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化学和工程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2-01-28 02:04:51

化学和工程论文

化学和工程论文范文1

关键词:化学反应工程 教学改革 工程概念 创新能力

化学反应工程是关于工业化学反应过程的科学,是化学工程学科的一个主要分支,属于工程科学,其研究内容主要是反应动力学和反应器的设计与分析。化学反应工程课程与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基础课密切相关,也与热力学、动力学和传递过程等存在着交叉关系,加之独立学院学生的基础本身较弱,使得该课程的教学难度更大,普通的授课方式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采用科学、适当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以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围绕独立学院对化工类人才培养的要求,提出了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原则,探讨了“互动式、启发式”教学方式,并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促进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创新。

一、坚持“方法论”的教育理念与工程意识相结合的教学思想

化学反应工程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课程,并且与工程实践紧密相联。根据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重点和难点则应放在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论上。在理论教学中,应向学生介绍化学反应工程中的基本原理和化学反应器的设计与分析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注重让学生了解这些知识如何指导工程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方法论”教学[1],提倡采用“工程分析方法”,融入化学反应工程的基本观点和工程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工程问题的实际能力,运用以“物质的传递与转化”、“能量的传递与转化”和 “信息的传递与转化”所组成的“三传三转”[2]的新模式进行反应器的优化和放大,解决工程实践问题。在教学过后中坚持“方法论”的教育理念与工程意识相结合的教学思想。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学是一门艺术,属于双向行为。教学的主体对象是学生,学生应积极参与、发挥主体能动性并将知识内化为自身能力。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应以科学的方法论为指导,贯彻“少而精、重基础”和“适用、够用和会用”的教学原则,通过“预习一听课一提问一讨论”的教学模式[3],采用启发式、提问式、互动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课堂上随时观察学生表情,注重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课后主动了解学生听课效果和学习难点,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对于学生普遍反映“课堂能听懂,听后难做题”等现象,适当安排习题课。对学生作业中存在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归纳解题思路和方法,巩固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师生通过教学过程的双向互动,达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三、教学手段的改革

由于化学反应工程学的研究对象内在规律较复杂,一般使用数学模型方法或简化反应过程,若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手段,学生很难想象,不好学。从而形成了“灌输式”教学方式,让学生感觉这门课程枯燥无味,产生厌学情绪。为了适应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需要,满足教学手段改革的需求,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在化学反应工程的教学过程中,既要积极开发和应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又要继承传统教学媒体中的合理成分。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集文字、实物照片、动画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利用动画效果把抽象概念形象化,动态地展示设备结构、操作原理、物料流动情况,使教学内容更直观、生动,提高学生兴趣,降低教学难度。与传统的板书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势在于能够实现“动态的问题形象化”,“微观的问题宏观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表达方式的多样化”,提高教学效果[4]。

四、考试制度的改革

考试不仅具有检测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更具有引导学生积极学习的“无形指挥棒”作用[5]。考试制度的改革应促进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针对传统考试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采用课内考试和课外设计相结合等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的考试方案,不仅有效引导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内容,而且在课程教学中加强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课程主要采用撰写课程小论文、 开展小型反应器的设计型或操作型问题的训练与考核,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化学反应工程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首先,课堂教学与专业实验相结合。注重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过程,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6]。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充分认识到化学反应工程与化工专业实验的统一性,掌握好理论知识能指导实践,而科学实践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理解、掌握理论知识,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后,再运用到实践中去。其次,在教学过程中与化工实习、生产实践相结合。该课程主要以工业反应过程及反应器设备为研究对象,以达到反应器的开发、设计和放大以及优化操作的目的。因此,安排学生到相应企业实习是非常有必要的。近几年,我们已建立了多家化工生产实习基地,安排学生进厂实习,了解化工生产中所用到的各类反应器及辅助设备等,了解主要装置的工艺流程及操作,使学生对各类反应过程及所涉及的设备有了感性认识,更容易接受理论教学,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六、课堂教学与仿真教学相结合

仿真教学是理论和实践间的桥梁,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创造能力的有机结合,既是实践教学手段,也是实践教学内容[7]。仿真技术在工程实践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内容和手段,对于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通过化工生产中具有代表性的大型合成氨装置的过程模拟,将化工单元操作、化学反应、过程控制、能源综合利用等现代化工过程进行整合模拟训练,为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

七、结语

化学反应工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核心课程,理论抽象,数学模型复杂,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传统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学习效率。将理论教学与仿真教学、专业实验和生产实习等实践环节相结合,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结合时展需求,积极更新教育观念,培养满足化学工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周继亮.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思考[J].科教创新,2008,(1):103—104.

[2]王矗,金涌, 程易等.化学反应工程教学新理念和实践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09,(2):1—4.

[3] 王平,程丽华,谢颖.化学反应工程的教学经验总结[J].广州化工,2012,(11):191—192.

[4] 赵启文,张兴儒,董新艳等.化学反应工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13):76—77.

[5] 聂伟安,龙立平,熊文高等.“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教学方法在 化学反应工程教学中的应用[J].化工高等教育,2007,(5):86—88.

