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绩效技术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2-12-01 19:40:45

绩效技术论文

绩效技术论文范文1

关键词:信息技术;组织变革;绩效

信息技术作为当今最为先进和最具发展前途的一种生产技术,它在企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并被广泛应用。信息技术能力正在成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人们普遍认为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必将会带来经营绩效上的大幅提高。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信息技术的投资方面存在着所谓的“生产率悖论”(Solow,1987)。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信息技术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不同的信息技术和设备其功能也会有所差异,这体现到企业中就是对经营绩效所产生的作用各不相同;而技术的改变势必要求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行为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以适应新的环境,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必须要同与之相匹配的组织变革之间形成一个互补系统才能有效提升生产绩效(MilgromandRoberts,1990)。目前,相关研究多是基于发达国家的实际情况,研究显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IT投资回报的规律并不相同(LeeetaL,2005);而基于中国的相关实证研究较少且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无法为我国目前企业的信息化进程提供参考和指导。为此,本文将以在粤港制造企业中广泛应用并发挥重要作用的RFID技术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实证研究信息技术、组织变革与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以说明信息技术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揭示中国情境下“生产率悖论”问题的本质。

一、理论背景与研究假设

(一)信息技术与组织绩效的直接关系

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一方面能够节约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则能够增强核心竞争力、成为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从而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经营绩效(Afuah,2003)。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了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有着积极的贡献,而且许多企业层面和行业层面的研究也得出了信息技术投资具有正向影响的证据(Leeeta1,2005)。例如,Hitt和Brynjolfsson(1996)研究了IT资本与资产报酬率等组织绩效的关系,结果发现IT资本与ROA呈正相关关系,但IT资本与ROE无关;Weir(1992)的研究结果显示,事务性IT投资与绩效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关系。在国内,林丹明等(2007)结合行业因素研究了我国制造业的信息技术投资效果,结果表明信息技术投资显著提高了企业绩效,同时,行业特征对信息技术投资的效果有不同的调节作用;孙晓琳等(2010)则对我国IT类上市公司的信息技术投资效果进行了考察,得出了存在生产率悖论的结论;并特别指出,不同类型信息技术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是不同的。

具体到RFID技术,它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在整个供应链产品的流转过程中提供全面精确的信息和资料而优化管理方式以达到提升绩效的目的。据Kearney(2003)的研究,使用RFID的零售商将会减少投资成本5%、节约库存成本7.5%和增加销售额0.07%。对于制造商,实施RFID技术可以实现高效的生产计划,减少库存;此外制造商通过主动跟踪产品信息,对有瑕疵的产品或缺陷产品进行有效召回,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同时也增强消费者的信心;不仅如此,运用RFID,制造商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退货率。据此,我们提出本文的第一个理论假设:H1:RFID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程度与组织绩效--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二)信息技术与组织绩效的间接关系

虽然信息技术能够直接作用于企业的经营绩效,但是正如Milgrom和Roberts(1990)指出的那样,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首先是改变了组织的信息基础、改变了信息获取和流动的方式、打破了组织内外的各种利益平衡关系,从而引起了组织要素、组织行为的变化,并最终影响企业的绩效。也即是说,信息技术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是通过引起相应的组织变革开展与之互补的伴随来间接实现的。Powell和Dent-Micallef(1997)首先对该观点进行了实证检验:他们利用美国零售行业的数据考察了信息技术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发现信息技术本身对经营绩效的推动作用不大,但是一旦与相应的人力资源和商业资源构成稳定的互补系统之后就能够为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导致经营绩效大幅提升。随后,Hitt和Brynjolfsson(1997)以及Bresnahaneta1_(2002)分别使用美国和加拿大的企业数据发现了企业信息化资本、伴随性组织创新、伴随性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存在互补关系。在国内,汪淼军、张维迎等(2006)也利用浙江企业的数据证明了企业信息化与组织变革具有互补性,并发现企业信息化和组织行为之间的互补性存在显著的阶段性特征。

然而,信息技术驱动下的组织变革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现象,到底哪些具体的行为会发生呢?关于这一点至今并没有定论,学者们认为要取决于企业的实际情况。但总的来说,与企业信息化相伴随的组织变革行为主要反映在战略决策、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三个方面(Volkoffeta1,2007)。具体到RFID技术应用于制造企业的情况,其变革行为主要反映为物流外包、流程重组和组织结构调整。

1.RFID技术与物流外包。按照交易费用理论的观点,制造企业是否进行物流外包,取决于其在物流自营和物流外包两种方式下物流运作成本的比较:哪种方式下产生的成本最低,就选择这种方式。自营情况下的物流运作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和内部组织成本,外包情况下的物流运作成本主要由协调成本构成。而RFID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则更有助于节约外部协调成本。基于RFID技术所形成的物联网(ElectronicProductCodeNetwork,EPC)是一种比传统的物流管理智能化程度要高得多的能够实现物品从生产到流通、再到消费的全球性的智能物品管理网络,它具备降低协调成本的三个特点:(1)实时性。企业可以通过物联网提供在线实时的服务给客户,因此在信息获得或提供上,实时性能够降低企业交易的不确定性,使得交易前的信息搜寻准确性高,从而降低交易前信息搜寻的成本与判别、议价的成本;同时,在缔约过程中,实时性也可避免信息错误造成成本的浪费;而在交易后实时且精确的信息提供可使监督成本降低。(2)互动性。因为物联网具有实时互动的特性,所以能增加现有客户或潜在顾客的参与性,这将有利于气氛的创造以及沟通的效果,促使交易前、中、后的气氛更加和谐,故可降低交易前的搜寻成本、议价谈判成本与交易中的缔约成本。(3)个性化。物联网上交易的主动性是由顾客所决定的,可以减少缔约进行中不必要的成本。而信息属性的充分表现与受重视更可节省信息披露的成本,降低信息不对称,使交易执行时不良适应成本与监督成本降低。由此可见,当制造企业应用RFID技术后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将会采取物流外包的战略决策,从而达到提升绩效的最终目的。据此,我们提出以下两个理论假设:H2:RFID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程度与其物流外包程度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H3:企业物流外包程度与组织绩效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2.RFID技术与业务流程重组。RFID技术在制造企业中应用的另一个作用体现在对原有业务流程的改进上。以RFID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作为业务流程重组的“推动器”,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许多学者对信息技术对业务流程重组的作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Hammer和Champy(1993)认为信息技术是业务流程重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指出“信息技术是业务流程重组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信息技术,要谈业务流程重组,无异于痴人说梦话”;Wu(2002)则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应用信息技术分析业务流程重组战略,在此基础上为业务流程重组选择战略路径是业务流程重组取得成功的保证”的结论。RFID技术对业务流程重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流程设计前、设计中以及设计后三个方面(Attaran,2004):在流程设计前,RFID技术能够使企业有效地利用更新、更好的技术来制定战略规划,从而在流程设计之前就能够达到改善业务流程的目的。在流程设计的过程中,RFID技术能够收集和分析有关绩效和流程结构的信息,这是识别和选择流程再设计的重要一环;由于系统中的数据库能够在不同的职能部门之间相互共享,因此RFID技术不仅能提高流程实施的合作与协调,还允许组织建立一个数据库来跟踪客户的满意度和分析其抱怨程度。在流程改造之后,RFID技术能够促进用户和企业进行及时的沟通,克服地理和组织上的障碍;而且,RFID技术将大量有用的信息带人流程,决策者就可以将这些信息与决策支持系统或者专家系统结合起来进行定性或者定量的分析。据此,我们又可以提出以下两个理论假设:H4:RFID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程度与其业务流程重组程度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H5: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程度与组织绩效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3.RFID技术与组织结构。企业的组织结构主要有两种形式,机械式结构和有机式结构。所谓机械式的组织结构,按照达夫特教授的理解,就是(1)任务专业化,(2)严密的层级链、规则多,(3)纵向沟通和报告系统,(4)很少有团队、任务小组和整合人员,(5)集权决策的这样一种组织结构。而所谓有机式结构,就是(1)任务共享、授权,(2)松散的层级链、规则少,(3)横向、面对面的沟通,(4)许多的团队和任务小组,(5)分权决策的这样一种组织结构(Daft,2001)。而RFID技术在制造企业中的广泛应用往往会导致其原有的组织结构形式朝有机式结构方向调整。首先,RFID技术的应用使得层级链条扁平化。企业之所以采用金字塔式的层级结构就是因为受到了管理幅度的限制;应用以RFID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之后,上级交给下级的工作和任务趋于标准化和程式化,下级对工作的完成情况也能通过网络系统快速、及时、准确地反馈给上级,增强了上级对下级的有效控制力度,拓宽了上级的管理幅度,使得原来需要两个层级才能完成的管理任务现在只需一个就可完成,减少了企业的层级(PickeringandKing,1995)。其次,RFID技术的应用使得决策权力分散化。企业在引进和实施RFID技术的过程中,需要技术素质高、解决问题能力强的员工积极的参与,组织如果采取适当的分权,让员工在执行任务时有较大的自由权限,不仅可以使员工及时掌握回馈的信息,而且有利于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成就感,促使员工积极推行RFID技术、促进RFID技术与组织的融合。反之,如果组织的权力集中的程度较高,容易在企业中造成RFID技术实施绩效目标的实现多归功于高层管理者,这使员工执行技术的态度趋于保守、积极性降低,对于不具有决定权的事情容易推诿,导致RFID技术组织管理绩效水平的降低。最后,RFID技术的应用使得内部关系网络化。企业采用了RFID技术后,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联系变得紧密,他们之间的协调就十分重要;各部门的任务都会与其他部门相互影响,需要通过相互调整、协作以完成工作,减轻由于部门分割造成的接口以及由此带来的很多瓶颈问题;这样,及时有效的沟通就是关键,而关系网络化则可以起到良好作用(王瑞旭,1995)。据此,我们提出本文的最后两个理论假设:H6:RFID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程度与其有机式组织结构形式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H7:有机式组织结构形式与组织绩效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二、研究设计

