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自主学习集锦9篇

时间:2022-12-22 07:40:53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范文1

现代教育的特征充分展现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用不着教”,这句话既道出了教学的目的,又道出了学生掌握方法后能自主获取知识,去寻求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为中心。这就要求教师合理运用学习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对待问题敢想、敢问、敢说、敢做,让他们在数学王国里自由地探索,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主动获取知识、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教师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呢?下面是我在教学工作中的几点粗浅体会。 

一、注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和积极探求,必须给他们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否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实施,看教师能否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想做到那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学生才能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兴趣作为一种自觉的动机,是对所从事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重要条件。”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尝试”的过程中来,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挖掘出他们创新的潜能。例如:在学习了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补充问题的应用题:“饲养场买来黑兔9只,白兔36只, ?”并鼓励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想法,提出不同的问题。思考之后学生提出:“黑兔和白兔一共多少只?白兔比黑兔多多少只?黑兔比白兔少多少只?再买多少只黑兔就和白兔同样多了?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几倍?”短短几分钟,没有经过老师任何提示,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学习得出了5个问题。这样做学生既灵活运用了知识,又掌握了本课学习的重点,其教学效果要比教师一味地讲解好得多。 

二、注重知识获取的探索性;

小学生的特点是:有求知欲望,但学习不刻苦,听课时间不能持久、爱动、精力不够集中。为了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教师在讲课时,要善于用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直观的演示、形象的画图、启发性的提问、变化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数学教学要彻底改变重结果、轻过程的错误倾向,使教学本身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更重要在于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学习数学;使学生在概念、法则、公式的推导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培养其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这说明,如果能使学生主动地学习,他们就会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热情很高,思维也会非常活跃,学生就有了一个主动探究的空间。如教学“分数小数应用题”例3.饲养小组养的白兔和黑兔共有18只,其中黑兔的只数是白兔的1/5  ,白兔和黑兔各有多少只?当学生运用了方程或算术18÷(1+1/5)=15只,求到白兔再求黑兔(15×1/5=3只)。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把“分数”与“比”的知识联系起来时,把条件“其中黑兔的只数是白兔的1/5”转为“黑兔的只数与白兔的比是1:5”时,学生就能应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解答(1+5=6,18×1/6=3只;18×5/6 =15只)。只要老师能把这一个探索的过程点一点,那学生就有了一个探究的方向,老师就不只是停留于“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升华。

三、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习能力

要想使学生主动听课、积极动脑、学会学习,就必须在课堂上使他们有效地把耳、目、脑、口利用起来。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他们独立学、思、用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地喜欢学习,主动学习。

1.会听。

让学生听讲时要边听边记,抓住重点。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听同学发言中存在什么问题。为了训练学生听的能力,教师可以尝试如下去做:口算题由教师口述,学生直接写出得数来;教师口述应用题,让学生直接写出算式,适当提问。

2.会看。

主要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凡是学生通过自己看,自己想就能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以不讲或适当点拨,在教学中可以提供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材料。观察材料要准确、鲜明,要能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由教师带领学生观察,给学生观察提纲提示,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作出判断。 

3.会用脑去想。

首先要肯想。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动脑筋去想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肯动脑筋去想问题。这除了靠老师的启发外,还要靠“促”,促使他们动脑子,使学生对老师的问题人人都动脑去想。

4.会说。

自主学习范文2

【关键词】自主学习 兴趣 质疑 情感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这句话既说出了我们教学的目的,又说明了学生在掌握方法后能自主获取知识,去寻求发展。而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能深刻地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望强烈,数学素质会得到较快的发展。因此,我们的教学要变学生被动学习为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能力,让他们在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过程中,自觉主动地深入对知识的探索研究。正如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如何才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找到一条自主学习的道路呢?这有赖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给予科学的指导。课堂上,教师应当好“启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情感、智慧的火花,为学生提供活动的愉悦空间;应当好“主持人”,控制教学过程,控制教学方向,为学生提供活动的充足时间,放开活动的空间;应当好“向导”,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学习,为学生提供探究的基本技能和工具。

