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小学校校本教研集锦9篇

时间:2022-02-18 02:02:50

小学校校本教研

小学校校本教研范文1

关键词:校本科研;校本教研;城乡教育

作为教育科研线上的骨干教师,笔者多次参加学习活动,在大量的学习活动和自我实践基础上,就农村小学校本科研与校本教研的有效结合谈一下个人的阶段经验。

一、我们为什么要把科研和教研放在一起

1.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广大教师要积极参加教学实验和教育科研。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同时也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教研组活动科研化将能促进教师角色的根本性转变,通过在教研活动中实施课题研究,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这样的模式把广大教师推向教学研究的前沿,真正实现教研和科研的整合。

2.教研科研现状的需要

如何让每一个教师都参与?如何调动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这是每一所学校正在思考的难题。普通学校的教研活动两周一次,围绕学校的主导目标开展着理论学习、观摩课活动、公开课展示,教师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可谓安排得丰富多彩;但新课程要求我们广大教师要积极参加教学实验和教育科研,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迫切地希望能在科研方面有所收获,使自己的教学能力有所进步。我们把课题组和教研组合二为一,教研组长即课题组长,教研活动的主题就是围绕课题开展研究实践,那么我们遇到的困难就迎刃而解了,并且我们的教研活动有了自己的活动主题,活动有了自我的深度;我们的课题活动有了自己的活动载体,课题研究有了自我的过程。

围绕课题开展教研组的各种教研活动,实现教研和科研的紧密结合,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从而促进教师业务和教科研水平以及学科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逐渐形成“教师培训校本化、科研活动课题化、课题研究教研化”。

二、什么是校本科研

那么,什么是校本科研呢?

校本科研是以校本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以校本发展为根本目的所开展的教育研究。

校本科研可以针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展开,如校本教学研究、校本管理研究、校本德育研究、校本文化研究、校本学生活动研究、校本教师培训研究等,其中,可以说“校本教研”是校本科研的主要内容。

有人称之为“为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学(教师)”。“校本教研”的显著特征是教学研究一切基于学校;一切为了教师,一切在教师中,一切基于教师。

三、校本科研与校本教研的辩证关系

校本科研与校本教研都以解决学校实际教育问题为目标导向,在学校这个统一运行中,结合起来无疑是节省时间空间的一种有效方式。校本科研和校本教研的根本特征在于校本,即研究的问题产生于学校内部,研究的主体是学校教师,研究的过程与学校实际工作结合,研究的目的在于解决学校的实际问题,总结办学的经验,探索办学的规律,促进学校的发展。

校本科研要立足于校本教研,也就是校本教研问题课题化。

1.校本科研必须以本校教学为基础

首先,学科教学是校本科研的动力和认识来源。教学活动中的问题是校本科研的基本素材,也是促使校本科研深入发展的惟一动力。

其次,校本科研必须植根于教学活动,以教学活动为前提。学科教学活动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和重点。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离开教学活动去搞教育科研,必然会脱离实际,甚至走入误区。

2.校本科研必须坚持为本校教育教学服务

首先,用校本教科研促使教师教育理论水平的提高。

其次,要善于移植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再次,在校本教研中不断总结经验并指导教学。

我们农村学校落实校本研究理念,一切应从教学常规入手,在仅有“三尺v台,一支粉笔,一本教材”的条件下,以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为重点,开展教学研究。采取校内培养,校外参观学习,相互探讨,以能带新,培养学习兴趣,开展教学技能竞赛等措施,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培养骨干教师,培养学科带头人,尽量打造一支适应教学需要的教师队伍。真正使全体教师成为学校的主人,成为教育研究的主体,真正得以按照学校工作和自身发展的需求来开展研究,对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认真的系统思考,经过理性加工,使经验体会上升为理性的知识,变经验型教师为科研型教师,靠科研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在新形势下,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立足校本研究,大兴科研之风,在农村学校也要坚持走教育科研兴校之路。

参考文献:

