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汽修大专毕业总结集锦9篇

时间:2022-09-08 15:02:29

汽修大专毕业总结

汽修大专毕业总结范文1

中职教育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的大众教育。为彰显职业教育的特点,通过本次调研收集和分析汽车维修类专业学生的社会人才需求状况信息,了解江苏地区汽车行业以及企业对汽修类专业人才知识、技能、素质要求的变化和趋势,分析出本专业学生应具有的专业能力与素质结构,为中职汽修的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学生就业指导提供信息,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的修订、教学改革提供依据和帮助,提高中职汽修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及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二、调研内容

汽修企业的行业现状及发展分析;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变迁经历和年限;汽车维修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和工作任务;就业岗位对专业技能、社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具体要求;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和教学实施。

三、调研范围与对象

与省内学校所在地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负责人、工作人员咨询交流;深入省内汽车企业,与企业总经理、人事经理(或人力资源部部长)、服务经理、技术总监、行业专家、一线维修人员交流;深入汽车企业,与各校参与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学生交流;通过电话与省内各校汽车专业对口就业的毕业生进行交流;通过网络了解国家示范中职校汽车维修专业的建设趋向。

四、调研方式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专家咨询、座谈、现场考察、毕业生反馈、文献和统计资料等研究方式。

五、调研内容及分析

(一)行业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的汽车维修行业完全是在改革开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国民经济和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维修企业像雨后春笋一般出现,一批具有国际一流硬件水准的维修企业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为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和市民出行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2010至2012年,是江苏省新增机动车数量最多的三年,私家车的数量约占江苏省机动车保有总量的50%以上。业内人士称,市民购买机动车的热情持续高涨,是近年来江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群众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体现。机动车数量大幅度增长,带动了维修等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相继出现了特约维修站、“四S”店维修企业、汽车俱乐部、快修连锁经营等多种经营模式。目前,江苏省拥有一类和二类汽车维修企业上千家、三类汽车维修企业上万家,汽车维修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年创汽车维修产值达百亿元。“四S”店遍布城乡各地,为购车市民解除了后顾之忧。

(二)行业企业的人才结构现状和对高技能人才需求分析

1.行业企业的人才结构现状

根据调研,目前我省汽车维修及相关行业突出矛盾是人员素质远远满足不了行业发展需要,大量未经任何培训的人员进入汽车维修行业,从业人员总体素质较差,导致劳动生产效率低、管理水平不高、服务质量不到位、事故率高等问题发生。具体体现在6个方面:

高等级技能人才比例偏低:具备技术等级证书的技术工人比较少,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及以上(含技师、高级技师)比例为35%、30%、10%(发达国家为15%、50%、35%);调研的一、二类企业中,尚有22.4%的从业人员不具备任何技术等级证书;三类企业中技术等级的比例更远远低于上述数据。

文化程度偏低:初中、高中、专科及以上的比例为40%、40%、5%(发达国家为20%、40%、40%)。

工人技术水平偏低:具有故障诊断能力的技术工人仅占20%(日本为40%,美国达到80%);技师和高级技师占技术工人的8%,其中年龄在55岁以上者占40%,且绝大多数知识结构老化,难以适应现代汽车维修新技术要求。

进行过系统专业知识学习的人员比例极低:进行过系统专业知识学习的人员仅占20%,25%的人员参加过短期技术培训,其余55%的人员未经过任何培训。

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比例较低:抽样调查的技术管理及经营管理人员中,具有专业技术职称证书者占50%,没有专业技术职称者高达50%。

专业技术管理及经营管理人员结构不合理:具有专业技术职称证书者,其中初级占45%,中级占40%,高级占12%;具有高级职称人员中,年龄在55岁以上的占25%。

2.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及素质要求

表1 行业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

表2 汽车维修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综合素质的需求

通过上表分析可知,企业对职业道德和技术能力比较看重,不仅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更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综合的职业能力。

汽车业的迅速发展使得汽车类服务人才十分紧俏。据统计,全国仅汽车维修行业每年就需要新增近30万从业人员,年创汽车维修产值达千亿元,在这些从业人员中,高级技工又是汽车修理厂以高薪、高福利争取的主要对象。另外,由于现代汽车工业和营销理念的发展,整个汽车市场已着力于开发售后服务这一新的利润增长点,每年有大量的新增岗位从中诞生。另一方面,维修对象高科技化、维修设备现代化、维修资讯网络化、维修诊断专家化、维修管理电脑化、服务对象社会化等,无不对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三)职业分析和教学分析

1.企业汽车维修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

调研企业设置的技工岗位中,机修(发动机底盘修理工)、电子电器、钣金(车身)、涂漆等岗位数占80%,这些岗位的上岗人员数占技工上岗总数的83%以上,构成现代汽车维修的四大主体生产岗位。而为修复旧零件设置的机械加工职业(工种)岗位,仅占技工岗位的5%和技工总数的5%,并且日渐失去了独立存在的地位,汽车维修业已呈现职业岗位归并和重组的趋势,上述四大主体生产岗位的设立和形成就是这种重组和归并的结果。这种岗位的重组,一方面大大地简化和减少了企业岗位类别,另一方面对从业人员技能的一专多能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现代汽车结构的发展、维修新技术的广泛运用和普及,又催生出一些新的智能型且具有复合特征的岗位。例如:机械维修与电器维修两个技术岗位复合而产生的机电一体化岗位,已呈现迅速发展趋势。在抽查的企业中,共设有汽车维修故障诊断检测岗位200个,上岗人员550人,分别占到抽样调查企业总数的6%和7%。这个新型的职业岗位主要对入厂车辆故障情况进行检测和诊断,为确定维修作业项目和后续的生产安排提供依据。

此外,随着汽车维修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维修职业岗位归并的同时,又分化独立出一些诸如EFI、ABS、GRS等专业维修岗位或技术支持岗位。这些新的专业岗位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汽车维修企业内部生产组织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将对我国汽车维修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工作的发展、汽车维修职业技能考试考核和认证鉴定工作、与国际接轨等产生积极的影响。

