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教师线上教学研修总结集锦9篇

时间:2022-06-14 01:46:56

教师线上教学研修总结

教师线上教学研修总结范文1

一、有效性教师研修

教师研修的有效性是指研修对象通过研修之后,本体性知识得到拓宽,条件性知识得到更新,实践性知识得到提升,缄默性知识得到丰富,教育教学实践得到改进,教育智慧得到启迪。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对一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了解到教师对研修效益的理解与我们原有的观点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原本我们总认为研修有没有效益,主要看研修者有没有按要求完成研修内容。但是,老师们却认为研修的效益是研修内容是否符合研修对象的学习要求,研修目的是否指向研修对象改进教育教学实践,研修的方式是否有利于研修对象对教育教学问题的深入交流与研讨。从教师们对研修目的、内容、方式等方面的认识来看,“有效”是教师研修的关键。

二、有效性教师研修的探索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把教师研修有效性定位在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与水平,从而把研究重点放在了有效教研与有效培训两个维度。

1、有效教研

有效教研指教师通过参加教研活动,能更加准确地理解与把握学科课程目标,能对原有的教学实践行为进行反思,对已有的教学方式有修正的思考。有效教研应体现五个核心要素:目的明确、载体真实、方式恰当、互动有效、引领到位。因此,我们确立了“以‘两读’为主线、以教师为主体、以问题为对象、以课例为载体,多元参与,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有效教研基本思路。“以‘两读’为主线”,即一切教研活动都要以引导、帮助教师读懂课标、读透教材为目标。“以教师为主体”,即让一线教师有更多的参与教研的机会。“以问题为对象”,即让教研回归教学原点,研究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真实问题。“以课例为载体”,即每次教研活动都要有真实的课堂教学案例为素材。“多元参与”,即每次教研活动以一线教师为主,备课组长、教研组组长、学校领导、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研员、学术团体会员等共同参与。“分类实施”,即按不同对象开展不同类型的研讨活动。“形式多样”,即根据研究内容和活动目的、参与对象,选择与确定具体的活动形式。

2、有效培训

培训的有效性表现为参训者对培训形式乐意接受,并积极参与。有效培训应体现四个核心要素:参与积极,善于对话,观念先导,训练融合。因此,我们确立了“完善培训管理,改革培训课程,拓宽培训渠道,加强培训研究”的有效培训基本思路。

完善培训管理,即建立健全培训规划、培训实施过程、培训效果评价等有关制度,严格执行培训办班管理制度,强化培训过程的实效性、培训结果的真实性和培训信息的完整性。

改革培训课程,即围绕培训目标进行培训调研,结合教育教学改革动态,有针对性地设置学习内容。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必修课程分为公共必修与项目必修,师德教育、新课程理论为公共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分为公共选修与项目选修。课程内容选择方式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既体现导向性,又能满足参训者的实践需求。

拓宽培训渠道,即与有关高校、教师远程网络研修机构建立联系,采取多种形式办班。如举办学历教育函授班、远程网络学历教育、远程网络学科培训,以及依托高校举办专项研修班等,不断拓宽培训渠道,为参训者创造更有效的学习机会。

教师线上教学研修总结范文2

[关键词]慕课;线下研讨课;教学实践

在2016年12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一直以来,各高校都非常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却不太显著。究其原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陈旧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于是要求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2012年以来在全球范围掀起的在线教育技术变革,正以破竹之势促进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共享推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当前,教育研究者大都肯定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提出了许多建设性建议,但主要关注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而忽视了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线下研讨课的研究,也没有关于线下研讨课的活动选材、问题设计、形式设计、课堂组织等方面的具体研究,线下讨论课的研究仍然是慕课模式下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2015年2月南昌师专开始采用慕课模式对“思修”课程进行实验性教学,到2016年6月已经完成了两轮教学。我们重点对慕课模式下“思修”课线下讨论课进行了教学研究。

一全国统一安排的线下研讨课

按照“思修”慕课教学的总体要求,开展现场直播课程。现场直播课程是学生在教室观看现场直播,主要是由主讲教师就课程中比较重要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发言或提出问题。这种形式的课程其实效果不佳,学生在教室里开始还能认真观看直播,可是一小时后就有点坐不住了,相信课程组也注意到了,所以第二年现场直播课程减少到两次。

