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实习课程论文集锦9篇

时间:2022-03-06 11:49:45

实习课程论文

实习课程论文范文1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看到,一方面大多数教育硕士很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在校学习期间刻苦努力,注意多方面提升自己,而另一方面教学的实际效果并不乐观,他们的学习多处于忙碌而盲目的“拿学分”状态,对实际教学的反思帮助很小。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硕士培养工作的深入开展。究其原因虽有多种,但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特别需要探讨。从教育硕士的学习状态、论文水平等方面来考虑,对课程设置的调整已经到了十分迫切的地步。

问题一:外语课程比重偏大,且应用性不强

在我国教育硕士课程设置计划表中,外语课的比重显得十分突出,开设学期为两学期,学习时数为160学时,占到了整个课时数的21%。作为研究生教育,要求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是无可厚非的,但在课程教学实施中,并没有突显出这门课程的应用性,更难以体现对教育硕士提出的“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的外语要求。尤其是第一学期,学生们把大量的学习时间放在英语上,学习的唯一目的就是通过考试。带着这种生怕过不去的担心忧虑,在专业课上似听非听的状态,必然会影响其专业课的学习,这对于仅有一学年脱产学习宝贵时间的教育硕士来说,时间与效率效果反差太大。

问题二:课程理论灌输多,针对实践研究少

教育硕士是带着一线教学中的许许多多困惑来学习的,他们渴望的课程是问题解决型的。“源自实践,高于实践”,这应该是课程设置的出发点。对比美、英及我国香港地区的教育硕士课程设置,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在教育理论课程与技能、方法类课程的设置上与我国有着明显的差别。比如,英国教育学位课程中,无论哪一学科方向,均没有单设诸如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一类的教育理论课程,而是将这些原理、规律、方法技术等基础知识有机地结合到了其他所有的课程之中。我国教育硕士从培养目的来看,需要更多关注的应是其教学实践的反思能力和教学技能的理论完善,因为教育硕士是从实践中来,还要回到实践中去。当然,理论学习是非常必要的,但脱离实际教学实践的理论学习并不都适合他们的具体情况。如果以为我们的课程越讲理论越解渴,就会偏离他们的实际情况,所以我们应该增加针对实践的研究性课程以适应实践需要。

问题三:学科交叉课程存在不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具体设计了文理科综合课程“科学”和综合课程“历史与社会”,以及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设计了综合的“艺术”课程。这样的背景对实施此类课程的教师提出了学科知识上的更高要求,即需要这些教师具备学科交叉的知识结构。对于以现任中小学教师为培养对象的教育硕士课程,在课程设置中提供一些学科交叉课程,帮助其获取在进行实际教学中所需的交叉学科知识,反映基础教育中这种变化的需要,是应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忽视这种需要,必会在课程设置的完整性上存在不足。

问题四:课题研究及论文撰写中存在误区

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在《关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标准的规定》中指出:教育硕士的论文“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要运用现代教育基本理论和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结合所学专业对基础教育改革与中小学教学、教育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策略或方法”。在我们接触到的教育硕士学位论文中,有一部分偏重于理论性研究,而不是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出发,他们丢掉了自己的优势,还以为如此研究才能显示深度;还有一部分论文缺乏理论性,如同教学经验总结。另外,由于平时缺乏教学研究和论文写作经验,论文格式、结构等不太规范,这都影响了学位论文的质量。

依据教育硕士培养目标对课程设置提出的原则,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要求出发,结合近些年给教育硕士开专业必修课的体会,针对目前教育硕士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比国内外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情况,提出以下课程设置及改进的建议:

建议一:教育硕士课程总体设置构想

在原有公共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的基础上,增加跨学科课程和教学实践研究课程。设置“跨学科课程”的目的在于打通学科界限,丰富教育硕士的知识素养,拓宽他们的单一学科领域,为适应中小学课程综合化对教师提出的具有多门学科知识基础和综合能力的必然要求,构建一个获取的平台。此类课程主要内容设想为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艺术类。人文社科类供艺术方向和理科方向教育硕士修读,具体应包含文学、历史、哲学、法律、经济等基础知识内容;自然科学类供艺术方向和文科方向教育硕士修读,具体应包含数学、化学、物理、地理、生物等应用性基础知识内容;艺术类供文理科方向教育硕士修读,具体应包含音乐、美术、体育、艺术与设计等基础知识内容。设置“教学实践”课程的目的在于把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紧密联系起来,互相促进,更好地促进教育硕士的专业化发展。

建议二: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分类构想

对公共必修类课程的设想:在原有政治、英语、教育学原理、教育方法和研究等课程的基础上,调整课时比例、课程内容。首先,减少英语课的学习时数,并开设专业英语,包括专业词汇,阅读、评价专业外文资料的基本方法与步骤,英语专业论文的撰写等内容,以增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其次,调整教育类课程的内容与比例,增加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联系的教育理论内容,引进新的教育理念,以调整教育硕士的教育观念。其三,增设一门计算机辅助教学课程,作为教育硕士的公共必修课程,以多媒体课件制作,计算机辅助教学、互联网远程教学等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应用现代技术实施教学的能力。

对专业必修类课程的设想:加重学科教育类课程,对学科专业课程应删繁就简,增加课程容量,突出重点,充分体现学科的前

沿知识和研究成果,减少课程比重。

对专业选修类课程的设想:可考虑打通各方向封闭开设的局面,学生可在任意方向选修专业选修课程,甚至打通教育硕士与其他研究生课程。在可能的情况下,修读全日制研究生的某些课程。

教学实践的设想:应对教育硕士教学实践的学习时数和实践内容进行具体的要求,为教育硕士提供对中小学各阶段的专业经验和实践经验的了解,以弥补我国现阶段教学中教师各管一段,缺乏前后了解和上下衔接的意识漏洞。具体应包括在有经验的中小学教师指导下,有组织的听课、备课、有效的课程教学管理、实习课、学生作业评定、教学实践和研讨以及自我评价等实践活动。

对跨学科课程的设想:此类课程设想为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和艺术三种类型,分别提供给非本领域的教育硕士修读。

建议三:教育硕士课程实施构想

对于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不仅要关注其结构是否合理、能否反映其课程的价值和体现课程的预期目标,同样需要关注的是在课程设置改革的基础上,打破旧的以传授知识、讲解理论为主,学术气味浓厚的课程实施方法,在提高教育硕士教育教学理论的同时,以实施训练型和研究型的课程来培养他们高层次的学科教学能力、教学艺术和教学研究能力。