随着汽车产业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汽车营销相关岗位对服务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对人才的需求趋势呈现由单一技术型向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就业对应岗位有:汽车机械维修工、汽车维修电工、汽车钣金维修工、汽车喷漆维修工、汽车检测工、汽车前台接待员(服务顾问)、汽车销售顾问、汽车按揭(保险投保)员、汽车上牌办证员、汽车整车销售员(销售顾问)、汽车配件销售员、二手车专(销售)员、汽车保险理赔员、质量担保员、导车员、服务专员、汽车车间主管。

2.维修企业对汽车维修的岗位要求推进职校教学改革

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和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是教材内容的改革和课程体系的重新建构。现有教材的不合理性主要体现在:受普教的影响,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缺乏职教特色;教材成形周期较长,内容陈旧落后,远远滞后于行业发展。

诸多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安排中,生产实训课工位不足、设置不够,大部分时间集中在毕业前的最后学期。理论滞后实践,又与实践脱节,实训课时量严重不足,导致学生无法较好地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实训课虽然实行小班上课,但由于工位不足,效果不尽如人意,学生对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一知半解,甚至一问三不知。

现在,国家已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列入紧缺人才培养计划,进行重点扶持,职业院校应正式着手启动新的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的改革进程,同时积极筹划引进师资,投巨资添置实习设施。

六、调研的建议及结论

(一)企业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建议

建议密切开展校企之间的合作,使学校、学生和企业三方受益。企业和学校树立正确的改革观念,拓展校企合作项目,让企业深层次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学校以就业为导向,以生产、教学、研发为依托,建立以工学交替和顶岗实习相结合为主,辅以订单式培养等多种模式的办学体制,达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学生应具备熟练使用检测仪器的能力,刚毕业的学生在对检测设备认识的广度、深度和可操作性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建议今后在教学过程中加大新型检测设备教学方面的实践比例。

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意识和心态培养放在人才培养第一位。建议学校在教学初期阶段增加人生观、就业观、职业道德培训方面的课程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吃苦精神;在学生离校就业前进行就业教育,消除浮躁情绪及对职业认识的误区。

(二)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职教育的调研结论

汽修大专毕业总结范文2

关键词:专业现状;专业“特色”;确定特色;具体措施

1 何为专业的“特色”

所谓“特色”就是一个专业在所在区域内的比较优势,这种优势包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内容、培养模式、教师整体的教学能力科研水平、技术装备水平、毕业生对岗位的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2 如何确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特色”

明确了“特色”的内涵,有针对性的进行专业建设,创建一个特色专业也就水到渠成了。到所在地区汽车行业进行调研,了解行业对员工的要求;往届学生在企业的工作状况;横向考察兄弟学校及行业先进学校的先进经验,了解区域内的专业教学状况;通过听课,评课,及学生反映情况了解专业教师的整体教学情况。对调查的情况进行分析汇总,找出突破口。具体按照轻重缓急,还要从培养目标及内容、培养模式、教师队伍建设、技术装备水平、专业科研水平、毕业生对岗位的适应能力等几方面入手。

3 具体措施

3.1 培养目标及内容

汽车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内容要遵循适应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是具体指专业培养目标及内容要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需制定,体现社会职业对人才的要求。中等职业学校中所设汽车专业均为应用性专业,所培养的人才要能直接有效地服务于汽车维修、维护、保养等生产一线。只有遵循适应性原则,才能实现其专业设置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

首先,汽车专业培养目标及内容必须与区域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相适应。职业教育的一个主要功能是为经济建设服务,因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设置与内容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同步和匹配。为适应汽车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就业结构变化的需求,学校必须切实做好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调整的分析工作,合理安排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培养目标,使之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相适应。

其次,汽车专业口径要与社会职业分工情况相适应。确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培养目标及内容,应当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满足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具体要求。

第三、汽车专业培养目标及内容在实现社会需求和社会功能时,要考虑其是否经济合理,效益是否最佳。其要旨是指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培养目标及内容应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内容符合社会职业劳动实际,培养的人才能顺利就业,创造社会财富。

3.2 培养模式

汽车行业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有很大不同,生源对就业的要求不同,生源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生源的学历及年龄不同,就业企业对在职员工培养要求不同,就决定了中职学校必须针对教育主体多头并举,采用多种灵活的培养模式,特别是区域内的重点学校与重点专业在这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必须走在前面。我校的汽车专业在这方面作为相应的探索。

3.3 教师队伍建设

专业培养目标与内容及模式的改变呼唤一支高素教师队伍,就需要在教师培训上进行必要的调整。

努力实现专业教师培训工作重点和运行机制的转变:从基础性培训和学历补偿培训转变为着眼于更新知识,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的继续教育;在职为主,立足本专业,形式多样,加强实践,要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重点,着眼于加强师德教育,更新和拓展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师培训内容应主要包括:教师的思想培训、职业道德培训、教育法规培训、教学能力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多媒体应用技术培训、教师教学科研创新能力培训等。

3.4 技术装备水平

围绕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多方筹措资金,进行专业的实训场地与设备建设。设备技术水平首先与就为企业相适应并适当提高技术水平,设备技术水平要在区域内适度领先,科学规划提高设备的可利用率。

需要指出的是在设备的规划中,不可肓目追求高档而降低了有限资金的利用率,增加了设备的维修保养费用。

3.5 毕业生对岗位的适应能力养成

有的毕业生思想观念一时难以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认为当工人不会有什么作为,进入企业后简单操作岗位不愿干,关键岗位又做不好;这也不习惯,那也看不惯;总是不如意,工作没劲头。好像自己进了企业很屈才,一肚子怨气;工作出了问题,从不找主观上原因,一味强调客观原因;工作不能马上进入角色,环境也不能尽快适应。总之,这种现象在毕业生的工作岗位表现较为突出,毕业生的情绪波动很大。