二学校自主安排的线下研讨课

教师线上教学研修总结范文3

校本研修是指在学校内,立足于教师教育实践,着眼于教育教学研究,以满足教育教学改革需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目的的一种融教、研、训于一体的活动。它是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其一,校本研修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最小,可以得到基本的保障。其二,校本研修随时性、针对性的特点有利于及时解决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大大提高研修的时效性。但由于观念和意识上的偏差,学校和教师对校本研修的内涵理解不够到位,校本研修往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未受到足够重视。通过对上海市松江区内体育学科校本研修的现状调查,发现目前校本研修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校本研修内容零散。部分校本研修缺少必要的规划和计划性;同时,规划和计划不够细致,不能体现阶段性内容的主旨特点;没有建立长效的校本研修机制,校本研修往往只停留在工作计划与责任分工阶段。

二是校本研修组织形式单一。一般以教研组长牵头为主,组织教师进行开课、评课等活动,形式较为单一,且研修过程中缺少反思与总结环节,不利于组内成员专业水平的迅速发展。

三是校本研修时间受限。目前体育教师周课时数超常,加上体育社团、运动队、比赛等工作,要承担的工作量很大,校本研修的时间难以完全保证,往往应付了事。

此外,由于优质教师资源分布不均,多集中在一些区、市级重点学校,所以很多基层学校有研修需求的体育教师苦于没有优秀的领军人物,使得校本研修无法进一步深入开展,研修质量大打折扣。

鉴于此,从校本研修的广度与深度方面进行充分挖掘,将优质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完善校本研修的内涵和组织形式,将有利于促进校本研修的实效性,全面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深度。基于松江区内体育学科校本研修的现状,针对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阐述通过构建以教研组为单位、以不同外力与内力共同作用的多维一体校本研修支持系统切实提升校本研修实效的路径。

二、构建多维一体的

体育教研组校本研修支持系统的策略

校本研修虽然是以校为本,以本校教师为主的一项集体活动,但它不应是一所学校内的“封闭式”的活动,而应具有开放性、多维性。

“多维一体”是指由教研员、领域专家、高级教师、骨干教师、校际联盟等支持者组成的,为教研组的发展及组内各个成员专业发展提供切实支撑的个人与团队力量,能更好地满足校本研修发展需求。基于校本研修存在的主要问题,学校以教研组为基本单位,构建“以校为本,以组为本,以人为本”的校本研修支持系统。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寻求的研修行为过渡,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自主学习型组织转变,遵循“走出去、请进来”的指导思想,从区层面转向区域层面、学校层面、教研组层面,谋求来自各个层面不同对象的帮助与支持,以最直接、最便捷、最有效的形式,做到“小规模”“大效应”,真正落实、完善校本研修的开展。

1.教研员搭桥。教研员要发挥组织领导与桥梁作用,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教师实际情况与需求,为他们的成长与进步提供各种支持与帮助。策略:一是要了解本区内体育教师的特长,发现典型,使其各尽其能,并且要根据不同教龄和职业阶段,给予不同的帮助;二是教研员除了传达各种政策,进行专业引领外,要更多地亲近一线教师,了解教师的实际需求;三是利用教研员人际网络的优势,为基层学校,特别是薄弱学校牵线搭桥,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

2.领域专家点拨。科研兴教、科研促教,科研对于学校体育教学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基层学校教师在开展科研工作上存在一定难度。比如有的教师虽然有科研需求和科研设想,但是通过科研方法总结和反思教学问题的能力依然有限。为此,领域专家着重于专题讲座与学科前沿问题探讨,为校本研修提供理论支持。策略:一是教研组邀请学科专家来基层学校举办学科讲座,让基层教师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与学科发展动态;二是以科研课题引领的方式,让学科专家帮助教研组开展科研工作,在摸索和实践中使一线实践者真正向研究者的方向迈进。

3.骨干教师主导。骨干教师应发挥其教学上的优势与特长,帮助其他教师提高把握课堂、驾驭课堂的能力。策略:一是骨干教师定期进行公开课展示活动,言传身教,帮助其他教师更快、更好地成长;二是骨干教师进行现场诊断与指导,听课、评课、再上课,通过集体备课、课堂教学模式与策略探讨、学习方式改变研究等形式进行课堂教学研究;三是基层教师听骨干教师上课,课后点评示范课,重点讨论骨干教师如何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渗透教学理念。

