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协同管理模式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2-02-19 13:44:37

协同管理模式论文

协同管理模式论文范文1

关键词 工程项目 Partnering模式 管理机制

近年来,作为国际建筑业界一种先进的工程项目管理策略,Partnering模式因其在实践应用中既可保持分工的效率,又可以获得合作的好处,在工程建设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虽然Partnering管理模式已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但目前国内外对工程项目中Partnering模式的研究多是着重于介绍及应用效果分析上,对于其管理机制却鲜有论述。本文尝试引入基本管理理论对工程项目中Partnering模式管理机制进行微观剖析,寻求Partnering管理中的一些问题的合理解释,以期为工程项目实现最优化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工程项目Partnering模式的界定

(一)工程项目Partnering模式内涵

迄今为止,诸多专家、学者以及组织对Partnering下过各种定义,其中以在英美有较大影响力的美国建筑业协会(CII)对Partnering的定义最具代表性。CII认为,Partnering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织之间的一种相互承诺关系,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各方资源获取特定的商业利益。工程项目不可避免地要同外部组织发生经济联系,当这种经济联系强化到项目参与方都认为他方是达到自身重要目标的最佳选择,并协同致力于实现附加价值时,利益相关者之间就不再是简单的、短期的交易关系,而是成为能持续发展的合作关系。Partnering正是这种合作关系。

共同目标是促进各方协力完成项目的驱动力。合同签订后,参与各方都会存在目标重叠,这正是Partnering模式之所以能应用于工程项目的基础。基于此,可以将工程项目Partnering模式界定为:项目的各个参与方,通过签订Partnering协议做出承诺和组建工作团队,在兼顾各方利益的条件下,明确团队的共同目标,建立完善的协调和沟通机制,实现风险的合理分担和矛盾的友好解决的一种项目管理模式。

(二)工程项目Partnering模式工作流程

近年来各国学者和专业组织提出过多种不同形式的Partnering工作流程。本文在综合多种代表性的Partnering工作流程基础,提出如图1所示的典型Partnering模式的一般工作流程。

1.建立Partnering工作小组

Partnering模式的首要工作内容是建立工作小组,充当整个项目实施的操作平台,控制整个流程以实现项目最终目标。工作小组由项目各利益相关组织的代表组成,主要任务是讨论原则性协议和寻求涉及各方利益的问题解决方法。选择一名各方满意的“第三方”主持人主持小组工作是Partnering模式成功的必要条件。一个最基本的主持人选择原则就是他必须保持中立,客观看待问题,避免为个人因素所左右,不偏袒任何一方组织。主持人的主要任务是筹划并主持所有的Partnering工作会议,并根据会议成果,指导形成Partnering协议,建立项目评价系统、争议处理系统等,并组织实施。另外,主持人还要组织主要工作人员进行Partnering模式培训,并在Partnering模式实施的整个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指导和改进。

2.首次Partnering工作会议

工作小组一旦建立,参与方即已正式明确,主持人需要着手筹备召开工作小组首次讨论会。这次讨论会的主要目的在于树立团队精神,讨论伙伴关系的目标和实施策略。通过第一次讨论会,项目各方将建立Partnering规章,以及形成执行计划和问题处理程序等重要文件。其中,Partnering规章将明确要达成的具体目标。问题处理程序致力于快速高效地解决工程中出现的矛盾和冲突。

3.定期Partnering工作会议

定期Partnering工作会议主要讨论当前阶段Partnering方式实施的绩效评估,分析现存问题以及制定改善措施。为了更有效地达成Partnering的宗旨和使命,项目各方一般在每个月召开一次月评论会议。月评论会议主要是监督Partnering模式合同的履行情况。为了发挥月评论会议的功能,可以由参与方共同设立调查问卷。对Partnering实施的情况进行打分评价,并针对不满意的指标提出相应的提升措施。如有需要,还可以召开不定期会议,以讨论解决项目遇到的特殊问题。

4.Partnering总结会议

在工程竣工后,还要举行最后一次Partnering讨论会,会议内容一般是回顾Partnering实施情况并分享各自的经验,甚至表达长远合作的意向。

二、工程项目Partnering模式管理机制分析

工程项目中若过于依赖合同维持合作关系,不仅妨碍了合作者之间信任的加深,而且导致合作关系仅仅建立于狭隘的“机会主义”之上。在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中,众多参与方在管理思路、目标和方式等方面存在着相当的差异,彼此之间通过合同或协议来规定权利、义务和责任,由于人的有限理性与实际交易过程的复杂性,合约并不充分完备和严密,在处理工程问题时往往容易产生矛盾和争端,妨碍项目顺利实施,甚至严重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同时,项目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相互关系的日趋复杂,对传统管理模式也提出了挑战。寻求一种协调、高效的项目管理模式,以有效地减少冲突、缩短工期、降低成本和提高工程质量,已成为行业的共同目标。Partnering模式的出现使这一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

Partnering模式致力于构建一种柔性化的项目管理机制,努力使项目参与各方确立共同目标,彼此认同、理解对方的期望和价值,使各方有效沟通、协调,形成一个和谐的超越传统组织边界的项目团队,各方能够实现信息共享和重要资源共享;同时,能够使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风险分担,利益共享”的根本原则,将传统的风险转嫁、利益对抗关系转变为通过建立合作机制实现共赢的良好局面。

从上述Partnering内涵及其流程上分析发现,工程项目Partnering管理模式实质上是以信任合作为前提,以沟通协调为基础,以激励约束为手段,以风险管理机制为保障的关键机制的有机组合,在项目运行当中动态地解决各种问题,最终实现项目目标。其框架模型如图2所示。

(一)信任合作机制

Thomas. Ng等人研究指出,诸如不能进行持续的诚心交流、缺乏“共赢”态度以及不愿意妥协等现象的存在都会导致工程项目partnering管理模式的无效率。成功的Partnering模式必须是项目参与各方在项目周期内对Partnering模式持积极的合作态度。项目参与各方为了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都期望从合作关系中获得独特价值,这种价值可能是经济价值,也可能是声誉、知识、技术、管理等无形价值。因此,Partnering模式中的合作可以视作相互之间展开的“蜈蚣博弈”,各参与方基于自身利益,考虑到对方可能的反应,能够通过言语交流达到合作均衡。于是,从最初的价值认识、产生需求开始,双方建立相互了解与信任,给予初步承诺,初步合作的成功会激励各方深入交流、扩大合作,创造更大的业绩。这个动态过程需要各参与伙伴的努力推动及精心维护,包括放弃成见,放弃一部分独立性和自主决策,转变敌视态度,变革工作方式,自始至终保持核心能力,诚信行动等。如果最终合作成功,则更有可能形成一种长效合作机制,通过“规模经济”,使机会主义风险更加降低,更加有利于发挥合作性资源的潜在价值。

参与方的成员素质及其主人翁精神是实施Partnering模式的基础,倘若他们领略不到Partnering信任合作机制的核心价值,其实施效果将大打折扣。实际运用Partnering模式的工程建设中,很多参与方管理人员缺乏技术上、知识上的经验或者对Partnering真正的内涵理解不够深刻,对于新模式的实施存在恐惧感。如果各方没有建立起正确的Partnering合作观念,那承包商的消极合作或业主的积极干预都将影响正常的工作,使这种合作反而产生负面效果。克服这些障碍的有效办法就是不断加强人力资源和知识技能的培训,通过宣传、培训强化各组织成员对Partnering的认识,让他们深切地意识到建立伙伴关系能够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利益,从而建立彼此的信任。同时,高层管理者应该充当实施过程的楷模,从思想上和工作方式上认识、宣传推行Partnering模式的重要意义,并对于模式的实施进行大力的支持。

(二)沟通协调机制

信息传递是沟通的核心。传统管理模式的信息传递一般是由各信息末端向项目各方高层逐级独立传递,然后经高层决策并逐级回馈,信息传递链条长,信息缺失与失真程度大,阻碍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实践证明,工程项目进行中出现的相当一部分矛盾的确是由于信息不畅通导致项目各参与方各行其是造成的。而Partnering模式是由各信息末端向工作小组综合传递,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迅速形成信息反馈,如此,信息传递渠道因为环节的简化而更加通畅,信息传递与反馈速度大大提高,从而有效地减少了项目参与各方之间冲突,提高了效率,这正是Partnering管理模式的目标之一。

所谓协调即根据在项目运行各个时期出现的主要矛盾作及时的、动态的调整,努力实现各方协作平衡。项目管理中遇到新问题,经过工作组例会上沟通,根据问题处理的规则,可以迅速找出协调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信息与资源共享,合作范围内公开透明化操作,共同排除障碍,避免了传统管理模式中互相扯皮致使问题长期不能解决的弊端,保证项目目标顺利实现。协作不仅意味着项目参与组织之间相互配合,还要求相互学习,因此组织的学习能力也与Partnering管理对项目的贡献效力息息相关。此外,Partnering管理对主持人的协调能力要求很高,对这类人才的培养也是发挥协调机制效用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

Partnering不仅提供了一个各方实现共赢的合作平台,它还更为强调一种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创造团队协作文化,增强各方合作的动力源原本就是Partnering管理模式的必备条件。通过举办一些各方参加的集体活动如足球赛、篮球赛等,创造有效的非正式合作交流环境,不失为一个强化团队精神的有效途径。

