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少年拳教案集锦9篇

时间:2022-11-22 07:10:33

少年拳教案

少年拳教案范文1

为了明辨是非,还历史本来面目。本文就李紫剑等人的有关疑问作以下回应和评析。

(1)原文:“从浙江一支内家拳传人来看,其著名张松溪放着倭寇不打,即与千里远征的少林武僧作对,以打败少林武僧为荣。这哪里是什么内家高手,不明明是倭寇的帮凶吗?”

评析:在雍正年问编篡的《宁波府志・张松溪传》有关的记载如下:“松溪为人恂恂如儒者,遇人恭敬,身著不胜衣。人求其术,辄逊谢避去。时少林僧以拳勇名天下,值倭乱,当事召僧击倭;有僧七十辈,闻松溪名,至鄞求见,松溪避匿不出,少年怂恿之,试一往,见诸僧较技酒楼上,忍失笑。僧知其松溪也,遂求试。松溪曰:‘必欲试者,须召里正约,死无所问’,计:之。松溪袖手坐,一僧跳跃来蹴,松溪稍侧身,举手送之,其僧如飞丸陨空,坠重楼下,几毙,众僧始骇服。”

一次偶然较技,僧入主动挑战,松溪被动应试,且非抗倭现场,“放着倭寇不打,专打抗倭武僧”。实屈无限上纲,栽赃古人。

(2)原文:“清朝统治阶级,看重内家拳,是因为欣赏这种拳,是它已经迷失了本性,忘记了初衷。它忘记了它的根本在少林拳,忘记了创它的人足汉族人,创它的本意是反抗外族的压迫。它已经从“拼命拳”变成“保命拳”,从“造反拳”变成“孝忠拳”。在王府衙门,有杨无敌、董无敌替王爷贵胄看家护院,抗御刺客,死保皇族达官的身家性命,这样的单,皇帝王爷怎能不打心眼里爱。”

评析: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杨露禅、董海川等人为王府看家护院纯粹是为讨生活,与维护清王朝无关。器用当分,拳术更不等同于政治。李紫剑的祖上竹定向统治者纳过税,为反动统治机器加过油,增添了动力,其祖上是否就是反动统治者走狗呢?

(3)原文:“1940年前后,抗日战争进入关键时期,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最危急时候,中华武术面临一场严峻的考验,国难当头,武术家和他们的武术很快就分化为两个阵营,一个是抗战派,一个是投降派,众多的武术家挺身而出,以热血生命和武功报效祖国……”

“与英勇抗战的武术群团相对的,是一班一贯以大师自居的人和受他们愚惑的追随者,积极主动投靠日伪势力,成了日伪豢养的走狗和帮凶,而这些人打着学术旗帜,正是赫赫有名的“内家拳”!这些人哪里是什么武术大师,这不明明白白地是汉奸和准汉奸吗?面对这些输诚变节的“内家拳宗师”,恨屋及乌,你叫我如何还能喜欢内家拳?”

评析:从未听说过抗战时期武术界有一个抗战派,一个投降派之说。而主观地将内家拳划为“投降派”,外家拳为“抗战派”,更是荒唐透顶,拳派纯属武术专业分类并非政党和社团组织。拳师个人操守行为与拳派毫无关系。这种无知的无稽之谈,竟敢拿出来示于众人。别有用心的灵魂却以圣洁的形象“恨屋及乌”,令人喷饭。

(4)原文:“大成拳资料上说,大成名家马骥良是个抗日英雄,曾亲临前线血战日寇,并光荣负伤。汉奸集团的信贷部长,大汉奸周佛海的妹夫,就叫马骥良”。

评析:这是无中生有的抵毁马骥良。笔者十分严肃、认真的调查此案的究竟,曾两次从石家庄到湖南省沅陵县周佛海的家乡调查。第一次周之亲屈避而搪塞;第二次我弟子梁智勇以同乡身分重往,才促膝成交,周之孙俱告以有关此事。再访他人印证,经十余天,才有如下结论。

马骥良,河北省辛集市人,抗日战争口寸期,先后在吕正操、杨秀峰和张桐轩部队从军杀敌,其战场主要在京、晋、冀一带。1984年光荣离休后,倾全部心血于培养后学。其妻赵香秀,娘家是辛集市岗上村。马骥良的确是王芗斋先生的得意弟子,并赐名道远,但却根本不认识什么周佛海。

周佛海,原籍湖南省沅陵县信平乡(今凉水井镇)第八堡(今嵩溪村)周家冲人,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后又脱党,成为要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叛国投敌,成为臭名昭著的大汉奸。周佛海兄弟姐妹三人,他是老大,弟弟佛生,妹妹佛珍,妹夫余文伟,周佛海妻子杨淑慧,杨淑慧之胞兄是杨惺华。

通过以上调查,周佛海的妹夫余文伟,根本与马骥良无关,马骥良之妻是杨香秀,与周姓无关,马骥良一生也未到过湖南。

(5)原文:芗翁前半生的弟子中,似乎没有一个共产党员,没有一个抗日英雄,没有一个革命烈士,在抗日战争八年中该拳门中没有一个人以民族大义为重,与日寇汉奸沆瀣一气者倒不乏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请问此事如何解释?

一套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即不再被中国武人提起的奉,一套连政府都不屑为伍的拳,在二十世纪末的中国竟然死灰复燃,俨然成了中华武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一个在抗日战争最关键的时刻,大教侵华日军的人,一个借助日伪势力挑衅中华武林的人,一个劝诱身处日寇屠刀下的中国人,专工站桩,莫习刀枪,俯首就戳的人,在世纪之交的中国,竟然借尸还魂,成了抗日英雄,成了一代宗师,成了武学教育家,成了中国武人的典范。

当年日伪的红人,今日成了众人的偶像;当年日伪欣赏的“名著”今日成了众人的经典。这哪里是学术之争,这不是明目张胆为民族败类树碑立传,明目张胆向共产党人挑战吗?

评析:王芗斋真是“日伪红人”吗?真是没有民族大义吗?事实如下:

四十年代,芗翁在北平《实报》的言论中说到:“东洋之柔道,西欧之拳击,虽有独到之处,但非整体之力。”此语激怒了日本拳师泽井健一,此人确有柔道剑术之盛名,瞧不起中国武术,便寻芗翁,提出比试,经过数次比武均以惨败而告终。其后,芗翁又击败过日本的日野、伊滕、八田等高手和意大利籍的西欧拳击冠军杰姆士。使外国人佩服得五体投地,洗雪了“东亚病夫”的耻辱。更可贵的是外国人、尤其是日本人,以重金聘请他出国教练,均为芗翁拒绝。在日本天皇祝寿之时,确有组织武林败类漂洋过海为其献艺(名单在彭振镝、马明达处),芗翁则坚决拒绝参与,这些都表现出他的民族气节。他在敌战区内生活,没有担任过日伪的任何职务,又没有与日寇进行过侵略合作,这又怎能说是“日伪红人”和“汉奸”呢?