化学和工程论文范文2

工程管理作为工程科学和管理科学相融合的结晶是面向工程的管理学科,是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实现预期的目标,而对工程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协调等工作。发展工程管理学科需要深刻的认识工程管理的发展规律,借助可视化信息分析技术,可以进一步明确工程管理理论的主流研究。

一、工程管理和可视化研究的概述

工程管理发轫于上世纪50年代,将网络技术应用在工程项目的控制中,取得了很大成功。工程管理的研究领域比较广泛,具体来说包括了建设施工、工程设计、工业工程、制造和技术生产等等方面。在最初,工程管理只是一个比较狭窄的领域,随后逐渐的扩展到公共政策、组织、技术、网络等领域[1]。50多年来,工程管理的研究历经了从工程管理、研发管理再到创新管理的嬗变历程。在我国,工程管理作为一门学科也具有比较久远的历史,最初只有单纯意义上的土木工程管理,现在已经扩展到更加宽泛的意义上的工程管理。

可视化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涌现出来的新技术,就是在计算机图形学以及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快速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来的。这种技术将数据转换成为图形,并且能在计算机屏幕上表现出来,进行交互和处理。可视化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图书情报领域应用非常广泛。引文可视化分析技术是可视化技术的重要分支,将大量的抽象数据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展现出来进行引文分析,使人们直观的观察引文内容。将可视化技术和信息科学、应用数学、共现分析等理论和技术结合起来,就能够用可视化的图谱形象直观的展示学科的核心内容,发展历程、前沿理论以及学科整体的知识架构。

在工具方面,能够进行理论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的软件和程序比较多,但是citespace软件相对来说更容易获取,使用也更加便捷。这种软件不需要把下载下来的原始性文献转换相关矩阵,而是可以对数据库保存下来的数据格式进行直接分析,这样就使数据的处理加工变得更加简单快捷[2]。一般来说,进行工程管理理论研究主流可视化分析都会采用这款软件。

二、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在我国,目前工程管理科学已经形成了比较庞大的学科体系,知识架构也比较复杂,新的理论、新的技术和新的研究方法不断涌现出来,一方面这为我国工程管理理论研究带来重要机遇,另一方面也对工程管理学科进行清晰划分带来了一定难度的挑战。伴随着工程实践和工程管理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工程管理的界限也变得越来越模糊[3]。正因为如此,本文用工程管理的相关期刊对工程管理本文由收集整理学科进行界定和相关研究。由于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时进行研究工作的前提,因此对数据来源的界定和遴选需要格外重视。本文分析所使用的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也就是cssci,这个引文索引是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研制和开发的,另一个重要数据源是中国期刊网,是由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主办。这二者都是我国目前在该领域最为重要的引文信息源。对cssci来说,它遵循的是文献计量学的规律,它的信息源头是在全国2700多种中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中,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精心挑选出那些学术性比较强、编辑规范的期刊。这些期刊中包括了25个大类的500多种学术期刊,涵盖管理学、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法学、文学等领域。而中国期刊网是按学科进行划分的,收录了5300多种学术期刊的全文或者是引文,主要划分为理工类、文史哲类、农业类、政治经济和法律类等领域。

在进行工程管理理论研究的时候要综合采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并且更加重视定量的方法,注重用绘制图谱的方式来展现。科学图谱就是包括了共被引分析和词频分析等,对于读者了解学科演进非常方便。词频分析指的是对出现的关键词进行频率上的统计和分析,以查找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观察关键词的演变分析学科的发展趋势。所谓共被引分析是值得两种文献之间,同时被引用的频率和次数,次数越多,说明这两种文献的关系越密切,背景也越相似。

三、可视化分析的结果

首先是对《管理工程学报》的分析。首先从cssci数据库上下载2008至今的文献数据,在同一个文件夹中用纯文本的方式进行保存,再利用数据转换器将下载下来的文件数据转换成为citespace识别并可以分析的格式。数据来源是文献标题、文献摘要和关键词、主题词类型,在主题词类型项选择名词性短语,开展聚类分析,节点类型上选择主题词和被引用文献,通过运行软件得到了该期刊的共被引和主题词网络图谱。通过这个图谱,我们可以看到,关键节点包括了博弈、物流、协调激励、供应链等词汇,这说明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是这些关键词背后的课题。研究方法囊括了遗传算法、模型等。另外,委托、自主创新、知识转移等词汇出现的频率也比较高。通过对可视化图谱的分析可知,该期刊作为工程管理理论的重要期刊研究的主题主要涉及了供应链、物流、博弈理论、技术创新等。供应链研究显然是主流性研究;委托、物流等方面也在研究者的视角逐渐受到重视。

其次是对《建筑经济》等其他期刊的关键词分析。在中国知网下载《建筑经济》自2008年以来的文献数据,利用citespace软件在数据转换的基础上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全过程造价、bt模式、信息化、全寿命周期等词汇是研究工作的关键词,说明这期间的研究热点在这些领域。

不同的期刊往往刊文重点有不同,体现了一本期刊的研究视野各有侧重,因此,工程管理理论研究领域的不同期刊进行可视化分析,能够更加客观全面的掌握工程管理理论研究的主流。对不同期刊的关键词汇内容进行分析,体现了这种相互补充性。《工程管理学报》也是工程管理领域的重要学术期刊,在中国知网上下载2008年以来的文献题录,用纯文本的方式进行保存,再通过citespace软件进行格式转换,最后用citespace进行分析,得出来的结果就是《工程管理学报》在这个期间的研究主流。建筑企业、竞争力、实证研究等词汇出现在结果统计的前列,这与该期刊侧重建筑业工程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研究侧重点相吻合。此外,在方法论的层面,层次分析法、模糊性综合评价、系统动力学等成为研究方法的热点,这也体现了《工程管理学报》在研究方法上的独特性。用同样的方法对《科技进步与对策》期刊进行分析,得到的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是自主创新、科技创新、知识产权、知识共享、低碳经济等。这体现了技术创新、知识管理等依旧是该刊关注的前沿。工程管理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随着研究的深入新的研究内容会逐渐进入研究者的视野,新的研究方法也会得到更多运用。

化学和工程论文范文3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继承是创新的继承,创新是继承的必然发展。[2]优秀的民族服饰文化对现代服装教育有积极的启示作用。民族服饰在工艺思想上可谓有智,在装饰艺术上可谓大美。民族服饰作品在一定意义上表现制作者的智慧、道德和热情及真善美,体现出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民族服饰在装饰美感中反映出来的审美价值突出体现在观者直接面对服饰外部形式时获取的愉悦感受,其中暗含着精神的力量,展现了生命的活力。民族服饰的装饰、象征和工艺美感在多元化和一体化并存的新时代中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和发展,其审美表现成为地方文化特色展现的窗口。因此,现代高等服装设计教育应该注重民族的、传统的服饰艺术文化的研究学习,通过课程开设引导学生从传统民族服饰艺术形式中寻找灵感和提取各种有用元素,实现并丰富自己的创造力。

