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发表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高校档案文化建设集锦9篇

时间:2022-12-25 13:57:52

高校档案文化建设

高校档案文化建设范文1

【关键词】高校档案 校园文化建设 价值

档案作为一种历史记录的形式,其具有直接的记录性,发挥着自身独特的社会价值和作用。同时,高校档案和校园文化之间具有紧密的关系,因此,要重视高校档案自身独特的价值,发掘高校档案的文化底蕴,使师生加深对校园文化的理解,推动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从而进一步促进高校的持续发展。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在高校教学中,校园文化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目标,其围绕着大学生的文化生活,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促进大学生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念。在高校中,校园文化是其重要的成果,其传达着一种校园精神、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将文化建设的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形成一个高校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高校的发展离不开高校档案的记录,它是文化得以流传的重要手段,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而且可以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资源和数据。因此,高校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时,要重视高校档案的管理和组建。

二.高校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高校档案凝聚的校园风气是校园精神文化的基础。在高校的发展中,校园文化风气的作用至关重要,它可以起到凝聚师生的作用,并且能够从中反应出高校师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中,这种价值主要体现在高校档案中,它集中体现了高校的精神文明。随着时间的推移,高校档案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体现着不同时期高校精神文化的发展过程。而且,在高校档案可以充分反映出精神文化的内涵。因此,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发挥高校档案的关键作用。

(二)高校档案记载的光荣历史,有利于传承育人文化。随着高校的组建,高校档案也就随之建立起来,它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献,比如历来的很多文学家、政治家为高校赋诗、填词等,还包含一些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获得的证书、奖状等,这些内容都详实地记录在高校档案中。因此,其具有较高的真实性,而且可以用来作为重要的参考资料,可以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不同时代条件下高校的变迁和发展情况,其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有利于推动高校的发展。

(三)高校档案的研究成果可以作为校园学术的参考。在高校档案中,教学和科研是两个重要的部分。教学档案集中体现了教学质量的目标,将高校档案作为参考资料,可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而且有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同时,科研档案还对高校的多年科研活动情况和成果进行了记载,可以为科研人员提供借鉴的指导,推动科研活动的持续发展。同时,在高校中,举办一些学术文化活动,营造一种和谐的学术气氛,这些都需要参考高校档案中的研究成果,从而可以为师生提供借鉴的经验.在开展科学研究时,可以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热情,使他们可以在科研活动中避免一些错误的发生,从中取得突破,并进一步推动高校建设的发展。

(四)高校档案丰富的管理经验是校园文化的财富。在高校的发展中,高校档案传承了其发展的脉络,也有利于推动教育文化的发展,同时也是高校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以此来来规范校园活动,从而保证校园文化氛围的稳定、持续发展。可以有效利用高校档案,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使他们谨记务实的作风、牢记严谨的治学态度,遵守校校规校纪,从而可以保证校园环境的安定、有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另外,通过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对校园文化进行制度性的规范,有利于完善教育教学体系,并进一步强化师生的教育观念,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从而有利于大学生养成自强不息、敢于拼搏的品质,并进一步营造良好、有序的校园文化环境。

三.高校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价值

(一)传承价值。高校档案有利于继承革命的传统,进而弘扬先进文化。要想促进全民素质的提高,就要保证文化的传承。所以,在高校建设中,要开展传承教育,通过高校档案可以传统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2]。在高校建设史上,留有很多名人、名家的照片、实物等,因此可以弘扬一些传统精神,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做到自强不息、奋发图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参与价值。通过校园环境,可以表现出学校的文化底蕴、精神面貌等。在校园环境中,高校档案可以发挥其自身特殊的作用,它是以中国原始的记录,可以作为教学、管理的直接参考资料。比如建筑物的名字依据校风来明明,进而可以使学生和教师深刻了解校史,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氛围。

(三)教育价值。高校档案是一种传承的文化,可以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同时,可以培育学校精神,塑造共同的核心价值。在高校中,学校档案馆既是保管和储存档案的场所,也是进行文化教育的中心。因此,要充分利用高校档案馆,发挥其教育功能,比如可以借用馆藏,举办图书展览,起到很好的教育意义。

结语:高校档案传达着一种校园精神、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将文化建设的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形成一个高校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高校档案室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档案可以真实地记录学校发展的历史、校园建设情况等,高校的发展离不开高校档案的记录,它是文化得以流传的重要手段,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而且可以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资源和数据。因此,高校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时,要重视高校档案的管理和组建。高校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传承价值、参与价值和教育价值,要充分发挥高校档案的作用,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石建梅.浅谈高校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价值[J].档案

与建设,2013,04:17-19.

[2]陈娜.论高校档案资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运用[J].淮南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2:81-83.

高校档案文化建设范文2

一、当前高校档案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的必要性

 

1、高校档案文化属性的内在要求。高校档案真实地记录了高校历年来艰苦创业曲折发展的实践过程,记录了广大教职员工在教学、科研、管理、生产等活动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重要的知识信息,具有文化属性。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校园育人文化环境的建设,离不开对历史经验的学习和借鉴。因此,档案部门不仅要整理好、保管好档案资料,更重要的是要做好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工作,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挖掘,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系统的具有参考价值的档案资料,努力做到学校文化事业发展需要什么档案资料,就能提供什么档案资料。高校档案作为高校先进文化的载体,参与和指导校园“文化品位”建设便是高校档案文化属性的内在要求。

2、高校档案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最具吸引力和渗透力的有效形式和载体。高校档案既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又是高校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其真实性、直观性、社会性特点决定了其是新时期校园建设中最具吸引力和渗透力的有效形式和载体。高校档案不仅能为本单位服务,还是对外服务的重要的信息和文化资源。充分利用这种资源可以提高学校的声誉,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便于高校与社会各界建立广泛的联系,增强学校的知名度、信誉度,从而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二、高校档案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的主要作用

高校档案不仅在人们的道德修养、文化学习等方面具有启迪、教化作用,而且还能为高校科研、文化、教育等项工作提供素材,在营造高雅、和谐、有序、充满活力的文化环境中发挥独特的作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动素材和有力工具。

1、拓宽高校文化研究和学习的领域,为传播高校文化发挥积极的作用。

高校档案是高校文化的记录者和承载者,蕴含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是高校教育和文化发展创新所必需的营养,具有重要的学习和研究价值。如果充分拓展档案馆(室)传播社会文化知识、信息的功能和社会文化教育的功能,将档案的开发利用放在突出位置,把档案馆(室)建成一个档案文化研究和学习的基地,就能拓宽高校文化研究和学习的领域,为繁荣高校文化,传播高校文化发挥积极的作用。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在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学到知识,而且可以到档案馆(室)接受文化和知识的熏陶。

2、优质高效的档案利用服务,是实现档案“服务育人”的重要保障。

高校档案馆(室)如果充分利用现有设施,根据档案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全面清理馆(室)藏档案,对能公开的档案大胆尝试采用像图书馆的开架书库、查阅大厅等类似的公开查阅档案的方式,尽可能简化手续为师生利用提供便利,建立一个开放式的档案利用服务体系,并且档案馆员在接待学生利用档案时,应以亲和的语言、耐心细致地为查询者提供服务,处处体现人文关怀。档案人员言行举止所表现出的高尚的职业道德、强烈的爱岗敬业精神和良好的个人修养,以及娴熟的技能和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会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档案的魅力。