关于泽井健一的史实,马骥良恩师曾对我们回忆过:泽井在几次惨败后,才甘心求师学艺。初芗翁根本不教,只因泽井苦苦要求,才答应其随大家一起练。泽井初学站桩,急于求成,拼命用力,结果憋气身僵,大汗淋漓,但一直坚持,直到昏倒。芗翁对马骥良、李永琮说:“若是在战场上,可以把他打死,若是比武,可以重击他。但实战法要一点也不能教他。”后来,泽井又练养生,并注意观察他人练功,学试力和走步。直到抗战胜利,泽井还是执著地苦练,1947年回国前芗翁才教他一些皮毛,但泽井毕竟是一高手,悟性很好,稍经指点,即可领悟力行,后来结合日本之拳道,创“太气拳”(有录相带流行,与芗翁真传不同),在日本尊为拳圣。中日建交后,其弟子传人也多次来中国友好访问。如果以泽井曾向芗翁求学而污及芗翁为汉奸,真是荒谬透顶!大家知道,抗战时,有很多日本平民同中国人有交往,聂荣臻元帅还在战火中收养了两个日本女孩。

这些史实是公开的,有无卖国罪行,在敌伪档案中可以查明。抗日胜利后,国共双方都清理汉奸败类,芗翁获得清白。解放后,由廖承志负责成立武术组(武协前身),廖承志任组长,经审查后,聘芗翁为副组长。廖承志及河北省首任卫生厅长段慧轩等,都向芗翁系统地学过桩功。芗翁后来也曾任过北京市中医院、河北省中医院的顾问。这些都可以看出芗翁的生平是通过了党的审查,芗翁历史是清白的。芗翁于1963年逝世,其历史已盖棺定论。半个世纪以后,李紫剑凭什么组织结论,扣上“汉奸”的罪名!此等作为,使人感到“无产阶级”之风潮复来。

(6)原文:“从明代不抗倭的张松溪,到现代不抗日的‘内家拳’,行为可谓一脉相承。莫非内家拳中潜藏着使人坠落变质的信息?而这信息又可以代代相传?要真是这样的话,我恨不能让这类‘内家拳’断子绝孙,永无后患,大成拳是否吸收了内家拳的这些信息精华。”

评析:此语终于道出了他的真正用意,就是使“内家拳”断子绝孙。说古论今的目的,是想证明内家拳世世代代都是“投降派”。内家拳派代表人是投降派汉奸之辞歪曲历史实事尚且不说,单是练习内家拳的出了坏人就要灭绝内家拳,这不是极其可笑吗?杀人犯用菜刀杀人,难道就要世上不用菜刀了吗?器和用应分开,这是小孩都明白的道理。按照李紫剑的逻辑:现在世界范围内习练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大成拳的人都有问题,“太极拳好”的经典名言也不能成立。

少年拳教案范文2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穗县民族高级中学侗族校长

杨作明:老师的老师

本刊记者 张玲玉

杨作明至今牢牢记得这样一句诗:潮中弄船何所倚,舵稳帆满号子齐。团结就是力量。杨作明把团结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他认为,不能把教师团得拢的校长,不是一个好校长。

1980年,杨作明开始走上三尺讲台;1998年,开始出任三穗县民族高级中学校长。那时,三穗县教育质量颇低,曾有一年高考中全县竟没有一个学生考上本科。此时杨作明出任三穗县民高的校长,可谓受命于危难之际。仅仅3年,三穗县民高本科上线率达63%、本科录取率达74%,两项指标都位居全州前列。到2005年,几项指标仍居全州前列,学校连续四年获得全州高考“教学质量显著奖”。杨作明也于2004年被国家人事部、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杨作明拟就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制度和措施,在《三穗县民族高级中学人事制度改革方案》里,他在全州教育界率先推出了“低职高聘”的举措:全体教职工以平等身份凭成绩参与到不同的岗位竞争之中。以能力取人才的局面取代了长期形成的铁饭碗。低职高聘的改革创新及其产生的良好效应,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贵州省人事厅一位副厅长来到民高调研,并撰文在《人事世界》杂志上介绍、推广。

在三穗县民族高级中学,杨作明被老师们亲切地称为“老师的老师”。他们说,三穗中学成绩的取得,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好校长:“校长的‘三到’最让我们感动:不论刮风下雨,争取先到学校;教职工生病住院,不论自己有多忙,也要到医院慰问一声;教职工家有难事,不论有多远,也力争登门探望。”当了27年的教师,杨作明几十年如一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杨作明心声:

选择了这份工作,就应该对得起它。

中国运动员中获得世界拳击金牌第一人

邹市明:贵州的拳头

本刊记者 张玲玉

“我就是奔着冠军来的!”2006年12月,在多哈亚运会上,刚走下拳台的邹市明一边擦拭脸上的汗水,一边说道,“中国拳击从1990年亚运会后再也没有获得金牌,今天我实现了中国拳击人十几年的梦想,太开心了!”

这个听起来很狂、长得帅气的小伙子就是中国拳击队队员邹市明。他又一次向世界亮出了贵州的拳头。

他的确可以这样说。因为他是邹市明:2003年全国拳击冠军赛48公斤级冠军;2003年第12届世界业余拳击锦标赛48公斤级亚军;2004年第22届亚洲拳击锦标赛暨雅典奥运会资格赛48公斤级铜牌;同年10月首届世界大学生拳击锦标赛冠军;2005年第13届世界业余拳击锦标赛48公斤级冠军。

邹市明是贵州遵义人。小时候因个子瘦小甚至被女生欺负。14岁时,因羡慕电视上的大侠,老想除暴安良,开始练起了武术;16岁时被拳击队的张传良教练相中,于是改练拳击。他平时喜欢看成龙、李小龙的功夫片,将武术的东西用在拳击上居然可以得心应手。邹市明说,他喜欢这种面对面的激烈对抗,“往台上一站,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勇士!那种感觉太爽了!”勇敢的黔中健儿站在拳台上,疾速如风、运拳如弓,打出了贵州的力量。

作为中国拳击目前最有实力的选手,邹市明世界冠军拿了,亚运会冠军也拿了。提起下一个目标,“当然是北京奥运会喽!08年是在家门口作战,目标是夺冠,信心坚定地要拿下金牌。所谓不成功便成仁!”这个贵州小个子男人坚定地说。

邹市明心声:

我觉得不管是拳击还是什么,必须要有的素质就是要热爱它,你有热爱,你才会100%的投入;你投入了,你认真了,它给你的才会更多。

安顺市妇幼保健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

郭云翼:云的翅膀

本刊记者 张玲玉

郭云翼的名字是父亲取的,意为:云的翅膀。很浪漫的名字,跟她所从事的职业一样。

1987年,24岁的郭云翼因“新发接生”项目到纳雍进行挨家挨户的普查治疗。那是个少数民族聚居区,郭云翼走村串寨,吃住都在老乡家里。有一天晚上,天都黑了,郭云翼从一位老乡家出来,忽然两条大狗叫得凶猛跑了出来,她吓得差点没瘫在那里。在那一年,郭云翼记忆里吃过的未吃过的苦都尝过了。那一年底,郭云翼获得了全国先进卫生工作者称号。除此之外,郭云翼还是纳雍县优秀科技工作者;1996年被评为贵州省妇幼卫生先进工作者、全国妇幼卫生先进工作者;2004年被评为安顺十佳杰出青年、贵州省降消项目先进个人;2005年获得贵州省“三八”红旗手称号;2006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1996年至今,郭云翼就在安顺市妇幼保健院工作。她总是很忙。11年来,除了2005年因父亲去世,回家陪母亲过节外,郭云翼再没回过老家。刚结婚时,爱人不能理解她为什么总那么着急,“把饭吃完再走吧。”郭云翼一把抓过包:“等吃完饭,病人就完了。”郭云翼从事的是妇幼保健,这么些年来,她抢救了很多病人。

