。

叫我?!她慢慢地掉过头去,只见一把伞伸出车窗外。啊,自己的伞!刚才抱孩子的那只手正向这边用力地挥着。她心头猛地一热,快步跑上前去。

车,走远了,她却呆呆地立在那里,像是在回想是否还有别的东西遗落在车上……

译文一:

The Bus was Disappearing in the Distance

The bus was approaching the station. Now she stood up. With a “Take my seat, please,” she offered her seat to the woman who had been standing beside her holding a baby in her arms.

“Ah, thank you!…Thank the aunt, quick!”

“Dank you,…Auntie…”words of thanks said with a tender childish lips came out of a little mouth with its petal-like lips.

“Hi!”She shook the chubby little hand and then stepped down from the bus.

“Hey, Comrade!”Someone was shouting behind her.

“No others about here. Calling to me?”She turned about to find out. A parasol sticking out of the bus window. Her parasol! The hand which had been holding the baby was beckoning to her vigorously. With a surge of warmth rising in her heart, she rushed forward…

The bus was disappearing in the distance, but she stood there stockstill, as if trying hard to recall if she had left anything else on the bus…

译文二:

Something Lost on the Disappearing Bus

As the bus was pulling to the stop, she stood up and offered her seat to the woman who had been standing beside with a baby in her arms.

“Ah, thanks” the lady also urged the babbler to express gratitude.

“Shank yu, aunti,” words of thanks came from the lovely lips.

“That’s OK” she shook the little chubby hand and hurriedly got off the bus.

Someone was calling behind. She turned around only to find a parasol sticking out of the bus window. Oh, my God! She dashed back to get her parasol from the very hand that had been struggling to hold the baby just a moment ago. Deep inside something was disturbed.

She stood there for quite a time, as if trying to recall if she had something else behind on the disappearing bus.

(姚暨荣,2001)

点评:原文是典型的以事件的发生和发展的先后顺序为连线,通过具体的人物形象和事件来感染人的记叙文篇章,其译文也应按记叙文文体,确保整个篇章的衔接、连贯和与原文的互文性。但是,我们发现,“译文一”在衔接与连贯方面做的颇差,原汉语语篇在句法上属典型的意合句而采用并列结构,“译文一”在句法处理上拘泥于原文句法,而忽略了英语行文属形合多采用主从结构的句式,其大量采用的并列句法极大地损伤了整个篇章的衔接与连贯,而且,“译文一”还存在诸多不符合文法的中式英语及标点、拼写及语序表述错误。

相对而言,“译文二”在句法处理上则高明得多,其大量采用的主从句法非常符合英文的行文规范,但其也存在拼写错误,信息量不足导致的欠额翻译,其最大的不足在于其与原文的互文性吻合度较差。通过以上的翻译批评,可以使学生明白篇章翻译的要素、英汉语句法的要求与特点,译文的标准等翻译知识与理论。

(二)反思提高功能

通过对译文的评价、批判,翻译批评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地养成对译文、翻译现象乃至翻译思潮的价值判断和对翻译活动的最终成果的成败得失的鉴别评说的自觉意识。通过不断地反思和追问,可以避免学生成为只知道按照既定的翻译技巧机械地进行语符转换的工具。翻译批评不断地介入翻译教学活动中,可以让学生摆脱僵化的教学模式,站在一个更高的位置上反思、评价、总结和提高学生自己的翻译活动,避免走极端的倾向,使其能力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同样以上面的两个译文为例,“译文一”大量采用的并列句法大大降低了其语篇表述的衔接与连贯,有违英文行文要求,且其在直接引语的标点与大小写、单词拼写等方面的知识缺失与错误,从而使得整个译文的可接受度较差。而“译文二”虽较好地处理了衔接与连贯的问题,但却忽略了整个译文与原文的互文性。通过剖析和反思以上两种译文,可得出如下更好的译文:

Something Lost on a Disappearing Bus

As the bus was pulling up to the stop, she stood up and offered her seat to the woman who had been standing alongside with a baby in her arms. “Please take my seat,” said she.

“Ah, thanks,” the woman also urged the babbler to express her gratitude.

“Shank yu, Auntie,” words of appreciation said with a tender childish lisp came out of a little rose-bud mouth.

“Anytime!” she shook the little chubby hand and got off the bus in a hurry.

“Hey, Comrade!” someone called after her.

“No one else about here. Calling me?” she thought. She turned around only to find a parasol sticking out of the bus window. Right there in the bus, the woman was waving vigorously to her with the hand which had been holding the baby just a moment ago.

“Oh, my! My parasol!” with a surge of warmth rising in her bosom, she dashed back to get her parasol from the woman’s hand.

The bus was disappearing in the distance, but she stood there in a trance for quite a while, as if trying hard to recall if she had left something else on the disappearing bus…

四、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翻译批评在翻译教学中的语篇文体识别功能和反思提高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学生树立语篇观,培养对原文的赏析能力,根据翻译目的、任务和原文的文体风格灵活地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以及建立翻译实践的有益参照系,实现译者与读者之间一种更好的沟通和理解关系,使译作的价值得以更好的呈现,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

参考文献:

[1] Newmark,Peter. A Text Book of Translation[M].Hertfordshire: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UK) Ltd.1998:184.

[2] 温秀颖.从理论到实践[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翻译心得体会范文5

[关键词] 商标 翻译 信达雅 异化

一、引言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解释,商标(trademark)是“用来区别某一工业或商业企业或这种企业集团的商品的标志”。商标是商品的标志,企业的象征,能传递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一个好的商标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富。商标词具有排他性和绝对性,注册商标还受到法律的保护,因此商标翻译异常重要,而且是绝对要标准化的。然而目前相当多的商标译名存在着某些混乱现象和不妥之处,主要原因是目前在翻译界尚未有被普遍认可的商标词译名准则,译者在定名时有很大的随意性。在商标翻译方法上一直有“归化”与“异化”之争,多数人认为应采取归化翻译或以归化翻译为主。本文从“信达雅”与异化翻译的统一性及时展与文化全球化的角度论述了商标翻译应以“信达雅”为标准,采取异化翻译。

二、“信达雅”与异化翻译

1.“信达雅”翻译标准

“信达雅”翻译标准是清末民初的著名翻译家严复提出的,他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了自己对翻译的看法及“信、达、雅”这三条标准:

“ 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成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此在译者将全文神理,融会于心。则下笔抒词,自然互备。至原文词理本深,难于共喻,则当前后引衬,以显其意。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

“《易》曰:‘修辞立诚。’子曰:‘辞达而已。’又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三者为文章正轨,亦即为译事楷模。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

严复是清未最有影响的翻译家,他提出的“信达雅”标准至今被公认为中国最具代表性和最具影响力的翻译理论之一。其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一直受到译界的关注。

2.归化与异化翻译

所谓“异化”,即在翻译中译文应以原文语言或原文作者为主,而不是对读者妥协,要求读者接受异国的情调。所谓“归化”,即在翻译中应以目标语言或译文读者为主,归化的译文应让读者听了耳熟,看了眼熟,毫无不顺感。1997年英国出版的《翻译研究词典》(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认为Domestication Translation(归化)和Foreignization Translation(异化)是劳伦斯・韦努蒂在1995年使用的术语,直接来源于德国早期思想家斯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1813年在柏林皇家科学院(Royal Academy of sciences)作的《论翻译的方法》(On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Translating)演讲。斯莱尔马赫说:“翻译只有两种方法,不是译者不打扰作者,尽可能让读者靠拢作者,就是译者尽量不打扰读者,让作者靠拢读者。”翻译中究竟是采用异化策略还是采用归化策略,一直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之一。

3.“信达雅”与异化翻译的统一性

翻译标准与翻译方法是统一的。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中,“信”指忠实原文,“达”指语言通顺畅达,“雅”指文字古雅。这个标准在翻译界引起了极大反响,“五四”新文化运动后,“雅”字虽然受到不少人的指责,但另有一些人却宁愿改变“雅”的所指意义,而不愿放弃这个字。现在以“信、达、雅”为标准的人,一般都有自己对“雅”的理解,如“语言优美”、“切合原作风格”、“以适当形式吸引读者”等。异化翻译首要的就是忠实于原文,体现原文的内容与形式,这正是“信达雅”中“信”的体现。同时,异化翻译并不等于“硬译”“死译”,它同样要求译文达意,文字顺畅,字句优美,这正是“达”与“雅”的体现。因此,应该说“信达雅”翻译标准与异化翻译是一致和统一的,以“信达雅”为标准,就必然要求采取异化翻译法。

三、商标翻译应以“信达雅”为标准

1.“信达雅”是高层级的翻译标准

翻译标准是翻译思想的具体体现,而翻译思想是高屋建瓴的语标转换和规律揭示,这种揭示不是对个别局部的解释,而是对无数局部的其时的剖析和汇集及历时的提升,具有很强的概括力,即高层级性。高屋建瓴的思想概括通常是超文化、超历史、超民族意识的。

“信达雅”是高层级的翻译标准,在我国,任何一种翻译标准想取代“信达雅”都非易事。中外翻译大师提出的翻译理论,如“忠顺美”说,“信达切”说,“三美”说,“忠实通顺”说等,虽各有见地,但都具有共同的内核:译文要忠实于原文,包括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风格;译文要通顺畅达;译文应该“雅”,在“信”的前提下,能雅则雅。并非每个翻译都包含信达雅,但信达雅却包含了每种翻译标准的主要内容和关键信息。“信达雅”浓缩了各种翻译标准的内核,因此它具有高层级性的特征,“信达雅”的高层级性,使之具有普遍的指导性,商标翻译也应统一于这一高层级性。

2.使商标翻译标准体现“一元性”

“多元互补论”认为翻译标准应多元化,应针对不同的作品和不同的读者层制定不同的翻译标准。这无异于把译者从一个迷宫引向了一个迷魂阵,试想,自然和社会科学的分类有多少,且不论学科分类,即使同一部作品中也会出现不同的文体和体裁,读者层次又有多少,谁能分得清,即使分清了,每个读者也会有喜怒哀乐,在不同的心情下会产生出不同的感受,更何况历史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标准岂不也要随之不断变化?由此看来,多元化标准其实就是无标准,译者只能是无所适从。商标归化翻译支持者认为商标翻译标准应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其主要目的是要避免文化冲突,给消费者留下好印象,使其购买该商品,。这正是“多元互补论”的真实写照,因此商标应有一个统一的翻译标准,应体现“一元性”。这个标准理应是具有高层级性的“信达雅”。

四、商标翻译以“信达雅”为标准采取异化翻译的优势

1.体现对商标命名者的尊重,确保原文不被歪曲、误解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以层次的形式出现的,按其重要程度的大小,由低层需要逐级向上发展到高层次需要,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社会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属于高层级的需要,是一个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自身环境的不断改善而追求的高层需要。作为一个商标命名者,他希望他的作品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希望获得自我实现。因此,作为一名翻译者,我们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对原作者和原语文化的尊重,不要随意曲解甚至篡改原作,要体现一个“信”。

翻译首肯的必须是尊重作者本人的原语文化,这样才不至于歪曲、误解。我们传递的信息必须是厂商所要表达的,商标所要说明的,并且确确实实将这译了出来,不会导致文化亏损现象,因此也必须按“信――达――雅”的原则来处理。

2.有利于话语权力平等和文化交流,避免文化霸权

当今正处于全球化迅速发展,文化多元与文化霸权对峙的时代。在西方经济占统治地位的今天,西方文化也主体掌握和控制了全球的话语权,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始始处于话语权力的边缘地带。在多种文化同时争夺话语权力的文化多元与文化霸权对峙的环境中,翻译要实现文化的平等而不出现文化霸权或民族中心主义,我们就必须以“信达雅”为标准,采取异化翻译,才能使这一目标得以实现。

商标的异化翻译有利于保留并传播自身民族文化,丰富广告目的语文化,加快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文化融合,让人们能够感知异国文化、风情,领略世界文化潮流的同时,它也易于产生驰名商标,使商标保持相对稳定性。

3.符合现代消费者的心理

现代消费者思想开放,对许多与传统文化相驳的外来文化不但乐于接受,而且成了一种时尚与追求,对异国品牌和商标异常靓睐。许多国际商标已穿越不同的文化而被各地消费者所接受。中国消费者对诸如,Kodak(柯达)、Mocodonld’s(麦当劳)等这些异域文化的靓睐,以及我国的(海尔)Haier、(茅台)Maotai等品牌能走向世界,都是很好的例证。意大利Gucci公司推出envy香水,直接采用异化翻译成“妒嫉”,尽管在汉语文化中,“妒嫉”不是美妙的字眼,但对于所针对的现代年轻女性这个消费群体,它却传达了一种个性独特,品味超群的信息,深受现代年轻女性的喜爱。商标译名的文化意象异化既有助于提高商品的品位形象,又有利于激发消费者的购买热情,能更好地实现商标词的功能。