(一)问卷设计

本文对企业进行问卷调查,获取样本数据。整个研究涉及到五个潜变量,分别是RFID技术应用、物流外包、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和企业绩效,其测量条目均来自于现有文献:RFID技术应用参考了Cuneo(2004)、Bacheldor(2005)以及Whitakereta1,(2007)的研究,从RFID技术数量与投资、RFID技术应用强制要求和RFID标准三个方面进行测量;物流外包参考了Sink和Langley(1997)、Joong-KunCho(2001)以及陈云萍(2007)的研究,从物流职能与业务量外包比例、战略联盟程度、物流管理职能与控制权外包程度三个方面进行测量;业务流程参考了梅绍祖和Teng(2004)以及王婷(2007)的研究,从业务流程重组深度、幅度和广度三方面进行测量;组织结构参考了Miller(1986)、Massimo和Marco(1999)以及Fenelon(2002)的研究,从分权化、正式化、复杂化这三方面进行测量;组织绩效则采用主观测量的方法,参考了Lynch(1998)、Ellingereta1,(2000)以及王辉(2006)的研究,通过企业中高层管理者感知的企业在同行业的相对绩效来反映。由于问卷条目来源于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因此我们对条目进行了认真的翻译和校对。在正式发放问卷之前,我们对50家企业做了预调查,并根据预调查的结果对条目的语义和措词进行了修正,以期增进答卷者对各个条目的理解,以获得较好的测量效度。正式问卷共含有35个条目,其中RFID技术应用7个,物流外包5个,业务流程8个,组织结构8个,企业绩效7个。问卷条目测量均为李克特5点刻度量表1表示“完全不同意”,5表示“完全同意”。

(二)样本描述

在企业选择方面,只有那些实施了RFID技术应用于相关活动的企业才能满足本研究的需要和反馈调查所需要的信息。RFID技术应用主要集中在制造、物流以及批发和零售贸易等行业,这几个行业差不多占据了RFID技术应用市场的80%(Perez2003;Angeles2005)。其中以制造行业应用RFID技术最多,所以本研究集中调查制造企业。在地区选择方面,本研究主要是以香港和内地的制造企业为研究范围,而内地的制造企业比较多分布在珠三角一带。至于回答者选择方面,南于本研究测量问卷的内容涉及到RFID技术应用、组织和企业绩效等重要信息,内容相对复杂,这要求回答者能够正确理解问题。因此,调查的回答者以企业的中、高层领导以及信息系统与营运管理相关人员为主,力求准确反映企业的情况。问卷主要是通过研讨会实地派发及电子邮件发放的,发放渠道主要包括香港大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所及香港和内地的有关商会和行业协会。本研究一共发放了700份问卷,回收了293份,问卷回收率为41.9%。剔除数据不完整和填写对象不符合的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共计282份,有效回收率为40.3%。样本企业中所在地位于内地的企业计有217家约占76.95%,所在地位于香港的企业则有65家所占比率约23.05%。就资本形态而言,以民营企业150家(53.19%)最多,其次为外资企业63家(22.34%),再其次为国有企业46家(16.31%),其他企业则有23家(8.16%)。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验证性因子分析

本文利用LISREL8.70软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ConfirmatoryFactorAnalysis),以检验测量模型的信度和测量效度,数据分析结果如表1。所有因子结构的综合信度都超过了临界值0.70,相关的拟合指标如GFI(Goodness0ffitindex)、CFI(Comparativemindex)和NFI(Normedfitindex)也都超过了规定的临界值0.90。因此,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说明我们的测量模型具有很好的信度和测量效度,可以作进一步分析。

(二)效度检验

本文对各结构变量的判别效度和收敛效度进行检验。判别效度检验旨在比较各因子的平均方差萃取值(AverageVariancesExtracted,AVE)和因子间的相关系数平方值,如果各个因子的平均方差萃取值接近或大于0.50,并且大于该因子与其他因子的相关系数平方值,则认为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收敛效度检验则是观察测量模型中各个因子载荷的T值是否显著。表2反映了各结构变量的判别效度检验情况,结果表明:所有变量的AVE平方根均大于其所在行与列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说明每个量表均通过判别效度检验。另外,每个变量测量条目的荷载值均大于0.50,且T值显著,说明各变量都具有较好的收敛效度。

(三)综合结构模型分析 在前文对RFID技术应用、物流外包等因素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分析基础上,我们将探讨这些因素对企业绩效的综合影响。利用LISREL分析观测变量和潜在变量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得到该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及拟合度指标如表3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在拟合度指标方面,模型的X2/df<3,RMSEA<0.08,NFI、NNFI、CFI、IFI的值都在0.90以上,GFI、AGFI的值都在0.80或以上,因此该模型与数据具有“算是不错的拟合度”(黄芳铭,2005)。由此可知,本文所提出的七个理论假设均得到了证实。

四、结论

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研究问题一直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在这其中,关于信息技术与企业绩效之间是否也存在着所谓的“生产率悖论”一直引发争议并持续吸引着学者的研究热情。新近的研究开始结合具体的组织变量进行研究,认为信息技术资源通过与相应的伴随性组织行为形成一个互补的系统而间接影响组织绩效。本文针对既有研究存在的考察的信息技术过于笼统不具体、忽视了企业的具体情境这两点不足,以粤港两地的制造型企业为样本,具体到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的RFID这种信息技术为研究对象,通过拓展和深化现有分析框架,综合研究了RFID技术对企业绩效的直接和间接作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一方面,RFID技术能够直接提升企业的经营绩效;另一方面,RFID技术通过与之相互补的组织变革行为(主要是物流外包、流程重组与组织结构调整)来间接提升企业的经营绩效。这一结论与目前西方学者所持的观点基本一致。由此可见,随着信息化建设在我国企业中的深入开展,信息技术在企业中不仅仅只发挥“先进的生产力”的作用,已开始对“生产关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各级企业来说,在应用信息技术和设备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开展与之相互补的组织变革行为,只有当两者成为相互匹配的系统时,才能成为持续竞争优势的真正来源。企业管理人员不能想当然地期望信息技术投资能立竿见影地生效,而是应该重视营造信息技术最大化发挥作用的软环境,由此带来绩效改善。

虽然本文的分析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仍然存在需要修正和完善的地方。首先,本文的研究没有考虑到时间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信息技术在企业中应用后效果的全面发挥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一时间往往是三到五年。因此,后续研究需要考虑信息技术应用的时滞,以便更清晰地勾勒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价值实现过程。其次,我们的研究样本仅来自于一个行业,并且考察的信息技术也仅仅针对RFID技术,而全国各地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情况则可能因地域、文化及信息技术类型等原因存在差异。因此,后续研究需要考虑面向更广泛的地理范围开展调研,以期全面准确地反映现实,提高研究结果的普适性。

参考文献:

黄芳铭,2005结构方程模式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

林丹明,梁强,曾楚宏2007我国制造业的信息技术投资效果[J]_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2).

孙晓琳,邢一亭,王刊良,2010,信息技术投资与组织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来自我国IT类上市公司的证据[J]科学学研究(3)

绩效技术论文范文2

论文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绩效评价;培训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自2004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来(以下简称标准),很多地区都组织了一线中小学教师或技术管理人员进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以下简称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标准对教育系统中的三类人员分别从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进行了规定。相应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内容也从这四个方面进行。目前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评价方式基本还是采用传统的方式,即计算机操作考核和理论笔试相结合。计算机操作考核部分往往只考察一些简单的操作,理论部分往往只注重受训教师对一些教育技术理论的简单记忆。传统的评价方式没有通过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采用系统的方法考察培训的效果,进而影响最终的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效果。笔者尝试借鉴起源于程序教学和教学系统设计中绩效技术的内涵,将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和绩效评价的过程和方法结合起来,形成培训绩效评价。

一、绩效评价概述

(一)绩效评价的含义.

绩效来源于英文的perfomrnace.原意为成绩、表现、能力。绩效技术又称人类绩效技术,起源于程序教学和教学系统设计。目前,学者对绩效技术的概念、定义、基础理论还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WwW.133229.CoM国际绩效改进协会ispi从下面三个方面来阐述人类绩效技术:人类:组成一个组织的个人与团体:绩效:活动与可测量的结果;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系统与整体的方法。国内学者张祖忻则认为:绩效技术是运用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的系统方法来提高个人和组织机构的工作业绩的研究领域目。

绩效评价,是绩效技术的重要环节和重要领域,是将绩效技术的思想系统地运用于评价实践活动的过程和行为。

(二)绩效评价与教育技术相互促进的融合关系

绩效技术起源于教学系统设计,美国学者garyanglin认为“绩效技术包含了教学技术,绩效技术还涵盖了人类绩效问题的非教学法解决方案的设计。”94定义的作者西尔斯(b.seels)认为“(教学技术的实践也正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其焦点在于面向绩效的提高,而不是传统的教学设计”。绩效技术是教学系统设计基础上不断发展的产物而绩效技术和教育技术两者在相互补充中又略显差别,绩效技术和教育技术之间的关系将会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不断发展。绩效评价是绩效技术重要组成环节之一,是绩效技术的重要领域,类似于教育技术的评价领域,也类似于教学系统设计活动的评价环节,绩效评价和教育技术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二者相互促进和融合的关系.二者交叉发展的现状无疑为绩效评价在教育技术培训领域里的运用提供了可能性。

aect05定义中指出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将94定义中教育技术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评价五大领域归结为创造,使用,管理三个领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应当具备知识、能力、意识等教育技术素养。05定义强调绩效和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并且突出强调教师意识和潜力在教师教育技术素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意识和潜力层次是绩效评价强调的长远评价目标之一。

在教育技术学中如此重视绩效思想,突出教育技术工作者绩效的提高,作为教育技术领域之一的教育技术培训活动,尤其不能脱离这些思想。我们在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评价中引进绩效的系统思想,采用绩效评价方式来评价受训者绩效的改变就显得尤为迫切,探讨绩效评价在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的运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而绩效评价本身的许多优点。以及绩效评价与教育技术、教学系统设计不可分割的发展关系.为绩效评价在教育技术领域的运用提供了可能,这也是绩效评价乃至绩效技术在教育技术领域的本位回归。这种回归让我们思考在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活动中如何运用绩效评价的思想、方法,更好的对培训进行价值性评定。

二、培训绩效评价的原则及指标体系

今年上半年,笔者在科技信息杂志上发表了题为《试论绩效评价在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的运用》一文,文中笔者提出了培训绩效评价的概念,并总结了培训绩效评价需遵循的六点原则。基于绩效评价的特点及绩效评价与教育技术相互促进的融合关系,结合标准,并依据培训绩效的培训原则,笔者提出了培训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在设计培训绩效评价表,探究相关指标内容可行性,思考建立有关的绩效指标体系时.笔者结合当前一些现状,力求体系能够反映当前的实际情况又能满足发展的需要。

1.该培训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维度)有三块内容,分别是知识、能力与潜力、意识。