不想吃苦、怕脏、怕累,愿意干轻巧活,任性,经不住批评,经不住挫折,一点委屈就可能离开企业。经过几次挫折后,才能有所醒悟,端正自己择业观念,找准自己的位置。在职业认识上,职业道德观念不明确,不懂得企业的规章制度是对员工的约束与管理。有的毕业生进入企业后,没有长期工作打算,抱着一种临时试试看的观念,行就干一段时间,不行就离开,工作不安心,一山望着一山高。在企业里工作表现一般,劳动纪律松散,经常和同事闹纠纷,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职业道德意识较差。

要解决这些问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在学校对毕业生加强就业指导教育,开展各种形式的就业指导活动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2)讲道德、讲奉献,进行团结协作精神教育。

(3)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是当今社会发展和组织管理而要求每一个人必备的素质。因此学校要加强对毕业生进行爱祖国、讲道德、讲奉献的理想教育,学做人、学做事,树立团结协作精神。使毕业生能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应履行的义务,同心同德、齐心协力,为完成共同的使命,实现团队的目标而积极、主动、自觉地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总之,如果一个专业能从以上几个方面做好工作,一个特色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产生,必将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职业教育学新编》李向东 卢双盈,高等教育出版社

汽修大专毕业总结范文3

【关键词】汽车维修技术 士官人才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5-0055-02

当前,建设“保障打赢现代化战争的后勤、服务部队现代化建设的后勤和向信息化转型的后勤”是我军后勤建设的总任务,这一总任务要求军队院校的人才培养应按照“能打仗、打胜仗”的目标和实战化要求培育人才。汽车维修士官是后勤建设的重要力量,关乎后勤建设的总体水平,关乎实战条件下的后勤保障能力,甚至关乎战争的胜败。为此,军队院校必须深入研究汽车维修技术专业士官人才的培养策略。

一 汽车维修技术专业士官人才的现状

汽车维修士官遍布于全军的汽车修理单位,主要从事军用汽车的维护保养、故障诊断和维修等工作。目前,汽车维修士官可归结为三大类:(1)部队土生土长、直接套改的士官;(2)军区汽车教练大队培养的士官;(3)经过院校系统培训的士官。这三类士官的比较如下:第一类士官的优点:部队环境熟,在组织训练、带兵管理中有优势;不足:文化基础知识差,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弱,自我提高的意识不强。第二类士官的优点: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突出,汽车维修业务较熟;不足:基础知识不系统,专业技能单一,知识面较窄。第三类士官的优点:综合素质较好,有一定汽车维修的基础知识,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不足:专业技能不精,组织训练能力弱。

二 汽车维修技术专业士官人才的选拔

军队院校的招生必须要有严格、公正、行之有效的措施和规范,以宁缺毋滥为原则,切实把好学员质量关。

1.初试

参加汽车维修技术专业招生初试的生源有两个方向:地方高职、部队服役的士兵。前者通过应征入伍等途径取得在校学习资格,后者则是通过参加全军院校统考达标后获得到院校求学深造的机会。这两种生源大部分都是符合招生标准的,但是,在茫茫的考试大军中不排除有蒙混过关的考生。

2.复试

复试是军队院校为考查所招收学员是否符合招生标准进行的摸底考试。复试要严格地筛选符合标准的学员,淘汰不合格的学员。合格的学员除达到分数线之外,还应该符合以下要求之一:(1)有过汽车修理经历或接受过专业的汽车修理培训;(2)经常接触汽车,对汽车有初步了解;(3)有汽车修理爱好并愿意投身于爱好。不合格的学员除未达到分数线外,还应包括不符合上述三种“合格标准”的学员。

三 汽车维修技术专业士官人才的培养

汽车维修技术专业士官人才的培养按照培训层次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高职教育和短期培训班。

1.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

第一,人才培养目标。汽车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1)通过在校两年培训和一年部队修理实践,能组织完成常见车辆二、三级保养及小、中修工作;(2)能分析汽车技术方面出现的疑难杂症;(3)能利用专业工具完成车辆运行中的故障诊断和排除,并进行汽车安全检测和调试。

第二,教学内容。汽车维修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应突出“能打仗,打胜仗”、紧贴部队实际和专业知识“超前预警”等特点。“能打仗,打胜仗”是汽车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汽车维修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必须在“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大前提下进行精心优化设计。紧贴部队实际是汽车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着眼点。汽车维修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要着眼于部队建设的实际需求,合理设计,及时更新,突出重点。“超前预警”是指着眼于部队车辆装备发展的动态,滚动建设,实时更新教学内容。

第三,培养方法。(1)根据学员的特点,采取“课前摸底、分班实施、区别对待、统一要求”为内容的分层培养方式,各持所长,相得益彰。(2)课堂教学要确立“以教员为引导,以学员为中心”的新型教学观,引导课堂教学方法由讲授式为主,向自主式、学导式、研究式、协作式等多种方式并用转变。(3)推行案例式、研究式教学,广泛开展学员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员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采用“基础组训,专业分流,2+1”的培养模式,其中“2+1”指在校学习两年,部队见习一年。

2.短期培训班学员的培养

短期培训班具有临时性、短期性以及参训人员的复杂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短期培训班的人才培养有别于应届招收学员的培养。短期培训班工作的复杂性:(1)送训对象多元,技术水平参差不齐。(2)复训教材缺乏,培训内容系统性差。(3)士官综合素质不高,培养难度较大。针对短期培训班的特点,教学要有针对性。

首先,进行汽车维修业务基础能力测试,按照参训人员的不同层次进行编组培训,分为初级技能班、中级技能班和高级技能班,层次不同,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教学内容也不同。其次,创新培训方法,解决部队对于汽车维修人才的迫切需求。如院校可以把校内课堂向一线作战部队延伸,依托部队训练机构(如各教练大队),开办以新装备、新技术、新战法、新训法等为主要培训内容的各类集训班。