2民族优秀服饰文化对现代服装教育的启示

如今中国服饰文化的自主意识已经觉醒,但是服饰文化几乎进入全盘西化的主流境地并没有根本改观。如何对民族概念和传统文化进行创新设计以及时尚化推广,还需要从民族优秀的服饰艺术文化中寻求理论指导和专业反思。

2.1挖掘民族服饰的装饰美感,提升专业理论课程的传统文化底蕴

目前服装院校的课程设置和理论指导都受到西方设计思潮的影响,学生的设计作品也体现出崇尚西方文化的倾向,这一切都反映出服装教育中传统文化因素的薄弱。如果教师忽视传统民族服饰文化的研究,在教学上没有引导学生关注传统,热爱传统,学生必然容易产生对传统民族文化的淡漠和轻视,其影响使学生在进行设计实践时缺乏自己的个性特色,盲目追求模仿西方设计,最终导致设计能力贫乏而被市场淘汰。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首先是对民族服饰艺术价值的重新认识。理解民族服饰中装饰美感在现代视觉设计中的重要作用,由于民族服饰的装饰美感不借助任何规则或解释,纯以例证(指直觉感受)提供视觉逻辑的一种独特形式美。[3]只有通过理论课程的形式将民族服饰中的装饰视觉原理由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才能实现有效运用设计语言对优秀的民族服饰艺术进行时尚化设计。其次,从现代美学的立场出发,以合乎21世纪人类社会需求的新型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为目标,不断加强传统民族服饰审美的学习和研究。同时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不能忽视对人类当代审美心理,包括形式、功利、技术美感等价值的探索和研究。鉴于实际教学条件和师资配备,可以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发挥科学性,减少泛泛而谈、缺少针对性的授课内容,重点突出主题式讲授,以案例的形式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寻找兴趣点对传统民族服饰艺术的某种装饰形式进行更深的梳理和细致挖掘,将专业理论课的授课价值发挥到最大。整体而言,地方院校的服装设计课程设置对民族优秀服饰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汲取还存在明显差距和不足,还有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同时也存在大有可为的广阔空间。

2.2利用地方手工艺术活态资源提高专业实践类课程的传统技术含量

我国是个手工业大国,有着手工艺术的悠久文化传统,而广西的传统手工工艺更是显现出丰富的活态特征,这些都成为服装设计作品的生命力来源。民族服饰的制作过程是追求设计美的过程,是用视觉形态与审美关系体现出来的各种抽象概念的物态组合,这也正是服装设计的精髓所在。当今的服装设计理论已经相当完善,设计的重点已经由服装款式和外轮廓形转移到服装的工艺创新上来。在服装设计教育中,服装制作工艺的实践能力和工艺文化的运用能力都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准。但现代高等教育的教育目标不是停留在工匠的层次上,而是通过掌握服饰装饰手工艺,如镶、嵌、滚、盘、绣、包等工艺的基本制作工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传统制作工艺带动创新思维,实现技艺认识上的升华,从而寻找到贴切的设计语言对传统服饰进行设计创新。此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也有利于传统手工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实现对服饰文化遗产的合理保护,促进高等艺术教育担负起传承人类文明和保护人类珍贵遗产的重任。由此可见,地方高等服装教育在课程构建中要体现艺术文化理论课程与手工艺实践课程承接与结合的合理性。精炼课堂教学内容,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中以启发式、讨论式为主,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学生边学习边实践,在实践中验证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一方面,通过民族艺术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开阔学生的审美视野,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内涵,了解传统造型规律和传统审美意识及习惯;另一方面,通过服饰手工艺实践课程吸收、消化理论知识,让抽象空洞、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变得真实而生动、具体而深入。最终完成设计教学中“头脑—心灵—手”的密切联系。

2.3建立以传承、创新、推广民族服饰艺术为核心的产学研运行模式

以地方民族服饰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出发点,针对这种显著的地域特色与民族文化,根据所在区域对服装行业人才需求的特点,在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中获得支持与发展,办出自己的特色。在摸索服装专业产学研模式时,可以考虑确立“传承民族、时尚创新、营销推广”三位一体的市场化的工作室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工艺实验室的教学资源和工作室的信息资源,将民族服饰艺术理论课程以立体式结构展开,通过其他课程如服饰工艺课程、设计课程、展示课程、品牌课程等的加入,实现对民族服饰的创新和推广。在教学中产生的创新设计可以通过专利权、非专利技术转让、新设计研究与开发等形式,与企业建立人才培养联系。通过工作室的外务联系直接回馈市场的需求信息,使民族风格的自主设计作品在市场运作中不断改进创新,完善专业理论课程的更新。以服饰配件课程为例,根据工作室反馈的市场需求进行指定民族风格的设计教学,然后将设计作品以系列形式推向市场。合理安排课程学习和社会实践,让实践环节更加贴近市场发展需要,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又可以解决一些实际的技术问题,丰富并验证民族服饰理论课程的相关成果。

3总结

化学和工程论文范文4

一、教学理论应用的文化学的静态研究

教学来了应用的因素可以范围内三种,包括教学理论、教学实践以及实践工作者。这三种因素都与文化有关,都具备独特的文化特征。

(一)教学理论。教学理论也可以被称为观念文化。教学理论指的是,人们会在特殊的文化环境中,创建实际的教学现象、教学关系等方面价值系统,包括精神层面与逻辑层面。因此,教学理论并非与文化无关,属于一种观念文化,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另外,理论工作者在提出教学理论时,会自然而然的添加特别的文化性质与内涵,使教学理论具备其的文化因素。