“我可能不是一名好领导,但我是一名好医生。”郭云翼说。从广州医科大学进修回来之后,郭云翼就开设了很多特色门诊,如“更年期保健门诊”、“不孕不育门诊”等。在平时的治疗中,郭云翼不但从没有收过任何病人的红包,还常常资助那些家境贫困的病人钱和营养品。有一年大年三十,一个病得很重又很贫困的病人还在医院里躺着,挺可怜的,郭云翼就给了他几百元钱,还给他送去腊肉、香肠等。

郭云翼心声:

比我优秀的人还有很多很多,我没什么好说的。

铜仁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一庭审判员

杨霞:铁面柔情女法官

杜新春

“刑事审判无小事。”杨霞是那样说的,更是那样做的。她不放过每个案件的每个疑点,把“公正与效率”贯穿于审判工作的始终,力求使自己所承办的每个案件都办成铁案,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她在调至铜仁地区中级法院承办、参加审理的近800件一、二审刑事案件中,无一件错案,无一件超审限。

柔肠侠骨担道义,清风正气铸天平。杨霞自1981年考进德江县法院,从打字员到法警,从书记员到审判员,从副庭长到副院长,后调中院任助理审判员。她在基层法院工作20年,不断总结调解工作的经验,运用到审判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据统计,她的案件调解率占整个所结案件的30%。杨霞曾多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被评为全区政法十佳干警、全省法院优秀审判员。2005年被评为全省先进工作者,2006年被全国妇联和最高法院分别表彰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和“全国优秀女法官”。2007年被最高法院表彰为“全国优秀法官”。

她在工作中还处处体现一名女法官特有的关怀和柔情。2004年4月8日,杨霞到印江自治县审理一起故意伤害案。谁料被告人竟趁大家不备,手持一把小螺丝刀朝杨霞头部乱戳,致其头部多处被刺伤,流血不止。为了不影响庭审正常进行,杨霞在附近诊所稍做包扎,便忍痛坚持参加庭审。当被告人的亲属买来礼品向她赔礼道歉时,杨霞说服她们将礼物带走:“我不会因为被告人对我的行为,放弃对本案的公正处理,放弃法律的公正。”杨霞在参加合议此案时,也确实严格按照事实与法律发表意见。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她被当事人称为“铁面柔情的女法官”。

杨霞心声:

只有坚定“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信念,才能在平凡的审判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贵航集团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总设计师兼可靠性室主任

王敏芹:天之骄女

王开书

对于王敏芹来说,这已是她第二次当选党代表了。“如果说第一次当选,是一种激动的话;那么这次当选,真是一种感动。”4年后的今天,仍留着一头短短卷发的王敏芹羞怯地说。一连三轮,她的名字始终出现在红榜上。她诚惶诚恐地找到所长:“我已经是上一次的党代表了,能不能选另一个人。”所长回答:“这是全体党员的意愿!”王敏芹感动得几乎掉下热泪。

王敏芹出生于贵州镇宁的一个布依族家庭,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后就回到了贵州,坚持自己的飞行梦想。年轻的她,凭着忘我的工作精神和扎实的理论基础,成功地在飞机上应用了高强度、比重轻、耐高温的钛合金等新材料,为飞机研制做了突出贡献。随后,王敏芹又在某型飞机上做了大量的定延寿研究和试验技术工作,得到了部队首长和业界同行称道,被业界称为“天之骄女”。

当时的她,就已展现出一名优秀女设计师应具备的素质:严谨、敬业、专注。她从事的是飞机可靠性等保障工作,到生产一线,甚至戈壁滩的军营出差,是家常便饭。作为一个飞机副总设计师,工作繁重自不待言;但飞机可靠性、保障性、维修性整机设计方案,来不得半点马虎。在王敏芹20多年的飞机设计工作中,她先后参加了歼教七系列飞机、歼教七A型机等型号飞机等及“山鹰”高级教练机的研制及机体定延寿、维修大纲编制、可靠性与维修性评估等工作,将一个个抽象的理论演绎为可实施的工程模型。为此,她经常在电脑前工作到次日凌晨,也经常半夜爬起来把刚想起的公式或推算记在纸上。

从1998年到2005年,王敏芹先后荣立飞机研制一等功两次,二、三等功各一次,获各种荣誉称号九次;1999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王敏芹心声: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科技工作者,只有忠于党的科技事业,无私奉献,开拓进取,发扬刻苦钻研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为祖国的航空事业和贵州的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盘县淤泥彝族乡岩博村党支部书记

余留芬:长留芬芳沁民心

本刊记者彭勇

2001年元旦,仅有3个月党龄,不满31岁的余留芬当上了岩博村支书。

这个少数民族贫困村曾被村里人自嘲为“谁知道岩博这个鬼地方,家家门前都是猪屎塘;一排排房子全是老土墙,全村只有一所小平房。”

5年之后,岩博是一个人均纯收入3200元、电视覆盖率98%、适龄儿童入学率100%、计划生育率100%、社会治安发案率为零、有5个村办集体企业、集体经济达20多万元、集体资产200多万元的小康村、先进村、文明村。

为了巩固全村的生态建设和发展集体经济,余留芬果断拍板,把村里的1000多亩宝贵的森林买回;为了凑足买林场的22万元资金,余留芬四处求助,并咬牙以个人名义借贷,为村里留下了“绿色银行”;为了帮助村民肖本正摆脱贫困,余留芬拿出自家的1000元钱借给他,帮他申请了4500元小额贷款,派他到县里办的养殖业培训班学习,动员他养牛。4年多来,肖本正不但还清了欠款,而且还建起了新房子……

为此,余留芬被评为“全国农民女状元”、贵州省劳模、贵州省科技致富女能手;还荣获“六盘水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除此之外,她还是远近闻名的巧媳妇,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女子。

余留芬就像她的名字一样,处处为群众留下芬芳。

少年拳教案范文3

不可否认,大多数学生对太极拳的认识是存在误解的。许多学生以为太极拳仅仅是老年人专有的锻炼活动,在每次社团纳新的时候总会用许多学生会惊讶道:“太极拳还能防身?”所以在一开始,我在大学里推广太极拳时没有设太极拳教学点,而是创办了一个社团。因为社团的活动相对较多,不显得那样枯燥,这样会使得更多的学生过来了解太极拳,能让更多的学生对太极拳有一些基本的正确的认识。

正如我的设想,在这几年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社团的发展非常健康,每年都被评为“十佳优秀社团”,在全校的社团中有很大的影响力,人数达到近100人,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更重要的是在此之间发现并培养出好多太极拳的种子学员,只要精心培养,假以时日,他们不久的将来不仅自己的拳艺会有很大的成就,也会成为推动太极拳发展的强大动力。因为这些大学生的文化素质较高,理解能力强,并且有自己对太极拳独到的认识和体悟。这些都是太极拳发展、推广中的宝贵资源。

我对每位学员有三点要求(也是希望):“第一,大家加入太极拳协会学习太极拳,或许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关系,不会每个人都能取得很大的成就,但我希望大家在离开社团时,每个人都能练就一个强健的身体;第二,这里就是一个家庭,大家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对待师傅像自己的父亲,对待师兄弟姊妹,像自己的兄弟姊妹,这种风气在社团刚开始成立时就形成了,十分难得,希望大家珍惜它,继承它;第三,太极拳是古老国术中的一朵奇葩,历经千年而不衰,这是因为它不仅仅是几个动作的有机组合,而是它依托了中国古典哲学思想,这里有阴阳学,易学,中医经络学等大成智慧,这是一辈子都研究不完的,大家都是大学生,你们有很好的文化基础,希望大家在看待事物,分析问题时能尝试着从太极的角度对待,这会让你受益匪浅。”