4.顺应时展,迎合商标异化翻译走强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商标异化翻译逐渐走强。主要原因是因为国际间经济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开放,接受新思想新文化的能力越来越强,求新求异的思想越来越明显。很多商家为跟上时代步伐,适应这一变化,在商标译名上开始倾向异化翻译。一些商标译名的变迁不仅是社会意识形态变化的写照,更是“异化”趋势走强最有力的说明。

轿车“Mercedes-Benz”最初翻译为“梅塞得斯.本茨”,后改为归化译名“奔驰”,而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又重新开始使用“梅塞得斯”这一异化译名。日本汽车“Lexus”原译名“志”现已改为异化译名“雷克莎斯”。商家认为异化译名更能体现轿车的高贵品质和异域风情,同时更能吸引消费者。法国香水“Poison”,该香水最初进入中国市场时被译为“百爱神”,这是考虑到中国女性相对比较传统,很少追求刺激和野性风情。但随着中国女性思想的解放甚至趋于开放,该香水就直译为“毒药”,更能体现商品自身给使用者带来的致命诱惑力。奥运会吉祥物“福娃”最初的英文译名为“Friendlies”,该翻译后不久,其准确性就在网上受到了质疑。由于,Friendly (友好的人)的复数形式也是Friendlies;“Friendlies”在发音上跟friendless(没有朋友的)发音雷同,容易造成误解; Friendlies=Friend(朋友)+lies(说谎)会产生歧义等原因,公众普遍认为该译名不能准确传达福娃的文化内涵,综合多方考虑,最后采取异化音译的方式,“福娃”的英文名被确定为其汉语拼音“Fu Wa”,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随着社会发展,消费者的思想在迅速改变,异化翻译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商标异化翻译逐渐走强。因此商标翻译应以“信达雅”为标准,采取异化翻译以适应这一变化和趋势。

五、结语

在过去的商标翻译中,广大的翻译工作者采取归化和异化方式都翻译出了很多非常好的商标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商标翻译应逐步走上规范化的道路,应有统一的标准和方法,顺应时展,避免翻译混乱。“信达雅”是一个高层级的翻译标准,是异化翻译的体现。商标翻译以“信达雅”为标准,采取异化翻译,能体现对原文作者的尊重,保留原文的文化内涵,尊重文化多元,避免文化霸权主义,适应理代消费者的心理趋向,同时也迎合了商标异化翻译逐步走强的趋势。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商标翻译应逐渐步入到以“信达雅”为标准,采取异化翻译的轨道上来。

参考文献:

[1]车丽娟:商务英语翻译教程[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年

[2]郝丽萍:实用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葛校琴:当前归化/异化策略讨论的后殖民视阈[J].中国翻译,2002(5)

[4]刘 杨:“信达雅”――箴言化高层级的翻译标准[J].湘潭大学学报,2007(9)

[5]王金安:论翻译标准与“信达雅”[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3(2)

翻译心得体会范文6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理论范式;侧重点;多维视角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5918( 2015) 08- 0172 - 02

doi:10. 3969/j.issn.1671- 5918. 2015. 08- 082

[本刊网址]http://

一、前言

译者作为翻译活动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其影响力和发挥的作用日益彰显,引发了研究侧重点从“原文为中心”或“译文为中心”到“译者为中心”的转变。对于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不仅仅是回答“谁是翻译主体”这一问题,也是对译者这一重要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的探究,其目的和意义在于“通过客观评价译者的劳动,提高译者身份和地位并最终促进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由于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受限于不同翻译理论的不同范式,范式不同、切人点不同就会导致不同的研究结果,在保持各自研究特性的同时,如何吸取各方之精华来补充完善各自的理论范式及制约机制,如何从译者主体性不同研究中提炼出其共性才是当务之急。在当前多维视角的研究格局下,构建全面和系统的多维视角已是翻译研究发展之必然。本文将从阐释学、解构主义、女性主义、关联理论、生态翻译学等视角对译者主体性进行简要的总结,通过对比和分析,找出相互间的共性、特性及其局限性。

二、译者主体性简述

译者主体性是对“谁是翻译主体”这一问题的深入探索,对于译者主体性内涵及其范围的界定,译界众多学者根据自身研究对其进行了提炼和升华。许钧认为“所谓译者主体意识,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体现的一种自觉的人格意识及其在翻译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意识”;刘宓庆指出“翻译的整个过程,也就是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克服客观制约性的过程”;查明建提出了“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纵观众多学者对译者主体性内涵的界定,都有异曲同工之处,综合起来可概括为译者主体地位、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制约性的辩证统一。全面的译者的主体性研究不仅包含对译者地位、作用的认同及肯定,也包含译者责任及译者制约机制对译者的激励与约束。对于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大体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的侧重点是在探究译者所处的地位及其发挥的作用上,第二个阶段也就是现在所处的阶段,其侧重点是放在多维度多层次的译者主体性研究上。“译学研究悄悄经历了由‘语言一文化一人’的转变,完成了一次由本体到主体,由一元到多元的跨越”。

三、国内外主要翻译理论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探究

阐释学关注的重点是语言和意义,强调在翻译过程中对原作进行深入的“理解”,这就要求译者有着较高的“审美创造力”,阐释学的代表人物斯坦纳指出将翻译过程分为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四个步骤,首先是译者要肯定原文本的价值,然后译者通过发挥自身的审美创造力、鉴赏力、文字功底,对原作的思想、风格等进行深入的解读并进行语言的转化,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译语读者难以理解的成分,最后通过“补偿”来给整个译作加以润色和平衡。在整个翻译活动过程中,阐释学的翻译理念认同译者作为翻译活动主体地位的同时,也对译者各方面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解构主义的翻译观认为翻译是一个不断解构再重新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译者无需固守原作的条条框框,原文本无限开放,译者既是解构者,也是建构者,有着绝对的自,在解构主义译者的笔下完全可以赋予原作新的文本意义且无需承担什么责任,解构主义译者的中心地位、绝对权力显露无遗,解构主义的理念也深深影响了女性主义的翻译观,笔者认为,两者都缺乏必要的、有效的译者制约机制未约束译者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过度发挥,极有可能会导致翻译“失控”的局面。