(三)激励约束机制

激励制度体现利益相关者“利益共享”原则,就是使每一个利益相关者都能够从成功的项目管理中获取应有的利益,在成功完成项目实施目标的同时也达成自己的目标。传统管理模式中,项目各参与方关系通常根据合同建立,合同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建立的是一套惩罚体系,并不能鼓励项目参与方按时、保质地完成工程。例如,承包商甚至期望工程有更多的变更和问题发生,才有机会进行索赔以获得额外利益。Partnering的利益共享机制则为项目各方提供了依托顺利实现项目目标而获得额外奖励的机会。如在付款策略上,某些项目采用了适当的激励机制,如果工程结算成本少于目标成本,则给予承包商一定奖励,否则会有罚款。

在复杂的工程项目中,有限理性的人不可能对未来发生的各种状况做充分的预期,单纯依靠明确的长期契约解决机会主义问题成本极高。因此,交易者一般也倾向于依赖隐性的长期契约。项目参与者均应在合同和partnering 协议框架内履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但这并不能完全规避机会主义风险。此时,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的合作网络中的基于相互信任的潜在规范就可能发挥一定的约束作用,这个规范实质上是一个隐性契约。实际中,正式制度往往被“软化”,此时声誉机制等隐形约束起到主要作用(例如行业协会的“黑名单”能够一定程度地解释各方“守规矩”的现象)。合作愈融洽,效果愈明显,机会主义成本就愈高,各方就更愿意遵守契约,通力协作。正是在这种明确的和隐性的契约约束下,partnering模式中的机会主义风险才得以降低。

在国内传统文化背景下,Partnering模式中协议所起的约束作用,可能比在西方文化背景下所起的作用要低得多,加之业主方所具有的强势地位,可能使工作组讨论会流于形式。在这种情况下,Partnering模式的实施需要政府以及其他业主方的推行和大力倡导,否则难以起到实际效果。

(四)风险管理机制

Partnering模式中,项目各参与组织不仅要“利益共享”,还要“风险共担”。有益的合作伙伴以合同和非合同性的Partnering协议等形式为项目分担核心风险,各种精心设计的合同及协议的签署意味着项目业绩失控的危险已经被有效转移。然而,这并不意味Partnering管理模式毫无风险可言。工程项目面临着不同的硬件环境、技术标准、企业文化和管理方式等,这些因素造成的管理和协作风险不可小觑,甚至可能导致管理失控。因此,在项目运行中各参与方需要通过伙伴关系集成各种资源,共同管理各项风险。项目风险管理主要需明确项目参与组织在风险评估、决策过程中的作用和角色,项目决策程序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合作对策等。在Partnering模式倡导的“合作、共赢”的风险管理思想指导下,信息、资源等充分共享,项目风险的评估的客观性、准确性会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各方不仅了解自身的风险,也了解他方在这一风险中的作用、位置和资源配置,这样就能制定兼顾各方利益的合作型对策,合理地处置风险。

另外,整个Partnering管理过程中,还需要建立检测、目标评估系统,对管理系统和项目业绩进行全过程检测,并予以评价。这不仅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发出早期预警,降低风险,而且有利于项目参与各方交流经验教训,知识共享,实现项目管理水平的持续提高。

三、结语

Partnering模式致力于将传统组织间相互孤立的关系转变成为一种追求共同目标、相互信任、彼此理解和共享组织资源和利益的融洽协作关系在复杂的工程项目管理中发挥巨大作用。管理方式的柔性化是现代管理发展的一个趋势。Partnering管理模式正是一个动态的柔性管理过程,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反馈机制分析和总结,不断创新,及时进行合作目标、协议内容等的充实、修正,从而实现自我完善与发展。洞悉Partnering模式规律,充分发挥其管理机制的效率,完全可能给社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近几年,国内建筑业投资额巨大,大型项目众多,Partnering模式在建设工程项目领域应用前景十分广阔。Partnering在我国基本上还是一个新名词,政府的重视程度、合同制度的创新建设、业主的认识程度,都是保证Partnering管理模式在深度和广度上发挥潜在效用的重要因素。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572043)成果。作者单位:天津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Gransberg D. D., et al. Measuring Partnered Project Performance. AACE, 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s, June 1998.

Albert P.C. Chan, et al. Partnering for construction excellence--a reality or myth?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December 2006.

H. Li, et al. Co-operative benchmarking: a tool for partnering excellence in constru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March 2001.

Chen W. T, Chen T. T.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for construction partnering in Taiw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007, doi:10.1016/j.ijproman.2006.12.003.

赵振宇、刘伊生、乌云娜:建设工程项目Partnering管理方式探究,《土木工程学报》2005年第8期。

孟宪海:如何正确运用伙伴关系,《国际经济合作》2006年第12期。

陈华、李玉彬、武健:伙伴关系管理模式在香港建筑业的应用现状及程序,《项目管理技术》2006年第1期。

Brown D. C, Ashleigh M. J. “New project procurement process”.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 Engineering. April 2001.

S. Thomas. Ng, et al. Problematic issues associated with project partnering-the contractor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June 2002.

潘天群:交流理性与逆向归纳法悖论的消解,《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第12期。

Glagola C.R, Sheerly W. M. Partnering on Defense Contracts.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February 2002.

协同管理模式论文范文2

关键词:协同创新;高校科研管理;作用分析

高校是培养国家尖端科技人才的重要场所,是国家进行各项基础性研究的基地,是先进的科研成果诞生的摇篮。国家先后颁布一系列政策鼓励高校大胆地通过对各项体制制度改革促进科研创新,致力于将高校发展成高科研水平的研究所,比如“2011计划”[1]。高校内部各科研管理部门主要是根据学校发展的概况制订一系列发展规划,他们的工作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学校的科研水平。

一、协同创新机制下高校科研管理模式的现状

创新就是要打破传统管理模式的壁垒,完善协同管理体制,而科研管理则是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主导作用,建成具有高校专业特色的科研机制。尽管现在很多高校都在搞创新,可是一些基础性的问题仍然存在,比如资源获取途径、科研成果的转化、评价体系的完善等方面,以下针对主要问题做详细分析。

二、现行的高校科研管理模式面临的挑战

1.校内部的科研管理组织缺乏统一性,造成科研信息资源浪费。各层级组织都只是单一的上令下行的直线模式,缺乏对整体的全方位的管理与监督,上级的命令只是直接下达,没有经过整理补充。在高校中,科研管理模式大多是垂直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任务分配明确,但容易使不同的学科部门之间形成壁垒[2],影响科研人员创新能力的发挥,甚至阻碍科学创新的发展。2.高校针对有关科研的管理人员综合能力评估机制不健全。目前,各高校对科研成果及教师的绩效考核评价大多以论文形式进行,严重阻碍科研人员创新能力的发展。将论文同教师的科研项目申请挂钩,会使高校教师盲目地侧重论文的撰写而非科研成果能否运用于实际,这对于那些具有生产性的研究是致命的误区。3.高校内部各层级管理部门职能不完善,影响科研成果的完善效率。各部门之间的学术壁垒会影响科研成员的信息交流,减慢科研成果的研发进度。各高校的研究需要和外界的企业、科研机构等合作[3],而各方面的工作大都是在校内开展,因此,校外组织并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对科研工作的了解滞后,科研管理部门处理不好校内与校外组织的关系,严重影响科研成果的完善效率。

三、高校科研部实施协同创新机制下的管理模式的作用分析

1.协同创新高校的科研信息资源管理体系,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建立健全科研信息资源管理体系,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信息利用率。高校内部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各管理层级存在壁垒,部门间的沟通受阻,信息不能得到及时的利用。因此,对高校内部的信息资源要统一管理,减少浪费,确保每一个部门都获取足够的人、物、财等资源。2.健全科研评估机制,制定一系列合理的奖罚制度。目前科研的评估机制大多以论文的数量为标准,不能真正评价出科研成果的含金量,因此必须改善科研评估体系。首先根据科研项目的类型对其科研成果进行差别评价,比如对于实用性较强的项目应以能否为社会带来经济效益及效益的大小作为考核依据,而对于长期、重要的项目,可根据研究的进度进行分期考核。3.变更创新交流平台,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如今高校的科研项目是和校外企业联合进行的,成果的转化率低是科研工作的常见问题。科研部门作为学校与社会的连接纽带,创新二者之间的交流平台,定期沟通,形成安全、稳定的信息来源渠道,能极大地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4],同时能使社会了解高校内部的科研实力,实现高校的科研工程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协同创新不仅在高校的科研管理方面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而且是促进国家科技文化创新及经济技术创新的重大措施。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孵化器,在开展科研工作的过程中,应当更注重协同创新机制的运用,对科研管理模式进行全方位改革,健全管理机制,提高科技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增强学校本身的综合竞争能力,争创世界高科研水平的高校。

参考文献:

[1]朱虹凌.协同创新背景下的高校科研管理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2015,19:29-31.

[2]曹青林.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14.

[3]杨登才,石照耀,韩宇,熊可慧.协同创新机制下高校科研管理模式探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5,10:31-33.