小学校校本教研范文2

关键词:小学;校本教研;有效性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政治、教育的现代化水平日益提高,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基础教育的发展。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关键一环,其重要性自然不容小觑,校本教研模式就像春天盛开之花迅速蔓延整个中华大地。校本教研模式自然也会与小学相遇,到底,校本教研适不适合小学呢?本文进行一下初步探究。

一、小学校本教研的概念和组成要素初探

1.小学校本教研概念

小学校本教研就是在遵从国家大的教育主导方向的前提下,立足于对本校的教育教学研究。通过对本校的教育教学问题、特色进行认知、筛选、考察、归纳整合、优化改进再利用实现一种立足本身、探究本身、发展本身的长远教育教学目的。

2.小学校本教研的组成要素

教师、学校、校本教研主攻人员是构成小学校本教研的要素。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总结问题,作为校本教研的第一手资料上报学校;学校发挥统筹的作用,整合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本校教学特色,整合优势资源;校本教研主攻人员责任重大,是学校单独“划分”的教育教学资源,让他们潜心致力于对小学校本教研的专业性研究,用成果回报学校。

二、小学校本教研有效性案例展示

1.案例概况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SY小学紧跟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步伐,充分发挥校本教研的优势,探索出一条高效高质的校本教研教育教学模式之路,学校先后承担了多个全国“十五”规划课题,其中课题“小学数学‘足迹式全程评价’”就是在校本教研的基础上得出的优质教学研究,得到了专家们的高度评价。学校被授予“创建名校、示范一方”的荣誉称号;山东省“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实验学校;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研究实践基地学校。

2.案例反思

通过案例,我们不难得出:一个适合自己学校实际情况的,有利于本校教育教学发展的校本教研模式是值得拥有的,并且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学校的声誉、口碑、教学质量、长远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三、有效性小学校本教研模式的实现途径

1.立足于本校实际,就地进行科学性探索

任何一种理论或者模式都应该立足实际,从实际出发,小学校本教研模式也是一样的,应该立足于本校的教学实际、师资队伍情况、办学情况,不能盲目地照搬照抄其他学校的校本教研模式,其他学校即使再优秀的校本教研模式也不一定完全适合自己学校,应该在立足自我的基础上进行更加科学化的探索。

2.民主化决策,反复论证

适合本校的校本教研模式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领导就能说了算的,决策应该民主化,大到校长、学校领导、基层一线教师,都应该用民主的眼光看待学校校本教研模式的探索,允许基层发声,允许学生、家长、与学校有关的其他教育部门发声,在民主化的决策氛围之下反复论证校本教研模式的合理性,直至找到最适合本校发展的一个决策。

3.借鉴其他学校的优秀校本教研模式经验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要有善于学习优秀、学习先进的精神,学习其他学校优秀校本教研模式的经验,从中得到启发,再把这种优秀的经验整合运用到自己的校本教研模式建设中,从而促进本校教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4.奖励先进,鼓励教学、教研模式创新

小学校校本教研范文3

一、提高思想认识,开创校本教研新局面

1。准确把握校本教研的基本要义。校本教研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问题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校际校内教育教学研究。

2。充分认识校本教研的重大作用。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目标,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引导课堂教与学方式改革与变化,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3。正确认识当前校本教研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校本教研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到位,对校本教研的定位不准,校本教研的实效不高等。

二、深化校本教研,提高教研专业品位

4。学校是校本教学研究的基地。要把校本教研的重心置于具体的学校教学情境中,研究的问题应从学校教学实践中归纳和汇集,要在学校的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5。 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中小学校长要高度重视校本教研工作,确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切实加强对校本教研的组织与管理,把校本教研融入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中。要深入研究校本教研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加大对校本教研的经费投入,为校本教研搭建平台、提供保证,积极为教师创造各种学习和培训的机会;要走进课堂,参与教研,组织对校本教研工作的检查、反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管理。

6。教务处、教研室是校本教研的执行部门。根据学校课程改革和教学研究的总体规划,提出各学科校本教研的课题;制定学校校本教研计划,制定实施校本教研配套的制度和评估方案;针对学校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探讨课题小型化,形式多样化,成果实用化的校本研究模式;积极督促教研组、备课组开展校本教研,检查计划和制度执行情况,考核评价教研组、备课组工作。