女性主义翻译是女性主义者们在翻译领域内解构和批判男权中心、争夺女性发言权和话语权的斗争,女性主义翻译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就显得尤为明显。女性主义从不同角度质疑男权中心,若原文有悖于女性主义理念,那么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会通过替换词汇、缔造新词、变更书写方式,或者重新翻译有影响力的著作做出变动,女性主义翻译强调女性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及女性译者能动性的发挥,它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封闭保守地忠实原作的理念,在翻译领域,为争取女性主义的平等地位及话语权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女性主义翻译理念在译者主体性发挥上缺乏有效的译者制约机制,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只针某一特定方向,有一定的片面性,在译作质量上的译者主体性发挥的激励和制约机制稍有欠缺。

关联理论认为翻译的本质目的在于交际,而交际是一个明示一推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译者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通过解读源语作者交际意图、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而后产出高质量的译作传递给读者。对于译者问题的研究在关联理论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关联理论对于译者主体性的研究除了研究范式不同于其他理论研究以外,还有一点就是在判断译者主体性是否得到很好的发挥或者译作的质量高低方面,关联翻译理论认为“读者越是感受不到译者的存在,越是体现译者主体性得到很好的发挥”。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并未使用译界广泛使用的“译者主体性”,而是开创性地提出了“译者中心”这一说法,生态翻译学中的“译者中心”更加强调译者的中心地位及其主导作用,同时也具备系统的译者制约机制。译者的地位越高作用越大,其责任也越大,译者对整个翻译活动都要负全责,不仅如此,译者的行为及其译作质量的高低都要受翻译生态环境的检验,若译者不能提高自身翻译能力或过度发挥主观能动性,译者及其译作都会被淘汰。生态翻译学阐述的“译者中心”论与“译者主体性”最大区别之处在于翻译生态环境下的译者是在翻译行为过程中才占据中心地位,并不涉及翻译前和翻译后这两个阶段。生态翻译学的“译者中心”对以往的“原作中心”或“译作中心”有着很强的平衡和解构作用,为译者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

除了运用上述翻译理论对译者主体性进行大量而深入的探究外,还有众多学者通过后殖民主义、接受理论、多元互补与多元系统理论等进行分析,还有从语言学、哲学、认知心理学等角度对译者主体性进行探索,抑或探究不同文体翻译的译者主体性的彰显,总的说来,对于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已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不管是从各翻译理论切人分析,还是侧重于各个不同的学科角度和翻译文本,理论研究必须服务于翻译实践,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实践,全面而系统的探究已是发展之必然。在这种局面和形式下,为了避免研究的片面性,从多维角度探究译者主体性也是翻译理论研究的必然趋势。

四、结语

当前,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多地受到肯定和重视,译界对于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也呈现出空前繁荣、百家争鸣的局面。纵观各种翻译理论、各种学科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共性在于都在探究译者在翻译实践活动中所处的地位极其发挥的作用,都服务于各自的理论范式、理念和实践活动,不同之处是在研究角度、侧重点、认可度及各自理论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性的差异。笔者认为,对译者主体性研究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对自身理论体系的拓展,更在于对翻译实践的服务和引导,更好的服务的关键在于完善,完善的措施在于要充分认识自身局限性、吸取各家之精华,要从多维视角审视完善自身,致力于构建对译者激励与约束共存、多维视角下的、全方位的研究体系,以激励译者不断自觉提高自身翻译水平、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在完善而系统的译者制约机制下抑制译者主观能动性的过度发挥,最终使得译者主体性的研究达到服务并引导翻译实践、激励译者产出高质量译作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侯林平,姜泗平.我国近十年来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6(3):100 - 104.

[2]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中国翻译,2003 (1):6- 11

[3]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4]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 (1):19 - 24.

[5]袁莉.文学翻译研究的诊释学构想[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3):75.

[6]林夏,谢道兵.关联理论与译者主体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3(3):87 - 89.

[7]胡庚申.从“译者中心”到“译者责任”[J].中国翻译,2014(1):29 - 32.

[8]唐培.从阐释学视角探讨译者的主体性[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6):68 -71.

翻译心得体会范文7

论文关键词:社会需求;招聘广告;课程设置;翻译专业;本科

引言

需求分析是课程设置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当然,因为市场具有不稳定性,我们不能完全以市场为导向。然而。背离市场需求的课程必定缺乏合理性。如果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需要,那么我们的教育目的何在?正因如此.通过社会需求分析,或多或少能为翻译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提供一些启示。

一、翻译学科的发展与本科翻译专业的课程设置问题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一些学校开始在外国语言文学专业招收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的硕士研究生;90年代中期开始,南京大学等高校开始培养翻译方向的博士生。1997年1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设立(以下简称广外)了内地第一个翻译系。“翻译学的学科建设在2004年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学学位点的设立.标志着翻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中国地的高等教育体制中获得了合法的地位”。

从2008年起,广外开始招收翻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成为国内第二家拥有翻译学硕士、博士学位点的高校与此同时,广外首倡设置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至今为止,全国已经有大约i50所高校培养翻译方向的硕士生,20所左右高校培养翻译方向的博士生。“20多家大学以培养翻译专业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的翻译学院(系)成立”。

与此同时,教育部自2006年起陆续批准一些大学设置翻译本科专业。这一举措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为“翻译学”学科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6年,广外、复旦大学与河北师范大学三所高校率先获得批准.可自2006年开始招收翻译专业本科生。2007年教育部批准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设立翻译本科专业。2008年1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外语学院6所高校申报设置翻译本科专业的申请正式获得批准.可自2008年开始招生。

随着翻译本科专业的设立,一些新的问题涌现。本科专业在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等方面都不同于研究生专业.因而亟待解决一系列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等问题,从而使翻译本科专业逐步步人正轨。尤其是课程设置的问题比较突出.许多本科翻译专业(方向)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大,缺乏系统性、交叉性,课程分配失衡,体系不完整,缺少必要的课程内容,课程数量过少,翻译技能课程、应用专业课程不足,忽视母语与中国文化和翻译实战训练,缺乏语言、文化比较类课程…。此外。还存在课程设置过于重视理论、文学翻译比例过大、课程设置脱离实际等问题。翻译课程的设计要考虑到社会的需求,这就需要先进行社会调查和分析。