4.自主学习探究。自主学习是校本研修的内在驱动力。教师要让自主学习成为一种习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通过不同层面人员的支持帮助,提升校本研修的实效性。策略:一是教研组制定组内成员学习计划,有明确目标,并予以监督,以提高教师的自我学习能力;二是教师要经常性地记录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做好问题积累,主动寻找外力的帮助与支持;三是课前、课后进行常规性的总结与反思,适时地将一些教学经验用科研方法加以理论化、系统化,提高自身科研能力。

三、结论与建议

教师线上教学研修总结范文4

我校以全员远程培训活动为契机,市教育局学期工作要点为指针,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以校本培训为抓手,以教研组、备课组建设为突破,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切实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现总结如下:

一、认真及时组织各教研组观看名师面对面直播,参与精彩的研修活动。

通过观看直播,参与远程线上研修,老师们感到收益匪浅,同时也了解到了自己的不足,我校以此为契机抓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的培训,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等形式充分发挥教研组的职能,调动教研组的研修气氛。加强教学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突出质量意识,聚焦课堂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效益。

二、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通过观看直播,参与精彩的研修活动,开阔眼界、更新观念。规范教研组、备课组的活动,教研组长积极指导本组教师开展各项正常的教研活动,教研活动有计划、有地点、有时间、有内容、有中心发言人。明确对教学活动各个环节的基本要求,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学习习惯,把新观念新方法应用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三、丰富教研活动,推进高效课堂。

我校学期初举办了校级公开课,公开打分,择优推荐,10名教师参加了“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活动,4名一等奖,6名二等奖。同时组织引导教师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晒课,提高“优课”质量,做好“优课”资源的推广应用。积极引导教师参加远程教育培训,充分利用优势资源。还提高了教研活动在教研组工作中的份量,各教研组进行了系统的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多分析教材,多进行专题讨论,扎扎实实开展课题研究,为教师业务水平展示提供服务平台。

组织了“青蓝工程”青年教师“拜师”活动,师徒双方签订了《涿州市第三中学“青蓝工程”师徒责任书》。学校领导对新老教师提出了要求,明确了方向,指导教师对青年教师给予了希望,承担了责任,青年教师也表达了自己的决心。此项活动打开了学校听课、求教的虚心学习的局面。

教师线上教学研修总结范文5

附件:

姓名

朱汝富

单位

博白县王力中学

手机号

 

QQ号

 

项目名称

“区培计划”玉林市统筹项目——玉林“十三五” 骨干教师培英工程

培训时间

2019年 9 月 16 日—— 2019 年 11 月 29 日,合计 74 天

培训地点

1、南宁市青秀区竹溪大道1 号

2、玉林市玉州区第三实验小学

承担机构

北京尚睿通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教师研修网)

第一阶段总结

一、培训基本情况(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形式、重要专家、日程安排等)

(一)培训目标:交流展示,探索创新。通过跨地区交流、专家持续引领,将工作坊模式进行完善和推广,并基于实际情况进行创新。主要目标:1、模式凝练与辐射作用;2、优化指导团队;3、优化资源库。

(二)培训内容:

1、在南宁集中培训内容、培训形式、重要专家、日程安排等

3、在玉林集中培训的内容、培训形式、重要专家、日程安排等

网络研修及总主题为“研修模式的辐射与应用”的线下实践研修活动。

(三)三次线下实践研修活动安排:

1、时间:2019年9月30日

地点:玉林高中附中

内容:名师优质课展示,参观学生书画摄影展。

2、时间:2019年10月11日

地点:玉林师范学院

内容:走进名师课堂——裴杰老师的书法课

3、时间:2019年10月25日

地点:玉林市陆川县一中

内容:艺术课的心得交流

众所周知,近亲结婚是会产生不良后果的,这个理论同样适用于我们的教育。所以项目组特地安排了很多的线下跨地域的教育教学活动。每次的线下活动我都积极参加,并配合坊主做好活动的组织工作,按质按量完成坊主分配的任务。通过线下活动,我们不仅学到很多其他县市区名师的先进教学经验,还体验了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和美食。大大丰富了个人的人生阅历。

新课改以来,好多教师包括我,换汤不换药,把自己的教学方法变为启发式教学,其实整个课堂还是在老师的指引下一问一答,表面看好像将课堂还给了学生,其实学生很少有自己思维的空间。三年的研修,专家团队也针对这个课堂教学问题引导我们思考,让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课堂教学。因此,我今后更多的是思考如何把课堂完全归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学到知识,达成教学目的。