协同管理模式论文范文3

[关键词] 新管理理论 丛林 协调内核

一、引言

现代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导致企业管理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的探讨与研究,新理论层出不穷,新管理理论丛林正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实践证明,新管理理论丛林是对传统管理思想的继承发展,构成了当代管理思想的基石,指导当代企业管理的实践。本文将着重分析新管理丛林中主要理论体现的协调思想,为日渐增多的协调问题的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新管理理论的协调内核

1.学习型组织理论

学习型组织理论从系统观出发,认为学习型组织是通过“自我超越、改变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五项核心修炼将各项要素聚集成心整体,以寻求最大综合效应,这五项修炼相互聚集和影响,共同演变学习型组织这种创新。“自我超越、改变心智模式”包含了个人心智的协调,具有个人修为的特征;“建立共同愿景”是以组织的共同目标、价值观和使命感整合协调组织成员的行为,而这种协调通过“团队学习”实现,可以充分有机调动个体的工作努力程度,发挥集体智慧,提高组织应对环境改变的能力;“系统思考”有助于掌握学习过程中各种资源和行为道德动态搭配。显然,作为传统系统学派的继承者,学习型组织不仅接收了系统学派的协调观,而且更进一步提出学习型组织的及其五项修炼都显著的具有协调功能。

学习型组织理论为理解组织发展提供了一种学习机制的思考方式。事实上,科学管理倡导工人通过掌握科学方法、标准工具提高生产率的思想就是这种组织学习机制的一种具体体现。确切的说,在学习型组织理论看来,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是协调组织各种资源最佳匹配和解决组织发展问题的有效方式。而且,在其他理论的相关文献中,例如对于企业技术能力积累、流程再造、知识管理等,都可以看到类似的观点。另外,学习型组织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具有健全的学习机制),涉及组织变革,因此,根据五项修炼的内容,对于一个具体组织来说,构建学习型组织,是一项战略管理、组织变革、企业文化变革、智力资本和人本管理等理论相互作用、融合的过程和结果。

2.企业能力理论

企业能力理论作为战略管理研究的主流,包括“核心能力观”和“整体能力观”两种典型观点。前者认为核心能力是(组织)竞争的根基,不仅包括沟通、跨组织边界的任务承诺,而且包括各层级的员工和任务,是组织中积累性的知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多样化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各种技术的知识,同时也协调工作的安排和价值的传递。通过这种协调,是组织的核心能力最后转化为核心产品。后者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强调组织价值链中的整体优势,人为整体能力主要表现为组织成员的集体技能和知识以及员工相互交往方式的组织程序。很显然,实现这种整体优势的关键是组织内部各种能力、知识和资源之间必须相互配合并保持协调比例。

企业能力是协调与整合通过市场提供的通道获取的各种资源获得的,因为作为企业能力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必须首先与企业人力资源或其他资源结合,在组织协调机制的作用下,得到积累的并改变取之能力增强方向。由此可见,企业能力获得是组织学习的过程,来源于经验规范和价值观的传递和整合,以及组织成员的相互适应,是组织局部协调和整体协调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旦组织建立核心能力,便可将其与不同的相关创新结合,构建新的创造和发展,进而促进企业的整体可持续发展。

3.新企业组织理论

该理论认为,在新环境下,通过重新整合组织要素、提高组织适应性、建立有生命力的组织机体实现企业组织变革,表现为组织结构扁平化、分权化、柔性化、横向一体化和开放化。这些表现都是组织对劳动分工日益复杂、市场环境变化迅速的一种适应和调整。实践表明,这些适应和调整更重要的是组织价值观和基本经营理念的改变。企业再造正是实现这种改变的途径。

企业再造要求企业彻底重新思考已经形成的分工思想、等级制度、规模经营、标准化生产和官僚体制,具体体现为经营目的、企业文化、流程和业绩的变革,以及以人为本理念和人力资本管理实施,在包括技术、知识、管理者的任务和角色、组织权力和职能等方面都将发生深刻变化。根据文献[5]提供的大量再造实例可以知道,企业再造并不是可以简单而任意实现的,它是建立在组织发展与环境变化必须协调匹配的理念指导下,根据具体组织面临的具体条件和因素变化,采取与之匹配的技术、人员配备、方式等的一系列彻底变革。

这些变革的最直观反应是组织结构形式的变化,代表性形式为网络型组织、中间层组织、团队、供应链等形式。大量研究表明,这些形式都具有协调职能特征。

(1)网络组织是一种资源共享的组织安排,通过层级、市场、对等伙伴、等协调方式管理其中的依赖关系。

(2)中间层组织作为介于科层企业和市场之间组织形式,包括虚拟型组织、战略联盟等形式,以信任和契约为协调机制,通过数据、知识、技术共享等方式协调行为,能够产生比直接的市场或企业交易费用更低的协调成本。

(3)团队是一群有特定目的、被委托予足够权力解决一定问题的人相互合作的组织形式,没有层级制度的约束和限制。因此,团队成员合作完成团队任务的过程必然是一个不断协调的过程,除了正常的沟通和交流之外,组织认同、社会表现的心理机制以及任务协调活动也是团队管理的重要协调方式。对于从事创新的研发团队来说,日常细微的调整、改进和协调,都非常有可能成为组织创新成果的重要来源,但是一个限制性前提条件是团队成员认同的氛围、有高的忠诚度和好的合作关系。

(4)供应链是基于“竞争――合作――协调”机制的网络,包括一个企业内部的各种环节联系,也包括不同个体之间的各种业务联系,是典型的需要协调的系统,协调是其稳定运行的基础。因此,一个供应链中存在两种层次不同的协调机制,从而采取的协调手段和协调技术也不尽相同。供应链管理就是从垂直和水平两个方面协调和控制供应链成员间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使供应链整体效益最大化。

4.知识管理理论

知识管理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的途径。这种管理改变了传统管理模式,以公共和私有的知识和隐性知识为管理对象,通过构建知识库,促进两类知识之间相互转化、吸收和整合等知识的运动,从而带动物质、资金和价值的流向。由于知识的可编码性、可获得性,以及私有制使得产权问题,因此存在建立促进两类知识转化的协调机制,包括在技术、制度、知识存储模式等方面。另外,由于私有知识向公共知识转化的过程中存在个体资源外在化的问题,对于组织的知识管理来说,开放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也是一个有效的协调方式。

在个体知识转化成为组织知识之前,常常以隐性知识和技能的形式依附于人力资源而存在,并以智力资本中的人力资本表现出来。根据智力资本理论,必须对这种资本进行管理,像泰勒科学管理那样发挥个体潜能,例如通过学习、交流和相互共享知识,才能够发展、更新和利用个体的这种隐性知识。而这种管理,在众多的协调管理研究文献中被认为是一种非正式的沟通协调机制。

组织知识管理的一个显著的技术要求是信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的发展,包括人工智能、决策技术、人机交互模式、数据仓库等的广泛应用,通过这些技术搭建不同知识相互接触和彼此整合的平台,例如,在技术创新过程中,这种平台就协调了不同创新人员和阶段的问题解决和知识开发的步调。由此可见,知识管理并不是简单地采用信息技术,而是一种综合了开放的文化和价值观,有利于知识传递的技术、制度和组织结构渠道,以及高质量人力资本的管理模式。对于传统企业来说,采用这种模式是一种战略决策,并且需要协调新旧模式之间的冲突。

协同管理模式论文范文4

关键词:企业并购 产销研 协同效应 评价体系 PAN模型

一、引言

全球经济一体化给企业带来巨大市场机会的同时也对其面临的市场环境提出了新的挑战。企业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来完成产品价值链上的所有流程,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等是难以实现的,因此,一些企业通过并购来寻找能够支撑企业产销研流程的方法,使企业所有利益相关者协同工作,共同实现企业目标,以求得长期稳定发展。产销研协同是在一定的信息技术和商业环境下,以“协同”理论为基础的新型管理模式。在对企业产品的产销研各环节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具有科学实践性的企业产销研协同评价体系,帮助企业进一步完善产销研协同的经营管理模式,使企业能够快速响应市场环境变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研发出市场所需并且顾客满意的产品,使企业与消费者共享产销研协同成果。

二、 理论综述

(一)协同效应相关理论 协同效应理论由美国学者安索夫首次提出,并运用到经济管理领域,与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相结合。他认为协同是 指“企业的整体价值有可能大于各部分价值的总和,或者说企业取得有形和无形利益的潜在机会及这种潜在机会与企业能力之间的紧密关系”。日本学者伊丹广之认为协同的真正来源不是互补效应,而仅在公司开始使用它独特的资源,如商标、顾客认知度或是技术专长、企业文化这样的无形资产时,才有可能产生真正的协同效应。由于这种协同效应很难被对手模仿,因而能够给公司带来更持久并且无可取代的竞争优势。马克·L·赛罗沃提出协同效应必须放到竞争环境中去考虑,它应该是合并后公司整体效益的增长超过市场对目标公司以及收购公司作为独立企业已有预期之和的部分。国内学者对协同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财务、无形资产、经营管理等方面。许明波从财务协同效应的角度论述了协同效应三种表现形式:合理避税效应、价值低估效应、预期效应等;刘文纲从无形资产的角度进行阐述,认为企业并购中的品牌优势、专有技术、企业文化等优质无形资产的扩散可以产生协同效应。林祥对协同效应的定义源于两个角度,即企业核心资产与核心能力,核心资产的协同是提高公司的整体价值;核心能力协同是巩固并提升企业核心资产的内在价值。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协同效应的研究分为企业内部协同效应与企业间协同效应两种。企业内部协同效应侧重于企业在多元化经营发展时期,其内部不同业务部门之间进行资源共享、管理协作等活动,以使企业实现至少与预期目标相等的价值增值。它从静态角度对协同效应进行解释,在企业并购活动中并不适用。因此,我们从企业运作动态化视角将企业并购后的协同效应定义为:企业并购后所产生的整体效益大于各公司作为独立企业已有预期效益之和。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总结归纳,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将企业的协同效应分成七个类别:超加性协同效应、价值链协同效应、企业群协同效应、无形资源动态协同效应、核心能力动态协同效应、管理协同效应。在企业的实际运作中,对价值链协同效应、企业群协同效应以及管理协同效应研究的较多,从产销研角度对企业并购后的协同效应进行研究的几乎没有,这也体现了本文研究价值所在。但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协同效应,其本质上都包含正向协同效应和负向协同效应,而大多数学者只注重对正向协同效应的评价研究,忽略负向协同效应的存在以及其对企业发展的威胁。因此,这也对协同效应研究提出了新方向,即如何从正、负两个方面对并购后企业产销研协同效应进行评价。