二、社会需求对翻译本科课程的启示

需求是“指望得到的东西和现存状态之间的差距”。换句话说,需求就是课程现状与期望之间的差距。需求可以分为两类: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前者指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学生翻译能力的需求;后者指学生的实际水平与其期望达到的水平之间存在的差距。

对外语学习进行需求分析能够“为制定外语教育政策和设置外语课程提供依据;最初的需求分析不但要针对不同的学习者,而且要结合国家的语言政策、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来进行”。需求分析的首要任务即进行广泛的调查,这是信息收集的一个重要过程。“需求调查包括对学生、教师、管理人员、职业雇主的需求调查和分析,以便最广泛地把这些需求体现在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设计与实施的全过程。欲了解翻译市场对译者能力需求的信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调查方式就是分析招聘广告、应聘面试中要求的内容和方式、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的语言语用错误。

招聘广告是反映翻译市场需求的个窗口。为了分析用人单位对翻译人才的要求,笔者通过网络信息,随机搜集了东方翻译中心、北京奥莱克(aluike)翻译公司、山东东营信意达翻译咨询有限公司、lingochina、厦门精艺达翻译服务有限公司、北京思必锐翻译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天和汇佳翻译有限公司、福建省翻译工作者协会、深圳市飞蓝翻译有限公司、济南市双泽翻译咨询有限公司、纬度翻译有限责任公司、中兴通讯、长沙青铜翻译咨询有限公司、无锡市翻译协会、国际翻译网等15个翻译公司对翻译人才的能力要求和任职资格的文字描述。其中囊括了对高级译审、质量控制总监、翻译项目经理与高级翻译等职位的任职资格和能力要求,翻译人才需求领域涉及一般翻译、科技英语翻译、文件翻译、专利翻译等普通和实用领域。文字描述详细而具体,却无法进行统计。因此,本文采用内容分解法,把每一个翻译公司的要求按照能力进行分类,分解为双语互译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iri'知识、翻译经验、语言风格、学习能力、职业素养、团队合作精神、软件汉化、翻译技巧、相关专业知识、翻译资格证、trados等翻译工具以及文化知识等14类。然后,对15个公司中相应的能力要求进行统计。例如。强调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公司有l0个.看重职业素养的公司有12个。最后,统计结束后,再计算出它们各占公司总数的比例(见表1)。

表1表明,15个翻译公司都要求译者具有双语互译能力;13个公司强调翻译经验,占公司总数的87%;12个公司看重职业素养和相关专业知识.占总数的80%:10个公司要求计算机应用能力,占67%;4个公司看重团队合作精神,占27%;3个公司重视学习能力。占20%:2个公司提及it知识、语言风格、软件汉化、翻译技巧、trados翻译工具的使用能力、文化意识和口笔译翻译资格证书.但是其比例都低于20%。

由此可知。翻译市场已经对人才的需求达成共识。在选聘口译、笔译人才时,首先看重的是译者的双语互译能力。这也表明,互译能力是合格的译者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撇开互译,翻译将无从谈起。所以,合理的课程设置应该加大口笔译课程的比例,以确保“翻译”的核心地位。其次,87%的公司强调翻译经验,说明翻译实践不仅不容忽视,而且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从而与本科翻译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标保持一致。再次,翻译是双语转换的过程,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称职的翻译应该具有基本的双语文化知识,才能避免因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译和错译。当然,在翻译的过程中.也必须具备灵活运用各种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的能力.以实现准确传译的目的。另外,翻译这项工作要求译者具有广博的知识,能够通晓一些相关专业知识,如计算机知识、知识、翻译工具的使用等各方面的知识,以适应社会对各类翻译人才的需求。此外,译者的职业素养也应该受到相当的重视,以保证翻译这一职业健康有序地稳步发展。

翻译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对课程设置起着导向作用。那么。我们在设置课程时,应该充分考虑翻译市场的需求,尽可能体现这些知识结构.为学生提供结构合理、体系完整、板块清晰的课程体系,以满足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

三、翻译专业本科课程模块设置

依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本科翻译专业应开设以下课程(见图1):

1.核心课程。核心课程是整个课程的基础和核心。为便于阐述,本文将核心课程分为核心课程i(笔译理论与实践)与核心课程ii(口译理论与实践),以分别阐述其课程设置。

(1)核心课程i。大多数译界同仁认为,本科教育是培养实践性人才,笔译实践课必须开设。当然,笔译实践离不开笔译理论的指导。脱离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很难造就一批译才。翻译学理论是一个系统庞大的体系。鉴于学生就业方向不是搞研究,理论课的内容应该具有总括性、指导性、宏观性。而且,翻译专业的学生应该掌握翻译与文体、翻译批评和政治、经济、旅游等翻译专题方面的知识。此外,“现代社会的信息量之大,绝非全文翻译所能穷尽。随着翻译用途的增多,逐句全文照译已不能满足社会对信息量的需要。因而,学生必须掌握根据不同需要和不同方式处理译文的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变译——及全译、摘译、编译的能力”。变译课是顺应时代潮流而必须开设的课程。

因而,笔者认为,核心课程i应该包含:笔译概论、笔译史、翻译与文体、翻译批评、翻译专题研究、变译课和笔译工作坊。

(2)核心课程ii。此类课程历来受到忽视。然而,对于翻译专业的学生来说,也许多数会择业于各部门从事口译工作。缺乏必要的i:7译知识,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就业,也不能满足社会对口译人才急剧增长的需求。因此,口译课不仅不能忽视,而且应该享有与笔译同等重要的地位。口译有不同于笔译的自身特点与规律,因而本文特别强调分别适用于笔译、口译的理论。以具有更强的指导性与针对性。口译与笔译开设的课程可以相仿。至少开设六门:口译概论、口译史、同声传译、连续口译、口译专题研究和口译工作坊。以上两类核心课程均属于必修课。

2.关联课程。关联课程是与核心课程密不可分的课程。关联课程可以分为关联课程i(双语转换技能课)、关联课程ⅱ(双语基础课)、关联课程iii(文化背景课)、关联课程iv(信息课)与关联课程v(其它课程)。下文将详细阐释各类应该开设的课程。