少年拳教案范文4

答:我是一个民间人士,无官无职、无学位、无文凭,相对于国家专业科研机构的武术科研人员,我的研究绝对不在编制、不在国家嘉许之列。所以,我的研究成果均属非职务发明。

30年来,我以一己之力,在无任何外来援助的情况下,先后完成了长期困扰武术界的多个重大课题的攻关工作,并且成果绝对处于同行领先地位。我的主要成果如下:

1 给武术下了一个确切的定义。

2 发现并构建了武术的通用模式。

3 编制了全新的可用于任何比赛的武术比赛通则。

4 确认了武术发力的物理模式。

5 确认了桩功的通用程序。

6 确认了肉搏与械斗的不二法则。

以上只是冰山一角,其他的暂不一一列举。

只此以上6项,已足以使全国的官方武术科研人员蒙羞了,要知道,新中国成立已经五十多年了。五十多年的时间,成千上万的专家学者,吃着官饭、拿着“俸禄”、领着国家的项目经费和财政补贴,耗资何止千万!但时至今日,全国的专家学者、教授博导,竟然没能给武术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在权威的武术教科书上,权威们用了六十多个字,最终也没讲明武术到底是什么。全国的武术科研人员,竟然没能编创出一本不东拼西凑而真正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武术教科书!全国的武术竞技研究人员,竟然没能找出不同流派、不同拳种竞技的可行性方案!全国的武术运动科研机构,竟然无人认识到发力的关键是运动模式。更未有一人以物理模式解释发力!

可笑吗?可笑啊!可悲吗?可悲啊!

但事实就是如此。真不知道那一大群人都是干什么吃的!

你想想吧!耗费了国家的天文数字的巨资都一无所成的项目,如今被一个小小拳师如烹小鲜一样地做出来了。并且完美得使它挑不出毛病来,他们敢承认吗?科研人员一旦承认我正确,就等于承认自己不学无术是大草包:领导人员一旦承认我正确,就等于承认自己领导无方,承认我正确就等于自断前程自砸饭碗,他们敢吗?

至于民间的名流大师,他们就更不敢承认了!一旦他们承认《轨迹拳学》正确,他们的糊涂拳、迷茫拳、事倍功半拳就会被淘汰,他们敢吗?

也许有朋友会说:不至于吧!会有那么严重吗?一个规则就那么可怕吗?

不是规则可怕,而是伪拳伪功弥天大谎见不得检验真伪的试金石。让我们看看《武术比赛通则》中的《不同类对抗规则・拳击与太极拳对抗规则》吧!

拳击与太极拳对抗规则

一、双方同意进行此不同类别的武力对抗。

二、双方确认并同意对方使用对方特有和擅长的技术。

三、双方保证不使用本门之外的其他技术。

四、限定拳击只使用直、摆、勾三拳,按拳击规则击打。

五、限定太极拳只使用太极八法按太极推手规则发放。

六、拳击的效果按拳击规则评判。

七、太极的效果按推手规则评判。

凡涉下列任何一例者,即可判对方胜出:

一、一方弃权。

二、一方自动认输。

三、一方因伤痛无力再战。

四、一方穷于应付无还手之力。

五、一方被击倒地。

(上述文字原载于《狂生谈拳录》第六集的51页和52页。)

请大家仔细看看想想,这个规则是不是很客观很现实?是不是很合理很公平?打起来是不是很好看?按这种规则比赛,是不是很卖座?

回答是肯定的。但是,太极高人会承认这个规则、会去参加这样的比斗吗?

不会!铁定不会!我敢肯定他们不会。为什么?因为在暴风雨般的快拳和追光逐影的步法面前,别说“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无力打有力、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放人如飞丸临空”,他连招架之力都不会有!用不了三分钟,他就会连自己都认不出自己是谁(被打得鼻子、眼不分)!

事情就是这样,官方不会承认我正确,民间也不会承认我正确,你说,还会有谁承认我正确呢?

很可能有朋友要问:花了那么大的精力研究出来的东西不被承认。先生一定很苦恼、很气愤吧?

不。这种事丝毫也没有影响我的情绪。他们不承认我的学术成果是他们的损失,我又不少什么,我为什么要烦恼?况且,我研究武术是为了追求真理,原本并未考虑功利因素。现在我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求仁得仁,我对事情的结局已经很满意了,我又有什么必要因他人不予奉承而烦恼呢?

打个比方,好比深山里有一棵大树,春天花冠群芳,秋天果称极品。一些人拒不观瞻拒不品尝,那是他们没眼福没口福,难道大树会生气吗?我想,大树不会生他们的气,也不会生自己的气。同样的道理,我也不生气。

问:玄奘法师云:“障人求法者,当代代无眼。”先生的《轨迹拳学》奇峰突起、横亘武林。是否有阻碍武术爱好者探索那些优秀的传统武术之嫌?

答:不,恰恰相反。《轨迹拳学》本身就是一本《武术圣经》,就是广大武术爱好者梦寐以求的“正眼法藏”,道不远人,它只会成人之美,绝不至于断人前程!

截至目前,我还没有发现古今中外还有哪门武术用《轨迹拳学》讲不明白。多少人练一辈子传统拳都没弄明白的问题,一读《轨迹拳学》便恍然大悟;多少人练了一辈子拳都达不到的境界,依《轨迹拳学》的点拨几个月便脱胎换骨。多少所谓的不传之秘,在《轨迹拳学》看来不过是小儿科:多少讲不清道不明、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东西,在《轨迹拳学》看来是洞若观火!

站桩功算得上是千古之秘吧?《轨迹拳学》说,桩功分为三步,那就是松桩、紧桩和动桩。紧桩分为伸紧、拉紧、原位紧,动桩分为纵动、横动、螺旋动。自古迄今,对于桩功,还有哪个门派、哪本书、哪个人讲得比《轨迹拳学》更明白更确切的吗?

发力绝对是传统武术的不传之秘吧?古今讲发力的文字何止千万,可有一本书、一个人详细地交待过具体练法吗?《轨迹拳学》说,发力的物理模式是1080度三重涡圆,540度发力。540度还原。自古迄今,还有哪本书哪个人对发力比《轨迹拳学》有更清醒的认识、更科学的方法吗?

中国的十八般武艺。冷兵占了十七种。千百年来除了“长胜短、快胜慢、重欺轻、应节和拍”之外,有谁揭示过其他秘密?《轨迹拳学》公开“随形就势、同动近取、断不夺兵、回环攻击”十六字箴言,堪称千古绝唱,以此械斗,则名家刀枪尽如儿戏。

其他种种许多,暂不罗列。

《轨迹拳学》是一部工具书,它可以帮助众多的武术爱好者解决练习传统武术时所遇到的多种问题,任何一门武术一旦用《轨迹拳学》充实相关的内容,它马上就会令人刮目相看。因此,《轨迹拳学》是所有学拳者的良师益师,而绝不是拦路石、绊马索。

如果玄奘法师的法言真的应验的话,我想武林中一定会出现许许多多的“无眼人”。为什么?你看当今

武林,以种种不良言行及恶劣手段阻碍后学认识《轨迹拳学》的人是何其多呀!他们障人求轨迹拳学之正法,得无代代无眼之忧乎?

不不!但愿玄奘法师的话不会应验。我宁愿大师们的后代眼睛一个个都倍儿亮倍儿亮的,以便他们能清楚地看到《轨迹拳学》星火燎原。

问:据笔者所闻,你的一名弟子由警察蜕变成了罪犯。你亦因此备受指责。此事真相如何?