(二)协同效应评价模型 目前国内外关于协同效应的评价模型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净现值评价模型。该模型认为企业的协同效应主要由四部分组成:营业收入的增加(R),企业对资本需求的减少(C),企业税收的减少(T)与企业成本的降低(c)。

(2)并购协同效应模型。假设有两家公司,分别是公司A和公司B,市场上流通的所有股本数量为MA、MB,每股面值为PA与PB,假设PB>PA。两家公司合并前的市值分别为:MA×PA、MB×PB。合并之后新公司C的股本数量为:MA+MB,新股价格为PC,合并之后的C公司市值为:V=PC×(MA+MB)。协同效应的计量公式为:

当S>0时,说明合并后企业协同效应良好;当S=0时,说明合并后企业无协同效应;当S

三、产销研协同效应评价指标体系

(一)指标选取 基于文献研究引出的问题,首先应选取指标对企业正、负协同效应进行评价,而评价指标的选取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最后的评价结果。因此,要依据一定的原则来选取能够对企业并购后产销研协同效应进行综合评价的指标。本研究依据科学性原则;代表性原则;可量化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利益相关者原则;和谐性原则对产销研指标进行选取。通过对中外近百篇文献的研究,对协同效应进行评价主要围绕管理协同,如管理人员削减、部分行政官员解职、办公机构精减、办公地点合并等;经营协同,如成本节约、销售率增加、劳动生产率提高、创新能力提高等;财务协同,如合资成本降低率、举债能力提升等;无形资产协同,如:并购后企业知名度促进产品销售量增加,企业文化提高企业凝聚力、生产率等,其中涉及负向协同效应以及产销研协同方面的指标很少。因此,对6家企业及相关专家进行实地访谈调研,收集提取了28个产销研协同效应评价指标,并通过问卷的形式从生产协同、销售协同、研发协同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甄别和选取。以下为各专家认为各评价指标对于不同评价维度重要程度的问卷统计结果见表(1)。

(二)指标体系构建 从分析结果中去掉重要程度最低的指标,并结合具体的评分标准建立了企业产销研协同效应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从产销研正、负协同效应两个维度,以李克特5级量表的五个维度结合十分制打分法对其进行综合评分。表(2)为产销研协同效应评价体系的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该评价体系由6个一级评价指标,34个二级评价指标以及评分标准组成。其中正向协同效应评分标准由高到低进行评价,相应分数也是由低到高,而负向协同效应的风险等级是有低到高进行评价,但相应分数是由高到低,也就是风险越低评分越高。与其他评价体系相比,该评价体系有其自身优点:从正、负两方面对产销研协同效应进行全方位评价,既能了解企业正向协同效应又能识别企业负向协同风险,对企业经营管理起到很好的预警作用;评价指标打破过去学者过分专注以财务指标来衡量企业协同效应的惯例,更多的引进非财务指标,体现了该评价体系的科学合理性;评价体系中引进了“社会生态友好性”、“伦理道德风险”等非财务指标,说明该评价体系在关注企业效益增长的同时,提倡对社会环境、社会责任、社会道德等方面的关注,使整个评价体系更加人性化,更加追求企业与社会长期和谐发展;评分标准采用了利克特5级量表,使得评分者能够更准确的对难以量化的指标进行评价。

(三)指标权重设计 通过研读中外文献发现,关于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有很多,如01法(又称强制排序法)、多比例评分法、环比法、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等。其中01法与多比例评分法是将各评价指标两两对比,重要者得1分,次要者得0分,最后采取一些修正的方法来修正得分,计算指标权重;环比评分法与其相似,但不同之处在于需从比值中取出最小值作为基数,这个基数一般情况下取1,并用这个基数依次去修正其他比值。专家打分法是各行业专家根据自己的经验对指标进行权重评价。上述几种权重计算方法,不同程度的受到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并且没有形成层次与体系,其结果的科学合理性得不到保障。因此,本文采用专家打分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对指标权重进行计算,在减少人为主观因素影响的前提下,形成层次清晰、整体性强、精确度高的指标权重计算体系。

四、产销研协同效应评价模型

(一)模型构建 本文在协同效应评价模型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模型,即从正、负协同效应两个方面来综合衡量企业并购后产销研协同效应。该模型以正向协同效应(Positive synergistic effect )和负向协同效应( Negative synergistic effect)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组合命名,即PAN模型。PAN模型兼顾了企业投资人、消费者、企业经营管理者与企业利益相关者利益,重视企业风险,考虑企业发展前景,因此,构建以下模型:

(二)模型评价结果说明 由上式(1)可知,PAN模型的计算结果为正协同效应值与负协同效应值的比值,其计算结果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当PAN>1时,说明企业并购后产销研正协同效应大于负协同效应,企业产销研整体协同效应情况较好。企业处于高速和谐发展的状态,通常这种结果是企业管理者共同追求的。当PAN=1时,说明企业并购后产销研正协同效应与负协同效应相等,有无协同效应对企业的影响并不大,同时也说明企业发展处于瓶颈期,需要通过一些方法实现自我突破。当PAN

五、结论

本文研究发现,关于企业协同效应评价模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并购中的财务、无形资产、经营管理类等方面,而涉及产销研协同效应评价的研究较少。因此,为了使该部分的研究更加充实,解决企业并购后产销研协同效应评价的问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评判等方法构建了企业并购后产销研协同效应评价PAN模型。该模型从正协同效应与负协同效应两个维度,生产、销售、研发正、负协同效应等层面,并且综合考虑了企业财务、非财务、企业投资者、利益相关者、消费者等因素对其进行评价,较之以往研究只注重正向协同效应有所创新。该模型中涉及的评价因子及数据容易获得,计算方法简便易操作,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白巧兵:《协同商务环境下企业协同能力的构成和评价研究》,《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2]熊励、陈子辰:《协同商务理论与模式》,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3]李积慧:《济钢实施产销研一体化工作实践》,《经济与管理》2008年第6期。

[4]王淑营:《面向制造业产业链的协同商务平台集成框架》,《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5]张洪涛、巩向力:《论钢铁企业深入推进产销研一体化运作必要》,《财经界》2010年第14期。

[6]吴祈宗:《运筹学与最优化方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

[7]H·Igor Ansoff.Corporate Strategy:An Analytic Approach to Business Policy for Growth and Expansion, 2010.

协同管理模式论文范文5

根据耗散结构理论,系统内部自组织进化形成的条件有:开放及开放达到一定程度、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一旦达到这四个条件,按照Haken的观点(P93),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将通过竞争并协同起来,从而使竞争中的一种或几种趋势优势化,并最终推动整个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状态,即自组织起来。根据笔者前期研究,商业生态系统自组织进化同样需要满足这些条件。

二、商业生态系统管理模式分析

借喻于自然生态理论,JamesF.Moore认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体间的关系和各生物体处理这种关系的做法与商业世界中的企业很相似”。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商业生态系统的创新管理模式———“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商业生态系统管理模式”,简称自组织管理模式。该模式的主要思想是构成商业生态系统的各个成员共同制定系统运行规则(协议),在遵守此规则(协议)下各单位成员相互竞争和合作,在系统内部创建条件形成超循环,从而实现商业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进化。自组织管理模式:A和B在遵守系统协议的情况下合作与竞争①通过共同制定系统规则(协议),促使商业生态系统在内部创造并形成自组织的条件。商业生态系统内部形成自组织的条件包括了“开放、远离平衡态、涨落和非线性作用”。根据笔者的研究,这四个条件是可以满足的。其中涨落和非线性作用是商业生态系统的固有特征,它们必然存在。②通过共同制定系统规则(协议),在商业生态系统内部形成进化发展所需的序参量。根据Haken的观点,如果某个参量在系统演化过程中从无到有的变化,并且能够指示出新结构的形成,它就是序参量。在实际操作中,商业生态系统内部各单位成员在不断的“竞合”中制定了各种各样的协议、规则和惯例等,这些就是商业生态系统发展的“序参量”,这些“序参量”促进了商业生态系统的演化发展。同时这些“序参量”(协议、规则和惯例等)反过来又规范着各个单位成员的行为。根据协同论的观点,序参量产生于系统内部的各个子系统相互碰撞。因此,主管部门(比如协会组织)或是主导企业(比如美国苹果电脑公司)在制定系统规则(协议)时应该充分听取并让下属各单位或合作企业参与共同制定,而不能关起门来单方面决策。③在共同的系统规则(协议)下,系统内各个单位成员相互竞争和合作,减轻了主管部门或主导企业的管理压力,系统运行更加高效有序,商业生态系统得于良性快速发展。宏碁集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施振荣先生提出并积极推行的联网组织理念正是这一思想的完美体现,在遵守集团协议的条件下,各集团成员可以在不报总部审批的情况下根据实际需要自行的合作和调整。