7。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让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人,要把校本教研转化为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自愿的行为,通过校本教研培养教师、提高教师素质,为教师的自我发展、价值实现服务。

8。充分发挥教科研部门在校本教研中的专业引领作用。教科研部门要积极承担应有的专业支持和引领职能,切实承担起对校本教研工作的服务、指导、研究和评估;要认真研究校本教研工作的策略和经验,为开展校本教研工作提供理论和专业支持;要积极组织、协调区域间、校际间等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促成学习、研究共同体的形成。

9。充分发挥特级教师、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在校本教研的带头作用。特级教师、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要通过个别辅导,随堂听课指导,开设示范课,展示研究成果等活动,带领广大教师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真正起到带头和辐射作用。

三、创新校本教研,提升教科研工作水平

10。校本教研要立足解决学校内部教育教学问题,要采用问题征集——问题研究——行动解决——反思结果的模式。要研究制定符合实际的校本教研长效运行机制;要根据学科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确立调研专题,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教科研部门特别要深入办学条件差、教学质量滞后的学校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原因,帮助学校制定改进措施。

11。建立培训与教科研一体化的校本研训机制。各学校要将校本培训与日常的校本教研活动、业务学习结合起来。要鼓励、支持教师外出学习取经,并搭建展示专业成长的舞台,使各层次教师均获得切实有效的帮助与提高。要积极主动邀请专业教科研人员参与指导,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

12。积极探索教科研的校本化途径。把教育科研课题同校本教研结合起来,建立校本教研课题研究制度。各学校要从学校发展的实际出发,确定自己的研究重点和研究方向,并通过校本教研促进教育科研活动的开展,促进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学校要依据自身的资源特点与发展阶段,选择并创造适合教师发展的多元的校本教科研形式,切实提高教科研质量。

13。切实加强对校本教研的研究和引领。教科研部门要聚焦课堂、研究课堂、提升课堂,切实提高有效教学的实施水平。用新课程的理念和思想开展课堂案例研究,引导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通过教学设计、专题研讨、经验交流、片段教学等多种方式,深入研究体现思学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等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建设校本课程和教学文化的路径和方法。

14。利用校本教研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要充分认识学校和教师发展的不平衡性,开展多层面、多形式的校本研究活动,实现资源共享;要积极倡导学校之间、教师群体之间的对话交流,逐步形成充满活力与合作共进的校本教研共同体。

四、加强校本教研管理,提高教科研工作实效

15。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的组织管理作用。各县(市、区)教育局要高度重视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充分发挥管理、研究、指导、服务职能,为校本教研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研究制定促进校本教研广泛建设和深入实施的政策;研究制定科学的评估和奖励机制,在经费、资源和政策等方面给予具体支持和切实保障。要针对本地区校本教研的基本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总结成功经验,发现和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调整改进的意见。

16。充分发挥各级教科研机构的枢纽作用。要建立健全市、县、片区、学校四级教研网络,形成以市教科所为中心、县(市、区)教师进修学校为龙头、学校为基地、教研片区为纽带的教研新机制。

17。切实加强教务处、教研室、教研组(备课组)等校本教研执行部门的建设和管理,落实责任目标,形成以校长为组长,以教务处、教研室为管理中枢,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基本单位,全体教师人人参与的校本教研管理体系。

18。进一步完善校本教研制度,促进校本教研活动经常化、规范化。各县(市、区)和学校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校本教研规章制度。要切实加强对中小学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指导,构建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同时督促校本教研制度的落实。

小学校校本教研范文4

关键词:农村小学;校本教研;网络教研

校本教研对于农村小学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因为农村小学在师资、条件上相对薄弱,而且面广量大。要使校本教研得到较好落实很不容易。

我们小学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小学,2003年开始校本教研以来对此深有体会。开始选题过大,形式化、盲目性使研究半途而废;随后有了适当的主题,但成因分析不足,理论依据不强,造成研究效果不佳。2004年暑假开学,我们分析成因,认为校本教研属于新事物,值得借鉴的经验少;学校规模又小,教师素质相对较低,校本教研效果差。为了体现校本教研的以校为本、体现科研、需要依托、需要依靠、形成网络的特征,我们在全区“三级教研网络”的实施中,总结出了“以学校为主体、以区域为依托、以教研部门为依靠、以网络为平台”的有效校本教研之路。