答:1992年12月中旬,一个叫周峰的青年到竹林长见识,经交手被我折服后,决定跟我学习武术。从1992年12月中旬至1993年2月底,一共在我身边有80天左右。

在此期间,周峰练功很刻苦,学习很认真,进步也很快。他在武术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见过的人有目共睹。

周峰是一个弃儿,自幼父母离异,他是被一个乡下老奶奶养大的。他读书不多,很早就四处流浪,基本上可以说是一个野人。童年的遭遇留给他太多的心理伤害,所以他的性格有时会很偏激。在与我相处的日子里,他逐渐变得平静了,并且很勤快。

当周峰学完全部课程后,正逢公安部门招收民警,他应聘合格就成了竹林派出所的一名警员。在竹林派出所工作期间。他积极肯干、认真负责,深得领导及同事好评。他多次出色完成重大任务,于1993年年底,他被竹林镇评为特大贡献者,荣获褒奖。

1994年5月,他离开派出所,到竹林镇的一家骨干企业负责保卫工作。1994年年底,他被评为该企业的先进分子,并受到嘉奖。

1995年春节之前,他到武术馆向我辞行,说是他找到了他的父亲,要回到父亲那里去。一个流浪儿终于有了家。我也很高兴。但是万万想不到的是,这一别竟然成了永别!

周峰回家后都发生了什么事,那已经是我全然无法得知的了。因为他走后就再也没有与我有过任何联系,当我再次得到他的消息时他已身在囹圄之中。案发后,刑警协查数月,竟没有找到周峰的一个亲人!

后来我才知道,他是因情杀人。他的未婚妻遭人,他和他的未婚妻消灭了那个人。死者是一个有身份的人,他可能没有想到一个乡村女孩在一个从小无爱的人心里是何样的分量,他也决不会料到这两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会拿命赌他们的尊严。大致情况是,在那女孩的屋里,周峰制服了那个人,而他的未婚妻则捅下了致命的第一刀。

杀人后他们分道逃跑,周峰很快落入法网,那个女孩则顺利脱逃。二十多天后,消失在大都市人海中的女孩得到周峰被捕的消息,她没有选择隐遁,而是立即坐车返回犯案之地,自投法网。归案后,她坚称是她先杀死了那个人,而在此之前,周峰已担起了全部责任。

他们同赴黄泉,据刑审人员说,他们都表示无悔。

不知是否真有阴曹地府,不知他们在那个世界是否还能相见。不知是否真的有来世,不知来世他们是否还能重逢。

周峰到竹林来的时候是一无所有,周峰离开我的时候是载誉而归。周峰离开我五年之后激愤杀人,我不知道凭什么说我该对他的犯罪负责?

一人犯罪一人当,杀人不过:头落地。周峰离开我五年后犯法归咎于我已属无道理可言,周峰一命抵一命,十二年之后还一直拿这件事埋汰老李,请问这世上还有没有天地良心?

十二年了呀。朋友!一大群人成千上万遍地死啃着这一件没影的事不放,吃了吐、吐了吃不厌其烦,难道你们不觉得自己的行为太恶心人了吗?当然了,十二年了才抓住老李这一点点短处,这说明找老李的污点实在是太难了!但是,难道找不出老李的罪过也要怪老李吗?

少年拳教案范文5

116400 辽宁庄河市第二实验小学四年三班 李毅

今天我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迎接英语班外教课老师上课,和真正的老外在一起上课,这可是n年才能一遇的哦!

到了英语班,Sophie说今天大家在外教课上,谁表现最好谁就会得到1000积分,我们每个人都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1000积分弄到手。

外教老师来了,抢积分的行动也就开始了。我们都很紧张,也很兴奋,紧张是因为我们怕表现不好受到批评,把1000积分拱手让给别人,兴奋的是终于能上外教课了,我们都很喜欢他。

今天的外教课很特别,主题是拳击。外教拿出了几个关于拳击动作的图片,我第一个举手,外教叫到了我,我大声地说出了答案,外教老师很满意,我也很自豪,因为全班只有我一个人会。

“Very good!”外教说道,我又和外教老师比赛打拳,因为外教老师以前曾是警察,功夫很不错,所以我一点儿也不客气,小拳头朝他的肚子飞快地打去,我几乎使出了全身的力量,外教却什么事也没有,难道他也会少林武功?我和外教老师练完拳击后,外教老师又开始演戏。只见他左手扶黑板,右手摁肚子,全班同学异口同声道:“onetwothree ……eightnineten!”Ohyes!

少年拳教案范文6

【关键词】武术;攻防假想;氛围;兴趣;水平

一、案例背景

笔者工作的学校为学生开设了21门涉及多学科、多年级的兴趣拓展课程。体育组通过该平台,在初一和初二两个年级开设了武术选修课程。初一刚入学的学生常常羡慕初二学长们的武术英姿,自己却在武术学习初期对武术基本功动作兴趣不高,又被复杂的成套动作打击了练习兴趣。根据实践结果来看,经过初一阶段的武术学习后,大部分学生在初二阶段有意愿继续深入学习;初一开学的两周内常常有学生转出武术选修课,转入其它选修课程,初二年级开学后基本不会出现转出情况。

二、案例过程

1.“假想攻防”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有没有看过武术主题的电影?

生:有,《少林寺》、《龙门飞甲》.......(学生七嘴八舌地回答)

师:像《龙门飞甲》主角那样在天上飞的功夫是夸张的结果,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少林寺里面,武僧一人打倒几个坏人的功夫是真实的,我们从武术套路开始学习好不好?

生:又学套路啊?我小学练过五步拳,一点用没有,没意思!

师:武术套路除了套路本身以外,还要再完成两步才能有电影《少林寺》里面那样的效果。在古代,师傅教徒弟武术,除了套路动作以外,还要教授动作发力,增加攻击的威力;教授每一招的使用技巧。徒弟学习完成后,师傅说到哪一招,徒弟就要立即使用出来,不一定按套路动作顺序的使用。电影里面常有徒弟比武快输了,师傅在边上说招式名称帮助徒弟取胜。这样的场景大家有没有在电影里看过?

生:看过

师:我们今天也来学习几个武术动作,同时教授发力和用法,同学们想不想学?

生:想(特别兴奋,跃跃欲试)

2.单个动作“假想攻防”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做拳、掌、勾;下面我们开始套路动作、发力训练和使用方法学习。右拳在腰间假设为状态一,出拳后右拳在远端假设为状态二,由状态一到状态二就是完成了一个动作,我们一起来。

师:一,双拳收于腰间;二,出右拳;走;一,收右拳,出左拳;二,收左拳,出右拳;一,二;一,二;大家一起叫口令。

生:一、二、一、二、一、二、一、二

师:出拳是为了什么?

