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生态旅游业发展集锦9篇

时间:2022-02-21 20:49:24

生态旅游业发展

生态旅游业发展范文1

一、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生态农业之“生态”难体现。从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生态农业旅游空有“生态”之名,其实与“生态”理念的内涵相差甚远,以至于形成了“生态”一词名不副实的尴尬局面。一部分农产品种植者或经营者以经济效益作为唯一目标,不惜丧失道德,使用过量的化学制品和农药,造成了当前多数的农产品药物残留超标。因此,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不鲜,如毒韭菜、毒豇豆、毒豆芽等,农产品安全问题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十分严重。

2.经营项目单一,缺乏创新理念。现阶段,很多农村地区通过生态农业旅游来发家致富,在经营方面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对经营方式、理念、项目等纷纷效仿,出现了经营项目单一的问题,进一步造成了区域重复度提高、深层次开发欠缺等多种情况的发生。以农业生态旅游中的采摘和观光等项目为例,多数农户的农作物种植种类高度雷同,无法满足旅游者的多样化需求。

3.经营项目分散,缺乏专业性能。农业项目和旅游项目并没有做到充分地结合发展,如农作物的种植、生产等项目和旅游业当中的种植体验项目、生态农业项目等相互分离,还有很多旅游目的地建立生态旅游度假村,大力提高服务水平,与农业项目联系不大。正如上文所说,经营项目单一,缺乏创新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旅游项目的进行,缺乏足够的专业性能。与此同时,旅游者难以真正享受到生态农业旅游所带来的物质与精神实质,农村经营者也无法获取更高的实际效益。

4.管理制度疏漏,缺乏有效规范。在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涉及多方面的管理问题,如对旅游者和经营者的约束与规范,多数农村地区在这两方面的管理制度存在极大的疏漏,直接造成旅游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矛盾问题。此外,管理制度上的漏洞,使得生态农业旅游各类监督和管理力度不足,如基础设施管理、安全监督等,很难保证旅游区域内旅游者的安全。

5.配套设施简陋,缺乏高效服务。我国农村普遍经济实力不高,有很多偏远地区的农村仍然面临严峻的基础生活问题,农村村民还处于较为贫困的状态。为了摆脱这一困境,生态农业旅游是不二选择,但是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其配套设施建设落后,村民素质不高,缺乏高效服务。如在旅游区域内经常可以看到道路等基础设施破烂不堪,致使旅游交通不便;相关娱乐、休闲、餐饮等配套设施简陋;农村村民未受到系统地专业性的培训,旅游服务质量低下。生态意识薄弱,缺乏保护理念。

二、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可持续发展对策

1.突显生态,重点建设。在现在的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规划中,必须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合理经营农业项目与旅游项目,使之尽显生态示范,并且进一步扩大生态示范的建立范围,提高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功能的多样化。可以通过农业生态园的观光业务,打破原有沉闷的项目建设,突出兼具多种功能的“生态农业旅游”特征以及“绿色产出”优势;第二,针对“生态”这一理念,建设相关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并行发展项目,并进行重点建设,努力培植“精品”,增强特色优质产品的开发能力。如建立旅游区生态和农业用具化石展馆,不仅可以充分体现“生态”理念,还可以让经营者与旅游者共同感受到生态环境变迁的影响,从而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经济社会效益。

2.保持特色,勇于创新。生态农业旅游之所以能够在高速现代化、工业化的社会背景下得以发展,就是因为其具有与其它旅游形式所不同的特点,即拥有自然风情、本土特色以及乡村人情。为了更好地促进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将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充分结合,必须要保持自身特色,并在此基础上勇于创新。首先,在经营方面。生态农业旅游应尽可能努力创新,一改传统农业旅游中观光、体验、采摘等单一的经营项目,进而推出更新更能符合旅游者需求的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如在各项旅游项目开发的同时融入文化和艺术气息,提高旅游精神高度,不断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模式;在技术方面。加强改革创新,建立生态农业旅游胜地,将效益旅游和生态保护相结合,建立了各类技术栽培,引领健康时尚生活,促进旅游区的特色化发展。

3.科学规划,统一布局。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势必要以自然和经济规律为根本要素,以全局规划为重要目标,以资源充分利用为关键方式,才能科学规划、明确定位、统一布局。首先,科学规划设计生态农业旅游园,充分挖掘现代生态园中的丰富内涵和资源,健全旅游路线设计方案、明确旅游区分工、增加产品结构等;其次,准确进行整体定位与科学思考,加强对生态农业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规划力度,建立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齐头并进、相辅相成的和谐局面,提高旅游吸引力;最后,合理规划旅游区域内的农业生产和布局,将生态农业作为农业旅游的基础,体现出良好的生态文化内涵。

4.完善管理经营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应当从管理制度和服务培训两个方面来进一步改进与完善。首先,在管理制度方面。建立健全规范的行为制度,规范和科学的经营管理模式,将旅游区域内所涉及的各项旅游与农业项目运行管理落到实处,并且对经营工作者和旅游者的不良行为给予一定的约束;其次,在服务培训方面。利用专业性的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文化与职业素养,进而提高服务质量。

生态旅游业发展范文2

基于大别山区具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巨大资源,在其传统农业耕种背景下的低收入状况和没有密集工业的现实情况下,必须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耦合的新型产业链。本文主要阐述对大别山区重点发展生态乡村旅游,修建线路、打造生态农业园、建设农家乐项目,达到生态农业与旅游业协调发展的效果。通过对安徽大别山区发展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了解整体的发展格局,从而使大别山区生态旅游业得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大别山;资源;可持续发展;经济转型

一、大别山区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以来,大别山区主要以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结合,致力于发展生态农业,利用良好的地理地形条件,在种植林业的基础上,实现茶叶、蔬菜、瓜果、禽蛋等大批特色农产品的同时生产,使这些地区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一发展模式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大别山是华中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为保护大别山区的生态环境,有关部门提出要建立严格的保护机制,禁止各类行为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鼓励和引导社会基础较好、经济实力较强、环境条件较优的地区率先开展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工作。2015年,中国旅游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目前,中国已是世界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出境旅游消费国,并形成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由于中国旅游业发展较快,农家乐等农业试点也取得较好的收入,为更好的实现大别山区的经济发展,将采取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发展的模式。

二、研究大别山区生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发展的意义

1.可能性。发展现代农业就必须先了解农业的多种功能,农业不仅为我们的食品提供了保障,而且还具有休闲旅游、原材料供给、增加就业、提高收入、生态保护等功能。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促进生产结构转型升级。如今,旅游业已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在经济产业中,其规模和效益名列前茅,引进生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发展机制为大别山区的脱贫致富提供了可能,也为其他相似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提供范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对国民经济的不断调整,我国人均GDP得到显著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温饱已不是问题,生活质量的优越性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由于闲暇时间的增加和带薪假日及双休制的实施,旅游活动成为人们基本生活需要,旅游业逐渐成为支撑我国国民经济的核心产业,旅游消费与需求也呈现出日益大众化、生活化和个性化的特点。在过去的几年里,每逢节假日,旅游人数必然会达到高峰,各旅游景点、名胜古迹都会人山人海,近几年来,人们把目光投向了田园风光,休闲度假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人们通过这种旅游方式不但能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领悟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还可以放松心情、陶冶情操,达到修身养性、健康娱乐、丰富生活、提高素质的综合效果。旅游业正不断地向人们展示其极其美妙的发展前景。生态农业的自然风光、灿烂悠久的人文历史文化、淳朴的民族风情等特点,是发展农业观光、休闲度假、生态旅游业的基石。