3、高校档案为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提供丰富的素材。

(1)前辈贤圣的示范教育素材。利用高校档案馆保存的大量历史名人的珍贵资料,以名人的人生经历感染和教育当代大学生。我校通过举办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皆连的专题展览,为学生学习树立了榜样和楷模,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2)爱国、勤奋、敬业的文化教育素材。高校的良好校风有着丰富的爱国荣校的教育内容,是进行德育教育的模范读本。同时,高等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积淀形成的带有强烈自身特色的良好校风、学风是一种群体气质、作风的反映,它对青年学生养成良好的操行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3)学校成就的激励教育素材。通过展览展现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传统特色,突出学校的历史地位和取得的重要成就,使大学生了解教育的发展史、学校的发展史和学科的发展史,激发大学生热爱母校的思想感情,增强主人翁责任感,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4)知识创新教育素材。高校档案忠实记录了学校教学工作的全部内容,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招生情况、专业设置、教学评估,教师考评、教学改革、教学设备,学生学籍成绩、毕业生工作情况反馈等等。这些记录经过总结、提炼,可以上升转化为教育理论,成为新的知识信息点和成果。

三、高校档案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1、强化服务意识,提供优质高效的档案利用服务。

档案管理部门和档案管理者要改变过去默默无闻的被动状态,从后台走向前台,充分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优势,创新档案文化,打造档案文化品牌。通过网络、媒体、橱窗、宣传板等途径,专题讲座、报告等方式宣传特色档案信息,自觉把档案工作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轨道,树立档案文化建设理念,把静态无声资料开发成声文并茂、形式新颖、贴近校园文化建设实际、赋有震撼力的宣传材料。

2、进一步充实馆藏档案,丰富档案编研资料。

高校档案是高校文明进程最重要的记录载体,它以其原始性和真实性较好地反映了高校文化的发展变化,是直接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动素材。高校档案馆(室)利用档案编研的各种资料,如我校编制的财务制度汇编、基础数字汇编、校志、年鉴、优秀教案集、优秀论文集、优秀成果集等具有丰厚底蕴的档案文化作品,充分挖掘了高校历史文化的内涵。通过档案编研,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弘扬学校优秀的文化传统,为师生开阔视野,深入研究提供基础。

3、举办校史展览,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高校档案馆(室)中的实物档案、照片档案、声像档案浓缩了高校的发展历史。通过对这些材料的巧妙组合与设计,举办高规格的校史展览,真实生动地再现高校创业的艰苦历程及发展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展示学校的美好形象,反映学校的精神风貌,将是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的有效措施。校史展览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学校历史的了解,增进爱国、爱校思想,而且展出中名人所取得的杰出成就、突出贡献更能激励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奋发图强的奋斗精神。我校在50周年校庆时,通过举办校史展览,使上万名校友更加全面地了解了学校,为他们以后的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激发了他们为学校、为祖国争光的强烈斗志。

4、利用档案展现高校的良好形象。

高校档案馆(室)通过学校公布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以及校史馆、博物馆建设,挖掘学校的人文精华,增加文化特色,把高校档案馆建成校园文化建设的基地。很多高校通过著书立说、举办展览、开发多媒体宣传软件等方式,利用各种图表、照片、录像建立了展厅基地和网上宣传基地,使学生在全面发展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中了解学校的成就,接受多种知识和美的熏陶。同时,校史馆、博物馆等学校文化场所还有助于社会了解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水平和过程,通过公众效应促进档案馆教育功能的增强,展示其良好的对外形象。

5、利用档案中的学术研究成果,为高校科学研究提供信息保障。

档案是科学研究的基础,高校学术档案记载了高校师生历年来的学术论文、著作等学术成果,记录了他们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形成的大量有价值的事实、数据,总结了他们在科研教学活动中成功和失败的经验,蕴藏着丰富的知识资源,是知识继承和创新的基本条件。它不仅能帮助研究者了解科研的进展情况和已有的项目成果,使研究者得到启发,避免重复研究,而且还能提供实验、观察和理论概括的基础材料。

参考文献:

1、邬雪军:《发挥高校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档案与建设》,2003年第6期。

高校档案文化建设范文3

关键词:高校档案;文化建设;实践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事业是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部门不仅是政治建设、政权运行的重要基础,也是公共文化部门。其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延续历史记忆、繁荣社会文化。推进档案文化建设,既符合国家关于文化建设的要求,又符合档案事业自身发展需要,是档案部门对档案及档案事业自身属性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积极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服务。

然而,在理论上的重视远远不是档案文化建设的初衷,档案文化建设更多的是要关注现实,在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中体现出档案文化应有的价值与功能。我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形势,使得档案文化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利用现有的条件使档案的文化功能得到充分发挥,面对新的社会环境如何进一步发展档案文化,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档案事业的发展方向,还关系到我国整个文化建设的发展布局,这不能不引起广大档案工作者的深入思考。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2年,国家档案局又提出了建设档案强国的战略目标。针对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各高校根据本馆特色,探索建立档案部门文化建设工作机制,挖掘档案文化内涵,创建文化建设平台。档案在校园文化传承中发挥着凭证作用、媒介作用和文化教育作用,应重视发挥档案的文化传承价值,促进本校档案文化建设。

高校档案文化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

档案的文化属性与价值在理论上已得到认可,然而作为档案文化的研究并未就此完结,因为作为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档案文化,它的使命永远不可能结束,它的更大生命力还在于对社会发展的动态过程中。从现实来看,高校档案文化建设远远滞后于其他文化领域的发展,其价值功能还未得到充分体现,其中的原因如下:

一、档案文化底蕴深度不够。这是很多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尤其是新建的院校。有的甚至觉得本校没有什么文化可言。这客观受限于各院校目前的档案资源。由于校史不是很长,各档案馆甚至是档案室的档案资源不够丰富,档案文化底蕴自然也不够深厚。

二、档案文化认同度不够。实际上,对档案文化价值的认可,目前还只是停留在表面,并未普及到各个层面,即使一些从事档案工作的领导者也未充分认识这一点,更别说很多档案工作者并非研究者,他们对于档案文化的认识也不可能有较高的理解,因而对档案文化属性与价值没有很好的认同。在日常工作中,他们更多地是将档案视为一种历史载体,档案的文化属性受到极大压制,档案文化建设必然会受到影响,其文化功能的作用也必然不能充分体现。

三、档案文化宣传力度不够。在各高校,档案馆都是一个比较冷的部门,很多人不到用档案的时候是不会想起档案馆的,一方面是因为档案馆本身的特性造成的,另一方面就是对档案的宣传力度不够。档案馆都不为人关注,档案的文化形象自然无法树立,也就直接影响着档案文化建设的进程。新时期,各高校已从原来的基于行政管理的档案概念向基于社会文化价值的档案概念转变,形成了新的档案观,其重要特征就在于凸显和强调档案的文化功能。档案是人类历史的记录和见证,年代越久的档案,其文化价值越大,也越具有文化凭证作用,而其文化属性与价值却被抹杀,档案馆与文化很难联系起来,档案文化的传播力亟待提高。

四、档案文化功能体现不够。高校档案的文化属性与价值体现的依托在档案实际工作中就是各高校档案馆。现实中我们对档案重保存、轻利用,特别是忽视档案文化功能的存在。文化在档案中贮存着、在档案馆中停留着,档案的合理汇流,确保的是保存社会史实。但是这种重保存、轻利用的工作模式使得部分高校徒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发挥不出其文化功能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档案文化建设的发展。档案是人类的文化财富,在文化领域上应当占据一定的位置。