一、以学校为主体

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简称,它是指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内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所开展的教学行动研究活动。校本教研的目的就是解决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不是学术研究;也就是在我们现有教师的水平上研究解决一些日常存在的小问题,用我们局长的话讲就是“选点小题,做点小事”,而不是研究那些专家研究起来还觉得困难的大题。所以校本教研要以学校为主体。在这点上,我们采取如下步骤:

第一步:征集、归类、对比、筛选问题。

我们的做法是,要求教师在平时要注意观察,发现问题后进行反思,对于自己一段时间以来感到较为困惑、较为普遍的问题及时填写问题卡,反馈学校,学校定期(期中、期末)对教师反馈的问题进行整理、归类、对比,选出那些较为普遍的问题为学校重点研究的问题。

第二步:对选出重点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学习研究,明确问题性质,拟定策略。

首先,由教师从问题群内选出自己亟待解决的问题,明确问题解决要达到的目标,确定出自己的研究主题,在学校协调的基础上全校形成一个主题群。

其次,对问题进行成因分析。我们组织教师从“教师的教学行为、教材、学生的学习行为”三个方面对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明确导致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再次,学习研究,学习相关资料,查找前人成功的经验,在借鉴他人经验材料的基础上拟定出自己的问题解决策略。

第三步:实施研究,完善策略。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做如下要求:

1.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展示一次校本教研全过程,每周学校安排一名教师进行全校性教研活动,流程如下:教师课前用5分钟介绍研究主题、进展情况和本次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听课;最后研讨。研讨时主讲人先谈感受,然后其他教师针对实际情况进行课题研究分析,主要分析:采取的策略是否有效,是否解决了要解决的问题,你的改进意见和自己的收获等。一开始教师对环节要求不清楚,“怕”的情绪严重,我们就从骨干教师入手,帮助他们弄清问题的产生、主题的确定、成因分析、解决策略、案例设计等每一环节要求,扶持他们先进行展示,带动其他教师边学边做,逐步达到独立完成。另外,为了解决教师因“包班”而无空余时间的问题,我们采取每周三下午第二节课后时间为校本教研时间,以达到全员参与的效果。这样的教研活动有利于教师逐步完善策略。

2.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请领导和同伴教师观摩自己主题案例一次,得到领导和同伴教师的公正评价,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这方面,有些教师在思想上有些顾虑,不愿意请他人观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除了用制度约束外,主要是领导把教师的邀请当成一件大事,提前通教材、查资料,在观摩中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有效见解,让教师受益。目前,我校教师争着抢着请他人观摩,没有预约,请不到几个人。

3.每位教师对主题研究过程中解决问题后或产生的新的问题、新的疑惑时积极反思,再次学习,制定新的策略,深化主题研究。

这样,每位教师在相关的主题上各有突破,学校学期末汇总成为“经验”,作为以后借鉴。

二、以区域为依托

农村小学教师数量少、素质相对低,许多问题的解决要依托其他兄弟学校的支持,只有形成一个教研网络才能互相帮助,解决问题。因此我们丰润镇开展了镇本教研活动,语文、数学以年级为单位分成南北两片,其他学科各为一组,每组10~20人,每月利用半天时间活动一次,这样解决了教师少、素质相对低的问题,同时起到了同伴互助的作用和高素质教师的引领作用。学校可以在镇本教研中提出解决不了的问题,征得兄弟学校支持;也可以展示研究成果,让兄弟学校借鉴。

三、以教研部门为依靠

在校本教研过程中难免出现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在研究过程中感到困惑,一些现象解释不清,为了少走弯路或进入误区,这就需要及时反馈研究情况和存在问题,得到教研主管部门的支持帮助。

去年暑假开学,针对我校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的现状,我组织全校语文教师进行成因分析,一致认为是学生预习不到位造成的,最后经过商讨、论证,拟定“三环节”教学法,即:功夫用在课前,讲读放在课中,积累重在课后。通过半年的实验,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了,课外知识也掌握不少。