前段时间我们进行了集中理论学习,聆听了教育专家和名师的报告,这段时间里又进行了网络研习,我觉得至始至终都是充实的,因为这里有热情的伙伴和老师,有专家们鲜活的实例、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全都使我受益匪浅。

在教育专家和名师的培养下,我的教学研修也取得一些成果:多次被评为优秀学员,参与多个课题研究,今年还主持研究了一个课题——《中学生安全教育与自我保护能力培养研究》,这些成果在我参加本项目之前是想都不敢想的。我参加该项目的一个最大收获就是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教学风格。参训以前我都是那种得过且过,教法单一,不思进取的混日子型的老师。在项目组的培养下,我不仅扩大了知识面,增长了见识,还学会如何研究教学教法,并能把研究成果形成文件,博采众长,不断发展完善教育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三年的培训让我们从相识到相知,再到惺惺相惜,我们共同交流、我们共同学习,我们一起进步。我们从模式探索到模式完善,再到脱模升华,我们的教学风格在研修中得以铸造!通过三年递进式混合研修,探索本市培训者团队引领学科教学的路径,构建了本市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形成区域学科教研和校本研修常态化发展模式,打造了一支在常态化混合研修中“用得上、干得好”的本地培训者团队,实现了骨干引领全员的常态化研修机制,取得了远超预期的成果。本次项目虽然很快就要画上完满的句号,但是我坚信我们不会相忘于江湖!相反我们会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在此我要感谢项目组,感谢中国教师研修网,以及相关单位的工作人员,是你们的辛苦付出才给了我们一次次精彩纷呈的培训,让我们完成了一个完美的项目!

第二阶段总结

五、应用过程(应用过程描述,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等)

1、在2018年12月的蔡东云名校长论坛上,我上的同课异构公开课上,就是通过用电脑软件设计日记本封面来导入新课,到了重点内容“构图过程”我又大胆运用微视频,把其中的细节展现的淋漓尽致,让学生看了既通俗易懂又新鲜刺激,等学生完成作业后,我还把他们的作品展示出来,并让他们互相评画说画。课后得到了与会专家一致好评。这对我以后大胆创新我的美术课堂增添了不少的信心。美术课堂融合信息技术,融合多学科已经成为我的教学常态,并形成自己的风格。

2、以往的课堂通常是满堂灌,在研修学习后,我意识到教育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需求出发,创造好的教学方式,有效的教育方法,优化课堂教学。

六、应用成果(自身思想、知识、能力有何提升,行为有何改变;学校、班级或学生有何改变;取得的其它成绩)

1、参训以前我都是那种得过且过,教法单一,不思进取的混日子型的老师。在项目组的培养下,我不仅扩大了知识面,增长了见识,还学会如何研究教学教法,并能把研究成果形成文件,博采众长,不断发展完善教育教学能力,现在已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多学科渗透教学法。

2、经过三年的培训,我也从一个受训者成长为一个培训者。2019年8月博白县新招一批特岗教师,承蒙博白县教育局有关领导的信任与厚爱,我担任了这批特岗教师中的美术音乐班的班主任,并对他们进行了为期三天的短期培训。在培训中我不仅传授了我的一些教学经验,还向他们传达了多学科渗透课堂教学的新理念。为了加深他们对这一新理念的理解,我特地安排了一个结班典礼活动,让他们展示各自的才艺。为了达到预期效果,我把他们分成演员组、报道拍摄组、音响组、主持组、幕后服务组,让他们各司其职又分工合作,所以活动开展得很成功:他们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歌伴舞、有的即兴书画、有的表演变脸、还有魔术等等,真可谓精彩纷呈。结束以后他们还用我教的美篇来报道了此次活动,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忆。我完成了他们的岗前培训,也完成了我成为培训者的华丽转身与蜕变。

教师线上教学研修总结范文6

“教师在线教育”指的是借助信息通讯技术对从事教师工作的人进行职前、入职与职后一体化的教育,促使其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按研究内容分,已有的研究主要是从理论和应用两个层面展开的。