高校档案文化建设的实践之路

高校档案文化建设已经成为整个档案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大力拓展档案文化建设的新途径,实现档案文化价值最大化,挖掘档案为文化建设服务的价值,促进档案文化资源利用最大化。档案文化建设的重点要从档案馆入手,着重发展档案的文化服务功能,真正体现档案的文化功效;要实现档案馆由传统利用方式向新型利用方式的转变,主动深入开发、挖掘档案的潜在文化,把档案文化资源应用于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树立文化服务意识,为全院师生及社会公众不仅提供一般意义上的档案服务,还要实现档案的文化价值,展现档案更高层次的地位与价值,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做好各项档案工作,丰富馆藏资源。近年,随着学校的发展,学院档案馆档案资源逐年丰富。这主要归功于学院档案馆的规范化建设,学院各部门各类档案归档比以往更加完整更加规范。众人拾柴火焰高,通过全院各部门档案工作者的努力,认真做好档案归档工作,极大地丰硕了馆藏资源。万丈高楼平地起,有了馆藏资源做基础,才能给力上层建筑――档案文化建设。

编制馆藏档案专题目录是为档案文化建设打好基础的另外一项重要工作。从服务的角度出发,围绕学院中心工作和全院师生关心的热点问题,结合馆藏,学院档案馆编制了《学院发文汇编》、《干部任免文件汇编》、《学生奖惩文件汇编》、《组织史》、《征地》等几个专题目录,提高了档案服务。

二、完善档案文化建设的工作机制。一方面,学院领导重视是档案文化建设的保障。学院领导者特别是档案工作分管领导,必须转变思想观念,要充分认识到学校档案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多得的、独一无二的重要资源,必须通过各种途径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例如学院曾发文规定档案归档工作和部门评优及绩效考核直接挂钩,这就大大保障并促进了档案工作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档案文化建设客观上要求档案馆全体工作者要转变传统观念,深刻认识档案的文化属性,配合协助学院领导建立适合档案文化运行规律的管理机制,在公众中树立档案工作的文化形象,在文化建设事业中奠定档案工作的基础地位。

三、挖掘档案文化宣传的亮点。档案文化宣传是档案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信息时代,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媒体传播手段,加强档案文化的宣传力度,让档案文化走入全院师生的视野和心里,融入他们的行为,从而体现档案文化的价值。受益于学院领导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和大力支持,学院档案馆有了自己的网站,可通过网络进行档案文化的宣传。另外还可以与学院宣传部、校报合作,开展宣传活动,开设档案专栏。举办档案精品展览,精心打造具有鲜明本院特色的档案精品展览。配合各种纪念日、校庆等,积极主动地承办和参与学院的大型纪念活动,举办专题展览。此外还应该依法鉴定开放部分档案,对一些档案进行适当的解码。

四、提升档案文化功能的发挥。这就要求我们把握机遇,主动作为,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有效地推进档案文化建设。学院当前正在建设新的校史展览馆、同时还在进行校史的编写。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档案的文化功能,将校史展览馆建成档案文化宣传的一个重要基地,作为将来学生爱国爱校教育的重要一课。校史的编写是一项艰巨而富有影响力的工程。学院力求打造精品,将编写好的校史出版发行。这些都是档案文化功能的有力体现。

总之,档案工作人员要进一步深化认识档案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全面科学理解档案文化建设的内涵和思路,扎实推进、争取实效。档案文化建设要服从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大局,在校园文化发展规划的框架下开展,增强文化凝聚力、文化服务力、文化竞争力、文化传播力、文化创新力、文化保障力。文化建设不要贪大求全,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档案文化建设要姓“档”,要遵循档案事业发展规律;既要利用馆藏资源,又要拓宽视野,加强与学校各方面的合作,努力做好档案文化建设这一极富远见和极具影响力的工作。

参考文献

高校档案文化建设范文4

1.1便于档案资料存储

在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下,原始的档案文件都是以纸质媒介进行整理、录入和存储,但纸质档案由于自身特点,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发霉、丢失和毁坏,再加上经常的翻阅利用,很难长时间进行保存,给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带来消极影响,同时也增加了单位管理成本。而对相关原始档案进行信息化处理,可将原始档案转化为数字化的方式进行存储,不仅可极大节省存储空间和成本,还可最大限度地实现永久保存。

1.2实现档案数字资源共享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相关高校档案馆可利用网络对本单位档案数字资源进行资源共享,打破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下时间、空间的限制。另一方面,相关需求人员刚可利用网络进行有计划、有效率、有针对性地搜索相应的开放档案,可更大限度地实现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将高校档案机构打造成为“永不关门”的档案室。

1.3节约大量人力财力资源

传统高校档案管理模式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档案整理、存储和打印。而在实现档案数字化建设之后可一次投入重复利用,不用再重复进行纸质档案保存和复印,不仅节省了占地空间,还节约了保管费用。另一方面,让管理人员直接进行电子文档拷贝,将计算机和网络的潜能充分利用和发挥出来,有效避免了反复印制资料而造成的纸张浪费和人力投入。

2高校档案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对档案数字化建设不够重视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和高校档案事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师生已经开始关注并了解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并开始引起高校相关领导的重视。但由于数字化建设尚属于初始发展阶段,很多学校领导对于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仍停留在传统观念上,缺少对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正确认识,甚至仍然存在一些错误偏见。

2.2缺乏高素质复合型档案人才

高校档案数字化建设对高校档案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仅需要熟练掌握传统档案管理技能,还必须掌握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成为不仅懂传统档案管理业务,又掌握现代数字技术的复合型综合人才。然而,目前我国高校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普遍不高,现有的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单一且严重缺乏现代信息技术知识,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下高校档案数字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2.3档案数字化建设经费投入不足

高校档案数字化建设顺利开展的重要支撑就是必须具备专业的软件和硬件设施,如果没有这些作为基础的话,就难以对现有原始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和处理,导致档案数字化建设只能是纸上谈兵。在现实中,由于目前高校档案工作经费投入不足,用于档案数字化的资金有限,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高校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全面开展。

3新形势下推进高校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3.1提高高校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思想认识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改革,高校档案数量和形式不断增加,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使高校档案管理人员面临着更为艰巨的工作任务。同时,由于高校自身社会功能日益增多,都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思想观念提出新的挑战。因此,高校领导干部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正确认识到提高档案数字化建设对高校各项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明确职责,加强对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的重视,有力推进高校档案数字化建设发展进程。

3.2提升档案管理人员数字化技术水平

高校数字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作,不是仅凭借几个档案管理人才或计算机技术人员就可顺利完成,需要所有档案工作人员的共同参与和配合。面对档案数字化的不断发展,高校必须重视并提升档案管理人员数字化技术水平。为此,作为档案业务指导部门,一方面必须加大档案管理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进而为高校提供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应加强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针对不同对象的不同需求,开设系统的培训内容供档案工作人员学习。最后,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主动进行继续教育,从自身实际出发,采取自学提高与脱产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自身素质。

3.3加大对高校数字化档案建设的资金投入

由于我国的许多高校对档案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性没有足够认识,在现实中,由于目前高校档案工作经费投入不足,用于档案数字化的资金有限,在一定程度上阻碍高校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全面开展。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档案软件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高校档案数字化建设必须重视加大对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在资金预算、人才引进种技术配套方面尽量解决所需的经费,尽可能保证这项工作可顺利实现。与此同时,应将资金投入纳入到单位经费规划系统中,可确保信息化建设的长期开展。