四、以网络教研为拓展平台

小学校校本教研范文5

注与支持,需要学校教师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农村小学的校本教研工作才能落到实处,才能对农村小学的教学

起到指导作用。

关键词:农村小学校本教研探索

我校地处秦岭山区,是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由

于生源逐年减少,教师配备也相应逐年减少,加上一

大批成长较快的中青年教师不断流入城区,教师年龄结

构很不合理,整体呈老龄化趋势。2007 年 9 月我校开

始校本教研活动,刚开始选题过大,教师积极性不高,

好多选题流于形式。随后有了适当的主题,但成因分析

不足,理论依据不强,造成研究效果不佳。2008―2009

学年度,通过分析成因,认为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主要

成因是教师素质相对较低,值得借鉴的经验少,缺少交

流平台。山区小学像类似的情况很普遍,为了让山区小

学的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体现校本教研的真正价值,

我认为山区农村小学的校本教研工作学校要重视建立教

研机构、教育组要重视校间交流、教研室要重视送教下

乡、教育局要重视校园网络建设,只有这样,山区农村

小学的校本教研工作才能走出新路子。

一、学校要重视建立教研机构

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简称,它

是指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内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为研究内容 ,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

展为研究目的,所开展的教学行动研究活动。所以,学

校就应该重视校本教研机构的设置,将具体工作细化到

各教研组,做到责任分工明确,因为校本教研的目的就

是解决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现有教师

的水平上研究解决一些日常存在的小问题。在这点上,

我建议采取如下步骤:

第一步:征集、归类、对比、筛选问题。

各教研组要求教师在平时要注意观察,发现问题

后进行反思,对于自己一段时间以来感到较为困惑、较

为普遍的问题及时填写问题卡,反馈学校,学校定期(期

中、期末)对教师反馈的问题进行整理、归类、对比,

选出那些较为普遍的问题为学校重点研究的问题。

第二步:对每位教师选出的重点问题进行分析,

结合学习研究,明确问题性质,拟定策略。

首先,由教师从问题群内选出自己亟待解决的问

题,明确问题解决要达到的目标,确定出自己的研究主

题,在学校协调的基础上全校形成一个主题群。

其次,对问题进行成因分析。组织教师从"教师

的教学行为、教材、学生的学习行为"三个方面对问题

的成因进行分析,明确导致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再次,各教研组要求本组教师定期学习研究,学

习相关资料,查找前人成功的经验,在借鉴他人经验材

料的基础上拟定出自己的问题解决策略。

第三步:实施研究,完善策略。

1.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展示一次校本教研全过程。

每周学校安排一名教师进行全校性教研活动,流程

教师课前用 5 分钟介绍研究主题、进展情况和本次要解决

的问题;然后听课;最后研讨。研讨时主讲人先谈感受,

然后其他教师针对实际情况进行课题研究分析,主要分析:

采取的策略是否有效,是否解决了要解决的问题,你的改

进意见和自己的收获等。一开始教师对环节要求不清楚,

"怕"的情绪严重,我们就从骨干教师入手,帮助他们弄

清问题的产生、主题的确定、成因分析、解决策略、案例

设计等每一环节要求,扶持他们先进行展示,带动其他教

师边学边做,逐步达到独立完成。另外,为了解决教师因

"包班"而无空余时间的问题,我们采取每周三下午第二

节课后时间为校本教研时间,以达到全员参与的效果。这

样的教研活动有利于教师逐步完善策略。

2. 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请领导和同伴教师观摩自

己主题案例一次,得到领导和同伴教师的公正评价,发

现 问题 及时解决。 在这方面,有些教师在思想上有些顾虑,不愿意请

他人观摩。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用教研制度约束外,主

要是领导把教师的邀请当成一件大事,提前通教材、查资

料,在观摩中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有效见解,让教师受益。

3. 每位教师对主题研究过程中解决问题后或产生

新的问题、新的疑惑时积极反思,再次学习 ,制定新

的策略,深化主题研究。

这样,每位教师在相关的主题上各有突破,学校

学期末汇总成为"经验",作为以后借鉴。

二、教育组要重视校间交流

农村小学教师数量少、素质相对低,许多问题的

解决要依托其他兄弟学校的支持,只有形成一个教研

网络才能互相帮助,解决问题。因此我认为镇教育组应

重视兄弟学校间的交流,大力开展镇本教研活动,将语

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以年级为单位分成东西两片,每

组 10 ~ 20 人,每月利用半天时间活动一次,这样不仅

解决了教师少、素质相对低的问题,同时也起到了互帮

互助的作用和高素质教师的引领作用。学校还可以在镇

本教研中提出解决不了的问题,征得兄弟学校支持;也

可以展示研究成果,让兄弟学校借鉴。

三、教研室要重视送教下乡

在校本教研过程中难免出现解决不了的问题,或

者在研究过程中感到困惑,一些现象解释不清,为了少

走弯路或进入误区,这就需要及时反馈研究情况和存在

问题,得到县教研室的支持帮助。我认为县教研室应该

经常组织一批青年优秀教师来到山区小学示范讲课、说

课,进行教学指导,经验交流。这样,很快能提升山区

教师的整体素质,也会激发学校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活动

的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去年 10 月,县教研室组织了一次"送教下乡"活动,

经过优秀教师的教学指导和经验交流,我校教师认识到

学生语文成绩普遍差的原因是因为学生预习不到位造成

的,最后经过商讨、论证,拟定"三环节"教学法,即:

功夫用在课前,讲读放在课中,积累重在课后。通过一

年的实验,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了,课外知识也掌握不

少。这说明"送教下乡"活动是一项很好的教研举措,

为各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注入了活力,值得推崇。

四、教育局要重视校园网络建设

校本教研最终的落脚点是教师个性化的教研,目的

是促进教师的个性化发展 。然而,学校组织的校本教研

活动,在时间、内容 、引领者等条件上受一定的制约,

教师个性化发展不能够得到很好解决。目前的网络正好

为学校的校本教研提供了交互平台。快捷、丰富的资源、

交际双方的平等、互助等特点,使 "网络教研"成为校

本教研的形式之一。上网交流,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和

改进;在网上消除了发言的戒心,教师的教学苦恼、问题、

体会,都可以自由地发表在论坛上;满足教师发表的欲

望,促使教师为回答询问而进行思考,在质疑与批评中

进行反思;同时在网络交流上可以达到同伴互助,解决

了农村小学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少、难找合作同伴的困难;

另外在网络中,教师能够得到各个层次专业人员的专业

引领,只要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案例、设计、反思等文稿

发上去,就经常能够得到热心的专业人员的指点。因此,

我认为县教育局应该免费为山区农村小学开通校园网络,

为每位教师建立自己的"博客"主页,教师可以随时到

网上查找资料,交流经验,开阔了教师视野,这样不仅

拓展了教师交流空间,也促进了教师素质得整体提高。

总之,对于山区农村小学来说,校本教研工作才

小学校校本教研范文6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夯实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基本功,5月7日上午,塘岸镇贡塘小学举行了数学校本教研活动。学校领导和全体数学老师参与了听、评课活动。

这节课由该校四年级数学任课老师罗家兰主讲,授课内容是《四边形的内角和》。课前教师创设了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究,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探索和交流,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和验证“四边形内角和是360°”这一规律。学生通过小组交流探讨和教师启发引导,发现可以运用量角、拼角和分角等方法进行验证,真正做到把课堂交给学生。整节课,罗老师教学语言干脆简洁,教学思路清晰,给了学生很大的思考活动空间,全体学生也都认真听讲并主动交流,师生互动效果良好。

课后,参与听课的老师就课堂授课情况进行了充分交流,大家各抒己见,充分肯定了这堂课的优点,也指出了不足之处。最后,陈开强主任作了总结,他肯定了这节数学教研课在教学中具有一定的示范性作用,在今后学校的教研教学活动中全体老师还应继续发扬这种积极参与,共同研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精神。