(1)关联课程i。翻译涉及到双语转换,而双语转换本身是有一定的内在规律可循的.因而此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提高翻译人才的素质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翻译专业应该开设以下两门课程:笔译技巧和口译技巧。笔译技巧包括词、句、段落、篇章的处理技巧.涉及归化、异化的取舍等:口译技巧包括记忆训练、做笔记的技巧、应急策略等。此类课程也属于必修课。

(2)关联课程ii。必要的双语基础知识,是学生翻译能力高低的必备条件。笔者认为,此类课程可以分而设之,以必修课与选修课来满足学生的不同层次的需要。此类必修课应该包含必要的双语基础知识,包括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语音、英语语法、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视听说、现代汉语、古汉语、双语写作和英汉双语对比。选修课为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词汇学、文体学、修辞学、语言学、应用文写作、英美报刊选读、中国古典名著赏析和外国名著赏析。选修课以学分限制,鼓励学生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多选。为语言功底的积淀奠定基础。在此。笔者想重点强调中文课程,尤其是中国经典名著,因为这些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奥妙精深,是中国源远流长的绚丽文化的精髓。为了避免中国人不懂中国古典文化。不知道孔盂为何许人的悲剧再度上演,而不使中国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在我们这一代失传,很有必要培养学生的中华文化素养。关于关联课程ii,大多数学校给与了足够的重视.因而应该继续扬长避短.合理构建学生的基础知识体系。

(3)关联课程iii。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多方位、多层次发展,使翻译活动空前繁荣。翻译本身是文化交流的一种工具和手段。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不同文化的差异会导致译者对原文误解、误读。缺乏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导致译文“失真”的主要原因之一。此类课程设为选修课,应该包含跨文化交际、英美概况、中国文化、西方文化与中西文化对比。笔者强烈建议,学校应尽可能开设此类课程,以弥补学生在文化方面的欠缺。

(4)关联课程iv。基本的计算机知识、信息处理能力的空缺,与信息化的社会的发展和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相矛盾。机器翻译的问世,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大量的翻译任务,可以借助于人机合作的手段完成,以提高效度和准确度,满足社会对各种信息量的需求。为适应时代的发展,不论其培养目标如何,信息课必须开设。此类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信息查询与利用、机助翻译与翻译软件简介。对于以机器翻译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学校,应加大此类课程在总课程中的比例,除以上课程外,再加设一些课程,如计算机原理、操作系统、程序设计、数据库、机器翻译系统等。以培养出“专业+特色”的翻译人才,从而拓宽学生的就业途径,填补机译人才的空白。

(5)关联课程v。翻译学是一门开放的学科。“翻译教学的基本知识除教育学外,涉及语言学(包括汉外语法学)、美学、文化学、逻辑学知识、科普知识(尤其是it知识)以及汉外对比语言学、修辞学、传播学、国际政治、法律、中国及外国的文、史、哲、艺等等”。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已不只局限于文学翻译。随着国家全方位改革的深入,各行各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更多。笔者认为。各校可以适当调整本校的培养目标。考虑“特色”人才的培养,侧重多元化发展;可以考虑开设外交、商业、法律、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管理等翻译方向,使学生能够学有所长,就业针对性更强。根据各校的培养目标,可以开设以下课程:外交学(外交礼仪、外交史等)、商学(国际商贸、贸易谈判等)、法学(法学概论、西方法学、东方法学等)、政治学(国际政治、政治概况等)、经济学(经济概论、东西方经济等)、科技学(科普知识、科技史等)、教育学(教育理论、心理学等)、管理学(公共管理、人才管理等)、传媒学、美学、逻辑学等。

以上所设课程只是一些建议。至于具体的某一学校,应该因地适宜,灵活设置课程,如该校的学生语言基础较好,那么就可以适当降低双语基础课的比重,而相应增加核心课程的比重。

翻译心得体会范文8

论文关键词:社会需求;招聘广告;课程设置;翻译专业;本科

引言

需求分析是课程设置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当然,因为市场具有不稳定性,我们不能完全以市场为导向。然而。背离市场需求的课程必定缺乏合理性。如果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需要,那么我们的教育目的何在?正因如此.通过社会需求分析,或多或少能为翻译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提供一些启示。

一、翻译学科的发展与本科翻译专业的课程设置问题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一些学校开始在外国语言文学专业招收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的硕士研究生;90年代中期开始,南京大学等高校开始培养翻译方向的博士生。1997年1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设立(以下简称广外)了内地第一个翻译系。“翻译学的学科建设在2004年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学学位点的设立.标志着翻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中国地的高等教育体制中获得了合法的地位”。

从2008年起,广外开始招收翻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成为国内第二家拥有翻译学硕士、博士学位点的高校与此同时,广外首倡设置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至今为止,全国已经有大约i50所高校培养翻译方向的硕士生,20所左右高校培养翻译方向的博士生。“20多家大学以培养翻译专业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的翻译学院(系)成立”。

与此同时,教育部自2006年起陆续批准一些大学设置翻译本科专业。这一举措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为“翻译学”学科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6年,广外、复旦大学与河北师范大学三所高校率先获得批准.可自2006年开始招收翻译专业本科生。2007年教育部批准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和浙江师范大学设立翻译本科专业。2008年1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外语学院6所高校申报设置翻译本科专业的申请正式获得批准.可自2008年开始招生。

随着翻译本科专业的设立,一些新的问题涌现。本科专业在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等方面都不同于研究生专业.因而亟待解决一系列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等问题,从而使翻译本科专业逐步步人正轨。尤其是课程设置的问题比较突出.许多本科翻译专业(方向)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大,缺乏系统性、交叉性,课程分配失衡,体系不完整,缺少必要的课程内容,课程数量过少,翻译技能课程、应用专业课程不足,忽视母语与中国文化和翻译实战训练,缺乏语言、文化比较类课程…。此外。还存在课程设置过于重视理论、文学翻译比例过大、课程设置脱离实际等问题。翻译课程的设计要考虑到社会的需求,这就需要先进行社会调查和分析。

二、社会需求对翻译本科课程的启示

需求是“指望得到的东西和现存状态之间的差距”。换句话说,需求就是课程现状与期望之间的差距。需求可以分为两类: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前者指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学生翻译能力的需求;后者指学生的实际水平与其期望达到的水平之间存在的差距。