3.4保证高校档案数字信息的安全可靠

随着高校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不断发展,对高校档案信息的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高校必须制定严格的安全保密制度,并不断提高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技能和安全保密意识。另一方面,应采用较为先进成熟的档案管理系统和档案处理机制,将相关责任落实到个人。最后,必须建立严格的档案监控机制,引入切实有效的网络安全技术手段对“病毒”和“黑客”等行为进行预防和监控,确保高校档案数字信息的安全可靠。

4结语

高校档案文化建设范文5

关键词:高校;档案;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9月1日

一、引言

高校档案是高校各方面工作的积淀,是珍贵的历史文化财富。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衡量高校建设水平的重要环节。充分开发利用信息文化资源丰富的高校档案,让其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发挥高校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作用,是高校档案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之一。

二、核心概念定义

(一)档案、学校档案与高校档案。档案是机关、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作为历史记录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字、图像、声音及其他各种方式和载体的文件。而在《学校档案管理》一书中,将学校档案定义如下:“学校档案是学校在教学、科研、党政管理以及其他各项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归档保存备查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历史的原始记录。”

那么,依据上面的定义,我们可以将高校档案理解为高校教学、科研、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历史记录,积累了高校各个时期教师、职工、学生不同层面的校园文化生活,记载和延续着高校自然形成的传统文化精神。

(二)校园文化与档案文化。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里的全方位体现,主要是指学校以满足学生文化生活的需要,以课余时间为主,以校园为空间,以师生为参与主体的一种自娱、自乐、自学、自教、多类型的文化活动。它不仅具有增长知识、获取信息、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发展兴趣、激发创造灵感、增强群体意识、接受正面教育的作用,而且还具有宣传教育、传播知识、陶冶情操、密切关系、培养组织领导能力的功能。根据王伟先生在《校园文化概论》一书中的论述,校园文化从文化形态上说表现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档案文化是人类社会各种组织和社会成员,通过有意识的创造性劳动,逐步积累和保存下来的维系和促进人类历史文明延续和发展的物质与精神文化财富。

三、高校档案与校园文化的关系

(一)高校档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高校档案不仅仅指档案忠实地记录了校园文化发展的内容和进程,而且还能为校园文化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因此我们说高校档案是校园文化的载体。举个例子来说,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作用大部分是体现在实际校园活动中,小部分体现在高校有关文件中,随着这些活动本身的消逝和转化,相应文件也转化为档案。随着时光的流逝,要了解某一时期的学校校园文化,唯有从仅存的高校档案中寻求。而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本身不具有可保存物质形态,要想准确反映这些校园文化的要义和精髓,就必须通过当初形成的相应档案间接加以反映,有时高校档案甚至成为这些学校校园文化的唯一记载。至于物质文化,如建筑物,我们从外观上讲固然可以得到直观的感受,但要对建筑物的历史、创意有深刻的了解,则必须借助于学校的有关档案了。正如任汉中先生所言,“为使人的文化创造不至于因个体自然消失而消亡,人类需要档案作为载体使之广泛传播和永久流传。”因此,高校档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

(二)校园文化建设必然产生高校档案。正如所公认的那样,档案是社会活动的反映,是由社会活动中的文件转化而来的。学校为了更好地实现国家教育目的和本校培养目标就必须有管理活动。一方面学校在管理活动中会注重其文化性要求或针对性地开展一些专门的文化活动,无论是校园什么活动,要正常有序进行,必须借助于各种文件加以推进,比如说体现某种深刻寓意的校园外观设计系列图纸等文件,不仅对学校本身外观建造具有指导和依据作用,对学校建成后的整体文化氛围营造和学生学习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再比如学校为开展校园文化节而颁发的针对性的指导文件,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进行了直接规范和引导。可以这样说,凡学校的重要文化活动都离不开文件的推动,也就是说学校一切的文化活动都产生相应的不同类型的文件。另一方面学校在管理活动中必然会产生了文件,这些文件在校园文化活动或管理活动运转一段时间后,随着对应活动的结束而结束现行使命。如果它们具有一定的凭据和参考价值就进入半现行和非现行阶段,即档案阶段。高校档案工作人员在每年的规定时间内,按照有关规定的要求,对前阶段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履行归档手续,使文件实现从办公室到综合档案室的储存地点转变。从某一个角度看,有什么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就有随之伴生的文件,有什么样文件就有什么样的高校档案,高校档案是校园文化的必然产物。

(三)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档案的内在需求。一方面高校档案是具有信息属性的,高校档案记录了学校的发展历史,记录了教职员工教书育人、治学奋进的事迹,记录了学生成长的足迹等等,因此说高校档案是一种信息,具有信息的属性。而信息要扩充和传递才能实现其价值。高校档案中包含了许多校园文化建设所需的信息,比如学校艰苦创业的情形,师生员工的先进事迹,受教育者的状况等等。也就是说,高校档案信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得到扩充和传递,体现其价值。因此说,高校档案的信息属性决定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才能更好地实现其价值。另一方面高校档案具有文化属性,高校档案真实地记录了学校历年来艰苦创业曲折发展的实践过程,记录了广大教职员工在教学科研、管理、生产等各项活动中形成的许多宝贵经验和重要的知识信息,它是学校教职员工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因而,高校档案也是一种文化,具有文化属性,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它不仅贮存文化,而且可以传播文化,是学校进行精神再生产和物质再生产的一种智力资源。高校档案中记录的思想和活动的成果,就应成为维系和促进校园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基石,成为学校先进文化发展、创新的基石。

四、高校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拓展

(一)高校档案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导向功能。高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沉积形成的带有自身特色的良好校风,是高校师生员工一种群体气质和向心力、凝聚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集中反映。诸如“勤奋、进取、团结、求实”,“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严谨求实、开拓创新”等等,反映了高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自我约束、自我追求的准则,展现了一种素质的养成、一种伦理规范的养成,是一种精神文明的产物。它一方面体现在高校师生员工的言传身教中,另一方面不断地随时间的进展凝结在高校不同历史时期的档案中。各个高校的档案无论是教学档案、科研档案,还是管理档案,无不渗透着和表现出各个高校这种特有的良好校风。因此,高校档案可以指导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整体和学校每个教职员工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准则起导向作用。档案中记录了学校优秀的传统、历年来先进教职员工的事迹、多年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结等等,经常地让年轻教师学习这些内容,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把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传下去。

(二)高校档案对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约束功能。高校档案积累了高校丰富的管理经验,记载了多年来学校形成的一整套规章制度,是高校建设校园制度文化的财富,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通过档案工作,记录了学校形成具有特色的教育教学目标、职业道德、工作守则、心理素质、人际关系等无形的行为准则,推动校园文化的发展。言传身教是高校的传统育人形式,建章立制是高校固有的管理手段。在这种传统理念的熏陶、影响和规范、塑造下,为人师表是众多教职工自律的准则,严格治学成为一批批学子统一遵守的规范。高校教学档案记载了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管理档案评判了高校严明的工作作风,科研档案反映了高校良好的学术风气,学生档案记录了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这些档案完整地再现了高校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逐步形成的全过程,是高校建设校园制度文化,规范师生员工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规范校园各种秩序,营造和谐统一的校园生活氛围的宝贵财富。