2.必要性。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必备武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在提高经济水平的同时,必须要注重节能环保。我国传统农业和旅游业转变为具备可持续发展特征的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响应了我国的国策,生态农业主要是通过农业机械化、土地规模化、技术创新和技术集约化的途径来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农产品的原生态水平和农民的收入水平,而生态旅游业提倡摈弃传统旅游业无序无节制地消耗资源,提倡在旅游承载力约束下进行旅游开发,从而提升旅游产品的高品味性、环保性和经济效益。本项目研究对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大别山区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发展生态农业,大别山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远离工业密集区,土壤、空气等很少被污染,生物多样化,种群间制衡机制完备。完全可以把大别山区所具备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和经济优势,通过发展生态农业与旅游业,拉动大别山区的经济水平。

三、大别山区生态农业与旅游业耦合发展的重要途径

大别山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且不受工业区的污染,各类特色农产品例如茶叶、高山蔬菜、禽蛋等得到很好地种殖,使之为大别山地区的发展贡献了力量。但要想更加快速的提升大别山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人民的收入,就要引进新的发展模式,利用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机制,重点发展生态乡村旅游,以休闲为目的,以城市游客为对象,开发兼具观光、休闲功能的旅游产品,增进体验式旅游,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等发达地区的“后花园”。具体项目措施为:第一、“要想富,先修路”,要在原线路的基础上,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铺设通往各潜在景区的旅游线路。同时在线路周边,建设休闲旅游项目,达到避开游客高峰、吸引游客的效果。第二、在特定景区合理布局一批特色农业经济区域,打造一批观光采摘的特色农业生态产业园,如生态果园、生态茶园等,可以让游客体验到乡土风情。第三、建设一批集观光、养殖、垂钓、农庄、餐饮及消费为一体的“农家乐”等休闲观光农业旅游项目,如在佛子岭水库、梅山水库等库区发展“渔农乐”项目等。

四、安徽大别山区发展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

1.机遇。

1.1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与政策扶持。由于大别山区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丰厚、地理位置优越,国家及地方政府都很重视当地的农业与旅游业项目的开发,2011-2020年,这十年将会把大别山区的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批复指出要将大别山片区建设成为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示范区、国家重要粮食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区、红色旅游胜地和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华中和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同时,随着国家将旅游业提升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安徽省及各地方市县更加重视旅游产业发展,纷纷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编制地区产业发展规划,扶持山区旅游业发展。且随着长三角经济区的打造,区域内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强,为大别山区生态旅游的发展带来机遇。

1.2生态旅游消费观念不断增强。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日益加快,但是城市污染也日益严重,食品安全问题、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也在不断困扰着人们,特别是身处工业密集区的城市居民背负着巨大的安全隐患的压力。因此人们开始渴望乡村生活,追求绿色产品,随着这种新的趋势,生态旅游业逐渐取代以往的黄金周游、跟团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这为安徽大别山区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与机遇。

2.挑战。

2.1同质化竞争激烈。随着这种生态旅游消费观念的演变,全国各省市也在逐渐开展生态旅游项目的建设,安徽大别山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但总体来说,这对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安徽大别山区的旅游资源与片区内的湖北省、河南省具有较大的同质性,不仅拥有较为类似的自然资源,甚至文化资源也比较接近,受到周边生态旅游区替代性竞争的压力与挑战。

2.2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之间的矛盾。各地区在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过程中,难免会因法律法规不完善、开发规划思想不足,造成盲目开发,导致生态系统破坏。随着生态旅游的开发,景区规模的扩大、游客数量的增加,旅游管理发展的滞后,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环境的污染、对自然景观完整性的破坏,甚至生态平衡的打破。这会在一定程度上缩短生态旅游资源利用期限和生态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影响并制约大别山区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赵雅楠 单位:皖西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开忠,许峰,权晓红.生态旅游概念内涵、原则与演进[J].人文地理,2001,(4):6-10.

[2]闫红瑛.生态旅游的SWOT分析[J].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73-76.

生态旅游业发展范文3

【关键词】青海;生态旅游;思考

一、生态旅游及其特征

“生态旅游”一词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1983年首次使用,并于1986年的墨西哥环境研讨会上得到正式承认。按照生态旅游学会1992年对生态旅游所作的定义,该术语主要包括三层意思:一是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有特殊目的的旅游活动;二是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局限于区域的景观、景物(如山、水、生物资源等) ,也包括区域的人类遗产、人文景观等(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 ;三是生态旅游是在传统的大众旅游和自然旅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加重视与自然景观的协调一致和有机联系。可以说生态旅游是人类先进的生态文明所追求的精神享受的旅游。

与传统旅游相比,生态旅游有如下特征: 1、生态旅游的目的地是一些保护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参与者能够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这种经历具有原始性、独特性的特点; 2、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规模的小型化,限定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内,有利于游人的观光质量,又不会对旅游造成大的破坏; 31生态旅游鼓励“互动式”参与,需要旅游者广泛接触大自然,融入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中,既充分欣赏、享受生态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又积极充当人文及生态环境的保护者; 41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这些责任包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责任,以及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责任; 51生态旅游是一种高品位旅游,旅游者一般具有较高文化素质,通过观赏自然人文景观,从中获取自然、人文知识; 61生态旅游中的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都强调突出自然本色,参观游览活动以自然生态本色为中心,所需要的旅游设施简单,基础设施的投资费用很低,仅相当于传统旅游的1 /4左右。

二、青海发展生态旅游业的优势与问题

青海作为以地文景观为特色的山地景观旅游资源集合区和以历史文化为脉络的文化旅游资源集合区,发展生态旅游业潜力巨大。近年来,青海省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为先导,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着力构建绿色经济生态系统,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生态、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着力培育了一批旅游精品

一是打造观光旅游精品。形成了以自然生态与人文精神完美结合的经典巨作———环青海湖风光和体育旅游圈;以清凉、健康、生态、人文、旅游为丰富内涵的环西宁“中国夏都”旅游圈;以青藏铁路为纽带,以大旅游的思路开发青藏高原独特的历史文化、雄浑的山河湖泊、丰富的高原生态、浓郁的民族风情、神秘的宗教文化等旅游精品———青藏铁路世界屋脊旅游带;以贵德为核心,以“清清黄河”为主线,加快开发了黄河沿岸的自然风光、撒拉族风情、温泉疗养、宗教文化等旅游产品,形成了黄河文化旅游带;同时,开发连接龙羊峡、拉西瓦、尼那、李家峡、公伯峡等梯级电站的黄河上游水电明珠工业旅游带。积极培育以玉树、班玛林区、年保玉什则湖、阿尼玛卿山等景区为重点,深入挖掘高原奇特的自然景观和特色文化,积极推进了玉树嘛呢文化景观和“三江源”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申报工作,重点开发观光、生态、科考、猎奇、探险、登山等旅游产品的三江源生态旅游区。

二是打造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精品。充分利用独特的高原风光、优良的植被、水和空气,突出生态特色和少数民族民居的优雅舒适风格,建立了以青海湖、贵德、金银滩、互助、循化、海西等为重点的一批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实现了由过去传统的“点”向片区发展转变,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会议、度假、休闲游相结合转变。

三是打造城市旅游精品。按照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现代文化三者和谐统一、相得益彰的要求,精心组织城市建设,实施了格尔木、西宁等城市总体风貌改造、绿色通道和节点建设工程,配套城市服务功能,增点留客,使之成为旅游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四是打造运动休闲旅游精品。以项目为载体,积极推进观光型旅游向度假型、运动型、体验型旅游转变,高起点策划、高质量推出了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青海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青海高原世界杯攀岩赛等旅游项目,增加了参与性、娱乐性旅游项目,丰富了旅游精品内容。

(二)基础设施建设有所强化

近五年来,青海省投入巨资,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7715亿元。公路通车里程达513万公里,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发展到215公里,“两横三纵三条路”为主骨架的公路网基本建成。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兰青铁路复线电气化工程即将竣工,柴木铁路、西格段复线及电气化工程和玉树三江源机场开工建设,西宁和格尔木机场改造工程完成。公伯峡、尼那、拉西瓦、积石峡等大中型水电站、大通华电火电、格尔木燃气电站和官亭至兰州750千伏、乌兰至格尔木330千伏输变电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和玉树州电源电网建设等重点电力工程相继建成或开工建设,基本实现大电网覆盖下的户户通电。建成黑泉水库和盘道水库,开工建设“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一期工程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固定电话突破100万户、移动通信用户突破200万户,实现了乡镇和行政村全部通电话。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一批道路、防洪、供排水、垃圾污水处理、煤改气等城镇设施建成使用,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接待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旅游管理体制创新积极推进

