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骨科临床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2-10-09 02:08:00

骨科临床论文

骨科临床论文范文1

1.1礼仪化护理

礼仪不管在那种场合都是一个文明的象征,在我科对礼仪方面的护理也是有严格的要求的.首先,对于一些电话式的询问要注意礼貌性用语的使用,并且要轻声细语,让别人感受到重视他的电话.其次,在病人入院的时候,要耐心的给病人讲解病房环境与住院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在给病人安排病房的时候,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尽可能的满足患者对病房的要求,安排好病房后在对患者病情测量的时候,要先介绍下自己,让患者有一定的了解;再次,在称呼患者的时候,要采用尊称,对患者要保持微笑的服务,不能让患者感受到不满情绪,对患者进行检查的时候,要先敲门,礼貌性的问候,然后实行相关的护理操作;最后,患者出院时,相关的责任护士要和患者或者是患者家属做好交接仪式,要提醒患者要注意的事项,发放我科的联系方式,能够及时的了解患者出院的康复情况,在为患者办理好出院手续后,祝贺患者康复.

1.2规范化护理

规范化护理就是在患者救治的这段时间尽可能的减轻患者身体痛苦以及心里负担,让患者处于一个平静的状态.一般针对骨科科室收治的病患者大多数都是骨折的,患者常会忍受到巨大的疼痛感,而在医院治疗的时候,医院护理要注意几个方面的细节问题的考虑:首先,减轻患者对整治的恐惧感,平复患者心理.其次,护理人员要随时了解患者各个方面的情况,从患者利益出发,减缓患者对医院环境的不适应感.再次,解释患者伤病的情况与主管医生的技术水平,让患者做到心中有数,减轻了思想负担,使他们更能够放松的接受治疗.最后护理人员对患者提出的疼痛问题性质和病情情况正常性的疼痛范围和时间要及时的进行说明,减少患者的担忧,并且主动的协助其恢复,使患者早日康复.加强对护理人员相关知识的专业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使护理人员能够全方位的适应岗位,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安心的住院环境,同时有针对性的加强护理人员礼仪的培养,人性化的发展医院护理,明确护理人员的服务性质,转变服务理念,发挥护理在医疗中取得的最大的成效.

1.3按需护理

1.3.1术前护理

术前护理是手术开始前的一个基础,为手术的成功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术前要尽可能的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和增加信心,稳定患者情绪.术前准备工作主要有:第一,护理人员要简单的介绍相关的一些病情情况和手术情况,使患者能够做到大致的了解,不至于由于未知而引发的恐惧;第二,对于特别的一些患者,可以适当的运用镇静药物帮助他们度过这个时期;第三,主管部门要对患者术前准备有个详细的分析,解释它的重要性,同时对在术中如何能更好的配合医生治疗有一个说明,当然也要讲解一些术后情况,特别是术后的一些需要特别注重的方面.使患者能动在最短的时间内减轻病痛,让患者恢复健康.

1.3.2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直接影响患者恢复程度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在手术后,当患者麻醉过后,要及时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麻醉后者运用止痛药物,缓轻患者术后的疼痛,同时护士要对患者手术情况要说明,对术后出现的一些基本的、正常的身体情况对患者和患者家属进行说明,使患者和患者家属能够最好预防工作和保护措施,同时护士也要及时的观察和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的向医生反馈信息,更好的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1.4全责护理

有部分骨折患者为因为突然的行为不便和疼痛,使患者所面对的精神压力提高,有些患者会表现出情绪低落和性格暴躁等.这要求在护理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患者的心理情况,予以谅解,并且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的沟通,使患者与医院人员建立相互了解和信任的关系,提高患者的配合度,有利于后期的治疗和护理.对一些非骨折患者的护理要加强重视,因为这些患者由于病情的特殊性,需要长期住院,这给患者身体和心理方面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往往使他们对后期的恢复缺乏信心,不能积极的接受治疗.对于这类的患者,护理人员要有针对性的对其心理进行辅导,缓解他们的承受压力.通过沟通和细心周到的照顾,取得患者的信任,让患者感受到关心,建立患者的信心.对家属进行病情的分析和以往这类病情的最后恢复情况,缓解家属的压力,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对患者和患者家属普及一些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保护措施,加强基本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在医疗护理和家属共同的协调、配合下增加患者的抗病信心.

2结果

骨科在对2012年8月-2013年8月这段期间住院的病人、护理人员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病人的满意度和护士的职业满足感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3讨论

骨科临床论文范文2

[关键词]中药;临床药学;中成药;骨科;合理用药;安全性

骨科是中医传统优势专科,骨科中成药是中药传统特色用药,但因其多含有烈性或毒性成分,内服和外用形式多样,加之近年来日渐增加的西医处方和自我药疗趋势,使得骨科中成药不良反应和合理用药受到广泛关注。前期研究显示,辨证不当、剂量失准、毒性药使用欠妥是影响此类中成药安全有效的关键因素,在临床合理用药时值得重点关注。基于此,本文从以上三大关键点出发,通过综合性的信息整理与问卷调研,尝试制定骨伤科合理用药参考规范,构建骨科中成药“辨证辨量辨毒”的合理用药模式,为临床用药提供支持。