四 汽车维修技术专业士官人才的考核

考核是检验所培养的汽车维修士官人才是否合格的晴雨表,按照考核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在校考核和部队考核,两项考核成绩之和为学员总成绩,对于成绩合格的学员准予毕业并颁发毕业证书,否则按肄业处理。在校考核主要是对学员在校学习情况的检验性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实践考核和平时成绩。理论考核即课程的卷面考试,实践考核即实践课程的实操考试,平时成绩即课堂表现以及小论文,三者之和即为学员在校考核的总成绩。对达不到考核标准的学员,应根据《学员手册》按照“末位淘汰制”严肃处理。部队考核是一种验收性考核,通过部队实战化条件下的岗位任职情况来考察院校人才培养的状况,主要依托见习部队对毕业学员进行再培养、督促、引导和综合评定。最终考核成绩由所在单位党委进行测评,按照测评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凡不合格的毕业学员均不予发放毕业证书。

汽修大专毕业总结范文4

关键词:职业教育汽车检测与维修教育教学改革

一、引言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为用人单位培养优秀技术技能型人才已成为职业院校的共识,许多院校也都在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但由于种种原因,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技术人才缺乏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汽车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截至2015年底,中国汽车保有量已超过1.72亿辆,汽车后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元。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汽车售后服务市场人才需求量大增,教育部、交通部等六部已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才列为国家紧缺型人才之一。

二、国内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

在国内,有众多高职院校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都对教学模式做了大胆的探索和改革。比如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构建了“两个平台、三阶递进、四个结合”的实践教学新模式。按照“拆装维护、部件检修、故障诊断,理实一体化教学、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的顺序,采用校内项目实训教学、仿真软件教学、企业现场教学、专业技能竞赛、企业顶岗实习等方法和措施,使学生的就业能力日趋增强。安徽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朱永宏提出,在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可以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到学校兼任教师和教学指导,带动教师总体素质的提高,聘请维修企业的技术总监指导专业教师按企业的规范要求进行技能操作。尽管近年来很多职业院校每年有大量汽修专业毕业生,但由于汽车维修企业准入门槛低,发展不均衡,行业“脏、累、发展慢”的特点,很多学生毕业后并未从事专业工作。从事专业的毕业生大多集中于品牌维修企业;在非品牌维修企业,汽修技术人员受教育程度较低,大专及以上学历比例小,传统师徒制培养居多。大部分汽车维系企业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维修企业普遍缺乏优秀的汽车维修员工。

三、我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育教学改革

1.意义。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位于鹤壁市的职业教育园区内,是鹤壁市唯一一所以汽车为特色专业的高职院校,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可以带动我院及园区内其他学校的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增强我校及我市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为我市乃至全省、全国的各大汽车相关企业输送优质毕业生。实行“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是以职业、岗位、工作为基本依据所设计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它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体系与职业、工作岗位要求的对接,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就业的目的。科技越来越发达,汽车上面渐渐出现了电子商品,甚至还有高端互联网系统,作为培养中初级汽车维修技术人才的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在飞速发展变化的形势面前迟钝,新技术进入课堂、新设备进入校园过于滞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差已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到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因此,进行“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是职业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

2.具体方法。

2.1教学内容以就业为导向,采用工单化项目教学。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的教学内容改革中,以项目课程为主体构建教学内容体系,缩减理论教学的学时数,提高教学实践环节在整个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即便是实践教学占了很重的分量,然而实训教材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实训目的不明确,实训项目与工作过程联系不够紧密,实训标准与工作岗位要求存在很大差距等,针对这一现状,结合我校现有的实训条件,要求我院专业教师按照“实训项目工单化”的要求,编写实训指导书,参考各类汽车维修工单进行编写,实训的内容就是学生今后工作的内容,确保实训内容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2.2“订单班”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强化以“多方位激励”为特色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加大“订单式”培养力度。我校跟众多汽车公司联合,形成了“宇通班”、“长城班”等订单班,即毕业生直接输送到这些企业就业。这些班级的人才培养模式跟普通班级是不一样的,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完全依据企业要求,学生所学的内容更有针对性,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内容拿到企业用不上的窘境。聘请企业工程师或一线技术人员进行教学并参与教材和教学内容的制定,使教学内容更加清晰、有针对性。

2.3建立“前店后校”的实训模式,打造创业孵化平台。筹建汽车维修服务中心,聘请校外有经验的汽车维修专家指导学生创业经营,选择我校表现优异、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作为学徒,采取师傅带徒弟的培养模式手把手进行指导,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开展上门快保、快修项目,形成地方品牌,发展学生连锁经营。

2.4采取“创业精英班”教学。从高职学生中选择部分学生,进行试点培养,以提高专业教学目标,以专业教学改革为重点,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大胆实践,进一步推行适合岗位工作实际的“工作过程导向式”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带动汽车工程系和我院整体的教学质量。集合汽车工程系和汽车服务中心集中最强的教学资源(师资、设备),在此基础上,聘请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高级技术人才对特训班学员进行穿插讲解和训练。

3.存在问题。我校虽在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

3.1探究以就业为导向前提下,如何选用适合高职学生学习的教材及实训内容,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3.2探究以就业为导向前提下,将企业维修工单引入实训项目,并建立完善的实训评价体系。

3.3从专业目标、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实习实训、教学运行机制、师资培养、学生就创业业等方面展开研究,与企业共同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3.4探索校企一体化平台下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和实践方法,与企业共同开发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形成以学习情景为单元,包含教学课件、演示录像、任务工单、学生手册、维修资料的课程体系。

四、结语

为培养出更多优秀产业工人,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根据社会用工需要设置专业,根据岗位工作内容开设课程,根据用人市场变化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构建以能力本位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体系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趋势。

参考文献: 

[1]丛春生.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教学改革[J] .文化产业, 2014,08:34. 

[2]罗仁芝等.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01:58. 