成立了青海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强化对全省旅游业发展的综合决策和监督管理,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执法、统一营销,在景区制定并严格执行了旅游经营资格准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制度。同时,按照旅游资源国家所有、政府管理、企业经营的思路,于2007年对老爷山风景区实施了旅游开发权转让。并着手制定州县乡镇的旅游发展规划,精心对项目进行策划、包装,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开发,着力探索旅游开发“国有民营”的新路子。

(四)旅游业与农业实现了合理“嫁接”

坚持旅游业与农业的合理“嫁接”,以发展农家生态休闲旅游、无公害农产品、旅游商品等为重点,实施了海东农业生态示范观光带,不断规范临近旅游景区的农家生态休闲度假旅游接待点。开发了以冬虫夏草、大黄茶为主的中药材,以沙棘、高原猕猴桃为代表的优质水果,以郁金香等优质花卉苗木等为特色的旅游商品。同时,积极引导和扶持西宁生物园区的投资建设。

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作为新的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青海省的生态旅游也亟待解决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1、对发展生态旅游业的认识问题。“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观念还比较流行,因而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地方重视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当旅游者把旅游资源当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去消费时,其认识上的差距和行为上的不当,就会造成旅游资源一定程度上的损坏和污染,加剧甚至激化旅游与资源、环境的矛盾。

2、系统的生态旅游专业规划问题。高起点、高水平的规划,是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打造旅游精品的基础。然而,在开发中,许多地方重视旅游本身及相关产业的布局规划,而忽视生态建设规划。在景观设计上,没有充分体现人性化和生态化设计理念,以致许多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气氛不协调

3、科学的管理机制问题。目前,许多景区所有权、规划权、开发权、经营权集于一体,其对资源保护与开发仅仅依靠财政的投入和经营收入,无法对资源实施最有效的保护和长远的开发,旅游经营管理主体缺乏活力与生机,出现了有的资源因无序开发而耗费巨资进行整治、有的资源则长期闲置等诸多问题。41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问题。发展生态旅游必须要有相应的基础设施投入作保证,但由于资金短缺,导致旅游景点景观基础设施建设较薄弱,特别是交通、排污等设施较为落后,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比较突出。51生态旅游专业人才问题。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对产品设计有专业化的要求,涉及旅游学、生态学、环境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技术较为复杂。但目前既懂生态学和旅游学知识,同时又能正确把握生态旅游内涵的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三、加快青海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及建议

(一)高点定位,精心编制生态旅游发展规划

坚持规划先行并重视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指导思想上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资源环境保护观,视人为自然生态的有机成分,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在具体规划上,要增进环境优化与人文关怀的互动,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加强对全省旅游资源价值、市场潜力以及旅游开发将会造成的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调查和评估,并在对各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的基础上,按照适度、有序、分层次开发的原则,按照生态旅游的规划模式,制定符合生态旅游目标的全省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景观规划、水资源和能源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各种专项规划,实现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的衔接统一。

在具体项目上,要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各景区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势,体现自然之美。对于景区内人工景物,包括一些功能服务设施的规划,要纵览全局,取舍得当。对一些生活设施,除了必要的休息座椅、小桥、公厕之外,则尽量减少人工构筑物,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因素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

在旅游产品的规划设计和改造创新上,要抓住青海省旅游资源殊的自然属性,找准旅游资源中不同的文化特性,包装渲染其稀奇独特的品质,使旅游产品既美丽多姿又富有神韵,既统一品牌又具有不同的气质。在艺术形式和手法上要认真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旅游规划建设上的生态理念、环保意识及建造艺术,以规划整合生态旅游资源,精心打造生态旅游板块;以青海湖、鸟岛、塔尔寺、江河源、昆仑山、宝隆滩、可可西里、原子城、柴达木万丈盐桥、巴隆国际狩猎场等优势资源为基础,发挥资源的垄断性作用,突出一个“特”字,挖掘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以资源为依托,以文化为主线,依据产品的关联度,增加产品组合的深度和宽度,增加生态旅游产品的内涵。

(二)创新机制,提高旅游资源配置和运作水平

实行旅游资源“国家所有、政府监管、企业经营”三权分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确保国家对旅游资源的所有权。在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有机结合的原则下,按照各类景区的性质,区别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模式,对坎布拉、盐湖城资源等级较高、各方面条件较为成熟的旅游资源,在现有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进行改革、创新,实现管理权和经营权分开。对尚需大量基础配套设施投入的三江源、环青海湖等旅游资源,则按照保护旅游资源及其特色和永续利用的原则,大胆对外开放、招商引资,通过经营权转让,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提高景区开发、保护、管理水平。在经营权转让中,坚持采用公正、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对旅游资源开发经营者进行遴选,使信誉好、实力强、理念新的企业取得经营权,确保开发档次,并以契约形式明晰责权,防止出现新的政企不分现象。同时,加强对经营者的投资与经营行为的有效监控和帮助,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依托优良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强势品牌

具体讲,可以借助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和中国夏都的品牌,同时结合青海湖、塔尔寺等著名景区(点)的观光游和休闲度假游,通过多个渠道、多种媒体,包装宣传青海省的生态旅游业,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打造著名的生态旅游品牌,并加强与各地旅游机构和旅行社的合作,形成生态旅游热点。一是建设“中国夏都”精品旅游区。有效利用景区与城区融为一体的优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服务功能,丰富旅游产品,将其建成中国避暑胜地、文化遗产与文物古迹的珍藏之地、郁金香和藏毯艺术的展示之地,打造西宁市旅游后花园的重要载体。综合开发并展示昆仑文化、柳湾文化、卡约文化。加快黄河上游河道整治与利用,建设水上休闲娱乐运动项目,建成集水文化体验、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住宿于一体的文化旅游区。二是建设青藏铁路世界屋脊旅游带生态游览和宗教文化精品旅游区。整合沿途旅游资源,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全力打造以体验沿途宗教文化和生态文化为主,集观光、休闲、度假、旅游、探险为一体的精品旅游区。三是建设“三江源”生态精品旅游区。积极培育以玉树、班玛林区、年保玉什则湖、阿尼玛卿山等景区为重点,深入挖掘高原奇特的自然景观和特色文化,重点开发观光、生态、科考、猎奇、探险、登山等旅游产品的三江源生态旅游区。

(四)增加投入,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探索市场化的旅游投入机制,在发挥好政府投资先导作用的同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多渠道筹资、多方式合作、多元化经营”的旅游投入体制,吸引中外投资者和民间资金参与生态旅游开发,加强交通、环保、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实施旅游畅通工程。加快三江源机场建设步伐,缩短到三江源的空间距离;建成兰青铁路复线、西格铁路复线;争取建成格敦铁路、西宁机场二期扩建、花土沟机场,形成完善、稳定、便捷的立体交通体系、能源支撑体系和信息化网络体系;进一步改善城市中心区交通状况。二是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构建中国西部高原生态旅游屏障和度假名省的要求,加大会展、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游乐场、步行街等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区域内交通、通信、宾馆、饭店、公园等设施档次。进一步加快通信网络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实现所有旅游景区的有线、移动通信无缝隙覆盖。三是进一步优化旅游环境。继续实施城镇风貌改造工程,形成具有当地民族风格的城镇建筑特色。大力实施城镇绿化、净化、美化、亮化工程,打造城镇亮点。同时,加强对城区、景区及沿线周边镇、村的整治、改造与建设,承担为景区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配套服务,减轻景区内资源承载的压力,逐步构建“景内游、景外住”的旅游发展空间布局。充分利用青海省生态环境优势和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青海国际黄河极限挑战赛等优势品牌,坚持用大旅游理念发展观光农业和农家乐,着力打造“一乡一色、一村一品”农家乐精品,促进农业与旅游互动、城市与乡村互动,形成生态旅游新格局。