其一,从课堂教学入手,打破施教者“坐而论道”、“满堂灌”、“一讲到底”的传统授课形式,通过学生自学、课堂讨论、教授释疑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开放性,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加强课堂教学的双边互动,尤其是在教育类课程和学科教育类课程中广泛采用专题讨论、案例教学的方式,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把以往以知识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以主动探求知识、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借助教育硕士已有的经验激发学生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对教学的创新能力,使学生掌握教育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教学科研意识和能力。

其二,在教学实践课程的实施上,突破大学的课堂局限,深入到中学,组织教育硕士进行教学观摩和研讨,通过真实的教育实践活动,综合训练他们的教学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对已有的技能进行改造和完善,以适应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新要求,同时提高各种现代教学培训手段,进行教学的模拟实践,为他们提供及时、直观、全面的反馈,为他们直接观察认识自己的教学活动,进一步分析研究教学技能和细节提供现实的基础,提高训练效率、改善培训效果,真正把教学实践放到重要的位置,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完成“实践一理论一实践”的循环。

其三,真正将教育硕士论文过程作为课程来加以实施。教育硕士的论文过程是一项重要的课程学习过程,教育硕士的论文不仅要反映其学术的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在其论文过程中,通过导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写作过程,培养他们的研究意识和科研能力,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同时也会使他们在将来的教学中更好地指导中小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论文写作”课的实施过程,促使教育硕士在课程结束之后,学会梳理、总结、提炼,学会用正确的观点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科学地、清晰地、系统地、符合逻辑地加以表述。

建议四:教育硕士课程评价构想

实习课程论文范文2

南印第安纳大学认为,教学是一种实践的职业(aprofessionofpractice),教师教育必须将未来教师培养成为专家性实践者(expertpractitioners),而实现此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就是通过临床实践(clinicalpractice)。[6]因此,南印第安纳大学特殊教育专业特别重视实践课程,使得实践课程成为课程设置的主体。仅拿专业教育课程模块中独立设置的实践课程来说,其教学实践类课程的学分为21分,占专业教育课程模块总学分的38.9%,将近40%。同时,为了保证实践课程发挥更大的作用,南印第安纳大学特殊教育专业尤其注重从整体上来构建实践课程体系,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1.从纵向的时间维度看,南印第安纳大学特殊教育专业独立设置的实践课程贯穿学生大学四年学习始终,并随着时间的推进,实践课程内容呈现由易到难、逐渐深入的过程。南印第安纳大学特殊教育专业实践课一般分为独立设置的实践课程和体验学习。核心课程模块中的教育见习类和专业教育课程模块中的教学实践类课程都属于独立设置的实践课程。按照教学计划,这些独立实践课程开设的顺序是:教师教育体验、小学或中学教育探索、小学和中学特殊需要实践以及专业教育习明纳和监督下的特殊需要学生教学。教师教育体验旨在通过参观中小学,使得学生获得对未来工作的初步印象。小学或中学教育探索要求学生通过现场体验探讨儿童发展的概念、学习理论、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以及从事有关儿童成长、发展和文化习得的研究。小学和中学特殊需要实践课程则旨在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获得特殊教育教学的相关知识、技能。专业教育习明纳和监督下的特殊需要学生教学课程相等于我国大学的教育实习,目的在于使学生全面体验课堂教学、开展课堂教学活动、锻炼和形成教育教学能力,成长为一名专业教师。这四类实践课程分别被安排在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开设。总之,从初步体验、熟悉中小学到对学生的认识,再到教育教学技能的掌握,最后到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全面体验,南印第安纳大学特殊教育专业的实践课程目标在整体性上表现出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过程,反映了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有利于学生的专业成长。2.从横向的维度看,南印第安南大学特殊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呈现出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之间整合的特征。首先,在同一门课程中整合理论知识学习与体验学习。南印第安纳大学特殊教育专业的体验学习基本上覆盖所有的课程,而且类型多样化,包括嵌入式体验(EmbeddedExperience)、教育见习(Exploration)、现场体验(FieldExperience)。现场体验又分为师徒制体验(fieldexperienceinvolvingtutoring)、指导性体验(GuidedFieldExperience)。按照课程教学要求,这些体验学习包含在各门理论课程中,与理论知识学习同时进行。比如,“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课程的学习要求是,本课程“要求进行现场体验”。其次,整合理论课和教学实习课(Practicum)。比如,“特殊需要教学策略II:中学”课程学习的要求是“,同修课程:‘特殊需要法律和当代焦点’‘特殊学生的评价、干预、教学设计‘’合作伙伴关系‘’特殊需要实践II:中学’”。可见,体验学习与教学实习课程被视为一种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手段,与理论知识学习俨然构成一个整体。理论学习和体验学习的整合,有利于职前教师通过实践理解、感悟理论,借助理论反思、解释实践,从而使其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以及形成反思的意识和能力。再次,教育实习课程的整合。“监督下的特殊教育需要学生教学”是一门持续16周的、全日制的以体验中小学课堂为内容的实践课,相等于我国大学的教育实习。“教育发展习明纳”则是一门反思性研讨课,它致力于“密切联系跨学科知识和教学实践。通过研讨专业教师遇到的现实问题来整合大学核心课程、学科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知识”[9]。按照教学计划,这两门课程同时在第8学期开设。在教育实习期间,学生一边在周日从事课堂教学体验,一边在周末参加专业习明纳。课堂教学体验和反思性研讨的整合,使得学生能够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借助反思促进教学,从而有效地培养其反思教学的能力,不断地促进其专业成长。