汽修大专毕业总结范文5

关键词:理论与实践融合 问题化教学 与时俱进教学

汽车维修专业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十分紧密的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等的重要。先前我们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分开来讲授,在后来的教学总结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很多缺漏和不足。在总结经验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我校的学生由于大部分初中毕业,少量是高中毕业,即使是高中毕业,文化知识基础也十分薄弱,单纯的去讲解理论,由于缺乏空间想象力,普遍感到学习困难。尽管尽量采用了直观教学的方法。但学生仍然对汽车零件的空间形体、零件之间的位置关系、装配关系及传动关系、工作原理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学维修时大多依靠死记硬背的方法,不能自己利用理论知识分析找出维修的技巧。进入修理技能的实际操作阶段,虽较感兴趣,但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已遗忘太多,只能是老师教一点学一点,而面对新的类似的故障,却不能利用理论上的相似点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针对学生的这种现状,总结经验教训后,我们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尽量利用实物演示,将书本上的零件名称,具体的工作原理,通过实物展示,展现在学生面前。为此,我们学校购进了一批实用性非常强的教具,使用教具的教学方法便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理解,缩短了认识过程。而对整体性非常强的机构组合,如变速箱的构造,发动机总成结构等,我们就把理论课堂直接设在了实训操作场地,一边拆卸,一边讲授。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改进措施,学生能较快地将书本上的理论与实践融合,促进了理解,加深了记忆,效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根据汽车维修这门课的特点,我们还发现了问题化教学的独到好处,毕竟维修汽车就是找汽车的问题所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探讨问题的风气。问题能不停地引发学生的思考、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灵感。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喜欢动脑、自我解决问题的习惯,为以后从事汽车维修职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现在科技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汽车新技术的日新月异,大量新器件和计算机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使以前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今天的现实,但教材内容的滞后,如果教学局限于书本,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已是落后的受淘汰的修理人员。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最新汽车发展技术;还要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多读一些与汽车维修有关的近期杂志,接触新的知识,开拓思维,增长见识,在吸收既有的维修经验的基础上,敢于探索新技术,摸索新的维修方法,有意识的突破前人。只有这样,培养的学生才有较新的知识结构面对社会的需要,才会有较强的竞争力。

结语:汽车维修教学是一门比较难的课程,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不停地研究、思考,实践和总结,努力创新教学方法,不断地去发掘新的技术,新的知识,盯紧现在汽车维修的热点问题,努力引导学生牢记理论,掌握技能,积极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和实习条件,充分利用好现有设备,积极引进新的技术设备,为进行好汽车维修课程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孔令来著,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张子波著,汽车故障诊断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葛仁礼,车新结构新技术及其使用与维修[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

汽修大专毕业总结范文6

中职汽修教学就业

随着当代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我国汽车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汽车维修行业的科技含量、汽车维修手段的现代化、汽车维修方式的科学化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承担着艰巨的任务,必须勇于改革,做到与时俱进。

1目前现状

汽车由以机械装置为主,向机电结合的科技型产品转变,这就要求汽车维修人员在掌握传统的机械维修技术的同时,必须尽快掌握电子维修技术、更新维修理念、改变维修方式。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受到体制与机制等因素的影响,学校、整车制造、售后服务(汽车后市场)三者严重脱节,造成教育严重滞后于行业发展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企业求贤若渴,但引进学生后却不对路、不实用,不能为企业创造效益,同时要为这些学生进行再培养付出巨大的精力和财力,最后不得不放弃;学生学无所用,学无所值,荒废时间;学校为毕业生就业一筹莫展,培养的学生学非所用,学识陈旧,就业率低;家长含亲茹苦抚养孩子,到头来却就业无技;政府满足不了行业的发展需求,却又增加了失业率和政府负担。

2分析原因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受到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生人数扩招等多种因素挤压,就业日益艰难。出现这种不正常现象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但中等职业学校是否提供了市场适销对路的“产品”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对待的因素之一。

近年来,对我校汽车运用于维修专业毕业生工作信息的跟踪,得到以下反馈信息:

2.1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和认同呈现不断的上升趋势,毕业生的就业率也在逐年上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的层面一般都不高,即就业的单位一般整体实力不是很强,同时薪酬待遇相对较低。虽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在逐年提高,但就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来讲,对口专业就业率一直很低是不争的事实。

2.2由于社会节奏的加快,汽车维修服务行业更加认同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因为他们具备一定的汽车维修行业基础素质,同时具有一定的专业操作技能,毕业就能直接上岗,直接进入工人角色,企业对他们负担的培训成本相对较低,没有专门培训机构的中小企业对他们相对比较青睐。

2.3虽然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毕业生在较短的时间里可以胜任某一项专业技术工作,但在职位晋升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一些企业仍然认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发挥潜力不如普通高校毕业生,如果具有同样的工作经验和付出同样的报酬,他们更倾向录取学历较高的普通高职生。

以上情况说明,在汽车服务行业急需高技能人才的今天,中等职业学校在满足社会需求方面确实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所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方面,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使得行业对高技能人才求贤若渴;另一方面,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层面普遍较低,本应去填补高技能岗位空缺的却只能去干一些低层次的工作。

究其原因,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学过程不注重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将职业教育办成了普通高等教育的“压缩饼干”,只是简单地将普通高等高等教育的教学过程简单化,造成职业学校学生理论知识相对不高,而其实践性强的特点亦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始终没有摆脱高等教育教学方法和普通教育教学方法的模式,没有真正形成具有职业教育自身特色的教学方法。职业教育沿用高校的教学方法,体现以知识为本位,教学内容深奥苦涩,强调知识的传授与灌输,要求“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忽视以培养实践能力为主的职业教育特色,偏离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没有完全破除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传统教学方法只把学生当做教育的对象,没有看到人是主体,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对学生的发展,只强调社会制约的一面,抹杀相对独立的一面,只强调外因的一面,而忽视内因的一面,把学生的发展看做是教育注入的结果。“填鸭式、满堂灌”显而易见,教师总以多讲而尽到一位教师的责任,一本教材从头讲到尾,忽视了师生双边交流,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

其次,职业学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总是希望能把尽可能完整的知识系统灌输给学生,没有考虑建立“自我学习、终生学习”的现代学习观。在课程教学中重视知识的传授、积累,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训练。结果就是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上手快,上岗竞争时有优势,但是基本功(如数学、外语、自学能力)不足,随着形势的变化、技术的更新,需要在工作岗位上自我学习时,便落后于别人,即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无法适应汽车行业发展的要求。