(二)教学实践。教学实践也被称为文化场。在每一个实际的教学实践中,都有特别的现象,属于文化场的范畴。根据某位研究者观点,可以将文化场定义成具备独特的原则、逻辑等。这不仅明确提出了实践工作者的实践范围与价值观念,还规定了文化场需要具备的整体规则,与权威性以及有效性,以此来完善教学过程。

(三)实践工作者。实践工作者属于一种文化的存在。教学理论的运用是人为的具体活动,而且是借助教师的理论来影响教学实践的。可以说,教师属于一类文化实体,或者文化性存在。教师都具有不一样的价值观,不同的情感与态度等,而且也具有各自的教学方式,每名教师都有各自的教学知识体系,表现出不同类型的教学实践行为。因此,不同的教师对于教学理论的应用能力是存在差异的。

二、教学理论应用的文化学的动态研究

教学理论的应用包括两个关键的步骤:内化与外化。

(一)教学理论应用的内化步骤:教师会转变成一种文本存在的教学理论,然后再转变成“个体理论”。在此过程中,教学理论不再是“自由性事实”,经过教学过程,最终会转变为“实践性知识。而且,教师在价值性格化过程中,会深入地把教学理论转变为鲜明的人格。这样的做法为教学理论的应用提供多种可能,有利于其达到自律与自为的水平。

(二)教学理论应用的外化步骤:教学理论外化指的是,教师在教学氛围中,根据具体情况,应用内化的教学理论制定开发性质的运用规划,设计实践方案,并且借助方案来促进教学实践的过程。不论是在教学理论内化阶段还是在教学理论的外化阶段,它们都是在一定的文化情景中进行的,并借助一定的文化条件,传递着文化信息或文化养料。教学理论为教师提供着文化信息和文化养料,教师吸收这些文化养料,并对其进行合理加工,外化为指导教学实践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而且,教师作为研究者,也为教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具体的经验材料,教学理论会不断发展完善。

三、教学理论应用存在着文化冲突与文化适应、教学理论的衰退与超越等文化现象

(一)文化冲突与文化适应并存。教学理论应用关涉到一个复杂多变的教学世界,在教学理论向教学实践回归的诸多环节,内在地存在着矛盾、分歧或不和谐,即存在着文化冲突。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⑴不同教学理论之间的分歧;⑵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逻辑矛盾;⑶实践工作者与教学理论之间的冲突;⑷实践工作者与理论工作者之间的矛盾。

(二)教学理论的衰退与超越共生。教学理论的变异包括教学理论的衰退与教学理论的超越两个方面。在超越性变异语境中,教学理论在向教学实践回归过程中重新获得生命活力,避免僵化的危险,并不断得以发展。在衰退性变异语境中,教学理论逐渐偏离甚至背离教学理论的理想意图,导致教学理论的价值不能实现。

四、教学理论的应用方法

(一)实践工作者、理论工作者、教学理论等文化因子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教学理论应用过程中,各个因子的对话总是在特定的时空中进行,受到主体对话观念、对话制度等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实践工作者与理论工作者之间的对话应从自我中心转向对主体间性的承认。实践工作者应具有教育研究的意识与能力,在运用教学理论,尤其是国外教学理论时,应该对教学理论文本的特点、性质,适用范围和条件、产生的文化背景等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合理地运用。

(二)应该建立健全各种教学制度,为教学理论应用提供制度上的支持和保障,为实践工作者与理论工作者和其他中介机构、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创造条件,避免理论工作者的话语霸权、话语越界,以及实践工作者失语现象再度出现。为此,要确保对话的顺利进行,就需要改造主体的对话观念以及建立健全各种对话制度。这种规章、制度需要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在对话、合作的过程中逐渐生成,而不应是外界强加给他们。

化学和工程论文范文5

在研究我国现代工程管理理论框架时,只有从工程环境入手,对工程环境有了充分的认识之后,才能在现代工程管理理论研究中发现其实质及精华所在。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时间、地点等环境因素决定的。此外,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从而推动理论不断向前发展。“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思想世界的东西归根到底是通过头脑从现实世界中得来的,基本原则从实际存在的事物中得来,尽管它们可能会以极度抽象的形式出现,可能会在表面上掩盖它们起源于外部世界的事实”。工程管理实践和工程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同样遵循这些原则,不同的工程环境会产生不同的工程管理实践,相应地,就会形成不同的工程管理理论。而工程管理理论也只有放回到具体的工程环境之中接受工程实践的检验,才能知道其正确与否。一旦工程环境发生改变,人们对工程及工程环境的认识即工程管理理论就必然随之发生改变。因此,环境起点论认为,构建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应当是工程环境,它具备高度的综合性,包含了工程管理实践的全部范畴,并且孕育着工程管理理论要素的全部“胚胎”。我们只有从工程环境入手,对其进行充分认识,才能在揭示工程管理发展过程的全部要素和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构建一套内容完整、结构科学、概念统一、逻辑严密的工程管理理论体系。