二、启示

(一)完善课程体系,为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完整、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师范生胜任教学岗位、专业发展的基本保障。而完善、科学的课程体系是构建师范生完整、合理知识结构的唯一途径。我国高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课程体系不完整、缺少学科课程。有的学校既是开设了学科课程,也存在学科课程数量有限、课时偏少的现象,从而使得师范生毕业后无法胜任学科教学。二是通识教育课程“不通识”或“通识”程度不够,自然学科、人文学科的课程数量和课时严重偏少,缺少数学、人际交往、写作等课程,无法将师范生培养成为一个“全人”。三是课程设计依然沿袭学科的思维模式,专业基础课程占的学时较多,且未能与专业课程进行很好的融合,导致课程结构不合理、内容重复较为严重的现象。四是课程之间缺少关联或关联程度较低,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通识课程知识和专业课程知识之间存在割裂的现象。鉴于此,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完善措施:第一,在专业教育课程中,增设学科课程或增加学科课程的数量、课时,形成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学科课程在内的完整的特殊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以克服目前特殊教育专业“指向性不明”,学生无法胜任学科教学的弊端。第二,在通识教育课程中,增加自然学科、人文学科的课程数量、课时,增设数学、写作、人际交往等课程,使得通识课程具有真正的“通识”特征。第三,摒弃学科思维,坚持实用原则,调整和完善专业教育课程内容和结构。首先,取消专业基础课程,将其内容融入到相关的专业课程之中,形成综合课程。比如“,特殊教育研究方法“”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等等。其次,围绕“特殊需要学生“”特殊教育教学“”特殊需要学生管理“”特殊教育实践”四个主题分别组织相应的课程,分别组建四个课程模块,构建清晰的课程结构。最后,在课程教学上,实行项目教学模式,分别设置通识教育、特殊需要学生、特殊教育教学和特殊需要学生管理、特殊教育实习四个教学项目,循序渐进地对师范生进行养成教育。关注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建议建立项目教学考核制度,规定相应的项目考核标准,学生只有完成一个教学项目的学习,经考核达到该项目的考核标准,才有资格被允许进入下一个项目的学习。

实习课程论文范文3

(商丘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河南商丘476000)

摘要:实变函数论是大学数学专业本科课程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从上好第一节课,增强课堂趣味性,有计划地适当布置小论文题目等方面探讨如何改进实变函数课程的教学方法与实践,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课程改革;教学实践;实变函数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012-02

基金项目:商丘师范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3jgxm33)

实变函数论是微积分的进一步发展,十九世纪初数学家逐渐发现分析基础本身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理论实变函数论.它渗透到数学内部的各个分支中去,起着重要的作用.实变函数论是大学数学专业本科课程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较强的逻辑性,需要有一定的分析、代数等基础知识,一向被学生认为是最难学的课程之一.许多数学专业的本科生都对这门课不感兴趣,甚至望而生畏.近年来,针对这种现状,很多的学者就实变函数课程的教学与实践,进行了不同方面的探讨,同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的不同程度的改革,见文献[1-5],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效果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实际效果还远没有达到预定的期望.作者根据身在教学第一线的工作经历,主要从要上好第一节课,课堂增强趣味性,课下有计划地适当布置小论文题目等方面对如何改进实变函数课程的教学方法与实践进行了探讨.

1上好第一节课

实变函数论因其高度的抽象性一直深受学生的惧怕,并且学生普遍有这样一种困惑:实变函数论课程那么难,那么抽象,它对将来的工作和生活有什么作用?而许多教师迫于课时紧张,在教学中忽视第一节课整个课程的结构及发展,与其他课程的联系的介绍,直接或简单介绍后直接进入主要内容的学习.学习目的不明确以及学习上的畏难情绪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实变函数的热情和效果.通过第一节课也就是绪论课的学习,可先让学生对本课程有个大致的了解.理解是以旧知识、旧经验为基础的,由于实变函数论课程是数学分析基础课的进一步升华和延伸,首先说明实变函数论是在分析基础本身出现问题的基础上产生的,如对某些很简单的函数像[0,1]区间上的dirichlet函数,在Riemann意义下不可积.为解决出现的这些问题,需要对Riemann积分进行改进.Riemann积分的思想主要是对函数的定义域进行分割,Lebesgue采用了对值域进行分割来建立积分理论的方法,由此产生了Lebesgue测度理论及积分理论-实变函数的核心内容.通过类比将实变函数中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与数学分析中的相应部分尽可能紧密地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说到学习这门课有什么作用,从知识本身上说,对数学系大学本科阶段开设实变函数论这门课程是很有必要的,但这门课比较抽象,所以放在大学三年级来开设.不管是他们以后要在数学方面或是转到物理等其他方面继续深造,或者是去工作都是非常有用的.首先这是做理论研究和技术工作的基础;从学生自身上说,另外,通过学习这门课其实是对原来学习分析、代数、几何等知识的升华,帮助学生对以前的知识理解的更透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简单点说就是可以使人变聪明,这话学生爱听.

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尽可能地拉近学生和实变函数的距离,使他们在心理上对实变函数有一些亲近感,让学生感受到实变函数的具体和魅力,重要性与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热情和兴趣,从而努力学好它.

2增强趣味性

在上好第一节课的同时,学生已经对实变函数课程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在接触到具体内容之后,也会逐渐感到内容抽象,可能还会觉得枯乏难懂.因此在课堂中要适当的加入一些形象化语言,一些历史小故事等,增强学生的积极性,调节课堂氛围,增加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讲解集合论这一章时,可以讲解一下康拓的生活遭遇,当时他所建立的集合理论,连续统假设不被数学界所认可,并本人受到了攻击.这对一个充满激情的学者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以至康拓出现了精神问题,后来在精神病院死去.后来,他所创立的集合理论,还是被世人所接受并被肯定其价值.让学生了解一些实变函数相关知识的一些历史小故事,增强他们了解该课程的欲望,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实变函数某些概念往往以“似是而非,似非而是”而难以理解,有时候可能会让学生莫不着头脑.如在集合的基数学习时,自然数很多很多,学生总感学自然数与实数一样多.除了数学的公式严格说明的同时,可以将其更形象的说,自然数相对于实数犹如一大麻袋的硬币投入整个大海.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提高学习的效果.

3适当布置小论文题目

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重点在于创新,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兼备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素养.虽然在绪论课的学习中,通过对比实变函数论与数学分析的紧密联系,学生在直观上已有所了解,并通过增加小故事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有些学生从心态上,认为这只是一门课,所以应付,缺少主动性;此外,有一些学生在修这门课的同时面临着将要考研的压力,而研究生入学考试中,该门课不作为考试内容,从而也致使对这门课程的重视不够.以往“实变函数”课程教学往往采用“满堂灌”式的板书教学,课堂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签于这些现状,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让其真正的参与进来,提高他们对这门课的重视,我们还采取有计划的布置小论文题目,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培养他们的兴趣,同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多角度考虑问题,总结知识点的能力.这些,对他们以后作毕业论文设计都是很有帮助的.有计划的布置一些小论文题目,作一下知识总结或者是谈一下心得体会,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空间,更能展示他们的考虑问题,总结知识的能力,展示他们的才华.一个人对一门课程学得好与坏不是简单的表现再考试卷面的成绩上,而最重要的应该是对该课程的整体理解上,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无论是在知识上,还是在学习知识、传授知识的能力上都有所提高.