一理论研究视角不断深化

理论部分主要涉及哲学、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领域的理论基础。如整体培训模式设计了理论教育和实际网络教学的两步骤。设计实践步骤和每个步骤的时长特别受到科特杰的教师专业三原则的影响:当指向教师的内部需求、当基于教师的自身经验、当学习者具体体验自身经历时,教师的专业学习更有效。在理论与实践鸿沟间建立联系和在两者间创建适当平衡的重要性不仅在一般的教师教育中得以体现,也于在线教育实践中得以证明。在真实情景中实践很重要的另一个理论依据是体验原则。体验式学习是做中反思的过程。该教育模式研究中的另一种合作是网上教学观摩和同伴监控。学者们引用术语“临床督导”到教育教学中的对话。贝内特和玛希则把临床督导描述为“职员长远发展和网上教育规划的必要部分”。临床督导“促使从实践中提炼出经验,而不是排外地将理论引入实践”。还有研究基于实践和体验原理,建构主义和参与式教学理论,让职前教师动手设计和应用教育网站,让教师在信息技术课的同步网络合作学习中参与设计和管理学习内容,通过参与管理和动手设计,受训者提高了能力。

二实践研究不断拓展

关于教师在线教育实践层面的研究,主要是评价在线教育的成效。从评价的视角来看,应用研究主要可分为:研究教育的效果(属于总结性评估)、研究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属于诊断性评估)、研究教育的过程(属于形成性评估)、研究教育的影响因素并优化教育(属于发展性评价)。

1.评价教育的效应:总结性评价视角以往的研究更多地是关于教师对在线教育的积极态度和在线教育对教师的促进,现在也研究教师对在线教育的消极和抵触态度,以及纯粹的人机交往让教师精神空虚。有研究表明,韩国教师认为,在线教育课程设置随意,没有相应的标准,因而持消极态度。也有研究比较网络环境下两种教学法的优劣及两种在线教育形式的优缺点。

2.诊断教育的不足:诊断性评价视角有研究针对教育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设计和实施教育还要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育内容和形式。有研究从诊断教育课程本身的问题拓展到课程与教学的适切性。例如,韩国2002年了教师的信息技能课程标准,其重点是教学生如何使用应用程序;2005年又公布了学生课程修订版,修订版减少了对应用程序的教学量,强调计算机科学的原理和问题解决方法。有研究基于修订版设计了网络化教育信息技能计划的内容、调查专家对内容的看法和教师的需求。教育内容包括信息社会、信息设备、信息加工和信息处理四个部分,每部分都包括必修和选修。专家和教师都认为信息加工最重要,并应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和评估方法,确保教育有效实施,但对程序具体包含的内容有不同意见。这一研究诊断的是教育课程本身,提高了教师教育效果和针对性。

3.动态调整教育过程:形成性评价视角施训者和受训者都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教师教育是动态生成的过程。已有研究从注重整个教育过程中收集施训者和受训者的意见,从教育满足受训者的个性需求,从受训者与教育者之间、网络学习共同体之间的互动交流,教育中的同伴评估和教育后的施训方评估等视角研究如何动态调整教育过程。有研究聚焦同步网络面对面教育课程的整个实施过程。教育过程中收集师生的意见并及时调整后续的教育。术语“网络面对面”在这里用来描述该环境与身体面对面的环境相类似又有差异。先是为期4周的网络平台理论教育(第一期),接下来是一个8周的网络教学实践与观测(第二期)阶段。收集数据的整个过程显示了一条教师学习曲线,最能体现四个阶段——兴奋阶段、失望阶段、焦急阶段、内化阶段。研究侧重分析学员通过这四个阶段如何发展,他们在每一个阶段如何通过循环的行动,反思和改进的方法得到学习的进步。

4.优化整合教育要素:发展性评价视角从系统的视角来看,教师在线教育也是一个系统。有研究着眼于在线教育的整体性,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研究如何优化在线教育。从分析影响在线教育的内部因素、外部因素,教育系统的结构,到研究如何遵循教育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提出优化教育效果的策略等。如有研究表明,虚拟和管理式的学习环境、网络共同体、人的能动性、学习的意义对于有效开展在线教育很重要。在毕夏普等的研究中,教师教育网站通过电子邮件、个性化教学日历、网上论坛给予教师教学支持,以调查教师认为哪些内容和形式更有效,并研究如何改进。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教师都使用了在线教学日历和电子邮件发送的教学技巧,认为它们易使用且效果明显。少数教师试用了论坛和其他模块。还有研究比较了两种在线教育的模式,调查结果表明,学习环境、自我调节、学习共同体和施训者的引导对受训者的学习效果很有影响。