1 构建框架“证”、“量”、“毒”为核心的合理用药关键监护点

长期的临床诊疗经验显示,用于骨科的中药具有自身独特的用药特点和药物性效特征,所以骨科中成药的合理应用也具有自身的独特关注点。从中医药理论看,骨科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技术方法,无论是骨伤、骨病还是骨科杂症,均可在辨证施治的指导下采用外治法和内治法进行治疗。例如,有些中成药多采用温热辛散之品散寒通络祛风湿,临床用以治疗风寒湿痹;而另一类中成药多采用辛散清热之品祛风除湿清热,临床用于治疗风湿热痹,形成了寒热之分。同时,许多不同名称的骨科中成药含有相同的中药成分,例如小活络丸、附桂骨痛片、追风透骨丸等均含有乌头碱类毒性成分,故此类中成药不宜重复开具,也不宜与含有强心苷类的西药同服。诸如此类,含有毒性饮片或毒性成分的骨科中成药还有很多,因其药性峻烈需特别注意。因此,临床使用骨科中成药,要特别注意患者的证型特点、药物剂量以及是否含有毒性成分3个方面,即“证”、“量”、“毒”的核心三要素,通过将“辨证辨量辨毒”的原则贯穿到骨科中成药使用的每个环节,努力做到“药证相符、药量准确、毒性可控”,实现其安全有效的使用,而“证”、“量”、“毒”也成为骨科中成药的合理用药关键监护点。 2 充实内容:说明书、处方、文献、问卷4部分资料汇总与信息重整

通过梳理药品说明书、点评不合理处方、收集不良反应文献以及问卷调研的形式,收集医师、药师和患者各方关于骨科中成药合理用药的现状与资料,从“辨证辨量辨毒”3个方面进行信息重整,丰富合理用药模式。

2.1 说明书信息 说明书信息是中成药临床应用最重要的参考文件和法律文书,理应重视。本部分选取81种常用骨科中成药,以药品说明书为依据,以药典等权威著作和规范为参考,将药品名称、规格、成分、毒性成分、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等信息进行整理融合,分别按照给药途径、功效建立完整可靠的骨科中成药品种数据库Ⅰ和数据库Ⅱ。其中,数据库Ⅰ按给药途径建立,包括口服剂型和外用剂型2个模块。口服剂型模块包括62种药物,外用剂型包括19种药物。数据库Ⅱ则按药物功效建立,包括活血通络剂(18种)、活血化瘀剂(8种)、补肾壮骨剂(12种)、扶正祛湿剂(7种)、散寒除湿剂(4种)、清热除湿剂(1种)、祛风除湿剂(9种)、化瘀祛湿剂(2种)、平肝熄风剂(1种)、祛风通络剂(9种)、温经理气活血剂(1种)以及民族药(9种)12个模块。这些中成药中含有毒性成分的品种较多,共36种,占骨科中成药品种总数的44.4%。含毒性成分骨科中成药治疗窗口较窄,对适应症、用量疗程的规定比较严格,临床使用过程中也应格外注意。

2.2 处方点评信息 处方点评是医院持续医疗质量改进和药品临床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摸清处方用药的合理性现状,开展针对性的合理用药宣教具有积极意义。本部分随机抽取2013年骨伤科中成药处方2000张,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要求进行点评,发现各类不合格处方共766张,占全部处方的38.3%,不合格处方前3位的问题为用法用量不适宜、适应症不适宜和药品剂量书写不规范。其中,超过50%的中成药涉及“辨量”问题,例如虎力散片/胶囊、通滞苏润江胶囊、治伤胶囊、附桂骨痛片、骨友灵搽剂等,具体不合理情形又分为单次用药剂量不适宜和用药频次不适宜2个方面。对于含有毒性成分(如乌头、附子、马钱子、秋水仙、闹羊花等)中成药的用法用量进行特别提示,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并遵守用药注意事项。例如,根据乌头碱类成分的常见临床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认为含有此类成分的中成药在用药过程中应“不得随意增加用药剂量或缩短用药时间间隔”,以此来防止潜在的药害事件。同时,重复用药事件的实质也是剂量问题,例如盘龙七片与复方小活络丸、侗云、复方雪莲胶囊、云南白药胶囊联用,虎力散片,胶囊与附桂骨痛片、盘龙七片联用等,也属于“辨量”概念涵盖的范畴。另外,适应症不适宜的问题也佐证了“辨证”在骨科中成药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对于易于出现此类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品种,如盘龙七片、痹祺胶囊、虎力散片、龙血竭片,也专门关注了其适应症和主治范围,以供临床规范选用。

2.3 学术文献信息 本部分以81种常用骨科中成药为目标,收集了1978年1月至今有关其不良反应和副作用的文献报道,检索词包括“不良反应”、“副作用”、“毒性”、“引起”等。结果显示,共检索到原始文献256篇,阅读摘要并筛选,最终纳入164篇符合要求的文献,涉及骨科中成药27种、病例237例,主要为病例报告,少数为病例系列研究。提取文献信息并划分为一般资料、用药史、不良反应发生及缓解情况、因果分析结论等,构建了骨科中成药的不良反应文献信息库。进而按照不良反应临床表现、是否含有毒性饮片等进行亚组分析,并选取1~2个典型不良反应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同时,汇总分析每个药品的不良反应案例,探讨其可能的诱发原因和预防措施。

综合来看,骨科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预后、不良反应类型及临床表现等呈现多样化和差异化特点。例如,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上看,复方南星止痛膏、风湿液等有在用药10min后即出现过敏反应的报道,而仙灵骨葆胶囊有在服药数月后出现肝损害的病例。不良反应发生类型多为A型,具有剂量依赖性和可预测性。另外,部分不良反应案例中存在特殊的联合用药情况,例如补肾宁片与金乌骨通胶囊合用、回生第一丹与肾骨胶囊合用、仙灵骨葆胶囊与奥美拉唑联用导致肝损害的报道。这提示,骨科中成药的不良反应预防应做到短期与长期相结合,既要观察短时间用药后的过敏反应,又要关注长时间服药后的药害事件,还要关注药物重整和联合用药,规范临床诊疗过程及用药适宜性审核,及时提醒患者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相应处置措施。