小学校校本教研范文7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局教学工作要点依据,以教师进修校校本教研工作为依托,结合我校实际,在现有学校教研和教师现状的基础上,从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入手,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二、教研目标:

以科研兴校、教研强师为理念,以教学研讨为渠道,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校本教研活动为抓手,积极探索校本教研活动形式,用心营造教研氛围。抓普及,促提高,引导中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逐步探索校本教研新模式,力求我校校本教研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

1、通过校本培训,更新教育观念,课堂上实现师生互动,力求课堂教学体现新理念,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2、通过校本培训,学习新理念,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评价能力与教学理论水平。这是本学期的重点。

3、转变观念,充分利用教研组工作,使之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

4、观看或实践优质课,尝试案例分析、自学反思,力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三、具体步骤和方法:

2、深化制度。继续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在已有的制度基础上,继续完善各项制度,同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以制度促发展,以制度作保障。

3、深化课例研讨校本教研模式。

深化上学期的教研模式的研究与探讨:

(1)每个教师围绕校本教研主题上一节汇报课。(要求:课后说课后反思)

(2)教师(学校领导)听一节课、同评一节课。共同研讨交流。(做到三个一:说出一点优点,找出一点不足,提出一点希望。)

(3)执教教师结合大家的建议进行二次修改。

5、围绕新课程,扎实开展活动,切实提高实效。

(1)加强常态下课堂教学管理并对管理内容进行检查,做好各项检查记录。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平时的课堂教学,本学期我校将狠抓常态下的课堂教学调研,学校领导将加强听课力度,采取推门进听课、跟踪听课、检查性听课等形式,掌握第一手材料,确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立足课改,不断深入实施新课程。扎实开展人人争达标活动。以教校为单位,交流、反思教学情况,进行案例交流、经验交流、论文交流、教育教学日记交流等,既注重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概括、提升,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提高自身的执教水平。

(3)立足岗位培训,逐步提高。结合我校实际,组织教师开展各种教育教学业务技能比赛,促进教研活动的开展和教师业务技能与水平的提高。如开展教师基本功竞赛、优秀案例评比、课后反思交流等活动。

6、发挥网络平台作用,丰富研讨内容。

小学校校本教研范文8

我校是一所全日制农村小学,由于师资条件、办学环境等原因,学校的教育发展一直滞后于城区学校,成为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一块名副其实的“短板”,严重制约着区域内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学校新建后,针对学校实际情况提出了“以生机教育激发学习动力,以教育生机彰显生命活力”的办学理念,为此,我校十分重视教师培训工作,并在培训实践中,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模式,完善适合我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机制。

1. 抓教研培训锻炼队伍。一是每月进行集中教研培训,举行以备课、上课、听课、说课、评课为模式的课改研讨活动,使教研活动系列化、专题化。二是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请省、市、区三级教研员到校听课、评课、座谈,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并深感困惑的问题,真正做到了对症下药,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起到了很好的帮扶作用。

2. 抓外出培训开阔视野。我们非常关注全国各地各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只要有机会,学校就会拿出专项资金,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支持、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培训,放眼全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取其精华,拓展思路,为我所用。这些活动的组织,这些学习机会的获得,对于教师来说是最好的福利!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们的专业素养在稳步提升!

3. 抓远程培训专家引领。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越来越频繁地走进了教师的生活和工作,那么针对我校师资队伍现状,在培训中与时俱进,走进“国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等网络,与专家、名师零距离的接触、零库存的交流、零地位的探讨中不断成长,这种培训为教师提供了理想的学习环境、高质量的学习资源和优秀的导师,搭建了教师间广泛沟通与交流的平台,使教师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培训资源。

4. 抓校际培训共同提高。为促进我校教师教学水平和学校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我们相邻四所村小结成“追梦联盟”,通过教师的“牧野祭酒”QQ论坛、教师博客平台、资源库建设、微课程等,为学校、教师搭建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平台,达到共同发展、共同提高的目的。

5. 抓校本培训专业发展。一是扎实推进教师的基本功培训,加强教师粉笔字、简笔画、钢笔字以及朗读的基本功培训。

二是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以乡村少年宫为依托,充分挖掘本校教育资源;同时积极探索有针对性的分层次的教师培训途径,如青年教师的“雏鹰工程”、骨干教师的培训提高等。