教师线上教学研修总结范文7

当今,是一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培养社会各类需求的人才离不开教师。因此,从事教育的我们就需要不断地学习,以适应对人、对社会的一个又一个新的要求。校本研修这种可持续的、开放式的继续教育模式,为广大教师打开了方便之门,锻炼了广大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了广大教师的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树立以人为本,以校为本的理念,加强合作,相互切磋,取长补短,不断养成自我学习与自我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增强研修意识,以研究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本期,我认真进行着研修,从自己的教学中寻找突破口,为了使自己的工作在今后再上一个新台阶,现将其总结如下:

一、按时参与校本研修活动,并做好理论学习记录,踊跃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1、在校本研修培训中,我校组织了有关“各学科教学基本模式”、“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等教学理论的学习。开展多层次教育科学研究,人人有课题,人人学理论,人人掌握科研方法,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缺失方面的学习与锻炼,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效地提高了我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

2、 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认真开展有效备课,有效课堂教学、有效作业设计和批改的研究,进行跨年级、跨学科、跨学段听课研讨,教研组在“研”字上下功夫,在自觉主动有效上下功夫,继续加强集体备课的力度,充分调动各年级组长的能动性。每次教研活动都有详细的记录。严格要求自己,在每周开展教研活动之后,发表自己的见解,取长补短,向相关学科的教师学习课堂教学的方法,这使我受益匪浅。

本学期我们继续加强对随堂课的调研力度。全面落实了教学工作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考核要“严”、质量要“高”。

二、积极组织老师听课、研讨,总结优点,发现不足,逐步提高。 强化教研组的建设和管理,特别强调要发挥团队精神,群策群力,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打破了以往教师备课各自为战的局面,开展集体备课的,每次集体备课,每一堂教研课都是教研组集体的结晶,通过实践来改进和完善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重难点前移” ,推行课堂模式“重难点前移”,提高研修实效。教师在互动、互补、合作中不断提高了自己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已形成的教育观念顺利地转化了能动的教育教学行为,使教师不断走向成熟,给我们的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取得更大的效益。

三、关注自我反思及案例

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反思自己备课时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否调整了教材,为什么调整教材;反思上课时是否发生了意料之外的问题,自己是怎样及时处理的;反思自己本节

课有哪些比较满意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足。经过不断的反思与积累,自己确实掌握了很多“第一手材料”,悟出了一些道理,丰富、完善了自己的课堂,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注意做好课堂实录,并整理成文字材料及时上交。

四、网络学习方面

网络学习是最快捷的一种形式,在线研修好的一种研修学习方式,我利用课余网上在线视频学习,找相关研修主题的资料查阅学习,还和同伴在微信、QQ、博客上交流个人校本研修的过程,分享其他同行的个人研修成果,吸取了他们很多有用的经验,效果好。

五、研修成果方面

我一年来结合自己在校本研修实践中的经验,在教学中不断总结和反思,结合自己旳实践,撰写了论文,市级微型课题《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校本课题《农村体育自制教具的研究与探索》,被评为县级教学能手,评为县级优秀裁判员等等。

教师线上教学研修总结范文8

一、有效组织,有序进行

早在培训开始前,江苏省徐州市就召开了全市2011年国培专题培训会议,对各下级部门和学员阐述了“国培计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说明了培训的方式和时间、学员及辅导教师的职责等事项。培训启动阶段,我建立了班级QQ群和飞信群以方便与学员沟通,并及时督促学习,交换培训心得。

培训过程中,作为辅导员,我担任起督促学员学习、培训技术指导和作业检查等几项工作。通过班级QQ群、飞信群、电话、短信等多种方式与学员联系,让他们在第一时间明确国培计划、必须完成作业的数量和质量、写文章的数量、上网参与研讨及跟帖的方式、数量等培训考核内容。培训期间保证QQ在线时间每天不少于8小时,在线给学员们解答疑问,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与奥鹏教育中心的老师沟通协调解决。在作业批改方面,尽量多写评语,对优秀作业严格把关,及时把作业中的问题反馈给学员。负责组织管理本班学员线上和线下学习研讨;引领学员交流研讨,回答学员问题,归纳学员疑难问题并反馈给学科专家团队。在此期间,我编写了5期班级简报,以提供给学员学习,解答学员关注的共性问题、重难点问题,进行典型案例评析,并公布上阶段学习的总结与反馈以及下阶段学习的引领等。同时,按时组织学员进行在线视频教学与答疑,引领学员交流研讨。培训结束阶段,督促未完成培训任务学员完成学习任务及作业,将学员作业整合并提交参与互评,认真做好培训总结。