(三)高校档案对校园学术文化建设的启发功能。浓郁的学术气氛是高校特有的一种文化氛围,也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作为知识的传播地和教学科研的中心,广大教学科研人员在长年累月的工作实践中不断产生新的教学科研成果,这些教学科研成果每年定期进入高校档案,成为高校档案管理中数量最大、内容最丰富的门类。高校教学科研人员进行学术研究时,常常为了了解和领会自己所承担研究项目的过去和现实,需要查找教学科研成果档案,或从前人成果中得到启发,或有所借鉴和创新。由此可见,高校档案汇集的优秀研究成果,已潜在地成为教学科研人员进行学术利用的指南。而高校要通过一流的学术活动,培育和建设良好的校园学术文化氛围,必须对高校档案中的原有成果有所了解、有所发展、有所创新。这样,才能激发校园学术文化的时代气息和活力。

(四)高校档案对校园工作文化建设的激励功能。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造就一个“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教育人”的工作氛围,使全体教职员工从内心产生一种情绪高昂、发奋进取的效应。从高校档案中可以看到学校领导通过设置工作目标,为学校教职员工指出教学工作所应当努力的方向,使学校的工作目标成为激励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结论

校园文化作为重要的文化类型和育人手段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利用高校档案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是建设校园文化的一条重要渠道,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也是高校档案的内在需求。高校档案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查考凭据、提供可靠资料、提供生动素材,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力工具。因此,我们要转变思想观念,建立良好机制,提高高校档案服务能力等,必将更好地建设好校园文化。

主要参考文献:

[1]沈跃.学校档案管理与本科教学水平评估[J].科技档案,2006.1.

[2]包世同.学校档案管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3]杨新起,吴一平.校园文化建设导论[M].武汉:华中师大出版社,1993.

[4]邬雪军.发挥高校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档案建设,2003.6.

[5]任汉中.论档案是文化的载体[J].海南档案,2000.4.

[6]王霞.档案与文化的相互促进作用[J].兰台世界,2002.8.

高校档案文化建设范文6

关键词:档案管理;现代化;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1(a)-0000-00

高校在长期的发展中积累了各类档案资料,这些档案是高校发展的历史、是时间的积淀。在社会公共文化体系中,高校作为重要的组成,其历史、和发展过程具有着一定的品格及内涵,因而高校档案是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是高校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资源,这些档案传承着一所高校的文化,是校园文明发展的基础动力。因而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意识到高校档案对于校园文化建O的影响,以及这些档案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意义。而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开始转变为数字化信息,以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为背景,数据库式的档案管理模式开始在诸多领域推广开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将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工作同文化建设有机融合,如何有效利用更加高效的管理方式令高效档案更好的服务于高校文化建设,开始成为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所面临的新挑战。

1现代化档案管理的意义

随着人类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推进,现代管理理论开始想着系统论方向发展,人类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数字化时代。档案管理中,传统的纸质、实物档案开始被数字化、智能化档案取代,并向着多元化、定量化方向发展,档案管理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但是,发展的同时也必须清楚的认识到,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及难题。

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同传统档案管理最大的区别在于管理对象的数字化,即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手段更加先进、高效;管理模式更加趋于多元化,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利用现代化管理技术后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工作效率较之从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数字化的档案信息更容易获取和管理,电子文件开始成为高校档案的重要形式。另外随着档案管理工作的革新,一些先进的理念被引进管理工作中,因而传统的管理流程、体系都需要进行创新、改革。在现代化的档案管理理念中全程管理及前段控制尤为重要,这些先进的理念以及管理模式共同为档案管理工作开创了新的发展空间。档案本身就是从人类重大历史变革、活动、行为、事件中收集整理而来,并服务于社会。

2校园文化建设中高校档案的独特地位

档案是一种直接性的历史记录,是实践活动存在的载体,是各类主体存在并参与活动的证明,这个主体可以是国家机关可以是社会组织,也可以是独立的个体。因此可以说档案是最原始的记录,是信息的伊始,是历史轨迹的推动的基础。因此社会记忆的完整性会直接受到档案完整性的影响。对于高校,档案同样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原始记录,是其科研、教学以及各类活动的原始记载。各高校通过文字、影响、图片等方式形成的最原始的记录。高校的档案是不同时期高校各个层面的发展奋斗历程,也是学校精神面貌及文化建设的发展全貌。

文化是指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师生为主要群体,以课堂内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其中校园精神居于核心地位。校园文化从本质上而言是师生共同创造出来、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文环境,是直接影响师生学习生活的软环境。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办学理念和文化底蕴的体现。

一般而言,校园文化表现为4个层次:以校园建筑、教学科研条件、校容校貌等为载体出现的物质文化;以规范教学科研等活动的管理规章为形式的制度文化;以校风学风、校园精神、校园价值观等形式出现的精神文化;以学生群体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为特征的行为文化。在4种文化层次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高校档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独特资源,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信息资源、建设资源等多方面支撑。我们应该充分利用高校档案资源,发挥高校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并通过多种途径使其不断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高校档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是高校育人工作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内在要求,两者的融合有其必要性。

3现代化档案管理对高校文化建设的影响

在当今时代,随着以互联网为媒介的新一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以及我国电子政务事业推广的方兴未艾,高校档案管理必须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和技术手段,实现由手工操作方式向自动化管理转变,使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系统化和智能化,为高校提供全方位精确便捷的服务,更好地服务校园文化建设。具体而言,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可以为校园文化4个层面的建设服务。

3.1在物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通过先进的管理技术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手段,高校档案管理能够借助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等先进技术将高校档案进行“改造”,令原本枯燥的学校史料以现代师生更加乐于接受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眼前,形成新的物质文化体系。并且通过网络的共享功能进行传播,生动形象的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文化建设历史。若高校还是沿用传统的方式,不与时俱进,只是通过陈列展览的方式,用枯燥的宣传栏向学生展示校史,不但无法获得预期效果,还会令珍贵的档案资料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无法有效推进文化建设。

3.2在精神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校园文化重点围绕精神文化发展,而档案是高校文化建设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学校的档案中保存着大量的文字、图片甚至是录音、影像,在传统的管理工作中,通过归类对其进行管理。但是对于一些历史悠久的高校,由于档案资料数量庞大,管理条件有限,在查阅、寻找资料上存在极大的不便,尤其针对一些特殊文件的调阅。但是随着档案管理现代化程度的加深,通过数据库技术,将档案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并按照时间、空间、事件、人物等对档案资料进行分类,通过数据库的分类检索功能,访问者可以快速的了解到想要获取的档案资料,让广大师生更加便捷的了解到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的辉煌成就,这对于学校精神文明的推广意义重大。

3.3在制度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制度是规范行为的基础,高校科教、学习等活动同样也需要规范制度予以约束。高校制度档案不仅仅反映了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管理制度的变革,同样也为高校管理各项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另外,高校在制度文化建设过程中,制度档案可以为制度文化建设规划方向,成为其发展的重要依据。现代化档案管理不但健全了档案管理制度,同时也完善着管理制度体系,依照学校的实际发展需要,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

3.4在行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高校学风、教风通过校园行为文化体现出来,因而可以说行为文化是一所高校师生精神风貌的直接体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使得档案管理平台更加开放,档案的利用更加的便捷,访问者可以通过更加多元化的渠道获取档案信息,不但缩短了档案查询调取的时间,更降低了管理成本,是的档案得到了有效的利用。网络化的管理模式令广大师生可以更加便捷的检索前人的宝贵经验,继承学校优良的教学精神、科研精神、学习精神,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有效促进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薛匡勇.论档案馆的职能拓展及其实现[J].档案学研究,2010(1):20-21.