(五)营造环境,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11加强生态教育。把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计划,在小学、中学教育中增设生态保护和建设教育内容,同时,以标语宣传、媒体宣传、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全社会生态环境教育,以明确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重视并加强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对游客行为的引导和约束。

2、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坚持不懈地抓好旅游景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着力解决涉旅安全、市场秩序、卫生防疫、“三废”排放等突出问题。搞好城市和景区垃圾、污水的无公害化处理,在景区景点、宾馆饭店和城镇居民中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严格控制烟尘和噪声排放,保护好青海省优质空气和水源。同时,加强对《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文物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的宣传和实施。对生态保护区的开发,要根据环境法律,规定哪些部分可以开发,哪些部分严禁开发以及开发的规模、开放的季节和可接待的人数等等。对违法侵害自然资源者,加大执法力度,使其承担相应的民事和刑事责任。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关于促进生态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完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报告制度、舆论监督等制度,保护并优化环青海旅游生态环境。

3、防止盲目开发,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一方面,在开发初期就应通过技术手段使景区设施建设符合环保要求;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科学界定旅游环境质量、容量或承载力状况的发展趋势,控制旅游人数,避免环境污染,防止盲目开发,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保证资源及环境的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要以生态经济学和生态美学原则为指导进行限游模式开发。限游模式的规模要根据环境承载力来确定。由于承载力随着季节而变化,而且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如旅游者行为模式、设施的设计与管理、环境的动态特点、目的地社区的态度变化等。所以每开发一个旅游景区,必须认真研究分析其独特的环境特点,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测评价以最终决定其承载力的恰当类型和水平,然后以环境保护为基础进行规划,加强可持续管理,使旅游者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少在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同时,在同一生态旅游地内根据环境需要定期调整旅游线路,使旅游区内的资源得以“休养生息”的机会,延长资源的衰退周期。

4、建设高素质的生态旅游人才队伍。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的特殊旅游方式,需要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他们对于提升生态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旅游地形象、打造生态旅游品牌有着重要作用。应利用旅游院校、培训班、专题讲座、学术会议等各种形式及请进人才、派出学习等办法培养一大批生态旅游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强对生态旅游理论和规划方面的研究,为青海省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与此同时,还应尽快建立专业化生态旅游旅行社。旅行社是联系旅游者与旅游产品的纽带。由于生态旅游的特殊性,为生态旅游者提供服务的导游人员必须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同时,旅游服务机构必须具备丰富的生态旅游经营组合经验,以及相关的硬件设施,这都对传统旅行社大而全的业务功能提出了挑战。在生态旅游个性需求日益明显的时代,组建专门从事生态旅游的旅行社进行营销与管理势在必行。

(六)加快发展产业生态旅游,促进生态旅游产业化

发展生态旅游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生态产业,繁荣循环经济,并与创建生态省密切结合起来。青海省旅游产业发展的现实要求是生态旅游必须逐步大众化,必须与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等生态产业密切结合,科学地拓展其内涵,以便于实现产业化。在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过程中,要特别强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其关键是人的全面发展,目标是实现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结合当前我国生态旅游发展态势,青海省大力发展产业生态旅游是实现生态旅游产业化的必由之路。因为对于旅游目的地地区而言,它实现了生态产业、生态科技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旅游价值,获得了社会经济效益,促进了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客源地区来说,有利于学习先进地区的生态产业、生态技术和生态管理模式,加强区际文化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客源地生态技术的推广与普及、生态产业乃至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可通过以下对策发展产业生态旅游:加大宣传力度,推进产业生态旅游发展,进而促进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开展产业生态旅游的系统化科学理论研究,为产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建设产业生态旅游认证制度,实施试点示范工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实现生态旅游综合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 1 ]卢云亭等. 生态旅游学[m ].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15.

[ 2 ]刘家明,杨新军. 生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规划初探[ j ]. 自然资源学报, 1998, (14).

[ 3 ]刘薇. 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及游客管理对策分析[ c ]. 广西生态学学会2003 年学术年会,2003: 155—159.

[ 4 ]黄继华. 我国生态旅游景区管理研究进展[ j ].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2) 1

[ 5 ]张朝枝. 生态旅游的绿色营销特点及策略[ j ]. 社会科学家, 2000, (4).

生态旅游业发展范文4

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是乡村经济产业的重点项目之一,它不仅能将乡村与城市紧密连接,成为城市居民放松身心、拥抱大自然的有效方式,还有利于增加农业生产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维护环境生态和谐以及促进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严贤春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正式出版发行的《生态农业旅游》,以生态农业为背景,探讨与分析了农业旅游基本理论,并详尽地介绍生态农业旅游具体实践措施与涉及到的各类问题,对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有重要借鉴价值。《生态农业旅游》全篇共七章,主要包括生态农业旅游的基本知识、生态农业旅游者及市场开拓、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及产品开发、生态农业旅游环境与保护、生态农业旅游业及运作、生态农业旅游的规划与实施、生态农业旅游管理等。

该书系统且全面地阐述了生态农业旅游的理论概念与实践内容,有助于读者对生态农业旅游产生基本了解。此外,该书还针对丘陵地区的地貌环境特征,提出适合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垂直生态观景模式”,为生态农业旅游多元化模式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方向。通读全书,不难看出《生态农业旅游》结构清晰、内容全面,可作为农业及旅游类学科的教学辅导用书,也可供林业、农业及旅游业相关工作人员阅读学习。生态农业旅游是近几年所兴起的一种新型农业发展经营模式,也是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它在强调农业生产的基础之上,将生态、农业与旅游项目有机融合,并利用自然生态环境、田园风光、以及独具特色的农业生产活动与经营模式,吸引广大游客到乡村进行风景观赏、休闲娱乐、放松身心、品味农家风味等休闲活动。

然而,随着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愈发热烈,一些问题也逐渐突显。首先,商业化严重,乡村特色不足。许多农业旅游经营者为追求即时利益与城市风貌,经营环境和旅游项目的设计过于商业化,缺乏乡土风情的独特魅力,反而会极大地降低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利于旅游经营的长远发展。其次,服务水平差,缺乏专业人才。因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过快,专业人才供不应求,导致行业内部分工作人员职业素质低下、工作态度不端正,从而阻碍生态农业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最后,意识不到位,忽视生态保护。生态农业旅游经营者者往往以商业利益为前提,对生态环境保护不加以重视,而在环境保护措施不完善、部分游客素质不高的情况下,更容易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乡村振兴是国家为建设美丽中国、构建现代化农村所实施的重大举措,其关键在于推动乡村产业融合,促进城镇与乡村的密切联系,最终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主要以新农村建设为核心,全方位进行振兴发展:一是加强人才振兴,大力招揽乡村优质人才,培育专业、实干的农民工作队伍;二是加强农业振兴,借助高新科技构建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竞争力;三是推动文化振兴,强化乡村思想文明教育,提高农民基本文化水平,弘扬优秀乡村文化;四是推动生态振兴,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维护乡村自然生态环境。

由此可见,乡村振兴战略有助于处理生态农业旅游的部分问题,为农业旅游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同时,也能让乡村振兴战略落于实处,发挥其有效作用。加强基础建设,发扬乡村特色。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在保障当地人民生活基础的前提下,为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提供一定的扶助政策。与此同时,将当地自然风光和特色物产资源融入生态农业旅游项目中,不仅可以彰显出当地独特的旅游魅力,吸引更多游客,还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提升经济效益,实现生态农业旅游的高效发展。注重人才培养,提升服务质量。当地各级部门需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建立一支以农民为核心的地方人才队伍,以推动乡村振兴。此外,生态农业旅游经营者还要对相关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服务水平以及当地特色文化进行培训,以全面提升服务质量,为游客带去良好的旅游体验,从而有利于生态农业旅游的长期经营与发展。