工程管理理论体系框架模型

在明确工程管理理论范畴与基本原理的基础上[1],本文构建了中国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框架模型。该模型将工程管理理论分为两大类:本体理论和外延理论。单点虚线框内为本体理论,双点虚线框内为外延理论。本体理论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原理等基础理论及由此衍生的核心理论和应用理论。核心理论部分是工程管理本质的精髓所在。工程管理实践是一切工程管理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研究与建设离不开特定环境下典型工程管理案例的归纳分析。案例归纳与分析成果为理论体系研究提供了基本素材,是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前提和保障。外延理论是指导和推动工程管理事业的支撑体系,是工程管理理论体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工程管理基础理论是指在该科学理论体系中起基础性作用并具有稳定性、根本性、普遍性特点的理论原理,主要包括哲学、工程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系统学。这些基础理论对整个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发展起支撑和指导作用,其内涵及与工程管理的关系在文献[1]中已作论述。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核心理论包括工程伦理学、工程经济学、工程组织学,它们不只是传统的狭义的概念,而是基于工程管理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指导工程管理各应用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广义范畴。(1)工程伦理学。工程伦理学作为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核心理论或基本理论,是研究工程中人的地位和作用、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相关学科,是指导工程管理的基本思想。将工程伦理学涵盖的所有内容进行融合,归纳为以下7个方面:工程人文论、工程社会论、工程(自然)环境论、工程价值论、工程创新论、工程本质(过程)论、工程信息论。(2)工程经济学。广义的工程经济学是对工程技术问题进行经济分析的系统理论与方法。工程经济学研究各种工程技术政策、技术方案、技术措施的经济效果评价问题,寻求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点。工程经济学的范围包括工程项目方案投资建设和更新的评价、比选的判据指标;会计核算方法、税收和通货膨胀等对工程项目方案经济分析的影响;成本(费用)估算、公共项目的经济分析、不确定性和风险分析,以及价值工程、资金来源与融资等。(3)工程组织学。组织是有相对明确的边界、规范的秩序(规则)、权威层级(等级)、沟通系统以及成员协调系统(程序)的集合体。这一集合体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存在于环境之中,从事的活动往往与多个目标相关,并对组织成员、组织本身以及社会产生相应的影响和结果。组织理论的发展经过了传统科学管理时期的组织理论、行为科学管理时期的组织理论,以及系统科学管理时期的组织理论、公共组织理论。工程组织学研究工程活动中的组织管理方式、原则和规律。广义的工程组织学内容包括:工程组织结构及其运行规律、主体和团队行为管理、工程组织文化、组织模式演变等。

化学和工程论文范文6

1.工程基础教育。以专业工程学导论、工程基础理论、工程基础实践为核心建立工程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分为大类专业基础和专业基础两大模块。大类专业基础是以培育工程人才在大类学科专业领域中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为目标的理论和实践类课程,主要包含:数学、物理、工程图学、工程力学等课程。专业基础模块是以培育工程人才在港航工程领域中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树立科学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为目标的理论和实践类课程,主要包含测量学、工程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学、河流动力学、海岸动力学、工程水文学等有关专业基础课程,并结合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使学生深化工程基础理论的实际应用,具备综合运用多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多种技术和现代工具,及结合实验、分析、计算等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训练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独立工作能力。

2.工程专业教育。以港航专业的课程群理论与工程实践、专业综合性工程实践和毕业设计为重点,使学生深入学习本领域的理论和应用知识,培养该专业领域所必需的工程应用和科学研究能力。其中,各类工程应用与实践课程大部分是安排在企业以工程科学研究训练为载体的工程专题课程和工程实践。以合理安排港航专业课程群为基础,使学生以工程基础课程的学习为基础,构建本专业的整体知识框架,熟知并能应用港航工程建设领域的系统知识,形成专业知识复合,逐渐养成从项目要求、工程规划与设计、工程建设、运营管理和维护整个环节的系统性、综合性和创造性的思维素养,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企业工程实例紧密联系,合理安排独立的课程设计、实验课程和课内实验,以校内各实验室为依托进行基本的技能训练。此外,企业工程实践层次设置了认识实习、企业文化实践、企业工程综合实践、水运工程施工课程设计、毕业生产实践和毕业设计六个环节,共21.5个学分,总36周学习时间。素质拓展包括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公益活动、文艺体育及社会工作等活动,素质拓展学分获得不少于10学分。

二“、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

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进行,河海大学与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共同申报了教育部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培养计划企业实践部分内容将主要依托该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进行。

1.认识实习。认识实习是专业教学中的第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由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学生提供现场参观、讲解、观看录象、讲座等教学形式。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之前,充分认识在国民经济建设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的重要性,了解本专业具有理论与实际不可分割的特点,开阔和增强对本专业知识领域的全面性、综合性的认识,通过现场讲解学习了解码头、防波堤、船闸等各种水工建筑物的作用、型式、布置、结构类型、组成和构造等,以及各种水工建筑物的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初步形成感性认识,为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认识实习实践安排在第5学期期间及假期,时间为1周。

2.企业文化实践。企业文化实践主要是开展企业文化和职业生涯教育、团队意识教育和训练,通过企业文化实践环节,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和优良的企业文化,培育学生团队合作交流能力、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企业文化实践安排在第7学期期间及假期,时间为7周。

3.企业工程综合实践。企业工程综合实践是在学生完成了本专业的全部理论课程之后,再到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进行专业综合性工程实践训练。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在企业的施工、管理等部门采取跟班工作或代岗工作方式,对工程实施过程管理、质量控制进行学习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安排具有工程师资格的现场人员作指导教师,通过基于项目、案例等多种研究型的学习方法,锻炼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企业工程综合实践安排在第7学期期间及假期,时间为10周。

4.水运工程施工课程设计。在学生了解和熟悉施工机械、施工技术、施工组织设计、工程管理和工程估价等方面的概念后,在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结合企业工程综合实践成果,针对某一实际水运工程,编制完成该工程的施工组织方案,并优化施工工期,完成工程预算等工作。通过本模块学习,使学生真正了解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独立完成实际工程的施工组织方案设计,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水运工程施工课程设计安排在第7学期,时间为2周。

5.毕业生产实践。毕业生产实践是在学生全面完成理论课程学习之后,对某一具体工程项目的综合训练和实践,主要由工程实践中心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完成。结合公司承担工程项目情况,并根据学生意愿,安排学生进入某一具体工程开展具体的现场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生产实践安排在第8学期期初,时间为3周。