1.创设思维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基础。爱因斯坦曾把兴趣比喻成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才有积极的探索、敏锐的观察、牢固的记忆和丰富的想象,以及创造性的运用,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发展。让学生在真实、有趣、可操作的思维情景中学习,学生就会对数学产生浓厚的情趣,课堂就能成为学生积极主动发展的场所。教学中,精心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极大地吸引学生的好奇心,使其智力活动达到最佳状态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构数学知识,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世界中选择情境内容,打破学科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界限,促进学生由生活走向学科,再由学科走向生活,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日常生活里”。以比较现实的、有趣的或学生已有的知识相联系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讨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现新的知识点和技能方法,学生带着明确的解决问题的目的去了解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反过来解决原先问题。比如:“用正方形的纸折出一个无盖的长方体,使其体积最大。”这一问题,从学生熟悉的折纸活动开始,进而通过操作、抽象分析和交流,形成问题的代数表达;再通过收集有关数据以及对不同数据的归纳,猜测“体积变化与边长变化之间的联系”;最终通过交流与验证等活动获得问题的解,并对求解的过程作出反思。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会到“图形的展开与折叠”、“字母表示数”和“制作与分析统计图表”等方面知识的联系与综合应用。

2.鼓励质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和出发点,有问题才会去思考。孔子要他的学生“每事问”,我们也要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使之带着个人发展的需要,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去学习,方可启动思维,活跃思想,以高涨的积极性,探究知识的奥秘,进而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当学生主动进行探究和发现时,可从具有征服性和刺激性的成功中获取愉悦的情感体验,强化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及其内在动机。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积极启发学生的思路,热情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以疑促思、以思释疑,把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中来。

3.巧诱情感,促主动探索,点燃学生自主学习的火花。情感与认知相互影响,同时与动机、兴趣、信念、内驱力等都有密切的联系。情感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能启迪孩子们的道德感,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能增强他们对事物的辨别力。“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人们在掌握知识技能和发明创造的过程中所体验到的成功与失败的情感,是人们追求真理、获得知识、有所成就的巨大动力。在教学中,以适当的方式方法适时引导,沟通师生、学生间的情感,彼此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以饱满的激情投身到学习活动中,变被动为主动,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情感转化。

教师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上课精神饱满,教风严谨,衣着整洁,教态自然大方,语言文明亲切,板书工整美观,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产生乐学的心理和自主学习的动机。

教师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做学生心理活动的忠实伴侣,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融洽的课堂心理氛围,使师生情感产生共鸣,形成平等、民主、和谐的交往状态,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集体关注,容易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由此产生自主学习的情感倾向。

教师善于向学生提出适度的希望和要求,并为学生创设成功的阶梯,让学生在“跳一跳,能摘到”中经过努力获得学习成功的情感体验;教师经常用“对”、“很好”、“精彩”、“聪明”、“能干”、“勇敢”等激励性语言适时肯定和表扬学生学习的成功与进步,将暗含期待的信息微妙地传递给学生,更能点燃学生自主学习的火花。

教学情感诱发得当,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全面完成教学任务的必由之路。因此,在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回归主体,发展主体,抓好问题的尝试活动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全过程,充分利用“导学、助学、促学”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空间、情境,学生有了主动学习的积极心态,在课堂教学的催化剂下,才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焕发起学生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刘宏武.《主动参与教学模式》.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2 张志远.《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湖南出版社,2000

自主学习范文3

关键词: 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4-0189-01

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基础之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现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课程专家一致认为,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今天课程标准给教师和学生留出了更多的空间,把自主、合作、探究这些对人的成长很重要,但曾经被忽略的东西凸现出来,变成教师的自觉追求,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多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有必要也有可能更多地强调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方式,而只有自主学习才能帮助学生确立自主的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激趣为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兴趣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心理学家都有不少论述。我国两千年前的教育学家孔子就指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认为: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兴趣作基础,有了这样的心理条件,才能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

因而,语文教学应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应做到:

(1)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语文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借助灵活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及时评价,以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授其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仅有语文学习的兴趣是不够的,若没有自主学习的方法,不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时间一长,遭受学习挫折后,自主学习的兴趣也就因此而减弱。因而语文教学还必须适时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1.认同学习目标,增强目标意识