三、案例分析

本文以广州太平洋电脑城为例说明自组织管理模式的应用。广州太平洋电脑城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石牌,是全国重要的IT产品集散地,汇聚了全世界各类品牌的电脑产品、数码产品及各种配件等,1000多家商家云集于此,档次种类齐全的各种产品吸引着全国各地和港澳台地区及亚洲各国的顾客,每天光顾的消费者数以万计。笔者通过长期实地考察和与众多商家的交流发现,太平洋电脑城看似一个松散杂乱的批发零售市场,其实内部隐藏着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即本文提出的自组织管理模式。首先,广州太平洋电脑城是一个IT产品和服务销售的商业生态系统,其次该电脑城内部具备并形成自组织进化的条件。

1.广州太平洋电脑城是一个商业生态系统

根据笔者的研究,一个企业网络是否是商业生态系统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是网络内各参与企业的生态位分离;二是网络内各企业在竞争与合作中联结形成价值网;三是物质、信息和能量等在这个价值网里能够顺畅流动。首先,笔者调查发现,商家进入太平洋电脑城经营主要基于两个认识,一是社会流行趋势,比如苹果公司的产品很受欢迎,所以现在经营Iphone和Ipad及配件的商家特别多;二是商家自己的特长,因为有些商家老板本身就是电脑极客,对他们来说,切入自己擅长的领域既有趣又有利,当然这种情况可能会随市场的变动而发生转移,比如,有些商家可能发现,经营同样产品的摊位太多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选择转移经营重心或退出电脑城经营,所以,其结果是不同的商家经营着不同的产品,也就是说,太平洋电脑城内部的商家实际上生态位是分离。其次,太平洋电脑城主要集中于经营计算机产品、手机、数码产品、各种配件、办公设备及相关服务等,不同商家经营着不同的产品,比如有商家专注于经营计算机CPU,有的专注于经营电脑机箱,有的专注于经营电脑显示器,虽然商家间经营商品会有一定的重叠性,甚至很强重叠性,但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并不存在两个经营商品完全重叠的商家,比如即使是经营手机及配件,一个商家也不可能销售所有的手机和配件,毕竟手机品牌和型号非常多,所以商家间的相关性是很强的,他们不仅存在着激烈的竞争,更需要相互间的合作,比如装配一部电脑,不仅需要CPU,也需要机箱,还需要显示器等。最后,经营生态位的分离造成了商家间必须频繁地交流,而且这种交流是几乎无障碍的。每天太平洋电脑城开门营业,就有不少商家业务员抱着一大叠的报价单穿梭于其它商家,把本商家经营产品的今日报价知会相关商家,即使你没收到这个报价单,一个电话过去立马了解。比如,一般来说,商家并不会备齐电脑的所有部件,当消费者需要购买时,商家在与消费者确认好订单后,能很快在到各个商家处拿货,迅速备齐所有部件。所以,当你光临该“商业生态系统”时,你会发现商家们在不断地进行着产品和信息等各方面的交流。

2.广州太平洋电脑城具备形成自组织的条件

如前所述,一个系统要能够自发组织起来,形成耗散结构,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开放及开放达到一定程度、远离平衡态、涨落和非线性相互作用。广州太平洋电脑城生态系统满足自组织进化的条件。对于一个商业生态系统来讲,系统内的非线性作用和涨落是其固有属性,太平洋电脑城生态系统也一样。因此,本文重点讨论形成自组织的其它两个条件:开放和远离平衡态。①开放。太平洋电脑城是一个充分开放的商业生态系统,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几乎是任何人只要交上一定的场租费就可进入该市场经营;其次,任何消费者都可以前往购买;还有商家必须不断与外界(比如厂商和广告商等)进行着能量、物质与信息交流,才能维持正常运行等。②远离平衡态。判断这个条件是否满足的方法是研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是否均匀一致,系统的各个部分之问的差异越大,体系离开平衡态就越远。前文提到,太平洋电脑城内部虽然有竞争,并不存在两个经营商品完全重叠的商家,这种经营生态位的分离造成了商家间必然频繁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流,因此太平洋电脑城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系统。

3.自组织是该销售点的运作模式

自组织管理模式的基本思想就是商业生态系统内的各成员共同制定系统协议,在遵守此协议的情况下各成员相互合作和竞争,实现自组织发展。太平洋电脑城生态系统正是在自组织管理模式下运作的。首先,太平洋电脑城是一个商业生态系统,具备在内部形成自组织的条件。同时市场管理部门为了规范商家的经营,会制定一定的规章制度,比如不能经营等,除此之外,该销售点不同摊位间在长期经营中也形成了一些无形的习惯,比如内部相互调剂产品)等。这些规章制度和习惯等构成了主导太平洋电脑城商家发展的序参量。其次,太平洋电脑城的经营主体是各个商家,而不是市场管理部门。这与协同论的观点是一样的。因为协同论的基本思想就是,系统的运作或动力不是来自系统外部或系统的最上层,而是来自系统内部各个要素或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四、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商业生态系统管理模式的优点

①能够很好地处理企业专注和多元发展的平衡。企业需要专注,同样也需要多元发展准备。如何处理企业专注和多元发展的矛盾呢?本文提出的“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商业生态系统管理模式”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前面的案例中所提到的消费者购买电脑的例子,通过自组织管理模式,每个商家有效地平衡了多元发展与专注。②能快速反应市场的变化。有着共同制定的“序参量”的约束下,商家们可以随时合作,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而且成本极低,充分体现了高效率。③较低的管理成本支出。本文案例中,管理单位仅仅是制定相关经营规章制度、协调和收取相关场租费,而经营的主体是各个商家,所以其管理成本必然很低。

五、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商业生态系统管理模式运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协同管理模式论文范文6

论文关键词:机电设备,管理模式,协调机制

 

0 引言

地铁设备安装管理包含机电设备、系统控制、车辆设备三大类。具体来讲,机电设备分为机电安装(风、水、电)专业,包括车站、区间、车辆场段、控制中心内环控、消防排烟系统;车站、区间、车辆场段,给排水系统、气体灭火、照明、动力低压系统;车站电梯、屏蔽门系统。以及供电系统专业,包括110KV主变、车站、车辆场段,牵引混合变电所、电力控制、接触网、牵引供电系统、35KV区间电缆工程。系统控制分为综合控制系统通信、信号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车辆设备分为车辆及车辆配套系统和车辆段车辆维护设备。

设备安装及装修是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重点、难点之一,是工程建设的关键阶段,直接关系到地铁工程的质量和形象。设备安装阶段工期紧、任务重、难度大、环境复杂,系统性强,由于所处环境复杂,随时有可能面临突发问题,轨道交通建设单位的办事效率、决策速度、管理力度有必要达到最佳状态,因此建立有效的组织架构及协调机制至关重要,建立适合的组织架构和协调机制、管理模式是搞好安装及装修的关键所在。

1 设备安装阶段建设单位组织架构及协调机制实例

地铁建设是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协调是灵魂,合作是保证。通过建立合适的组织架构及协调机制,协调工作是业主的首要职责和重要职能。加强业主与监理之间、监理与施工方之间、业主与施工方之间的协调。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实行统一调度、统筹协调,共同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和滞后工程、难点工程、重点工程、复杂工程、起步工程的重点、难点问题。

轨道交通工程一般分为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两大部分,安装是建设工程的一部分。工程进展到安装、装修这个阶段交通论文,业主设备管理部门在职能上已经发生了变化,工作重心已经从设备采购演变到设备安装,变成了对设备安装工程管理为主的工作部门。此时如何成立有效地管理机构负责安装、装修等工作,就成为业主亟需解决的问题。而成立适合的组织架构对工程进展进行主持和安排也是全国地铁建设指挥部门普遍采取的办法。现介绍一些成熟的现场管理模式及协调机制。

1.1 以工程部为主体的模式

该安装装修管理模式为:以工程部为主体,抽调设备部、运营部等相关人员参加,行使安装、装修的管理、协调职能。在这一管理模式的主导下,在实施过程中,把安装、装修分成三个主题:

⑴ 车站设备即常规机电设备安装。以工程部为主,抽调设备部、运营部有关人员参加,依托项目部,各有关部门配合,公司总协调;

⑵ 系统设备安装。以设备部为主,工程部为辅,依托项目部,各有关部门配合,公司总协调;