6.毕业设计。毕业设计依托企业的工程应用实例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与训练,毕业设计题目和内容由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共同制定,设计指导采取双导师制,在企业完成。其主要内容为结合企业承接的工程应用项目,完成相应的水工建筑物设计。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和答辩过程,锻炼学生独立从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的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论文撰写等方面能力,同时训练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良好的工程概念和创新精神,形成针对具体工程问题的基本研究能力,达到卓越工程师的基本要求。毕业设计安排在第8学期,时间为13周。

三、结论

化学和工程论文范文7

一、职业教育的理想目标 职业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职业规范和职业技能的教育,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的复合型、技术型、创新型人才。职业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1],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及教学过程应体现这样的要求,满足接受职业教育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关于这样的要求,在国家的权威政策文件中已有明确阐述。 由于培养的人才规格类型不同,高等职业教育与传统的学术型或者理论研究型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在人才培养过程上存在较大差异,尤其在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目标上,高等职业教育更是具有很多自身的特殊性。高等职业教育管理者应认真研究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适合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人才培养思路、方法和举措,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做出贡献。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产业结构的重大战略转型调整,传统高职法律专业“重理论、轻实践”、“重说教、轻互动”、“重阐述、轻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愈发显得不够适应,唯有重新“洗牌”,与时俱进地调整教学思路、深化教学改革、科学地设置专业,借助工程学科的平台,与工程学科共享资源、“互利共赢”,寻求专业发展新的增长点,才能生机勃勃,所培养的复合型、实用型法律专业毕业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才会脱颖而出,实现受教育者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创新职业教育模式:工程法学教育的基本思路 教育模式、人才培养方式的不断创新和与时俱进,努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调整的需要是职业教育实现科学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高职法律专业建设借鉴工程法学教育思路的必要性 1“.专业+产业”教育模式的诞生和发展,正是高职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而进行实践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决定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种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决定着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方向。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地方性和行业性,主要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输送各类合格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应该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与行业产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设置的专业种类,尤其是特色专业,一般要与当地行业、产业特点密切联系。 2.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既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实用型、技术型人才。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体现了高职院校的专业一定程度上具有普通高等教育专业的特征,应该以一定学科领域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础来设置专业,而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则体现了高职院校的专业具有职业教育的特点。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业规格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规格不同,同时体现着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征。高职教育的专业规格必须要体现出对高级实用型、技术型专门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工程法学教育实现了法学学科与工程学科的有机结合,促进了两大学科的共同繁荣发展,更利于复合型实用人才的培育成长,使高职法律专业建设借鉴工程法学教育思路具有深刻的必要性。 (二)高职法律专业建设借鉴工程法学教育思路的必然性 1.工程法学的学科属性。工程法学是一门边缘性法学学科,是法学学科与工程学科的有机融合,是以新视角、新思路、新方法探索提高法学教育质量的有益尝试。这一学科将工程领域中的规范、标准问题法律化、制度化,使各个工程领域都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这应是依法治国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工程领域属于经济法、行政法、民法、刑法规范的范畴,其调整的对象涉及工程领域中多重法律关系。工程法学是各学科相互交叉的新兴学科,促使工程思维与法律思维有机融合,整合了工程学科与法学学科的科际资源,开辟了法律教育、工程教育的新领域。 2.传统法律教育模式的弊端。科学发展观是工程法学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谋求法律教育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就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统筹兼顾,法律教育要是钻在象牙塔里搞“经院哲学”,或者只搞理论上“空对空”的繁琐论证,注定不会有大的作为。不可否认,传统法律教育为我国培养出了包括理论界和实务界在内的大批优秀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法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与人才保证。但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更,社会生活的日新月异,以及工程文明的繁荣兴起,这种传统的、以单一学科为主要依据的法律教育模式,已越发显现出教育力的不足和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不适应。 工程文明的兴起以及繁荣、健康、和谐发展,呼唤传统法律教育与其同步伐、同进程、同发展,要求传统法律教育模式的更新换代。在工程文明不断进步的前提下,工程法学教育自觉地适应了社会条件的发展变化,一方面,在工程法学教育模式下培养了一专多能,具备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满足了工程事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促进了我国工程事业法治化、标准化、规范化的进程。实践证明,法律教育只有与具体的生产实践有机结合、统筹兼顾,与工程事业相互配合、相互协作,才能健康、科学、和谐地发展。高职法律专业建设亦应摆脱传统法律教育模式的束缚,自觉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勇于探索、自强图新,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之路。 三、强化职业教育学生的规范、诚信和责任 意识:优秀企业文化的培育和工程文化的塑造文化对人具有持续而深刻的塑造、引导、规范功能,职业教育应在文化传承、育人育德、培育行业新风上有所作为。《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明确指出:职业教育应“研究借鉴优秀企业文化,培育具有职业学校特点的校园文化;强化学生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教育,加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促进职业学校学生人人成才”。优秀企业文化的培育和工程文化的塑造能引领职业教育学生规范、诚信、责任意识的养成,引导毕业生就业后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建功立业,奉献社会。#p#分页标题#e# (一)优秀企业文化与和谐工程文化的对话 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理论、群体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是企业领导层提倡、全体职工共同遵守的文化传统和不断革新的一套行为方式,它体现为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和行为规范,渗透于企业的各个领域。对企业成员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其核心内容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理念的培育,是企业职工思想道德风貌和工作作风的体现。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实施,使企业人文素质得以优化,归根结底是推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优秀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中的精华形态,其核心就是培育员工的规范、诚信和责任意识,引导员工爱岗敬业、奉献社会。 工程文化是一种和谐、美丽、生动而具有久远历史的秩序文化形态。工程文化是工程事业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的社会现象,是工程文明的产物,在人们心里产生了深刻、不易变更的印记。和谐工程文化,应是一个理论体系完整,工程学科与人文学科,工程思维与法学思维,工程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融合、相互协调的一种良性有序状态。工程文化演进的过程应是一个多学科、多领域交织、对话、交融、共赢、和谐运行的进程,在这一进程中,法学思维、法学理论应渗透到工程思维和工程理论中,两种思维、两种学科的相融沟通、相得益彰,促进和谐工程文化的不断进化。优秀企业文化与工程文化的相互渗透、交融、对话,正是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工程文化价值与工程法律意识教育 工程法律意识教育是一种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价值教育。工程法学属于工程文化中构建和谐与秩序的规范、标准与程序。没有文化的工程是浅薄的工程,没有和谐文化的工程更缺少思想内涵与价值。在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一直存在这样情形,搞工程的人不具备法律知识,更谈不上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这必然会潜伏着巨大社会风险,比如极易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工程成本的增加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工程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大打折扣。还有很多法科出身的人包括法律职业者在内大多不懂得工程技术规范、标准、流程,法律职业者在涉及工程技术纠纷案件面前,总觉得无能为力、望而却步,丧失了职业发展的难得机遇。导致这两种情形出现的原因在于,在很多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不重视人文学科特别是法学学科教育的渗透影响,不注重科际资源的整合,把法律教育看做是一个附属产品,置其可有可无的地位。同样,在文科类院校尤其是单一学科院校的学生,缺乏工程文化的熏陶与培育,缺乏工程技术知识的培训和工程思维的锻炼。工程法学教育正是整合了工程学科与法学学科的科际资源,开辟了法律教育、工程教育的新领域。所以,工程文化教育与法律文化教育应相互融合、充分沟通对话、统筹协调发展,不能将二者视为非此即彼的对立极。工程文化教育为法律文化教育提供客观的物质条件,为法律教育搭建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法律文化教育为工程文化教育提供智力支撑和理论准备,促进工程文化教育的健康发展。这样的思路对高职法律专业改革与发展而言极具借鉴价值。 四、彰显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工程法学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 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不仅在于培养一个人、一代人,更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尤其对于推动构建和谐社会,职业教育责无旁贷。 (一)和谐社会亦是法治社会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民主法治中的法治理念、法治思维应是工科学科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在工科各个领域都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开展法律意识培养与教育,法制建设是工程事业繁荣发展的先决条件。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就要大兴土木工程,筑楼、建桥、修路等各个工程领域都离不开法律制度的规范和保障。以公路交通工程为例,公路作为国家公共产品,它的规划、建设、养护、经营、使用、管理各环节,都有自身的质量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需要工程技术人员通晓这些规范和标准,保证公路交通工程的质量和效益。由此看来,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法律制度的完善、规范标准的设立和法治文化的培育。 (二)提高法律素质是职业教育的内在规定 法律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依法治国进程的关键环节。在工程领域应大力开展法律教育,提高工程领域从业人员的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把他们培养成既精通工程技术、工程实践,又知晓工程法律、法规、规章、规范的复合型、实用性人才,工程法学教育做出相应的思想准备和理论回答,将人才培养模式调整到最适合复合型人才脱颖而出、最有利于工程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上来,造就一大批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法律素养较高的工程领域专业人才,这既是公民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职业教育的目标使然。 尽管我国在工程法学教育上开展了有益探索和实践,但仍处于初级化、粗放化阶段,没有把工程法学教育思维、思路提升到一个理论高度。目前,对工程法学教育理论这方面的研究,零散单薄、不成体系。所以,站在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高度上,建立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工程法学教育体系已迫在眉睫。可喜的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已经意识到传统法律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症结,试图把工程思维、工程文化移植到法律教育中来,期待传统法律教育模式的变革,注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如我国法律硕士、工程监理等新类型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很好的例证。然而,更有意义的是这一人才培养思路和模式必将会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法律专业的改革、建设与发展产生现实而深刻的影响,高职教育管理者应用心体会,抓住机遇,勇于实践,积极作为。