以上是我们从“实变函数”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其教学方法的一些改进与实践方式,从学生的反应来看,有一定的效果.我们也想通过这种教学实践,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是长期坚持的结果.此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可能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参考文献:

〔1〕倪仁兴.浅议实变函数与数学分析间的联系[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1,21(3):93-97.

〔2〕高文华,郭继东.实变函数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3(2):58-61.

〔3〕刘晓波.“教学做合一”理论在实变函数课程教学中的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13,110(4):82-85.

〔4〕刘晓波.漫谈实变函数课程的教与学,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J].2012,32(10):118-119.

实习课程论文范文4

黑龙江大学档案学自2004年被授予硕士点后,八年来培育近百名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就业情况以省内居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高校为主。通过学生的录取以及就业情况,加之师资力量的不断充实,其课程体系设置也在不断地发展完善。黑龙江大学档案学专业归属于信息管理学院,体现学科一体化的优势,“这种学科之间的融合不仅体现在教学目标上,而且体现在专业课程的设置和课程内容的讲授上,但是在课程体系充分考虑到学科之间共通性的基础上,还要特别注意档案学学科在课程体系中的独立性问题”[1]。黑龙江大学硕士培养计划采用学分制模式,学生在校三年共修学分不少于35分,其中包括公共英语5分,公共政治4分,必修课21分,选修课5分。第一学期以公共课为主,除了研究生学院开设的公共英语和公共政治,还需修两门专业基础必修课,其一为信息资源管理理论课程,其二为组织管理与文档管理课程。作为档案学专业的入门课程,上述两门课程分别从信息学及管理学为切入点,引导档案学硕士,特别是跨专业考生明确档案学专业的学科属性、学习目的、学习方法,朝着正确的方向规划档案学课程的学习,并为接下来的专业学习夯实基础,提前掌握专业领域的学习技能。第二学期除了继续学习公共英语,以专业理论课为先,分方向选修课为主(黑龙江大学档案学硕士研究方向分为档案学基础理论、信息资源管理)。其中:档案事业管理理论与实践、档案学理论研究为学位必修课程;档案学名著选读、中外档案事业发展比较研究为档案学基础理论方向学员必修课程,信息资源管理方向学员选修课程;信息法规研究、数字档案馆研究为信息资源管理方向学员必修课程,档案学基础理论方向学员选修课程;VB程序设计为学位选修课程。第二学期是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深入系统地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的阶段,是整个研究生学习期间的主修课程,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钻研的学习阶段。第三学期开设的五门课程均为学位选修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及兴趣爱好,选择想要深入研究的课程进行学习。每学期专业课结课以撰写结课论文为主要形式,VB程序设计课程、动态网站开发建设课程为上机考试。在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后,第四学期院系组织进行毕业论文的开题工作,第五学期学员的主要任务便是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调研等形式正式进入毕业论文的写作阶段,并为第六学期的论文答辩以及择业做充分准备。

档案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创新

(一)设置符合社会需求的教学模块

从档案教育与社会需求的供应链角度看,高校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毕业生应对社会需求的能力,反之,社会需求也正促动着高校的教学课程设置向前发展。很多用人单位为减轻培养人才的资源,直接录用有一定工作年限的往届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应届生就业率,因此,高校在设置研究生课程之时,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培养目标,按照既定的目标开设课程模块。笔者认为,高校应按照就业方向将原有课程整合为相对应的模块,例如现代公文管理与处理系统模块、档案学理论研究模块、办公自动化模块、电子政务模块、电子商务模块、档案信息化建设模块、数字档案馆研究模块、电子文件模块等。其中,档案学理论研究模块为档案学硕士通学课程,其他各类模块可由学生依据兴趣爱好及发展方向自行选择,模块内的所有课程为该生必修课,各高校可根据学校特色、区域特色、师资力量有计划地进行课程模块整合。

(二)加大选修课的比例、扩大选修课范围

目前,我国28所开设档案学硕士点的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各有利弊,就黑龙江大学档案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而言,专业课比例明显高于基础课,学生仅在第一学期接受一门信息资源管理及一门组织管理课程,除了英语、政治两门公共课,均为档案学专业课,且在35学分的前提下,选修课程只需得到5分即可。“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信息学院档案与文件事业专业求该专业硕士须修满40学分,其中至少24学分须是信息学的课程;密歇根大学信息学院档案与文件管理专业硕士生须两年内修满48学分;美国匹兹堡大学信息学院档案、保存及文件管理硕士专业要求须修满36学分,共计12门课程;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信息学系档案学专业信息学系要求档案学硕士须修满19门课程,共76学分”[3]。可以看出,同样在学分制教育背景下,美国高校的学分明显高于我国,而且门类多样,选修课比重也高于我国。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图书、情报、档案学科的交叉性日渐明显,扩大选修课的范围,将信息理论、信息技术、文秘、历史、管理等方面课程融入到档案学的课程设置中,既可以拓宽硕士研究生的知识面,同时也能使学生在选修课程时,提前为毕业后的择业作前期规划,并有目的地学习专业知识。

(三)增设实践课程以及实地调研课程

实习课程论文范文5

[关键词] 课程论文 药物化学 教学改革

药物化学(Medical Chemistry)是建立在化学学科和医学、生物学科基础上,设计、合成新的活性化合物,研究构效关系,解析药物的作用机理,创制并研究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药物的一门科学。它是一门历史悠久的经典学科,具有丰富的内涵并涉及广阔的研究领域,其主要工作是发现与发明新药、合成化学药物、阐明药物化学性质、研究药物分子与机体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在创制新药中,药物化学对后续学科的研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药学研究领域中的带头学科。