重视生态问题,提高保护意识。无论是政府部门或旅游经营者都必须认识到,自然生态环境才是乡村发展的宝贵财富和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因此,在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具备生态平衡发展意识,并制定出一系列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切实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全方位落实,使之成为乡村振兴与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重要助力。《生态农业旅游》一书以生态农业旅游理论为基础,对相关实践与发展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包含诸多独到见解,是一部优秀的生态农业旅游研究著作。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一方面能有效推动旅游行业发展,为其提供更多机遇,另一方面,还能大力促进乡村经济增长,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使乡村迈向现代化发展道路。

生态旅游业发展范文5

(一)优势

1.丰富独特的资源是邢台发展生态旅游的基础。邢台被称为太行山最绿、最奇、最险、最美的地方,以“奇洞、险寨、古洞、云海”等自然生态为特色的景观是发展生态旅游业的基石,以英贤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发展生态旅游业的特色与灵魂,邢台是先商之源、殷商故都、邢候之国,在光辉灿烂的文明史中作为中华文明的腹心地区诞生了魏征、郭守敬等一批世代敬仰的英贤人物,产生了黄巾起义、义和团运动等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存留了大量的历史文物遗迹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

2.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邢台发展生态旅游的前提。邢台政府对山区绿化与水土保持使其从上世纪60年代起就出现了山区绿化的典型,有多处国家山区生态示范区。尤其是前南峪,在植树绿化荒山方面取得很大成绩,植被覆盖率达到了94.7%,获联合国环境保护全球“五百佳”提名奖,被林业专家认为是太行山最绿的地方。前南峪以独特的资源发展了生态自然健康游、山水秀美奇观游等,生态旅游成果显著。

3.后起发展优势是邢台发展生态旅游的巨大潜力。中国旅游业经过一轮迅猛发展,接下来会进入成熟发展期,旅游发展会多一些理性思考而少一些开发初期的狂热。邢台旅游起步晚,未开发景区占到了60%以上,可借鉴其他地区发展旅游的经验在理性的思考中避免不必要的失误而直接走上健康发展道路,成为生态旅游业的后起之秀。

4.良好的地理区位为扩大客源市场提供了动力源泉。邢台区位优越,距北京386千米,距天津港430千米,地处京津,环渤海经济圈的腹地,是连接晋、冀、鲁、豫地区的枢纽。区内有京广铁路、106、107国道、京深高速公路南北贯穿,308国道贯穿东西全境,还有多条省道连接了晋、豫、鲁等地,交通方便,整体上可进入性强,半径100公里之内的区域有中国较大的城市群落,人口密集,旅游消费的人口数量大。

(二)劣势

1.开发品味不高,产品单一。旅游六要素中,游的项目比较单一,行的范围小,娱的节目少,仅限于观光型产品,留不住游客。没有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功能和效应,没有明确的主题形象,没有涉及高品味、高档次的生态旅游主题产品,产品单一,旅游行为层次低,特别是缺乏高层次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旅游产品,使游客滞留天数少,重游率低,对旅游市场的扩大构成极大威胁。

2.生态旅游开发资金匮乏。邢台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旅游投资环境不佳,投资水平不高,多元化的投资对促进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邢台投资机制和筹资渠道不畅,民间投资非常有限,利用外资处在刚刚起步阶段,其资金来源主要还依靠政府支撑,在生态旅游开发资金上还存在着很大缺口。

3.生态旅游教育普及率低。表现在生态旅游管理体制不健全,专业管理人才短缺;生态旅游对游客素质要求较普通旅游要高,游客的生态意识没有完全形成,生态旅游的观念还没有完全普及,未形成真正意义的生态旅游客源市场;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性较差,有的旅游区居民还未普及生态旅游意识,甚至还有损害生态旅游资源的行为。

(三)机遇

1.国内外生态旅游的热潮是发展生态旅游的社会大环境。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旅游组织通过了《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提出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及行动计划,当年中国召开了首届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成立了中国旅游协会生态旅游专业委员会,1999年国家旅游局开展生态环境游活动,与世界旅游组织联合召开“可持续发展及中国生态旅游市场促销研讨会”,掀起了发展生态旅游热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把2002年定为“国际生态旅游年”,使生态旅游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引起重视,这些为邢台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一个大的社会背景。

2.时代的需求是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契机。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市人口日益增加,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们在经历了环境危机后对回归自然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生态旅游,生态旅游热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大趋势,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3.以生态省、生态市建设为载体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建设已经汇聚成一股不可逆转的洪流,河北生态省和邢台生态市的建设目标为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强大动力。邢台生态市建设已经全面展开,发展生态旅游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旅游业会在生态市建设的驱动下得到迅速发展。

(四)威胁

1.区域竞争日益加剧对邢台生态旅游的发展构成一定的威胁,邢台的区位既对生态旅游发展有促进作用,也使其面临“南北夹击”的挑战,周围的京、津、石家庄等地对其造成了一定的屏蔽。京、津都是我国旅游业发达地区,优良的服务水平和完善的管理体制对邢台构成强烈的竞争,同时邢台的生态旅游资源类型与周边石家庄、聊城等地具有雷同现象,但景区面积、景观条件、知名度和开发程度等大都劣于周边发达地区,受邻近地区替代性竞争较大,如何在产品创新上做文章,组合旅游资源,突出生态特色,形成竞争力成为邢台生态旅游发展的重大挑战。

2.旅游需求的差异化对其生态旅游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旅游者在经历了一轮旅游热潮后,对于“扫荡型”和“掠影型”等传统旅游方式已有所厌倦,更加寻求具有参与性、教育性和实质性意义的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日益多元化,这就对旅游产品的多样化提出了要求。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重视对旅游对象和生态环境的珍惜、保护,强调旅游者与景观的协调一致和有机联系,旅游者多样化的需求,对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环境容量预测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二、邢台生态旅游SWOTMatrix战略匹配

SWOTMatrix战略匹配即是将外部和内部环境中的关键因素(包括机会、威胁、优势、劣势)在矩阵中列出,通过组合匹配,最终得出邢台生态旅游发展的战略对策。

综合SWOT矩阵匹配,可以看出邢台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大于威胁,发展生态旅游的潜力很大,只要合理规划,科学发展,利用机遇来克服劣势,发挥优势来规避危胁,定会在生态旅游的发展上显现出其独特的生命力。

三、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对策

(一)SO战略

邢台应立足现在的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良好发展环境等优越条件,以国内外生态旅游发展热潮、时代的需求等作为发展契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注重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的有机结合。坚持生态旅游发展战略,使旅游资源达到永续利用,通过差别化的战略来塑造和定位生态旅游形象,突出“山水太行”和“古都邢台”特色。除发展观光旅游外,大力开发生态旅游产品,优化组合生态旅游产品,以“百里太行”为主线,打造一批生态旅游精品,提高自身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进而增加机遇,强化优势。

(二)ST战略

充分利用内部优势,以应对外部威胁,甚至把外部威胁转化为外部机会。首先,在满足游客需求的差异化的同时保持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在开发、决策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其次,应充分调查了解邻近省市的生态旅游资源同邢台的生态旅游资源的相似性,跨越资源导向型开发模式,根据“竞争错位”原则,使生态旅游产品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新”。加强与周边景区的区域合作,实施省际及省内旅游资源和产品的整合,形成联动效应,变替代性竞争为双赢型竞争。