二、收获知识,收获成绩

本次培训由熟悉中小学英语学科教育的高水平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教研员)组成项目专家团队,负责课程资源开发、骨干培训、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教学等工作。项目首席专家为王蔷教授,项目绩效评估专家为鲁子问教授,专家团队中一线优秀骨干教师(教研员)比例为50%。本次培训为参训的小学英语骨干教师设置了4个模块、14个专题、共计88学时(必修60学时+选修28学时)的远程培训课程,为参训的初中英语骨干教师设置了4个模块、20个专题、共计94学时(必修60学时+选修34学时)的远程培训课程。培训历时一个半月,时间并不宽裕。但是我班所有的老师都能克服自身的困难,在培训结束时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培训学习。在此期间,绝大多数学员都是牺牲午休时间、利用晚上休息时间进行学习和完成作业的。学员们的努力最终收获了成绩。目前,我班学员已经以100%参训、100%优秀率的成绩完成了培训。平均学习时长64小时14分54秒,作业提交率100%,发帖回帖共计4256封,对于这样的成绩,表示十分满意。

三、受益其中,不断进步

这里有着深厚的学术氛围,这里有着热烈的问题讨论和交流合作,这里有太多的知识需要我们去学习,这里有太多的精彩讲座等待着我们去聆听,因此,我们学习的脚步无法停歇。于是,我们在这里贪婪地吸收知识的“养分”,用心去学习“专题视频”,积极参与“专题活动和讨论”,认真完成“作业和研修日志”; 我们在这里还可以欣赏到“精华观点”,慢慢品读“精彩作业”,参与“热点话题”的讨论……虽然培训已经结束,但是我们的探讨与实践还在继续,远程培训是一个学员在线自学、教师在线辅导和师生在线互动有机结合的过程,而教师的培训和成长本身又是一个逐步发展和成熟的过程,理论和方法也需要在实践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检验、理解和巩固。相信这次培训对大家的影响是终身的。

教师线上教学研修总结范文9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专家团;校本研修;模式研究

1.校本研修的界定

专家团在本文是指:县进修学校、县教研室、乡镇教研员、各校名师、学科带头人中选出理论水平较高,具有实践能力的、倾情于课改的成员连同聘请的一些全国知名专家(主要负责网上答疑、专家团成员活动策划、指导、理论援助)组成。专家团由进修学校统一组织、管理,定期去全国各省市参观、学习。定期开展交流、讨论。定期到自己所分管的一线指导教师、展开调研。引领下的校本研修是专家团与小学通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导求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方法与途径。校本研修的内涵可以归纳为:“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和“在学校中进行”。校本研修的目标是让教师从“教书匠”发展为“研究者”,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使教师成为终身学习的先行者、探索者和示范者;使教师群体率先成为优秀的学习型组织。

2.国内外校本研修现状

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校本培训在我国比较常见的模式有:课题带动模式、集体充电模式、师徒结对模式、观摩听课模式、个人自修模式和校际交流模式等。在校本研究方面采用了行动研究法、教育叙事法、课堂观察法和案例教学法等。最近又出现使用教育网志Blog网络虚似社群开展校本培训的新模式和相应研究方法。一些研究者的研究已经充分表明,由于校本研修中专业发展的提供者是学校和教师本人,校本发展是独立进行的,很容易陷入反复和重复的状况。目前在我国开展的校本培训和校本研究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缺乏针对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考虑;缺乏一定的前瞻性和先进性;校本培训内容相对集中和单一化,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全面性。综上所述,现有的校本研训模式在中小学中的实际运用过程中,都表现出比较缺乏专业引领和外部资源支持。

3.专家团引领下的校本研修模式

本文作者在总结国内外校本研修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在安阳县二十二个乡镇开展的专家团引领下的校本研修教师专业发展行动研究,提出三种研修模式:咨询诊断模式、项目研修模式、网络学习共同体模式,这三种模式分别适用于开展专家团引领下的校本研修的不同阶段。