2.提出参考权重的概念: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评价中将各维度所占的比例设置某一参考值。在查阅近年来的文献时,我们发现目前关于绩效评价运用于教育技术培训领域里的文献很少,而且教育技术的学者大多也局限于讨论绩效技术本身的发展、或者是绩效评价在商务领域里的运用、没有将具体的绩效评价方法借鉴性地引入到教育领域,尤其教师教育技术培训领域。学者还没有尝试建立一套比较受欢迎的培训评价体系和权重比例,因此笔者在明确评价的主次和重点,设置能力和权重维度对应地占有较高的比例。学校在实施具体评价时,应当以发展为主.兼测目标的评价思想。绩效指标只是强调要将意识和潜力应当占有更大的比重。具体的权重,应该结合受训教师的特点、结合学校物力财力,灵活设置。

3.培训绩效评价体系中,对于知识,能力潜力维度在二级指标中给出了具体可测的行为或者能力表述,因此不存在三级指标。而意识维度.为了区分意识维度差别和层次,建立了二级指标内容,并且对每一“二级指标”中还给出了三级指标,每一指标项里还含有具体的内容,这样更具有针对性。(1)关于知识维度:受训教师一直从事教学工作,对于教育技术基础知识(如教学理论)的理解应该大部分是已经具备的,也是容易达到的。(2)关于意识和潜力维度:问卷调查和实际调研显示,大多数受训教师并非缺乏信息技术技能,都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技能,但很少会有意识地加以利用和使用。另一方面我们知道举办一系列的教育技术培训活动,目的就是提高教师教育技术素养,正如o5定义强调绩效中的学习能力和迁移能力,吻合绩效评价中对能力和潜力的强调,具体表现就是受训者行为、能力、潜力的提高和改变,因此建立培训绩效指标体系时,应突出强调受训者通过培训在能力和潜力方面的绩效。笔者在培训绩效评价中,将能力潜力和意识维度置于较突出的位置,两块内容构成了教师教育技术素养在主体,将评价体系中能力潜力维度所占的参考权重一设置为50%的比例,这符合信息社会对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要求。

绩效技术论文范文3

关键词:教育技术 绩效技术 非正式学习 关系

一、前言

教育技术在中国的发展道路中,多方面的理论观点一直都没有统一的界定。专家们对本学科理论进行百家争鸣的现象实际上是为教育技术学科夯实理论基础的一种过程。教育技术学理论的发展可用表1简略的来表示:

以上七种理论并不是有很名确的先后顺序的,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是伴随而生的,但我们通过这个简单的表格和结合我们的教育技术实践能看出教育技术的发展目的是通过媒体的有效利用来提高学习绩效,即使学习达到最优化。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AECT)定义与术语委员会提出了关于教育技术领域研究的05新定义,定义原文如下: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and ethical practice of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by creating,using,and manag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从定义中可以看出,教育技术的工作目标不仅是“便利学习”(facilitating learning),还应该“提高绩效”(improving performance)。这也体现了国际上教育技术发展的一种趋势。当前,各种形式的学习方式正渗入到我们的学习生活中。非正式学习开始是在企业员工中应用的,对我们的学校教育和成人教育也有了很大的影响。

二、教育技术领域绩效技术的发展

对于“绩效”概念的理解,国内教育技术界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界定,在《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一书的附录“专业词汇表”中,对绩效技术是这样界定的:performance technology is the process of selection,analysis,design,development,implementation,and the evaluation of programs to most cost-effectively influence human behavior and accomplishment.”(Geis,1986)根据定义,简单地说,绩效技术就是在注重过程和资源的同时,考虑整体的效益,在完成一项任务的时候可以利用手段形式的多样化达到预期的效果。

为了对绩效技术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有必要讨论一下绩效技术的理论基础。绩效技术是一般系统理论在企业组织绩效改进方面的一种应用,系统理论为解决绩效问题提供了一种系统方法,即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ADDIE)的过程。ADDEI框架将许多学科的知识和研究结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建立了一个领域模型。[1]学习理论也是绩效技术的理论基础之一,并被公认为是程序教学运动的进一步发展。行为主义的诸如反馈、强化、行为目标等概念至今仍指导着绩效技术工作。经济学领域的人力资源管理也成为绩效技术的理论基础之一,另外,有的专家还认为认知工程、工效学和心里测量学等方面的研究也为绩效技术提供了理论与方法。

跟据AECT关于教育技术的定义和范畴的解释,我们认为绩效技术与教育技术两者的认识论基础是一致的,它们运用同样的系统方法,但各自的目的和使用手段有所不同[2]。总之,绩效技术作为教育技术发展的关注点后,把绩效分析的思想引入到我们教育教学的改革中对信息时代下的学习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非正式学习方式的兴起

非正式学习是指相对正规学校教育或继续教育而言的,指在工作、生活、社交等非正式学习时间和地点接受新知的学习形式。最好的学习不是发生在教室里的学习,而是当事人在真实情境下面对真实问题所发生的学习(CharlesHandy 2002)。下图3表示了非正式学习的其他相关概念的关系。

非正式学习方式虽然发展不是很完善,但它有广泛的理论来源。[4]知识管理是非正式学习的重要理论基础,对隐性知识的研究为我们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提供了广阔的思路,非正式学习也很好地实现了知识管理和隐性知识的习得。

非正式学习形式是多样的,“课堂”的概念变得非常广泛,不像正式学习那样有相对固定的教师、场所、学习内容,非正式学习的形式可以是谈话、在知识库中搜索信息、观点的交流分享、使用帮助、观察等,非正式学习也更强调社会性的协作。而且非正式学习可以是有明确目的的,也可以是偶然性的;它是由学习者自我调控自我发起的,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以发生。

Web1.0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了21世纪的Web2.0的浪潮下,出现了许多非正式学习与分享的工具。web2.0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对计算机软件操作的主观化和个性化。它是一种“即时学习”的新模式。web2.0社会性软件极好地支持了非正式学习,目前常见的非正式学习形式或软件有BBS、Blog、播客、Wiki、共享照片(Flickr)、美味书签(delicious)、共同行动(43Things)等。在这里值得提一下的是一种新的非正式学习模式:1:1数字学习,它旨在打造“无缝学习环境”,较好地融合了正式与非正式学习,使得学习真正成了一种生活方式。

四、非正式学习改进教育绩效

非正式学习是学习者在实际工作中,由潜意识指引的寻求知识的过程,往往涉及很多与绩效相关的知识和技能。通过研究马席克、瓦特金斯的非正式学习模型,本人总结了以下非正式学习方式改进教育绩效的表现。

(一)学习更强调协作性。非正式学习型组织在努力创造一种自我发展和探究氛围的同时,鼓励团队通过对话、反馈和问题解决等学习活动提高团队的集体智慧和能力。共享文化是组织学习的一大特征。例如,blog中的知识共享和方便的交流互动、小组非正式的讨论中隐性知识的建构等。

(二)学习方式多元化。终身学习的倡导是单一的正规教育方式所不能满足的。E-learning的发展给学习方式带了变革,培训组织和教育机构在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下,多种学习工具促进了多元学习方式的发展。例如批判反思学习、行动学习、情景认知学习等。

(三)学习的重点在于整体“促进”而不是“教导”。正如彼得・圣吉所言,“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心智模式的改变将是最困难的。而非正式学习组织则是能让全体成员体现出生命意义的组织。这种“促进”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习者学会学习是适应信息时代教育目标的绩效体现。

(四)更关注以学为中心的学习理念。学习型组织的学习更关注个体的自我发展。因此以学为主将会成为组织学习指导思想的主流。非正式学习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使得学习结果更加注重个体的进步,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观点关注如何利用技术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即提高学习绩效。

五、思考和展望

非正式学习的发展深刻地体现了绩效技术的思想,为教育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在新的思想理论出现时,我们不应该排斥也不应一味地追从,而是从一种新的角度来审视我们学科的发展,把新的体会和思路利用在教育技术的领域中便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我们学科的发展。以下是一些个人的思考和建议。

(一)技术应用时要系统思考,注重全面分析。

绩效技术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系统方法,绩效分是这种方法的第一步骤。未来的学习环境将是可控性较小的、系统的、宏观的、开放的。我们要从系统分析的角度来关注教育的绩效问题。没有一项技术和理论是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

(二)非正式学习是企业培训和学校教育都可以借鉴存在的一种方式。

当今灵活的学习条件也使得企业员工和成人有更多的学习机会,校园中的教育也不再局限于固定不变的学习模式。Reiser(2001)曾作过这样的评述:教学设计和技术领域包括对学习和绩效问题的分析,以及在各种环境(特别是教育机构和工作场所)对以促进学习和绩效为目的的教学和非教学过程与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评价与管理。我国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和实践目前仍然局限于学校教育领域,常规的学习方式有待变革。

(三)教育技术和绩效技术的关系仍值得我们研究。

绩效技术已成为教育技术的三个主要研究领域(面向学校教育所进行的关于IT整合与学校教育的研究、面向企业培训所进行的绩效技术研究以及远程教育与远程培训研究)之一[5]。绩效技术在“绩效分析”方面已有了相当丰硕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其中包括如何找出剖析原因;如何评估解决问题的经济性、现实性行性等。但由于认识所限,目前国内教育技术尚未对这方面的应用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教育技术学科领域需要加强绩效技术观和人才培养。

在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中,将“绩效技术”纳入课程体系,应该教会教育技术专业学生掌握绩效技术的一般过程,掌握企业绩效与学校绩效的分析方法。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学系统系为本专业的研究生开设的课程中,教育、绩效技术和培训是三大核心。我国的专业设置也该向这方面做一些努力和尝试。

(五)有效合理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多种的非正式学习环境。

未来教育的组织形态也会发生根本的变革,环境系统将会多元、丰富、动态而灵活。混合学习、泛在学习、1∶1数字学习等一些学习方式也使我们对学习环境有了新的认识。“媒体是人体的延伸”,多种技术手段的利用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各种便利条件。绩效分析的方法为我们对学习方式的采用提供了理论的指导。

(六)不断地媒体更新和环境变革正在促进教育技术的的第五次革命。

桑新民教授提出的教育技术的范畴把媒体和绩效作为学习的起点和终点。学习媒体的开发利用和绩效技术的系统指导会促进教育技术的发展,也势必会带来教育的第五次革命。

参考文献:

[1][2]张祖忻主编.绩效技术概论[M].上海:上海外国语出版社,2005.

[3][4]余胜全,毛芳.非正式学习――e-Learning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J].中国电化教育,2005,(10):18-23.

[5]罗志刚.绩效技术――教育技术发展的新领域[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35-37.

[6]毛齐明.教师的非正式学习简论[J].教育科学论坛,2006,(2):59-60.

[7]1:1数字学习:学习革命的新浪潮[J].中国电化教育,2007,(6):1-6.