(三)WO战略

善于借用外部机会,改变内部劣势。借国内外生态旅游发展处于热潮时期的大背景,顺应时代的需求,以河北生态省和邢台生态市建设为契机,推出一批市场针对性强,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创新促销手段,加强重点市场促销,优化客源结构,培育多元化市场体系,进而实现资源优势向产品和市场优势的合理转化。针对资金匮乏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其生态旅游在优良的环境下健康运行;还应建立绿色国民账户,收取一定的环境税,和其它所得税一起返还生态旅游业;再次,在争取政府投入的基础上,接受和争取社会和国际组织的捐赠款,生态旅游在某种程度上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这样才能多种形式地筹集生态旅游发展资金和引进管理经验。

(四)WT战略

要实现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应克服内部劣势和改善外部威胁。面对区域之间竞争的日益加剧,邢台应以“大旅游”为指导思想,借环渤海旅游圈的构筑和京津冀旅游一体化为契机,以旅游规划、资源开发、宣传促销等为切入点,把旅游资源、市场和管理有机整合,打破行政区划上的壁垒,实现不同景点、地区间的旅游联合,积极组建大型旅游集团,推进生态旅游业向连锁、规模经营方向发展,同时要重视规划及实施监督,尽力维护区域原生生态系统,保护生态平衡,最终打造环渤海、京津冀、省内、市内各区域旅游一体化格局,实现多边合作、互补共赢、共同发展。

树立人才强旅观念,为生态旅游业发展提供人力和智力保障。加强对生态旅游管理和服务人员的教育,建立一支能适应生态旅游发展的职工队伍,加强对区内管理人员和导游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服务质量以满足游客不断变化的旅游需求;增强参与者的生态旅游知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使人们认识到生态旅游是一项具有保护自然和维系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提高全民旅游综合素质,使每个人都成为生态旅游积极的支持者和参与者,使游客来到邢台不仅能亲近自然、增长知识、扩大视野,且能切身体会到生态旅游的本质——人与自然的和谐,能体验更深层次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协调。

【摘要】文章运用SWOT分析法对邢台发展生态旅游业的内部优势、劣势、外部机遇、威胁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矩阵匹配提出其发展的一些战略对策,即改变思想,用机遇战胜威胁,将劣势转为优势,走出一条具有邢台特色的生态旅游道路。

【关键词】生态旅游;SWOT分析;发展战略;邢台

生态旅游的提出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生态学家认识到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会遭到报应,是一个时代“生态觉醒”的产物,可持续思想应运而生,标志着人类进入第三个时代——生态时代,生态旅游业是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以回归大自然为基调,以保护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与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目的,强调游客与景区居民将自己作为生态系统的一员,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尽到保护自然的职责和义务。邢台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开发程度还处于初步水平,具有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李兴旺.SWOT战略决策模型的改进与应用[J].决策借鉴,2001.

[2]吴楚材,吴章文,郑群明,等.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J].旅游学刊,2007.

生态旅游业发展范文6

关键词:乡村振兴;共享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策略;黑龙江省

1共享农业生态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力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党的以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董菁,2018)。大力发展共享农业生态旅游则是实现这一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乡村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1共享农业生态旅游有利于推动乡村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生态旅游是农业旅游中的生态旅游,以农村生态环境为根基,通过整体的安排规划及配套的服务设施供人们度假旅游、修养娱乐,且达到享受农业生态效益、了解和领略民俗乡村文化生活的一种旅游活动(张红艳,2018)。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将开发出农业的多种功能业态,发展乡村民宿、农业休闲观光、果蔬采摘、森林康养、休闲度假等新型业态,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农村传统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收益方面,一方面,通过依托农业建立生态旅游模式,让所有村民参与到当地的农业旅游中,共劳共享,协力打造共享农业生态旅游模式,将会对传统的乡村农业生产产生巨大冲击。农民不再单一进行农业生产活动,自给自足。另一方面,其生产所得除了日常农业经营收益外,还会从农业生态旅游的模式中获得收益(王庆生等,2018)。产业结构方面,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将形成自主的农业品牌,形成从生产到销售的系列产业模式,这便极大程度上促进乡村的劳动力转移、产品推广、传统农业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生产加工一体化格局,拉动乡村的经济发展,缩小与城镇之间的差异。另外,农业生态旅游强调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具有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特点,推行这种共享式的农业生态旅游模式,将会使整个乡村的农业发展更具有现代化生产特征,提高其资源利用率,利用专业的技术生产人员和先进的生产知识指导,使农业与旅游无缝结合,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2共享农业生态旅游推动了生态宜居的乡村建设

(1)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人们对生活不再仅仅停留在过往的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标准上,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的质量。然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乡村土地受到冲击,农业用地不断让步于城市建设,农村耕地面积越来越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陆志伟,2018)。(2)城市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让不少城市居民渴望回归自然,体验乡村生活,这就为发展共享农业生态旅游提供了契机。(3)乡村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动员多方力量,齐心协力,为建设美丽富饶宜居的生态居住系统贡献力量,这些力量的发动则需要以某一共同利益为引导,农业生态旅游地建设则正是这一引导主体。共享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是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乡村生活所发展的一种经济模式(江东芳,2018)。这一经济模式的打造将带动政府、社会等各方力量的投入,从政策、资金、人才等角度出发给予投入,带动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让乡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得到进一步激发,通过让乡村农民直接参与到农业生态旅游的经营之中,并为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服务等形式,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参与的主动性,以更为积极良好的心态投入到乡村建设之中,有助于提高乡村生态环境,推进美丽宜居的乡村建设。

1.3共享农业生态旅游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乡村地区经济水平远不如城市发展水平高,但相对原生态的农村地区有着更加丰富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优美,民风民俗纯朴丰厚,在当下经济水平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里,人们更渴望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洗礼。就这点而言,发展共享农业生态旅游符合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具有较广阔的发展前景(王昌森等,2018)。(1)在乡村地区发展共享农业生态旅游能够将农村优美的环境和浓厚的民俗气息等资源转变为经济优势,把农业生态旅游与扶贫工作相结合,实现农村地区的自我发展,增强其自我造血功能,实现在保护当地风貌的过程中促进经济发展。(2)农业生态旅游更为强调内生性发展,具有绿色环保的功能,能够实现长期可持续性发展,通过充分发挥农业生态的各方利用价值,打造一条体系完整、别具一格的农业生态旅游链,提高农业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高江涛等,2018)。(3)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将带动农产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其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的生活满足感,让其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发展,保护当地传统文化,提升个人的精神文化素养和文化品位,打造全新的乡村风貌,进而提高其地区吸引力,带动更多游客涌入,直接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实现地区的经济发展。

2黑龙江省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2.1农业生态旅游发展较快,但存在旅游开发不当问题

随着党的的召开,“三农问题”和乡村振兴战略受到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黑龙江省的农业系统和旅游系统得到了政府的强力推动,政府给予了更多的政策支持,出台了大量的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支持政策,同时设置专项扶持资金,给予参与共享生态旅游的农民以政策补贴,提高其积极性。另外,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天然的生态多样化优势,黑龙江省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可以为游客提供更加全面的旅游体验,让其在当地旅游中获得更多的满足感,从而以点带面,通过人际效应让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前往,提高黑龙江省生态旅游的影响力。受市场的强力拉动,2010年以来,黑龙江省的旅游园区、游客接待点等均大幅增加,农业生态旅游发展较快。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直接带动黑龙江省的地区经济发展,因此经济增长率便成了其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主体性目标(万婷等,2018),在这一目标导向下,所有农业生态旅游的开发均更为重视如何提高经济效益,政府出台政策具有利益偏向性,开发单位则更多的是以直接利益为主导,作为直接受影响的农民主体而言,经济利益重于其他。在这样一种以利益为主导的模式下,农业生态旅游的开发过程就忽视了保护生态系统这一旅游开发的基础。在开发过程中更为强调城市化目标,使得乡村的自然生态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2.2生态旅游发展范围较广,而管理手段和经营模式单一