教学目标是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指南,教学中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都是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的。传统语文教学,教学目标是由国家、教师来确定的。教师实施课堂教学前,要进行备课,备课形成的教案第一项内容,就是教学目标要求,这些目标要求,是教师独立钻研教材,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出来的。应该说,教师确定的教学目标,侧重考虑的是国家的要求。至于学生,是无权参与目标制定的,有的只是被动接受这些目标。长此以往,学生丧失了学习的欲望,失掉了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

2.让学生参与课堂管理,提高学习过程中的自控能力

自主学习强调对学习过程不应由教师整齐划一地去硬性规定。因为即使是相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时所需要的时间和所采用的方法也是有差异的。学生应不断审视自己的学习过程,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但传统教学,学生始终处于被管理的状态,管理的缰绳被教师牢牢掌握着。

3.以学定教,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法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使学生的自主性得不到发挥。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设计,站在促进学生发展的高度,以学定教。而以学定教不仅体现在学生自主选择内容上,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就学习内容和自身的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

4.重视学习方法的获得,提高学生选择方法的能力

一是科学性,指符合思维规律。二是目的性,指学习方法指向一定目标,是实现一定学习目标的手段。三是程序性,指学习方法是否具有科学的有效的步骤。四是实践性,指正确的学习方法能在不同的条件下有效地重复使用并能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指导作用。五是功效性,指正确的学习方法必然能获得优良的学习效果。六是独立性,指学习方法能个体化,补给每个学习者个体独立地使用。

5.学习结果自我反馈,提高学生自主反思的能力

传统教学中的总结,都由教师来做,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如果把这一环节让学生来做,就给学生提供了自我反思的机会。这样的机会,不但能使学生的思想得以升华,而且能培养学生主动反思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质量。

三、自主实践,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1.习惯是个性心理中的个性意识倾向性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在自己的神经系统中存放的一注不断地增长着的资本,一个人自己毕生都将从它那里得到利息。”自主学习的习惯是一个好习惯,对学生的成长意义重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指出:“新的教育精神使个人成为他自己文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自学,尤其是在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

2.习惯的力量是一种自然的力量

语文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语文教师持之以恒的培养,语文课上,我们要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在语文学习实践中不断提高“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控制”的能力,并逐步达到自动化。

3.新课程倡导新的学习方式

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在影响一个人生活方式的心理素质里,思维方式与主体性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学习方式对一个人思维方式和主体性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天的学习方式就是明天的生活方式。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意义远不只是学习本身,他关系到学生未来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学生在学习中应当培养有疑必问的习惯,有错必改的习惯,动手实验习惯,细致观察的习惯,积极探究的习惯、练后反思的习惯等等。只有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才会变得轻松,学习的效率才会不断提高。

自主学习范文4

学生还缺乏问题意识和自主学习的方法:有的学生不愿意独立思考探究,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主张,在学习中提不出问题,经常处于无问题状态,只有被动地接受;有的学生不会选择学习目标和方法,或者简单仿照同学的做法,或者必须在教师家长的监督下才能完成;有的学生在合作交流讨论时,没有主见,人云亦云,或者对发言不感兴趣,在研究问题时,不知道究竟要研究什么,如何下手。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即就是要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各项具体活动中能发挥主动性,自觉地乐于、勇于、勤于去进行各项教学实践,自觉、主动地去学。这就是我理解的自主学习。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第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从课堂教学过程抓起,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气氛融洽,师生感情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和谐的师生感情,使学生能放松地学习,放心地思考,不用担心老师的责骂,也不用担心同学的讥讽。这种状态学习效率最高,最易产生灵感,见解也最易独到。

2)引导学生去认识和发现。学生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大脑中"听教师讲、被动学"的思维习惯还根深蒂固。以教师为中心设计问题、提出问题,学生被动地指向性地回答问题,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锻炼,心理始终处于消极的等待中。也就是教师没有提问时等待教师提问,回答了提问还要等待教师鉴别回答正确与否,致使学生的思维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去构建知识体系,而不是复制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要合理组织教学过程,充分相信学生,把时间空间给学生,让其自己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当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应该因势利导,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问题有价值,这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养成提出问题的习惯都有好处。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写错了或说错了,也不要大惊小怪,而应师生共同来分析为什么错了,原因在哪里。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鼓励其继续努力。这是帮助学生尽快步入自主性学习轨道的极好途径。