三是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为使教师能及时了解课程改革新动态,掌握现代化教育教学理论,学校订阅了十多类报刊杂志,要求教师根据自己的特点,坚持阅读、吸收,每学期初进行交流,畅谈自己的点滴感悟、体验与思想火花,实践中的个案剖析与思考,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位“学习型教师”。

小学校校本教研范文9

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指学校为了进一步达到教学目标,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的音乐需求为中心,根据学校自身的性质、条件、办学理念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教育人员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多样性的、可供选择的课程编制活动。

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对于小学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大的意义和广阔的前景。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和传统教学观念的转变,对于工作在一线的小学教师来说,更新教学观念对校本课程开发尤其重要。目前,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虽说已经在部分发达地区开展,但是由于我国起步较晚,依然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情况不容乐观。

二、小学音乐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一)有利于贴近学生生活,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

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是依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和办学条件,为了满足每一位受教育者的特殊需要和兴趣爱好而开发的课程。它尊重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和创造力。因此,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施。

(二)有利于更好地体现学校办学的独特性

我国地域幅员辽阔,各地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各地区的小学也存在着不同的特点,为我们进行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优越的条件。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有很多,主要表现为:一是搜集当地流传的民歌、戏曲、童谣等运用到音乐教学中;二是根据学校周边社区的一些可利用资源,结合新课标的理念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发、创造出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课程。

(三)有利于完善学校音乐课程结构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构成了课程管理的一个整体。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充分利用了校内外的课程资源,使音乐课程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同时,它作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实施的催化剂,实现了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补充和延伸,使得学校音乐课程的整体结构更加丰富和完善。

(四)有利于提高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首先,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又一条重要途径,它要求音乐教师不仅要成为课程的执行者,而且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身心特征和对音乐的需求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其次,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调动音乐教师学习的积极性,为发展创新型教师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机会;最后,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是需要教师们一起共同思考与探究,在领导和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针对音乐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不断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三、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一)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一直实行的是国家统一的自上而下的课程管理体制,使得大部分音乐教师都习惯于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不愿意主动思考、自主创新,不愿意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尽管2011颁布的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上留给了音乐教师很大的施展空间,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受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使得大部分音乐教师始终仍然喜欢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这也是音乐校本课程开发难以全面落实的主要原因。

(二)对音乐课的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长期以来受智育第一、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使得不少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直到如今, 音乐课程在学校所有课程中一直处于“可有可无”的局面。在毕业班体现的最为明显,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把音乐课的时间都改上了文化课,使得音乐老师根本没有上音乐课的机会,更不用说进行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了。以上对音乐课程不够重视的局面,必然导致学校音乐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丧失积极性,直接阻碍了学校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步伐。

(三)升学需要和音乐需求两者相矛盾

音乐校本课程的实施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满足学生的音乐需求,充分关注到学生间的个性特征为首要出发点。但事实上,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追求成绩和考学无形之中已成为了家长、教师和学生心目中的重要目标,而没有多余的时间用来学习音乐。因此,如何调节学生在升学需要和音乐需求之间的矛盾,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音乐课程开发必须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四)认识不足、专业技能较差、开发能力欠缺

在我国21世纪推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形势下,使得校本课程成为了新课改的重点。但是由于大部分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含义、意义以及实施的途径等认识不足,导致在理解上存在着很大偏差。如有的老师简单的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课,有的老师认为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就是按照教师的特长或意愿开设一些音乐欣赏课或技能、技巧课,还有老师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就是学校的教师自编教材,教师根据学校已有的乐器想教什么就教什么等。如今,许多小学的音乐教师都不是音乐专业的,他们的演唱技能和演奏水平都普遍较低,仅仅是略懂皮毛而已。因此,上音乐课也只是教唱几首歌曲,缺乏自主开发和创新的能力。导致有的音乐教师即使已经意识到了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但由于自身专业水平有限,加上小学教师的工作量比较大,也没有能力进行,这也是造成音乐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欠缺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