[8]孙雪冬,韩瑛,马如宇.对绩效技术“回归”的几点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6,(10):22-24.

[9]陈蓉,李兴保.谈教育技术视野中的绩效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2005,(2):14-17.

绩效技术论文范文4

一、引言

技术创新活动包括一项技术或产品从新思想的产生,到研发、试制和实现首次商业化的整个过程,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随着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深入与发展,人们更多把视野聚焦于技术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已有的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研究,通常从技术创新的过程和技术创新能力的角度进行分析;而随着网络理论的兴起,企业网络作为一种介于纯市场和企业科层组织之间的中间性组织,也备受关注。有学者基于网络环境,分析网络能力等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但往往较单一,缺乏系统性。本文基于企业组织及其创新范式日益网络化趋势背景,归纳和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技术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从资源观、知识观和能力观三个方面进行深入阐述,同时分析了三个层面的内在关联及其对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提出适当的建议,以提升网络化趋势下企业技术创新绩效。

二、网络组织技术创新绩效影响因素文献回顾

(一)基于资源观

随着网络组织环境的形成与发展及网络理论的兴起,经济学家们认为网络既是一种无法模仿的资源,也是获取资源和能力的一种独特方式,有助于促进技术创新绩效的提升。英国Sussex大学的科技政策研究所(SPRU)在20世纪70年代进行的SAPPHO计划,对29对创新成功和失败的创新项目进行测度,并提出对外界科技网络的利用程度是影响创新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王育晓(2005)指出网络关系资源是影响网络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提出企业拥有的社会关系资源,通过正向作用于企业的吸收能力从而促进技术创新绩效提升。

(二)基于知识观

随着创新技术网络和社会网络的发展,技术创新的成功越来越需要多个组织间的知识学习和合作,并且相互之间保持一种平衡与协作。创新过程的成功来自于企业之间在彼此独立的基础上而进行的编码知识和缄默知识的交换;同时创新也是一个知识学习的过程,有从外部和内部的干中学、用中学、共享中学。Cohen和Levinthal(1990)研究表明企业通过吸收能力,即识别、吸收并商业化利用来自企业外部网络的知识,对创新活动的生产率具有正向效应。知识的互相学习成为影响集群网络内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李正卫和池仁勇等(2005)通过实证分析验证这一点。对于企业内部网络而言,宋志红(2006)通过对国内115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得出企业内部知识共享行为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从而影响技术创新绩效。

(三)基于能力现

有学者从企业动态能力的角度,即企业为适应变化的环境,进行整合、构建、重塑内部与外部资源的能力freeze等,1997),通过作用于企业的运营操作过程,间接对技术创新绩效影响进行分析。诸多研究认为吸收能力,即Cohen和Levinthal(1989)首次提出的企业识别、吸收、并商业化利用来自企业外部的知识资源的能力,对创新活动的生产率具有正向效应,并能提高新产品开发的效率。基于内部网络,杰弗里-摩尔(2007)指出有两个根深蒂固的原因造成了创新绩效不如预期,其一是公司缺乏内部协同能力,即企业内部职能部门没有精诚合作的保障机制。

三、基于网络环境的作用机理分析

(一)基于资源观的分析

网络环境下,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依赖于他们同其他公司和参与者组成的网络。因为网络内存在大量的积累性资源,网络合作可以帮助企业得到必要的技术和人才等资源,并实现新产品的高效开发。企业的网络有利于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和各企业之间共享包括研发资金、技术资源、企业家资源、市场信息以及关联的其他社会关系等资源,从而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步伐。企业通过资源共享,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而且可以节约成本,提升技术创新绩效。共享的网络关系资源是影响网络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但是往往其通过正向作用于企业的吸收能力从而促进技术创新绩效提升。

(二)基于知识观和能力观的分析

在网络联系的过程中,知识的交流对技术创新绩效起到重要作用,企业网络正可以为网络内企业提供强大的知识流。同时由于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隐性知识,而且技术往往具有前后关联的特殊性,需要在工作交流中逐步积累,因此技术创新的过程是一个在供应商、生产商和用户等之间以及企业内各部门之间交互学习的过程,并且保持关系的平衡与协作。在学习和合作的基础上,企业形成发起、维持和运用商业关系与网络获取竞争优势的网络能力,它是企业基于内部知识和其他补充资源,通过开发、维持与利用各层次网络关系以获取稀缺资源和引导网络变化的动态能力。其中,网络关系强度和企业吸收能力的差异是决定联结关系在网络中功能的不同的重要条件。这种不同的网络关系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社会资源的积累与动态能力的拓展,强关系主要作用于企业资源积累与网络能力拓展的深度,而弱关系则更多地影响着企业资源与能力积累的范围广度。而吸收能力对创新活动的生产率具有正向效应,并能提高新产品开发的效率。

(三)作用机理模型构建

基于三个层面的理论回顾和分析,笔者尝试提出基于网络环境的创新绩效影响因素作用分析框架,构建如下模型:

企业内外部网络资源的共享和通过网络知识的交互形成企业动态能力通过作用于企业的正向吸收能力,从而实现技术创新绩效。因此基于网络环境的吸收能力是企业网络资源、交互的网络知识和动态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控制因素,在网络资源和知识转化为现实创新绩效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决定着网络资源和知识是否更有效地转化为网络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创新绩效。网络关系强度作为重要的调节变量,影响着企业网络资源和网络能力的拓展。三个不同层面的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其中网络创新资源是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保障,网络知识的交互是技术创新绩效的动力,网络的动态能力是技术创新绩效的前提。

绩效技术论文范文5

文章编号:1000-176X(2017)07-0028-06

一、引 言

中??经济在改革开放以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且在很长时期内一直保持着9%以上的经济增长率,然而经济快速发展却使得国内的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5月全球污染程度最大的前十名城市中有两个来自中国。同时,中国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却只能达到德国的最低标准。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政府便制定并实施了一套排污费制度,这些政策也在一定时期内得到良好的落实[1-2]。来自《国家环境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显示,与2010年相比,2014年中国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了9.64个百分点。国家环境保护部基于“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根据污染物的数量和种类等信息制定了一套排污费征收标准,旨在敦促相关企业和部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以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

现有文献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阐述征收排污费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一方面,降低企业生产率并提高企业生产成本,最终导致企业绩效受到影响[3-4]。Smith和Sims [5]为了更加准确地检测征收排污费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了加拿大酿造业企业的相关数据,结果显示征收排污费会十分明显地影响到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Shadbegian和Gray [6]以美国制造业企业为对象,分析了这些企业1979―1990年的相关数据,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这些研究从企业生产成本的视角出发研究了征收排污费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他们都认为征收排污费会使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从而限制了企业生产率的提高,进而降低企业绩效。还有一些研究基于其他视角论证了上述结论。Porter和Linde[7]研究发现征收排污费在一定程度提高了企业生产成本,企业为了保持利润水平不变,会增大生产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加剧污染排放,进而增加了污染排放所引起的相关成本。胡曲应[8]以单位排污费及其年度增量作为环境绩效的变量,研究了中国企业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积极有效的环境预防管理则可以带来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的共赢,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也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上述研究更多地考虑征收排污费的成本效应,未涉及征收排污费可能带来的技术激励效应。

另一方面,征收排污费将使企业的污染治理成本显著增加,企业不得不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污染排放,从而弥补损失或减少损失[9]。Jaffe和Palmer [10]的研究结果显示,企业排污费支出与企业治理成本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企业排污费支出增加0.15%,企业治理成本提高1%。Carrión-Flores和Innes [11]对环境规制政策的强度进行定量分析,采用1989―2002年美国制造行业127个企业的相关数据对环保型技术专利与企业污染排放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论指出二者之间显著负相关,即环境保护政策的执行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有明显的敦促作用。Brunnermeier和Cohen[12]采用实证分析检验了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作用,选取1983―1992年美国制造业的数据,采用污染治理成本作为环境规制的测度指标之一,采用专利(环境类专利)申请量来衡量技术创新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污染治理成本对环境类专利申请量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污染治理成本每增加100万,环境类专利量增加0.04%。上述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征收排污费的激励效应会通过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来提高企业生产率,最终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

综上所述,当前学术界对于征收排污费对企业绩效的具体影响并未达成共识,故笔者将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本文将采用2011―2015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年报数据作为样本,从企业的资产、负债和规模等角度对变量进行控制,从而进行经验研究。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分析征收排污费对企业绩效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二是就征收排污费影响企业绩效的具体作用机理进行研究,从而对现有研究结论加以完善。三是从微观层面着手,采用具体的分析数据将征收排污费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予以量化。

二、假设提出

1.征收排污费对企业绩效的负面影响

征收排污费将降低企业生产效率和提高企业生产成本,从而影响企业绩效。在环境保护政策实施后,企业必须缴纳一定的排污税,这必然会提高企业生产成本并降低企业利润。同时,企业必然会投入一定的资源治理污染,从而减少生产投资,这也会降低企业利润率。

如果企业内部的生产技术并未因排污费征收制度的执行而得到创新,那么企业将不得不调整其内部生产资料,将更多的资源倾斜到污染治理方面,这会直接导致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影响企业利润。此外,企业用于技术引进和技术研发的资金必然会因征收排污费而受到压缩,从而减缓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步伐,这无疑会为企业生产率带来负面影响。总之,如果企业的技术引进和技术研发并未受到征收排污费的正面刺激,那么很可能会反过来严重阻碍企业生产率的提升,从而降低企业绩效。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征收排污费导致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从而降低企业绩效。

2.征收排污费对企业绩效的正面影响

企业在开始缴纳排污费后不得不对其所拥有的资源进行重新配置,从而对自身绩效产生影响。企业原来的生产工艺会因征收排污费而产生新的限制条件,为了尽可能减少或弥补征收排污费给企业造成的损失,企业将会通过优化管理和技术创新等方式对其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前者主要通过减少污染排放和提高生产效率等方式实现;后者则需要企业对生产过程中的技术使用、废料管理和生产工艺等各个环节进行优化,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排污费征收制度的落实相当于为企业构建了一个绿色壁垒,那些能够达到标准的企业将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市场,从而极大地促进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进而对企业绩效产生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征收排污费将对企业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选用更加环保和清洁的原料。企业通过自我优化既能够降低生产成本,缓解征收排污费的资金压力,又能够弥补企业绩效损失,促进企业生产工艺的升级与优化。同时,征收排污费还能够促使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引进更加先进的生产技术,引导企业走持续发展的道路。Hamamoto [13]研究发现企业生产效率在排污费征收政策的作用下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征收排污费能够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从而提高企业绩效。