对外语学习进行需求分析能够“为制定外语教育政策和设置外语课程提供依据;最初的需求分析不但要针对不同的学习者,而且要结合国家的语言政策、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来进行”。需求分析的首要任务即进行广泛的调查,这是信息收集的一个重要过程。“需求调查包括对学生、教师、管理人员、职业雇主的需求调查和分析,以便最广泛地把这些需求体现在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设计与实施的全过程。欲了解翻译市场对译者能力需求的信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调查方式就是分析招聘广告、应聘面试中要求的内容和方式、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的语言语用错误。

招聘广告是反映翻译市场需求的个窗口。为了分析用人单位对翻译人才的要求,笔者通过网络信息,随机搜集了东方翻译中心、北京奥莱克(AlUike)翻译公司、山东东营信意达翻译咨询有限公司、LingoChina、厦门精艺达翻译服务有限公司、北京思必锐翻译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天和汇佳翻译有限公司、福建省翻译工作者协会、深圳市飞蓝翻译有限公司、济南市双泽翻译咨询有限公司、纬度翻译有限责任公司、中兴通讯、长沙青铜翻译咨询有限公司、无锡市翻译协会、国际翻译网等15个翻译公司对翻译人才的能力要求和任职资格的文字描述。其中囊括了对高级译审、质量控制总监、翻译项目经理与高级翻译等职位的任职资格和能力要求,翻译人才需求领域涉及一般翻译、科技英语翻译、文件翻译、专利翻译等普通和实用领域。文字描述详细而具体,却无法进行统计。因此,本文采用内容分解法,把每一个翻译公司的要求按照能力进行分类,分解为双语互译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IrI'知识、翻译经验、语言风格、学习能力、职业素养、团队合作精神、软件汉化、翻译技巧、相关专业知识、翻译资格证、Trados等翻译工具以及文化知识等14类。然后,对15个公司中相应的能力要求进行统计。例如。强调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公司有l0个.看重职业素养的公司有12个。最后,统计结束后,再计算出它们各占公司总数的比例(见表1)。

表1表明,15个翻译公司都要求译者具有双语互译能力;13个公司强调翻译经验,占公司总数的87%;12个公司看重职业素养和相关专业知识.占总数的80%:10个公司要求计算机应用能力,占67%;4个公司看重团队合作精神,占27%;3个公司重视学习能力。占20%:2个公司提及IT知识、语言风格、软件汉化、翻译技巧、Trados翻译工具的使用能力、文化意识和口笔译翻译资格证书.但是其比例都低于20%。

由此可知。翻译市场已经对人才的需求达成共识。在选聘口译、笔译人才时,首先看重的是译者的双语互译能力。这也表明,互译能力是合格的译者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撇开互译,翻译将无从谈起。所以,合理的课程设置应该加大口笔译课程的比例,以确保“翻译”的核心地位。其次,87%的公司强调翻译经验,说明翻译实践不仅不容忽视,而且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从而与本科翻译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标保持一致。再次,翻译是双语转换的过程,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称职的翻译应该具有基本的双语文化知识,才能避免因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译和错译。当然,在翻译的过程中.也必须具备灵活运用各种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的能力.以实现准确传译的目的。另外,翻译这项工作要求译者具有广博的知识,能够通晓一些相关专业知识,如计算机知识、知识、翻译工具的使用等各方面的知识,以适应社会对各类翻译人才的需求。此外,译者的职业素养也应该受到相当的重视,以保证翻译这一职业健康有序地稳步发展。

翻译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对课程设置起着导向作用。那么。我们在设置课程时,应该充分考虑翻译市场的需求,尽可能体现这些知识结构.为学生提供结构合理、体系完整、板块清晰的课程体系,以满足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

三、翻译专业本科课程模块设置

依据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本科翻译专业应开设以下课程(见图1):

1.核心课程。核心课程是整个课程的基础和核心。为便于阐述,本文将核心课程分为核心课程I(笔译理论与实践)与核心课程II(口译理论与实践),以分别阐述其课程设置。

(1)核心课程I。大多数译界同仁认为,本科教育是培养实践性人才,笔译实践课必须开设。当然,笔译实践离不开笔译理论的指导。脱离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很难造就一批译才。翻译学理论是一个系统庞大的体系。鉴于学生就业方向不是搞研究,理论课的内容应该具有总括性、指导性、宏观性。而且,翻译专业的学生应该掌握翻译与文体、翻译批评和政治、经济、旅游等翻译专题方面的知识。此外,“现代社会的信息量之大,绝非全文翻译所能穷尽。随着翻译用途的增多,逐句全文照译已不能满足社会对信息量的需要。因而,学生必须掌握根据不同需要和不同方式处理译文的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变译——及全译、摘译、编译的能力”。变译课是顺应时代潮流而必须开设的课程。

因而,笔者认为,核心课程I应该包含:笔译概论、笔译史、翻译与文体、翻译批评、翻译专题研究、变译课和笔译工作坊。

(2)核心课程II。此类课程历来受到忽视。然而,对于翻译专业的学生来说,也许多数会择业于各部门从事口译工作。缺乏必要的I:7译知识,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就业,也不能满足社会对口译人才急剧增长的需求。因此,口译课不仅不能忽视,而且应该享有与笔译同等重要的地位。口译有不同于笔译的自身特点与规律,因而本文特别强调分别适用于笔译、口译的理论。以具有更强的指导性与针对性。口译与笔译开设的课程可以相仿。至少开设六门:口译概论、口译史、同声传译、连续口译、口译专题研究和口译工作坊。以上两类核心课程均属于必修课。

2.关联课程。关联课程是与核心课程密不可分的课程。关联课程可以分为关联课程I(双语转换技能课)、关联课程Ⅱ(双语基础课)、关联课程III(文化背景课)、关联课程Iv(信息课)与关联课程V(其它课程)。下文将详细阐释各类应该开设的课程。

(1)关联课程I。翻译涉及到双语转换,而双语转换本身是有一定的内在规律可循的.因而此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提高翻译人才的素质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翻译专业应该开设以下两门课程:笔译技巧和口译技巧。笔译技巧包括词、句、段落、篇章的处理技巧.涉及归化、异化的取舍等:口译技巧包括记忆训练、做笔记的技巧、应急策略等。此类课程也属于必修课。