化学和工程论文范文8

一、**地区理论普及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地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基层理论普及工作,使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着眼于振奋精神、激发热情、坚定信心,基层理论宣传做到了基调鲜明、方向正确、效果明显、富有成效。

一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相断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热情,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广大农牧民中传播。

二是在基层广泛深入地开展宣讲活动,帮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和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围绕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和十六大以来历次全会、扩大会议精神,从地区到各县(市),紧密结合实际,开展三下乡、面对面宣讲、特约宣讲员等形式多样、深入持久的宣讲活动,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心。

三是党的基层理论普及的阵地更加巩固。党的十六大以来,通过争取“百县千乡宣传文化工程”、“东风工程”、“新西工程”、“电视进万家工程”、“村村通工程”、“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等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建设,全地区54个乡(镇),已建文化站36个;502个行政村中80%的村已建成水准较高的文化室,党的理论阵地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四是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方式,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广大群众所了解掌握。近年来,各县(市)通过举办各种学习培训班、主题教育活动等,广泛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坚持不懈进行理论宣传普及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在充分肯定近年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是基层理论工作依然是理论普及的“软肋”。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固有差异、人才队伍不足等因素的制约,广大农牧民接触党的最新理论以及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明显地滞后于城市机关单位、厂矿企业、学校社区,这是不争的事实。随着党对“三农”工作不断的重视程度的与日俱增,基层理论普及与其它社会事业诸如卫生、教育、科技等一样,提到了一个重要的议事日程,这为基层理论普及带来了难得发展机遇。

二是文化资源整合成为理论普及的“重点”。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着力加强农牧村文化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着眼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地区基层农牧区的宣传文化投入逐年增加,国家、自治区、地区、各县(市)对基层阵地“四位一体”的格局已经形成,基层群众读书看报难、看电视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得到一定的缓解。但是,基层文化阵地管理相对滞动,需要有效地进行整合。如文化资源条块管理、各负其职、缺乏有效的整合和管理,中央、自治区配发下来的各类书籍往往被“束之高阁”,借阅使用率低;一部分农牧村喇叭、宣传橱窗成为摆设;村文化活动室还需在吸引力、感染力上下功夫。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是基层理论工作的“焊点”。做好基层理论普及,关键在干部,在队伍。据我们调研了解,目前各县(市)乡(镇)一级的宣传文化干事存在年龄结构老化、在编不在岗等情况。村级专兼职宣传员情况不一,近年来地区招录的大学生充实到村后,状况有所好转,但缺少必要的学习培训。