3)承认学生差异,因材施教。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承认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现每个学生的独特性。

第二、 抓住教材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上的作用

教材中,设置了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栏目和内容,如“创设情境”或“问题提出”、“探究活动”或“实例分析”、“抽象概括”、“思考交流”与“练习”等等,从教材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内容上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主要作用如下:

1)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 从学生熟悉的事实出发,让学生自觉地走进自主学习的境界。

3) 从设计学生活动出发,让学生在经历活动过程中激发自主学习的动力,进入自主学习的境界。

4) 从设计实验探究出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兴趣是促进自主学习的动力,利用教科书中引入了许多中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以趣味吸引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的境界。

第三、开展探究性教学活动

科学探究既是重要的教学方式,又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通过像科学工作者那样作研究,在此过程中,主动地学习知识与技能,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进入自主学习的轨道中来,在开展探究性活动中,教师要做好如下工作:

1)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参与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式的学习活动,要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自主的探索活动,学习数学概念和规律,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对于学生所提出的意义不大的问题或明显不正确的猜想,不要简单的否定,应该在充分肯定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还要指出其中正确合理的成份,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增强参与的勇气和主动性。

2)选择合适的探究活动。教师可以从新《课程标准》中选择,同时,也应该结合本地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自己设计一些探究活动。探究的课题应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理解自然的情感以及对数学科学的探究兴趣的目的。另外,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学习应该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在学习认为较抽象的数学知识阶段,应选取较简单的探究活动,必要时,在容易出现困难的地方给予提示,使学生保持不断探究的信心。

自主学习范文5

【关键词】自主学习  自主发展  自主探究  创新素质

【正文】“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即通过创设真实生动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积极的自主探究;通过有价值的提问(主要指学生的质疑),启发学生思考,自主领悟新知;通过指导多种训练,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调控,让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动起来。

一、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

“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课堂教学模式,其显著特点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学生由于年龄,情感,意志,兴趣和能力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课堂教学实施“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目标不能一刀切,应该有不同的阶段要求。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级的学生学习的依赖性强中高年级学生随着年纪的升高,知识的不断积累,学习自主性有了发展,依赖性逐步减弱,初步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具体实施时要视年级的不同,处理好“主导”和“主体”的主从关系。尽管学生学习有依赖性,但绝不能包办代替,要尽可能让他们自主学习,促使学生自主能力不断提高和发展,为以后的独立做好铺垫。同时,“主导”和“主体”又要具体落实到训练这条“主线”上,离开这条主线,“主导”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就会偏离教学目标。因此,每节课都要求教师依据大纲。教材以及学生实际来确定课时训练目标,重视训练设计,训练时间,有效的增强效果。

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动机是内驱力,自主学习需要一种内在激励的力量。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个体的自尊心不是凭空建立起来的,而是通过实践学习和生活培养起来的。教师要以良好情绪给学生一种信任的心理定势,清除学生畏惧,紧张的学生心理,让学生敢说、敢问、敢议、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真正感到自己和其他同学一样重要。另外,学生的学习是认知和情感的结合。学生都渴望成功,这是每个学生的心里共性。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创设各种佳境,为各类学生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不失时机的为他们走向成功搭桥铺路,想方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

2.创设自主学习的条件。

要让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就要创设让学生充分发展的机会和空间。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上。教学时不要做过多的铺垫。形式和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知识实际,让学生通过旧知识联系迁移到新知识。就能促进学生将已有的知识与方法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达到主动获取知识的目的。

3.提供自主学习的形式

学习不是结果而是一种过程。学习不是把学生当做图书馆,而是培养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参与学习是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最好形式。只有直接参与探索新知的全过程,才能领悟知识的奥秘,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所在,就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参与的内涵是丰富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要大胆放手,更多的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多种感官功能,让他们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参与观察,思考,讨论,实验,做到七个让,特征让学生观察,规律让学生发现,学具让学生操作,算理让学生讲述,思路让学生探索,方法让学生推导,难关让学生突破。真正让学生参与每节课的学习全过程。而且参与要多样化。如:质疑问题是一种创新精神的反映,是学生思维参与的标志。当然不同学科,不同年级参与的内容和形式也是不同的。