2.4 问卷调研信息 问卷调研为寻找和明确目标对象的关注点,了解目标对象的行为特点提供有效的研究方法。本部分从患者、医师和药师三者角度进行骨科中成药临床应用若干问题的调研,包括医生用药习惯,药师药学知识,患者服药习惯等,了解各方关注点。初步调查结果显示:临床医生对于药物的适应症熟知程度较高,但在禁忌症及不良反应方面存在一定不足;临床药师在药物用量、服药时间及药物作用机制方面存在一定程度不足;而患者对于药物,尤其是含毒性成分的药物熟知程度不高,且对于医嘱的依从性有待提高。这说明,合理用药模式的构建,必须同时重视医生、药师和患者3个方面,而药师的工作在整个医疗过程中具有沟通作用和桥梁意义。

3 汇总产出:《骨科中成药临床用药参考》的制订

综上,在“辨证辨量辨毒”理论框架下,综合以上4方面(说明书梳理、处方点评、文献统筹、问卷调研)的资料汇总与信息支持,本部分以“辨证辨量辨毒”为核心,从药证相符、药量准确、毒性可控3个角度开展合理用药监测与评价,拟定了切合实际的《骨科中成药临床用药参考》(简称《用药参考》),并尝试建立了一种基于“辨证辨量辨毒”的骨科中成药合理用药模式。该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在大量实践经验和文献数据基础上,寻找并确定每种中成药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最易造成有效性和安全性降低的因素,针对性地提出预防措施,同时兼顾简约型和最大受众的原则,努力使得这个干预措施切实可行。《用药参考》中有关复方南星止痛膏的合理用药指导意见见图1。

4 模式初步实践及反馈总结

《用药参考》形成之后,经医院相关部门协调,在骨科门诊科室和药学部同时进行预实施。各组以早会、午会的形式由药师逐一介绍指南内容,并结合自学方式,做到药师对《用药参考》内容的熟知,以便药师针对用药关键点进行药房拦截,并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针对用药过程中需患者特别关注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的药品,如虎力散、小活络丸等,以《用药参考》为依据,制作通俗易懂的患者用药小贴士,并征求骨科医生建议,确认无误后印制成易于保存发放的“患者用药小贴士”,见图2。由门诊药师在窗口发药过程,临床药师在做患者用药教育过程中发放给患者,便于患者查看。设置骨科中成药处方点评、不良反应监测专项小组,设专人专本记录。预实施2个月后,由药师对骨科门诊中成药处方合理用药情况进行了分析。与《用药参考》实施前相比,不合格处方率由实施前的38.3%下降为27.3%。涉及用法用量不适宜、重复给药问题的不合格处方率有所下降,且未发现存在用药禁忌的处方。

5 讨论

骨科临床论文范文3

关键词 临床路径教学 临床带教 骨科

临床路径(CP)是指医护人员共同对某一疾病的诊断和手术制定最恰当的医疗计划,以尽量避免治疗时机的延迟和医疗资源的浪费,保证患者的最佳治疗质量[1]。随着循证医学的不断发展,CP理念被引入临床教学工作过程中,在骨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实施现代化的临床路径教学方法,称之为临床路径教学法[2]。2011年在骨科开始实行现代临床路径教学,旨在提高临床带教质量,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

资料与方法

以在本院毕业进行毕业实习的2批168名2011届骨科学生为研究对象,第1批85名实习生作为对照组,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带教;第2批83名实习生作为实验组,用临床路径教学法进行带教。两组实习生在进入临床带教实习前的理论考试成绩及临床技能操作成绩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带教教师10人,均参与2批实习生的带教。

带教方法:实验组按照现代临床路径进行实习带教。实习生入科室与带教老师组成教学实施小组,明确实纲和实习目标。接诊患者后,实习生首先根据骨科临床路径规定的诊断标准进行问诊、查体、阅片等分析后给出初步诊断和治疗方案,带教老师给予讲解并与实习生讨论分析,明确治疗方案和手术方式。术中主刀按照临床路径理念进行手术示教讲解,实习生认真学习和动手操作。术后按照临床路径的标准进行康复带教直至患者满意出院。最后,导师和学生对整个临床路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经验进行讨论、分析及总结。对照组按照传统骨科带教方法进行带教。

评价标准:采用自制的《骨科专业临床带教实习生评分表》,并参考临床评教评学的研究结果制定评分标准[3]。由带教教师对每位实习生的理论知识、临床技能水平、纪律礼仪、学习积极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共12项。评价标准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分别赋以10分、8分、6分、4分的评分(满分120分)。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建立数据库,分析方法采用描述统计及t检验。

结 果

实习生评价结果的描述性统计,见表1。

两组实习生成绩的比较:以每位带教老师对实习生的学习成绩评价的总分为变量,计算其均数与标准差进行t检验比较,结果显示,临床路径教学的实习生其学习成绩总分高于传统教学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 论

骨科临床带教目的是让实习生巩固基础知识及理论,掌握临床实际工作能力,提高临床技能及专业素养的重要学习阶段。随着近年来高校扩招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对骨科专业实习生的临床教学模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中,从单个项目的评价成绩上来看,临床路径教学组比传统教学组对实习生的评价优良率均较高。从总分的对比上来看,临床路径教学组中实习生的总得分亦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较为明显(P<0.05)。在临床路径教学的指引下,带教教师能够更严格地遵照临床骨科实践规则,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法,指导实习生进行实践学习,因材施教,全程指导示教。使实习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与导师进行方案的讨论和制定,巩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及理论,培养了其学习积极性,掌握了临床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了临床技能及专业素养[4]。