高校档案文化建设范文7

一、档案管理现代化及其意义

(一)档案管理现代化的主要特点。管理对象的数字化,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和管理模式的多样化,是新时期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在信息化技术应用与档案管理工作以后,快捷化的档案信息获取机制的构建,可以让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对传统的封闭式档案管理模式的突破,也让开放性特征成为了现代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特点。

(二)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意义。现代化档案管理模式的应用,对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于档案管理工作以后,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的工作流程、工作环节和管理系统会得到一定的调整,这就给高等院校的档案管理方式带来了一定的变革。随着档案管理工作内容的深入,档案管理工作由实体化管理模式向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发展,可以让高等院校的档案信息资源内涵得到丰富,这就可以让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满足校园文化建设的需求。对于高等院校而言,档案管理机构的社会职能的拓展,可以让高校档案信息利用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高校科技档案信息资源成果的转化,是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建设平台进行拓展的有效方式。

二、国内外高校档案服务于校园文化的实践

社会文化属性是高校档案与校园文化之间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共同属性,在高等教育领域,二者主要以高校的师生为主体对象,在育人功能目?朔矫嬉簿哂幸恢忠恢滦缘奶卣鳎?这样,在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一些国内外院校已经开始对高校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充分的发挥。

南京大学档案馆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开展了以“南大记忆”为主体的史料征集活动,让南京大学及其前身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的历史记录进行了汇总。

北京大学档案馆对以“爱国、进步、科学、民主”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精神进行了充分的展示。在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北大档案馆通过多媒体技术和3D技术的应用,构建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数字化档案馆,在档案馆的网站中,档案馆的管理人员也构建了以“名人档案”“院士长廊”为主体的专题板块,对一些与“京师大学堂”“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有关的历史资料进行了展示。这种数字化档案馆建立以后,学校师生可以从学校自清代以来的发展历程进行感知的方式,对学校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历史文化进行了解。

中国人民大学档案馆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举办了“清陆军部衙署历史与建筑特色照片展”“中国人民大学馆藏文物陈列展”等专题活动,这些措施为学校校史校情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华中农业大学主要从档案的存储工作入手,对档案的管理机制进行了完善,“保留适应的,废止过时的,修订残缺的、制定空白的”是该校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所遵循的主要原则。在档案数据库建立以后,规章制度清理工作的开展,为校园的制度文化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东北大学档案馆在日常工作中对名人档案和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征集力度进行了强化。张学良、徐放等历史人物有关的名人档案的收集,对电子档案查询服务机制的完善,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哈佛大学档案馆则对档案的教育服务功能进行了强化,便捷化的教学科研档案查阅方式,为档案的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对档案的教育服务功能的强化,也让哈佛大学在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有效地提升了自身的教风和学风。

三、档案管理现代化视角下高校档案服务于校园文化的措施

(一)对高校的档案建设意识进行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是高等院校校园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了让高校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档案管理部门在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也需要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法律意识进行不断的提升。为了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进行有效提升,高校管理部门需要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也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开展,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工作自豪感进行提升,进而让档案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从多方面入手对档案开发利用工作和宣传工作进行优化。为了让档案管理工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高校档案管理部门也可以通过提供档案信息群的方式,对档案信息的自身作用进行充分发挥。档案活动的开展,也可以校园文化的建设渠道得到一定程度的拓宽,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对档案文化进行展示和档案专题展览的开展,也可以让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实现有机结合。

(二)对高校的档案资源进行丰富和优化。高校档案涉及了高等院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人事档案和科研研究等多方面内容。对档案馆的馆藏资料进行丰富,也可以让档案馆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促进作用。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来看,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对此,从档案的质量和数量两方面入手,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优化,是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创新的一种有效措施。在对现有的档案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的过程中,高校档案管理部门需要对以下几种措施进行应用,首先,对于一些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高校的档案管理部门需要坚持应收尽收的原则。对于纸质、照片、录像、录音带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的档案资料,档案管理部门需要对这些资料的管理方式进行不断的完善。第二,为了对档案的征集力度进行不断强化,高校档案管理部门也可以通过面向社会征集一些知名校友的日记、手稿和相关照片等档案资料的方式,对馆内的馆藏资源进行丰富。第三,在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高校档案管理部门也需要对档案的编制工作和研究工作进行强化,为了让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满足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档案管理部门通过向高校师生展示校史的方式,让广大师生对学校的归属感进行强化。

(三)对档案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进行有效提升。从高等院校校园管理工作的现状来看,科学化的档案管理工作体系的构建,是让档案管理工作顺应新时期的时代特征的一种有效方式。从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来看,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在对档案管理机制进行探索的过程中,也需要对档案管理队伍的专业化特性,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特性、档案存储工作的信息化、档案利用的社会化特征进行不断的完善,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构建一支专业化的档案管理队伍,对高素质人才的引进,是高校在构建新型档案管理队伍的过程中所要采取的一种措施。在新型档案管理队伍构建以后,高校档案管理部门也需要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机制和专业培训机制进行不断完善,进而让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在构建信息化档案存储体系的过程中,高等院校的档案管理机构需要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入手,对信息化的档案管理设备进行应用,在将数字化的档案管理机制应用于档案管理工作以后,档案管理部门在对档案归档管理工作的规范性进行提升的同时,也需要对档案信息的在线查询系统进行完善,以便让档案管理工作在校园文化建设领域真正发挥自身作用。

高校档案文化建设范文8

一、高校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高校档案是高等学校各项活动的直接记录,内容丰富、知识性强、信息价值大,它不仅是校园文化的承载体,更是高校深厚文化底蕴的构成要素和重要源头之一,能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资源。

(一)高校档案为校园文化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高校档案真实地记录了学校的历史发展轨迹,生动地再现了学校教育、教学和发展的全程和全貌,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等诸多方面的内容,累积了学校发展各个时期的教学科研成果,它既具有真实、凭证、查考的特征和作用,又蕴涵和延续着高校自然形成的传统文化精神,为校园文化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是高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高校档案是校园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高校档案既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又是校园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学校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文化传统都可以通过不同角度的档案进行记载,用以传承历史,昭示未来。同时,校园文化的提炼、凝聚需要一个完整不间断的过程,高校档案真实、准确、完整地记录了学校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所开展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成为学校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历史备份。因此,高校档案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最具吸引力和渗透力的有效形式和载体。

(三)高校档案为校园文化的传播发挥积极作用。高校档案蕴含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是高校教育和文化发展创新所必需的营养,具有重要的学习和研究价值。可以通过建立校史馆,向全校的师生及社会各界展示学校的荣誉档案、名人档案、实物档案、声像档案等,激励年轻教师和广大学子以本校名人为榜样,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祖国的需要联系起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可通过充分的开发利用馆藏档案,把档案馆(室)建成一个档案文化研究和学习的基地,为繁荣校园文化,传播校园文化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利用水平

随着数据库、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档案信息的服务手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档案馆借鉴相关学科数字化发展的研究成果,构建档案目录信息数据库和查询系统,有些高校正在逐步开展馆藏档案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提高档案的利用水平。