药物化学是制药工程、药物制剂和药学等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内容广泛,涉及面宽,交叉性强,学科发展快,药物分子的结构复杂,这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影响学习效果。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具备了内在的学习兴趣,学习行为才能持久、高效。因此,根据药物化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我们想到了通过设置课程论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让学生主动地去探寻感兴趣的药物化学知识,进而强化药物化学的理论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并且还把课程论文作为课程的考核方式之一,将课程论文纳入学生的成绩评价体系当中,和理论考试成绩一起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手段。从而进一步的调动学生学习药物化学课程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通过几年来在教学中进行课程论文的实践,我们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也发现了一些不足。本论文主要就课程论文在药物化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索。

一、设置课程论文重要意义和作用

论文是对课程的综合考察,论文的写作是一种复杂的劳动,不但能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能加强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布置和课程学习内容相关的题目,学生查阅大量的中文及外文文献,然后根据对论文题目的理解,对文献资料进行筛选,提炼出相关内容,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概括,归纳,总结,撰写书面的论文,制作电子讲稿,并进行口头的报告。为了要把某个问题讲清楚,学生必须综合运用该课程甚至其他课程所学过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阅读科技期刊和学术专著,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查、阅、写”的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在运用理论分析思考问题的同时,让学生制作电子讲稿,每个人做一定时间的学术报告,还锻炼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语言表达交流能力,这样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当今社会需要的正是具有各种能力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课程论文的写作应该说是一种操作性比较强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方式。

通过在药物化学课中进行课程论文的尝试,我们发现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比较欢迎,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学生对这种教学及考核方式投入了很大的热情,不少同学,都把这种实践作为对自己的一次锻炼机会,认真的调研文献,然后提炼总结,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不但对药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掌握,同时还了解到了原理的实际应用,将抽象的概念与实际的科研成果联系起来,使他们对药物化学这门课程更感兴趣,也加深了对学科的了解和热爱。有些同学在论文中还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新见解,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可以说课程论文在药物化学课程中的实践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二、药物化学课程论文的写作要求和评价目标

在将课程论文这种教学方式运用到药物化学课程的具体实践中,我们首先建立了明确的课程论文评价体系,将课程论文的考核纳入了学生的成绩体系,最终药物化学这门课程的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和课程论文的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课程论文成绩占40%的比例。并由老师制定出了明确的课程论文的写作要求和评价指标(见表1)。

课程论文要求和评价指标主要强调参考文献的质量、数量,对原始文献的分析、归纳与整理,对本领域研究结果的高度概括性,论文质量,论文格式,论文文字表达的流畅性。将课程论文写作纳入药物化学理论教学的评价体系,主要目的是希望学生在查阅相关文献过程中,主动了解该领域的研究概况,激发他们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由于学生初次涉足药学专业课程,缺乏专业试验操作技能和试验设计知识,所以课程论文形式以总结归纳相关领域研究现状和进展的综述论文为主。

三、药物化学课程论文题目的拟定

药物化学既要研究化学药物的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又要了解用于人体后的生理、生化效应。在创制新药中,药物化学提供后续学科研究的物质基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兴趣,进一步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我们在把握每年药物研发领域的热点基础上,拟定了多个方向的题目,采取自由选题的形式,学生可以在给定范围内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题目,进行深入研究,撰写论文(见表2)。

四、课程论文的教学效果及不足

通过将课程论文引入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和考核体系,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包括如下几点:(1)将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探索创新。课程论文的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药物化学的热情,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不是单纯的被灌输,而是主动的获取;(2)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文献检索查阅能力,归纳整合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科技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3)加深了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

课程论文是对传统教学和学习方法的改革,无疑是有助于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当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学生存在着查找资料不完全,思路不够开阔,对专业术语表达不够准确,英文摘要无从下手及论文形式不规范等,还需要不断探索改进。

参考文献:

[1]仉文升,李安良.药物化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习保民,张鹏鹂.药物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10(6):669-671.

[3]徐德培,刘楚群.高校本科课程论文研究[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24(10):76-77.

实习课程论文范文6

关键词:水文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实践教学

《水文学》是建设部高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推荐课程,有些高校把它设为专业必修课,也有的把它设为选修课。该课程针对土木工程专业的特点和需要,阐述水文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重点从土木工程对水文知识的需要角度出发,将水文学知识、理论和方法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应用于土木工程中。但从实际教学实践来看,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似乎并不十分重视该课程。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大部分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只对土木工程专业主干课程感兴趣,而对《水文学》课程则学习积极性低,学习效果差。进一步分析,造成这种教学被动局面的根本原因,一方面固然有学生认识上的问题,但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更重要的方面,还在于该课程的教学问题。

鉴于此,本文试从《水文学》教学内容编排、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探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本课程的教学更好地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

一、改革教学内容编排,将理论知识与课程实际应用紧密结合

《水文学》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水文和桥涵孔径及冲刷计算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计算方法,并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课程以理论研究为主,如降水、蒸发、下渗、产汇流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又十分强调应用方法的掌握,如相关分析方法、桥涵孔径设计等。

《水文学》教学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的综合化趋势,是现代科学技术交叉综合整体化发展趋势的必然体现。一方面讲授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更多的、特别是综合性实验技能,从而锻炼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既不能面面俱到,导致课程重点内容不突出,学生抓不住课程的主线和重点,也不能出现基本知识点的断链情况,从而导致课程内容不连贯,人为增加学生学习课程的难度。据此,笔者试提出教学内容的编排建议如下:

1 绪论,含《水文学》的教学内容与任务及其与土木工程的关系。2 河流水文,含水文学与水文测站,降水的观测与流域平均降雨量计算,蒸发与下渗,径流的形成及表示方法,水文循环和水量平衡,江河水位、流量、泥沙观测及资料整理,水文资料的收集来源。3 水文资料统计分析方法,含统计分析的任务和方法,现行水文频率计算方法一适线法,相关分析方法。4 设计洪水推求,含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小流域设计洪水推求。5 桥涵孔径设计。6 实验与实习,含水文测流实验、水文站实习与上机实习等。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1 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

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水文学》课程内容的理论性强,因此应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2 采用启发式教学和反馈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教师在授课时要提纲挈领,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鼓励学生通过互助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教师在其中只起引导作用。

进行启发式教学就要把全面、系统地讲授教材内容改为首先向学生介绍本章节知识结构框架,然后讲授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学需要适时设置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例如在第八章产流机制学习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有时候降雨能使河流水位上涨,有时候却不能使河流水位上涨。要回答这个问题,引入学习本章第一节降雨的损失、截留和填洼,部分水分到达地表后,就是包气带对水分的分配了,于是接着学习第二节包气带及其结构和第三节包气带水分动态及对降雨的再分配作用。分配过程中就有可能产生径流。哪些情况产生径流呢?于是进入第四节的学习,产流的基本物理条件。启发式教学,剖析章节知识结构框架,学生学习自主性明显增加。