在本次研究的实施过程中,总结认为有以下两点教学经验值得推广:①现代临床路径教学应用于骨科实习带教,为带教导师树立起了规范的带教模式。带教老师应该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医德原则,在带教过程中充分体现骨科医师应该具备的优良工作作风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注重提高实习生素质方面的教育。使实习生在正确的职业观引导下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专业理论知识。②传统的教学方法特点是方法单一,教师按部就班地讲,实习生按部就班地学,考试走形式走过场,这样的教学方法势必导致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主观能动性差,对出现的问题本着懒于观察、分析的态度去对待,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实习生综合素质自然低下。所以现代临床路径教学方法应该做到对实习生制定严格的教学计划,在计划中应包含对实习生主观能动性提高的培养,如定期进行师生学习经验交流,病例方案研讨会,鼓励实习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其主动分析、归纳、总结病情并制定诊疗计划的能力。

总之,在骨科实习带教中运用现代化的临床路径教学可提高实习生的学成绩,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但如何使临床路径教学进一步在骨科实习带教中发展应用,需进一步探讨研究[5]。

参考文献

1 司文,王文杰,王铁军,等.临床路径教学法在实习医师带教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10):1013-1015.

2 熊雁,王子明,王爱民.骨科临床路径在临床实习及手术教学中的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1,20(5):585.

3 滕艺萍,徐宜兵.以评促改量化评教评学[J].中国中医院现代远程教育,2008,6(7):722.

骨科临床论文范文4

【关键词】案例教学;骨科临床带教;应用;效果

在医学教育过程中,临床实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在医学导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医学学生通过临床实习,可以掌握更多的临床知识和相关技术,为未来成为医师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能够起到更好的带教效果,可以提高医学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因其具有的众多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的医学的临床带教中。

1.少数民族骨科临床带教现状分析

1.1理论知识掌握不足

学生在进行临床实习的时候,是以理论知识作为临床实践基础的,但是现阶段的骨科教材中,很多基本操作技术缺乏详细的讲解,学生无法通过教材的学习,掌握所学的专业技能,临床实践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持;而且教材中的很多专业技术比较落后,没有对相关技术进行更新,存在严重的滞后性,跟不上时展的步伐,很多理论知识在临床实践中无法运用,或者是运用效果比较差,满足不了临床需求。

1.2实习时间过短

骨科临床工作比较复杂,操作程序众多,学生需要经过系统的学习才能完全掌握临床技能,学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需要足够的时间支持,但是很多医院没有给学生安排充足的临床实习时间,学生的学习时间比较短,对临床工作了解不足,相关程序认识不够全面,临床能力不强,达不到临床实习的预期目的,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1.3学生的动手机会较少

实际操作能力是学生临床能力中十分重要的一方面,在当前的骨科临床带教中,带教医师缺乏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没有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差;骨科临床操作中,很多设备操作难度比较高,学生对骨折手法复位、石膏技术等需要较强的动手能力技术掌握不足,没有实践机会,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提高,无法达到成为临床医师的要求,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2.案例教学在少数民族骨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原则

2.1能力原则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骨科临床带教最主要的目的,传统的带教模式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过于注重形式,临床带教失去了实际意义。案例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首要原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起到一个引导作用,所有的分析和判断全部由学生自己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2.2实践原则

骨科临床工作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只有掌握熟练的操作才能做好临床工作,以往的骨科临床带教过程中,导师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案例教学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在应用案例教学方法的时候,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要原则,给予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完全处于实践中,能够使学生对自身能力进行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

2.3参与原则

案例教学需要学生的全程参与,学生的参与力度是评判案例教学在骨科临床带教中应用效果的最主要标准,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能够实现更好的临床教学效果。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与老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讨论,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能够加深对骨科知识和技能的了解,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变得更加熟练。

3.案例教学应用于少数民族骨科临床带教的效果

3.1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将案例教学应用于少数民族骨科临床带教中,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案例教学中,老师给出相关病例,然后学生对病例进行全面的分析并作出相应的判断,整个过程基本由学生自己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充分发散自己的思维,才能够完成对病例的分析与判断,学生的思维能力无形中得到了提高。

3.2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骨科临床带教导师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对病例进行分析判断之后,然后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彼此之间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与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进行对比,发现自身的不足,了解到哪些方面是自己没有考虑到的,学生在全程参与过程中,自身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

3.3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案例教学方法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当老师给出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的时候,剩下的学习环节都由学生自己完成,对案例进行分析、判断,提出自己认为合适的治疗方法,这些环节都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案例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结束语

在少数民族骨科临床带教中应用案例教学方法,能够起到更好的临床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骨科临床实习生的全面发展,使其掌握更多的临床知识和临床技能,为将来临床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保障,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案例教学方法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欧志学,王大伟,苏波,滕居赞,车宇,朱江龙,陈宜,韩杰,莫坚,覃杰.案例式立体教学法在骨伤科临床实习的应用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8):85-86

骨科临床论文范文5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1-0068-01

实习生的护理临床带教是培养护理人员的重要手段,它影响护理队伍后备军的素质和能力。我院在骨科护理临床带教中,重视护理实习生专科护理知识及专业护理技能临床带教并结合考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介绍本院骨科临床护理带教方法。

1 对象

对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3月临床实习生105人,护理专业3年制中专生95人,大专生10人,骨科实习时间为4周。

2方法

2.1 专科知识训练

2.1.1 护理讲课: 实习生入科后由护士长安排高年资、护师以上职称、大专以上学历的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熟练技能带教老师进行一对一临床带教。入科第一周内进行专科知识讲课,内容主要是人体骨架、骨性标志、骨折的临床表现、治疗,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及骨折术后功能锻炼、搬运、急救方法等。