三、改革课堂教学,实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1.师生交流,创设情境

“自主学习”要让学生多交流,教师也要参与学生的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认知范围不断扩大,从而掌握更多,更全面的知识。交流可分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这是全员参与的最好形式。例如:《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一节。教学伊始教师先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个三角形,通过实物操作找出判定它是等腰三角形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激疑求思,让学生设想添加什么条件可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学生分组讨论,大胆尝试。学生可能设计出六种方案:(1)两边相等;(2)两角相等;(3) 角平分线和高线重合;(4)角平分线和中线重合;(5)中线和高线重合;(6) 两腰上的高相等。通过进一步交流研讨,学生还能找出证明自己设想的不同方法,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摆脱了对教师的依赖性,克服了以往学生只求“师”不求“思”当忠实“听众”的不良习惯。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独立的思考问题。主动探究知识,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解决问题,相应交换意见的过程往往与结果同样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独立思考,放手大胆尝试新知,做到: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知识,教师绝不暗示,包办代替,要尽量给学生多一点思考时间,多一点活动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尝试成功的快乐,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去,如代数《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节的教学时。因为它与小学学过的《分数的基本性质》相似,所以教学时教师只要稍加引导,便可大胆放手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类推,教师不必花更多的时间去讲解。

2.优化程序,引导主动思考

质疑是学生自主发展的前提。作为老师,必须把课本中现成的知识设计成若干步骤,转变为若干问题,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独立思考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妥善解决问题。教师提的问题必须是学生确实感到困惑的,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问题,使学生既能保持学习的兴趣,又能顺利解决问题。

3.教给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就是说,必须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如在分析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中可以从两方面教给思维方法,一是找思考的起点,让学生面对具体的应用题知识从什么地方想起。二是把握思考的方向,让学生学会根据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沿着正确的方向去思考。

4.重合作交流,促自主发展

如何加强生生,师生及组际间的合作,讨论与交流,加强反馈与调控,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吸引到积极的学习活动中来,让学生充分的体会到课堂活动是由众多的个体活组成的。课堂上,鼓励学生把尚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老师并不急于讲解,而是请组内或班上学习较好的同学上台做“小老师”,大胆讲清自己的思路,这样成绩好的学生有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并有一种成功感,自豪感和荣誉感,而台下的学生有一种新鲜的感觉。带着“看你讲的,我能不能听懂,我来评价一下你讲得好不好,对不对的心理听课,从而提高了听课的效率,增加了分析的能力。此时,教师不仅要当好虚心求教得“学生”,又能做好导演工作,及时加以启发,点评,参与同学之间的讨论与讲解,调整好课堂的学习氛围,避免出现“你讲你的,对了与我无关,错了我也不管”的局面,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上教学中来,是整个班集体的气氛达到促人奋发,紧张而不失热烈。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创造性的学,做到两者相互影响,互相促进。

【参考文献】

1. 唐瑞芬、李士琦等编译:《数学教育评价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 蔡道法:《数学教育心理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3

自主学习范文6

我们要创设自主学习环境:

一、重建新型师生关系,创设自主学习氛围

创造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的新型关系。教师要尊重、信任每一位学生,尤其要以一颗真挚的爱心,去接近那些后进生,请不要忘记,爱因斯坦、牛顿曾是“笨孩子”,后来却成了伟大的科学家!更要记住陶行知先生的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学生在与人的交往中,体验到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亲情与友爱,同时受到激励、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帮助,学生就能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其自主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二、创设最佳的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动力系统

教学的每一个策略,首先要考虑学生怎样学,深入研究学生心理特征和思维规律,创设自主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因势利导,最优化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1)创设客观探究情境,包括各种实验情境、直观情境、自然情境和社会情境等。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学得生动活泼,学得主动,智能得到发展。