除了提高企业生产成本之外,征收排污费还会对企业的市场行为和市场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由此可知,征收排污费除了通过直接提高企业生产成本来影响企业绩效之外,也会通过技术创新间接影响企业绩效。征收排污费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如图1所示。

三、研究设计

1.计量模型

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研究征收排污费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将企业的技术创新作为分析的重点,研究其在二者之间的具体传导机制。首先,不考虑技术创新,构建如下模型:

FPit=C+αCPDFit+βXit+εit(1)

其中,FP表示企业绩效;CPDF表示企业缴纳的排污费金额;X表示控制变量;i和t分别表示企业和年份;ε表示误差项。

其次,本文将研究排污费征收制度落实后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的间接影响,以技术创新(TI)为被解释变量,排污费为主要解释变量,构建如下计量模型:

TIit=C+αCPDFit+βXit+εit(2)

最后,以技术创新为解释变量,企业绩效为被解释变量,构建如下计量模型:

FPit=C+αTIit+βXit+εit(3)

2.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1―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年报中未出现排污费信息的公司予以剔除,共剔除148家。绝大部分公司将其排污费归于现金流量表中的“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一栏,3家将之归于关联交易,4家将之归于其他应付款或其他流动负债,7家将之归于管理费用。若有公司将保卫费和运输费等与环境保护无关的费用归于排污费中则予以剔除。此外,剔除12家数据不完整的公司,最终剩下389家公司。这些公司有84.3%来自于社会服务业、仓储业、交通运输业、制造业、仪表、设备以及电子等行业。2011―2015年征收排污费的公司占比分别为7.7%、9.8%、16.7%、31.1%和34.7%,公司数量分别为30家、38家、65家、121家和135家。由此可知,国内上市公司每年排污费缴纳情况并不平均。同时,本文将巨潮资讯网、深圳与上海两地的证券交易所作为样本公司年报?稻莸睦丛矗?将国泰安数据库作为样本公司财务数据的来源,并采用人工方式整理企业的排污费数据信息。

3.变量说明

企业绩效(FP)。本文借鉴Elsayed和Paton [14]与邓丽[15]的研究方式,采用托宾Q值作为企业绩效的变量。

排污费(CPDF)。本文将企业每年上缴的排污费除以企业当年的总营业收入作为企业排污费的衡量指标,减少因企业规模等因素对结果产生的影响。

技术创新(TI)。技术创新能力能够通过其所拥有的专利授权量加以衡量,同时由于国内很多科研机构为了保护其科研成果都会申请专利,本文将企业专利授权量作为技术创新的衡量指标[16],其中技术创新的变量将采用每年公司的三种专利授权量。

控制变量。企业规模(Size):本文借鉴王杰和刘斌[17]的研究方法,采用企业的总资产除以该企业所在2分位代码行业所有企业总资产之和进行衡量。企业利润水平(Profit):本文采用企业总利润除以总营业收入进行衡量。企业单位劳动资本(Kperl):本文采用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除以该企业员工年度均值进行衡量。人力资本(Hr):本文采用企业员工受教育年限平均值进行衡量[18]。企业研发投入(R&D):本文采用企业每年研发经费除以当年总资产进行衡量。企业年龄(Age):本文采用当年与企业创立年份之差进行衡量。

4.描述性统计分析

笔者对回归变量的VIF值进行估算,以检验该模型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结果显示,VIF值的最大值和平均值分别为3.672和1.733,均满足低于10的经验法则要求。因此,本文所建立的回归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变量的相关系数和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

四、结果分析

1.征收排污费对企业绩效的直接影响

首先,本文分别采用最小二乘法(OLS)、广义最小二乘法(GLS)和广义矩估计法(GMM)对模型(1)进行回归,分析征收排污费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在不同估计方法和模型设定下,征收排污费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始终显著为负,在OLS、GLS和GMM方法下系数分别为-0.101、-0.094和-0.302,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即提高排污费征收标准势必会降低企业绩效。排污费滞后一期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在1%的水平上同样显著为负,在OLS和GLS方法下系数分别为-0.154和-0.123,与基准回归情形相差不大。因此,假设1得到验证。

2.征收排污费对企业绩效的间接影响

对模型(2)进行回归,分析征收排污费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具体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估计方法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即当期排污费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通过1%水平上的显著性检验。同时,当期排污费对技术创新的影响通过稳健性检验,即征收排污费对技术创新产生一定的正向刺激作用,能够加快企业技术创新的步伐。此外,基于解释变量滞后一期的回归结果还显示征收排污费对技术创新存在显著为正的滞后影响。

对模型(3)进行回归,分析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的间接影响,具体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不同估计方法均反映出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同时,解释变量滞后一期的回归结果反映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存在持续的滞后影响,且与当期影响接近,研究具有稳健性。因此,假设2得到验证。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在环境治理方面,中国政府所制定并推行的排污费征收制度无疑是一项极为重要的环境保护措施,该制度的执行将会极大地影响企业绩效,并会促进企业进行转型升级,最终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先从理论层面分析征收排污费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然后选择2011―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得到以下研究结论:一是征收排污费导致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从而降低企业绩效。二是征收排污费能够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从而有利于加快企业技术革新的步伐。此外,本文采用多种方法对研究结论进行检验,从而确保了研究结论的可靠性与稳健性。

绩效技术论文范文6

[关键词] 高新技术 技术创新 绩效反馈

随着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资产证券化趋势的日益增强,高新技术创新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高新技术创新项目中的核心资源――项目研发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也越来越成为高新技术创新项目成功的关键。因此如何评价项目研发团队的工作成果就成了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目前企业虽然对高新技术创新项目进行绩效评价,但对绩效评价结果缺乏认真分析和有效的解读的情况,本文将对高新技术创新绩效反馈的相关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

一、高新技术创新项目绩效反馈的重要性

高新技术创新项目绩效反馈贯穿于高新技术创新项目绩效评估始终,并具有动态性、及时性和激励性三个特征。高新技术创新项目绩效反馈作为高新技术创新项目绩效管理的最后一步,是由考核人员将高新技术创新项目绩效评价的结果反馈给项目研发团队,让研发团队明确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做到扬长避短,使研发团队的工作效率得以持续改进。考核者还通过与研发团队回顾与讨论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对研发团队进行激励、奖惩和培训。因此,有效的绩效反馈对绩效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高新技术创新项目绩效反馈是提高高新技术创新项目绩效的保障。当高新技术创新项目绩效评价过程结束后,考核者会把评价结果通知被考核者――项目研发团队,但是项目研发团队在很大程度上不了解评价结果是如何得到的,这就需要考核者将评价过程,特别是项目研发团队的工作成果情况进行详细的介绍,指出项目研发团队的优缺点。

其次,高新技术创新项目绩效反馈是保证绩效评价过程公正的基础。由于高新技术创新项目绩效评价与该项目研发团队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就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但是考核者在绩效评价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掺杂自己的主观意识,这将会导致评价过程的不公正。通过绩效反馈,可以让项目研发团队拥有了知情权和发言权,在绩效反馈的过程中,程序化的绩效申诉可以有效地降低主观因素所带来的不公正效应,在考核者与项目研发团队之间找到了结合点,对完善整个高新技术创新项目绩效管理体系起到了积极作用。

虽然高新技术创新项目绩效反馈在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绩效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许多高新技术企业经常忽视绩效反馈,通常只是简单地将技术创新项目绩效评价结果告诉研发团队,缺乏对绩效评估结果有效分析和有效解读。因此在以后的高新技术创新项目绩效评价的过程中,必须加强绩效反馈的工作,使研发团队了解自己的绩效高低,确定团队完成研发目标的程度。总之,加强绩效反馈,不仅能提高技术创新项目研发团队的工作绩效,还能改善研发团队的工作态度。

二、高新技术创新项目绩效反馈应遵循的原则

1.经常性原则

高新技术创新项目绩效反馈应当贯穿于高新技术创新项目绩效评价整个过程,是经常性的,而不应仅在年终评估后进行。在进行绩效反馈时,绩效评价的考核者一旦认识到高新技术创新项目绩效中存在缺陷,就有责任立即去通知项目研发团队,而不应该等到绩效评价过程结束后再告诉项目研发团队。

2.全面性原则

成功的高新技术创新项目绩效反馈来自事前全面的准备。首先,在进行高新技术创新项目绩效反馈前,考核者就应该做好全面的反馈计划,具体包括采用绩效反馈的方式,绩效反馈的内容以及绩效反馈要达到的目的等。其次,考核者应该全面收集与高新技术创新项目绩效相关的各种信息资料,重点在于研究项目研发团队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将其实际工作绩效与工作所要达到的标准相对照,作为绩效反馈的依据。最后,要全面分析项目研发团队成员的心态。

3.准确性原则

高新技术创新项目绩效反馈的方式选择要准确。绩效反馈一般通过语言沟通、暗示以及奖励等方式进行。没有特别的某一种反馈方式在任何情况都是有效的,任何一种反馈方式都会产生3种效果:研发团队以积极的态度回应考核者反馈、研发团队以消极的态度回应考核者反馈以及研发团队对绩效考核产生曲解和敌意。考核者要根据当时的情况,准确地选择有效的高新技术创新项目反馈方式。

4.重点性原则

把握重点性原则,考核者与研发团队都应将反馈的重点放在解决绩效问题、寻找改进措施上,而非仅仅批判不良绩效表现上。考核者在高新技术创新项目绩效反馈方面通常会犯的一个错误是,他们往往把绩效反馈看成是一个对绩效不良研发团队进行惩罚的一个机会,这种做法只会起到伤害研发团队的自尊以及强化他们的抵触情绪的作用。要解决这类问题,应该把绩效反馈的重点放在研发团队的行为或者结果上, 努力解决造成不良绩效的原因,而不是直接放在研发团队本身上。

5.参与性原则

突出参与性原则,应该鼓励项目研发团队积极参与到高新技术创新项目绩效反馈过程中,让研发团队和考核者在一种相互尊重和相互鼓励的氛围中讨论如何解决员工绩效中所存在的问题。研发团队通过参与绩效反馈,让他们介入对自己的运作和工作目标有影响的决策中,可以形成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进一步满足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6.正激励原则

人们通常认为,高新技术创新项目绩效反馈过程的焦点应当是集中在找出研发团队绩效中所存在的问题上,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绩效反馈的目的是提供准确的绩效反馈。这其中既包括查找不良绩效,也包括对有效业绩的认可。赞扬研发团队的有效业绩有助于强化研发团队的相应行为。此外,它通过清楚地表明管理者并不仅仅是在寻找员工绩效的不足而增加了绩效反馈的可信程度。