(一)统筹全局,合理地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档案信息化是一项全局性、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做好统筹规划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高校档案的数量比较多,其数字化的周期也比较长,因此,根据各高校的具体情况,确定档案信息化的目标、措施、步骤与要求,分步骤、分阶段对馆藏档案进行数字化。从利用档案和保护档案的角度考虑,首先可以对学籍档案、保存比较久的历史档案、基建档案中的竣工文件等进行数字化,然后数字化其它的馆藏档案,做到合理有序,最终实现数字档案馆。

(二)加强档案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向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对档案管理员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根据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的需要,加快档案工作的发展步伐,学校要有意识地提高整个档案部门相关人员的整体素质。具体的途径有:1.引进具备档案和计算机相关知识的专业人才来充实现有的档案工作人员队伍,提高整个工作团队的业务水平;2.减少兼职档案员在各部门的其它工作量,使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档案工作中,并将其档案工作纳入到其年终考核;3.通过对档案工作人员进行继续教育等形式的相关培训来提高业务技能,使其具备良好的档案业务素质,提高档案业务水平。

(三)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档案信息化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它具有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实时控制,辅助设计、智能模拟、文字处理等功能,依靠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存储技术,能快速地实现信息交换、资源共享。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全校师生和社会各界提供数字化的档案信息资源,提高档案的利用水平,挖掘档案的价值,更好地服务高等教育事业,促进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三、档案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与发展

高校档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来源,档案信息化有助于丰富馆藏档案,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方便快捷的利用方式,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

(一)档案信息化有助于丰富档案馆的馆藏资源。档案工作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要有与校园文化相吻合的馆藏信息资源的支持。随着档案信息化的发展,档案的收集不仅局限于传统的纸质档案,还应该注意数字档案的收集,高校档案馆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搜索技术直接从网上收集相关的信息。网络信息的收集则可以采用人工和网络爬虫技术相结合的方式,由于人的搜集与查找能力有限,可以利用网络爬虫技术在网络中采集符合要求的数据,然后由档案管理员对其进行初步鉴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进行标准化转换,将其依类别进行归档以充实学校的档案信息,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更多的素材。

(二)档案信息化有助于充分挖掘档案的价值。档案的潜在价值只有通过开发利用才能显现出来,才能满足全校师生及社会各界日益增长的对档案信息的需求,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目前,不少高校开展了一些档案编研工作来挖掘档案的价值,比如,通过编研学校校友名录、知名校友录为学校校友会服务;编研年鉴来记录学校的发展历程,发生的大事件等;编研重大事件专题等。由于档案馆的人员有限,加上平时的收集、整理档案等工作,使得档案工作人员很少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档案价值的进一步挖掘之中。随着档案信息化工作的不断开展,可以方便档案工作人员的日常归档工作,减少档案的收集、整理时间,使得档案工作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档案的编研工作中,充分挖掘档案的潜在价值,取得更好的编研成果。

(三)档案信息化有助于高校优秀文化的传播。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高校的影响力也非常长久,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和环境。高校档案是高校校园文化传承和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高校师生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并具有高校校园特色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是维系高校校园文化和谐发展进步的精神力量。通过档案信息化,档案工作人员就能根据编研工作的需要,从浩瀚的馆藏档案中快速准确地找出所需的档案信息,并找到与之关联的相关档案,开发出优秀的编研成果。这些编研成果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在高校内外广泛流传,促进高校优秀文化的传播。

高校档案文化建设范文9

[关键词]高校;档案;信息化

1.高校档案信息化的重要性

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强化档案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提高高校档案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作为高校档案部门,怎样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从而更好地为高校教学、科研、党政管理等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是高校档案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

所谓高校档案信息化,就是“以档案资源建设为核心,以纸质档案数字化及现行电子文件管理为重点,以计算机网络建设为基础,以扩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目标,确保馆藏重要档案、照片、底片及录像档案数字化的一项重要的档案建设。通过信息化管理,积极推进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管理标准化、信息服务网络化进程,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以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建设档案信息网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公共服务,最大限度地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2.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虽然档案管理信息化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由于各种因素,档案信息化进程缓慢,地区发展也极不平衡,全国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也是举步维艰。档案信息化建设在高校启动比较难,这涉及档案管理者的思想观念、管理手段、硬件设施和网络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2.1思想观念陈旧,管理意识淡薄。

2.1.1决策层思想认识不足,支持力度不到位

在高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档案管理部门是执行主体,政府出台政策和相关制度主要是发挥导向和激励作用,而高校决策层掌握着财权和运转模式选择权,是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决策者,其态度是否积极,直接关系到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深度和广度。目前的客观情况是高校领导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对高校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认识不足,没有从根本上转变理念,导致指导缺乏有效性,经费支持无保障,从而延缓了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

2.2.2档案人员的思想观念落后

高校档案信息化需要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要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感和不断学习提高的综合素质。在这些方面,高校档案机构的档案人员整体的思想观念滞后,需要改进和提高。在信息化背景下,对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的要求比以前更高,综合素质指标也比以前大有扩充。但是目前来讲,大多数高校档案工作人员的意识还停留在传统的管理理念上,只是做些日常的基础性工作,认为只要能满足日常的需要就可以,没有考虑到高校档案管理的长远化需求。

2.2档案管理人才匮乏,人员素质不高

2.2.1档案管理人员严重不足,阻碍信息化的发展

人才资源是高校档案部门重要的战略资源,档案人员素质是高校档案工作信息化的关键。目前广西高校的档案工作人员大多是在5人以下,大多还是档案室的规模,已经成立档案馆的高校如民大、医科大都没有及时补充档案工作人员,而信息化的建设是需要大量的基础性工作,仅仅依靠档案部门现有的人力显然无法顺利进行。另外,在区内的大多数高校,档案部门的工作人员缺少专业性人才,缺少专业知识,思想意识不能与时俱进,缺乏现代化的管理理念。虽然近年来引进了一批专业性人才,但是对于档案信息化发展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难以满足需求。

2.2.2人员结构不合理

随着计算机的进一步普及、数据标准化的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以及办公自动化的不断升级和广泛应用,文献载体形式呈现多样化趋势,机读型、缩微型、视听型档案资源大量涌现。这些变化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档案管理部门不仅需要专业化的人才,而且需要管理专业、计算机专业等各个专业的人才。目前高校档案管理人员中普通操作型人员较多,系统开发、程序维护、咨询服务和信息导航复合型人才比较匮乏,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进程。

2.3基础设施投入不够

2.3.1高校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配置不尽合理

高校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两方面。在硬件设施方面,主要有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复印机、存储器及其他必备的组件等等。有了这些设备,才能够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尤其是电子文件产生以后,如果高校档案机构没有生产和接受电子文件的工具和网络,那么高校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便无从谈起。软件方面主要包括档案信息处理系统、档案信息数据库以及相关软件和程序等。目前,广西高校档案机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参差不齐,有的高校档案机构仅仅是摆设几台电脑,有的高校档案机构对软硬件配置不管是否需要而统统购置,造成了财力的浪费,有的高校档案机构购置和安装了软硬件,但是却不会用。

2.3.2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

高校档案工作信息化,设备、软件系统、人员技术等方面的配套,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建设的保障。但是高校档案管理不是学校工作的主要战线,与教学、科研等工作比起来,显得不是那么受重视,所以档案部门很难争取到足够的资金支持信息化的建设,因此,高校档案室的建设工作相对滞后,无法适应当前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特别是作为少数民族的广西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基础建设上况且缺乏资金,就更难顾及对档案方面的建设投入了。