(2)创设智力情境,包括各种问题情境等。教师要研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找到新旧知识的最佳结合点,确定学生的“最佳发展高度”,设置问题情境,可促进新知识迅速同化于原有知识结构中。除设置同化情境外,还可创设“矛盾”“不协调”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内驱力,促进探索、思考等活动,促进认知结构的修正与完善。例如,学生往往把单子叶植物须根中的小侧根俗称毛毛根,误认为是根毛,可就此设置情境,让学生从小麦须根系中试找根毛,结果98%的学生找错了!学生异常谅讶,这时教师拿出根毛分布状态良好的小麦幼根,让学生观察,在矛盾的心态中,学生的探索活动异常认真。

三、创设充分参与的情境,实现有意义的自主学习

我们要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方位参与。

(1)交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操作、去思考、去交流。

(2)还给学生质疑的权利。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欢迎学生争辩,欢迎学生发表独立见解,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

(3)指导学生求知方法。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4)开放自主学习的空间,改变传统座位排序,采取马蹄型、花朵型等座位排序,创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针对特定的学习内容,确定最佳的合作学习形式。如学习发散思维的内容,以小组内部的协作为宜。

我们学校目前采用的“自主学习”模式为:问题引领——合作探讨——成果展示——归纳总结——拓展引申——巩固练习,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自主学习范文7

一、自主学习的前提――巧设疑问

质疑是小学生的天性,在疑问的驱使下,学生们会主动地产生学习欲望,并渴望及时解疑。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容易使学生产生兴趣,形成寻求解决问题的欲望。如教学《乌鸦喝水》时,我为了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铺设一个疑问让学生解答:“小朋友,喝瓶装牛奶,不能用吸管,你会用什么样的方法喝到瓶装的牛奶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马上叽叽喳喳地开始议论起来。然后,我直入课本主题:“今天,聪明的乌鸦也遇到了难题,它也没有吸管,它又是怎样喝到瓶里的水呢?”问题提出后学生又是七嘴八舌地讨论,思维的闸门一下打开了,答案可谓五花八门、千奇百怪,绝对让你意想不到。我想,这也许就是“师生平等对话”的好处,也是设疑、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重要前提。通过有的放矢的设疑,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自主学习的基石――创设情境

传统的教学理念使不少教师把课堂当作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在不知不觉中垄断了学生的学习。这样的做法是与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相违背的。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保证学生拥有自己支配的课堂自学时间,这是自主学习的关键所在,才能使学生有安静地自读自悟的机会,真正落实从学习过程走向知识的体验,达到自得的效果。小学课文《小小的船》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和幻想的写景诗,作者通过诗歌的形式描写了秋天夜空的美丽景色。教学中,我们必须多为学生创设优美的情境,充分让学生感受到这首诗的诗情画意。如何从一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入手,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我觉得这就是本人需要大做文章的关键所在。

我是这样尝试教学的:“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是一种有趣的船,它挂在天空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在晴朗夜晚,满天都是小星星多美啊,你们想不想也上天去看看?好,老师带你们一起上天去旅行。”这时再辅以优美的音乐,教师范读课文,请小朋友边听边看边想:女生乘着小小的船看见了什么?通过这段绘声绘色的讲述,就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初步体会到月空的美。通过这一环节教学,培养了他们认真听的习惯,并能一边听一边想,使学生整体感知了课文的内容,为下一步理解课了铺垫。

三、自主学习的要因――师生平等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催化剂。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敢想、敢说、敢问,乐于发表意见和建议,勇于大胆创新。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平等,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其实质就是在课堂教学环境中的师生交互作用的关系,教师要“目中有人”“心中有人”,要民主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新型师生关系中的角色,不是领导,不是严父,不是法官,不是“上帝”,而应当是导师、朋友、助手和模范,乐于并善于与学生打交道的朋友,和学生有共同语言,互敞心扉,是学生决策的参谋者,是他们苦恼的倾听者,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学中,我经常提醒自己要“蹲下来跟学生说话。”这是我有幸在杭州学习时听到一位教育专家在进行专题讲座时说过的一句话,意思是说,我们老师,不要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要学会蹲下来跟学生说话,要学会倾听学生内心真实的语言。我们不要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不要总认为自己才是对的,就算有错,也是学生的错。其实不然。我们做老师的,要抽出时间蹲下来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他们内心想法和需求,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心里。