与岗位需求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方法,应是使学生“会学”,而不是“学会”。教学不单是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学过程主要按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组织教学;教师由“单一型”向“行为引导型”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型;教学组织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课内外专业教室、教学工厂、实习车间”转变;教学手段由“口授、黑板”向“多媒体、网络化、现代教育技术”转变。要改变“重教法,轻学法”、“重演绎,轻归纳”、“重讲授,轻操作”、“重描述,轻直观”、“重知识,轻实践”、“重单一技能,轻综合能力”等倾向,使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由理论性、封闭性、单一性向实践性、开放性、系统性模式转变。

3解决方案

往后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维修行业也迎来了新的挑战,目前许多学校在汽修专业的发展中普遍存在一些相同的问题,学生也有共同的特征,制约了整个汽修行业的发展。

针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校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学生的共同特点,人才培养采取以下措施:

3.1加强思想素质教育

学校根据学生特点,确定培养目标和指导思想。加大职业教育改革力度,全面提高学生思想素质教育。建立一套完善的、规范的、适合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体系。实训第一、二周开展有特色的军训实训课,让学生先学会吃苦耐劳,再去展开实训。军训+体质训练+思想教育=培养出良好的实训习惯。

3.2培养学习兴趣

定期开展汽修技能竞赛和汽车趣味运动会,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根据学生特点,以“做”为基点,从做中激发兴趣,从做中学会学习。由于中职学生喜欢技能训练,在学习技能的过程中也能掌握相对应的理论知识,从而增强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运用项目教学法和小组学习法,培养学生协作及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中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让学生充分体会成功的愉悦,激发学习兴趣。

3.3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培训内容和学校教学设备、教材,制定教学内容、教学大纲

成立由汽车维修行业负责人、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学校骨干教师和课改专家组成专家指导委员会,根据企业实际工作岗位技能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及实践环节的教学。以企业岗位核心技能要求为中心,构建为核心专业技能的核心课程。采用模块化、项目任务引领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突出职业技能训练,使一体化教学和实习课占总课时的比例达到70%,创设阶段式的实践教学体系,诸如职业基础技能、职业综合技能、岗位操作技能与知识技能的应用等。用灵活的模块化课程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尽量做到零距离就业:将实训车间打造成4S店模式,结合企业工作内容制定教学方案。将4S店运作模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刚走出校门就能直接上岗。同时,学校也对企业员工开展相应的理论培训,实现校企良性互动。

3.4职业道德培养

职业学校应结合企业的理念、管理制度、员工道德修养制定适用于职业学校的职业道德培养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铸造高尚职业道德人格。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关注职业发展,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建议将现有德育课改为德育实训课,可模拟企业员工素质培养课堂,定期开展德育课比赛。

3.5阶段性社会实践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认识社会、体验职业,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个性特点,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职业观、创业观。帮助学生树立合作与竞争意识,增强职业挑战的信心,提高生活和社会的适应能力。学会如何面对压力与挫折,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参考文献:

[1]邓红,戴国忠.高职校企对接:难题“待解”[J].教育与职业,2011,(12上).

汽修大专毕业总结范文7

作为中职学校,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为受教育者提供就业服务,因此职业教育必须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必须与企业相结合,这是实现职业教育服务于企业需求、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保证。就拿现代汽车维修的职业教育而言,为了满足企业对人才综合素质较高的要求,基本应包括营销管理、物流、信息、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专业技术、保险等这几方面的教育内容,因而为了强调职业教育的效果,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为了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应逐步将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分开,进一步推广“双元制”改革。“双元制”职业教育简言之就是将在企业里进行的实际技能的培训与在职业学校里进行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培训以及普通文化知识的传授紧密结合,培养职业人才的一种职业教育制度。

二、理论课内容必须坚持“现代车型接轨”与“理论够用”两个原则。现在的中职汽修教材理论都很全面,而且很细,其内容从车型、维修技术等都落后于现行汽修企业。现代汽车修理中都以换件修理为主,有相当多的汽车部件只要知道其功用即可,而教材还是把汽车维修作业写为修复为主,这在计划经济时代汽配物资较为紧缺的情况下是无可厚非的,但现在汽配丰富、采购方便,如果再以修复为主进行汽车维修作业,那势必导致效率过低、返工量增多、企业利润不高,以这样的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势必不合企业的要求、社会的发展。综合这些因素,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教材必须作一定的调整,在理论教学中必须渗入新车型的相关内容,在实训设备上须配备新型的汽车解码器等诊断设备,要突出强调现行汽修业是“七分诊断、三分修理”的状况,这样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才不会与现行汽修知识脱节,才会符合企业的要求、社会的发展。

现在的中职汽修教材比较全面,也很详细,但很多知识并不需要用到且难学。如现代汽车上大量使用电子元件,其原理相对较复杂,理解起来相对较难。现在的中职学生在校时间短,基础薄弱,如果一味追求片面高深的原理,学生学起来困难、吃力;而教师由于耗去大量时间,势必占用一定量的技能实训时间,对完成中职汽修整体教学工作带来一定影响,而且学生学习效果也很差。我认为理论课要坚持“理论够用”的原则进行教学,并且尽可能地要结合实物展示教学。必要的理论要让学生读懂、读透,这样才能把够用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决不能使学生在校期间学了很多似懂非懂的理论,到实际工作岗位好象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

三、实训课要坚持“技能为主”。现在汽车修理作业中,很多时候都是不问过程只问结果,对内蒙古地区的维修工来说更是如此,所以对技能的熟练、经验的丰富要求很高。对于这一点,中职汽修教育对汽修经验的教学是很难做到的,经验需要长时间的总结、积累,而中职学生在校时间短,实训课程本来就有限,由于社会车辆急增,汽修业务量也多起来,汽修企业希望中职学校毕业生立马能顶岗操作。基于这种情形,要求我们中职汽修应加强基础汽修技能训练而且要“实车实兵实战”。实车是指实训车辆要尽可能地接近现代车型;实兵是指实训设备要用现代的汽修设备;实战是指要按现代汽车修理方式进行操作实训。在实训过程中要做到保量,即每位学生要保证做到一定的维修工时量,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技能的熟练程度,而不是“花拳绣腿”的招式。作为维修经验只能利用后期的顶岗实习和就业过程加以总结、积累。