生:打人(部分学生偷笑)

师:是为了攻击,假设前方有一个坏人,攻击,一、二,用力,一,二,加快速度

生:非常认真地练习

3.组合动作“假想攻防”

师:大家已经学习了本节课的全部动作,下面让我们检验一下成果,一起练。一,坏人冲过来了,震脚冲拳;二,坏人害怕了,逃跑了,乘胜追击,冲拳弹踢;三,坏人没跑掉,跳起来向你扑过来了,过肩摔接震脚推掌成高虚步推掌;四,坏人又跑了,推掌蹬踹;五,坏人转身想要抱住你,和你摔跤,震脚上步接弓步双推掌。

师:一,坏人冲过来了

生:震脚冲拳(一起喊)

师:二,坏人害怕了,逃跑了

生:冲拳弹踢(一起喊)

三、案例反思

1.精彩的演练展示可以诱发习武意愿

初一学生在选择自己的选修课程之前都会经历学校举办的选修课程介绍讲座,课任教师组织课程资源在现场以自由的形式向学生介绍课程的教学内容、目标、往年成果、评价方式等,便于同学们能够选到适合的课程进行学习。武术选修课程常常会邀请初二的学长们现场演练助阵,选择武术选修课的初一的学生们或多或少都被学长们现场展示的精彩演练所吸引,有的学生就是因为看了学长表演才最终选择了武术选修课程进行学习。

2.武术学习初期需要强化练习的兴趣

初一的学生羡慕初二学长的精彩演练,却对简单的武术基本功缺乏兴趣,明知精彩的演练就是由这些基本动作组成的,也仍然感到失望。普通中小学受场地层次、学习时长、学生身体素质等方面的限制,不可能像专业运动员那样进行腾空翻转之类的难度动作训练,学习内容多是简单动作的组合变化。而初二的学生在经过初一武术学习之后大多兴趣越来越高,学习和练习的意愿非常明显。所以武术学习,武术入门工作非常关键。

3.攻防氛围的营造可以有效促进练习

学生选择武术选修课后总是希望快点学到实战技巧或具有强烈武术表演韵味的武术组合,但是学习了相关动作后,怎么也做不出初二老学员那样美观的亮相。而这一差距容易降低学生武术学习的兴趣,最终可能导致学生丧失兴趣而转出武术选修课程。武术基本功动作比较简单,重在动作规格和动作发力定格,学生往往练习几遍后就会丧失持续练习强化的乐趣,学生知道自己大概学会了所学的动作,却不关心自己是否真的能做到有力量、有规格。因此,初一选修课的学生在武术学习初期处在了复杂的动作学不好,简单的动作不想练的状态。而简单的攻防假想给学生一个简单的攻防空间,忘记了基本功动作的简单,忘记了组合练习的高强度大负荷,提高了练习次数和练习质量。

4.技术水平的提高是维持兴趣的关键

少年拳教案范文7

【摘 要】“永春白鹤拳”具有防身健体的作用,有着丰富的武术文化内涵,将永春白鹤拳引入校园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武术精神,向学生推广、普及南少林五祖“永春白鹤拳的相关知识,传授基本技能,进而推动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永春白鹤拳;学习动机;教学组织工作;教学质量

永春白鹤拳是福建一大拳种,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拳理精辟,技法巧变,具有永春人文地域特性,它的特点是以鹤为形,以形为拳,弹抖劲力足,变化技法多,轻盈灵巧,形神兼备,历经300多年的传承,广泛流传于国内及东南亚各国,蜚声海内外,至今仍保留其独立完整的体系,是我国武坛中的一枝奇葩。

我们将永春白鹤拳引进校园,将其开发成体育校本课程,旨在进一步挖掘、弘扬宝贵的民族、民间体育资源,做好优秀中华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弘扬,关注学生的兴趣与需要。通过挖掘、研究、整理“永春白鹤拳”发展的历史、特点、内涵,系统、规范、科学地创编“永春白鹤拳”《校本教材》,将传统、古老的永春白鹤拳开发成深受学生喜爱的、易于推广健身功效好的地方教材,符合当前课改的精神,是对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这一课程的深入研究将对地方课程的开发起示范引领的作用,能更好地传承、发展“永春白鹤拳”这一优秀拳种,对促进儿童、青少年强身健体,提升校园体育文化,促进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必将使学校学校体育事业蒸蒸日上。

为了更好地开展永春白鹤拳的教学,在教学实践中,除了遵循一般的教学原则外,还要根据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来进行系统的、科学的教学,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

一、树立正确的习武动机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现代的学生因为课业的负担,很少有机会接触到永春白鹤拳,我们要积极引导,从思想上端正习武的动机。教师应认真组织学生不断深入学习理论知识,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永春白鹤拳的起源,发展和内涵,尤其要让学生深入掌握永春白鹤拳的特点、作用。只有不断地引导学生了解永春白鹤拳,使学生认识到永春白鹤拳特有的健身功效,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课前准备要充分

1.备教材

在上课前,老师要深入地研究永春白鹤拳的技术特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筛选难易程度适宜的教学内容,并注意教材的系统性,永春白鹤拳的基本手型、步型、腿法、身法等要作为基本功长抓不懈,《三战》与《白鹤亮翅》是一套较好的组合套路,编排严谨细致、科学合理、短小精悍、易学易练。教师可以将其引进体育课堂。在教学时要考虑基本动作与成套动作教学的比例,难度适中,制订好授课计划。

2.钻研教材

教师对所教学的内容要深入地钻研,充分掌握动作的要点、难点,只有这样在示范时才能做到准确优美,气势磅礴,用良好的精神面貌去吸引并感染学生。加之通俗易懂、生动、简练、形象的语言,更加激发学生纷纷效仿的良好的心理反应。

3.备学生

学生对拳术学习的热爱程度各有差异,水平也有所不同。有的学生有相当的功底,这样的学生稍加指点便可成为得力助手,成为教学中的体育骨干。在教学中抓住这些条件较好的少数学生严格要求,刻意提高,这使大多数学生找到学习的榜样,看到身旁的同学动作做的那么的优美,很多的学生都会不断的努力。对于协调、柔韧等素质差的少数学生采取多鼓励、指导,使他们不断发现自己的进步,从而树立习武的信心。

三、科学的教学组织

1.教法避免单一、固定

要使课堂气氛活跃,就不能仅用少数、重复的几种教法。例如学习手型可以综合步型、步法,配合形象化的语言,效果会大有提高,两臂侧上举的勾手,结合提膝平衡,谓之大鹏展翅,学生兴趣会提高。纠正动作也不一定教师亲自去做,人数那么多,累且不说,耽误时间是真,学生练习密度小,让学生自己去互相纠正,省时高效。

2.打破教学常规,突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当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动作后,让几个体育骨干分别带领学生发挥创造力自编小套路来表演。让学生去评判套路编排、基本功是否成功和扎实。这不仅能跃课堂气氛,巩固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而且更易建立浓郁的学习氛围。

3.加强课堂反馈,及时调整方案

基本动作及套路组合动作是经过多次练习,反复刺激才能掌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把握信息反馈,注意观察学生生理、心理及情绪的变化,才能把课堂教学组织的有条不紊,活而不乱。

4.改革考试办法,注重能力培养

考试方法可作如下改革:第一学年重点以基本手型、步型、基本动作考试为主。第二学年以教授的套路和自编套路为主,分值各占50%。第三学年把传统套路改编后传授给给学生或学生自学套路,仅作为考查课。这样学生不仅要学好规定套路,又要学习武术套路的编排原则和方法,将来升入高一级学校或走向社会,基本能自学武术而进一步提高,从而受益终生。

四、课后及时总结,汲取经验,不断提高

课后总结是课前准备的延续,是整个教学过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总结前次课的成功与失败之处,下次课才能够有所改进和提高,失败乃成功之母,只有在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用心去研究各个教学环节,使之更趋合理,教学质量才能不断在总结中逐步提高。

结束语

1.永春白鹤拳走进校园,走进课堂是一项系统的、科学的工作。在教学中,要根据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运用切合中学生实际的教学手段和科学的训练方法。要不断加强身体、心理训练,逐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少年拳教案范文8