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是以农业生态体系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种不同的生态物种、地理风貌、自然环境、民风民俗等乡村符号开发旅游(王海荣,2018)。黑龙江省作为中国最北部、纬度最高地域,在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上,成就了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类型齐全的自然生物系统,蕴含着草原、森林、湿地、江河、冰雪、温泉、冷泉、火山、湖泊、异兽、珍禽等。四季分明的气候、优越的农业资源、良好的自然环境使得黑龙江省在农业生态旅游发展上具有多范围、多层次、多手段的特点,因此,目前黑龙江省的共享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不同类型、不同主体的的旅游园(区)层出不穷。多样化的旅游园必然需要伴随多样化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一旦运用统一化的模式管理农业生态旅游园,必然导致手段单一,难以实现不同类型旅游园的平等化发展和协调可持续运营(程燕,2017)。黑龙江省的农业生态旅游类型多样,而经营主体在对其管理和经营的过程中并没有实现多样化管理,缺乏对其生态旅游园的统一规划、管理和合理引导,导致其农业生态旅游园在后续发展过程中渐趋重复,园区数量的大量增加导致其缺乏明显的特色,最终导致管理不善,经营过程中农业生态旅游园区不断出现状况,市场份额缩小,潜在消费者流失等问题。

2.3经济利益进一步提高,但忽视了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生态利益的结合

行业的发展是以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为主要目标(王聚贤等,2017)。农业生态旅游的开发是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从而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黑龙江省大力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以城带乡,为农村农业发展注入活力和市场需求,让更多的人选择这种生态旅游模式,极大程度上促进了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激活了农村的内生动力,将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实现了其协调发展,促进了其经济增长,大幅提高了农村的经济收益,为城乡协调增加动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必须实现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生态利益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三者的有效结合才能最终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目标(高文智,2016)。然而,当前黑龙江省的农业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经济利益的增长占据了主导位置,部分生态旅游项目建设开发中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建设过程中并没有选择生态效益型道路,大量的污染物排放破坏了生态环境,耕地的占用破坏了原有的农业生态体系,使农民的利益受到威胁,使得整个农业生态旅游模式忽视了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利益的有机结合。

3黑龙江省共享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路径

3.1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提供制度化保障

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涉及地区经济的发展,涉及民生问题(王锋,2010)。首先,需要政府层面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制定相关的保障政策给予其制度保证,减少其发展过程中的各方阻力。同时,黑龙江省相关政府部门必须提高其对共享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财政资金的支持,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体系中将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建设纳入其中。其次,在后续发展的过程中,黑龙江省各级政府还需建立专门的基金,作为专项资金用于保障本省的农业生态旅游的产业规划、基础建设、市场推广及产业体系化建设等工作,争取在政府的采购体系中纳入农业生态旅游的相关位置。最后,政府还需发挥其协调性作用。共享农业生态旅游产业的建设涉及到政府、开发商和农民等多方的利益,开发过程中如何平衡各方权益、协调各方利益是共享农业生态旅游产业是否能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政府作为主导者,必须作为各主体间的“调节者”,在保证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平衡各方利益、解决各方问题、满足各方需求,以此实现共享农业生态旅游的健康长远发展。

3.2注重生态旅游地的产品开发,完善服务体系

农业生态旅游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当前发展中,越来越多的地区将充分发挥其地域优势,吸引更多游客,占据更大市场。黑龙江省作为中国最北部省份,丰富的地域资源使其具备发展共享农业生态旅游的自然条件和独特优势,但同时,受其地理位置因素影响,地理纬度较高,离经济发达的一二线城市较远,对游客的吸引力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注重农业生态旅游地的产品开发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黑龙江省要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业,就必须充分挖掘自身特色,借自身独特的环境优势、悠久的民族文化和特有的农副产品取胜。充分挖掘其历史悠久的农耕文化,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并加大科学技术的投入,提高生态旅游的科技含量,建立现代化生态旅游园区,开发既具有传统文化气息、又具有现代科技含量和地域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另外,农业生态旅游地区还需提升其服务质量,加强其服务体系建设,将独特的生态旅游产品与高质量的服务体系完美结合,以此提高其行业影响力。

3.3加强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生态利益的有效结合

生态旅游业发展范文7

生态农业旅游是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结合体,是第一和第三产业交叉渗透的产物。它为人们创造了亲近大自然和参与农业生产的条件,既满足了人们返璞归真的愿望,又可以放松身心、愉悦心情、增长知识,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在近十年以来,中国生态农业旅游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一些大中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周边,生态农业旅游已形成一定规模。相比之下,海南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却还处于较低水平,与其本身所具有的生态农业旅游的资源优势极不匹配。

二、海南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资源优势

1、地理环境优势。海南岛东经约110o,北纬约20o,是我国唯一的热带海岛,与夏威夷岛同纬度。这里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22oC-26oC,年光照为1750-2650小时,光温充足。它四季长青,遍地皆绿,森林覆盖率超过50%,是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最丰富的地区。它还是一个热带野生动植物和作物的宝库,其野生动植物资源中,有32种动物和630多种植物为其所独有,被国家列为一二类保护的珍稀动物有49种,珍稀树种有7种。同时,海南空气质量很高,据《2009年海南省环境状况公报》提供的数据,2009年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总体保持一级水平,优良天数达到100%,其中98.6%监测日为国家一级。此外,海岛水质优良,据统计占地表水总流量80%以上的主要河流及占蓄水量80%以上的主要水库的水质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二类以上标准。总之,海南拥有世界一流的热带海岛资源,自然旅游资源珍稀性明显。

2、人文资源优势。海南有黎、苗、回、壮等38个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数的1/6,民俗民风多姿多彩且地方特色浓郁,如黎族的传统节日“三月三”、澹州的民间调声歌节、文昌元宵节的送灯会、万宁古万州的婚姻风俗等。除此之外,海南还有许多历史文化古迹,例如五公祠、琼台书院一东坡书院、万宁县港北镇新龙村新石器遗址等。这些民风民俗和历史文化古迹对游客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结合以农业旅游和海南独有的热带海滨景观,是海南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所独有的优势。

3、政策优势。国务院2009年12月31日正式批复《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正式批复了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发展目标,这必然会加快海南旅游业的发展速度。生态农业旅游作为可持续的、绿色的旅游方式,海南应该充分利用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国际旅游岛”的契机推动下,大力发展其生态农业旅游事业,加快其国际旅游岛建设。

三、海南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生产力落后。海南目前仍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而开发旅游项目,尤其是生态农业旅游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以此来保证项目本身的品质以及其配套设施的完善,但由于海南资金缺乏,配套设施也较为落后,尤其是有丰富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却相对偏僻的山区更是如此。

2、旅游资源易损。海南以热带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风土人情为特色的旅游资源属于易损型资源,且海岛的生态和热带雨林的生态也是比较脆弱的生态类型。目前,海南的生态环境保持得相对比较好,主要得益于海南的工业不发达,但海南不可能永远保持这种状态,无论工业还是旅游业都会进一步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目前,海南水土流失、荒漠化已初露端倪,抵御热带风暴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也不强,而且游客数量猛增,开发模式错位,不注意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这些必然会造成环境污染、景观破坏、社会风俗习惯被同化等诸多问题,其资源优势也会随之消耗殆尽,且难以恢复。据初步统计,全岛旅游资源目前已被破坏30%,主要表现在森林资源锐减和本土文化被“发展性破坏”。

3、规划缺陷。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专业人才缺乏,在早期的开发中缺乏系统的规划,导致旅游项目的开局不合理。海南的旅游项目大多集中在北、东、南沿海地区,旅游项目也大都是阳光、大海和沙滩的“蓝色旅游”,而中部和西部丰富的旅游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这不仅使东部地区承受巨大环境压力,而且项目重复建设,也导致缺乏特色和文化内涵。此外,由于缺少系统规划,导致项目通常以自然风光游览为主,形式也主要是导游带游客在景区内走一走,转一转,而能让游客真正参与或互动的活动少之又少。旅游项目缺乏参与性、趣味性和文化性,不仅会导致本期游客兴趣索然,还会影响海南旅游的声誉,从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4、市场混乱。由于缺乏系统的规划和配套制度的建立,海南生态农业旅游市场比较混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由于海南旅行社中个人内部承包“部中部”的现象较为普遍,使得旅行社设立的准入门槛相对降低,经营许可形同虚设,直接导致“黑社”、“黑车”、“黑导”、“黑店”等现象屡禁不鲜。其次,旅游业“欺客、宰客”的现象比较严重。再次,强制购物以及假冒伪劣的旅游产品大行其道。