四、自主学习的关键――语文活动

小学生喜欢以眼、手、耳的活动为中心,言语、文字描述相辅助,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利用形象思维优势,通过观察、言语,描述等活泼生动、趣味性强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参与愿望,使之乐于投身活动,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作文课《公园一角》,一般都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一次游园活动,让学生到公园中去实地观察景物,然后引导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景象按一定的顺序、用语言描述出来,最后再回归到课堂,让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景色记述下来。这样的学习,学生肯定兴趣盎然,真正体会到了学习的兴趣,并且能够明白知识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际的真理,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不能一昧追求活动而脱离课堂教学。因此,语文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注意突出实践性、体验性和实用性。教师创造性进行教学,强调沟通课内外、学科间、校内外的联系,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教育资源,拓展语文学习与实践的领域与时空,引导学生不断获得学习语文的乐趣,不断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同时,语文教学活动还要注意有要把语文课上成活动课、游戏课,要把握一个“度”,脱离教材一味地让学生毫无节制地交流和展示课外资料,把语文课上成游戏课也是有悖于教学目标的。

五、自主学习的重点――表扬夸奖

自主学习范文8

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习要有所成就,必须经常复习。

要把老师传授的知识牢固地保存在大脑里,变成自己的东西,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复习。因为经过学习,知识在大脑里形成了一定的神经联系,这种联系在大脑皮层里留下的“痕迹”是不牢固的,还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如果不经过反复的、有效的刺激来强化,就会慢慢“消退”,产生遗忘。

复习的意义还在于,不但能拾遗补缺,还能使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通过复习,系统地整理已学过的知识,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其成为认知结构中的一个有机的部分,最后达到开阔思路,扩展知识领域,为进一步学习新知识创造条件。

怎样才能使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传统的复习方法是老师制定复习计划,然后引导学生步步地走下去,直到把全部课文跑遍,最后讲一些学生常见、没见的题型。老师的任务是完成了,可是学生的任务却不好说,学生心里没有数,不知道自己复习得怎么样。老师是“看学生的造化”,学生是“哈巴吃汤圆”。这种复习方法有以下弊端:一、老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二、老师是广播,学生是录音机;三、老师是饲养员,学生是鸭子。造成了学生学习不主动,思想涣散,心理浮躁的不良后果。为此,我让学生自定复习计划的方法,老师起穿针引线的作用,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复习中来,使他们知道自己该怎样复习,通过对自己薄弱环节的研究,采取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一、查遗补缺,溯根求源

要想复习有成效,必须知道自己在知识方面的遗漏、缺陷之所在,这样复习起来也好有所侧重。我让学生先找出自己知识的问题所在,然后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可以请教同学,也可以请教老师,还可以请教家长,或者四方共同帮助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我班高欣荻同学对于修辞手法知识总是掌握不牢,我就帮她分析原因,原来她不了解修辞手法的特点,不明白怎么运用修辞手法。于是,我就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和她共同讨论,让她知道这些修辞手法的特点,如比喻要有本体和喻体,拟人要把物体当人写,夸张要比现实要大或小等;对于这类题型有些什么解题技巧,掌握了这些,她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这类知识进行重点复习,自己找一些修辞手法的题目来做,也可以让其他同学帮助找一些相似的题来做。最后,在大家的帮助下,高欣荻对修辞手法加深了理解,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

二、对症下药,定出科学的复习计划

找出了自己的知识缺陷和遗漏,查出了其中的原因,就要针对这些问题,有目的地制定复习计划,确定每天重点复习什么,怎样复习等。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知识点,采用不同的复习方法,抓住自己薄弱的地方狠下功夫,或让其他同学协助复习等。一天,方秋同学听写的成绩很不理想,于是,我就让徐贝同学教她理解性地记一些难记的词语。通过两人的共同努力,现在方秋同学每次听写都在90分以上,从而突破了字词关。期末复习,方秋通过同学的帮助制定了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使她以前的难点迎刃而解。