3.1 咨询诊断模式。咨询诊断模式具有行动研究和个案研究的特点,这种模式不是专家团研究人员以既定的方案手要求手把手要求中小学教师如何做,而是要求研究者采用提问、咨询和讨论等策略,寻求共同发展的切实可行的方案,在这种模式中专家团研究者扮演了咨询者和诊断者的角色,同时也是共同研修的实践者。小学教师在这种模式中也是共同研修的实践者。一般咨询诊断模式需要专家团的研究小组与小学某位教师就某项研修内容达成一个口头或书面的合作协议,合作协议中要包括合作研究的内容、路线和方法等,合作协议的签署会就研修的目标等取得共同的信念和价值观,这对保证该模式的顺利实施将起到重要作用。实施咨询诊断模式时,中小学教师需要执行的路线是:“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自我反思,集体研讨,提出新方案,教学设计……”而专家团研究者需要执行的路线是:“参与教学设计,进行课堂观察,完成案例分析,集体研讨,提出新方案,参与教学设计……”其中“集体研讨,提出新方案”环节是专家团研究者与中小学教师两条路线的交汇处,由于咨询诊断模式的研修,往往是一个研究小组对应一位小学教师,所以我们也称该种模式为“一对一”模式。

3.2 项目研修模式。这种模式要求研修过程要基于某个具体项目进行,项目研修模式具有独特性、多目标性和生命周期性等三大特点。

在项目研修模式中,所选择的项目一般都是以解决中小学中的某个问题为目的,如“利用电脑技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动机”就是笔者所负责的一所实验校提出的研究项目。在项目研修时,专家团研究者往往需要和小学中的校长或教科研主任一起承担起项目管理者的角色,这就要求他们既要有分工,又要有合作。项目管理者既要负责设计整个项目的方案,又要在项目生存周期的各个阶段支持项目的正常进行,项目的参与者一般由专家团研究人员和中小学教师一起组成。在很多课堂教学研究中,学生也是项目的参加者。

3.3 网络学习共同体模式。网络学习共同体一般由专家团研究者和小学教师共同构成其成员。这种模式强调研修是在网络支持环境下,通过“师传徒受”、“做中学”、“知识表述”、和“深度交谈”四阶段活动,使共同体成员得到提升和发展。在这种模式中,专家团研究者和小学教师没有教导者和被教导者的关系,他们都既是学习者,也是辅导者和助学者。这种模式特别有助于解决专家团研究者和中小学教师跨越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由于这种模式需要比较好的技术条件支持,所以一般由专家团研究者提供相应的网络支撑平台和技术支持,并负责组织网络学习共同体中的活动。实现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模式有四个步骤。第一步:师传徒受,活动中的“师傅”角色并不一定由专家团研究者承担。在笔者实践该模式时发现,这一角色由小学中的专家型教师担任往往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师传徒受活动中,扮演徒弟的学习者要通过观测、模仿和亲身体验等知识的社会化途径,理解消化师傅传授的知识和技能,为进行“做中学”奠定基础。第二步:“做中学”,活动实际上是一种案例式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需要把师傅展示的案例型、经验型知识,通过归纳性思维实现从示例上升到理论。其次是去创造出新的示例,由此完成在“做中学”的内化知识过程。第三步:“知识表述”活动是学习者把在“做中学”中创造或组织的隐性知识碎片提炼成显性知识,并进行知识梳理的过程。知识表达可以采取撰写研究报告或反思日志等形式完成。第四步:“深度交谈”活动是通过召开网上小型研讨会就知识表述的结果,利用类比、隐喻或假设等手段进行隐性知识表述的过程。由于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模式往往是多位专家对应多位小学教师,所以我们也称该种模式为“多对多”模式。

4.结语

专家团引领下的校本研修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正在突破以往关于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认识,教师专业的创造性正在被一点点激发出来,专家团研究人员与小学教师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专家团引领下的校本研修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不仅正在促进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创新,同时也有利于专家团将教育服务融入一线教育实际,促把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推向一个新天地。

参考文献

[1] 丁钢.从国际教育发展看“创建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J]广西教育.2004,(1):18

[2] 施莉,郑东辉.校本培训核心思想解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10-13.

[3] 叶平.走向校本研究[DB/OL].省略/2/xb-gs2.htm.

[4] 施莉.我国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简评[J].教育科学研究,2001,(2):17-18.

[5] 中小学老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研究课题组.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研究报告[J].教育研究,2002,(11):85-90.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