2.1.2 护理卡片示教及发给考试模拟题: 将本科常见骨折的临床表现和护理要点以卡片形式制作,同时给实习生复印三套相关专业知识考试模拟题,让学生熟记,以便跟随带教老师进行临床护理及病人的健康宣教;也为出科理论考试做好准备。

2.1.3 护理业务查房: 每月进行2次护理业务查房,将本科比较特殊及大型的手术,复合伤手术进行业务查房。首先通知老师及学生翻阅资料,第二天以整体护理观运用护理程序以提问式方法提问实习生;病人术前宣教、术前护理问题,术前准备及护理措施;术后宣教、术后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病人潜在护理问题及需加强哪些病情观察及护理等。如学生回答不完全请带教老师补充并说明意义。

2.1.4 健康宣教知识带教: 主要为入科病人介绍病室环境和住院期间病情健康宣教及出院指导。

2.2 专科技能训练

2.2.1 急救演习: 主要为肢体包扎,肢体固定及搬运。

2.2.2 功能锻炼及肢体功能位: 主要讲解功能锻炼目的及示范骨折术后肢体怎样进行功能锻炼,肢体功能位摆放。

2.2.3 石膏托固定: 首先让实习生明白石膏托的目的,用物准备;再指导石膏托固定后护理及功能锻炼。

2.2.4 牵引术的护理: 牵引的目的、作用、牵引的种类、牵引的并发症及牵引术后的护理。

2.2.5 夹板外固定: 主要为肢体固定原则,固定后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预防。

2.2.6 大型手术后病人的搬动及各种管道的护理: 例如:股骨头置换、脊柱骨折病人的搬运。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中胸腔闭式引流管搬运、固定及骨盆骨折合并膀胱破裂中造瘘管及尿管的护理等。

2.3 护理文书带教: 首先带教老师指导手工处理医嘱及护理病历书写,然后指导进行微机处理医嘱及护理病历书写。护理病历书写的指导主要强调骨科专科的内容。

2.4 意见交换: 实习期间由护士长定期抽查带教情况,听取实习生的意见及建议,同时听取带教老师需要学生改正及加强学习方面。

2.5 考试

2.5.1 理论知识考试: 主要考实习生基础护理及骨科常见疾病护理知识。

2.5.2 技能考试: 骨外科骨折肢体固定、搬运以及无菌技术操作等。

2.5.3 护理文书考试: 检查各个实习生书写护理文件3份。

3结果

骨科临床论文范文6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骨科;临床带教;护理实习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1(a)-0144-02

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是一种为患者提供高品质、高质量、低成本的医疗护理模式,它由临床路径发展小组根据某种诊断疾病及手术而制定,让患者从入院到出院都按标准化流程来接受治疗及护理,以降低费用,提高医疗护理工作质量[1]。本科教学小组将临床护理路径引用到骨科实习带教中,经实践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0年4月~2011年5月在本科实习的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60名和实验组60名,两者的年龄、文化水平平等,具有可比性,实习时间为4周,均由大专以上学历具有一定骨折经验的护师带教。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为护生进行入科介绍、各班老师带教,跟班不跟人,教学内容按照实纲制订。实验组为了保证临床教学路径的科学性、实用性和特异性,由护士长组织各带教老师,针对实纲要求和护生特点制订实习教学计划、内容、方法、考核内容及方式老师按照路径表所要求的内容对护生进行授课,并进行考核。见表1。

1.3 评价指标

对两组护生的理论成绩、操作能力、对带教方式满意程度3个方面进行效果评价。

1.4 考核办法

带教老师组织完成操作考核,护士长组织完成理论考试及组织完成出科前填写带教方法满意度调查表。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5.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生理论和操作考核情况

具体见表2。

2.2 两组护生带教效果比较

具体见表3。

2.3 两组护生对带教方法满意率比较

具体见表4。

3 讨论

3.1 教学内容标准化,规范了教学流程

随着护理教育改革的深化,重视临床护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一环势在必行,可操作性不强,临床实习是护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最后一道工序[2]。骨科教学内容繁多,教学内容受到带教老师工作资质、责任心及当日工作量限制,而路径教学法大大减少了这种个体差异,使教学内容标准化,规范了教学流程。表1显示,每天每周的教学内容,内容清晰,目标明确,避免了带教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3.2 临床路径教学目的明确,保障教学有效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虽然临床实纲中规定了实习目标及内容,但目标比较含糊、笼统、不易把握、可操作性不强[3]。实验组带教老师按照路径教学表能注重知识点前后衔接的顺应性,充分体现了循序渐进、理论联系实际,表2显示,实验组能更好地将专科理论按照教学计划及观察员实习过程,且理论与实践结合注重培养护生的整体观念。护生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成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带教质量

传统教学侧重于学生操作能力及临床知识掌握,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表3显示,骨科临床路径教学对实习内容和教学活动有具体细致的描述,运用问题教学、情节模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临床综合能力,学生由知识技能的被动接受向知识技能探求者转变[4-5],使老师从单纯的传授者向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转变,激发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了带教质量,保证带教管理的有效性。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3.4 增加师生沟通,提高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

路径教学要求护生和带教老师按临床教学路径实施各项实习计划,同时要及时评价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这就促使护生和老师进行沟通与了解,使老师能更进一步熟悉护生的认知水平、思想状况、知识掌握程度,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临床教学,师生关系密切,同时也提高了护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激发护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护生对临床带教的满意度[6-7]。表4显示,实验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4 小结

临床路径提供了程序化、标准化流程管理,有利于服务品质的控制和改进。将临床路径应用于骨科护理教学中不仅能提高带教质量和带教效率,也使护生各方面能力都得到提高。因此,应在以后的骨科临床带教中不断推广临床路径教学法,培养综合素质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梁删删. 浅谈临床护理路径在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 医学信息,2010,23(2):278.