三、高新技术创新项目绩效反馈存在的问题

高新技术创新项目绩效反馈在高新技术创新项目绩效管理中发挥着如此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高新技术企业绩效管理实践过程中,绩效反馈却成了最薄弱、最容易被人忽视的一个环节。高新技术创新项目绩效反馈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绩效反馈缺乏制约性

一些考核者对绩效反馈工作认识不够,导致高新技术创新项目绩效评价结束后的绩效反馈工作可有可无,有的考核者甚至表现出抵触情绪。而高新技术企业缺乏对绩效反馈工作的制约,没有建立相应的制度或虽有制度却形同虚设,执行不严格。

2.绩效反馈缺乏有效性

受封建思想的影响,我国领导的家长制作风和职权在管理中的影响时有,研发团队成员对考核者多是采取顺从迎合的态度,不敢将自己的意见真实地反映给考核者。因此绩效反馈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是形同虚设,最终还是以考核者的评价结果为标准。

3.绩效反馈缺乏时效性

有的考核者在对技术创新项目绩效评价结束后,不能及时地向项目管理者和项目研发团队反馈信息,拖延时间较长,使正常的分析工作不能及时进行,进而影响激励、改进等工作的深入进行。

4.绩效反馈过程缺乏沟通

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在进行绩效反馈的时候,仅仅将反馈当作管理层的一个单方面措施来推行,没有通过沟通告知研发团队这种工作的目的和意义,会造成领导干部和普通员工对这种管理的误解。

5.绩效反馈主体缺乏培训

考核者无意识或无能力将高新技术创新项目绩效评价结果反馈给项目研发团队,这种情况出现往往是考核者本人未能真正了解高新技术创新项目绩效评价的意义与目的,加上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民主的企业文化,使得考核者没有驾御反馈绩效考核结果的能力和勇气。

四、改善高新技术创新项目绩效反馈的建议

绩效反馈方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激励效果。在绩效反馈过程中,适当地注意改善反馈途径和方法可以使激励效果事半功倍。

1.规范企业法规,重视反馈工作

高新技术企业应该制定专门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和约束绩效反馈工作,把绩效反馈融入到整个绩效管理体系中,在考核者和项目研发团队之间形成以考核者为行为实施主体、项目研发团队为辅助监督的关系体系,使绩效反馈发挥出提高项目研发团队绩效和监督考核者的双重功效。

2.设立专门的怨诉渠道

设立一个正式的怨诉程序,可以使项目研发团队通过正式的途径表达不满而不是带着抵触情绪影响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促使考核者以积极的态度努力地去解决项目研发团队的不满,从而真正培养起项目研发团队对企业的向心力,引导项目研发团队的个人目标与企业的整体目标协调一致,最终达到效激励的目的。

3.绩效反馈要具体、及时

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考核者应针对项目研发团队具体的行为或事实进行反馈,同时要将绩效评估的结果及时地反馈给项目研发团队并能得到项目研发团队的认同,绩效反馈才能达到预期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可以规定在绩效评估工作开始之后的固定时间内,考核者必须将考核进行的情况反馈给项目研发团队。

4.加强双方的沟通

绩效反馈仅仅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目的,在这一过程中,沟通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一个正确而成功的沟通程序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沟通达到平衡。首先,经常沟通能使项目研发团队认识到绩效管理不是和他们作对,而是为了达到组织和团队的双赢;其次,及时沟通可以使得绩效评价与反馈不出乎研发团队的意外,从而避免在评估结果不好时研发团队产生对抗情绪;再次,通过沟通可以使组织了解研发团队的真实需要从而改变绩效反馈策略。

5.提高反馈主体素质

绩效反馈的效果好坏直接就体现在反馈主体的反馈技巧上,因此对反馈主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提高反馈主体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反馈技术培训的内容应当包括怎样选择适宜的时间和地点,怎样组织面谈反馈的过程,怎样针对不同类别的员工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等。对绩效反馈主体的培训应该是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这样不仅能够加强绩效反馈的效果,同时也提高了考核者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冯明:360度绩效反馈作用机制研究.博士论文.杭州:浙江大学,2000

[2]张宏云: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360度反馈评价研究.硕士论文.北京: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01

[3]王雁飞:企业员工成就目标定向研究.博士论文.北京: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2002

[4]王永丽时勘:上级反馈对员工行为影响的研究.心理学报,2003

[5]陈锷原二军:人力资源经MBA强化教程.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6]赵筠:绩效管理的问题及解决之道.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2,(3)

绩效技术论文范文7

关键词:行为理沦;技术创新策略;战略动机

技术创新有利于企业实现成本降低、提供新的产品或者服务、提升企业绩效,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也是目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Barry从公司治理角度讨论了公司治理结构与对企业R&D策略的影响,认为股权结构集中度、董事会中内部董事比例,对企业的R&D强度具有正相关影响,David从资源观和理论角度讨论了高新技术企业中CEO薪酬水平和薪酬结构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Hambrick从企业高层管理团队构成角度讨论了技术创新问题,认为高管团队构成的异质性有利于促进组织技术创新,Hans从R&D团队管理角度探讨了研发团队管理和研发绩效之间的关系,国内也有许多学者对技术创新策略进行了研究,徐金发也从治理角度分析了企业治理结构因素及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得出了与Barry 不一致的结论,认为外部董事数量的增加有利于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孙爱英等从企业文化角度讨论了不同组织文化类型对企业技术创新方式的影响,龚艳萍将创新分为渐进式和激进式的创新,并通过实证方法探讨了上市公司基本组织特征与创新类别之间的关系,孙艳从战略技术联盟角度提出:中国企业与科研机构及大学之间建立战略技术联盟有利于提升我国中小企业R&D的能力。

虽然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技术创新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有关该领域微观层面的研究大都将技术创新视为一项同质活动,很少考虑不同技术创新策略之间的差异,部分有关企业技术创新策略差异的研究也主要探讨组织特征、治理结构、文化背景等对企业技术创新策略选择的影响,而没有考虑技术创新本身的战略动机对企业技术创新策略选择的影响.随着技术环境和外部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更多地通过技术创新来获取动态竞争优势,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一种核心战略工具,技术与企业战略的高度整合,已经成为战略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不同的战略背景下,企业期望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的战略意图不同,其选择的技术创新策略也必然会呈现出一定差异,Peggy针对所有权结构与R&D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对不同国家(美国和日本)的研发投资具有不同的影响效应,并认为是不同国家的技术创新动机和对创新的激励所构成的综合效应导致了这种差异。

基于此,本文从企业行为理论出发,构建企业技术创新策略选择的概念模型,探讨技术创新策略选择的决定因素,并重点对技术创新战略动机与创新策略选择的关系进行分析。

1 概念模型的构建

1.1 技术创新策略的涵义及其分类

对于技术创新策略许多学者在不同的情境下给出了不同的含义。Gassiman将技术创新化分为两种类型:基于技术研发(R&D)和基于技术引进(TA)的技术创新。Daft构建了二元组织创新模型,将技术创新划分为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而Harhoff在研究中参照工业生命周期理论将创新策略定位于产品型、工艺型和全球型。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决策时,首先需要确定创新投入强度并进而选择技术创新方式,因此本文中技术创新策略包含技术创新投入强度和技术创新方式两个层面。投入强度是指企业对技术创新活动投资额的多少,通过技术创新支出占企业销售额的比率来反映。借鉴Gassiman的研究,本文也将技术创新方式划分为研发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创新两类。研发创新和技术引进的最大差异是前者在技术获取过程中蕴含着更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采取研发创新的企业第一阶段所需承担的风险要比技术引进大。但是相对于技术引进,研发创新成功后企业独自拥有知识产权或技术秘密,避免了企业对外部技术资源的依赖,有利于降低与技术创新合作者之间的关系风险,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一般来讲,研发创新主要用于重大的、系统的技术创新,其特点是创新性强、产业关联与影响力大、投资额大和时间周期长;而技术引进创新策略,投资周期短,不确定性风险较低,一般属于渐进型创新。同时在研发创新过程中,为了获取某些资源或者为了降低研发失败后的风险承担,企业也可以选择与其他技术机构进行合作研发。企业技术创新决策过程如图1所示。

1.2 技术创新的战略动机

企业行为理论指出企业实际运作中存在着绩效评价、问题诊断分析、进行变革的逻辑过程。Henrich进一步指出企业绩效很差时会促使管理者探索其背后的原因,一旦他们判断更新现有技术和产品能够解决绩效问题时,就会增加技术创新的投入强度。Cyert的研究也指出当管理者发现组织绩效低于他们的期望水平时,困境创新往往会发生。因此我们认为通过技术创新来改变绩效困境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战略动机来源,并将此类创新称为基于绩效导向的困境创新。

现代企业在竞争过程中都将技术创新视作一项战略性投资,当前的创新投入是为了获取未来收益。因此当企业所拥有的人员、资金超过了企业生存和短期运作所必需的水平时,企业倾向于将富余资源投资于技术创新,以获取未来竞争优势,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技术创新是一项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的投资活动,因此进行投资决策时,管理者会受到多种条件的约束.当企业拥有剩余资源时,管理者创新决策所面临的资源约束比较宽松,许多投资项目,特别是那些对企业发展具有很强支持但是却在资源稀缺情况下被否决的技术创新投资项目会得到重新启动。企业行为理论也指出随着组织资源富余的增加,组织倾向于进行组织变革和创新.因此我们认为通过技术创新来构建持续竞争优势是技术创新的另一个战略动机来源,并将此类创新称为基于竞争导向的松弛创新。

1.3 技术创新的风险

虽然技术创新有利于改善企业绩效或提升企业可持续竞争能力,但是大量的技术创新失败案例表明,技术创新是一项高风险的投资活动。因此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决策时必然会考虑创新风险是否处于其可承受范围之内。当企业面临着绩效困境或者资源松弛时,企业也可能受制于技术创新的风险超过其承受能力而采取其他非创新策略,如面临绩效困境时采取学习模仿其他企业产品策略,面临资源松弛时采取多元化投资策略等。技术创新风险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即技术成果能否成功获取以及能否成功商业化。本文将前者界定为绩效风险(企业对创新投资失败的承担),将后者界定为关系风险(由于技术成果拥有者之间的不合作或败德行为给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培育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同技术创新策略所蕴含的两类风险大小不同,同时不同技术创新战略动机下企业对两类创新风险的偏好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本文将企业风险承担能力视为创新战略动机外的另一个创新策略选择分析维度。