关键词:踏脚,跆拳道,推广模式

1.前言

踏脚是依靠腿和脚来完成各种攻防动作,双手只起平衡身体、防护遮拦作用的泾源回族传统体育项目。最初的踏脚是一种攻击力强,动作难度高的回族武术;后来,逐渐发展成竞技、健身、娱乐和舞蹈于一体的民间艺术[1]。自1986年在泾源县被挖掘整理出来,经过20多年的普及、推广,踏脚从濒临灭绝走向发展壮大、从单一的表现方式步入多元化的发展轨迹,已经踏出了泾源、踏出了宁夏、踏进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但是,踏脚运动的辐射区域还仅限于宁夏地区,而影响的人群也仅仅是宁夏回族群众。反观同属东方技击运动的韩国跆拳道,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以惊人的速度风靡全球,2000年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并取得“世界第一搏击运动”的称号。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从跆拳道的发展模式入手,分析其成功之处,从而得出一些对回族踏脚发展有益的启示。

2.跆拳道推广模式对踏脚的启示

模式就是某种事物的标准形式或使人可以照着做的标准样式[2]。通俗来讲,就是从不断重复出现的事件中发现和抽象出规律并总结出解决问题的经验,可以节省时间,少走弯路,迅速制定出最优的解决方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文献查阅及总结,笔者认为:跆拳道推广模式是韩国进行跆拳道推广时的推广组织机构及目标、推广内容、推广策略的总和。因此,也应该从这三个方面对踏脚进行反思、总结。

2.1高效的组织机构及明确的推广目标

对跆拳道发展历史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跆拳道最初与世界其他武技一样,只是一项保家卫国、强身健体的武艺。但作为朝鲜民族特有的体育项目,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一直盛传于朝鲜半岛。而跆拳道真正走出朝鲜半岛,走向世界,成为“世界第一搏击运动”,仅仅是近几十年的发展成果,这与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及推广目标密不可分。其中以国际跆拳道联盟、国技院、世界跆拳道联盟为代表,它们目标明确,分工协作,为跆拳道的发展扫清障碍。如1972年国技院成立,其目标是全面管理和指导全国跆拳道运动事业,推动跆拳道运动在国内传播与普及,达到增强国民体魄、坚强其意志品质;向全球宣传跆拳道的优秀文化精神和普及合理的跆拳道技术,为民族文化发展和推广作贡献[3]。正是这些组织一次次有组织的精心策划而又不失时机地向世人展示与自我推销,才使得跆拳道逐步赢取了世界众多武迷的青睐。

研究踏脚20多年的发展历程,由于各种历史、社会、经济原因,至今也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其科学的发展。作为回族传统体育的组成部分,踏脚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运动,更承载着回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其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组织保障。这一点在其他传统技击体育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如:中国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协会;国际形意拳联盟等。因此,建议在踏脚的发展中,应该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制订出有关踏脚的发展目标和规划,进行科学系统的推广与传播。如:可以在发祥地泾源成立踏脚的技术研究机构,负责踏脚技击化内容、体育化内容、大众化内容以及健身化内容的研究;可以在宁夏率先成立踏脚协会,致力于踏脚发展的战略规划、推广传播等研究。

2.2推广内容的继承与创新

由于社会步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所有以攻防技击为本质的格斗术都面临这样的生存现状:人们不在需要掌握攻防技术保障自身安全,同时竞争压力提高、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很难有更多的余暇精力去从事复杂的体育运动。但跆拳道却中流砥柱、逆流直上,跨入奥运会的神坛。这一切源于跆拳道对礼仪、品势、技术的大胆继承与创新。无论比赛还是训练,跆拳道始终坚持武德的继承与培养,要求练习者“以礼始以礼终”,强调对外在表现行为的克制,使得习武者无时无刻都注意自己的言行,通过对点滴小事的追求,不断加深对礼仪的认识,达到言行合一的境界,给观者以健康懂礼、刚健有为、奋发进取的精神感召力。在品势方面,对原始复杂的套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内容精练,动作统一的表现风格。对于大多数业余爱好者来说,跆拳道更容易接受,更易获得一种成功的感觉。在技术上,为了区别于其他格斗术,更好的迎合人们追求简单好学、感官刺激的心理,剔除了手法上的一些繁琐动作,提倡力量强劲的对踢,这不仅符合西方体育思想的技击理念,更迎合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正是对礼仪的传承、内容的创新,跆拳道为自己开辟了新的蓝海。

踏脚最早起源于回族“弹腿”,古代属于攻击力强,难度较高的回族武术[4]。但自发掘以来,由于社会环境、生活方式以及西方体育的全球化,踏脚的推广内容备受争议。人们现在接触的踏脚绝大多数是以舞蹈的形式出现的,而媒体传播标题更是以“踏脚舞”替代传统意义上的踏脚,这种无意识的概念偷换,让人产生了这样疑问:踏脚是舞蹈还是武术?出现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对踏脚内容的继承和创新出现了异化。因此,在踏脚的推广中,应该在坚持技击本质的前提下,创新表现形式。本文建议踏脚推广内容的传承与创新可以从格斗技击内容、学校体育内容、大众健身内容、舞蹈表演内容四个方面、立体式的展开。如:相关部门应深入研究踏脚的攻防技击内容,制定相应的比赛规则,组织各种比赛活动,让世人了解回族踏脚的技击魅力;学校可以根据踏脚基本内容结合回族特有的礼仪文化,编制相应的体育教材,通过踏脚课堂锻炼青少年身心健康、传播回族传统文化;在大众健身活动中,可以根据踏脚的基本元素结合现代生活方式的特点,创编具有健身、娱乐价值的踏脚套路或踏脚操;在舞台表演内容中添加更多的格斗内容,为舞蹈的韵律美融入更多的阳刚美。总之,在推广过程中始终坚持格斗技击的本质,以不同的方式、丰富的内容,吸引更的人群参与其中。

2.3科学系统的推广策略

推广策略就是为了达到传播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方法和手段。跆拳道的世界扩张,也是推广策略的世界延伸。在跆拳道所到之处,我们都可以感受到:1、“道馆”的呈现形式:跆拳道馆如今已遍布世界各个角落,吸引成千上万的人去参与,道馆之间,则组成了一张巨大的传播网络,将跆拳道推广到世界各地;2、重视学校学生的传播效应:把学校作为向青少年传播跆拳道的主要基地,在韩国各类学校跆拳道都是体育的必修课,学校安排课时向学生介绍和学习跆拳道知识以及基本动作,使学生在强壮体魄的同时加深对跆拳道的理解;3、教练员的技术输出:针对竞技比赛需要和满足大众跆拳道修炼需求,分别外派教练员。一方面通过外派竞技教练员提高外方的竞技水平;另一方面,通过外派教练员培训大量的大众跆拳道教练员,进行开馆教学,满足大众跆拳道锻炼需要,促使跆拳道在国外迅速普及;4、重视比赛表演的直观传播:通过各地的跆拳道协会,组织一系列层次不同的比赛以及各类表演活动,使所到之处的人们对跆拳道产生直观的印象,激发人们的练习热情。

相比之下,踏脚的推广渠道显得势单力薄。现阶段,踏脚主要是以宁夏回族中小学为推广对象。在学校由于学生的年龄、时间以及安全因素的制约,踏脚很难充分展现独有的格斗技术和民族文化。渠道的单一,也使得踏脚的社会影响力受到限制,进而阻碍它的发展速度。因此,我们有必要打破常规模式,组建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向的推广策略。首先,注重技术输出:以传承人或教练员为技术核心,在体育人口密集的地方(少年宫、公园、学校)进行踏脚普及活动,提高踏脚的知名度。其次,侧重学校传播。不仅仅以中小学为推广基地,更要重视大学生的传播。因为大学生是社会新生力量的知识群体,在大学流行的事物,很容易得到社会的承认和效仿。再次,建立教学基地。在影响较好的地区,可以开设踏脚培训班,为踏脚爱好者提供学习、训练的场所;也有利于踏脚技术的传播以及民族文化的推广;最后,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比赛活动。通过比赛,为练习者提供一个自我展现的平台,提高练习者的技能和学习热情。同时,将比赛进行媒体传播,让更多人感受踏脚、了解踏脚,提升踏脚的群众影响力。