[2] 何倩. 临床护理路径在肿瘤化疗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0B):61-63.

[3] 周建,倪彬. 运用目标管理法优化临床路径[J]. 现代医院,2010,10(8):96-98.

[4] 张园园,段蓓蓓. 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在临床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 护理管理杂志,2009,9(4):33-35.

[5] 高士洪,孙宏,许凤娟,等. 某三甲医院临床路径管理的应用效果评价[J]. 中国医院管理,2010,30(9):14-16.

[6] 王维,钱键. 临床路径在手术室新职工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9,23(suppl 1):225-227.

骨科临床论文范文7

[关键词] 临床实习;教学法;带教模式

[中图分类号] R197.322[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11(b)-104-02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学习中极重要的阶段,是医学生把课堂医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处理患者和预防疾病能力的关键环节,是实现医学生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如何培养学生医疗文书书写能力、提高基本诊疗技术操作能力、科学的临床思维能力以及与患者沟通能力等各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力,使他们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学人才,一直是广大医学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很多教育者做了较多研究,取得了较好成绩。罗润齐等[1]认为临床实习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单纯理论的探讨,而是必须扎根于临床实践。王健等[2]研究认为实施导师制,规范化培训方式与内容,实施严格的监督考核机制等,对提高临床规范化住院医师骨科临床技能、改善培训质量具有较好效果。我院自2007年以来在骨科对部分实习生采用“实习生住院医生化”带教模式进行了尝试,结果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方法与内容

我院对进入骨科的2003、2004级90名同一医学院校的实习生分批,每批5~8名,每1个月轮换1批,随机分成实验组(48名)和对照组(42名),实验组在临床实习期采用“实习生住院医生化”带教模式,即实习生按本院合格住院医师的职责和要求进行带教,如患者入院后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实习生如何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大概的发病机制,仔细并较全面的体格检查,掌握重要的阳性体征(如骨擦感、骨擦音)和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阴性体征,分析现有的辅助检查,作出初步诊断,最后制订初步治疗计划,开具医嘱和化验检查,完成治疗性操作(如简单的清创缝合术、石膏固定术等),规定时间内完成医疗文书。当然实习生上述行为都是在带教老师严格把关和引导启发下进行,只是实习生发挥了住院医师主人翁的作用。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以带教老师的传授为主导。实习内容均在教学大纲范围内并与临床实习内容相吻合,在疾病诊治方面,如尺桡骨骨折、股骨骨折、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在技能操作方面,如清创缝合术、石膏固定术等的操作要点、应注意的问题、操作的善后处理等。实习生出科前,进行出科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试、病历考评,考评小组由骨科本专业的专家、科主任组成。实验组和对照组考试考评内容相同。

2 结果

对进入骨科的2003、2004级90名同一医学院校的实习生出科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试、病历考评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理论考试和操作技能考试的内容每批实习生都相同,病历考评的老师均由固定人员担任。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在出科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试、病历考评方面,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 1 实习生骨科成绩比较(x±s,分)

3 讨论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由理论学习向临床过渡的桥梁,如何提高医学实习生临床实习质量,培养合格医学人才,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课题。陈晖等[3]认为对实习生实施导师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习质量;唐加星等[4]认为领导重视,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加强实习教学管理;组织考核,加强制度实施监控等措施,临床教学质量获得明显提高。我院对部分实习生采用“实习生住院医生化”带教模式,总结具有如下优点:

3.1 刺激了实习生求知欲望和学习的主动性

进入临床实习后,学生已基本脱离了课堂理论教学,临床知识在骨科传统带教方法中主要通过带教老师查房讲解, 小讲课及病案讨论等而获得, 难以脱离被动学习的状况。“实习生住院医生化”则以实习生为主体,以住院医师姿态定位,实习生需要反复、仔细地观察患者,研究病案,翻阅教材及参考书刊;实习生需要更多地进行互相切磋和向老师求教。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实习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高,兴趣浓厚,从而使实习质量提高。两组人员各项成绩的差异证实了这一点。

3.2 更好地提高了学生实际临床操作能力

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和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训练[5-6]是临床实习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体现。学生对学习掌握临床基本技能和诊疗技术操作的兴趣比较大,但缺乏对患者进行实际操作的经历,导致学生只敢看而不敢亲自动手做,影响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和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训练教学,我院采用“实习生住院医生化”带教模式,通过教师的详细介绍、示范操作,学生进行观察、参与、体会等,在动手过程中体会各项操作的具体要领,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上述两组操作技能考试结果也说明了该教学模式能明显提高学生的临床实际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罗润齐,叶晓光.浅谈医学生传染病学实习中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J].医学教育探索,2009,8(5):510-511.

[2]王健,滕红林,朱雄白,等.提高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骨科临床技能的探讨[J].中国医学高等教育,2009(5):85-86.

[3]陈晖,严敏婵,章永川.对临床实习生实行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1):127-128.

[4]唐加星,何梅燕,蒋丽燕,等.规范实习生管理提高临床教学质量[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0):113-115.

[5]苏均平,闻国平,王福美,等.影响临床实习质量的因素分析与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4,22(8):91-92.