四是打造乡村文化成为理论普及工作的“终极”。在日新月异的二十一世纪,在党的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的倡导下,人们自觉不自觉地把各种思想碰撞、民族凝聚力、创造力归结到“先进文化”上来,更加重视提升文化“软实力”,传统文化、机关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乡村文化等等。从理论的层次上讲,基层理论普及当属乡村文化范畴。先进的乡村文化是理论普及的生存发展“土壤”,先进的理论离不开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科学理论反过来又指导乡村文化,使其朝着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方向发展。它们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二、加强基层理论普及工作的对策

从2008年3月起,地委宣传部理论宣教科开始着手加大基层理论的普及力度,我们先后在福海县的解特阿热勒乡、**市切木尔切克乡等地开展调研,本着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充分借鉴昌吉州的做法,草拟了《**地区基层理论普及示范点的创建管理办法》,各县(市)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推进基层理论普及的试点工作。

通过近一年的调研了解,我们认为基层理论普及关键要抓住两个重点。第一个重点:乡(镇)党委中心组学习。现在每个农牧业村都有一名乡(镇)领导挂钩,乡(镇)党委中心组的良好学习风气,必将带动农牧村理论普及。第二个重点:积极培育、健康、向上的乡村文化,用先进的文化来占领党的基层阵地,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

为了做好基层理论普及工作,笔者认为应做到五个“着力”

一是着力搞好农牧村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公益性文化设施是传播先进文化、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必要物质载体和重要阵地。要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着重搞好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以适应广大群众就近,经常参加各类政治学习、培训、文化活动的需要。

二是着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农牧村文化队伍。县、乡、村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稳定和发展专、兼职结合的农村文化队伍,逐步提高农村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每一个乡镇要有一支专兼职的文化演出队伍,在农牧村中组建起戏曲队、腰鼓队、秧歌队、阿肯阿依特斯弹唱队等群众性自娱自乐的文化队伍。县文化局通过分流、返聘等多种措施,保证创建乡镇有一名文艺辅导员。乡(镇)文化站按照至少“一人一编”的标准配备好专职人员,行政村有一名村干部负责兼管文化室。村办公室大喇叭、宣传橱窗要充分运用,及时给农民传递党的方针政策和致富信息。

化学和工程论文范文9

关键词: 高等院校 毕业论文(设计) 工作现状 对策

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大学生在校学习水平的综合考核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锻炼,在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水平是衡量院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各类院校必须积极创新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模式,努力提高毕业论文(设计)水平,严把人才质量“出口关”。

一、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现状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不高的现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各类院校在组织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角色定位偏差。目前,各院校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普遍存在学生过程参与不足、主体地位不突出的现象。多数院校在选题的过程中,课题主要仍以指导老师指定为主,学生的参与度很低。在论文研究撰写过程中,指导老师往往会提出过多的约束性条件,要求学生按照指导老师指定的思路研究和实现。这样的工作模式极大地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打消了学生的创造热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影响了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2.教师指导力度不大。大多数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老师不仅承担学生指导工作,还要完成教学、科研等任务,工作量之大往往导致教师在指导学生的精力和时间上“打折扣”;有的教师虽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但实践经历不足,指导能力欠缺,无法很好地为学生提出合理建议,失去了指导的意义;有的教师责任心不强,存在应付心理,指导流于敷衍,造成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不高。

3.学生工作主动性欠缺。由于就业压力和时间冲突,一些学生无法充分认清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对自己的重要性,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择业上,对毕业论文投入明显不足。在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依赖心理过重,严重缺失主动作为。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踏实,抄书、抄网络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存在请人论文的严重学术腐败现象。

4.质量过程监控不足。多数院校有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细则、工作手册等规章制度,其中有些条款明确了毕业论文(设计)各项工作的质量和标准。但是从落实情况来看,有些院校过程监控流于形式,甚至毕业答辩和成绩评定工作组织得简单草率,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的不良风气。

二、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对策

1.提高认识,筑牢思想基础。学校可通过举办讲座、分发毕业论文(设计)手册等形式,提高指导老师和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认识。要让师生双方认识到毕业论文(设计)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在校所学知识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培养探求真理精神,提高学生科研训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质、责任感、使命感和进行综合素质培养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是学生毕业前的综合训练。还要让师生都明确自己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的任务职责,为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顺畅开展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2.优化流程,强化制度支撑。学校要遵循教育规律,建立健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章制度和规范要求,进一步优化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流程,明确工作时间节点,明晰各类人员工作职责,统一格式规范,完善奖惩制度,严格程序标准,为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

3.延长周期,加强时间保障。学校可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提前至第七学期初启动,初步拟定选题方向,加强指导老师和学生交流沟通,在毕业实习前确定选题并完成开题,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搜集资料和对其所选题目进行充分的思考,而且能够避免教师指导工作过于集中和毕业生就业择业的影响。提前开展选题、开题工作,还可以让学生在毕业实习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毕业论文(设计)调研,提高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效率。

4.精细管理,深化过程监控。学校要建立专门的管理指导机构,严格落实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全过程监控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开展情况和完成质量。要着力组织好选题、开题、中期检查、资格审查、答辩、成绩评定、归档总结等各个环节的检查指导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问题反馈。要增加论文盲审比例,加大审查强度,可采用将随机抽查和指定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进行质量把关,加大对优秀论文(设计)、不合格论文(设计)和各类学术腐败行为的奖惩力度,并做好各类文档的归档总结,真正做到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的精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