3.结语

跆拳道的发展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回族踏脚应从中吸取一些有利于其成长、成熟的东西,再结合自身的技术特点、民族特性进行组织机构、推广内容及推广策略改进和完善。这样才能体现回族传统体育的特色,进而适应大众生活的需要,促使踏脚的进一步推广普及。(作者单位:宁夏大学 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宗敏.《回族踏脚的发展困境及其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1(8)

[2]王同亿.《新现代汉语词典》[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2

少年拳教案范文9

武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早在古代就被人们称之为武学、武艺或国术等。它有着科学完善而丰富的理论,这一点足以让西洋搏击术望尘莫及。作为一个习武者应该文武双修,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这样才可能真正理解并掌握武术。但可惜并可悲的是,这一不争的事实有些习武者却不理解。最近,有位武术大师在某杂志上居然把一个老拳师教。徒弟只练拳不学理论,称之为“脱离苦海的真经”,而且还举出了不少例子。诸如说泰森就不懂拳击的理论,马拉多纳不懂足球之球理,菲尔普斯不懂游泳之游理等等,但并未妨碍他们当拳王、球王与泳王。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是,还举例说:“武术与烹饪、修理家电、踢球、摔跤一样,是一门技能而并非学问。做学问可以只通过读书动脑子来进行,身体不必参与。而学习技能则不然,技能除了练习,没有其它的途径可以掌握。”这种对武术的理解让人不敢苟同,让人不敢相信这些言论居然出自武术大师之口。拳谱日:“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练功不练拳,犹如无舵船。”拳理都搞不懂,何谈练拳?怎么练呢?那么,拳谱所说的是踢打擒拿摔?还是踢打擒拿跌?跌是什么?摔和跌有什么区别?没有理论知识你能搞清楚吗?《纪效新书》中讲:“鹰爪王之拿,千跌张之跌”。跌什么?怎么跌?所谓的跌,就是主动倒地的击法。在古代战场上或搏击中很少用摔,因为真正的实战中都是一招制敌的。即使是贴身近战中,也会使用插眼、击喉、肩撞、肘击、膝顶等重击把对手迅速击倒。很少有人使用费力相对速度较慢的摔法,这也是武术区别于西洋打法的重要标志。西方搏击多用于竞技体育,包括最近刚流行的终极格斗mma、职业摔跤、k1等等,看似激烈凶猛,非常刺激。但在真正的实战中,没人会把对手摔倒后再进行地面格斗,肯定会用最直接最快的速度把其击败,从这个角度来看,武术更加接近实战。其战术和理论,中国老祖先早就总结过了,所以把摔和跌分的非常清楚。我很想问问,这么精深的理论是学问还是技能?再如,形意拳十二形中的鸟台形、鼍形是什么?形意拳的十二形都是模仿动物的格斗技法象形会意而来的,如果你连是什么动物都说不清楚,那怎么练拳?如何去理解拳法的真意?如何能练好拳呢?泰森懂不懂拳理我没研究过,不能加以乱弹。即使他不懂拳理,也不能说明什么。我们不能把个例当做惯例,把偶然当成必然。试问拳击界有几个泰森?多少年出一个泰森?就如水浒传中的李逵一样,没师父教也能上阵杀敌。李逵之所以能成功,因为他叫李逵;泰森之所以成功,因为他叫泰森。换了别人行吗?武术之所以有魅力,它可以把弱者变为强者,使强者更强。通过科学的理论指导,系统严格的训练,可以培养出无数个泰森,无数个李逵。有益并科学的东西都具可复制性,并非偶然形成。这难道不是理论的作用吗?

至于说武术是技能而非学问,那就更让人啼笑皆非了。武术有着千年的传承,涉及广泛,内容丰富。早在《汉书》中就有记载武术的专业文章,共计三十六篇,专门讲武术的技击和技击案例。但很可惜,由于历史原因。此书内容已经失传了,只剩下目录流传于世。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及传统武术的一大损失。再如,《纪效新书》第十四卷中《拳经捷要篇》第十四讲云:“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势长拳,又有六步拳、猴拳、囵拳,名势各有所称,而实大同小异。至今之温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锁……山东李半天之腿,千跌张之跌,张伯敬之打……莫不先由拳法动身手。其拳也,为武艺之源。今绘之以势,注之以诀,以启后学。既得艺,必试敌,切不可以胜负为愧为奇,当思何以胜之,何以败之,勉而久试。怯敌还是艺浅,善战必定艺精。”古云:“艺高人胆大。”信不诬矣。《纪效新书》很系统,很全面地对武术加以详细阐述,从拳的种类、练法、技击,甚至是搏击的心理素质都讲到了,这些足以说明武术是一门系统完善,理论精深的“打”学问。词典中对“学问”一词是这样解释的:“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系统知识,也泛指知识、学识渊博。”数千年来,武术文化与其它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态,学识面涉及广泛,从历史背景、技击理念、训练方法、养生之道等等,都带着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烙印。诸如太极拳的阴阳论、形意拳的五行学说、八卦掌的八卦拳理等等。中国武术讲究动则生阳。静则生阴,以及动静、开合、虚实、刚柔、进退、起落等等,正是由这些看似矛盾其实统一的哲理,形成了高深的武术拳理。人的一生若想把这么丰富精深的武艺学完,几乎无法想像。有些人一种拳法都难练精,何谈中华武学呢。这种武术文化难道不是一门学问吗?过去的武林前辈授徒时非常注意理论教育,形意大师李仲轩口述的《逝去的武林》一书中讲到,当年尚云祥教他时,不管你懂不懂拳理,先让他背拳理拳谱,练着背着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即使这样有些人都学不会,何况若没有理论。李先生教形意拳讲究悟性,形意炼神不练功,有了神便有了功。他还讲到,三国时代的姜维文武双全,姜维曾对诸葛亮说:“丞相!文我不如您!武您不如我!”诸葛亮就与他比试大枪,结果姜维惨败,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贤者无所不能,一看就会,一会就精。若论三国时代的武功,诸葛亮也非泛泛之辈。比武比的就是悟性,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哪来的悟性可言。我们纵观历史,凡是能成大家,并能把自己的本事很好地传承下去的,鲜有目不识丁者。

现代武术的可悲之处就在于,习武之人自己都搞不清什么是武术,怎能让社会大众认可呢?我看不是武术不要理论,恰恰相反,应该把武术理论更加完善,更加丰富,更加普及,使国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进一步深层次的了解才是。暨南大学教授马明达先生曾说过:“我们的武术工作存在两大缺憾。第一是现在还没有真正建设好武术学科,教材不好,缺少一部很好的武术史,也没有真正像样的武术概论。第二个缺憾就是,我们在武术社会实践活动中,始终没有找到一个正确的立足点,始终在接轨和保留传统文化特点这两路之间犹豫不决。”马教授一言道破了现代武术发展的弊病,这正好验证了有着五千年文化底蕴、博大精深的武术,没有文化知识和武术理论是无法解读和传承她的。习练武术抛弃理论,全盘西化,就如古时候的“邯郸学步”,到最后只能爬着回家了。武术要发展,必须在把自己独特的优势保持住的情况下,吸取西方科学的管理模式和先进的训练方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