⑶设备总联调。以运营部为主,设备部、工程部为辅,依托项目部,各部门协作,公司总协调。

该安装装修管理模式,体现了主题不同、主次不同、功能不同,责任主体亦相应做了变化和调整。

工程管理机构的设置,如图1所示。

图1 管理机构设置

其中,工程部车站设备安装组,负责整个风、水、电及其他常规机电设备安装,包括低压配电、照明、给水排水、环控、消防、装修等;工程部调度组,主要负责设备的运输、区间的占用、工期的安排、计划的协调管理。设备部负责系统设备安装部分,依托项目部,工程部配合,负责通信、信号、自控、高压供电等系统设备的安装。运营部(注:运营部为运营分公司的前身)负责总联调部分,组建与管理相适应的机构总负责,其他各相关部门配合。

1.2 以现场指挥部为主体的模式

该管理模式为设备安装现场指挥部对设备安装和车站装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组织领导,强化工程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投资控制。对施工中发生的问题有最终决定权。

现场指挥部管理机构的设置如图2所示期刊网。

图2 业主组织机构

现场指挥部办公室是现场指挥部委派的机电设备安装和装修工作的总调度,全面负责各项目管理部和监理、施工、设计、集成等单位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和评定(考核)工作,全面落实现场指挥部提出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投资控制的总目标。

项目管理部是现场指挥部派驻现场的工程管理机构,在现场指挥部的领导下,在现场指挥部办公室的组织、协调、监督下行使业主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指导、组织、监督和管理权力,具体落实对项目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投资控制。

该协调机制的建立可以从三个层次上进行探讨,即决策层、执行层、信息层交通论文,外加一个无处不在的技术支持平台,以实现各协调管理机制的功能。

决策层主要建立决策机制,着重于制定项目目标和任务分解,处理工程项目内外部之间的有关事务。由工程项目的协调管理机构来负责工程项目的整体协调管理,如有关规则的制定、参与方的选择与淘汰、重大冲突与矛盾的消解等活动,其形式是定期或特定的协调管理会议,一般以合同、规章制度、参与方的责权利等方式明确下来,对所有成员具有强制性。

执行层主要包括合作机制、沟通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是工程项目协调管理最为关键的部分,也是最为复杂的部分,由项目协调管理委员会通过这些机制去执行具体的协调管理活动,如各参与方的实施进度协调、材料设备供应协调、合同的具体实施协调等。采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即可进行现场协调也可采用会议协调;即可由事务双方协调也可通过第三方进行协调。

信息层是前面两个层次予以实现的基础,为协调管理活动提供各种数据和信息支持,完成相关信息和资源的集成与优化调度,以更利于各种协调管理机制的贯彻实施,同时也可将协调管理机制产生的效果进行反馈,便于协调管理者判断机制是否适宜以及有无改进完善的之处。

技术支持层在协调管理的任何层次和任何协调管理机制中都发挥重大作用。因为工程项目协调管理决策是基于并行工程环境的分布式群体决策模式,由各参与方按某种方式组成决策群体,通过计算机协同工作环境、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提供支持、协调管理功能。由于这些技术支持的保障,工程项目可以实现各参与方之间、人员之间的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等多形态的协调管理方式。电话、传真、远程文件传输、网页浏览公告版、电子邮件、网络会议可分别实现这几种不同的功能,而且网络安全技术也为各参与方之间的协调管理提供了安全保障。

1.3 以总公司建设处为主体的模式

该管理模式的建设处是买方管理机构的职能部门,对所有建设合同具有管理权和决定权,其下达的各种指令,均为买方的最终指令,具有完全约束力。

设备工程的安装装修管理机构的设置如图3所示。

图3 安装装修管理机构

其中,地铁总公司起到统筹领导,统一部署的职责。由建设处主管,下面组建土建科、综合科、前期科、技术科、车站设备科、系统设备科五个科室。土建科主要负责土建施工、工程管理等工作。综合科主要负责财务管理、甲控材料管理等工作。前期科主要负责工程报批、前期征地拆迁、管理迁移、施工准备等工作。技术科主要负责设计院管理、图纸管理、技术管理等工作。车站设备科主要负责供电、通风、空调通风、AFC、FAS、EMCS、电扶梯、综合信息等工作。系统设备科主要负责车辆、信号、车辆段、安全门、PIS等工作。

2 关于地铁机电设备安装现场管理模式及协调机制的一些建议

机电设备安装阶段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关键阶段和节点,施工作业复杂,牵涉部门单位众多,施工协调难度非常大,建立一个科学、合理、高效,并符合地铁业主特点的现场协调架构和机制对于机电设备安装施工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并进而影响整个地铁工程的成败。而各地铁业主的组织架构不尽相同,由此而来的现场管理模式也略有差别,但我们仍可以从中找出一些共性,以供相关单位借鉴。

⑴ 按照相关城市已建线路的经验,在公司层面建立一个机电设备安装阶段现场协调组织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交通论文,这样可以从公司(指挥部)的高度统一、有序、高效地指挥和协调纷繁复杂的现场安装工作。这一组织可以是在现有公司组织架构的基础上新设立的临时机构,也可以不设立临时机构,只是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来进行管理。但有一条是普遍适用的,那就是由公司(指挥部)层面的一个负责人来担任协调组织(机制)的总牵头人,统一领导和指挥机电设备安装施工,从而建立统一的指挥协调机制。

⑵ 在设备安装期,通过搭建沟通平台,建立实施多方协调的机制,确保运营人员全过程参与,熟悉掌握设备的结构和特性,在实现设备高质量、高速度移交的同时,建立并实施完善的生产运行及安全管理制度,达成从建设到运营的平稳过渡。

⑶ 通过实行指挥部现场办公、定期召开现场协调会等方式,搭建沟通平台,针对特定问题与有关人员联系,彼此交换意见,建立协调机制,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3 结论

鉴于地铁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复杂性、地铁业主情况的差异性,各地铁公司在安装阶段的管理模式和协调机制不尽相同。本文在总结各不同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探讨了业主在此阶段管理思路的共性与注意要点,以期为新建地铁单位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诚,赵峰,杨续斌.“建管结合、无缝交接”管理模式的探讨[J].中国三峡建设2004,(6):65-67.

[2]王育辉.公路建设项目业主的组织管理机制[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报, 2006(1).

[3]陈辉华,等.大型建设项日组织运行机制模型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08(3):13-17.

协同管理模式论文范文7

关键词:Web2.0;协作学习;Blog;Wiki

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新理念、新技术被不断借鉴和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其中,借助Web2.0技术实现的协作学习平台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求异思维、批判思维、探索发现精神和与学习伙伴的合作共处能力,已经成为网络环境下重要的教学模式。

2 Web2.0在协作学习中的应用

2.1 协作学习的概念

协作学习是一种组的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方式中,对某一个主题感兴趣的成员组成一个学习小组,组成员通过语音、文本等形式交流自己的经验、观点,对问题进行探讨,相互请教,相互帮助,最终共同完成学习目标[1]。

2.2 Web2.0的概念和特征

Web2.0是相对于Web1.0提出来的,以Blog、TAG、SNS、RSS、Wiki等社会软件的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割、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互联网新一代模式。

和Web1.0相比,在用户行为模式上,Web2.0将单纯的“阅读”模式发展为“共同建设”的写模式;在内容单元上,由“网页”向“微内容”发展;在交互性上,由“留言板”形式发展为P2P和Ajax形式;在运行机制上是由“Client/Server(客户端/服务器)”向“Web Services(Web功能)”转变。这些重大的革新都促使Web2.0从原来的自上而下、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的信息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由用户集体主导的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体系。Web2.0的核心特征是以个人为中心和以自组织为中心。

2.3 Web2.0的应用

(1)Blog博客:Blog是以日记的形式在网络上流水记录和发表自己的个人内容的一种形式,并提供了多种文档归类方法、检索查询功能和交互方式。在协作学习中,Blog作为学习者知识管理工具进行学习创作和积累,是协作学习中个体性的体现;同时也是所有学习者分享和交流信息的平台。

(2)Wiki维基:Wiki是一个超文本系统,其页面由多人共同书写和维护,所有用户都可以基于浏览器对Wiki文本进行浏览、创建、编辑、修改或者恢复到原先状态,对共同的主题进行知识扩展和深入探讨,自然成为所有用户共享某领域知识的平台[2]。在协作学习中,利用Wiki建立师生互动的教学信息展示平台,促进小组内部的探究性活动开展,帮助学习者拓宽知识获取来源和支持渠道,促进集体创作和个体的知识建构。

(3)RSS是Web站点之间内容共享的数据交换规范。在Blog中增加以RSS规范格式输出的XML文档生成功能,就可以让很多新闻聚合工具软件很容易找到并自动获得某个Blog中的更新内容[3]。Tag是用户自发定义的平面非等级标签。在协作学习中,它们能够自动聚合最新的教学资源,实现知识的管理和分享,推动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和评价。

3 Web2.0协作学习平台的设计

针对具体学习课程,借助Web2.0应用(如Blog、Wiki、RSS等),创建协作学习平台。本平台提供必要的支持工具,实现了对课程教学资源的管理、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体现了学习者在协作学习中的活动主体和创造主体地位,平台功能模块图如图1所示。

(1)用户管理模块:该模块用于管理用户的信息,实现用户注册、注册用户登录、不同类型的用户具有不同的权限,便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引导和对正确观点的肯定。

(2)资源中心模块:文字教程是教师以网页形式的知识教案和相关教学资料;下载中心提供了有效资源的上传和下载功能,方便用户快速获取所需资源;知识博览RSS自动筛选和聚合教学信息和资源、跟踪学生学习进展、提供优秀相关资源的链接地址;Wiki知识库属于资源中心和讨论中心,因为Wiki知识库是所有用户依据知识条目不断补充、共同修改和完善形成的资源,在这一过程中,用户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协作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3)讨论中心模块:教师通过个人Blog将教学资料归档,方便学生阅读学习;学生通过个人Blog发表、编辑、删除学生日志,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管理,作为个人知识的展示平台不仅能够让他人阅读,还能够接受他人的反馈意见;BBS论坛提供学习小组之间的讨论和教师答疑功能。

(4)资源搜索模块:用户可以输入相应的关键字按标题在各模块中查找相关资源,也可以利用标签工具,对具有指定标签的内容进行分类浏览。

4 结束语

基于Web2.0技术设计的协作学习平台不仅包括教师的知识授导,更主要的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学习者之间相互协作、对知识的分享和讨论,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明.Blog-Wiki在协作学习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5:19-20.