为了解决课程内容多、课时紧的矛盾,对某些章节的内容可采用反馈式教学,课堂上只讲基本内容、基本思路,让学生自学并定期反馈自学情况。如植物散发是流域蒸发的一部分,但植物散发原理规律学生在之前的课程中已了解,可以提示性讲解。

3 采用以多媒体教学为主、传统板书为辅的教学手段

《水文学》课程涉及很多抽象概念、空间概念和动态过程。教师用传统的板书教学很难将这些概念及过程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而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抽象的解释直观化。比如在“降雨径流形成过程”一节的教学中,用三维动画演示蒸发

水汽输送一降雨一下渗一径流形成的整个过程,就会让学生对比较抽象的内容有一个比较直观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经过教师的进一步讲解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常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大大地改进了课堂的授课效果,提高了教学效率。

但是对于需要演算、推导过程的基本理论内容,比如讲解新安江模型时,虽然用多媒体教学速度较快,但学生难以跟上推导过程,这部分内容用传统的板书教学,条理性好,速度慢,使学生学得更扎实。

4 适时运用案例教学法

“设计洪水推求”这一章应用性极强,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要根据情况适时运用案例教学法。在对这一章进行教学时,由于是叙述性的内容,表面文字没有什么难度,照本宣读不仅枯燥乏味,最重要的是学生不能领会它的重要性,所以笔者通过一些具体的工程实例来讲解,在这章内容结束后,就让学生分小组直接参与到“××小型水库设计洪水推求”工程项目中来,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对教学内容的学习掌握也就更有效。近年来,笔者已经陆续籽“频率分析”、“暴雨强度公式推求”、“小流域的暴雨洪峰流量计算”等方法、技术结合实际应用传授给学生,并收到了实效。

5 课外查阅资料和课堂讨论相结合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针对目前水文学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开展不同专题的讨论,分成4~5组,组织查阅相关文献,通过阅读论文、科研报告,使学生对水文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所了解,同时,也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各抒己

见,学生真正感受到本课程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

三、加强和改进实践教学环节

《水文学》课程的实践环节分为课间实验(2学时)、上机实习(4学时)与课程实习(1天)。为了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笔者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编写了切实可行的《水文学实验大纲、实验指导书》和《水文学实纲、实习指导书》,提前将实验、实习计划和指导书发给学生,让学生提前熟悉实验、实习内容。同时严格考核标准,实验、实习均按百分制评定,课间实验根据考勤、态度、外业及上机操作熟练程度、实验报告内容等进行考核;实习按平常考核(占20%)、仪器操作考核(占30%)、实习小结考核(占30%)、成果质量考核(占20%),分别予以打分。

1 课间实验

课间实验通常采用“现场实物教学”,通过“先讲后练”、“边讲边练”、“先练后讲”的方法,先由教师演示操作过程,再由学生自己操作,教师指导,直到学生能够独立操作为止。课间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水文测验和仪器操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以熟悉各种水文测试仪器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处理;通过实验,及时巩固课堂教学的内容,加深对基础理论的认识,同时可以为以后的集中实习打好基础。

2 上机实习

一般情况下,分配《水文学》课程上机实习4个学时,主要目的有:①熟悉气象资料/水文测验的收集与整理;②掌握流域产汇流计算方法;③及时把新思想、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反映到课程教学之中,指导学生运用计算机相应计算分析软件完成。如:EXCEL、MATLAB、SPSS等等,既适应现代学科的发展,又锻炼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由于上机实习内容丰富,计算量大,需要边讲边上机,课时安排不够可以适当延长。这样最终能使学生对这些方法步骤和过程有一个了解,巩固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3 课程实习

在总结过去实习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点线结合、全面与重点、方便与实效”的实习点确定原则。这一原则针对课间实习具有时间短、次数少的特点,重点强调实习的内容和效果。“点线结合”是指实习点是由预先选定的若干观测点连接构成的;“全面与重点”是指在选择观测点和路线时,一定要使实习内容既全面又重点突出,所选地点要典型、有代表性;“方便与实效”是指实习地点在交通和费用方面既便利又合理,同时又能保证实习效果。

实习课程论文范文7

【关键词】 精品课程;课程资源;数字化

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办学规模的扩大导致了教学资源的相对不足,从而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我国从2003年开始启动校级、省级和部级三级精品课程建设体系,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培养信息社会需要的大批实用性、创新型人才。六年多的精品课程建设经验证明,借助信息技术,建立数字化精品课程资源为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开辟了有效路径,缓解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教学资源相对紧缺的问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精品课程资源的内涵

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考察课程,其具有不同的含义。我国著名教学论专家李秉德教授认为:课程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过程。黄甫全教授认为:课程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实质上是人的生命存在及其优化活动,它包括教师的生命存在及其优化活动和学生的生命存在及其优化活动。课程包括课内、课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经验以及课内、课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经验。由此可见,课程资源除了包括教学内容和学习内容外,还包括教师、学生的理念和经验以及周围的环境。精品课程是课程建设的示范和典型,除了具备课程的共同性之外,其“精”于五个“一流”,即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的特点。

因此,精品课程资源不仅包括课程内容及设计、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教学安排、习题、实验(或实习、实训)指导、参考文献、教学录像、立体化教材、教研科研成果、课程条件、辅导、答疑、作业、试题及考试分析等资源,还包括教师或教学团队的学术造诣和教学风范,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学习理论,合理的教学设计、恰当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学经验,学生的基于网络学习、共享的经验,先进的管理理念、规范的管理文件和规章制度、科学合理的考评激励制度等等。精品课程资源与共享的主要途径是精品课程资源网站,它是精品课程建设和评价的窗口,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为高校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精品课程,经过六年多的探索与实践,不仅造就了一批优质课程,而且也建设了许多精品课程建设网站。笔者访问部分精品课程网站的过程中,发现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重物不见人”。国家、地方政府和学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开发精品课程,但是,课程负责人或教学团队的教学经验、教学理念、学术造诣和学生的学习经验、生活经验、理想、愿望以及师生教学交流心得等一些重要的课程资源却比较少见。