这就要求汽修实训基地建设应与现行汽修企业接轨:作为中职学校的汽修专业必须配备汽修实训基地。由于汽修实训基地投资大、运作费用高,所以在基地建设中要了解汽修各专项专业之间的互通性、组合性等,尽可能地精简费用,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必要的方面去:实训场地的布置应模拟汽车修理企业设计,实训设备应与现行汽修企业一致,实训车辆及部件尽可能采用较新车型,实训作业流程应与汽修企业生产流程一致,实训课程最好实行维修工时制,尽量让学生了解汽车维修企业的运作方式、工作环境。条件成熟的话,可跟随汽车维修企业工作,让学生慢慢地去适应维修厂的工作环境、维修作业操作规程。

四、做事即做人。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汽车维修技术人员,必须学会做一个身体健康的人、人格健康的人。注意,这里讲的健康的人、人格健康的人并不是仅仅指生理上的健康,它应包括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从汽车行业状况及汽车维修作业环境来看,汽修职业心理课更不能少。

汽修大专毕业总结范文8

1)供应方面:高校扩招十几年,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2009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达到611万,2010年应届毕业生达到631万人,2013年达到近700万人。在人力资源市场上,大学毕业生严重供大于求。

2)需求方面:我国的就业岗位从总量上严重不足。大学毕业生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一技之长,难以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

3)毕业生方面:存在如下几个问题:(1)大学毕业生“重东部、轻西部”,“重城市、轻农村”的地域观念没有明显改变;(2)大学生缺乏熟练的专业技能,不能够直接上岗工作,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能力要求;(3)社会实践经验只能从工作中不断积累,这或许是应届毕业生最大的欠缺和无法改变的现状岗位;(4)高薪的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岗位成为众多毕业生追逐的热点,限制了择业的宽度和领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并且自己喜欢的工作。

4)学校方面:在这十几年间,国家不断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学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大量增设专业。有的学校在设置新专业的时候,没有从市场需求角度出发,没有进行合理的市场调研,没有把技能就业作为专业设置的核心,使供给需求严重失衡。

为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 2010-2020 年) 中提出: 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国家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视从未减弱,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2012 年3 月,刘延东同志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上指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要围绕培养什么人 怎么培养人的问题,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

2 汽车行业人才需求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汽车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产销规模方面,中国汽车产销量年均增长率基本维持在10%以上,年产量占全球的年产量的百分比由2001年的4.2%提高到2013年的24%,连续五年位列世界第一大汽车产销国。在经济规模方面,据《中国汽车工业年鉴》统计,2001年中国汽车制造业工业增加值仅为1055.6亿元,占GDP的0.97%;到2012年,汽车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7940.4亿元,占GDP的1.40%。汽车制造业利润总额也由2001年的204.72亿元提高到2013年的3166.6亿元,增长15倍之多。在产业地位方面,通过对2005年中国62个部门的投入产出流量表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内汽车制造业每增值1元,可以有效带动上下游关联产业2.64元的增值。据此计算,2013年中国汽车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远远超过10%,影响到156个行业,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汽车社会正在快步向我们走来,对汽车服务业的需求也因此猛增。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对汽车科技人才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高素质科技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已持续多年。在数量方面,汽车企业和研究机构科技人才已经不仅来自汽车专业,而且扩展到与汽车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和生产相关的专业领域。在非汽车专业毕业生大量涌入汽车工业领域的同时,汽车专业毕业生也开始大量进入到汽车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在质量方面,汽车技术的进步对科技人才知识结构、创新思维、协作精神等许多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汽车工业的基本特点是产业链长、涉及专业门类多。上游涉及钢铁、冶金、化工、石油、电子、纺织、装备等工业领域;汽车制造业涉及汽车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制造等领域;在汽车产品走出工厂之后,又涉及汽车营销、维修、改装、美容、道路救援、金融、保险等许多领域。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与汽车相关的就业人数已经超过3000万人,占社会总就业人数的20%以上。

3 汽车人才需求特点

3.1 汽车行业竞争的焦点是汽车人才

“十一五”期间,我国的汽车业真正开始参与国际化的竞争,竞争的焦点围绕着“汽车人才”。国外经验表明,汽车工业的发展关键在人才。 而汽车人才并不仅仅指汽车设计方面的相关人才,而是包括汽车生产制造、汽车服务、汽车体育、汽车博览等整个汽车产业链上的各类人才。发达的汽车企业,如通用汽车公司在美国及世界各地雇员达80万人,福特公司在世界各地拥有36万名员工。目前,国内知名汽车公司人才都存在大量缺口。无论是综合性的招聘网站,还是汽车专业类网站上,汽车企业的招聘广告异常丰富。汽车及相关行业人才成为人力资源市场上所向披靡的幸运儿。在网络招聘市场上,汽车行业的招聘职位逐年增长,但求职者数量却未出现明显变化。汽车行业的人才竞争强度明显缓解,已从每8人竞争一个职位下降到现在的每3.7人竞争一个职位。

3.2 汽车人才缺口巨大

《中国汽车人才发展战略研究》课题报告预测,我国汽车产业职工人数2010年将达到356.87万人, 2015年将突破500万人大关,到2020年将达到776.23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10%左右,而现阶段汽车人才的缺口就达到了50万。以上海国际汽车城为例,集研发制造、汽车贸易、科技博览等多功能于一体,吸纳的人才数以万计,具体包括技术开发、整车制造、零部件制造、汽车设计、生产管理、一线运行和销售等七大类专门人才, 仅汽车研发设计人才就包括汽车制造设计、内燃机制造设计、通用机械制造设计、电子工程技术、材料工程设计和计算机应用设计等六大门类。预计10年内需求为6万人,15年后可达10万人。而目前这类人才尚不足2万人。到2020年,上海对汽车人才的需求量将达到20万。