四、海南开发生态农业旅游的思路

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规划不仅仅要重视其经济效益,更要重视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

1、完善政策法规,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旨,增强约束。海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而旅游景点的建立可以快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于是某些不适于开发的或者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的地区也被盲目开发为景点,开发后又不重视对其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得景区在经历了短暂的繁荣后便逐渐失去了活力。为了杜绝此类现象,政府必须尽快出台适合海南本地实际情况的有关生态农业旅游的地方法规和政策,以此来确实保证生态农业旅游从项目审批到开发经营一直有政府的监督和法律的约束。首先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要贯彻旅游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采取生态保护型的开发模式,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把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控制在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之内。其次,要建立定期环境监测与预报制度,即通过定期的预测与预报,及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最后,切实保障旅游与农业生态环境相协调,即在开发过程中配备必要的旅游基础设施时,应注意配合其原有的环境和文化,保持景区山青水绿、自然古朴。

2、科学规划,加强海南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产业体系的建设。发展海南的生态农业旅游应以市场为导向,将旅游地的农业生产、市场调研、规划建设、形象设计、旅游产品开发、广告宣传策划、宾馆酒店服务、旅行社组织等融为一体的生产一经营一管理模式。因此,要建立有较强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龙头旅游企业或基地,带动整个区域农业生态旅游的开展。同时,要建立健全农业生态旅游产业化服务体系,包括旅游全过程的技术服务体系、物资服务体系、广告宣传服务体系、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以及金融体系等。

3、重视旅游项目的文化内涵开发,增强参与性、趣味性和知识性。文化是区别于不同旅游地区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绿色旅游资源,缺少文化内涵的产品就好像没有灵魂一样。海南拥有明显的文化优势,在开发生态农业旅游项目中,应重视把这种明显的文化优势融入其中,提升其文化底蕴和文化品位,突出中部文化地域特色,让旅客在旅游中感受到黎苗文化的独特魅力。当然游客的进入,无可避免地使旅游地的文化受到冲击,导致本土文化渐渐消亡,即“发展性破坏”。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旅游地文化的保护,而把海南的文化遗产引入生态农业旅游项目,一方面让游客充分体验旅游地的文化,另一方面也是对旅游地文化进行保护的一种有效方式。此外,生态农业旅游还可以通过农事劳作、水果采摘、特色饮食品尝、民俗乡情体验、农业技艺学习等方式来增加游客的旅游体验,增加生态农业旅游的参与性、趣味性和知识性。例如可以辟生态农业区,培养扶植生态农业接待户,传授农业知识,采用幻灯片、照片、标木等展示作物花果种类,给游客普及农业播种、收获、营养价值等知识。

生态旅游业发展范文8

[关键词] 生态旅游旅游产业发展

一、生态旅游的基本含义

生态旅游一词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于1983年首次提出,并在1986年墨西哥召开的一次国际环境会议上被正式式确认,并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以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为指导,以保护资源,特别是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维持资源利用的持续性、促进环境保护及宣传教育,提高资源和环境的管理水平为基本特征的新型旅游。

可以说,生态旅游的产生是人类认识自然、重新审视自我行为的必然结果,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最值得推广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与传统的旅游活动相比,生态旅游的重要意义在于游览地区的生态环境、民族风俗和传统文化能得以完整保存。对于游客而言,参与生态旅游不仅可以领略各地的原始风光和原汁原味的民族风俗和民族文化,而且还能使当地的经济得以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开展生态旅游的现状

从世界范围来看,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是生态旅游,年增长率达25%~30%。据世界旅游组织估算,全球用于生态旅游的花费每年增长20%,相当于整个旅游业平均增长率的5倍左右,生态旅游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热点。wwW.133229.coM就我国而言,生态旅游在旅游业中的比重也在迅速增加。衡量生态旅游的发展状况,首先要看自然保护区的发展情况,因为自然保护区是生态旅游发展的主体。自然保护区代表着地球上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和自然遗迹等,有着尽可能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程度高,生态旅游价值大,是开展生态旅游的最理想地段。截至2001年底,我国已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1551个,总面积 1.3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12.9%。其中50%以上的保护区从旅游中获取收入,保护区中的旅游收入已占所有创收总额的大多数。但是,我国的生态旅游起步较晚,管理上尚无系统成型的体系,与世界上通行的生态旅游标准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主要表现在:

1.规划滞后。生态旅游不同于其他旅游产品或旅游方式,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多重目标的统一。因此,生态旅游的规划设计十分重要。只有通过科学的制度安排和机制设计,才能使多重目标协调统一起来。当前,我国生态旅游规划工作还比较滞后,特别是规划理念、专业化水平和规划深度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需要进一步借鉴和运用国际上发展生态旅游的先进理念和方法。

2.投入不足。发展生态旅游,需要相应的保护性投入,需要有科研、管理队伍的跟进,需要建设相应的交通、通信和装备等保障设施,对环境整治也有特殊的要求。这些方面都需要相应的资金投入。在一些地域偏远、经济欠发展的地区,支撑发展生态旅游的资源匮乏更为突出,更需要政府大力的支持。

3.产品同质性突出、精品少。不少地方由于对生态旅游的内涵、特点和规律把握不到位,开发指导不够,技术标准欠缺,市场定位不明确,造成同质性开发比较普遍,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和服务比较粗放,像九寨沟这样的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生态旅游精品还不多。

4.环境恶化的现象时有发生。我国生态旅游发展比较晚,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力度还有待提高。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由于引导不够、盲目开发,仍然在少数地区存在对资源和环境损害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

三、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思路

1.做好生态旅游规划,实行有序开发。应组织一支多学科、多层次、业务精的科技人员到现场调研、实地考察。尤其要对旅游业主体、客体、介体进行科学分析,即游客及未来市场前景,旅游风景资源是否具有吸引游客的物质基础,交通及服务设施是否方便、完备等,都应进行科学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规划。在对旅游区进行开发时,要在开发原则指导下,遵循适度有序地分层开发,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情况下,从生态角度去开发富有潜力的生态旅游资源。

生态旅游业发展范文9

>> 基于GIS技术探讨红色旅游区生态规划 红色旅游对红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研究 打造桂林红色旅游区的可行性路径探寻 对红色旅游开发的几点思考 论红色旅游发展的几个误区 论延安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取向 武昌古城红色旅游区保护与复兴探析 论赣南红色旅游产业如何建立产业发展活性生态链 发展红色旅游的SWOT分析 老区发展红色旅游的思考 红色旅游区域产业集群培育与发展研究 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共同发展的几点建议 当代青年对红色旅游的看法带来的思考 对红色旅游中双语导游培养模式的研究 提升长青―华阳生态旅游区可持续竞争力的研究分析 基于旅游生态位理论的旅游区发展策略研究 论南昌红色旅游资源的品位提升及深度开发 发展红色旅游研究 论陕南红色旅游发展与品牌构建 论山西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 周秀慧.韶山红色旅游综合效益提升研究[J].旅游经济研究,2011(1):19~20.

[4] 黄细嘉,黄贵仁,彭蕾.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中部崛起战略实现[J].江西社会科学,2009(11):86~88.

[5] 崔洁,张霞蓉.论生态旅游项目的发展[J].现代物业·现代经济,2012(4):143~145.

[6] 佚名.井冈山天街购物攻略[EB/OL].[2013-3-6].

[7] 上官慧军.长治老顶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发展优势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5):102~105.

[8] 佚名.十专题报道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EB/OL].http://.cn/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