基于以上分析,构建企业技术创新策略选择概念模型。图2中上面的椭圆表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战略动机,下面的椭圆表示企业技术创新策略选择。可以发现技术创新战略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创新策略的选择,同时企业风险承担能力也对技术创新策略选择产生干扰影响。

2 企业技术创新策略选择的决定因素

2.1 基于绩效导向的困境创新策略

已有许多研究关注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改进的影响,认为不同的技术创新策略会产生不同的绩效后果,而忽视了企业绩效对技术创新策略选择的反向影响。前面分析已经指出绩效困境是组织变革的驱动因素之一。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或者推出新产品重新占领市场是企业改变绩效困境的常用方法.行为经济学家、2001年诺贝尔奖得主卡伊曼从管理者的决策行为角度分析了这一问题,指出较差的企业绩效会增加管理者对风险的容忍程度,因为管理者往往将绩效不佳看作是对自己地位不利的一种情形,并愿意承担风险来改变这种不利局面。Ramrattan也指出当市场需求下降时,组织往往会通过研发途径来提高产品质量或向市场推出新产品以便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基于绩效导向的困境创新的战略动机是改善企业绩效水平、扭转不利局面,因此往往追求投资的快速回报,要求技术创新投资效果快速在企业绩效改善上得到体现。同时当企业绩效较差时,各利益主体(股东、债权人等)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督强度会增加,使得管理者很难获得长期投资的空间和耐心。因此基于绩效导向的困境创新中,管理者更倾向于采取技术引进的创新方式,因为相对于自主研发,技术引进具有投资周期短、不确定风险低的特点。引进成熟的技术成果能够快速进行商业化,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或向市场推出新产品,进而改善企业的绩效困境。所以,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命题。

P1a:较差的企业绩效会导致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强度的增加。

P1b:基于绩效导向的困境创新过程中,企业更倾向于采取技术引进的创新方式。

2.2 基于竞争导向的松弛创新策略

组织资源对企业的创新行为具有重要影响,这已经被很多研究所证实。技术创新是一项投资行为,必然会受到企业各项资源能力的约束。前面已经指出当企业资源松弛比较多时,企业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强度,以获取可持续竞争优势。资源松弛是指组织资源超过维持其短期正常运作所必需的最低水平,松弛资源包括冗余员工、闲置的财务资源和未使用的能力,也包括未被开发利用的机会。松弛资源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置,如利用松弛资源对绩效波动做出反应、应对预算削减或环境波动等突发事件,或者利用松弛资源进行松弛创新。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利用松弛资源加大创新投入强度、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成为现代企业构建核心竞争能力的主要途径。

基于竞争导向的松弛创新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技术创新培育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而核心竞争能力往往需要具备一系列特点,如独自拥有、竞争对手不易复制等。研发成功后企业能够独自拥有技术产权,而技术引进的企业则往往只能获取技术使用权。显然R&D创新方式中企业对技术的控制力更强,更有利于企业通过独自掌握的技术优势谋求在行业竞争中的战略竞争地位.同时竞争市场瞬息万变,技术市场也日新月异,R&D创新有利于企业结合自身技术基础以及未来市场变化趋势确定技术创新项目,更有利于实现技术创新和企业发展战略的一致性,提高技术创新的战略价值。而技术引进则局限于已开发技术,降低了技术和企业战略需求的匹配程度,从而降低了技术创新的战略价值。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资源松弛的企业具有较强的投资能力,管理者面临的绩效监控环境也较为宽松,短期投资回报压力较小,具有了研发创新所必需的资源条件和管理耐心。因此基于竞争导向的松弛创新过程中,企业更倾向于采取研发创新方式。

对于研发创新,企业还可以选择独立研发或合作研发两种方式。企业之所以选择合作研发,主要是基于两个原因:一是为了获取技术创新必需但自身却不拥有的某些资源(如资金或者技术人员等),转而与其他企业合作以达成资源共享;二是为了减少创新失败后的风险承担.一方面,松弛创新过程中,企业松弛的资源状态使得企业具有能力支持独立研发。另一方面,虽然合作研发有利于降低研发难度、加快研发进程,并降低研发失败后企业的绩效风险承担;但是研发合作机构之间却存在着天然的关系风险,不利于企业对研发过程的控制,也不利于研发成功后技术成果的保护,危及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培育,这些都是和企业松弛研发的战略动机相背离的。对于拥有松弛资源的企业来讲,尽管合作研发降低了研发失败后的绩效风险(企业对创新投资失败的承担),但是合作研发所蕴含的巨大的关系风险(研发成功后,由于合作伙伴的败德行为导致技术成果外泄给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培育造成的影响)对企业产生的负面影响更大。因此基于竞争导向的松弛创新过程中,企业更倾向于采取独立研发方式,以降低技术创新的战略关系风险。

P2a:随着企业松弛资源的增加,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强度会增加。

P2b:基于竞争导向的松弛创新过程中,企业更倾向于采取研发创新方式。

P2c:基于竞争导向的松弛创新过程中,企业更倾向于采取独立研发的技术创新方式。

2.3 风险承担能力对技术创新策略选择的影响

技术创新是一项蕴含风险的战略性投资活动,而且不同的技术创新策略所蕴含的风险类型不一样,因此企业风险承担能力必然会对其基础创新策略选择产生影响.对于企业风险承担能力对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一般来讲企业规模是其风险承担能力的反映之一。Schumpter和Gambardela均指出大公司比小公司更有积极性进行创新,因为大公司比小公司更有能力应对创新带来的风险。

企业资源和技术基础都是一个逐渐累积的过程,在企业发展初期,企业自身资源和技术基础都很有限,抵御技术创新绩效风险的能力较差,因此技术创新投入强度很小,而且更倾向于采取绩效风险较低的技术引进方式。

相对于独立研发,采取合作研发策略的企业承担的绩效风险下降,但是所承受的关系风险却增大,因此合作研发实际上提供了两类风险的转换机制。对于处于资源松弛状态、技术创新战略意图在于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企业来讲,其绩效风险承担能力很强,而关系风险承担能力却很弱(因为关系风险的发生对它最根本的创新战略意图构成打击),因此他们更倾向于采取独立研发的技术创新方式。

P3a:风险承担能力越强的企业,其技术创新投入强度越大。

P3b:绩效风险承担能力越弱的企业,越倾向于采取技术引进的技术创新方式。

绩效技术论文范文8

一、文献综述、研究假设与分析框架

理论上,信息技术能够为企业价值链的各方面增加价值,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改进经营绩效。然而早期实证研究的结果并不完全一致,有些研究甚至认为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并没有获得所期望的收益,由此提出了所谓的信息技术投资悖论。 近几年,学者们采用了更加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更加完善的数据来源,绝大多数研究的结论都支持了信息技术应用有助于改善企业绩效的观点。关于信息技术投资回报的争论也趋于平息,人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影响信息技术投资效果的各种因素上面。

新近的研究主要沿着两个方向展开。一是以资源基础观(RBV)为理论依据,探索特定的组织能力(如知识管理能力、组织学习能力等)对信息技术投资效果的影响; 二是采用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思路,探讨不同行业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投资效果。有学者指出,信息技术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与环境因素尤其是行业特征(集中度、资本结构、增长速度、技术标准等)有关。 在实证研究中,人们一般将行业特征定义为控制变量并讨论其影响。 虽然这种方法可以将信息技术投资和行业特征对企业绩效的作用区分开来,但是却不能具体说明行业特征究竟是促进还是阻碍了信息技术投资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效果。有鉴于此,一些学者开始尝试比较不同行业的信息技术投资效果。例如,应用动态生产理论模型对信息技术投资进行的研究发现,利润一成本比率和替代程度在不同的制造业部门呈现出明显差异,而且这些差异可能与不同部门的员工教育程度和资本密集程度有关; 而应用增长计算法(growth accounting)对计算机制造部门和计算机应用部门的比较研究也表明,这两个部门的信息技术投资对增长的贡献呈现显著的差异性。 进一步,有学者通过理论分析指出,行业特征在信息技术投资改善企业绩效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并根据这一思路考察了行业集中度和工会联合程度这两种行业特征对企业信息技术投资效果的影响,具体做法是在实证分析模型中加入交互作用变量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上述行业特征变量在信息技术投资影响企业绩效的过程中发挥着显著的反向调节作用。

在国内,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不断普及和应用,以及“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政策思路的落实,信息技术投资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乃至国内是否存在信息技术投资悖论等一系列问题也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兴趣。信息技术相关研究作为我国管理科学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影响企业理论和管理方式的变革。 但是,国内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上的解释,从实证的角度来揭示信息技术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关系的文献也开始出现。[9] 因此,针对国内企业信息技术投资的实证研究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领域。考虑到研究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测度标准等问题,笔者选取行业资本密集度和行业增长率这两个行业特征变量,分析它们对制造企业信息技术投资效果的调节作用。

如上所述,关于信息技术投资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理论上的推演和近年的实证分析一般都持正面的观点,即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实施可以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绩效。因此,笔者提出本文的第一个理论假设:

假设1:信息技术投资有利于提高企业绩效。

行业资本密集度是本文需要考虑的一个行业特征变量,它在企业管理和经济理论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行业资本密集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经营决策、生产和投资方式。在资本密集度高的行业中,企业固定资产的重组、融合以及与其他方面资源的协调都更加困难,退出壁垒也比较高,在该条件下企业的组织战略带有很大的刚性,容易束缚于长期活动的安排。这不利于发挥信息技术帮助企业应对激烈竞争、及时进行战略调整的优势。[10] 因此,信息技术的应用在行业资本密集度高的环境下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的改善程度不明显,行业资本密集度在信息技术与企业绩效之间起反向的调节作用。据此,笔者提出本文的第二个研究假设:

假设2:行业资本密集度对信息技术投资产生负的调节作用,资本密集度越高,信息技术投资对企业绩效的作用越小。

行业增长率是本文考虑的另外一个行业特征变量,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该行业产品需求的增长和技术的进步,也反映了市场机会的大小以及该行业中竞争状态的变化程度。高增长的行业意味着企业处于决策非程序化、竞争变化过快的不稳定环境。在这种环境中经营的企业面临着行业发展趋势和战略选择等诸多方面的不确定性,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信息获取、资源整合以及组织活动协调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则有助于企业及时获取相关的经营信息,从而减少不确定性,改善经营效果。[11] 所以,行业增长率越高,信息技术对于企业的改善作用越明显,行业增长率在信息技术与企业绩效之间起正面的调节作用。据此,笔者提出本文的第三个假设:

假设3:行业增长率对信息技术投资产生正的调节性作用,行业增长率越高,信息技术投资对企业绩效的提高越明显。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和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样本选取于我国制造类行业上市公司,依据中国证监会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的行业划分标准,制造业一级分类中一共有十种二级分类行业。同时,属于信息技术业一级分类中的二级行业分类的通信与相关设备制造业和计算机与相关设备制造业也被加入样本进行研究。与其他行业相比,制造业的信息技术投资相关数据披露较为全面,可以提供比较充分的分析数据。更为重要的是,该行业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居于关键位置,其经验对其他行业有明显的借鉴意义。

笔者选用沪深证券交易所的制造类行业A股上市公司从2001年到2005年非平衡的面板数据,用于测度各类变量,并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为了保证所获取数据的准确性,选取的样本中剔除了2001—2005年间经营出现问题(例如曾经被停牌、ST处理的上市公司)和年报中没有披露电子设备投资额的上市公司,经过筛选后一共有1049个有效样本。样本的结构见表1。

(二)变量设计

本文的分析涉及因变量(企业绩效)、解释变量(信息技术投资)、控制变量(负债权益比率、企业规模、行业分类)和调节变量(行业资本密集度、行业增长率)。为了使理论上的分析模型能够在实证分析中得到检验,需要对各个变量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变成在实际中可以操作和测量的具体指标。

绩效技术论文范文9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发展技术市场,健全技术转移机制,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条件,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创新商业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高新技术企业对国家经济建设至关重要。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是衡量高层管理人员经营业绩和企业运营情况的监督工具之一。本文的目的在于客观合理地评价高新技术行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综合绩效,不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投资者正确投资,而且可以使上市公司认识自身的不足之处,找到正确的企业发展道路。

一、文献综述

欧美发达国家经过上百年的市场经济发展,无论市场的成熟度、制度的健全性,还是企业数据的连贯性与准确性等都比我国有较大优势。国外学者关于企业绩效评价的研究始于1891年美国“科学管理之父”泰勒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此后,亚历山大?沃尔、杰克逊?马丁德尔等相继提出了比较完整的采用多个指标的公司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入20世纪90年代,罗伯特?S.卡普兰和大卫?P.诺顿的平衡计分卡评价方法的提出,使企业绩效评价进入综合评价阶段。多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也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适应我国企业建设的绩效评价研究体系。

国内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起步于改革开放后,多年来大量学者对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以及具体评价指标等进行了研究。大致分为以下两维度:一是宏观的理论策略分析。如张蕊(2001)从经济学理论和管理学理论的分析中为企业绩效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许庆瑞(2002)分析了业绩评价理论的进程并主张将评价理论纳入战略管理的框架等。二是微观上建立和完善评价体系。如惠迎(2002)通过对高科技企业特征的分析,设计了高科技企业业绩评价体系;涂春辉(2002)提出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如AHP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等;纪宣明(2004)选取55家上市公司综合状况的12项财务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上市公司的绩效进行评价等。

综上所述,在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理论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前人不断研究产生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绩效评估方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些评价方法需要较多的专业知识,不利于在企业的推广和利用;一些方法主观性较强,影响了评价结果的正确性和客观性;大多的研究视野集中在某一年度内的企业经营绩效,没有一个较为长久的、具有延续性的评价体系。本文的创新性在于运用因子分析法的实证分析方法,对我国高新技术行业上市公司2008―2012年这五年的时间跨度进行研究,弥补了单个年份研究的不足,并尝试建立多指标跨年度的综合性绩效评价模型,以期更简便更准确地对高新技术行业上市公司的绩效进行评价,同时强调其实用性。

二、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一)评价模型建立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每年的样本数据获取指标的权重进行综合绩效评价,该模型可表示为:

Fi=λjXij

其中:λj为第j项指标的权重;Xij为第j个评价指标的第i个样本数据;n为评价指标的个数;Fi为第i家企业经营的综合绩效。

(二)评价指标选定

本文主要选取企业财务指标来评价上市公司的经营综合绩效,设计了企业经营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及成长能力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如表1所示。

三、实证研究

(一)样本来源与处理

1.样本来源

本文主要通过上交所、深交所和国泰安数据库来获取我国高新技术行业上市公司2008至2012年度报告数据及其他资料,剔除ST、*ST公司及不合格样本后共计128家公司。其中,通信技术类有74家,医药制造类有54家。

2.指标数据标准化

针对财务指标中不同的量纲,需要对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处理。针对财务指标中效益类指标、成本类指标和特殊类指标三种分类,需要进行不同的无量纲处理。具体方法如下:

设第j个指标的第i个样本数据为Zij(i=1,2,…,m;j=1,2,…,n),其中m为上市公司的家数,n为评价企业经营综合绩效的指标的个数。令max(Z1j,Z2j,…,Zmj)=aj;min(Z1j,Z2j,…,Zmj)=bj。

对于效益型指标,即越大越好的指标,标准化公式为:

Xij=(1-α)×+α

其中,取α=0.1。标准化后Xij∈[0.1,1]。在本文中,效益型指标有营业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报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和总资产增长率。

对于成本类指标,即越小越好的指标,标准化公式为:

Xij=(1-α)×+α

其中,取α=0.1。标准化后Xij∈[0.1,1]。在本文中,成本类指标有产权比率。

对于特殊类指标,即取一定数值为优的指标,标准化公式为:

Xij=Zij, Zij≤1

, Zij>1

在本文中,特殊类指标有速动比率。

(二)相关性检验

本文选用Bartlett球度检验和KMO检验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检验结果如表2。

通过各年度Bartlett球度检验和KMO检验结果可知,Bartlett球度检验的统计量P-值均接近0,而KMO检验统计量全部大于0.6,根据KMO度量标准可知原有变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三)因子提取

根据原有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并选取大于1的特征值。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是此因子对应的特征值占全部特征值的比重,方差贡献率越大,说明因子相对来说越重要。本文以2008年高新技术行业上市公司为例,阐述因子分析初始解、因子解、最终因子解的情况,如表3所示。

根据SPSS软件的计算可知,选定的2008年高新技术行业上市公司原有变量经分析后公共因子的贡献率可以提取四个因子,其累积的方差贡献率约为74%,即这四个因子大约共解释了原有变量总方差的74%。总体上,原有变量的信息丢失情况较少,因子分析的效果较为理想。

(四)因子载荷矩阵旋转

本文采用方差极大法对因子载荷矩阵实行正交旋转以使因子具有命名方面的解释性,以2008年为例,其结果如表4。

从表4可知,Fi1在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报酬率和净利润增长率方面因子载荷值较大,主要反映高新技术行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将其命名为盈利因子。

Fi2在速动比率和产权比率方面的因子载荷值较大,主要反映公司的偿债能力,将其命名为偿债因子。

Fi3在总资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方面的因子载荷值较大,主要反映企业的营运能力,将其命名为营运因子。

Fi4在总资产增长率方面因子载荷值具有明显的优势,主要反映上市公司的成长能力,将其命名为成长因子。

(五)计算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

1.每年因子得分

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可得到各因子的线性组合,根据SPSS软件输出的结果可以得到各主因子的得分,本文仅列出2008年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如表5所示。

2008年第i家选定的高新技术行业上市公司因子得分函数:

Fi1=0.148Xi1+0.301Xi2+0.306Xi3+0.166Xi4-0.014Xi5

-0.038Xi6-0.045Xi7+0.002Xi8+0.133Xi9+0.334Xi10-

0.107Xi11

Fi2=0.236Xi1+0.010Xi2+0.112Xi3-0.527Xi4+0.483Xi5

-0.065Xi6+0.087Xi7+0.090Xi8-0.169Xi9-0.213Xi10+

0.028Xi11

Fi3=-0.080Xi1+0.088Xi2+0.093Xi3-0.149Xi4+0.096Xi5

-0.159Xi6+0.503Xi7+0.509Xi8-0.205Xi9-0.029Xi10+

0.025Xi11

Fi4=-0.069Xi1-0.007Xi2-0.161Xi3-0.253Xi4-0.194Xi5

+0.129Xi6+0.107Xi7+0.002Xi8+0.368Xi9-0.086Xi10+

0.760Xi11

2.每年综合得分

本文采用计算因子加权总分的方法确定每年的综合得分,采用四个主成分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核定综合得分的权数。2008年第i家高新技术行业上市公司的综合经营绩效评价得分计算公式为:

Fi=0.2826Fi1+0.1700Fi2+0.1697Fi3+0.1145Fi4

3.五年综合总得分

对于五年综合总得分计算来说,主要从每年综合得分和各年累积贡献率角度考虑,将各年累积贡献率作为权数,则某高新技术行业上市公司经营综合绩效五年的综合总得分为:

Wi=

δ(t)Fi(t)

δ(t)

其中,i为第i样本数据,δ为累积方差贡献率,t为第t年度,当t=1时即为本文设定的2008年。分母为各年方差贡献率的总和,分子为各年方差贡献率与第i家选定的高新技术行业上市公司第t年经营综合绩效总得分相乘后的和。

四、研究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分析

目前我国高新技术行业上市公司经营总体情况良好,经过评定,大部分企业处于[-0.5,0.5]得分区间内,少部分企业处于0.5以上,个别企业低于-0.5分。这说明大部分高新技术企业经营总体情况相似,少部分企业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其综合总得分处于高位,而由于特殊情况个别处于行业落后地位。分行业对五年综合总得分情况进行分析,如表6所示。

本文选取的高新技术行业主要有通信技术和医药制造,其中医药制造行业总体情况较好,其五年综合总得分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均优于通信技术行业相对应的数值。而方差方面医药制造行业数值略大,这说明医药制造行业虽然总体情况好于通信技术行业,但行业内各个公司经营情况有较大的差异,整体协同发展能力还有提高的空间。

分项来看,在测定每年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后,会根据载荷值大小确定各因子名,一般来讲命名后的因子主要反映了某个或者某些选定的指标。但是经过每年测定后,发现除了第一主成分在各年中载荷矩阵较大的主要围绕在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报酬率、净利润增长率和营业利润率这几项财务指标外,其他主成分少有一致现象发生。说明在核定我国高新技术行业上市公司经营综合绩效的过程中,主要影响的指标集中在盈利能力、成长能力等方面,因此本文将其命名为盈利因子。第一主成分作为累积方差贡献率最大一项,说明其重要性明显。

(二)对策

首先,政府宏观控制方面,应当充分发挥行政权限对高新技术行业进行扶植,完善准入机制及技术补贴。如对高新技术行业准入机制及技术研发进行补贴,采用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高技术企业良好发展,建立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自由区等模式,推进高新技术企业的集群发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