2.3.3档案信息化工作中技术标准不一

虽然在《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上对档案信息化做了相关的要求,区档案局也对档案数字化作了具体规定,但是从细节上来看,还是无法做到统一的标准。区内的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基本上都是处于起步阶段,有的高校档案信息化还处于零状态。从对区内高校档案工作的初步了解来看,目前纸质档案的归档尚还存在差别,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标准就更是不一样了,大多都是按照本校的实际情况去做,这样很难做到标准统一,信息共享。

2.3.4档案管理软件的适用性不强

高校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须以规范统一的管理软件为前提和必要条件。但目前高校档案管理软件品种繁多,这些软件虽都具有公文管理、档案立卷、编目、检索、查询和统计等一般,但缺乏规范统一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标准,尚未开发出可以适应不同性质、特点行业需要的通用型管理软件,从而直接影响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推广和全面实现。

2.4管理体制不合理

目前,高校档案管理部门虽都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但在执行上不严格,这给立卷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严重地影响了档案的完整性。不合理的管理体制,不利于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也严重影响高校档案工作的管理质量和服务效益,对档案信息化建设也有很大的阻碍作用。

2.4.1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缺乏统一的协调机构,各自为政

高校在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没有统一的规划与协调机构,大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不仅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较难实现,就是在高校内部,各部门也是自主购买和使用相关管理软件,致使相互之间的数据接口不能交换,系统不能兼容,无法实现资源共享。

2.4.2高校档案部门缺乏自主性

目前在广大的高校档案部门,一般规模不大,大多是成立了档案室,档案馆很少。在广西的高校中,档案馆的数量屈指可数。有些档案馆虽然已经成立,但是在行政体制上还没有完全独立,仍然挂靠在党校办名下,这对档案馆的业务开展和长远发展带来一定得牵制。在行政上没有独立决策权令档案部门的改革和发展有一定的牵制作用。

2.5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相关制度与法律不健全

我国是法制国家,提倡依法治国。档案信息化建设也一样如此。但是,目前虽已有一些关于电子文件的法律法规,但不是很全面,档案信息化标准建设也不是很完善。虽然有《计算机病毒防治的办法》《电子文件归档及管理规范》《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等法律法规,但是,关于电子档案真实性界定的法律等仍然没有或者不尽完善。这些配置不够合理的因素将导致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漫长而坎坷。

3.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促进措施

3.1转变观念,树立信息化意识

从高校档案工作的主管领导,到高校档案管理者,再到档案利用者,都要扭转对档案性质的认识,树立档案文化观,增强社会的档案利用意识,把高校档案由机密文件变成可用文化资源,把高校档案工作者由传统的“机要人员”变成现代的校园“文化使者”;要把反映高校教学、管理、服务特色的档案信息及时向全校公布、向社会公开;把学校的品牌专业、品牌成就全方位、多角度传播到全校教职工、全体学生中,乃至传播到社会。

3.2加大宣传力度

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对于档案部门,本来就是一个不那么引人注目的地方,大多数人对其了解不深,知之甚少,更不懂得档案管理也要进行信息化建设,这样就需要在信息化建设的宣传方面多下功夫。对于高校而言,应该多通过学校的媒体来宣传档案工作及其发展。如通过学校的宣传部、电视台、网站等,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宣传。另外,也可以和学校的其他部门进行业务合作,在师生员工中间进行档案知识的讲座等活动,使档案深入师生的心。

3.3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建立专业化的档案管理团队

3.3.1优化高校档案人才的队伍

针对高校档案机构档案人员年龄结构偏大和人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高校档案机构可以通过档案人力资源的更新和绩效考评来调整。选聘档案人员的时候,档案机构不应把招聘人员锁定在档案学专业人才上,计算机方面的人才、管理方面的人才甚至销售和统计方面的人才也都是我们需要的。这样不仅能适应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潮流,还能够在机遇中有所创新和发展,有利于高校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3.3.2开展档案业务培训

面对档案信息化,高校档案机构的领导人员首先应该积极鼓励员工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以适应未来信息化的需要。高校档案机构可以聘请档案信息化方面的专家来给员工进行档案信息化背景下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以及其他自动化办公系统的培训。开展业务培训的方式有多种,如座谈会、沙龙、专家辅导、专家讲座等,同时要鼓励档案人员自我学习。在日常的档案工作中,通过开展知识竞赛、技能竞赛等活动来营造良好的高校档案文化。另外,还要熟练地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公共管理、档案技术与保护,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应用及外语等方面的知识,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使高校档案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3.4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建设

3.4.1加强信息化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

档案信息化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硬件平台和网络平台的建设。硬件平台建设包括购置计算机、扫描仪、数码相机、刻录机、缩微设备、打印、复印等设备,进行信息安全防护等等,这些都需要较大的经费投入。同时,由于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生命周期短,不可能一次投入定终身,其后续维修、更换、升级费用也不少。因此,要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领导部门必须加强重视,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3.4.2注重信息管理软件开发,不断优化信息存储手段

档案管理软件的先进性和适用性直接制约着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和使用者的满意程度,各高校应从实际出发,开发和推广适应本单位性质、特点和职能需要的档案信息管理软件,创建新的工作模式,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层次。另外,配置高标准的磁介质档案存储设备,才能满足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的需要,才能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也才能通过规范数字档案收集手段,及时准确将电子文件归档存储,进行科学的后续管理,形成完整、准确的信息化档案资源,从而也为档案信息共享奠定基础。

3.5促进档案管理的体制建设

从制度层面来说,政府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法律法规是保证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保障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安全和档案人员权益的主要措施。21世纪是科学技术的年代,也是法制的年代。倘若没有法制的保障,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必将混乱和危机重重。尤其在政务信息公开的背景下,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和凭证性是电子档案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制定电子档案的鉴定标准以及建立健全电子档案管理法是不可或缺的。

另外,档案工作是高校全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改革与发展不能缺少的重要管理工作。为了对档案工作科学管理、高效服务、便捷利用,可考虑对高校现有的档案部门进行整合重组。即机构整合、人员整合,改革管理体制,理顺工作流程;改善档案管理条件和工作环境,建立指挥灵活的档案管理信息网络,消除工作死角,尽快使高校档案管理利用工作步入规范化、科学化轨道,使档案工作与学校其它各项管理工作同步发展。

3.6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高校档案信息安全易受载体损害、设备故障或破坏、操作失误、程序缺陷、病毒入侵、网上窃听与篡改等因素的威胁,决定了其在网络环境中存储、传输的安全性要求高于其他信息。而目前电子文件的安全问题亟待解决。一是随着高科技的飞速发展,诸如多媒体技术、传真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光盘技术等在运用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安全问题。二是在数字化信息的输入、存储、传输和提供利用等方面,存在着信息失控、信息污染、信息干扰、信息丢失、信息窃取及病毒侵犯、人为破坏等不安全因素。三是电子文件的易改性、窃取手段的隐蔽性和电子终端的多样性,给网络监督部门对电子文件真实性的查证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四是由于对网络身份难以鉴别,使电子文件合法操作者的权限受到了限制。高校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信息安全的法律、规章,建立信息资源安全保障体系,采取有效措施对数字化的电子文档进行安全管理和维护,有效地应用身份认证、识别、文件加密、安全审计、病毒防护、权限控制、防火墙、安全备份等安全技术,确保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有效和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5.

[2]胡波.《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实施手册[M].北京: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3

[3]刘远,肖金良.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浅析[J].兰台世界,2009,8:19-20