三、群策群力,为复习献计

每个人都有优点,也有缺点,我们做事要扬长避短,所以复习的时候,我让学生根据自己擅长的方面来为班级复习出一份力。如张俊伟擅长关联词方面的知识,就教关联词的复习方法;童小梦擅长字词方面的技巧,就教大家一些记忆字词的方法;王浩擅长阅读方面的知识,就给大家提供一些做题的窍门......有了这些带头人,然后让他们带着全班同学去找自己的位置,把全班分成几个知识小组,把他们的优点显现出来,让每个人都有胜利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复习的主动性。

四、人人当“老师”,个个做学生

自主学习范文9

关键词: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能力 大学英语教学

一、引言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要求“各校在教学中安排一定的学习策略摘要求学习者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西方语言学界十分重视自主学习的研究,近20年来他们已从不同的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很好地促进了外语教学,提高了教与学的效果。

二、提倡自主学习的必要性

综观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至今仍然普遍存在着“费时低效,高分低能”、“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的现象。究其原因,传统的外语教学观念还在影响着外语界,教师只注重填鸭式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忽略了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能主动地习得外语知识和培养自己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使学生能更有效的学习第二语言,能学以致用,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必要。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的目标

语言学习是一个开放的过程,要求学习者做主动的参与者。同时,语言学习也是双向的,是教与学的结合。在教学中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起帮助、建议和引导的作用,学习的任务只能靠学习者自身去完成,也就是说,学习者必须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真实目的的语言实践活动才能真正感知语言使用的某些规则。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在这样一个高科技发达的时代,人们要接收处理大量的信息,特别是当今电脑技术和多媒体网络的迅猛发展和广泛使用,也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大的学习空间站大全。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不可能终身受用,要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就必须有积极主动、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

课堂教学自身有其局限性,学生不可能通过有限的课堂教学获取足够的知识,这将要求学生把课堂内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课后自己反复实践,并在适当场合应用于实际交际。另外,学生的个体差异也要求学生能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来展开“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的相应训练,这样才能真正提高综合素质。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国内外有关研究表明,外语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自主学习是外语习得的关键,习得者最终能否成功地学好外语主要取决于他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学时紧,任务重,学生人数多,教师人数少的情况下大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与学的效果,是外语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指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有选择的学习

教师应指导学生结合教学大纲及自身的具体情况,确立外语学习的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学习时间安排表,掌握最佳的学习时段并及时检查自身的计划执行情况,同时在各个阶段作出归纳总结。另外,教师应根据学习者制定的学习目标及各自的具体情况,指导学生有效地选择课后学习内容、寻找合适的自学材料,并教授学生选材的方法和标准。外语学习者会因个性、经历、环境、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学习方法存在很大的个性差异,教师必须因人而异地指导他们寻找适合自身学习的策略。如记外语单词,有些学生喜欢强化记忆,有些学生则喜欢回忆记忆,这些都必须因人而异。

(二)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学习动机,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

学习动机,一般分为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和(extrinsic motivation)两种,内在动机指学习者个人对学习产生的兴趣,外在动机来自于外部因素的作用。西方学者认为,一旦外语习得者的兴趣被激发,他们便会产生一定的内在动机,当教师为外语习得者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氛围,其积极性就会增加,其内在动机将大大激发,外语习得的效率也大为提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材内容,适当设置一些略高于学生现有水平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在主动的参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强化其内在的学习动机。同时教师要让学生具有强烈的习得外语的愿望,使学生意识到学好外语是未来社会的要求和时展的要求,只有掌握好外语知识和技能,才能使他们在未来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立不败之地,这种为未来而学的愿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促使学生有“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三)指导学生定期地进行自我监控和评估

指导学生根据自我监控和评估的结果,调整学习进度或者把偏离目标的学习过程纳入到正常的学习轨道,实现自我调节;要帮助学生经常性把自己的学习结果与既定的学习目标进行比较,查找那些目标已完成,那些目标尚未实现,进而对自己学习的优劣作出评判。

四、结语

实践证明,外语习得的最终结果取决于习得者本身的自主学习。因此,现代教师的任务不是教会学生什么,而是教会学生怎样去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彻底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重视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指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探索适合自己个性的学习方法,使他们成为真正的自主学习者,这对当今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邓鹂鸣.发展外语习得者的自主学习意识.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3).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