[2]陈立华,徐建初.Wiki:网络时代协同工作与知识共享的平台[J].中国信息导报,2005(1):51.

协同管理模式论文范文8

关键词:金融创新 金融监管 协调机制

1.绪论

金融创新产品不断增多,如何选择一种既符合当今时代要求又适合我国金融业发展的监管模式成为目前的研究焦点。金融监管对金融创新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Peltzman(1976)深入探讨了利益集团争取自身利益的博弈均衡是如何决定政府管制供应的,Posner(1975)认为,监管者的存在都是由利益集团造成的,“监管”名义上为公共利益服务,实际上为特定利益集团做事。Giorgio等(2005)提出,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背景下,金融监管协调主要采取功能性监管模式;随着金融混业经营,统一监管引起了普遍关注,Masciandaro(2007)、Cihak和Podpiera(2008)、Masciandaro和Quintyn(2009)等学者集中讨论了统一监管是否能仅仅依靠央行进行。针对混业经营,Claudio Borio(2003)提出加强宏观审慎性监管才能避免金融不稳定性,Ranee Jayamah(2007)提出更实际的方法是监管当局之间更紧密的协调。张强、王忠生(2004)认为我国的分业监管协调合作应该是一个较长时间的制度安排。李连友,罗嘉(2008)提出应基于协同学来构建我国金融监管协同机制;李明凯和杨富玉(2009)提出需要构建金融协调监管服务平台以实现“资源共享、协调合作、标准统一”,研究了中央银行与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之间以及三个分业监管机构之间应如何协调。

论文在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理论和层次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金融创新视角下我国金融监管协调中存在的问题,借鉴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国际经验,提出了我国建立对金融创新产品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对策。

2.金融监管的分类及层次

金融监管有分业监管和集中监管(统一监管),二者各有利弊。分业监管是指对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监管由不同的监管机构来完成,非常适用于金融业务专业化分工经济体。集中监管指一国所有金融领域活动都由某一监管机构进行集中统一管理。集中监管的优点在于适合金融混业经营,合理配置监管资源、获得监管规模效应、降低监管成本,消除监管真空与重叠,有利于监管协调。但集中监管体制的有效性依赖于内部组织结构安排的合理性,如果金融监管机构的权责划分和专业化监管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那么,集中监管体制也会导致分业监管的一些弊端。

由于任何单一监管模式都存在不足,而金融监管是一种全局性的行为,金融监管目标因此也是多重的,既要关注安全,也要关注效率。因此,无论是集中监管还是分业监管,在实践中都需要一种矩阵式机构模式。金融监管的协调,实际上就是关注各监管机构的监管工作是否和谐一致,整体上是否有效率。金融监管协调可分为金融监管理念的协调与金融监管机构的协调两个内容。而后者又至少分成两个层次,一是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机制(如果是集中监管,就表现为机构内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二是金融监管机构与中央银行及国家相关行政部门的协调。

3.金融创新视角下我国金融监管协调中存在的问题

从量上看,我国金融创新无论是相对于金融机构的业务总量,还是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都是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也落后于亚洲的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从质上看,我国金融创新种类贫乏,创新层次低。我国金融创新水平落后,产品匮乏,数量有限,也间接导致了我国金融市场发育不全、结构不平衡、金融机构之间以价格竞争为主、金融机构盈利增长空间有限等一系列问题。

3.1分业监管模式,协调存在问题

我国目前是典型的分业机构监管模式。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由银监会监管,证券公司由证监会监管,保险业由保监会监管。他们之间设置监管联席会议,协调相互的关系。但是,联席会议没有发挥预想的作用,金融监管协调在制度建设与实践操作中都存在问题;对中国人民银行的作用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监管体制设计中对金融创新存在监管真空;部分企业集团公司控股下的银行、信托、证券、保险之间的业务往来,形成了事实上的混业经营。但无论是在法律上还是在实践中,没有明确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主体和适用法律,只有在金融控股公司出现风险时,如处置德隆集团问题上,事后性的一事一议,没有完整制度化条文可遵循,更说不上在金融控股公司内部设置科学、合理的防火墙。

3.2协调机制的缺失对金融创新的不利影响

监管真空的存在以及协调机制的缺失,对我国金融创新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问题。现在的监管体制以及合规性的监管理念压制了金融机构创新的主观能动性。

由于缺乏监管疏导,会诱导金融机构在创新过程中更强调盈利性、忽视安全性,当创新业务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易引发较大的风险。这种起源于监管缺失的风险却会被完全的附加在在金融创新活动自身之上,放大了金融创新的负面效应,抑制了金融创新的发展。金融创新总是伴随着金融风险的,有效规避风险的手段是通过合理监管以及完善金融创新活动来使风险最小化,或以金融创新收益弥补风险。但由于我国对跨行业金融创新活动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因此,当出现风险时,这些地位不明的创新很容易被“一刀切”的禁止,而不是找问题寻方法以规避风险。例如汽车借款履约保险出现大面积风险后,车贷险条款费率就被监管部门废止。

4.美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国际经验

4.1监管模式

美国1999年的《金融服务一体化法》创设了独特的伞形功能监管模式。具体的说,对于拥有银行、证券和保险子公司的金融控股公司,由银行监管机构、证券监管机构(SEC)和州保险监管机构分别对其相应的业务/功能进行监管,包括制定各自的监管规章、进行现场和非现场检查、行使处处的裁决权等;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联邦储备理事会(FED)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总体监管。其监管结构如伞形,因此也被称为“伞形监管”。

4.2协调的制度安排

法律对各监管机构的职责划分有明确的界定。例如联储通常负责控股公司层面的监管,只在必要时对其银行、证券或保险子公司进行有限制的监管;若各功能监管机构认为联邦储备理事会的有限制监管不适当时,可在功能范围内优先行使自己的裁决权。为避免重复与过度监管,联储必须尊重金融控股公司内部不同附属公司监管当局的权限,尽可能采用其检查结果。美国分业监管模式非常强调事前协调、相互遵守监管规章和建立冲突解决机构。

4.3信息收集、交换与共享方面的制度安排

由联邦金融机构检查委员会建立统一的报表格式和要求,五家监管机构监管对象的常规数据和报表由联邦金融机构检查委员会统一收集。各监管机构不仅共享数据和信息,而且共享检查、调查报告及其与金融机构的往来文件。例如银行监管机构有义务应SEC的要求向后者提供从事证券业务的银行有关信息;SEC在对投资银行控股公司或其联营机构进行监管时,应最大可能地接受可以满足其监管要求的、由另一监管机构提供的报告或检查结果。

4.4检查职能

OCC负责监管国民银行,联储监管州注册会员银行,FDIC监管州注册非会员银行。各监管机构根据以上分工对监管,或联合进行检查。联邦金融机构检查委员会对名监管机构的检查活动进行统一和协调,以减轻被监管机构的负担。

4.5国际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通过对美国监管模式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启示:

第一,协调机制的设计应遵循权责明晰、减负高效的原则。

第二,信息收集实行分工并建立信息共享制度。

第三,通过法律的强制力保证协调机制的运行。

第四,成立专门的机构执行协调职能。

第五,联合检查和委托检查相结合。

5.促进金融创新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对策研究

5.1协调机制建立的原则

第一,协调机制的建立应体现审慎的监管理念。

第二,协调机制中分工的模式的出发点应从机构监管逐步转为功能性监管。

第三,协调机制的设计应是多层次、动态的、全面的体系。

第四,协调机制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到成本与收益的问题。

5.2金融监管模式的改革

由于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体系存在较大的漏洞,因此,在设计监管协调机制之前,应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两者是不可分的问题。我国金融监管体制中没有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因此,建议采纳美国的伞形监管体系,由中央银行负责对金融控股公司的整体监管,在人事安排上,可以借调三大监管机构的工作人员。另外,由于我国人民银行与三大监管机构在行政级别平等,因此,四者间的协调应额外设计一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该委员会直属国务院,人民银行与三大监管机构派出人员参与其具体工作。监管模式的改革如图1所示。

5.3协调机制的制度安排

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除了需要监管模式的改革,还需要制度上的安排。具体如下:通过立法手段直接规定各监管机构的协调合作框架,对它们的职能做出明确规定,使监管协调合作做到有法可依;通过签署《谅解备忘录》,规定监管协调实施细则和相应制度安排。