其次,“重教轻交互”。不少精品课程在课程资源开发中仍然受“教师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影响,强调“教”,“满堂灌”或者“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屡见不鲜,学生的主体作用却受到忽略,知识总是单向地从教师传递给学生,从课程传向学生,而缺少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课程之间的互动,教师不易了解学生,学生也难以了解教师和课程,结果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多数精品课程网站设有“论坛”、“在线讨论”等栏目,但是有些论坛“有问无答”,有些需要注册才能进去,“论坛”、“在线讨论”形同虚设。

再次,“重书轻情境”。一些精品课程把教材“电子化”或者把黑板“搬家”,将各章节的知识点简单地搬到了网上供学生学习,是电子化了的课本内容,忽略了教学情境的创设。有些教学录像的整个过程只看见授课教师,难以见到学生,更无谈起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重评轻建”。有些精品课程负责人把课程资源建设仅仅视为简单的精品课程申报条件,根据申报要求把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和教学录像等上网。一旦被评为精品课程,课程资源便不再更新、补充和拓展,甚至出现有的课程不能顺畅链接,教学录像也不能打开,补充和更新本学科的前沿信息和先进技术,整合最新的教研、科研成果更无从谈起,精品课程的建设就停留在申报水平上。

建设精品课程资源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提高。但是精品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重物不见人”等问题却成为精品课程建设持续、健康、良性发展的障碍,因此,建设精品课程资源数字化任重而道远。

三、精品课程资源数字化建设路径

1.实现所有精品课程资源的数字化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网络技术,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思维方式、认知方式,进而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方式,也改变了课程资源的表现形式,催生出数字化的课程资源。精品课程作为许多高校课程建设的“龙头”和“重中之重”,对网络课程资源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教、辅学的要求相当高,因此,精品课程课程资源的数字化彰显出重要性和迫切性。为了适应非数字化课程资源向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嬗变,须对海量的课程资源进行数字化。课程资源数字化即在现代教育思想、教学设计思想和先进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发挥各种媒体的功能,重组、整合、优化课程内容,把过去纸质的、印刷式的教科书文化转化为数字化、信息化课程文化。施晓秋等人认为,精品课程资源可以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有形资源是指与课程相关的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教学安排、习题、实验(或实习、实训)指导、参考文献、教师的教研科研成果、学生优秀论文、论文、音乐、照片、图片等。这些资源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或多媒体技术转化为数字化格式,保存下来。无形的资源包括授课教师、网站设计者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思想、教学设计思想、媒体设计思想、工作经历、认知水平以及学生的生活、学习经验和认知水平等等。无形资源的转化即是把师生在课堂讲授、教学录像、论坛、讲座、网上答疑等环节的互动通过媒体设计、环境设计和教学设计,转化为文字、声音、图片、动画等数字化格式并保存下来。通过教师的开发和学生的创作,物化的课程资源转变为信息化、数字化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数字化为精品课程的共享提供了前提条件。

2.开发基于混合学习(Blending learning)的网络学习平台

何克抗教授在肯定数字化学习(e-Learning)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信息素养和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也对其忽视传统教育的作用提出质疑。何教授在充分考察国内外教育技术理论、学习理论、教学设计理论等现代教育思想的基础上,主张混合学习(Blending learning),即把数字化学习的优势与传统教学的优势二者结合起来。精品课程要求在良好的网络条件下运行和共享,当课程资源转化为数字化资源以后,开发并建立混合学习的网络学习平台成为传递知识、实现教师言传身教和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基于混合学习(Blending learning)的网络学习平台,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翱翔于浩瀚的知识海洋,学生可以跨越时空的限制,借助于先进的学习工具、交流工具、沟通工具、认知工具实现探究式学习、自主式学习,实现在线自主学习、讨论、虚拟实验和小组协作完成项目。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甄别互联网上大量的不规范的信息资源,也可以进行网上督学、督教和辅教、辅学。基于混合学习的网络学习平台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可以实现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互。

3.促进信息技术与精品课程的深度整合

何克抗教授结合历史考察和现实研究,高度概括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概念: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理想的教学环境,以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在借鉴何教授的精辟见解的基础上,对信息技术与精品课程整合做如下解释: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在现代教学理论、课程与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交互、共享、服务、辅教、辅学等功能创设虚拟现实的教学环境,将信息技术贯穿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评价、教师的教学活动以及学生学习活动中,实现课程内容呈现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师生互动方式的嬗变,从而促进学生与信息化课程文化的整合,实现学生与信息社会的整合。运用信息技术设立虚拟现实含直观情景、协作会话情景、意义建构情景和评价情景在内的教学环境。在这种教学环境中,教师作为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帮助者、协作者、组织者和促进者,通过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开展以主动探索、主动追求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协同合作,共同商讨,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混合学习理念。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精品课程的整合有三种策略:第一,借助于信息技术,经过媒体设计,实现精品课程资源的数字化、信息化,构建信息化、数字化的课程文化;第二,借助信息技术,通过环境设计,虚拟出信息社会情景,师生在虚拟的信息化社会情境中开展探究式学习;第三,通过教学活动设计,把信息化课程内容纳入课程研制的全过程。通过媒体设计、环境设计和教学活动设计,学生全程参与信息化课程文化的构建,不仅学习了课程的知识,培养了信息素养,提高了信息能力和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实现了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49

[2]黄甫全.学习化课程刍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4):90~94

[3]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

[4]施晓秋,薛伟.精品课程共享资源建设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5(1):90~91

实习课程论文范文8

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贯彻执行规范、追求效益、崇尚创新的工作态度和精神,加强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和审美情趣与文化品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语文教育家叶圣陶把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作为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关系到一个人一辈子的事情,这也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每个有巨大成就的语文特级教师无不把良好的语文习惯培养作为他教学中的核心事业来抓。辽宁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就是这方面的典范。良好的习惯不但对学科学习有着正面的影响,而且对人的性格的形成与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衡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就看他是否有好的语文习惯,他好读、善听、会记、常写、注重积累,自觉参与一切有关的语文活动,这个人的语文水平决不会差。而这种良好的语文习惯是在长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它反过来又在不断促进语文学习的进步。习惯本身不是知识,也不是能力,却是获取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桥梁,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永久的推动力。