骨科临床论文范文8

[关键词] 骨科;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2.0;R6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10-84-02

生命科学是本世纪最重要的学科之一,而临床医学是生命科学中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我国医疗卫生系统改革的不断推进,临床医师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只有专业知识扎实、实际工作能力强、且具有开拓创新的医学人才才能应对激烈的竞争。近年来,我们在骨科教学中改变了以往的教学理念,以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为突破口,不断改进和完善骨科的教学体系,引导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现对本单位近年来的骨科教学进行浅述。

1提高服务意识,坚持“以人为本”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理念成为教学体系建立的必然要求[1]。教学应该能够为学生提供既符合大纲要求又具有个性化的教育,按照学生不同的志趣培养人才,为学生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服务。“以人为本”体现个性化发展的理念是现代医学教育的根本,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和发展学生个性,使之全面协调发展。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完成的“任务”在课后可以继续完成,靠书本无法解决的问题在临床实践中得到重新的理解和解答,学有余力的学生对大纲外的内容能够得到补充,安排有专门的老师负责随时帮助学生解答遇到的问题,学生可以当面或电话求教,也可通过网络上提问。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贯彻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要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支撑,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需要教师的主动参与;教师在改革教学内容的同时,不能增加学生的负担,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展开,但并非要弱化教师的角色,相反应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

2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首先,教师应放弃“师道尊严”的传统思想,形成以讨论式课堂为教学模式,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讨论,针对某一个问题各抒己见。其次,消除学生对老师的畏惧心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随时提出问题,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培养。教师要善于热情的鼓励、友善的微笑和使用赞扬的言词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都能做到快乐地学习,感受求学的乐趣,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3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提高授课效果

多媒体具有非线性网状结构的信息特征,能根据不同场景提供生动、有效的信息呈现方式,给教学带来信息交流及思维方式的革命性变化,能加强课堂上教与学的交流,调动学生的联想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由于医学事实的描述,各种医学现象的表述、医学模型、图表照片都是医学中的形象材料,人们对医学材料必须有形象思维[2]。多媒体把图像、声音、动画等有机结合起来,展现丰富的信息,能提高学生对医学形象材料的感知力,从而提高形象思维能力。骨科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给医学生创造了一个逼真的学习环境,通过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现代技术的多媒体教学,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贯彻教与学互动。骨科很多疾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涉及的相关知识很广泛,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通过发挥多媒体的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交叉重复的技术优势,便于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吸收和消化所学的知识,更好掌握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疗手段。增强学生对授课内容的重点、难点的认知效果,提高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讲授脊柱骨折的类型及致伤机制时,传统的教学模式须用大量的板书、挂图进行机械的排列、堆砌,既浪费时间,又枯燥乏味,学生难于理解和记忆。借助多媒体教学,可以展示出脊柱的解剖结构与脊髓神经的关系等,通过动画模拟受伤的过程,不同外力的作用导致不同类型的骨折和不同的并发症。横向联系到影像学上的改变,并展示临床X线片的改变,使学生有更深刻的印象,对这一复杂的过程有一个清晰、形象、完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形成较牢固的记忆。教师从板书中解放出来,学生也不需埋头做笔记,节约了大量时间,学生们又易于理解和记忆,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4强化基本理论,掌握基本技能

教学过程应联系学过的基础知识,解释有关的临床现象,做到温故知新,便于学生对于临床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人,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认识它的病因,通过联系股骨头血液供应的解剖知识,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股骨颈骨折后容易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而粗隆间骨折患者则不然,从而进一步理解股骨颈骨折与粗隆间骨折有着明显不同的治疗方案。又如髋关节病变的病人,临床上除了有髋部疼痛外,常常合并有膝关节周围疼痛,许多学生会对病变在髋部而膝关节出现疼痛感到不可理解;然而,只要复习髋部解剖,了解到髋臼和膝关节周围感觉同属于闭孔神经所支配就不难理解了。可见,在讲解某一骨科疾病时,联系相关的解剖学知识来理解临床上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上课时采用多媒体展示相关解剖图谱,简要复习相关解剖知识,联系影像学照片,使学生将直观的感性认识与抽象的理论结合起来,便于记忆。

骨科专科中的物理检查,在骨科疾病的诊断中十分重要,临床上许多疾病通过物理检查就可能确立诊断。但由于骨科专业性强,学生对骨科的专科检查仅有理性认识而没有感性认识,常常感到骨科物理检查很难,因此有必要对这方面进行强化训练。首先,学生观看录像,形成初步印象,然后可通过现场演示,检查顺序按照望、触、动、量、反射、特殊试验等进行,注意检查手法正确,让学生掌握阳性和阴性体征的表现和相应的临床意义,如Dugas字征阳性提示肩关节脱位,阴性则提示关节已复位。让学生亲手练习检查手法,教师纠正学生的错误,最后让学生检查患者。

5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临床教学有一套独特的思维方式,是指导医生诊治疾病不可或缺的元素,在与病人接触、询问病史和体检中,医生头脑里产生知觉和表象并形成诊断假说之后,经体检、实验室检查及读X线片等应证或假说,是由浅入深的过程[3]。在临床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临床思维模式,并加强学生临床思维的训练。例如,对于腰腿痛病人,学生首先通过采集病史和体格检查,根据现有的资料提出诊断假设,即判断该病人的最可能诊断是什么?思考应该与哪些腰腿痛的疾病鉴别?为了鉴别这些疾病应做哪些必要的检查?最后根据影像学及其它辅助检查结果做出正确诊断。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后,根据病程的长短,临床症状的轻重,影像上病变的严重程度来综合考虑治疗措施,从而掌握保守治疗和手术的适应证。由浅入深,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培养读片能力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骨科学与影像学关系密切。目前常见的医学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MRI、DSA、ECT等,通过这些影像学资料,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后的变化,为临床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MRI检查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脊柱外科的发展,使许多脊柱疾病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得诊断和明确的定位,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了必要的临床资料。尽管如此,X线检查仍然是脊柱外科的基础,阅读常规X线片仍然是必不可少,医学生应该加强阅读X线片的训练[4]。