3.3 中国汽车业现有人才结构不合理

汽车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非常需要不同层次的人才, 而中国汽车业现有人才结构很不合理一项权威调查表明,发达国家从事汽车制造业的人数与从事汽车相关行业的人数比例通常为1:10。目前我国直接从事汽车生产的从业人员超过200万。如果按照1∶10的比例推算,中国的汽车营销、保养、 检修、 金融保险等售后市场服务人员需求量应超过2000万,而现在中国汽车维修行业仅有240万从业人员, 其他市场服务人员更少。

汽修大专毕业总结范文9

关键词:中职院校;汽修专业;实训课程;效率

我国居民经济水平的提升极大的繁荣了汽车消费市场,也推动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市场对高素质和高技能的汽修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扩大,很大程度的加重了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机构的压力,中职院校就是其中之一。虽然现阶段的中职汽修专业实训课效率较低,极大的制约了中职院校汽修人才培养的效率,但是具体来看,主要是因为教师的教学理念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步伐。而由于实训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不完备导致汽修专业的实训课教学效果不理想。鉴于目前的问题,提升中职汽修专业实训课的教学有效性便成为了当下中职院校领导人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开展实训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中职院校的汽修专业是一项理实结合程度较深的专业,其融合机械、汽车、电子及计算机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不仅要求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也对实践技能水平提出了要求。因此,若是教学过程中弱化任一板块都不能达到培养高素质和高技能汽修人才的目标。唯有通过教师设计合理的实训课程,坚定不移的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利用实训来强化学生实践技能。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理论学习所不能发现的问题,认识到理论知识掌握和实践操作技能间的差距,从而及时调整教学方案,确保教学任务完成。

二、中职汽修专业实训课程开展的不足之处

(一)部分院校的实训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

经过不同程度的调查和研究,不难发现中职院校相互之间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具体到汽修专业的实训课程之上,就表现出不同层次的基础设施建设。这样其中必然有不少的学校,没有配备足够水准的实训器械,导致实训课程的有效性难以发挥。除此之外,实训器械的差距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校教学模式的创新,导致课程安排和规划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对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是一种打击。

(二)实训内容与汽修企业的岗位技能相脱钩

同时,该调查研究也发现不少中职院校在汽修专业的实训课程中所出现的通病,例如:实训课程的内容和企业岗位职责出现较大程度的脱钩,同时也没有紧跟时展步伐,导致人才培养缺乏足够的有效性。这样一来,学生在毕业之后往往会出现难以被汽修企业所录用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实训课程缺乏实践性,岗位技能没有得到真正的传授和训练。

(三)部分汽修教师的专业水平无法与时俱进

新世纪以来,汽修技术在不断的朝前发展,迅猛的技术更新换代给汽修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教师尽快的熟悉新技术,运用新设备和软件,也需要教师积极结合当下行业的发展趋势,引导学生进行技术水平的提升。总体而言,就是要求教师在紧跟时代步伐,丰富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强化行业实践,具备丰厚的实践经验,但现阶段大多数的教师并没有达到这两项标准。

三、中职院校汽修实训课程的优化策略

(一)确立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确立科学的教学规划

在汽修专业的实训课程规划中,不仅要求教学模式具有创新和灵活的特点,还需要课程规划紧密联系当下的行业实践和发展趋势。课程内容和目标也要具有针对性,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发现问题和实践。对于教师而言,最终更重要的便是思考和总结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学习目标、掌握程度、实践能力、差异性等等。并且利用自身的经验和学生已经掌握知识,正确引导学生自我思考,然后去解决问题。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创设良好的汽修专业实训基地

中职院校汽修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结合教师的教学需求和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对行业发展需求进行融合,保障人才可以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求。然后,对本校的实训设施、实训场地以及实训标准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布置。事实上,一定程度的融合4S店的布置模式也可以提升汽修专业实训场所建设的有效性,有助于学生学习和实践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师也需要积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与创新,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开展实训课程,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

(三)强化教师团队建设,提升教师实训指导能力

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和帮助学生解答问题的同时,需要自身具有丰厚的知识储备。尤其是实训课程的开展,除开理论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过硬技术能力和丰富实践经验。因此,中职院校在聘请汽修专业教师时,不仅需要将实践经验作为教师聘入的重要因素,也要对当下团队中教师的短板进行补强,提高自身教师团队的综合能力。具体来看,职业院校的教师培训往往需要结合部级培训、省级培训、校本培训以及企业实践等方面的培训要求,将理论知识、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模式等要素改进作为培训课程的重点,保障教师的实训教学能力得到强化,保障实训课程有效性的提升。

(四)利用校企深度合作提升实训课程与社会需求的联系程度

对于中职院校的毕业生而言,需要考虑尽快走入社会,接受聘用服务企业。因此,教学内容往往需要大量融入企业岗位技能要求,保障汽车维修实训与汽车维修行业维持在统一水平上。在部分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安排学生走入实际岗位,参与汽修工作,融入真实的工作环境。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上岗培训的时间,而且能够兼顾到学生多样化能力的培养,是符合现代社会和市场要求的创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具有极强的可行性。

结束语:

中职院校的汽修技能实训课程往往直接关系到该类学生的素质和技能水平,对于学校汽修专业的发展和可持续性具有直观的影响,因此,中职院校在今后工作的开展需要制定严谨的工作计划。具体来看,不仅需要院校领导积极引导校方和企业的深度合作,也需要加快实训基地的设施建设,还要帮助教师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素养。唯有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工作开展,结合具体的、高效的以及科学的课程规划才能够将实训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率进行提升,在保障企业对高水平和高技能的汽修专业人才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实现中职院校自身的职业理想和职业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兆和.探析提高中职汽修专业实训课的教学有效性[J].教育艺术,2015,04:33.

[2]姚鹏.中职汽修专业项目化实训教学模式的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5,19:77.

[3]刘成林.浅谈如何提高中职汽修专业实训课的教学效果[J].学周刊,2014,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