5.4协调机制的具体内容

(1)进一步明确和落实主监管机构的责任

依据功能性监管原则,对交叉性金融创新产品的监管,应根据具体业务性质或不同业务相对重要性来确定。规定出现交叉业务监管时,监管优先顺序与仲裁程序。

(2)建立信息共享制度

整合适应金融监管机制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明确各监管部门负责采集的数据对象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与信息传输系统,建立信息传送制度和成本分摊的原则。

(3)建立多层次紧急磋商机制

在央行和三大监管机构之间应建立多层次紧急磋商机制,以处理紧急和难点事务。为应付日新月异的金融创新,至少应建立中央与省级两层次的紧急磋商机制,及时的对一些金融创新产品进行风险评估与监管职责的设定。

(4)建立政策协调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

各监管机构在制定规章时要进行协商,避免规则冲突。具体的讲,在各监管机构讨论制定规章时,应邀请其他监管部门旁听,当出现矛盾内部不能解决时,应根据争端解决机制向仲裁机构诉求解决,实践当中可由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来担当仲裁者。

(5)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和签署备忘录制度

联席会议常规化,由人民银行、三大监管机构、财政部组成,并轮流担任主席。各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分别设立秘书处,负责收集有关监管信息,建立监管信息库。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签署谅解备忘录。对于法律没有明确,存在明显边界模糊和职能交叉的事宜,以及法律中难以细化的协调合作事宜,可通过签署谅解备忘录的方式来明确,必要时实施联合监管。

6.结论与启示

论文根据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理论,分析了金融创新视角下我国金融监管协调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国际经验,从协调机制建立原则、金融监管模式改革、协调机制制度安排、协调机制具体内容等提出了促进我国金融创新的监管协调机制的对策。

协同管理模式论文范文9

自从美国MIT的IreneGrief和原DEC公司的PaulCashman两位研究员于1984年正式提出了CSCW的概念以来,已有众多研究人员对CSCW的理论和应用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CSCW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不仅需要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等计算机技术的支持,还需要社会学、心理学、管理科学等领域学者共同协作。计算机协同工作将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各种社会科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向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工作环境和交流方式。由于CSCW具有宽广的应用领域,因此对协同工作的模型、支撑环境和工具的研究就成为它的基础和重要内容[1][2][3]。本文首先在此常见的CSCW协作模型基础上,对扩展活动理论的模型进行论述,并运用该模型论述CSCW领域中典型工具-产品浏览与批注模型。

2.CSCW协作理论模型

CSCW研究的目标之一是提高协同成员间的协调配合和协同工作水平。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入了解人类群体内成员间的协作模式,用以指导协同工作技术和方法研究。人类群体的协作模式是多种多样的。按协作成员间的关系,可分成集中控制下的协作和平等协作。集中控制下的协作是通过一个集中控制方来协调其它各成员间的工作;平等协作过程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他们之间既有协作关系,又存在一定的相互独立性。

当前,CSCW领域中常见的协作模型有:协调理论(CoordinationTheory)、活动理论(ActivityTheory)、任务管理器(TaskManager)和面向对象活动支持模型(Object-OrientedActivitySupportModel,OOActSM)。

协调理论是MIT协调科学中心的Malone[4]提出的一种管理一组协同工作的活动及其相关性的科学。协同过程的组成元素包括共同的目标(goal)、完成目标需要执行的活动(Activity)、活动的执行者(Actor)以及活动之间的相关性(Interdependence)。协同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如何管理活动之间的相关性。

活动理论(ActivityTheory)[5]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后来被应用到人机交互设计领域,并引入到过程建模中来。活动的组成分为项目、目标、规则、团体、任务划分、结果和工具。活动可视为人类从事某一事件的过程集合,即利用工具从某一项目出发,在目标的指引下,在相关规则的约束下通过团体,最后得出所需要的结果。一个活动可以包含几个项目,每一项目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动机。就其实际应用而言,“团体”相当于一个开发小组;而规则是表明小组成员如何与全局工作相联系,并限制其内部关系;任务划分则是如何将各种活动通过开发小组划分出去。

任务管理器(TaskManager)[6]是针对协同工作的规范和管理而开发的一种工具。任务管理器的核心概念是任务。其基本思想是:为了完成某一任务,人们利用共享的文档或服务,并且通过交换信息来进行通信。一个任务(Task),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含义:可以是一个项目;可以是具有相互依赖关系的子任务集;可以是文件夹,作为类似于子任务、文档和消息等共享目标的容器。资源(Resource)包括计算机化(Computerized)的资源和非计算机化(Non-computerized)的资源。前者是指参与同一任务的协同人员所共享的计算机化文档;后者是指类似于车间、机器等非计算机化的广泛对象。根据不同人员(Person)在任务的执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将任务管理器的人分为参与者(Participant)和观察者(Observer)两类。参与者对任务的属性、文档、服务和消息拥有访问权限;观察者只能浏览与任务相关的信息。参与者还可根据所拥有的访问权限不同,分为责任人(Responsible)和不同的协同工作者(Collaborator)。所有相关人员都可交换电子邮件。

面向对象活动支持模型(Object-OrientedActivitySupportModel,OOActSM)[7]的目标是为CSCW系统提供集成框架。OOActSM的核心概念是活动(Activity)。一个活动就是一个结构化对象,它可能包含任意个子活动。活动由执行者(Actor)来执行,执行者可能是一个人或一组人或自治Agent。活动有上下文(Context),它表示多种元素(Element):一种是由活动创建或操纵的元素,比如文档(Document);一种是用来完成活动的元素,比如工具(Tool)或文档;一种活动所牵涉其它的人员(OtherParticipant);一种是活动所需求的信息(Information)。

3.扩展活动理论模型

通过对上述四种模型的分析,可以看出,它们都包含四种基本概念:活动(Activity)、执行者(Actor)、资源(Resource)和工具(Tool)。同时,它们都有各自的优缺点[8]。为此,本文对一种综合这四种模型的通用CSCW模型进行论述,称这种CSCW模型为扩展活动理论模型(ExtendedActivityTheoryModel,EATM),其UML模型如图1所示。

EATM框架主要包括四种基本概念:活动(Activity)、执行者(Actor)、信息(Information)和服务(Service)。另外,该模型通过指定的关系对这些概念进行连接,其中主要的连接关系是以活动为中心的各种关系。

活动是ETAM的基本单元,它表示协作进程。其基本属性有目标(goal)和状态(state)。一个活动可分解为多个子活动(Sub-activity)和行为(Action)。子活动能进一步分解,而行为是不能分解的基本单元。活动之间通过关联关系予以连接,这些关系包括:父子关系(包含关系)、顺序关系、同步关系等。

执行者是负责完成活动的实体。执行者在协作完成活动的过程中,通过通信通道(Communicationchannel)交换各自的意见,这些通信通道包括:Email、电话会议、网络会议或者面对面交流。在交换意见的过程中,执行者的角色将发生改变:发送意见的称为发送者(sender),接收意见的称为接收者(receiver)。另外,在活动和执行者间建立一种称为协调关联(Coordination)类,该类的属性主要包括角色(role)和一系列的协调规则(rules)。

信息(Information)表示活动所涉及的任何一种电子数据,比如消息、文档或数据库记录等。通过并发(Concurrency)控制机制来处理多个活动同时访问同一信息的情况。

服务(Service)表示任何一种支持活动执行的计算机化或非计算机化的服务。

图1扩展活动理论模型

4.产品浏览与批注模型

产品模型的浏览与批注是指在网络的支持下,协同设计人员就设计的产品数字模型进行实时地交流,参与各方可以实时地将自己的建议与意见批注在模型上,相互交换意见。这种实时交流方式可极大地提高交流效率,减少参与交流人员之间的误解。

根据扩展活动理论模型,按照一般产品模型浏览与批注的工作过程将其分为三个总活动:获取产品数据模型、浏览产品数据模型和发送批注意见。如图2所示。

图2基于EATM的产品数字模型浏览与批注模型

活动“获取产品数据模型”是在PDM系统(比如SmarTeam系统)的支持下,由浏览批注者完成。该活动又可分为两个相互关联的子活动:存储产品数据模型和拒绝新的数据模型。当执行者同意批注后,获取产品数据的元信息和几何信息。该活动模型如图3所示。

图3“获取产品数据模型”活动模型

“发送批注意见”活动模型如图4所示。在活动中,批注者运用对产品模型的圈红批注来完成相应的任务,其它的含义与“获取产品数据模型”活动类似。

产品浏览与批注和PDM系统集成后的工作流程原理图如图5所示。通过网络将客户端和PDM服务端连接起来,安装在客户端的可视化系统可以发出对某个产品的浏览请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浏览与产品相关的批注信息或添加批注;在PDM服务器端主要有产品浏览服务和产品批注服务,以及存储产品元信息的数据库和产品模型信息的电子仓库。客户端的可视化系统有大量的嵌入式的浏览和圈阅工具允许被授权的使用者在图纸上添加线段、箭头、文字和对象,但仅用于浏览,而实际的图纸文件不会改动;使用者也能用平移、缩放等观察工具更好地理解文件。

图4“发送批注意见”活动模型

图5产品数据浏览与批注工作流程

5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