骨科的绝大多数疾病如骨折、脱位的诊断及术后效果的评估都离不开影像学,因此在骨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片能力十分重要。通过对影像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认知和记忆。首先,必须养成全面分析的能力,掌握看片的顺序,如阅读前臂X线片,不仅要看尺桡骨有无骨折,还要看邻近关节有无脱位,必要时还应该与正常侧对比,否则容易出现漏诊。读片应放在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之后,不应仅依靠读片就下诊断,应全面询问病史,完整仔细的体格检查,再结合影像学阅片,当发现临床表现与影像学不符时,需要把相关资料结合在一起,认真讨论研究,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总之,骨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科学,骨科教学首先应让医学生系统地掌握骨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然后将所学东西运用到临床实践中。然而,学生在这个过程容易出现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因此,应通过教学理念的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把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掌握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会临床思维,在临床实战中能灵活运用基本医学知识和医学技能,最终达到全面提高骨科教学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白玉江,金松,李晓龙,等. 第二课堂是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22):2769-2770.

[2] 张迪华,詹瑞森,张朝跃,等.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2,4(3):108-109.

[3]刘德云. 骨科临床带教方法的探讨[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7,Suppl:233-234.

骨科临床论文范文9

【关键词】 血液 骨髓细胞形态 患者症状 体征 临床知识

血液病是一种对人民健康危害较大的常见病、多发病。血液细胞、骨髓细胞检查,在血液病的诊断和估计预后方面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血液学、医学遗传学等学科的飞跃发展,血液病的诊断手段日臻完善与提高。但光镜下的血液细胞形态学的诊断,仍是临床最实际、最基本的诊断方法。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血液学发展迅速,重视和置身于血液病学工作的医师开始逐渐增多,然而当时医院内还没有专门的实验室。血液学研究和诊断完全是由内科医师来完成,血液学家也都是内科学家。由于血液学医师不同于其他临床医师,他们都自己能进行实验室工作,因此从历史上可以看到较多的临床血液学家在血液学基础理论和实验工作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

现代临床检验在医院中已成为一个独立科室,在医学教育中已有一独立系。目前检验科专门有一个部门检查血细胞形态和计数。有血液系统疾病专科的医院,在检验科中设有一个专为血液疾病服务的实验室,因血液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需有更多的特殊血液检查。这种实验室过去都由血液专科医师自己进行工作,目前已有专业检验师为血液科医师分担了工作。血液学检验在近展中已能诊断很多疾病,成为临床血液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观察血液细胞的技术不断改进;光学显微镜的精密度较当初发明时真有天壤之别;19世纪未以来,染色技术是细胞形态更清晰易于鉴别,得以区分出各类白细胞,且观察到各种血细胞的异常形态;特殊显微镜的发明使血液细胞形态概念更加充实。目前应用的特殊显微镜有:暗视野显微镜、位相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干涉显微镜以及电子显微镜等。这些先进的设备为血细胞形态的诊断和研究更是上了一个台阶,促进了血细胞形态学诊断技术的发展。

但血液学检验师应能正确进行各项有关血液疾病诊断和反应病情的实验;还需能适应血液学的发展,开展有关新实验;应能从事有关科学研究的实验工作;并应具有一定程度血液病的临床知识,对疾病能下诊断。

我们认为,血液检验专家应具有一定程度的血液病临床知识,正如从事血液疾病的临床专家必须具有一定程度的实验室经验同样重要。新型的查房制度不仅临床医师参加,还需有检验学专家等一起参加讨论诊断或治疗问题。现代的医学科学日新月异,不可能由一门学科的专家全面掌握。各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可使医学水平进一步提高。血液检验专家在此也应起到作用。即使在日常检验工作中,他们考虑问题也常需与临床知识结合,否则容易得出错误结论。如果认为血液检验专家可以不考虑临床资料,对所得检验结果可不加以分析和提供参考意见,而让临床医师自己分析,那么他不是检验师,只能说是检验匠;他不可能跟上医学发展的形势,甚至会使他已有的技术退化变质。 转贴于

以下一些血液学例子显示不参考临床资料可以得出错误的概念。例如血液中大量淋巴细胞增加,高达数万,如不考虑病员年龄就可得出错误结论。因为在孩童,这是百日咳的表现,而在60岁左右的老年,则不可能是百日咳,而是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又如检查巨幼红细胞贫血病员骨髓细胞时,典型细胞形态可被药物所改变。如在骨髓检查中见不到巨幼红细胞贫血的形态特征,并非一定可排除巨幼红细胞贫血。检验人员必须从临床方面了解到病员是否已经接受过维生素B12或叶酸的治疗,因为此类药物可以在数小时内使骨髓象改观。骨髓检验者若不获得这一临床信息,可得错误概念,致贫血的临床诊断引入困境。再如恶性组织细胞病的诊断,更需结合临床考虑。理论上在骨髓中找到恶性组织细胞可以诊断此病,但实际上反应性的组织细胞和恶性组织细胞有时很相似。曾有将伤寒、结核甚至血吸虫病的组织细胞反应增多误诊为恶性组织细胞病。而且此病早期时,临床已有所表现,但骨髓内还可见不到典型的恶性组织细胞,需用某些组织的病理切片检查来做出阳性结果。可见我们血液学检验师在检查此种疾病的骨髓时,如结合临床考虑,可提高报告的正确性,减少过多的假阳性或假阴性。

现代临床检验在医院中已成为一个独立科室,因此血液学检验,尤其骨髓检查工作,需不断积累经验,同时又需不断扩大有关的实验和临床知识,结合病人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才能获得完美的结果。

参 考 文 献

[1]高等医药院校教材:血液学及血液学检验.

[2]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血液骨髓细胞检查.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