(2)关联课程II。必要的双语基础知识,是学生翻译能力高低的必备条件。笔者认为,此类课程可以分而设之,以必修课与选修课来满足学生的不同层次的需要。此类必修课应该包含必要的双语基础知识,包括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语音、英语语法、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视听说、现代汉语、古汉语、双语写作和英汉双语对比。选修课为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词汇学、文体学、修辞学、语言学、应用文写作、英美报刊选读、中国古典名著赏析和外国名著赏析。选修课以学分限制,鼓励学生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多选。为语言功底的积淀奠定基础。在此。笔者想重点强调中文课程,尤其是中国经典名著,因为这些代表了中国文化的奥妙精深,是中国源远流长的绚丽文化的精髓。为了避免中国人不懂中国古典文化。不知道孔盂为何许人的悲剧再度上演,而不使中国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在我们这一代失传,很有必要培养学生的中华文化素养。关于关联课程II,大多数学校给与了足够的重视.因而应该继续扬长避短.合理构建学生的基础知识体系。

(3)关联课程III。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多方位、多层次发展,使翻译活动空前繁荣。翻译本身是文化交流的一种工具和手段。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不同文化的差异会导致译者对原文误解、误读。缺乏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导致译文“失真”的主要原因之一。此类课程设为选修课,应该包含跨文化交际、英美概况、中国文化、西方文化与中西文化对比。笔者强烈建议,学校应尽可能开设此类课程,以弥补学生在文化方面的欠缺。

(4)关联课程Iv。基本的计算机知识、信息处理能力的空缺,与信息化的社会的发展和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相矛盾。机器翻译的问世,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大量的翻译任务,可以借助于人机合作的手段完成,以提高效度和准确度,满足社会对各种信息量的需求。为适应时代的发展,不论其培养目标如何,信息课必须开设。此类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信息查询与利用、机助翻译与翻译软件简介。对于以机器翻译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学校,应加大此类课程在总课程中的比例,除以上课程外,再加设一些课程,如计算机原理、操作系统、程序设计、数据库、机器翻译系统等。以培养出“专业+特色”的翻译人才,从而拓宽学生的就业途径,填补机译人才的空白。

(5)关联课程V。翻译学是一门开放的学科。“翻译教学的基本知识除教育学外,涉及语言学(包括汉外语法学)、美学、文化学、逻辑学知识、科普知识(尤其是IT知识)以及汉外对比语言学、修辞学、传播学、国际政治、法律、中国及外国的文、史、哲、艺等等”。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已不只局限于文学翻译。随着国家全方位改革的深入,各行各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更多。笔者认为。各校可以适当调整本校的培养目标。考虑“特色”人才的培养,侧重多元化发展;可以考虑开设外交、商业、法律、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管理等翻译方向,使学生能够学有所长,就业针对性更强。根据各校的培养目标,可以开设以下课程:外交学(外交礼仪、外交史等)、商学(国际商贸、贸易谈判等)、法学(法学概论、西方法学、东方法学等)、政治学(国际政治、政治概况等)、经济学(经济概论、东西方经济等)、科技学(科普知识、科技史等)、教育学(教育理论、心理学等)、管理学(公共管理、人才管理等)、传媒学、美学、逻辑学等。

以上所设课程只是一些建议。至于具体的某一学校,应该因地适宜,灵活设置课程,如该校的学生语言基础较好,那么就可以适当降低双语基础课的比重,而相应增加核心课程的比重。

翻译心得体会范文9

认知语言学于20世纪80年代出现,是坚持体验哲学观,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方式,并通过认知方式和知识结构等对语言做出统一解释的、新兴的跨学科领域。[1]认知语言学以体验哲学为基础,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研究翻译,与传统的文本为中心的翻译观和传统语言学翻译观相比,强调了体验和认知对于主观因素的制约作用。认知语言学的翻理念观强调作者、作品和读者之间的影响互动,提倡实现解释的合理性以及翻?g的和谐性。认知语言学的翻译理念不但认为认知活动对翻译存在制约作用,推崇译文是体验和认知的成果,而且指出译者作为认知主体之一也应该受到其他参与翻译的认知主体间的互动制约,翻译应该创而有度,而不是任意发挥,这是是一种辩证的、追求平衡的翻译理念。

二、中国传统文化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没有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而是以授课结果为中心,对于学习的过程没有足够的重视。当前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语言知识传授为重点的教学模式。通常是教师站在讲台上以PPT加讲授的方式进行授课,学生在下面被动听讲。每个学生自身的翻译水平不同,理解能力也有所差异,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沟通,无法及时跟踪学生个体的学习状况,因而做不到针对学生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学生只是单方面接受知识灌输,缺乏主动进行自主学习的意愿和能力,有些基础不佳的学生长时间看不到成绩的提升,就会逐渐失去对于翻译学习的兴趣。传统的翻译教学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不能满足翻译活动对翻译教学的要求。认知语言学的翻译理念是自成体系的理论,这种理论对翻译活动中各个要素都有所关注,可以借鉴成为一种可行的翻译教学模式,为解决当前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条新思路。

三、认知语言学视阈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翻译教学

(一)翻译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

翻译活动的最主要因素是译者,翻译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Neubert认为翻译能力分为语言能力、语篇能力、主题能力、文化能力、转换能力,并认为转换能力既建立在前几项能力的基础上,又将它们统一协调起来,使译者能够完成翻译行为。[2]翻译能力不仅包含译者内部心理认知因素的统合与变化,而且受社会规则、翻译语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因为大学生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翻译学习,翻译实践,所以译者内部心理认知因素在学习翻译的过程中就显得更为重要。认知语言学翻译理念对体验的重视和描绘两个世界(认知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能力,为我们提供了新思路。具体有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译者要通过自己对世界的体会来理解原文及其所反映的世界;第二,译者要具有在译文中重现原文世界的能力;第三,在翻译活动中,译者要具有把握翻译效果,确定翻译目的、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的能力。在中国传统文化翻译教学中,尤其要重视这几个方面能力的培养。

(二)学生是翻译活动中的体验和认知主体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理论认为译者是翻译活动的核心。因此,在翻译课堂中讲授语言翻译技巧并非教学的全部内容,也不是教学的核心。翻译教学应该包含引导学生去理解原文以及原文所产生的世界;确定学生自己对原文的理解;分析整个翻译的过程并确认自己在翻译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在翻译活动中所承担的责任并明确翻译活动的目的和效果。翻译教学应该至少包括两个基本的组成部分:一是让学生了解并参与翻译过程的每一个步骤,即了解原文―确定翻译目标―开展翻译―修正译文;二是在翻译活动中训练学生进行语言转换的能力,译者如何进行翻译决策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