《语文课程标准》对良好语文习惯的养成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要求。如: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对汉字有浓厚兴趣,主动识字的习惯;读书看报的习惯;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默读的习惯;集中精力,专心致志读书的习惯;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使用各类工具书的习惯;积极参与讨论和争辩的习惯。《语文课程标准》把习惯的培养列入课程目标,并加以细化,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语文课程标准》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分为几个层级,并由低往高发展,是过去的语文教学大纲前所未有的。语文教育内容的审美情趣还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等。《语文课程标准》认为文学教育是培养语文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要引导学生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情感的体验,从中吸收文学作品的精华,领悟作品的内涵,以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加厚学生人文底蕴的目的。语文审美的教育最终是对人的终极关怀,以提升人的文化品位,发展人的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具体工作安排

二月份

1. 参加江东区“走进新课程”备课活动。(2004年2月24日下午1点)

2、 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了解新课程标准的意义、功能、结构、内容,明确新课程的实施和评价。让新课程标准的思想深入到每一位教师的头脑。

3、 假期备课情况检查。

三月份

1. 召开教研组成员会议。(分发资料)讨论通过本学期实验工作计划,实验教师再根据计划分头制订个人工作计划,明确本学期实验重点,并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实验工作,保证实验工作有序、顺利地展开。

2.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提高教师理论水平。

明确本学期实验重点,学习、搜集相关理论及研究资料,为本学期实验打好理论基础。(集中学习《语文教学生活化》,谈感想,集中进行讨论。体验“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精髓。)

3. 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参加江东区教研活动)

4. 听教研组成员的课。(1-2)节

四月份

1. 中旬进行备课检查。

2. 下旬参加学校的学习新课程标准演讲比赛。

3. 撰写“课改”学习论文。

4. 开设组内实验课,全体教研组老师听课,课后除教师自己评课,自评得失外,其他的教师参与听课评课。通过实验课发现实验的进展,看看形成了什么,有什么效果,按的出发有哪些不足,便于下一步工作有的放失。(家长展示课准备)

5. 听教研组成员的课。(1-2)节

6. 期中用新课程标准下的新理念,检测学生的各项能力。(期中测试)

五月份

1. 组织教师认真上好研讨课,为参加学校教学大比武作准备。

2. 认真上好写字课。课堂上注意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保证课上有充足的写字时间,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加强指导,加强督促,教给方法,努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组织学生进行写字比赛。

3. 参加江东区“我爱语文”—走进新课程主题展示活动。

4. 理论学习:“语文素养”科学评价大讨论(围绕评价考卷,练习题展开)

5. 教研组成员开课。

六月份

1、 新教材不同课型教学案例回放与评价。(课件、教案、反思等)

2、 每位教师每人出期末试卷一份。

3、 写好教学论文。

实习课程论文范文9

1.1开放教育《企业文化》课程教学思想

从开放教育《企业文化》课程的教学思想方面来看,其主张让学生通过互联网的课程文件、相互之间的资源共享及沟通交流等方式,全面地意识到《企业文化》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范围、研究内容,并逐步深入地掌握与企业文化相关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最终让学生能够自觉地将理论连接实际,运用企业文化知识理论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实际性问题。这种层层深入、循序渐进的教学思想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与交互性,让学生能够对《企业文化》的相关内容融会贯通,并发挥出《企业文化》的实践性价值。

1.2开放教育《企业文化》课程教学方式

从开放教育《企业文化》课程的教学方式方面来看,其主张通过多种教学媒体的知识讲解,加深学生对《企业文化》内容的认识与掌握。并尽量将网络课件的编写全面系统化,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楚、更有条理性地去学习相关的知识。开放教育注重对《企业文化》课程案例的讲解与分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发挥出自身的想象力,感受到《企业文化》课程的实际性作用。

1.3开放教育《企业文化》课程教学的不足

在新时代的环境背景下,开放教育《企业文化》课程的教学中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完善,教学效果也有待进一步提升。具体而言,开放教育《企业文化》课程教学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教学思想方面的不明晰。开放教育的《企业文化》教学重点在于企业文化的本质与内涵,但是只有让学生了解为什么学习《企业文化》,才能够进一步深入地去传播企业文化的相关内容,否则这样的教学思想会显得有一些本末倒置。第二,是教学方式的理论化发展。虽然开放教育偶尔会集中学生开展《企业文化》课程的集中式教学,但是这种教学方式的次数却并不多,以课件为主的理论化教学模式仍然是最主要的教学方式。第三,是教学效果的不尽如人意。在上文的论述中可以明确地看到开放教育《企业文化》课程的教学思想与目标,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其教学效果却并不能够达到教学目标的需求,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且教学实践性也有所欠缺。

2促进开放教育《企业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式

促进开放教育《企业文化》课程教学的改革,是时展与学生受众的双重需求。而想要促进开放教育《企业文化》课程的教学改革,不能仅从某一个方面入手,而是应当多方面、多角度地去完善开放教育《企业文化》课程教学。

2.1明确《企业文化》课程的重要含义

对于开放教育教师,在进行《企业文化》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当明确自身的教学重点,应该充分地展示《企业文化》课程的重要意义,调动起学生学习兴趣与参与程度。随后再逐步深入到教材与课件中,为学生确定学习目标与计划[2]。由于相比于传统的院校,开放教育的师资力量与专业性都相对较为薄弱,因此也就使得许多教师自身不明确怎样去“教”,学生们自然也就不会“学”。教师作为《企业文化》课程内容的选择人与直接教授者,其更应当注重自身对该课程的理解,有主有次、有重有轻,以符合学生学习需求与规律的教学为己任,参考借鉴其他院校《企业文化》课程的教学思想,革新、完善自身的教育思想。

2.2转变单一与固定的理论化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教育中最主要环节,对于开放教育院校也是如此。目前开放教育《企业文化》课程的教授方式是以学生网络自主学习为主、集中交流讨论为辅的,但是这两种教学方式却都过于理论化,在没有良好集体学习环境与学术氛围的前提下,过于理论化的教学模式很容易影响到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容易让他们产生倦怠,或是让他们缺乏学习联想力。《企业文化》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若是教学模式的单一与固定不能够及时完善,那么《企业文化》的实践价值也会被减弱。在《企业文化》课程的教学中,增强实际案例的分析与讲解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提高集中教学与相互沟通交流的学习机会,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实践性学习机会;定期进行相关知识学习测评,有助于《企业文化》课程的针对性开展与教学效果的提升。

2.3注重学生们的反馈与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